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 cDNA 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

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 cDNA 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

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翟文鑫[1](2020)在《环状RNA circZMYM4在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特殊的内源性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s)。多项研究均表明,大量的环状RNA在肺癌(Lung Cancer,LC)中表达失调并影响病情的进展和预后。但是,环状RNA在肺癌中的分子机制还未得到明确阐明。本文通过对芯片测序的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特定的环状RNA(circZMYM4)分子,旨在探究circZMYM4在肺癌中的作用,明确circZMYM4的生物学功能及影响肺癌的分子机制,从而为肺癌的预后提供分子标志物,甚至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潜在的干预靶点。方法(1)筛选并鉴定与肺癌相关的circRNA:从公共数据库的组织芯片中寻找和筛选在肺癌和癌旁组织中有显着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ZMYM4)。通过特异性反向引物进行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Sanger测序及核酸外切酶(RNase R)耐受实验,对circZMYM4的环状结构、成环位点及稳定性进行检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circZMYM4在肺癌及癌旁组织、肺癌细胞及正常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明确circZMYM4在肺癌中是否存在表达失调。通过R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了解circZMYM4在细胞内的定位。(2)探究circZMYM4的生物学功能:在A549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circZMYM4,通过Transwell、MTT和EdU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情况。建立裸鼠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对移植瘤大小和重量的监测,分析过表达circZMYM4后是否能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产生影响。(3)探索circZMYM4调控肺癌的作用机制:使用特异性circZMYM4探针进行RNA pulldown实验及质谱鉴定,寻找可与circ ZMYM4结合的目标蛋白(YBX1),并通过RNA-IP实验反向验证YBX1结合circZMYM4的能力。改变A549细胞中circZMYM4的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YBX1的表达量是否变化;同时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YBX1在细胞中的定位是否改变。最后,对裸鼠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瘤体进行免疫荧光实验并检测YBX1在细胞中的定位变化,验证circ ZMYM4是否通过YBX1影响肺癌实体瘤的发展。结果(1)目标circRNA的筛选与鉴定:通过对组织芯片中的5对肺癌及癌旁组织的环状RNA进行筛选,发现circZMYM4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最为明显(在肺癌中下调5.4倍,p<0.05)。在RT-PCR和凝胶电泳实验中,使用针对circZMYM4的反向引物,以cDNA为模板可以得到扩增产物,但以基因组DNA(gDNA)为模板无法得到扩增产物,证明circZMYM4存在环状结构,Sanger测序结果展示了成环位点处的基因序列;RNase R实验表明环状的circZMYM4比线性的mRNA更加稳定。qRT-PCR结果证实,与癌旁组织相比,circZMYM4在肺癌组织中呈明显低表达(37/38,97.4%);以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为对照,circZMYM4在多种肺癌细胞系(A549、HCC2279、H460、H3255、H1299、HCC4006及PC9)中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通过FISH实验发现circZMYM4主要定位在肺癌细胞的细胞浆中。(2)探究circZMYM4的生物学功能:通过一系列生物学功能试验,我们发现在细胞水平上过表达circZMYM4后,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动物水平上,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显示,过表达circZMYM4可明显抑制肺癌实体瘤的生长。(3)探索circZMYM4调控肺癌的作用机制:生物素标记的circZMYM4 pulldown探针可特异性结合circZMYM4,通过质谱实验对结合蛋白进行鉴定,最终确定目标蛋白为YBX1。通过RNA-IP实验进一步验证YBX1和circZMYM4是相互结合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肺癌细胞系中circZMYM4表达量的变化并不影响YBX1蛋白的降解。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均证明增加肺癌细胞中circZMYM4的表达可以促使YBX1从细胞核向细胞质中转移,从而抑制YBX1在细胞核中的促癌功能;反之减少circZMYM4的表达可以增加YBX1在细胞核中的定位。结论本研究通过利用人体肺癌样本、肺癌细胞系及构建动物荷瘤模型,探究circZMYM4在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circZMYM4是高度稳定的环状RNA,其主要定位在肺癌细胞的胞质中。其在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下调,提示circZMYM4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2)过表达circZMYM4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抑制实体瘤的生长。(3)circZMYM4可通过结合YBX1并抑制其核转移,从而抑制下游YBX1的生物学功能,最终阻碍肺癌的进展。本研究通过对circRNA在肺癌中的功能及潜在机制的探索,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杨洁萍[2](2020)在《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库尔勒香梨花朵进行转录组测序和Small RNA测序,筛选出与植物病毒相关的基因序列作为候选病毒分析,并通过RT-PCR技术对筛选到有关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验证。探索分析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基因序列相关信息的新方法,为库尔勒香梨病毒的检测、病毒防治和培育无病毒苗木奠定基础。方法:将2014年、2017年、2018年4月中旬,采集的库尔勒香梨花朵分别于当年送至诺禾致源公司,委托其利用Illumina HisSeqTM25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获得的原始序列过滤剔除低质量数据得到干净序列后,采用Trinity软件对干净序列进行拼接。Trinity拼接得到的转录本序列,Corset利用比对到转录本的序列和表达模式对转录本进行层次聚类,以Corset层次聚类后最长Cluster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出注释为植物病毒的长片段序列作为候选病毒,对候选病毒病毒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验证;将2014年所获得的小RNA测序数据,所得的原始序列进行测序数据过滤,得到的为干净序列。在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下载各种植物病毒的参考序列,将干净序列用本地BLAST程序与核酸数据库、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出和植物病毒序列相似性比较高的序列,从而得到候选病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库尔勒香梨转录组测序分析根据三组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对分别筛选出的66条、202条、921条注释为植物病毒的基因序列和1条注释为植物类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有3种是已报道的侵染梨的病毒和1种类病毒,分别是苹果茎痘病毒分离物PA66、苹果茎沟病毒分离物P-209、苹果茎沟病毒韩国分离物、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啤酒花矮化类病毒,一种未报道的病毒芸薹黄化病毒。根据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随机采集的库尔勒香梨枝条样品利用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4种病毒进行扩增验证,只有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扩增出目的片段。2、库尔勒香梨Small RNA测序分析运用BLAST程序将获得的干净序列分别与NCBI的核酸数据库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出了22条注释为植物病毒的基因序列和32条注释为植物类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2种已报道的侵染梨的病毒和1种类病毒,分别为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锈果类病毒。

邱彩玲,范国权,申宇,高艳玲,张威,韩树鑫,张抒,董学志,马纪,白艳菊[3](2020)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RT-qPCR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文中认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主要通过使用脱毒种薯及隔离措施来防控,探索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的检测技术对于防治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3组引物,1条探针,从3组引物中筛选出最优组合,并以他们为引物,以PSTV 251T为探针,利用5′FAM、3′TAMRA标记,建立了PSTVd的RT-qPCR检测技术体系。利用该检测体系成功地检测了22份马铃薯样本。与灵敏度相对较高的RT-PCR技术相比,该检测技术体系的检测灵敏度又提升了100~1 000倍。

陈思洁[4](2020)在《家蚕Hox基因簇内circRNA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生物是在自然选择下不断进化的。在越高等的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越复杂、越精确。Hox基因属于同源异型盒家族,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中都高度保守,专门调控生物形体发育相关基因。Hox基因表达调控具有时空共线性原则,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发育分化阶段,不同的Hox基因或Hox基因之间具有多样的表达调节模式,其表达调控十分复杂。在人与小鼠的研究中发现,存在于Hox基因簇上的非编码RNA对Hox的表达调控具有重要作用。非编码RNA是指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RNA转录本。在Hox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中,非编码RNA可以通过顺式作用和反式作用参与调控,使Hox基因调控更精确。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真核细胞体内存在着另一种特殊的非编码RNA——circRNAs(circular RNAs,环状RNA)。circ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不易被核酸外切酶RNase R降解,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家蚕全组织、全时期的全长转录组数据表明,在家蚕体内也存在着许多circRNA。这些circRNA的产生方式、功能和作用机制等都尚未被研究报道。为了阐释家蚕Hox基因是否也受circRNA调控,我们分析了Hox基因簇中非编码RNA,并鉴定到两个circRNA。为探究这两个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我们对这两个circRNA进行了定量、定位、干涉和过表达等实验,已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家蚕Hox基因簇中非编码RNA的鉴定和保守性分析基于家蚕全组织、全时期的全长转录组数据,我们分析家蚕Hox基因簇中的非编码RNA的种类、数量和位置等,并将其与果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Hox基因簇中lncRNA数量最多,microRNA数量少、高度保守。此外,在家蚕Hox基因簇中还发现2个circRNA,在人、小鼠和果蝇的Hox基因簇中都未曾见报道。(2)家蚕BmcircAntp和BmcircUbx的克隆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家蚕Hox基因簇中的2个circRNA序列分别与BmAntp第2外显子序列和BmUbx第2外显子序列一致;通过线性RNA消化和T克隆测序验证,证明了这2个circRNA确实存在,我们将这2个circRNA分别命名为BmcircAntp、BmcircUbx。(3)家蚕BmcircAntp和BmcircUbx的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我们提取家蚕大造全时期和组织RNA,通过RT-PCR实验检测BmcircAntp和BmcircUbx的时空表达模式。RT-PCR结果表明,BmcircAntp在家蚕体内表达量高,在胚胎发育144 h时有表达高峰,在5龄3天大造的表皮、脂肪、肌肉和丝腺中也存在高表达,与BmAntp具有表达相关性;BmcircUbx在家蚕体内表达低,与BmUbx具有表达相关性。为探究BmcircAntp和BmcircUbx在家蚕胚胎中的表达部位,我们以家蚕发育144h的胚胎为材料进行原位杂交实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mcircAntp在胸足和A1、A2、A7、A8腹节有表达,BmcircUbx在胸足和T2、T3胸节有表达。为探究BmcircAntp和BmcircUbx的功能,我们在家蚕胚胎细胞中进行干涉和过表达实验。细胞实验显示BmcircAntp和BmcircUbx都可以成功进行外源过表达。BmcircAntp过表达后对其亲本基因BmAntp的表达无明显影响;BmcircAntp干涉后BmAntp表达量增加,BmcircUbx过表达后,BmUbx表达量降低。(4)家蚕BmcircAntp和BmcircUbx的作用机制初探通过亚细胞实验发现BmcircAntp和BmcircUbx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存在表达;通过RNA pull down实验,没有发现与BmcircAntp和BmcircUbx存在明显结合的蛋白;通过mi Rnada、PITA、RNA22v2软件分别预测与BmcircAntp和BmcircUbx结合的microRNA,发现可能与家蚕circAntp结合的microRNA一共有44个,可能与家蚕circUbx结合的microRNA一共有61个,这说明BmcircAntp和BmcircUbx可能充当microRNA海绵发挥作用。结论:家蚕Hox基因簇中存在lncRNA、microRNA和circRNA;lncRNA数量多,但在物种间基本不保守;microRNA数量少,但在物种间高度保守;circRNA在其它物种的Hox基因簇中未见报道,可能是家蚕特有的。通过序列分析和克隆测序我们证实了家蚕Hox基因簇中确实存在这2个circRNA,是由BmAntp、BmUbx第2外显子环化产生,分别命名为BmcircAntp、BmcircUbx。通过RT-PCR和原位杂交我们确定了BmcircAntp、BmcircUbx的表达时期和表达部位,表达与BmAntp、BmUbx表达有相关性,推测它们可能参与家蚕附肢发育调控;通过干涉、过表达和相互作用分子钓取等实验,我们推测BmcircAntp和BmcircUbx可能作为microRNA海绵,通过竞争性结合microRNA来调控靶基因的转录。

高源,杨洪一[5](2020)在《马铃薯纺锤形茎块类病毒防治与检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纺锤形茎块类病毒在自然状态下也能感染马铃薯。PSTVd是一种具有单链环状RNA结构的类病毒,感染能力强,在寄主中传播率较高,且会在感染马铃薯后降低其作物产量及品质,因此对于PSTVd分子结构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简要介绍了PSTVd的分子结构、最新检测与防治方法,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今后马铃薯病毒防治提供参考。

高源[6](2020)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结构变异对复制及转运功能的影响初探》文中认为马铃薯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易受病毒感染。马铃薯纺锤茎块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类病毒,当前对PSTVd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技术、基因组预测序等研究已较成熟,但其复制、转运及致病机理尚不明晰。PSTVd基因组中包含27个茎环结构,其具体功能尚不明晰。基于病毒、类病毒结构简单、RNA分子较小的特殊性.利用病毒、类病毒进行RNA二级结构及功能研究是当前研究中的热点。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一个PSTVd分离物;并通过关闭PSTVd的部分茎环结构获得不同突变体,之后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了解了关闭茎环结构对PSTVd转运与复制的影响;此外,也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 PSTVd在烟草中的变异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马铃薯块茎为实验材料,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359bp特异性条带,后经过克隆、测序,显示此分离物与GenBank中其它PSTVd分离物的同源性为 96.5%-98.1%。(2)以烟草叶片为实验材料,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制备的酶液避光酶解烟草叶片,再用400目的网筛过滤混合液,W5溶液清洗后离心,制备烟草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悬浮于MMg溶液中,通过聚乙二醇法将PSTVd RNA成功导入到烟草原生质体中。过夜培养,提取总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可有效分析不同PSTVd突变体的复制能力。制备10个关闭不同茎环结构的PSTVd突变体。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将闭环突变体质粒转录成类病毒RNA,以摩擦接种的方式接种烟草叶片,3周后取叶片组织制备冰冻切片,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PSTVd在烟草各组织中的分布。结合原位杂交、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oop4的复制能力受到明显影响、转运能力被破坏;Loop6的复制能力受到影响、转运能力受到影响:Loop17、Loop18复制能力未受到明显影响、转运能力被破坏;Loop20复制能力未受到明显影响、转运能力受到影响;Loop10、LoopI2、Loop24、Loop25、Loop26复制能力受到影响、转运能力被破坏。推测Loop4功能与复制相关:Loop17、Loop18、Loop20功能与转运相关;Loop6、Loop10、Loop12、Loop24、Loop25、Loop26 功能与复制、转运均相关。(3)以16粒被PSTVd侵染烟草植株所得到的种子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对单种子中的PSTVd进行了检测,16个样品均得到359bp的PSTVd特异性条带,显示PSTVd侵染过的烟草植株的种子带毒率为100%。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种子中的PSTVd进行定位,结果显示PSTVd主要分布在种皮,未进入胚。以PSTVd侵染过的烟草植株所得到的种子为试材,经种植获得烟草幼苗,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各植株皆未受PSTVd感染。结合RT-PCR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烟草种皮可携带PSTVd,但PSTVd不能通过烟草种子传播至幼苗。(4)以被PSTVd侵染2个月的烟草植株为实验材料,提取叶片总R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类病毒在烟草植株中的变异情况。共获得了 20个突变位点,主要位于PSTVd基因组二级结构的左末端区和致病区,以及中央保守区和可变区的连接处,突变类型包括碱基不定向突变、碱基定向突变、碱基缺失及突变、碱基缺失、碱基插入及突变5种突变类型,其中碱基定向突变的位点有13个,在5种突变类型中最多。多数突变引起了 PSTVd RNA二级结构的变化。

邱彩玲[7](2016)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qRT-PCR检测及其遗传进化分析》文中指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影响中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原,一般可引起马铃薯植株矮化,叶片皱缩,块茎变小、畸形,产量下降等。该病害可以通过机械、无性繁殖以及实生种子等多种途径传播。目前,中国有很多马铃薯育种材料(包括种质资源和育成的品系等)已经感染了PSTVd,而PSTVd又很难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脱除,且可以通过种子传递给下一代,因此,PSTVd已经给中国马铃薯育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更给马铃薯育种工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目前,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生产健康(无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在马铃薯种薯的生产过程中,对脱毒马铃薯种薯/苗进行田间、库房和实验室检测是种薯/苗质量控制的最基本、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手段。目前,中国在PSTVd研究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PSTVd检测技术体系尚不完善;(2)中国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发生、系统发育情况及致病力尚不十分清楚;(3)不同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的症状复杂、不明确等。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结果:(1)建立了PSTVd的qRT-PCR检测体系:设计了3组引物并从中筛选出最适引物对PSTV-234F和PSTV-356R。利用这对引物,结合设计的Taqman探针(PSTV-251T),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PSTVd的q RT-PCR检测体系。该检测体系不仅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检测极限为31.1拷贝/μL(101.17 ag/μL),而且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这一体系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到马铃薯样品的检测。该体系的建立不仅丰富了PSTVd的检测手段,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PSTVd检测的准确性。(2)PSTVd发生情况调查及中国分离物的序列分析:2009年2014年间,对1000余份马铃薯种薯/苗样本进行了PSTVd调查,结果显示,在此期间,PSTVd每年都有发生,平均感染率为6.5%。本研究测定了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和陕西共6个省份的71个不同样本中的PSTVd序列。序列分析发现,每个分离物中至少含有一种主流序列,共获得74条主流序列。这些主流序列包含42种不同的序列变体(Accession numbers KR611334KR611376)。BLAST结果表明,在42种不同的序列变体中,有12种与Gen Bank中登录的PSTVd的序列相同,而其余30种则是新的PSTVd变体,目前仅从中国分离得到。这些序列的获得为理解PSTVd的传入、流行、遗传变异等问题奠定了基础。首先,分析了中国流行的PSTVd序列变体,发现在中国流行的变体与其他国家的PSTVd分离物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或者完全一致;其次,在中国,除弱毒株系外,从中国还分离到3种PSTVd中间株系,表明PSTVd中国分离物具有不同的致病性;此外,对获得的42种不同的PSTVd序列变体与Gen Bank中登录的165条自然条件下分离出PSTVd的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整体上,PSTVd可以被分成两组(第I组和第II组),第II组能够被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亚组AC)。所有的中国PSTVd分离物均被包含在第II组,而且总是与俄罗斯的分离物聚在一起,这表明中国和俄罗斯的PSTVd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最后,对42种不同的中国PSTVd变体的突变位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的变体通过一个位点的突变就可以联系到一起,这表明突变可能是中国PSTVd分离物进化的主要动力。(3)PSTVd中国分离物的致病性验证及不同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的症状表现。将PSTVd中国分离物接种到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荷兰15,夏坡地,克新18和尤金)后,观察症状表现,调查株高、叶片、单株产量、块茎外观等指标。观察发现4个品种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植株矮化、叶片皱缩、块茎变小、产量降低和块茎畸形等症状。说明这4个马铃薯品种对PSTVd的侵染均是敏感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感病植株的平均株高降低30.1%,平均单株产量降低40.2%。这些结果表明:虽然PSTVd中国分离物可能是弱毒株系,但其对马铃薯生产仍然具有严重的影响。此外,不同品种感染PSTVd后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在进行田间和库房检测时应注意品种之间的差异。总之,本研究建立了PSTVd q RT-PCR检测技术体系,提高了PSTVd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通过多年的调查与分析掌握了目前PSTVd在中国北方的发生情况;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对中国PSTVd分离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基本掌握了PSTVd中国分离物的分子进化关系及系统发育情况;通过PSTVd接种马铃薯鉴定,推测了PSTVd中国分离物的致病力情况,并了解了不同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后植株和块茎的表现,为PSTVd田间和库房检测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上工作为PSTVd的防控、风险评估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解决PSTVd对马铃薯育种工作造成的影响提供了防控的技术手段。

韩磊,迟胜起,张剑峰[8](2015)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是威胁中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的马铃薯生产。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是一种易感染的无外壳、环状、单链的RNA分子,分子质量约为120 ku,其分子大小在359 bp左右[1]。在体外最小自由能的情况下是棒状或半棒状的二级结构,含有5个结构功能区,分别为左末端区、致病区、中央保守区、可变区和右末端区[2]。PSTVd具有高度的侵染性,可以由种薯、机械等各种媒介进行

李志新[9](2014)在《黑龙江省马铃薯类病毒分子鉴定以及序列分析的研究》文中提出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地块克山、讷河、加格达奇等地,进行采集疑似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的样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PAGE)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含有PSTVd的阳性样品,进行后续鉴定实验。利用采集且初步鉴定出的PSTVd样品进行生物学鉴定、RT-PCR鉴定、NASH分子鉴定等。利用智能温室的指示植物番茄进行生物学鉴定PSTVd,耗时虽长,条件适宜,症状比较直观。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全序列扩增、产物回收、连接、酶切鉴定、测序,获得克隆序列全长为357bp,经过与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中强弱系、以及中间株系进行序列比对,相似度都极高,在95%以上,中央保守区(180-220bp)没有碱基变化,但是通过序列比对,其中一样品仍更贴近北美强株系序列,结合生物学的鉴定,初步判定该样品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株系中的强株系,但是采集的大部分样品不管序列分析,还是生物学鉴定,都符合弱株系症状。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增强,植物种质资源交流日益频繁,部分感染PSTVd的样品表现出强毒株系的症状,但目前马铃薯生产上侵染马铃薯的纺锤块茎类病毒仍以弱株系为主。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侵染通常伴随着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的协同发生,虽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但是有一定的协同侵染机制,本实验也做了初步的研究,但是具体协同侵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马铃薯类病毒的检测体系,充分调查近年黑龙江省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发生、分布、侵染种类等情况,为马铃薯的生产、引种、种质交换等提供有效的科研参考。

邱彩玲,吕文河,魏琪,吕典秋,李学湛,白艳菊[10](2013)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技术比较与选择》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是威胁我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有多种技术可应用于PSTVd的检测,如生物学方法、电子显微镜技术、往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PAGE)、核酸斑点杂交(NASH)、RT-PCR和FQ RT-PCR。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互相补充,构成了PSTVd的检测技术体系。日常工作中,应根据自身条件及目的等科学地选择适宜的检测技术,确保脱毒种薯/种苗的质量。

二、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论文提纲范文)

(1)环状RNA circZMYM4在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耗材与试剂
    1.3 实验细胞
    1.4 实验动物
    1.5 组织芯片
    1.6 临床肺癌组织样本
2 实验方法
    2.1 生物信息学数据的获得与分析
    2.2 基本分子实验
        2.2.1 RNA的提取
        2.2.2 逆转录cDNA实验
        2.2.3 PCR实验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6 Sanger测序
        2.2.7 蛋白提取
        2.2.8 测定蛋白浓度
        2.2.9 Western Blot
        2.2.10 siRNA、过表达载体及过表达稳转细胞株的构建
    2.3 细胞实验
        2.3.1 细胞培养
        2.3.2 细胞转染
    2.4 特殊功能及机制实验
        2.4.1 RNase R实验
        2.4.2 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
        2.4.3 MTT实验
        2.4.4 EdU实验
        2.4.5 Transwell实验
        2.4.6 RNA Pulldown实验
        2.4.7 RNA-IP实验
        2.4.8 免疫荧光实验
    2.5 动物实验
        2.5.1 裸鼠皮下荷瘤实验
    2.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确定研究目标为circZMYM4
    2 circZMYM4 的鉴定
    3 circZMYM4 在肺癌中表达水平显着降低
    4 circZMYM4 的定位
    5 过表达circZMYM4 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6 circZMYM4 可以和YBX1 蛋白结合
    7 circZMYM4 可通过阻止YBX1 的入核抑制肺癌的发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2)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1 生物学测定法
        1.1.2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1.1.3 血清学检测法
        1.1.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1.1.5 第二代测序检测法
第二章 库尔勒香梨转录组测序的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主要的仪器和试材
        2.1.3 转录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2.1.4 总RNA提取
        2.1.5 RT-PCR验证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提取RNA检测结果
        2.2.2 转录组测序结果
        2.2.3 病毒相关序列注释
        2.2.4 RT-PCR验证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库尔勒香梨小RNA测序的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RNA测序
        3.2.2 筛选候选病毒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RT-qPCR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设备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1.3 试验方法
        1.3.1 RNA提取及反转录
        1.3.2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及合成
        1.3.3 标准品制备
        1.3.4 qPCR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引物的筛选
        1.3.5 检测灵敏度分析
        1.3.6 RT-qPCR检测稳定性分析
        1.3.7 利用RT-qPCR体系检测马铃薯样品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落的PCR鉴定
    2.2 引物的比较和筛选结果
    2.3 检测灵敏度
    2.4 RT-qPCR检测稳定性
    2.5 利用RT-qPCR检测技术体系检测马铃薯样品
3 讨论
4 结论

(4)家蚕Hox基因簇内circRNA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Hox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
    1.2 Hox基因簇中的nc RNA
    1.3 circ RNA的研究进展
        1.3.1 circ RNA的来源和种类
        1.3.2 circ RNA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1.3.3 circ RNA的降解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Hox簇内非编码RNA的鉴定和保守性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3.3 结果与分析
        3.3.1 Hox簇内的非编码转录本种类与数量
        3.3.2 Hox簇内的非编码转录本保守性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克隆鉴定
    4.1 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及厂家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主要溶液配制
    4.2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4.2.1 实验取材
        4.2.2 家蚕总RNA的提取以及c DNA的制备
        4.2.3 家蚕circ RNA的 PCR检测
        4.2.4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 T克隆及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家蚕Hox基因簇上circ 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 PCR检测及克隆测序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及厂家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1.4 主要溶液配制
    5.2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5.2.1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 RT-PCR检测
        5.2.2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原位杂交
        5.2.3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细胞水平功能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时期表达谱分析
        5.3.2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5.3.3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原位杂交结果分析
        5.3.4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细胞水平功能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作用机制初探
    6.1 材料与试剂
        6.1.1 实验材料
        6.1.2 主要试剂及厂家
        6.1.3 主要仪器设备
        6.1.4 主要溶液配制
    6.2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6.2.1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细胞FISH实验
        6.2.2 细胞蛋白样品收集
        6.2.3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 RNA pull down实验
        6.2.4 蛋白银染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亚细胞定位
        6.3.2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的互作蛋白钓取
        6.3.3 家蚕Bmcirc Antp和 Bmcirc Ubx可结合的micro RNA预测
    6.4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综合与讨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5)马铃薯纺锤形茎块类病毒防治与检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STVd
2 PSTVd防治
    2.1 选择抗病材料
    2.2 加强消毒工作
    2.3 基因工程技术
    2.4 严控进出口检疫
3 检测方法
    3.1 生物学检测
    3.2 分子检测
        3.2.1 R-page法
        3.2.2 分子杂交技术
        3.2.3 RT-PCR法
4 展望

(6)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结构变异对复制及转运功能的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马铃薯及马铃薯生产
        1.1.1 马铃薯的分布
        1.1.2 马铃薯的生产与发展
    1.2 类病毒
        1.2.1 类病毒的发现
        1.2.2 类病毒的结构
        1.2.3 类病毒的分类
        1.2.4 类病毒的变异
        1.2.5 类病毒感染症状
        1.2.6 类病毒转运
    1.3 PSTVd研究概况
        1.3.1 PSTVd防治
        1.3.2 PSTVd检测方法
    1.4 高通量测序
    1.5 研究意义
2 PSTVd的RT-PCR检测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引物合成
        2.1.3 培养基及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总RNA提取
        2.2.2 cDNA的合成
        2.2.3 PCR扩增
        2.2.4 电泳检测
        2.2.5 PCR产物纯化
        2.2.6 DNA连接转化与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总RNA提取
        2.3.2 PCR检测
        2.3.3 PSTVd序列比对与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PSTVd茎环结构突变体的组织定位及复制能力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提取质粒
        3.2.2 体外转录
        3.2.3 消化DNA
        3.2.4 接种烟草
        3.2.5 原位杂交检测
        3.2.6 原生质体的制备
        3.2.7 荧光定量PCR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利用体外转录制备类病毒RNA
        3.3.2 探针灵敏度分析
        3.3.3 原生质体的制备
        3.3.4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类病毒的复制能力
        3.3.5 PSTVd的组织定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PSTVd种传初步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培养基及试剂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单粒种子中类病毒的PCR检测
        4.2.2 原位杂交技术
        4.2.3 PSTVd种传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利用RT-PCR检测烟草种子中的PSTVd
        4.3.2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种子中的PSTVd
        4.3.3 PSTVd种传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烟草中PSTVd的分子变异分析
    5.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1.1 主要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步骤
        5.2.1 PSTVd接种
        5.2.2 RNA提取方法
        5.2.3 样本质检
        5.2.4 Total RNA文库构建
        5.2.5 文库质检及测序
    5.3 实验结果
        5.3.1 烟草中PSTVd的序列变异
        5.3.2 突变对PSTVd二级结构的影响
        5.3.3 系统进化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qRT-PCR检测及其遗传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与马铃薯生产概况
        1.1.1 世界马铃薯生产
        1.1.2 中国马铃薯生产
    1.2 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质量控制
        1.2.1 马铃薯种薯发展历程
        1.2.2 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基本模式
        1.2.3 影响马铃薯种薯质量的主要病害
        1.2.4 脱毒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控制
    1.3 类病毒
        1.3.1 类病毒的历史、分类
        1.3.2 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3.3 类病毒的结构
    1.4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1.4.1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寄主范围
        1.4.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传播途径
        1.4.3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危害
        1.4.4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对马铃薯育种工作的影响
    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防控
        1.5.1 建立完善的PSTVd检测技术体系,生产健康马铃薯种薯
        1.5.2 培育抗性品种
        1.5.3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
        1.5.4 卫生防疫
        1.5.5 加强马铃薯育种过程中PSTVd的监控,避免PSTVd在育种过程中传播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q RT-PCR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RNA提取及反转录
        2.2.2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及合成
        2.2.3 标准品制备
        2.2.4 qPCR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引物的筛选
        2.2.5 检测灵敏度分析
        2.2.6 qRT-PCR检测稳定性分析
        2.2.7 qRT-PCR检测马铃薯样品
    2.3 结果
        2.3.1 阳性菌落及其PCR鉴定
        2.3.2 引物的比较和筛选结果
        2.3.3 检测灵敏度
        2.3.4 qRT-PCR检测稳定性
        2.3.5 qRT-PCR检测技术体系的应用
    2.4 讨论与结论
3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发生情况调查及其分子多态性和系统进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PSTVd发生情况调查
        3.1.2 样品保存
        3.1.3 克隆和测序
        3.1.4 Taq DNA聚合酶的保真性验证
        3.1.5 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
        3.1.6 二级结构预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发生率
        3.2.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PCR产物测序
        3.2.3 基因克隆获得的PSTVd序列
        3.2.4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分子多态性
        3.2.5 Taq酶保真度测试
        3.2.6 突变对二级结构的影响
        3.2.7 中国流行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变体
        3.2.8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4 PSTVd中国分离物的致病性验证及不同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的症状表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STVd序列测定结果
        4.2.2 株高
        4.2.3 单株产量
        4.2.4 叶片症状
        4.2.5 块茎症状
        4.2.6 PSTVd经保存和与寄主互作后的序列变化
        4.2.7 PSTVd经试管保存和与寄主互作后的序列变化及其对二级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4.3.1 讨论
        4.3.2 结论
5 全文结论
    5.1 建立了PSTVd q RT-PCR检测体系
    5.2 通过调查掌握了PSTVd在中国的发生情况
    5.3 了解了PSTVd中国分离物的多态性及遗传进化情况
    5.4 PSTVd中国分离物对马铃薯影响显着且不同品种表现不同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黑龙江省马铃薯类病毒分子鉴定以及序列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类病毒结构与特点
        1.2.2 马铃薯类病毒的生态学特征
        1.2.3 类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来源
    2.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核酸 RNA 的抽提
    2.3 PSTVd 病原鉴定
        2.3.1 指示植物鉴定
        2.3.2 R-PAGE 鉴定
        2.3.3 NASH 鉴定
        2.3.4 RT-PCR 鉴定
        2.3.5 质粒的连接转化酶切
    2.4 PLRV 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R-PAGE 的初步筛选 PSTVd
        3.1.1 采取的田间疑似感病植株
        3.1.2 采取叶片带回实验室待检
        3.1.3 R-PAGE 进行样品筛选鉴定
    3.2 抽提核酸总 RNA 纯度测定
    3.3 灵敏度测定
    3.4 生物学筛选鉴定 PSTVd
        3.4.1 温室内种植指示植物
        3.4.2 番茄鉴定 PSTVd
        3.4.3 感染 PSTVd 块茎植株鉴定
    3.5 NASH 检测 PSTVD
    3.6 RT-PCR 检测 PSTVD
        3.6.1 耗材试剂的准备
        3.6.2 引物的设计
        3.6.3 抽提完整性检验
        3.6.4 RT-PCR 检测
    3.7 PLRV 检测
第四章 讨论
    4.1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原鉴定
        4.1.1 指示植物的鉴定
        4.1.2 R-PAGE 的鉴定
        4.1.3 RT-PCR 的鉴定
        4.1.4 NASH 的鉴定
    4.2 PSTVD 黑龙江分离物的序列测定分析
    4.3 PSTVD 与 PLRV 协同发生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技术比较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测技术
    1.1 生物学方法
    1.2 电子显微镜技术
    1.3 往返电泳法
    1.4 核酸斑点杂交
    1.5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1.6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2 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
    2.1 检测目的及要求
    2.2 实验设施及经费条件

四、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 [1]环状RNA circZMYM4在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翟文鑫. 青岛大学, 2020(01)
  • [2]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D]. 杨洁萍.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RT-qPCR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J]. 邱彩玲,范国权,申宇,高艳玲,张威,韩树鑫,张抒,董学志,马纪,白艳菊. 作物杂志, 2020(03)
  • [4]家蚕Hox基因簇内circRNA的功能研究[D]. 陈思洁. 西南大学, 2020
  • [5]马铃薯纺锤形茎块类病毒防治与检测研究进展[J]. 高源,杨洪一.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4)
  • [6]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结构变异对复制及转运功能的影响初探[D]. 高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qRT-PCR检测及其遗传进化分析[D]. 邱彩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8)
  • [8]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 韩磊,迟胜起,张剑峰. 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 2015
  • [9]黑龙江省马铃薯类病毒分子鉴定以及序列分析的研究[D]. 李志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
  • [10]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技术比较与选择[J]. 邱彩玲,吕文河,魏琪,吕典秋,李学湛,白艳菊. 中国马铃薯, 2013(06)

标签:;  ;  ;  ;  ;  

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 cDNA 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