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一、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伟[1](2021)在《企业内部改革对职工养老保障的影响及优化策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退休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期,企业的内部改革将会影响企业的生态系统建设,尤其是退休员工的养老问题、产权转让、制度改革等,这些都将影响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例如,退休金数目、退休金年限以及社会保障投入比例等。这些问题对职工的养老和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职工退休生活质量和养老物质保障。本文围绕企业改革的各项措施展开分析,探究解决企业职工养老保障问题的对策。

时杰[2](2021)在《对标一流企业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国有企业发展势头更加稳健,国有企业的效益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迈向新台阶。在国有企业三年改革方案的指引下,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对标国际大公司,有针对性地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和外部竞争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张健[3](2021)在《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的稳定运行无法脱离高质量管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与运行逐渐走进全新的阶段。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一部分较为陈旧的管控体系急需展开持续革新深化,促进企业更加稳定地运行发展。强化管理以及深化革新之间紧密关联,二者相互推进、相互融合。但是企业管控工作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将对企业管控与企业改革的关系以及深化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刘凝霜[4](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政企关系百年建构:思想、实践与经验》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理顺政企关系。那么,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进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政企关系的建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守夜人"的角色界定,我国在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上是否积累了独特经验?文章基于对国企与民企的综合考察,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了党领导政企关系建构的百年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而提炼了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研究表明:(1)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是推动政企关系演进的主要依据,并使之呈现出革命战争局势下(1921-1949年)以保障生产为主导、工业化战略下(1949-1978年)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市场化改革目标下(1978-2012年)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导、高质量发展主题下(2012年以来)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主导的特征趋势;(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建立健全政企关系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政企关系问题上遵循"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的基本路径,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党-政府与市场-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建构逻辑,有利于推动政企关系健康发展;(4)坚持国企与民企共进发展,充分发挥党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引导和平衡作用,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

呼延高娃[5](2021)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路》文中提出目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迎来了全新挑战,因此,国有企业亟需进行改革。本文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路。文章主要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的关系,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的创新思路与对策,希望可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丁晓钦[6](2021)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逻辑统一——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7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1949~1978年,为新中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为工业化进程打下坚实基础,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全面国有化阶段;1978~2012年,以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国有企业提质增效阶段;2012年至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有企业全面"做强做优做大"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不同时期应对不同发展要求的诠释和践行,是应对每个时期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关切人民的主要需求,在"强""优"和"大"之间各有侧重,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正是新中国70多年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内在逻辑。

穆希琳[7](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章亿发,张兵,王睿[8](2021)在《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是构建高校创新体系、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命题。从制度设计角度看,高校校办企业经历了政策鼓励、制度激励、制度监管、行政剥离与清理的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取得改革成果的同时,高校校办企业仍然面临治理与管理体系融合不畅、企业行为难以规制以及新时代监控体系如何设计的改革难题。未来高校校办企业改革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回归本业、融合机制,发挥高校校办企业力量,推动高等院校科技产业统筹发展;价值注入、明晰规则,规范高校校办企业行为,激发高校创新体系协同作用;绩效导向、迭代信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校办企业监管体系。

邢杰彦[9](2021)在《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高效管理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环境变化,企业管理也在发生改革。企业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不断改革创新原本的旧制度,保障企业更好地在市场中发展。企业管理和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文章通过阐述企业管理情况,分析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在企业改革下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的建议。

胡迟[10](2021)在《百年风雨荆棘路 矢志报国为民行 从百年发展历程看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上)》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看国有企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内部改革对职工养老保障的影响及优化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内部改革与养老保障概述
    1. 企业内部改革
    2. 养老保障
二、企业内部改革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障的影响
    1. 推动了养老制度的改革进程
    2. 满足了养老需求的时代特征
    3. 构建了养老模式的创新基础
三、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化策略
    1. 开展突破性工作内容培训,促使职工再就业
    2. 从多角度出发,注重退休职工的内在需求
    3. 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明确企业职工养老保障责任
四、结语

(2)对标一流企业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国有企业稳健发展四组数据
国有企业对标先进企业的七大优势
国有企业对标发展处理的七个关系
对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对策

(3)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化企业管理与改革的关系
    (一)目标相同
    (二)深化革新推进企业管控,为管理奠定更宽阔的道路
    (三)企业改革与管控是一个整体,并相互作用
    (四)在形式发展变化中两者主次关系持续转化
二、企业管理现状
    (一)管理不够规范,思想落后
    (二)缺少科学人力资源管控措施
    (三)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三、强化企业管理中深化改革措施
    (一)必须全方位把控管理与改革之间的关联
    (二)依据文化建设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三)坚持结合国情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一致
四、结语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管理的关系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管理相互促进
    (二)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管理相互制约
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企业人员难以发挥作用
    (三)国有企业产品竞争力在下降
    (四)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
三、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的创新思路与对策
    (一)完善国有企业“三会一层”的建设
    (二)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提高整体素质,加强教育培训
    (四)发挥国有企业的创新作用,全面化解过剩产能
四、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系建设
    (一)强化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
    (二)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营造高效的团队合作氛围
    (三)探索纪检监察与监事会协同发展
结束语:

(6)“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逻辑统一——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一穷二白到“站起来”(1949~1978年):国有企业的公有属性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1.国有企业发展初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
    2.该阶段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从“站起来”到“富起来”(1978~2012年):国有企业的高效率改革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1.1978~1993年:实施放权让利改革,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1)放权让利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
        (2)该阶段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2.1993~2003年:践行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更好履行经济职能
        (1)企业制度改革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
        (2)该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
        (3)该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
    3.2003~2012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1)加强监管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
        (2)该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
        (3)该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
三、从“富起来”到“强起来”(2012年至今):国有企业的“强优大”发展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该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
    2.该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
    3.该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展望
    第一,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第二,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要培育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第四,还要关心爱护国有企业家,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家作用。

(7)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二、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一)1992年之前:制度配置真空期、改革推动制度建设初期
    (二)1992—2002年:制度配置阶段性耦合期、改革以激励性制度安排为主
    (三)2003—2012年:制度配置阶段性冲突期,改革以监督性制度安排为主
    (四)2013—2021年:制度配置阶段性冲突深化期、改革以监管制度安排为主
三、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成就、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成就
        1. 阶段性改善办学条件、弥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2. 建立高校校办企业资产监管机制,有效控制住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3.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办科技产业体系。
    (二)改革经验
        1. 科技创新是高校校办企业改革的主要依据。
        2. 股份制是高校校办企业改革的重要形式。
        3. 高校校办企业制度与企业管理改革同时进行是重要手段。
    (三)存在问题
        1. 高校校办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融合。
        2. 高校校办企业行为有待进一步规制。
        3. 新时代高校校办企业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展望
    (一)回归本业、融合机制,发挥高校校办企业力量,推动高校科技产业统筹发展
    (二)价值注入、明晰规则,规范高校校办企业行为,激发高校创新体系协同作用
    (三)绩效导向、迭代信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校办企业监管体系

(9)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作用
    (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产权改革
    (二)有助于改善管理水平滞后的情况
    (三)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素质
二、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改革的关系分析
    (一)二者目标相同
    (二)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企业管理
    (三)企业改革和管理属于同一整体
    (四)结合形势决定改革和管理的角色
三、当前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一)企业管理的规范性差
    (二)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四、在企业管理中深化改革的有效建议
    (一)清晰认识企业管理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二)在人力资源中结合文化建设
    (三)坚持结合国情及借鉴国外成果经验的统一性
五、结语

(10)百年风雨荆棘路 矢志报国为民行 从百年发展历程看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企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公营企业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国营企业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国有企业

四、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内部改革对职工养老保障的影响及优化策略探讨[J]. 张国伟.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24)
  • [2]对标一流企业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J]. 时杰. 现代国企研究, 2021(12)
  • [3]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 张健. 商业观察, 2021(34)
  • [4]中国共产党领导政企关系百年建构:思想、实践与经验[J]. 刘凝霜. 财经研究, 2021(12)
  •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路[J]. 呼延高娃.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10)
  • [6]“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逻辑统一——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与展望[J]. 丁晓钦. 当代经济研究, 2021(09)
  • [7]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8]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J]. 章亿发,张兵,王睿.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8)
  • [9]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 邢杰彦. 商业观察, 2021(23)
  • [10]百年风雨荆棘路 矢志报国为民行 从百年发展历程看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上)[J]. 胡迟. 上海企业, 2021(08)

标签:;  ;  ;  ;  ;  

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