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制度还活着的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还活着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命力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陶富源[1](2021)在《坚定文化自信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兼论西方文化中心论、资本社会主义和儒家社会主义》文中指出民族文化自信是以交往中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为参照系,在对本民族生存发展问题,特别是包含文化危机在内的民族危机的成功化解中所形成的,关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特质及效能的肯定性理性认知,和实现满意结果的确信,以及积极的文化担当。中华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来所展现的辉煌历史效能;依托于作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复兴之担当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和它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在这条复兴之路上所成就的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大国的崛起。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要有中国与世界共在的大格局,符合世道人心的大情怀,勇于为先的大担当和融炼古今优秀文化成果于中华现代文化的大气度。

俞良早[2](2021)在《评学术界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马克思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学术界有人认定马克思提出了俄国社会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但他们的论述过程以及论据不足以支持他们提出的观点。有人在此问题上持谨慎意见,但论述过程也有不妥之处。笔者以为,当前要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中发掘下述宝贵思想:东方社会发展不必照搬西欧的途径;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东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经营方式;国家必须给农民经济以正常的发展条件;东西方社会在互相促进的过程中实现发展。

冯彦明[3](2021)在《七问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在正确地理解和解读对象世界的基础上修正和统一人的认识和行为,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但遗憾的是,被称为社会科学皇冠上之明珠的经济学(当前主要是西方经济学)虽然学派林立,获奖不断,但不仅看不到有利于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甚至还使人类日益陷入生存和物欲的低级循环而无法自拔。文章据此对当前的经济学研究提出了七个疑问,以期引起经济学家反思: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灵魂何在?经济学仅仅是用来解释问题的吗?经济学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具有实用性?经济学研究和表述只能是西方范式吗?经济学与其他各学科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经济研究成果(文献)有无最优规模?

董玲玲[4](2021)在《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它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共青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前景。反之,共产党能否吸引越来越多的共青团成员加入到共产党当中,是衡量共产党的感召力、影响力、领导力的重要尺度。研究共青团的发展问题是研究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一个侧面。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其实质是深化和拓展了对西欧共产党和欧洲共产主义问题的研究。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矛盾、冲突、运动发展的“前哨”,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已经成为观察各国政治发展的“显微镜”和“风向标”。从西方国家新社会运动以来,青年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已经成为政治参与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并持续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力。在金融危机后爆发的一系列激进抗议运动中(如西班牙“愤怒者”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黄马甲”运动等),青年群体都广泛参与其中,并就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如青年失业问题、教育问题、性别平等问题等)提出自己的诉求。可以说,关注青年群体、重视青年问题、缓和青年矛盾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然而,对于各国共产党来说,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当前国外共产党普遍面临严重的组织和发展困境,重要表现之一是党员人数持续下降、组织力量持续衰减且呈老龄化、碎片化趋势发展,以及共产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青年的吸引力严重不足。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包括共产党自身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不足,也包括作为“后备军”的共青团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无法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广泛共鸣,难以吸引青年人加入共青团组织进而加入到共产党当中,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这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进路在于,从西欧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端出发,结合百余年来西欧国际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要理论流派等,选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与共产主义政党有着特殊关系的西欧共青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在溯往历史、立足今朝和展望未来这三重意蕴上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宏观把握。第一层面:溯往历史。既从宏观层面厘清了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及发展的历史脉络,又从微观层面梳理了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葡萄牙共产主义青年、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塞浦路斯联合民主青年组织、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希腊共产主义青年、比利时共产主义行动委员会等数十个具体的共青团组织在现实层面的具体行动。第二层面:立足今朝。在理论层面剖析了西欧共青团组织的性质、指导思想、党团关系、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中心任务等若干基本问题,具体阐释了西欧共青团组织关于青年问题的社会主义方案、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展望。在现实层面,提出西欧共青团组织正面临着组织的持续分化、政治地位边缘化和身份认同困境的三重实践困境,并明确了造成困境的三大根源正是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的空间受限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然处于低潮。第三层面:展望未来。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的复归、日益严峻的青年问题亟待解决以及持续爆发的青年抗议运动都昭示着西欧共青团组织并未“走向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出现了发展的新机遇。面对这种形势,西欧共青团组织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治身份定位、充分运用多元化宣传手段壮大自己,同时争取在青年运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王慧[5](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王力[6](2021)在《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启蒙时代以来,现代性问题逐渐发展为普遍的全球性问题。从个人层面来看,现代性导致了价值理性的丧失、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的缺乏以及生活意义的消解等一系列内在矛盾和困境;从社会层面来看,现代性带来了贫富分化、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深层危机。整个世界都深受普遍焦虑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带来“现代性之隐忧”。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面临的现代性问题的深刻反省与批判,蕴含着马克思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深层解剖、批判性思考的理论结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为回应、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打破了人们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依赖。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都把目光聚焦在个体解放和个体独立之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是以抽象的“个人主体性”为基本取向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导致了“个体”与“共同体”的两极对立,从而使现代人遭遇了根本性困境。本文就是要在现代性视域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现代性奠基、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意义进行总体性考察,最大限度释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批判力和解释力,从而探索克服现代性问题的现实道路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纵深推进马克思共同思想的研究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经典文本,从现代性的视角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展开深入研究,将为促进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结合点和实践生长点。全文除去引言共分四章:第一章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厘清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脉络。从思想史来看,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卢梭“契约共同体”、黑格尔“伦理共同体”、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和赫斯“自由共同体”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马克思。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了传统共同体,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冲突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些因素促使马克思提出了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相一致的“共同体”思想。第二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进行分析,为后文论述如何克服现代性困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明晰马克思辩证法、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意义,将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历史观基础以及现实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通过对个体与共同体、共同体与社会以及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来阐释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视域下共同体思想的深化与人的自我理解方式的深刻变革。第三章深入探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凸显出的现代性批判内容。现代性发展为人类通向文明之路创造一切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危机。马克思通过诊断现代性病症,集中对现代性的三种形式——异化劳动、市民社会及资本逻辑展开批判,指出现代性批判的本质是资本逻辑的批判,并说明这是面向“当代的普遍问题”。只有破除货币和资本等抽象力量对人的统治,超越“个体”和“共同体”的抽象对立,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现代性的困境与难题才能得以真正破解。第四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进行多角度挖掘和阐发。一方面,围绕“个体和共同体的分裂”这一重大问题,马克思哲学展开了与当代哲学的理论论争,其共同体思想优于共同体主义和自由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以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流派对该问题的理解,并为现代社会重新奠定了价值规范基础,彰显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最根本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精髓要义,为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提供了“中国智慧”,凸显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具有的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在意义维度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理论内涵上得以充盈,同时其蕴含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又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充分彰显出来,由此,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在现时代背景下获得进一步的推进和深化。

李冰[7](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金光旭[8](2021)在《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将“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全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融合了共同富裕要求和现代化目标的道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围绕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问题共分八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由绪论、正文六章及总结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本章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开始,系统阐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第三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列宁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本章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关系的解析开始,论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是统一的整体,而后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论文的第五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本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开始,回溯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过程,并在新时代进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历经了民族独立、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阶段。第六章立足现阶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国际政治格局挑战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现。由此论文进入了第七章的论述,本节主要论文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具体论述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更多更公平的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董成伟[9](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取得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成功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中国在世界上的“抢眼表现”,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彰显举国体制的现实例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运用举国体制的强大制度威力,全民抗疫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双胜利。后疫情时代,面临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亟需发挥举国体制这一重要法宝,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新一轮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中占据优先位置,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深入探析举国体制的理论渊源,清晰梳理举国体制的逻辑演进,总结概括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形成对于举国体制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拓展“中国之治”的学术话语表达,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为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制度保障。为此,本文以近年来引起高度关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原则属性、理论资源、发展历程、实践机理等内容,阐明了举国体制是实现全国人员、资源、组织、部门一盘棋,以快速动员和快速调集的方式,确保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保障和供应的制度安排。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深层次变革,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领域、实践基础、实践根基、基本经验和实践进路等问题,以更好阐明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引,明确举国体制的方向和任务,有助于为我国集中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为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基本原则和基本属性,阐明了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外延,厘清了举国体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核,为举国体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理论渊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也包含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总体意见及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是指从制度生成、制度实践和制度比较等方面总结和概括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第四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数字文明三个发展时期;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充分运用和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办成了许多大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举国体制是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制度优势,经历了制度建构和形成、发展和完善以及拓展和创新三个演进阶段。第五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内在机理、实践方法。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包括:政治根基、经济根基、文化根基和社会根基。举国体制的内在机理包括:组织构成、制度规范、方向原则。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包括: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如何坚持好和发展好举国体制: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夯实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有力保证。通过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我们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急事。二是中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通过逐步探索而确立起来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之后,举国体制的实践向度更加明确,制度框架逐步构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启,使举国体制的实践维度不断拓展,作用优势不断彰显,制度规范逐步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国体制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有了更多的现实例证,制度构建不断完善。三是举国体制显着优势集中体现在党带领人民进行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抗击自然灾害及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上。

本刊记者[10](2021)在《我为什么看好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文中提出陈学明,男,1947年生,上海市崇明岛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双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兼职特聘教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前副会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外国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论着、教材、译着40多部,其中4部着作在国外翻译出版。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3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次,其中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5次,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次,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1次,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有1部着作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部着作入选中华优秀图书奖。

二、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命力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命力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坚定文化自信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兼论西方文化中心论、资本社会主义和儒家社会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民族文化自信
    (一)民族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自卑
    (二)民族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自大
        1. 民族文化自信拒斥文化保守主义
        2. 民族文化自信拒斥文化扩张主义
    (三)民族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担当
二、何来民族文化自信
    (一)民族文化自信激发的前提
    (二)民族文化危机何以激发民族文化自信
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何来
    (一)中华文化自信得以确立的历史根据
    (二)中华文化自信得以确立的现实依托
        1. 作为担当主体的中国共产党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大国的崛起
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要有中国与世界共在的大格局
        1. 当代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
        2. 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
        3. 中国在文化建设上要与西方划清界限
    (二)要有符合世道人心的大情怀
    (三)要有勇于为先的大担当
        1. 中国要做世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
        2. 中国要做世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跑者
    (四)要有熔炼古今优秀文化成果于中华现代文化的大气度
        1. 对古今一切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应作多层次辩证理解
        2. 学习、借鉴古今优秀文化,必须进行语言及语义的当代中国化转化创新
        3. 学习、借鉴古今优秀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国人民的当下实践
        4. 必须调动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来促进对古今优秀文化的转化发展

(2)评学术界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肯定马克思提出东方社会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观点
    (一)必须弄清楚跨越的“彼岸”
    (二)关于张奎良教授的论文
        1.《东方理论》有没有陷入“彼岸”认识的误区
        2.《东方理论》在论证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时,有没有将马克思视为一名主观主义者
        3.《东方理论》是否以马克思在理论上“否定了资本主义的普遍意义”的思想等同于马克思认为俄国可以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4.《东方理论》有没有将马克思的有关重要论述放在“世界历史”的大场景中去理解和认识
        5. 应该如何认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现实意义
    (三)关于张凌云教授的论文
        1.“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同俄国十月革命以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有没有关联
        2.“跨越”理论有没有关于现实社会主义“历史定位”的思想和有没有关于现实社会主义“基本任务”的论述
二、关于马克思是否提出“跨越论”问题上的谨慎意见
三、对学术界就笔者研究成果的评论之回应
四、发掘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里的思想遗产
    (一)东方社会发展不必照搬西欧的途径
    (二)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三)东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经营方式
    (四)国家必须给农民经济以正常的发展条件
    (五)东西方社会在互相促进过程中实现发展

(3)七问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一问经济学及经济学家的灵魂何在
2 二问经济学仅仅是用来解释问题的吗?
3 三问经济学是否具有普适性
4 四问经济学可否实用
5 五问经济学的规范化问题
6 六问经济学可以孤立存在与发展吗?
7 七问经济学研究有无最优规模

(4)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主要概况
    2.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关系理析
        2.1.1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运动的关系
        2.1.2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
        2.1.3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共产党的关系
    2.2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
        2.2.1 20 世纪初苏俄影响下建立的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组织
        2.2.2 二战爆发后西欧共青团的发展壮大与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建立
        2.2.3 20世纪60年代“五月风暴”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由盛转衰
        2.2.4 苏东剧变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重建与转型
        2.2.5 欧洲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区域联合的新动向
第3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代表组织
    3.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原则
        3.1.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
        3.1.2 坚持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独立的组织地位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3.1.3 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未来的共产党员
    3.2 西欧共青团的主要代表性组织
        3.2.1 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2 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
        3.2.3 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4 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5 希腊共产主义青年
第4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探索
    4.1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问题的认识
        4.1.1 青年问题的具体表现
        4.1.2 青年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
        4.1.3 青年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4.2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思考
        4.2.1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持续的衰退与危机
        4.2.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
        4.2.3 对冷战后欧盟和北约的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一体化实质的新认识
    4.3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认识
        4.3.1 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根源的剖析
        4.3.2 对实现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分析
        4.3.3 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方案的探析
第5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及未来前景
    5.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困境的主要表现
        5.1.1 组织的持续分化及其碎片化发展
        5.1.2 政治力量衰减及其地位的边缘化
        5.1.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分野及特色不足
        5.1.4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身份认同困境
    5.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困境的根源
        5.2.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处于低潮
        5.2.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
        5.2.3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空间受限
    5.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前景
        5.3.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机遇
        5.3.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策略
        5.3.3 西欧共青团组织在左翼阵营中的新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西欧共青团及其他政党组织中外文对照
附录二 当代世界共产党党章党纲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附录三 西欧共青团章程纲领选编选译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5)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一)可能的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二)不确定性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一)观念制度主义
        (二)话语制度主义
        (三)修辞制度主义
        (四)沟通制度主义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现代性之隐忧”与“共同体重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与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1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
    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1.1.1 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
        1.1.2 卢梭“契约共同体”
        1.1.3 黑格尔“伦理共同体”
        1.1.4 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
        1.1.5 赫斯“自由共同体”
    1.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背景
        1.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传统共同体
        1.2.2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加剧
        1.2.3 工业革命的壮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1.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初步探索
        1.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逐步形成
        1.3.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深化
第2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
    2.1 马克思哲学为构建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辩证法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
        2.1.2 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基础
        2.1.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
    2.2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内涵界定的三重维度
        2.2.1 个体和共同体
        2.2.2 共同体与社会
        2.2.3 虚假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
    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2.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的历史发展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
        2.3.2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人的依赖性”
        2.3.3 资本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2.3.4 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个性”
第3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批判
    3.1 现代性的根本矛盾:个体与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3.1.1 现代性的内在困境: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3.1.2 占有性个人诞生的理性维度
        3.1.3 自由主义的隐秘前提:占有性个人与现代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代性批判
        3.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异化劳动批判
        3.2.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市民社会批判
        3.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资本逻辑批判
    3.3 现代性困境的必然出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
        3.3.1 “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
        3.3.2 “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本性:个体与类的真正和解
        3.3.3 “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性论证:个人和共同体的真正统一
第4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4.1 现代性视域中共同体的危机与当代哲学的论争
        4.1.1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实质:“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4.1.2 有机马克思主义为破解共同体危机寻找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4.1.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开启日常生活批判以拯救“脆弱的现代性”
        4.1.4 当代西方共同体理论的根本缺陷:物质—实践向度的缺失
    4.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4.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理论依据
        4.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
    2.1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2.1.1 共同富裕
        2.1.2 现代化
        2.1.3 共同富裕现代化
    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
        2.2.1 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
        2.2.2 人民至上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目标的根本立场
        2.2.3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任务
第三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
        3.1.1 建立以资产公有制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3.1.2 设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3.1.3 大工业生产体现现代化道路
    3.2 列宁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第四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
    4.1 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解析与逻辑澄清
        4.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4.1.3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4.2.1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
        4.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4.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4.3.1 非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4.3.2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共享现代化成果
        4.3.3 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4.3.4 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第五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
    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代化探索
        5.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共同富裕思想
        5.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5.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5.2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石
        5.2.1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5.2.2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容
        5.2.3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2.4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成就
    5.3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扬帆起航
        5.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5.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发展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界碑
        5.4.1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5.4.2 以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5.4.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5.4.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
    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
        5.5.1 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5.5.2 提出“共享发展”战略
        5.5.3 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第六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面临挑战
    6.1 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
        6.1.1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6.1.2 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惠民基础得到改善
        6.1.3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6.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6.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困难与挑战
        6.2.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6.2.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
        6.2.3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
        6.2.4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挑战加剧
第七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
    7.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7.1.1 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7.1.2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7.1.3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7.1.4 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7.2 探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举措
        7.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7.2.2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益和福祉
        7.2.3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7.2.4 增强公务员能力,保证现代治理效能
    7.3 完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体制
        7.3.1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7.3.2 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7.3.3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7.3.4 文化体制改革
        7.3.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
    2.1 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
        2.1.1 举国体制的提出
        2.1.2 举国体制内涵的界定
    2.2 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
        2.2.1 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的显着优势
        2.2.2 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显着优势
        2.2.3 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显着优势
    2.3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属性
        2.3.1 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
        2.3.2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
        2.3.3 举国体制的基本属性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举国体制思想
        3.1.1 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思想的具体呈现
        3.1.2 举国体制是权威思想的集中体现
        3.1.3 举国体制是集权思想的时代映现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
        3.2.1 举国体制是党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彰显
        3.2.2 举国体制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
        3.2.3 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创新
    3.3 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3.3.1 健全和发展举国体制的治理机制
        3.3.2 构建举国体制治理机制的话语体系
        3.3.3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
    4.1 对文明史的通贯考察中,理解和传承举国体制
        4.1.1 农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4.1.2 工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4.1.3 数字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4.2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举国体制
        4.2.1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重要经验
        4.2.2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重要机制
        4.2.3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重要法宝”
    4.3 对举国体制构建和演进的深刻把握中,创新和完善举国体制
        4.3.1 举国体制的构建和形成
        4.3.2 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4.3.3 举国体制的守正和创新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
    5.1 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
        5.1.1 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1.2 经济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5.1.3 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1.4 社会根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
    5.2 举国体制的实践机制
        5.2.1 举国体制的组织构成
        5.2.2 举国体制的制度规范
        5.2.3 举国体制的基本要求
    5.3 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
        5.3.1 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
        5.3.2 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
        5.3.3 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
    6.1 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
        6.1.1 讲清楚举国体制视域内的“大事”
        6.1.2 引导社会公众充分理解和认识举国体制
        6.1.3 重视举国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
    6.2 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
        6.2.1 加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领导机制
        6.2.2 巩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组织保障
        6.2.3 完善党领导人民参与举国体制运行的体制机制
    6.3 发挥公有制经济对于举国体制的坚强支撑
        6.3.1 巩固公有制经济对举国体制的物质基础保障
        6.3.2 强化国有经济对举国体制的战略支撑作用
        6.3.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举国体制的科技支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我为什么看好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一、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关键在于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即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观察和分析问题
二、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与危机属于制度性的矛盾与危机
三、苏联解体不是由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
四、中国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四、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命力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坚定文化自信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兼论西方文化中心论、资本社会主义和儒家社会主义[J]. 陶富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1(06)
  • [2]评学术界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J]. 俞良早.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1(05)
  • [3]七问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 冯彦明.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1(05)
  • [4]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董玲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6]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 王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7]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8]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D]. 金光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D]. 董成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10]我为什么看好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J]. 本刊记者.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07)

标签:;  ;  ;  ;  ;  

资本主义制度还活着的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