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殷明学“量”的认知意义

论殷明学“量”的认知意义

一、浅谈因明学中“量”的认识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明[1](2021)在《北宋词与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继黄[2](2021)在《正反合——审美心理走向成熟的应有命题》文中指出黑格尔将事物运动归结为"正反合"式的辩证发展,即正题、反题与合题,这也应是判断审美心理发展特点时的应有命题。审美心理肇始于主体对形象的直觉。作为主体的人,与对象之间是疏离的。这种疏离并非空间疏离,而是心理认知的疏离,此为正题。然而随着审美主体逐渐掌握了形象背后的意义,人与物之间在心理上的疏离状态会被打破,这就是对立面分化而出的反题。但真正成熟的审美心理不是心中空无一物的直觉,也并非过分贴近对象的本质而难以摆脱其现实意义,而应该是二者的综合,在更高的层面上主动选取正题与反题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以"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态度对待审美对象。如此,才是成熟审美心理的应有之貌。

白玛英珍[3](2021)在《藏传佛教供品象征与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供品是宗教学中宗教物质表现研究的命脉。宗教物质表现研究与理念研究是各宗教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宗教物质表现研究通常采用宗教学方法或人类学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宗教物质表现的研究在过去一直分属于宗教人类学领域。本文总科目之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侧重文化研究,并伴随一定的文化现象研究。在采据方面强调理念分析与文献关系分析,也强调文化的物质表现研究。当物质表现同时属于宗教与文化,本身亦足以形成文化并且与宗教有一定牵连时,传统宗教学视其为单独主题并加以单独研究。藏传佛教虽并不全然等同于宗教,其供品却可沿用传统宗教物质表现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藏传佛教影响下文化领域中的供品(主要以藏传佛教世间供品文献及其图例为研究案例,所以关于苯教供品只作历史介绍)。本文研究顺序是:一、剖析供品理念;二、追溯供品历史;三、解析世间部供品。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阐明第一,供品作为文化时所具有的新功能型人类学之文化结构功能;第二,供品作为趋利避害的有效手段时,直到今天也一直存在的、一直发挥作用的田野间或世间宗教物质功能;第三,供品作为宗教物质表现时,其研究同时涉及历史文献学、图像解析学、环境保护科技、藏医学、藏族传统工艺学、藏历天文学、象征人类学与新功能人类学等多种学科,供品的相关文献与文物、图像在未来还需建设专门主题的图文数据库以容纳。仔细检阅记录供品的传统文献,研究者会发现供品散乱地存在于各处。直至十七世纪供品都未有单独的时空、历史、部派等系统内容梳理。公元十七世纪以来,供品逐渐得到重视与整理机遇,供品注释文献不断涌现。这些注释不断系统化而使得供品拥有了正式的宗教物质身份。供品自同一时期,不仅被藏传佛教运用以圆满教义论述,也被人民采纳,并主动投入使用到世间部的供养活动之中,以追求世间利益圆满。供品在近代研究中接受过无数人类学家的观察、记录。这些过去记录不仅说明了供品以现象转化、具化宗教理念的功能,而且论证了供品的基本文化功能,根据本文的论据推断,供品还有在历史上推进佛教中国化、在当今维护当地文化自我的功能。另外,供品的传播在理论上拉拢了周边各个民族、扩大了文化影响范围。一方面,说明祭祀与供养的本质区别是人类学中关于文明研究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供品作为传统文化研究中关于文明程度的论证课题,在未来必将备受重视与关注。功能与象征在供品价值阐释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探究供品象征与功能的受影响因素也是首要的研究任务。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采取有效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抵制盲目制造、倾销供品;诊断供品商品化问题;加强对供品制作的规范、对供品流传的监管;增强供品因素:提高符合传统的宗教物品的制造水平。最终,供品一定能够得到弘扬,供品也能合理转换为旅游纪念商品,发挥其经济价值。亦因此,本文的研究价值是实用导向型的。本文在文献综述中对过去的供品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藏传佛教各派别的供品进行了历史与文献梳理。未来本文还将根据人类学方法,对世间部供品的逻辑关系模型进行多元发散的研究与实证。未来本文的供品研究将主要以核心文本文献与田野采样样本的对比结构展开。其中文献与样本分析方法将会包括统计描述、因子分析、成分分析、理论分析、现象解析与文本历史研究。本文目前得出的结论为:第一,供品由祭祀向供养的过度不仅是由简单的成本取巧设计实现的,也是由文明水平不断提升而实现的;第二,供品中的象征部分属于具体的认知结果,而不是预先规定或者临时插入的。供品象征并非人为可以主观增删、改变的内容。供品象征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供品因其背后理念的一致,在藏传佛教各宗派没有根本差异;第三,供品功能在世间与出世间均存在,这些功能同样是客观的。供品功能只可解析,不可以人为意志扭曲、更改;第四,供品象征受功能制约,根据功能要求变化。供品产生于新功能人类学所讲的供品功能;第五,象征供品与替偶供品是文明的表现,也是文明进步的具体结果。这种先进性根本来源于当地人民的选择与意志,是人民淘汰了祭祀,而不是藏传佛教提供了供养。先进的是曾经历史上人民做出的选择。人民对供品的主动选择主要表现在世间部的供品存留之中:凡是人民认为无用的、外来的、血腥残忍或者要求祭祀的、不利于环保或者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供品,一律受到了人民的抵制、消失在了历史的河流之中。

完玛花青[4](2021)在《形式逻辑与藏传因明中定义和被定义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形式逻辑和藏传因明是世界三大逻辑之一,并在世界逻辑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定义和被定义是明确某一概念的重要手段。任何一门学科中都有不少专用术语,而这些专用术语都需要通过定义和被定义的方法来理解,因此对定义和被定义的理解也就尤为重要。一、定义的结构和分类形式逻辑中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逻辑方法,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地主是占有土地而自己不劳动依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直角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这些都是定义,分别明确了"人"、

周展安[5](2021)在《“齐物哲学”与华严宗之离合——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法藏的辩难为中心》文中认为章太炎思想中的佛学因素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对章太炎佛学思想的探讨要将之置于近代以来佛学发展的脉动中加以把握。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法藏的辩难为中心,围绕"十钱喻"与"椽舍喻"以及阿赖耶识缘起、无尽缘起等问题焦点,可以分析章太炎的"齐物哲学"与华严宗的离合关系,凸显章太炎思想与华严宗之间的张力。在性寂说与性觉说、妄心系与真心系的佛学判摄框架中摸索章太炎佛学所处的位置,亦可为进一步探讨其"齐物哲学"的特质提供思想前提。

刘军平[6](2020)在《探索翻译学中国学派的知识范型与可行路径——兼论“做翻译”与“看翻译”两种范式之特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学中国学派命题的提出,是基于省察和建构中国当代新的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反思当下译学历史演进历程。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为了突出翻译学中国学派的理论性和独特价值,我们应当整理其传统资源,检讨传统译论本身存在的缺陷。为此,作者首次提出"做翻译"与"看翻译"两种范式,并应用于分析比较中国传统译论"做翻译"与西方"看翻译"范式在知识范型之异同。同时作者提出构建中国学派的若干途径,主张借鉴"看翻译"范式之长和摒弃其短,从而实现"做翻译"新的范式转换。

唐子清[7](2020)在《汉传与藏传佛教建筑声环境研究 ——基于山西省典型寺院的实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人居环境是我们离不开的生活环境,关注于人本身并提升人所处环境中的声音品质是建筑声学环境研究永恒的基本诉求之一。作为物质文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重要对象的独立性强的“以寺养寺”运作机制下的汉传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其声学遗产是遗产建筑内所不可触摸与不可分离出来的重要层面。如今建筑声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向于平衡人们对历史建筑的整体感知与理解,是通过加入受各种能创造出人类体验的交叉关联因素所影响的声环境这一具体途径而实现的。然而社会大众对佛教寺院、祭祀型公园等建筑内的声环境普遍缺乏充足的认知,例如佛教寺院建筑内存在施工机械、人声等噪声烦扰,破坏着信众拜访、僧侣居住对寺院声舒适因素的体验需求,抑或在大雄宝殿或文殊大殿内僧侣诵经、演奏法器等佛事时大殿存在严重的声缺陷等声学问题也不为人知悉甚至被有意忽略。基于佛教在中国人居环境内无可替代的精神意义,本研究意在承续学科领域内的现有研究成果,探寻汉地佛教寺院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内的人群、声音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提升关注、解决佛教寺院等建筑声环境的实际问题并持续改善寺院人居环境的解决路径,力求对声学学科在理论与应用上探索有价值的边缘性扩展。通过延续对寺院、佛教文化祭祀型公园等建筑遗产内声音现状的关注,本文从新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声环境指标及参数,引入人的主观因素评价了寺院建筑声环境。在理论层面,拓宽建筑声学与建筑史学的研究范畴,借助物理软件应用于模拟及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声场,拓宽声学评价技术应用的思路;在实践层面,弥补汉传佛教传统寺院建筑保护工作在声环境参数及评价方面的缺失,完善了声学测量数据库并且为新寺院建筑的建设提供声学方面更为丰富的数据性参考。论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展开剖析论证,以研究论证的精确度与适用范围的广度,且达到日后拓展研究领域所必须的科学性与深度。搜集选取对象数据及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借助SPSS.21软件,寺院建筑外部声环境利用城市区域声学分析软件Cadnaa,殿内声环境分析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5.4版,最后得出寺院建筑内、外空间声环境研究结果。运用资料文献法查询以往文献,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用调查问卷法进行主观问卷调查,获得了被调查访客的基本信息以及心理声学评价;采用统计分析法与实验法展开客观声学测试,收集调研对象的声压级指标与声频等统计值,测量温湿度、距离、尺寸等物理值;结合声学模拟软件,利用模态分析法、数值分析法与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对不局限于结构本身的材料性质,线性与非线性的结构模型进行了射线声学声场模拟,分析了做佛事时大雄宝殿的声场特征,发现了基于佛殿结构的殿堂声的变化规律;依靠主观评价法阐释了游人对寺院、殿堂及祭祀文化公园的声偏好与受到的噪声烦扰,解释了寺院建筑内视觉与声觉因素的关系,以及评价了寺院建筑整体声舒适度、协调度等。研究选取了山西太原崇善寺大雄宝殿,五台山三大佛寺主殿(显通寺大雄宝殿,菩萨顶大雄宝殿,殊像寺大文殊殿),五台山白塔寺,晋祠公园与晋祠博物馆,北京雍和宫及妙应寺白塔等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几大建筑群体。因为这些佛教寺院建筑在汉地佛教体系中具备完整性与显着性,完整性体现了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建筑的代表性价值,防止了结果偏向于某些碎片化结论;而显着性则允许实验过程能够重复再现,同时能检验样本选取的随机模型偏差。通过对北京雍和宫与五台山的菩萨顶这两处藏传佛教寺院的声环境的对比,探索出视觉、建筑功能景观的“过渡”“高潮”的连接与声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同步性”,如塔院寺白塔处的Lmax超过了90d B,其同时是五台山视觉景观与声景地图上的制高点。研究了藏传佛教寺院内建筑空间形制、功能类型特点相似的两处节点发现山地藏传佛教寺院内的声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特征,与平地的地形中寺院声场具有显着的差异。研究得出几处大殿做佛事有各自的声学优势,例如崇善寺大雄宝殿内C80最高,音乐声的清晰度最好,菩萨顶大雄宝殿的T60最大,混响感最强烈;殿内诵念经文的同时演奏法器会将诵念的语言声严重染色,极大降低了殿内音效等等。本研究旨在揭示佛教建筑,特别是寺院殿内外空间的声环境特征,发现寺庙进行佛事时法力场声环境的影响因素,最终改善僧俗日常生活的声体验更创造理想的礼佛空间,探索物质文化遗产属性,提出相应的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声环境的保护策略与殿内声环境的改善方法并提倡继承和发展。

王俊淇[8](2020)在《月称《明句论》中的自他共比量》文中研究表明活跃于六七世纪的印度中观派论师月称,在《明句论》一书中,批评了清辨论师所采用的自立比量。其中,月称所用技巧与汉传因明自他共三比量之说非常接近。对比此二者,可以为我们理解月称思想与汉传因明的起源提供有益的视角与材料。本文在分析月称《明句论》梵文本的基础上,着重考察自他共三比量视角下月称思想的样态,进而得出如下结论:月称归谬论法的核心是"他比量";他认为清辨的自立比量只是一种"自比量",不具备能破的功能;月称所用技巧更为质朴、简洁,与汉传因明中的三比量说的复杂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月称之说可能代表了三比量发展的较早阶段,为我们了解三比量说乃至汉传因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

何鹏程[9](2020)在《藏传佛教的三自性理论》文中认为佛教的三自性理论作为唯识思想的一部分,首先在《解深密经》中被提出,而后受到大乘佛教时期瑜伽行派的推崇,将唯识思想与三自性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认识论的体系。三自性思想的发展与佛教发展息息相关,其结构也因唯识思想的加入而复杂化,由单层结构向双层结构过渡。三自性理论虽然是作为唯识思想的一部分,但是它不仅仅只与唯识宗有关。在藏传佛教发展的初期,寂户和莲花戒就成立了随瑜伽行中观派,将唯识思想与中观思想统一的结合了起来,使得佛教的发展实现了唯识思想与中观思想相统一的局面。在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都广泛吸收唯识与中观的思想形成自身的判教体系。用三自性思想可以与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思想相结合。三自性思想与佛教最基本的思想是息息相关的,佛教最基本的缘起思想在三自性理论中安立为依他起性,所以只要是佛教,只要承认缘起,三自性思想的理论都可以进行安立。三自性思想在藏传佛教体系中显现出明显的不同,格鲁派在三自性理论体系的吸收借鉴上更多的去讨论三无性思想,宁玛派与觉囊派直接将三自性理论与中观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观思想,噶举派和宁玛派的思想也都显现了三自性思想。藏传佛教各个教派都认可三自性理论体系,只不过对其吸收借鉴的程度不同。藏传佛教的三自性理论具有哲学意义与价值,是讨论现代哲学发展的重要参考。

文豪[10](2020)在《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心雕龙》有云:“评者,平理,”即评价、裁判;“论者,伦也”,即阐发道理。”同样是《文心雕龙》,其《神思》篇提到:“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不会想到,《文心雕龙》中提到的“评论”与一千多年后出现的将时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梦想变为现实的“电视”结合,诞生了一种名为“电视批评”的新鲜事物。中国电视事业只有短短60年发展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作品文化取向的多元共生,艺术质量的日渐成熟,历经产业化转向的中国电视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电视传播内容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为本国电视批评展示了广阔空间,推动着本国电视批评全面快速发展。与电视批评创作实践一片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成果的缺失与匮乏。当前,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挖掘与完善,二是缺乏对现实的有力回应。前者导致整个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看似繁茂却主干单薄,看似高耸云天却根基不稳;后者导致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日渐脱离,无论是理论的创生还是增殖,都因其既无法改善电视批评的生态环境也无法纠正电视批评的错误创作导向而根本不为电视从业人员所重视。电视文艺批评虽是电视批评的细小分支,但前者却是当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最受学界关注的部分。放眼全球,唯有中国电视名正言顺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承担着传播信息之外的宣传舆论作用和教育引导功能。因此,以电视文艺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最能体现电视批评者的学术品德和价值追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美学情趣和文化立场,具有最鲜明的民族特色。长期以来,国内电视学者并未意识到中国电视文艺批评实际上分别从古典文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西方电视研究学术成果处汲取理论滋养。部分学者只重视西方学术成果,却忽视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古典文论中的某些思维成果同样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批评主体的创作。不仅如此,部分研究者更轻忽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对电视文艺批评创作主体道德修养的严格约束。正是由于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疏远和漠视,导致当前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屡屡出现与核心价值相背离的错误倾向。因此,厘清并重申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的三大理论来源,既是建构全新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必要举措,又是解决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正本清源后,本国电视文艺批评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或将从此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浅谈因明学中“量”的认识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因明学中“量”的认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正反合——审美心理走向成熟的应有命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题——形象的直觉
二、反题——人生的观照
三、合题——审美的距离

(3)藏传佛教供品象征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摘要2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缘起与选题的意义
    2.文献综述
    3.概念界定
    4.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祭祀品到藏传佛教供品的源流
    1.1 自然物的神圣化:原始苯教的祭祀品与巫术
    1.2 宗教的凸显:佛教影响下祭品的变迁
    1.3 供品的丰富与发展:不同教派对供品的解
        1.3.1 供品的丰富过程
        1.3.2 不同教派对供品的解释与偏重
        1.3.3 供品的发展:世间部的丰富供品
第二章 藏传佛教供品的出世间与世间格局
    2.1 自然空间与神圣的空间
    2.2 世间:作为供品使用的基本尺度
    2.3 出世间:供品的更高层次意义
第三章 藏传佛教供品的物质特征 材料/色彩/形制与象征
    3.1 供品的材料与象征
    3.2 供品的色彩特征与象征
    3.3 供品的形状特征与象征
第四章 藏传佛教供品的行为特征
    4.1 从神圣物品到供品:供品的供养与供献功能
    4.2 社会中的供品
    4.3 .特定文化情景中的供品
第五章 当前的供品象征与供品功能嬗变
    5.1 象征的嬗变
    5.2 功能的嬗变
    5.3 象征与功能的客观成立标准
结论
附录1 核心文献中供养仪轨的原文整理
附录2 供养对象
附录3 核心文献汉文翻译(节选)
附录4 田野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4)形式逻辑与藏传因明中定义和被定义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定义的结构和分类
二、定义方法与原则
三、定义与被定义关系的比较
    (一)全同关系
    (二)总与别的关系
    (三)相违关系

(5)“齐物哲学”与华严宗之离合——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法藏的辩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建立“齐物哲学”的佛学坐标
二、同时代的华严宗状况与章太炎对华严宗的接受
三、法藏“十钱喻”与“椽舍喻”的脉络
四、章太炎的辩难
五、章太炎佛学的位置

(6)探索翻译学中国学派的知识范型与可行路径——兼论“做翻译”与“看翻译”两种范式之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理论的“特色派”与“普世派”之争
二、传统译论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一)传统译论中以史代论的问题
    (二)传统译论以翻译话语代替翻译理论的问题
三、“做翻译”范式与“看翻译”范式在知识范型上的特质
    (一)“做翻译”范式呈现的“现量”翻译话语特征
    (二)“看翻译”范式在知识范型上的理性因素
四、构建翻译学中国学派的可行性路径思考
    (一)构建翻译学中国学派的宏观层面
    (二)构建翻译学中国学派的现实维度
    (三)构建中国学派应注重学科内部和学科外部的体系交叉
五、结语

(7)汉传与藏传佛教建筑声环境研究 ——基于山西省典型寺院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现有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概述
        1.3.1 研究样本的选取
        1.3.2 研究工具与设置研究前提
        1.3.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理论支撑及研究手段
        1.4.1 基础理论内容
        1.4.2 交叉学科的理论支撑
        1.4.3 研究手段
    1.5 研究结构框架
第二章 汉地佛教寺院声环境的建筑学背景与声学考量
    2.1 汉、藏佛教寺院建筑空间形制与声学
        2.1.1 历史沿革与声学联想
        2.1.2 选址及影响因素中的声学特征
        2.1.3 佛教寺院空间布局及若干声学猜想
        2.1.4 建筑功能类型与声学
        2.1.5 建筑内部装饰及造像
    2.2 佛像出现的渊源
        2.2.1 佛塔与若干声学设想
    2.3 佛教寺院建筑意识与文化性的探索
        2.3.1 源自印度佛教建筑的思想意识
        2.3.2 演变至汉地佛教寺院的意识文化性及对寺院布局与声场的影响推论
        2.3.3 汉、藏佛寺意识文化性导向下对声音的异同性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研究声环境对象的理论建构
    3.1 面向体系建构的原理阐释
        3.1.1 佛寺的木结构与声学表现的相互影响
        3.1.2 声吸收、反射机制与几种构造板的声学表现
        3.1.3 人声与人耳的生理特点
    3.2 面向新拓问题的研究概念
        3.2.1 潜移默化的认知“治疗”机理
        3.2.2 声压级测量与评价指标的拓新实现
        3.2.3 噪声对人的心理干扰
        3.2.4 视觉景观、功能景观与声景观的关系
        3.2.5 建立一种利用射线声学研究佛殿的科学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藏传佛教建筑及寺院声环境实测调研
    4.1 太原市开放式佛教文化祭祀公园与寺庙声环境测研
        4.1.1 晋祠公园数据实测与视觉景观调研评价
        4.1.2 晋祠博物院数据实测与视觉景观研评
        4.1.3 崇善寺数据采集与视觉景观研析
    4.2 五台山佛教寺院视觉景观与声环境测研
        4.2.1 五台山中与“声”有关的佛事活动
        4.2.2 大显通寺视听环境因素测研
        4.2.3 塔院寺视听环境因素测研
        4.2.4 五爷庙视声环境测研
        4.2.5 菩萨顶视听景观环境测研
        4.2.6 殊像寺视听景观测析
    4.3 山西典型汉传与藏传寺院声学特征比较
    4.4 北京市藏传佛教寺院视觉景观与声环境测研
        4.4.1 雍和宫声环境与视觉因素测试与评析
        4.4.2 妙应寺声环境与视觉因素研析
        4.4.3 两处藏传佛教寺院声环境特征对比阐述
    4.5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佛寺殿堂模型构建与殿内声场模拟
    5.1 从SU到佛殿模型的生成与优化
    5.2 COMSOL模拟方法的提出
    5.3 声像法方块图大天花下声障板的效果预估
    5.4 五台山汉藏佛教寺院样本佛殿内声场模拟研究
        5.4.1 崇善寺大雄宝殿
        5.4.2 菩萨顶大雄宝殿
        5.4.3 殊像寺大文殊殿
        5.4.4 显通寺大雄宝殿
        5.4.5 结论
    5.5 四大殿第一反射声线到达时间研究
    5.6 寺院建筑大殿内空间声交接面上的声压级特点研究
    5.7 四座大殿内四种比例因子下的额外时间步射线功率合成变化
    5.8 研究结果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互异地形藏佛教寺院及佛教文化祭祀公园声环境研究
    6.1 山地与平原地形中藏传佛教寺院关键节点处声环境差异分析
        6.1.1 北京雍和宫甬道牌楼处声环境
        6.1.2 菩萨顶寺院108台阶处声环境
        6.1.3 比较与结论
    6.2 佛教文化祭祀公园声环境
        6.2.1 晋祠公园与博物院主观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6.2.2 晋祠公园内声压级与响度的关系
        6.2.3 晋祠公园响度的主观烦恼度评价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典型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声环境保护与继承的探索
    7.1 基于声景学的寺庙外部声环境改善策略分析
        7.1.1 寺庙大殿外部声环境保护
        7.1.2 保护声传播路径的途径
    7.2 基于模型仿真的殿堂内部声环境改善
    7.3 结论与展望
        7.3.1 研究结论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佛教寺院声环境物理测量表
    附录 B 佛教寺院声环境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月称《明句论》中的自他共比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所在
二、因明学中的自他共比量
三、《明句论》中的自他共比量
四、结论

(9)藏传佛教的三自性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
第一章 佛教三自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三自性理论的起源
        一、《解深密经》中三自性论的提出
        二、《解深密经》中的三无性
    第二节 大乘佛教时期的三自性理论的发展
        一、《瑜伽师地论》中的三自性理论
        二、《摄大乘论》中的三自性理论
        三、《辩中边论》中的三自性理论
        四、《唯识三十颂》中的三自性理论
第二章 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三自性理论
    第一节 宁玛派的三自性理论
        一、宁玛派的历史传承
        二、宁玛派菩萨乘的三自性理论
    第二节 噶举派显现的三自性理论
        一、噶举派的思想来源
        二、噶举派的大手印法
    第三节 格鲁派的三自性理论
        一、格鲁派的产生背景
        二、辨了不了义
    第四节 觉囊派三自性理论
        一、他空见的思想来源
        二、他空中观见的内容
        三、他空见与如来藏
    第五节 各教派显现三自性理论的异同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第三章 藏传佛教三自性理论的特点与价值
    第一节 藏传佛教三自性理论的特点
        一、三自性结构内容的复杂性
        二、三自性结构逻辑上的矛盾性
        三、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争论性
    第二节 藏传佛教三自性理论的价值
        一、三自性理论的修行实践价值
        二、三自性理论的哲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批评”一词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一、蔚为大观的“诗文评”
        二、近代中国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西方学术体系中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 电视文艺批评的概念及特征
    第一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一、电视文艺批评概念界定
        二、电视文艺批评与电视文艺评论
    第二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学术品格
        一、价值导向与批判内核
        二、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三、理性思辨与理论指引
第三章 古典文论与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文以载道”观与电视文艺批评
        一、“文以载道”观的发生及流变
        二、“文以载道”观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二节 古典文论范畴与电视文艺批评的会通与差异
        一、“比兴”说与电视文艺批评
        二、“文气”论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三、“妙悟”说与感悟式批评对当代电视文艺批评的启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
        一、作为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电视文艺批评
        一、人民本位与时代意识
        二、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第五章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研究样本简介
        一、样本构成
        二、文本介绍
    第二节 中西电视批评比较研究
        一、经验批评与理论深化
        二、遗失的文本与镜像
        三、通向何方:社会、时代与人心
结论
附录一 引用文献汇总
附录二 欲女、恶魔与天使: 苏琪·斯塔克豪斯故事中的性别代理意识及欲望阐释 Agnieszka Stasiewicz-Bieńkowska
附录三 美食大逃亡中的性别政治:韩国美食类综艺中的男性气质 李照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四、浅谈因明学中“量”的认识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词与禅关系研究[D]. 李志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正反合——审美心理走向成熟的应有命题[J]. 孙继黄. 美育, 2021(03)
  • [3]藏传佛教供品象征与功能研究[D]. 白玛英珍.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形式逻辑与藏传因明中定义和被定义的比较研究[J]. 完玛花青. 侨园, 2021(Z1)
  • [5]“齐物哲学”与华严宗之离合——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法藏的辩难为中心[J]. 周展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6]探索翻译学中国学派的知识范型与可行路径——兼论“做翻译”与“看翻译”两种范式之特质[J]. 刘军平. 中国翻译, 2020(04)
  • [7]汉传与藏传佛教建筑声环境研究 ——基于山西省典型寺院的实例分析[D]. 唐子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月称《明句论》中的自他共比量[J]. 王俊淇. 世界哲学, 2020(03)
  • [9]藏传佛教的三自性理论[D]. 何鹏程.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10]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D]. 文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论殷明学“量”的认知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