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与翻译中多词重复的几个问题

英语教学与翻译中多词重复的几个问题

一、倍数词times twice在英语教学与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1](2016)在《英汉数字口译中的倍数表达》文中研究表明英汉倍数表达存在较大差异,正确理解倍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才能在口译时翻译得准确无误。本文分析了英汉倍数表达差异的原因,列举了英汉倍数表达的几种方式,并总结了英汉倍数互译的技巧。

曾仲池[2](1982)在《倍数词times twice在英语教学与翻译中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1.He is twice as strong(as he was). 对这句英语有不同的理解与译法: a.他较(前)强一倍。见《四用辩典》

唐革亮[3](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吴礼敬[4](2017)在《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从诠释学的角度整理和描述英语世界理解和解释《易经》的历史,重点关注《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以《易经》的流行英译本作为切入点,选取英语世界中具有典范意义的三种《易经》诠释方式:把《易经》看成异教经典或儒教典籍的宗教诠释范式、把《易经》看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智慧之书的哲学诠释范式、把《易经》看成其产生时期的历史文献或把《易经》注疏看成其产生时期的历史文献的历史主义诠释范式。本文将分析这些诠释范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们诠释《易经》的具体特征以及对后续的《易经》诠释产生的影响,以期回应诠释学上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应以作者、文本还是读者为旨归的争论,同时探讨“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诠释的循环”等诠释学核心概念在经典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适用性问题。具体说来,麦格基译本把《易经》看成异教经典,理雅各译本把《易经》看成儒教典籍,卫-贝译本把《易经》看成一部智慧之书,孔理霭、茹特等人的译本把《周易》看成西周时期的历史文献,林理璋翻译的《周易》王弼注则把《周易》看成魏晋时期的历史文献,最后司马富的《易经》诠释把《易经》当成一部全球化的经典。这些诠释范式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们也适应了各自阶段的历史需要。本文即以这些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的成因、特点和影响。本文共6章:第1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理论依据、术语说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创新点等内容。《易经》传入英语世界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因为对《易经》性质和特征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既往研究从译本评价、译文比较和易学史等不同角度切入,本研究则打算从诠释学的角度,探讨《易经》主要英译本中体现的诠释范式及其与生存时代、译者和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第2章: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以《易经》卫-贝译本的出现作为主要标志,把英语世界的《易经》译本分为卫-贝译本出现以前和卫-贝译本出现以后,分别介绍英语世界中有代表性的《易经》译本:卫-贝译本出现以前的主要译本有麦格基译本和理雅各译本,它们分别体现了基督教文明与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间的对立和融合;卫-贝译本的产生是《易经》英译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体现了卫礼贤力图用东方文化来补充和救济西方文明的立场,因此《易经》中的智慧和卜筮传统都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卫-贝译本后兴起的孔理霭、茹特、林理璋等人的译本则体现了把《易经》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的视角,译者特别偏重文本和时代的结合。本章简单分析了这些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并举例说明不同诠释方式对《易经》卦爻辞理解和解释产生的影响。第3章:从异教经典到儒教典籍,主要讨论麦格基译本和理雅各译本,分析二人的《易经》译本产生的历史背景,他们的不同易学观、译本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突出麦格基把《易经》当作异教经典理解和解释时秉持的“前见”和理雅各以文王、周公的作者原意为旨归的翻译策略及影响。整体看来,麦格基和理雅各所处的19世纪正是西方文明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无论是麦格基采用比较神话学的视角把《易经》看成与基督教迥然不同的异教经典,还是理雅各采用比较宗教学的立场把《易经》当成“东方圣书”体系下的儒教典籍,他们在整体上都秉持着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优越论思想,麦格基在译本中突出中国人的“生殖器崇拜”思想和儒家的“宇宙生成论”、“宇宙周期循环说”,理雅各的译本突出经传分离的解释原则,要以自己之“意”去逆周公、文王之“志”,体现出他们在诠释《易经》之前根深蒂固的“前见”。第4章: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主要研究《易经》卫-贝译本,分析该译本在英语世界确立经典地位的原因:卫礼贤和劳乃宣的合作、卫礼贤《易经》讲座的推动、荣格对《易经》的推介、贝恩斯夫人的转译、卫德明《易经》讲座的阐发、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潮流乃至出版社的积极推动和媒体的普遍赞誉,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易经》卫-贝译本的流行。本章总结了卫-贝译本自身的三个主要特征:独特的结构安排、把译文剥离具体的历史语境,强调《易经》的卜筮功能,然后介绍卫-贝译本在当时和以后产生的重要影响,突出诠释者和《易经》文本间的“视域融合”是新的理解和解释不断生成的条件。整体来看,《易经》从19世纪末的儒家典籍转变成20世纪中期的智慧之书,一方面是由于西方文明发生的重大转变,经历“一战”和“二战”的摧残和毁灭,西方人对向来自信的机器文明、工具理性和科学崇拜产生怀疑和动摇,不少知识精英开始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向东方文明寻找借鉴和慰藉,《易经》卫-贝译本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世界的需求,因此在美国乃至欧洲掀起一股“易经热”。另一方面,卫-贝译本的独特结构,卫礼贤对《易经》作为“智慧之书”和“卜筮之书”的双重色彩的强调,荣格在序言中利用心理学上的“同时性”概念对《易经》占筮功能所作的分析,以及贝恩斯夫人流畅生动的现代英文,都为实现《易经》诠释范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第5章: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主要研究孔理霭、夏含夷、林理璋、司马富等人诠释《易经》的方式,分析英语世界采用历史主义方法诠释《易经》的内外部原因,重点介绍以孔理霭、夏含夷、茹特等人为代表的还原《周易》》本经在商周时期的历史含义和以苏德凯、林理璋等人为代表的还原不同《易经》注疏在各自所处时代语境中的历史含义这两种不同取向的历史主义诠释范式的特征,同时还分析了以司马富为代表的把《易经》诠释和各国历史文化语境相结合的全球化的诠释方式,重点突出从文本和文本产生的历史语境出发来探寻文本原意的诠释旨趣。从根本上来说,英语世界对《易经》诠释的这种范式转变,是以新历史主义的产生和“中国中心论”思潮的兴起为背景的,是《易经》翻译和诠释领域内“回到中国”的一种具体尝试,虽然这种诠释范式的转变特征异常明显,但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下产生的《易经》译本并未像卫-贝译本一度取代理雅各译本那样取代卫-贝译本。第6章:结论,主要讨论《易经》文本产生过程中卦爻辞解释的“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认为这种“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过程同样体现在异文化语境中人们对《易经》的翻译和解释上。结论还总结了本文讨论的三种诠释范式中分别体现的“’照原意’或’照原样’理解”、“较好地理解”和“不一样的理解”这三种主张,指出“不一样的理解”才是《易经》在其他文化语境中接受和理解的关键,但“不一样的理解”并非不受任何制约,文本、诠释传统、后起的诠释方式、以及时间和读者,共同筛选并决定对《易经》卦爻辞的具体理解和解释。

陶亭亭[5](2007)在《英语倍数表达中两种结构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理解和翻译英语倍数表达:"A is n times greater than B"和"A increase(s)by n times",英语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在归纳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英语倍数的理解和翻译基础上,对这两个句型进行探讨,并揭示出中英文表达中倍差概念、语法词义、思维方式的差异。

李雨名[6](2007)在《化学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科技英语论文的翻译和写作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了科技英语论文翻译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并就科技英语论文翻译原则问题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技英语翻译的三大基本原则:忠实性原则、通顺性原则、美学原则。并就如何运用这三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系统分析了化学科技英语论文翻译和写作在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对化学科技英语论文摘要的基本组成、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国内外已经发表的四篇化学化工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进行了具体写作研究。由于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涉及到英语和某个科技专业方面的许多具体问题,如英语句法、词法及各个专业表达方面的特殊要求,因此本文结合自己所学的化学专业,就化学科技英语论文的写作,选取了在Advanced Material(2006年第18期)发表的一篇化学论文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这篇文章当中出现的英语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明确了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科技英语规范化方面的问题。

宋桔[7](2011)在《《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语言自迩集》(Yu-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的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清代史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语法本体研究缺位、评价分析体系混淆的现状,本文在史料钩沉、文本爬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该书的成书历程、实物流通等文献情况,考据出相关中国协作者的生平行迹;进一步明晰了16—19世纪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背景,界定出该书的文献性质并建立起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究了编写者的语法观、语料观念与《自迩集》内在的西方语法话语体系,完成了该书三版中英文资料的考订比勘。文章分为“绪论”、“版本文献考订”、“语料与语法观念定位”、“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整理”、“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照应、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上的体系性与主题内容上的自足性。兹将各章节安排与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就《自迩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学术思潮进行了整体回顾,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绪论”第一部分以16—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情况为背景,以论著性质、作者情况、叙述语言、出版方式等项目为坐标,准确定位《自迩集》在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体系内的位置,还原《自迩集》以真实的历史语境。第二部分综述《自迩集》研究已有成果,探索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版本调查、语法研究、评价定位几个方面简要交代了本文的观察视角与展开脉络、。第二章是《自迩集》相关其人其书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章节、各版本的成书历程。章节第一部分全面梳理了中西编写人员的相关背景与任务分工;围绕威妥玛学习和研究北京官话之经历整理其生平行迹;考据威氏的汉语教师、《自迩集》协作者应龙田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该书的具体贡献。借此点面结合的模式描绘出一支中西合作、精益求精的编写团队,构建集体性的“编写者”概念。第二部分明确了《自迩集》的藏本与版本概况,细致描摹洋装、线装等各类存世文献的具体形态,并以历史印迹为线索推演出当时的书籍实物流通路径。同时,查考溯源各版本、各章节的撰写背景与成书过程,据此界定出各部分的内容差异和语言特征。第三章以19世纪中期的官话语言背景和《自迩集》的教材的性质为切入点,分析编写者的语料观与语法观,明确该书内部语料之定性。章节第一部分考察了历史背景和文本语言两个维度,调查并证实《自迩集》教学的目标语言是“文雅礼貌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进而明确了这一封闭语料作为近代汉语共时资料的性质与价值。第二部分结合威氏的教学理念与《自迩集》的教材特征,以西方的语法研究话语体系为基点,挖掘、分析威氏的汉语语法观念。第三部分以“元语言”理论为工具,厘清威氏心目中汉语特有的那个语法分析体系与其理论话语模式(即西方传统语法体系)间的矛盾与统一,分类归纳了《自迩集》显性与隐性两套汉语语法阐释形式。第四章以《自迩集》的汉语语法阐释内容为核心,以威氏提出的“汉语如何表现西方语言通过屈折变化表达的语义”为线索,挖掘出《自迩集》教材之中浸透着的编写者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对汉语句法的解读,构建起文本之下潜藏的一个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汉语语法分析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汉语如何指称和区分事物、列举数目、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体现动作的时体态、性数格等内容。在论述中,我们尤为注重:●全面爬梳:以隐性语法论述整理为重点,版本比对、内容比勘为要旨;●条分缕析:以语法功能为纲整合全书内容,深入个别词汇用法个案;●语料印证:以原书语料和同时代白话语料为语法观点的共时印证材料;●比较评价:以早期西人语法论著与当下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为基点建立《自迩集》的立体评价体系,探讨其语法观点与论述方式的继承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结语”部分概述了本文在《自迩集》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方面之所得,总结、评价了本个案的研究方法,从中提取出应用此类早期西人汉语语法文献的经验,以期实现个案与整体的关联。“附录”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自迩集》三版各卷书影、三版“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和注释和2002年出版的中译本的校正条目择录。

冯莉[8](2014)在《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词类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形容词跨语言比较能够为汉语词类研究提供新视角。形容词一直是汉语界研究的焦点,同时也是语言类型学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本课题将语言类型学引入汉英对比研究,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首先从比较基础、比较范围、比较方法和比较视角等四个方面,建构一种新型的分向多层跨语言词类比较研究框架,做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建立了包括150多种语言的多语种语言数据库和英汉双语形容词词库,通过语义类型学、形态类型学、句法类型学以及英汉形容词语义图模型法等方法对比汉英形容词,进行了英语和汉语的性质状态范畴编码方式比较、汉英语形容词的次范畴分析、突显词法模式和突显句法功能倾向分析,研究了汉语形动兼类词成因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再次,分别将汉语形容词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英语形容词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以及世界其他语系语言在形态、句法和语义方面进行比较,以世界多种语言为参照揭示汉英双语的形容词词类共性与个性;最后从生成类型学角度全面探究汉英语形容词的语言类型差异和性状范畴编码策略,提出了影响形容词在一种语言中编码方式的具体参数。本课题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及方法建立起新型跨语言词类研究框架,希望为汉语形容词词类研究和英汉双语对比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充分实现多种研究方法的兼容与互补。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对语言类型学研究和汉语词类研究有所贡献,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汉英语形容词在教学、翻译与词典编纂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吴建[9](2013)在《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批评及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自有翻译实践以来就始终由翻译用户、翻译活动发起人、翻译研究者等翻译行为主体实践着。早期的翻译理论很大程度上均为针对翻译批评及其衍伸而来的翻译方法的讨论,到近代以来形成更加成熟的观点。在翻译历史长河中,文学翻译一直占据主流。文学翻译作为翻译活动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自然也需要一个解释力强的翻译评估体系。但可惜的是,译界迄今缺乏一个系统、操作性强、且抓住文学翻译根本属性的评估模式。中国传统译论是主要基于文学翻译的,其重视风格或美学维度的翻译标准也多直切文学翻译的本质。这可从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路线不难看出。从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美译”、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说”、到许渊冲的“三美论”、再到刘重德的“信、达、切”,无不重视美学、风格的翻译。王宏印(2006)等人现代文学翻译批评较之前人系统,但也都专门将风格列为独立的评判标准。西方的早期论述如泰特勒(Tytler:1791)也提出了旨趣相当的三原则:相同的思想、相同的风格/笔调、相同的流畅性。可见,中西传统译论向来重视美学维度。但受制于其“不重立论”、“不成系统”、“不求‘甚解’”的传统(杨晓荣,2001),不仅操作性较差,且对文学作品主题意义的探讨有所欠缺。其重整体作家风格的批评方式在面对现代文学精细复杂的文体之网时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未形成一个系统而行之有效的评估模式,只能作为宏观的参考原则。当代学者借助西方语言学模式建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多以某一或多个语言学模式为评估依据,鲜以文学翻译为主要评估对象,更不能充分满足文学文本文体意义(美学意义和主题意义)的挖掘。由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构成的文体意义乃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也是文学翻译批评与质量评估的核心要素。如上所述,传统译论太粗犷,而现代译论多偏离文学翻译本质。因此,翻译界亟需一个既契合文学翻译本质属性、又成体系的文学翻译评估框架。而现代文体学的兴起为系统地考量文学翻译的文体之维提供了条件。现代文体学借助传统和现代语言学视角可对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进行较为充分、全面的挖掘,在提供文学文本意义解读的同时,给文学文本翻译的评估提供较为完善的指导。本文的宗旨,即借助现代文体学为文学翻译量身定做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翻译评估框架。本文将整合传统修辞学、功能文体学、语用文体学、认知文体学、以及叙事文体学几大视角、充分考虑双语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各文学文体的主题建构与审美特点、从语音-语形-词-句-篇层面构造一个系统的文学翻译文体评估框架。本文写作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简要地介绍本研究的目标、研究价值、研究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西方文体学发展纵览。本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文体学逾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将西方文体学迄今的发展用四个转变加以概括:从印象到系统、从形式到功能、从作者到读者、从文本到多模态。第三章:文学翻译评估理论回顾。本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文学翻译评估的相关概念、传统与当代路径,并回顾了翻译界从文体学视角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相关研究。第四章:传统修辞学与文学翻译评估。本章探讨了传统修辞学的若干方面对文学翻译评估的启发。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语音修辞(音乐性、像似性)、语相修辞(像似性)、词语修辞、句法修辞、修辞格等。第五章:现代文体学与文学翻译评估。本章选择了四个和文学翻译相关性最强、且互相补充的文体学流派:功能文体学、语用文体学、认知文体学、叙事文体学,讨论其对文学翻译评估的启发。第六章: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本章为本研究核心理论框架部分。本章列举了五个文体学视角和文学翻译评估相关的参数,并基于该参数、围绕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然后,根据叙事型文本和抒情型文本两大类文学体裁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特征进行更为详细的评估说明。本章还讨论了评估原则和方法。第七章:案例分析。本章根据第六章的框架和说明,分别进行了英语小说汉译、汉语小说英译、英语诗歌汉译和汉语诗歌英译四种类型的案例分析。第八章:本章为结论。回顾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对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郭添枫[10](2018)在《《金匮要略》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通行的《金匮要略》英文全译本有两部,分别是罗希文译本《SYNOPSIS OF PRESCRIPTIONS OF THE GOLDEN CHAMBER》和阮继源译本《汉英对照金匮要略》。此外,还有中医英文教材含《金匮要略》部分译文,其中由教育部主持、集全国多位学科专家智慧、由王新华主编的教材《中医临床基础》译本在诸多英文教材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金匮要略》是中医四大经典中译本最少的一部,目前涉及《金匮要略》翻译的研究数量很少,而翻译批评研究更少,对译作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进行深入挖掘和讨论,可促进《金匮要略》英译的完善和发展。对于翻译批评的方法,翻译学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中提出的系统的研究方法,被赞誉为“对综合性全面分析方法最完整的归纳之一”,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分析原作的作者目的和原作的文本功能,分析其文本类型、语言风格和读者特征;2)分析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方法和读者对象;3)选取代表性的内容比较原文与译文;4)从译者的标准和批评者的标准分别评价译文;5)评价译作在译语文化或学科中的作用和地位。以上步骤可以概括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对比评价。对于翻译批评的标准,由于《金匮要略》翻译属于科技翻译,其译本的批评研究使用科学文本翻译的评价标准更符合客观要求。李亚舒、黄忠廉在著作《科学翻译学》中提出科学文本翻译和译文评价的“三个维度”标准:语用价值原则、语里意义原则和语表形式原则。三个维度中,语用价值原则主要体现为译文传达原作内容,且为译语读者所接受,强调译文的可接受性,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语里意义原则关注译文能准确转换传递原文的信息内涵;语表形式即表达方式,全译要求译文的语表形式与原文相似,但并不是相同,变译的要求译文的语表形式能促进语用价值和语里意义的实现。李亚舒和黄忠廉认为对科学文本的翻译应以语用价值为首要原则、语里意义第二原则、语表形式第三原则进行评价,但这是评价的总体的标准排序,在具体的评价活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动态调整。所以,本研究以纽马克的翻译批评方法为指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罗希文译本、阮继源译本和王新华译本分别从宏观层面分析讨论和微观层面的代表性的内容,使用“三个维度”标准评价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并纠正译本存在的明显错误,总结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发现译本优点将其发扬推广,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金匮要略》英译事业发展,为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工作提供建议,促进中医药文化推广和发展。研究方法根据纽马克翻译批评方法的指导,本研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三部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方法如下:1.在宏观层面,分析《金匮要略》的著书目的、原作的文本功能;分析罗希文、阮继源和王新华三位译者的翻译目的、底本选择和读者对象;分析和比较三部译本的篇章和体例布局在传递原文信息和重现原文本功能方面的效果,总结不同布局方式的优缺点。2.在微观层面,选取三个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病证名称、方剂名称和部分总论性条文的译语与原文进行比较,从语里意义、语用价值和语表形式三个维度对翻译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分析不同翻译方法的翻译效果,总结各个译本的优点和不足,并尝试对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由于不同的原文对象的翻译要求不同,其评价标准也应作相应调整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因此,对于强调概念内涵信息的转换传递的病证名称和方剂名称术语,其译语的评价标准以语里意义为首要原则、语用价值次要原则、语表形式第三原则进行评价。而条文翻译是信息性文本翻译,应以译入语为导向,强调译文的可接受性,故条文翻译的评价标准将语用价值作为首要原则,语里意义第二原则,语表形式第三原则。研究结果第一、通过对《金匮要略》成书背景和源流、译者目的和读者对象以及三部译本及其底本的篇章体例对比分析,发现:1.作者目的:张仲景编写《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的目的通过博采诸经众方,总结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提高医生提高理论知识和诊疗能力,以救治百姓疾苦。2.原文功能:《金匮要略》成书后成为历代中医学生、医生和医家的研读文本,发挥理论教学和临床指导的文本功能。3.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罗希文的翻译目的是为了向英语读者介绍《金匮要略》所含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其对象是想要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的读者;阮继源的翻译目的为外国学习中医者提供学习研读《金匮要略》的学习和参考文本;而王新华的翻译目的是为学习外国中医学留学生提供教学文本,读者包括学生和教师,也可包括外国中医医生。4.底本与译本布局效果:三位译者均选用《金匮要略》的现代汉语注释本作为底本。其中,罗希文选用中医研究院编写、于1974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金匮要略语译》作为底本,其含简洁的注解和解释内容。阮译本的底本为李克光主编、199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金匮要略译释》,内涵大的归纳和解释内容。而王新华以同本教材的中文部分为底本,篇章体例布局与《金匮要略》原文不同并增加全面综合的解释内容和要点归纳。三部底本均是但罗译本和阮译本均没有完全按照底本内容翻译,只按照原文的篇章和条文顺序翻译了原文内容,实际上是对古文的翻译,缺少解释性内容,不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内涵。王译本完全按照底本内容翻译,篇章布局将每一种疾病单独作为一篇分别论述,而且将相同器官、系统的疾病临近排列,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体例布局上,条文顺序上也按照教材形式排列,符合认知过程,并增加综合性的解释和要点归纳,帮助读者全面清晰地理解原文内涵。第二、从微观层面使用“三维度”标准对病证名称、方剂名称和条文翻译方法的翻译效果的对比,总结翻译方法得出以下结果:1.病证名称翻译对比结果研究收集《金匮要略》的75个病证名称,罗、阮两部译本均含对应译语,而王译本只含部分病篇内容,收集译语50个。三位译者翻译病证名称所偏重的翻译方法不同,译语翻译效果也不同,通过“三维度”标准的评价和对比,发现:(1)翻译方法和策略:罗希文主要采用意译法,辅以直译和音译,在75个译语中使用意译49处,直译9处,音译17处;阮继源以直译和意译为主,音译为辅,其中意译28处,直译34处,音译13处;王以意译为主,意译42处,直译8处,未使用音译。(2)翻译效果: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在英语中没有对应概念和词语的中医术语按照原文结构和字面意义直译可能造成对原文的误读而误导读者。三个版本的译语出现误译的数目分别为分别为罗版4个、阮版17个,王版1个,阮译本误译数较多的原因在直译法使用较多有关。另外,罗译本和阮译本中均较多使用拼音音译,拼音对于外国读者而言是无意义的陌生符号,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维度表现较差;而罗译本中部分病证名称的意译译语能准确地地传递原文内涵,但译文过于冗长,在语用价值方面稍显不足;王译本在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译语能准确地传递原文内涵且简洁明了,兼顾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两个维度标准。根据“三维度”标准,在不排除译语相同的情况下,三部译本评价较高的译语数分别为:王版的50个译语中有46个译语,罗希文译本中75个有37个,阮译本75个译语中有20个;排除相同的译语后分别为:王版24个,罗版16个,阮版3个。2方剂名称翻译对比结果(1)译名对比:王译本中方名翻译采用音译法,译名简洁性,但音译译名不能起到提示读者信息的功能,在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维度表现不佳。罗译本中使用草本中药植物学拉丁语学名翻译方名中的药名,非常准确对应,但译名过于冗长、且目前拉丁语是一门“死语言”,虽然语里意义方面表现甚佳,但语用价值不足;而对方剂名称中功效、病证和寓意元素的使用音译,传递信息效果不佳。阮译本对药物组成、数字命名的方剂名称采用按照原文结构形式使用英语名词进行直译,译名简洁对应,兼顾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原则;而以功效、病证和寓意命名的方剂和部分调整方的名称,阮未按照原文的名称和结构翻译,而是以该药方的主要中药对方剂重新命名,属于造译,虽然损失了原文的文化信息和语言特色,但传递药方的关键信息又兼顾简洁性,在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和语表形式三个原则的综合评价优于另外两个译本的译名。(2)存在的不足:上述译本和术语标准的方剂名称译名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延续汉语中“方剂”同名的概念混淆情况,未能体现《金匮要略》中“XXX汤主之,XXX汤方”的“方”与“剂”概念独立的逻辑关系,另外还存在无法区分单方与复方、不易区分同方异剂和同名异方、对合方的翻译容易造成误解等不足。3.条文翻译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在翻译方法方面,三部译本的条文翻译均使用了意译法和直译法,意译法在传递原文深层内涵和增强译文的流畅通顺程度上较直译法更具优势,为读者提供更佳的阅读体验。总体而言,罗本译文以译入语为导向,注重译文逻辑的上下连贯承接,甚至重新排列语序,语言符合英语行文习惯,译文流畅通顺,可读性高。王译本译文语句和语序框架基本与罗译本相同,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相同。阮译本条文语序框架以原文为导向,基本按照原文语序进行翻译,译文不如罗译本和王译本译文灵活流畅,影响可读性的提高。可见,罗、王译本在语表形式上的改变有利于译文可接受性的提高,使其比阮版译文具有更高的语用价值。在语里意义方面,王译本对原文术语和深层内涵的理解的转换更加准确,在语里意义维度评价更高。所以,王译本的条文翻译效果的“三维度”标准的整合度更高。结论综合研究结果总结三部译本的优缺点以及翻译方法的运用效果,如下所示:(1)篇章和体例布局效果罗译本和阮译本可向读者展示《金匮要略》原本的结构风貌,但只翻译条文内容而缺少必要的解释性内容不利于读者的理解,故《金匮要略》全译本的完善需要增加必要的解释内容。王新华教材文本梳理内容阐述顺序和并增加原文的解释内容,能帮助读者更好更快更全面地理解原文的内涵,更能发挥原文的文本功能。所以,教材文本及其布局方式比按照原文结构翻译的译本更值得推广,故本研究在王译本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新的教材编排方式以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为教材文本的完善提供建议。(2)翻译方法与翻译效果根据科学翻译学的“三维度”评价标准,罗译本和王译本在病证名称翻译使用意译法在转换原文内涵方面较直译更具优势;阮译本在方剂名称翻译方面使用方名词素对应的英语名称进行直译或变译能使译文有效传递原文关键信息,发挥原文功能兼具语用价值,较音译法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借鉴。在条文翻译方面,意译法在提高译文可读性和传递原文内涵效果方面优于直译法,罗译本和王译本以译入语为导向的译文较阮译本以原文导向译文的可读性更强;王译本条文译文“三维度”评价标准整合度最高。另外,方剂名称翻译使用二分法在区分不同的方剂和体现其逻辑关系方面较传统译法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在梳理古代代表方书中“方”与“剂”的关系后,发现宋代以前“药方”与“药剂”是相互独立且分别表述的,金元后逐渐形成“方”“剂”同名的混淆情况并延续至今,可能是导致方剂名称传统译法的译名存在上述不足的原因。据此,本文提出方剂翻译二分法,实现一方一名,一剂一名,译名专有而相互独立;方与其剂相互独立又能相互联系,能将其逻辑关系体现出来,其“三维度”标准整合度优于传统译法,可为方剂翻译提供建议。(3)译本差异客观原因总结根据宏观分析可发现,专业背景、翻译目的、读者对象、底本和成书时间的差异是影响三部译本翻译效果不同的客观原因。罗希文的和阮继源翻译目的读者为所有学习中医知识的人,并向他们展示原文的原本风貌。而王新华译本针对的学习外国职业中医学学生的教学提供教材文本,读者对象精确集中,且教材在传递原文信息方面更加全面系统,具有先天优势。底本内容的准确和充实程度直接影响译文转换的内涵质量。另外,由于罗译本和阮译本成书于中医翻译实践的探索阶段,术语和条文翻译可借鉴参考的资料较少,而王译本成书时间较两部译本晚,且可参考中医术语标准化研究成果,其译文借鉴前人经验自然更加完善。

二、倍数词times twice在英语教学与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倍数词times twice在英语教学与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英汉数字口译中的倍数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汉倍数增减表达差异及根源
二、英语倍数表达及口译
    (一)表示倍数对比
    (二)表示倍数增加
        1.increase+倍数
        2.There be句型表示倍数增加
        3.double,treble,quadruple表示倍数, 其意思分别为增加1 倍或翻一番、增加2 倍、增加3 倍或翻两番
        4.英语中还有一种用again而不用倍数词来表示倍数的方法, 如:
    (三)表示倍数减小
        1.用decrease/reduce等词表示倍数减少
        2.句型There is a N-fold decrease/reduction… 表示减少
三、英汉倍数口译技巧
    1.英译汉时
    2.汉译英时
四、总结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意义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3.1.1 功能观
        3.1.2 建构观
        3.1.3 进化观
        3.1.4 社会符号观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4.2.2 语料库的构成
        4.2.3 语料的预处理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6.1.1 系统型对等
        6.1.2 实例型对等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7.1.1 隐喻化转移
        7.1.2 去隐喻化转移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7.2.1 语言系统因素
        7.2.2 语篇类型因素
        7.2.3 情景语境因素
        7.2.4 文化语境因素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7.3.1 重构功能
        7.3.2 简化功能
        7.3.3 概括功能
        7.3.4 释义功能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发现
    8.2 贡献及创新点
    8.3 研究启示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4)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理论依据
        1.1.3 术语说明
        1.1.4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译本评析
        1.2.2 译本或译文比较
        1.2.3 易学西传史研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
    2.1 英语世界的《易经》译本概述
        2.1.1 《易经》卫-贝译本出现以前
        2.1.2 《易经》卫-贝译本
        2.1.3 《易经》卫-贝译本出现以后
    2.2 《易经》英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
        2.2.1 儒教典籍
        2.2.2 智慧之书
        2.2.3 占筮手册
        2.2.4 历史文献
        2.2.5 心理学视角
        2.2.6 女性主义视角
    2.3 不同诠释方式对卦爻辞译文产生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3章 从异教经典到儒教典籍
    3.1 麦格基理解的《易经》:异教经典
        3.1.1 麦格基译本产生的背景
        3.1.2 麦格基对《易经》的理解
        3.1.3 麦格基译本的特征
        3.1.4 麦格基理解和解释《易经》的“前见”
    3.2 理雅各理解的《易经》译本:儒教典籍
        3.2.1 理雅各译本产生的背景
        3.2.2 理雅各《易经》译本的特征
        3.2.3 理雅各《易经》译本的影响
        3.2.4 理解和解释作者之意:理雅各诠释《易经》的取向
    本章小结
第4章 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
    4.1 卫-贝译本经典地位的确立
        4.1.1 卫礼贤的《易经》德译本及《易经》系列讲座
        4.1.2 荣格对卫礼贤《易经》译本的运用及评价
        4.1.3 贝恩斯夫人和她的英文转译本《易经》
        4.1.4 卫德明《易经》系列讲座的推动
        4.1.5 美国反文化潮流的兴起与《易经》卫-贝译本地位的最终确立
    4.2 卫-贝译本的主要特征
        4.2.1 结构安排独特,经、传同样重视
        4.2.2 剥离历史语境,融合中西智慧
        4.2.3 重视卜筮功能,强调实用色彩
    4.3 卫-贝译本的影响
    4.4 诠释者与《易经》文本的“视域融合”
    本章小结
第5章 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
    5.1 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产生的背景
        5.1.1 外部因素
        5.1.2 内部因素
    5.2 《周易》作为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
        5.2.1 孔理霭的《易经》诠释
        5.2.2 夏含夷的《周易》诠释
        5.2.3 茹特、高厦克、玛格丽特等人的《周易》诠释
    5.3 《易经》作为具体时期的历史材料
        5.3.1 苏德凯等人的《易经》诠释
        5.3.2 林理璋的《易经》诠释
        5.3.3 韩子奇的易学研究
    5.4 《易经》作为融合世界文化的历史文本
        5.4.1 卫德明、哈克尔等人的易学研究
        5.4.2 司马富的易学研究
    5.5 文本原意:从文本和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出发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6)化学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探索有关科技英语翻译的原则问题
    1.1 引言
    1.2 翻译中应满足的原则
        1.2.1 忠实原则
        1.2.2 通顺原则
        1.2.3 美感原则
第二章 研究科技英语词汇及其句法特征
    2.1 引言
    2.2 科技英语词汇特征分析
        2.2.1 一词多义(Polysemy)
        2.2.2 外来词借入
        2.2.3 利用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
        2.2.4 有些专业词汇长且复杂
        2.2.5 大量采用缩写
        2.2.6 科技论文中词汇选用特征
    2.3 科技英语句法的特点
        2.3.1 多用陈述句
        2.3.2 长句、复合句使用多
        2.3.3 较多使用被动语态
        2.3.4 使用虚拟语气
        2.3.5 名词化结构在文中的应用
        2.3.6 某些句子成分多后置现象
第三章 化学科技英语论文摘要写作要求和技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分析与结论
        3.2.1 What is an abstract
        3.2.2 An effective abstract
        3.2.3 Requirements of abstracts and their problems
        3.2.4 Abstract tips
        3.2.5 Sample abstracts
第四章 对化学科技英语论文中常出现的典型错误的研究
    4.1 Orinial version of paper
    4.2 The corrected version of the paper
    4.3 Corrected points
第五章 一些规范化问题在科技英语论文中值得关注
    5.1 引言
    5.2 分析与讨论
        5.2.1 冠词a 的位置
        5.2.2 more than a 与more than one
        5.2.3 part of...与a part of...
        5.2.4 由倍数换算成分数时
        5.2.5 有关每隔……时间的表达法
        5.2.6 other than
        5.2.7 five square feet与five feet square的区别[48]
        5.2.8 to commence this work 与to commence with this work
        5.2.9 prepare 与prepare for的区别
        5.2.10 substitute 和replace 的用法差异
        5.2.11 全部否定与部分否定
        5.2.12 From on up / down
        5.2.13 such as 的用法
        5.2.14 advance 与advancement
        5.2.15 ﹣able,﹣ible 表示主动含义
        5.2.16 Would+原形动词
        5.2.17 be proved 与prove 之区别
        5.2.18 between 在三者之间的用法
        5.2.19 due 与owing
        5.2.20 on、after、in 后接动名词的区别
        5.2.21 in case of / in the case of
        5.2.22 to 与by
        5.2.23 to 与with
        5.2.24 to possess / to have
        5.2.25 cannot be too
        5.2.26 the wrong end up,upside down 和inside out
        5.2.27 with / without + 逻辑主语+ 分词
        5.2.28 since 与as
        5.2.29 no(t)less / more than
        5.2.30 比例与类比的表达法
        5.2.31 英语标点符号问题
        5.2.32 注意选词
        5.2.33 复合词在标题中的用法
        5.2.34 英文中有关数字的用法
第六章 科技英语论文中有关数字翻译法的研究
    6.1 引言
    6.2 分析与讨论
        6.2.1 倍数增加的翻译方法
        6.2.2 倍数减少的翻译方法
        6.2.3 百分数的翻译方法
        6.2.4 数量增减的翻译方法
        6.2.5 不确定数字的翻译方法
结论和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致谢

(7)《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格目录
插图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整体与个案:早期西人语法研究与《自迩集》的定位
        一、早期西人汉语语法研究文献的历史背景与分类系统
        二、三维度:性质、作者、出版方式
        三、《自迩集》的坐标定位
    第二节 综述与反思:《自迩集》研究的洞见、未见与创见
        一、洞见:《自迩集》的价值发掘与应用性研究
        二、未见:版本调查的偏颇与价值评价的失衡
        三、创见:本文的观察视野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探考与爬梳:《自迩集》文献版本与实物流通
    第一节 其人:19世纪北京官话的权威见证人
        一、威妥玛:外交官式的汉语教育者
        二、其他编写者:中西合璧的编写团队
        三、协作者应龙田考辩
    第二节 其书:三易其版的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
        一、概览:出版信息与三版间修订
        二、溯源:各章内容与成书过程
        三、价值:存世版本与实物流通
第三章 素材与基点:《自迩集》语料特征与语法观念
    第一节 语料观:《自迩集》的语料特征与性质
        一、特征:文雅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
        二、性质:可信的近代汉语共时语料
    第二节 语法观:威氏的语法观与汉语教学理念
        一、汉语语法观念与西方话语体系
        二、语法教学理念与教材实用导向
    第三节 论述元语言:矛盾的化解与多元论注体系
        一、"元语言"理论与本领域的应用
        二、《自迩集》内在的元语言冲突
        三、元元语言:作为底本的西方教学语法教材
        四、论述元语言:中英的不完全对译
        五、形式元语言:显性与隐性并举
        六、隐性的词法、句法、语用阐释法辨析
        七、术语选择的窘境与术语的沿袭、创制
第四章 条分与缕析:《自迩集》的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
    第一节 框架:"神气"、"句法"与"虚实死活"构建的主体
        一、语法概念:Grammar与"神气"、"层次"、"句法".
        二、词类观念:"虚实死活"的继承与革新
    第二节 汉语如何指称人和物:名词与对其的区分
        一、名词:指称与结构分析
        二、冠词:功能与鉴别方式
        三、如何区分名词的"性"
        四、如何区分单数和复数
        五、如何体现"格"差别
    第三节 汉语如何指代事物:代词
        一、指代人:人称代词及敬称系统
        二、称代不确知的人和物:疑问代词
        三、表现小句和词汇的关系:关系代词
        四、称代"每个人"与"自己":个体代词与反身代词
        五、指别:指示代词及其组合形式
    第四节 汉语如何列举数目:数词
        一、基数词的表示方法
        二、序数与约数的表示方法
    第五节 汉语如何描述动作:动词及其时体态
        一、动词的构成及结构分析
        二、表达五种语气与分词
        三、表达不同的时态
        四、时态标记词举例
    第六节 汉语如何协助动词表意:助词
        一、英文卷的"auxiliary"与助词词类自觉
        二、结构助词"的"与"得"
        三、后助助词"来"、"去"及其复合式
    第七节:汉语如何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形容词及其比较级
        一、形容词及补语修饰
        二、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
    第八节:汉语如何论述动作的方式、时间、程度:副词
        一、副词的构成
        二、表示时间概念:时间副词
        三、描述程度强度:程度副词
        四、表示否定:否定副词
    第九节:汉语如何连接单位成分:连词与介词
        一、表达连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二、表达介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三、"给"的给予义和受害义
    第十节:汉语表达情绪的方式:语气副词与感叹词
        一、界定语气:语气副词
        二、描述语气:感叹词
    第十一节:《自迩集》的量词研究
        一、量词的实质与功能
        二、前人基础上的量词词表与论述特色
    第十二节:汉语如何表示被动含义
        一、被动的实质与两类实现方式
        二、实现被动的有标记方式:动词与助动词
        三、表被动的无标记结构
    第十三节:特殊疑问句:反问句与正反问句
        一、实现无疑而问:反问句
        二、并列肯定与否定:正反问句
第五章 结语
    总结:《自迩集》汉语语法研究成果与思路方式
    拓展:个案基础上探索早期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之应用
    期待:更真实、更深入的《自迩集》汉语世界
附录
    附录一:《自迩集》三版书影
    附录二:《自迩集》"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
    附录三:《自迩集》中译校订条目择录
基本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8)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形容词问题
        一、汉语形容词的独立地位问题
        二、汉语形容词的范畴与功能问题
        三、汉语形容词的历时演变问题
    第二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英语形容词问题
        一、英语形容词的开放性与典型性
        二、英语形容词的划分标准问题
        三、英语形容词的语音规律
        四、英语形容词研究的前沿成果
        五、历时角度
    第三节 汉英形容词的对比研究问题
        一、早期研究
        二、发展期研究
    第四节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形容词问题
        一、国外各学派观点
        二、语序类型学研究
        三、历时语法化角度
        四、话语功能角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类型学比较基础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比较基础:形容词词类的跨语言普遍性问题
        一、什么是词
        二、词类范畴研究的历史视角
        三、形容词的概念问题
        四、语言共性角度的定义
    第二节 比较内容:语义-形态句法
        一、从语义次范畴到形态句法
        二、从形容词内部异质性看考察次范畴的重要性
        三、词汇化双语对译方法
    第三节 比较范围:分向多层比较
        一、汉英对比研究的利弊
        二、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利弊
        三、建立跨语言分向多层比较框架
        四、建立语种库
    第四节 系统比较:整体与局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形容词语义范畴对比研究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设计
    第二节 英语-汉语形容词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一、生物/物质/产地属性
        二、社会属性
    第三节 英语-汉语非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一、时间属性
        二、方式属性
        三、数量关系属性
    第四节 英语—汉语状态语义范畴比较
        一、外表状态与特征
        二、空间方位状态
        三、心理或生理(疾患)状态
        四、行为状态
    第五节 汉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图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形容词词库与词法比较
    第一节 词库与词法
        一、关于词法模式
        二、汉语形容词词法模式的类型学研究
    第二节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库问题
        一、汉语属性词
        二、各类词典收录汉语形容词范围比较
    第三节 汉语形容词语用词缀突显——兼与英语比较
        一、英汉颜色词词缀比较
        二、汉语形容词突显语用词缀格式分析——兼与英语比较
        三、汉语语用词缀的类型学意义
    第四节 汉英形容词重叠形式比较
        一、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突显
        二、英语形容词重叠形式不突显
    第五节 汉英形容词复合词比较
        一、汉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二、汉语动宾式词法突显模式:有+NP
        三、英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第六节 韵律参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英语形容词句法比较
    第一节 汉英形容词句法功能类型差异倾向
        一、汉英语句法比较框架
        二、汉英形容词句法差异表现
    第二节 汉语动形兼类词问题
        一、表空间方位状态义词的共同特点
        二、典型案例:“相+单音节字”动形兼类词标注考察结果
        三、动形兼类词形成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英形容词与其他语言的比较
    第一节 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形态句法比较
        一、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关系问题
        二、汉藏语形态共性
        三、汉藏语形容词句法共性与汉语个性
        四、汉藏语某些语言形容词不同于汉语的类型特点
        五、分向比较之下汉语呈现的类型特征
    第二节 英语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比较
        一、印欧语语法体系中的形容词次范畴差异
        二、英语与俄语形容词语义范畴比较
    第三节 多边比较
        一、形容词句法问题
        二、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重叠现象
        三、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语用词缀现象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理论阐释及其对实践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形容词的生成参数问题
        一、汉语和英语的传统语言类型观
        二、生成类型学与语言参数
        三、历时视角的启示
        四、汉语方言视角的启示
        小结
    第二节 实践研究启示
        一、汉语和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二、汉英翻译教学与翻译信息处理
        三、双语词典编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回顾
    二、本研究不足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英语复合词的常见构词语素
附录二: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超出汉语的类型词例(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价值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文体学发展回顾
        1.3.2 翻译评估现状研究
        1.3.3 文体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1.3.4 评估框架构建
        1.3.5 评估框架应用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1 重点
        1.4.2 难点
    1.5 理论创新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西方文体学发展回顾
    引言
    2.1 起步阶段:从印象到系统
    2.2 兴起阶段:从形式到功能
    2.3 从作者到读者
    2.4 从文本到多模态
    小结
第三章 文学翻译评估理论回顾
    引言
    3.1 翻译质量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2 基于文体学视角的翻译批评研究回顾
        3.2.1 早期论述
        3.2.2 国外文体学视角翻译研究现状
        3.2.3 我国文体翻译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传统修辞学与文学翻译评估
    引言
    4.1 语音修辞
        4.1.1 语音音乐性
        4.1.2 语音像似性
        4.1.3 语音修辞格
    4.2 语相修辞
        4.2.1 大小写
        4.2.2 拼写
    4.3 词语修辞
        4.3.1 词汇指称意义特征
        4.3.2 词汇内涵意义特征
    4.4 句法修辞
        4.4.1 句子结构修辞
        4.4.2 语法功能修辞
    4.5 修辞格
        4.5.1 反讽
        4.5.2 挖苦
        4.5.3 夸张
        4.5.4 矛盾修辞
        4.5.5 借代
        4.5.6 暗喻
        4.5.7 拟人
        4.5.8 转品
        4.5.9 通感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文体学与文学翻译
    引言
    5.1 功能文体学
        5.1.1 概念功能
        5.1.2 语篇功能
    5.2 语用文体学
        5.2.1 言语行为
        5.2.2 合作原则
        5.2.3 语用预设
        5.2.4 礼貌策略
        5.2.5 话轮
        5.2.6 指示语
    5.3 认知文体学
        5.3.1 句法像似性
        5.3.2 概念隐喻
        5.3.3 主体-背景构造
    5.4 叙事文体学
        5.4.1 叙事视角
        5.4.2 言语/思想呈现模式
        5.4.3 故事节奏
    小结
第六章 构建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
    引言
    6.1 文学翻译评估文体学框架的理据
    6.2 翻译文体评估的两个视角
    6.3 构建评估框架
        6.3.1 文学文本的文体意义及语言表征
        6.3.2 文体意义与文体形式清单
        6.3.3 评估框架、步骤、方式及原则
    小结
第七章 评估框架应用
    引言
    7.1 叙事型文本评估
        7.1.1 小说英汉翻译评估
        7.1.2 小说汉英翻译评估
    7.2 抒情型文本评估
        7.2.1 英诗汉译评估
        7.2.2 汉诗英译评估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内容回顾
        8.1.1 文献综述
        8.1.2 各文体学视角对文学翻译评估的启发
        8.1.3 文学翻译的文体学框架构建和案例分析
    8.2 研究价值与创新
        8.2.1 研究价值
        8.2.2 研究创新
    8.3 研究的不足
    8.4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10)《金匮要略》英译本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金匮要略》英译成果概述
    第二节 中医典籍英译研究
        一、《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英译方法和策略研究
        二、《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翻译批评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中医术语翻译及研究概况
        一、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成果
        二、中医术语英译相关研究
        三、小结
    第四节 翻译与翻译批评
        一、翻译
        二、翻译批评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理论和标准选择
    二、文本选择
    三、评价方法与内容
第三章 宏观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金匮要略》文本分析
        一、《金匮要略》源流简介
        二、《金匮要略》的文本类型
    第二节 译者专业背景和译本分析
        一、译者相关简介
        二、底本选择
        三、译本和布局的效果分析
    第三节 篇章体例讨论
        一、全译本篇章体例布局讨论
        二、教材译本的篇章体例布局讨论
第四章 病证名称译名对比分析
    一、病证名命名方式
    二、术语翻译对比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 方剂名称译名对比与讨论
    第一节 方剂名称译名对比
        一、《金匮要略》方剂名称命名方式
        二、方剂名称英译对比分析
    第二节 关于方剂翻译方法的讨论
        一、方剂音译讨论
        二、传统译法不足与二分法的提出
第六章 条文翻译对比分析
    一、条文翻译对比
    二、小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性
    三、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倍数词times twice在英语教学与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汉数字口译中的倍数表达[J]. 刘雪.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03)
  • [2]倍数词times twice在英语教学与翻译中的几个问题[J]. 曾仲池. 外语教学, 1982(04)
  •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4]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D]. 吴礼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5]英语倍数表达中两种结构的探析[J]. 陶亭亭. 韶关学院学报, 2007(11)
  • [6]化学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D]. 李雨名.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7]《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 宋桔. 复旦大学, 2011(12)
  • [8]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 冯莉.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9]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D]. 吴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10]《金匮要略》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 郭添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英语教学与翻译中多词重复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