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一些趋势

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一些趋势

一、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一些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唐玲珊[1](2021)在《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高等工程教育陷入危机。二战后基础研究和科学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过度入侵,使得工程的本质属性——实践被遗忘。面对这一困境,美国工程教育界审时度势,主动开展了大型的工程教育调查活动,并发表众多研究报告,提出改革建议。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工程教育范式的转变,并开始探索新的教育范式。20世纪80年代,工程教育中的实践和科学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致使美国人开始反思,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从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向实践能力转变。20世纪90年代,在大工程观、整体工程观等现代工程观的指引下,美国工程教育的引领机构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对学校的工程教育进行了反思,并积极探索新工程教育模式,最终开发了CDIO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进入21世纪,美国颁布了“2020工程师计划”,并大范围地开展改革,在强调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才能、创新才能和领导才能。剖析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历史,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产业和社会需要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各类工程人才;第二,强调平衡工程教育中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教育研究,构建一体化的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第三,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教师采用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实且完整的工程体验;第四,以持续改进的认证哲学影响工程教育改革,采用多种人才培养的计划标准,更加注重教育的输出而非投入。

王改珍[2](2021)在《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各国从对教师“量”的需求逐渐转变到对教师“质”的需求,其中一个核心的研究内容便是教师知识。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又是确保教师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职前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才能满足高质量教育的人才需求,受到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对职前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可以反映教师专业知识的最初状态。本研究聚焦于职前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分为三个子问题:一、职前数学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知识结构?通过访谈和调查,从一线教师的视角给出对合格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的看法,并将其作为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参考标准。该知识结构是教师主观层面的认识,也可称为教师期望的专业知识结构。二、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如何?通过测试了解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进而得出实际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利用水平划分描述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三、职前数学教师实际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一线教师期望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否一致?通过对比,探讨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进而明确职前数学教师未来的努力方向。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量化研究为主,质化研究为辅。子问题一通过调查教师视角下各类专业知识的重要程度来了解合格数学教师需要的各类专业知识的权重情况。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访谈构建出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框架,并以此编制调查问卷;然后对一线教师展开问卷调查,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对各类专业知识进行赋权;最后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合格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并通过访谈对量化结果进行补充和说明。子问题二通过测试了解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和掌握水平。首先通过整理历年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科目的真题,明确各类知识的考查比例、题型和分值;然后结合子问题一的调查结果,确定测试所考查的内容、题型及分值,对试题进行抽取、组合、制定评分标准;接着,选取1所部属师范大学、1所省属师范大学和2所省属师范学院的数学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展开测试;最后根据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职前数学教师的实际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子问题三是基于前两个子问题的数据分析结果,再结合教师访谈,探讨职前数学教师实际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同知识掌握水平下的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与教师期望的专业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和合理性。研究结论如下:(1)合格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数学学科知识的权重最大。教师视角下的合格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三类专业知识按照权重大小依次是数学学科知识(45.20%)、数学教学知识(30.71%)、数学课程知识(24.09%)。该知识结构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群体教师对各类知识权重的看法基本一致。(2)职前数学教师对所考查的数学专业知识基本能够掌握。实际知识结构中数学学科知识的权重最大。参与本研究的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低到高可划分为四个水平:前水平、识记水平、关联水平和综合水平。不同类型学校的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得分具有显着差异,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部属师范大学、省属师范大学、省属师范学院。(3)职前数学教师的实际知识结构中,各类知识的权重大小顺序与教师期望的专业知识结构一致,即职前数学教师的实际知识结构是合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处在四个水平的职前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也是合理的。教师期望的学科知识权重低于职前数学教师的实际权重,教师期望的教学知识权重却高于职前数学教师的实际权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职前数学教师教学经验的缺乏。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对职前数学教师教育提出相关建议:(1)职前数学教师应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2)职前数学教师应提高教学知识储备。

苏日娜[3](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宋晋凯[4](2020)在《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中国现代数学在民国后期(1936-1949年)出现了一次研究的高潮,许多数学家逐渐进入了世界数学舞台的中央,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审视民国后期的数学发展成就,不可不追溯民国前期(1912-1935年)的数学现代转型。民国前期,文化变革剧烈,社会思潮汹涌,在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数学伴随着“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转向,逐步完成了体制化进程,现代转型初步完成。民国前期的数学现代转型,使中国传统数学在学术、学科、学人、学会等建制建设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为重要的是,在民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浪潮中,学界对数学本质、数学价值、数学真理等数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哲学审视,构筑起具有独特时代文化特质的数学思想文化形态。民国前期的数学思想文化颠覆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观念认知,与数学现代转型相互耦合、互为促进,也为国民政府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本文遵循学术现代转型的史学研究路径,以“契机→内容→主体→途径”为主线牵引通篇,分为绪论、正文(共七章,首章为契机,中间四章为内容,后二章分别为主体和途径)、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围绕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以及概念释名等内容进行阐释,重点对选题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给予论证。第一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概况的相关内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必须将其置放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也必须通晓国外数学潮流的发展情况。本章简要介绍了民国科学文化、世界数学思想潮流的相关情况,重点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和体制化完成的重要节点给予着墨论述,为正文后续部分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本质探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最可从其定义中体现,从定义出发也可探寻事物本质的“元问题”。本章围绕数学界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历史演变、民国前期数学界说的形态等内容,重点从数学基础研究、实在论的视角进行数学本质属性的挖掘。民国前期的数学本质体现出自然属性、哲学属性以及实在论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认识论的内容。认识论是对事物本质探寻的纽带。围绕数学知识能否被人类所认知这一问题,民国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其中,尤以罗素的数学不可知论影响最为深远。受罗素来华带来的文化效应影响,数学不可知论成为这场论争的焦点。本章重点讨论数学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及传播概况,系统梳理了数学不可知论自身体现出的“空洞无物”“不辨真妄”的典型特征,并对民国学者利用唯物辩证法对其发起诘难的情况进行了回溯。第四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价值观嬗变的内容。价值观是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数学为“六艺之末”,体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进入民国之后,现代数学的价值被学界重新认知,此时的数学被理解为是“科学之基”“科学之母”,数学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围绕数学的价值,民国学界对数学之于社会、文化和人生的作用,以及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现代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第五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真理性研究的内容。真理性研究是数学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民国学界对数学真理所体现出的保守性、递进性、自足性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实证主义思潮传入使数学真理的特性受到了挑战,数学真理的相对性以及数学公理主义倾向成为学界论争的重点。康德哲学、实证主义、公理主义等哲学理论与非欧几何学、极限理论等数学学说相互交织、相互援引,成为民国学界真理性探讨的特色。第六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主体寻源的内容。留学生是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建构的主体。民国以前,实业是留学生学科选择的主要方向,数学留学生的数量极少。及至民国,西学被大规模建制化的持续引入,学界对数学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数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不仅是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骨干,更是数学思想文化变革的中坚,引领了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本章还以数学留学生的典型代表——胡明复为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点面结合勾勒数学留学生在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第七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传播途径的内容。期刊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现代意义期刊的创办受益于来华传教士群体。在民国以前的期刊中刊载过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文章,但数量较少,并未产生特别的影响。数学思想文化在民国前期的传播途径体现出综合性期刊→大学期刊→专业期刊的典型特点。《科学》《少年中国》《学生杂志》等综合类期刊成为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外国名哲来华访学,促进了民国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人物学说研究类专门期刊开始出现。《罗素月刊》是此类期刊的嚆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以《罗素月刊》为研究素材,可以管窥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经由期刊传播之原貌。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总体回溯。主要包括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特点的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仍需努力的方面、本文研究的展望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等内容。

王娟[5](2020)在《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研究 ——基于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共计颁布了1部精简纲要、1部标准草案、12部教学大纲及2部课程标准,其中几何课程的发展一直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虽然在我国针对几何的研究较多,但是专门针对于几何内容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变迁情况的研究却极少,且在已有研究中对于几何内容及其设置的变迁情况研究的系统性及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这种在研究方式及研究内容上的缺憾容易导致对已有经验的忽视与已有问题的轻视;此外,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数学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而几何内容相应的成为发展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为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需要及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对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以史为鉴,从几何课程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总结经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是数学学科内容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具体落实的顶层设计,本研究主要从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视角,来分析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中几何内容在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内容要求、内容难度及课程实施建议等维度的设置上发生的变迁及其特点有哪些?(2)影响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发生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对我国高中数学几何课程改革的启示有哪些?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计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建国以来我国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中几何内容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内容要求、内容难度及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几何内容在各个维度上设置的变迁特点。由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特点,总结出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总体变迁特点:(1)高中数学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发展与完善,逐渐增强了高中数学课程顶层定位与几何具体培养目标的贯通与落实;(2)内容结构从纵向与横向发生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与突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高中几何内容结构体系;(3)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部分在内容要求上经历了“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的发展过程,促进了个性化几何课程内容体系的构成与发展;(4)几何内容广度、深度及难度的变迁趋势,逐渐体现出新时代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夙愿与追求;(5)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高中几何课程的实施理念转向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与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基于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从促进我国高中数学几何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视角,得出几点启示:(1)我国高中数学几何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总体上应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传承与变迁、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2)我国高中数学几何课程内容的宏观安排,应与学科知识结构的发展规律、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相适应;(3)我国高中数学几何课程内容的微观要求,应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4)我国高中数学几何课程的实施,应逐步升级与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与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5)应建立健全课程标准的实施指导与监测制度,促进我国高中数学几何课程的有效实施。

张蜀青[6](2019)在《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改革进行了若干轮,从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到2017年的新课标,除了对教学知识版块进行了增减,还产生了各种教育理念.在教师群体中,则主要是基于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教育届有识之士提出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的再创造过程,我们也看到很多论文言必称弗莱登塔尔和“再创造”,但是什么是真正的数学再创造?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解释和操作行为准则.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驱动”是对弗莱登塔尔数学教育观的发展和丰富,是其“再创造”思想的具体化.它倡导教师借助数学史等深入了解知识内部,通过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了解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剖析其文化价值.具体实施过程则是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引发概念被创建或定理被发现的问题嵌入到情境中,实现问题驱动教学.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文献综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及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数学教育改革情况.根据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2.从数学教育的本质、数学教育的价值来详细阐述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强调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重视思辨和直觉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数学教育除了体现学科价值还应该体现人文价值.3.深入阐述了“问题驱动”的内涵与外延,指出何为“真问题”和“真情境”,如何通过问题驱动实现数学的再创造.给出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解读.4.本研究在积累了近百篇教学设计基础上,通过三种课型的5个典型案例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评价,从多个角度用实际案例示范引领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问题驱动.5.总结了近四年的研究成果与不足,明确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和导师一起建立了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并进行了实践.2.和导师一起建立了反映数学本质的简单易操作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3.提出了数学教育是数学的有限再创造的观点,丰富发展了弗莱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4.大、中学教师以及教研员长期扎根一线教学,通过教学研讨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崭新合作模式,使理论研究落到实处,也使课堂教学有章法可循,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实现数学再创造的理论,一方面落实“四基”和“四能”,一方面探索出一条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道路.本研究已在高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周明敏[7](2019)在《国际视阈下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浙江省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愈发受到人们关注。然而,我国高中—大学衔接课程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设置方法尚未成熟。反观国际上部分教育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体系,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设置模式:第一种是以第三方机构开发并监管的衔接课程为主的美国模式;第二种是以高中为衔接课程开设主体,辅以完整的大学课程准备阶段的英国模式;第三种是以各州政府领导衔接课程、拥有灵活的学分转换机制的澳大利亚模式。研究发现国外高中—大学衔接课程呈现出课程设置需求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而增加、课程内容随时代发展逐渐多样化、课程设置形式多元化以及课程评价与高校招生方法结合的发展趋势,这对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国际视阈的关照。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下,浙江省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选修课是目前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最主要的设置形式。同时浙江省作为我国新高考改革的试点之一,高考制度的变革促进了浙江省衔接课程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正处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中教育现代化和高考制度变革的多重背景下。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正面临着来自课程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挑战,外部挑战主要体现在目前高校招生方式对衔接课程的制约上,同时浙江省新高考也对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发展尚未成熟,衔接课程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其中包括缺乏权威的课程领导、课程规划不完整、师资缺乏、学生盲目选课、课程评价方式与学分适用范围不统一等。针对目前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面临的挑战,结合国际衔接课程发展经验可以推出,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需要设立权威的衔接课程领导机构,扩大课程评价适用范围;基于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明确课程设置理念;构建组合式课程设置形式,多层次区分专业课程内容;贯彻落实衔接课程设置实施的优化策略;采取过程性衔接课程评价,建立统一的学分认定方法;高校、高中和社会三方通力合作,创建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只有这样,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才能平稳开展,深入推进。

李梦秀[8](2018)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内部的交叉和综合以及21世纪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巨大需求,科学技术社会化的趋势更加突出,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如何成为科技的引领者,如何培养引领未来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已成为国内外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的热点。美国研究型大学作为当今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领航者,在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时,通常以课程为突破口,通过增设新的课程和调整课程结构来达到改革高等教育的目的。因此,以课程体系为着眼点,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对当前我国新工科建设下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具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世界大学学科榜——工程与技术学科排名中蝉联世界第一、第二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泰勒课程原理为案例研究的理论依据,分别从高校的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构成、课程体系的组织方式三个方面对两所大学工程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麻省理工学院以科学与实践并重的理念为指导,以项目为中心实现部门间和课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斯坦福大学以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工程基础与深度的融合,实现培养工程能力的目标。通过比较,发现这两所研究型大学都注重通识课程的广博性、专业课程的指向性;在专业课程上注重基础工程知识和工程工具的学习,在顶点课程和实践项目中实现工程融合;在课程组织方式上,麻省理工学院以学生参与多个跨学科项目为导向,实现课程体系的融合与连贯,斯坦福大学以学生确定某一研究领域从而不断纵向深入的方式构建其课程体系。基于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新工科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中要将当前工程领域的重大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与工程教育课程融合起来,开发“以问题或项目为中心”,融合“理论与研究型教学”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工程设计能力;开展跨学科、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与设计,为学生提供综合化和前沿性的课程内容;依托研究型大学丰富的科研项目优势,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研究类课程,使学生实现“在研究中学习”和“在学习中研究”。

莫倩华[9](2018)在《中美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改革将大学先修课程纳入高中数学选修Ⅱ课程,使得“数学必修+选修1+大学先修”成为一体化的课程方案。国内大学先修课程教材处在萌芽发展阶段,教材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先修课程推广和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微积分作为先修课程体系内的热门课程,其配套教材的研发编制是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微积分教材、高中数学教材的微积分内容以及高中微积分课标的比较,数量较少。目前国内尚无中外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教材比较分析的文献资料。通过中美大学先修微积分课程教材的比较,可以深入了解美国AP微积分教材的特色和优点,可以更快地吸收国外优秀教材编写的经验和优势,为深入研究和开发我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教材提供宝贵借鉴。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CAP系列教材《微积分》和美国Jon Rogawski教授编着的大学先修微积分教材《Rogawski’s Calculus for AP:Early Transcendentals,Second Edition》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比较教材的整体结构、内容设置、编排顺序,分析其异同点。(2)比较教材内容的呈现风格,包括概念的呈现方式和数学历史文化的融入形式。(3)比较教材的体例栏目和版面设计,挖掘两版本教材在视觉呈现上的不同风格和特色。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整体知识结构:中美两版教材选取的知识整体相当。中国版侧重“函数预备知识”、“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美国版侧重“积分及其应用”和“其他拓展知识”。(2)内容设置和编排顺序:(1)中国版直线式编排,美国版螺旋上升式编排;(2)中国版注重概念体系的完整性,美国版注重知识的应用性;(3)中国版章节内容的组织编排整合度高,美国版章节内容的组织编排细致分散;(4)美国版更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3)栏目体例:中国版章节栏目体例单一,美国版栏目体例丰富多样,人性化,重视数学历史文化的渗透,习题分层设计。(4)概念呈现:中国版注重数学知识的客观性,美国版注重学生认知理解,强调“数值化”和“图像化”方法的应用;中国版定义形式化程度高,美国版以描述性定义为主;中国版的概念组织呈现“分类并列式”,美国版呈现“核心概念直线式”。(5)数学文化:美国版数学文化数量、内容分布、运用水平均高于中国版。(4)版面风格:中国版以文字为主,美国版图文并重,美国版插图设计精巧,数量远高于中国版。根据研究结论,对改进中国版大学先修微积分教材提出如下建议:(1)丰富栏目体例的设置;(2)加强知识应用,融入数学文化;(3)关注学生认知,注重概念理解;(4)提升版面设计和插图设计水平;(5)强化信息技术与微积分的整合。

罗应春[10](2018)在《L市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发展中的里程碑,它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开创了向近代数学过渡的新时期,它为研究变量与函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高中新课程的微积分内容在要求和处理上有很大变化,高中生对微积分的学习处于起始入门阶段,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高考考察主要内容之一。所以从微积分所处的地位和学习难度来看对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这项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L市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深入调查分析:学生对微积分学习体会、对微积分学习的掌握程度、对微积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调查客观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L市高中生在微积分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第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信心不足,自主性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欠缺;第二,函数等相关基础知识较差,知识产生负迁移,运算的能力和思维水平低,元认知能力不足;第三,概念不清楚,没有形成良好认知结构,主要通过做题来理解和熟悉相关知识,导致事倍功半;第四,学校的课程设计不够合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佳,考核方式不科学,师生关系不够融洽。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与教材内容提出微积分有效的学习与教学的策略。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注重微积分的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用导数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运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主体作用。教学策略:探索合理的教学编排;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概念教学;制定循序渐进的考核方式;培养学习数学兴趣,构建和谐的学习气氛。L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市情,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自己的特点,当地的教育处于改革和进步的关键时期,希望本研究对能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师生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

二、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一些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一些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历史
    2.1 面向实践的美国工程教育技术范式时期(1950 年以前)
        2.1.1 美国工程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2.1.2 面向实践的课程理念
        2.1.3 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
    2.2 偏离实践的工程教育科学范式时期(1950—1980 年)
        2.2.1 美国工程教育的领先和科学化
        2.2.2 偏离实践的课程理念
        2.2.3 科学导向的课程设置
    2.3 本章小结
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培养目标的转型:从基础科学人才到实践综合性人才
    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开端
    3.2 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
    3.3 培养目标的变迁
    3.4 本章小结
4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课程体系的改革:从科学主导走向科学和实践平衡
    4.1 课程思想的更新
    4.2 课程内容的重构
    4.3 课程结构的优化
    4.4 课程体系的改革:以MIT的 CDIO课程模式为例
        4.4.1 一体化课程设置
        4.4.2 以设计-实现经验为导向的课程计划
    4.5 本章小结
5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学方法的改变:从围绕知识到聚焦体验
    5.1 教学观的转变
    5.2 多样的教学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认证体系的改变:投入导向转为产出导向
    6.1 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历史沿革
    6.2 专业认证标准的变迁
    6.3 本章小结
7 经验与趋势
    7.1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的基本经验
        7.1.1 社会需求导向人才目标定位
        7.1.2 构建一体化的本科课程体系
        7.1.3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7.1.4 熔铸国家特色文化的认证体系
    7.2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7.2.1 工程教育国际化程度提高
        7.2.2 工程教育跨界融合程度提升
        7.2.3 扩大化工程教育体系
        7.2.4 工程领域的性别差异性降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教师知识
        一.知识的内涵及分类
        二.教师知识的分类
    第二节 数学教师知识
        一.数学教师学科知识
        二.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
        三.数学教师知识相关文献的量化分析
    第三节 职前数学教师知识
        一.职前数学教师知识的现状及来源
        二.职前数学教师知识中某类具体知识
        三.职前数学教师综合性知识和技能
        四.中外职前数学教师知识的对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师知识
        二.数学教师专业知识
        三.职前教师
        四.知识结构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框架
        一.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分类框架构建
        二.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分析层次建构
    第四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第四章 教师视角下的合格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第一节 教师视角下合格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描述分析
    第二节 教师视角下合格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聚类分析
    第三节 不同群体教师对合格数学教师各类知识权重看法的量化分析
        一.不同教龄教师对合格数学教师各类知识权重看法的差异分析
        二.不同职称教师对合格数学教师各类知识权重看法的差异分析
        三.不同称号教师对合格数学教师各类知识权重看法的差异分析
        四.不同学历教师对合格数学教师各类知识权重看法的差异分析
    第四节 教师视角下合格数学教师各类知识权重看法的质化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现状分析
    第一节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水平划分
        一.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成绩整体描述
        二.职前数学教师测试总成绩的水平分布
        三.职前数学教师主观题作答情况的水平分析
    第二节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实际结构
    第三节 不同类型学校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得分情况的差异分析
        一.不同类型学校职前数学教师总成绩的差异分析
        二.不同类型学校职前数学教师各类知识得分的差异分析
    第四节 不同性别职前数学教师得分情况的差异分析
        一.不同性别职前数学教师总成绩的差异分析
        二.不同性别职前数学教师各类知识得分的差异分析
    第五节 各类数学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各类数学专业知识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二.数学学科知识对数学教学知识的影响分析
        三.数学学科知识对数学课程知识的影响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实际结构与期望结构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实际结构与期望结构的整体比较
    第二节 不同水平下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实际结构与期望结构的比较
        一.前水平的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比较
        二.识记水平的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比较
        三.关联水平的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比较
        四.综合水平的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比较
    第三节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状况调查与访谈提纲
    附录2 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分类框架
    附录3 中学数学教师知识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4 教师资格考试2014-2018 试题汇总
    附录5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测试
    附录6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附录7 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及其培养策略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重点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六、概念释名
第一章 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演进情况
    1.1 民国前期科学文化的发展
    1.2 民国前期现代数学思想的发展
    1.3 民国数学之现代转型
        1.3.1 数学教育制度的发展
        1.3.2 大学数学系的创设
        1.3.3 数学学会制度的发展
        1.3.4 国外着名数学家来华交流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体论追问:民国前期数学界说及其哲学意蕴
    2.1 数学界说的历史演变
    2.2 民国前期数学界说之形态
        2.2.1 数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2.2.2 数学具有哲学学科的属性
        2.2.3 数学基础论争视角下的数学界说
    2.3 实在论视域下的数学界说
        2.3.1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
        2.3.2 数学对象的非观念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识论探讨: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传播
    3.1 数学不可知论溯源
    3.2 不同视角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1 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译介
        3.2.2 数学不可知论的数学之极善界说
        3.2.3 空洞无物:观念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4 不辨真妄:公理系统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5 数学基础构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3 “虚”“妄”之辩:唯物辩证法对数学不可知论的批驳
        3.3.1 数学概念的实在性
        3.3.2 数学公理的真理性
    3.4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数学不可知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价值观嬗变:民国前期“六艺之末”到“科学之母”的数学
    4.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数学
        4.1.1 实践导向,实用为尚
        4.1.2 儒学为本,数学为末
    4.2 民国前期的数学价值
        4.2.1 数学之于科学
        4.2.2 数学之于社会
        4.2.3 数学之于人类精神世界
    4.3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3.1 数学与统计学
        4.3.2 数学与经济学
        4.3.3 数学与艺术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真理性探究:民国前期数学真理的特征及其意义
    5.1 数学真理的特征
        5.1.1 数学真理的保守性
        5.1.2 数学真理的递进性
        5.1.3 数学真理的自足性
    5.2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数学真理观
        5.2.1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内容
        5.2.2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诘难
        5.2.3 康德哲学真理观的佐证
    5.3 民国前期对数学公理的诘难
        5.3.1 对公理自明性的批驳
        5.3.2 对公理主义的批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体寻源: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6.1 留学生学科专业选择之变迁
    6.2 数学留学生群体
        6.2.1 民国以前的数学留学
        6.2.2 民国前期的数学留学
        6.2.3 数学博士群体分析
    6.3 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6.3.1 留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6.3.2 留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传播
    6.4 数学文化传播主体的个例分析
        6.4.1 胡明复的数学贡献
        6.4.2 胡明复的数学思想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途径审视:民国前期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1 民国以前的报刊及数学文化
    7.2 民国前期的期刊与数学文化
        7.2.1 综合类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2.2 大学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2.3 数理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3 数学文化传播途径的个例分析
        7.3.1 《罗素月刊》刊创
        7.3.2 《罗素月刊》概貌
        7.3.3 《罗素月刊》中的数学文化
        7.3.4 《罗素月刊》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研究 ——基于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丰富与完善我国数学课程史研究的需要
        2.开拓数学课程文化视野的需要
        3.推进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4.促进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体系建设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高中数学课程
        2.几何内容
        3.几何内容设置
        4.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5.变迁
    (四)研究问题表述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变迁或发展历程的研究
    (二)关于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文本的研究
    (三)关于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的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1.历史文献法
        2.比较研究法
        3.计量分析法
四、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及特点
    (一)关于理念与目标的变迁及特点
        1.课程理念的变迁
        2.目标要求的变迁
        3.课程理念与目标要求的变迁特点
    (二)关于内容结构的变迁及特点
        1.文本整体结构体系的变迁
        2.内容设置框架的变迁
        3.内容结构的变迁
        4.内容结构的变迁特点
    (三)关于内容要求的变迁及特点
        1.内容要求的变迁
        2.内容要求的变迁特点
    (四)关于内容难度的变迁及特点
        1.内容广度的变迁
        2.内容深度的变迁
        3.内容难度的变迁
        4.内容难度的变迁特点
    (五)关于课程实施建议的变迁及特点
        1.课程实施建议的变迁
        2.课程实施建议的变迁特点
五、研究结论
    (一)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特点
    (二)影响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发生变迁的主要因素
    (三)对我国高中数学几何课程改革的启示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新中国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发展概述
        1.2.2 国外当代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历程
        1.2.3 我国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与问题驱动教学设计相关的研究综述
        1.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3 研究的意义
        1.3.4 研究的目的
        1.3.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理论
    2.1 何为数学的再创造?
    2.2 何为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
    2.3 如何实现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
    2.4 我们应该教什么样的数学
        2.4.1 思辨、演绎、算法并重的数学课堂教学
        2.4.2 培养直觉能力的数学教学
第三章 从数学教育的本质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要素
    3.1 数学教育的本质
        3.1.1 数学的本质
        3.1.2 数学教育的本质
    3.2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要素
    3.3 案例分析
    3.4 体现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的教学评价量表
第四章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4.1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4.1.1 概念课案例1
        4.1.2 概念课案例2
        4.1.3 概念课案例3
    4.2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原理课教学
        4.2.1 原理课案例1
        4.2.2 原理课案例2
    4.3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解题课教学
        4.3.1 问题驱动的习题课教学设计
        4.3.2 教学评析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1.1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价值观念的改变
        5.1.2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5.1.3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5.1.4 开创了一线教学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合作新模式
        5.1.5 研究的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国际视阈下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衔接课程
        2.高中—大学衔接课程
    (四)文献综述
        1.国外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相关研究
        2.国内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相关研究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国外高中—大学衔接课程发展经验及趋势
    (一)国外高中—大学衔接课程发展现状及特点
        1.美国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
        2.英国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
        3.澳大利亚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
    (二)国际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1.课程设置需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并行
        2.课程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
        3.课程设置形式逐渐多样化
        4.课程评价与高校招生方法结合
三、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发展与变革
    (一)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2.浙江省高中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发展趋势
        3.浙江省高考制度的变革
    (二)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现状
        1.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相关指导文件
        2.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现状
四、国际视阈下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面临的挑战
    (一)课程外部面临的挑战
        1.高校招生方式对衔接课程的制约
        2.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对衔接课程设置的影响
    (二)课程内部面临的挑战
        1.缺乏权威的课程领导
        2.缺乏完整的课程规划
        3.师资问题与学生选课问题
        4.课程评价方式与学分适用范围不一
五、国际视阈下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一)设立权威课程领导机构,扩大课程评价适用范围
    (二)基于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明确课程设置理念
    (三)构建组合式课程设置形式,多层次区分专业课程内容
    (四)贯彻落实衔接课程设置实施的优化策略
        1.结合走班制构建开放式课堂
        2.加强衔接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3.构建科学的选课支持系统
    (五)采取过程性衔接课程评价,建立统一的学分认定方法
        1.注重衔接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2.校内衔接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
        3.高校与高中之间的学分互认
    (六)高校、高中和社会三方通力合作,创建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际视阈下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研究”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美国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研究
        二、关于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工程教育
        二、课程体系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泰勒课程原理
        二、卡特专业目标分类
        三、整体知识观基础
    第二节 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要求
        一、对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第三节 工程教育范式的转变与要求
        一、工程教育范式的转变
        二、美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章 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理念与目标
        一、科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
        二、创新工程教育的发展目标
        三、培养工程思维方式的课程目标
    第二节 内容构成
        一、多学科知识的通识类课程
        二、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类课程
        三、基于研究项目的实践类课程
    第三节 组织方式
        一、NEET以项目为中心的“线程”
        二、以跨学科学位引导跨学科课程体系
    第四节 案例小结
第四章 斯坦福大学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理念与目标
        一、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二、解决工程挑战的发展目标
        三、培养工程能力的课程目标
    第二节 内容构成
        一、以能力为目标的通识类课程
        二、工程基础与工程深度课程
        三、锻炼综合能力的实践项目
    第三节 组织方式
        一、以内容分类构建课程框架
        二、以工程深度组织课程内容
        三、强调跨学科的课程结构
    第四节 案例小结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异同点与启示
    第一节 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相同点
        一、课程体系的广博性与指向性
        二、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与综合性
        三、组织方式的融合性与建构性
    第二节 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同点
        一、麻省理工学院以项目为导向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
        二、斯坦福大学以研究领域为导向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
    第四节 对我国新工科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一、优化组织方式,创新工程教育课程体系
        二、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工程教育的跨学科性
        三、着眼工程挑战,推动本科生参与工程研究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中美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数学教材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需要
        (三)优秀数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主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美国AP课程简介及其发展历程
    二、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发展历程
    三、中外微积分教材比较研究综述
        (一)高中阶段数学教材中的微积分内容的比较
        (二)高等教育阶段的微积分教材的比较研究
    四、文献研究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一)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CAP系列教材
        (二)美国——《Rogawski's CalculusforAP*》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设计
第4章 中美先修微积分教材内容比较研究
    一、中美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比较
        (一)整体章节结构的比较
        (二)各知识模块内容分布的比较
    二、中美教材内容设置及编排顺序的比较
        (一)“函数预备知识”模块内容设置及编排顺序的比较
        (二)“极限与连续”模块内容设置及编排顺序的比较
        (三)“导数与微分”模块内容设置及编排顺序的比较
        (四)“积分及其应用”模块内容设置及编排顺序的比较
        (五)中美教材内容设置和编排顺序的比较结论
第5章 中美教材栏目体例和呈现风格的比较
    一、中美教材栏目体例的比较
        (一)整体编写体例的比较
        (二)章节栏目体例的比较
    二、中美教材概念呈现的比较
        (一)概念处理的比较
        (二)概念组织形式的比较
    三、中美教材数学文化呈现的比较
        (一)数学文化栏目分布的比较
        (二)数学文化内容分布的比较
        (三)数学文化运用水平的比较
    四、中美教材版面风格的比较
        (一)版面设计的比较
        (二)插图设计的比较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一)教材内容比较研究结论
        (二)栏目体例比较研究结论
        (三)概念呈现比较研究结论
        (四)数学文化比较研究结论
        (五)版面风格比较研究结论
    二、对我国教材编写的建议
        (一)丰富栏目体例的设置
        (二)加强知识应用,融入数学文化
        (三)关注学生认知,注重概念理解
        (四)提升版面设计和插图设计水平
        (五)强化信息技术与微积分的整合
    三、回顾与反思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L市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核心名词鉴定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与方法
    2.2 国外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的研究
    2.3 国内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的研究
        2.3.1 对高中生微积分学习情况的研究
        2.3.2 对高中阶段微积分教学内容的研究
        2.3.3 高中微积分教学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
    2.5 小结
第3章 研究的设计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调查法
        3.3.2 访谈法
        3.3.3 文献资料法
        3.3.4 案例研究法
    3.4 研究工具的设计
        3.4.1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3.4.2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3.4.3 学生能力测试卷的设计
        3.4.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4.5 学生访谈的题纲设计
    3.5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3.5.1 数据的收集
        3.5.2 数据的处理
        3.5.3 数据的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4.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4.2 元认知学习理论
    4.3 自主学习理论
    4.4 最近发展区理论
    4.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4.6 高中微积分课标分析
第5章 调查与结果分析
    5.1 问卷的分析
        5.1.1 微积分学习情况分析
        5.1.2 微积分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5.1.3 微积分学习情况学生访谈分析
        5.1.4 微积分教学分析
    5.2 高中生对微积分的态度和认识
        5.2.1 自主性
        5.2.2 学习态度
        5.2.3 学习习惯
    5.3 高中生对微积分的学习情况
        5.3.1 概念的理解
        5.3.2 知识点负迁移
        5.3.3 运算能力
        5.3.4 思维灵活程度
        5.3.5 不正当归因
    5.4 高中生对微积分的掌握情况
    5.5 高中生对微积分课堂教的感受
    5.6 高中微积分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
        5.6.1 函数知识不牢固
        5.6.2 思维局限性
        5.6.3 运算能力不足
        5.6.4 元认知水平不足
        5.6.5 个人学习态度
        5.6.6 学习习惯
    5.7 高中微积分学习困难的客观原因
        5.7.1 学校的教学进度设计不足
        5.7.2 教师的教育方法
        5.7.3 考核方式
        5.7.4 教育动机
        5.7.5 师生关系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积分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6.1 学习策略
        6.1.1 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6.1.2 注重微积分的概念的形成
        6.1.3 培养学生用导数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6.1.4 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6.1.5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1.6 提高运算的能力
        6.1.7 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6.2 教学策略
        6.2.1 探索合理的教学编排
        6.2.2 改善教育教学方法
        6.2.3 注重概念教学
        6.2.4 培养数学兴趣
        6.2.5 制定循序渐进的考核方式
        6.2.6 构建和谐的学习气氛
    6.3 教学案列
        6.3.1 导数的概念教学案例
        6.3.2 导数的运用教学案例
        6.3.3 积分的概念教学案例
        6.3.4 积分的运用教学案例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反思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高中生微积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高中生导数与积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卷
    附录 C:高中微积分学习情况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 D:高中微积分教学教师问卷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一些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D]. 唐玲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的实证研究[D]. 王改珍.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D]. 宋晋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5]建国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设置的变迁研究 ——基于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视角[D]. 王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D]. 张蜀青. 广州大学, 2019(01)
  • [7]国际视阈下浙江省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设置研究[D]. 周明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8]美国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例[D]. 李梦秀. 天津大学, 2018(06)
  • [9]中美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教材的比较研究[D]. 莫倩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10]L市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 罗应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一些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