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鼹科(寄生桡足类)胸板扫描电镜对比研究

针鼹科(寄生桡足类)胸板扫描电镜对比研究

一、鳋科(寄生桡足类)胸板的扫描电镜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鄢慧玲,刘小燕,张婷,李德亮[1](2015)在《金鱼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病原学、形态分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以及防治药物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金鱼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金鱼寄生虫病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和讨论。

白雪峰[2](2014)在《海马开口饵料的选择与培养》文中指出目前,在海马养殖业中存在海马仔鱼开口饵料不适宜的问题。对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桡足类进行人工培养研究,进而进行海马育苗实践,不仅是解决海马仔鱼开口饵料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利用桡足类的有效方法。本文对烟台附近水域采集到的不同种类的桡足类进行筛选,选定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作为具有开发潜力的海马开口饵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培养温度和盐度对其种群增长和个体发育的影响;通过组织学方法研究其内部结构;使用其作为开口饵料投喂海马仔鱼,研究其对海马仔鱼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分叉小猛水蚤是适宜的开口饵料;根据海马仔鱼口径大小、浮游动物营养成分以及新生海马的生活习性,对烟台附近水域采集到的浮游生物进行筛选,选择成体体型较小、滤食或者杂食、游动能力弱以及不易在水面大量聚集的种类进行培养;粗选出小长腹剑水蚤(Oithona nana)、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单尾猛水蚤(Harpacticus uniremis)三种桡足类。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仅有分叉小猛水蚤成为优势种群,其余两种桡足类种群密度极低或消失。对分叉小猛水蚤进行24h和48h的温度和盐度突变实验验证其对温度和盐度条件突变的耐受性,温度突变实验结果表明:分叉小猛水蚤对温度突变的耐受范围较大,24h内在温度2~30℃的突变范围内,存活率可达90%以上,24h半致死低温约为0.22℃,半致死高温约为32.25℃。48h中在温度2~25℃的温度突变范围内,其存活率可达80%以上,48h半致死低温为0.79℃,半致死高温为28.27℃。分叉小猛水蚤对低温突变的耐受性要高于对高温突变的耐受性。盐度突变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高盐度突变还是低盐度突变,分叉小猛水蚤存活率都随着盐度突变的增加而降低;在24h时,在25‰~45‰的盐度范围内,盐度突变对分叉小猛水蚤存活率影响较小,24h半致死低盐度为16.17‰。半致死高盐度为49.11‰。48h半致死低盐度为22.33‰,半致死高盐度为47.14‰;分叉小猛水蚤对高盐度突变的耐受性要高于低盐度突变。22℃和38‰是培养分叉小猛水蚤的最适宜条件;在15℃、22℃、27℃和30℃的培养温度下,当温度为22℃时其种群密度和体长达到最大值;在25‰、30‰、38‰和45‰的培养盐度下,当盐度为38‰时其种群密度和体长达到最大值。海马仔鱼对活体成年分叉小猛水蚤的摄食发生率明显高于卤虫无节幼体,而对淡水休克的成年分叉小猛水蚤摄食发生率与卤虫无节幼体相当;当以活体成年分叉小猛水蚤作为饵料投喂海马仔鱼时,投喂时间过长可以导致海马仔鱼死亡。因此,当以成年分叉小猛水蚤作为海马仔鱼的开口饵料时,应该降低其活力或者减少投喂时间。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实验研究分叉小猛水蚤无节幼体对其他种类海马仔鱼的影响,以及摸索适宜的降低成年分叉小猛水蚤活力的方法,使其不会对海马仔鱼造成危害。对分叉小猛水蚤消化、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其消化系统由食道、盲囊、中肠、后肠和直肠组成,消化道由内向外分为上皮层、结缔组织层和肌肉层;盲囊与中肠上皮细胞中具有分泌细胞,是进行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神经系统包括脑、围咽神经环和腹神经索,脑神经细胞胞体主要分布于脑部上方,少数分布于脑部四周,脑神经在食道处形成围咽神经环,腹神经索由两条未完全愈合的腹神经纤维及位于于其外的神经细胞胞体组成,腹神经纤维由头胸部向后逐渐变细,神经纤维外的神经细胞胞体数目也逐渐变少,脑神经细胞胞体普遍略大于腹神经索神经细胞。雌性生殖系统呈“M”形,由卵巢和输卵管组成。卵巢单个位于消化道背面,输卵管一对,位于消化道两侧。卵子发生分为四个阶段,即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母细胞期、次级卵母细胞和成熟卵细胞期。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和精荚囊组成。精巢单个,位于消化道背面,输精管一条,位于消化道左侧,精荚囊一对,位于腹节上。精子发生分为5个阶段,即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精子期。

王美生[3](2014)在《宋大祥院士在蜘蛛分类研究领域的成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大祥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蜘蛛研究领域的院士,也是河北省培养的第一位院士。在上世纪60-70年代,宋大祥主要从事甲壳动物以及环节动物等的生物学和分类区系研究,从7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蜘蛛类研究。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他与其团队成员不畏艰苦,跑遍全国各地采集蜘蛛标本,并且与全国各地研究蜘蛛的同行密切合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78篇,其中,SCI收录18篇。包括甲壳类36篇;蛭类4篇;蜘蛛类282篇(SCI收录16篇);其他(包含人物传记)56篇(SCI收录2篇)。编写专着47部,其中甲壳类2部,蜘蛛类21部,其他24部。翻译文献3篇,着作4部(包括词典2部),翻译文献所涉及的外文有俄文、英文。获奖书目7部,其中蜘蛛类6部,其他1部。获奖论文11篇,其中蜘蛛目9篇,其他2篇,获荣誉称号4次。由于其丰硕的成果,宋大祥被国内外同事公认为我国蛛形学研究的首席专家。本文共搜集宋大祥发表的蜘蛛目文献272篇,专着19部,通过仔细整理、归类、分析,对其在蜘蛛分类领域的主要成就进行了详述,以期对宋先生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做一概括,并为蜘蛛史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在新发现类群中,宋大祥着作中共记载了新亚科2个,新属12个,新种473个,新亚种2个;在新纪录类群中,记载了我国新纪录属18个,我国新纪录种151个,内蒙古新纪录种46个,河北新纪录种37个,宁夏新纪录种69个,贵州新纪录种46个,海南新纪录种3个,新疆新纪录种4个,香港及新加坡新纪录种各1个;在单性新发现研究方面,共记载15科49种,包括雄性新发现31种,雌性新发现18种;在分类研究方面,宋大祥除了对蜘蛛分类系统和检索进行分析外,还对前人发表文献中有关蜘蛛分类的错误部分进行了修订;在修订研究方面,通过对标本的仔细鉴定以及查阅大量文献,共确定17科中同物异名47个。

李文会[4](2011)在《白洋淀水生动物寄生虫调查及车轮虫分类、药物治疗研究》文中认为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水生生物野生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在河北省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未得到根本解决,造成鱼类的寄生虫病日趋严重,对该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危害性。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开展了水生动物寄生虫区系研究,而有关白洋淀地区水生动物寄生虫方面尚未见到较系统的报道。2009年4月~10月每月中旬,在白洋淀水生动物寄生虫发病率高的地区采集淀内常见水生动物,观察鉴定寄生虫种类。共采集到水生动物样品21种,其中鱼类15种,虾类4种,蟹类和贝类各1种。采用体表、解剖观察方法,鉴定出寄生虫有5门10目17科23属(种),其中肉足鞭毛门2亚目2科2属,粘孢子门1目2科2属,纤毛门4目8科13属,扁形动物门2目3科4属,节肢动物门1目2科2属。结果表明,纤毛类寄生虫种类最多、危害较大,肉足鞭毛门和扁形动物门种类相对较少。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白洋淀水生动物寄生概况,可依据鉴定的寄生虫种类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为全国水生动物寄生虫区系研究提供新资料。2010年5月~2010年10月每月中旬,在调查白洋淀水生动物寄生虫种类的同时,对白洋淀鱼类寄生车轮虫进行种类鉴定的工作。应用干银染色以显示车轮虫的附着盘结构,活体吉姆萨染色方法以显示细胞核形态结构,采用“统一的描述的方法”和“齿体定位描述法”鉴定出3属共计14种,1)车轮虫属Trichodina 9种,分别为显着车轮虫T. nobillis、拟黑色车轮虫T. paranigra、网状车轮虫T. reticulate、杜氏车轮虫T. domerguei、异齿车轮虫T. heterodentata、喙状车轮虫T. rostrata、卡氏车轮虫T. kazubski、短棘车轮虫T. brevicirra sp.nov.、适度车轮虫T. modesta。波氏吻鰕鯱鱼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是显着车轮虫、拟黑色车轮虫、网状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黄黝鱼Hypseleotris swinhonis为异齿车轮虫和杜氏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是喙状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圆尾斗鱼Macropodus ocellatus为适度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2)小车轮虫属Trichodinella 3种,分别为周丛小车轮虫T. epizootica、纤细小车轮虫T. subtilis和卡普小车轮虫T. carpi,中华鳑鮍鱼Rhodeus sinensis是卡普小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3)三分虫属Tripartiella 2种,分别为鳞三分虫T. bulosa和大型三分虫T. macrosoma。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圆尾斗鱼Macropodus ocellatus是鳞三分虫的新宿主记录;鲦Hemiculter leucisculus是大型三分虫的新宿主记录。车轮虫分类研究是白洋淀地区乃至华北地区车轮虫属首次细致的分类描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白洋淀鱼类寄生车轮虫区系组成。对寄生于鲫鱼体表的周丛小车轮虫种群动态变化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在15℃~30℃之间周丛小车轮虫在鲫鱼体表都能生活和繁殖,随着温度的升高,对鲫鱼的感染率也随之增加。5月出现第一个高峰,这个时期车轮虫病主要发生在鱼苗上,危害较大,由于渔民用药或温度等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原因,6、7月份车轮虫感染率有所下降。8月份达到第二个高峰(全年的最高峰),车轮虫病爆发的可能性比较高。根据上述结果有助于预测车轮虫病发生的季节变化,从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应用中草药和化学药品进行了车轮虫病的药物治疗研究,以作为生产实践中车轮虫病控制的参考依据。包括两种复方中草药、苦参、青蒿、雷丸槟榔散、百部贯众散、驱虫散和铜铁合剂。结果表明中草药发挥作用所需时间比较长,一般要连续用药3~5 d才有比较好的杀灭效果。用铜铁合剂进行杀灭实验时,实验剂量低,杀灭效果较好,但是实验期间有部分鱼类死亡。

朱宁宁,高谦,李文祥,宋英,姚卫建,聂品[5](2010)在《三种中华鳋的扫描电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桡足类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颚足纲(Maxillopoda)桡足亚纲(Copepoda),其中既有剑水溞和镖水溞等自由生活的类群,也有营寄生生活的杯口水蚤种类[1]。杯口水蚤目(Poecilostomatoida)鳋科(Ergasilidae)种类的幼虫及雄性成虫完全营自由生活,只有雌性成虫寄生在鱼体上,因此被认为可能是由自由

宋英[6](2006)在《鳋科和锚头鳋科寄生桡足类的系统发育》文中研究指明鳋科与锚头鳋科是危害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两大主要寄生桡足类,本论文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鳋科和锚头鳋科的寄生鳋类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并通过分析鳋科中华鳋属三种中华鳋与其宿主的协同进化关系,探讨中华鳋物种的形成机制。以18S、28S和18S-28S rDNA的联合片段为遗传标记研究鳋科4属共14种和锚头鳋科2属3种鳋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支持鳋科和锚头鳋科为单系。在鳋科内部,中华鳋属与三指鳋属为单系,鳋属为复系,除了掘凿鳋和雅鲁藏布鳋的进化位置不十分明确外,所有的结果都支持将整个鳋科分为三个大类群,中华鳋属-鳋属类群为中华鳋属和鳋属的固着鳋,假鳋属-鳋属类群为假鳋属和部分鳋属的种类,三指鳋属-鳋属类群为三指鳋属和鳋属的奇异鳋。不同的是以18S rDNA为标记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贝叶斯法建树的结果都支持中华鳋属-鳋属类群与假鳋属-鳋属类群的亲缘关系更近些,以28S rDNA为遗传标记支持假鳋属-鳋属类群与三指鳋属-鳋属类群的亲缘关系更近些,根据寄生桡足类的演化规律从半寄生到完全寄生状态,18S rDNA的建树结果更支持这一结论。Kishino-Hasegawa检验的结果支持将掘凿鳋和奇异鳋归为假鳋属-鳋属类群的假设,不支持将固着鳋归为假鳋属-鳋属类群的假设。在锚头鳋科内部,以28S rDNA为标记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贝叶斯法建树的结果都支持狭腹鳋属为单系。以部分18S rDNA序列为遗传标记进行寄生桡足类和自由生活桡足类的系统发育研究,支持杯口水蚤目、剑水蚤目、管口水虱目、猛水蚤目和哲水蚤目为单系。经典支序分类支持管口水虱目与怪水蚤亚目先形成姊妹群,然后与杯口水蚤目聚在一起,而剑水蚤目与上述三目的亲缘关系较远些,本实验用三种建树方法所建成的树都支持杯口水蚤目和剑水蚤目的亲缘关系更近,然后与管口水虱目的种类聚在一起,说明管口水虱目、杯口水蚤目和剑水蚤目有共同的祖先。另外,分子进化分析的结果也支持锚头鳋科应归为剑水蚤目,鱼虱科应归为管口水虱目。为了探讨中华鳋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和物种形成机制,将采自鲢、鳙上的鲢

匡溥人,刘德胜[7](1992)在《鳋科(寄生桡足类)胸板的扫描电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我国鳋科的5个属的种类。首次发现在它们的胸部腹面游泳足连接板之下均有一板状结构,其形状与栉齿的着生情况在不同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属不同种之间也不尽相同,这是一个过去未曾被注意过的结构,权且称之为胸板。它是一个独立的结构,不与连接板相连。胸板上的栉齿从形态-功能-适应三位一体分析,它与附着寄主有夭,以免被水流冲走,与无栉齿的相比,应是一个进步性状。

黄琪琰,郑德崇,邓柏仁[8](1992)在《大中华鱼蚤和日本鲺的超微结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详细报导了大中华鱼蚤的口器、胸部、腹部、排卵孔及日本鲺的背甲、腹部、吸盘、口器及雄鲺副性征的超微结构,并对大中华鱼蚤口器各附肢在取食时的动作、功能及日本鲺雄性副性征的功能作了观察。

匡溥人,刘德胜[9](1992)在《新鳋属两个种的分化在超微结构上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寄生桡足类鳋科的二种新鳋首次作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游泳足上的细微结构以及胸板的形态在种间很不相同,这些形态上的变化,对两个种来说是分化,对整个生物界来说,就是生物多样性的表达。

二、鳋科(寄生桡足类)胸板的扫描电镜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鳋科(寄生桡足类)胸板的扫描电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海马开口饵料的选择与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仔鱼期及海水鱼仔鱼适口饵料的特点
        1.1.1 仔鱼期
        1.1.2 海水鱼仔鱼适口饵料的特点
        1.1.2.1 海水鱼仔鱼适口饵料需要大小适宜
        1.1.2.2 海水鱼仔鱼适口饵料需要营养全面
        1.1.2.2.1 不饱和脂肪酸
        1.1.2.2.2 蛋白质
        1.1.2.2.3 抗氧化剂和维生素
    1.2 海洋桡足类培养及应用
        1.2.1 桡足类作为海水鱼仔鱼开口饵料的优点
        1.2.1.1 桡足类大小适宜
        1.2.1.2 桡足类营养全面
        1.2.2 桡足类培养
        1.2.2.1 桡足类培养的影响因素
        1.2.2.1.1 温度对桡足类培养的影响
        1.2.2.1.2 盐度对桡足类培养的影响
        1.2.2.1.3 食物对桡足类培养的影响
        1.2.2.2 桡足类培养的密度
    1.3 海马研究进展
        1.3.1 中国海马的分类分布
        1.3.2 中国海马化学成分
        1.3.2.1 水溶性溶剂作为提取液
        1.3.2.2 脂溶性溶剂作为提取液
        1.3.3 中国海马药理作用
        1.3.4 国内外海马养殖的研究进展
        1.3.4.1 环境条件对海马养殖的影响
        1.3.4.1.1 温度对海马养殖的影响
        1.3.4.1.2 盐度对海马养殖的影响
        1.3.4.1.3 光照对海马养殖的影响
        1.3.4.2 海马食性的研究
        1.3.4.2.1 野生海马天然饵料
        1.3.4.2.2 海马养殖中使用的饵料
        1.3.4.2.3 海马的养殖密度
        1.3.5 海马病害学研究
第二章 海马开口饵料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用品
        2.1.2 实验海水
        2.1.3 桡足类饵料培养
    2.2 实验方法
        2.2.1 桡足类采集
        2.2.2 粗选
        2.2.3 筛选优势种群
        2.2.4 细选
    2.3 实验结果
        2.3.1 粗选结果
        2.3.2 筛选优势种群
        2.3.3 细选结果
    2.4 讨论
        2.4.1. 海马仔鱼的摄食习性
        2.4.2 海马开口饵料筛选的依据
        2.4.3 从桡足类中筛选海马开口饵料的原因
        2.4.3.1 饵料大小
        2.4.3.2 营养成分
        2.4.4 自然海域桡足类的收集方法
        2.4.5 猛水蚤作为海马仔鱼开口饵料的优势
        2.4.5.1 猛水蚤可以合成HUFA
        2.4.5.2 猛水蚤的培养密度明显高于哲水蚤和剑水蚤
        2.4.5.3 猛水蚤无节幼体更容易收集
        2.4.6 分叉小猛水蚤对温度和盐度突变的耐受性
第三章 温度对分叉小猛水蚤个体生长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用品
        3.1.2 实验海水
        3.1.3 分叉小猛水蚤的培养
        3.1.4 小球藻的培养
    3.2 实验方法
        3.2.1 分叉小猛水蚤成年个体和无节幼体的获取
        3.2.2 种群增长实验
        3.2.3 体长增长实验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4.1 温度对桡足类种群密度的影响
        3.4.2 温度对桡足类种群年龄结构的影响
        3.4.3 温度对桡足类繁殖周期、发育速度的影响
        3.4.4 温度对桡足类体长、寿命和生长速度的影响
        3.4.5 分叉小猛水蚤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耐受性
第四章 盐度对分叉小猛水蚤个体生长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用品
        4.1.2 实验海水
        4.1.3 分叉小猛水蚤的培养
        4.1.4 桡足类饵料的培养
    4.2 实验方法
        4.2.1 分叉小猛水蚤成年个体和无节幼体的获取
        4.2.2 种群增长实验
        4.2.3 体长增长实验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4.1 人工培养条件下桡足类的最适盐度
        4.4.2 分叉小猛水蚤各发育阶段对盐度变化的耐受性
        4.4.3 盐度对桡足类体长和寿命的影响:
第五章 海马仔鱼开口饵料投喂实验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用海水
        5.1.2 实验用分叉小猛水蚤
        5.1.3 实验用卤虫无节幼体
        5.1.4 实验用海马仔鱼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 1 分叉小猛水蚤密度对 0d龄和 5d龄线纹海马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5.2.2 实验 2 淡水休克分叉小猛水蚤作为线纹海马仔鱼饵料的可行性研究
        5.2.3 实验 3 通过组织学方法研究分叉小猛水蚤对线纹海马仔鱼的伤害
    5.3 实验结果
        5.3.1 实验 1 分叉小猛水蚤密度对 0d龄和 5d龄线纹海马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5.3.2 实验 2 淡水休克分叉小猛水蚤多为线纹海马仔鱼饵料的可行性研究
        5.3.3 实验 3 通过组织学方法研究分叉小猛水蚤对线纹海马仔鱼的伤害
    5.4 讨论
        5.4.1 桡足类生物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
        5.4.2 分叉小猛水蚤引起海马仔鱼死亡
        5.4.3 海马仔鱼摄食行为
        5.4.4 分叉小猛水蚤引起海马仔鱼死亡的原因
第六章 分叉小猛水蚤的组织学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用品
        6.1.2 实验海水
        6.1.3 分叉小猛水蚤的培养
        6.1.4 小球藻的培养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解剖和组织结构
        6.3.1.1 食道
        6.3.1.2 盲囊
        6.3.1.3 中肠
        6.3.1.4 后肠
        6.3.2 神经器官解剖和组织学结构
        6.3.2.1 脑
        6.3.2.2 腹神经索
        6.3.2.3 眼点
        6.3.3 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卵子发生
        6.3.3.1 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6.3.3.2 卵子的发生与分期
        6.3.4 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精子发生
        6.3.4.1 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6.3.4.2 精子发生与分期
    6.4 讨论
        6.4.1 甲壳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特点
        6.4.2 甲壳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特点
        6.4.3 甲壳动物雌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
        6.4.4 节肢动物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
结论
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宋大祥院士在蜘蛛分类研究领域的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国外蜘蛛研究进展
    1.2 国内蜘蛛研究进展
2. 宋大祥生平
    2.1 宋大祥早期经历
    2.2 宋大祥国外留学经历
    2.3 宋大祥在河北工作历程
3. 宋大祥在蜘蛛分类研究领域的成就
    3.1 新发现类群
    3.2 新纪录类群
    3.3 单性新发现
    3.4 分类系统研究
    3.5 修订研究
    3.6 其他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白洋淀水生动物寄生虫调查及车轮虫分类、药物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淡水鱼类寄生虫研究概述
        1.1.1 淡水鱼类寄生虫种类及寄生虫病
        1.1.2 我国淡水鱼类寄生虫研究概述
    1.2 车轮虫研究概述
        1.2.1 车轮虫概述
        1.2.2 车轮虫分类研究概述
        1.2.3 车轮虫形态分类学方法
        1.2.4 我国车轮虫药物杀灭研究概述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白洋淀水生生物寄生虫初步调查
    2.1 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体表观察
        2.2.2 解剖观察
        2.2.3 数据整理
        2.2.4 感染程度标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采样水温与pH 值
        2.3.2 水生动物种类及数量
        2.3.3 寄生虫种类与感染情况
    2.4 讨论
第3章 车轮虫种类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数据统计及绘图
        3.1.5 车轮虫形态分类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车轮虫属
        3.2.2 小车轮虫属
        3.2.3 三分虫属
第4章 鲫鱼寄生周丛小车轮虫周年动态调查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采集地点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药物杀灭车轮虫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和耗材
    5.2 实验方法
        5.2.1 中草药提取方法
        5.2.2 药物杀灭车轮虫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接收的论文
作者简历

(5)三种中华鳋的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鳋科和锚头鳋科寄生桡足类的系统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寄生桡足类与系统发育
    1. 分类地位
        1.1 鳋科的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
        1.2 锚头鳋科的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
    2. 影响寄生桡足类感染和物种形成的主要因素
        2.1 环境因素
        2.2 宿主因素
    3. 寄生桡足类对宿主的影响
    4. 寄生桡足类在宿主种群的分布
    5. 寄生虫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5.1 协同进化的几种主要事件
        5.2 研究协同进化的方法
        5.3 寄生虫物种形成的理论与假说
    6. 系统发育
        6.1 基本概念
        6.2 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
        6.3. DNA 标记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6.4 系统发育推断方法
    7. 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马口鱼和宽鳍鱲鳃上发现的寄生桡足类鳋属一新种,丹江鳋(杯口水蚤目:鳋科)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的收集与形态观察
        2.2 基因组DNA 的提取
        2.3. PCR 产物扩增与纯化
        2.4. PCR 产物连接、转化和测序
        2.5 序列分析
    3. 结果
        3.1 形态学观察及种的鉴定
        3.2 序列特征分析
        3.3 系统发育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以ITS序列探讨中华鳋属种类的系统进化及物种形成机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的收集和基因组DNA 的提取
        2.2. PCR 产物扩增与纯化
        2.3. PCR 产物的连接、转化和测序
        2.4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 结果
        3.1 来自9种不同宿主的中华鳋ITS 序列分析
        3.2 同一湖泊中3种中华鳋种群的ITS序列分析
        3.3 系统发育分析
        3.3.1 来自9种不同宿主的中华鳋系统发育分析
        3.3.2 同一湖泊中3 种中华鳋的系统发育
        3.3.3 中华鳋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4. 讨论
        4.1 中华鳋属的系统进化
        4.2 中华鳋的物种形成及与其宿主的协同进化
第四章 鳋科(桡足亚纲:杯口水蚤目)和锚头鳋科(桡足亚纲:剑水蚤目)的系统发育及与自由生活桡足类之间的系统发育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与基因组DNA 的提取
        2.2. PCR 产物的扩增、纯化及测序
    3. 系统发育分析
    4. 结果
        4.1 序列变异分析
        4.2 数据中包含的系统发育信息分析
        4.3 以部分185rDNA序列为标记对鳋科和锚头鳋科的分析
        4.4 以部分285rDNA序列为标记对鳋科和锚头鳋科的分析
        4.5 以185-285rDNA 为标记对鳋科和锚头鳋科的分析
        4.6. Kishino-Hasegawa 检验鳋属的单系性
        4.7 以部分185 rDNA 序列为标记建立寄生桡足类和自由生活桡足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5. 讨论
        5.1 鳋科的单系性
        5.2 锚头鳋科的单系性
        5.3 寄生桡足类和自由生活桡足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情况
致谢

(7)鳋科(寄生桡足类)胸板的扫描电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观察结果
讨论

四、鳋科(寄生桡足类)胸板的扫描电镜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鱼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J]. 鄢慧玲,刘小燕,张婷,李德亮. 水产科技情报, 2015(03)
  • [2]海马开口饵料的选择与培养[D]. 白雪峰. 鲁东大学, 2014(09)
  • [3]宋大祥院士在蜘蛛分类研究领域的成就[D]. 王美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1)
  • [4]白洋淀水生动物寄生虫调查及车轮虫分类、药物治疗研究[D]. 李文会. 河北大学, 2011(11)
  • [5]三种中华鳋的扫描电镜观察[J]. 朱宁宁,高谦,李文祥,宋英,姚卫建,聂品. 水生生物学报, 2010(06)
  • [6]鳋科和锚头鳋科寄生桡足类的系统发育[D]. 宋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10)
  • [7]鳋科(寄生桡足类)胸板的扫描电镜比较研究[J]. 匡溥人,刘德胜. 动物学报, 1992(04)
  • [8]大中华鱼蚤和日本鲺的超微结构[J]. 黄琪琰,郑德崇,邓柏仁.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2(Z2)
  • [9]新鳋属两个种的分化在超微结构上的表达[J]. 匡溥人,刘德胜. 动物学研究, 1992(01)

标签:;  ;  ;  ;  ;  

针鼹科(寄生桡足类)胸板扫描电镜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