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年轻一代

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年轻一代

一、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青少年一代(论文文献综述)

易春秋[1](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马琳琳[2](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程松涛[3](2014)在《马克思的理论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无产阶级用来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和武装无产阶级自身的理论武器,主要是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教育广大受教育者,从而唤醒其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并除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蔽,整合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它涵盖了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理论教育的原则、方法、途径及其特征等内容,是对以往理论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理论教育活动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对马克思的有关原着进行深入研读并借鉴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理论教育的基本问题以及教育的原则、方法、途径、特征等因素进行系统性探究,并阐述其价值所在,主要研究了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本身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凸显、各种组织和派别之间的思想交锋日趋激烈、无产阶级社会实践逐步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时代对理论的呼唤尤显迫切。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积极地借鉴并吸收了前人的理论教育思想,特别是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理论教育思想、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教育思想,并结合自身所从事的理论宣传与教育实践形成了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马克思首先对理论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进行了论述,最终解决了为什么要教育、由谁教育、教育谁的问题。其中,他把实现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转变、无产阶级自身解放以及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视为理论教育的必要性所在;同时把无产阶级政党、工人阶级以及无产阶级的理论家和活动家视为理论教育的教育者,相应地把成长中的工人阶级、天然同盟者农民阶级、有所作为的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代表未来的青年一代看作理论教育的被教育者。其次是马克思对理论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问题的论述。关于理论教育的原则问题,他认为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与利益相一致、理论必须彻底且掌握群众以及立场坚定而明确的原则;在理论教育方法上应坚持理论批判与政治批判、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榜样树立与典型宣传、长期教育与反复教育相结合;在途径选择上主要通过工人运动、新闻出版和自由报刊、书信交往与着作宣传以及在人际交往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途径等。再次,文章对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进行了论述。马克思是唯物史观的创立者、践行者,他的理论教育思想必然是对实践的反映,同时也要受到实践的检验,所以实践性是其理论教育思想最为鲜明的特征;同时,作为以意识形态形式存在的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批判性特征,所以这一理论教育思想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在实践中教育,教育中实践;在批判中教育,在教育中批判的过程。最后,阐述了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主要包含了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启示等内容。首先该思想在开创了理论教育先河的同时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它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思潮对我们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发挥了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同时,它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现实启示方面,就是对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教育方法、原则和途径在当代理论教育实践中的进一步创新与运用。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向人们宣传和普及无产阶级科学的理论思想,并用科学的理论思想去教育广大受教育者,提高他们对社会实践发展的认识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王海霞[4](2019)在《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保证、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它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结晶和升华,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以及我国历代党的领导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精髓要义,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经验教训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验、科学回答为什么加强和怎样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等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探求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对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内容、途径、方法等进行客观认识和安排部署的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作为主要创立者,对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具有固本铸魂的重要作用;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还针对党员干部、学生、农民、军人等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目标;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提出“四个讲清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定“四个自信”等意识形态教育具体任务;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是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习近平主要提出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坚守意识形态教育阵地、遵循意识形态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等原则。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习近平认为,意识形态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习近平倡导并使用了宣传教育法、舆论斗争法、辩证分析法、示范警示法、滴水穿石法等;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习近平主要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教育队伍建设、重要支撑构筑等方面阐述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在宣传教育方面,他主张正面宣传教育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和分层分类教育相结合、教育“软约束”和制度“硬措施”相结合等,在制度建设方面,他主张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制机制、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意识形态教育相关法规等,在教育队伍建设方面,他主张选拔和任用优秀教育人才、加强教育队伍培训和管理、增强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加大对教育者的考核激励力度等,在重要支撑构筑方面,他分别从话语支撑、理论支撑、文艺支撑、环境支撑等方面构建起了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体系。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具有丰富意蕴、重要价值和鲜明特征。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蕴含丰富的哲学意蕴,体现了深邃的哲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主张寓言于教,在形象生动的话语隐喻中彰显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在理论方面,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在实践方面,它为促进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为解决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提供科学方法,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创新提供方向指引;最后,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使其显示出独特而辩证的特征,实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整体性和针对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张春枝[5](2013)在《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中国共产党和青年有着天然的联系,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是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青年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包括中国共产党对青年本质、青年地位、青年作用、青年功能、青年教育、青年发展、青年政策等根本看法和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非常重视青年之于政党的价值、功能和作用,这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逐步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具体的历史情势下科学回答“什么是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如何培养青年”的重大理论问题。历经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经由萌芽与形成、曲折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青年观日趋成熟。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萌芽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于革命时期,在大革命和抗战中,随着党的逐渐成熟和壮大,中国共产党青年观也从片面、局部的青年观转变为整体、战略性的青年观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制度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思维,对青年的认识和评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青年在社会建设初期的作用,要求培养红透专深、富有首创精神的青年。然而,道路总是曲折的。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也迎来了科学发展期。新时代青年是“大有希望,大有可为,非常值得信赖的一代”奠定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主基调。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党的中心任务的不同而对青年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在观念上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是什么、培养什么青年、如何培养青年的内涵界定。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政党竞相争夺的重要力量和发展资源。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会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制定、青年教育目的、青年人才培养方式等。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始终依靠和赢得的对象,青年接受党的领导,依靠青年组织,开展青年运动,形成了青年成长成才的系统化规范模式,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青年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组织,它要依赖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不断的进行物质、资源、能量、信息、目标、决策等的交换与互动,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和目标任务体系,吸收社会中新的因素,及时调整政策、完善教育体制、改善人才培养结构,时刻把握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惟其如此,青年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成为变革生产力,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阶段性任务的依靠力量,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的平衡发展和协同进步。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遵循了“青年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的理论逻辑,分析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本体论内容、认识论内容和实践论内容,从整体上勾勒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宏阔内容。中国共产党认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无论从理论指导还是实践践行都具有一脉相承性。剖析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发现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青年观都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呈现出理论指导与注重实践相统一、阶级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政治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特征的整体性特征。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由于党在探索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偏差、执行力度不够等也导致了青年观上的重大失误。但与其他政党青年观相比,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又具有独特性,这是其他执政党所不可比拟的。总体看来,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对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宏伟战略构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是新时期青年工作的指南,能够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新时期青年的特点,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做好青年工作,培养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刘旭[6](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单一的物质满足到文化、安全、居住、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成为指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理想、目标和准则。话语是人的实践过程中,为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物质载体,充当信息交流的媒介,话语在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核心价值观话语主体所掌握的话语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金融危机、环境问题、贫富不均等,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图推行话语霸权,鼓吹资本主义民主与人权。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传播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正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构筑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其次,价值观话语是人的精神需要的表达方式。新时代人民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需要追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符合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与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的价值旨归与个人的价值准则相映成趣。此外丰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内容,还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从生产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与核心价值观指向一致的新词汇、新表达、新故事。再次,全媒体时代,多种传播媒介融合深度发展,共同创新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载体。灵活运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新兴媒体,发挥深度、准度、广度、速度的话语特点,搭建传媒平台,培养传媒人才。自媒体、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也应当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全新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一个多方面、多领域的有机整体,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等构成要素,同时涉及多个研究角度和学科背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并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话语体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话语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为内容,在全媒体上采用话语释义、转化、认同等话语方法,向话语受众交流、传播、教育,以扩大影响力、传播力、意识形态领导力为效果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准则,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话语效果六个构成要素。第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和思想宣传方法论奠定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成为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话语体系的文化积淀。第三,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首先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方面建设话语主体;其次培养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党员干部受众、学生受众和群众受众;再次,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阐发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复次,全媒体时代,运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新兴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载体,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最后创新核心价值观话语方法。话语释义方法,运用解释方法、修辞方法、叙事方法,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话语转化方法,将宣教话语与传播话语、理论与实践话语、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相互转化,实现话语主体间相互交融、多向参与;话语践行方法,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真正实现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目标。第四,从实践出发,以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建设现状为课题,总结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针对既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直面挑战,为构建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探寻机遇。第五,确立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夯实人民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扣新时代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价值观话语表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价值观共识;加深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学术话语体系;加强党对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地位,确保话语体系的政治方向。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全面、系统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人的价值理论和话语生产传播规律;既有利于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树立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又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与精神信仰,传播中国价值,践行中国价值。

隋子辉[7](2012)在《“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文中认为本文围绕19491966年“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的“无产阶级政治”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等,1949年之后中小学学校的设置、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和德育活动等都与“无产阶级政治”密切相连,针对这一主要特征本文分以下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论进行了探讨,从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到近代教育转型时期的教学机构的管理、教育宗旨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理解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发展轨迹。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中国共产党吸收了列宁主义的教育思想,老解放区和苏联的教育经验,逐渐形成了1949以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在1962年之后教育方针开始强调为“阶级斗争”服务,1964年以后明确指出教育目标是“培养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在“左”倾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二章论述了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与中小学管理体制的关系,1949年之后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小学的领导地位,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了校长负责制。1957年反右派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小学教育的领导不断加强,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不断抽调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到中小学校担任领导工作,由于一部分干部业务水平不高、教育理论不精出现了“党的领导”与“教育规律”之间的矛盾。第三章论述了中小学学校的办学体制,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接管了全部的公立学校,整顿了一部分私立中小学,并新建了一批学校,到1956年接办了全部私立学校,办学体制变为单一的由国家包揽办学。1958年教育大跃进在办学体制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允许工厂、机关、街道、公社、企业办学,出现了很多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农业中小学等学校。在促进教育普及的同时,为了能为高等院校输送“尖子生”,在中小学实行重点校制度,形成了小宝塔的结构。重点中小学的“精英主义”路线与质量低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农业中小学的“大众主义”路线产生了矛盾,形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第四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政治”对中小学教师的改造和冲击,1949年之后中小学教育的执行者教师一直是被改造的对象,中国共产党通过讲习会、政治训练班、时事政策学习以及对传统和西方教育思想的批判等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改造,目的是将中小学教师改造为具有阶级斗争观念、劳动观念并能够自觉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教育工作者。中国共产党还让中小学教师直接参加三反运动、忠诚老实运动、整风“反右”、四清运动等政治运动,以达到在运动中接受教育,转变立场的目的,在政治运动的同时进行组织清理,对教师冲击很大,特别是1957年整风运动中中小学教师关于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建议和意见都被当成了右派言论,很多教师被打成右派,1978年之后才被改正。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者与被改造者的角色冲突,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得”文化大革命”中中小学教师首先受到了学生的批斗。第五章论述了入学、升学领域的“阶级路线”,教育领域通过贯彻“阶级路线”进行了教育权利的分配,中国共产党所推行的“阶级路线”主要依据是家庭出身,在教育领域的出发点是使工人、贫下中农及其子女成为政权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干部子弟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特别是1957年之后对于“剥削阶级”子女教育权的限制形成了新的社会歧视,使得工人、贫下中农的社会优越感大大提升,取得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政权衷心的拥护。但是由于工人、贫下中农多数比较贫困、子女较多、农村教学质量差、升学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其子女在高端教育资源的竞争方面事实上处于劣势,使得他们对于这一教育体系有不满,为”文化大革命”中对教育领域的“修正主义”的批判积聚了情绪,而对干部子弟的培养更是通过教育形成了特权阶层,使之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出巢的第一窝黄蜂。第六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小学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中小学中专设的政治课,是“无产阶级政治”的最主要表现,并且要求在语文、历史等各学科教学中贯穿政治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在德育方面,一方面学生走上社会直接参与政治运动、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在学校里进行政治学习、参加学校里共产党、青年团、少先队所领导的各项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引导和教育,以使中小学生形成了符合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是在1962年毛泽东强调“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后,教学和德育领域的政治化、革命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经过教学影响和德育熏陶,塑造出的一代青年人形成了与传统文化断裂,并逐渐革命化的鲜明性格。结语部分对19491966年“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做了反思,针对教育宗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权利、教育体制等问题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指出其成就在于使工农受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学生了解社会,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并且也纠正了教育中出现的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即过于强调“无产阶级政治”,给中小学生灌输了错误的观点,强化了阶级斗争等“左”的思想等。

张华[8](2011)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能是任何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定,也是衡量组织价值的根本所在。共青团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重要政治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然而,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共青团在实践中表现出许多不适应,这些问题最终都归结到职能的范畴。职能建设在共青团的自身建设中处于基础性的战略位置。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对共青团的本质要求,认真剖析和挖掘共青团的政治价值及其不可替代性,科学界定共青团职能的内涵,是共青团始终保持根本政治属性、完成政治使命的必然要求,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以及共青团的自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是共青团职能的政治逻辑起点。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共青团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共青团职能的界定也随之处于摇摆之中。特别是近年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被简单地规定为共青团的职能,完全收缩在“青年”的范畴,放大了共青团的社会性,模糊了共青团作用发挥的工作边界和活动边界,同时,也远离了政治层面上共青团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共青团独特的组织价值。历史证明,只有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共青团的根本政治属性出发,才能在新的形势下,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共青团的职能内涵,有效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切实保障共青团职能的顺利履行。同时,要着眼未来,深入研究职能的发展和变化,坚持职能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职能发展的一般趋势,确保共青团始终发挥好政党青年组织应有的作用。论文由导论、五章和结论构成。导论:阐述了论题的缘起,分析了论题的现实背景,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阐明了论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明确了论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指出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提出了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厘定共青团职能的基本概念并简要回顾共青团职能的历史发展。明确了青年组织、共青团等基本概念,对职能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共青团职能的基本涵义,分析和提出了共青团职能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共青团职能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表现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第二章:阐述共青团职能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以及对国外经验的借鉴。系统梳理了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对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团建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行了归纳,强调要从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的政治属性以及党与青年的现实出发,认真审视共青团职能的基本要素,同时积极借鉴国外政党青年组织的有益经验。第三章:提出共青团职能结构的具体内涵。综合分析认为,共青团的职能具有多元性,并首次提出共青团的职能是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其中有目的性职能,也有具体的工具性职能,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青年组织的价值性职能,这种结构体系既体现了政党青年组织的属性,也反映了青年组织的基本特点。第四章:分析共青团职能的有效履行。重点剖析了影响职能履行的各种消极因素,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政治社会化、支持青年社会参与、服务青年发展、促进政治录用等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内在活力、完善制度设计等方面强调了保障履行职能的重要性。第五章:揭示共青团职能的时代发展。首次从组织现代化和组织认同感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党转型之后共青团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在职能问题上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强调职能的发展必须要符合突出先进性、凸现唯一性、强化核心性的共青团发展的根本要求。结论:强调要从共青团的性质原点出发,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认识和把握团的职能问题,并以此推动团的理论建设的发展。

黄家周[9](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华杨[10](2019)在《任弼时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长期领导和关心青年工作,提出了丰富系统的青年思想。研究任弼时的青年思想,对于当前指导青年成长,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任弼时青年思想是在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激励中国先进青年用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思考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五四运动的爆发,充分显示出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巨大力量;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加强青年的领导,使青年运动出现新的局面;年轻的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领导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青年的论述是任弼时早期青年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抗日战争以后毛泽东的青年思想也成为任弼时青年思想的重要来源。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走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最前列,成为任弼时青年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现实依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对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任弼时青年思想是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推进而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任弼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青年问题和工作。在青年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任弼时认为中国青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有生力量和党最亲近的助手,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在青年工作的原则方面,任弼时认为要让青年认识到为本身利益而斗争,要在革命斗争中带头打先锋,青年组织要有自己的独立性,青年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等。任弼时重视青年的教育与培养,他提出要实现青年的布尔什维克化,要求青年不断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在斗争中争取群众,要领导青年在斗争中学习革命经验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任弼时重视和关心青年团的工作,提出要实现团的无产阶级化,激励青年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文化上组织上的真正建设者。要实现团的工作青年化,避免使青年团成为青年共产党和第二党。要求青年在工作中不断地深入群众,实现团的工作群众化。要坚持党对青年团工作的领导,保证青年运动正确的发展方向。任弼时青年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青年理论,在指导青年投身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保证党对青年工作的正确领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任弼时青年思想对我们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它要求我们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充分重视青年,使青年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它要求我们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努力提高广大青年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共青团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凝聚青年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论文的主要内容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分析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系统梳理和研究任弼时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章探讨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

二、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青少年一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青少年一代(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时事政策教育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小结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小结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二、调整中的波折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小结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小结
结语
    一、历史评价
    二、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2)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马克思的理论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欧洲工人运动凸显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二、工人阶级和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思想斗争
        三、无产阶级社会实践的逐步深入与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教育思想
        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思想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教育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理论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1836年-1844年)
        二、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1844年-1848年)
        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完善阶段(1848年-1883年)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必要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论述
    第一节 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一、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由自发转向自觉的需要
        二、无产阶级实现彻底解放的现实需要
        三、实现个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理论教育的教育者
        一、无产阶级政党
        二、工人阶级
        三、无产阶级的理论家与活动家
    第三节 理论教育的被教育者
        一、成长中的工人阶级
        二、天然同盟者农民阶级
        三、有所作为的城市小资产阶级
        四、代表未来的青年一代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原则、方法和途径的论述
    第一节 理论教育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思想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三、理论必须彻底且掌握群众的原则
        四、立场坚定而明确的原则
    第二节 理论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批判与政治批判相结合
        二、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榜样树立与典型宣传相结合
        四、长期教育与反复教育相结合
    第三节 理论教育的途径
        一、理论教育的直接途径:工人运动
        二、理论教育的宣传喉舌:新闻出版和自由报刊
        三、理论教育的特殊途径:书信交往与着作宣传
        四、其他灵活多变的理论教育途径
第四章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社会实践维度
        一、对物质利益难事的实践认识与深刻揭露
        二、对参与欧洲革命实践及其理论教育实践的总结
        三、对巴黎公社革命及其理论教育实践的分析与反思
    第二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理论批判维度
        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批判与教育
        二、对唯心史观理论教育思想的批判
        三、对各种错误思想和宗教观念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阶级性
        二、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科学性
        三、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第五章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河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揭露西方社会思潮的西化与分化图谋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理论教育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对当代理论教育思想的启发
        三、创新并改进理论教育的宣传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思想溯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一、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目标
        二、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任务
        三、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四、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方法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二、列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第三节 中共历代领导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二、邓小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三、江泽民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四、胡锦涛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第二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时代召唤: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时代背景
        一、历史方位
        二、国际背景
        三、国内背景
    第二节 历史借鉴: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历史依据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成败得失的反思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经验教训的借鉴
    第三节 现实需要: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现实依据
        一、顺应国内外意识形态教育形势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解决当前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矛盾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
    第四节 发展历程: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孕育阶段
        二、萌芽阶段
        三、探索阶段
        四、形成和发展阶段
第三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宏观设计
    第一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二、意识形态教育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
        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固本铸魂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目标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根本任务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具体任务
    第四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方针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原则
第四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具体部署
    第一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四、党史国史教育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二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
        一、宣传教育法
        二、舆论斗争法
        三、辩证分析法
        四、示范警示法
        五、滴水穿石法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
        一、宣传教育途径
        二、制度建设途径
        三、教育队伍建设途径
        四、重要支撑构筑途径
    第四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多维视角及具体要求
        一、领域维度具体要求
        二、群体维度具体要求
第五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意蕴、价值和特征
    第一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意蕴
        一、哲理深邃: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哲学意蕴
        二、寓教于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话语隐喻
    第二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价值
        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理论价值
        二、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
    第三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特征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二、整体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5)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1.2 概念辨析
    1.3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2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基本观点
        2.1.1 关于青年是什么的观点
        2.1.2 关于培养什么样青年的观点
        2.1.3 关于如何教育培养青年的观点
    2.2 列宁青年观的基本观点
        2.2.1 关于青年是什么的观点
        2.2.2 关于培养什么样青年的观点
        2.2.3 关于如何培养青年的观点
    2.3 苏共青年观的基本观点
        2.3.1 关于青年是什么的观点
        2.3.2 关于如何培养青年的观点
3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历史发展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观
        3.1.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1.2 大革命时期青年观的探索
        3.1.3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观的发展
        3.1.4 解放战争时期青年观的调整
    3.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青年观
        3.2.1 青年观迎来时代新课题
        3.2.2 青年观在曲折反复中发展
    3.3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青年观
        3.3.1 反思“文革”时期的青年观
        3.3.2 青年观集中体现党的战略部署
        3.3.3 新时期青年观的深刻诠释
4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4.1 关于青年是什么的本体论内容
        4.1.1 青年是国家、民族、党的希望和未来
        4.1.2 青年最少保守思想,最具有创新的潜能
        4.1.3 青年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4.1.4 青年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更符合自然规律
    4.2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青年的认识论内容
        4.2.1 国家人才储备和战略资源
        4.2.2 站在战略高度培养“接班人”
        4.2.3 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进班子
        4.2.4 从“四有”新人到“四个新一代”
    4.3 关于怎样培养青年的实践论内容
        4.3.1 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
        4.3.2 青年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相一致
        4.3.3 青年组织是实现培养青年的重要保证
5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基本特征
    5.1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阶段性特征
        5.1.1 政治绝对主导
        5.1.2 双向互动反馈
        5.1.3 多维结构整合
        5.1.4 良性循环建构
    5.2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整体性特征
        5.2.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5.2.2 阶级性和革命性相统一
        5.2.3 历史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5.2.4 政治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6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历史定位
    6.1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独特价值
        6.1.1 立足时代性
        6.1.2 理论实践性
        6.1.3 青年主体性
        6.1.4 政策连续性
        6.1.5 组织独特性
        6.1.6 民族凝聚性
        6.1.7 教育系统性
    6.2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艰辛探索
        6.2.1 社会道路探索的失误
        6.2.2 结构失衡偏离轨道
        6.2.3 执行力有待提升
        6.2.4 关注未来忽略当下
        6.2.5 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6.3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当代启示
        6.3.1 客观评价青年现象
        6.3.2 正确认识青年问题
        6.3.3 科学促进青年发展
        6.3.4 正视代际间的差别
    6.4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理论定位
        6.4.1 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的历史方位
        6.4.2 在党的建设理论中的地位
        6.4.3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理论建构
结语: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任重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课题
致谢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理论背景
        (二)现实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进一步探讨、发展或者研究的空间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基本理论阐释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概念厘定
        (一)价值观与话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话语主体
        (二)话语受众
        (三)话语内容
        (四)话语载体
        (五)话语方法
        (六)话语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特征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二)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三)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时代化
        (三)有助于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四)有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思想探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主体的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论述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载体的论述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方法的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理论成果
        (一)中国共产党掌握价值观的话语权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价值观话语的主要内容
        (三)大众化是价值观话语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三、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一)关于价值观话语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二)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三)关于价值观话语方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主体建设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国家主体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社会主体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人民主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受众培养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党员干部受众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学生受众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群众受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内容阐发
        (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三)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载体运用
        (一)运用文字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二)运用电子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三)运用新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方法创新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释义方法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转化方法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践行方法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成就
        (二)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三)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挑战
        (一)价值多元化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影响
        (二)西方话语霸权对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释译的影响
        (三)新兴媒体的兴起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方式的影响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机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机遇
        (二)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三)全媒体时代为核心价值观话语创新拓展空间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理论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人民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二)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话语创作权和表达权
        (三)促进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生活化
    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建设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时代背景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国际背景
    四、深化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体系
        (二)深化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研究内容
        (三)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研究方法
    五、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优化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一)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
        (二)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表达方式
        (三)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传播的实践经验
    六、加强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
        (一)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话语权
        (二)改善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方式
        (三)提高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7)“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解
    二、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
第一章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
        一、官学私学的严格控制
        二、教育的宗旨及培养目标
        三、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
        一、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教育宗旨的嬗变
        三、严格控制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来源
        二、1949——1966年的教育方针
    小结
第二章 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与中小学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确立
        二、教育管理权的下放
        三、加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第二节 北京市的教育管理机构
        一、市教育行政机构
        二、县区教育行政机构
    第三节 中小学内部的领导体制
        一、校长负责制
        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小结:“党”的领导与教育规律
第三章 中小学学校的办学体制
    第一节 接管公立中学、新建中小学
        一、1949年接管公立中小学
        二、新建中小学
    第二节 整顿和接办私立中小学
        一、整顿私立中小学
        二、接办全部私立学校
    第三节 半工(农)半读中学及农业中小学
        一、1958年全民大办教育
        二、1964年重提两种教育制度
    第四节 重点中小学制度
        一、小宝塔制度的逐渐形成
        二、重点中小学的提高措施
    小结: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的矛盾
第四章 “无产阶级政治”对中小学教师的不断冲击
    第一节 对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改造
        一、中小学教师的状况
        二、教师思想改造的过程
        三、整风运动之后加强改造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参加政治运动
        一、三反运动与组织清理
        二、忠诚老实运动
        三、反右派斗争
        四、四清运动
    小结:教育者与被改造者的角色冲突
第五章 入学、升学领域的“阶级路线”
    第一节 工农及其子女的教育优先权
        一、工农教育优先权的表现
        二、工农子女入学率不断提升
        三、工农子女在教育竞争上的劣势
    第二节 剥削阶级子女高考升学权的逐步限制
        一、对“剥削阶级”子女的政治歧视
        二、“剥削阶级”范围不断扩大
        三、不能升学者上山下乡
    第三节 干部子弟的教育特权
        一、专设的干部子弟学校
        二、干部子弟的入学优势
        三、干部子弟学校生活中的优越性
    小结:教育权利分配与“阶级路线”
第六章 “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教学、德育
    第一节 学制和考试制度
        一、学制的不断改革
        二、统一考试与学生过重
    第二节 中小学课程中的“无产阶级政治”的体现
        一、政治课的设置及内容
        二、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任务
    第三节 中小学德育中“无产阶级政治”的体现
        一、学生参与政治运动、社会活动
        二、学校内的德育活动
    小结:传统文化的断裂与革命性格的形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研究取得的成果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共青团的职能及其发展沿革
    一、共青团的内涵
        (一) 青年组织的涵义
        (二) 共青团的涵义
    二、共青团职能的涵义及特征
        (一) 职能的涵义
        (二) 共青团职能的涵义
        (三) 共青团职能的特征
    三、共青团职能的历史发展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的主要职能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的主要职能
        (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的主要职能
第二章 共青团职能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与国外借鉴
    一、共青团职能的理论基础
        (一) 马恩列斯经典作家的论述
        (二) 中国共产党的团建理论
    二、共青团职能的现实依据
        (一) 共青团的政治属性
        (二) 青年群体的现实境况
        (三)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三、国外政党青年组织职能借鉴
        (一) 传播党的意识形态与推进政党认同
        (二) 投身党的事业与服务政党选举
        (三) 培养党的接班人与招募青年党员
第三章 共青团职能的结构分析
    一、目的性职能
        (一) 做好党的助手
        (二) 培养党的后备军
    二、工具性职能
        (一) 组织、团结青年
        (二) 教育、引导青年
        (三) 代表、服务青年
    三、价值性职能
        (一) 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二) 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第四章 共青团职能的有效履行
    一、履行职能的现实基础
        (一) 主观认识差异
        (二) 客观条件匮乏
    二、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
        (一) 推进政治社会化
        (二) 支持青年社会参与
        (三) 服务青年发展
        (四) 促进政治录用
    三、履行职能的保障条件
        (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加强组织建设
        (三) 增强内在活力
        (四) 完善制度设计
第五章 共青团职能的时代发展
    一、共青团职能发展的根本动因
        (一) 组织现代化
        (二) 组织认同感
    二、共青团职能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 党的统一领导和团的系统领导相统一
        (二) 对团员负责与对青年负责相结合
        (三) 目标要求与手段方式相协调
    三、共青团职能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 更加突出先进性
        (二) 鲜明凸现唯一性
        (三) 集中强化核心性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10)任弼时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改变旧中国国家命运需要唤醒青年
        二、完成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组织青年
        三、丰富的革命经历促进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影响因素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青年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发展过程
        一、大革命时期:指导青年进行反帝爱国运动
        二、土地革命时期:坚持青年工作的正确主张
        三、抗日战争时期:指明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四、解放战争时期:领导青年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
第二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
        一、青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生力量
        二、青年组织是党最亲近的助手
        三、青年是中国伟大的政治力量
    第二节 关于青年工作的原则
        一、在斗争中带头打先锋的原则
        二、青年组织应有独立性的原则
        三、青年工作要实事求是的原则
        四、重视青年本身利益的原则
    第三节 关于青年的教育和培养
        一、实现青年的布尔什维克化
        二、从斗争中去获得青年群众
        三、在行动中培养青年成长
    第四节 关于青年团的工作
        一、实现团的无产阶级化
        二、实现团的工作青年化
        三、实现团的工作群众化
        四、坚持党对青年团工作的领导
第三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
        二、对发动青年投身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保证了党对青年工作的正确领导
    第二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必须加强青年的政治引领
        二、必须充分发挥青年先锋队的重要作用
        三、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青年工作
        四、必须结合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
        五、必须提高青年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青少年一代(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2]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马克思的理论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 程松涛.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2)
  • [4]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D]. 王海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D]. 张春枝. 武汉大学, 2013(07)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D]. 刘旭.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D]. 隋子辉.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2)
  • [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 张华. 西南大学, 2011(06)
  • [9]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10]任弼时青年思想研究[D]. 华杨. 吉首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年轻一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