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良好的早籼中熟品种——“辐条8--1”

推广良好的早籼中熟品种——“辐条8--1”

一、值得推广的早籼中熟良种——“辐8--1”(论文文献综述)

缪一栩[1](2020)在《水稻抽穗期基因DTH6的定位与育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在世界粮食生产上具有重要地位,水稻的高产、稳产关系着人民的生计与社会的稳定。抽穗期决定水稻的区域适应性,同时也影响水稻的产量,是水稻品种选育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选用抽穗期适宜的品种可以促使水稻充分利用其种植区域的温光资源,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同时能够避免低温霜冻带来产量与品质的下降。挖掘和克隆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有助于探明其抽穗期调控机制,对水稻育种过程中抽穗期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抽穗期受温度、光照、土壤等多重环境因素影响,由主效与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其遗传机理十分复杂。目前,水稻抽穗期已有较多研究,克隆了 30多个基因,但对抽穗期调控遗传网络的了解仍不够全面。在水稻育种,尤其是亚种间杂交稻育种中,F1代常出现超亲迟熟的现象,这成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水稻抽穗期基因鉴定与克隆,研究其分子功能,进一步完善抽穗期调控的遗传网络,为水稻育种中抽穗期的精准调控提供理论指导。在前期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在以黄华占为供体亲本,WY3R(抗条武育粳3号)为受体亲本构建的导入系群体T1-T133中,鉴定出抽穗期较WY3R抽穗期明显提早的两个株系T1与T96。本研究利用WY3R与T1、T96分别配制次级分离群体用于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并于T1中鉴定到一个新的抽穗期基因DTH6,相关结果为该基因的克隆与进一步阐明抽穗期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并有助于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改良。具体结果如下:(1)2017年至2019年,于扬州正季及海南冬季分别种植T1、WY3R及其T1/WY3R F1,同时在扬州进行短日处理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显示,扬州正季长日条件下,T1抽穗期为81天,WY3R抽穗期为102天,F1抽穗期为87天;海南冬季种植和扬州正季遮光或推迟播种的短日条件下,T1抽穗变化不明显,WY3R抽穗期明显缩短。以上结果表明T1及所配杂种F1感光性较WY3R明显减弱。(2)根据T1/WY3R的F2群体内植株的抽穗期,遗传分析表明群体内抽穗期分离受1对基因控制;利用T1/WY3R的F2、F3、F4群体内近8500株单株将T1中携带的抽穗期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Hd1向短臂方向,与Hd1紧密连锁。定位结果表明T1携带一个新的抽穗期基因,将该基因暂定名为DTH6。结合关键交换株的重测序结果,推测DTH6可能来源于自然突变。(3)2017年冬季海南,配制了 T1与33个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的F1;2018年正季扬州,抽穗期鉴定结果表明,大多数F1较配组亲本抽穗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早,与感光性较强的迟熟品种杂交,F1抽穗期较原亲本品种有明显提早,表明T1中DTH6位点在多数品种背景中能有效减弱植株的感光性,可用于改善杂交稻育种中F1代超亲迟熟的问题。(4)2017年起,以T1与恢复系YR6杂交和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至2019年正季扬州,获得3个BC3F2改良株系;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改良系仅一次枝梗数与千粒重与YR6存在差异,其他性状已回复至YR6。

汪玥[2](2019)在《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山区抗病性鉴定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稻瘟病和稻曲病是危害安徽省皖南山区水稻生产的两种主要病害。在防治水稻病害的众多方法中,效果最好、安全性最强的一种方式就是培育抗病品种。但病菌本身种类较多,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培育好的抗病品种在推广过程中,极有可能会丧失抗性,因此,在筛选水稻抗病品种时,需要有效鉴定水稻田间抗性。针对审定品种,本文连续四年对田间病圃进行抗病性鉴定,对审定品种的稻曲病抗性和稻瘟病抗性进行准确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中粳稻、晚粳稻五个类型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存在十分显着的差异,而早籼稻的感病频率最明显,晚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在10个选育的水稻品种中,对稻瘟病高抗的品种为新优188和当育粳10号;中抗品种为Ⅱ优838、嘉兴8号以及1148;感病品种为协优92、竹青早、嘉兴早。(2)当水稻品种不同时,该水稻的稻曲病抗性也存在差异性,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中粳稻、晚粳稻五个类型水稻在焦村镇具有十分显着的稻曲病抗性差异,这5种水稻的感病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晚籼稻>中籼稻>早籼稻>中粳稻>晚粳稻。相对来说粳型品种比籼型品种对稻曲病抗性更好。在10个水稻品种中,对稻曲病高抗的品种为新优188、当育粳10号、Ⅱ优838;中抗品种为嘉兴8号、1148、天协1号、当粳8号、协优92、竹青早、嘉兴早。

徐珠琴[3](2019)在《三种栽插模式对双季稻“双超”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出湘中东双季稻区丰产节本高效技术模式。本试验早稻选用株两优819、晚稻选用H优518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3种不同栽插模式(人工抛秧、常规机插、少苗机插)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动态、产量与产量构成、产量形成、成本经济效益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与结论:1、早晚稻少苗机插秧苗素质表现优于人工抛秧和常规机插。早稻移栽时,常规机插基本苗显着高于少苗机插和人工抛秧,较少苗机插高54.2%,较人工抛秧高60.3%,但常规机插分蘖力与成穗率显着低于少苗机插。晚稻也成同样规律,少苗机插分蘖力与成穗率显着高于人工抛秧和常规机插。早晚稻生育期常规机插最短,人工抛秧次之,少苗机插最长。2、三种栽插模式中,少苗机插营养生长阶段最长,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干物质积累总量、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少苗机插干物质积累总量较常规机插高,且显着高于人工抛秧,其余各个指标也呈同样的规律。三种栽插模式处理早稻收获指数,分别为常规机插61.6%、少苗机插65.4%、人工抛秧51.4%,晚稻收获指数为,常规机插56.6%、少苗机插57.3%、人工抛秧54.4%,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增加干物质积累有利于高产,少苗机插的源、流、库均得到明显改善,最终能增加产量。3、三种栽插模式对早晚稻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影响均显着,少苗机插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显着高于较常规机插和人工抛秧。早稻实测产量少苗机插较常规机插高692kg/hm2,较人工抛秧高718 kg/hm2;晚稻实测产量少苗机插较常规机插高646kg/hm2,较人工抛秧高885 kg/hm2。4、研究了三种栽插模式对早晚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苗机插成本最低,其次是常规机插,人工抛秧成本最高。早晚稻少苗机插用种量总成本较常规机插少50%,其余各项成本基本持平;少苗机插早晚稻用种量总成本、育秧总成本、移栽总成本、追肥总成本均低于人工抛秧。少苗机插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人工抛秧,常规机插最低。

龚桥[4](2018)在《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优质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对川华A的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利用区试资料总结其所配组合川华优32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一、川华A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川华A的亲本分别是中浙A群体中发现的可育株ZZB-28-1和优质保持系中间材料丝苗2-7,野败型胞质。主要特征特性研究表明,川华A的播始历期和叶龄与川106A相当;分蘖力较强,细长粒形,谷粒长宽比3.5,千粒重约23g。败育彻底,花粉败育类型以典败为主。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活力强。保持系的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二级。二、用川华A等亲本进行的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为:1、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等9个性状的差异主要受遗传控制。川华A的产量GCA效应值为-3.15;日产量GCA川华A仅次于冈46A;川华A的生育期、有效穗等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均存在显着差异,可以配组出不同类型的杂交稻新组合;川华A的日产量GCA比较突出。2、特殊配合力(SCA)方面,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的SCA效应值的差异都明显。川华A所配组合的单株产量、日产量、生育期、着粒密度、穗平着粒数和结实率等6个性状的SCA均列首位,组合川华A/蜀恢527、川华A/成恢3203的日产量SCA效应值居所有组合的前两位。表明川华A的多数性状SCA比较突出。3、在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素的F1基因型方差中,GCA方差所占的比重均在50%以上,表明这些性状的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生育期等6个性状都是母本的GCA方差所作的贡献大,这些性状以加性遗传为主;但是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这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双亲的互作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的非加性遗传作用更强。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方面,单株产量与日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有效穗、着粒数和着粒密度正相关;日产量与有效穗、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四、川华A的配套制种技术方面,制种调差应为父本与不育系同期或比不育系早1-2天;“九二〇”每公顷用量控制在180g-225g(比常规减少15%左右);适时提早收割,避免高温暴晒。在大面积制种试验田中实收测产,平均产量212kg/667㎡。五、所配组合川华优320在四川省区试中,两年平均产量8.535t/hm2,比对照增产6.08%;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629t/hm2,比对照增产6.5%;区试鉴定为国标二级优质米;表现出熟期较早、优质抗病、丰产稳产等特征。于201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严贤诚[5](2018)在《水稻空间诱变与重离子诱变效应分析及突变体定向筛选》文中指出水稻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基础,利用多种类型的诱变手段结合现代生物学定向创新水稻优异种质具有重要意义。空间诱变是我国空间生物学与水稻遗传育种的创新结合,在水稻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中发挥了突出作用。重离子辐射是空间辐射的有效模拟手段,对于拓宽水稻空间诱变育种应用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对于水稻空间诱变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有关重离子辐射与空间诱变对于水稻的生物学效应比较仍缺乏报道。此外,对于诱变后获得的大量个体,如何高效精准的鉴定不同类型的突变体,进而构建突变体库服务于育种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于提升水稻诱变育种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空间诱变以及重离子诱变两种技术手段对华航31号干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对诱变当代进行了表型及细胞学的诱变效应的分析。对于诱变后代,本研究对基因型的定向筛选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针对直链淀粉含量及粒型性状进行了表型和基因型的定向筛选,并获得系列候选突变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空间诱变与重离子诱变(80Gy),空间诱变对华航31号种子的发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芽的生长受到了抑制,成熟期各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显着差异。重离子诱变对华航31号的生理损伤明显大于空间诱变,其结实率显着降低严重影响了单株产量。2、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5Gy、10Gy、20Gy、40Gy、80Gy、160Gy)对华航31号的诱变效应差异明显并具有一定的规律。种子的发芽势以及芽长随着剂量的增加表现出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生理损伤随剂量的增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40Gy时生理损伤最低。低剂量重离子诱变对当代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显着,高剂量的重离子(80Gy及以上)诱变当代的结实率极显着降低。3、重离子诱变导致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异常,随着诱变剂量的增加,水稻根尖有丝分裂指数降低,微核千分率增加。有丝分裂期可以产生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不均等分裂等异常,染色体的畸变率随诱变剂量的增加而增加。4、优化了TILLING-HRM体系使其适用于本研究的突变基因型定向筛选。确定用于HRM检测的巢式PCR引物的退火温度,并通过比较不同倍率的DNA混合池的HRM检测效果,确定以4倍池作为突变筛选的最适倍率。设计筛选获得4对用于Wx基因突变筛选的巢式PCR引物,利用TILLING-HRM体系筛选1184个空间诱变SP2混合池,1212个重离子诱变M2混合池。最终筛选到1株由重离子诱变获得的杂合突变单株,突变类型为C?T的错义突变。5、调查了4908份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诱变二代水稻单株的粒型表现。空间诱变处理共筛选到62份候选粒型突变体,总变异率3.10%;重离子诱变处理共筛选到142份候选粒型突变体,总变异率4.88%。空间诱变的粒型突变材料多为粒长变短、粒宽变宽、长宽比变小,而重离子诱变的粒型突变材料多为粒长变长、粒宽变窄、长宽比变大。6、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筛选了4881份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诱变二代水稻单株直链淀粉含量。空间诱变处理共筛选到39份候选突变材料,突变率为1.63%;重离子诱变处理共筛选到38份候选突变材料,突变率为1.53%。空间诱变高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个数是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个数的2倍,而离子诱变的高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个数与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个数并无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比较了华航31号空间诱变与重离子诱变以及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的诱变效应,其中40Gy重离子诱变生理损伤低,诱变效率高,与此次空间诱变较为接近;将TILLING技术与HRM检测手段结合应用于水稻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诱变的突变筛选,实现了基于“样品混池”的目的基因突变批量化筛选;筛选获得了多份水稻粒型、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品质突变体。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差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所建立的基因型定向筛选技术流程对于指导诱变后代的高效筛选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石晓华[6](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吕伟生[7](2016)在《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水稻机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不明晰、配套的定量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因此,于20132015年在江西双季稻区,就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叶龄模式参数、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安全生产季节安排、壮秧形态及技术指标、基本苗定量及行株距配置、氮肥合理运筹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机插早稻主茎平均总叶片数N为10.712.2,叶数变幅1013,伸长节间数n均为4个,够苗叶龄为N-n+1。机插晚稻品种主茎平均总叶片数为14.415.2,叶数变幅1416,伸长节间数均为5个,够苗叶龄为N-n。高产类型机插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较高、穗型较大、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机插早稻生育期为110113 d,日产量7579 kg/hm2/d,每穗粒数115135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机插晚稻115120 d,日产量7882 kg/hm2/d,每穗粒数130150粒,千粒重2528 g。二、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群体总颖花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则无显着差异,以较多的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协同产出较高的总颖花量,同时保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双季机插稻高产的重要特征。高产群体表现为前期早发稳长,早稻在N-n+1叶龄期、晚稻在N-n叶龄期够苗,拔节期形成适宜的高峰苗数,具有较高的成穗率和有效穗;群体粒叶比协调,中后期吸肥力强,后期具有较高的LAI和物质生产量,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大;以适量的前期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为基础,着重提高中后期群体生长量,实现穗粒结构协调与源库协调,是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显着特点和基本规律。三、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在研究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的同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产量水平在9000 kg/hm2以上的双季机插稻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二次枝梗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定量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早稻:茎蘖数为340370万/hm2,LAI1.41.6,干物质量9201080 kg/hm2。晚稻:茎蘖数为345380万/hm2,LAI1.72.1,干物质量10501300 kg/hm2。2、二次枝梗分化期早稻:茎蘖数510575万/hm2,LAI 3.23.7,物质生产22002550 kg/hm2。晚稻:茎蘖数545635万/hm2,LAI4.85.4,物质生产40004400 kg/hm2。3、抽穗期早稻:有效穗335365万/hm2,成穗率60%以上,总颖花量4300048500万朵/hm2,LAI 6.26.7,颖花/叶0.680.77朵/cm2;干物质量82209420 kg/hm2。晚稻:有效穗335370万,成穗率55%以上,总颖花量4300050000万朵/hm2,LAI 6.57.4,颖花/叶0.630.72朵/cm2,干物质量1010011000 kg/hm2。4、成熟期早稻:LAI维持在3.54.0,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5650623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425014750 kg/hm2。晚稻:LAI维持在3.44.2,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6200650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605016800 kg/hm2。四、双季机插稻定量栽培技术1、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近30年(1984—2013)江西早稻安全播种期和移栽期提前、晚稻安全齐穗期延迟不明显、成熟期显着推迟,双季安全生产季节显着延长,安全生产季节内温度明显升高、积温显着增加、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且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从生产的安全性和温光利用的高效性来看,当前气候变化总体有利于江西双季机插稻的发展。早稻机插育秧安全播种期:赣北3月23日、赣中3月21日、赣南3月16日;早稻安全移栽期:赣北4月20日、赣中4月16日、赣南4月13日;晚稻安全齐穗期:赣北9月14日,赣中9月15日,赣南9月20日;晚稻安全成熟期:赣北10月22日,赣中10月25日,赣南10月31日。2、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在基质旱育秧条件下,合理播种密度、适龄机插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早稻机插秧龄宜控制24d(叶龄3.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杂交稻2.02.5粒/cm2、常规稻2.53.0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03.6叶,苗高1417cm,茎基宽2.7mm以上,白根数9条以上,单株干重30mg以上,壮秧指数5.0以上,成苗率75%以上,大田分蘖缺位杂交稻2.0以下、常规稻2.7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7条以上。晚稻机插秧龄宜控制在21d(叶龄4.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约2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54.5叶,苗高1518cm,茎基宽3.2mm以上,白根数13条以上,单株干重40mg以上,壮秧指数9.0以上,成苗率80%以上,大田分蘖缺位0.8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13条以上。3、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与传统“9寸”插秧机相比,采用高速乘坐式“7寸”窄行距插秧机有利于获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较高的总颖花量而实现高产;在行距25cm条件下,早稻株距以1214cm为宜,晚稻株距以14cm为宜。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5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发生较少,以1/3、2/3、1/4为主,但均不能成穗;单株分蘖成穗数杂交稻约3.1个,常规稻约2.2个。机插晚稻一次分蘖集中在主茎第37叶位,第36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在3/05/0上均有发生,但成穗1/3和1/4为主;主要依靠一次分蘖成穗,二次分蘖成穗较少;单株分蘖成穗数4.5个左右。早稻在34叶期移栽,杂交稻bn为1.71.8,a为-1.2-1.1,r约0.75,常规稻bn为2.52.7,a为-1.3-1.1,r约0.7;晚稻在4叶1心期移栽,bn=0.70.8,a=0.50.6,r=0.790.83。机插早、晚稻主茎及优势蘖位穗部性状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对群体产量贡献大。根据基本苗公式及参数计算出的基本苗处理基本达到预期穗数,且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验证了公式及其参数适合于双季机插稻基本苗的计算。4、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适量施氮可同步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扩大群体库容量,机插早、晚稻分别在施氮量为180 kg/hm2和195 kg/hm2时即可达到较高产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着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早稻8﹕2至7﹕3、晚稻7﹕3,移栽后7 d+倒2叶抽出期追施氮肥,有利于分蘖成穗,中后期维持较高的LAI和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协调,穗数充足、穗型较大、总颖花量高,并同步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

李雪梅[8](2016)在《水稻骨干亲本蜀恢527的遗传构成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改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骨干亲本在新品种选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明确骨干亲本中相关性状的遗传将有助于培育新的骨干亲本,因此骨干亲本的研究对于水稻育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蜀恢527(527R)是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于2000年选育出来的强优势恢复系,具有一般配合力高、杂种优势强、千粒重较大等优点。527R作为骨干亲本,在性状上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和广适的有机结合,在育种应用上选育了大量的新品种并衍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恢复系。为明确527R的基因组构成和遗传基础,本研究广泛收集了 527R系谱亲本材料和目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衍生恢复系18份,利用高密度水稻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确定527R的基因组组成、区段确切来源及其在衍生系中的遗传,初步确定了重要的候选基因。同时,将产量性状与全基因组SNP进行关联,发现了一些可能与骨干亲本重要性状关联的位点。此外,我们还利用CRISPR/Cas9系统探讨了对527R性状进行进一步改良的可能性。通过上述实验,获得了如下结果:1.农艺性状调查结合SNP芯片扫描结果确定了 527R的基因组组成、区段确切来源及其能在衍生系中稳定遗传的关键基因组区段。1)农艺性状调查显示,527R的株高倾向G630,有效穗倾向IR24,而千粒重倾向G630—R1318—527R途径,因此推测527R整体表现优秀的原因在于协调了 G630大粒性状和IR24的分蘖能力。2)G630对527R全基因组贡献最大,提供了 149个来源区段(52,875,065 bp,全基因组占比约14.2%),其余亲本贡献率介于3.58-0.07%之间,贡献率排序为IR24>F36-2>GU154>IR1544。其中,527R基因组共有366个特异区段来自G630(5,348,693 bp,占比约1.4%)。其余亲本特异区段贡献率介于0.27-0.02%之间,贡献率排序为 F36-2>GU154>IR24>IR1544。3)片段遗传分析显示,共有3147个片段能稳定保留于所有衍生恢复系中,基因组覆盖率达17.54%。基于衍生恢复系的优良特性,这些区段可能构成527R作为骨干亲本的关键基因组区域。2.通过区段分析结果和已克隆产量相关基因信息的结合分析,初步探讨了 527R优异产量性状及527R关键区段的可能分子基础。1)定位于G630来源的区段的产量相关基因最多,一共有13个,包括GW2、EP3、OsFAD8等产量相关以及抗逆基因;定位于IR24来源的区段的产量相关基因有4个,且主要与分蘖和穗型相关,提示IR24在优化527R株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结果提示了 527R优良性状形成的可能分子基础。2)定位于关键基因组区段已知产量相关基因25个,包括恢复系关键产量基Ghd7,粒数、粒型、粒重相关基因如Gn1a、GS5、TGW6,穗型株型分蘖等密切相关的基因如DEP2、d-27,和一些抗逆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共同解释了衍生恢复系从527R遗传下来的大粒重穗、株型良好、抗逆稳产等性状的分子基础。3.利用多年的产量性状数据和SNP芯片结果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一些新的产量性状的关联位点。农艺性状数据结合全基因组SN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关联位点261个,其中与分蘖数性状关联的位点最多(146个);全部关联位点中有132个关联位点位于特定的区段上,在这些位点上共检索到9个已克隆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基因。4.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部分产量相关基因,初步获得了相应性状改良的527R变异株系。Gn1a敲除共获得7种变异类型,其中4种已获得纯合单株,部分变异株系穗粒数极显着增加;GW2获得5种变异类型,均已获得纯合单株,其千粒重均在40g以上;DEP1敲除获得6种变异类型,其中3种已获得纯合单株,部分变异株系表现优异,呈半直立密穗,穗粒数显着增加;TGW6敲除包含5种变异。实验结果初步显示这些敲除变异系对于527R的进一步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徐迪新,徐翔,李长青[9](2016)在《二十世纪中叶南方稻区“籼改粳”与“农垦58”推广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4年在南方稻区开始实施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三改"方针,作为增产粮食的重大措施,其中的籼稻改粳稻,在20多年里几经起伏。1957年从日本引进的晚粳良种"农垦58",对提高产量起到了显着作用,在南方稻区作双季晚稻或一季晚稻累计种植面积9466万hm2,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之一。

郑毅[10](2014)在《不同粳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湖北省水稻主要以籼稻为主,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应对全国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籼改粳”工程。引进适宜的粳稻品种,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及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粳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41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籼稻扬两优6号为对照,选取鄂北(襄阳)、鄂中(荆门)、江汉平原(公安)3个不同生态区为试验点,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甬优1512、沪旱3号和扬两优6号为试材,研究氮肥、播期和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确定各品种获得高产时的最适播期、最适氮肥水平和最适栽插密度组合,为湖北省粳稻品种的科学选用、合理区划布局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在生育期的长短上甬优4138、甬优1538等16个粳稻品种与对照没有显着性差异;武运粳21、WDR60、沪旱3号、常优10-7等5个品种对温光反应较敏感;稻米外观与加工品质上,甬优4901、武运粳24等5个品种的糙米率都高于对照籼稻,中稻1号、淮稻5号等5个品种的精密率和整精率高于对照,达显着性差异水平,甬优4949、武运粳24等7品种的垩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襄阳、荆门和公安3个稻作生态区中甬优1538、甬优4138与对照基本持平,中稻1号、淮稻5号、宁粳5号、连粳7号等品种的产量与对照相比降低10%,不同粳稻品种在不同稻作生态区域内产量表现为籼型杂交粳稻高于粳型杂交粳稻,杂交粳稻的产量高于常规粳稻。甬优4138、甬优4149、甬优1538、南粳45、中稻1号等品种具有良好的米质表现,适宜在湖北地区种植推广(2)多因素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沪旱3号和甬优1512在中等肥力的土壤种植时,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秧苗的栽插密度在2.3万穴/667m2—2.641万穴/667m2,施加氮肥的量在19kg/667m2左右时各优质粳稻品种能够获得高产。(3)综合品种筛选试验和多因素试验表明适宜湖北省范围内推广种植的品种有甬优1538、宁粳5号等,适宜鄂北稻区推广的粳稻品种有甬优1538、甬优4901、淮稻9号、宁粳5号等。适宜鄂中稻区种植推广的粳稻品种有:甬优1538、南粳45、等;适宜江汉平原稻区种植推广的粳稻品种有:甬优1538、淮稻9号、等。

二、值得推广的早籼中熟良种——“辐8--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值得推广的早籼中熟良种——“辐8--1”(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抽穗期基因DTH6的定位与育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构成因素
    1.2 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的克隆
    1.3 水稻光周期调控途径
        1.3.1 OsGI-Hd1-Hd3a光周期开花途径的转录调控
        1.3.2 Ghd7-Ehd1-Hd3a/RFT1光周期开花途径的转录调控
        1.3.3 DTH2光周期开花途径的转录调控
    1.4 我国水稻品种抽穗期研究
        1.4.1 我国不同地区水稻主栽品种抽穗期研究
        1.4.2 我国杂交水稻抽穗期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水稻抽穗期基因DTH6的定位与育种利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群体构建
        2.1.3 不同光照时间处理
        2.1.4 抽穗期考察
        2.1.5 农艺性状考察
        2.1.6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2.1.7 分子标记设计、PCR扩增与电泳分析
        2.1.8 测序
        2.1.9 基因组重测序
        2.1.10 水稻总RNA的提取与RT-PCR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导入系T1抽穗期的鉴定
        2.2.2 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2.2.3 T1中Hd1等位基因的鉴定
        2.2.4 抽穗期基因Hd1的遗传研究
        2.2.5 抽穗期基因DTH6的精细定位
        2.2.6 水稻成花素基因的表达分析
        2.2.7 DTH6的育种利用研究
    2.3 讨论
        2.3.1 DTH6的鉴定与定位
        2.3.2 Hd1的效应
        2.3.3 DTH6的育种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山区抗病性鉴定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2 文献综述
    2.1 水稻稻瘟病的概述
        2.1.1 水稻稻瘟病的病原及发病症状
        2.1.2 水稻稻瘟病的鉴定方法
        2.1.3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2.2 水稻稻曲病的概述
        2.2.1 水稻稻曲病的病原及发病症状
        2.2.2 水稻稻曲病的危害
        2.2.3 水稻稻曲病的防治
        2.2.4 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
    2.3 水稻抗病性研究进展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时间及地点
    3.2 试验材料
        3.2.1 供试菌株来源
        3.2.2 供试水稻品种
    3.3 试验方法
        3.3.1 自然诱发鉴定圃种植与管理
        3.3.2 自然诱发鉴定
        3.3.3 病情级别和病级划分标准
        3.3.4 计算方法
        3.3.5 抗性评价方法
        3.3.6 主要措施
4 结果与分析
    4.1 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4.1.1 稻瘟病感染率评价
        4.1.2 稻瘟病抗性评价
        4.1.3 水稻新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评价
    4.2 稻曲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4.2.1 稻曲病感染率评价
        4.2.2 稻曲病抗性评价
        4.2.3 水稻新品种的稻曲病抗性评价
5 小结与讨论
    5.1 研究小结
        5.1.1 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5.1.2 稻曲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5.1.3 水稻新品种稻瘟病与稻曲病综合抗性评价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三种栽插模式对双季稻“双超”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不同栽插模式研究现状
        1.1.1 直播稻
        1.1.2 手栽稻
        1.1.3 抛秧稻
        1.1.4 常规机插稻
        1.1.5 “三一”机插稻
    1.2 双季稻品种搭配模式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2.4 观察记载项目与标准
        2.4.1 秧苗素质指标测定
        2.4.2 根系活力测定
        2.4.3 水稻分蘖动态调查
        2.4.4 生育期记载
        2.4.5 叶面积测定
        2.4.6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4.7 产量构成因素考查
        2.4.8 三种栽插模式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3.2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分蘖动态及分蘖与成穗的影响
        3.2.1 分蘖动态调查
        3.2.2 分蘖与成穗
    3.3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生育期的影响
    3.4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1 叶片干物质积累量
        3.4.2 茎鞘干物质积累量
        3.4.3 穗部干物质积累量
        3.4.4 各时期地上各部位干物质积累动态
        3.4.5 叶面积指数
    3.5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6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双季稻经济效益分析
        3.6.1 成本分析
        3.6.2 经济效益分析
4 总结与讨论
    4.1 三种栽插模式对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4.2 三种栽插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4.3 三种栽插模式对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4.4 三种栽插模式对成本经济效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我国水稻育种概况
        1.1 水稻育种历程
        1.2 新形势下对水稻品种的要求
    2 三系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
        2.1 三系不育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1.1 野败型不育系
        2.1.2 冈型不育系
        2.1.3 D型不育系
        2.1.4 印尼型不育系
        2.1.5 红莲型不育系
        2.1.6 K型不育系
        2.1.7 88型不育系
        2.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三系杂交水稻配合力的研究概况
        3.1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
        3.2 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3.3 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4 杂交稻的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4.1 影响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因素
        4.2 优质稻米的需求现状
        4.3 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目标及途径
        4.4 稻米品质与种植环境的研究
    5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研究进展
        5.1 影响水稻抽穗期的因素
        5.1.1 环境因素
        5.1.2 遗传因素
        5.2 水稻日产量与抽穗期的关系
    6 研究意义与开题设想
第二章 野败型优质不育系川华 A 的选育及分析
    1 川华A的选育过程
        1.1 育种思路及方法
        1.2 亲本材料的来源
        1.3 选育过程
    2 川华 A 的特征特性比较分析
        2.1 试验材料及田间试验
        2.2 分析内容及方法
        2.2.1 株叶型及穗部特征特性调查
        2.2.2 育性鉴定及套袋自交结实率观察
        2.2.3 生育期和主茎叶龄调查
        2.2.4 抽穗动态和开花习性调查
        2.2.5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状态考察
        2.2.6 柱头生活力测定
        2.2.7 川华A的稻米品质分析
        2.2.8 川华A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川华A的主要特征特性
        3.1.1 形态特征特性
        3.1.2 育性鉴定
        3.1.3 抽穗动态与花时习性调查
        3.1.4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
        3.1.5 柱头生活力测定
        3.1.6 稻米品质分析
        3.2 生育期特性
        3.2.1 川华A生育期特性
        3.2.2 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第三章 川华A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1 川华 A 的配合力分析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性状调查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2.2 川华A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2.2.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分析
        2.2.2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2.3 特殊配合力分析
        2.2.4 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
        2.2.5 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川华A的应用研究
    1 川华优320 高效制种技术体系
        1.1 亲本特征特性
        1.2 制种技术体系
        1.2.1 制种田选择及隔离要求
        1.2.2 适当缩小父母本播差期
        1.2.3 培育壮秧,合理密植
        1.2.4 田间管理
        1.2.5 花期预测与调节
        1.2.6 适量喷施赤霉素
        1.2.7 赶粉、去杂、收贮
    2 川华优 320 区试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2.1 产量结果比较分析
        2.2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2.3 稻米品质结果
        2.4 稻瘟病抗性结果
        2.5 生产试验结果
        2.6 川华优 320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讨论
    1 川华A的选育方法及思路
    2 川华A的配组
    3 三系不育系选育的方向
附表1 各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等的表现
附表2 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5)水稻空间诱变与重离子诱变效应分析及突变体定向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空间诱变与重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1.1.1 植物空间诱变生物学效应
        1.1.2 植物重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
        1.1.3 空间诱变与重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比较
    1.2 TILLING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TILLING技术的发展
        1.2.2 TILLING技术的基本流程
        1.2.3 TILLING技术的诱变手段
        1.2.4 TILLING技术的检测手段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华航31号水稻干种子诱变处理
        2.2.2 种子活力的测定
        2.2.3 农艺性状调查
        2.2.4 根尖染色体观察
        2.2.5 TILING-HRM突变筛选体系的优化
        2.2.5.1 水稻DNA的提取
        2.2.5.2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2.2.5.3 混合池构建
        2.2.5.4 HRM检测
        2.2.6 TILLING-HRM对诱变二代的Wx基因突变筛选
        2.2.6.1 DNA的提取及混合池的构建
        2.2.6.2 DNA混合池小群体检测
        2.2.6.3 群体混合池突变筛选
        2.2.6.4 突变单株的筛选
        2.2.6.5 突变单株测序验证
        2.2.7 水稻粒型突变体筛选
        2.2.8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筛选
        2.2.8.1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近红外检测
        2.2.8.2 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Wx基因序列分析
        2.2.9 数据整理、统计分析与绘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诱变当代效应分析
        3.1.1 空间诱变与重离子(80Gy)诱变对当代种子活力的影响
        3.1.2 空间诱变与重离子(80Gy)诱变对当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1.3 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当代效应分析
        3.1.3.1 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对当代种子活力的影响
        3.1.3.2 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对当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1.3.3 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对水稻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3.2 基于TILLING-HRM的水稻Wx基因突变筛选
        3.2.1 TILLING-HRM体系的优化
        3.2.1.1 特异引物退火温度的确定
        3.2.1.2 DNA混合池倍率的确定
        3.2.1.3 TILLING-HRM的技术流程
        3.2.2 Wx基因的TILLING-HRM筛选与评价
        3.2.2.1 DNA混合池小群体检测
        3.2.2.2 群体混合池突变筛选
        3.2.2.3 突变单株的筛选
        3.2.2.4 突变单株测序验证
    3.3 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诱变突变体的筛选
        3.3.1 粒型突变体
        3.3.2 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
        3.3.2.1 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筛选
        3.3.2.2 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Wx基因序列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诱变育种的育种价值
        4.1.2 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诱变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4.1.3 TILLING-HRM突变筛选体系的优化
        4.1.4 TILLING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
    4.2 结论
        4.2.1 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诱变当代效应分析
        4.2.2 基于TILLING-HRM的水稻Wx基因突变筛选
        4.2.3 空间诱变及重离子诱变突变体筛选
    4.3 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研究图片
附录 B:空间诱变SP_2粒型突变体粒型特征及其AC值
附录 C:重离子诱变M_2粒型突变体粒型特征及其AC值
附录 D:空间诱变SP_2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AC值
附录 E:重离子诱变M_2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AC值
附录 F: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

(6)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7)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1 水稻叶龄模式
        2.2 水稻群体质量
        2.3 栽培技术定量
        2.3.1 适宜播期的确定
        2.3.1.1 最佳抽穗结实期
        2.3.1.2 安全生产季节
        2.3.2 育秧技术的定量
        2.3.2.1 壮秧标准
        2.3.2.2 适宜播量
        2.3.2.3 机插育秧
        2.3.3 基本苗数的定量
        2.3.3.1 基本苗公式的建立
        2.3.3.2 基本苗公式的应用
        2.3.4 施肥技术的定量
        2.3.4.1 定量施肥技术
        2.3.4.2 氮肥的精确定量
        2.3.5 灌溉技术的定量
        2.3.5.1 节水灌溉技术
        2.3.5.2 精确灌溉技术
    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龄模式参数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
        2.2.1 机插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2 机插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2 分蘖特性
        2.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2.2.4 LAI及粒叶比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品种的叶龄模式参数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3.3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3.4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4 小结
第三章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与测定方法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1.1 早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1.2 晚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2.2.1 不同产量水平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2.2.2 不同产量水平间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特点及协同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穗粒结构特征
    4 小结
第四章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的共性规律及定量化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育秧基质试验
        1.2.2 播种量试验
        1.2.3 秧龄试验
        1.2.4 行株距配置试验
        1.2.5 氮肥运筹试验
        1.2.6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验证试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蘖动态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植株含氮率
        1.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类型划分
        2.2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2.2.1 分蘖成穗特征
        2.2.2 LAI动态与粒叶比
        2.2.3 氮素吸收与干物质生产特点
        2.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2.3.1 有效分蘖临界期
        2.3.1.1 茎蘖数
        2.3.1.2 LAI
        2.3.1.3 干物质量
        2.3.2 二次枝梗分化期
        2.3.1.1 茎蘖数
        2.3.1.2 LAI
        2.3.1.3 干物质量
        2.3.3 抽穗期
        2.3.3.1 有效穗及成穗率
        2.3.3.2 总颖花量
        2.3.3.3 LAI及粒叶比
        2.3.3.4 干物质量
        2.3.4 成熟期
        2.3.4.1 LAI
        2.3.4.2 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及总干物质量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4 小结
第五章 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计算方法
        1.2.1 安全日期
        1.2.2 各保证率的安全日期
        1.2.3 双季安全生产季节天数
        1.2.4 气候变化倾向率
        1.2.5 温光资源特征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生产日期及其变化
        2.1.1 早稻安全播种期
        2.1.2 早稻安全移栽期
        2.1.3 晚稻安全齐穗期
        2.1.4 晚稻安全成熟期
        2.2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其变化
        2.3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的温光资源及其变化
        2.3.1 热量资源
        2.3.2 光照资源
        2.4 双季稻实际生产日期
        2.5 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
    3 讨论
        3.1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温光资源的影响
        3.2 晚稻安全齐穗临界温度
        3.3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轻型种植方式的意义
    4 小结
第六章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成苗率
        1.2.2 秧苗形态
        1.2.3 秧苗田间发根力
        1.2.4 秧苗大田分蘖缺位
        1.2.5 机插质量
        1.2.6 产量及产量构成
        1.3 相关指标计算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1.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1.2 育秧基质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1.3 育秧基质对产量的影响
        2.2 秧龄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2.1 秧龄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2.2 秧龄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2.3 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2.3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3.1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3.2 播种密度对秧苗鞘叶配置的影响
        2.3.3 播种密度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3.4 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4 机插壮秧指标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育秧基质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播种密度
        3.3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移栽秧龄
        3.4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4 小结
第七章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及行株距配置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机插行株距配置试验
        1.1.2 机插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试验
        1.2 调查与测定方法
        1.2.1 分蘖发生及成穗状况调查
        1.2.2 茎蘖动态调查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插行株距配置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2.2 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特性
        2.2.1 分蘖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2.2.2 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
        2.2.3 成穗茎蘖组成及其对群体产量的贡献
        2.2.4 成穗茎蘖的穗部性状
        2.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的确定及验证
        2.3.1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确定
        2.3.2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验证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茎蘖穗对产量的贡献
        3.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
        3.4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
    4 小结
第八章 氮肥运筹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茎蘖动态
        1.2.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2.3 植株含氮率
        1.2.4 产量及产量构成
        1.3 相关指标计算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2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1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2.2.3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LAI及粒叶比的影响
        2.2.4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2.2.5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量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
        3.3 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问题
    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果
        1.1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1.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
        1.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
        1.4 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1.5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1.6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
        1.7 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
    2 本研究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水稻骨干亲本蜀恢527的遗传构成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骨干亲本的研究
        1.1.1 骨干亲本的概念与作用
        1.1.2 骨干亲本的形成与优良性状的传递
        1.1.3 骨干亲本的遗传构成、遗传多样性与遗传效应研究
        1.1.4 水稻骨干亲本的研究进展
        1.1.5 水稻恢复系骨干亲本527R的选育与应用
    1.2 SNP芯片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
    1.3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农艺性状考察
        2.2.2 水稻SNP芯片扫描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2.3 已克隆基因信息收集
        2.2.4 527R全基因组遗传整合图构建
        2.2.5 CRISPR/Cas9基因敲除
3.结果与分析
    3.1 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3.2 系谱材料遗传差异
    3.3 527R关键基因组区段分析
        3.3.1 527R的遗传构成分析
        3.3.2 527R的遗传给下代的关键区段分析
    3.4 527R关键基因组区段的可能基因分析
        3.4.1 水稻产量相关已克隆基因的搜集
        3.4.2 特异亲本来源区段上的基因
        3.4.3 稳定遗传的关键区段上的基因
        3.4.4 527R全基因组遗传整合图构建
    3.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3.6 利用CRISPR/Cas9对527R定向改良
        3.6.1 敲除基因的选取
        3.6.2 基因定向敲除转基因株系鉴定
4.讨论
    4.1 水稻育种现状:遗传基础单一
    4.2 水稻骨干亲本527R的研究
    4.3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4.4 后续试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二十世纪中叶南方稻区“籼改粳”与“农垦58”推广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央提出“三改”方针,是水稻栽培制度的重大改革
二、晚籼改晚粳,“早籼晚粳”定方向
三、1963年湖南省再启籼稻改粳稻
四、农垦58的引进、示范与推广
五、农垦58具有高产稳产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适应性广
六、农垦58推动了晚稻栽培技术的改进
七、农垦58大面积发生小球菌核病的情况调查
八、21世纪展望新一轮籼改粳

(10)不同粳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内容
        1.4.2.1 不同粳稻品种筛选试验
        1.4.2.2 多因素试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品种筛选试验
        2.1.2 多因素试验
    2.2 试验地点及其基本情况
    2.3 试验设计及田间处理
        2.3.1 品种筛选试验
        2.3.2 多因素试验
        2.3.3 田间管理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生育期、株高及抗性调查
        2.4.2 分蘖动态调查
        2.4.3 叶面积及干物质测定
        2.4.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考察
        2.4.5 稻米品质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品种的生育进程及其温光资源利用
        3.1.1 品种生育期表现及其与积温之间的关系
        3.1.2 供试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内生育进程比较
        3.1.3 供试品种孕穗期对温度的反应
    3.2 不同品种生长特性比较
        3.2.1 不同品种从拔节期至齐穗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2.2 不同品种从齐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配
        3.2.3 各品种分蘖期分蘖动态及其叶面积指数分析
    3.3 不同品种产量及其米质表现
        3.3.1 不同生态区域内各品种产量表现、聚类分析和产量构成比较
        3.3.1.1 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内产量表现
        3.3.1.2 不同生态区域内不同品种的产量聚类分析
        3.3.1.3 不同品种产量构成比较
        3.3.2 不同品种米质表现
        3.3.3 不同稻作生态区域划分及其品种适宜性分布
    3.4 多因素试验
        3.4.1 回归试验品种甬优1512、沪旱3号、中稻1号产量
        3.4.2 回归分析
        3.4.2.1 甬优1512方差分析
        3.4.2.2 沪旱3号方差
        3.4.2.3 对照扬两优6号方差分析
        3.4.3 多因素试验各品种表现寻优组合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讨论
        4.1.1 不同粳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4.1.2 优质粳稻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2 结论
        4.2.1 筛选出适宜湖北省各区域种植推广的粳稻品种
        4.2.2 多因素试验确定拟推广品种最适施氮量、栽插密度和播期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值得推广的早籼中熟良种——“辐8--1”(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抽穗期基因DTH6的定位与育种利用研究[D]. 缪一栩. 扬州大学, 2020(04)
  • [2]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山区抗病性鉴定及评价[D]. 汪玥.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三种栽插模式对双季稻“双超”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D]. 徐珠琴.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D]. 龚桥.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5]水稻空间诱变与重离子诱变效应分析及突变体定向筛选[D]. 严贤诚.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7]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 吕伟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8]水稻骨干亲本蜀恢527的遗传构成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改良[D]. 李雪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5)
  • [9]二十世纪中叶南方稻区“籼改粳”与“农垦58”推广的调查研究[J]. 徐迪新,徐翔,李长青. 古今农业, 2016(01)
  • [10]不同粳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 郑毅.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推广良好的早籼中熟品种——“辐条8--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