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时随身携带一些醋

旅行时随身携带一些醋

一、旅游中不妨带点醋(论文文献综述)

樊友猛[1](2017)在《具身范式下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不仅是广为流行的旅游类型,也是城乡互动的新型形式,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极为重要。虽然不断有新的乡村进入旅游化浪潮,但原本发展良好的乡村旅游地走向衰落的情况也颇为常见,究其原因,游客需求的变化为一重要因素。但目前大部分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集中于旅游政策、经营管理、旅游影响等方面,对旅游者体验的研究相对较少,即使在这一领域,也主要侧重于体验营销、体验产品设计等,专门对乡村旅游体验本身进行深度分析的成果并不多见。如何更好地研究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除了全面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研究的理念与方法也极为重要。在目前的旅游体验研究领域,对旅游者身体的关注逐渐增多,并形成了旅游具身理论,代表着旅游体验理论的前沿。受此理论启发,游客在乡村旅游地的具身体验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这一问题包含着作者的双重诉求:一方面,期待以具身理论为透镜对乡村旅游体验提出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期望对乡村旅游体验的实证研究能够推动旅游具身理论的发展。因此,乡村旅游体验与具身理论以密不可分的方式构成本研究的理论目标。在实证部分,具体要探究的问题包括游客意欲在乡村旅游中获得哪些独特感受,他们在乡村旅游地如何展开行动,以及推动其产生旅游愉悦的内在动力何在等。体验作为内化于身体之中的存在,对于当事主体而言具有很大的默会性,因此除采用非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网络文本搜集等方法了解旅游者呈现出的体验之外,还尝试通过感官民族志、随行纪实、印象故事等方法,捕捉更为情境化和内隐性的体验。选取旅游发展较好的乡村作为田野,在2016年2月至10月之间,对山东省济宁市上九山古村、王家庄、宋家庄、王家口,潍坊市响水崖、响水崖子、湖上庵,淄博市中郝峪、上小峰,以及河南省洛阳市重渡沟共计10个村落进行了 16频次的现场调查,每次调研时间在1至4天不等,访谈游客29人,进行随行纪实5次,采集游记、媒体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等网络文本共计76篇,并进行了录音、拍照、撰写田野日志与备忘录等数据记录工作。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与理论建构。研究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共7章。各部分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简介了论文选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基本问题,并对乡村旅游体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发展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包括第2、3章,是对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的思辨探讨。第2章为文献评述和理论反思。首先,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借鉴其他学科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结合具体的旅游体验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其次,对乡村旅游体验和旅游具身体验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以掌握研究进展,明晰研究方向。第3章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进行理论勾勒。对旅游具身体验的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已经具备形成新范式、推动范式转型的能力,明确具身理论的范式地位为势之所趋,且能为乡村旅游体验实证研究提供基础。首先总结本真性、凝视、表演等范式演进的动因和过程,提出具身理念在理解和解释旅游体验现象时的优势。继而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阐释具身范式的内涵,总结该范式的基本原则与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具身范式秉持“身体一主体”本体论,旅游具身体验是旅游者经由自我身体与旅游世界发生交互并获得存在意义的过程。对于旅游具身体验的呈现,需要综合符号学和非表征理论,依据“超表征”的认识论来理解。提出获取现场数据、加深现象描述、揭示行动过程和涉入研究情境的方法论原则。第三部分包括第4、5、6章,是对乡村旅游者具身体验的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乡村旅游体验的结构、过程和动力。第4章关注乡村旅游体验的“形态”提出乡村旅游是旅游者的身体感与目的地的感觉景观共同构成的行动者网络。摒弃以往研究具身体验的感官分类式思维,在更为综合的层面归纳出乡村旅游者渴望获得的身体感受,包括舒缓感与宁静感、清新感与洁净感、新奇感与重逢感、自主感和如家感等。提出“身体感”概念,即旅游者以身体为媒介交接于旅游世界而获得的整体性的觉知、经验与回应,以期还原游客体验中感性与理性、生理与心理、感觉与意义等原本就不可分离的一体化状态。总结出本底景观、时令景观、人际景观和拼接景观等乡村旅游地的4种典型景观形态,并基于其可感受性而统归于“感觉景观”范畴之下。最后对“感觉景观”概念做出反思,强调其多模态感知性、主客交互性、即时生成性以及社会建构性的内涵。第5章关注乡村旅游体验的“动态”,提出游客的体验依据其身体实践展开,时间与空间不仅是体验发生的凭借,也是体验所面向的对象。首先,提炼出旅游者进行身体实践的4种方式:遭遇是旅游世界中的陌生实在向游客的偶然呈现,它逃逸出预想中的体验进程,为原本平凡庸常的体验带来转机与生机;探寻实践是旅游者对旅游世界的主动介入,它源于旅游者的好奇,期望从未知到达已知,由不确定性转到确定性;施行是指旅游体验中的身体展现的瞬时性的姿势、动作与行为,其要义在于使旅游者在具体可感的身体动力学中获得自我存在与掌控感;栖居是一种身体运作比较舒缓、持续时间较长的实践方式,它具有将旅游生活化的倾向,在内容上包括饮食起居等日常性行为,但是过滤掉了重复、机械、无聊等负面涵义。其次,分析出游客对空间体验的3种倾向:空间表现为一个被探索物,它提供了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性框架,让旅游者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是为空间生成体验;乡村空间的开放性解除旅游者原有的身体边界,使人真正融入乡村世界之中,因之产生放松、自由的感受,是为空间自由体验;乡村元素的文化内涵、传统审美观影响旅游者的感知、判断和想象,使得乡村与诗和画联系在一起,展现出浪漫空灵的形象,是为空间诗化体验。最后,概括游客在时间广度和向度上的体验:乡村自然环境的循环演进、社会周期性的生产生活、物质景观的缓慢生成过程使游客感受到生命力和深邃感。旅游者体验过去而获得历史感和穿越感;通过对当下时光的消费来体验存在感;而具有现代、童话和未来色彩的乡村场景则激发起梦幻感。第6章关注乡村旅游体验的“势态”,认为差异性体验与重复性体验的矛盾运动促进了旅游愉悦的生成,游客不同体验的获得源于旅游的节奏性特质。首先,阐释了差异与重复的博弈过程和表现形态。游客在乡村旅游中并非完全渴望差异性体验,在寻求差异之外,他们也希望在重复性体验中感受安全与舒适,差异与重复构成了乡村旅游体验中的基本矛盾。其中,平凡体验和超凡体验分别是重复性体验与差异性体验的代表,两种体验之间并非界限分明,在很多情况下会彼此转变。当游客希望获得更多的重复性体验时,他们注重内在自我的放松,保持着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而当追求更多的差异体验时,则表现出向外探索新奇的欲望,更多地表现出对他者的认同。其次,提出“节奏”概念来表征差异与重复运动的结果,并用以解释旅游者不同的感官觉受和生命情态的生成机制。提出以节奏透视旅游的三个视角:宏观上,旅游与日常生活的协奏构成整体的生活,旅游是现代人对生活进行节奏化的努力;中观上,乡村旅游是由城市日常生活转向乡村非日常生活的活动,是一场城乡变奏之旅;微观上,乡村旅游内部充满着不同的节奏,彼此之间的迭奏使旅游体验富有生机与意义。在微观层面上对旅游节奏做出描述性定义: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感知到的自我和外部世界的阶段性变化。当节奏被旅游者感受到时,成为“节奏感”;能令游客产生节奏感的景观,称之为“节奏景观”。旅游节奏是乡村旅游世界的基本现实,时间、空间和感知运动是节奏发生的基本条件,差异与重复是节奏产生的根本原因,身体在旅游节奏中具有中心性。第四部分由第7章单独构成,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主要梳理了身体感、感觉景观、身体实践、身体时空、差异与重复以及节奏等范畴,据此建立乡村旅游体验的“具身场”模型。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旅游者的体验,建构起乡村旅游体验的“具身场”模型,揭示了乡村旅游体验中的基本矛盾、体验构成和体验过程中的身体机制,有助于深化对乡村旅游体验的理论认识。第二,首次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进行全面反思,厘清了具身范式的体系内涵,可为未来的旅游体验研究提供一定启发。第三,提出了身体感、节奏、探寻、施行、拼接景观、差异与重复等新的范畴与命题,虽仍有不甚完善之处,但其展现的新视角或对乡村旅游理论发展有所助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现场调研主要选择了某一省份内的乡村旅游地,而地域特色对游客体验有必然影响,作者虽通过网络搜集了与其他地域乡村有关的旅游体验资料,以期进行三角校正,但实地样本选择对最终形成的结论的影响仍然存在。第二,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虽无优劣之分,但二者相互结合无疑对研究结论的完善更有助益,本文基于质性方法和归纳逻辑进行概念提炼和理论建构,但没有通过定量方法进行验证。第三,囿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对研究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尚有不充分之处,对部分概念与观点的思考和阐述仍有进步的空间。

胡明丽[2](2019)在《具身视角下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回民街和成都锦里为例》文中提出美食旅游体验对于旅游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再只是基础层次的旅游体验,而是美食旅游中,旅游者体验的全部和核心;同时,美食旅游体验不仅是满足旅游者基本需求的支持性体验,有时还构成满足旅游者更高需求的高峰体验;此外,饮食体验在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美食旅游对于目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及其影响因素的构成与作用机制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目的地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所启发。首先,本文通过对旅游者的在线评论和游记文章等网络文本资料的搜寻、获取和筛选,利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三级编码和撰写备忘录等程序对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维度构成、内涵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具身身体在美食旅游体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性作用,于是,提出旅游体验的具身性影响因素模型。其次,通过扎根理论的分析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构建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另外,本文还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维度构成和维度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进行探索和检验;利用差异检验探索人口统计特征对美食旅游体验的的影响作用。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为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和经营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通过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美食旅游体验的具身性影响因素主要由感觉景观、具身交往和习惯身体构成,其中,感觉景观依据景观客体的不同又细分为感觉食物景观和感觉人文景观,具身交往依据社会关系类型的不同又分为与目的地人们的交往和与旅行同伴的交往。另外,旅游时空是这三个具身性因素得以实现的背景框架;身体移动是这三个具身性因素得以实现的具体媒介。美食旅游体验是这些具身性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和产物,由支持性体验、感性审美体验和差异性体验三个维度构成,其中差异性体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认知性体验和本真性体验。可见身体在美食旅游体验的获取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性作用,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是具身性的影响因素。(2)感觉景观是借由功能可示性概念提出的旅游者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与旅游客体互动作用的结果。具身交往是旅游者与处于不同社会关系角色中的人们之间进行的物质的共享、感同身受、身体接触、身体同步运动等具身交往。习惯身体是指具身身体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个人习惯属性特征。旅游时空是指通过旅游者的身体而逐渐展开和生成的旅游地的时空框架。身体移动是借助流动性理论提出的身体在旅游目的地微观空间内的流动,强调其所产生的体验和意义。支持性体验是旅游者满足其最基本的饮食消费需求的体验维度。感性审美体验是借助感性审美主义提出的旅游者以艺术方式进行旅游,追求旅行中诗意栖居的审美感受。认知性体验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感受到获得知识和真理的体验维度。本真性体验是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提出的本真性观点,该本真性体验认为旅游者凭主观感受所体会到的目的地的真实就是有意义的真实,就是关于目的地的本真,此外还包含旅游者对目的地多样性、独特性的体验。差异性体验是认知性体验和本真性体验两者的结合。最后,旅游时空是美食旅游体验得以发生的情境条件;身体移动是体验得以开展的媒介条件;习惯身体、感觉景观和具身交往是四种美食旅游体验结果得以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3)具身性因素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表现为:当前身体正向影响美食旅游的支持性体验、感性审美体验和差异性体验。其中当前身体对感性审美体验的影响最为显着,对差异性体验的影响最小。习惯身体正向影响支持性体验。此外,习惯身体对另外两个体验维度的影响作用未得到验证。(4)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表现为:从性别来看,女性感受到的差异性体验明显优于男性;从年龄来看,在18岁及以下、18-36岁、37-59岁、60岁及以上这四个年龄段中,年龄越大,感性审美体验就越不理想。从客源地来看,来自陕西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者对支持性体验的评价更高,而来自南方地区的旅游者相比陕西和北方地区对差异性体验的评价更好。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得出关于美食旅游的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启示:1)全方位的关注作为美食旅游体验主体的旅游者的身体;2)多层面的丰富感性审美体验的内涵;3)从矛盾视角促进支持性体验和差异性体验的和谐共生。

胡杰[3](2000)在《泰国的中国女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一篇曼谷的情人游戏1 艳遇从老多开始这一辈子已经开始了不断地在酒店房间里走来走去,由这家酒店奔波于另一家酒店,不断地走向陌生的地方,迎接陌生的脸。这样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应该是习以为常了。寂寞空虚的时候,总要找一点捧解的方式。现在,为一笔买卖同生意上的中介人

赵永怡[4](2019)在《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的文化教学研究 ——以《快乐汉语》系列节目为例》文中认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一直强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多媒体手段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作为多媒体教学形式中的一种,以其直观形象、方便快捷的特点得到了诸多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青睐。为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以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中的典型代表一一《快乐汉语》系列节目为研究对象,细致考察了其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并且借助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般原则对该节目在文化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优缺点进行了评析,最后针对其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有关概念进行了厘清,明确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定位,讨论了文化教学内容的分类和文化教学原则,为开展《快乐汉语》文化教学的研究提供对外汉语学科的理论基础。在第二章,本文先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结合各季特点等量抽取了《快乐汉语》三季中的具体剧集,并在对样本视频进行转写的基础上,提炼出其中的文化内容;然后依照选取的文化点分类工具,即中山大学的《国际汉语教材文化点分类框架(研究版)》,对《快乐汉语》的样本视频中的文化点进行标注、统计和分析;最后参照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般原则,对节目文化教学内容上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在第三章,本文摒弃了以往研究在形式研究层面都是从节目模式上泛泛而谈的做法,借鉴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知识,从电视语言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了《快乐汉语》节目的文化教学形式。文章细致分析了节目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字幕语言对文化教学内容的具体呈现。随后又参照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相关原则,分析了节目在文化教学形式上具有的优点和不足。在第四章,本文针对该系列节目在文化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不足提出了自己对于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的相关建议。本文认为,在内容上,节目的文化教学内容要在具有整体性的同时注意文化点分布的平衡性,要在具有阶段性的同时注意文化教学的适度性,要在各季都注意到文化教学的实用性。在形式上,节目在文化教学时要注意场景设置的多样性,保证声音语言和字幕语言的规范性。对于这些注意事项,本文也分别给出了一些具体操作建议。

陆美香[5](2018)在《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观光旅游逐渐走向衰退,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孕育而生,发展潜力巨大。昆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借助昆明旅游优势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以极大地拉动昆明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昆明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保护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国家和昆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深入研究,探索出开发利用昆明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途径。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首先从昆明市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及分布,体育资源特点及已开发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项目着手。其次,研究分析了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资源,其中以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族村景点资源进行案例分析;昆明市的赛事资源主要包括单项赛事资源和少数民族运动会资源,通过各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事的举办,充分开发、挖掘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项目;昆明市节庆资源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多,节日多,有特色,影响力大。昆明市更具特色的节日要数火把节了,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的石林火把节,流传全国,甚至全世界,本论文也对石林火把节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通过对昆明市特色旅游景点资源、赛事资源、节庆资源研究分析得出:昆明市具有丰富的少数民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且得到一定的开发,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各景区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少,开发层次较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赛事资源没有很好的和旅游结合起来;少数民族节日资源开发少,分布不均,影响力不同。开发利用昆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依托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歌舞在城市文化广场、餐饮的旅游;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大力发展昆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陈阳[6](2018)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口碑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旅游已成为大众休闲和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各大旅游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越来越重视对旅游地形象建设。而目的地形象的良好与否关系到游客口碑的建立。因而越来越多的旅游研究者开始研究目的地对口碑传播的影响,尝试为目的地营销探索出新路径。本研究以来桂林旅游的游客的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辨析了构成型构念和反映型构念的区别,而后通过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编制了适合桂林旅游地的构成型认知形象量表。并将桂林目的地认知形象划分为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4个维度。该量表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工具。为了研究目的地形象与口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已有认知形象量表的基础上加入成熟型的情绪量表,组成完整的目的地形象量表。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研究目的地形象与口碑传播意愿的关系。研究表明目的地认知形象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关系显着,而自然风光形象和旅游设施形象直接显着影响着口碑意愿。不仅如此,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作为影响满意的关键因素,间接对口碑意愿产生影响。口碑意愿反映着旅游者的潜在行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口碑行为。因此,本研究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发生口碑行为的游客,对其发放问卷,研究目的地形象与口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认知形象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而旅游设施形象会直接影响游客的口碑行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依然是影响满意的关键因素,间接对口碑行为产生着影响。另外,本文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除了改善旅游地的认知形象,还需要关注旅游者的情感形象,从而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发展。

胡悦晗[7](2012)在《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文中研究指明1927至1937年间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否已经构成了一个阶层?尽管己有研究多持肯定观点,但因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佐证而稍显笼统。本文以1927至1937年间的上海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内容,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社会分层的背景下,采用历史社会学等侧重实证层面的视角与方法,考察这一时期的上海知识分子是否已经开始以一个特定阶层的整体面貌呈现。研究发现,上海知识分子主要供职于出版业与教育业,形成了三种主要职业类型;他们的职业收入在近代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中位居中等水平,但个人收入则存在巨大差异。上海知识分子分别居住在亭子间、里弄住宅与花园洋房三种不同层次的住宅之中,形成了隔离与分化。他们在居住、饮食、服饰与出行等日常消费层面也呈现出巨大差异。他们的日常交往主要在作为私人空间的家庭以及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茶社、酒楼与咖啡馆等场所展开,交往方式主要有书信往来、沙龙聚餐、礼物馈赠等多种类型。知名作家及地方上流知识精英阶层拥有复杂的关系网络,其交往对象往往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他们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呈现松散与不稳定的开放状。旧派文人群体及新派作家群体的交往对象多固定在同一阶层、相近职业之人,由此形成较为同质化与单一化的亚群体。但由于他们的日常交往多以生活情趣及文学艺术审美取向的相近为原则,故其群体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左翼知识分子面临的现实环境促使他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联结,以群体的方式“抱团取暖”,获得谋生手段与情感依赖,形成较为紧密的群体组织结构。以买书、读书、写作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活是知识分子群体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当凭借对书籍的垄断性占有而形成的文化资本受到出版市场的冲击时,阅读不再成为知识分子的专利行为。通过将阅读描述成为一项不易掌握,需要后天不断努力才能习得的能力,知识分子得以保持对阅读的阐释权。在看病就医、衣着服饰、闲暇游乐等其他生活方式上,既有蕴含知识分子整体共性的风格标榜,又有体现知识分子内部差异性的品味塑造。因此,1927至1937年间的上海知识分子一方面其整体特征日益凸显,与其它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的区别逐渐拉大;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内部的差异与分化也日益明显。必须看到,这种差异与分化的过程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许多知识分子依靠各种方式改善自身的经济与生活状况,实现了从平民阶层向中等阶层的过渡,弱化了自身群体与其它社会阶层之间的边界。这使得上海知识分子尽管较易萌生阶级/阶层意识,但却不易就知识阶层的属性、特征等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常怡勇[8](2012)在《旅途莫忘带点药》文中认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不少人准备外出旅游。在此,提醒打算外出旅游的朋友莫忘带几样备用药,以备应急之用。适于外出旅游的常备药品很多,究竟要带什题词药、多少量需根据每一位准备出行的朋友的身体状况、旅游的地点、旅游的方式、旅游时间的长短等等情况来

郭迪菲[9](2005)在《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设计和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从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谈起,通过案例分析和具体的数字统计得出中国旅游购物这块大蛋糕对于国民经济的意义。 旅游购物作为“无限”花费,在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中可挖掘的经济效益的潜力最大,因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购物。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公民部的业务总监黎明指出,购物是旅游中最具发掘潜力的,但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旅游购物商品同一般的商品既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特点,特别是云南的旅游购物商品,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云南拥有神奇的自然景观。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山水相融,造就了云南以东部喀斯特地貌、北部雪山冰川、西部地热火山、南部热带雨林、中部高原湖泊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自然旅游资源。2003年7月,云南“三江并流”区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和着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达34万平方公里,在云南39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如此独特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这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云南是全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26个世居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独特而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神奇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出“永远的香格里拉”意境,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地域文化,构成了云南旅游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到目前为止,云南省已有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列全国第三。另有48个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1条国家级旅游线路和6条精品旅游线,“不到云南不了解云南,到了云南就爱上了云南”,这是许多到过云南的中外宾客发出的由衷感叹。 接下来,本文从产品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旅游购物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流程,并分析了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现状: 一、种类繁多 二、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旅游商品居多 四、旅游购物商品的价格扑朔迷离 五、旅游购物环境和服务欠水准 六、品牌较少,质量参差不齐 七、各个景点的旅游购物商品缺乏地域性、独家性、不可复制性 八、缺乏好的、新的设计 九、旅游项目和旅游购物商品的结合度不够高 最后本文对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并陈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庞楚瑶[10](2019)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想”的使用分析及在泰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想”属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一级常用汉语词语,亦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动词。“想”具有丰富的词义,也具有多种用法,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偏误。本文选择“想”作为研究对象,对“想”的使用情况和偏误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既可以对“想”的本体研究添砖加瓦,也可以在二语习得角度给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并整理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想”的语料,去除重复后选择其中1780条作为样本语料,对其中的240条偏误语料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留学生习得“想”过程中产生这些偏误现象的原因。最后,基于偏误产生的原因和课堂案例分析,笔者提出了对泰汉语教学的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评述了“想”的本体研究及第二语言习得角度研究现状,还阐释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最后说明了本文所用语料的来源。第二部分是“想”的语法特点。这一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想”的语法特点:词类归属、句法功能及“想”的其他用法。第三部分是“想”的语料分析。这一章以上文的分类为根据,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到的1780条语料进行用法分类和使用情况分析。第四部分是“想”的偏误分析。这章运用了偏误分析理论,基于240条偏误语料将留学生使用“想”的偏误情况分为五种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错别字。接着讨论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总结出母语负迁移、学习策略、教师讲授方式等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是对泰汉语教学中“想”的教学策略,结合笔者教学案例从教案设计和教师教学两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为“想”的对泰汉语教学提供参考。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二、旅游中不妨带点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中不妨带点醋(论文提纲范文)

(1)具身范式下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乡村旅游研究中的问题
        1.1.2 旅游体验研究的转向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用价值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分析单位
        1.4.2 数据收集方法
        1.4.3 数据处理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评述
    2.1 “体验”的内涵
        2.1.1 体验与经验的区别
        2.1.2 多学科视角下的体验论
    2.2 旅游体验的属性
        2.2.1 具身性
        2.2.2 情境性
        2.2.3 流动性
        2.2.4 生成性
        2.2.5 研究反思
    2.3 乡村旅游体验
        2.3.1 乡村旅游体验研究概况
        2.3.2 研究反思
    2.4 旅游具身体验
        2.4.1 一般层面的具身体验
        2.4.2 差异层面的具身体验
        2.4.3 研究反思
3 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
    3.1 旅游体验研究中的隐喻思维
    3.2 不同范式的困境与演替
    3.3 本体论: 旅游具身体验是什么?
        3.3.1 哲学视野的身体转向
        3.3.2 旅游体验的身体主体性
    3.4 认识论: 旅游具身体验如何呈现?
        3.4.1 从认知科学透视旅游体验
        3.4.2 表征与非表征视角的结合
    3.5 方法论: 旅游具身体验如何研究?
        3.5.1 获取现场数据
        3.5.2 加深现象描述
        3.5.3 揭示行动过程
        3.5.4 涉入研究情境
    3.6 小结
4 乡村旅游中的身体感与感觉景观
    4.1 身体感
        4.1.1 乡村旅游中典型的身体感
        4.1.2 从个体到群体: 身体共感
        4.1.3 身体感的特征与定义
    4.2 感觉景观
        4.2.1 乡村旅游中典型的感觉景观
        4.2.2 感觉景观的特点
    4.3 小结
5 乡村旅游者的身体实践及其时空维度
    5.1 身体实践
        5.1.1 遭遇与探寻
        5.1.2 施行与栖居
    5.2 空间体验
        5.2.1 空间生成体验
        5.2.2 空间自由体验
        5.2.3 空间诗化体验
    5.3 时间体验
        5.3.1 时间的广度体验
        5.3.2 时间的向度体验
    5.4 小结
6 乡村旅游体验中的节奏
    6.1 乡村体验中的差异与重复
        6.1.1 差异与重复对体验的影响
        6.1.2 差异与重复的具体形态
    6.2 乡村旅游的“节奏”透视
        6.2.1 协奏: 旅游与日常生活
        6.2.2 变奏: 由城市到乡村
        6.2.3 迭奏: 人地关系的跃动
    6.3 节奏感与节奏景观
        6.3.1 节奏感
        6.3.2 节奏景观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旅游体验研究的身体转向
        7.1.2 乡村旅游体验的“具身场”模型
    7.2 研究局限
    7.3 未来展望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2)具身视角下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回民街和成都锦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美食旅游蓬勃发展
        1.1.2 美食旅游研究裹足不前
        1.1.3 具身视角脱颖而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方法
        1.4.2 扎根理论方法
        1.4.3 问卷调查方法
        1.4.4 统计分析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旅游体验
        2.1.1 旅游体验的概念
        2.1.2 旅游体验的类型
        2.1.3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2.2 美食旅游
        2.2.1 美食旅游的概念
        2.2.2 美食旅游的相关研究
    2.3 旅游研究的具身视角
        2.3.1 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
        2.3.2 具身理论与旅游研究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1 数据来源
        3.1.1 研究案例地选择与概况
        3.1.2 网络文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2 扎根理论分析过程
        3.2.1 开放性编码
        3.2.2 主轴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饱和度检验
    3.3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范畴阐述
        3.3.1 时空特征
        3.3.2 身体移动
        3.3.3 具身性影响因素
        3.3.4 美食旅游体验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当前身体与美食旅游体验的关系假设
        4.1.2 习惯身体与美食旅游体验的关系假设
    4.2 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预调研与数据分析
        4.2.3 正式问卷调研与描述性分析
第5章 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5.1 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维度探索
        5.1.1 信度检验
        5.1.2 具身性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5.1.3 美食旅游体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5.2 具身性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5.2.1 正态性检验
        5.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3 当前身体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6章 具身性因素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
    6.1 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6.2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与修正
        6.2.1 初始模型参数估计与评价
        6.2.2 模型修正与评价
        6.2.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第7章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
    7.1 性别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
    7.2 年龄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
    7.3 客源地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
    7.4 教育水平和月收入对美食旅游体验的影响
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结论
        8.1.2 基于因子分析的结论
        8.1.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论
        8.1.4 基于差异检验的结论
    8.2 管理建议
        8.2.1 全方位的关注作为美食旅游体验主体的身体
        8.2.2 多层面的丰富感性审美体验的内涵
        8.2.3 以矛盾视角促进支持性体验和差异性体验的和谐共生
    8.3 研究创新
    8.4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的文化教学研究 ——以《快乐汉语》系列节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零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1.1 电视教学节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0.1.2 《快乐汉语》在对外汉语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地位
        0.1.3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0.2 研究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3 研究对象及简介
        0.3.1 《快乐汉语》第一季简介
        0.3.2 《快乐汉语》第二季简介
        0.3.3 《快乐汉语》第三季简介
    0.4 研究方法
        0.4.1 抽样调查法
        0.4.2 观察法
        0.4.3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0.4.4 对比分析法
        0.4.5 跨学科研究法
    0.5 研究综述
        0.5.1 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研究概况
        0.5.2 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快乐汉语》其文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1.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定位
        1.1.1 文化
        1.1.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
    1.2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
        1.2.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分类
        1.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分类大纲
    1.3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原则
        1.3.1 文化内容的选取和设置原则
        1.3.2 文化内容的呈现和教学原则
第二章 《快乐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的考察与分析
    2.1 《快乐汉语》文化点的统计说明
        2.1.1 文化点的统计标准
        2.1.2 文化点的统计范围
        2.1.3 文化点的统计方法
    2.2 《快乐汉语》三季文化点的数据对比分析
        2.2.1 三季节目文化点总量对比分析
        2.2.2 三季节目一层文化点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2.2.3 三季节目二层文化点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2.3 《快乐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的评估
        2.3.1 《快乐汉语》文化教学内容选取和设置上的优点
        2.3.2 《快乐汉语》文化教学内容选取和设置上的不足
第三章 《快乐汉语》文化教学形式的考察与分析
    3.1 画面语言与文化呈现
        3.1.1 画面中的场景与文化呈现
        3.1.2 画面中的人物与文化呈现
    3.2 声音语言与文化呈现
        3.2.1 人物同期声与文化呈现
        3.2.2 电视解说声与文化呈现
        3.2.3 音乐与文化呈现
    3.3 字幕语言与文化呈现
        3.3.1 标题字幕与文化呈现
        3.3.2 声音字幕与文化呈现
        3.3.3 标注字幕与文化呈现
    3.4 《快乐汉语》文化教学形式的评估
        3.4.1 《快乐汉语》文化教学形式上的优点
        3.4.2 《快乐汉语》文化教学形式上的不足
第四章 《快乐汉语》系列节目文化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4.1 文化教学内容设置建议
        4.1.1 具有整体性的同时注意文化点分布的平衡性
        4.1.2 具有阶段性的同时注意文化教学的适度性
        4.1.3 在各季都要注重文化点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4.2 文化教学形式上的注意事项
        4.2.1 画面中的文化场景设置要多样
        4.2.2 保证声音语言规范性
        4.2.3 保证字幕语言规范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际汉语教材文化点分类框架(研究版)
附录二 《快乐汉语》第一季样本视频文化点标注
附录三 《快乐汉语》第二季样本视频文化点标注
附录四 《快乐汉语》第三季样本视频文化点标注
致谢

(5)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体育旅游
        2.1.2 旅游资源
        2.1.3 体育旅游资源
        2.1.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1.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2.1.6 体育赛事旅游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研究
        2.3.2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数据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昆明市概述
        4.1.1 自然与人文环境
        4.1.2 昆明市少数民族人口
        4.1.3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及分布
        4.1.4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特点
        4.1.5 昆明市已开发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项目
    4.2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资源开发利用及案例分析
        4.2.1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资源
        4.2.2 云南民族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资源开发利用
    4.3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赛事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3.1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4.3.2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单项比赛
    4.4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节庆资源开发利用及案例分析
        4.4.1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节庆资源
        4.4.2 云南民族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开发利用
        4.4.3 石林彝族自治县火把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开发利用
    4.5 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5.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资源开发少,开发处于较低层面
        4.5.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5.3 少数民族赛事资源没有很好的和旅游结合起来
        4.5.4 少数民族节日资源开发少,分布不均,影响力不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依托特色旅游景点资源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
        5.2.2 大力开发少数传统民族体育歌舞在城市文化广场、餐饮业的旅游
        5.2.3 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
        5.2.4 大力发展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资源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6)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口碑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休闲时代的背景
        1.1.2 口碑传播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深度访谈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数据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综述
    2.2 旅游地形象维度的构成
    2.3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
    2.4 旅游者口碑传播研究
        2.4.1 口碑传播的概念
        2.4.2 网络口碑传播的研究发展
        2.4.3 口碑传播在旅游学中的应用
第3章 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量表的开发
    3.1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
    3.2 测量项目的产生
    3.3 结果变量
    3.4 问卷调查
    3.5 信效度检验
        3.5.1 信度检验
        3.5.2 效度检验
第4章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口碑意愿的影响
    4.1 研究假设
        4.1.1 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
        4.1.2 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满意
        4.1.3 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口碑
        4.1.4 游客满意和游客口碑之间的关系
    4.2 研究方法
        4.2.1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4.2.2 调查问卷设计
        4.2.3 调查问卷实施
    4.3 描述性统计
        4.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4.4 信度和效度分析
        4.4.1 信度分析
        4.4.2 效度分析
    4.5 假设检验
        4.5.1 模型的评估
        4.5.2 模型的假设检验
        4.5.3 模型的修正
第5章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网络口碑行为的影响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方法
        5.2.1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5.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2.3 调查问卷的分发与收集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5.3.2 模型变量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和效度分析
        5.4.1 信度分析
        5.4.2 效度分析
    5.5 假设检验
        5.5.1 模型的评估
        5.5.2 模型的假设检验
        5.5.3 模型的修正
    5.6 两种模型的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总结
    6.2 启示建议
    6.3 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桂林旅游地形象调查问卷
    附录2 桂林旅游形象口碑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设计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资料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资料说明
第一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阶层位置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城”与“人”(1927-1937)
        一、摩登与市井:近代上海的都市空间
        二、“三六九等”: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化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
        三、“百川归海”:近代上海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 职业、收入与声望:上海知识分子的职业分层
        一、三种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职业交叉与社会流动
        三、职业收入:中等阶层内部的上、中、下
        四、职业声望——从生计来源到兴趣理想
    第三节 亭子间、里弄与洋房:上海知识分子的居住分层
        一、亭子间
        二、里弄住宅
        三、新式里弄与花园洋房
        四、择居与迁居——居住场所的变动
    第四节 衣、食、住、行:上海知识分子的消费分层
        一、居住消费
        二、饮食消费
        三、服饰消费
        四、出行消费
    小结
第二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日常交往
    第一节 朋友、同事与家人——以私人空间为视角的考察
        一、书信往来:“公事”与“私情”
        二、交谈的世界:沙龙与聚餐
        三、亲密时光:其乐融融与流浪思乡
    第二节、茶社、酒楼与咖啡馆——以公共空间为视角的考察
        一、茶社
        二、酒楼
        三、咖啡馆
    第三节 “礼尚往来”:“礼物”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
        一、文人风雅——书籍、相片与字画
        二、装饰摆设品与生活日用品
        三、场合、习俗与互惠
        四、“不必以物相贻”与知识分子的礼物观
    小结
第三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
    第一节 图书馆、书店与书摊:知识分子与城市空间
        一、图书馆——知识分子的公共阅读空间
        二、新与旧——四马路的书店与城隍庙的书摊
        三、各有所好——知识分子的选择差异
        四、“旧”的偏爱——知识分子认同感的建构
    第二节 书与人:书籍的购买、消费与收藏
        一、市道之交——以书会友与在商言商
        二、嗜书如命——知识分子的书籍消费
        三、“四部”与“七科”——知识分子的书籍收藏
    第三节 书房生活——空间、阅读与写作
        一、书房——从生活空间到心灵空间
        二、阅读——权力、阶层与趣味
        三、习惯——读写生活中的私密性与群体性
        四、写作——生计维持与生命消耗
    小结
第四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服饰与身体:日常生活中的形塑自我之一
        一、江南才子与欧陆绅士——知识分子服饰打扮的两种风格
        二、民族国家与卫生健康——身体关注的两种话语
        三、细节与局部——身体关注的多样性
    第二节 病与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形塑之二
        一、应对疾病:看病就医与偏方自愈
        二、看待疾病——日常生活与公共卫生
        三、诉说疼痛——私人体验的躯体化表述
    第三节 游乐空间——舞厅、弹子房与回力球场
        一、舞厅
        二、弹子房、溜冰场与游泳池
        三、跑马场与回力球场
    第四节 流动空间——漫步、出游与旅行
        一、街头漫步一种日常休闲活动
        二、日常出游——都市生活中的闲情雅致
        三、越界旅行——逸出日常边界的体验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9)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设计和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旅游发展形式的分析和预测
    1.2 中国旅游购物的实况
        1.2.1 案例一:何时告别“大路货”
        1.2.2 案例二:有心难求“好”设计
    1.3 中国旅游购物的发展现状分析
        1.3.1 旅游购物收入及花费结构
        1.3.2 旅游购物物品种类的结构
        1.3.3 旅游购物市场分析
        1.3.4 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购物的评价
第二章 基本概念
    2.1 名词解释
        2.1.1 什么是旅游
        2.1.2 什么是旅游商品
        2.1.3 什么是旅游购物商品
    2.2 旅游购物商品的组成和分类
        2.2.1 旅游纪念品
        2.2.2 旅游用品
        2.2.3 旅游消耗品
    2.3 旅游购物商品的一般特性
第三章 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文化
    3.1 旅游的文化精神需求
        3.1.1 文化的概念
        3.1.2 文化的层次结构
        3.1.3 旅游文化的概念
    3.2 云南的旅游文化
        3.2.1 云南的地势地貌
        3.2.2 云南的风景名胜
        3.2.3 云南的文化古迹
        3.2.4 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
        3.2.5 云南的动植物资源
第四章 旅游购物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流程
    4.1 旅游购物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原则
    4.2 问题概念化
    4.3 概念可视化
        4.3.1 旅游购物产品的概念设计
        4.3.2 旅游购物产品的细节设计
    4.4 设计商品化
第五章 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未来开发趋势
    5.1 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现状
        5.1.1 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组成和分类
        5.1.2 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特性
    5.2 关于云南旅游购物商品开发的几点建议
    5.3 旅游购物商品的可持续发展

(10)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想”的使用分析及在泰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想”的研究现状
        (一) “想”的本体研究现状
        (二) “想”的第二语言习得角度研究现状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依据
        (二) 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与说明
第一章 “想”的语法特点
    一“想”的词类归属
        (一) 心理动词
        (二) 能愿动词
    二、“想”的句法功能
    三、“想”的其他用法
第二章 基于HSK语料库的“想”的语料分析
    一、“想”的用法分类
    二、“想”的使用情况分析
        (一) “想”用作心理动词
        (二) “想”用作能愿动词
        (三) “想”用作话语标记成分
第三章 基于HSK语料库的“想”的偏误分析
    一、偏误的类型
        (一) 遗漏
        (二) 误加
        (三) 误代
        (四) 错序
        (五) 错别字
    二、偏误的原因
        (一) 母语负迁移
        (二) 学习策略
        (三) 教师讲授方式
第四章 对泰汉语教学中“想”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案例分析
        (一) 教学案例
        (二) 案例与测试分析
    二、教案设计的建议
        (一) 教学内容的建议
        (二) 教学用具的建议
        (三) 教案设计
    三、教师教学的建议
        (一) 讲解的教学建议
        (二) 练习的教学建议
        (三) 课堂管理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旅游中不妨带点醋(论文参考文献)

  • [1]具身范式下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D]. 樊友猛.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2]具身视角下美食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回民街和成都锦里为例[D]. 胡明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泰国的中国女人[J]. 胡杰. 中国作家, 2000(04)
  • [4]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的文化教学研究 ——以《快乐汉语》系列节目为例[D]. 赵永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陆美香.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口碑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为例[D]. 陈阳.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7]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D]. 胡悦晗.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8]旅途莫忘带点药[J]. 常怡勇. 肝博士, 2012(02)
  • [9]云南旅游购物商品的设计和开发模式研究[D]. 郭迪菲. 浙江大学, 2005(02)
  • [10]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想”的使用分析及在泰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 庞楚瑶.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旅行时随身携带一些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