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职教理念在这里开花结果

陶行知职教理念在这里开花结果

一、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在这里开花、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杨天[1](2020)在《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教育的急剧转型,催生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教育家。但时过境迁,有些当时颇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教育家,却很少为后世所了解、知晓乃至研究,袁希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通过个人努力,借助江苏省教育会等平台,在近代义务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充分挖掘和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发生学方法,对于袁希涛在义务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思想与实践进行探讨,对其当代价值予以揭示,并希望以袁希涛为个案,深入分析袁希涛所代表的部分教育家,为后世所忽视、遗忘的原因,以期洞察教育家长久生命力的影响因素。袁希涛是一位较早对我国近代义务教育做出系统讨论并付诸实践的义务教育办理专家,他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依据城乡差异主张实施义务教育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与因事为制,并强调义务教育的法令、经费、师资保障,以及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强对学生职业的陶冶。在师范教育领域,袁希涛是清末书院改制师范的先锋者、民初高师国立化的推行者、高师改大的中立者以及乡村师范的倡导者。在高等教育领域,袁希涛对复旦公学、同济医工学堂以及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建校与发展都有着极多的关注与支持。这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却几乎为后人所遗忘,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这与其缺乏独特的思想体系、教育思考与实践“博而不精”以及时代、生命长短、性格因素给予的局限等不无关系,这也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深思。

金美福[2](2003)在《教师自主发展论》文中研究表明与教师教育相关联,教师发展的样式和途径是多样的,当然效果亦异。本文认为对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最理想的发展样式是教师的自主发展。 本文把自主发展作为教师职业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来理解。这样采取自主发展生存方式的教师就显现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现象,借用经济学的概念“发展极”来形容和指称。如此,教师发展极现象就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教师发展极现象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是以教育家、特级教师、名师、优秀教师来显现和存在着的。人们对这种社会存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他们是谁?”,“他们都做了什么?”这样两个比较表象化的认知水平上,而对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和“为什么能这样”以及“这样的生存方式对他们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还研究不够,认识不深。变动的时代,也就是不断革新的时代,需要更多的自主发展型教师,如果能够揭示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学原理,依据这个原理进行教师教育,就可以使更多的教师成为自主发展型教师。教师自主发展的意义在于,这样的生存方式可以实现教师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作为教师职业人的生存价值。本文基于这样的信念并以关注教师个体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为出发点,旨在实现能让更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发展的教师教育。 揭示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学原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本文论及了与教师自主发展相关的一些因素——影响因子、发展原因——发展的环境以及发生学原理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论文由七章内容构成:导论交代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一章,探讨“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第二章,发掘教师自主发展的影响因子;第三章,通过教师自主发展与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分析教师自主发展发生的相关条件;第四章,透析教师自主发展的轨迹,透过轨迹表象进一步分析自主发展发生的原因;第五章,建构自主发展模式,通过透视模式构成三要素之间同期互动的关系机制,揭示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学原理;第六章,应用教师自主发展发生学原理,提出自主发展型教师培养模式构想。 本文贡献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理论上的成果:揭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学原理。 教师自主发展现象是一种社会实在,但何以能够自主发展其基本原理还是一个不解之谜。人们看到自主发展型教师是学者型的或者说是科研型的教师,但是,也只是看到这一表象,还是无法解释显现为这种表象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科研型教师也就是自主发展型教师,只有了然教师自主发展发生的机制才可能实现这种转型。本文把科研型教师和教书匠型教师作为教师的两种生存方式。通过对自主发展型教师的考察分析,透析出教师自主发展影响因子二要素(人生理想和目标、知识资本、教育研究〕,并转化为教师作为知识人参与知识的三种方式和自主发展的三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教学研同期互动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教师自主发展现象得以阐释,教师自主发展发{生学原理得以揭示。“教学研同期互动”是自主发展型教师的生存样式,通过这个模式形象地呈现出了自主发展型教师的生存方式,从而揭示了教师自主发展现象发生的基本原理。 第二,研究方法卜的独特性。 本文应用了现象学的方法论——即直面现实,因此使扎根理论的建构目的得以实现。源于教育生活又高于教育生活的理论因此得以形成。本文试图超越普遍存在着的传统的纯思辨演绎的研究方法的现状。我认为本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种超越的愿望,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并显现出了研究力法上的个性特点。 我国现实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时大学的教师教育提出了非常迫切的改革要求;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也成了非常重大且迫切的现实课题。基于这种现实社会需要,本文依据教师自主发展发生学原理提出了培养自主发展型教师的教师教育模式构想,作为未来教师教育发展前景的一种展望。

邵琪[3](2019)在《智慧教育史论》文中研究表明智慧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根本存在方式。首先,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旨在培养知识人的知识教育大行其道。但知识与知识教育远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关涉价值判断、伦理道德与意义建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智慧教育。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人类拥有更多闲暇,但同时也会加剧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因此呼唤智慧教育。再次,智慧具有本体论价值,智慧教育可以使人成就智慧人生、走向美好生活。因此,教育要从培养知识人转向培养智慧人,要超越知识教育追求智慧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是本研究重要的理论基础。智慧伴随着人类实践的诞生而诞生、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发明、制度变革、文化创新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智慧和智慧教育都是具有历时性的概念。智慧教育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态与阶段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智慧是人基于个体的需要,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内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智慧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的需要出发,通过启迪与影响受教育者,使其能够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中求真、求善、求美,从而培养人的智慧,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古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古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以及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造成的。古代的智慧教育充满了浓郁的人文精神,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道德要求过于理想化、压抑人的个性自由与创造性的问题。同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近现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近现代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以及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造成的。近现代的智慧教育倡导科学精神,但也应该避免走向标准化、机械化和极端功利主义的极端化倾向。展望未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未来的智慧教育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发展的智慧教育,即和谐的智慧教育。和谐的智慧教育既要培养人的实践技能与生存能力,又要致力于人的精神成长与境界提升,既强调人生的物质性与现实性,又重视生命的精神性与价值性,既要满足与丰富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与提升人的精神需要,从而使人在天地间更好地安身立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总之,古代的智慧教育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心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未来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共生的智慧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与演变逻辑。

徐雪莲[4](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王博[5](2013)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文中指出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这些学校名目不同,教育对象也各有所别,但实际上都不过是科举的附庸;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来了,近代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起来了,教学方法彻底革新了,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教育期刊《教育世界》,是如何记录、探讨、推动这些开创性变革举措的出台和完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主、自由、个性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又在整个教学变革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产生了什么作用?它们凭借什么样的策略来推动教学变革不断往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就是本研究所要探究和回答的核心问题。除引言、结语外,本文共分六章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章,分析了清末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中国第一本教育期刊《教育世界》创刊的动因、由来以及罗振玉、王国维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办刊数量、主体、种类三个方面对清末民初教育期刊群的形成及态势做了一个大致扫描。第二章,集中探讨了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教学变革的发生发展总有它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指导,而且这种观念上的引领又是多种思想元素碰撞交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特点,在新旧教育理论交汇冲突、各种教育思潮风云际会的清末民初,显得尤为突出。本章主要在教育期刊助推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思潮的勃兴、教学目的的变革等方面作出深入分析,并兼以个案研究,描述了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第三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逐步确立。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本章从课程制度演变的视角,探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是如何关注、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造的,它们在现代课程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第四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本章主要从教科书的价值选择、编撰创新、营销推介三个方面,再现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科书的现代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第五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教学实验的渐次展开,是清末民初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教育景观。教学实验既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推陈出新,又促进了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近代教育期刊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传播平台,深度介入了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实验的起步、推广以及成果运用的每一个阶段,成为各种教学实验在中国试行的舆论先声和推进加速器。第六章,在前文基础上,尝试对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采取的策略进行提炼概括,并试图对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作出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评判。

王会亭[6](2017)在《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培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整全发展,还关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鉴于此,近年来,教师及其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已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当前改革和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了国家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工作(简称“国培计划”)。与此同时,省级教师培训、县区级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尽管教师培训备受关注与重视,但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其效果深受教师培训相关行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影响。当前教师培训效果不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则在于对人类认知与学习本质的误解。因此,当前教师培训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就在于重新认识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而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对于人类的认知与学习有全新的认识与把握。它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这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域,以复杂性思维、关系思维为导引,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为基点,以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为主线,以“不同的认知范式会对教师培训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核心观点”,以问题解决为旨归,对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具体而言,本论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了廓清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发展阶段,接着勾画了何为教师的理想形象,最后分析了教师的应然素质。第二章介绍了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主要流派、核心观点及主要困厄,使我们对离身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三章选取S大学承办的两个“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剖析离身认知对教师培训造成的危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及具身效应,接着介绍了具身认知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及未来路向,使我们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具知认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为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分析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适切性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具身培训应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等原则,进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具身认知对于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具身培训的理想范型。结语部分主要阐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都有其价值与限度,强调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两种理论,并指出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教师培训时,要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汪楚雄[7](2009)在《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文中认为中国新教育运动是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初期(1912—1930)由蔡元培、黄炎培、郭秉文、蒋梦麟、陶行知、胡适等留学欧美的新教育家群体为主导,由众多一线教师和国外教育专家积极参与,以民间教育力量为主体,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提倡和实践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本土化为基本内容,包含众多专门化教育运动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现代化改革运动。中国新教育运动的改革对象是中西传统教育,改革目标是建设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资本主义新教育。在性质上,它既不同于清末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发起主持的洋务教育运动,也不同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主持的维新教育运动这类近代的“新式教育运动”,更不同于杨贤江、毛泽东等人提出并实践的共产主义性质的“新教育运动”,它与国民政府领导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和“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等教育运动也有明显区别。严格地说,本文所研究的“新教育运动”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固然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深受20世纪初期国际教育思潮与运动,特别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深刻影响,同时,它积极反馈于国际教育新潮。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将之视为20世纪前期国际教育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促进了20世纪前期世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新教育运动有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它发轫于民国建立,兴盛于“五四”前后,衰退于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交接时期。“新教育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之间“同源、同质、异构、不同步”,其发轫早于“新文化运动”,其兴盛合于“新文化运动”,但结束却晚于“新文化运动”。“新教育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是一对“双胞胎”,是“新文化运动”的胞兄。传统的将“新教育运动”等同于“新文化运动”或将之视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的观点其实都是一种历史的误解,没有注意到两者之间区别和联系。处于社会变迁时代,中国新教育运动因视角的不同而表现出运动特征上的双重性、历史位置上的三维性和成功原因上的四维性。双重性指的是“新教育运动”既是教育改革运动,又是思想启蒙运动;既是教育变革运动,又是个性解放运动;既是教育改革运动,也是社会改革运动;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革故与鼎新的运动,又是移植与创新的运动;既有起伏,也有轴心。运动的双重性使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极具特殊性。三维性指的是“新教育运动”处于前清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前后“新教育”之间、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之间、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之间。四维性指的是“新教育运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处理好了古与今、上与下、中与外和表与里四个方面的关系。本文以社会运动理论的变迁、结构和话语三大视角为理论框架,考察了不同阶段的教育事件、由小到大的各种教育团体、竞争不断的教育出版界、无限制的输入和输出的国际教育交流等方面的情况。贯穿运动各个阶段的是新旧教育文化势力之间不息的论争。文章分析了中国新教育运动兴起和衰落的原因,再现其发展变迁的轨迹,探讨了运动的性质和特征、历史地位和作用,及其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当代的教育改革,笔者有一些思考。全文分导论、结语和第一至第五章,共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重点论述了选题原因,对相关概念作了必要的界定,从六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就本论题所选用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作了扼要的阐释,最后对论题的大体框架作了一个宏观的介绍。第一章“中国新教育运动的背景”,主要从因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新教育运动兴起的相关动因。其中国内因素谈到政治变乱、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新旧教育的积淀以及人的因素,国外因素谈到中外教育界的人员流动和国际教育新思潮的影响。第二章“中国教育运动的发轫”,简述了“双新运动”的起步、民初教育部领导的革故鼎新、欧美教育新潮登陆、新教育团体的三大派系、新教育出版的激烈竞争、教育趋新派与复辟派之间的较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述评了运动起步时期的教育界宏观景象。第三章“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发展”,探讨了中国大学的现代转型问题,简要梳理“留美派”为主体的中西教育交流的盛况,通过挖掘史料,分析了围绕白话文、职业教育、纲常伦理等论争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并且对比了教育报刊与教育社团与前一时期的不同特点。第四章“中国教育运动的高潮”,首先是探讨教育与“五四”的因果关系,其次就杜威(J.Dewey)、孟禄(P.Monroe)和巴顿(E.D.Burton)等欧美教育专家来华对“新教育运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叙述了多重文化之争使“新文化运动”提前结束,在数个教育之争使“新教育运动”进入高潮的同时,中华教育改进社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分别主导的新教育现代化运动和新学制运动在教育界广泛参与下取得的成果。第五章“中国新教育运动的衰退”,叙述了运动衰退的原因和标志,对“新教育运动”的反思和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再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谈到对杜威的批评和克伯屈(W.H.Kilpatrick)的访华。结语部分就中国新教育运动的性质与特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就其经验教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中对教育改革的环境问题和教育家的特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乔金霞[8](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提出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着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余浩[9](2011)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探源》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做合一"在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在接受、实践、批判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知观,这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形成非常重要,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是"教学做合一"理论的直接源头,历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学做合一"理论发端于1919年,产生于1922年,成名于1925年,充实于1927年及以后。"教学做合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它开创了教育"由死变活"、"求异思维"和"创新创造"的新局面。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尤其是教学改革、终身学习、创造教育中都需要"教学做合一"理论作思想指导。

刘欣[10](2017)在《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足当今学校体育,特别是职业学校体育边缘化较为严重的情况,在生态学理论视角下运用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含职业学校)的变革与发展,试图阐述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演变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规律,揭示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为当今学校体育(含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缘起、意义、现状、设计及创新点。第二五章分析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演变。第六章是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反思。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论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近代的职业学校体育与普通学校、师范学校体育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第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是一个生态系统,结构要素由学校体育思想、学校体育制度、学校体育实践构成。学校体育思想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历史背景下产生,引领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学校体育制度是体育思想的反映,学校体育实践是最终呈现的结果。这个系统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产生涨落,无法调节时系统便发生质变而演化,学校体育的发展就会进入新的阶段。第三,依据上述规律,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可以分为孕育期(1840-1903年)、发轫期(1904-1911年)、成长期(1912-1921年)、繁荣期(1922-1937年)四个阶段。纵观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环境变化是条件,思想观念变革是动力,制度改进是抓手,实践尝试是落实和总结经验,为进一步的改革奠定基础。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表现为循环往复地螺旋式上升。第四,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外部特征表现为教育发展与外部社会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互动,相互影响。内在规律表现为对体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国人对体育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思想的演进折射出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五,无论在职业学校还是其他类型的学校中,体育与德育、智育一样,都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学校体育应该兼顾体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二、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在这里开花、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在这里开花、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顺应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
        1.1.2 开拓教育史学科研究视角的需要
        1.1.3 深入拓展研究袁希涛的有益尝试
        1.1.4 个人思考与兴趣指引的研究方向
    1.2 研究综述
        1.2.1 对民国教育史的研究虽成果丰硕但仍有薄弱环节
        1.2.2 对民国教育家的研究尚集中在少数知名教育家上
        1.2.3 对袁希涛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系统研究有待深入
        1.2.4 我国关于教育人物研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个案研究法
        1.5.4 发生学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产生背景
    2.1 时代背景
        2.1.1 社会背景:寻求救亡之路的强动力
        2.1.2 社会思潮:明确教育救国的催化剂
        2.1.3 清末教育改革:激发思想实践的大环境
    2.2 个人成长背景
        2.2.1 家庭环境塑造思想肌骨
        2.2.2 教育经历丰盈思想血肉
第三章 袁希涛与近代义务教育
    3.1 袁希涛的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
        3.1.1 远见卓识:重视义务教育
        3.1.2 通权达变:酌谋义务教育
        3.1.3 虑无不周:保障义务教育
        3.1.4 敦本务实:注重实用技能
    3.2 袁希涛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3.2.1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因地制宜
        3.2.2 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强化普职融通
        3.2.3 义务教育的发展要注意发挥民间力量
第四章 袁希涛与近代师范教育
    4.1 袁希涛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
        4.1.1 初识师范:书院改制师范的先锋者
        4.1.2 重视师范:高师国立化的推行者
        4.1.3 改革师范:高师改大的中立者
        4.1.4 普及师范:乡村师范的倡导者
    4.2 袁希涛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4.2.1 对我国当代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启示
        4.2.2 对我国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启迪
第五章 袁希涛与近代高等教育
    5.1 袁希涛的高等教育实践
        5.1.1 仗义疏财:协助马相伯另建复旦公学
        5.1.2 急公好义:扶危救困“同济”于水火之中
        5.1.3 鞠躬尽瘁:尽一己之力协办东南大学
    5.2 袁希涛高等教育实践的当代价值
第六章 反思:被时代“遗忘”的袁希涛
    6.1 袁希涛被时代“遗忘”的原因
        6.1.1 德、功、言的抗衡:思想是永恒的力量
        6.1.2 “狐狸”与“刺猬”的角力:专业是根本的支撑
        6.1.3 现实与理想的对峙:无法应对的不可抗力
    6.2 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教育家应当具备的因素
        6.2.1 志存高远与坚守初心
        6.2.2 思想建树与实践成果
        6.2.3 既是“刺猬”,也是“狐狸”
        6.2.4 强健体魄与高尚人格
    6.3 重提被时代“遗忘”的袁希涛的意义
        6.3.1 袁希涛具有普遍性
        6.3.2 袁希涛具有特殊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希涛大事年表(1866-1930)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教师自主发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之源与研究之域
        (一) 问题之源
        (二) 研究之域
    二、 研究的方法论
        (一) 教师角色的知识社会学分析方法
        (二) 现象学的接近问题方式
        (三) 文献法与扎根理论
        (四) 价值无涉
    三、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意义
第一章 写实: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界说
    一、 特级教师的典型特征与案例选取的原则和办法
        (一) 特级教师的典型特点
        (二) 案例选取的原则和办法
    二、 魏书生和邱学华现象的考察与分析
        (一) 魏书生的框架式文本资料
        (二) 魏书生作为特级教师的典型特点
        (三) 邱学华的框架式文本资料
        (四) 邱学华作为特级教师的典型特点
        (五) 特级教师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 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界说
        (一) 教师发展的含义
        (二) 教师自主发展的含义
        (三) 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考古:教师自主发展的影响因子
    一、 教师自主发展的影响因子
    二、 影响因子普适性验证
        (一) 陶行知的“人生追求与目标”
        (二) 陶行知的“知识资本”
        (三) 陶行知的“教育研究”
    三、 影响因子功能分析
        (一) “人生追求与目标”影响因子的功能
        (二) “知识资本”影响因子的功能
        (三) “教育研究”影响因子的功能
    四、 影响因子对教师自主发展论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探访: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环境
    一、 教师自主发展环境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分析框架
        (二) 研究的方法论
    二、 教师自主发展场域例析
        (一) 北京景山学校场域(1960年代)
        (二) 王泽钊教育场域
        (三) 教育场域与教师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 教师自主发展主体内部环境探访
        (一) 精神世界的特点与探访方法
        (二) 精神圈生态环境分析
        (三) 内部环境的社会认知维度分析
第四章 寻踪:教师自主发展的轨迹
    一、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
        (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阶段性特征揭示
        (二) 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
    二、 教师自主发展轨迹的寻踪依据与分析框架
        (一) 寻踪依据
        (二) 分析框架
    三、 教师自主发展轨迹及表象
        (一) 魏书生自主发展轨迹及表象
        (二) 邱学华自主发展轨迹及表象
    四、 教师自主发展轨迹表象的理论透析
        (一) 自主发展轨迹的起点
        (二) 自主发展轨迹的终端
        (三) 自主发展轨迹的区间
        (四) 起点到终端间的行动
第五章 追问: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学原理
    一、 中小学“科研兴校”现象透视
        (一) “科研兴校”现象例析
        (二) “研究者”型教师观透视
        (三) “科研兴校”实现学校教育改善的原理
        (四) “科研兴校”实现教师转型的基本原理
    二、 教师自主发展发生学原理的追问途径
        (一) 透视科研活动及其过程
        (二) 教师自主发展发生的三环节及其关系界说
    三、 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学原理
        (一) 教学研同期互动表象的理论意义
        (二) 教师角色转型的知识社会学阐释
        (三) 嵌入式学习的发生及其意义的理论阐释
    四、 两种模式论比较
        (一) 知行思交融原理
        (二) 两种模式论比较
第六章 应用:新教师教育实践与理论
    一、 实践:应用教师自主发展发生学原理的行动研究
        (一) 教育研究能力养成教育的基本观点
        (二) 在高师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案例与分析
        (三) 对在职教师的行动研究案例与分析
    二、 提出建构新教师教育模式的现实依据
        (一) 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 教师教育体制转型的现实课题
        (三) 养成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发现
    三、 理论:新教师教育模式构想(后续研究课题)
        (一) 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
        (二) 校本的教师在职研修
        (三) 合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
参考文献
后记

(3)智慧教育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知识教育与智慧教育
        1.1.2 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
        1.1.3 智慧人生、美好生活与智慧教育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智慧”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智慧教育”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1.4.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
2 智慧与智慧教育
    2.1 智慧的思想源流
        2.1.1 哲学领域的智慧
        2.1.2 心理学领域的智慧
        2.1.3 佛学领域的智慧
    2.2 智慧的概念界定
        2.2.1 智慧的本质属性
        2.2.2 智慧的类型划分
    2.3 智慧教育的概念界定
3 古代的智慧教育
    3.1 古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3.1.1 古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3.1.2 古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3.1.3 古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3.2 古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3.2.1 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
        3.2.2 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
        3.2.3 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
    3.3 古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3.3.1 古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3.3.2 古代智慧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4 近现代的智慧教育
    4.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4.1.1 近现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4.1.2 近现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4.1.3 近现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4.2 近现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4.2.1 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
        4.2.2 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
        4.2.3 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发展
    4.3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4.3.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4.3.2 近现代智慧教育应避免的极端化倾向
5 智慧教育的未来展望
    5.1 走向和谐的智慧教育
    5.2 和谐智慧教育的目的
    5.3 和谐智慧教育的构成内容
        5.3.1 未来以求真为旨趣的知识教育
        5.3.2 未来以求善为旨趣的道德教育
        5.3.3 未来以求美为旨趣的审美教育
    5.4 和谐智慧教育的可能之路
    5.5 和谐智慧教育的保障条件
        5.5.1 充足的闲暇
        5.5.2 文化土壤的孕育
        5.5.3 自由的生命律动
6 结语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4)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民生
        (二) 教育民生
        (三) 教育民生思想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五、研究思路
    六、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七、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政治的沉沦
        二、经济的衰微
        三、文化的下行
        四、教育的维艰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五、民生的凋敝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三、出版学术期刊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四、教育成果推广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二) 实验区的拓展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一) 大教育的概念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发展概览
    第一节 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教育图强”的时代诉求
        二、教育变革的必然产物
        三、早期中文报刊的实践示范
    第二节 《教育世界》:中国教育期刊的嚆矢
        一、罗振玉和王国维的教育情怀
        二、《教育世界》的办刊实践及反响
    第三节 教育期刊群的态势及成型
        一、办刊数量渐增
        二、办刊主体多元
        三、刊物种类多样
第二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
    第一节 教育期刊对教育理论的传播情有独钟
        一、系统输入西方教育理论和学说
        二、热情追踪20世纪初国外新兴教育理论
        三、鼎力推介国内最新教育研究成果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教育思潮的勃兴推波助澜
        一、助推国民教育思潮
        二、助推军国民教育思潮
        三、助推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四、助推职业教育思潮
        五、助推科学教育思潮
    第三节 教育理论传播和教育思潮勃兴蕴育教学目的之变
        一、从读书做官到“五育并举”
        二、从培养“顺民”到倡导“自动”、“自主”、“自由”
        三、从“明人伦”到注重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养成
        四、从倚重知识的记诵到突出生活技能的培养
    第四节 案例:《新教育》聚焦杜威、孟禄来华前后的教育言说
        一、《新教育》与杜威热
        二、《新教育》与孟禄的“实际教育调查”
第三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嬗变
        一、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孕育
        二、清末中小学课程制度的现代转向
        三、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蜕变
        四、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新课程的引入和改造摇旗呐喊
        一、对“读经讲经”的质疑
        二、对“格物数理之学”的关切
        三、对“养成健全人格”的诉求
        四、对“言文不一”的批判
    第三节 教育期刊为“分科”、“选科”出谋划策
        一、传递政府意图和民间声音
        二、成为“分科”、“选科”改革论坛
        三、热心“分科”、“选科”个案研究
    第四节 案例:《教育杂志》助推壬戌学制课程方案出台
        一、前期探讨:设置改革议题
        二、策划专号:掀起改革热潮
        三、资讯服务:推动改革进程
第四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清末民初教科书发展梳理
        一、国人自编教科书之肇始
        二、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
        三、教科书编撰的百花齐放
        四、教科书的现代转型驶入快车道
    第二节 教育期刊热议教科书的价值追求
        一、探讨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
        二、传播教科书的现代理念
        三、关注教科书的制度选择
        四、重视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第三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科书的编撰创新
        一、启发编撰思路
        二、建言编撰队伍
        三、商榷选材及体例
        四、开阔编撰视野
    第四节 教育期刊配合教科书的营销推介
        一、刊发“编辑要点”或“编辑大意”,以特色促销售
        二、悬赏征集“教授案”,以服务促销售
        三、援引外界各方好评,以信誉促销售
        四、推出系列教科书广告
    第五节 案例:《中华教育界》教科书广告之创意
        一、内容表述:突显核心竞争力
        二、引题制作:增强阅读吸引力
        三、刊布节奏:形成整体冲击力
第五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
    第一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学实验的引入和勃兴
        一、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引入与风靡
        二、单级教授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三、自学辅导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四、分团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五、设计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六、道尔顿制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第二节 教育期刊推进教学实验之特点
        一、全面展开与重点关注相结合
        二、理论推介与实践追踪相结合
        三、宣传倡导与总结反思相结合
    第三节 教育期刊促进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追求
        一、大力倡导“实验主义”
        二、热情引介西方心理科学
        三、积极策应教育测验运动
第六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审思
    第一节 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扮演的角色
        一、理论前沿
        二、思想空间
        三、了望窗口
        四、中间地带
    第二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策略
        一、集聚名流,推出“意见领袖”
        二、深度观察,开掘时代主题
        三、精心策划,谋求“集聚效应”
        四、媒介呼应,形成“舆论共振”
    第三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评价
        一、影响的独特性而非决定性
        二、影响的深广性而非局部性
        三、影响的互动性而非单向性
结语
    一、教学变革需主动争取专业化的媒介支撑
    二、教育期刊须牢固树立“服务教育”的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标与问题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师培训的始基:对教师专业发展、理想形象及素质的理解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阶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 教师的理想形象--反思性实践者
        一、教师形象概述
        二、教师的理想形象:从教学技术员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向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
        一、教师素质的内涵
        二、教师素质的结构
第二章 渊源、流派与困厄:对离身认知的审视
    第一节 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
        一、身心二元论
        二、功能主义
        三、思想语言假说
        四、图灵测试
    第二节 离身认知的主要流派与困厄
        一、符号计算主义
        二、联结主义
        三、离身认知的困厄
第三章 教师离身培训的缺陷:来自现场的调查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个案介绍
        一、S大学的基本情况
        二、S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的基本情况
        三、本研究中的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第二节 教师离身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本体论:身心分离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学科本位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第四章 认识“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具身认知的探讨
    第一节 具身认知的内涵与效应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
        二、具身效应
    第二节 具身认知产生的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与未来进路
        一、具身认知的优势
        二、具身认知的局限
        三、具身认知的未来进路
第五章 超越与贡献: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第一节 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的适切性
        一、把“人”当作“人”
        二、缄默知识习得的主要途径
        三、契合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第二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主要原则
        一、悬置与还原
        二、体验
        三、反思
    第三节 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价值体现
        一、本体论:身心一体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问题中心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第四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范例——合作教学
        一、合作教学的涵义与缘起
        二、合作教学的典型模式
        三、合作教学高度契合教师具身培训的理念与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7)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表目录
导论
    一、选题原由及概念
    二、研究现状的综述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动因
    一、国内因素
        (一) 政治变乱的影响
        (二) 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 新旧教育的积淀
        (四) 精英人物的影响
    二、国际因素
        (一) 中外教育界的人员流动
        (二) 国际教育新思潮之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发轫
    一、革故鼎新和欧美教育新潮
        (一) "双新运动"先后起步
        (二) 民初教育改革"组合拳"
        (三) 欧美教育新潮登陆
    二、新教育团体不同派系
        (一) "留美派"的"中国科学社"
        (二) "留欧派"的"勤工俭学会"
        (三) "本土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
        (四) "综合派"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三、新教育出版群雄竞逐
        (一) 新教科书之竞争
        (二) 教育期刊之角逐
    四、新教育界与复辟势力较量
        (一) 袁世凯的教育复辟
        (二) 反教育复辟的潮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发展
    一、中国大学的现代转型
        (一) 北大和南高改革
        (二) 大学的现代追求
    二、中西教育交流扩大
        (一) 中国科学社迁归
        (二) "哥大派"的崛起
        (三) 考察和留学热潮
    三、"双新运动"并肩论战
        (一) "覆孔孟,铲伦常"之争
        (二) 实利教育与精神教育之争
        (三) 文白之争及其多方面影响
    四、教育期刊和社团的新趋向
        (一) 教育期刊的新特点
        (二) 教育社团的新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高潮
    一、五四运动是新教育的结晶
        (一) 新教育孕育了"五四"
        (二) "五四"促进了新教育
    二、中外教育交流的高峰
        (一) 杜威热兴起的原因
        (二) 孟禄和巴顿的贡献
        (三) 欧美留学中的狂热
    三、教育文化论战风云再起
        (一) "新文化运动"终结期的论争
        (二) "新教育运动"高潮期的论争
    四、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组织构成
        (一) 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创办
        (二) 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分析
    五、民间主导的本土化教育改革
        (一) 新学制运动
        (二) 平民教育运动
        (三) 教育科学化运动
        (四) 教育国际化运动
    六、新教育名刊和其它教育社团期刊
        (一) 着名教育期刊的比较
        (二) 新型社团报刊的涌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衰退
    一、运动衰退的原因和标志
        (一) 政局动荡,教育不宁
        (二) 运动衰退,"双轮"减速
        (三) "两大制度"的取消标志"新教育运动"的终结
    二、关于"新教育运动"的反思
        (一)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重估
        (二) 对其它教育现象的批评
    三、中国新教育运动的深化
        (一) 克伯屈等访华难阻本土意识加强
        (二) "乡村教育运动"强化运动本土性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新教育运动"的性质与特征
    二、"新教育运动"的地位与作用
    三、"新教育运动"的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8)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着:《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着:《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第二节 论文与专着: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一、电影教育研究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一、专业学会
        二、专业期刊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探源
    (一) 孔丘的教学方法论
    (二) 荀况的教学方法论
    (三) 墨翟的教学方法论
二、理论探源
    (一) “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形成
        1.“教学做合一”形成的时代背景
        2.“教学做合一”形成的理论渊源
        3.“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 “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内容
        1.“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 即教育现象的说明。
        2.“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是教育法。
        3.“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
    (三) “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价值
        1.“教学做合一”开创了教育“由死变活”的新局面。
        2.“教学做合一”开创了教育“求异思维”的新局面。
        3.“教学做合一”开创了“创新创造”教育的新局面。
三、现实探源
    (一) “教学做合一”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 “教学做合一”是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 “教学做合一”是创造教育的需要

(10)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体育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校体育尤其是职业院校体育现状堪忧
        三、职业学校体育与普通学校体育的统一性
        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二、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制度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实践的研究
        五、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制度、实践关系的研究
        六、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研究
        七、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起止时间与阶段划分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
        一、尝试构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性框架
        二、尝试提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分期的生态学依据
        三、尝试突破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方法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孕育期(1840—1903年)
    第一节 中国的近代化转型是学校体育活动出现的历史契机
    第二节 新式学堂的诞生是学校体育活动出现的基础条件
        一、教会学校:西方文化输入的重要场所
        二、洋务学堂:中国最早职业学校的建立
        三、普通新学堂:近代学校教育初露端倪
    第三节 中国近代军事体育的发展是学校体育活动出现的滥觞源头
    第四节 孕育中的中国近代学校体育
        一、教会学校的体育活动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启蒙
        二、洋务学堂的体育活动呈现军事化与专业化特点
        三、普通新学堂的体育活动是对西方体育的有益尝试
        四、“壬寅学制”为学校体育的诞生奠定基石
    第五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孕育期的历史价值
        一、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二、推动了中国学校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三、奠定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基础
        四、培养了中国近代体育人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轫期(1904-1911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维新思潮
        一、清末“新政”带来兴学热潮
        二、维新思潮的文化启蒙
    第二节 国家危机呼唤强民救国的学校体育思想
        一、维新派大力倡导强民强国体育思想
        二、军国民体育思想受到推崇
    第三节 强民救国体育思想催生了学校体育制度
        一、“癸卯学制”的体育制度带有军事烙印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补充
    第四节 “癸卯”体育制度为学校体育实践提供了保障
        一、以兵操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普遍开设
        二、课外体育活动竞相开展
        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应运而生
    第五节 女学体育思想和实践促成女学体育制度的出台
        一、进步思想促使体育进入女子学校
        二、《奏定女子学堂章程》对女子学校体育的认可
        三、女学体育教师职业培训的肇始
    第六节 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及存在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
        二、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成长期(1912—1921年)
    第一节 民国建立与教育变革
    第二节 国家图强仍需体育救国思想
        一、军国民体育思想依旧盛行
        二、国粹主义体育思想引发关注
    第三节 军国民体育思想支配下学校体育制度的沿革
        一、“壬子癸丑”体育制度是军国民体育思想的产物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强化
    第四节 制度规定下学校体育实践的发展
        一、西方体育占据主流
        二、传统体育跻身学校
        三、女子学校体育继续推进
        四、体育教师职业培训有所发展
    第五节 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及存在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
        二、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繁荣期(1922—1937年)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为学校体育繁荣营造新环境
        一、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的变革
        二、教育的发展为学校体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节 学校体育思想的嬗变
        一、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传播
        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引入
        三、“土洋”体育之争推动学校体育的二元建构
    第三节 欧美体育思想导致学校体育制度的改革
        一、“壬戌学制”体育制度的革新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调整
    第四节 “壬戌学制”体育制度带来学校体育实践的变化
        一、学校体育繁荣发展
        二、女子学校体育的进步
        三、体育教师职业培训的步伐加快
    第五节 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及存在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
        二、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与政治的互动
        二、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与经济的互动
        三、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与教育的互动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走向
        一、学校体育思想的走向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走向
        三、学校体育实践的走向
    第三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时代特征
        一、文化自觉推动学校体育
        二、体育思想紧随时代主题
        三、对学校体育的认知逐步深化
        四、“土洋”体育争论中前行
        五、重西方项目,轻本土体育
        六、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第四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一、树立开放理念
        二、珍视传统体育
        三、创新教学模式
        四、重视课外活动
        五、构建体育文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事纪
附录B: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材目录(部分)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在这里开花、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杨天. 江南大学, 2020(01)
  • [2]教师自主发展论[D]. 金美福.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2)
  • [3]智慧教育史论[D]. 邵琪. 浙江大学, 2019(04)
  • [4]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5]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D]. 王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6]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D]. 王会亭. 苏州大学, 2017(04)
  • [7]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 汪楚雄.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0)
  • [8]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9]“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探源[J]. 余浩.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10]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研究[D]. 刘欣. 天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陶行知职教理念在这里开花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