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党政干部学校》总目录

1990年《党政干部学校》总目录

一、1990年《党政干部学刊》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黄思伶[1](2021)在《晚清《点石斋画报》社会底层群体形象建构研究 ——以乞丐、娼妓和盗贼为例》文中指出

黄思伶[2](2021)在《晚清《点石斋画报》社会底层群体形象建构研究 ——以乞丐、娼妓和盗贼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谈悦[3](2019)在《清代宫廷节令戏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令戏”是清代宫廷节日戏曲演出使用的一类剧作,节令戏与古代岁时节令文化以及清代宫廷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节令戏有短篇和长篇两种形态。短篇节令戏都是单出戏,不同的剧作,演出时或用昆腔,或用弋腔。宫廷里个别的长篇剧作因经常在节日期间演出,且内容与节日文化相关,也被当代研究者视作节令戏,本文将其称为长篇节令戏;目前存世的长篇节令戏剧本,唱昆腔、弋腔、乱弹的皆有。清宫节日主要是从前朝延续而来的全民性节日,少数“节日”是宫廷特有的。节日期间,一般在白天,宫廷里的大中型戏台上会有持续半天左右的大型戏曲演出,短篇节令戏时常被用于此种演出的开场和结尾;端午、中秋等个别节日期间,又有整场戏曲演出只搬演长篇节令戏的情况,偶尔出现在长篇节令戏前演其他单出戏开场的情形。此外,节日期间,宫廷宴会以及皇帝进膳、用酒宴、祭拜神灵的场合,如果安排戏曲演出,也会用到一两出节令戏,绝大部分情况下是用短篇节令戏。主题内容方面,节令戏既写人间故事,表现凡人的节日生活,也写神仙事迹,表达贺节、献瑞的主题。宫廷剧作者在幻想性“世界观”的指导下,在节令戏中构建出一个人与神仙、妖精鬼怪共存的世界。节令戏的整体语言风格趋于雅正,由于节令戏剧作种类较多,在典雅纯正的基调上,剧作在语言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风格倾向,或清丽淡雅,或藻饰绮丽,或通俗幽默。节令戏是清宫“乐制改革”背景下的产物,这些由宫廷词臣编制的新剧更能体现教化之意,其演出增强了宫廷戏曲演出的礼乐文化色彩。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不少节令戏有着较强的乐舞化特征,戏中写入了大场面的乐舞表演,剧作者试图以此来呈现盛世歌舞升平的景观,来烘托宫廷的节日氛围。

曹静[4](2012)在《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颇有创新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将先秦兵家思想置于诸子百家争鸣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对照、分析与梳理,把握其思想体系及其与先秦诸子社会伦理思想的关系,探讨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当代军事价值。本文首先从社会发展、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变革来阐述先秦时期军事伦理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脉络,阐明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并介绍其代表人物及其着作。先秦兵家的伦理文化精神是建构在与诸子学说相互渗透和影响基础之上的,其吸收与融合了儒家“仁爱”观、道家“无为”观、墨家“非攻”观、法家“法治”观等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儒家“义战”、“仁本”等思想,使得先秦兵家在哲理上获得了升华;法家则从法治的角度,以其政治实践理论为兵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墨家立足于“民本”、“人道”论战,赋予了兵家伦理思想更多的人性关怀;道家以柔克刚、不争之德为兵家的战略增添了智慧的光华。先秦兵家的思想家们对于战争中军事伦理原则的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先秦兵家军事伦理原则主要是以仁为本、以德制胜、惟民是保。这些军事伦理原则以“仁”为主线,试图给战争穿上道德的外衣。对“德”的伦理概念做了系统化的伦理论证,强调了正义的保国安民的战争观念,衍生了古朴的军事人道主义。同时在战争中,民心的向背也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重民、爱民这一重要军事伦理原则指导看战争向着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些伦理原则的出现和总结,约束着先秦时期的战争行为,影响着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也直接决定了中国传统军事伦理的发展方向。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从政治上、道德上揭示出了战争的本质,并触及了战争的经济本质。战争的最高价值形态是基于“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体现为兵家的“安国保民”的最高价值取向。总之,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认为“安国”是先秦兵家的伦理旨归。“兵”是“安国”的手段;“安国”是“兵”之目的,是最终的价值目标。在军事伦理思想体系中,军人的德行修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职业德行。先秦兵家的军人伦理规范包括将帅的伦理规范与士兵的伦理规范。将帅的伦理规范从“忠君尚公”、“赏罚分明”、“爱抚士卒”、“必从已先”四个方面分析了将帅必须具备的德行修养,并从多方面对士兵的道德准则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奠定了完整的军人德行规范体系,也反映了当时军人的整体道德状况。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对当代国防建设提出了战略性的启示。要安邦定国,就要重视物质力和精神力的开发、建设和积累,创造出走在时代前列的综合国力;既要重视武德规范的建立,更要重视行为和品德的养成。同时其正义、和平、人道思想对多格局局势下的世界军事形势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王坚[5](2012)在《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乃人之基本需求之一,其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建制当中表现为“交通需求”,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着眼,对此种需求之满足即为主体之利益所在,而此利益之具体化即为供公众通行利用的各种“路”,由于私人或者没有动机激励或者没有实际能力,所以,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有效供给必然主要依赖于国家及政府,“路权”概念之重释及路权体系的建立,其理论目的即在于反映和规范此种基本关系,亦即“行”需求之权利化。而以“权利发展”的眼光检视满足人之“行”的基本需求的交通发展,论证作为法律权利的“路权”的正当性及可行性即是本文的理论红线,在对“路权”概念做出明确界定的基础上,阐释其作为一种权利类型的各方面特征,则是本文的基本线索,而特征之阐释则是通过路权之法理构成、权利系谱中的位置与比较、路权法制类型之探讨这一基本框架来展示。全文的章节分布除“结语”之外,分为“绪论”、“路权概念之重释”、“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权利系谱中的路权”、“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如下。在“绪论”一章,首先,提示路权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方面,于权利理论研究中,其属权利“个案研究”和“本体研究”,而非单纯的价值研究或宏观研究,因此一定程度上是对整体权利研究的推进;另一方面,它是行政法学理体系中的部门行政法或称特别行政法研究——交通(行政)法研究,同时也是人权法或基本权利理论的一次应用型研究,在此两个领域,目前国内学界都涉及很少,因此“路权”研究亦有重要价值。其次,作了较为细致的文献综述,一方面展示了国内路权讨论在形式和实质两个面向的不足:“路权”一词实际上有六种以上的内涵,且不同内涵的论者之间基本没有沟通交流,对“路权”的权利基础、权利属性、主体特征、义务人等基本问题,特别是对“路”的认识,都远未达到自觉的程度;另一方面,揭示了英美法系的“公共信托理论”以及大陆法系的“公物理论”,与路权研究之间的异同,即,前者理念上虽与“路权”接近,都是从作为公众的利用人一方出发,但讨论的对象却不是人工的道路而主要是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后者虽将道路作为“人工公物”来研究,但却主要从行政一方出发,而非从公众利用人角度展开。再次,特别指出,由于部门行政法研究的特殊性,为弥补行政法总论的共通性知识与特定行政部门之专业性的冲突,本文采用的是多学科交叉或称跨学科的研究策略,即,尽可能的消化容纳交通工程学、交通社会学、交通经济学以及交通规划与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养料。“路权概念之重释”一章中,首先是为“路权”概念的界定做好两个方面的理论准备:其一,从权利理论的两种传统——自然法理论与功利主义——出发,为路权寻求了坚实的基础,亦即其核心要素“合理的交通需求”,从权利理论的两种进路——“权利义务关系”与“权利权力关系”之中,将路权定位为“权利权力关系”的公法进路,从两种概念分类——抽象概念与类型概念——出发,展示了路权其实是一束具体权利组成的权利类型而非一个抽象权利;其二,解释了与路权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行”、“交通”、“运输”、“路”、“TDM(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法”、“公物法”。在此基础上,将“路权”界定为,就是使用各种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权利,具体是指,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满足用路人合理的交通需求而由法律规定的,保障用路人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自由、平等的利用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利益、权利或特权的集合。第三章“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是全文的重要章节,即从内部视角全面解析“路权”法理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作为路权客体的“路”、作为路权主体的“用路人”、路权义务人以及路权类型中的具体权利体系。其中,路权客体之“路”即各种公共道路交通资源,具体是指提供公众利用的各种交通线路设施,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最低限度的公共交通工具及必要的服务,路权客体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路权客体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之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直接依存性;表现出“人工性”和“技术性”逐渐加强的特征。“用路人”是指,作为交通需求主体或道路利用主体的自然人或自然人群体,其也有四个方面特征:用路人具有显着的工具外衣性,但绝不能与交通工具等同论之;于机械化和信息化的现代交通社会系统中,用路人对路权客体具有高度依赖性,因为客体所承载的利益具体化是用路人享受就学、就医、就业、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等等领域权利的前提条件;用路人在交通系统中的身份具有“随机性”和“可控性”,因此一定程度的交通需求管理和路权配置就是可能的和必要的;用路人具有“集合性”与“群落性”特征,即由于自然或社会(制度)的原因,用路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例如,以机动能力强弱为标准,可分为普通用路人和弱势用路人。路权义务人体系,则由“国家——各级政府——相关的交通职能部门”、交通通事业单位或其他NGO组织、路桥公司及城市轨道经营公司等交通企业以及用路人自身四个方面组成。而路权类型中的具体权利体系,则因概念内涵之广狭分为最广义路权、广义路权、狭义路权与最狭义路权四组,其中的核心部分是作为狭义路权的“实际用路权”,但为了保障此实际用路权的有效行使,就有赖于一个功能完备的具体权利体系,而从价值诉求的层面展开的话,这一体系的底部便是保障安全的“用路空间权”(最狭义的路权),与实际用路权平行的(即广义的路权)则是以自由为价值诉求的“用路知情权”、“用路选择权”、“用路监督权”、“用路救济权”,和以平等为价值诉求的“普通群体用路权”、“弱势群体用路权”(又分为“无障碍通行权”和“适足道路利用权”),而实际用路权之下还可依据交通需求之性质做不同的具体权利分类。第四章“权利系谱中的路权”,则是从外部的视角来考察路权类型,其中,“自由权与社会权两分法中路权”和“财产权观念演进中的路权”主要是对路权属性的考察,而“路权与住宅权”和“路权与迁徙自由权”则是实质性的比较。简言之,,一方面,路权的社会权属性较之自由权属性更加显着,即需要国家及政府积极行动、主动供给,但其也有自由权属性,例如其可从人身自由权派生而来;另一方面,随着财产权的观念演进,由于交通作为给付行政和福利主义的典型代表,且其还是用路人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条件,因此其已然成为重要的财产形式,具有部分的财产权属性。在路权与住宅权的实质比较中,可以发现二者的权利基础分别为人之基本需求的“住”与“行”,都可以从《国际人权宪章》中的“适当生活水准权”中推导出来,但住宅权的制度化和受重视的程度都远高于路权;在路权与迁徙自由权的实质比较中,可以发现二者最大的共性在于,都可以在人之“行”的基本需求中找到根基,且都能从人身自由权中推导出来,但迁徙自由权的自由权属性较显着,而路权的社会权属性更浓。于“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一章中,首先,在简要梳理交通史和交通法制史的基础上,以韦伯的“理念类型”为工具,对“农业社会——马车时代”、“工业社会——汽车时代”和“后工业社会——后汽车时代”的路权法制在“路权客体功能诉求”、“用路人与路权义务人关系”以及“用路人之间关系”三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做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提升,构建了“政治——统治型”、“经济——安全型”和“人本——自由型”三种路权法制类型;其次,对我国目前的交通法制现状做了静态和动态两种考察,在静态考察中指出我国交通法律部门在宪法渊源方面的模糊、重要交通法律缺失或效力级别太低、交通行政体制不顺、重要分类标准不一、立法粗糙操作性不强等等不足,在动态考察中,通过对从“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CNKI知网资源库”和“网络媒体资源”中检索获得的一百多个路权法制事例的综合分析,发现我国目前路权法制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安全与事故责任分配”、“收费公路相关问题”、“禁摩、禁电、禁微、汽车限购拍牌等禁行限行问题”、“道路规划建设及利用管理问题”以及“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不足”等方面;作为考察分析的结果,指出我国目前的路权法制,虽然还遗留着一些“政治——统治型”的特征,也出现一些“人本——自由型”的理念特征,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现状更接近“经济——安全型”路权法制,因此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潘荣华[6](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徐信华[7](2010)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视角,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总结其历史作用、特点、历史经验,分析其历史局限,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绪论部分对选题作详细说明,界定相关概念,分析选题缘由和意义,综述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框架。第一章描述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概况,将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区分为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介绍其代表性刊物的创刊、发行与发展等基本情况。第二章从总体上阐释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第三章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简要地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读者群体,提出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以思想进步的青年为直接阅读者,以广大的工农群众为间接阅读对象,兼顾向其他受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第四章梳理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的主要内容,对报刊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实际等方面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第五章集中评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历史作用、特点、历史经验及历史局限。(一)分析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并对各种不同类型报刊所刊登文章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直观地展示其历史作用。(二)提出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具有鲜明特点:在思想宗旨上,强调无产阶级立场;在内容功能上,定位明确清晰;在出版发行上,充分利用了公开和秘密两种形式;在读者群体上,具有发散性和广泛性;在不同区域中的发展不均衡,因而对各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也有区别。(三)总结其历史经验,即:把握中国社会革命发展趋势,服务于社会变革的需求,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重理论阐释的通俗化和生活化,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接近大众,为大众所认同;植根于对实践的研究和调查,使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强调自我建设,构筑了巩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注重对基本理论的阐释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密切联系工农群众,坚持依靠群众办报。(四)剖析其历史局限,即: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理论准备有所不足;注重通俗性和口语化,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群众需求;无法完全按计划出版和发行,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最后是结束语,主要是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若干启示,即: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将理论严整性与宣传通俗性结合起来;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合起来;要培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的放矢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效果。

苗振国[8](2008)在《知识型政府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政府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政府应该将构建知识型政府确立为自身的发展目标。知识型政府是一种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以知识资源为核心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以知识管理为管理手段,以开放、互动为外在特征,以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府模式,其构成要件包括具有特定知识管理功能的知识管理平台,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知识型公务员,以扁平化和柔性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型组织结构,以人本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和合作型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知识型组织文化。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政府实现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首先,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它能够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结构支撑和方法支撑。其次,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它能够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知识素质,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和组织内耗。再次,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提高政府威信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加强政府威信形成的知识基础,提升政府的道德威信。最后,知识型政府建设是完善行政决策的必然要求,它能够提高行政决策者的素质,确保决策咨询系统功能的发挥,促进公民对行政决策的参与,保障行政决策信息的优质、多量,进而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知识型政府建设应该在充分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型政府建设的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为知识型政府建设提供的动力支撑、技术支撑和产品支撑,政府多年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在技术、设备、人才、观念等方面奠定的良好基础以及我国前期的学习型政府建设对知识型政府建设产生的推动作用。知识型政府建设的不利因素包括:公务员的恐变心理、戒备心理、独占心理等心理认知障碍,公务员的信息能力和科学素养障碍,组织的诚信缺失、等级观念、机器情结等组织文化障碍以及组织资金障碍。知识型政府建设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打造知识型行政队伍。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不断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不断健全公务员退出机制。第二,构建知识型组织结构。这就需要稳步推行“省管县”体制,积极推进柔性化的用人机制,尝试推行政府虚拟团队建设。第三,建造知识管理平台。这就需要构建政府知识管理系统,设立政府知识管理机构。第四,塑造知识型组织文化。这就需要在政府组织内部推行人本管理,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合作理念。

赵醒[9](2006)在《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文中提出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关注文化研究的当今,尽占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原之于中原文化研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在建国以后出版、刊行了许多,狭义文化所包含的文、史、哲、民间文化和文化专题类论着在已过去的五十余年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以《全国总书目》、《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河南人民出版社图书总目录》和其他相关书目类文献为资料来源。共对302部1949~2005年间出版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进行研究和叙录。另有330部笔者仅收集到部分信息而未能亲见的论着,收入存录部分。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有着不同形式与内容,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着述风格与目的。既有单册专着和多册丛书,也有工具书和非正式出版物,这些论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出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不同时代受到关注情况的变化。同时,这些论着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记录性的论着较研究型的论着为多,褒扬性的文字较批判性的文字为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和水准,除了相对严肃、价值极高的学术着述,也有相对浅易、普及知识的随笔之作。此外,不同的论着也有着不同的着述目的,既有出于学术追求、研究兴趣者,也有旨在普及知识、促进发展者。 已收录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及相关信息也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从内容上看,各类相关研究论着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地域本位主义”倾向,强调本地域特色,而对与全体的联系重视不够;强调本地域优势,而对其他地域尊重不够;强调本地域目的,而对其他地域关怀不够;强调本地域“贡献”,而对文化创造的共同性认识不够。从风格上看,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论着多轻躁急切、主观人为、好大喜功、浮光掠影,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的是沉静笃实、科学客观、点滴积渐、深入深刻;前者的大量出现与中原文化的研究并无更大积极意义,后者得不到充分关照反而会使中原文化的科学研究进程缓慢。

二、1990年《党政干部学刊》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0年《党政干部学刊》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3)清代宫廷节令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节令戏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清代宫廷演戏与节令戏演出
    第一节 清宫演戏发展概况
    第二节 清宫节日演出用剧与节令戏的定义
    第三节 节令戏的演出场合
第二章 清代宫廷节令戏的文学特色
    第一节 节令戏的剧本体制
    第二节 节令戏的主题内容
    第三节 节令戏的语言特色
第三章 清代宫廷节令戏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节令戏与宫廷礼乐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节令戏礼乐文化色彩的增强
    第三节 节令戏的乐舞化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1.1.1 国内对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研究
        1.1.2 国外对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研究
        1.1.3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社会应用研究
    1.2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2.1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研究价值与意义
        1.2.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形成的社会背景
        2.1.1 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变革是先秦兵家军事伦理形成的内在根源
        2.1.2 战争是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2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2.2.1 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思想的产生
        2.2.2 先秦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
    2.3 先秦兵家代表及其着作简述
        2.3.1 司马派与《司马法》
        2.3.2 孙氏派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2.3.3 吴氏派与《吴子兵法》、《尉缭子》
        2.3.4 太公派与稷下学派及其着作
第三章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3.1 儒家“仁爱”观与先秦兵家的融合
        3.1.1 兵家对儒家“仁”的吸收
        3.1.2 兵家之“仁”与儒家之“仁”的区别
    3.2 道家“无为”、“贵柔”观与先秦兵家的融合
        3.2.1 道家“无为”、“贵柔”观的内涵
        3.2.2 兵家对道家思想的吸取与升华
    3.3 墨家思想与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融合
        3.3.1 墨家思想的内涵
        3.3.2 先秦兵家对墨家伦理思想的融合与吸收
    3.4 法家思想与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融合
        3.4.1 法家伦理思想的内涵
        3.4.2 兵家对法家伦理思想的吸收与升华
第四章 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原则
    4.1 “以仁为本”
        4.1.1 “慎战”
        4.1.2. “先爱后威”
        4.1.3 “不战而屈人之兵”
        4.1.4 “以仁为胜”
        4.1.5 “上下同欲者胜”
    4.2 “以德制胜”
        4.2.1 以德立国
        4.2.2 以德强军
        4.2.3 “竟于德”
    4.3 “惟民是保”
        4.3.1 “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4.3.2 “圣人所贵,人事而已”
第五章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的价值目标
    5.1 “争义不争利”
        5.1.1 “义战”
        5.1.2 “善而养之”
    5.2 “合于利而动”
        5.2.1 “兵以利动”
        5.2.2 “不合于利而止”
        5.2.3 “兵者诡道”
        5.2.4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
        5.2.5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5.3 “安国保民”
        5.3.1 “自保全胜”
        5.3.2 “君命有所不受”
        5.3.3 “战胜而强立”
    5.4 “以和为贵”
        5.4.1 “兵民相洽,和衷共济”
        5.4.2 “天人合一
第六章 先秦兵家的军人伦理规范
    6.1 将帅之德的伦理规范
        6.1.1 忠君尚公
        6.1.2 “视卒如爱子”
        6.1.3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6.1.4 “必从己先”
    6.2 士兵之德的伦理规范
        6.2.1 “忘家”、“忘亲”、“忘身”
        6.2.2 “吾将示之以不活”
        6.2.3 “不违时,不历民病”
        6.2.4 “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5)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交通发展”与“交通问题”:满足民生基本需求之“行”的正负两面
        二、“权利发展”:“交通问题”的重要面向是权利问题
        三、路权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回顾:“路权”、“交通权”、“通行权”、“行路权”
        二、国外研究概况:英美法中“right of way"、大陆法的“公物理论”
        三、研究现状之评价
    第三节 研究范围、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与突破
        一、本文的研究范围、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与突破
第二章 路权概念之重释
    第一节 路权概念重释之困难
        一、“路权”的基础在“正当”还是“利益”:合理的交通需求
        二、“路权”指向“权利—权力”关系而非“权利—义务”关系
        三、“路权”是类型概念而非抽象概念
    第二节 路权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行”、“交通”及“路”
        二、“交通需求”及其管理与控制
        三、“交通法”与“公物法”
    第三节 路权概念的基本界定
        一、路权的概念
        二、路权的属性与特征
第三章 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
    第一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一:作为客体的“路”
        一、“客体”概念的法学解释及权利客体之功能
        二、路的定义与分类
        三、作为路权客体之“路”及其特征
    第二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二:路权主体及义务人
        一、权利主体与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二、路权主体及其特征
        三、路权义务人及其分类
    第三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三:具体权利的层次与体系
        一、既有研究中的路权层次分类及其不足
        二、路权类型具体权利的实质性分类
        三、路权类型具体权利体系之结构图
    第四节 本章小结:路权法理构成图示
第四章 权利系谱中的路权
    第一节 自由权与社会权两分法中的路权
        一、社会权的概念与历史
        二、路权的社会权属性较之自由权属性更加显着
    第二节 财产权观念演进中的路权
        一、既有路权讨论中财产权层面的论述
        二、路权类型之核心权能在“道路使用”
        三、路权类型中有的是“新财产权”有的是新的财富形式
    第三节 路权与住宅权
        一、权利基础同为人之基本需求:“住”和“行”又有显着不同
        二、同为新型权利:认识程度和制度化程度路权不如住宅权
        三、同具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属性:体系化及具体权利明晰程度不同
        四、权利构成中的主体、客体、权能等方面各有异同
    第四节 路权与迁徙自由权
        一、皆源自人之“行”动本能:迁徙自由权较路权更多自然权利意味
        二、同具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双重属性:侧重点却各不相同
        三、都与国家主权紧密关联:迁徙自由权较之路权更近
        四、权利构成中的主体、客体、权能等方面各有异同
第五章 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
    第一节 路权法制的三种类型
        一、“政治——统治型”路权法制
        二、“经济——安全型”路权法制
        三、“人本——自由型”路权法制
        四、小结:三种路权法制类型的结构示意图表
    第二节 我国路权法制现状考察
        一、静态的考察:现行交通法律法规体系概览
        二、动态的考察:典型路权法制事例的深度剖析
    第三节 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类型评析及建议
        一、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类型评析
        二、完善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建议
结语:“权利发展”视域中的路权
参考文献
附件一:《道路交通领域路权法制事例目录汇总(共140例)》
附件二:《路权法制事例信息登录表》总表格式
附件三:《路权法制事例信息登录表》个案详表列示

(6)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一) 时空分布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一) 《山东卫生》
        (二) 《健康报》(复刊)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7)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及其研究现状分析
    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三、选题意义、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四、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概况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产生与分布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出现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分布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其他政治性报刊之比较——以上海地区为例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概况
        (一) 《新青年》的演变及其发行
        (二) 《共产党》月刊的创刊和发行
        (三) 《向导》周报的创刊和发行
        (四) 《前锋》月刊的创刊和发行
        (五) 《热血日报》的创刊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概况
        (一) 《先驱》的创刊与发行
        (二) 《中国青年》的创刊及发行
        (三) 《中国学生》的创刊与发行
    四、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概况
        (一) 《劳动界》、《劳动者》与《劳动音》的创刊及宗旨
        (二) 《劳动周刊》、《工人周刊》与《中国工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报刊的发展
        (三) 《中国农民》与《犁头周报》——农民报刊的创办与发展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首要任务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重要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
        (一)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 积极推介马克思主义书报刊物
        (三)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优秀人才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及读者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及对象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
        (一) 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
        (二)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其他主要撰稿人
        (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主要撰稿人群体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读者群体
        (一) 直接阅读对象:思想进步的青年
        (二) 间接读者群体:广大工农
        (三) 其他受众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构成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的主要内容
        (一) 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 阐释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
        (三) 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
        (四) 介绍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知识
        (五) 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六) 宣传中国革命斗争的政策和策略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的主要内容
        (一) 关注引导现实青年运动
        (二)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
        (三)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四) 总结劳动运动经验,普及劳动运动知识
        (五) 研究学生运动,刊布学生活动信息,总结学生运动的策略
        (六) 研究反帝运动的方法策略,号召学生投入反帝运动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的主要内容
        (一) 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启发工农的阶级觉悟
        (二) 宣传工农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三) 关注工农运动实际斗争,总结工农运动的经验教训
        (四) 重视对工农情况的调查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评析——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分析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经验及其局限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8)知识型政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知识型政府的研究
        1.2.2 关于政府知识管理的研究
        1.2.3 关于学习型政府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知识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2.1 知识型政府的缘起
        2.1.1 知识经济的兴起
        2.1.2 知识经济对传统政府模式的挑战
        2.1.3 知识型政府的提出
    2.2 知识型政府的界定
        2.2.1 学术界对知识型政府的界定
        2.2.2 本文对知识型政府的界定
    2.3 知识型政府的构成要件
        2.3.1 知识管理平台
        2.3.2 知识型公务员
        2.3.3 知识型组织结构
        2.3.4 知识型组织文化
第3章 知识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
    3.1 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
        3.1.1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3.1.2 知识型政府模式是对服务型政府模式的理论补充
        3.1.3 知识型政府建设是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支撑
    3.2 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
        3.2.1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核心目标
        3.2.2 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提高个人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
        3.2.3 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提高组织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
    3.3 知识型政府建设是提高政府威信的必然要求
        3.3.1 政府威信面临的挑战
        3.3.2 知识型政府建设有助于提高政府威信
    3.4 知识型政府建设是完善行政决策的必然要求
        3.4.1 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
        3.4.2 知识型政府建设有助于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3.4.3 知识型政府建设有助于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第4章 知识型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
    4.1 知识型政府建设的有利因素
        4.1.1 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成果
        4.1.2 电子政务建设的前期成果
        4.1.3 学习型政府建设的前期成果
    4.2 知识型政府建设的障碍因素
        4.2.1 来自个体的障碍
        4.2.2 来自组织的障碍
第5章 知识型政府的建设路径
    5.1 打造知识型行政队伍
        5.1.1 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
        5.1.2 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
        5.1.3 健全公务员退出机制
    5.2 构建知识型组织结构
        5.2.1 稳步推行"省管县"体制
        5.2.2 积极推进柔性化的用人机制
        5.2.3 尝试推行政府虚拟团队建设
    5.3 建造知识管理平台
        5.3.1 构建政府知识管理系统
        5.3.2 设立政府知识管理机构
    5.4 塑造知识型组织文化
        5.4.1 推行人本管理
        5.4.2 建立创新机制
        5.4.3 培养合作理念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9)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论
    第一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形式
        一、单册专着
        二、多册丛书
        三、工具书
        四、非正式出版物
    第二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内容
        一、文学类
        二、史学类
        三、哲学类
        四、民间文化类
        五、文化专题类
    第三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几点不足
第二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
    第一节 文学类
    第二节 史学类
    第三节 哲学类
    第四节 民间文化类
    第五节 文化专题类
第三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存目
参考书目
后记

四、1990年《党政干部学刊》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点石斋画报》社会底层群体形象建构研究 ——以乞丐、娼妓和盗贼为例[D]. 黄思伶. 宁夏大学, 2021
  • [2]晚清《点石斋画报》社会底层群体形象建构研究 ——以乞丐、娼妓和盗贼为例[D]. 黄思伶. 宁夏大学, 2021
  • [3]清代宫廷节令戏初探[D]. 谈悦. 中国戏曲学院, 2019(02)
  • [4]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研究[D]. 曹静. 中南大学, 2012(03)
  • [5]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D]. 王坚.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6]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
  • [7]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D]. 徐信华. 武汉大学, 2010(05)
  • [8]知识型政府建设研究[D]. 苗振国. 东北大学, 2008(06)
  • [9]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D]. 赵醒. 郑州大学, 2006(12)

标签:;  ;  ;  

1990年《党政干部学校》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