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

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

一、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孙萌[1](2014)在《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大纲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初步构建出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大纲,为临床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供参考性依据。研究方法两次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了便利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低年资护士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7名护理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随后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的结果,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5个省市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3个领域的17名资深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大纲包括7个培训项目和35项培训内容。结果1.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113.05±26.04,其中批判性思维、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得分较低。2.住院患者对护士优质护理服务能力需求的总分为134.07±36.25,其中健康指导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得分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得分较低。不同特征的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P<0.05)。3.访谈对象认为低年资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护理知识能力、临床技能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法律与伦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健康教育能力,且护理知识能力和临床技能能力被认为是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4.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44%、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0.14,认为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性较好;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62,0.394,统计检验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出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大纲包括6个培训项目和33项培训内容。结论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大纲包括7个培训项目和35项培训内容,7个培训项目分别为护理知识、临床技能、人际沟通能力、法律伦理、态度及价值观、健康教育能力和科研设计培训。

周敏[2](2016)在《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工作坊对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拟建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并试开展工作坊的教学组织形式,探讨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工作坊对护理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尝试提出促进其临床决策能力提升的有效活动方案并提供实证研究,或可为院校日后开设相关护理临床决策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的建立。主要采取与临床一线护士交谈、文献回顾、阅读书籍杂志,访问优秀网络资源的方法,课题组成员共同对急救护理综合案例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认真撷选、反复讨论,初建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又组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最终拟定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第二阶段为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对照研究。此阶段为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基于海报招募并考虑本研究工作坊主题学习形式和具体实施策略,将自愿招募的来自16个宿舍的61位大三本科护生,以宿舍为单位,并按宿舍学生总人数大小排序,编号为l16号,将两个宿舍划分为一组,如1、2号为第1组,3、4号为第2组,以此类推,共划分为8组。然后从每组中以抽签法随机选一整体进入实验组,另一整体进入对照组,实验组共纳入33人,对照组28人。实验组护生在对照组干预方案(参加常态化教学和网络互动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参加每周1次共10周的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干预前1天和干预1周后对两组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量。并在工作坊主题活动结束后,采用急救护理综合性实验客观测量两组护生的护理操作能力和应对能力。研究数据均经严格查对后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第三阶段:本科护生参与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的质性研究。以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15位工作坊护生,追踪其在临床实习期间的表现,即临床反馈,以半结构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第一阶段: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的建立。经课题组成员初步建立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纳入36例综合案例。后经专家组成员评价和论证,删除资料不完整的4个案例,增加较为典型的3个案例,并建议案例场景增加设置障碍及意外情况,最终纳入35例急救护理综合案例。第二阶段: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对照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基线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为期10周的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结束1周后,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分析显示,实验组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得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提高(p<0.001);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救护理综合性实验中,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护生对工作坊活动的满意度较高。采用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法对33名工作坊成员的反思日记进行反复阅读并归类分析,共提炼出2大主题及其所含7个亚主题。(1)活跃思维方式:提高思辨能力,主动决策思考,构建临床情境,澄清认知误区;(2)增强角色认同:提高职业认同,增强自我价值,凝聚团队力量。第三阶段:本科护生参与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的质性研究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具有较好的临床表现。经主题提炼,共列出2大主题及其所含8个亚主题。(1)临床决策能力提高:积极思考,反思联结行动;主动沟通,收集患者信息;全面细致,提升病情观察;合理推理,大胆评估判断。(2)对临床决策课程的期待:课程性质;课堂形式;课程内容;课程考核。结论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工作坊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增强护生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也可提高其在急救护理综合性实验中的反应能力,具有多样化、“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优势,建议在其他院校尝试开展。

卢瑛[3](2019)在《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修订适合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测评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现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对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全方位感触,与量性研究互补,挖掘量性研究结果中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以及组织支持感对其急救能力的深层次影响,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升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法,修订了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并进行信效度的检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人口统计学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调查上海手术室适任证书培训基地4家医院432名护士的急救能力等现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目的性选样抽取量性研究样本中的8位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1)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为27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7。(2)本研究测得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为110.95±13.09,呈较高水平。(3)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具备急诊工作经验、参加过急救或是急救培训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较高。(4)本研究的最佳尺度回归分析显示,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影响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能级、护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有急诊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急救,9个因素共可以解释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47.1%的变异(Adjusted R2=0.471)。手术室护士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参加过急救、参加过急救培训、拥有急诊工作经验者、自我效能感高、积极应对得分高、消极应对得分低、组织支持感高,急救能力水平越高。(5)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的焦点小组访谈,得出个人的成败经验及归因、替代经验或模仿、他人的评价、身心状态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使命感、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上级支持、合理授权、重视护士贡献、提供培训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组织支持感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结论:(1)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评价。(2)本研究中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呈现较高水平。(3)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能级、护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有急诊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急救。手术室护士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参加过急救、参加过急救培训、拥有急诊工作经验者、自我效能感高、积极应对得分高、消极应对得分低、组织支持感高,急救能力水平越高。可见,手术室护士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手术室管理者为其创造的良好工作氛围将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提高,保持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确保护理质量。(4)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针对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组织支持感的可控影响因素,形成提升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相应策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周染云,范燕娜,王国权,孙静,张敏,于丹,赵岩[4](2015)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4月至2013年3月,按入院先后将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如伤情判断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实施早期有效的救护,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应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后,患者的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医生和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中,可提高急救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生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使护士的工作更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凡开伦[5](2019)在《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近年来卫生事业的兴盛,国家卫计委屡次强调医疗机构建设应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主旨。医疗工艺流程作为医疗服务程序、环节的直接体现,以其为切入点,在建筑学范畴内发挥其专业性价值来指导医疗空间的合理组织设计,对于综合医院在服务效率方面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从医疗工艺流程的内在规律出发将其解构为“服务流程”与“被服务流程”,通过“系统化分级”理论将综合医院医疗空间解读为医疗行为场所,作为医疗工艺流程的设计表达载体。在明确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内不同空间范畴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和二级医疗工艺流程出发,就其在空间组织过程中的导向性设计作用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以各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对象的医疗空间组织思路及方法。继而选取综合医院中具有代表性的医疗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顺应上述思路及方法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以医疗工艺流程的发展沿革指导研究对象的功能定位和医疗任务,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指导功能单元位置选择和对外功能联络方式,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指导功能单元内部医疗空间秩序,结合研究对象的规范性要求、基本空间模式以及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的设计要素,得出各功能单元在不同设计条件下的医疗空间组织策略。该推理演绎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理论性方法的反向归纳论证。最后,结合西安前海人寿医院这项以医疗工艺流程作为设计依据的实际工程案例,解析其医疗空间组织方案作为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闭环。

卢瑛,王琳,胡三莲[6](2019)在《护士急救能力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国内外关于护士急救能力的定义、测评工具、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挖掘护士在急救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此作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的着手点,为后期护士急救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7](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樊落[8](2011)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拟在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构建符合我国护理实践状况的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急诊专科护士的任用、培训和考核提供客观的参照标准,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有据可依;为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的培训项目制定培训策略、评价培训效果提供参考;为护理教育专科护士培养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意见,促进急诊护理专业的发展。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理论分析、Delphi法构建了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及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维度和条目,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了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系数等统计指标,对Delphi法的代表性和可信度进行了检验;通过对上海市9家具有急诊适任培训资格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急诊专科护士”进行了核心能力的自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内在品质。采用克朗巴赫a系数法检验指标体系的信度,采用逻辑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别检验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采用对两组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核心能力自评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以检验指标体系的区分度。结果:通过上述的研究方法,①构建出以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基础的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和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急诊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由5个维度构成: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上述的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条目。②二轮Delphi法的积极系数分别为0.89,1.0;权威系数为0.89,二轮咨询后的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37,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61,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5。③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赋值分别为0.5211,0.2184,0.0658,0.1067,0.0879。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分析,经课题协调小组的讨论,将一级指标的权重定为专业实践能力0.5,评判性思维能力0.2,管理能力0.1,沟通协调能力0.1,专业发展能力0.1。④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经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区分度的检验,具有较好的统计学特征。指标体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6,各一级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在0.508-0.972之间;专家内容效度为0.818,结构效度经相关性分析后,各一级指标与指标体系的相关系数在0.701-0.886之间,P值均<0.05;区分度经两组不同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比较,T检验显示P值<0.05。以上数据提示本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区分度。结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确立了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和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一、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条目,为急诊专科护士的任用、培养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的培训项目制定培训策略、评价培训效果提供了客观的标准。

李宁[9](2015)在《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西安市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前均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院前急救均采取改良后的急救护理方法,即急救护理路径模式,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从"120"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从呼救至入院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间隔,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本身、接诊医生对急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院前抢救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从"120"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从呼救至入院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7.1±8.7)、(30.5±11.9)min,对照组分别为(25.2±10.8)、(43.2±12.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6、5.836,P<0.05);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后的死亡率、致残率分别为7.1%、54.3%,对照组为20.0%、71.7%,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4.16,P<0.05);观察组患者及入院后接诊医生对急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97.1%、95.0%,对照组分别为85.0%、83.3%,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50,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十分关键,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存在一定的缺陷,抢救效果不佳,急救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急救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显着,不仅能明显缩短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救治时间,还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死亡率及致残率均明显下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张倩[10](2017)在《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考察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2.对中美两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比较研究,包括人才培养依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考核评价,从而提出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的启示和参考。3.通过理论研究、文献研究、质性访谈构建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型。并组织专家小组会议对模型进行了论证。4.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质性访谈法,初步得出我国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要素体系,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对要素体系进行了讨论和完善。5.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形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选择15位专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评价四部分内容进行调查咨询,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完善。结果:1.界定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等核心概念,并回顾分析了国内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现状。2.通过对中美两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比较分析,总结并分析了两国在人才培养依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考核评价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并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出以下启示: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确定MNS培养目标;聚焦专科护士胜任力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建立基于能力真实表现的考核标准。3.以能力结局和行为评估模型、输入-环境-输出模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情景学习理论和真实性评价模式等理论为指导,在前期研究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一主线、二对接、三融合”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型,并邀请21位专家对其进行了论证和修订。4.通过内容分析、质性访谈和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了我国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为下一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基准。5.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构建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15位专家进行调查咨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并修订,专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评价的赞同程度和意见一致性程度均较高。结论:1.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了参考。2.本研究构建了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型,从系统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规律和发展动力,为实现护理院校与临床实践基地的合作提供了工具,也为今后我国实现护理研究生培养与岗位任职的衔接打下基础。3.本研究构建了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并基于此构建了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评价四部分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聚焦临床岗位需求,强化专业学位特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各院校开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4.该方案在应用时应注意培训基地的选择、院校与培训基地的合作以及专科课程下移的方法策略等问题,还需争取进一步政策的保障,如完善配套的教育保障制度、获取行业组织的支持等。

二、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大纲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国内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2)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工作坊对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研究现状
        1.2 案例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1.3 工作坊的研究现状
        1.4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
    4 理论依据
        4.1 团体动力学理论
        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3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4.4 小结
        4.5 研究框架
    5 技术路线图
二 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的建立
    1 研究方法
        1.1 案例收集步骤
        1.1.1 搜集资料,整理分析
        1.1.2 明确内容,撰写初稿
        1.1.3 斟酌撷选,定稿润色
        1.2 组织专家论证会
        1.3 建立案例库的注意事项
        1.4 质量控制
    2 研究结果
        2.1 课题组成员初建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
        2.2 专家论证完善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库
        2.3 部分案例展示
    3 讨论
        3.1 案例类型多样化且理论联系实际
        3.2 案例内容启发性高且互动性好
        3.3 案例与工作坊主题活动形式匹配度高
三 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对照研究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来源
        2.1.2 样本量计算
        2.1.3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2.1.4 工作坊成员的招募及分组情况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资料问卷
        2.2.2 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
        2.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2.2.4 急救护理综合性实验
        2.3 研究方法
        2.3.1 对照组干预方案
        2.3.2 实验组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干预方案
        2.4 资料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2.5.1 课题设计和准备阶段
        2.5.2 工作坊活动开展阶段
        2.5.3 问卷资料的收集阶段
        2.5.4 数据的统计分析阶段
        2.6 伦理学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两组护生基线资料比较
        3.3 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效果评价
        3.4 工作坊成员对主题系列活动反馈结果分析
        3.5 工作坊成员反思日记的主题内容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工作坊主题方案较具针对性及可行性
        4.2 工作坊主题活动对护生的影响
        4.3 护理教育者应借鉴工作坊的教学优势,积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4.4 工作坊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
    5 小结
四 本科护生参与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的质性研究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方法
        2.4 资料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原则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工作坊主题活动经历可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表现及决策能力
        4.2 临床决策相关课程对培养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尤为重要
        4.2.1 课程性质应为必修课程且应多学期贯穿开设
        4.2.2 课堂形式应多元化且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4.2.3 课程内容应紧贴临床进行决策思维训练
        4.2.4 课程考核应设置临床情境实行多站式考核
    5 小结
五 总结
    1 研究结论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建议
        2.1 创新性
        2.2 局限性
        2.3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3)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见图1-2)
2 文献回顾
    2.1 护士急救能力的培养进展
    2.2 护士急救能力相关评价工具
    2.3 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
        2.3.1 人口社会学因素
        2.3.2 个人因素
        2.3.3 组织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修订《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原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简介
        3.2.2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修订
        3.2.3 质量控制
        3.2.4 预调查
    3.3 研究结果
        3.3.1 护士一般资料(见表3-2)
        3.3.2 效度评价(见表3-3)
        3.3.3 信度评价
        3.3.4 形成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3.4 讨论
        3.4.1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效度分析
        3.4.2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信度分析
4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现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
        4.3.2 问卷的信度检验
        4.3.3 统计描述
    4.4 讨论
        4.4.1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情况
        4.4.2 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3 自我效能感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4 应对方式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5 组织支持感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5 小结
5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质性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5.3.2 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5.3.3 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
        5.3.4 相关人口社会学因素
    5.4 讨论
        5.4.1 依据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4.2 依据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4.3 依据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5 小结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性与展望
    6.3 创新点
    6.4 本研究对护理管理的建议
        6.4.1 发挥组织支持优势,提升急救质量
        6.4.2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升急救能力
        6.4.3 因人而异开展工作,聚焦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附件一:《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附件二:知情同意书
致谢
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4)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提出
    1.2 现状问题提出
        1.2.1 建筑布局不够合理
        1.2.2 空间秩序不够优化
        1.2.3 用房使用不够高效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相关理论概述
    2.1 医疗工艺流程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读
        2.1.1 医疗工艺
        2.1.2 医疗工艺流程
    2.2 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概述
        2.2.1 综合医院概念阐释
        2.2.2 综合医院功能构成与业务系统建筑形态
        2.2.3 医疗空间与医疗功能单元
    2.3 本章小结
3 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思路及方法
    3.1 医疗工艺流程与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的关联性、导向性
        3.1.1 关联性研究
        3.1.2 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
        3.1.3 二级医疗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
    3.2 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医疗空间的组织思路与设计原则
        3.2.1 以医疗功能单元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组织思路
        3.2.2 设计原则
    3.3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组织设计方法
    3.4 典型功能单元的选取
        3.4.1 典型医疗功能单元的代表性分析
        3.4.2 典型医疗功能单元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功能单元空间组织设计
    4.1 手术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1.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1.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手术部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1.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1.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1.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手术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2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2.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2.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2.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2.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2.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消毒供应中心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3 检验科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3.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3.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检验科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3.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3.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3.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检验科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4 急诊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4.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4.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急诊部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4.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4.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4.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急诊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5 分娩部(产房)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5.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5.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分娩部(产房)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5.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5.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分娩部医疗空间秩序
        4.5.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分娩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设计导向的综合医院项目实践
    5.1 项目概况
    5.2 基于医疗工艺设计的项目建筑空间策划
    5.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场地关系处理和功能单元布局
    5.4 基于二级医疗工艺流程的典型功能单元内部空间组织
        5.4.1 急诊部(急诊急救单元)
        5.4.2 消毒供应中心
        5.4.3 中心手术部
        5.4.4 分娩部(产房)
        5.4.5 检验科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6)护士急救能力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护士急救能力的定义及内涵
2 护士急救能力的测评工具
    2.1 急诊初级护士急救能力标准
    2.2 护士急救技能操作评价工具
    2.3 非急诊科护士急救水平的测评问卷
    2.4 临床护理人员核心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2.5 临床急救技术能级评价体系
3 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
    3.1 人口社会学因素
        3.1.1 年资
        3.1.2 科室
        3.1.3 急救培训及演练
    3.2 个人因素
        3.2.1 自我效能感
        3.2.2 应对方式
        3.2.3 心理素质
    3.3 组织因素
        3.3.1 外部支持系统
        3.3.2 管理风格
4 小结

(8)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背景
第二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能力理论
    二、临床职业阶梯理论
    三、角色理论
    四、整体护理理论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设计路线及主要步骤
第四部分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方法与步骤
    三、结果与分析
第五部分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
    一、相关概念及原理的介绍
    二、本研究建立指标权重的具体过程
    三、指标一、二级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第六部分 评价指标内在品质的检验
    一、方法与步骤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七部分 讨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科学性及可靠性分析
    三、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四、指标权重的分析
    五、本研究的创新性
    六、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八部分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9)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院前抢救中从 “120” 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及入院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比较
    2.2两组患者院前抢救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比较
    2.3两组患者及入院后接诊医生对急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3讨论

(10)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与基本概念
    一、我国研究现状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
第二部分 中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案
    三、中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描述与比较
    四、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第三部分 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MNS研究生培养模型的构建
    一、理论基础
    二、基于现实诉求的分析——质性访谈
    三、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MNS研究生培养模型的构建
    四、研究小结
第四部分 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研究
    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三、培养方案的德尔菲专家咨询与修订
    四、讨论
小结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存在的主要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附录一:“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对接的MNS研究生培养模型”专家小组会议讨论草案(节选)
附录二 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三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大纲的构建[D]. 孙萌. 郑州大学, 2014(02)
  • [2]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工作坊对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D]. 周敏. 郑州大学, 2016(02)
  • [3]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卢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周染云,范燕娜,王国权,孙静,张敏,于丹,赵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03)
  • [5]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D]. 凡开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护士急救能力的研究进展[J]. 卢瑛,王琳,胡三莲. 护理学杂志, 2019(12)
  • [7]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8]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樊落.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
  • [9]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J]. 李宁. 中国医药导报, 2015(29)
  • [10]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张倩.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1)

标签:;  ;  ;  ;  

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