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的一些情况

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的一些情况

一、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一些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裘愉弢[1](1975)在《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一些情况》文中研究指明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是英美资本合作于1968年建成的一个机床厂。这个厂是专为生产专用机床和组合机床而建立的,据称化了四百五十万镑的投资,被吹嘘为欧洲最现代化的工厂。希望达到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予计每个工人的年产值将达到8000~9000英镑,为英国工人平均年产值3200~3600英镑的2.5倍,以榨取更多的利润。但由于资本主义的竞争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即使象这样现代化的工厂也由于定货不足,投产以后也一直没有赚过钱,1973年陷入经济危机处于停闭状态。但该厂在厂区的规划,车间的设计和布置,有其一定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李荦[2](2013)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美国海军的发展变迁》文中指出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强大国防军事实力是其重要的后盾和推手。作为国防力量的重要代表——海军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现代西方海权理论的发源地,自始至终将海军视为维护国家地位,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砝码。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海军也通过这场战争最终登上了世界海军首强的宝座。而美国海军在战时的强大实力则是通过战前多年的发展积累获得的,虽然早在19世纪末美国就开始大力发展海军,并逐渐打造了一支相对强大的海军,但现代意义上的美国海军则是在一战结束后才开始在早先的基础上发展并最终成型的。从美国海军的历史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这20余年是其迅速壮大并最终奠定首强地位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受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美国海军的发展进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大致经历了从1922年至1933年在一系列军备条约限制下的发展停滞时期、1933年至1937年开始摆脱条约限制逐渐恢复扩充的复苏转变时期和1937至参加二战前的全力扩充军备准备参战时期这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情况各有不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也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力图在全面阐述从一战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整体情况的背景下,对其在这段时间内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展现美国海军在美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以及现代海军和海军力量对于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王世明[3](2010)在《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的模式及选择研究》文中认为集成创新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实现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追赶进程的重要途径,模式也呈现多样化。但由于装备产品在技术构成和产品架构方面具有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特征,创新行为不同于一般产品,这使得装备制造企业有效地开展集成创新正面临模式选择的问题。为此,论文选择装备产品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本土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的模式问题,为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和集成创新模式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和管理支持。论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方式对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的概念、内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设计了初始问卷。随后,在对企业产品开发技术主管预调研的基础上,修改量表并确定正式问卷,并采用人员访谈法,对选取的129个装备产品创新项目进行问卷填写。最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分析数据。论文主要开展了三个阶段的研究工作。第一,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架构设计型、模块更替型、内部一体化型以及许可改进型四种集成创新模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表明,装备产品集成创新过程由市场和用户需求调研、产品原型识别与借鉴、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模块分解与外包、系统集成与试验、系统交付与服务等阶段组成。同时,架构设计型强调对产品系统的设计规则进行建构;模块更替型聚焦于特定模块核心设计概念的更新;内部一体化型则自主开展产品的设计、模块开发及系统集成等主要任务;许可改进型注重内部研发人员通过交互式学习对许可产品的设计、技术或专有模块进行渐进性改进。第二,在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的形成过程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知识能力、模块化、技术吸收以及内部集成因子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对装备产品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能力等因子所包含的影响因素通过中介变量内部集成对不同模式下的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内部集成因子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发现,装备产品的集成创新还应该注意产品系统、架构及元件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模块化水平、试验能力等关键因素。第三,基于数据分析和在关键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提出模式选择的原则和依据,并对不同模式的选择进行分析。对装备产品技术来源的研究表明,内部研发是产品开发的主要技术来源,用户、技术标准和供应商是技术来源的重要补充。在样本数据中,企业选择模块更替型模式的比例最高,许可改进型模式最低。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并在模式选择原则及依据的基础上分析表明,企业模式有效选择的实现有三种典型路径。

陈俚君[4](2005)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分七章,分析了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意义、内容、国内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状况、措施和政策建议。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论述了整篇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原因、研究方法、思路、不足及创新之处。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从美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制造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新技术相结合,一直为人类创造着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有一定的起伏,但基本上维持在40%以上;中国的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接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有将近一半流入了制造业(8 月 16 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 2002 年中国经济增长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制造业是中国最大的出口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接近3/4的外汇收入。为什么美国制造业竞争力那么明显?是因为它在经营管理模式上,有绝对优势,主要是创新策略的方法和手段,是营运流程的革新,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整个制造业肌体的各个环节都能按与传统不同的方式去满足客户,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协同,高效能地按需提供产品,以及相关咨询服务。目前我国的宏观环境正在日益完善,今后制造业的兴衰存亡将更多地取决于制造业自身的竞争能力,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制造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高效工具,实现科技与管理双轮并进。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无疑对发展中的中国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因此,研究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课题。第二节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论文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时间比较与空间比较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系统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相关政策和措施。第三节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内容安排。第四节文献综述。第五节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概念和内容,主要从英、美、日的兴衰分析制造业在一个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概念和内容。第一节制造业的界定,从制造业的概念分析,确定我们研究的制造业的重点;从英、美、日的兴衰分析制造业在一个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二节信息技术的界定,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第三节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内容,从经济学原理、新经济的挑战和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意义、定义和内容。第三章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对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一节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竞争力,作者分析了竞争力的来源;价值链、价值体系与制造业竞争战略;信息技术对价值链与价值体系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第二节信息技术提高竞争力的局限,提出了信息技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限制条件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成本、制造业企业之间信息化收益的差别、竞争力的持久性问题等 。第四章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主要分析了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系。第一节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条件,作者分析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容与条件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条件。第二节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与跨越式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针对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种跨越式发展对于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讲就是要通过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来实现,并且得出了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结论。通过对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的分析,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下,如何促进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3造业。第五章国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主要分析国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一节分析了美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现状、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第二节分析了日本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现状、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第三节分析了英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现状、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第四节介绍了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全球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分析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状况、问题及提出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作好铺垫。第六章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主要对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现状、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照国外经验找出差距。第一节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

闵剑[5](2013)在《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深入,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到来更是将跨国公司推向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发达国家债台高垒,部分国外企业资产缩水,为规模和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然而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汇率波动、东道国的政治壁垒、文化障碍、劳资冲突、财务风险等多项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屡屡受挫。针对企业跨国并购及其风险管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跨国并购的动因、战略、区位选择、方式以及跨国并购对母国和东道国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对于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模型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风险管理对策。然而其局限在于:第一,对跨国并购的研究偏重于并购业务本身,对跨国并购风险的研究偏重于风险管理,未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第指标的评价除了部分定量指标外主观性较强,且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第三,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监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基于此,本文将跨国并购业务流程、风险评价与风险监测有机结合并开系统研究,在探索风险机理、建立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模型,探索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的新思路,为政府和企业跨国并购制订战略和做出决策提供参考。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试图解决三大难题:第一,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演化问题。风险的起源、运动轨迹和发展方向是什么,风险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是什么,能否找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第二,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针对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如何找出关键指标,如何解决评价标准不一致的问题?第三,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决策问题。如何在风险演化分析和预警监测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做出跨国并购的风险决策,如何从以往的案例中寻找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决策规则?围绕着这三大难题,本文将问题导向、方法导向和案例导向三种研究思路进行结合,基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探索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演化机理,采用风险预警理论、综合评价理论、粗糙集理论、决策树理论、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理论、能量释放理论、马尔科夫链理论等多种理论,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机理、风险动态监测模型、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出发,将风险动态监测的实证研究建立在经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为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建立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三维战略分析框架。将跨国并购风险环境、跨国并购业务流程和跨国并购风险要素结合起来,从空间、时间和内容层面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2)探索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机理。从内外两个方面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的动因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解析了风险源、风险流、风险事件、风险载体、风险演化链等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的关键要素,进而基于环境分析和运作流程两个角度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链进行了分析。(3)建立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模型。构建了包括风险演化监测模型、风险动态评价模型、风险动态决策模型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模型。其中风险演化监测模型基于马尔科夫链理论,对风险演化的概率进行监测并找出关键风险源;风险预警监测模型综合风险预警理论、综合评价理论和信息熵理论,对风险的程度进行评价和预警监测;风险动态决策模型基于粗糙集理论、遗传算法和决策树理论,在风险预警监测结果的基础上探索风险动态决策规则,以帮助企业做出跨国并购风险决策。(4)构建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从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个层面,建立了包括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市场行业风险、战略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交易风险、整合风险在内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并在建立风险动态监测指标库的基础上对风险指标的辨识模式进行了设计。

袁玮[6](2015)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三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李瑶[7](2010)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机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历了以出口贸易、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对外合作模式后,中国对外开放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本输出成为新一轮对外合作的重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跨国并购为主。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为了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跨国并购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回顾和总结了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和企业并购理论,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分析。我们首先回顾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征,接着通过对中国企业1984-2008年58家代表性企业98个跨国并购样本动机分析,发现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促进多样化,并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和其他资源。从并购主体看,国有企业是跨国并购的主体力量;从行业分布来看,跨国并购多数属于资源导向型和效率导向型;从区位分布来看,区位分布与产业结合非常紧密。然后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并借助SPSS17.0软件对企业多个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考察各年的综合得分方程,通过差值分析表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几年的绩效做出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量并购企业并未如预期所想为企业创造价值,经营绩效反而呈急速下降趋势,因此得出中国企业对跨国并购应持谨慎态度的启示,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二、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一些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一些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2)两次世界大战间美国海军的发展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写作的由来和意义
    二、 学界相关研究综述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
第一章 美国海军发展的沉寂和低迷:1922 至 1933 的“假日时代”
    第一节 一战结束前美国海军的发展概况
        一、 内战结束后至美西战争时期的美国海军
        二、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推动海军建设的加快
        三、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时期海军的大发展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前后美国海军的发展变化
        一、 一战结束后的海军军备竞赛
        二、 华盛顿海军会议及无序性海军军备竞赛的结束
        三、 进入军备控制体系早期的美国海军
    第三节 新的海军限制条约及“假日时代”后期的美国海军
        一、 建造辅助舰只的竞赛
        二、 1930 年伦敦海军会议与美国海军“纸面上霸权”的形成
        三、 “假日时代”后期美国海军的艰难发展
第二章 艰难的复兴与转变的开始:1933 至 1937 年的美国海军
    第一节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执政后海军的缓慢复兴
        一、 罗斯福总统海军政策的初步调整
        二、 第一次《文森法案》及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
    第二节 复兴时期美国海军的建设
        一、 恢复建造“条约型”舰船
        二、 复兴时期美国海军战争计划的修改
        三、 复兴时期美国海军战术的发展及新武器的应用
    第三节 复兴时期美国海军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复兴时期影响海军建设发展的国内因素
        二、 复兴时期影响海军建设发展的国际因素
第三章 1937 至二战前的美国海军:全面扩充和抓紧备战
    第一节 欧洲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政策的新变化
        一、 美国政府海军政策重大转变的原因
        二、 第二次《文森法案》及海军加快扩充步伐
    第二节 战前美国海军发展的最终定型
        一、 欧洲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扩充进度的加快
        二、 第三次《文森法案》、《两洋舰队法案》的通过与美国海军进入全面备战
        三、 战前美国海军战略部署的完成
    第三节 二战前美国海军作战计划、战术和战术装备的发展完善
        一、 海军作战计划的修改和最终完善
        二、 海军作战战术的日臻成熟
        三、 海军武器装备和技术的更新完善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3)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的模式及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基础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装备产品
        1.2.2 集成创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集成创新的研究进展
        2.1.1 集成创新思想的起源
        2.1.2 集成创新的研究视角
        2.1.3 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
        2.1.4 集成创新理论的拓展
    2.2 技术创新模式划分概述
        2.2.1 技术创新组织的视角
        2.2.2 技术创新内容的视角
        2.2.3 技术来源和能力形成的视角
        2.2.4 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
    2.3 复杂产品系统的研究现状
        2.3.1 复杂产品系统的提出
        2.3.2 复杂产品系统的特点
        2.3.3 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
        2.3.4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式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的模式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3.1.1 研究方法
        3.1.2 维度选择
        3.1.3 模式划分
    3.2 案例选择与资料收集
        3.2.1 案例选择
        3.2.2 资料收集
    3.3 案例分析
        3.3.1 架构设计型集成创新
        3.3.2 模块更替型集成创新
        3.3.3 内部一体化型集成创新
        3.3.4 许可改进型集成创新
        3.3.5 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过程的关键因素识别
    4.1 研究框架
    4.2 概念模型
    4.3 研究假设
        4.3.1 市场知识能力对产品集成创新绩效的影响
        4.3.2 模块化对产品集成创新绩效的影响
        4.3.3 技术吸收对产品集成创新绩效的影响
        4.3.4 内部集成与产品集成创新绩效
        4.3.5 理论假设小结
    4.4 问卷及研究变量测量
        4.4.1 问卷设计
        4.4.2 变量测量
        4.4.3 变量测量的修订与完善
    4.5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5.1 实证样本选择
        4.5.2 资料收集
        4.5.3 问卷发放及回收
        4.5.4 分析方法
    4.6 样本数据的质量分析
        4.6.1 样本数据描述
        4.6.2 信度分析
        4.6.3 效度分析
    4.7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4.7.1 相关分析
        4.7.2 回归分析
        4.7.3 结果及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的选择研究
    5.1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选择的原则及依据
        5.1.1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选择的原则
        5.1.2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选择的依据
    5.2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采取的模式
        5.2.1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的维度分析
        5.2.2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的聚类分析
        5.2.3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的现实选择
    5.3 装备产品集成创新模式选择的实现路径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局限性分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装备制造业行业类别
附录B 调查问卷: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的模式研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原因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研究的思路
    1.3 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内容安排
    1.4 文献综述
    1.5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概念和内容
    2.1 制造业的界定
        2.1.1 制造业的定义和分类
        2.1.2 从英、美、日等的兴衰分析制造业的重要地位
        2.1.3 制造业将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2.2 信息技术的界定
        2.2.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2.2 信息技术的作用
    2.3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内容
        2.3.1 新经济的挑战
        2.3.2 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2.3.3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内容
        2.3.4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必要性
        2.3.5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竞争力
    3.1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竞争力
        3.1.1 竞争力的来源
        3.1.2 价值链、价值体系与企业竞争战略
        3.1.3 信息技术对价值链与价值体系的影响
        3.1.4 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力
        3.1.5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
    3.2 信息技术提高竞争力的局限
        3.2.1 信息技术的成本
        3.2.2 企业之间信息技术收益的差别
        3.2.3 竞争力的持久性问题
第四章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4.1 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条件
        4.1.1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容与条件
        4.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条件
    4.2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2.1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与跨越式发展
        4.2.2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与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国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5.1 美国
        5.1.1 美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背景和现状
        5.1.2 推进措施
        5.1.3 取得的成效
        5.1.4 启示
    5.2 日本
        5.2.1 日本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背景和现状
        5.2.2 推进措施
        5.2.3 内容和成效
        5.2.4 经验、教训及启示
    5.3 英国
        5.3.1 英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背景和现状
        5.3.2 推进措施
        5.3.3 取得的成效
        5.3.4 启示
    5.4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全球发展趋势
第六章 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6.1 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现状
    6.2 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思路和措施
    7.1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7.1.1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7.1.2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目标
        7.1.3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条件
    7.2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基本思路
        7.2.1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基本思路
        7.2.2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政策和措施
        7.2.3 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5)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企业跨国并购的内涵及动因研究
        1.3.2 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演化研究
        1.3.3 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研究
        1.3.4 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决策研究
        1.3.5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监测的理论基础
    2.1 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学理论
        2.1.1 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2.1.2 企业跨国并购效应理论
    2.2 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演化监测理论
        2.2.1 风险时间运动理论
        2.2.2 能量释放理论
        2.2.3 马尔科夫链理论
    2.3 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监测理论
        2.3.1 风险预警理论
        2.3.2 综合评价理论
        2.3.3 信息熵理论
    2.4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决策理论
        2.4.1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理论
        2.4.2 粗糙集理论
        2.4.3 决策树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跨国并购的驱动因素与特征分析
    3.1 企业跨国并购的驱动因素分析
        3.1.1 企业跨国并购宏观驱动因素分析
        3.1.2 企业跨国并购微观驱动因素分析
    3.2 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特征分析
        3.2.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规模
        3.2.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分布
        3.2.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分布
        3.2.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体构成
        3.2.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象选择
    3.3 企业跨国并购的运作特征分析
        3.3.1 企业跨国并购的运作类型
        3.3.2 企业跨国并购的运作流程特征
    3.4 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特征分析
        3.4.1 国际市场萎缩风险加剧
        3.4.2 东道国政府的政策监管
        3.4.3 国际汇率波动
        3.4.4 工会组织的影响
        3.4.5 技术专利权使用的影响
        3.4.6 项目沟通及管理的困难
        3.4.7 劳资冲突的隐患
        3.4.8 现金流量风险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机理
    4.1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的动因分析
        4.1.1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的外部动因分析
        4.1.2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的内部动因分析
    4.2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的关键要素
        4.2.1 风险源
        4.2.2 风险流
        4.2.3 风险事件
        4.2.4 风险载体
        4.2.5 风险演化链
    4.3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链分析
        4.3.1 基于环境分析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链
        4.3.2 基于运作流程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链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模型
    5.1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模型设计思路
        5.1.1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模型的方法选择
        5.1.2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模型框架
    5.2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监测模型
        5.2.1 风险演化要素的符号定义
        5.2.2 风险演化的环境条件
        5.2.3 风险演化要素的数理关系
        5.2.4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风险演化监测
    5.3 基于综合评价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预警监测模型
        5.3.1 风险指标的权重设计
        5.3.2 风险指标的评价
        5.3.3 预警结果的确定
    5.4 基于粗糙集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决策模型
        5.4.1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监测信息表
        5.4.2 基于遗传算法的风险指标约简
        5.4.3 基于粗糙集的风险动态规则挖掘与决策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6.1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6.1.1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6.1.2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框架
    6.2 企业跨国并购外部风险动态监测指标
        6.2.1 政治法律风险
        6.2.2 经济风险
        6.2.3 社会文化风险
        6.2.4 市场行业风险
    6.3 企业跨国并购内部风险动态监测指标
        6.3.1 战略决策风险
        6.3.2 财务风险
        6.3.3 交易风险
        6.3.4 整合风险
    6.4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指标库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
    7.1 样本选取
        7.1.1 企业基本概况
        7.1.2 样本选取与数据选择
    7.2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演化监测模型的实证分析
        7.2.1 数据的统计分析
        7.2.2 风险演化概率的计算
        7.2.3 计算结果的分析
    7.3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预警监测模型的实证分析
        7.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2 指标的评价
        7.3.3 预警结果的确定
    7.4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决策模型的实证分析
        7.4.1 风险监测信息表的建立
        7.4.2 风险指标的约简及规则挖掘
        7.4.3 风险动态决策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附录A 基于粗糙集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决策软件流程设计
    附录B 基于AHP的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指标判断矩阵设计
    附录C 18家跨国公司2011年财务报表原始数据
    附录D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宏观环境原始数据
    附录E 科研获奖证明

(6)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1.2.1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1.2.2 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历史挑战
    1.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1.3.2 国内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4.1 基本理论依据
        1.4.2 本文研究的立场、目标和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
    1.6 研究视角和范围
        1.6.1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角度
        1.6.2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研究范围的划定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述
        2.1.1 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2.1.2 大学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概况
        2.1.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及相关园区的发展概况
        2.1.4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2.2 大学科技园区的演变历程
        2.2.1 园区规划的初始阶段
        2.2.2 园区的规划发展
        2.2.3 科学城的规划及其发展
        2.2.4 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
        2.2.5 高科技产业带(High-Tech Zones)和高技术城(Technopolis)的发展
    2.3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的发展
        2.3.1 园区的区位分布
        2.3.2 空间规划的类型和特征
        2.3.3 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3.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向—“知识城市”
        3.1.1 “知识城市”的内涵
        3.1.2 “知识城市”的特征
        3.1.3 全球“知识城市”的范式
    3.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关联
        3.2.1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创新关联
        3.2.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产业关联
        3.2.3 大学科技园区与“知识城市”的区位关联
    3.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联
        3.3.1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
        3.3.2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策略的关联
    3.4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3.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4.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3.4.3 大学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研发创新建筑空间研究—整合协同策略
    4.1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特征分析
        4.1.1 创新活动特征
        4.1.2 产业行为划分及特点
        4.1.3 大学科技园区及其建筑的结构组织特征
    4.2 整合协同的设计策略
        4.2.1 人类聚居学的系统观
        4.2.2 整合协同设计策略
    4.3 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和研发建筑设计
        4.3.1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4.3.2 研发创新建筑设计类型和设计原则
        4.3.3 创新建筑的空间构建
    4.4 小结
第五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5.1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
        5.1.2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5.1.3 “特区化”政策
        5.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
    5.2 “科技地产”的误区
        5.2.1 大学科技园区相关地产开发竞争
        5.2.2 城市发展中的趋同化竞争
        5.2.3 科技园区内建设扩张
    5.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发展
        5.3.1 南京城市的定位发展
        5.3.2 城市空间规划进程
        5.3.3 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发展观
        5.3.4 园区空间规划建设
        5.3.5 城市设计的认识
        5.3.6 建筑设计的困惑
    5.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形成与转变
        5.4.1 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5.4.2 南京创新环境的思考
    5.5 小结
第六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知识城市”空间发展的构想
    6.1 南京总体规划
        6.1.1 总体目标
        6.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
    6.2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6.2.1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
        6.2.2 发展模式的选择
        6.2.3 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6.3 南京的创新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6.3.1 大学与城市的联动发展机制
        6.3.2 城市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6.3.3 构建富有活力的人居科研环境
    6.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6.4.1 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中航科技城
        6.4.2 城市副中心仙林大学城——徐庄软件园规划调整
        6.4.3 新城区发展——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现实意义
    7.2 主要工作
    7.3 主要观点
    7.4 主要创新点
    7.5 思考和启示——发展趋势
    7.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机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表与插图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2.1 跨国并购的概念和特点
    2.2 跨国并购动机理论
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概况
    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史与现状
    3.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分布
    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产业和行业分布
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机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跨国并购事件统计
    4.3 不同产业跨国并购统计
    4.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机分析
5 不同并购动机下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5.1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5.2 样本和数据
    5.3 评价指标的确定
    5.4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5 实证分析与结果
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改进
    6.1 从政府层面考虑
    6.2 从企业角度来说
尾注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一些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一些情况[J]. 裘愉弢. 国外组合机床, 1975(S2)
  • [2]两次世界大战间美国海军的发展变迁[D]. 李荦. 安徽师范大学, 2013(03)
  • [3]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的模式及选择研究[D]. 王世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5)
  • [4]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D]. 陈俚君.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 [5]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研究[D]. 闵剑. 武汉理工大学, 2013(11)
  • [6]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08)
  • [7]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机与绩效研究[D]. 李瑶. 暨南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介绍英国赫伯特英格索尔机床厂的一些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