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OS和DR-DOS有机结合,扩展硬盘容量

MS-DOS和DR-DOS有机结合,扩展硬盘容量

一、利用MS-DOS与DR-DOS的有机结合扩充硬盘容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1](2014)在《停车收费智能管理系统及相关应用的低功耗SoC设计开发》文中提出路边停车收费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中缓解停车位压力的所普遍采用的应用方案。针对使用通用处理器构建的路边停车收费系统在功耗管理、系统复杂度、定制性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款基于自主设计SoC的适用于路边停车收费系统的终端方案。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停车收费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以OC8051开源IP核为基础,在其上集成MP3解码器、USB控制器、SPI控制器、RTC单元、键盘接口控制器等外围设备控制器,并通过处理器接口扩展RFID读卡器、磁卡刷卡器、LCD显示屏、热敏打印机、GSM通讯模块等外围设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停车收费系统硬件方案。之后针对该系统编写了适用于停车收费系统驱动程序和系统软件。最终在基于FPGA的原型平台上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现的可行性。本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停车收费系统终端低功耗的应用需求,在SoC的设计上采用了多种低功耗优化方法,如使用结构简单的OC80518-ibt微处理器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使用多种低功耗后端优化方法,使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平衡软件和硬件的功耗,使得整个系统的功耗降到最低。2、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方法,针对MP3解码核、外设控制器、RTC等单元的软硬件实现方案的合理划分,充分发挥了系统硬件高速、并行的优势和系统软件灵活、方便的优势,使得整个系统在性能、成本、功耗上达到了平衡,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难度。3、使用FPGA板级验证技术,在SoC的设计过程中使用FPGA作为系统的原型平台,能够让系统在一个和实际应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对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功能性进行验证,加快了系统的验证速度,降低了SoC系统前端设计难度。相对于其它通用SoC产品,本文所设计的SoC具有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等优点,能够满足停车收费系统终端的应用需求。

孟庆宇[2](2011)在《基于USB接口的嵌入式音频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在当今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音频的发展和应用有很长的历史,从最初的模拟信号,如电话信号,电视的音频信号等,到目前发展成为数字音频,这为高质量音频应用创造了条件,为音频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方便可行的方案。本文研究了基本的音频编解码方法——MIDI,它代表一种编码方式,编码内容是一套指令而非音频的点信号波形本身,是用于在音乐合成器、乐器和计算机间交换音乐信息的一种标准协议。由于音频数字化,使音频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很多嵌入式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完成声音数据的处理工作。本论文通过单片机系统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音频及其他类型数据进行管理,以单片机为主控单元,将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输至解码单元,完成了音频的解码;将外界的声音信号先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编码单元对电信号进行实时的、高品质编码,将编码以后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中,从而完成音频编码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有效地将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不同接口之间的无缝切换,为系统的功能扩展提供保证。2.针对MIDI的原理及编码方法,通过软件编程设计,实现了音频播放系统基本功能并进行了优化,并得到良好的MIDI文件播放效果。3.将USB技术与MIDI结合,通过系统对MIDI文件的处理,可实现一人同时操作多种乐器的效果,在操作上既简单又便携。

李明[3](2008)在《网络化控制嵌入式终端系统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的控制系统将是网络与控制结合的系统。随着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微电子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远程监控工业设备势必将成为发展趋势。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嵌入式控制芯片的成本越来越低,功能却越来越强大,不仅解决了嵌入式微控制器与Internet连接的技术问题,同时也使得这种连接费用降低到工业控制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促使了嵌入式网络控制技术的出现。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是设计和实现网络化嵌入式控制系统终端平台。通过分析现有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的两大架构C/S模式和B/S模式,结合各自的优缺点,本文采用了嵌入式HTTP服务器&Java Applet相结合的系统架构,既可以发挥B/S模式的灵活便捷性,又可以达到C/S模式的专业性;在操作系统的选取上,考虑到控制系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本文选取了uC/OS-II作为系统支撑,并移植到了UP-TECHS3C2410开发板上;为了实现终端平台的网络化功能,移植了uC/TCP-IP协议栈,开发了针对网络控制器DM9000A的驱动程序,构建了FAT32文件系统以及HTTP服务器。本文以工业洗衣机为控制对象,分析了其功能模块。并将工业洗衣机作为网络化嵌入式控制的实验对象,以常用的变频通讯、I/O控制以及模拟量的采集为客户端远程监控的目标。在嵌入式控制器上设计了相应的网络Socket监控以及洗衣机控制的应用程序,利用JavaApplet开发了客户端友好的用户界面以及控制网页,对工业洗衣机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实时监控,实现了在线的变频调速、阀门开关量的控制和洗涤仓温度的监控。最后,对网络化控制系统进行了总结展望。分析了网络化控制系统作为控制系统的一种所具有的传统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处于网络环境中,所具有的新特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工作。本系统为网络化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软硬件上的支持。

栾志斌[4](2006)在《基于TrueFFS理论的固态硬盘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固态硬盘广泛用于军事,航空航天以及通信领域,适用于对信息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目前,固态硬盘逐步由军用向商用、民用方向发展,未来将成为机械硬盘的优秀替代产品。本文考虑到固态硬盘目前在通信领域内广泛应用,但又受到价格、容量、存储方式上的限制,影响了通信产品在同类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故此提出一种由固态硬盘衍生出的适用于网络通信产品、具有高速度、高可靠性、嵌入式的固态硬盘。本文介绍固态硬盘的整体优化过程,从硬件和算法两个方面综合阐述实现的方法和技术要点。从实际要求出发提出固态硬盘在特定的通信产品中系统总体构架。随后,依据产品的需求,设计框架,并对其主要功能部分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确定了系统可实现的具体方案。最后,具体描述了硬件的基本原理、软件和大规模逻辑的实现,以及测试方案等内容。

马照松[5](2005)在《卫星热红外准实时数据处理综合技术与异常提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地震热红外异常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卫星遥感的地震热红外异常研究一直受到地震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卫星热红外地震监测手段的研发以及相关系统的建设也为我国地震相关部门所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受到时间、地域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地震热红外异常的现象在个例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性,数据关系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因素,仅仅进行一些个例研究很难避免偏差。因此,必须对大规模的、连续的历史数据进行时间、空间综合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研究,才能提取出普遍性的规律。但是,由于缺乏面向地震专业的、大规模的卫星数据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海量数据仓库,这方面研究工作受到了严重制约。为了更好地开展卫星热红外监测和研究,必须获取大规模、连续的卫星热红外数据。为此,我们于2003年4月架设了NOAA/FY卫星接收系统。目前每天接收卫星数据量多达4G,每年将接收到1200G的原始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仅仅依靠人工值守进行接收、校正、备份、专题图生成等预处理,工作量巨大,很难保证卫星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技术手段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卫星热红外数据准实时处理技术开发和地震异常监测手段研究这两方面的需求出发,开展了以大规模、自动化卫星数据处理系统开发和数据仓库建设为基础,以时间、空间综合统计分析为突破点的地震热红外异常检测方法研究。本文通过卫星数据处理的方法研究、改进和应用,解决了全自动去噪、去云、数据定标、数据订正、合成、编码和地理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底层开始自主开发了卫星数据准实时自动处理系统,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操作,获得了大量的、时间上不间断的、空间上覆盖全国的卫星热红外无云遥感影像库,以及相应的、经过适当设计的卫星影像信息库,组成了包含大量历史数据并且具有自动动态更新能力的数据仓库,积累了从2003年至今的数据。通过对多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地表亮温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原始数据中的亮温变化较离散,有较强的随机性,但10日无云平均影像中提取的亮温变化极具规律性,具有良好的局部线性相关性和整体低阶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地表亮温异常检测的线性和二阶两种趋势偏移模型。该两种模型假设在正常情形下十日平均亮温在一定的时间段上的分布分别较好地满足线性和二阶趋势回归方程,同时包含正态分布的随机偏差;采用最小二乘法,利用分析点的前50天趋势预测值和分析点处的采样值的偏差量e作为亮温异常的表征值。在通常情况下,亮温旬值的时间分布有很好的线性或低阶非线性相关性,一个采样值不会偏离趋势线太远,即偏差e在通常情况下应为较小数值。如果亮温突然发生剧烈变化,就会使偏移量e显着增大,因此偏移量e可以作为动态异常的表征量,作为判断热红外异常区域的依据。

黎苑楚[6](2005)在《信息产业演进规律与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信息产业日益成为社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复杂的产业系统,信息产业有其自身的演进规律、内在发展机制和战略模式,传统产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已不能完全解释信息产业的增长与发展。研究信息产业的发展演进规律、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由“信息大国”向“信息强国”的迈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基于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研究分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信息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产业间的相互联系等产业本身所特有的演进规律和发展模式。 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根据“产业”的经济学特性,提出了信息产业基本界定原则,即:信息产业的界定要突出信息生产与消费核心,体现信息产业的历史演进和时代性特色;提出“信息产业是以满足社会信息消费为目标,促进和支撑信息内容(服务)生产、传输、分配、提供的产业部门和基础设施的统称”,并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内容业、信息内容生产与消费的支撑业、信息服务提供业三大部类。根据信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特征,将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传统信息产业、大众媒介传播、现代信息产业、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中心等四个阶段,分析了信息产业知识型、高创新型、高风险型、精英型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产业贸易和竞争五个方面研究分析了信息产业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是关于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基于申农“信息论”信息传播模型、基于以用户为核心的价值链、基于“信息生产力”的结构,对信息产业内部结构与关联进行了剖析。提出:信息管道业是信息产业中关联作用最强的要素和牵引集成相关产业的纽带,是信息产业的产业中心和决定信息产业内部结构的主导要素;信息工具在信息生产力中居主导地位,信息工具是信息内容生产、开发与信息劳动者增长的前提基础,信息工具的创新和应用是推进信息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动力;以用户为核心,信息内容业居于价值链的中心地位,信息管道(网络)是基础,信息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则是支撑。人类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使信息产业

陈晓辉[7](2005)在《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文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数字硬盘录像机在视频监控等涉及到专业存储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需求的发展,早期基于PC的设备面对新的应用模式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相关的嵌入式设备凭借诸多优势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但后者自身也还存在着不少缺陷,例如没有文件系统或集成的文件系统比较精简,所提供的功能接口过于简单;底层驱动支持不完善,数据传输效率不高;使用大容量块设备作为存储介质时数据安全性不高;等等。这些问题在设备实用化之前必须加以克服。 本文介绍了以VxWorks为选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时,针对以上情况所提出并实现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这套方案通过对嵌入式文件系统相关部分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分别从IDE控制器驱动程序、存储机制、软件RAID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所侧重解决的问题以及具体方法的实现。 经过严格测试,这套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功能接口的完备性、数据传输效率以及数据的安全性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应指标。

霍言[8](1994)在《利用MS-DOS与DR-DOS的有机结合扩充硬盘容量》文中研究表明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计算机的软、硬件也在发生质的飞跃。近年来,特别是软件正朝着功能强、性能完善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软件体积的增大。例如:Windows V3.10共用8张高密盘、金山DOS中文系统系列都在5-10张高密盘左右、Microsoft C V6.0共用7张高密盘、ORACLE共用20张高密盘等等,用户要使用这些软件包必然要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从而使一些用户感到硬盘容量的吃紧。而早期微机所配备的硬盘大多是10兆、20

霍言[9](1994)在《利用MS-DOS与DR-DOS的有机结合扩充硬盘容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一种在不改变机器,本身硬件配置的情况下,利用“软”方法,对硬盘进行扩容,从而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

二、利用MS-DOS与DR-DOS的有机结合扩充硬盘容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MS-DOS与DR-DOS的有机结合扩充硬盘容量(论文提纲范文)

(1)停车收费智能管理系统及相关应用的低功耗SoC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相关产品技术现状
    1.3 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3.1 低功耗SoC系统设计技术
        1.3.2 智能系统软件综合设计技术
        1.3.3 系统开发与板级验证技术
    1.4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需求与应用方案
    2.1 停车管理系统
        2.1.1 系统组成
        2.1.2 终端方案
    2.2 系统终端功能需求
        2.2.1 终端架构
        2.2.2 通信控制
        2.2.3 收费结算
        2.2.4 人机交互
        2.2.5 数据存储
        2.2.6 计时功能
    2.3 终端SoC结构方案
        2.3.1 SoC架构
        2.3.2 主处理器
        2.3.3 时钟电路
        2.3.4 音频解码
        2.3.5 外设接口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C8051的低功耗SoC及应用设计
    3.1 OC8051架构
    3.2 低功耗设计方案
        3.2.1 CPU架构选择
        3.2.2 低功耗后端设计
        3.2.3 软硬件协同设计
    3.3 系统应用接口设计
    3.4 FPGA实现与验证
        3.4.1 位寻址扩展
        3.4.2 程序存储器设计
        3.4.3 RAM接口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软硬件协同的智能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协同设计方案
    4.2 存储设备驱动软件设计
        4.2.1 SD驱动
        4.2.2 USB驱动
        4.2.3 FAT32实现
    4.3 内部外设驱动软件设计
        4.3.1 MP3音频驱动
        4.3.2 RTC时钟驱动
        4.3.3 键盘接口驱动
    4.4 外围模块驱动软件设计
        4.4.1 LCD驱动
        4.4.2 GSM模块驱动
        4.4.3 RFID驱动
        4.4.4 磁卡模块驱动
        4.4.5 热敏打印驱动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系统板级设计与模块功能验证
    5.1 最小系统结构
        5.1.1 电源电路
        5.1.2 核心FPGA及外围电路
        5.1.3 FPGA配置与调试电路
    5.2 最小系统验证
        5.2.1 PROM程序固化
        5.2.2 SoC软核验证
    5.3 模块功能验证
        5.3.1 存储功能验证
        5.3.2 内部外设验证
        5.3.3 外围模块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6.1 系统测试环境
    6.2 系统功能验证
        6.2.1 停车收费过程模拟
        6.2.2 系统控制与数据存储
    6.3 系统方案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工作成果
致谢

(2)基于USB接口的嵌入式音频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音频系统的发展现状
    1.2 MIDI 文件介绍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MIDI 概述
    2.1 MIDI 简介
        2.1.1 MIDI 标准的发展
        2.1.2 MIDI 的优点
    2.2 MIDI 原理、规范和新发展
        2.2.1 音乐合成
        2.2.2 MIDI 技术规范
    2.3 MIDI 文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音频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音频系统硬件
        3.1.1 主控芯片
        3.1.2 解码芯片
        3.1.3 通信模块
    3.2 音频系统各模块及接口连接
        3.2.1 键盘模块设计
        3.2.2 下载接口模块设计
        3.2.3 音频编解码模块设计
        3.2.4 主控模块设计
    3.3 系统存储单元及接口
        3.3.1 PL-2303HX 芯片
        3.3.2 USB 接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音频系统的软件环境的实现
    4.1 软件设计方案
        4.1.1 系统软件概述
    4.2 软件设计
        4.2.1 主控单元固件的执行过程
        4.2.2 按键检测模块
        4.2.3 文件系统模块
        4.2.4 音频处理模块
        4.2.5 部分接口初始化代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网络化控制嵌入式终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嵌入式网络化控制系统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系统方案
    2.1 网络架构方案
        2.1.1 C/S 模式
        2.1.2 B/S 模式
        2.1.3 系统架构实现
    2.2 操作系统方案
        2.2.1 实时操作系统比较
        2.2.2 操作系统选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及软件开发平台构建
    3.1 系统软硬件开发平台
        3.1.1 UP-TECH S3C2410 硬件简介?
        3.1.2 UP-TECH S3C2410 软件平台
    3.2 uC/TCP-IP 协议栈的分析与移植
        3.2.1 TCP/IP 协议结构分析
        3.2.2 uC/TCP-IP 结构与移植
        3.2.3 DM9000AE 驱动程序设计
    3.3 FAT32 文件系统及HTTP 服务器的建立
        3.3.1 FAT32 的分析与移植
        3.3.2 FAT32 下 NandFlash 驱动开发
        3.3.3 FAT32 下 SD 卡驱动开发
        3.3.4 HTTP 服务器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网络控制应用开发实例
    4.1 工业洗衣机简介
    4.2 功能模块分析
    4.3 嵌入式终端系统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4.3.1 变频通讯控制
        4.3.2 开关量监控
        4.3.3 A/D 量监控
        4.3.4 控制器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客户端应用开发
    5.1 客户端程序设计
        5.1.1 网络收发数据程序设计
        5.1.2 图形界面驱动程序设计
    5.2 远程监控实验结果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基于TrueFFS理论的固态硬盘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固态硬盘的发展与现状
    1.3 固态硬盘的结构与应用
    1.4 固态硬盘的前景与展望
第2章 关键器件原理及应用
    2.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与MPC8241 的应用
        2.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2.1.2 嵌入式系统的种类与发展
        2.1.3 PowerPC 与MPC8241
    2.2 FPGA 的发展与XC3S1500 的应用
        2.2.1 FPGA 简介
        2.2.2 FPGA 的定义与特点
        2.2.3 FPGA 与CPLD 的区别与应用
        2.2.4 FPGA 选型与Xilinx XC3S1500 的应用
    2.3 FLASH 发展与存储阵列的应用
        2.3.1 FLASH 简介
        2.3.2 FLASH 的种类和应用
        2.3.3 磁盘阵列概念及其优势
        2.3.4 NAND01G 与FLASH 阵列
第3章 固态硬盘硬件结构
    3.1 FLASH 阵列的改进方式
        3.1.1 线性结构――增加容量
        3.1.2 增加位宽――扩展吞吐
        3.1.3 多路通道――提高速率
    3.2 固态硬盘设计
        3.2.1 结构概述
        3.2.2 功能描述
        3.2.3 工作原理
第4章 基于TrueFFS 原理的Flash 阵列协调调度算法
    4.1 TrueFFS 理论基本算法
        4.1.1 TrueFFS 介绍
        4.1.2 TrueFFS 层次
        4.1.3 TrueFFS 原理
    4.2 基于TrueFFS 理论的新算法
        4.2.1 EMTD 层的封装
        4.2.2 伪数据包理论的引入
        4.2.3 块状态与寿命维护表
        4.2.4 空块备份
    4.3 固态硬盘协调调度算法
        4.3.1 读数据
        4.3.2 编程
        4.3.3 改写
        4.3.4 擦除
    4.4 固态硬盘其他算法简要说明
        4.4.1 地址映射
        4.4.2 文件尾端处理
        4.4.3 ECC/EDC
        4.4.4 附加块的定义
第5章 固态硬盘软硬件开发与测试
    5.1 开发
        5.1.1 硬件开发
        5.1.2 软件开发
    5.2 测试
        5.2.1 硬件测试
        5.2.2 软件测试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5)卫星热红外准实时数据处理综合技术与异常提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作者简介
致谢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卫星热红外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
    第二节 卫星热红外数据处理的技术手段发展现状
    第三节 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极轨卫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第一节 NOAA 系列极轨卫星基本情况
    第二节 NOAA 系列卫星传感器及红外辐射数据
    第三节 AVHRR定标计算
    第四节 热红外辐射和亮温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第三章 卫星数据存储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第一节 数据仓库的概念与理论
    第二节 数据存储技术基础
    第三节 数据安全理论与技术概述
    第四节 极轨卫星数据存储格式
第四章 卫星热红外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第一节 日间和夜间除云算法的研究
    第二节 噪声和干扰线消除算法
    第三节 地理投影算法
    第四节 数据处理算法的程序实现及应用
第五章 卫星数据准实时处理系统的体系设计及综合技术研究
    第一节 网络及硬件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 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第三节 数据库、存储及访问接口的方案设计
    第四节 自动化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第六章 卫星热红外异常提取算法的研究
    第一节 亮温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的动因分析
    第二节 亮温变化规律的统计分析
    第三节 热红外异常检测的趋势线偏移模型
    第四节 趋势线偏移算法
第七章 卫星热红外异常提取算法结果分析
    第一节 线性趋势线偏移计算结果
    第二节 二阶趋势线偏移计算结果
    第三节 两种趋势偏移图及静态亮温图的对比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卫星数据处理综合技术的改进
    第二节 热红外地表亮温数据质量的有效提高
    第三节 热红外异常检测算法模型的提出
    第四节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6)信息产业演进规律与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导言
    0.1 现有研究进展
    0.2 相关工作基础
    0.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0.4 论文研究的拟创新点
    0.5 研究难点与论文不足
1 信息产业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1 信息产业
        1.1.1 产业及其划分
        1.1.2 信息产业观
    1.2 信息产业的基本界定原则
        1.2.1 突出“信息生产与消费”核心
        1.2.2 反映信息产业的历史演进性和群落性
        1.2.3 区分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差别
        1.2.4 体现当前的时代特征
    1.3 信息产业内涵分析
        1.3.1 信息内容业
        1.3.2 信息内容(服务)生产与消费的支撑业
        1.3.3 信息服务提供业
    1.4 信息产业发展与演进历程
        1.4.1 传统信息产业时代
        1.4.2 大众媒介传播时代
        1.4.3 现代信息产业时代
        1.4.4 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中心的时代
    1.5 信息产业特征分析
        1.5.1 研发型(知识型)
        1.5.2 高创新型
        1.5.3 高竞争性
        1.5.4 高增值型
        1.5.5 精英型
2 信息产业的结构分析
    2.1 信息产业结构
    2.2 基于“信息论”的信息产业结构分析
        2.2.1 “信息论”的信息传播模式
        2.2.2 基于“信息传播模式”的信息产业结构分析
    2.3 基于价值链的信息产业结构分析
        2.3.1 以用户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价值链
        2.3.2 信息产业价值链的多元化、竞争性
    2.4 “信息力”的信息工具主导论
        2.4.1 基于“信息力”的要素互动模式分析
        2.4.2 基于“信息力”的信息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分析
3 信息产业的组织分析
    3.1 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3.1.1 信息产业市场结构
        3.1.2 信息产业市场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3.2 信息产业的生产组织分析
        3.2.1 模块化生产组织及其影响
        3.2.2 信息产业生产组织的新形式
    3.3 信息企业的组织行为分析
        3.3.1 战略联盟
        3.3.2 兼并与重组
4 信息产业的布局分析
    4.1 信息产业布局
        4.1.1 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信息产业分工体系
        4.1.2 空间分布的聚集性与专门化并存
        4.1.3 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
    4.2 国际信息产业转移
        4.2.1 信息产业转移的特征分析
        4.2.2 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
    4.3 产业生态与产业布局
        4.3.1 产业生态
        4.3.2 信息产业的产业生态
        4.3.3 基于产业生态信息产业布局分析
5 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
    5.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5.1.1 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出现
        5.1.2 改变技术关联
        5.1.3 决定信息产业结构的走向
        5.1.4 引领需求结构的变化
        5.1.5 改变产业价值分配结构
    5.2 当代信息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
        5.2.1 高战略性特征
        5.2.2 高投入性特征
        5.2.3 高时效性特征
        5.2.4 网络化特征
        5.2.5 可跨越性特征
        5.2.6 国际化特征
        5.2.7 阶段性特征
    5.3 信息技术创新的模式分析
        5.3.1 自主创新模式
        5.3.2 引进-消化-吸收模式
        5.3.3 切入跟进提升模式
        5.3.4 出口加工模式
    5.4 信息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分析
        5.4.1 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
        5.4.2 风险投资机制
        5.5.3 开放学习机制
6 信息产业贸易与竞争
    6.1 信息产业贸易特征分析
        6.1.1 国际贸易零关税特征
        6.1.2 高增长性特征
        6.1.3 信息技术设备主导与软件、信息服务贸易快速成长
        6.1.4 贸易规模与特色的区域不对称性
        6.1.5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重要地位
        6.1.6 委托加工、组装是主要贸易形式
    6.2 信息产业贸易非关税壁垒
        6.2.1 电子垃圾与绿色制造
        6.2.2 信息产业的绿色壁垒
        6.2.3 政府采购政策
    6.3 信息产业竞争的新规则与新形式
        6.3.1 标准成为统领信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6.3.2 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贸易工具
        6.3.3 系统竞争规则
        6.3.4 开放竞争与协同竞争
        6.3.5 特色服务规则
7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模式分析
    7.1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
        7.1.1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的内涵分析
        7.1.2 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别分析
    7.2 国际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7.2.1 美国发展战略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7.2.2 日本发展战略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7.2.3 韩国发展战略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7.2.4 台湾地区发展战略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7.2.5 印度发展战略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7.3 典型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的经验
        7.3.1 前提:把握本国在信息产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7.3.2 关键:根据自身技术创新水平,选择确立发展路径
        7.3.3 动力:突出信道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
        7.3.4 核心:培育和建立良性发展机制
8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
    8.1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8.1.1 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分析
        8.1.2 信息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8.1.3 信息产业的产业布局分析
        8.1.4 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
        8.1.5 信息产业的贸易与竞争
    8.2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模式
        8.2.1 民营资本主导模式
        8.2.2 外商投资主导模式
        8.2.3 民营+外商投资主导模式
    8.3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3.1 世界最具潜力的国内大市场
        8.3.2 新一轮信息产业国际转移
        8.3.3 国内市场的国际化
        8.3.4 信息技术新的突破
    8.4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8.4.1 发展路径的选择
        8.4.2 产业结构的选择
        8.4.3 产业组织的选择
        8.4.4 产业布局的选择
        8.4.5 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8.4.6 贸易与竞争措施的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1:图表索引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7)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文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嵌入式系统概述
    §1.2 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发展与应用
    §1.3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4 我的主要工作
    §1.5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IDE控制器驱动程序设计
    §2.1 IDE简介
        2.1.1 IDE接口的发展历史
        2.1.2 IDE控制器
    §2.2 SiI 0680A简介
    §2.3 IDE控制器驱动程序设计概述
        2.3.1 设计的难点
        2.3.2 BSP配置
        2.3.3 驱动接口
    §2.4 DMA的实现
        2.4.1 实现过程
        2.4.2 DMA功能函数
    §2.5 实现的其他功能
        2.5.1 硬盘状态控制
        2.5.2 对大容量硬盘的支持
    §2.6 IDE驱动程序测试
第三章 存储机制的构建基础:VxWorks中的文件系统
    §3.1 CBIO
    §3.2 dosFs文件系统
        3.2.1 卷结构
        3.2.2 使用dosFs
        3.2.3 挂装与卸载
        3.2.4 “就绪改变”机制
        3.2.5 文件和目录
        3.2.6 连续文件
    §3.3 rawFs文件系统
    §3.4 其他文件系统
第四章 专用存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4.1 难点分析
        4.1.1 dosFs的主要缺陷
        4.1.2 设计及实现中的难点
    §4.2 基本设计思路
        4.2.1 采用预分配空间存储方式
        4.2.2 采用连续文件存储方式
        4.2.3 采用帧索引方式
        4.2.4 采用文件索引方式
    §4.3 具体实现
        4.3.1 帧索引结构
        4.3.2 文件索引表结构
        4.3.3 其他相关结构
        4.3.4 相关结构关系示意图
        4.3.5 具体实现
    §4.4 测试结果
第五章 RAID
    §5.1 RAID系统原理
        5.1.1 基础RAID级别(Original RAID Levels)
        5.1.2 扩展RAID级别(Hybrid RAID Levels)
        5.1.3 其他RAID模式
    §5.2 RAID技术简介
        5.2.1 RAID分类
        5.2.2 软件RAID
        5.2.3 硬件RAID
第六章 VxWorks中软件RAID的实现
    §6.1 VxWorks中软件RAID概况
    §6.2 难点及设计思路
        6.2.1 难点
        6.2.2 设计思路
    §6.3 可配置的RAID
        6.3.1 Tornado配置文件
        6.3.2 RAID相关的Tornado配置文件
    §6.4 MDL
    §6.5 具体实现
        6.5.1 RAID的初始化
        6.5.2 接口函数
        6.5.3 raidBlkRW()
        6.5.4 各级别RAID的功能实现
    §6.6 RAID功能测试
        6.6.1 读写性能
        6.6.2 硬盘故障处理
第七章 总结
    §7.1 课题现状及成果
    §7.2 不足与技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利用MS-DOS与DR-DOS的有机结合扩充硬盘容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停车收费智能管理系统及相关应用的低功耗SoC设计开发[D]. 王晨. 厦门大学, 2014(08)
  • [2]基于USB接口的嵌入式音频系统的设计[D]. 孟庆宇. 青海师范大学, 2011(06)
  • [3]网络化控制嵌入式终端系统研究[D]. 李明. 湖北工业大学, 2008(07)
  • [4]基于TrueFFS理论的固态硬盘在通信领域的应用[D]. 栾志斌. 吉林大学, 2006(10)
  • [5]卫星热红外准实时数据处理综合技术与异常提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 马照松.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5(01)
  • [6]信息产业演进规律与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分析[D]. 黎苑楚. 武汉大学, 2005(05)
  • [7]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文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D]. 陈晓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5(04)
  • [8]利用MS-DOS与DR-DOS的有机结合扩充硬盘容量[J]. 霍言. 电脑, 1994(05)
  • [9]利用MS-DOS与DR-DOS的有机结合扩充硬盘容量[J]. 霍言. 计算机文汇, 1994(01)

标签:;  ;  ;  ;  ;  

MS-DOS和DR-DOS有机结合,扩展硬盘容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