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殊要求的管道设计

有特殊要求的管道设计

一、具有特殊要求的管线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临西[1](2012)在《建筑综合管线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创作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地进步,正不断缩小着同国际高水平建筑作品间的差距,很多的建筑创作已能同国际上的大师同台竞技。但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还仅仅是停留在建筑创作中的理念和造型概念地表达上,在建筑的细节处理和整体品质完成度上,还普遍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建筑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建成效果与方案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如何保证建筑方案整体品质地实现,理应是我们在建筑创作之余要重点考虑的方面。综合管线设计即是考量建筑完成度及实际落实效果的重要因素。反观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成因,与我国目前对综合管线认识的偏差及其导致设计方式的漏洞有很大的关系。现今建筑师对待综合管线的普遍态度,只是把综合管线当成一种工程手段或措施,不仅介入综合管线设计的时间较晚,而且对其关注的重点基本仅是在挤占空间,走位碰撞,解决矛盾这些方面上。这势必淡化了综合管线在提升建筑整体品质中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在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及反思后,作者通过对综合管线的本质思考提出了最优化综合管线的概念。作者认为:综合管线的空间挤占仅仅是其应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对综合管线进行优化设计,在建筑空间的效果、使用舒适度、节能环保、经济适用这四个方面,都有着极大提高的可能。本论文即是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在建筑设计与综合管线设计之间寻求各方效益的平衡点,从而达到建筑整体品质的最优化。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对设计策略的研究和对设计流程的研究两大部分。设计策略部分是为综合管线设计成果的提升进行方法论上的指导。作者将设计策略的部分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对管线系统自身的设计优化,这部分内容较为偏重对实际工程的具体解决方法,如综合管道布局的各方面措施及新的技术和理念的运用,主要为文章的第三章节;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建筑设计成果的优化来改善综合管线设计的制约条件。而这部分,是作者认为现阶段建筑师们都疏于考虑了的方面。这方面策略更关注于通过融入综合管线的相关知识,使建筑设计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后续的综合管线设计提供更优化的条件,主要为文章的第四章节。以上这两大体系的结合才是完整的综合管线设计策略,缺一不可。设计流程主要是针对了现在工作中对综合管线设计介入太晚,且设计过程中缺少有效反馈的反思基础上,提出更有利于综合管线优化的工作模式。现在的综合管线通常是到了技术深化的阶段才会出现,而设计的流程也呈现出一种线性的工作状态。建筑专业先行设计,在方案基本成型后各专业才独立设计本专业管线,最后拼合到一起,只要不出现冲突,碰撞的现象,即视为任务的完成,这种流程势必仅为一种实现成品的过程,而不是优化设计的过程。所以,对整个综合管线流程的研究及重新建立,对于设计方式的探索和优化均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对流程的关注点着重在于对设计活动过程中,设计信息的反馈及各专业的协同。总结本文的目的即是从建筑师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针对综合管线的优化设计,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方式。为传统设计方式的不足做一种补充。为建筑整体设计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对建筑创作与落实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论文第一章,为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这章节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提出论文观点并阐述核心概念。详细地提出了综合管线的具体优化概念。第三部分即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为论文第三及第四章节,具体的阐述了管线系统本体的设计策略和优化管线设计条件的策略。这两种策略合起来为完整的综合管线优化设计策略。其次为论文的第五章,阐述了综合管线的优化设计流程。最后是论文的总结部分和全文的结语。

陆帅[2](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装配式住宅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装配式住宅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较多质量问题,如构件安装定位准确性、节点接缝可靠性等。对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设计工作是其起点,并且设计对工程寿命期目标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目前设计普遍缺乏全寿命期理念。基于此,本研究从装配式住宅设计内涵出发,将全寿命期理念引入设计工作,制定全寿命期设计准则,识别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及其实现障碍,制定相应策略,旨在为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提供指引。首先,对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进行内涵分析,总结其具有三点设计特征:模块化、高集成性、生产-施工间的顺次相互依赖性。依据传统结构设计准则结合装配式住宅特征制定11条全寿命期设计准则,为可生产性设计、可运输性设计、可吊装性设计、可施工性设计、设计专业间协同性设计、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人性化设计、可维护性设计、空间适应性与可变性设计、环境友好型设计、全寿命期费用优化设计。随后,以国家、行业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规范标准为基础来源进行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的识别,共识别出39个一级指标、64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并对设计关键要素进行内涵分析。接着,运用Q方法,得出影响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的主要障碍为工业化设计能力不足、规范标准存在空白且适用性不佳、供应链协同设计机制缺乏、住宅通用体系未完整建立,并基于上述障碍分析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最后,对案例项目进行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程度和障碍分析,对比案例分析结果和实际结果,验证了设计关键要素设置和实现障碍分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将全寿命期理念引入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制定了全寿命期设计准则,并进行了设计关键要素的识别及实现障碍分析,丰富了装配式住宅设计理论体系。实践价值在于识别出的设计关键要素和基于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制定的策略可以为装配式住宅的设计工作提供具体指导,从而达到提升设计质量、规范行业发展的效果。

胡众[3](2019)在《合肥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事故频发。本文结合合肥地铁工程建设实践,在对合肥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性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地铁施工的风险因素和特点进行研究,基于典型车站和区间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分析,提出相应的施工安全控制技术和措施。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开展了合肥工程地质特征和地铁施工方法适应性进行研究。对合肥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地铁沿线的岩土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参数,揭示了典型膨胀性岩土的膨胀特性及规律;分析了合肥地层条件对地铁施工方法的影响以及施工控制措施。(2)研究了合肥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和特点。结合合肥地铁的施工环境,对合肥地铁的主要风险源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合肥膨胀土地层、富水软弱土层、上软下硬地层、南淝河等地表水体是合肥地铁施工主要的地质风险因素;此外,合肥地铁沿线存在大量建(构)筑和地下管线,是重要的周边风险因素。(3)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合肥地铁3号线望江路车站的施工风险评估,为合肥轨道交通施工风险评估奠定基础。(4)研究了复杂周边环境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及控制技术。以合肥地铁1号线太湖路车站为背景,对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围护桩水平变形以及临近高架桥桩基变形的影响;提出安全控制措施和技术方法,包括对基坑本身变形破坏的防护、以及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5)研究了典型富水地层地铁车站的施工风险及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结合大东门地铁车站对合肥地层中比较典型的富水地层中深大基坑施工风险进行分析,从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对策。大东门车站具有地下水位较高且具承压性、地层条件差、车站基坑深度大、车站结构复杂、周边临近建筑等特点,基坑失稳、周边建筑物和管线变形及损坏、维护结构渗漏水、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等是主要风险源。采用地下连续墙对基坑进行围护、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加强设计中防水设计和施工中的防排水措施、局部土体加固保护周边建筑物等。(6)研究了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施工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了合肥地铁1号线盾构下穿南一环市政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提出了对既有市政隧道底板用旋喷桩预加固、对市政隧道结构采用玻璃纤维桩围护的措施,为盾构下穿和切割围护桩提供条件;盾构掘进时对施工速度等施工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施工过程,表明市政隧道变形在合理范围内。对地铁盾构隧道长距离侧穿桥梁桩基施工进行风险分析,针对不同近接距离提出不同的桥桩加固措施,对施工速度等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确保桥桩基础的安全。

郝琦[4](2014)在《城市历史街区的三维地下管网综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历史街区市政管线基础设施陈旧,是限制历史街区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城市市政管线综合规划已经形成的较为成熟的设计理论与工作流程,却难以满足历史街区这个特殊地段的需求。本文针对历史街区特殊的用地性质、道路宽度以及现状管线特性等,提出了适用于历史街区的道路横断面管位设计方法和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同时提出了在历史街区建立“数字市政”的思路,结合Civil3D软件,对历史街区进行数字信息基础模型的建立,不仅在对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同时保护了其完整性,也为将来的“数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历史街区内的道路、周边建(构)筑物以及现状管线都是历史街区管线综合规划或者再造的基础资料。本文以西安城墙内外的历史街区作为调查对象,以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历史街区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接下来的管线综合提供规划与设计的依据。2、道路横断面管位设计作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中最基础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管位设计的优劣与管线综合设计息息相关。在历史街区道路横断面管位设计中,结合历史街区现状特性,建立多目标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Linprog函数快速求解最优方案。3、管线综合交叉口竖向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管线综合设计中问题最多、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本文首次将管线工程造价作为竖向方案的评价指标,结合多情景分析法对不同的竖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比选,针对该方法进行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辅助计算,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本文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这个特殊的地段,引入“数字市政”来辅助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利用Civil3D软件对历史街区的道路及地下管网进行数字信息建模,以及碰撞检查和施工模拟,降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街区的影响。随着“数字市政”在城市建设中的深入应用,历史街区的“数字信息化”与城市其他片区的“数字信息化”将会融为一体,建立最终的“数字城市”。

张锴生[5](2014)在《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已经在各城市全面展开。结合大连小窑湾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建设实例,分析其设计内容,提出合理建议,总结其设计理念。小窑湾综合管廊是在结合国际市政设施综合管网技术,以及国内综合管网规划规范标准,借鉴旧城路网体系结构改造特征和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原则等因素,在国际商务区内新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对于本项目,尊重城市规划,合理设计,全面考虑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所涉及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经过技术、经济、安全、管理等因素综合研究是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思路。本文结合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实例,进行设计内容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综合管廊的发展理念进行应用分析,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提出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其次,对小窑湾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进行研究,主要对断面形式和入廊管线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小窑湾综合管廊的分项工程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和地质勘查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工程现场实施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建议。

宋奇瑶[6](2019)在《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了缓解各大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我国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项目;由于其特殊的公共项目类型,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展,但是其进度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进度延误情况比较严重,并且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很少。本文以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设立了四个研究目标:(1)分析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进度问题;(2)识别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3)探索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4)构建基于“不同参与方”与“不同阶段”视角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集成管理框架(PMIFMCP)。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我国轨道交通的行业背景以及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并确定了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二章是基本理论,阐述了进度管理、进度控制等基本内涵,采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了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问题,并识别了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项目进度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第三章是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对问卷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得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四章基于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不同参与方在项目各阶段容易出现进度延误的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由此,构建了基于“不同参与方”与“不同阶段”视角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集成管理框架。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提出了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的方向。基于实际回收的102份有效问卷,结合多个案例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延误问题比较严重:有88.24%的专业人员表示,自己所参与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存在进度延误问题;近60%的专业人员指出项目的进度延误率超过了10%,近10%的专业人员指出项目的进度延误率超过了30%。(2)前期工作(0.765)、设计错误(0.747)、自然环境(0.743)、现场管理(0.739)和资金支付进度(0.735)是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延误的关键影响因素;建设单位对项目进度延误的影响最大(0.741),其次是设计单位(0.728)。(3)进度管控体系(0.727)、经济奖惩制度(0.724)和优化施工方案(0.668)是改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延误问题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建设单位(0.696)和施工单位(0.696)采用的措施更能有效地改进进度管理的绩效。(4)基于多案例分析,构建了基于“不同参与方”与“不同阶段”视角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集成管理框架。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国内外研究者了解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也为项目管理者选择有效的进度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但是本文的问卷调查是基于江苏省的样本,同时,虽然采用了国内典型城市的轨道交通进度管理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研究成果不一定反映国内的总体状况,因此,开展更大范围的实证研究是本课题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王芳[7](2013)在《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站在大直径盾构隧道先行贯通的基础上,采用PBA法扩挖形成车站主体结构,这种工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盾构区间施工与车站施工的矛盾,提高车站站位选择的灵活性。这是一种新型工法,无工程先例可以借鉴。本文对其施工风险、风险控制技术、结构受力转换规律、以及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从工程经济、技术等方面对扩挖车站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并结合数值方法得出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的过程进行风险源辨识,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2)由于扩挖车站主体结构大部分处于盾构施工扰动区,为合理地对扩挖过程进行施工力学分析,对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地层力学参数反分析,得出现场地层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参数符合工程实际,这对后续扩挖施工过程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作用。(3)采用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精确地模拟扩挖施工过程,对车站主体结构的风险源,即四类关键节点——管片接头、K管片分块连接、纵梁与管片连接处、初支及钢支撑与管片连接处进行了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扩挖过程中地层荷载和结构受力通过连接节点传递,结构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明确结构关键节点受力和变形、关键工序受力转换规律和对结构整体影响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方面对扩挖施工过程进行风险控制,这些技术措施将可保证车站施工过程的安全与稳定。(4)详细研究了车站主体结构扩挖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选取车站上方具有代表性的管线,以施工监控标准为依据,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管线的沉降、侧移、变形和应力。监测数据显示,管线上方地表沉降均小于沉降绝对变化量和倾斜控制标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管线刚度大,对开挖过程产生的地层变形有抵抗作用,施工过程出现管-土分离现象;管节间差异沉降和接头转角,以及计算最大拉、压应力均小于控制标准。(5)对扩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以施工过程监测数据为前提,结合北京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值和现有北京市PBA法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统计数据,并参考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并按照三级控制的管理方法,分级分步进行地表沉降控制,研究已应用于指导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王琨[8](2012)在《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其的保护和发展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近十几年来全世界对于历史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也从针对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兼顾,从单纯的保护发展到保护与发展兼顾,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最为直接的作用,然而,历史文化村落原有的传统特征又与基础设施的引入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因此,要充分协调好基础设施的引入与历史传统特征的保护、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笔者希望根据历史文化村落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具有普遍针对性的基础设施改善措施,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基础设施改善体系,作为以后改善措施制定的框架,弥补相关实践研究在这一方面上的不足。本文借助现有的相关理论以及方法,以梅州地区历史文化村落为例,通过对村落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总结分析出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根据村落保护的不同层次,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论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相关研究背景总结: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村落保护、历史地段基础设施改善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归纳总结出相关实践理论的现状和问题,提炼出对本文的启示。(2)基础设施现状评析:以梅州地区客家历史文化村落为例,对其中的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总结出现存的问题和特征,并分析出内在的深层次原因。(3)相应改善措施提出:结合前文中所总结出的现存问题,充分考虑历史文化村落的传统特点和相应的保护层次,针对不同层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策略以及原则,并对所提出的改善措施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4)具体改善案例运用:将前文所提出的基础设施改善措施,运用到梅州市侨乡村当中,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改善措施的实践性。

陈晓晖[9](2018)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其关键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对于市政管线扩容增容的需求呈几何基数上涨,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市容环境的要求大幅提升,地下管廊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迅速展开。基于此,以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为研究对象,汇总整理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实施现状,对现有地下管廊建设管理模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提出地下管廊建设管理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模式,提出了拓展融资渠道并防范融资风险、进行投资控制、建立定价模型和完善制度机制等关键策略,最后对该模式做出评价论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提出地下管廊建设管理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分析评价国内外地下管廊现有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及相关研究,构建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指出目前我国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还存在法制不完善、管理模式陈旧、融资渠道不畅、缺乏科学的成本估算和切实可行的定价方案等问题。结合地下管廊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等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市场化专业化(M--Marketization或Market oriented,S--Specialization)运作模式(简称“M&S模式”),并进行评价,评定结果良好。通过对M&S模式论证和分析发现,影响其运作的主要因素在于建设运营资金的管理,引入社会资本可以更好的解决地下管廊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带来更专业的管理资源,但社会资本的逐利需求可能与地下管廊建设的公益需求间存在博弈。(2)拓展“融资渠道”并防范融资风险来实现M&S模式。从资金的流入角度分析,M&S模式是PPP模式的一种形式,但不同于通常意义的PPP模式。市场化融资可更好的解决资金来源问题,M&S模式中的私有资本范围更大,投入管廊建设的私有资本不仅包括私人企业的投资,还包括其它除政府投资外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投资。提出建立地下管廊建设市场化融资平台,方便个人进行地下管廊项目的投资以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可为项目融资提供更大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进行项目融资时可利用平台进行宣传,加强个人与项目之间除经济利益以外的其它利益关系,促进人们为了改善周边生活环境与提高所在区域的生活供给水平而进行投资。结合地下管廊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与融资平台风险,全面的选取了衡量当前地下管廊融资风险的风险因子,通过项目分析和聚类分析构建了三级地下管廊项目融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却确定了每个指标对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程度。通过重要程度指出对当前地下管廊融资风险控制需要从建设成本控制、运营定价机制、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管理控制。(3)进行“投资控制”来支撑M&S模式的运作。从资金的流出角度分析,M&S模式下多数项目均基于初步设计概算甚至基于项目可研来开展招标,此阶段项目处于早期,不确定性大,项目规划及投资决策是投资控制的重点。尤其对于地下管廊这种区域性、全局性极强的建设项目,项目规划的整体性决定项目建成效果,项目投资决策直接影响投资控制效果。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方法构建数学模型,期望实现代入相关指标便能实现此阶段的决策依据。文中选取规划阶段和设计阶段影响投资控制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管廊路径规划”和“管廊设计选型”进行模拟,分别建立了基于模拟退火蚁群算法的地下管廊综合路径优化模型和鱼聚决策模型,为地下管廊建设投资控制重点提供了定量化的决策工具。对于路径优化问题,设计了一些数值算例,得到了最优地下管廊综合路径,验证了模拟退火蚁群算法对求解该问题的有效性。对于投资决策问题,采用灰度关联理论中的灰度聚类法对影响管廊投资决策的各要素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利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聚类点的选取进行优化实现聚类点的快速定位,得到兼顾投资者的经济效益、政府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投资方案。(4)运用“效益管理”来推动M&S模式的开展。从资金的再流入角度来看,对M&S模式下的投融资成本费用进行分析,科学开展效益管理,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文中运用工程经济学理论找出影响地下管廊的运营管理综合费用定价因子,建立综合收费定价模型。据分析,地下管廊建设运营市场化管理必须平衡公私利益,充分考虑投资者收益、管线单位需求、政府补贴策略及补助金额等,将适当的收费定价模式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下来,可保证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收费的稳定性,确保投资者利益。(5)完善“制度机制”来保障M&S模式的运行。通过梳理现有地下管廊政策制度,根据政策构建原则与目标建立地下管廊建设管理政策体系,确认专业化管廊公司在地下管廊建设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完善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法规制度,建立运作机制并制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对某地三个片区的管廊建设进行建设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应用。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政府制定合理的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策略提供参考,可推进地下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

牟浩[10](2019)在《气体钻井排砂管线冲蚀磨损研究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空气与气体钻井技术约占世界陆上油气钻井的30%,已为石油钻井界科技人员普遍接受,并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各大油田。气体钻井技术以气体作为循环介质,在提高钻井速度,克服井漏、粘卡等恶性工程事故,保护油气储层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目前国家对气体钻井的科技攻关主要集中在提高钻速、保护储层、井口安全以及新装备研发等方面,较少考虑钻井中出现的腐蚀冲蚀特点及其危害。本文将地面排砂管线作为研究对象,以钻探四川盆地坚硬地层作为工程研究背景,从多个角度探究了排砂管线冲蚀磨损特性并提出相应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具体做出如下研究内容:(1)明确排砂管线受冲蚀最严重的管段位置,发现由冲蚀导致的管线刺漏多由此管段诱发。考察了排砂管线应用现状及详细地调查气体钻井安全事故,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冲蚀磨损和排砂管线的研究现状,确定管线冲蚀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2)基于显示动力学理论,利用LS-DYNA建立多颗粒冲蚀模型,模拟气体钻井排砂管线易损管段冲蚀损伤演化过程,深入探究冲蚀机理及工程参数对冲蚀结果的影响,为减冲设计管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易损管段整段作为研究对象,从计算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了管内流场和岩屑运动轨迹对管壁造成冲蚀的内在机理,为过渡接头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3)考虑了气体钻井在钻进时钻遇不同地层井底返出混合介质属性及流动特征发生变化,对排砂管线易损管段冲蚀磨损地影响。钻遇出气层时井内总气量增加,携岩气体高速涌入排砂管线及钻遇出水层时井底返出气液固三相混合物,使排砂管线内部流动规律复杂多变冲蚀磨损难以预测。考虑了钻进时井下发生岩爆这一特殊情况,返出的岩屑量急剧增加且粒径大而多棱角,计算各情况下的管线冲蚀磨损程度。(4)考虑到地理条件地限制和现场管网地布置特点,需要用不同结构的弯接头作为连接过渡。分别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的接头在正常气体钻进条件下的冲蚀磨损特性,同时分析了不同结构的优劣。(5)根据前文研究结论,结合弯接头和T型接头的优缺点,提出结构优化的接头用作排砂管线易损管段的过渡连接。验证该接头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冲蚀磨损程度和管内岩屑运动轨迹特征,各结果参数表现良好。

二、具有特殊要求的管线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特殊要求的管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综合管线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综合管线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
        1.1.2 现阶段综合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内容及重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重点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涉及学科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1 与建筑综合管线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1.4.2 与设计思想和设计流程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1.4.3 其他学科书籍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综合管线优化设计理念综述
    2.1 综合管线的本质思考
    2.2 最优化概念的综合管线设计的四大角度
        2.2.1 基于建筑空间效益角度出发的综合管线理念
        2.2.2 基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的综合管线理念
        2.2.3 基于绿色高效角度出发的综合管线理念
        2.2.4 基于经济性角度出发的综合管线理念
    2.3 最优化的综合管线设计策略理念及其特征
        2.3.1 最优化的综合管线设计策略理念
        2.3.2 最优化的综合管线设计策略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综合管线部分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3.1 综合管线系统体系确定策略
        3.1.1 建筑负荷界别的划分和确定
        3.1.2 设备供能方式的确定
        3.1.3 设备技术的选择
        3.1.4 设备的选择
    3.2 综合管线系统初始端的设计策略
        3.2.1 初始端的研究对象
        3.2.2 初始端的布局策略
        3.2.3 初始端的副作用应对策略
    3.3 综合管线系统中端的设计策略
        3.3.1 中端系统的研究对象
        3.3.2 中端系统的类型
        3.3.3 管道的布局策略
        3.3.4 处理管道碰撞问题的策略
        3.3.5 管道的副作用应对策略
        3.3.6 管道选择策略
    3.4 综合管线系统末端的设计策略
        3.4.1 末端系统形式策略
        3.4.2 末端系统数量确定策略
        3.4.3 末端系统位置策略
        3.4.4 末端系统的尺寸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管线优化设计条件的策略研究
    4.1 项目条件分析策略
        4.1.1 对建筑类型的分析
        4.1.2 对城市环境特征的分析
    4.2 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4.2.1 布局设计策略的原则
    4.3 建筑场地设计策略
    4.4 建筑主体设计策略
        4.4.1 建筑造型策略
        4.4.2 建筑平面策略
        4.4.4 建筑立面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综合管线优化设计流程的结构
    5.1 设计流程分解
        5.1.1 调研策划
        5.1.2 设计问题的确立——问题分析报告
        5.1.3 建筑设计
        5.1.4 方案的评价与对比
    5.2 设计流程的序列关系
        5.2.1 依赖关系结构矩阵理论
        5.2.2 活动时序
        5.2.3 活动序列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管线优化整体策略的总结
    6.1 综合管线优化策略的总结
    6.2 对未来综合管线优化设计的展望
        6.2.1 综合管线设计团队的组成
        6.2.2 建筑师对于综合管线的学习方式的探讨
        6.2.3 面向综合管线的辅助设计工具
        6.2.4 综合管线设计制度的更新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学术着作
    2.学术期刊文献
    3.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 1-1 建筑工作面的参考高度
    附录 2-1 各类建筑及建筑部位对应的电气负荷级别(作者整理,资料来源:《建筑电气》)
    附录 2-2 影响综合管道设计的设备计算内容
    附录 3-1 各建筑设备用房的管道需求关系表
    附录 4-1 管道中端系统各管道间距表
    附录 4-2 管道中端系统管道附件的布置间距
    附录 4-3 管道的转角弯曲半径要求
    附录 4-4 不同材料管道的规格表
    附录 5-1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摘自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条文说明)
    附录 5-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
    附录 5-3 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
    附录 5-4 管线、其他设施与绿化树种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附录 6-1 详细规划阶段各专业所需资料列表
    附录 6-2 施工图阶段各专业所需资料列表
    附录 6-3 各阶段各设备专业对其他专业提供资料的内容及深度要求概括
    附录 7-1 节能与能源利用的评价标准条文
    附录 7-2 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条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
致谢
附件

(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环境—政府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
        1.1.2 行业现状—高速发展伴随质量问题频发
        1.1.3 本文选题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全寿命期理论
        1.2.3 装配式住宅研究现状
        1.2.4 装配式住宅设计研究现状
        1.2.5 研究不足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内涵分析
    2.1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阶段定义
    2.2 装配式住宅设计特征分析
        2.2.1 模块化
        2.2.2 高集成性
        2.2.3 生产-施工间的顺次相互依赖性
    2.3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准则
        2.3.1 设计准则的制定
        2.3.2 设计准则的内涵分析
第三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识别
    3.1 设计关键要素初步识别
        3.1.1 设计关键要素识别来源
        3.1.2 设计关键要素识别结果
    3.2 设计关键要素调整修正
        3.2.1 专家访谈
        3.2.2 调整修正结果
    3.3 设计关键要素内涵分析
        3.3.1 可生产性设计(A)
        3.3.2 可运输性设计(B)
        3.3.3 可吊装性设计(C)
        3.3.4 可施工性设计(D)
        3.3.5 设计专业间协同性设计(E)
        3.3.6 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F)
        3.3.7 人性化设计(G)
        3.3.8 可维护性设计(H)
        3.3.9 空间适应性与可变性设计(I)
        3.3.10 环境友好型设计(J)
        3.3.11 全寿命期费用优化设计(K)
    3.4 设计关键要素验证
        3.4.1 焦点小组讨论的适用性
        3.4.2 焦点小组讨论的过程
        3.4.3 焦点小组讨论结果
第四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
    4.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初步识别
    4.2 研究设计
        4.2.1 Q方法的概念与特点
        4.2.2 Q方法的适用性
        4.2.3 Q方法步骤
    4.3 数据分析
        4.3.1 因子分析
        4.3.2 因子负荷
        4.3.3 理想化因子排列
    4.4 结果讨论
        4.4.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
        4.4.2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策略
第五章 南京市丁家庄A28保障房项目案例分析
    5.1 案例项目概况
        5.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5.1.2 项目技术结构体系
        5.1.3 项目分析信息来源
    5.2 案例项目分析
        5.2.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程度分析
        5.2.2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分析
    5.3 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合肥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
        1.2.2 地铁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和技术
    1.3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及控制措施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合肥地区工程地质性及施工方法适应性研究
    2.1 合肥地区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2.1.1 合肥区域地质特征分析
        2.1.2 合肥主城区主要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2.1.3 合肥主城区区域地下水分布规律
        2.1.4 合肥主城区特殊性岩土问题
    2.2 合肥膨胀性岩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2.2.1 合肥膨胀岩土概况
        2.2.2 合肥膨胀岩土土的膨胀指标分析
        2.2.3 含水率对膨胀土的膨胀特性及剪切强度的影响
    2.3 合肥地铁岩土力学参数分析
    2.4 合肥地铁施工方法比选分析及施工措施研究
        2.4.1 车站施工方法分析
        2.4.2 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分析
        2.4.3 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肥地铁施工风险研究
    3.1 工程风险基本概念
        3.1.1 风险的定义
        3.1.2 工程风险管理
    3.3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概述
        3.3.1 施工环境因素
        3.3.2 施工技术和设备因素
        3.3.3 施工管理因素
        3.3.4 监控预警因素
    3.4 合肥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及特点分析
        3.4.1 地质风险因素特点分析
        3.4.2 环境风险因素特点分析
        3.4.3 施工风险因素特点分析
    3.5 合肥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地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4.1 风险辨识及评估
        4.1.1 风险评估概述
        4.1.2 风险辨识方法
        4.1.3 风险评估方法
    4.2 改进的地铁施工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2.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4.2.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4.2.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步骤
    4.3 合肥地铁望江西路车站风险评估
        4.3.1 望江西路车站概况
        4.3.2 工程特点
        4.3.3 望江西路车站施工风险评估
        4.3.4 结果分析和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周边环境下地铁车站施工风险及施工措施研究
    5.1 概述
    5.2 合肥地铁太湖路站工程概况
        5.2.1 车站概况
        5.2.2 工程地质条件
    5.3 重大风险源分析
        5.3.1 工程自身风险分析
        5.3.2 周边环境风险分析
    5.4 深基坑开挖对地层和桥桩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5.4.1 数值模型建立
        5.4.2 计算结果分析
    5.5 施工和灾害防控措施及技术
        5.5.1 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措施
        5.5.2 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施工风险及施工技术研究
    6.1 概述
    6.2 合肥地铁大东门车站工程概况
        6.2.1 车站概况
        6.2.2 工程地质条件
        6.2.3 周边环境
        6.2.4 主要技术难点分析
    6.3 重大风险源分析
        6.3.1 车站基坑自身风险
        6.3.2 环境风险
    6.4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6.4.1 大东门车站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
        6.4.2 盖挖逆作法施工
        6.4.3 防水措施
        6.4.4 地层加固
        6.4.5 管线保护措施
        6.4.6 监测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施工风险及控制技术研究
    7.1 地铁近接施工概述
    7.2 合肥地铁1号线芜湖路站~南一环站~太湖路区间盾构施工风险分析
        7.2.1 区间概况和施工特点
        7.2.2 盾构自身风险分析
        7.2.3 主要环境风险分析
    7.3 合肥地铁盾构近距离下穿南一环隧道施工风险及控制技术
        7.3.1 合肥地铁1号线下穿南一环隧道概况
        7.3.2 盾构隧道下穿南一环隧道施工风险分析
        7.3.3 合肥地铁1号线下穿南一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7.3.4 盾构隧道下穿南一环隧道数值模拟分析[124-125]
        7.3.5 竖向位移监测结果
    7.4 合肥地铁盾构长距离侧穿桥桩施工风险及控制技术
        7.4.1 盾构区间侧穿马鞍山路高架桥桥桩加固措施
        7.4.2 盾构施工措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城市历史街区的三维地下管网综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历史街区管线综合概述
        1.2.1 历史街区概述
        1.2.2 管线综合设计概述
        1.2.3 历史街区与管线综合设计的关系
    1.3 数字市政信息平台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历史街区市政工程管线布设研究现状
        1.4.2 国内历史街区市政工程管线布设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历史街区现状特性分析
    2.1 历史街区现状道路横断面特性分析
        2.1.1 道路断面形式
        2.1.2 道路断面“利用率”
    2.2 历史街区现状建(构)筑物特性分析
    2.3 历史街区现状市政管线特性分析
        2.3.1 管线敷设形式
        2.3.2 管线敷设种类
    2.4 本章小结
3. 历史街区道路横断面管位设计
    3.1 道路横断面管位设计要点
    3.2 道路横断面管位设计的多目标数学模型
        3.2.1 道路横断面管位设计的约束条件
        3.2.2 管线综合横断面规划的期望目标
        3.2.3 构造多目标模型
        3.2.4 线性加权法求解多目标模型
    3.3 工程实例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历史街区管线综合交叉口竖向设计
    4.1 交叉口竖向设计基本步骤
    4.2 历史街区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多情景数学模型
        4.2.1 单一交叉点的多情景模型
        4.2.2 多个交叉点的多情景模型
        4.2.3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数字市政在管线综合规划中的应用
    5.1 数字市政
        5.1.1 数字市政的定义
        5.1.2 数字市政的任务
        5.1.3 数字市政的优势
        5.1.4 数字市政在历史街区的应用
    5.2 地下市政管网的数字信息建模
        5.2.1 市政道路建模
        5.2.2 市政管线三维建模
        5.2.3 管线交叉三维碰撞检查及优化
        5.2.4 成果输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的现状
        1.2.1 国外的建设概况
        1.2.2 国内的建设概况
        1.2.3 国内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综合管廊设计理念分析
        1.3.1 国外综合管廊设计理念在国内的应用分析
        1.3.2 国内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4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路线和具体措施
    1.6 本章小结
2 总体设计分析
    2.1 系统规划与总体布置
        2.1.1 系统规划分析
        2.1.2 总体布置原则
        2.1.3 断面形式分析
    2.2 综合管廊纳入管线的选择
        2.2.1 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概况
        2.2.2 入管廊管线的选取理论分析
        2.2.3 对小窑湾综合管廊选取的管线及管廊外的管线进行分析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综合管廊分项工程设计分析
    3.1 建筑工程
    3.2 工程地质勘察
        3.2.1 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2.2 工程地质勘察与地下综合管廊设计的衔接
    3.3 结构工程分析
        3.3.1 结构概况
        3.3.2 荷载取值、抗浮设计和结构防水
        3.3.3 抗震设防与地基处理分析
        3.3.4 基坑施工方案及结构分析
    3.4 消防通风工程
        3.4.1 消防工程分析
        3.4.2 通风工程分析
    3.5 监控工程
        3.5.1 中央计算机监控系统
        3.5.2 入侵报警系统
        3.5.3 火灾报警系统
        3.5.4 监控附属设施
    3.6 电气工程
        3.6.1 电力外网现状与规划
        3.6.2 电气系统设计分析
    3.7 综合管廊附属工程
    3.8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与下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轨道交通进度管理的相关理论
        2.1.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内涵
        2.1.2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重要参与方
        2.1.3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难点
    2.2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问题
    2.3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问题的影响因素
    2.4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问题的应对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 问卷调查与基本信息分析
        3.3.1 问卷发放及回收
        3.3.2 基本信息分析
    3.4 数据检验
    3.5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延误问题分析
    3.6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延误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3.6.1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延误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3.6.2 不同类别进度延误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3.7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延误的有效应对措施分析
        3.7.1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延误的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3.7.2 不同类别应对措施的重要性分析
    3.8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延误的影响路径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集成管理框架的构建
    4.1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及其对工期影响
    4.2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进度流程分析
        4.2.1 决策阶段的进度分析
        4.2.2 决策阶段进度管理的改进措施
    4.3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进度流程分析
        4.3.1 设计阶段的进度分析
        4.3.2 设计阶段进度管理的改进措施
    4.4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度流程分析
        4.4.1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进度分析
        4.4.2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进度管理的改进措施
        4.4.3 施工阶段的进度分析
        4.4.4 施工阶段进度管理的改进措施
    4.5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验收阶段的进度流程分析
        4.5.1 验收阶段的进度分析
        4.5.2 验收阶段进度管理的改进措施
    4.6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集成管理框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7)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扩挖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概况
        1.2.2 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存在的问题
    1.3 盾构过站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3.1 盾构过站面临的问题
        1.3.2 解决盾构过站问题的创新思路
    1.4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方案比选
        1.4.1 工程概况
        1.4.2 扩挖过程数值分析
        1.4.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1.4.4 小结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点
2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风险辨识与控制技术
    2.1 风险辨识与控制技术
        2.1.1 风险辨识基本原则
        2.1.2 风险控制技术
        2.1.3 扩挖车站施工过程风险控制基本思路
        2.1.4 风险控制实施过程
    2.2 扩挖车站施工过程风险源
        2.2.1 施工过程中扩挖车站主体结构存在的风险
        2.2.2 扩挖施工过程周边环境存在的风险
    2.3 扩挖车站施工过程风险控制技术
        2.3.1 风险控制的难点
        2.3.2 风险控制技术依据
        2.3.3 监测控制措施
        2.3.4 车站自身风险工程技术措施
        2.3.5 环境风险工程技术措施
    2.4 小结
3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施工力学分析
    3.1 扩挖车站主体结构风险源
        3.1.1 风险源分类
        3.1.2 盾构管片分块方式
        3.1.3 K管片分块构造
        3.1.4 纵梁与管片连接形式
        3.1.5 初支及钢支撑与管片连接方式
    3.2 现场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分析
        3.2.1 监测作业方法
        3.2.2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3.3 地层力学参数反分析
        3.3.1 地层力学参数反分析的意义
        3.3.2 地层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
        3.3.3 待反演参数分析过程
        3.3.4 盾构推进过程数值计算及地层参数反分析结果
    3.4 扩挖施工过程数值计算分析
        3.4.1 管片接头力学模型
        3.4.2 管片接头受力过程
        3.4.3 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
        3.4.4 模型参数选取
        3.4.5 管片接头变形分析
        3.4.6 连接螺栓受力分析
        3.4.7 纵梁与管片连接处受力分析
        3.4.8 初支及钢支撑与管片连接处受力分析
    3.5 风险控制技术
        3.5.1 扩挖施工过程技术措施
        3.5.2 盾构管片拆除技术措施
        3.5.3 K管片分块拆除技术措施
        3.5.4 扩挖过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3.6 小结
4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对邻近地下管线的影响
    4.1 地铁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影响的预测
        4.1.1 地铁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影响的预测方法
        4.1.2 管-土相互作用
        4.1.3 管线安全判别标准
    4.2 管线风险控制技术与实施过程
        4.2.1 管线风险控制技术
        4.2.2 管线风险控制实施过程
    4.3 管线监测设计
        4.3.1 管线基本情况
        4.3.2 管线监测方案
    4.4 管线监测数据分析
        4.4.1 Φ400上水管沉降分析
        4.4.2 Φ2200雨水管沉降分析
        4.4.3 Φ1150污水管沉降分析
        4.4.4 管线沉降规律总结
    4.5 地铁车站施工过程对邻近地下管线影响的数值分析
        4.5.1 计算模型和参数的选择
        4.5.2 管线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4.5.3 管线侧移计算结果分析
        4.5.4 管线纵向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4.5.5 管线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4.6 小结
5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研究
    5.1 扩挖车站地表沉降风险控制技术与理论分析过程
        5.1.1 扩挖车站地表沉降风险控制技术
        5.1.2 扩挖车站地表沉降理论分析过程
    5.2 经验公式分析地表沉降控制值
        5.2.1 地表沉降槽反弯点距离求法
        5.2.2 地表沉降允许值计算
    5.3 统计资料分析地表沉降控制值
        5.3.1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
        5.3.2 PBA法地铁车站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5.4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群洞效应分析
        5.4.1 PBA法地铁车站统计数据
        5.4.2 导洞开挖的叠加效应
        5.4.3 PBA法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统计数据
        5.4.4 PBA法扩挖盾构隧道群洞效应控制措施
    5.5 数值模拟分析
        5.5.1 数值计算结果
        5.5.2 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制定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地域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1.4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现实意义
        1.2.2.3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历史文化村落
        1.3.2 农村基础设施
        1.3.2.1 国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
        1.3.2.2 国内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
        1.3.2.3 农村基础设施的属性
        1.3.2.4 本文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定义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1.1 历史文献查阅法
        1.4.1.2 实地调研法
        1.4.1.3 综合对比分析法
        1.4.1.4 实证研究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改善实践综述
    2.1 相关保护研究综述
        2.1.1 国外相关保护研究综述
        2.1.1.1 国外相关保护理论研究
        2.1.1.2 国外相关保护规划研究
        2.1.2 国内相关保护研究综述
        2.1.2.1 国内相关保护理论研究
        2.1.2.2 国内相关保护规划研究
    2.2 历史地段相关基础设施改善研究
        2.2.1 历史地段整体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研究
        2.2.2 历史地段各基础设施子系统改善措施研究
        2.2.3 历史地段其他相关理论简介
        2.2.3.1 保护性更新
        2.2.3.2 适应性更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梅州地区客家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评析
    3.1 梅州地区客家历史文化村落概况
        3.1.1 梅州地区客家历史文化村落研究对象的界定
        3.1.2 调查研究对象村落传统特色评价
    3.2 梅州地区客家历史文化村落特征总结
        3.2.1 依托周边生态环境
        3.2.2 遵循礼制观念布局
        3.2.3 创造独特街巷格局
        3.2.4 典型的客家建筑空间
    3.3 梅州地区客家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现状问题评析
        3.3.1 历史文化村落各基础设施子系统现状问题阐述
        3.3.1.1 道路交通系统现状问题
        3.3.1.2 给水排水系统现状问题
        3.3.1.3 能源电气系统现状问题
        3.3.1.4 消防防火系统现状问题
        3.3.1.5 环卫绿化系统现状问题
        3.3.2 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现状问题总结
        3.3.2.1 基础设施设置陈旧落后
        3.3.2.2 基础设施供应总量不足
        3.3.2.3 基础设施缺乏系统化设计
        3.3.2.4 基础设施对于村落传统风貌破坏严重
        3.3.2.5 传统设施荒废破坏严重
        3.3.3 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现状问题分析
        3.3.3.1 现代技术引入与传统空间尺度之间的矛盾
        3.3.3.2 现代技术引入与传统材料外观之间的矛盾
        3.3.3.3 现代技术引入与传统设施使用之间的矛盾
        3.3.3.4 现代技术引入与村落经营理念之间的矛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改善策略研究
    4.1 基础设施改善原则及目标
        4.1.1 基础设施改善的原则
        4.1.2 基础设施改善的目标
        4.1.3 基础设施改善的思路和方法
    4.2 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的构建
        4.2.1 宏观村落景观层次
        4.2.1.1 交通性干道的布置
        4.2.1.2 机动车停车场地的布置
        4.2.1.3 基础设施综合管线的敷设
        4.2.1.4 大型基础设施及场站的布置
        4.2.1.5 宏观村落景观层次基础设施改善原则
        4.2.2 中观聚落街区层次
        4.2.2.1 街巷交通组织格局的布置
        4.2.2.2 街巷空间尺度的布置
        4.2.2.3 街巷围合界面的布置
        4.2.2.4 街巷小品设施的布置
        4.2.2.5 传统给排水设施的再利用
        4.2.2.6 消防疏散通道的布置
        4.2.2.7 中观聚落街区层次基础设施改善原则
        4.2.3 微观历史建筑层次
        4.2.3.1 历史建筑基础结构的保护
        4.2.3.2 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的保护
        4.2.3.3 历史建筑消防设施的布置
        4.2.3.4 基础设施集中空间——厨卫的布置
        4.2.3.5 微观历史建筑层次基础设施改善原则
    4.3 基础设施改善实施的策略
        4.3.1 整体统一布置与局部灵活调整的策略
        4.3.2 强调传统特色与实时适应更新的策略
        4.3.3 控制人口容量与还原社会结构的策略
        4.3.4 协调多方利益与鼓励公众参与的策略
    4.4 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的特点
        4.4.1 改善措施基本特点
        4.4.1.1 明确改善方向
        4.4.1.2 调整实施措施
        4.4.1.3 细化控制方法
        4.4.2 与其他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区别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侨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实例研究
    5.1 侨乡村相关背景
        5.1.1 基本背景介绍
        5.1.1.1 区位及规模
        5.1.1.2 历史文化特色
        5.1.2 侨乡村基础设施现状
    5.2 侨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研究
        5.2.1 宏观村落景观层次
        5.2.1.1 交通性干道的布置
        5.2.1.2 机动车停车场地的布置
        5.2.1.3 基础设施综合管线的敷设
        5.2.1.4 大型基础设施及场站的布置
        5.2.2 中观聚落街区层次
        5.2.2.1 街巷交通组织格局的布置
        5.2.2.2 街巷空间尺度的布置
        5.2.2.3 街巷围合界面的布置
        5.2.2.4 街巷小品设施的布置
        5.2.2.5 传统给排水设施的再利用
        5.2.2.6 消防疏散通道的布置
        5.2.3 微观历史建筑层次
        5.2.3.1 历史建筑基础结构的保护
        5.2.3.2 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的保护
        5.2.3.3 历史建筑消防设施的布置
        5.2.3.4 基础设施集中空间——厨卫的布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1.1 论文的创新点
        6.1.2 论文的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其关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研究综述
        1.2.1 必要性的研究
        1.2.2 管理现况研究
        1.2.3 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1.2.4 类似公共设施项目建运管理的研究
        1.2.5 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现状概述
        2.1.1 国外建设运营现状
        2.1.2 国内建设运营现状
    2.2 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分类
        2.2.1 国外管理模式
        2.2.2 国内管理模式
    2.3 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评价
        2.3.1 评价指标选取
        2.3.2 评价模型构建
        2.3.3 管理模式分析评价
    2.4 地下管廊建设运营管理主要问题梳理
        2.4.1 管理模式
        2.4.2 融资渠道
        2.4.3 投资控制
        2.4.4 后期运营
        2.4.5 政策法规
    2.5 本章小结
3 地下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其关键点
    3.1 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分析
        3.1.1 法律权属关系
        3.1.2 经济学属性
    3.2 M&S模式的构建
        3.2.1 M&S模式的理念
        3.2.2 M&S模式运作的机制设计
    3.3 M&S模式的评价
        3.3.1 与传统模式的对比
        3.3.2 传统模式的案例分析
        3.3.3 管理模式历史发展分析
    3.4 M&S模式运行的关键探索
        3.4.1 运行和管理的特点分析
        3.4.2 融资方式
        3.4.3 投资控制
        3.4.4 收费定价
        3.4.5 法规制度政策
    3.5 本章小结
4 实现M&S模式的融资策略研究
    4.1 市场化运作资金来源分析
    4.2 市场融资渠道的探寻
        4.2.1 融资形式分析
        4.2.2 融资模式识别和运作流程
        4.2.3 网络融资方式
    4.3 融资风险的控制
        4.3.1 融资风险分析
        4.3.2 融资风险因子的筛选
        4.3.3 融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4.3.4 基于熵值法的融资风险因子评价模型
        4.3.5 融资风险控制因子的重要程度评价
        4.3.6 融资风险控制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运作M&S模式的投资策略研究
    5.1 建设投资控制分析
    5.2 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找寻
        5.2.1 投资规划环节
        5.2.2 投资决策环节
    5.3 投资路线规划
        5.3.1 模拟退火蚁群算法模型构建
        5.3.2 地下管廊建设路线优化控制
        5.3.3 案例试算
    5.4 投资选型决策
        5.4.1 鱼聚决策模型构建
        5.4.2 投资决策控制
        5.4.3 案例试算
    5.5 本章小结
6 推动M&S模式的资金回收策略研究
    6.1 效益管理概述
    6.2 管理效益分析
        6.2.1 费用效益主体
        6.2.2 定价经济理论
        6.2.3 费用估算和补偿
    6.3 收费模型和使用策略的提出
        6.3.1 综合费定价影响因子识别
        6.3.2 综合收费定价模型的构建
        6.3.3 费用模型使用策略的辨析
    6.4 本章小结
7 保障M&S模式的外部环境策略研究
    7.1 外部环境的含义
    7.2 公共政策的梳理
        7.2.1 国家层面
        7.2.2 标准规范
        7.2.3 现有政策的管理范围
        7.2.4 现有政策的不足
    7.3 公共政策的完善
        7.3.1 成立专门机构
        7.3.2 公共政策导向
        7.3.3 政策体系构建
    7.4 运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定
        7.4.1 国家层面
        7.4.2 地方层面
        7.4.3 公司层面
    7.5 本章小结
8 工程应用
    8.1 工程概况
    8.2 运作机制
        8.2.1 建设运营
        8.2.2 考核机制
    8.3 规划实施方案
        8.3.1 总体系统布局
        8.3.2 项目布局
    8.4 投融资方案
        8.4.1 建设资金计划
        8.4.2 资金来源情况
    8.5 项目三大片区地下管廊管理模式及策略应用
        8.5.1 中心城区地下管廊
        8.5.2 郑东新区白沙组团地下管廊
        8.5.3 航空港商务区园博园片区地下管廊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同融资形式对比
附录2 归一化矩阵
附录3 地方层面地下管廊相关政策文件汇总
附录4 Z市PPP项目支出比例表
附录5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10)气体钻井排砂管线冲蚀磨损研究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排砂管线概述
    1.3 国外冲蚀研究现状
    1.4 国内冲蚀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排砂管线冲蚀理论基础
    2.1 冲蚀磨损影响因素
        2.1.1 冲蚀攻角
        2.1.2 冲蚀入射速度
        2.1.3 冲蚀时间
        2.1.4 环境温度
        2.1.5 岩屑颗粒形状
        2.1.6 岩屑颗粒粒度
    2.2 两相流基本控制方程
    2.3 湍流模型确定
    2.4 近壁面流动模型
    2.5 岩屑受力分析
    2.6 冲蚀模型
    2.7 显示动力学基础
        2.7.1 本构方程建立
        2.7.2 材料损伤模型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冲蚀磨损机理分析
    3.1 连接方式及易损段位置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 DPM选用原则
    3.4 边界条件设定
    3.5 易损段冲蚀结果
    3.6 仿真模型验证
    3.7 流场及颗粒轨迹分析
    3.8 岩屑碰撞管壁应力变化
    3.9 冲蚀表面单元变形分析
    3.10 冲击模型验证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钻遇不同地层时管线冲蚀研究
    4.1 钻遇出气层时管线冲蚀研究
        4.1.1 钻遇出气层时易损段流场
        4.1.2 不同气量下易损段冲蚀比较
    4.2 井底发生岩爆时管线冲蚀研究
        4.2.1 井底岩爆介绍
        4.2.2 岩爆发生时易损段岩屑体积分数
        4.2.3 岩爆发生时易损段冲蚀比较
    4.3 钻遇出水层时管线冲蚀研究
        4.3.1 排砂管线易损管段岩屑轨迹分析
        4.3.2 钻遇出水层时管线冲蚀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管线结构参数对冲蚀结果影响
    5.1 管径大小对冲蚀磨损影响
    5.2 弯径比对冲蚀磨损影响
    5.3 弯头角度对冲蚀磨损影响
    5.4 T型接头盲通段长度对冲蚀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排砂管线优化设计
    6.1 目前排砂管线设计存在问题
    6.2 排砂管线接头防冲蚀分析
    6.3 过渡接头结构优化设计思路
    6.4 新型接头的流场及颗粒轨迹分析
    6.5 新型接头的冲蚀磨损特性
        6.5.1 气体总量90m~3/min和120m~3/min时接头冲蚀特征
        6.5.2 岩屑质量流量0.4kg/s和1.6kg/s时接头冲蚀特征
        6.5.3 钻遇水层液相体积分数0.1和0.4时接头冲蚀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四、具有特殊要求的管线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综合管线优化策略研究[D]. 刘临西.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D]. 陆帅. 东南大学, 2019(05)
  • [3]合肥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D]. 胡众.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3)
  • [4]城市历史街区的三维地下管网综合设计研究[D]. 郝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5]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分析[D]. 张锴生.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6]我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问题研究[D]. 宋奇瑶.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7]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 王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7)
  • [8]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研究[D]. 王琨.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9]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其关键策略研究[D]. 陈晓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10]气体钻井排砂管线冲蚀磨损研究及优化设计[D]. 牟浩.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有特殊要求的管道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