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评价体系及方法探索(以雅安为例)

1:5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评价体系及方法探索(以雅安为例)

一、1:5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与方法的探索(以雅安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甫,吴克宁[1](2021)在《试论土壤调查、土地类型与耕地评价——兼论倪绍祥先生的土地评价思想》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倪绍祥先生土地评价思想概括和我国土壤普查、土地类型述评为依据,探讨我国耕地评价工作完善路径和方向。[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倪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形成以土壤调查为前提的,土地类型单元为基础,开展土地评价的系统思想。(2)我国土壤调查、土地类型工作中断,致使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工作缺乏扎实的数据基础,使得现有的耕地评价成果难以满足新时代耕地资源"三位一体"保护要求,也妨害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3)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和自然资源管理机构职责整合等宏观背景,客观上要求将土地评价与土壤类型、土地类型相联系,夯实耕地评价的科学基础,创新耕地质量评价体系。(4)科学组织第三次土壤普查,服务于耕地评价实践,将土壤资源融入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成为必然趋向。[结论]倪绍祥先生有关土地评价思想,对于完善我国土地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创新性开展第三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耕地质量调查专题,适应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新形势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亟需科学组织新的土壤普查和土地类型调查研究,更新完善原有的土壤资源图和报告,深化中小尺度的土地类型调查研究,不仅深化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客观认识,也为新的耕地质量评价提供客观、科学、高精度的数据基础提供可能。

刘小波,王玉宽,李明[2](2021)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文中指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既是长期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当前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工作。该文运用文献调研、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围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评价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仍需深入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主要结论如下:(1)当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已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案例,但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多目标协同评价关注不够,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程度不足,多尺度综合研究存在短板;基础信息数据尚难满足全域、全要素、全时相的评价要求;地球信息技术支撑"智慧评价"的能力不足;(2)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评价内涵的理论认知,构建指标独立、系统高效的评价体系;丰富多尺度适宜性评价案例,重视区域发展定位,关注区域发展的特殊需求和产业优势,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水平;紧跟"智慧社会"建设步伐,加强地球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促进国土空间多源大数据的制定与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为实现"智慧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孙思睿[3](2021)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娅[4](2021)在《高铁联网背景下成渝城市群可达性及空间公平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沈佳欢[5](2021)在《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结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剧烈的内外部重组与分化。景观资源评价是识别传统村落资源内在组成和外在表现的重要工具,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杭州市15个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景观资源构成要素及特征,从景观资源质量、生态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方面建立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综合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农业资源、聚落资源、人文资源四大类,归纳总结出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基本特征为:景观类型与功能多样性、空间结构与形式复杂性、农业景观与经济单一性、聚落空间格局集聚型、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2)构建了由景观资源质量、生态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大准则层、8大指标层、25个因子层组成的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3)基于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5个传统村落进行评价,得出其综合评价值,对各村落景观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总结。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吸引力”“村落环境融合度”“街巷空间丰富度”“文化内涵感染力”“非遗艺术传承度”“节庆活动丰富性”“清洁度”“交通可达性”“知名度”“景源配置”“基础设施条件”等14个评价因子得分低于评价均值,为今后重点提升对象。(4)结合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结果,针对性提出“景观资源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现状整治”“规划利用条件改善”3项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提供经验借鉴和定量化支撑。

邹欣怡[6](2021)在《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由于前期单目标规划的经济建设发展造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脱节与失衡,土地利用转型是城市化发展的直接体现;生态系统功能是人类生存发展依赖的重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衡量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间的相关性,是在生态文明发展大背景下,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成渝地区随着双城经济圈的提出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全国经济战略格局的地位日益提升,肩负着引领西部地区整体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系统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大,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经济学,基于成渝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库,探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18年土地利用显性转型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采用当量法及像元修正法定量核算土地利用转型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将“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最后基于弹性理论探究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交叉敏感性程度并进行敏感性分区研究,为促进生态系统建设、加快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近20年时间内耕地转出幅度最大,建设用地转入幅度最高;年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率数量上建设用地明显高于其他地类。土地利用转型核密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转型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成都-雅安-绵阳一线,东部重庆主城-开州区一线以及中部自贡市一点为主;城市化进程快的地区普遍转型密度高,城市化进行较缓的地区土地转型密度低。土地利用转型中新增建设用地重心先向东南方移动,后向西南方移动,重心移动方向主要是在西南方向上的水平移动,南北方向上移动不大。(2)2000-2018年成渝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过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外高内低”的碗状分布格局,西部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其变化率呈现“外减内增”的空间分布特征。(3)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以及耕地与林地之间相关转型对ESV影响较为敏感,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最为敏感;林地与草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型次之。(4)将研究区分为城市发展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区以及交叉过渡功能区,针对不同类型地区依据交叉敏感性特征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障对策;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手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规划体系相融合,从目标设定、规划分析、管制政策以及多主体参与等四个方面进行生态保障分析。

马力[7](2021)在《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我国进入了高速城镇化的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和乡村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危机和隐患,整体建造体系粗放,存在对自然环境干预大、地域文化缺失、资源消耗大、经济成本不合理等问题,总体乡村建筑的品质较低。针对以上背景,本文借鉴“低影响开发”理论,汲取该理论的核心本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提出以尊重基地现有的自然、人文、能源和经济等综合环境因素为本质的“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念。该理念不同于绿色建筑与在地性建筑等熟知理论对单一设计层面的关注,而是将自然、文化、能源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考虑,来探究适合当下乡村的适宜性建筑设计思路,使建筑以“低姿态”的方式融入到周边的既有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对周边综合环境的“低影响”。全文总共六个章节,核心章节为第四章和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目前乡村建设的政策和实践方面的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其次,对“低影响”模式下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研究,分别总结各相关理论在“低影响”模式视角下的理论启示。并系统分析了“低影响”模式与各相关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原理概述,得出理论的深层本质,并提出“低干预、低冲击、低消耗”的设计原则和若干注意要点。再次,搜集国内外近些年来优秀的乡村建筑实践,首先采用数据图表的方式对这些案例的建成时间、地理位置和建筑类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三个方面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的策略提炼分析。随后,以东北地区为例,进行相应的策略总结,结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成果,对东北乡村建筑的现状问题和设计影响因素的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以第四章的实践策略分析为基础,从三个设计原则的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层面对这些策略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依托本章提出的各项策略,通过层次分析法,探究一套“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最后,选取调研村庄的某个场地,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和试评分,对第五章提出的设计策略和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综上,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试图以较为全面的视角来探索总结出一套考虑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等因素的综合适宜性设计策略。

张帅[8](2021)在《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过去高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已经难以实现,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开始显现。城市收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加强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人地高效、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收缩概念引入到城市系统中开展研究。首先界定城市收缩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中国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赋值,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即加权求和法计算中国城市综合收缩及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指数,对中国城市收缩及其时空分异进行总体评价。其次,基于传统的人口视角,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等不同层面,对城市人口收缩进行结构化解析。再次,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先对城市收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之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并结合综合视角和结构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其收缩的内在驱动机理。最后,提出中国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综合视角,中国收缩城市明显增长且区域差异显着。在收缩城市数量及严重程度上,2012-2018年综合收缩城市有25个,人口收缩城市59个,经济收缩城市45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在收缩城市的时空演变特征上,2015-2018年相较于2012-2015年各类型收缩城市数量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从以东北三省为主开始向全国其他省区蔓延。在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上,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经济-社会全维度收缩型和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且全维度收缩型城市和双维度收缩型城市在数量上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上,各类型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而老工业城市的收缩占据东北收缩城市的主体地位,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少于短期收缩城市。(2)基于结构视角,中国城市收缩因等级规模和区位分布而不同。从收缩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看,2012-2018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数量最多,有23个,其次为中等城市,有17个,大城市9个,特大城市1个,而超大城市没有出现收缩现象,且2015-2018年较2012-2015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变化不明显;另外在空间分布上,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从收缩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看,2012-2018年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而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其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从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空间自相关看,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东北三省成为典型的收缩城市集聚区。(3)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具有自身特色。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医疗条件、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城市收缩的关联度值均在0.7以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其中的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更为显着,根据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其作用机理。由此归纳总结基于驱动机理的城市收缩类型,主要包括核心城市吸附型,资源主导产业枯竭型,行政区划调整型,政策导向型以及其他因素型,而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中心城市或区域的极化效应依然显着,导致周边城市或区域出现收缩现象,这是中西方城市收缩成因的最大不同。(4)应对中国城市收缩的策略应当多元化。首先,要基于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所在具体区域的自然本底条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振兴城镇化战略、城市精明收缩以及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等角度来灵活应对中国城市收缩问题。比如,对于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生态脆弱型城市要选择适当的精明收缩以谋求发展;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城市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并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提升城市活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而对于所有收缩城市,提升城市的韧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梁锐[9](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田嫒[10](2021)在《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既刺激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又使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逐渐扼喉的困境,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驱动转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四川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riculture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GTFP)的研究,对推动四川乃至全国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对AGTF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经济—资源—环境”分析框架为起点,分析四川农业发展现状,并基于EBM-GML指数模型测算1999-2018年四川AGTFP及其构成项指数,分析四川AGTFP变化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识别相关因素对四川AGTFP及其构成项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四川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高素质农业劳动力流失、化肥和农业机械的使用进入“瓶颈期”以及农业环境污染依然较为严峻的困境;(2)四川AGTFP年均增长1.10%,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为24.77%,增长表现为技术进步单驱动型,相对技术效率恶化抑制其增长;AGTFP增长地区差异显着,成都平原经济区最快(1.94%),川东北经济区最慢(0.02%);AGTFP年均增速(1.10%)略高于传统ATFP年均增速(0.98%);(3)财政支农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及工业化水平对四川AGTFP增长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农效应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人力资本、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经营规模产生了阻碍作用;各因素对四川AGTFP的影响效应主要源自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贡献。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要提升四川AGTFP,必须以“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作用”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为抓手,以“健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为保障,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为原则推动各地构建协调、可持续、绿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农业面源污染和碳排放同时纳入非期望产出,将水资源消耗纳入投入要素,并以农业用水量作为衡量指标,AGTFP测算指标选取更为精准;以综合考虑了径向和非径向的EBM模型定义方向性距离函数,以GML指数构建全局生产可能集,AGTFP测算方法更为精准。

二、1:5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与方法的探索(以雅安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与方法的探索(以雅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土壤调查、土地类型与耕地评价——兼论倪绍祥先生的土地评价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倪绍祥先生的土地评价思想
2 我国耕地评价相关进展
3 亟需夯实土壤调查和土地类型学基础
    3.1 土壤调查
    3.2 土地类型
4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耕地评价的新使命
5 结论与讨论

(2)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内涵及演进历程
    2.1 理论内涵
    2.2 研究演进历程
3 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3.1 适宜性评价的尺度选择
    3.2 适宜性评价的指标设置
4 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4.1 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信息供给
    4.2 基于GIS的适宜性评价技术应用
    4.3 面向未来的智慧评价技术开发
5 评述与展望
    5.1 研究评述
    5.2 展望

(5)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
        1.1.2 城市化与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1.3 传统村落的景观价值日益凸显
        1.1.4 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日渐重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1.1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特征分析
        1.3.1.2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1.3.1.3 基于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传统村落优化策略研究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研究
        1.3.2.2 实地调查研究
        1.3.2.3 专家咨询法
        1.3.2.4 问卷调查法
        1.3.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聚落与传统村落
        2.1.2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
        2.1.3 乡村景观
        2.1.4 乡村景观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乡村景观资源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2.3 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3.1 国外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3.2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4 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4.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4.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5 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5.1 国外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5.2 国内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6 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3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现状调研
    3.1 杭州市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3.2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3.2.1 存量及分布情况
        3.2.2 地理区位
        3.2.3 社会经济
    3.3 传统村落景观资源构成要素分类研究
        3.3.1 自然景观资源
        3.3.2 农业景观资源
        3.3.3 聚落景观资源
        3.3.4 人文景观资源
        3.3.5 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层级结构
    3.4 传统村落自然景观资源
    3.5 传统村落农业景观资源
    3.6 传统村落聚落景观资源
    3.7 传统村落人文景观资源
    3.8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特征总结
        3.8.1 景观类型与功能多样性
        3.8.2 空间结构与形式复杂性
        3.8.3 农业景观与经济单一性
        3.8.4 聚落空间格局集聚型
        3.8.5 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
    3.9 本章小结
4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1.1 依据研究区景观资源特征
        4.1.2 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4.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评价因子选取
        4.2.2.1 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2 农业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3 聚落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4 人文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5 环境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6 生态状况评价因子选取
        4.2.2.7 区位条件评价因子选取
        4.2.2.8 现状条件评价因子选取
    4.3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分析
        4.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1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4.4.1.2 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权重结果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4.2.1 准则层权重分析
        4.4.2.2 指标层权重分析
        4.4.2.3 因子层权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结果分析
    5.1 评价方法与标准
        5.1.1 评分方法
        5.1.2 评分标准
        5.1.3 评分结果分级标准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
        5.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因素集及评语集合的确定
        5.2.2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5.2.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2.4 评价结果统计
    5.3 结果分析
        5.3.1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优势
        5.3.2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劣势
    5.4 本章小结
6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优化策略
    6.1 景观资源质量提升
        6.1.1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6.1.2 建筑风貌导控,提高村落环境融合度
        6.1.3 街巷空间优化,提高空间形态丰富性
        6.1.4 民风民俗重塑,凸显文化内涵感染力
        6.1.5 创新保护形式,促进非遗艺术传承
        6.1.6 区域协同传承,提升人文景观生命力
    6.2 生态环境现状整治
        6.2.1 道路风貌导控,提升村落清洁度
        6.2.2 林相修复与改造,加强生态稳定性
    6.3 规划利用条件改善
        6.3.1 优化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构建村域慢行系统
        6.3.2 积极联动周边旅游资源,提升村落品牌形象
        6.3.3 打造特色景观游览线路,完善村落景源配置
        6.3.4 协同建设基础服务设施,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因子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 C: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因子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 D: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咨询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特征
        2.1.2 经济社会特征
        2.1.3 自然资源特征
    2.2 数据来源处理及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2 研究方法
第3章 研究区 200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3.1.1 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特征
        3.1.2 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特征
        3.2.1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2.2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年综合土地变化率
        3.2.3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核密度分析
        3.2.4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重心迁移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
    4.1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情况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值计算
        4.1.2 基于像元修正法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特征
    4.2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特征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空间分布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对土地利用转型的交叉敏感性特征分析
    5.1 研究区交叉敏感性数量特征
        5.1.1 耕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5.1.2 林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5.1.3 草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5.1.4 水域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5.1.5 建设用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5.2 研究区交叉敏感性空间特征
        5.2.1 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5.2.2 林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5.2.3 耕地与林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5.2.4 林地与草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5.2.5 耕地与水域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5.2.6 草地对水域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保障对策建议
    6.1 研究区各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
        6.1.1 城市发展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6.1.2 生态保护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6.1.3 交叉过渡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6.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益保障建议
        6.2.1 生态服务价值管理目标设定
        6.2.2 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
        6.2.3 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管制政策
        6.2.4 强化各类主体参与规划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7)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概况研究
        1.4.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1.4.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与启示
    2.1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2.1.1 “低影响开发”理论(LID)概念解析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的本质特点
        2.1.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2.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2.2.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原则概述
        2.2.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2.2.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2.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2.3.1 国内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概况
        2.3.2 在地性乡村建筑理念原则概述
        2.3.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2.3.4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原理与原则
    3.1 “低影响”模式与相关理论关联性分析
    3.2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论来源和本质
        3.2.1 理论来源及其转译到乡村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3.2.2 “低影响”模式原理本质
    3.3 “低影响”模式理论的设计原则
        3.3.1 理论内涵和原则概括
        3.3.2 环境保护方面—低干预原则
        3.3.3 地域文化方面—低冲击原则
        3.3.4 资源与成本方面—低消耗原则
    3.4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注意要点
        3.4.1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
        3.4.2 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3.4.3 多方位群体的相互协作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当代乡村建筑设计实践分析
    4.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与介绍分析
        4.1.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
        4.1.2 案例介绍与设计分析
    4.2 自然环境-低干预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4.2.1 实践案例低干预策略分析
        4.2.2 低干预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4.3 地域文化-低冲击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4.3.1 实践案例低冲击策略分析
        4.3.2 低冲击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4.4 资源与成本-低消耗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4.4.1 实践案例低消耗策略分析
        4.4.2 低消耗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低影响”模式下东北乡村建筑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研究
    5.1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调研概述
        5.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5.1.2 调研成果概述
    5.2 东北地区乡村建设特殊性与现存问题分析
        5.2.1 东北地区建筑设计影响因素特殊性分析
        5.2.2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问题总结分析
    5.3 基于环境保护视角的低干预设计策略研究
        5.3.1 推行环保生态选址
        5.3.2 节约乡村土地资源
        5.3.3 选择适宜建造技术
        5.3.4 推行绿色改造思路
        5.3.5 重视污水排放处理
        5.3.6 降低物理环境污染
        5.3.7 采用环保建筑材料
    5.4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低冲击设计策略研究
        5.4.1 顺应本土地形特征
        5.4.2 呼应传统营建模式
        5.4.3 重构传统建筑语汇
        5.4.4 因借在地景观条件
        5.4.5 关注居民生活习惯
        5.4.6 选用地方传统材料
        5.4.7 保护历史存量建筑
    5.5 基于资源与成本视角的低消耗设计策略研究
        5.5.1 减少场地开发强度
        5.5.2 进行合理结构选型
        5.5.3 简化建筑造型与装饰
        5.5.4 巧用预制装配技术
        5.5.5 优化围护结构性能
        5.5.6 减小冻土对基础的影响
        5.5.7 推行被动节能措施
        5.5.8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5.5.9 重视建筑维修设计
        5.5.10 采用可持续性能源和材料
    5.6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策略梳理
    5.7 “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构建
        5.7.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7.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5.8 本章小结
6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以大庆市古龙村为例
    6.1 建筑方案设计
        6.1.1 基地选址
        6.1.2 建筑总体布局
        6.1.3 建筑平面布局
        6.1.4 建筑造型设计
        6.1.5 建筑结构与围护结构系统
        6.1.6 节点构造解析
    6.2 试设计的“低影响”模式设计策略应用解析
        6.2.1 低干预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6.2.2 低冲击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6.2.3 低消耗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6.3 试设计评价打分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乡村建筑调研统计表格
附录B 乡村建筑入户调研表格
附录C 室内外环境舒适满意度调查表格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4 人口转变理论
        2.2.5 城市精明收缩理论
        2.2.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章 综合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3.1 城市收缩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1.1 城市收缩的总体评价思路
        3.1.2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依据
        3.1.3 城市收缩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分析
    3.2 城市收缩的类别与时空分异特征
        3.2.1 城市收缩的类别分析
        3.2.2 城市综合收缩时空特征
        3.2.3 分要素城市收缩时空特征
    3.3 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组合分析
        3.3.1 全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3.3.2 双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3.4 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
        3.4.1 长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4.2 短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章 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4.1 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1.1 规模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1.2 区域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收缩度模型与判定标准
        4.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4.2.3 数据来源
    4.3 规模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4.3.1 小城市收缩特征
        4.3.2 中等城市收缩特征
        4.3.3 大城市收缩特征
        4.3.4 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收缩特征
        4.3.5 不同规模结构城市收缩的横向对比
    4.4 区域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4.4.1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4.4.2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4.4.3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4.4.4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4.4.5 城市间收缩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
第五章 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机理分析
    5.1 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
        5.1.1 人口增长的影响
        5.1.2 产业结构的影响
        5.1.3 市内交通的影响
        5.1.4 环境质量的影响
        5.1.5 科技创新的影响
        5.1.6 生活水平的影响
        5.1.7 医疗条件的影响
    5.2 城市收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5.2.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3 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5.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5.2.5 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5.3 基于城市收缩驱动机理的类型划分
        5.3.1 中心城市极化型
        5.3.2 支柱资源枯竭型
        5.3.3 区划调整收缩型
        5.3.4 政策引导收缩型
        5.3.5 其他因素收缩型
第六章 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
    6.1 应对思路和应对原则
        6.1.1 应对思路
        6.1.2 应对原则
    6.2 振兴城镇化战略
        6.2.1 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
        6.2.2 营造良好市场投资环境
        6.2.3 鼓励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6.3 城市精明收缩战略
        6.3.1 控制用地规模,进行生态重建
        6.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6.3.3 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6.4 提升收缩城市韧性水平
        6.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韧性水平
        6.4.2 加强合作,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
        6.4.3 吸引人才,适度鼓励生育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点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与获奖情况
致谢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9)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2 空间管控体系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1.5.5 研究综述总结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管理
        2.1.2 空间规划体系
        2.1.3 空间管控体系
    2.2 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2.2.2 结构功能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维度概况
        3.1.2 人文维度概况
        3.1.3 .感知维度概况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3.2.1 景观格局
        3.2.2 景观过程
        3.2.3 景观功能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4.1.1 空间类型划分
        4.1.2 城镇空间
        4.1.3 农业空间
        4.1.4 自然生态空间
        4.1.5 过渡空间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4.2.1 多方博弈分析
        4.2.2 管控事权协调
        4.2.3 空间治理提升
        4.2.4 自然资源管理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4.3.1 整体思路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4.3.4 管控尺度
        4.3.5 管控体系要素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5.1 背景分析
        5.1.1 相关政策文件
        5.1.2 相关规划情况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5.2.2 管控主体
        5.2.3 管控对象
        5.2.4 管控工具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II 图片索引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致谢

(10)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2 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3 关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4 文献简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1.3 规模经济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2.2.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3 小结
3 四川省农业发展现状
    3.1 农业经济增长现状
        3.1.1 农业产值持续增加
        3.1.2 农业产值在第一产业占比先降后升
    3.2 农业资源约束现状
        3.2.1 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乏力
        3.2.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量居高不下
        3.2.3 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整体素质不高
        3.2.4 化肥、农业机械的使用进入“瓶颈期”
    3.3 农业环境污染现状
        3.3.1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先增后减,排放强度降低
        3.3.2 农业碳排放总量先增后减,排放强度降低
    3.4 小结
4 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4.1 测算方法
        4.1.1 建立环境生产技术边界
        4.1.2 构建EBM方向性距离函数
        4.1.3 构建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4.2 测算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4.2.1 指标选取
        4.2.2 数据说明
    4.3 测算结果分析
        4.3.1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动分析
        4.3.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4.4 小结
5 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及指标说明
        5.1.1 人力资本
        5.1.2 财政支农力度
        5.1.3 农业结构调整
        5.1.4 农业经营规模
        5.1.5 农业基础设施
        5.1.6 工业化水平
    5.2 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2.1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2.3 面板单位根检验
        5.2.4 模型设定及参数估计
        5.2.5 回归结果分析
        5.2.6 稳健性检验
    5.3 小结
6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提升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6.2.1 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作用
        6.2.2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2.3 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6.2.4 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6.2.5 健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1:5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与方法的探索(以雅安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土壤调查、土地类型与耕地评价——兼论倪绍祥先生的土地评价思想[J]. 赵华甫,吴克宁.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10)
  • [2]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J]. 刘小波,王玉宽,李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12)
  •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孙思睿. 重庆工商大学, 2021
  • [4]高铁联网背景下成渝城市群可达性及空间公平演化研究[D]. 黄娅.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5]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沈佳欢.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6]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D]. 邹欣怡.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7]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马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 张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9]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田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1:5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评价体系及方法探索(以雅安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