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践,提高针灸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提高针灸教学效果

一、注重实践,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陈骥[1](2014)在《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循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挖掘现有高等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证,明确针灸推拿能力型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创建并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1.采用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回顾2000年以来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并对针灸推拿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作需求分析。2.引入循证教育学“5A”研究法并融合系统评价、问卷调查、随机对照试验等。①提出问题:围绕“能力型人才培养”提出问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应当具备哪些能力?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什么问题、应当如何优化?②获取证据:一是文献循证,提取“学生能力”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文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归纳出专业技能、思维能力、素质能力等18种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二是调研循证,针对本校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学有效性反馈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梳理。③批判评价:一是对教育导向批判评价,即基于现有针灸推拿专业教育证据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提出以“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基础,“知识学习与获取能力、临床思维与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组织专家论证,提出构建针灸推拿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的10条建议。针对建议中的PBL、CBL、RBL等教学方法,临床实训、科研前移等培养环节做证据分析,选择优效的方法与途径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④实施应用:论证能力型人才的内涵和外延,界定其核心能力标准,明确其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针灸推拿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新模式。⑤循证评估: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教学试验对新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评估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知识学习与获取能力、临床思维与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验证新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1.现有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中关于课程教学的内容较普遍,而人才能力和教育质量评价内容较少,原始研究中少有RCT研究,二次研究中缺乏系统评价等高质量证据;2.围绕“培养能力”的教育导向,新型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塑造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激发学术求知欲;3.PBL、CBL及RBL三种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的LBL教学法对提高知识学习与获取能力具有同等效力,而对临床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佳。结论: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的学习与获取能力、临床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此为导向展开;循证理念严格地将优化的教育证据用于实践,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方法学基础,使得人才培养的成果更加优化,有利于实现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从“经验决策”到“循证决策”的转变。

罗健雄(Law Kin Hung)[2](2018)在《“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对古今较有代表性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发展进行研究,了解其人物脉络、学术思想、传承模式等,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及启发。2.通过对岭南有代表性的针灸流派及针灸医家进行研究,了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在发展、传承和学术上的特异性,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研究奠定基础。3.基于对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及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梳理出流派的渊源、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传承体系及流派成果等,以推动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4.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通过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方法:研究主要通过电子数据库、名老中医工作室、经典古籍、专着、专家访谈多方面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及总结凝练,开展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献检索范围为1988至2017年近30余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的文献及论文等;并分别对“岭南陈氏针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的125条针灸处方、1997年至2018年近20年间针灸治疗失眠的73篇文献中213条针灸处方、及5部针灸学教材或专着治疗失眠的25条常规针灸处方,从穴位配伍、穴位应用频次、特定穴的应用、经脉的应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如下:1.电子数据库数据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针灸流派传承研究检索词有岭南学术流派、针灸流派、岭南、传承、飞针、补泻手法、进针法、针灸医家名、靳三针、岭南天灸、天灸等,检索相关文献500余篇,纳入参考100余篇。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检索词有“睡眠障碍”、“失眠”或“不寐”,并含“针灸”或“针刺”,在其结果进行二次检索,检索词为相关的证型,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阴虚火旺、脾胃失和等。检索相关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共133篇,按研究方案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予以筛选,最后遴选符合条件被纳入文献共73篇,共收集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213条。2.经典古籍及专着查阅《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等经典古籍,以及岭南特色针法疗法等相关专着,如《临床针灸新编》、《针灸临床特色技术》、《陈全新》、《陈氏针法新释》、《岭南陈氏飞针》。3.工作室资料2014年9月24日的陈全新名医工作室总结报告中治疗失眠的针刺病案及2012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陈全新名老中医工作室”针刺治疗失眠的病例资料,共收集125条针灸处方。4.专家访谈共对11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有幸得到第三代传人陈全新的亲传口述有关其祖父及父亲的行医经历,及其他10名专家的评点(附录1、附录2)。对象主要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人、其他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针灸名家或专家,以补充其它数据源资料的不足,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更充实。结果:1.梳理传承脉络“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岭南陈氏针法”在针灸界影响力日盛,并于2015年11月入选为第六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特色针法“岭南陈氏针法”将“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融为一体而成。“岭南陈氏飞针法”特点是旋转、快速、无菌、无痛快速进针;“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把传统的针刺补泻手法,以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虚泻实的治疗量法及规范化,相对地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平补、大补;轻泻、平泻、大泻),使补泻手法更形象化,使针灸医师更易掌握针刺补泻,最后能体会因应患者的体质、虚实及病情的变化,施以不同量度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利临床实践及传承;“岭南陈氏导气手法”常用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的行气手法,以导气传经感传,通关过节使气至病所为目的。3.倡导治神守神“岭南陈氏针法”在临床上倡导治神守神,针灸得气是其先决条件,得气、治神与守神贯穿于针刺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得气、治神与守神,成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灵魂及精髓。4.流派传承发展流派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在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和临床体会,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掌握和领悟,把飞针操作的步骤提炼分解,总结出“飞针”练习四步曲,分别为徒手练习;捻针;持针垂直旋转刺入及摆动旋转刺入。使岭南陈氏飞针初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更能把握飞针的特点,使培训周期由三年缩短为三个月,促进“岭南陈氏针法”传承推广,对流派的传承创新及发展作出贡献。5.推广传承模式“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有完善的传承体系,其传承模式有师带徒、名医工作室、院校教育、继教培训、进修实习培训,培养大量针灸专业传承人。它通过出版专着和教学光盘,申请专利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高质量论文、开展单病种临床研究、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学习班、主办和参与国际论坛、开设学术讲座,为名老中医经验,创新和应用提供示范和经验,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在国内十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及专利等标志性突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南陈氏针法”影响力达荷兰、美、加拿大、英、法等36个国家,从这些国家前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进修的留学生和进修医师络绎不绝,培养了大批的国内及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人才,其中包括博硕士研究生、进修医生、本科生等,传承推广至世界各地。6.凝练学术思想通过对“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显示其选穴组方,遵循中医辨证,重视经络学说,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在30个应用在治疗失眠的穴位中,属特定穴的占总选用穴位数达90%之高。而在经脉的应用频次分析中,足太阴脾经应用频次最高,远高于其余经脉,占经脉应用总频次的25.42%,这与“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时重用三阴交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用穴精简,治疗失眠用穴在3穴至6穴之间,注重“治神、调神、守神、养神”,要求除医者要治神、守神、养神外,也要引导患者心理的调节,嘱患者调情志,勿劳累太过,作息有时,体现了其注重治神、守神与养神的思想。临床施行针刺治疗时注重得气、行气与催气,因应辨证的病情轻重,施以“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故循经选穴配伍上,注重“阴”与“阳”的协调,取穴以“远近”,“俞募”,“上下”及“左右”的配伍为原则,而大部分的处方组成又都包含了阴经及阳经的组合,在各个方面均体现“阴阳互济”的思想,实现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以达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通畅六经之功,体现了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结论:1.梳理学术流派传承中国针灸发展源远流长,针灸学术流派对传统中医针灸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已发展了数千年的针灸医学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及创新,要成功做到这点,针灸学术流派必需具备完善的传承体系。“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具备有效的传承模式及传承推广手段,形成完善的传承体系,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临床经验等有效传承、发展、创新及传播,薪火相传,推动祖国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认为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故在进行针灸临床治疗时,常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辨经,以针施治,达到调和脏腑阴阳,治愈疾病为目的。本研究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显示,“岭南陈氏针法”在针刺治疗时遵循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强调辨病辨证施治,重视经络辨证,奉行循经取穴,以“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为临床针刺治疗基础,针刺治疗用穴精简,治疗时注重治神与守神,进行针刺治疗时的辨证选穴及配穴,皆显示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体现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

许天虎[3](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孙海舒[4](2016)在《《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意义针灸知识来自于医疗实践,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过多人、长期的积累,凝炼之后,在一定的地区为人们普遍接受,则形成了针灸理论。现存的《内经》、《难经》是针灸学的经典理论来源。无论是公共科目或者针灸专科书目,历代作为国家颁定的教材有《脉经》、《素问》、《甲乙》、《难经》、《黄帝针经》、《脉诀》、《铜人针灸经》、《圣济总录》等。此后,经过漫长的筛选与构建,逐渐形成了现存的《黄帝内经》、《难经》为来源的古典针灸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作者的构建,针灸理论也有着相应的发展轨迹,“知识是现实的镜面反映”。针灸知识的演化路途,是现实的反映。针灸知识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还是建立在社会构建现实的基础之上。考察针灸知识及其在历代针灸教材体系中的异同,发现理论的构建基于以下几点:解决现实疾病问题;受到背景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作者的构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针灸理论经过多次构建,逐渐发展到1949年以后,以《针灸学》为代表的针灸理论体系,纳入了一部分来自古代医籍的内容,也有结合现代技术、受到背景因素影响的“新”知识纳入。1949年以后,以“针灸学”命名的针灸专书到2012年的第九版《针灸学》,其知识体系经历了探索、初创、改革、完善、发展、成熟的阶段。虽然《针灸学》教材作为针灸知识的特殊载体,承担着扩散针灸知识、塑造(学生)针灸理论的重要功能,然而遗憾的是,长时期以来。对于这些规规矩矩、对医生乃至人类健康都具有非凡意义的教材,学术界尤其是学院派的学术界,并没有将教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至少没有从理论角度审视教材知识体系对整体针灸理论的贡献与影响。最重要的文本,却缺乏最恰当的关注。因此,对于《针灸学》研究的意义在于:(1)深入研究针灸理论的需要。(2)探索《针灸学》教材研究的现实意义。(3)是理解针灸理论在当代发展特点的需要。(4)为针灸理论研究提供先行研究的基础。2.研究目的探索《针灸学》知识体系的特点,研究《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3.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围绕历版《针灸学》,限定时间范围,采集《针灸学》教材资料,对内容进行梳理、比较。(2)文献计量学方法:以“针灸学”为检索词,建立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原始文献数据库,对纳入文献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3)历史研究方法:引入目录学方法、背景因素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基于目录学方法研究《针灸学》知识分类;研究背景因素对《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4)理论分析法:分析《针灸学》知识纳入与排除,归纳《针灸学》知识体系及其构建的特点;试分析《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试归纳《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4.研究内容研究对象:面向中医本科学生的《针灸学》教材(1961年-2012年)。研究内容:(1)建立公开发表和出版的以“针灸学”命名的原始文献数据库。包括两部分:①截止2012年,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数据库纳入文章30,000余篇;②书籍图片库,数据量2.0GB。(2)考证古代针灸教材,通过《针灸学》知识体系与古代针灸知识体系的比较、与对外交流教材的比较,分析《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从经络分部、腧穴主治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古代针灸知识体系与《针灸学》知识体系之间的互相影响。(3)梳理《针灸学》教材,呈现、分析其知识分类、知识体系、知识构建。通过考察某些知识点的纳入和排除,分析针灸知识体系对针灸理论的影响与联系。(4)按教材的历史阶段,分析社会背景因素等对教材涵盖的针灸知识的影响,以及对针灸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5)描述以教材为载体的针灸知识体系的主要构成,并分析特征。(6)从知识论的角度认识针灸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对于针灸理论的影响。以“赤医针”、“针刺麻醉”、“组织疗法”等现象加以分析。5.研究结果通过比较与分析,结果如下:(1)古代针灸教材中的针灸理论本论文研究的古代针灸教材是:《黄帝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政和圣济总录》。上述教材涉及的针灸理论包括:相同或相似的针灸知识,由于编撰者构建方式的不同,即层级结构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古代教材中存在的经络分部,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而《针灸学》只拣选了其中一种,随着历版教材的固化,《针灸学》中所选择的排列方式,有取代其他方式的趋势。关于腧穴主治,由于某些理论没有被纳入《针灸学》知识体系,对腧穴的定位与适应症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教材的发展,某些既有的针灸理论,被教材选中纳入教材的理论体系当中,由于被纳入的范畴不同、层级设置不同,反而影响了该理论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背景因素对《针灸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影响明显。《针灸学》知识体系的设置,对“新”治疗方法纳入方面,提供了一个“入口”,并逐渐完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1961年之前冠以“针灸学”的文献,是对知识体系的探索。以南京中医学院为代表,前贤对于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做了许多基础性研究。(2)《针灸学》知识体系,与背景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赤医针”、“穴位注射”、“针刺麻醉”等知识的纳入,显示了《针灸学》知识体系的灵活性和开放性。(3)古代针灸教材,面对的是类似或相同的针灸知识,然而编制者不同,依然影响其知识体系的构建。(4)对外教材与古代教材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基础理论的拣选。6.结论(1)《针灸学》知识体系,是理论与知识的融合体,理论能够达到预测的作用,及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知识是对现象的解释,可以升华为理论,没有升华为理论的针灸知识,对临床的意义在于规范。(2)《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处理好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意义深远。(3)《针灸学》知识体系,并非基于“新”知识的新体系,而是面对相同或相似针灸知识,受到不同因素影响,编制者拣选了不同的知识排列方式而进行的知识体系重构,《针灸学》知识体系不能代替针灸理论,但是可以纳入既有而未被拣选的理论或知识,同时需要考虑纳入的标准,纳入后知识层级的设置。

郑欣[5](2012)在《美国当代主要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及现状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紧密相关,是在多元民族及全球文化相互交融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是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催化剂和推进器,而医学流派的形成,百家争鸣,亦促进了中医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充实和丰富了中医学宝库。尽管与欧亚各国相比,针灸传入美国较晚,但美国多元文化的背景孕育了美国针灸流派的多样性,不同流派的学术争鸣不仅对针灸及中医在海外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带着移民国家特色的不同流派针灸在本土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诊疗风格也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整理、调查研究的方式,通过分析梳理美国各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调查其存在现状,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探讨美国各针灸流派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中医、针灸开拓自身发展、扩大对外交流提供借鉴和启示。本论文共分为7部分:第一部分针灸在美国的传入及发展本部分将针灸在美国的传入与发展历史进程概括为三个阶段:①针灸在美国的早期传入;②纽约时报着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有关针灸的报道掀起的第一次针灸热潮;③美国针灸在立法、保险、教育、科研多系统推进的第二次针灸热潮。40年来,针灸在美国由初始的边缘化、局限化、非正规化逐渐朝着普遍化、合法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为美国针灸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美国主要针灸流派的形成及分类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孕育了美国针灸流派的多样性。美国针灸多渠道的传入特点是美国针灸流派形成的基础。在给各针灸流派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追溯美国各针灸流派的形成、发展源流,特别是传入美国的历程,勾画出美国针灸流派的分布概况。本文以理论基础的来源为基准,将当代美国针灸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以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导的学派;另一类则是以解剖、生理、病理等西医理论为主导的学派。又根据传入途径及诊疗特点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导的学派分为:①由中国传入的中医针灸流派。以传统中医针灸(Tradit ional C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TCM针灸)为主体,附派生出的民间家族式针灸----董氏奇穴针灸及谭氏平衡针灸;②由欧洲传入的五行体质针灸流派;③由日本传入的日本针灸流派;④由韩国传入的韩国针灸流派;⑤美国的针灸物理医学。而以西医理论为主导的针灸流派主要为医学针灸,包括扳机点针灸。第三部分综述有关美国当代主要针灸流派的研究概况通过主要替代医学搜寻系统EBSCO的Alt Health Watch搜寻1990年至2011年4月有关针灸的全文文献,在搜寻所得的5528篇文献中,有关TcM针灸及医学针灸两大类别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比重在针灸文献中不容置疑地占有绝对优势。其余各流派经逐一搜寻仅得171篇,再经逐篇手检剔出无关及重复文献,得出除TCM及医学针灸以外的美国其他针灸流派的相关报道及研究共125篇;再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搜寻得到近30年中文文献中涉及有关各国针灸流派的文献有62篇,其中仅4篇涉及美国针灸流派的研究。由此得出有关美国针灸流派的整体研究尚属空白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美国针灸流派提供了依据。第四部分美国主要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本部分研究以迄今出版的美国各针灸流派的主要参考书及美国各有关院校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从诊法、诊断、治则、治法四方面系统梳理美国各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比较其诊疗特点的共性及个性。探讨美国各针灸流派在本土化进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出现的的自我整合变化,概括出美国针灸在临床上形神兼顾、以人为本的总体诊疗特点。具体而言:美国针灸诊疗的主要特点表现为①在诊法上各流派均重视按诊;②在诊断上,流派间各有偏重,以中医理论体系为主导的各针灸流派多重视辨证,其中又以最能体现针灸特点的经络辨证及以经典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的体质辨识作为重点;③在治疗·上,大都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进行身心并治的全面调理,重视经络治疗;④在针法上,以轻浅刺激为主,常结合多种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疗效。第五部分美国当代主要针灸流派现状的调查研究本部分的调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的内容:1、美国针灸及东方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本研究以普查的形式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咨询及查阅各院校教学大纲,调查美国针灸及东方医学院校理事会(CCAOM)属下的54所院校有关针灸流派的课程设置状况,比较各针灸流派在针灸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以了解各针灸流派在美国针灸中所处的地位。调查结果表明:从收到反馈的51所院校有关美国主要针灸流派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TCM针灸为大多数针灸院校教学中的主体,除个别院校以非TCM针灸为主体教学外,大多数院校将各非TCM针灸流派列为主体教学之外的必修或选修课,加上课外及继续教育课程中有关各针灸流派的讲座,使得美国本土毕业的针灸师具有了兼容多种不同文化背景针灸流派的知识结构。2、美国主要针灸流派应用现状的调查本调查以CCAOM属下的54所针灸及东方医学院校校友会及美东,美西主要针灸学会的不同族裔、不同教育背景的针灸师为对象,通过网络调查及书面调查结合的形式,调查美国不同针灸流派诊疗方法的临床应用状况。以了解不同族裔及教育背景对针灸流派选择的倾向性、各针灸流派在针灸临床应用中所占的比重及与常见病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调查中共收回来自24所美国针灸院校的校友及3个主要针灸团体会员的297份问卷。结果显示:①参与此次调查的人员大多(80%以上)为接受过硕士以上专业培训的、富有临床经验的针灸师。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针灸专业的培训除中国外大多是在美国完成的(76%)。对TCM针灸认知的普及度最高,但其中80%以上的问卷填写者同时亦对美国的其他针灸流派有所了解,其中来自欧洲及美国本土的问卷填写者对美国各针灸流派的了解明显高于来自亚洲的中国及韩国的问卷填写者;②99%以上的问卷填写者接受过TCM针灸教育外,他们中的半数以上亦接受过五行体质针灸流派及董氏、谭氏针灸的培训,其次为日本针灸、扳机点针灸及韩国针灸;③临床上大多数人选择多种针灸流派的诊疗方法并用,其中以TCM针灸、董氏、谭氏针灸、扳机点针灸、五行体质针灸及日本针灸最为多见,但TCM针灸常常为首选;④本研究的临床常见病调查显示,痛症为最常见病症,其次为情志病及妇科病。这与美国针灸市场的常见病分布相符。痛症在美国各针灸流派的临床实践中均占重要地位,其中以扳机点针灸及医学针灸更为显着。而在以五行体制针灸及针灸物理医学为主的针灸诊所中情志病于业务量中所占比重较高;⑤大部分问卷填写者对进一步学习来自中国的TCM针灸(87%有兴趣)及董氏奇穴,谭氏平衡针灸(91%有兴趣)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总之,美国的多元文化孕育了美国针灸流派的多样性,以上两个调查显示美国的针灸自70年代针灸热之后经过40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一个适合本国特点的从教学到临床以TCM针灸为主体、兼容不同针灸流派的初级体系第六部分美国针灸流派形成发展历程对海内外针灸发展的启示在回顾以上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美国本土针灸的特点,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影响美国针灸流派形成发展的因素。提出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躯体与精神的碰撞与结合,形成了美国本土化针灸躯体、精神、心灵并治,以人为本的诊疗特色。其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得出的经验为海内外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第七部分美国针灸流派前景展望从技术、社会、文化多个层面分析影响美国针灸流派发展的因素。指出对于今后美国针灸的发展来说,①从技术层面,需找寻传统与科学之间的平衡点,摒弃门户之争,才能共同发展;②从社会文化层面,需提高素质、缩短差异,争取权益,才能融入主流社会。结语1.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和结果,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的多元文化孕育了美国针灸流派的多样性,经过40年的发展,美国针灸已形成一个从教学到临床适合本国特点的、以TCM针灸为主体,兼容不同针灸流派的初级体系。2.美国针灸在本土化整合过程中,经过中为西用、古为今用的变通,形成了一套形神兼顾、以人为本的诊疗模式。美国针灸流派形成发展过程中所摸索出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3.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美国针灸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只有通过提高素质、争取权益,才能融入主流社会,为中医针灸在海外的发展作贡献4.本论文的创新点:通过文献整理结合数据调查,首次对美国的针灸流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1)首次多层次地按理论来源及传入途径将美国针灸流派进行分类,并对TCM的概念提出广义及狭义之分;(2)首次系统比较及整理美国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概括出美国针灸形神兼顾、以人为本的诊疗模式;(3)对美国针灸流派现状的调查补充了迄今类似研究的不足,将美国针灸流派与文化背景挂钩,初次进行了流派与常见病相关性的研究。

郭妍[6](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赵璟[7](2017)在《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是我国针灸教育转型的重要阶段,此时众多的针灸教育家为传承和传播针灸学术,创办针灸学校,撰写针灸教材,对建国后针灸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教育进行了考察,虽或多或少涉及到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讨论,但是全面系统研究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成果尚缺如。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分析,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办学形式、针灸教材的考察,探讨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经络腧穴学、刺灸法及治疗学的演变,分析针灸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建国后针灸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背景作了简要回顾,考察了民国时期针灸教育从传统的师承模式向学校教育转型的过程,同时列举了影响近代中医教育的相关历史事件。其后,借针灸教育形式的转型,分析学历教育、函授班、短期班等办学形式的特征。总体而言,学校教育以正规学历教育为主,其学制较长,学历层次划分不统一;中医学校针灸课程地位不凸显,针灸学校针灸课程分化,均参照了西医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有了明确的进度安排,渐趋规范化、实用化;注重针灸临床实习。函授班,多数由学校附设,亦有学生创办;教材与面授班相同,不过相对局限,较少涉猎他科知识;学制短,毕业考核简单。短期班有专修班、讲习班及训练班等形式,专修班及讲习班仅为更简便地速成针灸,训练班则是在战时缺医少药的背景下产生的。本文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由各县选送学生者,招生对象良莠不齐;构建针灸课程体系框架的同时,注重临床实习;除少数学校教授传统针灸理论之外,多数学校吸纳了西学内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教育模式在建国后基本得以延用,特别是为针灸系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探析学校针灸教育办学形式、分析民国时期针灸学校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在不同学校、不同办学形式下针灸教材体例和内容有较大差异。笔者回顾历代针灸教材,梳理民国时期医学教材编修过程,收集当时67种针灸教材,并据其体例,划分为早(1912-1927)、中(1928-1939)、晚(1940-1949)三期。早期教材以传统类针灸教材为主,多数体例单一,内容侧重于经络腧穴,初步引入了近代科学理论;中期教材体例以"西医版块+针灸学版块"和"总论→经穴→手术(刺灸法)→治疗"两大模式为主,内容上融入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知识,注重临床实用性,仍有部分教材依旧沿用传统针灸理论;晚期教材体例以"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学、治疗学"为主,或在原有"总论→经穴→刺灸术→治疗学"的体例中加入诊断学内容,或为"总论→孔穴学→治疗学"体例,内容上延续和完善了中期教材中西汇通特点,更具科学性,同时重穴轻脉,融入诊断学内容,初步构建了针法、灸法、腧穴、治疗等为核心内涵的针灸学科体系框架。在对教材内容和体例的分析之后,本文阐述了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经络腧穴学、刺灸术、治疗学的理论演变。经络腧穴方面,早期尤为重视,但其选用传统经络腧穴内容,局限于十二经脉的论述。民初"神经"的引入,并未使针灸教材内容产生多大的变化,依旧遵循古法,仅是少数教材粗浅地阐发经络实质,套用西医的骨骼图与脏腑解剖生理,其本身内容并未过多西化。腧穴则在归经、数目方面按传统路径详细考正。中晚期对经脉实质的认识不断更新,由中期单一神经或血管至晚期发展为多种组织;原先不受重视的"奇经八脉",在中期凸显,并结合中西医生理病理内容,将其与淋巴、神经等组织比附。刺灸术在早期不受重视,中期教材中内容上强调针具的革新、温灸器具的引入,列入异于传统的针刺手法、针灸补泻、禁忌理论内容,针灸消毒也作为重要内容写入教材。各部分描述顺序紧紧围绕"针灸操作流程",简明易懂,实用性强。治疗学,早期大多以腧穴主治形式,附列于腧穴的归经、定位之后,侧面反映"腧穴"本身的重要性,强调单穴的临床作用,或以针灸歌赋直接呈现。中晚期体现在采用西医病名,从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学角度来阐释针灸治疗机理、针灸选穴,认识病因、解释病理机制,同时在书写过程中效仿中药处方模式逐渐形成了 "理、法、方、穴"的针灸处方模式。该部分以"心悸亢进症(心悸怔忡)""脚气病"为例,阐述各教材对其疾病分类的归属划分、病因病理的解释及针灸治疗的方法。综合以上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针灸教材、针灸理论的研究,本文继而从中医医事制度革新、日本针灸医学的拥趸、中医科学化的彷徨及针灸教育家的推动等方面分析民国时期针灸教育蜕变的原因,进而结合建国后针灸教育的背景,论述民国时期针灸教育在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方面对建国后针灸教育产生的影响。

张晶[8](2012)在《《针灸大成》的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以《针灸大成》为研究对象,研究该书作者和版本,总结其学术成就,探究学术思想,为传统针灸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依据,开阔思路。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围绕《针灸大成》作者、版本源流、引书引文、学术思想和后世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针灸大成》的成书是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版本流传情况复杂,版本质量参差不齐:该书引文资料丰富全面,并保存部分散佚古籍的内容,汇集明以前主要针灸医籍资料;总结了《针灸大成》的学术贡献、学术特点和对后世影响。结论:《针灸大成》现存版本以李月桂顺治丁酉本、李月桂康熙庚申本、章廷硅乾隆丁巳本版本质量较佳。该书引文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价值并为部分古书辑佚工作提供线索和资料。杨继洲在针灸学术上崇尚经典,重新考订腧穴,对刺法灸法操作均有一定发展,在临证时以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重视辨证,强调针法灸法操作,主张针灸药结合,灵活施治。

刘洋[9](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李莹[10](2015)在《岭南针灸医学发展源流及名家学术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事业的重视,学术流派成为当今中医界研究热点,中医针灸作为中医药国际化的排头兵,并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研究状况更是如火如荼。近年来岭南针灸医学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但纵观这些成果,多注重于某一本着作、某一人物、某一种疗法或某个历史阶段,岭南针灸医学的研究仍处于较零散状态,虽也有个别学者审时度势,对整个岭南针灸医学的发展历程及针灸医家进行了梳理,但多以期刊文献的形式呈现,论述较为简略,并且未对一些规律性的现象进行系统总结。二、研究目的:本论文致力于对岭南针灸医学的发展源流进行系统整理,梳理出针灸名家学术传承脉络,提炼出针灸医家的创新之处和特色诊疗技术,尝试总结出岭南针灸医学的发展规律,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岭南针灸医学进行初步的探讨。三、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主,辅以专家访谈方式进行研究。访谈对象为部分现当代岭南针灸名家或弟子,以期直接获取最准确信息。取材范围遵循学术界约定俗成的“博古约今”原则,即古代人物流寓入岭南,有文献可徵者,皆收而录之,明清以降,则相对约定在岭南核心区域即广东省范围内。(一)文献纳入标准1.参考书籍岭南针灸专着、岭南中医综合性书籍中的针灸部分、记载有岭南针灸医家生平事迹的地方志等。参考书籍列举如下:《岭南针灸经验集》、《岭南中医》、《岭南医学史》、《岭南医学与文化》、《中国分省医籍考》、《岭南医籍考》、《岭南医徵略》、《岭南中医药名家》、《肘后备急方》、《采艾编翼》、《幼幼集成》、《幼幼新书》、《靳瑞针灸传真》、《靳三针临床问答及图解》、《靳三针临证配穴法》、《司徒铃针灸医论医案精选》、《陈全新针灸经验集》、《针挑疗法》、《岭南天灸疗法》等。2.期刊文献以“岭南”、“针灸”、岭南针灸医家姓名等做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建立相关的资料库。3.网络检索通过网络检索查找国家相关政策条文及名医工作室相关信息等。(二)医家纳入标准因时间精力有限,本文仅对代表性医家的学术经验及传承情况进行了梳理。医家的入选标准为:1.古代针灸医家、医籍较少,纳入标准亦随之宽泛,只要从事史料可考证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针灸医疗活动、着有针灸医学专着或大篇幅论及针灸的综合医籍之医家均可纳入研究范围;2.近代选择有着作并且在当时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的针灸医家;3.现代参考《岭南中医药名家》及《岭南针灸经验集》中提到的针灸名家,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家学术思想仍在进一步完善中,故暂未纳入研究。依此标准,筛选出的古代医家有7位:葛洪、鲍姑、刘昉、丘溶、叶广祚、叶茶山、陈复正;近代医家有6位:曾天治、周仲房、梁湘岩、陈主平、苏天佑;现代医家纳入12位:司徒铃、韩绍康、靳瑞、庞中彦、陈全新、杨文辉、张家维、刘炳权、林秀芬、丘汉春、梁庆临、袁业煊。四、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岭南针灸医学发展简史;针灸医家的生平、学术思想和学术传承情况;岭南针灸特色诊疗技术。已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研究的部分,本论文仅作简略介绍,不再赘述,重在总结规律,挖掘岭南特色,并对岭南针灸学术传承问题进行专题性探讨。五、研究结果1.根据学术发展的繁荣程度尝试对岭南针灸医学进行了阶段划分:西周至秦汉属于岭南针灸医学发展的萌芽期,晋代至清代中期属于平稳发展期,清末民初属于没落期,民国后期至现当代属于繁荣期。2.根据岭南针灸医家分布规律:总结出珠三角从古至今都是岭南针灸医学的繁荣地带,粤东和粤西发展情况大致相同,而粤北地区的针灸医学发展较为落后。3.总结出岭南地区的特色疗法有蜂针疗法、挑刺疗法、岭南天灸等。4.总结出古代岭南针灸学术传承主要凭借家传和师承,从近代开始,院校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承方式,现代学术传承方式趋向多元化,家传形式淡化,逐渐被研究生教育、师带徒形式、名医工作室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等方式替代,国际交流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承方式逐渐为针灸学家所推崇。5.对现存的针灸资料进行古今对比,发现岭南针灸具有古代重灸轻针,现代以针为主的特点,同时具有传承、创新、开放、致用等文化特点。六、结论岭南医学之所以能成为地域色彩浓郁的中医流派之一,离不开针灸学的贡献。在一代代岭南针灸医家的不懈努力下,丌创了九针最早源于岭南的历史,岭南医家尊崇经典的同时亦重视民间特色疗法,编撰众多针灸医籍,丰富与发展了针灸学术体系,继而形成了将传承性、创新性、开放性与致用性融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针灸流派,广东地区作为岭南地区的核心区域,地处珠江三角洲,比邻港澳,辐射东南亚,不但在全国逐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优势,为岭南医学甚至整个中医学的推广与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注重实践,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重实践,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循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结果分析
    四、小结
第二部分 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问题提出(Ask)
        (一) 研究背景
        (二) 关键问题
    二、获取证据(Access)
        (一) 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应具备能力的文献研究
        1. 方法
        2. 结果
        (二) 针灸推拿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三、批判评价(Appraisal)
        (一)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价
        1. PBL教学对中医类学生学习影响的效果分析
        1.1 方法
        1.2 结果
        1.3 结果分析
        2. CBL教学在中医药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2.1 方法
        2.2 结果
        2.3 结果分析
        (二) 融合有效证据的循证决策
    四、实施应用(Apply)
        (一) 培养目标
        (二) 培养要求
        (三) 主干学科
        (四) 核心课程
        (五) 主要课程
        (六) 实践环节
        1. 课间见习
        2. 技能训练
        3. 农村、社区医疗见习
        4. 岗前培训
        5. 毕业实习
        6. 毕业考试
        7. 基本学制及修业年限
        8. 毕业总学分
        9. 授予学位
        10. 课程设置
第三部分 以“能力”为导向的针灸推拿人才培养模式的循证评价(Assess)
    一、研究对象
        (一) 研究对象的来源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剔除与脱落标准
        4. 剔除与脱落的处理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设计类型
        (二) 样本量
        (三) 随机方法
        (四) 盲法设计及实施
        (五) 对照
        (六) 教学流程图
        (七) 教学方案
        (八) 观察指标
        1. 一般项目
        2.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九) 质量控制
        1. 学生出勤率的控制
        2. 教师教学质量的控制
        3. 沾染风险因素的控制
        4. 评估考核方式的控制
        (十) 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 一般情况
        1. 入组学生的一般情况
        2. 教学质量控制的一般情况
        (二) 基线情况
        (三) 主要评价指标
        (四) 次要评价指标
        1. 知识学习与获取能力的评定
        1.1 《经络腧穴学》课程考试
        1.2 《刺法灸法学》课程考试
        1.3 《针灸治疗学》课程考试
        1.4 《针灸医籍选》课程考试
        1.5 《实验针灸学》课程考试
        2. 临床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的评定
        2.1 针灸临床病案分析考核成绩
        2.2 刺法灸法技能考核情况
        3. 科研创新能力的评定
        3.1 自主实验设计思路及标书考核情况
        3.2 自主实验完成情况及实验报告考核情况
        3.3 针灸古籍文献评述的撰写评级
    四、小结
讨论
    一、我国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循证医学的起源和循证教育学的发展
    三、循证教育学在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应用
    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概念及其培养体会
    五、关于针灸推拿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界定的探讨
    六、针灸推拿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七、PBL、CBL、RBL教学方法在针灸推拿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 基于问题的学习
        (二) 基于案例的学习
        (三) 基于研究的学习
        (四) PBL、CBL、RBL在教学中的运用体会
创新与特色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与相关材料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进度表
    附件三: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有效教学反馈问卷
    附件四: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控制表
    附件五: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表
    附件六:课题相关照片
    附件七: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流派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传承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含义
        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含义
        三、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一、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源流
        二、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状况
        三、小结
    第三节 近代针灸学术派的研究
        一、上海“陆氏针灸流派”
        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
        三、江苏“澄江针灸流派”
        四、广东“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五、广东“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六、小结
第二章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及发展
        一、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三、小结
    第二节 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影响巨大的近代针灸名医家
        一、曾天治
        二、周仲房
        三、卢觉愚
        四、苏天佑
        五、司徒铃
        六、韩绍康
        七、靳瑞
        八、陈全新
        九、张家维
        十、罗哲初
        十一、罗兆琚
        十二、小结
    第三节 外来医学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影响
        一、东瀛针道
        二、澄江针灸流派
        三、小结
第三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第一节 岭南司徒铃针灸流派
        一、针挑疗法的源流
        二、岭南司徒氏针挑法
        三、岭南司徒氏针挑代表人物
    第二节 岭南传统天灸
        一、沿革
        二、传承脉络
        三、临床应用
        四、成果
    第三节 韩氏候气针法
    第四节 “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第五节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一节 传承脉络
        一、第一代陈宝珊
        二、第二代陈锦昌
        三、第三代陈全新
        四、第四代主要传承人
        五、第五代传承人
        六、小结
    第二节 传承谱系
    第三节 传承体系
        一、传承模式
        二、传承推广
        三、小结
    第四节 流派成果
        一、学术性成果
        二、技术性成果
        三、创新性成果
        四、工作室临床性成果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六、特应性皮炎
第五章 “岭南陈氏针法”
    第一节 “岭南陈氏飞针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飞针”技术操作
        三、传承创新
        四、针刺无痛或微痛理论探讨与实践
        五、“岭南陈氏飞针法”与常用快速进针法
        六、快速进针法现代研究概况
        七、小结
    第二节 “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的技术操作
        三、针刺补泻理论探讨与实践
        四、针刺补泻手法现代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三节 “岭南陈氏导气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操作
        三、行气导气使“气至病所”理论探讨
        四、针刺行气法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的创立及形成
第六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特色
    第一节 学术思想
        一、远近取穴通经络
        二、俞募配穴调脏腑
        三、上下配伍和阴阳
        四、左右思变畅六经
    第二节 诊治原则
        一、强调辨证施针
        二、奉行循经取穴
        三、推崇用穴精简
        四、重视经络辨证
        五、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三节 养生思维
        一、提倡调神宁心,慈俭和静
        二、经络养生
第七章 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文献纳入标准
        三、文献排除标准
        四、资料和数据处理
    第二节 现代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分析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三节 针灸学专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刺治疗失眠的常规用穴
        二、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一、遵循中医学理论,循经选穴
        二、倡导分级补泻特色针法
        三、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六节 总结
第八章 心得与体会
    第一节 讨论
        一、梳理学术流派传承
        二、凝练流派学术思想
    第二节 结果
        一、梳理传承脉络
        二、凝炼特色针法
        三、倡导治神守神
        四、流派传承发展
        五、推广传承模式
        六、凝练学术思想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1.2.1 研究理论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2.1 概念的界定
        2.1.1 “中医药”
        2.1.2 “中医药文化”
        2.1.3 “降噪”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3.2.1 宏观“噪音”源
        3.2.2 宏观“降噪”策略
        3.2.3 微观“噪音”源
        3.2.4 微观“降噪”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5.1.1 翻译的本质
        5.1.2 可译性问题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5.2.1 创新
        5.2.2 局限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针灸学》教材概况
        1. 《针灸学》教材基本情况
        2. 《针灸学》教材多元化
        3. 《针灸学》研究现状
        4. 对外《针灸学》教材概述
        小结
    综述二 古代针灸教材研究概况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针灸学”教材体系
    1.1 基于神经理论的“新针灸学”
        1.1.1 《新编针灸学》知识体系
        1.1.2 《新针灸学》知识体系
        1.1.3 《针灸学手册》知识体系
    1.2 基于经络学说的“针灸学”
        1.2.1 “针灸学”教材体系概述
        1.2.2 “针灸学”教材体系的知识设置
    1.3 以“针灸学”命名的其他参考教材(1949-1961)
    小结
2. 《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
    2.1 第一版至第五版《针灸学》知识体系
        2.1.1 知识体系概况
        2.1.2 第一版与第二版教材的知识体系比较
        2.1.3 《针灸学》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的特点
    2.2 第六版至第九版《针灸学》知识体系
    小结
3. 古代针灸教材知识体系
    3.1 古代针灸教材
    3.2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及其知识体系
        3.2.1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概况
        3.2.2 《针灸甲乙经》知识体系
    3.3 《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知识体系
    3.4 《政和圣济总录》知识体系
    小结
4. 古今教材知识体系比较
    4.1 古代教材对《针灸学》知识体系的影响
    4.2 《针灸学》知识体系对于腧穴排列的影响
    4.3 《针灸学》对于腧穴知识的影响
    4.4 《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的层级设置
        4.4.1 不同类型《针灸学》知识体系比较
        4.4.2 对外教材知识体系举例
    小结
5. 《针灸学》知识体系影响因素
    5.1 背景因素概述
        5.1.1 地域资源
        5.1.2 学术传承
        5.1.3 社会因素
        5.1.4 文化传播
    5.2 背景因素与知识体系
    小结
6. 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5)美国当代主要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及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针灸在美国的传入及发展
    1.1 针灸的早期传入,民间局部性流传(19世纪~20世纪70年代)
    1.2 针灸热潮的到来,针灸合法地位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叶)
    1.3 立法、保险、教育、科研齐头并进,第二次针灸热潮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叶21世纪)
    1.4 小结
    参考文献
2 美国主要针灸流派的形成及分类
    2.1 美国针灸流派的形成
    2.2 美国针灸流派的分类
    2.3 小结
    参考文献
3 美国当代主要针灸流派的研究概况
    3.1 有关TCM针灸及医学针灸的研究
    3.2 有关五行体质针灸的研究
    3.3 有关日本针灸的研究
    3.4 有关韩国针灸的研究
    3.5 有关扳机点针灸的研究
    3.6 有关针灸物理医学的研究
    3.7 有关美国针灸流派的研究
    参考文献
4 美国主要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
    4.1 美国TCM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
        附1 董氏奇穴针灸的诊疗特点
        附2 谭氏平衡针灸的诊疗特点
    4.2 美国五行体质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
    4.3 美国日本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
    4.4 美国韩国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
    4.5 针灸物理医学流派的诊疗特点
    4.6 医学针灸流派及扳机点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
    4.7 美国主要针灸流派诊疗特点的总结及比较
    参考文献
5 美国当代主要针灸流派现状的调查研究
    5.1 美国针灸及东方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
    5.2 美国主要针灸流派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5.3 小结
    参考文献
6 美国针灸流派形成发展历程对针灸学发展的启示
    6.1 中为西用,自我发展
    6.2 崇尚经典,古为今用
    6.3 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化诊疗
    参考文献
7 美国针灸流派前景展望
    7.1 百家争鸣,取长补短,求共同发展
    7.2 缩短差异,争取权益,融入主流社会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篇
    附1 发给各针灸院校调查有关针灸流派课程设置的电子邮件
    附2 网络调查样表
    附3 邀请参与美国主要针灸流派应用现状的调查的邀请信(COVER LETTER)
    附4 参与调查同意书
    附5 填写说明
    附6 美国针灸流派应用调查表

(6)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3.1 期刊生存状态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3.2 期刊刊期情况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7.1.1 总体历程分析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学术史回顾
        1.1 近代中医教育研究
        1.2 民国针灸医籍的整理
        1.3 民国针灸教育家的研究
    2 前言
        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背景
    1 新式医学教育形式的兴起
    2 影响近代中医教育的历史事件
        2.1 民国政府推行的中医教育政策
        2.2 边区中医教育
    3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学校针灸教育形式
    1 学历教育
        1.1 学制学历
        1.2 课程设置
        1.3 教学内容
        1.4 临证实习
    2 函授班
        2.1 函授班的兴起
        2.2 函授班特点
    3 短期班
        3.1 专修班、讲习班等
        3.2 训练班
    4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
    1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概述
    2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特点
        2.1 办学模式
        2.2 招生
        2.3 课程设置
        2.4 教学内容
    3 小结
    附: 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针灸教育特点
第四章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
    1 历代针灸教材回顾
    2 中医教材编修
        2.1 多方争鸣
        2.2 两次教材编辑会议
        2.3 中央国医馆选编教材
    3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种类
    4 各时期民国针灸教材特点
        4.1 早期针灸教材
        4.2 中期针灸教材
        4.3 晚期针灸教材
    5 小结
第五章 新式教育导向下针灸理论的变化
    1 经络腧穴
        1.1 早期教材
        1.2 中晚期教材
        1.3 小结
    2 刺灸术
        2.1 早期教材
        2.2 中晚期教材
        2.3 小结
    3 治疗学
        3.1 早期教材
        3.2 中晚期教材
        3.3 小结
    4 新式教育下针灸理论特点
        4.1 针灸教学内容分层化与规范化
        4.2 针灸科学化依旧环绕于少数群体中
第六章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影响因素
    1 中医医事制度的革新
        1.1 历史衍生下的医政改革
        1.2 官方医学考试
    2 日本针灸医学的拥趸
        2.1 效日本"废医"
        2.2 针灸学校教育模式
    3 中医科学化的彷徨
        3.1 中医科学化定义与争论
        3.2 科学化历程
    4 针灸教育家的推动
    5 小结
第七章 对建国后针灸教育的影响
    1 建国后针灸教育特点
        1.1 办学形式
        1.2 教学内容
    2 民国针灸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目录
    附录二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家
    附录三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摘要
    附录四 建国后针灸教材目录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针灸大成》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大成》作者考
    1 《针灸大成》作者考查
    2 杨继洲生平经历
第二章 《针灸大成》版本研究
    1 现存版本概况
    2 重要版本简介
        2.1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赵文炳作序之首刊本
        2.2 清顺治丁酉年(1657年)李月桂重修本
        2.3 清康熙庚申年(1680年)李月桂重刻本
        2.4 清顺治、康熙年间递修本
        2.5 清乾隆二年丁巳年(1737年)章廷珪重刊本
        2.6 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缩印本
        2.7 1993年岳麓书社影印本
第三章 《针灸大成》引书引文研究
    1 《针灸大成》引书考
        1.1 《针灸大成》所引存世医书考
        1.2 《针灸大成》所引亡佚医书考
    2 《针灸大成》引书类别
        2.1 序文引书
        2.2 正文引书
        2.3 注文引文
    3 《针灸大成》称引方式
        3.1 称引全名
        3.2 以姓氏人称代书名
        3.3 泛指
    4 《针灸大成》引书勘误
    5 《针灸大成》转引文献考察
        5.1 直接引用书籍
        5.2 间接引用书籍
        5.3 关于《针道源流》篇的引书考证
    6 《针灸大成》引文的价值
第四章 《针灸大成》学术思想研究
    1 《针灸大成》内容结构
    2 《针灸大成》学术贡献
        2.1 明以前针灸学百科全书
        2.2 图文并茂,对腧穴理论有一定发挥
        2.3 广集针法,对针法理论有一定发挥
        2.4 广集灸法,形成灸疗操作技术的规范
    3 杨继洲学术特点总结
        3.1 崇尚经典,勤求古训,以《内》《难》为理论渊源
        3.2 临床详细诊视,重视辨证,灵活施治
        3.3 临证重视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3.4 重视针刺补泻,强调手法操作
        3.5 形成自身临床灸疗特色
        3.6 倡导针灸药并重,医术全面
        3.7 治病求本,重视脾胃
第五章 《针灸大成》对后世影响
    1 《针灸大成》学术思想形成的意义
    2 《针灸大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1 突出临床实践的着书体例被广泛借鉴
        2.2 经络腧穴的理论阐述被承袭沿用
        2.3 刺法灸法操作渐成规范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9)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岭南针灸医学发展源流及名家学术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岭南针灸流派发展背景
    第一节 中医对学术流派的认识
    第二节 研究地域医学的必要性
    第三节 岭南针灸医学发展趋势
第二章 岭南针灸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岭南针灸的起源及萌芽
        一、针法起源
        二、灸法起源
    第二节 古代岭南针灸学发展概况
        一、秦汉时期
        二、晋唐时期
        三、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第三节 近代岭南针灸学发展概况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创办社团、学校及杂志
        三、澄江针灸及海外医学对岭南针灸的影响
    第四节 现代岭南针灸学发展概况
第三章 岭南针灸医家及其成就介绍
    第一节 古代针灸医家及着作介绍
        一、葛洪与《肘后备急方》
        二、鲍姑与红脚艾
        三、刘防与《幼幼新书》
        四、丘溶与《重刻明堂经络前图》等
        五、《采艾编》和《采艾编翼》
        六、陈复正与《幼幼集成》
        七、清代其它针灸医籍
    第二节 近代岭南针灸医家及着作介绍
        一、曾天治
        二、梁湘岩
        三、周仲房
        四、苏天佑
        五、陈主平
        六、卢觉愚
    第三节 现代岭南针灸医家及成就简介
        一、司徒铃
        二、韩绍康
        三、庞中彦
        四、靳瑞
        五、张家维
        六、陈全新
        七、杨文辉
        八、袁业煊
        九、刘炳权
        十、林秀芬
        十一、梁庆临
        十二、丘汉春
第四章 岭南针灸特色诊疗技术
    第一节 岭南蜂针疗法
    第二节 岭南天灸
    第三节 岭南针挑
    第四节 岭南针灸治疗瘟疫概况
第五章 岭南针灸流派探讨
    第一节 岭南针灸流派形成的地域性
    第二节 岭南针灸医家学术源流
        一、学术源流阶段划分
        二、岭南针灸医家学术渊源
        三、岭南针灸医家学术传承
        四、靳三针疗法的学术传承
        五、岭南针灸传承的海外发展
    第三节 岭南针灸医学发展特点
        一、古代重灸轻针,现代以针为主
        二、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征
    第四节 岭南针灸医学存在问题探讨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注重实践,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循证研究[D]. 陈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2]“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D]. 罗健雄(Law Kin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D]. 孙海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5]美国当代主要针灸流派的诊疗特点及现状的研究[D]. 郑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4)
  • [6]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D]. 赵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针灸大成》的文献研究[D]. 张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9]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10]岭南针灸医学发展源流及名家学术传承研究[D]. 李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注重实践,提高针灸教学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