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两个估计”,还原历史本色

批“两个估计”,还原历史本色

一、批判“两个估计” 还历史本来面目(论文文献综述)

陈侃章[1](2020)在《恢复高考,邓小平与华国锋的定位和作用》文中指出邓小平在混沌未明的历史背景下领导恢复高考,这是伟大政治家的无畏担当。笔者依据文献档案资料,较系统地梳理了邓小平如何大刀阔斧,冲破重重阻力,排除一切干扰,决策恢复高考。同时认为邓小平与华国锋在恢复高考过程中有各自的定位和作用,持之有据地批驳了"恢复高考不是邓小平决策"的误传,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目。

教育部大批判组[2](1977)在《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文中指出 教育战线是我们党同“四人帮”长期争夺的一条重要战线。对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形势如何估计,对知识分子状况如何估计,这是事关路线、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和广大革命群众认为:十七年的教育战线与其他战线一样,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始终占主导地位,教育战线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及其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应当充分肯定。“四人帮”却完全相

杨燕[3](2012)在《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胡乔木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主管领导,在其一生中除了特殊的年份,始终处在党政治理论的决策中心,这就使得他能够从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出发去思考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能够全方位、多视角的考察中国社会的现实,结合各领域的具体问题去阐释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的具体化。特殊的身份、较高的政治地位、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广博的知识储备使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但符合中国政治需要,更具有理论的高度。今天,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形势下,以在中共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胡乔木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考察他的成长历程、学术思想、成果论着、工作实践等,探讨他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轨迹,阐述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面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巨大贡献,概括他所秉持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全新的视角,采取全方位的研究方法,来探究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关系,为人们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研究胡乔木提供一点参考。本文以事实和文献资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研究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全面的评析胡乔木为何以及怎样走进马克思主义,探讨胡乔木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研究和运用以及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发展,解析胡乔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做到以“庖丁解牛”之精神既展现他的理论贡献,也不掩盖其偏颇。胡乔木走进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偶然的,而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胡乔木出生和成长在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不断加剧,各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战争、冲突不断发生,相对稳定的局面已被中止,人民渴望和平与稳定的时代。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向世界各国追求进步的人民展示了另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给人们带来了前进的希望。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先进人士的热烈欢迎,并在中国大力传播和推广。国内革命实践问题以及各种思潮论争的理论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扎根和发展。尤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理论上不断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这为胡乔木选择并走进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客观条件。求知好学的上进精神、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无比炽热的爱国情感、勇往无前的革命实践是胡乔木走进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造就了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胡乔木。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密切关系,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解读、研究和运用。在哲学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等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阐释了何谓社会主义、避免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应然状态等。在政治经济学方面:阐释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展示中国特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胡乔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党史、文学艺术、新闻宣传以及外交策略等方面的运用。在党史领域,阐述了党史研究、党史编撰、党史注释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在文学艺术领域,论述了文艺应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阶级性、群众性等,讲解了文艺如何研究和创作问题;在新闻宣传领域,阐释了新闻工作应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解答了胡乔木在新闻领域的贡献;在外交策略方面,通过他的两篇文章和两次会议进行了解说。可以说,胡乔木通过相关工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探讨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关系,不能不谈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阐述和发展。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而言,胡乔木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人物,他所作的贡献是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界碑。作为毛泽东的秘书,他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客观地承认并全面地分析了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的原因,论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作为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梳理、区分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以及毛泽东晚年错误,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界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强调了对毛泽东思想要坚持和发展等问题,也就是说,讲解了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以及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作为邓小平的参谋和助手,就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言,他在批判“四人帮”的错误言论,在拨乱反正、端正社会风气等方面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改革开放以后,他在经济上贯彻按劳分配政策,倡导商品生产,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思想上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政治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在科技和教育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新见解,他的相关思想被邓小平采纳后,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内容。另外,胡乔木还协助邓小平起草各种讲话,并参与审定《邓小平文选》的工作,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阐释和宣传。探讨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离不开他本人所秉有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就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方面,胡乔木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个完整的学说;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是其精髓;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具有客观性、阶级性、民族性;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是人道主义。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方面,胡乔木强调,科学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包容性;搞好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胡乔木在对马克思主义具体实践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详细介绍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关系以后,可以说,胡乔木的一生紧紧地同党的历史、同共和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个人成长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胡乔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每个人同他的接触以及了解程度不同,他们在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的时候,需要尊重历史,使处在“此处”、“此时”的自己融入到“彼处”、“彼时”,还原历史人物的本真。然而,胡乔木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由于局限的历史和历史的局限,他自身也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我们要正视历史,在各种局限中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彰显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蔡美华[4](2009)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党报作为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党报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对“文革”时期意识形态的反思和突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改革开放舆论的肇始和发端。本文详尽地论述分析了党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缘起、过程和党报的作为,分析了这场大讨论成功的原因及大讨论在党报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这场大讨论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大讨论是党报对党性原则由片面理解向完整准确解读的回归,大讨论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党报坚持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性统一的结果。本文从梳理分析“文革”结束后的党报生态入手,勾勒了两年徘徊期“文革”话语和纠正抵制“两个凡是”在党报构成的鲜明对立和张力。党报纠错诉求和党内“实践检验论者”思想的汇合,直接导致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发动。在解构和推倒“两个凡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过程中,党报完成了从“继续革命”到改革开放的话语建构和转换。在对史料研究甄别过程中,大讨论的分期也随之凸现。本文是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展开对这段重要党报史的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的。研究发现党报开展真理标准讨论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或若干个时间点,与之相伴随的是大量相关文章在党报的刊发。真理标准大讨论也并不仅仅局限在中央党报,而是中央党报首先发声,地方党报或响应支持或沉默抵制,党报与其上级党委之间,党报与党报之间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不同反应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复杂勾连(articulations)和场域。为推进大讨论,以《人民日报》为主的中央党报曾辅之以民主法制宣传,其主要目的是消除人们的余悸,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清障。因此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以“复线”形式在党报展开的。

王晓丹[5](2010)在《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恢复高考本身。但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对此事件专门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拓新意义,尤其是关于1977年恢复高考影响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以个案分析为主,主要涉及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出台的背景、具体过程和影响等一些具体问题,侧重对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影响的分析。本文着重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以恢复高考亲历者的视角来研究高考,以党的有关历史文献以及党的领导人对恢复高考政策的重要论述为基本依据,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运用综合分析方法,总结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揭示恢复高考对国家、民族及个人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1977年高考亲历者的感触,用1977年高考亲历者的真实感受来分析恢复高考政策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本文选取陈育新、李东生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用他们的真实想法和经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待1977年恢复高考对整个社会及国家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行细致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试图通过这样的分析,使人们对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有一个微观和深刻的认识。本文主要以1977年恢复高考的影响为研究重点,以个案分析的方法,从恢复高考政策的角度梳理这一政策的出台经过、影响等诸多方面。全文首先介绍恢复高考政策的历史背景及这一政策的出台经过,背景主要从“文革”中相应的高考政策着手,出台经过侧重于1977年召开的关于高等学校招生的三次会议。接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分析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宏观方面主要是从对教育领域、改革开放和中国人的社会观念的影响,在微观方面主要是选取对个人命运改变和个人未来的影响。其中在微观方面的分析主要是以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选取以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陈育新及希望集团的刘家四兄弟和TCL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为个案,着重分析1977年恢复高考对当年高考亲历者的影响。文章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对恢复高考三十年的反思以及1977年高考亲历者对1977年恢复高考的评价。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恢复了社会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更重要的是恢复了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恢复高考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1977年恢复高考,不仅意味着社会流动机制的重新建立,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他们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彭远慧,廖冲绪[6](2008)在《简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实践基础》文中指出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植根于中国土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在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中,不是就教育论教育,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教育自身的拨乱反正,以及新时期教育与经济、政治等的关系及其发展,都是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基础。

广西医学院大批判组[7](1978)在《“两个估计”意在“改朝换代”》文中认为 教育战线是我们党同“四人邦”激烈争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线,尤其一九七一年以来,围绕着对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形势如何估计,对知识分子状况如何估计的问题,在教育战线上开展了一场大论战。在这场论战中,“四人邦”炮制了臭名昭着的“两个

阎纲[8](1999)在《江青的背后──“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破灭和它所引起的严重课题》文中研究指明

蒋涵箴[9](1992)在《闻鼙鼓而思良将——追记真理标准讨论中的杨西光》文中认为前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逝世已经三周年。十余年前,拉开全国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正是在杨西光主持《光明日报》工作期间由该报发表的。杨氏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刊特邀人民日报主任记者蒋涵箴采访了杨的战友、家属,写成《闻鼙鼓而思良将》一文,表达对这位优秀的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深切怀念。

李培锋[10](201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后,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却由于深陷封建专制主义的泥沼而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从此,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在近代血与火的屈辱中进行艰难的探索和痛苦的现代化转型。在经过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的碰撞和交融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了物质、制度和观念等文化层面的自救和重构的现代化探索历程。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远没有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实现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理论体系,在文化建设上探索出一条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路,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崭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中得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由此而步步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党领导中国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在内的全方位变迁过程,其中,文化现代化是其中最复杂、最艰难的变迁。百余年来中国文化选择的历史表明,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深层难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中国社会的独特性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社会的历史实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居于核心地位。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中国的现代化为着眼点,并指导中国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现代化道路,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

二、批判“两个估计” 还历史本来面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批判“两个估计” 还历史本来面目(论文提纲范文)

(1)恢复高考,邓小平与华国锋的定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该文“文革推迟高考始于刘少奇”“刘少奇、邓小平对推迟高考负有领导责任”云云,纯系推测和编造
二、邓小平领导恢复高考并决策,是伟大政治家的担当和使命感所致
三、从教育部等领导的大会报告,看邓小平在恢复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华国锋等中央领导赞同支持邓小平恢复高考的意见
    1.在恢复高考问题上华国锋没有坚持“两个凡是”。
    2.华国锋及时召开会议并批转邓小平要求政治局讨论恢复高考事项。
    3.华国锋及时会见出席全国招生会议的代表。
五、关于恢复高考的重大事宜,邓小平报送华国锋等批转和集体讨论,是必要的行政程序,与邓小平恢复高考的决策并不相悖

(3)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乔木走进马克思主义
    一、胡乔木何以能走进马克思主义
        (一) 胡乔木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时代背景
        (二) 胡乔木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在条件
    二、胡乔木怎样走进马克思主义
        (一) 早年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奠基期
        (二) 中年走进马克思主义的高峰期
        (三) 晚年走进马克思主义的纵深期
    三、几点启示
第二章 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解读与研究
        (一)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问题的解读与研究
        (二) 对科学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的解读与研究
        (三)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问题的解读与研究
    二、在具体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一) 结合中国实际在党史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 结合中国实际在文艺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 结合中国实际在新闻宣传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
        (四) 结合中国实际在国际问题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几点启示
第三章 胡乔木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胡乔木与毛泽东思想
        (一) 对毛泽东思想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评价
        (二) 讲解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三) 对毛泽东思想的认知
    二、胡乔木与邓小平理论
        (一) 胡乔木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二) 胡乔木与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几点启示
第四章 胡乔木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一、有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二、有关怎么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三、几点启示
结语
附录一:胡乔木其人
附录二:胡乔木重要学术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专着、论文)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党报作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五、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两个凡是"禁锢下的后"文革"党报
    第一节 "文革"宣传模式的沿袭
        一、提出"两个凡是"的"两报一刊"社论
        二、新的个人崇拜的宣传
    第二节 乍暖还寒的拨乱反正宣传
        一、平反冤假错案的起步
        二、《人民日报》内参催生高考制度恢复
        三、"文革"话语批"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尴尬
第二章 真理标准讨论在中央党报的发起、展开和推进
    第一节 真理标准讨论的发端
        一、《人民日报》——真理标准讨论的发源地
        二、中央党校《理论动态》——敢为天下先的独特论坛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写作与发表始末
    第二节 实践标准论和"两个凡是"论的尖锐对峙
        一、《人民日报》转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怒斥
        二、《解放军报》对"凡是派"责难的回击
        三、坚持"两个凡是"、"不介入"大讨论的《红旗》杂志
    第三节 为真理标准讨论清障的《人民日报》民主法制宣传
        一、民主法制宣传的主要样式与基本内容
        二、民主法制宣传的作用
        三、民主法制宣传的局限性
    第四节 1978年中央党报有关文章统计
        一、《人民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二、《光明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三、《解放军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三章 地方党报对真理标准讨论的积极回应
    第一节 与"三不"禁令抗争的上海党报
        一、《文汇报》的迂回宣传策略
        二、冲破"三不"禁令的标志
        三、《解放日报》参与大讨论的宣传特色
        四、1978年上海党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二节 最早参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地方党报——《黑龙江日报》
        一、黑龙江省委率先表态对推动大讨论的意义
        二、为强化真理标准讨论的扩容改版
        三、1978年《黑龙江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三节 《南方日报》:紧密联系改革实际的大讨论
        一、《南方日报》较早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二、为大讨论营造宽松环境的省领导作风民主的报道
        三、对农村极左路线的批判
        四、1978年《南方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四章 在大讨论中逆向而为的部分地方党报
    第一节 抵制真理标准讨论的《湖南日报》
        一、对"两个凡是"提倡者的过热宣传
        二、对"文革"极左路线的大力宣传
        三、《湖南日报》抵制大讨论探源
        四、1978年《湖南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二节 扭曲走样的《山西日报》大讨论
        一、与全国多数党报大相径庭的《山西日报》
        二、变味大讨论宣传的直接恶果
        三、《山西日报》的深刻教训
        四、1978年《山西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五章 真理标准讨论补课在党报开展
    第一节 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的缘起
        一、理论务虚会:尚未结束的争论,步履艰难的会程
        二、一波三折的党报农村改革宣传
        三、参差不齐、极不平衡的各地大讨论
    第二节 党报开展真理标准讨论补课始末
        一、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综述
        二、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的特点
    第三节 新华社地方广播通俗宣传: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的成功案例
        一、通俗宣传的策划和实施
        二、通俗宣传成功的有益启示
第六章 党报成功宣传真理标准讨论的原因和理论意义
    第一节 党报成功宣传真理标准讨论的原因
        一、党报深切反映了党心民心的强烈诉求
        二、恢复了党内民主,党报成为追求真理的舆论平台
        三、党报强化了自身建设,丰富了宣传手段
    第二节 党报成功宣传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理论意义
        一、民心民意是检验党报坚持党性原则的标准
        二、中央党报和中央决策的"互文性"
        三、党报坚持党性原则三性统一的重要性
结论
    一、党报是真理标准讨论的发源地和主要阵地
    二、党报在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纠正错误思潮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性的统一
    三、党报和党中央决策的互文性
    四、党报在真理标准讨论中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
附录
    一、1978年1月9日《人民日报》文章《文风和认识路线》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三个版本
        1、第六次修改稿:《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2、《光明日报》集体修改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三、九份报纸有关文章篇数汇总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出台的始末
    一、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的背景
        (一) “文革”时期相关的高考政策
        (二) “文革”时期高考相关政策的影响
    二、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出台的具体过程
        (一) 太原招生会
        (二) 科教工作座谈会
        (三) 北京招生会
第二章 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
    一、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对宏观层面的影响
        (一) 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二) 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三) 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对中国人社会观念的影响
    二、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一) 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对个人命运转变的影响
        (二) 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对个人未来的影响
第三章 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反思
    一、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反思
    二、1977 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简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实践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实践基础
二、教育实践基础
三、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
    (一) 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 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诠释
    一、“文化”界说
        (一) 众说纷纭的文化含义
        (二)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三、现代化的涵义
        (一) 现代化的词义分析
        (二) 现代化的理论涵义
    四、文化现代化的涵义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及其近代转型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危机
    二、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艰难历程
        (一) 物质层面的变革
        (二) 制度层面的变革
        (三) 观念层面的变革
    三、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原因
        (一) 西方文化的冲击
        (二) 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三)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客观要求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客观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
        (一)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共同哲学基础
        (二) 共产主义与“大同理想”的契合
        (三) 知行统一在实践观上的相通
        (四)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民本思想”的价值目标的接近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实现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二) “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明确
        (三) “以人为本”价值理想的提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 文化论争
        (三) 新民主主义文化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一) 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
        (二)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 “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四) 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一、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 民主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三)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二、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和坚强的组织领导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二) 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批判继承的创新精神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 坚持批判继承的创新精神
    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一)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
        (二)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五、坚持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和“两手抓、两加强”的方针
        (一) 坚持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
        (二) 坚持“两手抓、两加强”的方针
结语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传统文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三、传统文化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批判“两个估计” 还历史本来面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恢复高考,邓小平与华国锋的定位和作用[J]. 陈侃章. 教育与考试, 2020(01)
  • [2]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J]. 教育部大批判组. 人民教育, 1977(02)
  • [3]胡乔木与马克思主义[D]. 杨燕. 山东大学, 2012(12)
  • [4]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党报作为研究[D]. 蔡美华. 复旦大学, 2009(10)
  • [5]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D]. 王晓丹. 中国政法大学, 2010(12)
  • [6]简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实践基础[J]. 彭远慧,廖冲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3)
  • [7]“两个估计”意在“改朝换代”[J]. 广西医学院大批判组. 广西医学院院刊, 1978(01)
  • [8]江青的背后──“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破灭和它所引起的严重课题[J]. 阎纲. 新文学史料, 1999(04)
  • [9]闻鼙鼓而思良将——追记真理标准讨论中的杨西光[J]. 蒋涵箴. 新闻记者, 1992(07)
  •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D]. 李培锋. 兰州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批“两个估计”,还原历史本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