浅谈中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

浅谈中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

一、浅论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恢复(论文文献综述)

刘长成,王斌,郭柯,李先琨,侯满福,刘玉国[1](2021)在《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文中提出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且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区域。喀斯特植被物种组成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类型极其丰富。该文对已发表的喀斯特植被类型和近期的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依据《中国植被志》的分类原则,在群系尺度上编制了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包括3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和554个群系。探讨了喀斯特植被的分类系统与原有分类系统的衔接,并依据相关资料,对喀斯特生境专性群系进行了识别和判定,以期为喀斯特区域的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张甘霖,宋效东,吴克宁[2](2021)在《地球关键带分类方法与中国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球关键带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综合体,存在着区域均一性与差异性.国内外学者已围绕不同类型的地球关键带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迄今为止没有构建一个系统的分类体系或进行区域划分,因此不能综合反映其区域特征.为了适应科学研究与自然资源规划的需要,在梳理地球关键带构成及其形成与演化主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气候、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下水深度、地貌类型与土地利用要素构建了地球关键带三级分类方案.在遵循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地理要素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原则下,使用叠置法对主要构成要素的高级分类进行叠加和综合,并以中国为案例进行了地球关键带区划和制图.基于制图综合,将中国划分为44个一级单元、100个二级单元与1448个三级单元.对比分析了三级分类中典型单元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形成原因,并分析了典型地球关键带的特征与中国现有观测站及其类型.通过对比国内相关区划工作,讨论了地球关键带分类与区划的应用价值与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近十年的地球关键带研究进展,指出构建地球关键带演化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统一的理论框架是该新兴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该研究提出的地表综合体分类方案能够综合体现地球关键带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子格局,为地表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可望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伏园园[3](2021)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是实现遗产地有效保护管理的重要途径,对保护南方喀斯特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与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及生态环境价值论等理论,针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和遗产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择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0年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水土采样分析测试、遥感影像解译和资料收集,运用空间分析、当量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点阐明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的联系,集成创新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提出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补偿策略,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施秉喀斯特的林地和水域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耕地、农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有林地和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灌木林地、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减少趋势,遗产地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近30年间,施秉喀斯特的林地面积由1990年的215.69 km2增加至2019年的264.29 km2;农田由28.64km2下降至1.90 km2;耕地由11.34 km2下降至4.21 km2;草地由17.03km2下降至2.66 km2;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变化比例较小。自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施秉喀斯特的植被恢复和保护较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有林地面积由1990年的568.09km2增加至2019年的709.66 km2;草地由111.13 km2下降至25.60 km2;建设用地由34.84 km2下降至2.48 km2;灌木林地、耕地和水域的变化比例较小。茂兰和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荔波喀斯特和环江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喀斯特森林与生物多样性均保存较完好。2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29万元/hm2和31万元/hm2,荔波-环江喀斯特高于施秉喀斯特,遗产地拥有较丰富的生态资产价值:施秉喀斯特的森林资源价值为656455万元,草地资源和水资源价值分别为28.63万元和103333万元,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森林资源的价值高达2334932万元,草地资源和水资源价值分别为1755万元和275759万元。从自然产品的价值来看,施秉喀斯特农产品价值为60019万元,林产品和水产品价值分别为1134万元和4万元,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农产品价值为43522万元,林产品和水产品价值分别为1462万元和5万元。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资产结构较为相似,但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资产总价值高于施秉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重要组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产品,资源和环境共同构成了完整且良好的生态系统。3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9万元/hm2和7万元/hm2,施秉喀斯特高于荔波-环江喀斯特,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4类一级生态系统服务中,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由高到低均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11类二级生态系统服务中,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由高到低均为: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气体调节>净化环境>美学景观>原材料生产>水资源供给>食物生产>维持养分循环。两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结构类似,但施秉喀斯特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荔波-环江喀斯特,原因是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受到旅游发展影响较小。荔波喀斯特属于石灰岩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属于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差异与喀斯特的岩性有一定联系。4施秉喀斯特和荔波喀斯特的生态补偿理论标准分别为8万元/hm2和7万元/hm2,提出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补偿机制与不同模式下喀斯特遗产地生态补偿策略:生态补偿主体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三类;补偿客体主要有地方政府与居民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者两类,主要是因遵循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的原则而使自身利益受损或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生态补偿的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部分,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非市场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标准额度;研究确定的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有政策补偿、资金补偿以及智力和技术补偿。基于世界遗产地与自然保护地关系协同,从政策法规保障、技术措施支撑和社区参与协同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补偿策略。未来研究可结合条件价值法对生态补偿标准展开进一步调查与估算,实现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相对公平。

邓木子然[4](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蔡路路[5](2021)在《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难题,限制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威胁着农业、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水文过程引起的土壤侵蚀是石漠化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水作为土壤侵蚀的动力和养分流失的载体,又是喀斯特生态恢复的限制因子。裂隙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空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裂隙土壤的水分-养分流失/漏失是当前喀斯特地区的突出问题,威胁着生态系统安全,探究喀斯特典型裂隙的土壤水分运移和养分迁移机制对水土保持与石漠化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地理学、水文学和土壤学的水土漏失、同位素质量守恒以及养分流失等理论,针对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机制的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选择毕节撒拉溪高原山地、花江高原峡谷和施秉山地峡谷作为研究区,在2018~2020年开展裂隙发育特征调查和典型裂隙土壤采样,分析了土壤性质与养分特征,利用50个土壤水分传感器对每个研究区的3条典型裂隙土壤水分持续6~12个月监测,通过野外监测方法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阐明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阻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技支撑。(1)发现了不同地貌背景下的典型喀斯特裂隙结构特征参数具有明显差异,裂隙土壤理化性质也存在差异,探讨了喀斯特水文对裂隙结构参数的影响。毕节研究区裂隙深度浅、宽度较窄,花江裂隙垂直细长,施秉深度较深,宽度大;花江峡谷地区,不同海拔发育的裂隙结构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较高海拔,裂隙深度浅、数量少;中海拔裂隙深、宽度大;低海拔数量多、深度浅及宽度窄的裂隙。不同研究区、相同研究区不同海拔间的水文结构呈现不同特点,可能是裂隙发育结构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花江裂隙土壤容重显着低于毕节和施秉,土壤总孔隙度各研究区差异不大,土壤砂粒、粘粒含量在不同研究区间均没有显着差异,但花江粉粒含量显着高于毕节和施秉。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浅层土壤养分明显高于深层,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毕节>花江>施秉,但没有显着差异;但由于研究区植被状况差异性,有机碳同位素存在显着差异。(2)揭示了不同地貌背景的裂隙土壤水分动态具有相似规律,明确了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强度的响应程度。不同研究区的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整体上均表现为由裂隙土壤顶部向底部逐渐降低。裂隙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干湿交替特点,且对气温、降水响应敏感,在夏季主要受到降雨影响,而冬春则受到气温和降雨的双重影响。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速度表现暴雨>大雨>中雨>小雨,但小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通过对典型降雨的响应分析,发现土壤水分对响应规律为累积降雨量越大、响应时间一般越短;峰值累积降雨量越大,到达峰值的时间也越短,所以浅层裂隙土壤对降雨响应比深层更敏感。(3)揭示了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的水分运移过程,分析了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裂隙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敏感,降雨是裂隙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利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研究表明,降雨对裂隙浅层土壤水分的贡献高于深层。降雨后不同水分路径的不δD和δ18O富集程度均表现为土壤水>凋落物>岩壁流>穿透雨>降雨,由此说明降雨到土壤水经历了降雨→穿透雨→岩壁流→凋落物→土壤水的运移过程。裂隙土壤的水分运移过程具有复杂性,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壤水分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水分运移过程。不同裂隙的土壤水分运移特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岩石裸露对降雨再分配、优先流的存在以及其它水文路径的补给等综合因素决定导致了裂隙水分运移过程存在差异。(4)揭示了雨季前后可溶性碳氮的迁移量,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可溶性碳氮的关系,阐明了水分运移和土壤性质对可溶性碳氮、溶质运移的影响机制。由降雨引起的土壤水分运动,会导致裂隙土壤可溶性养分发生迁移损失。经历雨季的土壤水分的运动,土壤可溶性养分由于淋溶而损失,且表现为浅层高于深层,其中DOC平均可减少15.17~28.70%,DON可减少14.42~29.03%。雨季前后的土壤可溶性碳氮均与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的养分含量本底值从根本上决定了可溶性养分的迁移量,而裂隙土壤性质则通过影响水分运移进而对可溶性养分、溶质迁移产生影响。土壤水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直观反映了土壤可溶性养分以及盐基离子的动态迁移过程,降雨引起的土壤水分运移是土壤溶质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颜翔琦[6](2021)在《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几年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落实,有关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重塑乡村活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乡村旅游也成了中国偏远落后地区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地处中国西南内陆贵州省施秉县的黑冲社区,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缓冲区,其优美且独一无二的白云岩喀斯特和喀斯特峰林等自然景观,以及作为山地乡村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基础。然而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的双重身份使得这里的乡村景观规划不同于一般的乡村。一方面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相关保护条例,作为遗产地缓冲区的黑冲社区相关景观建设活动受限;另一方面特殊的地表、地下二元三维侵蚀环境导致这里存在地表水土流失和地下漏失的问题,不仅影响黑冲社区的乡村环境和生态发展,同时也会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的保护和发展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造成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破坏,并一定程度上实现水土流失—漏失问题的防治,是该地区乡村景观建设面临的的首要难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黑冲社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景观、世界自然遗产地及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漏失等内容的基础研究,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入手,以研究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和相关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为主要内容,探求研究区乡村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平衡关系,形成一条适合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旅游的设计规划与发展模式,具体如下:(1)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漏失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社区居民的农业活动、日常生活等行为对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漏失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区的乡村生产景观以农田景观、现代农业景观、林果景观为主,通过研究区的农田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设计,发展研究区的新型农业,减少社区居民对单一农田的依赖,从而缓解传统农业活动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问题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创意农业、文创农业等形式加快研究区的产业发展。(2)社区参与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的重要原则,社区发展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区的乡村生活景观以重塑社区公共空间为重点,通过建筑院落、公共绿地、街巷等空间的景观设计,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场所,从而增强社区居民对场地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研究区社区对乡村景观建设及遗产地保护管理的自主性,促进研究区乡村景观发展,更好地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阻控。(3)植物种植设计是研究区乡村生态景观的主要内容。根据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关保护原则,研究区树种筛选以乡土树种和先锋树种为主,并从乡村景观设计的角度在研究区内进行合理配置,以此加强研究区的生态恢复,进一步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的阻控。(4)随着研究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除社区居民之以外,游客的相关旅游活动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比重也会日益增加。在研究区乡村“三生”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设计,主要以科普教育景观设施设计为主,通过相关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景观设计加强社区居民和游客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以及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的“防”、“治”相结合。

余丞程[7](2021)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喀斯特既是一种特殊现象,又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其构造、地貌、水文特征和自然植被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还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公认为世界上湿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发育类型区域之一,其发育演化和地貌多样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并拥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西南喀斯特地区同样为生态脆弱区,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了石漠化现象和结果,并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区域贫困。随着人口增多,环境和社会资源压力逐渐增加,资源减少成为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其对生态旅游地负责、保护环境,维持当地居民福祉,以及实现环境教育的特性,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城镇发展和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生态旅游理论和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基于现有生态旅游景区案例从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和生态旅游环境四方面总结了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1)规范游客行为;2)资源保护性开发;3)平衡利益相关方;4)科学规划景区。以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例,分析研究区规划背景和场地条件,从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条件三方面,选取视域分析、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坡向、河网缓冲距离、距离道路或者游线距离和距离景源及旅游服务设施距离8项指标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因子。通过加权叠加计算得到I级适宜区占区内总面积4.79%,II级适宜区占56.75%,III级适宜区占37.62%,IV级适宜区占0.84%。基于适宜性评价确定空间布局、游览路线和景观设施选址,规划新的观景点进行景观设计,以及构建景区分级保护:1)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2)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3)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分级保护和生态规划设计为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方式。在面临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景区,将具有巨大潜力,不仅能够解决社区生计,还能实现生物和地理多样性保护。

倪鸣源[8](2021)在《中亚热带喀斯特天然林树种枝条木质部性状与生长速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木论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保存有原生性较强的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丰富,生态价值高。木论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以峰丛-洼地为主;土壤稀薄,石灰岩裸露率高,旱生性明显。植物水力学主要研究水分运输过程及机理,是植物生理生态和林木抗逆生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认识喀斯特天然林树种的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木论喀斯特天然林长期固定监测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选择22种常见树种,其中常绿12种,落叶10种。测定这些树种的枝条木质部解剖结构、饱和含水量(SWC)、边材比导率(Ks)以及抗栓塞能力(P50),连续2年监测胸径(DBH)的生长。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1)与全球木本植物木质部解剖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喀斯特森林树种的木质部趋向具有较高比例的轴向薄壁组织,表明木质部贮水能力对喀斯特树种的干旱适应具有重要作用。(2)分析木质部解剖特征和水力结构各指标的相关性,发现SWC与导管水力直径、导管-环管薄壁细胞的连接性以及Ks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枝条饱和含水量有利于木质部水分运输,但弱化木质部水力安全性和效率性之间的权衡。(3)比较喀斯特常绿和落叶树种水力特征的差异,发现两个类群在Ks和P50无显着差异,但常绿树种的SWC与Ks和P50均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4)分析水力性状与树种生态表现之间的关联性,在不分径级情况下,Ks与胸径生长率和胸高断面积之和显着正相关,水分运输快的树种,其胸径生长速率和群落优势度较高。在小径级(5-10 cm)情况下,水力性状与胸径生长速率均不相关;在中等径级(10-15 cm)情况下,Ks与胸径生长率显着正相关;在大径级(>15 cm)情况下,P50与生长速率显着相关。另外,发现抗栓塞能力与生长加速度(生长速率随胸径增加的变化率)显着相关,即抗栓塞能力强的树种的胸径生长越来越快。本研究通过分析木质部结构-水力功能-生长动态的关联性,揭示了喀斯特天然林树种的水力适应策略,为进一步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喀斯特树种动态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喀斯特森林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刘威[9](2021)在《广西桂林市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及预测》文中研究指明石漠化是岩溶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到生态安全。广西桂林市是典型的岩溶地区,本文以2005、2010和2015年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数据基础,在遥感技术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桂林市十年间不同地类、不同程度等级的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并通过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该区域2020及2025年的石漠化土地面积,阐明研究区石漠化治理效果,为广西桂林市有效治理石漠化土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2015年桂林市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37765.95、194220.15和652760.34hm2,较2005年增加了-61732.4、57361.35和4371.05hm2。其中,石漠化土地转变为潜在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62128.90hm2和4312.18hm2;潜在石漠化土地转化为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3870.70hm2和4467.45hm2;非石漠化土地转化为潜在石漠化和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3570.60hm2和837.98hm2。⑵桂林市各地类岩溶土地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石漠化土地面积中,草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减少,而旱地和有林地面积增加;潜在石漠化土地中,草地面积大量减少,而灌木林地面积大量增加,有林地面积增加9.24%;非石漠化土地中,草地、灌木林地、旱地和未成林地均减少,但建设用地和其他分别增加66.56%和6.26%。⑶分析研究区石漠化面积变化结果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桂林市仅轻度石漠化面积增加431.11hm2,增加6.95%,而中度、重度以及极重度石漠化面积分别减少29.33%,28.79%,94.45%。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发现桂林市石漠化治理效果显着。研究区石漠化顺向演替面积为89125.21hm2,其中林草措施如封山管护、封山育林等措施导致顺向演替77175.95hm2;逆向演替面积12998.7hm2,其中以人为破坏和灾害因素为主,分别为2337.32hm2和4453.83hm2。此外,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2020年及2025年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将持续减少,以2020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该预测结果良好,具有可靠性。因此,研究区顺向演替面积大于逆向演替面积,表明石漠化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结论:由于林草措施显着促进石漠化顺向演替,广西桂林市2005-2015年石漠化面积不断减少。结合马尔可夫预测2020和2025年石漠化数据和2020年遥感实测数据分析发现,未来石漠化面积也正在不断减少,该区域石漠化治理效果显着,而林草措施是有效治理广西桂林石漠化的重要手段。

李雪[10](2021)在《基于景观格局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产业适宜性评价与布局 ——以关岭自治县花椒产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国务院审批通过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大纲规划》,自2008年以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开展了西南100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此后,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石漠化治理工程。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实施以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修复取得了显着成效。作为石漠化治理措施之一的林产业有效支撑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但仍然存在现有生态衍生产业种植粗放、不合理布局等问题,由于林业产业布局的不合理问题导致石漠化地区的经济林产业未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基于此,论文在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石漠化治理领域最新成果基础上,选择贵州关岭地区的花椒产业作为研究案例,基于景观格局相关理论,利用Arc GIS研究方法,从多样性指数、斑块指数等角度研究高异质空间(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产业景观综合治理,探究不同气候和不同立地条件下,景观规划的最优解,使得景观斑块在点-线-面结构中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化。论文以贵州关岭布依苗族自治县(以下均简写关岭县)的花椒产业为例,从石漠化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适宜性布局特征分析出发,从花椒适宜性生长条件、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关岭县花椒产业的适宜性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在关岭坝山村的花椒种植斑块进行景观优化设计。论文研究由以下内容构成:首先,选择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分布集中的关岭县作为案例区,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特征,构建关岭县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数据库;其次,综合考虑花椒生长的各项指标要素,选取海拔、坡度、坡向、降水、气温5个因子构建花椒生长适宜性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克里金插值、GIS叠加分析进行研究,分析单指标影响下花椒种植适宜性空间格局分布,通过加权和模型评价,分析关岭县全域花椒种植适宜性空间格局特征;第三,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结合关岭县景观格局特征,提出关岭县花椒产业适宜性布局策略,塑造喀斯特山区农户生计活动与生态恢复共鸣的生活场景;最后,利用风景园林专业知识,结合景观要素设计原则,选择位于关岭县南部的花江镇坝山村,进行微观尺度的花椒林示范区典型景观规划设计。在以上研究内容基础上,论文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按照花椒种植非常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3个适宜性等级分布,研究发现:花椒种植的适宜性海拔指标总面积为1214.747km2,占关岭县总面积的82.8%;花椒种植的适宜性坡度指标总面积为1179.149km2,占关岭县总面积的80.4%;花椒种植的适宜性坡向指标总面积为1309.1km2,占关岭县总面积的89.3%;花椒种植的适宜性年均降水指标总面积为1365.375km2,占关岭县总面积的93.2%;花椒种植的适宜性年均气温指标总面积为1466.68km2。通过GIS加权总和和评价模型,综合以上各指标后,得到关岭县花椒种植适宜性总面积为1002.257km2,占关岭县总面积的68.34%。2.利用关岭县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分析关岭县景观格局的斑块特征、景观连通度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关岭县总体景观格局特征表现为:东部耕地-森林景区,西部草地-灌木林景区,南部草地-森林景区,北部森林景区,中部森林景区。关岭县灌木林地景观类型破碎度较大,连通性较弱。关岭县花椒产业的布局调整需要从农户生计提升、生态重建、景观重塑的角度考虑,在灌木地斑块类型中增加花椒种植斑块,利用花椒廊道加强各斑块边界空间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生态补植的效果。3.在斑块尺度上,通过选择位于关岭南部适宜种植花椒面积最广的花江镇坝山村花椒林斑块格局特征分析,在景观格局、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的基础上,结合风景园林要素设计规则,遵循整体性、保护性、多样性和地域性的设计原则,对场地的空间特征进行花椒种植适宜性等级分类,即花椒种植区(较适宜)、模拟自然植物群区(一般适宜)、功能性景观建设区(不适宜),在按照景观、生态、科普等不同的功能需求,对各分类级别进行详细区划,如花椒种植区分为集约化种植示范区、特种花椒观光区、种养共生示范区以及绿色模式攻关示范区。通过适宜的规划方式打造优美的农业景观,对主要的破碎化区域以及利用率低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农户的生态保护意识,并对其他花椒林斑块的规划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塑造喀斯特山区农户生计提高与生态恢复共鸣的场景。

二、浅论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恢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喀斯特植被的分布
2 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
3 讨论

(2)地球关键带分类方法与中国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分类依据、原则与方法
    2.2 数据介绍
3 结果
    3.1 地球关键带区域分布
    3.2 典型地球关键带特征分析
    3.3中国典型地球关键带观测站及其类型
4 讨论
    4.1 地球关键带类型的分布特征
    4.2 地球关键带分类与区划在地球关键带科学中的应用
5 结论与展望

(3)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
    (二)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
    (三)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1 遥感数据处理
        2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
        3 荔波-环江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1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自然资源
        2 荔波-环江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自然资源
    (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1 施秉喀斯特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2 荔波-环江喀斯特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3 生态资产价值对比分析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系数基准价格计算方法
        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估算方法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评估
        1 施秉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 荔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分析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与策略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
        1 生态补偿主体
        2 生态补偿客体
        3 生态补偿标准
        4 生态补偿方式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策略
        1 生态补偿策略的基本思路
        2 施秉模式
        3 荔波模式
        4 环江模式
六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旅游业总收入
        2 旅游从业人数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4 旅游者人数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6 旅游设施数量
        7 基础设施变化
        8 生活保障变化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筛选方法
        4 指标体系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1 系统目的
        2 系统登录
        3 系统操作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5 数据采集
        6 旅游文件上传
        7 评分标准
        8 热点客源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二)喀斯特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
    (三)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四)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进展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及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实验分析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三 裂隙发育与裂隙土壤性质
    (一)裂隙发育特征
        1 裂隙结构特征参数统计
        2 不同海拔裂隙结构特征
        3 喀斯特水文对裂隙发育影响
    (二)裂隙土壤理化性质
        1 裂隙土壤物理性质
        2 裂隙土壤化学性质
    (三)不同研究区裂隙土壤性质差异
        1 不同研究区土壤物理性质差异
        2 不同研究区化学性质差异
四 裂隙土壤水分动态
    (一)裂隙土壤水分动态
        1 毕节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2 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3 施秉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二)土壤水分对降雨强度的响应
        1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小雨的响应
        2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中雨的响应
        3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大雨的响应
        4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暴雨的响应
五 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一)基于氢氧同位素的裂隙土壤水分运移
        1 降水与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2 降雨对裂隙土壤水分贡献
        3 裂隙土壤水分运移过程
    (二)土壤养分与溶质迁移
        1 裂隙土壤可溶性养分迁移特征
        2 可溶性养分与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3 裂隙土壤溶质迁移过程
    (三)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1 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土壤水分运移对养分和溶质迁移的影响
        3 对水土漏失阻控与植被恢复的启示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乡村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国家乡村景观建设相关政策解读
        1.4.4 世界自然遗产国内外研究进展
        1.4.5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漏失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景观结构及特点
    2.3 研究区面临的问题
        2.3.1 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
        2.3.2 旅游发展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2.3.3 社区发展矛盾
    2.4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依据
        2.4.1 国际公约、指南及决议
        2.4.2 国内相关法律
        2.4.3 国内相关行政法规
        2.4.4 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2.5 研究方法
    2.6 技术路线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3.1.1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3.1.2 荷兰羊角村乡村景观
        3.1.3 德国欧豪村乡村更新
    3.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3.2.1 重庆武隆仙女山归原小镇乡村景观设计
        3.2.2 德阳市高槐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3.2.3 江苏三台山风景名胜区
    3.3 小结
4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内容
    4.1 乡村生产型景观
        4.1.1 农田景观
        4.1.2 农作物种植景观
        4.1.3 林果景观
        4.1.4 现代农业景观
    4.2 乡村生活型景观
        4.2.1 乡村聚落景观
        4.2.2 传统建筑景观
        4.2.3 现代建筑景观
        4.2.4 公共空间景观
    4.3 乡村生态型景观
        4.3.1 河流
        4.3.2 水塘
        4.3.3 沟渠
    4.4 乡村旅游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4.4.1 交通设施
        4.4.2 休憩设施
        4.4.3 卫生设施
        4.4.4 照明设施
        4.4.5 标识信息系统设施
        4.4.6 住宿设施
        4.4.7 餐饮设施
        4.4.8 公共设施
    4.5 小结
5 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黑冲社区乡村景观设计
    5.1 项目概括
        5.1.1 项目背景
        5.1.2 区位分析
        5.1.3 场地现状分析
    5.2 现状问题分析
        5.2.1 社区景观营造的缺失
        5.2.2 植物种植景观单一
        5.2.3 缺少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景观设计
        5.2.4 社区营造相关水平较低
    5.3 研究区乡村旅游规划SWOT分析
        5.3.1 优势
        5.3.2 劣势
        5.3.3 机遇
        5.3.4 威胁
    5.4 总体规划
        5.4.1 设计定位
        5.4.2 规划策略
        5.4.3 规划原则
    5.5 功能分区
    5.6 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5.6.1 生产景观规划
        5.6.2 生活景观规划
        5.6.3 生态景观规划
    5.7 相关旅游设施专项设计
        5.7.1 交通规划
        5.7.2 停车场
        5.7.3 休憩设施
        5.7.4 公共设施
        5.7.5 照明设施
        5.7.6 标识信息系统设施
        5.7.7 住宿餐饮设施
        5.7.8 科普教育设施
    5.8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1.2.2 石漠化综合防治研究
        1.2.3 国内外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生态旅游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人地协调论
        2.2.3 生态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3 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2.3.1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
        2.3.2 坚持底线思维原则
        2.3.3 坚持社区参与原则
        2.3.4 坚持环境教育原则
        2.3.5 坚持依法开发原则
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及景观资源研究
    3.1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
        3.1.1 游客行为管理
        3.1.2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3.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1.4 景区科学规划
    3.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及景区
        3.2.1 喀斯特环境特征分析
        3.2.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
        3.2.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
    3.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3.3.1 威胁
        3.3.2 挑战
4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4.1 规划背景
        4.1.1 上位规划
        4.1.2 地方发展纲领性文件
        4.1.3 县域概况
    4.2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场地条件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旅游资源概况
        4.2.3 SWOT分析
    4.3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4.3.1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多因子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
        4.4.1 生态旅游资源
        4.4.2 自然环境条件
        4.4.3 开发利用条件
        4.4.4 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5.1 规划目标与战略
        5.1.1 目标定位
        5.1.2 发展战略
    5.2 规划营造
        5.2.1 规划要点
        5.2.2 空间布局
        5.2.3 风景游赏规划
    5.3 景观设计
        5.3.1 设计要点
        5.3.2 景观设计
    5.4 环境保护规划
        5.4.1 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4.2 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4.3 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5 景区生态安全防控
        5.5.1 科学的管理机制体系
        5.5.2 预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中亚热带喀斯特天然林树种枝条木质部性状与生长速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树木水分运输与木质部结构
    1.2 树木水力学特征及其与生长速率的关联
    1.3 喀斯特生境特点与树木水力学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木论喀斯特森林样地和研究材料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样地群落调查
        2.1.3 研究材料
    2.2 测定方法
        2.2.1 木质部解剖结构
        2.2.2 木质部水力功能性状
        2.2.3 胸径生长监测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木论喀斯特树种枝条木质部解剖特点
    3.2 木论喀斯特树种枝条水力结构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3.3 喀斯特常绿与落叶树种木质部水力特征的差异
    3.4 木论喀斯特树种枝条水力特征与生长动态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木论喀斯特树种木质部具有较多的薄壁细胞和较少的纤维组织
    4.2 木论喀斯特树种木质部水力安全性和效率性趋于优化而非权衡
    4.3 木论喀斯特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水力适应策略的差异
    4.4 木论喀斯特树种的水力特征能预测喀斯特树种的生长动态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9)广西桂林市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石漠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1.3 我国及广西石漠化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
        2.2.1 技术标准
        2.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桂林市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
    3.1 石漠化土地地类分布及动态变化
    3.2 石漠化土地变化
    3.3 潜在石漠化土地变化
    3.4 非石漠化土地变化
    3.5 石漠化程度动态变化
        3.5.1 轻度石漠化变化情况
        3.5.2 中度石漠化变化情况
        3.5.3 重度石漠化变化情况
        3.5.4 极重度石漠化变化情况
    3.6 小结
第四章 石漠化动态变化原因分析
    4.1 石漠化土地变化原因分析
        4.1.1 石漠化土地变化原因
        4.1.2 潜在石漠化土地变化原因
        4.1.3 .非石漠化土地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
    4.2 石漠化程度变化原因分析
        4.2.1 顺向演替原因分析
        4.2.2 逆向演替原因分析
    4.3 石漠化程度变化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4.3.1 石漠化程度顺向演替相关性分析
        4.3.2 石漠化程度逆向演替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石漠化马尔可夫预测
    5.1 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预测
    5.2 马尔可夫预测结果验证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石漠化演替趋势及演替原因分析
        6.2.2 石漠化治理效果显着,继续加强治理技术研究
    6.3 展望
    6.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景观格局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产业适宜性评价与布局 ——以关岭自治县花椒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点与创新点
2 基于景观格局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产业适宜性布局研究综述
    2.1 景观格局理论
        2.1.1 风景园林与景观生态学
        2.1.2 景观格局指数
        2.1.3 斑块-廊道-基质
        2.1.4 生物多样性
    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
        2.2.1 喀斯特地貌环境特征
        2.2.2 石漠化治理
        2.2.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衍生产业
    2.3 产业适宜性布局
        2.3.1 GIS技术下的产业气候性区划
        2.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2.4 基于景观格局的产业适宜性布局
        2.4.1 线性空间规划
        2.4.2 乡村产业绿道
    2.5 小结
3 基于GIS技术的关岭县花椒产业适宜性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3.1.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3.1.1.2 自然地理条件
        3.1.1.3 社会经济概况
        3.1.1.4 生态环境现状
        3.1.2 关岭县花椒产业现状
        3.1.2.1 花椒种植的生态作用
        3.1.2.2 花椒产业的发展现状
        3.1.2.3 花椒种植的现状问题
    3.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花椒适宜性生长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赋值
        3.2.1 花椒生长发育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
        3.2.1.1 立地条件
        3.2.1.2 气候条件
        3.2.2 指标因子权重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3.2 气象数据
    3.4 关岭县花椒适宜性布局区划及评价
        3.4.1 各评价指标空间分布情况
        3.4.1.1 关岭县立地条件空间分布情况
        3.4.1.2 关岭县气象条件空间分布情况
        3.4.2 单指标花椒适宜性区划
        3.4.2.1 关岭县花椒种植立地条件适宜区划
        3.4.2.2 关岭县花椒种植气象条件适宜区划
        3.4.3 关岭县花椒种植适宜性区划
4 景观格局下的关岭县花椒产业适宜性布局策略
    4.1 景观指数计算
        4.1.1 景观指数的选取
        4.1.2 不同景观类型的生态意义
        4.1.2.1 面积、密度指标
        4.1.2.2 聚散性指数
        4.1.2.3 连通性指数
        4.1.2.4 多样性指数
    4.2 关岭县景观格局特征
        4.2.1 关岭县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4.2.2 关岭县聚散性和连通性特征分析
        4.2.3 关岭县景观多样性分析
        4.2.4 关岭县景观格局特征
        4.2.4.1 区域空间信息
        4.2.4.2 区域生态状况
    4.3 关岭县花椒产业景观格局调整方案
        4.3.1 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关岭县花椒产业布局规划策略
        4.3.2 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关岭县花椒产业布局规划方案
5 典型案例分析—坝山村花椒林斑块景观规划
    5.1 选址依据
        5.1.1 区位分析
        5.1.2 现状调查
        5.1.2.1 花江示范区花椒林调查
        5.1.2.2 坝山花椒林场地内部调查
    5.2 坝山花椒林规划原则
        5.2.1 整体性原则
        5.2.2 保护性原则
        5.2.3 多样性原则
        5.2.4 地域性原则
    5.3 坝山花椒林功能分区
        5.3.1 花椒集中种植区
        5.3.2 植物组团混种区
        5.3.3 功能性景观建设区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四、浅论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恢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J]. 刘长成,王斌,郭柯,李先琨,侯满福,刘玉国. 广西植物, 2021(10)
  • [2]地球关键带分类方法与中国案例研究[J]. 张甘霖,宋效东,吴克宁.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10)
  • [3]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D]. 伏园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D]. 蔡路路.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D]. 颜翔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7]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丞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8]中亚热带喀斯特天然林树种枝条木质部性状与生长速率的相关性研究[D]. 倪鸣源. 广西大学, 2021
  • [9]广西桂林市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及预测[D]. 刘威. 广西大学, 2021(12)
  • [10]基于景观格局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产业适宜性评价与布局 ——以关岭自治县花椒产业为例[D]. 李雪.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浅谈中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