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弹性体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

不同弹性体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

一、不同弹性体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任[1](2019)在《PBT/ABS与TPU/ABS共混合金的制备及耐应力开裂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是一种机械性能优良,表面光泽度高,韧性优良的共聚物,但是其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开裂的现象,为了提高ABS的耐应力开裂性能,本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两种聚合物,分别对ABS进行共混改性,以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本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 PBT/ABS合金和TPU/ABS合金,比较了 PBT的种类和含量,以及TPU的含量对ABS的力学性能及耐应力开裂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BT/ABS合金和TPU/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断面形貌,表面能、结晶性能;采用预制应力-溶剂释放应力法,检测合金的耐溶剂应力开裂性能;采用循环应力开裂实验,研究了材料的耐循环应力开裂性能;最后采用格里菲思理论计算得出材料的应力强度因子(Kic),使用KIc来衡量材料耐应力开裂的难易程度。研究表明:PBT的种类对PBT/ABS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使用低熔体流动性的PBT制备的PBT/ABS共混合金性能较优;PBT的加入对ABS树脂起到了增强作用,其拉伸性能上升,冲击强度下降,冲击断面由韧性断面向脆性断面转变。当PBT含量为4份时,共混合金综合性能较优,与ABS相比其拉伸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分别提高了 15.2%和24.4%,冲击强度略有降低,PBT加入后AB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低温发生移动,当PBT含量为5份时,AB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105.5℃降低到了 100.0℃;随TPU含量的增加,TPU/ABS合金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冲击强度和熔体动性都随TPU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TPU含量为5份时,TPU/ABS合金的综合性能较优,其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分别提升了 11.4%和49.6%,拉伸强度下降了 2.5%;PBT和TPU都可以改善ABS的耐溶剂开裂性能,当PBT含量为5份时,PBT/ABS耐应力开裂时间延长了 162.5%,当TPU含量为5份时,TPU/ABS的耐应力开裂时间延长了 250.0%;当PBT含量为6份时,PBT/ABS的应力失效循环次数提升了 17.0%,当TPU含量为6份时,TPU/ABS的应力失效循环次数提升了 22.2%;通过格里菲斯理论计算了共混合金的应力强度因子(KIC),PBT的加入使ABS的应力强度因子提高,而TPU的加入对ABS的Kic不大。经与实验结果对照发现,Kic可以较好的描述韧性聚合物和脆性聚合物产生裂纹的起始条件,但不适用于描述韧性聚合物的断裂行为。

惠保鑫[2](2018)在《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在ABS塑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是一种非晶型热塑性塑料,性能介于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之间,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应用广泛;但存在耐候性差、户外抗冲击性能差、热稳定性差、表面光泽度不高等缺点,限制了ABS的应用范围。ABS树脂的高性能化越来越被重视,采用共混改性方法来提高ABS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研究,本文研究了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ntaerythritol Stearate简称PETS)在Nano-CaCO3改性ABS、尼龙改性ABS和母粒改性ABS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采用PETS对不同牌号ABS塑料进行增韧改性,制备ABS/PETS复合材料,比较不同牌号ABS塑料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牌号ABS塑料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PETS最佳用量约为0.40.8份。当PETS用量为0.6份左右时,牌号为PA-747的ABS塑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1 kJ/m2,较初始值增加了一倍多;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等都有一定提高。(2)采用PA6对ABS塑料进行增强改性,随着PA6用量的不断增加,ABS/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不断提高,但抗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了PETS对ABS/PA6复合材料的増韧改性,当PETS用量约为1.0份时,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约为6.6 kJ/m2。(3)采用Nano-CaCO3对ABS塑料进行填充,研究表明,Nano-CaCO3明显改善ABS塑料的力学性能。ABS/Nano-CaCO3复合材料中加入PETS后,进一步研究了纳米ABS/Nano-CaCO3/PETS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PETS显着改善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和硬度等,材料表面光泽度有了明显改善。PETS在增韧改性ABS/Nano-CaCO3复合材料方面具有较好效果。(4)为了实际生产中PETS的添加方便和分散,以EVM和POE为载体,通过加入PETS和Nano-Ca CO3等助剂,制得PETS母粒。研究表明,PETS母粒能明显改善ABS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显着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在PETS母粒用量为0.8份时,体系的拉伸强度提高17 MPa,冲击强度提高约418%。Nano-CaCO3单独使用会使得体系的光泽度降低,但以PETS母粒的形式加入,可有效避免这一缺陷。

郑晓晨[3](2016)在《耐老化阻燃PVC/ABS合金的研究》文中认为ABS树脂和PVC树脂作为五大通用塑料的两种,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ABS树脂有着较好的韧性,但阻燃效果较差;而PVC树脂的加入能够很好的提高ABS树脂的阻燃性能,但是,会使共混体系力学性能下降。两者的结合可以达到性能互补的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耐老化阻燃ABS/PVC合金,并对合金的配方、制备工艺、阻燃性能及耐老化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ABS/PVC合金的制备工艺研究中,确定了混料——双螺杆挤出—开炼—压制成型为最佳工艺流程。2.在ABS/PVC合金的配方研究中,对合金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氧指数等性能的测定。研究发现,合金的拉伸性能和弯曲强度伴随ABS含量的减少而上升;合金的抗冲击性能,伴随ABS含量的减少呈现出先降再升再降的趋势;氧指数随PVC含量的增加,从19.3上升至44.1,增幅明显。ABS/PVC配比为60/40时,分散相分散十分均匀,海岛结构特别明显,抗冲击性能达到峰值8.78KJ/m2。3.在ABS/PVC合金阻燃性能研究中,固定三氧化二锑(Sb2O3)的用量,随着辅助阻燃剂十溴联苯醚(DBDPO)含量的逐渐增加,氧指数从24.2增加到33.1,达到了难燃的水平,复配阻燃剂的加入,虽然对共混体系的阻燃效果有很大益处,但对使其力学性能强度大大降低。综合考虑,合金性能达到最好时的Sb2O3/DBDPO配比应为2:3,此时的卤锑协同作用达到最佳。4.在ABS/PVC合金耐老化性能研究中,抗氧剂245和紫外线吸收剂UV-327能够有效提高ABS/PVC合金的耐老化性能,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加入抗氧剂245后,将合金置于90℃热老化箱中,1000h后黄色指数变化△YI为9.7;加入紫外线吸收剂UV-327后,将合金至于日光下,1000h后黄色指数变化△YI为10.5。

金诚[4](2016)在《纳米CaCO3在ABS工程塑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是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热塑性树脂,但是也存在耐候性不好、阻燃性差、透明度不高、价格昂贵等一些缺陷,限制了ABS树脂的应用范围。纳米CaCO3作为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功能填料,添加到塑料基体树脂中可起到增韧增强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工业发展前景。本文根据GB10009-88《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挤出板材》对ABS通用级板材的要求,并针对企业要求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不使用废旧回收料的可能性,采用纳米CaCO3对ABS树脂进行改性,并对纳米CaCO3改性ABS树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和加工性能等进行研究。(1)采用纳米CaCO3填充ABS树脂,分别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两种增韧剂对ABS/CaCO3复合材料进行增韧。结果表明,当纳米CaCO3填充量为19.2w%时,冲击强度下降了53%(降至80 J/m),而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所下降;SBS对ABS/CaCO3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要优于EVA且能进一步提高ABS/CaCO3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2)为了进一步降低ABS/CaCO3复合材料成本,研究HIPS树脂对ABS/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直接挤出法、母粒法和二次挤出法三种加工工艺对纳米CaCO3/HIPS/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粒法中纳米CaCO3粒子分散相对均匀,制得的纳米CaCO3/HIPS/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直接法和二次挤出法。(3)采用PVC树脂对ABS进行阻燃改性,同时利用EVA、CPE和SBS对PVC/ABS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并对纳米CaCO3/CPE/PVC/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极限氧指数、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VC/ABS配比组成为70/30时,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8,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但冲击强度降低了约60%。EVA、CPE、SBS三种增韧剂中CPE对PVC/ABS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但三种增韧剂均使PVC/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不同程度的降低。另外,添加5.0 w%的纳米CaCO3时纳米CaCO3/CPE/PVC/ABS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极大值(约为130 J/m),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稍有下降。纳米CaCO3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材料的加工流动性。(4)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BS/PMMA复合材料,然后分别利用SBS、EVA和纳米CaCO3对ABS/PMMA复合体系进行改性。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使得ABS/PMM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提高,但冲击强度和加工流动性略有降低;随着ABS/PMMA/CaCO3复合材料中纳米CaCO3含量的增加,其冲击强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当纳米CaCO3含量为5.6 w%时达到极大值;SBS对ABS/PMMA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要优于EVA。

汪东清[5](2016)在《废旧PVC电线电缆料的再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氯乙烯(PVC)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需求量仅次于聚乙烯。在我国,PVC目前仍是产量最大的树脂。PVC使用量大,其废旧产生量也大,直接将废旧PVC填埋或燃烧,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高效再利用废旧PVC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VC电线电缆料占PVC总量的7%左右,近年来,由建筑拆迁、老化电线更新等产生的废旧PVC电线电缆料(rPVC)越来越多,本论文在对rPVC基本成分及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无机填料及ABS树脂对rPVC的改性,为rPVC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技术途径。论文首先对rPVC的基本成分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比较了溶解-沉淀法、热重分析法、抽提-热重法分析rPVC中PVC树脂、增塑剂、无机填料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抽提-热重法和溶解-沉淀法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其中抽提-热重法的绝对误差在3%以内;热重分析法虽然测定无机填料含量也较为准确,其误差为1.2%,但是测定PVC树脂和增塑剂含量的误差较大,误差达到10%以上。此外,通过研究热氧化时间对PVC树脂红外光谱的影响发现,老化时间与双键指数IC=C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rPVC的老化活化能为133.9KJ/mol,表明rPVC仍有较好的耐老化性;对rPVC的非等温热力学研究也表明,rPVC具有较长的剩余使用寿命;TG和刚果红热稳定时间测试也证明rPVC仍有较好的稳定性。论文探索了将rPVC重新作为电线电缆使用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rPVC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电线电缆标准要求,但是rPVC的热稳定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rPVC的热性能,分别采用了碳酸钙(CaCO3)、蒙脱土(MMT)、高岭土(HG)、硅灰石(CaSiO3)四种无机填料填充rPVC,并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NDZ)三种偶联剂对四种填料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结果表明,四种填料对rPVC的热稳定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加入填料后rPVC力学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添加量为10phr时,CaCO3、MMT、HG、CaSiO3填充的rPVC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4.9%、12.6%、25.9%、24.5%。无机填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热氧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得到明显的改善。选择合适的无机填料和偶联剂可使rPVC性能达到GB/T 8815-2008对HR-70型的PVC电缆护套料老化性能的规定。最后,论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ABS与废旧PVC电线电缆料共混合金,考察了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燃烧性能和断面形貌随组成的变化。为改善共混合金性能,采用了溶剂预处理和加入CPE共同对共混合金进行改性。结果表明,ABS/rPVC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随rPVC含量增加而下降,在rPVC添加量为30phr时,分别由47.8MPa、76.9MPa、11.7KJ/m2、94.1℃下降到35.8MPa、53.4MPa、7.0KJ/m2、78.4℃,断裂伸长率则有所上升,由7.4%上升到17.1%,水平燃烧速率由52.5mm/min下降到41mm/min。将rPVC预处理24h,并添加10phr的CPE后,ABS/rPVC(100/30)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维卡软化温度分别提高到41.9MPa、67.2MPa、11.3KJ/m2、17.4%、91.2℃,同时,共混合金能够水平燃烧自熄,阻燃等级达到HB级。

周昌伟[6](2015)在《ASA/PVC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ASA具有耐冲击、易加工、耐候和易染色等特点,广泛应用在PVC彩色共挤型材领域,但其价格昂贵,且与PVC相容性较差,导致共挤型材产生层间开裂、表面刮擦等问题。PVC具备良好的力学性、阻燃性、耐磨性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在管道、型材等建材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共混技术制备ASA/PVC合金代替ASA用作新型共挤层材料,不仅共挤材料的力学性、阻燃性、耐磨性等得到提升并较大幅度降低了原料成本,而且由于ASA/PVC合金与PVC基体相容性好,可有效改善共挤层间的开裂问题。本论文系统研究了ASA/PVC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对实现ASA/PVC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本文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ASA的丙烯酸酯橡胶含量、PVC的分子量对ASA/PVC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合金的相容性和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SA与PVC有一定的相容性,属于半相容体系。橡胶含量高的ASA和分子量大的PVC的ASA/PVC合金具有更好的的力学性能。随着PV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冲击强度呈先增后减趋势,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耐磨性逐渐增大,硬度基本保持不变;PVC含量为40%时,ASA/PVC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5kj/m2。(2)采用旋转流变仪分析了asa/pvc/cpe体系的链段缠结密度,结合扫描电镜、仪器化冲击试验等手段,系统研究了cpe对asa/pvc体系形貌及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的宏观性能——微观形貌——链段缠结密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cpe含量的增加,asa与pvc之间链段相互渗透作用增强,体系的缠结密度和冲击强度都逐渐增加,耐磨性得到提升。添加15wt%cpe时,体系的相容性好,缠结密度最大,冲击强度达56.6kj/m2,基体在裂纹扩展区的剪切屈服是主要的形变机理。此外,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着cpe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热性能变化不大。(3)研究了nano-caco3对asa/pvc/cpe体系微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nano-caco3的选择性分布和cpe网络结构的建立,结合扫描电镜、旋转流变仪和仪器化冲击试验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做了详细的阐述。结果表明:随着nano-caco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冲击强度呈先增后减趋势,添加4wt%nano-caco3时,体系冲击强度最大为72.5kj/m2,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热变形温度变化不大,耐磨性进一步提升;nano-caco3倾向分散在asa/pvc基体,cpe中的nano-caco3向asa/pvc相迁移最终聚集在cpe的内壁,促进了cpe的扩张融合形成连续结构,其周围的应力场叠加形成连续应力场,可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基体在裂纹扩展区的剪切屈服是主要形变机理。

刘娟[7](2014)在《PVC改性ABS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是一种以聚苯乙烯为基础发展的三元聚合物,ABS树脂由于具有强韧性、优良的机械性能、优良的电气性能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和建筑行业。聚氯乙烯(PVC)是一种无定性结构的线型分子材料,具有高阻燃性能、韧性差、耐老化性能差等特点。本文以ABS、PVC为基础原料,添加相容剂、复合阻燃剂等,研究一种价格低廉且高冲击强度、高阻燃性的ABS/PVC合金。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一、研究聚氯乙烯的用量变化对ABS/PVC合金的性能影响。探究了合金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熔体流动速率、热变形温度、邵氏硬度等性能的影响趋势,由此获得最佳的配比,得到综合性能平衡的制品;二、研究相容剂氯化聚乙烯对ABS/PVC合金的性能影响。以第一部分最佳配比合金作为基材,改变氯化聚乙烯的添加用量,来探究ABS与PVC在整个合金中的相容性以及其它的性能影响,由此得到相容剂的最佳用量。三、研究复合阻燃剂对于ABS/PVC合金的性能的综合影响。探究合金的氧指数以及其它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在ABS树脂中加入PVC,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使得合金的性能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改善ABS树脂的阻燃性能。但是PVC的加入并不能满足领域阻燃性能UL94V-0级的要求,因此需加入复合阻燃剂,以此得到最终各项性能平衡的产品。

晁爱[8](2014)在《动态硫化ABS/SBR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加工设备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共混体系可采用动态硫化技术进行加工,从而制备出应用更加广泛的新型高分子共混材料。本文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ABS/SBR共混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ABS/SBR共混物进行熔融共混,并分别采用含硫化合物硫化体系、有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及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对ABS/SBR共混物进行了动态硫化加工,使共混物中的橡胶相发生交联反应,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性。通过熔体流动速率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热变形维卡软化试验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各种性能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橡塑比对ABS/SBR简单共混物的加工流动性、耐热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共混物的最佳硫化体系及助剂用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BS/SBR简单共混物中SBR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及拉伸强度逐渐减小,缺口冲击强度逐渐增大。当SBR含量为10份时,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下降幅度较小,其它性能也相对稳定。采用含硫化合物硫化体系制得的共混物硬度较高。随着硫化剂TMTD用量的增加,体系的热变形温度增大,拉伸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TMTD的最佳用量为0.4份。采用有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制得的共混物加工流动性较好,当BPO用量为0.2份,TAIC用量为0.3.份时,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佳。采用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制得的共混物其热变形温度和拉伸强度以及缺口冲击强度最高,故选择该体系为最佳硫化体系,叔丁基酚醛树脂和SnCl2·2H2O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份和0.8份。用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对橡塑比为80/20的ABS/SBR共混物进行动态硫化时,叔丁基酚醛树脂的最佳用量为1.2份。

任连保[9](2013)在《特种及专用PVC树脂的加工特性与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PVC加工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内特种及专用PVC树脂的种类、特性及用途,讨论了其选择要点,对影响PVC加工性能的分子质量、颗粒形态、流变性、热稳定性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部分PVC制品对特种及专用PVC树脂的选择。

台启乐[10](2014)在《ABS/PVC合金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ABS树脂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电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但阻燃性能较差且价格昂贵;PVC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且原料价格低廉,但加工性能和耐热性能一般。ABS和PVC都是应用广泛、综合性能优异的通用塑料,但是它们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能,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以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使其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采用共混改性技术制成ABS/PVC合金,然后针对合金中某些性能上的不足和材料应用的需求进一步改性,以得到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聚合物材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将不同配比的ABS和PVC进行机械共混,热压成型制备出ABS/PVC合金,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测试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BS/PVC合金中PVC含量的增加,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对于缺口冲击强度而言,随着ABS/PVC合金中PVC含量的增加,其缺口冲击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当PVC含量为30%时达到最大缺口冲击强度,为7.9kJ·m-2; ABS/PVC合金体系的耐热性能良好,且在PVC含量为10%-30%时微观混合均匀,相容性也较为优良。(2)通过机械共混将不同份数的CPE加入到ABS/PVC合金中,热压成型制备出ABS/PVC/CPE合金,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测试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PE的加入,合金的拉伸性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与此同时断裂伸长率得到了大副提高,提高幅度均超过100%;抗冲击强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平均提高幅度大于150%,赋予材料更加优异的性能,为材料的应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CPE的加入有利于改善两者的界面相容性和粘结力,同时随着CPE添加量的增加,体系的玻璃化温度有一定的提高,当CPE添加量为10%时,ABS/PVC/CPE共混合金的玻璃化温度达到108.9℃,比ABS/PVC合金基体的玻璃化温度略高,拓展了此合金材料的应用范围。(3)通过机械共混将不同份数的玻璃纤维加入到ABS/PVC合金中,热压成型制备出ABS/PVC/玻纤复合材料,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测试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ABS/PV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的添加,提高了ABS/PVC合金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在玻璃纤维添加量为10份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佳值,断裂伸长率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为优异。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后的玻璃纤维与PVC/ABS合金基体有很好的粘接,可以很好地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同时未改性的玻璃纤维表面与树脂基体有明显的缝隙,同基体的粘结效果较差,对材料的整体性能提升有限。

二、不同弹性体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弹性体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PBT/ABS与TPU/ABS共混合金的制备及耐应力开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ABS概述
        1.1.1 ABS结构与性能
        1.1.2 ABS树脂的应用
    1.2 AB S的改性
        1.2.1 化学改性
        1.2.2 物理改性
    1.3 ABS共混合金改性
        1.3.1 PC/ABS合金
        1.3.2 PA/ABS合金
        1.3.3 PP/ABS合金
        1.3.4 PBT/ABS合金
        1.3.5 弹性体/ABS
    1.4 聚合物应力开裂
        1.4.1 聚合物应力开裂的原因分析
        1.4.2 聚合物裂纹的发展过程
        1.4.3 ABS应力开裂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原料与设备
        2.1.1 主要原料
        2.1.2 主要设备
    2.2 样品制备
    2.3 材料的性能表征方法
        2.3.1 拉伸强度测试
        2.3.2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
        2.3.3 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2.3.5 接触角测试
        2.3.6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2.3.7 动态力学分析(DMA)测试
        2.3.8 耐应力开裂时间测试
        2.3.9 耐循环应力开裂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PBT的种类和含量对ABS性能的影响
        3.1.1 PBT种类对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3.1.2 PBT种类对ABS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
        3.1.3 PBT含量对ABS微观形貌的影响
        3.1.4 PBT含量对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3.1.5 PBT的含量ABS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
        3.1.6 PBT/ABS的热性能分析
        3.1.7 PBT/ABS共混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3.2 TPU的含量对ABS性能的影响
        3.2.1 TPU含量对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3.2.2 TPU含量对ABS溶体流动性能的影响
        3.2.3 TPU含量对ABS冲击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3.2.4 TPU/ABS共混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3.3 ABS合金的耐应力开裂性能及机理分析
        3.3.1 PBT/ABS和TPU/ABS合金耐应力开裂时间
        3.3.2 PBT/ABS和TPU/ABS合金的表面能
        3.3.3 加载频率对ABS耐循环应力开裂的影响
        3.3.4 PBT/ABS和TPU/ABS合金耐循环应力开裂
        3.3.5 格里菲斯断裂理论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2)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在ABS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ABS研究背景
        1.1.1 ABS的结构与性能
        1.1.2 ABS树脂发展概况
    1.2 ABS合金材料
        1.2.1 ABS/PC合金
        1.2.2 ABS/PA合金
        1.2.3 ABS/PBT合金
        1.2.4 ABS/PVC合金
        1.2.5 ABS/PMMA合金
        1.2.6 ABS/硅油合金
    1.3 ABS树脂的改性研究
        1.3.1 ABS增韧改性机理
        1.3.2 ABS增韧改性方法
    1.4 ABS树脂的增强改性研究
        1.4.1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应用概述
        1.4.2 纳米材料的介绍
        1.4.3 Nano-CaCO_3填充改性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5.1 本文主要目的和意义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PETS对不同牌号ABS性能的影响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原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试样制备
        2.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PETS用量对不同牌号ABS塑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2.2.2 PETS用量对不同牌号ABS塑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2.2.3 PETS用量对不同牌号ABS塑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2.2.4 PETS用量对不同牌号ABS塑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2.2.5 PETS用量对不同牌号ABS塑料弯曲模量的影响
        2.2.6 PETS用量对阻燃ABS塑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2.2.7 加工工艺对ABS塑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2.2.8 PETS对ABS塑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2.2.9 ABS/PETS体系的SEM分析
    2.3 结论
第三章 PETS对ABS合金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原料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试样制备
        3.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PA6/ABS配比对PA6/ABS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3.2.2 PA6/ABS配比对PA6/ABS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3.2.3 PA6/ABS配比对PA6/ABS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3.2.4 PA6/ABS配比对PA6/ABS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变化趋势的影响
        3.2.5 PETS用量对PA6/ABS合金拉伸强度的影响
        3.2.6 PETS用量对PA6/ABS合金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影响
        3.2.7 PETS用量对PA6/ABS合金冲击强度的影响
    3.3 结论
第四章 PETS/Nano-CaCO_3对ABS的协同补强效应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原料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试样制备
        4.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Nano-CaCO_3对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4.2.2 PETS用量对ABS/CaCO_3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4.2.3 PETS用量对ABS/CaCO_3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4.2.4 PETS用量对ABS/CaCO_3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4.2.5 PETS用量对ABS/CaCO_3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4.2.6 ABS/CaCO_3/PETS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PETS复合改性母粒对ABS性能的影响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原料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3 试样制备
        5.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PETS母粒对ABS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5.2.2 PETS母粒对ABS弯曲强度的影响
        5.2.3 PETS母粒对ABS冲击强度的影响
        5.2.4 PETS母粒对ABS硬度的影响
        5.2.5 PETS母粒对ABS流动性能的影响
        5.2.6 ABS/PETS体系的DSC分析
        5.2.7 ABS/PETS体系的SEM分析
    5.3 结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耐老化阻燃PVC/ABS合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丙烯腊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的概述
        1.1.1 ABS的简介
        1.1.2 ABS树脂的种类和用途
        1.1.3 ABS树脂的应用
        1.1.4 ABS树脂的生产近况
    1.2 聚氯乙烯(PVC)的概述
        1.2.1 PVC的简介
        1.2.2 PVC树脂的主要添加剂
    1.3 ABS合金概述
    1.4 ABS/PVC合金概述
        1.4.1 ABS/PVC合金的增韧机理研究
        1.4.2 聚合物合金相容性研究
        1.4.3 ABS/PVC合金的阻燃机理研究
        1.4.4 ABS/PVC合金的耐候性研究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设备
    2.4 样品制备工艺
        2.4.1 ABS/PVC合金配方设计
        2.4.2 ABS/PVC合金样条制备工艺
        2.4.3 纯PVC样条制备工艺
    2.5 实验测试方法
        2.5.1 拉伸性能分析
        2.5.2 弯曲性能分析
        2.5.3 冲击性能分析
        2.5.4 硬度分析
        2.5.5 氧指数分析
        2.5.6 热老化实验
        2.5.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5.8 塑料黄色指数分析
第三章 不同配比的ABS/PVC合金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配方
    3.3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3.4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3.5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3.6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硬度变化趋势
    3.7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氧指数变化趋势
    3.8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扫描电镜图像
    3.9 小结
第四章 ABS/PVC合金阻燃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配方
    4.3 ABS/PVC中外加不同比例复配阻燃剂时氧指数变化趋势
    4.4 ABS/PVC中外加不同比例复配阻燃剂时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4.5 ABS/PVC中外加不同比例复配阻燃剂时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4.6 ABS/PVC中外加不同比例复配阻燃剂时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4.7 小结
第五章 ABS/PVC合金耐老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配方
    5.3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5.3.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5.3.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5.4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5.4.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5.4.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5.5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5.5.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5.5.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5.6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颜色稳定性的变化
        5.6.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颜色稳定性的变化
        5.6.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颜色稳定性的变化
    5.7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黄色指数变化趋势
        5.7.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黄色指数变化趋势
        5.7.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黄色指数变化趋势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4)纳米CaCO3在ABS工程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ABS的结构及性能
        1.1.2 ABS的发展概况
        1.1.3 ABS树脂的用途
    1.2 ABS合金的研究进展
        1.2.1 ABS/PVC合金
        1.2.2 PC/ABS合金
        1.2.3 ABS/PMMA合金
        1.2.4 ABS/PET合金
    1.3 ABS树脂的改性研究
        1.3.1 ABS的填充改性
        1.3.2 ABS的增韧改性
        1.3.3 ABS的增韧改性机理
        1.3.4 ABS的阻燃改性
    1.4 纳米CaCO_3填充改性ABS研究进展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1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2章 ABS/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2.2.3 ABS/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纳米CaCO_3/HIPS/ABS复合材料的制备
        2.2.5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纳米CaCO_3和重质CaCO_3对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2.3.2 纳米CaCO_3填充量对ABS/CaC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增韧剂SBS和EVA对ABS/CaC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4 增韧剂SBS和EVA对ABS/CaCO_3复合材料热变形温度的影响
        2.3.5 增韧剂EVA和SBS对ABS/CaCO_3复合材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
        2.3.6 HIPS对ABS/CaC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7 HIPS对ABS/CaCO_3复合材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
        2.3.8 加工工艺对纳米CaCO_3/HIPS/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9 母粒法纳米CaCO_3含量对纳米CaCO_3/HIPS/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10 ABS/CaCO_3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V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增韧改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3.2.3 PV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纳米CaCO_3/CPE/PV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VC/ABS配比对PVC/ABS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和冲击强度的影响
        3.3.2 PVC/ABS配比对PVC/ABS复合材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
        3.3.3 PVC/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3.3.4 PVC/ABS配比对PVC/ABS复合材料硬度、吸水率和热变形温度的影响
        3.3.5 增韧剂EVA、CPE和SBS对PVC/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3.6 增韧剂EVA、CPE和SBS对PVC/ABS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的影响
        3.3.7 增韧剂EVA、CPE和SBS对PVC/ABS复合材料热变形温度的影响
        3.3.8 增韧剂EVA、CPE和SBS对PVC/ABS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3.3.9 纳米CaCO_3用量与纳米CaCO_3/CPE/PVC/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
        3.3.10 纳米CaCO_3用量对纳米CaCO_3/CPE/PVC/ABS复合材料MFR的影响
        3.3.11 纳米CaCO_3用量对纳米CaCO_3/CPE/PVC/ABS复合材料氧指数、硬度和吸水率的影响
    3.4 结论
第4章 ABS/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4.2.3 ABS/PMMA复合材料制备
        4.2.4 增韧改性ABS/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SBS增韧改性ABS/PMMA/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4.2.6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MMA含量与ABS/PMMA复合材料光泽度的关系
        4.3.2 ABS/PMMA共混体系的DSC分析
        4.3.3 PMMA含量对ABS/PMM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4 PMMA含量对ABS/PMMA复合材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
        4.3.5 PMMA含量对ABS/PMMA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4.3.6 纳米CaCO_3用量对ABS/PMM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7 纳米CaCO_3用量对ABS/PMMA复合材料光泽度的影响
        4.3.8 增韧剂SBS和EVA对ABS/PMM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9 SBS对ABS/PMMA/CaC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0 SBS用量对ABS/PMMA/CaCO_3复合材料MFR的影响
        4.3.11 三种增韧剂(纳米CaCO_3、CPE和PMMA)对PVC/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2 三种增韧剂(纳米CaCO_3、CPE和PMMA)对PVC/ABS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1.1 ABS/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5.1.2 纳米CaCO_3/PV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
        5.1.3 ABS/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
    5.2 主要创新点
    5.3 全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汇总

(5)废旧PVC电线电缆料的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氯乙烯
        1.1.1 聚氯乙烯简介
        1.1.2 聚氯乙烯助剂
    1.2 废旧聚氯乙烯回收进展
        1.2.1 聚氯乙烯应用现状
        1.2.2 废旧聚氯乙烯回收
    1.3 无机填料改性PVC研究进展
        1.3.1 碳酸钙改性聚氯乙烯进展
        1.3.2 蒙脱土改性聚氯乙烯进展
        1.3.3 高岭土改性聚氯乙烯进展
        1.3.4 硅灰石改性聚氯乙烯进展
        1.3.5 偶联剂改性无机填料填充PVC
    1.4 ABS/PVC共混合金研究进展
        1.4.1 ABS树脂性能
        1.4.2 ABS/PVC合金
        1.4.3 ABS/PVC共混合金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废旧PVC电线电缆料成分分析及老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PVC组份含量测定
        2.3.2 废旧PVC老化性能研究
        2.3.3 废旧PVC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2.3.4 rPVC使用寿命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机填料对rPVC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材料制备
        3.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无机填料对rPVC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 无机填料对rPVC热氧化性能的影响
        3.3.3 无机填料对r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3.3.4 偶联剂表面处理对填料填充rPVC拉伸断面形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BS/rPVC共混合金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材料制备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rPVC对ABS/rPVC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
        4.3.2 预处理时间对ABS/rPVC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
        4.3.3 CPE用量对ABS/rPVC(100/30)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6)ASA/PVC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ASA树脂的简介
        1.1.1 ASA树脂的性质
        1.1.2 ASA树脂的应用
        1.1.3 ASA树脂的发展
    1.2 PVC树脂的简介
    1.3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研究
        1.3.1 ASA共混改性
        1.3.2 PVC共混改性
    1.4 聚合物增韧机理的研究
        1.4.1 弹性体增韧机理的研究
        1.4.2 刚性粒子增韧机理的研究
        1.4.3 弹性体/刚性粒子协同增韧机理的研究
    1.5 聚合物表征和分析方法的研究
        1.5.1 仪器化冲击测试法
        1.5.2 缠结密度法
        1.5.3 动力学和热力学法
    1.6 ASA/PVC合金及其改性进展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其目的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9 创新点
第二章 ASA/PVC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工艺
        2.2.4 实验工艺流程图
        2.2.5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SA的胶含量对ASA/PVC合金的力学性能分析
        2.3.2 PVC的分子量对ASA/PVC合金的力学性能分析
        2.3.3 ASA/PVC合金的相容性分析
        2.3.4 ASA/PVC合金的耐磨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SA/PVC/CPE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工艺
        3.2.4 实验工艺流程图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SA/PVC/CPE合金的缠结密度分析
        3.3.2 ASA/PVC/CPE合金的力学性能分析
        3.3.3 ASA/PVC/CPE合金的热性能分析
        3.3.4 ASA/PVC/CPE合金的流变性能分析
        3.3.5 ASA/PVC/CPE合金的耐磨性能分析
        3.3.6 ASA/PVC/CPE合金的形貌及增韧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SA/PVC/CPE/nano-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工艺
        4.2.4 实验工艺流程图
        4.2.5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SA/PVC/CPE/nano-CaCO_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3.2 ASA/PVC/CPE/nano-CaCO_3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4.3.3 ASA/PVC/CPE/nano-CaCO_3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分析
        4.3.4 ASA/PVC/CPE/nano-CaCO_3复合材料的形貌及增韧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PVC改性ABS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概述
        1.1.1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概念
        1.1.2 ABS树脂的生产发展概况
        1.1.2.1 国外生产发展概况
        1.1.2.2 国内生产发展概况
        1.1.3 ABS树脂的种类和用途
        1.1.3.1 通用型ABS树脂
        1.1.3.2 耐热型ABS树脂
        1.1.3.3 阻燃型ABS树脂
        1.1.3.4 电磁屏蔽型以及抗静电型ABS树脂
    1.2 ABS树脂的应用
    1.3 ABS树脂合金
        1.3.1 ABS树脂的增韧机理研究
        1.3.2 聚合物相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表征方法
        1.3.3 ABS树脂合金
    1.4 聚氯乙烯的概述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流程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2.4.1 冲击强度测试
        2.4.2 拉伸性能的测试
        2.4.3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2.4.4 维卡软化点的测试
        2.4.5 邵氏硬度的测试
        2.4.6 热重分析
        2.4.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测试
        2.4.8 氧指数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PVC的用量与共混体系性能的关系
        3.1.1 PVC的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3.1.2 PVC的用量对体系其它性能的影响
        3.1.3 小结
    3.2 第三组分用量与共混体系性能的关系
        3.2.1 CPE的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3.2.2 CPE用量对共混体系的其他性能的影响
        3.2.3 ABS/PVC合金的SEM
        3.2.4 ABS/PVC合金的TG曲线
        3.2.5 小结
    3.3 ABS/PVC合金的阻燃性的研究
        3.3.1 复合阻燃剂用量配比对ABS、ABS/PVC合金氧指数的影响
        3.3.2 复合阻燃剂用量配比对ABS、ABS/PVC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复合阻燃剂用量配比对ABS、ABS/PVC合金的其它性能的影响
        3.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动态硫化ABS/SBR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ABS树脂的概述
        1.1.1 ABS树脂的结构与性质
        1.1.2 ABS树脂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1.1.3 ABS树脂的改性研究
        1.1.4 ABS树脂新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1.2 丁苯橡胶的研究进展
        1.2.1 丁苯橡胶的基本性质
        1.2.2 丁苯橡胶的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
        1.2.3 橡胶/塑料的共混改性研究
    1.3 动态硫化技术
        1.3.1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1.3.2 动态硫化胶的交联结构及其表征
        1.3.3 橡胶的硫化体系
        1.3.4 动态硫化共混物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ABS/SBR简单共混物的制备
        2.3.2 含硫化合物硫化体系配方的确定
        2.3.3 有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配方的确定
        2.3.4 酚醛树脂硫化体系配方的确定
        2.3.5 不同橡塑比的ABS/SBR动态硫化共混物的制备
    2.4 性能测试
        2.4.1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2.4.2 热变形温度的测定
        2.4.3 力学性能的测定
        2.4.4 硬度的测定
        2.4.5 交联度的测定
        2.4.6 流变性能的测定
        2.4.7 形态结构分析
        2.4.8 动态热力学分析(DMA)性能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橡塑比对ABS/SBR简单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1.1 ABS/SBR简单共混体系的配方
        3.1.2 不同橡塑比对ABS/SBR简单共混体系加工流动性的影响
        3.1.3 不同橡塑比对ABS/SBR简单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3.1.4 不同橡塑比对ABS/SBR简单共混体系耐热性和硬度的影响
        3.1.5 不同橡塑比对ABS/SBR简单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3.1.6 不同橡塑比对ABS/SBR简单共混体系冲击断面形貌的影响
        3.1.7 不同橡塑比对ABS/SBR简单共混体系冲击断面形貌的影响
    3.2 含硫化合物硫化体系助剂用量对ABS/S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2.1 硫化剂TMTD用量对ABS/S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3 有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助剂用量对ABS/S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3.1 硫化剂BPO用量对ABS/S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3.2 助硫化剂TAIC用量对ABS/S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4 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助剂用量对ABS/S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4.1 硫化剂2402树脂用量对ABS/S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4.2 硫化活性剂SnCl_2·2H_2O用量对ABS/S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5 不同硫化体系下的动态硫化ABS/SBR共混物的性能比较
    3.6 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助剂用量对ABS/SBR(80/20)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6.1 硫化剂2402树脂用量对ABS/SBR(80/20)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9)特种及专用PVC树脂的加工特性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特种及专用PVC树脂的主要品种及用途
2 选择要点
    2.1 提高冲击性能
    2.2 改善加工性能
    2.3 提高耐热性
    2.4 提高软制品的弹性
    2.5 功能化
3 PVC树脂加工性能影响因素
    3.1 分子质量
    3.2 颗粒形态
    3.3 塑化性能及热稳定性
4 主要制品对特种及专用PVC树脂的选择
    4.1 PVC型材及管材
    4.2 PVC合金
    4.3 电缆料
5 结语

(10)ABS/PVC合金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ABS 简介
    1.2 聚氯乙烯简介
    1.3 聚合物共混改性
    1.4 聚合物的相容性
        1.4.1 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特点
        1.4.2 聚合物相容原理
        1.4.3 增容剂
    1.5 ABS/PVC 的增韧及其机理
        1.5.1 多重银纹化理论
        1.5.2 剪切屈服-银纹化理论
        1.5.3 逾渗理论
        1.5.4 银纹枝化理论
    1.6 聚合物增强
        1.6.1 粉状和纤维填料
        1.6.2 玻璃纤维的增强及改性
    1.7 ABS/PVC 合金及其研究进展
        1.7.1 PVC/ABS 合金
        1.7.2 ABS/PVC 合金研究进展
    1.8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2章 ABS/PVC 合金的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BS/PVC 合金的拉伸强度分析
        2.3.2 ABS/PVC 合金的弹性模量分析
        2.3.3 ABS/PVC 合金的断裂伸长率分析
        2.3.4 ABS/PVC 合金的冲击强度分析
        2.3.5 ABS/PVC 合金的熔融流动速率分析
        2.3.6 ABS/PVC 合金及其原料的热性能分析
        2.3.7 ABS/PVC 合金的微观形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BS/PVC/CPE 合金的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BS/PVC/CPE 三元合金的拉伸强度分析
        3.3.2 ABS/PVC/CPE 三元合金的断裂伸长率分析
        3.3.3 ABS/PVC/CPE 三元合金的弹性模量分析
        3.3.4 ABS/PVC/CPE 三元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分析
        3.3.5 ABS/PVC/CPE 三元合金的熔融指数速率分析
        3.3.6 ABS/PVC/CPE 三元合金的微观形貌分析
        3.3.7 ABS/PVC/CPE 三元合金的 DSC 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VC/ABS/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步骤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玻璃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4.3.2 ABS/PV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4.3.3 ABS/PV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析
        4.3.4 ABS/PV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分析
        4.3.5 ABS/PV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分析
        4.3.6 ABS/PV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分析
        4.3.7 ABS/PV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 DSC 分析
        4.3.8 ABS/PV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已发表(待发表)论文
致谢

四、不同弹性体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PBT/ABS与TPU/ABS共混合金的制备及耐应力开裂性能研究[D]. 刘嘉任.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2]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在ABS塑料中的应用研究[D]. 惠保鑫.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3]耐老化阻燃PVC/ABS合金的研究[D]. 郑晓晨.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4]纳米CaCO3在ABS工程塑料中的应用研究[D]. 金诚.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5]废旧PVC电线电缆料的再利用研究[D]. 汪东清.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ASA/PVC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周昌伟.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6)
  • [7]PVC改性ABS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娟. 湖北大学, 2014(03)
  • [8]动态硫化ABS/SBR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晁爱.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4)
  • [9]特种及专用PVC树脂的加工特性与选择[J]. 任连保. 聚氯乙烯, 2013(05)
  • [10]ABS/PVC合金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台启乐.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不同弹性体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