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浅谈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一、略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赵绪涛,肖显静[1](2021)在《生态系统控制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合理性分析》文中指出控制论在生态系统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合理性受到质疑。生态学中的传统的"自然平衡"观念体现了控制论思想,1948年维纳出版《控制论》之后,生态学家将控制论应用于生态系统研究中顺理成章。通过分析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两个争论可见,仅仅通过进化论研究生态系统稳态是不够的,生态系统确实是控制论系统,将控制论应用于其中不仅必要而且理所当然。随着生态系统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系统控制论研究应该体现生态系统的非平衡特征、整体性特征、生命性特征,走向二阶控制论的新范式。

田地,严正兵,方精云[2](2021)在《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假说》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植物器官元素含量的计量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19世纪,化学家们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植物器官的元素含量,开始了对植物化学元素之间关系的探索。如今,生态学家通过野外采样和控制实验,探索植物化学元素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与植物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快速发展。该文在概述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简史的基础上,综述了19世纪以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该文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历程概括为思想萌芽期、假说奠基期和理论构建期3个时期,对各个时期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梳理。第二,概述了植物主要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尤其是陆生植物叶片氮(N)和磷(P)的计量特征。总体上,全球陆生植物叶片N、P含量和N:P(质量比)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8.74mg·g–1、1.21mg·g–1和15.55(与16:1的Redfield比一致);在物种或群落水平上,叶片N和P含量一般呈现随温度升高、降水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N和P计量特征差异明显,尤其是草本植物叶片N和P含量高于木本植物,落叶阔叶木本植物叶片N和P含量高于常绿木本植物。与叶片相比,细根和其他器官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较少。第三,总结了养分添加实验对植物化学元素计量特征的影响。总体上, N添加一般会提高土壤N的可利用性,使植物器官中N含量和N:P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生产力; P添加可能会缓解过量N输入导致的N-P失衡问题,提高植物器官P含量。但是,长期过量施肥会打破植物器官原有的元素间计量关系,导致元素计量关系失衡和生产力下降。第四,梳理总结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假说,主要包括刻画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生长功能关系的功能关联假说、刻画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环境关联假说或理论以及刻画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进化历史关系的进化关联假说。最后,指出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10个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杨曾辉[3](2021)在《20世纪中后期生态民族学中国化历程考》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工业革命后,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与扩张,致使欧美发达国家及其殖民地的生态灾变频繁露头。长于人类文明史研究的民族学,转而关注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当代"问题,探究人类文明史过程中的文化与环境互动学理,最终促成20世纪中叶定名的生态民族学学科的诞生。然而,正当欧美生态民族学如火如荼的研究时,中国刚巧处于劫难的收尾时代,学术思想的除旧布新任重道远。受时局所迫,民族学被冠以"资产阶级学科"而沉寂数十年之久。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生态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化才得以开展。这是当代中国特殊历史过程所使然。只有揭开这个历史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将其置于"大历史"中去分析,那么我们才有可能透视生态民族学中国化历程及其背后的时代叙事。

边疆晖[4](2021)在《中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兽类种群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Charles Sutherland Elton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小哺乳动物种群波动现象,标志着现代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开始。什么因素调节种群波动的问题一直是现代种群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综述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主流中文期刊及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刊物发表的历史文献,分别从种群波动格局、种群统计参数变化、种群内部和外部调节等不同层面评述了我国在鼠类和大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同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李际[5](2021)在《生态学的哲学研究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学地位显着且交叉广泛,却忽略了相关的哲学研究,而生态学哲学具有其独特意义。通过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生态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和环境哲学以及采用"ecological philosophy""philosophy of ecology"和"ecosophy"三种术语收集的文献进行统计,得出生态学哲学存在与生物学哲学和环境哲学的异同但又不可替代的基本结论,并指出了研究空白。此外,分析导致其与生物学哲学和环境哲学存在异同以及产生三种生态学哲学术语的原因。最后,强调哲学家应与生态学家合作开展生态学哲学研究。

陈彪,谢昕,胡波[6](2021)在《基于ESI和VOSviewer的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ESI数据库中2009—2019年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的1 232篇高被引论文为数据基础,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VOSviewer软件,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通过得出的图表和图谱等数据信息,展现了近11年来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的发文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且发文量以30.59%的年均增长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学者发文量与总链接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其他研究机构联系紧密,具有学科领域发展优势;吸附作用、抗生素、重金属、活性炭、生物炭、气候变化等方面是环境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范晓鹏[7](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新生,卢杰[8](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2010-2020年根际生态学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为促进我国根际生态学更好地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010-2020年有关根际生态学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通过高级检索"根际生态"为篇名,时间限制在2010年1月-2020年12月,最后检索筛选出有关根际生态学的中文文献98篇,外文文献123篇。运用Excel、Origin等软件以及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根际生态学正处于学科发展期;(2)我国高发文作者人数高于外国作者人数,且论文超过20次被引用的作者有14人;(3)农学与生物学是中外文献发表的主要学科门类,且发文机构主要为农林院校,发文期刊也以农林期刊为主;(4)在研究热点中,中文文献集中在根际土壤、根际微生态以及土壤微生态等方面,而外文文献研究较为分散;(5)在98篇中文文献中,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占论文总数的50.52%。通过对根际生态学的文献计量分析,可以预测我国根际生态学主要向根际土壤、根际微生物方向发展,但是缺乏两者结合性研究。因此,在未来的根际生态学研究中,我国学者要更加注重根际土壤与微生物互作研究,不断推进我国根际生态学的发展,减小与国外的差距。

黄海兵[9](2021)在《小学基层教师组织的生态化发展研究 ——基于对广西小学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李东琦[10](2021)在《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广告媒介代理机制变革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略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假说(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简史
    1.1 思想萌芽期
    1.2 假说奠基期
    1.3 理论构建期
2 植物主要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环境影响
    2.1 叶片氮磷计量特征
    2.2 细根氮磷计量特征
    2.3 其他器官氮磷计量特征
3 施肥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主要理论和假说
    4.1 功能关联假说
        4.1.1 生长速率假说
        4.1.2 N:P阈值假说
        4.1.3 N-P计量关系的幂指数法则
        4.1.4 生产力-养分分配假说和生产力-叶片寿命假说
    4.2 环境关联理论和假说
        4.2.1 化学计量内稳性理论
        4.2.2 限制元素稳定性假说
        4.2.3 叶片养分含量稳定假说
        4.2.4 温度-生物地球化学假说和温度-植物生理假说
        4.2.5 土壤基质年龄假说
        4.2.6 相对重吸收假说
    4.3 进化关联假说
        4.3.1 物种组成假说和常绿-落叶假说
        4.3.2 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假说
5 结论与展望

(3)20世纪中后期生态民族学中国化历程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艰难的抉择:理论与方法的译介过程
二、从消化理论到创建学科
三、“形格势禁”:不可规避的社会性曲折
    (一)政治环境的左右
    (二)职能部门相互掣肘
    (三)学科自身的影响
    (四)生态灾变是生态民族学学科发展的直接动力
四、预期与展望

(4)中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1.1 种群波动
    1.2 种群波动过程中年龄、繁殖及死亡率参数变化
    1.3 种群调节机制
        1.3.1 内部调节因子
        1.3.1.1 密度制约效应
        1.3.1.2 母体效应
        1.3.1.3 空间行为
        1.3.1.4 应激效应
        1.3.2 外部调节因子
        1.3.2.1 食物因素
        1.3.2.2 捕食因素
        1.3.2.3 寄生物因素
        1.3.2.4 气候因素
        1.3.2.5 肠道菌群因素
        1.3.3 多因子调节作用
2 大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2.1 食肉目动物
    2.2 有蹄类动物
    2.3 灵长类和海兽类
3 问题与展望

(5)生态学的哲学研究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学的地位及与生态学哲学的处境
二、文献统计结果和主要特点
三、基本结论
四、成因分析
    (一)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异同
    (二)研究趋势分化导致的三种术语并存
五、结论

(6)基于ESI和VOSviewer的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1 研究方法
    1. 2 数据来源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 1 发文量分析
    2. 2 发文作者及合作情况分析
    2. 3 研究机构分析
    2. 4 关键词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 1 研究结论
    3. 2 思考与建议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8)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2010-2020年根际生态学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时序
    2.2 发文阶段分析
        2.2.1萌芽期
        2.2.2加速增长期
    2.3 高发文作者及高被引作者分析
    2.4 发文学科、研究机构与发文期刊分析
    2.5 研究热点分析
    2.6 基金资助论文分析
3 结语

四、略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系统控制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合理性分析[J]. 赵绪涛,肖显静. 广东社会科学, 2021(06)
  • [2]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假说[J]. 田地,严正兵,方精云. 植物生态学报, 2021(07)
  • [3]20世纪中后期生态民族学中国化历程考[J]. 杨曾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1(05)
  • [4]中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边疆晖. 兽类学报, 2021(05)
  • [5]生态学的哲学研究现状与趋势[J]. 李际.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6]基于ESI和VOSviewer的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 陈彪,谢昕,胡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1(04)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2010-2020年根际生态学研究现状[J]. 张新生,卢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07)
  • [9]小学基层教师组织的生态化发展研究 ——基于对广西小学的调查分析[D]. 黄海兵.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10]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广告媒介代理机制变革及优化研究[D]. 李东琦. 辽宁大学, 2021

标签:;  ;  ;  ;  ;  

浅谈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