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落水坝工程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广东省部分落水坝工程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一、广东省部分水坠坝工程事故的原因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游尚志[1](2020)在《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交通运输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缩影,是体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元素。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水平有利于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但是,随着顺德区经济蓬勃发展和科技进步,带动交通运输产业推进,社会车辆数量大幅提升,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首先介绍了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研究背景,点明研究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研究意义,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得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研究趋势,提出研究内容及目的,并归纳相关概念及理论,包括行政执法、交通运输的概念,以及整体性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搭建研究理论框架。顺德区镇两级作为政策的执行者,是落实行政执法工作的主体,本文选择以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下简称顺德区环运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以案例分析法开展研究工作,对大部制改革后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执法主体、执法对象、执法内容、执法措施和执法成效等基本面进行介绍,结合对执法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调查成果,探究出当中存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依据不足、部门沟通困难、执法体制紊乱等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得出问题形成原因有执法保障不足、法律法规建设存在滞后性、缺乏协作机制、机构改革不到位,然后借鉴珠海市、桂林市、临沂市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经验,最后提出完善当前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措施,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法规建设、加强多元主体协作参与执法和进一步完善机构改革。

陈彦明[2](2020)在《广东省中小型水厂扩建工程方案研究 ——以中山黄圃水厂为例》文中认为90年代初,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中小城镇都建设了水厂,肩负起城镇经济发展保障的任务。经过20多年的运行,这些中小城镇水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取水口设置较分散,水源地保护难度较大,极易受突发水质污染影响等,另外由于工艺更新不及时,设备老旧、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落后等问题也比较常见。本文以位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市黄圃水厂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中小城镇水厂改扩建的优化方案,以期对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黄圃水厂所在中山市黄圃镇为工业小镇,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制造业发达,设置有多个工业区,工业用水较多,昼夜供水差距大。自1992年投产至今,已安全运行了27年,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多年来我国城市净水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新型水泵、阀门、变配电设备等制造技术有了显着提高,给排水、建筑结构及电气等相关专业国家标准、规范等也做了大量修编,对城镇水厂供水可靠性、技术安全性、水质稳定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圃镇水厂设计、建造于90年代,已不能满足现行供排水行业要求的现代化城市供水厂相关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量需求,水厂扩建工程要求能够实现供水稳定可靠,以及符合现代化城市供水厂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通过对黄圃水厂水质数据、运行参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案。具体包括:(1)优选取水水源,根据新水源地的水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扩建水处理工艺;(2)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增加了污泥处理系统;(3)进行了水厂的自动化改造以提高管理运行效率。课题针对中小型水厂改扩建工程面临的典型问题展开,成果可供类似水源和面临相似困境的水厂参考,有较好的工程实践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付搏涛[3](2020)在《满洲里宏基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洪水作用下溃坝数值模拟》文中认为随着选矿工艺不断改善,金属矿石经洗选后产生的尾砂粒径越来越小,极端环境条件的出现以及安全管理的松懈,特别是“头顶库”的存在,为防范化解尾矿库风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尽管近年来针对尾矿库的治理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现有成果在实际运用中较少,多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对尾矿库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容易掺杂主观因素。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较少,并且参数选取单一,缺少数据对比,无法真实反映尾矿库运行情况,特别是对于尾矿坝溃决后尾砂流影响范围的计算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宏基尾矿库现状条件下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对影响尾矿坝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计算尾矿坝分析剖面的安全系数,模拟尾矿坝溃决后尾砂流影响范围,给出尾矿库后期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建议。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采取现场调研、资料查阅、数据收集、理论分析等方式,梳理近年来尾矿坝失稳溃坝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宏基尾矿库的实际情况,辨识与分析影响尾矿坝稳定的危险因素。(2)根据宏基尾矿库勘察相关资料、地层地质情况,结合工程水文地质特征条件,选取尾矿坝剖面,按照坝体原始地形、地层界限及尾矿分区情况建立尾矿库坝体计算模型,并计算宏基尾矿坝正常工况和洪水工况下渗流量和安全系数。(3)运用GDEM-PDyna颗粒动力学仿真系统建立宏基尾矿库坝体及周边环境三维模型,结合洪水工况下渗流量和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对宏基尾矿库进行溃坝后的尾砂演进范围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仿真,得出溃坝后砂流途经下游敏感点断面的的流速和淹没深度数据,分析尾矿库溃坝后尾砂流对下游居民工业设施的影响。(4)通过研究分析影响宏基尾矿坝稳定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合渗流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以及溃坝后砂流途经下游敏感点断面的的流速和淹没深度,对宏基尾矿坝的运行维护和下游居民安全避险提出对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徐慧[4](2020)在《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承载着1800多万人,年产生活垃圾400万t以上。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填埋场建设运行的数量日益增多,填埋场作为目前该区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设施,已经遍布高原。当前,由于填埋场设施设备建设不健全,运行管理过程不规范,填埋场运行和稳定化时间长,二次污染日益凸显,导致填埋场环境风险逐渐增加。鉴于青藏高原寒旱低氧,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并且是我国及东南亚多条主要江河的源头区,被称为“亚洲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结合青藏高原的特点,以及填埋场的污染现状,构建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对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潜在风险源-污染物迁移途径-潜在风险受体的全过程分析,社会-经济-技术的多角度考虑,以专家问卷调查、层次分析为研究方法,构建了青藏高原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并开展案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青藏高原填埋场附近地下水已受到硝酸盐(PI=1.87)、氟化物(PI=1.12)、重金属Pb(PI=1.14)的轻微污染;附近地表水主要受到TN(PI=1.12),TP(PI=1.4)的轻微污染;附近土壤受高背景As的影响明显,其中Hg的地积累指数偏高(1<Igeo≤3)。(2)构建了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风险按高(Ⅰ,7<P≤10)、较高(Ⅱ,4.5<P≤7)、中等(Ⅲ,2<P≤4.5)、较低(Ⅳ,1<P≤2)、低(Ⅴ,0<P≤1)5个等级划分,并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分级。评价体系中,准则层1包括潜在风险源(权重为58.27%)、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权重为29.4%)、潜在风险受体(权重为12.33%);准则层2中潜在风险源包括填埋场特征(权重为35.79%)、填埋场管理(权重为22.49%);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包括水-土中的迁移(权重为16.07%)、大气中的迁移(权重为8.41%)、迁移距离(4.92%);潜在风险受体包括生态系统(权重为8.99%)、人类社会(3.34%),以及指标层中的16个指标。(3)评价指标权重受专家职业类别、从业地域、从业经验影响明显。职业类别上: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更重视潜在风险源、行政管理专家更重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企业固废技术专家更重视潜在风险受体;从业地域上:西藏地区专家更关注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从业经验上:资深专家更关注潜在风险源。最终确定以资深专家的指标权重为评价依据。(4)评价了LS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其环境风险指数为:5.71,风险处于较高水平。主要由于入场垃圾特性其它类(包含有害垃圾)组分偏高、填埋场设施设备维护较差、填埋场管理不规范导致。(5)提出强化监管力度,提升填埋场管理水平;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入场;提升填埋场市场化运行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技术人员能力,制定详细的管理规范等风险防范措施。

刘畅[5](2020)在《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以食为天,水为食之先。”水对我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中国更是“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海河水系作为我国七大水系之一,作为我国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却也是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从当前我国深化对大江大河治水战略地位的认识和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认识中突出重点流域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着力解决好重点流域突出水环境问题,其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保障公众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本篇论文以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头导论部分梳理了我国近十年主要政策导向,理论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概述,首先从不同角度归纳了饮用水水源地的定义,再以时间和立法为脉络梳理了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以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的法律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第二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提出问题,包括了四个方面问题即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缺失科学的管理体制、有待改善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有待加强的追责体系和承担方式。第三章是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在法律制度和具体措施方面的可取之处。第四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制度体系、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饮用水水源地的规划保护和强有力的法律责任体系和承担方式。最后结语对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认识到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继续努力的方向。

吕家齐[6](2019)在《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预防研究》文中认为推进船舶水污染预防工作任重道远,影响船舶水污染预防工作的因素众多,分析、排列影响这些因素,找出关键性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归纳了西江肇庆段的通航环境、水上交通、船舶及货物、水上交通事故、溢油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然后参考交通运输部《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结合内河航运发展中人、船、货物、环境、管理是航运安全的基本要素,综合考虑西江肇庆段的气象水文条件、交通安全状况、辖区内船舶船况以及载运货物的的理化特性等影响因素,建立一个由27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把27个相互关联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征求海事部门船舶防污专家、海事部门通航业务专家、引航员、资深船长及航运公司航务经理等人员的意见,对各因素的进行赋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软件Yaahp,计算出27个因素所占权重大小。最后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当前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风险度进行评价,得出当前该水域船舶水污染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度。本文依据指标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找出影响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预防工作的关键因素。结合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预防工作的关键因素,分析每一个关键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西江肇庆段水污染预防工作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希望此文对当地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能有效推动当地绿色航运长效发展,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苏映喜[7](2019)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HJGB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文中提出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组成部分,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近十年来更是得到了国家、地方政府、民间资本等多层面的重视和大力投入,每年都有约25000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投资规模、建设规模快速增长。由于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项目投资多、建设规模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在工期、投资、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需要加以及时的识别和管理,否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取得显着的成绩,关于风险的管理理论及应用研究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安全、质量、工期、经济等方面的风险管理研究也逐步开展。在加入WTO以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的风险管理研究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分析方法及计算软件工具等都有学者涉足,已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但是相应的理论方法与各类水利工程案例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则较少,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因此,本文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而且风险程度也比较高的水利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应用研究在当前的国情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查阅大量关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国内外文献,在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的优势,并通过利用01标度法建立影响关系矩阵来对模糊层次分析法所形成的权重向量结构加以调整和优化,促使其准确度有效提升,呈现出检验步骤更为简洁、调整操作更加容易、判断理论依据更为科学等特征。确立了水利工程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对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梳理,分别从水利工程子系统和工程建设的相关方能力、物资材料、各方的管理监督、自然条件两方面建立层次评价模型。通过专家调查问卷法收集专家对HJGB水利枢纽工程的工期风险和质量风险的相关因素的数量标度,运用改进后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建立的水利工程工期和质量风险评价模型对位于广东省东部主干流韩江中游的HJGB水利枢纽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风险进行评价分析,证实了本文运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王立娟[8](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为一矿业大国,非煤矿山数量众多,与之配套的尾矿库设施数量巨大,截止到2018年,全国尾矿库的数量达7400余座。尾矿库既是矿山企业重要的生产设施,也是矿山企业最大的危险源。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尾矿库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尾矿库事故具有空间体量大、风险点多,关联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对周边的居民点、厂区以及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尾矿库风险管控受限于经济、矿山地理位置、危险源规模、尾矿库结构等,使得传统的人工地面调查方式容易形成监察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地面调查的效率和精度,难以及时地发现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区域性安全风险。因此,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观测技术手段,研究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探索实现尾矿库地灾重大危险源全面、快速、高效、精确地监测以及可靠的安全评估,对提高非煤矿山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分析多种前沿观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以尾矿库为代表的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技术。并以攀西地区万年沟尾矿库为例,结合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特性,获取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关键指标参数和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多期次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了尾矿库和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全方位动态监测,以精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尾矿库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尾矿库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根据监测和排查结果,对万年沟尾矿库开展了现状风险性评估。最后对极端假设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并探讨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的建设。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详细分析各类型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对各数据类型、尺度、格式等信息进行匹配、融合处理,以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客观现状为基础,运用多种数据源协调集成优化的思想,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2)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在深入了解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低空航摄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接反映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坝体表面位移、库区面积、干滩长度、干滩反坡比等)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结合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相关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万年沟尾矿库现状处于健康运行状态。(3)尾矿库上游汇水区界线、最终堆排范围界线以及事故可能径流区域界线等影响尾矿库安全的环境要素共同确定了尾矿库周边安全环境动态监测的范围。结合该范围内多期次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提出了适用于矿山及其周边区域监测的面向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方法(ELM-OB),并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范围排查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对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尾矿库周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能力。(4)基于无人机航空影像对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内的地质灾害点共65处,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尾矿库库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甄别出其中一处滑坡正处于缓慢蠕滑变形的阶段,判断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北斗定位监测技术对滑坡点开展了实时监测。(5)综合考虑影响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稳定的因素,从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角度出发,结合万年沟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强制性稳态指标(K)、基础保障性指标(P)以及高风险动态指标(D)为核心的重大危险源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得到万年沟尾矿库风险性低的评估结果。对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风险承载区,即尾矿库下游支沟与安宁河相接地带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尾矿库风险性评价结果,最终得到万年沟尾矿库综合风险分布图。(6)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方式分别对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运用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坡度、坝高和坝体材料与坝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多源数据融合生成的尾矿库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FLAC-3D分析不同堆排高度下,尾矿库坝体应力场分布和位移情况,深入分析了坝体堆排高度与坝体变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堆排高度下坝体的稳定性。通过FLO-2D对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发生后准确的影响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处的泥石流流速和堆积厚度。(7)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成果,构建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全域监管体系。在实现区域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的同时实现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流程化。

詹朝曦[9](2019)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城市快速路因其能够提供大流量、长距离、快速的城市交通服务,而成为缓解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全过程中,也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快速路建设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建设工期,尽早发挥建设功能,对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不仅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和建设质量,还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日常出行,而倍受社会关注。由于城市快速路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交通干扰大、影响因素多和建设时序复杂等特点,给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导致项目建设工期难以合理确定和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城市快速路建设的标准工期定额,导致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缺乏标准和依据,项目建设工期目标制定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建设工期要么过长,要么不科学的压缩。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迫在眉睫,亟需对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合理工期预测、工期合理性评价展开研究。本文基于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理论,运用系统分析、回归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识别,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及合理性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工程建设工期的相关影响因素,基于等级全息模型理论,构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初选集,利用问卷调查,结合专家对工期风险效度的评估,采用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过滤、评级,剔除非关键影响因素,得到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集;其次,本文综合分析城市快速路的建设特点和施工条件,基于考虑工期影响因素的风险效度,通过熵权法和三角模糊数法,构建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厦门气候特征和建设环境,借鉴广东省市政工程工期定额,采用线性回归法,进一步构建适合厦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预测模型;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筛选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采用结构熵权法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最后,对厦门某城市快速路建设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本文所构建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是有效的。同时,提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控制措施建议。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来探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问题,扩宽了项目建设工期的理论研究范围,深化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内涵;其次,基于工期综合风险效度理论和专家证据理论,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并做了实证检验,丰富了项目时间管理的理论研究;最后,在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中,突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的特殊性和专家工程经验及类似工程经验在工期研究中的重要性,从系统内和系统外角度较全面、客观地识别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科学预测与合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做好项目时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证据。本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与评价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应用指导价值。

杨光华[10](2018)在《广东水科院岩土专业发展与我国岩土工程技术的若干进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水科院")在岩土工程技术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对促进我国岩土工程技术进步方面所做的贡献。在土的本构理论方面提出了广义位势理论,促进了岩土塑性力学的发展;在深基坑工程方面,提出了增量法,已成为我国工程设计普遍应用的方法,提高了我国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水平;在桩基、地基设计方法方面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对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了作用;在边坡稳定分析与评价方面,提出了应力位移场的分析评价方法,可以更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边坡;在水闸软土地基处理方面,提出了变形控制的复合地基方法,在解决深厚软土水闸地基处理方面得以广泛应用,解决了桩基底板易脱空的难题;较早开展了断柱顶升的房屋纠偏工作;此外还参与了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广州地铁、东深供水工程、北江大堤达标加固等重大工程的科研和咨询,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成为我国岩土工程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广东省部分水坠坝工程事故的原因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部分水坠坝工程事故的原因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文献综述
        3、文献述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目的及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
        2、研究目的
        3、创新之处
一、基本概念界定、基础理论概述及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界定
        1、行政执法
        2、交通运输
        3、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概述
    (二)基础理论概述
        1、整体治理理论
        2、协同治理理论
二、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现状分析
    (一)顺德区城市现状
        1、顺德区城市面貌
        2、顺德区经济实力
        3、顺德区交通状况
    (二)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框架
        1、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概括
        2、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主体
        3、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对象
        4、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内容
    (三)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措施
        1、开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行动
        2、落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定职责
        3、非现场执法科技建设
        4、执法案件年度考评制度
    (四)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成效
        1、执法重心下移
        2、执法效能提升
        3、执法经费保障
        4、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调查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2、调查的初步结论
        3、访谈提纲
    (二)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存在问题
        1、执法力量薄弱
        2、执法依据不足
        3、部门沟通困难
        4、执法体制紊乱
    (三)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问题的原因分析
        1、执法保障不足
        2、法律法规建设存在滞后性
        3、缺乏协作机制
        4、机构改革不到位
四、国内城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经验借鉴
    (一)国内城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经验
        1、珠海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经验
        2、桂林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经验
        3、临沂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经验
    (二)对顺德区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借鉴
        1、组建综合执法主体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3、开展多元主体执法
        4、实施垂直管理模式
五、完善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对策
    (一)完善执法队伍保障机制
        1、完善执法人员录用及退出制度
        2、强化执法队伍的业务培训
        3、加强执法保障
    (二)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法规建设
        1、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2、完善法规建设
        3、规范处罚裁量权
    (三)加强多元主体协作参与执法
        1、行政执法决策参与
        2、行政执法活动参与
        3、行政执法监督参与
    (四)进一步完善机构改革
        1、机构改革前充分调研
        2、理顺区镇两级执法分工
        3、组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主体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广东省中小型水厂扩建工程方案研究 ——以中山黄圃水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扩建水处理工艺研究状况
        1.2.2 污泥处理工艺研究状况
        1.2.3 水厂自动化改造研究状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圃镇概况与供水现状分析
    2.1 黄圃镇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
    2.5 项目建设条件
        2.5.1 对外交通现状
        2.5.2 给水现状
        2.5.3 排水现状
    2.6 黄圃镇水源现况
    2.7 黄圃镇供水概况
    2.8 黄圃镇供水厂现况
    2.9 黄圃水厂存在问题分析
        2.9.1 现有水源水质
        2.9.2 供求问题
        2.9.3 氯库建设
        2.9.4 清水池规模
        2.9.5 排泥水处理系统
        2.9.6 自动化水平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扩建工程的规模确定和建设目标
    3.1 给水量规模预测
        3.1.1 远景用水量预测
        3.1.2 远景用水量校核
        3.1.3 供水规模确定
    3.2 水质目标
    3.3 水压目标
    3.4 工艺专业设计目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处理工艺的确定
    4.1 水处理工艺系统方案
        4.1.1 絮凝沉淀工艺选择
        4.1.2 过滤工艺选择
        4.1.3 消毒工艺选择
        4.1.4 应急处理技术
    4.2 排泥水处理工艺系统方案
        4.2.1 排泥水处理工艺流程
        4.2.2 国内净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工艺统计分析
        4.2.3 排泥水浓缩形式论证
        4.2.4 脱水工艺论证
        4.2.5 干泥量计算
        4.2.6 脱水泥饼的处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5.1 主要工程内容
    5.2 水厂工艺流程
    5.3 总平面布置
        5.3.1 总平面内容与主要指标
        5.3.2 絮凝平流沉淀池下叠清水池
        5.3.3 均质滤料V型滤池下叠回用水池
        5.3.4 清水池
        5.3.5 反冲洗及增压泵房
        5.3.6 加氯间
        5.3.7 加药间
    5.4 排泥水处理工艺方案说明
        5.4.1 排泥水调节及浓缩池
        5.4.2 污泥脱水机房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方案
    6.1 自动化需求分析
    6.2 自控系统结构组成
    6.3 系统配置及功能
        6.3.1 投矾间控制分站
        6.3.2 加氯间控制分站
        6.3.3 滤池控制分站
        6.3.4 一期设备控制分站
        6.3.5 污泥处理系统控制分站
        6.3.6 中控室
        6.3.7 检测仪表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满洲里宏基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洪水作用下溃坝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2.2 尾矿坝溃坝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尾矿库概况和危险因素辨识
    2.1 尾矿库基本情况
        2.1.1 尾矿坝基本情况
        2.1.2 尾矿基本性质
    2.2 尾矿库周边关系
    2.3 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危险因素辨识
        2.3.1 洪水漫顶、溃坝
        2.3.2 尾矿坝坝坡失稳
        2.3.3 地震液化
        2.3.4 防渗设施失效
        2.3.5 排洪系统失效
        2.3.6 其他危险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
    3.1 尾矿砂的物理力学性质
    3.2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方法
        3.2.1 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3.2.2 结构稳定性计算方法
    3.3 渗流稳定性计算
        3.3.1 建立渗流分析模型
        3.3.2 计算边界条件
        3.3.3 计算过程及分析
        3.3.4 计算结果分析
    3.4 结构稳定性计算
        3.4.1 结构稳定性计算过程
        3.4.2 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尾矿库溃坝模拟及数值分析
    4.1 尾矿坝溃坝数值模拟方法
        4.1.1 GDEM软件简介
        4.1.2 溃坝计算方法介绍
    4.2 基本假定
    4.3 数值模拟工况设置
    4.4 数值模拟过程及结果
        4.4.1 建模过程
        4.4.2 溃坝范围
        4.4.3 下游敏感点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尾矿库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5.1 危险性预防措施
    5.2 管理预防措施
    5.3 技术预防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填埋场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价
        1.3.1 环境风险识别
        1.3.2 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确定
        1.3.3 层次分析法
        1.3.4 Yaahp软件
        1.3.5 权重计算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2章 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文地质
        2.1.5 社会经济
    2.2 研究区生活垃圾产生与处理处置
        2.2.1 生活垃圾产生
        2.2.2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
    2.3 研究区填埋场现状调查与评价
        2.3.1 地理位置
        2.3.2 调查评价
        2.3.3 评价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3.1 层次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构建原则
        3.1.2 构建思路
        3.1.3 指标筛选与确定
    3.2 层次指标量化
        3.2.1 量化原则
        3.2.2 量化等级
        3.2.3 量化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1 问卷设计与调研对象选择
        4.1.1 问卷设计
        4.1.2 调研对象选择
    4.2 群决策分析
        4.2.1 权重结果
        4.2.2 权重分析
    4.3 权重确定
    4.4 环境风险指数
    4.5 小结
第5章 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应用
    5.1 现场调研
        5.1.1 调查内容
        5.1.2 风险调查
    5.2 环境风险评价
    5.3 风险管控措施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A 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B 专家问卷调查对象统计

(5)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
    一 饮用水水源地概念界定和流域概况
        (一)饮用水水源地相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二 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现状
        (一)国家层面
        (二)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层面
第二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
    一 饮用水水源地法制体系亟待健全
        (一)现行法律体系层次存在缺陷
        (二)专门法律规范存在缺位
    二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亟待明确
        (一)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不合理
        (二)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落后
    三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亟待完善
        (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不完备
        (二)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制度不成熟
    四 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亟待加强
        (一)法律责任处罚力度薄弱
        (二)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单一
第三章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和借鉴
    一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一)域内流域及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二)美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三)日本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四)德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二 域内外外饮用水水源地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借鉴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二)高效的监管体系措施
        (三)健全的应急预警制度措施
        (四)成熟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
第四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建议
    一 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法律体系
        (一)树立科学的饮用水水源地立法理念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规范体系
    二 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一)厘清跨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二)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
    三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
        (一)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度建设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制度
    四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法律责任
        (一)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执法力度
        (二)深化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追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 西江肇庆段现状
    2.1 肇庆市概况
    2.2 西江肇庆段自然环境
        2.2.1 气象情况
        2.2.2 水文情况
    2.3 交通情况
        2.3.1 西江航道情况
        2.3.2 桥梁情况
        2.3.3 港口码头及装卸站
        2.3.4 水上加油站情况
        2.3.5 锚地
    2.4 船舶进出港及货物情况
    2.5 事故情况
    2.6 应急能力建设情况
    2.7 船舶水污染概况
3 西江肇庆段船舶污染风险指标分析
    3.1 建立指标体系
    3.2 船舶污染风险评价指标分析
        3.2.1 通航环境因素
        3.2.2 船员船舶因素
        3.2.3 码头货物因素
        3.2.4 安全管理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4 风险指标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3.4.1 层次分析法
        3.4.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3.5 本文计算及结果
        3.5.1 构建比较矩阵,赋值、计算、检验过程及数据
        3.5.2 计算结果
4 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4.1 单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 实例分析
        4.3.1 建立指标集
        4.3.2 建立风险评价集及模糊评判矩阵
        4.3.3 评价指标权重
        4.3.4 模糊综合评判计算
5 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主要问题分析
    5.1 主要风险因素及排序
    5.2 主要风险因素问题分析
        5.2.1 配套制度问题
        5.2.2 船员责任意识问题
        5.2.3 巡查时间问题
        5.2.4 船员技能经验问题
        5.2.5 航运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执行问题
    5.3 其他风险因素问题原因分析
        5.3.1 危险货物监管的问题
        5.3.2 船舶中船龄船况影响的问题
        5.3.3 能见度、执法人员方面的问题
        5.3.4 接收模式存在的问题
        5.3.5 应急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6 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预防对策
    6.1 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预防主要对策
        6.1.1 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6.1.2 进一步提高船员防污责任意识
        6.1.3 进一步提高巡查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6.1.4 进一步提高船员防污染方面技能水平
        6.1.5 进一步航运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6.2 其他对策
        6.2.1 进一步加强危险货物监管
        6.2.2 进一步提高船况管理和监督水平
        6.2.3 能见度差时航行控制、执法人员等方面的措施
        6.2.4 加快推进“船—船—岸”的接收模式
        6.2.5 加强溢油应急队伍及设备库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风险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HJGB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现状
        1.1.2 对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2 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技术研究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研究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2.1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
        2.1.1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
        2.1.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形成
        2.1.3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属性
        2.1.4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
    2.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2.2.1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产生与发展
        2.2.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2.2.3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2.2.4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2.3 水利工程风险的影响因素
    2.4 水利工程风险评价的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糊层次分析法
    3.1 模糊数学理论简介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 层次分析法简介
        3.3.1 层次分析法的产生与发展
        3.3.2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3.3.3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与不足
    3.4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产生
        3.4.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提出
        3.4.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3.5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3.5.1 影响关系矩阵的建立
        3.5.2 改进后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利工程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
    4.2 水利工程中存在风险的特点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4 评价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JGB水利工程工期、质量风险评价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HJGB水利工程工期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5.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工期风险评价
    5.4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工期风险评价
    5.5 HJGB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5.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质量风险评价
    5.7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质量风险评价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分遥感技术
        1.2.2 无人机航测技术
        1.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1.2.4 非煤矿山监测技术
        1.2.5 地质灾害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地貌
        2.1.2 地层岩性
        2.1.3 岩浆岩
        2.1.4 区域构造
    2.2 万年沟尾矿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2.2.1 气象水文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层岩性
        2.2.4 地质构造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地震
第3章 尾矿库“空-天-地”多源数据耦合方法研究
    3.1 高分系列卫星影像数据
        3.1.1 数据源
        3.1.2 数据处理
    3.2 无人机低空航摄数据
        3.2.1 无人机低空航摄
        3.2.2 三维点云提取和正射影像图编制
    3.3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
    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
    3.5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3.6 其他基础数据
    3.7 多源异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协同集成
        3.7.1 投影和坐标系统的统一
        3.7.2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
    3.8 数据应用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环境动态监测
    4.1 尾矿库基本特征
        4.1.1 尾矿库概念
        4.1.2 尾矿库基本组成
        4.1.3 尾矿库分类
        4.1.4 万年沟尾矿库基本情况
    4.2 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动态监测
        4.2.1 坝体表面位移三维动态监测
        4.2.2 库区面积动态监测
        4.2.3 干滩长度动态监测
        4.2.4 干滩反坡比动态监测
        4.2.5 堆积坝高度动态监测
        4.2.6 堆积坝外坡比动态监测
        4.2.7 堆积库容动态监测
        4.2.8 尾矿库渗流动态监测
        4.2.9 监测精度验证
        4.2.10 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建设
    4.3 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
        4.3.1 安全生产红线范围划定
        4.3.2 变化检测目标确定
        4.3.3 多源特征提取
        4.3.4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4.3.5 精度评价方法
        4.3.6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4.3.7 智能变化检测算法示范应用
        4.3.8 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4.4 尾矿库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
        4.4.1 尾矿库周边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4.4.2 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4.4.3 地质灾害北斗动态监测
    4.5 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InSAR动态监测
        4.5.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4.5.2 基于D-In 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
        4.5.3 沟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万年沟尾矿库安全稳定性分析
    5.1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
    5.2 基于FLAC的万年沟尾矿库稳定性3D分析
        5.2.1 矿坝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5.2.2 稳定性系数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综合风险评估
    6.1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2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模型研究
    6.3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及分析
    6.4 尾矿库下游易损性分析
        6.4.1 地物受损程度分析
        6.4.2 易损性分析
    6.5 尾矿库综合风险性评估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分析
    7.1 尾矿库溃决诱因分析
    7.2 尾矿库溃决模式分析
    7.3 洪水计算分析
        7.3.1 洪峰流量
        7.3.2 洪水总量
        7.3.3 洪水流量过程线
    7.4 溃决洪水计算分析
    7.5 泥石流参数计算理论
    7.6 基于FLO-2D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数值模拟
        7.6.1 FLO-2D模型理论分析
        7.6.2 数值模拟流程
        7.6.3 模拟结果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研究
    8.1 全域监管模式的定义
    8.2 全域监管的建设目标
    8.3 全域监管的体系构成
    8.4 全域监管系统建设内容
        8.4.1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
        8.4.2 建立有机数据体系
        8.4.3 建立核心数据库
    8.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依托课题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快速路研究现状
        1.2.2 项目工期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快速路工程建设工期基础理论及方法
    2.1 城市快速路概述
        2.1.1 城市快速路基本概念
        2.1.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划分
        2.1.3 城市快速路建设基本特点
    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概念界定
        2.2.1 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内涵
        2.2.2 工期概念及类别
        2.2.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
    2.3 建设工期预测方法
        2.3.1 定额测算法
        2.3.2 历史经验法
        2.3.3 网络计划法
        2.3.4 工期确定方法对比分析
    2.4 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及合理性评价方法
        2.4.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2.4.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的问卷筛选、指标筛选
        2.4.3 权重确定方法
        2.4.4 合理性评价方法确定
        2.4.5 工期风险效度估计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3.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风险识别原则及过程
        3.1.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原则
        3.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过程
    3.2 基于HHM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3.2.1 等级全息建模(HHM)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3.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HHM辨识框架
    3.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3.3.1 基于决策者情景迭代过滤
        3.3.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4.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权重及三角模糊数计算
        4.1.1 基于熵权法的建设工期影响因素权重计算模型
        4.1.2 基于三角模糊数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模型
    4.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
        4.2.1 模型假定
        4.2.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4.3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
        4.3.1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基本假设
        4.3.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施工标准工期预测模型构建——以厦门为例
    4.4 城市快速路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工期预测模型
    4.5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4.5.1 基于熵权法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4.5.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
        4.5.3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构建
    5.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选取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思路
        5.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初选
        5.1.3 问卷设计及发放
        5.1.4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筛选
    5.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2.1 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分析
        5.2.2 基于结构熵权法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
        5.2.3 基于熵权法指标层指标权重计算
        5.2.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5.3 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5.3.1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设定思路
        5.3.2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5.4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1 建设工期合理管控关键因素分析
    6.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2.1 前期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2.2 施工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2.3 项目竣工交付使用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
    7.1 工程概况
    7.2 项目建设工期预测
        7.2.1 单位工程施工工期预测
        7.2.2 建设工期预测及进度安排
        7.2.3 建设工期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7.3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
        7.3.1 项目建设工期评价过程
        7.3.2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结果
        7.3.3 工程实际情况分析
        7.3.4 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7.3.5 项目建设工期有效管控经验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
附录 B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
附录 C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标准化评分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广东水科院岩土专业发展与我国岩土工程技术的若干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水科院岩土专业的发展
2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和机遇
    2.1 土的本构模型与理论
    2.2 深基坑工程
    2.3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2.4 软土及复合地基
    2.5 刚性桩复合地基问题
    2.6 边坡稳定分析的应力位移场方法
3 其他主要工程实践
    3.1 房屋断柱顶升纠偏技术
    3.2 广州地铁深基坑工程
    3.3 重要水利工程
    3.4 交通工程
4 结语

四、广东省部分水坠坝工程事故的原因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游尚志.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广东省中小型水厂扩建工程方案研究 ——以中山黄圃水厂为例[D]. 陈彦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满洲里宏基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洪水作用下溃坝数值模拟[D]. 付搏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4]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 徐慧.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D]. 刘畅.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西江肇庆段船舶水污染预防研究[D]. 吕家齐.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8)
  • [7]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HJGB水利枢纽工程为例[D]. 苏映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D]. 王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9]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D]. 詹朝曦. 华侨大学, 2019(04)
  • [10]广东水科院岩土专业发展与我国岩土工程技术的若干进步[J]. 杨光华. 广东水利水电, 2018(11)

标签:;  ;  ;  ;  ;  

广东省部分落水坝工程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