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变压器经济性技术分析

壳牌变压器经济性技术分析

一、壳式变压器经济性的技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睿[1](2012)在《城乡配电网中单相供电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智能配电网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单相配电技术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也积极开展单相供电系统在城乡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具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配电特征的单相供电系统,可显着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适应城乡电网多层次的用电需求,对于城乡电网中居民居住区等单相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单相配电技术已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电网节能降损、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规范单相配电技术的应用,保证单相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与单相供电系统相关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单相供电系统运行原理及优越性,分析了单相供电系统对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性、供电可靠性、线损和供电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合我国城乡配电网现状,根据我国城乡配电网中单相供电系统不同供电区域的区域特性与负荷性质,给出了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区域分类;通过科学运用电网规划理论、标准规范,优化组合供电系统各组成要素,设计了适用于不同负荷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模式,包括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供电单元与供电设备典型配置方案等环节,给出了单相供电系统配电变压器的选型方案。为保证单相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针对我国城乡配电网单相供电系统特点,设计了具有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与配变监测系统方案,并对其在单相配电网架空系统与电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最后结合实际项目,利用文中给出的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模式,进行了单相供电系统典型设计,包括供电系统的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接地系统设计、故障自动定位与配变监测系统设计等环节,并重点完成了10kV柱上式单相配电变压器台区设计、一种新型单相配变监测计量箱设计和一种新型10kV单相预装式变电站设计。结果表明,给出的单相供电系统设计方案可有效地应用于我国城乡配电网中,能够为我国城乡配电网中老旧小区单相供电系统改造和新建小区单相供电系统推广实施提供参考。

沈根[2](2014)在《变电站利用变压器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电力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源浪费,电力变压环节是其中之一。电力变压器利用电磁互感原理进行变压,同时导致产生部分的热,这些热量通常是由变压器油带出而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从而降低变压器内部温度,确保其安全运行,这样就造成了该部分的热损失。本文设想利用变压器产生的余热作为热源,对冬季有采暖需求的变电站建筑供暖,这样即可以对变压器内部进行冷却,又可以替代变电站传统的电采暖方式,充分利用余热能源,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变压器余热利用的方式进行探讨,根据东北严寒地区气候特点,结合黑龙江省青冈县220kV变电站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变压器余热利用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其次,通过搭建比例模型实验台,对余热利用供热系统的关键设备参数进行测定,如所选换热器的换热系数、热泵机组的制热系数COP等;通过TRNSYS软件对余热利用供热系统运行情况模拟,得出在采暖季不同时期运行工况下系统能效比EER。再次,对余热利用系统控制运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运行节能的最大化。最后,结合工程设计对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进行概算,并与传统电采暖方式对比,得出回收年限,进行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并做出环保效益评估。变压器余热利用供热系统的研究将对黑龙江地区变电站采暖方式的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姿雅[3](2001)在《韶山7型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分析与计算》文中提出论文基于实际课题“韶山7(SS7)型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分析与计算”,分析了交—直传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在设计中所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详细阐述了SS7型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的结构及其特点,总结了变压器短路阻抗的不同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能够完成实际课题的有限元计算和等值电路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计算出主变压器在电力机车有关运行工况下的等效戴维南电势及电抗数据,为该变压器的设计改进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被厂方采用,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准确和有效的。

袁嗣义[4](1993)在《壳式变压器经济性的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广州地区最近安装的12台心式和壳式500kV单相自耦变压器具体性能数据的对比,深入分析了壳式变压器的优点,探讨了壳式变压器比心式变压器附加损耗低的原因,介绍了E形结构的壳式变压器的特点,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吴伟丽[5](2015)在《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及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磁暴灾害是电网规模增大面临的新问题,由于涉及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和电力系统等多学科,以往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学科领域的局限性很大。本文主要从电力系统角度,研究电网地磁暴灾害的影响因素,电网地磁暴干扰效应,电网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 GIC)的危害,以期为建立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体系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收集、阅读了大量与电网地磁暴灾害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论文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如下:首先,研究了包括地磁暴强度、大地电阻率、电网结构三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作用,以2012年国际上推出的"GIC Benchmark"标准模型为基础,量化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比较了不同因素影响后果的差异。其次,在提出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电网GIC和变压器GIC衍生干扰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成果,针对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变压器GIC无功损耗、GIC温升和电网故障严重程度三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熵理论和极值理论的评估方法及评价指标。重点从三个方面评价电网灾害风险:一是基于变压器GIC无功损耗的评价指标;二是基于变压器GIC温升的评价指标;三是基于电网故障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第三,分析了电网灾害风险的要素和电网GIC及其衍生效应,针对地磁暴对我国超特高压电网和变压器等设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地磁信息和GIC谐波、无功波动等衍生干扰动态响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与思路,构建了地磁暴-电网动态响应一体化模型,建立了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通过GIC Benchmark模型,验证了风险评价指标与框架的有效性。本文研究、建立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和指标的方法,对电网地磁暴灾害理论分析以及灾害防御、治理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为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及指标体系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

贺中禄[6](2017)在《低温热能质提升与转化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低温热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而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在能源短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对低温热实施高效、深度利用可有效缓解发展与能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低温热利用主要有热交换技术、热泵技术、热电转换三种利用方式。后两种利用方式由于可以实现热能的能质提升和能质转化,是该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本文以压缩式热泵和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简称ORC)发电两项技术为研究对象,在继续推进ORC发电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热泵技术和ORC发电技术进行耦合,提出一种热泵和发电双功能集成热系统(Heat Pump and Power Generation Integrated System,简称HP-PG系统),此系统可利用低温热实现发电和热泵双重功能,实现对低温热的灵活、高效、深度利用。本文首先分析低温热能质提升与转化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对压缩式热泵和ORC发电两项技术的技术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两项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有机工质的筛选、系统流固耦合、系统运行参数优化,为研究内容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开发适合于60-100℃温区的高效ORC发电系统形式,系统采取“预热器+蒸发器”组合式换热器和双螺杆膨胀机的结构形式,以最大程度降低热源发电温度和提高系统效率。建立50 kW低温ORC发电系统实验台,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角度出发出发,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获得系统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性能。在最佳运行工况下,系统的输出电功率为46.5 kW,最大发电效率为6.52%,最大?效率为36.3%。根据不同月份的实验数据,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提出一种ORC性能发电量与发电效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此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为完善单功能ORC发电收系统在具体应用发面的不足,本文提出HP-PG系统,即利用同一套装置实现对低温热的热泵功能和发电功能。对其建立热力学模型,在变蒸发温度工况下对系统采用四种不同工质(R245fa、R152a、R142b和R134a)时的循环参数进行计算,以筛选出高效循环工质和获得系统的运行特性,为实验设备研发和运行参数的控制提供数据支撑。为验证HP-PG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在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搭建永磁涡旋式双功能系统实验台。实验采用永磁涡旋机械完成膨胀-发电和驱动-压缩功能,在膨胀过程中的等熵效率的峰值为82.56%,机电效率变化区间为34.5%-51.5%,在压缩过程的容积效率变化范围为0.83-0.96,最大等熵效率为89.3%,机电效率为47%-57.4%。对于系统的整体性能,ORC发电模式的最大发电量为2.95 kW,最大发电效率为3.75%,而热泵模式的制热温度最大为90℃,制热温度低于84℃时,系统COP大于2.25。对原有HP-PG系统实验台进行改进,采用开启式双螺杆机械与永磁电机外连接作为驱动-压缩和膨胀-发电单元,以探究此种形式系统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首先对双功能永磁电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发电效率为33.8%-84.8%,电动效率都基本处于75.0%-90.0%之间。系统的整体性能数据表明,永磁双螺杆式系统可以实现热泵和发电目标,与永磁涡旋式系统相比,其稳定性和鲁棒性较好,可以应用于大功率及热源波动较大的场合。

Solomykov Aleksandr[7](2020)在《核能供热的中俄比较及基本热负荷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集中供热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节能减排压力随之增加。目前,中国面临着调整能源结构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迫切需要,寻找有效、可靠、经济的清洁供热能源的相关课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核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其环保性、高能量密度性以及稳定性等优势是核能供热技术研究的起点。目前,中国核能供热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标准规范等各方面都亟待开展系列深入的研究。首先,详细梳理了俄罗斯与中国核能供热技术发展的历程。将俄罗斯的核能供热归纳为五个发展阶段,中国有四种核能供热技术在不同时期得到发展。分析了俄罗斯核能供热关键技术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AST-500反应堆的低温核能供热、核电站汽轮机组抽汽供热以及目前世界领先的漂浮式核能热电厂,并与中国低温核能供热堆及核电站汽轮机组抽汽供热技术进行了对比,指出俄罗斯目前核能供热技术以核电站汽轮机组抽汽供热为主;给出了俄罗斯和中国未来核能供热战略政策的对比;对与核能供热密切相关的长输供热管网技术也进行了比对分析;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核电站通风技术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梳理了两国相关标准体系,进行了中俄两国核电站通风技术标准化相互借鉴探析,为进一步完善两国核电站暖通空调标准及防火规范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中国和俄罗斯在核能供热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成熟的核能热电联产技术和经验对中国发展核能供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其次,研究了低温核能供热堆最佳基本热负荷比例。在分析中国低温核能供热堆供需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反应堆功率调节范围及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低温核能供热堆热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在低温核能供热堆功率条件而范围为20%时,以东北地区典型城市为例,计算出低温核能供热堆最佳基本热负荷比例为0.30.5。针对中国非供暖期集中供热负荷较低的问题,提出提高低温核能供热堆热负荷因子的措施,包括跨季节蓄热系统、供热及海水淡化联供以及冷热联产技术。再次,基于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RPES)建立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研究了核能热电联产的优化基本热负荷。通过对常规热电厂与核能热电厂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以核能热电联产系统的最大一次能源相对节能率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同时,建立了核能热电联产系统的能耗及供热量等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对核能热电联产最佳热化系数进行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核能热电联产最佳热化系数的关键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对中国北方集中供热区的92座城市进行了主要影响因素对核电站供热系统最佳热化系数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主要条件参数中,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曲线的无因次量β与最佳热化系数相关度最高。得到了在不同影响因素变化范围内的最佳热化系数回归公式。在不考虑常年性热负荷条件下,综合考虑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模型估算的核电站供热系统最佳热化系数范围为0.6130.735。

蔡帝生[8](2012)在《基于经济效益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网的安全稳定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电网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既要保证一定的设备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又要努力降低检修成本的压力。因此,如何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损耗,是供电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传统维修方式容易带来安全隐患且效率低下问题,同时用电量急剧增加导致维修量越来越大,因此维修投入居高不下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输、变、配电设备中最重要和最昂贵的设备之一,也是其中容量大、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其运行状态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当变压器一旦发生故障时,轻则影响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重则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随时检测变压器状态,及早发现并排除变压器可能存在的故障,已成为保障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及其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探讨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基础上,本文以可靠性分析技术、寿命管理与预测技术及状态检修的经济技术分析为核心,建立了基于经济效益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与现有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两个系统所具有的数据库和监测设备,对变压器实现经济的检修策略。本研究成果亦可作为遂溪供电局其它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参考,为降低输变电设备的检修成本提供思路。

马卫华[9](2014)在《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特高压电网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的工程应用技术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是在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技术资料和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的设计选型以及现场安装、试验、调试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对变压器整体结构型式、调压方式、冷却方式、变电容量、第三侧电压、阻抗电压等内容的分析与研究,选择了采用单相、自耦、本体变与调压补偿变分体布置的变压器作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同时确定了采用中性点变磁通调压方式和强迫油循环非导向冷却方式以及变压器容量、第三侧电压值、阻抗电压值及内绝缘水平。通过对全密封绝缘油净化处理系统的整体设计以及对滤油设备、绝缘油净化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全密封绝缘油净化处理系统的配置要求、完善了其使用功能,优化了滤油方法,并对颗粒度指标控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解决了工程现场对绝缘油指标控制严以及净化工作量大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变压器高压出线装置与高压套管吊装、抽真空与真空注油、热油循环等安装作业流程的分析,明确了高压出线装置与高压套管的吊装方法以及抽真空时间与真空度控制、注油速度与油温控制、热油循环时间控制等技术要求。通过对本体变、调压补偿变绕组连同套管的感应耐压带局放测量试验的加压程序、试验判据的分析与试验设备参数选择的计算,提出了工程现场试验工作步骤以及主要的抗干扰措施。通过对调压补偿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分析,明确了差动保护配置要求,并对指定档位下的平衡系数与差动电流进行了计算,同时完成了电流互感器极性变化准确性的现场校验。通过对变压器设计选型与现场安装、试验、调试各应用环节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对后续更进一步提升工程现场应用技术水平与变压器长期安全运行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振东[10](2021)在《油页岩原位开采连续螺旋折流板式电加热器传热性能和加热效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油气资源消费量和生产量存在巨大的不平衡。而我国的油页岩资源十分丰富,油页岩加热至裂解温度(450~550℃)可转化为油页岩油,是一种潜在的石油替代资源。油页岩原位转化是在地下将油页岩裂解为油页岩油,是油页岩清洁高效开发的必然趋势。温度(热量)是油页岩原位转化的关键因素,井下加热技术将加热器放置在井下,产生的高温热载体可直接加热油页岩层。井下加热器是井下加热技术的关键设备,现有燃烧式井下加热器存在燃烧稳定性差,火焰熄灭后不易再点燃的问题。此外,现有的电热式井下加热器以热传导方式加热油页岩层,加热效率低,且电加热棒表面无强化传热结构,加热器的寿命较短。因此,本文将连续螺旋折流板结构引入油页岩原位开采井下电加热器,以电加热棒为热源加热高温空气,对连续螺旋折流板式井下电加热器的传热性能和加热效率开展详细研究。首先,为研究螺距对加热器传热性能和加热效率的影响,开展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对弓形折流板和连续螺旋折流板式加热器的壳程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发现弓形折流板加热器的壳程流态紊乱,而连续螺旋折流板加热器的壳程流动均匀,加热棒壁面温度分布均匀,因此,连续螺旋折流板结构更适合油页岩原位开采井下电加热器。通过搭建的井下电加热器实验系统,对螺距分别为50 mm、110 mm、160 mm和210 mm的四种连续螺旋折流板式井下电加热器(H50、H110、H160、H210)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连续螺旋折流板的螺距越大,电加热棒的壁面平均温度越高,其变化速率越大,H50比H210低36.8%~44.4%。加热功率和质量流量对壁面平均温度的影响更为显着。综合性能指标K/△P随加热功率的变化无明显趋势,而随质量流量的增加却显着减小。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螺旋折流板螺距的减小,加热器的强化传热能力增强,修正熵产数和无量纲热阻逐渐减小。H110、H160和H210在低雷诺数区间的加热效率较高,而H50在高雷诺数区间内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然后,研究了封隔器设置位置对井下电加热器传热性能和加热效率的影响。通过加热器样机的井下实验,发现仅在注热井的井头进行密封时,注热井中的高温空气将向油页岩顶板传递热量,同时在注热井底部形成局部冷热对流。因此,提出了井下电加热器和封隔器协同工作,提高高温空气的能量利用率。基于此,设计井下工况模拟装置,对在加热器的出口设置封隔器(方案1)和加热器的入口设置封隔器(方案2)两种方案分别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器的出口温度在初始阶段上升较快,而在第二阶段逐渐下降,在最后阶段保持稳定。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与螺旋折流板的螺距、加热功率和质量流量有关。方案2中的壳程空气温度高于方案1,因此,方案2中所有井下加热器的电加热棒壁面温度均高于方案1。除H50外,综合性指标随质量流量和加热功率的变化无明显趋势。总成本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再急剧增长,而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呈线性增长。方案1中,加热器的强化传热能力更强,因此其不可逆损失小于方案2。在高雷诺数区域,与H160和H210相比,H50的不可逆损失最小,其加热效率最高。就加热器的传热性能、经济性和加热效率而言,将封隔器设置在井下电加热器的出口是油页岩原位开采井下注热技术的最佳方案。最后,为进一步提高井下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提出双壳体井下加热器结构。通过改变壳程空气的流动路径,回收并减少加热器壳体产生的热损失,进而提高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对三种螺距的单壳体和双壳体加热器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壳体结构对加热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流量对加热速率的影响大于加热功率。在壳程流场充分发展段,电加热棒壁面温度沿X轴线性增大。除加热器入口和出口处的壳体温度外,逆流双壳体加热器(CDS-DEH)和顺流双壳体加热器(PDS-DEH)的壳体温度分别比单壳体加热器(SS-DEH)低22.55%~80.00%和55.94%~74.43%。壳程空气以强制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从电加热棒壁面吸收热量,以强制对流传热为主。加热器壳体以热辐射和自然对流两种方式散失热量,以辐射传热为主。质量流量和加热功率对双壳体井下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无显着影响,而对单壳体井下电加热器影响较为显着。在实验范围内,PDS-DEH、CDS-DEH和SS-DEH的能量利用率分别为98.69%~99.80%、98.08%~99.65%和84.43%~94.25%,这表明,双壳体结构通过改变壳程空气的流动路径可有效的提高井下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尤其对井下注热方案设计和注热工艺参数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二、壳式变压器经济性的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壳式变压器经济性的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配电网中单相供电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单相供电系统应用与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2 单相供电系统研究
    2.1 单相供电系统解析
        2.1.1 单相供电系统的基本特征
        2.1.2 单相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2.1.3 单相供电系统优越性与局限性
        2.1.4 单相供电系统对配电网的影响
        2.1.5 单相供电系统应用场合
    2.2 单相配电变压器
        2.2.1 D11单相R型卷铁心配电变压器
        2.2.2 DH15单相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
    2.3 本章小结
3 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模式设计
    3.1 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区域分类
    3.2 A类典型供电模式设计
        3.2.1 中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3.2.2 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3.2.3 供电单元设计与供电设备选型
        3.2.4 接地系统设计
    3.3 B类典型供电模式设计
        3.3.1 中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3.3.2 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3.3.3 供电单元设计与供电设备选型
        3.3.4 接地系统设计
    3.4 C类典型供电模式设计
        3.4.1 中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3.4.2 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3.4.3 供电单元设计与供电设备选型
        3.4.4 接地系统设计
    3.5 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模式
    3.6 本章小结
4 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与配变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4.1 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方案设计
        4.1.1 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简介
        4.1.2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
        4.1.3 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在架空系统中的应用
        4.1.4 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在电缆系统中的应用
    4.2 单相配变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4.2.1 单相配变监测系统总体构成
        4.2.2 监控主站的功能及实现
        4.2.3 单相配变监测仪的功能及实现
    4.3 系统设计方案特点
    4.4 本章小结
5 单相供电系统实例设计
    5.1 单相供电系统在城网老旧小区实施实例设计
        5.1.1 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前状况
        5.1.2 老旧住宅小区单相供电系统设计
    5.2 单相供电系统在城网新建小区实施实例设计
        5.2.1 新建住宅小区区域状况
        5.2.2 新建住宅小区单相供电系统设计
        5.2.3 新建住宅小区单相供电系统设计方案特点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变电站利用变压器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变压器冷却系统原理
        1.1.2 变电站传统采暖方式
    1.2 变压器余热利用的研究现状
    1.3 利用热泵回收余热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变压器余热利用方案提出
    2.1 变电站情况普查
    2.2 青冈变电站概况
        2.2.1 地理位置及气象参数
        2.2.2 变电站概况
    2.3 变压器余热利用分析
    2.4 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2.4.1 热泵的定义及原理
        2.4.2 热泵性能指标
        2.4.3 热泵的运行
    2.5 空调系统设计原则
    2.6 课题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余热利用系统比例实验台设计与实验分析
    3.1 实验研究概述
        3.1.1 实验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3.1.2 实验室的自然条件
        3.1.3 实验需测试参数
    3.2 实验台结构与设计
        3.2.1 实验台结构
        3.2.2 实验台系统设计
        3.2.3 实验台设备汇总表
    3.3 实验测控系统
        3.3.1 测控设备选择
        3.3.2 测点布置及监测软件介绍
    3.4 实验内容
        3.4.1 实验方案
        3.4.2 计算公式
    3.5 实验结果分析
        3.5.1 换热器对系统COP的影响
        3.5.2 油温变化对系统COP的影响
        3.5.3 油循环流量变化对系统COP的影响
    3.6 换热器的综合对比及选择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用TRNSYS软件对余热利用系统运行模拟
    4.1 利用变压器余热供热的热泵系统设备
    4.2 TRNSYS软件介绍
        4.2.1 TRNSYS软件背景
        4.2.2 TRNSYS软件功能
    4.3 变压器余热利用系统模型建立
        4.3.1 变压器余热利用系统模型标准部件
        4.3.2 气象参数
        4.3.3 模型参数的确定
    4.4 系统模拟方案与运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压器余热利用系统控制运行方案设计
    5.1 控制系统介绍
        5.1.1 控制系统功能
        5.1.2 控制系统组成及作用
    5.2 系统的控制运行方案
        5.2.1 变压器油温控制方案
        5.2.2 采暖季系统控制运行方案
        5.2.3 夏季制冷系统控制运行方案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变压器余热利用系统经济环保效益分析
    6.1 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6.1.1 系统初投资概算
        6.1.2 系统回收年限
    6.2 系统环保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韶山7型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分析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任务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外电力机车的发展及我国铁路的现状
    1.4 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要求及对策
第二章 交—直传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1 绕组电流中的高次谐波
        2.1.1 高次谐波产生的原因
        2.1.2 交—直电力机车产生的谐波及其特征
    2.2 电力机车运行环境对其设计的要求
    2.3 直流磁化问题
    2.4 轻量化、小型化问题
第三章 韶山7(SS7)型电力机车壳式变压器的结构与特点
    3.1 概述
    3.2 韶山7型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结构
        3.2.1 主变压器
        3.2.2 其他主要设备的结构
    3.3 采用壳式变压器的主要特点
        3.3.1 容量较大,运输方便
        3.3.2 损耗低
        3.3.3 冲击电位分布好
        3.3.4 机械力小,强度好
        3.3.5 冷却效果好
        3.3.6 结构紧凑,引线安装方便
第四章 变压器短路阻抗的计算方法
    4.1 概述
    4.2 磁路法
    4.3 能量法
    4.4 漏磁组法
    4.5 解析法
    4.6 有限单元法
        4.6.1 概述
        4.6.2 电磁场的有限元法
    4.7 长圆形线圈变压器短路阻抗的计算
第五章 有关工况下各绕组间的漏磁影响
    5.1 韶山7型电力机车运行工况简介
    5.2 牵引变压器运行工况的漏磁场分析与计算
        5.2.1 分析思路概述
        5.2.2 用有限元法分析双线圈的短路电抗
        5.2.3 导纳矩阵的研究
        5.2.4 工况计算的结果与结论
        5.2.5 计算结果的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6.3 研究体会
附录一 韶山7型电力机车电气传动主电路原理图
附录二 项目结题证明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及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影响因素
    2.1 电网地磁暴灾害机理
        2.1.1 地磁暴影响下电网故障过程
        2.1.2 地磁暴影响下电网故障机理
        2.1.3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特点
    2.2 电网磁暴灾害风险影响因素
        2.2.1 地理位置
        2.2.2 大地电性结构
        2.2.3 电网参数与结构
        2.2.4 电力设备
        2.2.5 调度与控制策略
        2.2.6 影响因素的分类
        2.2.7 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法
    2.3 算例分析
        2.3.1 地理位置和大地电性结构的影响分析
        2.3.2 电网参数与结构的影响分析
        2.3.3 电力设备因素的影响分析
        2.3.4 GIC治理装置的影响分析
        2.3.5 影响因素对比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关键问题
    3.1 自然灾害影响下电网故障风险评估模型综述
    3.2 磁暴场景模型及其概率测度
        3.2.1 磁暴场景模型构建方法分析
        3.2.2 磁暴感应地电场概率模型与计算方法
        3.2.3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3.3 电网地磁暴灾害故障严重度
        3.3.1 自然灾害影响下电力系统故障严重度指标
        3.3.2 电网地磁暴灾害严重度评价指标
        3.3.3 变压器GIC温升模型
    3.4 风险评估其他问题
        3.4.1 电网地磁暴影响下电压失稳判断方法
        3.4.2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防御方法
        3.4.3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防御技术
        3.4.4 变电站GIC优化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研究
    4.1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1.1 风险评估模型
        4.1.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磁暴感应地电场极值概率测度模型
        4.2.1 阈值的选取
        4.2.2 参数估计
        4.2.3 磁暴感应地电场极值概率测度
        4.2.4 地电场极值概率测度模型建立方法
        4.2.5 中低纬度地电场极值概率测度计算
    4.3 电网磁暴灾害故障严重度
        4.3.1 熵理论
        4.3.2 变压器GIC无功效应指标
        4.3.3 变压器GIC温升效应指标
        4.3.4 电网故障严重度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研究
    5.1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思路
        5.1.1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需求
        5.1.2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事件分析
    5.2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内容
        5.2.1 地磁暴-电网动态响应的关键问题
        5.2.2 地磁暴影响-电网动态响应实现方式
        5.2.3 电网地磁暴故障灾害风险评估流程
        5.2.4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内容分析
    5.3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
        5.3.1 地磁暴场景模型
        5.3.2 磁暴感应地电场-电网GIC模型
        5.3.3 电力变压器GIC效应分析
        5.3.4 评估框架实现方法与步骤
        5.3.5 风险评估步骤
    5.4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GIC BENCHMARK模型基本参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6)低温热能质提升与转化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能源现状
        1.1.2 低温热能利用现状
        1.1.3 低温热能利用技术
    1.2 ORC发电与压缩式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1.2.1 ORC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2.2 压缩式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低温热能质提升与转化技术分析
    2.1 低温热能质提升与转化原理与方法
    2.2 能质提升与转化关键技术问题
        2.2.1 循环工质的选择
        2.2.2 热流体机械与循环工质性质的耦合匹配
        2.2.3 系统运行参数优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温热ORC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3.1 ORC系统热力学模型
        3.1.1 蒸发器
        3.1.2 膨胀机
        3.1.3 冷凝器
        3.1.4 工质泵
        3.1.5 评价指标
    3.2 低温热ORC发电系统实验研究
        3.2.1 实验系统组成
        3.2.2 实验方法与数据误差
        3.2.3 实验结果
    3.3 ORC系统性能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泵与发电双功能集成热系统
    4.1 现单一功能技术应用困境
    4.2 HP-PG系统技术特征
        4.2.1 HP-PG系统运行原理与方法
        4.2.2 HP-PG系统中关键技术
        4.2.3 HP-PG系统优势及应用
    4.3 HP-PG系统理论循环性能
        4.3.1 循环工质选择
        4.3.2 系统模型
        4.3.3 系统循环参数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永磁涡旋式HP-PG系统实验研究
    5.1 实验系统组成
        5.1.1 永磁同步涡旋机械
        5.1.2 换热器
        5.1.3 工质循环泵
        5.1.4 节流阀
        5.1.5 其他辅助设备
        5.1.6 参数测量与误差分析
    5.2 实验内容和方法
        5.2.1 实验内容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5.3.1 永磁同步涡旋压缩膨胀一体机性能
        5.3.2 ORC发电模式系统性能
        5.3.3 热泵模式系统性能
    5.4 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永磁螺杆式HP-PG系统实验研究
    6.1 永磁电机性能测试
        6.1.1 永磁电机发电性能测试
        6.1.2 永磁电机电动性能测试
        6.1.3 小结
    6.2 永磁双螺杆式HP-PG系统性能实验
        6.2.1 实验方法
        6.2.2 实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核能供热的中俄比较及基本热负荷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核能供热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核能供热系统的基本热负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2 中俄核能供热技术发展与关键技术的对比
    2.1 中俄核能供热技术发展历程分析
        2.1.1 俄罗斯核能供热技术发展历程
        2.1.2 中国核能供热技术发展历程
    2.2 中俄核能供热的关键技术的对比
        2.2.1 俄罗斯核能供热的关键技术
        2.2.2 中国核能供热的关键技术
        2.2.3 中俄核能供热的关键技术对比
    2.3 中俄核能供热经验及发展战略对比
        2.3.1 俄罗斯核能供热经验及发展战略
        2.3.2 中国核能供热经验及发展战略
    2.4 中俄长输供热管网技术对比研究
        2.4.1 俄罗斯长输供热管网技术
        2.4.2 中国长输供热管网技术
        2.4.3 中俄长输供热管网技术对比探析
    2.5 中俄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标准的对比
        2.5.1 核电站通风系统特点
        2.5.2 俄罗斯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标准体系及特点
        2.5.3 中国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标准体系及特点
        2.5.4 中俄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标准体系对比分析
    2.6 俄罗斯核能供热技术对中国的相互借鉴
    2.7 本章小结
3 低温核能供热堆的基本热负荷分析
    3.1 低温核能供热堆设计及运行的基本参数
        3.1.1 低温核能供热堆基本热负荷比例
        3.1.2 低温核能供热堆热负荷因子
        3.1.3 核反应堆的功率调节范围
    3.2 低温核能供热堆的供热能力及运行特点
        3.2.1 低温核能供热堆的功率调节范围分析
        3.2.2 中国集中供热系统全年热负荷变化特点
        3.2.3 中国低温核能供热堆的供需矛盾分析
    3.3 低温核能供热堆最佳基本热负荷比例分析
        3.3.1 前苏联低温核能供热站的基本热负荷比例
        3.3.2 中国低温核能供热系统热负荷类型的确定
        3.3.3 中国低温核能供热堆基本热负荷确定方法
    3.4 提高低温核能供热堆热负荷因子措施的分析
        3.4.1 跨季节蓄热系统
        3.4.2 水热联产技术
        3.4.3 冷热联产技术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的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
    4.1 核能热电联产的热力学评价指标
        4.1.1 热电联产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4.1.2 热电分产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4.1.3 热电联产系统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RPES)
        4.1.4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化系数
        4.1.5 热力网输送效率
    4.2 基于RPES的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建立
        4.2.1 核能热电联产一次能源相对节约率计算模型
        4.2.2 核能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系统能耗的计算
        4.2.3 核能热电联产供热量的计算
        4.2.4 基于RPES的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
    4.3 核能热电联产热化系数优化模型关键控制变量的确定
        4.3.1 核能热电联产二回路热力系统的控制变量
        4.3.2 供热系统的控制变量
    4.4 核能热电联产最佳热化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4.4.1 基于正交试验的热化系数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4.4.2 气候参数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4.4.3 长输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4.4.4 锅炉房热效率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4.4.5 核电站汽轮机组抽汽热功率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4.4.6 一次管网输送效率对最佳热化系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基于经济效益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检修策略的发展及技术应用
    2.1 设备检修体制的发展历程
        2.1.1 事后维修
        2.1.2 预防性检修
        2.1.3 状态检修
    2.2 状态检修的基本原理
        2.2.1 状态检修的基本概念
        2.2.2 状态检修的理论基础—设备失效机理
    2.3 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3.1 设备的状态监测
        2.3.2 设备的故障诊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压器的故障检测诊断
    3.1 概述
    3.2 变压器的分类及常见故障
        3.2.1 变压器的分类
        3.2.2 变压器的常见故障
    3.3 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3.3.1 特征气体判断法
        3.3.2 三比值法
        3.3.3 其它辅助判断方法
    3.4 变压器的在线监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经济效益的变压器状态检修技术基础
    4.1 变压器的可靠性分析技术
    4.2 变压器寿命管理与预测技术
    4.3 变压器状态检修的经济分析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遂溪供电局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构建及实证分析
    5.1 概述
    5.2 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平台
    5.3 变压器状态检修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变压器设计选型研究
    2.1 总体结构选择
        2.1.1 相数选择
        2.1.2 芯柱结构选择
        2.1.3 自耦式选择
        2.1.4 调压方式选择
        2.1.5 结构型式选择
    2.2 变压器容量选择
    2.3 变压器第三侧电压选择
    2.4 变压器绝缘水平选择
    2.5 变压器冷却方式和温升限值选择
    2.6 变压器阻抗电压选择
    2.7 变压器主要参数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压器安装关键技术研究
    3.1 绝缘油净化处理
        3.1.1 绝缘油质量要求
        3.1.2 集中式全密封滤油系统
        3.1.3 采用单向滤油方法
        3.1.4 采用技术先进的真空滤油机
        3.1.5 颗粒度指标控制的重要措施
    3.2 高压出线装置及高压套管吊装
    3.3 抽真空与真空注油
    3.4 热油循环脱气与静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压器交接试验关键技术研究
    4.1 本体变绕组连同套管长时感应耐压带局放测量试验
        4.1.1 试验准备
        4.1.2 加压程序
        4.1.3 试验接线
        4.1.4 试验设备选择
        4.1.5 工作步骤
        4.1.6 合格判据
        4.1.7 抗干扰措施
    4.2 调压变绕组连同套管的感应耐压试验带局放测量试验
        4.2.1 加压程序
        4.2.2 合格判据
        4.2.3 试验接线
        4.2.4 试验参数估算
        4.2.5 工作步骤
        4.2.6 抗干扰措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压器保护调试关键技术研究
    5.1 调压补偿变差动保护TA极性分析
    5.2 调压补偿变差动保护配置要求
    5.3 平衡系数与差动电流计算
        5.3.1 调压变(3档)各侧平衡系数与差动电流计算
        5.3.2 补偿变(3档)各侧平衡系数与差动电流计算
    5.4 差动保护极性校验
        5.4.1 调压变差动保护极性校验
        5.4.2 补偿变差动保护极性校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油页岩原位开采连续螺旋折流板式电加热器传热性能和加热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3 井下加热器研究现状
        1.3.1 燃烧加热式井下加热器研究现状
        1.3.2 电加热式井下加热器研究现状
    1.4 强化传热结构研究现状
        1.4.1 搭接螺旋折流板结构研究现状
        1.4.2 连续螺旋折流板结构研究现状
        1.4.3 熵产理论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连续螺旋折流板式井下电加热器传热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井下电加热器壳程流场和温度场分析
        2.2.1 井下电加热器模型
        2.2.2 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2.2.3 网格划分与求解方法
        2.2.4 壳程流体与边界条件
        2.2.5 加热器壳程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特性
    2.3 连续螺旋折流板式井下电加热器传热性能实验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方案与步骤
        2.3.3 实验数据处理
        2.3.4 实验不确定度
    2.4 连续螺旋折流板式井下电加热器传热性能和加热效率分析
        2.4.1 螺距对电加热棒壁面温度的影响
        2.4.2 螺距对加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
        2.4.3 螺距对加热器熵产和热阻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连续螺旋折流板式电加热器样机井下实验
    3.1 引言
    3.2 加热器井下实验装置
        3.2.1 加热器样机
        3.2.2 加热器密封结构设计
        3.2.3 井下实验系统
    3.3 井下实验方案与步骤
    3.4 井下加热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封隔器位置对井下电加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封隔器位置对井下电加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方案与步骤
    4.3 实验数据处理
        4.3.1 电加热器壳程传热性能
        4.3.2 电加热器经济性
        4.3.3 实验不确定度
    4.4 封隔器位置对井下电加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4.4.1 封隔器位置对加热器温度的影响
        4.4.2 封隔器位置对加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
        4.4.3 封隔器位置对加热器经济性的影响
        4.4.4 封隔器位置对加热器熵产和热阻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壳体结构井下电加热器传热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双壳体加热器实验
        5.2.1 实验装置
        5.2.2 实验方案与步骤
    5.3 加热器实验数据处理
        5.3.1 壳体自然对流和热辐射
        5.3.2 加热器壳程强化传热
        5.3.3 实验不确定度
    5.4 壳体结构对加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5.4.1 壳体结构对加热器温度特性的影响
        5.4.2 壳体结构对加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
        5.4.3 壳体结构对加热器壳程与壳体传热特性的影响
        5.4.4 壳体结构对加热器能量利用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介
    二、发表学术论文
    三、授权专利
    四、参与的科研项目
    五、参与的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壳式变压器经济性的技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配电网中单相供电系统设计[D]. 李睿.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2]变电站利用变压器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研究[D]. 沈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4)
  • [3]韶山7型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分析与计算[D]. 王姿雅. 湖南大学, 2001(01)
  • [4]壳式变压器经济性的技术分析[J]. 袁嗣义. 变压器, 1993(01)
  • [5]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及指标研究[D]. 吴伟丽.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1)
  • [6]低温热能质提升与转化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 贺中禄. 天津大学, 2017(01)
  • [7]核能供热的中俄比较及基本热负荷优化研究[D]. Solomykov Aleksandr.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经济效益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研究[D]. 蔡帝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9]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马卫华.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1)
  • [10]油页岩原位开采连续螺旋折流板式电加热器传热性能和加热效率研究[D]. 王振东.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壳牌变压器经济性技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