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昌盛,世纪中国梦

繁荣昌盛,世纪中国梦

一、富强,中国人的世纪之梦(论文文献综述)

许多娇[1](2021)在《主旨与变奏:晚清小说群治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95年至1911年的晚清时期,伴随着民族主义思想的高涨,呼吁进行大众动员成为知识界的共识。小说因其通俗易懂、受众广泛,被认为具有群治功用。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是,考察林林总总的晚清小说是如何在文本中贯彻群治观念的,以及晚清小说在文本中贯彻群治观念时出现了哪些主旨之下的变奏。第一章讨论民族主义思想与晚清群治观念的生成,以及晚清知识界对小说群治功用的强调。晚清的群治观念是晚清民族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群治观念影响了对小说群治功用的阐释。严复、夏曾佑、康有为、梁启超等众多知识分子都从相同或相近的理念出发,把小说的政治功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知识分子对小说寄予的热望,无疑是助推晚清小说创作高峰到来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群治功用成了许多晚清小说的创作主旨。但在具体的小说创作实践中,所表达出的群治观念要比政论文章或小说理论中所探讨的群治观念更为复杂和多元,既有对群治这一主旨的细化,又出现了主旨之下多声复议式的变奏。第二章研究晚清小说中的道德批判与观念重构。晚清诸多小说都存在对公众道德的批判,对革新民众思想和观念的期盼。尤其在面临1895年之后的危局时,晚清知识分子普遍感受到了社会的病态,道德堕落被认为损害了社会活力,国家思想缺失被认为影响了合群,观念愚昧落后被认为影响了社会发展,虚假维新则成了多方面问题的集合式展现。晚清小说家们希望通过批判道德状况,呼唤生成国家思想,批评落后观念,发挥小说的刺激作用,推动公众道德、思想、观念的内在重塑。甚至为了达到刺激作用,个别作者不惜在小说中故意夸大晚清社会的弊端和扭曲真实的社会道德状况。在晚清小说家那里,国家思想的塑造、新观念的养成,基本上需要通过引入西学、学习域外经验来完成,而道德重塑则更多指向儒家道德准则的践行与恢复。第三章研究晚清小说中的身体、女权与英雄。这是晚清小说家们为推动群治对个体外在重塑的思考。晚清鸦片泛滥、女子缠足等问题被认为不仅损害了个人身体,也损害了国家肌体,通过体育、体操等规训与重塑国民身体因此和国家强大紧密关联在一起,尚武精神、侠客精神与冒险精神的提倡是对身体叙事的进一步演绎。在晚清小说中还有大量关于女权的论述,但女权在晚清小说家那里主要是群治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为使女性与男性担负起同样的国家责任。晚清小说家还喜欢塑造英雄,从民族主义叙事来讲英雄的塑造应该指向英雄群体,但在晚清小说文本中,英雄叙事往往塑造的都是被神化的个人英雄,希望以个人英雄完成救国壮举。身体、女权与英雄叙事都服务于群治思想,但细剖文本我们又会发现一些吊诡之处,比如有的女权小说仍在闪现男权的影子,新式英雄的描摹却又有复制传统帝王将相传奇叙事的痕迹,形成了群治主旨之下的变奏。第四章研究晚清小说中的政体想象。1895年后的晚清政府,已经在知识分子那里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传统君主专制也已面临诸多批判。晚清小说在倡导群治时亦多畅想进行实质性的政体变革,这也是群治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当时多元社会思潮与复杂社会现实影响,晚清小说家在小说文本中言说政体变革时,一定程度上充满了犹疑、徘徊。一方面因晚清小说家大多属于改良派,支持立宪成为很多小说在政体言说上的共同立场;另一方面,不少小说家又认为当时民众的政治素养难以达到立宪所需程度,因此又不断强调塑造国民应当先从自治做起。当一些小说家对现实政体变革充满无奈时,他们又开始在乌托邦小说中塑造理想政体。而设想理想政体时,君主制思想的残余、殖民思想的引入,却在作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从小说文本中流露出来,使对政体变革的言说又呈现出了变奏。第五章研究晚清小说中的排满、种战与大同世界观念。这几种观念生发于群治观念,却又是群治观念的悖反。在排满小说中,或因于对民族主义内涵的曲解,或因于对推翻专制王权的功利主义诉求,华夷之辨重新出现,把“群”的边界变得狭隘和窄化;在种战小说中,晚清小说家基本都认为黄种人与白种人终有一战,黄种应该联合,尤其同属黄种的中日两国应当亲近,小说家笔下“群”的边界又超出了中华民族范围或中国范围,黄种之群不再是群治最初所指的国家之群;在乌托邦小说中,作者们大多认为群治的终点并不是中国自身的强大,而要经由中国的强大走向世界的联合,倡导世界主义,迎来大同世界的实现,但在大同世界叙事中,国家边界消失,种群分别不再具有意义,小说的群治功用也同时被消解。

肖玉元[2](2021)在《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打土豪,分田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好生活”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透露出的民生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党一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围绕民生的内涵、价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途径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话语。从话语分析视角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历史变迁,并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不仅可以将中国民生建设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能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构建的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系列表达。从整体上认知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演进,明确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关系是必要的前提与基础。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路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民生话语演进于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从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的外部条件看,近代以来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也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阶段。在这四种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主题分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在话语形式上呈现出由革命型民生话语向发展型民生话语,再到品质型民生话语的转换。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呈现出话语思维日趋现代化、话语内容日趋人文化、话语方式日趋生活化、话语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经验总结为: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坚定话语方向、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明确话语主题、在注重中国元素中塑造话语风格、在拓宽话语传播中扩大话语影响。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干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挑战,但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式微,也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应该遵循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批判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夯实理论、针对问题、多元形式、世界表达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蒋飞燕[3](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提出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马跃[4](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寄希望于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赋予极高地位,号召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堪当时代重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接力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从外部条件来看,我们当前面对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范围各种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更趋激烈。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提升党对青年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消除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毒瘤,避免“颜色革命”与“和平演变”。再加之新时代青年出现新的特征变化,以及青年发展存在滞后性的现实要求,党和国家要推动全社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号召党团组织把青年工作做实、做细,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对于继续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重大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宏观的论证青年作为整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对国家、民族、党以及世界的作用;微观的分析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群体在新时代下所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历史研究与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承担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分析新时代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与方向。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新时代青年身上的优缺点;青年与基层群众的区别与联系。采用数据分析方法,以表格对比的形式分析新时代党员队伍结构发生的显着变化。最后,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青年理论指导青年工作,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论文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国外学者青年研究理论与派别,形成对青年学的初步认识,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青年研究的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和来源。第一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所涉及的基本内涵进行理论诠释。分别对青年、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进行逐一解读。第二部分,探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来源,其分为理论来源和文化来源。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青年观。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也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三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第一部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面对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国情要求、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党要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和新时代青年呈现出新的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应运而生。第二部分,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孕育阶段、实施人才战略的萌芽阶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探索阶段、以及形成与发展阶段。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丰富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提供了实践基础保障。第四章,重点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包括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通过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六点要求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以理想信念激发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四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新时代要加强党对青年的全面领导,阐述共青团组织在新时代的改革再出发,共青团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团的工作主线,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团的政治责任,将强“三性”去“四化”作为新时代的团改目标。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为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和价值意蕴做铺垫。第五章,重点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三方面的理论特征。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提出“党管青年”原则,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以及“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体现出了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体现出这一理论的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第六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的价值意蕴。理论价值体现为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第七章,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层面,全方位多措并举,开展践行活动。一是要举国家之力,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二是要聚社会合力,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三是要提升高校育人水平,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四是要践个人之行,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青年运动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总之,通过系统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根据习近平自身的青年生活经历、多年执政经验与治国理政的青年工作中探索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创新性。二是论文关于近代青年运动文化自觉性的文化来源探究,尤其是分析了五四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影响,体现出创新性。三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四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研究具有创新性。五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方面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路径选择体现出了创新性。

王福军[5](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韩丹凤[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对策进行研究,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问题。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深入阐释了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提升引导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对策思考,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夯实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进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阐释,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历代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国发展目标进行系统梳理,这些思想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梦进行历史考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追求的梦想。追溯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史阶段,揭示了中国梦的孕育、演变和发展历程,把握中国梦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再次,透过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揭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总体状况。本研究认真设计调查问卷,并做好大学生认中国梦同状况频率分析和差异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政治面貌和不同院校类别的学生进行比较,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取得成效。当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表现出基本认知状况向好、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参与践行主动性较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一些问题和成因,其中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存在功利主义倾向,理论付诸实践的知行脱节等方面。对于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从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从国际背景来看,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从高校因素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未协调推进;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成长阶段相对特殊。最后,提出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三大育人”规律,深入实施“三全育人”,加强教育过程的有机协同,着力创新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范式。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同时注重整合育人资源,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还要强化学校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思想引领;更要注重内外结合,科学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争夺的主要对象,他们对中国梦认同整体状况体现了当前高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育人的效果,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问题。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郑欣[7](2020)在《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文中研究指明晚清以降,西方各国不断扩大对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侵略。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亦跟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传播至中华各地。由于来华基督教的迅速传播,以及传教士对中国人民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干涉,中国各地教案与人民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张之洞在晚清长期担任地方督抚,与近代来华基督教的接触可谓非常频繁,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涉教思想与实践。通过分析张之洞地方督抚任上与基督教的交涉实践,本文将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的应变之策总结为:第一,协调保护各国官商民教。镇压会匪与反洋教运动;严禁匿名揭帖,打击谣言,捉拿造谣生事匪徒;保护商民教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第二,审慎、持平地办理教案。查核案情,破除民教畛域之见,讯明严办民教交涉案件;秉公妥结教案,合理赔偿,理据兼备地拒绝外国领事和传教士、教民的无理索求;惩办保教不力的官员,严惩滋事民众;查阅教堂,筹办育婴,防止发生教案。第三,加强对基督教势力的合作与管理。一方面限制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特权。禁止传教士借教案干涉中国内政,限制传教士在内地买地置业和设堂传教;拒绝传教士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人脉和知识兴办洋务事业和举办新政。总而言之,张之洞对待基督教的思想认识以及应变政策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与时俱进、讲求实际的特点,发展趋势是由批判走向建设,忠君卫道的思想贯彻始终。透过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不仅可以了解张之洞在不同时期应对基督教这一外来事物的思想与实践的转变与特点,而且可以对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个人形象与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代表的晚清上层人士、近代官绅面对外洋事物的思想转变和社会变革的心路历程,也可更好地认知张之洞与晚清政治、外交的关系。

汤振[8](2020)在《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朴殷植(1859-1925),韩国近代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启蒙思想家、独立运动家以及政治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朴殷植于韩国国内开展爱国启蒙运动,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文学翻译活动,以揭露批判日本的殖民侵略和宣扬爱国启蒙意识。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韩国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继续开展抗日独立运动、挽救民族危亡,1911年,朴殷植流亡中国。流亡中国期间,他先后辗转东北、北京、香港和上海等地区,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与此同时,他还与中国维新派人士及革命派人士围绕韩国独立运动及中韩联合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促进了近代中韩两国的人文交流。朴殷植的文学翻译、散文创作及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体现了强烈民族意识、近代意识和抗日意识,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朴殷植文学作为一种反帝反殖民的后殖民书写,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相关影响、借鉴和促进,因此,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本文旨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后殖民主义、社会历史批评、文学社会学及政治美学批评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具体考察朴殷植的文坛活动,并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述朴殷植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及其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韩国国内爱国启蒙运动时期,朴殷植通过《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西北学会月报》及《西友》等报刊杂志积极开展独立言论和文本翻译活动,并撰写着作。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进行了积极的报刊舆论和文学着述活动,他先后担任《香江杂志》、《新韩青年》、《四民报》、《道路月刊》及《五九》等中韩报刊杂志的撰述人或主编,并在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文章,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言论活动。不仅如此,在中国东北地区时,创作《梦拜金太祖》、《渤海太祖建国志》、《泉盖苏文传》等历史传记小说。在北京、上海等地创作出版了《安重根传》、《李舜臣传》、《韩国痛史》、《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等着作,宣扬韩国志士的抗日壮举,揭露和批判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朴殷植积极寻求中国人士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持与援助。他审时度势,以中韩联合为导向,跨越党派差异,不仅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展开交流,更与景梅九、汪精卫、黄介民等革命派人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联络。朴殷植与中国人士围绕抗日救国的时代课题所进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中韩知识分子共同的身份认同,推动了中韩联合,并为中韩两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朴殷植也因此实现了作为流亡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的文学翻译包括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和对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因作者政治思想的差异,中韩两国的政治形势以及两国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同一时期,在翻译内容上区别甚微的两版《瑞士建国志》在中韩两国被作出了不同的解读,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朴殷植版本的《瑞士建国志》更为符合本国国情,以瑞士建国的历史给予韩民众以鼓舞和激励,以此宣扬民族意识,增强民众的爱国心。此外,朴殷植还对梁启超散文及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所作散文进行了译述和刊登。通过将译述作品和原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朴殷植文本翻译的特点,包括语言、句式的改变及对原内容的删减和改写等。朴殷植对清末散文译述的背后是当时中韩两国所共同面临的民众爱国心缺失问题和教育问题。通过翻译清末散文作品,吸收借鉴和宣传了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和教育改革思想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促进了韩国爱国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朴殷植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及对清末爱国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吸收,体现了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在知识和思想上的交流与共享。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体现了他独特的时代认识,包含中国认识、日本认识、中韩关系认识、东亚认识及世界认识等。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聚焦于清政府制度改革、韩国自强以及东亚三国联合等层面。此阶段,对于中国及东亚的认识面较为狭窄,且某些认识存在偏颇。朴殷植的中国流亡体验,包括在华革命实践和人文交流活动等,大大地丰富和拓宽了朴殷植的时代认识,促进了其时代认识的发展。朴殷植的中国认识变得更为多角度、辩证和全面客观,如对革命派的肯定和批判以及对袁世凯的双重认知等。对中韩关系及世界形势也有了更为准确、客观的认识。其散文文本呈现着强烈的抗日意识、中韩联合意识和东亚和平意识,体现了其从周边走向中心的政治和文化的自觉。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积极建构本国的历史英雄人物叙事,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以此宣扬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抗敌精神,鼓舞和激励国民学习英雄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同时,期待国民中涌现新的英雄,拯救民众和国家于危难之中,恢复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在进行英雄想象的同时,着力于国民话语和抗日话语的建构,揭露小中华意识或慕华事大思想所导致的国民奴隶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爱国精神丧失以及民族团结意识缺失等问题,批判愚昧、冷漠、旁观、涣散等根深蒂固的旧国民性;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教育改革方案,尤其强调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着力于改造旧国民性和培养新国民。与此同时,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扬了抗日意识和中韩联合意识,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弘扬了民族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朴殷植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身的文学世界,并完善了自身的文学体系。与此同时,它也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和抗日戏剧的丰富和发展。在影响与接受的背后,隐藏着当时中韩两国的社会形势和国际局势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这展现了中韩文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了中韩近现代文学密切交流的一面。表明了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朴殷植的文学创作是一种颠覆强权的被殖民者的知识生产活动,再加上其个人具有深刻的殖民地体验和跨文化体验。因此,朴殷植文学具有后殖民性与离散性。从文化意义上看,他的文学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鲜明地展现了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面貌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体现了其作为来华韩国流亡文人的文化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朴殷植文学在当时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相当的建设性和前瞻性。研究朴殷植文学有利于透过作品了解日帝殖民统治的时代背景下,中韩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当今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探讨朴殷植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及其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所做的贡献,有助于深入发掘以“互为主体”、“和谐共存”为核心的20世纪东亚精神和文化自觉,为促进当今中韩关系的发展乃至构建东亚和谐共存体系提供借鉴。

高梦涵[9](2020)在《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中国”形象建构》文中提出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萌芽,它产生于“西学东渐”的科学思潮和晚清知识分子“救国”理想的结合,在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之时知识分子借助科学的技术和小说的形式建构了未来时空中的国家想象。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中国”充分显示了古老中国与西方大国相遇所碰撞出的奇异火花,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其存在时间不长,但为知识分子建构理想国家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和思想内容,也对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影响。本文在整理、挖掘文献作品的基础上,将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放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以文本解读和史料研究为主,通过文本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论述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科学”与想象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杂糅的表现特征。探究分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可以管窥近代知识分子建构民族国家的时代心理,也反映出晚清文学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对现代科学精神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吸收与融合。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概念定义及当前研究整体情况,科幻小说与国家想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本论文论述的范围。第一章是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诞生的背景阐释,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概括了其兴起的原因,直接原因主要是受“小说界”革命与域外翻译作品的影响,内在原因则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与政治热情的高涨。笔者认为,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迫使晚清知识分子重新思考和关注国家的命运前途,而近代科学的传播和域外小说的翻译则为其提供了新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科幻小说成为清末知识分子开启民智、传播新知的新途径。第二章则分别从交通方式、医疗手段、军事武器和教育模式四方面重点分析科幻小说中展现的未来国家,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构建科技崇拜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反映出清末作家群体对科学技术和科学原理的简单化和理想化理解。第三章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探究传统文化思想对科幻小说中未来国家建构的影响,尽管从内容上吸收了西方的先进制度与科学技术,但本质上仍然是以“大同”理想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形态,因此国家想象呈现出科学与想象杂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显着特点。第四章重点探究了“未来中国”形象建构在艺术层面是如何形成的。科幻小说大多采用旅行叙事和梦境叙事的方式将当下现实与未来想象相连,依靠小说本身的虚构性对未来中国进行重构,而这种建构正是由于新的时空观念的出现才得以完成。

武昕[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人民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行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正在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优秀青年代表的大学生,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是否自信?这些都是影响国家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一方面是对“能担当”的价值观认知和认同程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肯担当”的价值观践行驱动力和意志力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是建立在对价值观高度认知、坚定信仰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大学生担当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并不是“四个自信”之外的第五个自信,而是“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对“何为自信”“因何自信”“如何自信”“是否自信”“怎样实现自信”等问题进行追问,是充实大学生精神世界、应对西方价值扩张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亟待解决的前沿命题。全文除导论、结语以外,共包含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章,前提阐释。围绕“何为自信”的问题,从基本概念、主要维度、核心标准和思想资源四个方面,着重探寻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本质规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上,从价值观的基本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研究的具体语境出发,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在性质维度体现为政治自信、在主体维度体现为一种集体自信、在客体维度体现为价值标准自信、在作用维度体现为动力机制。在内容结构方面,从主体、内容、发展和比较四个维度,厘清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主要内容。在核心标准上,突出价值观自信的实践指向,在认知和践行双重维度,以大学生“能担当”“肯担当”的具体表现为切入,以坚定信仰、模范践行、积极传播三个向度界定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在理论基础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人类社会共识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作用。第二章,逻辑依据。围绕大学生价值观“因何自信”的问题,从历史发展、文化互动和实践指向三重维度,回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必要性问题。在历史依据方面,从社会心态变迁和核心价值观凝练过程入手,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逻辑演绎,着重分析了社会历史现实与价值格局变迁、核心价值观凝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文化依据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的互动中得以发生、发展和巩固。在实践依据方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要求出发,聚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指向,并以“知”“行”转化的动力为切入点,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依据。第三章,要素与机制。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过程,对其要素、机制和生成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在生成性上,从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个大类,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基础要素;并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的四维机制出发,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在此基础上,从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内化与外化的践行推动、自我与他者的价值比较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第四章,现状考察。以实证调查的方式回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与否”的问题。从全球化语境、市场化背景和信息化时代三个主要趋势入手,研究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并依托当前学界丰富的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比照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研究等方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认知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以典型性案例和现象级事件为抓手,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五种实然样态。最后,结合现状的整体把握,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成因,为解决具体问题奠定了逻辑基础。第五章,培育策略。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怎样实现”的问题,从主要任务和关键点位上,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提升策略。指出要把握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以“四个引导”为契机明晰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基本任务;要通过对关键队伍、重要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路径的把握,筑牢人才价值引领的协同阵地,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二、富强,中国人的世纪之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富强,中国人的世纪之梦(论文提纲范文)

(1)主旨与变奏:晚清小说群治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 既有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清群治观念的生成:民族主义与小说动员
    第一节 民族主义思想与群治观念
    第二节 群体动员与小说群治功用的阐释
    第三节 小说实践:群治理念的构想与现实
第二章 群治的共识:晚清小说中的道德批判与观念重构
    第一节 道德的批判与重塑
    第二节 国家思想的缺失与培植
    第三节 提升民智与观念革新
    第四节 虚假维新批判:综合思想的呈现
第三章 群治求诸己:晚清小说中的身体、女权与英雄
    第一节 身体重塑及其演绎
    第二节 女权的阐扬与变形
    第三节 英雄叙事:人性与神性
第四章 群治与政体:晚清小说中的政体想象
    第一节 反专制与倡自治
    第二节 立宪:根本性变革的憧憬
    第三节 乌托邦中的理想政体想象
第五章 群治的悖反:晚清小说中的排满、种战与大同世界
    第一节 排满叙事与群治之界
    第二节 黄种认同与种战观念
    第三节 世界主义与大同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述评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脉络梳理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国内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评析
        (四)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民生
        (二)话语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重点难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一)为人民谋幸福是党根本宗旨的基本内容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有效牵引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路径
        (一)民生问题是政权兴替的关键因素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一)持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历程
        (二)民生话语随中国共产党民生工作重心的变化不断发展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逻辑理路
    一、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出场语境
        (二)民生:中国近现代社会终极历史任务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指导
        (一)“现实的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革命的“改革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最终目标
    三、历史资源: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
        (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话语
        (二)儒家民生话语的时代困局
    四、思想借鉴:民生主义的启示
        (一)民生主义话语的形成与嬗变
        (二)民生主义的价值检视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演进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一)“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起始
        (二)“打土豪,分田地”: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主体的扩充
        (三)“经济工作”“大生产”: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充实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一)“先生产、后生活”: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务实开端
        (二)“赶英超美”“八字方针”: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曲折发展
        (三)“抓革命、促生产”: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异化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匡正与转型
        (二)“全面建设小康”: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重要突破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重要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一)“美好生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主要内容
        (二)“共享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核心理念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目标指向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世界情怀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主要特征
        (一)话语思维日趋现代化
        (二)话语内容日趋人文化
        (三)话语方式日趋生活化
        (四)话语传播日趋国际化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坚定话语方向
        (二)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明确话语主题
        (三)在注重中国元素中塑造话语风格
        (四)在拓宽话语传播中扩大话语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现实境遇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成就
        (二)当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提出新要求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提出新挑战
        (三)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干扰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面临的机遇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巨大成就催生话语构建的民族自信
        (二)文化强国发展战略铸牢话语构建的思想支撑
        (三)全媒体传播格局拓展话语构建的主要渠道
        (四)“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提升话语构建的国际地位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创新发展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重要价值
        (一)构建新时代中国民生话语体系
        (二)助推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发展
        (三)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二)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三)批判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四)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夯实理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民生
        (二)针对问题: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
        (三)多元形式: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融合
        (四)世界表达:彰显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人类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价值和价值观
        (三)科学价值观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五)分期说明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与来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青年与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2.2.2 列宁的青年观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2.3.1 毛泽东的青年观
        2.3.2 邓小平的青年观
        2.3.3 江泽民的青年观
        2.3.4 胡锦涛的青年观
    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文化根基
        2.4.1 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2.4.2 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
    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召唤
        3.1.2 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
        3.1.3 新时代需要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3.1.4 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
        3.1.5 新时代青年展现新特征
    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3.2.1 孕育阶段
        3.2.2 萌芽阶段
        3.2.3 探索阶段
        3.2.4 形成和发展阶段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4.1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4.1.1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4.1.2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与先锋力量
        4.1.3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
        4.1.4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
    4.2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4.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4.2.2 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
        4.2.3 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4.2.4 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4.3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
        4.3.1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
        4.3.2 以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年
        4.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
        4.3.4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青年
        4.3.5 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4.4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
        4.4.1 新时代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权
        4.4.2 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4.4.3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4.4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4.4.5 巩固与扩大青年群众基础
        4.4.6 强“三性”去“四化”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
    5.1 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5.1.1 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5.1.2 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
        5.1.3 继承与弘扬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5.2 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
        5.2.1 提出“党管青年”原则
        5.2.2 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5.2.3 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
        5.2.4 提出“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5.3 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5.3.1 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
        5.3.2 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
        5.3.3 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
        6.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6.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
        6.2.2 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6.2.3 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
第7章 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
    7.1 举国家之力
        7.1.1 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7.1.2 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7.1.3 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7.2 聚社会合力
        7.2.1 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
        7.2.2 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
        7.2.3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
    7.3 提升高校育人水平
        7.3.1 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7.3.2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3.3 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7.4 践个人之行
        7.4.1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7.4.2 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7.4.3 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5)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1.4.1 优秀精神
        1.4.2 中国精神
        1.4.3 区域精神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之处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3.1.1 东北抗联精神
        3.1.2 北大荒精神
        3.1.3 大庆精神
        3.1.4 铁人精神
        3.1.5 大兴安岭精神
        3.1.6 闯关东精神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4.1.1 鲜明的地域性
        4.1.2 广泛的包容性
        4.1.3 艰苦的开拓性
        4.1.4 奉献的无私性
        4.1.5 优秀的传承性
        4.1.6 先进的时代性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6)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注释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概述
    一、概念厘定
        (一)认同
        (二)“中国梦”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
    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存在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意识理论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三、相关学科理论的理性借鉴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二)社会认同理论
        (三)社会交换理论
    注释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
    一、中华民族“百年沉沦”的历史时期(1840-1949)
        (一)追求平均主义思想的太平天国运动
        (二)追求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三)追求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四)探索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
    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1949-197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三、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时期(1978-2012)
        (一)改革开放时期“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世纪之交“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四、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时期(2012--至今)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和频率分布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样本分析
        (三)调查问卷的频率分布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频率分析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要成效
        (一)大学生对中国梦基本认知状况总体向好
        (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
        (三)大学生参与践行中国梦的主动性较强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
        (二)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功利主义
        (三)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知行脱节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
        (三)高校思政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有效协同不够
        (四)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阶段相对特殊
    注释
第五章 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
    一、聚焦“立德树人”引领中国梦认同方向
        (一)坚持“三全育人”明确中国梦认同目标
        (二)把握“三大规律”提升中国梦认同实效
    二、注重“有机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
        (一)构建中国梦认同合力育人格局
        (二)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三、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
        (一)积极营造优良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辐射引领作用
        (三)提升网络话语方式的引导能力
    四、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
        (一)引领大学生坚定精神支柱
        (二)明晰小我与大我的责任担当
        (三)推动大学生的日常实践养成
    五、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
        (一)凸显中国梦教育的社会问题导向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
        (三)发掘新媒体在筑梦育人中的作用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与时间之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法战争前的张之洞与基督教
    第一节 词臣学使时期对基督教的初步认识(1863—1881)
    第二节 巡抚晋省时期对基督教的进一步认识(1882—1884)
第二章 两广总督张之洞与基督教(1884—1889)
    第一节 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的防患之策
    第二节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的民教治理之策
第三章 张之洞总督湖广前后涉教实践与思想(1889—1907)
    第一节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第三节 分析
第四章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思想认识与应变方法评析
    第一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二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两次转变
    第三节 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动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朴殷植的文坛活动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的文坛活动
        一、报刊言论、着述出版及翻译活动
        二、功利主义文学观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的报刊言论及着述出版活动
        一、报刊言论
        二、着述出版
    第三节 中韩联合视角下的朴殷植与中国人士的交流
        一、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的交流
        二、与革命派人士的交流
第三章 朴殷植的文学翻译
    第一节 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的翻译
        一、席勒戏剧《威廉·退尔》在东亚三国的文本传播
        二、中韩版本的比较考察
        三、翻译的文化政治: 排满革命与国族想象
    第二节 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
        一、梁启超散文作品译述
        二、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散文作品译述
第四章 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与时代认识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一、中国认识
        二、韩国自强认识
        三、东亚认识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一、中国认识
        二、中韩联合意识
        三、世界认识
第五章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创作
    第一节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概观及版本界定
        一、历史传记小说概观
        二、版本界定
    第二节 建国、辅国与抗日英雄
        一、朴殷植的英雄观
        二、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国民话语与抗日话语
        一、国民性批判与培养新国民
        二、抗日意识与中韩联合意识
    第四节 创作特征
第六章 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互动与交流
    第一节 朴殷植《兴学说》与林乐知《文学兴国策》
        一、Education in Japan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
        二、《文学兴国策》在韩国的传播
        三、参考与改写:《兴学说》
    第二节 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
        一、朴殷植《安重根传》的创作特征
        二、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作品
        三、影响与接受的背后动因
    第三节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与中国近现代抗日戏剧
        一、《山河泪》对《血史》的接受与改编
        二、对《山河泪》的参考与改作:《亡国恨》
        三、影响与接受的动因、意义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梳理及定义
    三、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研究概述
第一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出现的背景
    第一节 科学知识与政治愿望的交叉
    第二节 域外小说的译介与传播
    第三节 现实危机与爱国热情
第二章 “崇尚科学”的“文明境界”
    第一节 新交通工具:新式气球与时空距离的缩短
    第二节 新医疗手段:换脑术与国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新军式武器:绿气炮与科技多面性的思考
    第四节 新教育方式:新学堂与教育普及的重要性
第三章 “中西融合”的“大同世界”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下的大国书写
    第二节 现代文明与“大同”理想
    第三节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
    第四节 神话传说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第四章 想象“未来中国”的方式
    第一节 通往“未来中国”的途径
        一、旅行叙事——以《乌托邦游记》《新石头记》为例
        二、梦境叙事——以《新中国》《新年梦》为例
    第二节 从地球到太空——时空观念的改变
        一、时间观念的改变
        二、空间观念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一)全球化时代“去中国化”形势的严峻挑战
        (二)价值观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必然要求
        (三)“时代新人”培育的价值规定
    二、研究综述
        (一)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兴起与论题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四、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前提阐释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基本概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概念解析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主要维度
        (一)价值观实践主体的自信
        (二)价值观基本内涵的自信
        (三)价值观生命力的自信
        (四)价值观优越性的自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标准
        (一)坚定信仰
        (二)模范践行
        (三)积极传播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守正创新
        (三)人类社会共识性价值的吸收借鉴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逻辑依据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历史逻辑
        (一)历史反思:价值观自信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历史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内容的生成建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文化逻辑
        (一)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在比较中催生价值观自信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传承中巩固价值观自信
        (三)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在多维表达中回应价值观自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逻辑
        (一)应实践要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为实践助力:为价值观实践的“知”“行”转化提供动力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要素与机制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要素
        (一)认知要素
        (二)认同要素
        (三)实践要素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作用机制
        (一)认知机制
        (二)动机机制
        (三)情感机制
        (四)选择机制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
        (一)在“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中发端
        (二)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中提升
        (三)在“内化”与“外化”的践行实践中完善
        (四)在“自我”与“他者”的多维比较中积淀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考察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语境下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开放性
        (二)市场化背景下大学生个人精神世界的务实性
        (三)信息化时代中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变革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调研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数据分析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然样态
        (一)客观理性的自信
        (二)虚假盲目的“自信”
        (三)精致利己的“自信”
        (四)媚外卑恭的不自信
        (五)转而“他信”的根本不信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价值观本质认知的不彻底
        (二)价值观实践表现的反差性
        (三)价值观主体精神状态的矛盾
        (四)价值观实现责任感的弱化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策略
    一、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主要任务
        (一)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性定位自我
        (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彰显精神风貌
        (三)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勇担新人重任
        (四)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激发奋斗热情
    二、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重要点位
        (一)以“关键少数”为抓手促进全员协同
        (二)以“重要环节”为切入点促进全过程贯通
        (三)以“重点领域”为阵地促进全方位渗透
        (四)以文化建设为“主要路径”促进价值观全球化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富强,中国人的世纪之梦(论文参考文献)

  • [1]主旨与变奏:晚清小说群治观念研究[D]. 许多娇.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D]. 肖玉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D]. 马跃. 吉林大学, 2021(01)
  • [5]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D]. 韩丹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7]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D]. 郑欣. 暨南大学, 2020(04)
  • [8]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D]. 汤振. 山东大学, 2020(12)
  • [9]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中国”形象建构[D]. 高梦涵.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D]. 武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繁荣昌盛,世纪中国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