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比的精密测量

电流比的精密测量

一、电流比率的精密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贺青,邵海明,梁成斌[1](2021)在《电磁计量学研究进展评述》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5月20日,国际单位制(SI)实现了7个基本单位均以基本物理常数为基准,计量体系迎来"计量单位量子化"和"量值传递扁平化"重大变革。电磁计量在计量学领域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开展电磁计量研究对保持我国量值传递先进性、促进计量学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电磁计量的基本特性,综述了其在量子标准及芯片、能量天平、交流电量计量、交流阻抗及比率计量、高压计量、磁参量计量等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电磁计量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武朝磊,刘志民,韦德远,陈静伟,许颖[2](2021)在《温度和辐照对半片与叠瓦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新型光伏组件技术半片组件和叠瓦组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辐照和温度对组件电学性能稳定性的影响。按照IEC61215和IEC61853标准,在室内的虚拟环境和光伏电站里的实际环境中测试了温度和辐照对常规、半片和叠瓦组件电学性能稳定性的影响。在AM1.5标准辐照条件下,叠瓦和半片组件主要电学参数的相对温度系数绝对值均比常规组件有大幅度的降低,展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且热稳定性与辐照度正相关。在0~80°辐照入射角内两种组件的光利用率都大于常规组件,展现出更高的辐照角度稳定性。经户外环境的累计辐照后,半片和叠瓦组件的光致衰减效应比常规组件较弱,具有更高的长期辐照稳定性。半片和叠瓦组件的性能在温度、光入射角度和长期辐照方面的稳定性均比常规组件有所提高,这一结果主要归因于小面积电池导致的更强的热机械应力抵抗能力、电路产生更小的焦耳热以及内部部分电池并联而减弱的热斑效应。

王雷[3](2021)在《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飞机作为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民用和军用领域被广泛使用。这要求飞机在设计过程中要留有充裕的结构强度余量,以保证飞机在恶劣大气环境和不同飞行姿态等极端条件下,其实际承受载荷满足设计的结构强度要求。飞机载荷试验旨在获取飞机的真实受载情况,为飞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依据。设计荷载不足将导致飞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相反,设计载荷余量过大会影响飞机机动性能,增加制造成本。所以飞机载荷试验对飞机的设计及制造至关重要。飞机载荷试验的目的是获取飞机主要结构部件的载荷分布情况。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在测量点上分布传感器,通过获取飞机结构变形继而计算与载荷的数学关系,利用数学关系获得实际飞机载荷。由于试验时需在被测部件上大量布设测量点,因此大量线缆的布设会增加试验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并基于应变法设计对应的应变测量无线节点。考虑到环境温度对载荷测量的影响,本文同时设计有温度测量无线节点来补偿实际测量点处的应变数据。为满足大量数据采集的要求,本文依据ZigBee的组网特点设计有主机节点实现对各个测量节点的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功能。为了便于数据的处理与管理,本文同时设计有上位机软件用于数据接收、存储、显示以及导出等功能。这些数据可以为载荷方程的建立提供原始数据。经测试,本文设计的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功能能够稳定运行,包括数据传输功能、应变测量功能、温度测量功能、数据存储功能、多通道测量功能。该系统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飞机载荷试验中线缆的布设效率,提高可靠性,而且能够减小传感器测量信号远距离传输的干扰问题。该方法对于其它多测量点的场合同样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蔡双雨[4](2021)在《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文中提出金属腐蚀表征方法,从宏观到微观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高阻抗的材料体系,其低频区阻抗难以表征的问题仍然是金属腐蚀表征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工作先从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入手,深入分析各种腐蚀电化学表征方法的优缺点,提出现有常用稳态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为暂态测试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开发奠定基础。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采用0.001 Hz的电化学频率调制法(EFM)和Tafel曲线四参数拟合方法得到的腐蚀电化学参数相对最准确且丰富,但0.001 Hz的EFM耗时很长,而Tafel实验的极化电位较大,破坏试样表面的稳定状态。(2)大部分常用的腐蚀电化学表征方法是基于稳态测量,如果体系未达稳态,将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对于线性极化电阻法(LPR)和Tafel极化曲线测量法,当体系的扫描速率过大,将导致体系未达到稳态,产生较大的容性电流,从而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及电化学频率调制法存在类似的问题,为了提高测试精度,往往需要采用很低的测试频率,这大大增加测试时长,增大界面溶液、试样表面状态发生改变的风险,从而引起测量误差,这些也侧面证明了发展暂态测试技术的必要性。在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通过电化学RC回路理论频谱分析验证电化学时域数据经傅里叶时频转换的可行性,建立电化学双电层界面电位脉冲模型,深入论证分析了该暂态测试方法脉冲时间的合理性,提出了脉冲时间的控制原则及其适用体系,最终优化发展了一套基于恒电量法的优化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实验参数体系及相关的实验流程。随着电化学腐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深化,微区电化学腐蚀体系,尤其高阻抗体系的微区电化学表征,其低频阻抗数据的获取更是一个日益突出、亟需解决的难点。本论文将上述暂态测试方法应用于微区高阻抗体系,开展2205双相不锈钢材料体系在3.5wt%NaCl溶液中的微区电化学特性的表征研究,获得了一系列腐蚀动力学参数,解决了其微区低频阻抗难以表征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Φ10 μm孔径微孔中奥氏体相含量(γ%)的增加,微区体系的极化电阻Rp逐渐增大,二者近似呈“Rp(in Ω·cm2)=36001.9+739910.0×γ%(austenite phase proportion)”的线性关系。利用该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定量化表征了 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不同奥氏体相含量对DSS 2205在Φ10 μm孔径微孔中微区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2)与传统的EIS测量方法相比,该暂态测试方法的信号激励时长缩短5个数量级,大大降低了大时长信号扰动导致的微区界面破坏、界面溶液成分改变、自腐蚀电位漂移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在数据处理中,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时域曲线转换成频域曲线,其界面阻抗信息比传统的EIS更准确、纯粹和丰富,且可以直接利用现有EIS数据分析的商业软件对FFT后所获得的Nyquist图进行拟合分析。该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先充电后断电进行电极电位弛豫,断电后整个回路体系没有电流流经溶液,因此可以实现几乎不受溶液电阻影响的测试。借助于该暂态测试方法,几种贮箱用结构材料在溶液电阻极高的N2O4溶液中无法采用传统电化学手段表征的问题得以解决,它们在N2O4溶液中的相关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获得了准确求解,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可贵的测试数据和试验方法的借鉴。

宋冠儒[5](2021)在《基于MEMS技术的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涡流检测技术是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探头是涡流传感器的关键元件,平面螺旋线圈具有一致性好、检测精度高、环境适用性好等优点,已经在涡流传感器探头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检测需求增加,探测线圈的小型化、精密化、阵列化和柔性化已经成为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MEMS技术,为电涡流探头的设计与制作,提供新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涡流检测中探测线圈阻抗变化与耦合系数的关系,研究电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直接影响。首先阐述涡流检测的测量原理,对线圈阻抗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等效涡流环理论,利用等效电感变化反应耦合系数的变化,分析影响探测线圈检测性能的因素。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探头的结构参数、电参数和传感器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单位面积内感应线圈的电感越大,传感器的灵敏度、测量范围等性能越好。(2)建立探头物理模型,实现电参数快速提取,研究探头结构参数对电参数的影响。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的等效电路,研究探头探测线圈的电参数计算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对探测线圈进行建模设计,实现探头电参数的快速提取,对探头的初步设计起到指导作用。利用Matlab模型得到的电参数计算值与仿真结果相符,利用该模型分析探头结构参数对电感、电阻、品质因数Q值和自谐振频率的影响。在电涡流传感器的设计中,可以按照探头实际性能的需求,根据此模型,实现探头设计中对结构参数的初步确定,提高设计效率,为探头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3)利用MEMS技术完成刚性探头和柔性探头的制作并进行阻抗测试。对厚胶工艺、电铸工艺和种子层工艺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电涡流传感器探头制作方法。对AZ50XT光刻胶的尺寸精度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匀胶工艺和抛光工艺,提高胶膜均匀性,并采用多次曝光显影工艺,制作出厚度大于50μm的正性胶膜,结构沟道内无残胶,侧壁陡直性好。对微电铸工艺进行研究,优化工艺参数,配置所需电铸液,减少断路现象。基底种子层选择Cr/Cu作为溅射层,厚度分别为20 nm和50 nm,结合力好且方便去除。在制备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制作出具有多层结构的刚性探头和柔性探头。使用阻抗分析仪对探头进行测试,电感值达到14μH,电阻值仅为14Ω和17Ω。

辛世杰[6](2021)在《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文中指出红外遥感技术是采集地球数据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覆盖面积广、探测时间长、机动性强等诸多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国土资源管理、大气监测以及地质灾害检测和调查等各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候变化观测和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对红外遥感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气候变化观测要求来自红外遥感载荷的测量数据不确定度水平优于0.1K,其10年内的稳定性要求优于0.04K。要实现如此高定量化水平的目标,不仅需要稳定可靠的红外探测设备,还需要高精度的在轨红外辐射源。其中红外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载荷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温度,而辐射源的定标性能更是与其温度直接相关。基于上述重大应用需求,本课题研究设计了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通过对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系统组成进行分析,选定其中对温控需求最高的红外辐射源作为本课题设计系统的主要控制研究对象,并研究了其基本架构及溯源链路。针对红外辐射源中的各项核心组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分配了该辐射源的温度不确定度。在空间应用中,由于电子器件老化及其性能易受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现有的温度测量方法会出现非线性标定性能劣化的问题,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本课题在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实质上是将铂电阻与参考电阻的比率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小了当铂电阻阻值远离参考电阻阻值时,电路非线性对测温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将该方法电路与目前测温水平较高的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置于恒温箱中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5℃~45℃的环境温度下,本方法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04℃,而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3℃。因此,该方法基本解决了非线性标定劣化的问题,无需载荷对其进行精密温控,减轻了载荷的热控成本,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场合中的非线性标定劣化程度更小,更加适合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应用场景。测量领域常用数字均值滤波器来降低测量噪声,但同时也会造成信号的失真,引入不确定度,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难以对该滤波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量化。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均值滤波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对温度缓变对象的温度变化率分布函数进行建模,利用该模型模拟生成温度测量序列并将其输入至滤波器中,最后利用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来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对黑体实物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不确定度与采样周期、均值数目的关系曲线,该评定方法为数字均值滤波器设计提供新的考虑方向。针对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进行了热力学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TEC散温器及驱动电压双反馈模型。相较于基于TEC驱动电压的单反馈模型而言,双反馈模型的优点在于考虑了TEC散温器温度波动对温度控制的干扰,可实现干扰的超前控制。设计了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案,采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与分析,得到该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在制冷及加热模式下的精确数学模型。针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大时滞、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简化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保证变论域优点的基础上,删减了变论域中输入变量论域变换的过程。将该控制器与普通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进行对比实验,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温度控制幅度下,该控制器均无超调量,而其他控制器的超调量从3.44%至6.70%不等,同时该控制器的稳定时间也要优于其他控制器。为模拟天基应用环境,于在轨真空状态中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其温控范围为-20℃~60℃,温度稳定性优于0.027K,温度均匀性优于0.072K;对空间基准红外辐射源在10m处的亮温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143K(k=2)。对样机上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量,可根据该相变温度对红外辐射源上铂电阻进行校准,满足ITS-90国际温度标准定义,使得红外辐射源温度具备在轨溯源能力,对提高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定量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成果支撑了航天红外遥感温度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该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应用研究类一等奖。

刘志伟[7](2021)在《近海底二氧化碳中红外原位探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海底高精度水合物探测技术》(编号:2016YFC0303900)。海水溶解二氧化碳(CO2)是地球碳循环的主要载体之一,由于时刻同大气进行着交换作用,因此与全球气候、环境状况息息相关;另外,海水中CO2的含量及碳同位素特征分布信息,对于海洋生物和化学过程的探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底沉积资源勘探等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基于地球化学手段进行海水溶解气体的原位定量探测,逐步成为海洋科学中一个重点突破方向,相关探测技术需要具有高精度、多分析参量、快速响应、长时间持续测量等特点,并可逐渐适应近海底深水区的应用场景。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痕量气体检测方法,相比于现有的海水溶解气体原位探测技术,具有系统结构简单、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同时采用中红外波段的分子吸收谱线可以达到ppbv(parts per billion in volume,十亿分之一体积分数)量级的超高测量精度。结合高效率气液分离装置,基于TDLAS技术的气体检测仪器有着较大的深海气体原位探测应用潜力。面向近海底CO2气体含量及碳同位素丰度(δ13CO2)的高精度原位测量,本论文研制了高分子脱气膜辅助下的中红外激光波长调制光谱(Wavelength Modulation Spectroscopy,WMS)气体传感系统,研究工作在海洋地球化学分析领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针对仪器在深海环境下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传感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研究与优化。基于4319 nm附近的CO2同位素分子吸收谱线组,使用带间级联激光器(Interband cascade laser,ICL)作为激光源,结合多次反射型吸收池(Multi-pass cell,MPC),设计了体积最小化的紧凑型自由空间激光光路结构,解决了大气中高浓度的CO2背景吸收的影响,使系统得以小型化集成,且检测过程对外界气体环境的干扰免疫;研制了基于脱气膜装置的水中溶解气体采样分析系统,能够高精度实时控制气体分析环境的温度和压强;针对不同待测气源的气量条件,提出了双模式气体吸收池低压调控机制,提高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能力;设定吸收池检测压强为40 Torr,从而独立提取不同的分子谱线;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研制了小型化、低功耗的系统主控电路,以其为系统控制核心,提出了用于宽动态范围CO2浓度测量和δ13CO2同步分析的多谱线复用光谱信号处理方案;设计了系统在水下的自动工作流程和控制程序,开发了Lab VIEW甲板上位机数据监测及仪器控制平台,并制定了仪器与上位机之间的RS-485远距离通信协议;面向深海实际应用,先后设计并集成了两代传感器样机,通过精密的机械设计,第二代海试样机实现了内部空间的最大利用率,所集成长方体仪器的外形尺寸为836×175×150 mm3。基于多谱线复用方案,所研制传感器的准确CO2浓度测量区间为0~500 ppmv(parts per million in volume,百万分之一体积分数)。在2 s的原始数据输出间隔条件下,其探测下限达到0.72 ppbv,接近TDLAS技术的光谱检测极限精度。在50~400 ppmv的CO2浓度范围内,可进行较为准确的δ13CO2分析,对于不同的样品浓度,δ13CO2的检测灵敏度有所差异,经实验表征,仪器最佳的δ13CO2分析灵敏度在50 s的平均时间条件下为0.769‰。通过对气体采样分析系统参数的优化,动态气流分析模式与脉冲式进样的静态气体分析模式的响应时间均不足1min,分别为30 s、47.5 s。所提出的静态气体分析模式不仅使传感器在气量不充足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还可进一步扩大传感器的CO2浓度测量范围,并且测量范围可以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程序自动调整。通过科考船拖曳的方式,集成的传感器样机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进行了实地应用试验,试验环境为2000 m深的近海底,主要面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矿产资源的勘探。传感器在下潜阶段实时测量了海水溶解CO2的浓度及δ13CO2值。在试验的全过程中,传感器工作状态良好并实时上传了测量数据。这也是中红外TDLAS气体传感技术首次在深海原位气体探测上的成功应用。与现有的国外相关商用仪器对比,所研制的CO2传感器在多项重要性能指标上处于先进水平,表明了仪器高精度、快速响应、多分析参量的海洋溶解气体原位探测能力,展示了该项研究不同寻常的发展前景。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在于:1、为了减小仪器体积、实现近海底深海探测应用,研制了ICL专用的多自由度精密光学调整架,设计了基于中红外ICL光源的紧凑型直线式光路结构,最大程度地简化了光学系统结构,同时提升了机械稳定性,实现了仪器的小型化集成。2、为了避免空间光路中常压大气高浓度的CO2气体对低压气室内极低浓度CO2样品检测存在的干扰,提出了强大气背景吸收下优化波长调制深度的方法,通过多项式拟合提取并扣除了二次谐波(2f)光谱信号中的背景谐波成分,提高了检测精度。3、针对深海环境不同气液分离效率和溶解气量可能造成的气体样品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双模式气体吸收池低压调控机制,在传统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动态压力控制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脉冲式进样的静态气体分析模式,可以适应微小气量的气源条件;同时,通过引入载气增加了浓度检测范围,扩展了量程。4、研制了用于深海溶解气体原位探测的传感系统,达到ppbv量级的CO2浓度探测下限和小于1‰的δ13CO2分析精度,同国际上现有的海水溶解CO2探测仪器相比,该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利用该仪器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开展了2000m深海的应用试验,这是中红外TDLAS气体传感器首次应用于深海原位气体探测。

何川[8](2021)在《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文中指出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几乎所有试图将引力和标准模型统一起来的新物理理论都要求等效原理破缺。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是验证新物理理论、寻找新相互作用力的重要途径。除了传统的宏观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外,利用原子干涉仪检验等效原理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开展的工作,是在本实验室2015年取得的、国际上首次实现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精度达到10-8量级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本人在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围绕η~10-10精度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对应的实验和系统误差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2015年时原子只能工作在下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4WDR)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并实现了原子可工作在上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升级(4WDR-e)方案。该方案使我们的实验系统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可以同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双组分差分原子干涉仪:工作在单一内态、两种原子F态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差分测量。2.完成了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平台的研制。先后完成真空系统、磁屏蔽系统、激光系统、转动补偿系统的全新设计和改进。其中磁屏蔽系统和声光移频系统系统指标均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最好水平,实验平台的主要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在上述的改进措施下,双组分原子干涉仪重力差分测量分辨率由2015年的8×10-9g提高到2019年的6×10-11g,提高了 2个多数量级。3.在国际上第一次开展质量-内能的等效原理联合检验,并达到η~10-10精度。通过4WDR-e 方案,实现了 87Rb|F=1>-85Rb|F=2>、87Rb|F=2>-85Rb|F=2>、87Rb|F=1>-85Rb|F=3>、87Rb|F=2>-85Rb|F=3>四种质量-内能组合的双组分原子干涉仪,且其重力差分测量极限分辨率均优于2.5×10-10g。联合检验的结果中,关于质量的检验精度为η70=(-0.8±1.4)×10-10,关于内能的每单位能量检验精度为ηE=(0.0±0.4)×10-10。4.全面评估了(87)Rb和(85)Rb双组分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精度~10-10量级的主要系统误差。

康晨[9](2021)在《基于软磁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工业制造,航空航天,质量检测等各个领域。基于巨磁阻抗(GMI)效应的磁传感器以灵敏度高,体积小,易于集成等特点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自Co基非晶丝中的GMI效应被发现以来,众多研究围绕如何基于趋肤效应提高材料的中低频GMI效应和开发相应的新GMI材料开展。对于高频段基于铁磁共振(FMR)效应的GMI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针对基于FMR效应的GMI效应开展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研究了传统涡流效应对应MHz频段下的磁阻抗产生机制和结构优化方法。在对比分析对角测量和非对角测量对GMI信号的影响结果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绕线方式对非晶丝的非对角GMI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铜线圈缠绕的非晶丝数量或让非晶丝对折成串联形式都能够使非晶丝的非对角GMI效应获得显着的增强。2.然后我们基于FMR效应研究了非晶丝的高频GMI效应。用非晶丝代替部分微带线的传输线,通过高频反射传输测试得到非晶丝等效阻抗随微波频率以及外加磁场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阻抗的变化和磁导率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关系。理论上由于FMR效应,GHz频段非晶丝的磁导率随外加磁场响应剧烈,可以提高微波电路的等效阻抗。但是非晶材料的阻尼系数较大,共振线宽较宽,其GMI结果线性度较差。3.最后对阻尼因子更小,共振线宽更窄的钇铁石榴石(YIG)材料的FMR现象和GMI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测试夹具更换为共面波导,由于YIG为绝缘材料,样品和测试夹具之间不需要任何连接。实验结果表明YIG材料在FMR出现的磁场和频率附近会产生剧烈的GMI效应,可达200-1120%。经过对比发现薄膜YIG材料的GMI效应较高且线性度更好而较有望应用于GMI传感器中。

鄂思宇[10](2021)在《高功率窄线宽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文中认为高功率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在空间相干光通信,精密测量,作为光纤与固体激光器的泵浦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BR)半导体激光器实现高功率窄线宽的性能。通过布拉格光栅对纵向模式进行选择,最终实现单纵模的激光光谱特性。为了在提高功率和优化光谱特性的同时尽量降低工艺复杂程度,本文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外延结构和光栅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得到了光栅参数对光谱特性的影响,并找到了一种最优的新型结构。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器件的可行性。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有限元法分别设计最优的对称型外延结构和非对称型外延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与传输矩阵法在两种外延结构上分别对光栅的四个参数(光栅周期、刻蚀深度、槽宽、光栅对数)进行模拟,得出了光栅参数对光栅反射率峰值和半高宽的影响,同时对比两种外延结构的优缺点。为了将光最大程度的利用,最终确定了一个49阶光栅,其光栅周期为7681 nm,slot宽度为1500nm,slot深度为1900 nm,光栅对数为15对。光栅反射率为6%,半高宽为3 nm左右。(2)通过实验制备上述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制备过程中无需二次外延,无需镀增透膜,制备工艺流程相比于传统DBR半导体激光器得到了简化。在700mA的注入电流下,功率达到112 mW,边模抑制比达到38 dB。实现了预期的技术指标。

二、电流比率的精密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流比率的精密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电磁计量学研究进展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发展现状与最新进展
    2.1 量子标准及芯片
        2.1.1 量子电压基准
        2.1.2 量子电阻基准
        2.1.3 电学计量用量子芯片
    2.2 能量天平
    2.3 交流电量计量
        2.3.1 基于量子电压的功率和电能基准
        2.3.2 交直流转换及宽频功率计量
        2.3.3 新能源及大数据电能计量
    2.4 交流阻抗及比率计量
    2.5 高压计量
    2.6 磁参量计量
3 发展趋势及展望
    (一)电磁计量科学技术将向极限/复杂电磁参量计量方向拓展。
    (二)电磁计量科学从传统实物标准向量子标准的迈进,将解决量值传递体系中传递链过长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值扁平化传递与溯源。
    (三)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电磁计量技术的快速发展。

(2)温度和辐照对半片与叠瓦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
    2.1 样品制备
    2.2 测试表征
3 结果与讨论
    3.1 环境温度的影响与组件的热稳定性
    3.2 光辐照度对组件热稳定性的影响
    3.3 辐照入射角度的影响
    3.4 组件长时间辐照的光致衰减效应
4 结论

(3)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测试原理及方案设计
    2.1 载荷测试方法概述
    2.2 无线通信基本理论
    2.3 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2.4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5 系统研制方案
    2.6 本章小结
3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3.2 系统硬件功能划分
    3.3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3.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4.1 应变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4.2 温度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5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3.6 MCU电路设计
    3.7 通信电路设计
    3.8 授时电路设计
    3.9 本章小结
4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4.2 系统软件功能划分
    4.3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4.3.1 应变测量节点程序设计
        4.3.2 温度测量节点程序设计
        4.3.3 主机节点程序设计
        4.3.4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验证与误差分析
    5.1 实验前期准备
        5.1.1 电路连通性检查
        5.1.2 硬件通电检查
    5.2 系统功能验证
        5.2.1 调零电路输出功能验证
        5.2.2 存储电路功能验证
        5.2.3 系统组网功能验证
        5.2.4 系统应变采集功能验证
        5.2.5 系统温度采集功能验证
    5.3 误差分析
        5.3.1 通道同步误差分析
        5.3.2 应变测量误差分析
        5.3.3 温度测量误差分析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金属腐蚀行为表征研究现状及进展
        2.1.1 腐蚀的分类
        2.1.2 常见腐蚀表征方法
        2.1.3 暂态电化学表征技术
        2.1.4 微区电化学腐蚀表征研究
        2.1.5 基于光刻掩膜技术的微区电化学高通量表征平台研究
    2.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1 传统稳态测试技术存在的不足
        2.2.2 微区腐蚀体系表征存在的问题
        2.2.3 典型材料腐蚀表征存在的问题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技术路线
3 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2 失重法
        3.2.3 线性极化电阻法
        3.2.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
        3.2.5 Tafel极化曲线多参数拟合法
        3.2.6 电化学频率调制法
    3.3 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结果与讨论
        3.3.1 失重结果分析
        3.3.2 LPR结果分析
        3.3.3 EIS分析
        3.3.4 Tafel极化曲线拟合及分析
        3.3.5 EFM结果分析
        3.3.6 综合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恒电量法暂态技术方法与原理
        4.2.1 恒电量法基本原理
        4.2.2 恒电量曲线线性拟合原理
        4.2.3 时域数据傅里叶时频转换的数学原理
    4.3 暂态测试方法优化设计及合理性分析
        4.3.1 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优化设计
        4.3.2 RC回路时域数据时频转换的可行性分析
        4.3.3 脉冲时间的合理性论证
        4.3.4 脉冲时间的控制原则及其适用体系
        4.3.5 测试总耗时的理论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暂态测试方法在微区高阻抗体系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掩膜尺寸优化
        5.2.2 微区实验材料及试样制备
        5.2.3 SKPFM测试
        5.2.4 SEM及EDS测试
        5.2.5 微区电化学测试
    5.3 DSS 2205微区非暂态测试结果与讨论
        5.3.1 SKPFM及EDS分析
        5.3.2 不同孔径微区EIS及PDP测试
    5.4 DSS 2205微区恒电量暂态测试结果与讨论
        5.4.1 DSS 2205微区纯铁素体暂态测试
        5.4.2 DSS 2205微区混合相及纯奥氏体暂态测试
        5.4.3 DSS 2205微区电化学特性成系列定量化表征
    5.5 本章小结
6 暂态测试方法在高溶液电阻体系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6.2.1 N_2O_4溶液介质的特点
        6.2.2 实验材料、装置及测试方法
    6.3 非暂态技术在N_2O_4体系应用研究
        6.3.1 EIS结果分析
        6.3.2 PDP结果分析
    6.4 暂态技术在N_2O_4体系应用研究
        6.4.1 5A06/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4.2 5052/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4.3 JH2219/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5 暂态技术在模拟溶液应用研究
        6.5.1 5A06/模拟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5.2 JH2219/模拟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6.5.3 两种材料/模拟溶液体系汇总对比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8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MEMS技术的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涡流传感器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1 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
        1.2.2 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涡流检测的基本理论和仿真分析
    2.1 电涡流传感器检测理论
        2.1.1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
        2.1.2 涡流检测的等效电路
        2.1.3 等效涡流环理论分析
        2.1.4 趋肤效应与穿透深度
    2.2 平面螺旋线圈耦合电磁场的有限元仿真
        2.2.1 涡流检测有限元仿真的理论基础
        2.2.2 ANSYS Maxwell有限元模型
        2.2.3 提离效应产生的涡流分布和阻抗变化
        2.2.4 电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电涡流传感器多层螺旋探头的物理模型和参数分析
    3.1 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的结构确定
    3.2 电涡流传感器多层螺旋探头的物理模型
    3.3 多层螺旋结构探头电参数的提取方法
        3.3.1 多层螺旋探测线圈电感计算
        3.3.2 自谐振频率计算
        3.3.3 品质因数Q值计算
    3.4 螺旋探头结构参数对电参数的影响
        3.4.1 线圈内径对电参数的影响
        3.4.2 线圈厚度对电参数的影响
        3.4.3 线圈线宽、线间距对电参数的影响
        3.4.4 线圈层数对电参数的影响
        3.4.5 线圈层间距对电参数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MEMS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的制作与测试
    4.1 电涡流传感器探头MEMS关键工艺技术
        4.1.1 正性厚胶多次曝光工艺
        4.1.2 微电铸工艺
        4.1.3 种子层工艺
    4.2 MEMS电涡流传感器探头制作流程
        4.2.1 刚性探头制作流程
        4.2.2 柔性探头制作流程
    4.3 MEMS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的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Maltab电参数计算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1.1.2 在轨辐射定标技术瓶颈
    1.2 在轨辐射定标基准源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1.2.1 研究现状
        1.2.2 技术难点
    1.3 高精度温控技术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1.3.1 研究现状
        1.3.2 技术难点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应用需求研究
    2.1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系统组成及分析
        2.1.1 系统组成
        2.1.2 高精度温控需求分析
    2.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原理
        2.2.1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架构
        2.2.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溯源链路
    2.3 红外辐射源核心组件需求分析
        2.3.1 温度测量组件
        2.3.2 半导体制冷器及其散温组件
        2.3.3 红外辐射源结构设计
        2.3.4 绝热棉及多层绝热组件
        2.3.5 微型相变固定点单元
    2.4 不确定度分配
        2.4.1 基本原理
        2.4.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不确定度分配
第3章 面向红外辐射基准载荷应用的高精度测温技术研究
    3.1 主流测温电路原理及局限性分析
    3.2 测量电路非线性校正原理简介
    3.3 基于电阻比率测温结构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研究
        3.3.1 针对非线性误差问题的研究
        3.3.2 针对铂电阻阻值计算不连续问题的研究
    3.4 基于同激励源及同信号路径的可扩展式电阻阵列研究
        3.4.1 工作原理
        3.4.2 快速判定电阻区间算法
    3.5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3.5.1 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的局限性研究
        3.5.2 温度测量系统信号模型的研究
        3.5.3 典型温度信号序列的构建方法
        3.5.4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算法
        3.5.5 黑体温度特性模型验证
        3.5.6 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参考阻值比率结构的测控温系统电子学设计
    4.1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研究
        4.1.1 恒流源电路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4.1.2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设计
    4.2 测控温系统硬件设计
    4.3 电路性能分析与实验
        4.3.1 多参考阻值切换调节因子作用效果实验
        4.3.2 温度测量稳定性等效实验
        4.3.3 温度测量分辨能力等效实验
        4.3.4 温度测量非线性标定劣化实验
        4.3.5 温度测量电路校准与检定
        4.3.6 热控驱动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4.3.7 热控驱动电路输出稳定性实验
        4.3.8 功率测量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建模与研究
    5.1 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热力学模型研究
        5.1.1 半导体制冷器基本原理
        5.1.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5.1.3 基于TEC散温器温度及驱动电压双反馈的模型研究
        5.1.4 基于TEC驱动电压单反馈的模型研究
        5.1.5 单反馈模型与双反馈模型的比较
    5.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法研究
        5.2.1 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黑体温控系统模型辨识
        5.2.2 基于增广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辨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的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6.1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基本原理简介
    6.2 针对输入变量的简化变论域研究
    6.3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其关键参数
        6.3.1 模糊化和解模糊设计
        6.3.2 模糊规则设计
        6.3.3 模糊推理设计
        6.3.4 基于简化变论域对模糊化环节的重设计
        6.3.5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控制器关键参数
    6.4 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关键参数的优化
        6.4.1 基本原理
        6.4.2 适应度函数设计
    6.5 温控仿真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温控系统性能测试及评估
    7.1 红外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实验
        7.1.1 红外辐射源机械结构设计
        7.1.2 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与分析
    7.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性能测试
        7.2.1 短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7.2.2 温控曲线波动及异常扰动分析
        7.2.3 长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7.2.4 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相变温度测量
        7.2.5 相变温度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研究
        7.2.6 红外辐射源空腔发射率仿真
    7.3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不确定度评定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近海底二氧化碳中红外原位探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海洋溶解气体原位探测技术概述
        1.2.1 水下拉曼光谱技术
        1.2.2 水下质谱技术
        1.2.3 半导体气敏传感技术
        1.2.4 红外吸收光谱技术
    1.3 红外气体检测精度的提升方法
    1.4 中红外激光气体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1.4.1 中红外激光光源概述
        1.4.2 中红外TDLAS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与工作内容
第2章 海水溶解CO_2的激光探测原理与方案
    2.1 研究整体方案及技术路线
    2.2 气液分离技术原理
        2.2.1 气液平衡理论
        2.2.2 高分子聚合物膜脱气技术
    2.3 红外气体检测及同位素分析原理
        2.3.1 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理论
        2.3.2 TDLAS气体传感原理
        2.3.3 分子谱线展宽机制与低压谱线分离原理
        2.3.4 碳同位素丰度分析方法及其温度依赖性
    2.4 中红外激光CO_2传感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2.4.1 ~(12)CO_2、~(13)CO_2吸收谱线的选择与分析
        2.4.2 检测方案与传感系统结构设计
    2.5 深海原位探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海原位探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仪器集成
    3.1 中红外激光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3.1.1 光学系统的组成
        3.1.2 光源的特性参数表征
        3.1.3 ICL专用多自由度调整架的研制
        3.1.4 激光光路结构的建立与优化
        3.1.5 强大气背景吸收下的波长调制深度优化
        3.1.6 大气背景吸收的抑制和消除
    3.2 恒温低压气体采样分析系统的研制
        3.2.1 基于脱气膜的气液分离系统
        3.2.2 气体吸收池温度控制系统
        3.2.3 基于精密电控比例阀的吸收池低压控制系统
        3.2.4 基于PID压力控制的动态气流分析模式
        3.2.5 新型脉冲式进样的静态气体分析模式
    3.3 系统自动工作流程的电学控制机制研究
        3.3.1 基于DSP处理器的系统主控电路研制
        3.3.2 多谱线复用的光谱信号处理方案设计
        3.3.3 LabVIEW上位机平台与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3.3.4 系统水下运行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3.3.5 其他电路模块
    3.4 传感器的机械结构设计与集成
        3.4.1 第一代样机的设计与集成
        3.4.2 第二代海试样机的设计与集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系统噪声的主要来源分析
    4.2 集成仪器的机械稳定性测试
    4.3 气体采样分析系统的性能测试
        4.3.1 气密性检测
        4.3.2 吸收池动态压力控制精度
        4.3.3 静态气体分析模式的运行流程
    4.4 传感器的标定
        4.4.1 多区间CO_2浓度标定
        4.4.2 δ~(13)CO_2标定
    4.5 主要性能指标测试与表征
        4.5.1 CO_2浓度探测下限
        4.5.2 δ~(13)CO_2分析灵敏度
        4.5.3 动态气流分析模式的响应时间
        4.5.4 静态气体分析模式的响应时间
    4.6 大气环境下的传感器应用试验
        4.6.1 载气流量补偿的动态自来水溶解CO_2检测
        4.6.2 室内空气中CO_2的动态分析
        4.6.3 基于静态模式的自来水溶解CO_2分析
    4.7 传感器与现有商用仪器的性能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感器的深海示范应用
    5.1 面向中国南海可燃冰勘探的海试概况
    5.2 传感器的水下拖曳方案
    5.3 海试测量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待优化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等效原理检验的背景和意义
    1.2 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
        1.2.1 宏观实验
        1.2.2 微观实验
    1.3 等效原理检验的未来与展望
        1.3.1 长基线原子干涉仪计划
        1.3.2 太空原子干涉仪计划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2.1.1 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2.1.2 原子喷泉
        2.1.3 原子干涉仪
        2.1.4 差分测量以及等效原理检验
    2.2 4WDR方案
        2.2.1 4DWR方案的实现
        2.2.2 4WDR方案的等效原理检验
        2.2.3 4DWR方案的共模抑制效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实验系统
    3.1 真空系统
        3.1.1 真空度需求
        3.1.2 真空系统设计
        3.1.3 真空系统搭建
    3.2 10nT级大型磁屏蔽装置
        3.2.1 第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3.2.2 第二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3.3 光学系统
        3.3.1 能级方案
        3.3.2 偏振谱稳频光学模块
        3.3.3 冷却光光学模块
        3.3.4 8程声光移频光学模块
        3.3.5 探测光光学模块
        3.3.6 Raman光光学模块
        3.3.7 激光时分复用光学模块
        3.3.8 光学系统的保护
    3.4 微波射频系统
    3.5 地球转动补偿系统
    3.6 控制采集系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组份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4.1 双组份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4.2 同步双组份原子喷泉
    4.3 原子干涉过程以及差分测量
    4.4 双组份十米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分辨率的改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质量和内能联合检验等效原理
    5.1 不同质量和内能的原子检验等效原理
    5.2 4WDR-e方案
    5.3 实验装置和过程
    5.4 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系统误差分析
    6.1 波矢修正
    6.2 科里奥利力效应
    6.3 重力梯度效应
    6.4 波前畸变
    6.5 二阶Zeeman效应
    6.6 AC-Stark效应
    6.7 其他系统误差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基本物理和化学常数
附录B 铷原子的物理性质
附录C ~(85)Rb D2线超精细能级
附录D ~(87)Rb D2线超精细能级
附录E 个人简历
附录F 发表文章

(9)基于软磁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GMI效应的应用
    1.3 GMI效应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框架介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GMI理论基础和测试
    2.1 GMI效应简介
    2.2 GMI效应的几种物理机制
        2.2.1 低频区域
        2.2.2 中频区域
        2.2.3 高频区域
    2.3 GMI效应测试
        2.3.1 中低频测试
        2.3.2 高频测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绕线方式对非晶丝GMI效应的影响
    3.1 非晶丝基本磁性表征
    3.2 非晶丝对角和非对角GMI效应对比
    3.3 不同绕线方式下非晶丝的GMI效应
        3.3.1 单线缠绕方式的GMI效应
        3.3.2 对折缠绕方式的GMI效应
        3.3.3 并联缠绕方式的GMI效应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FMR效应的非晶丝GMI效应研究
    4.1 实验装置
    4.2 测试结果
        4.2.1 非晶丝的FMR效应分析
        4.2.2 阻抗分析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FMR效应的单晶YIG的GMI效应研究
    5.1 钇铁石榴石YIG简介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5.3.1 结构表征
        5.3.2 磁性表征
        5.3.3 FMR现象分析
        5.3.4 阻抗分析
        5.3.5 GMI比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高功率窄线宽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史
    1.2 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2.1 外腔光反馈技术(ECL)半导体激光器
        1.2.2 内腔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
        1.2.3 分布布拉格反射(DBR)半导体激光器
    1.3 设计新型DBR半导体激光器
第二章 DBR半导体激光器的理论分析与结构模拟
    2.1 半导体量子跃迁
    2.2 半导体激光器的组成
        2.2.1 半导体材料
        2.2.2 谐振腔
    2.3 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式特征
        2.3.1 横模
        2.3.2 纵模
    2.4 介质平板波导模型
    2.5 散射矩阵与传输矩阵
    2.6 布拉格光栅
    2.7 有限元法
        2.7.1 近似计算
        2.7.2 误差分析
第三章 DBR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工艺
    3.1 .外延技术
    3.2 清洗技术
    3.3 光刻技术
    3.4 刻蚀技术
        3.4.1 干法刻蚀
        3.4.2 湿法刻蚀
    3.5 薄膜生长技术
        3.5.1 掩膜层的制备
        3.5.2 金属电极的制备
    3.6 减薄抛光
        3.6.1 减薄
        3.6.2 抛光
第四章 高功率窄线宽DBR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与制备
    4.1 结构设计与模拟
        4.1.1 外延结构模拟
        4.1.2 光栅结构模拟
    4.2 器件制备
    4.3 测试结果
    4.4 双波长DBR半导体激光器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电流比率的精密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磁计量学研究进展评述[J]. 贺青,邵海明,梁成斌. 计量学报, 2021(11)
  • [2]温度和辐照对半片与叠瓦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J]. 武朝磊,刘志民,韦德远,陈静伟,许颖. 光学精密工程, 2021(08)
  • [3]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D]. 王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D]. 蔡双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基于MEMS技术的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研究[D]. 宋冠儒.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D]. 辛世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7]近海底二氧化碳中红外原位探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D]. 刘志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8]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D]. 何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9]基于软磁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D]. 康晨. 兰州大学, 2021
  • [10]高功率窄线宽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D]. 鄂思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标签:;  ;  ;  ;  ;  

电流比的精密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