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中学化学素质教育

如何实施中学化学素质教育

一、中学化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姜松,刘畅,战瑞瑞,杨博婷[1](2021)在《浅析分析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出自从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我国开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本文旨在结合中学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的现状,分析现阶段中学化学在分析实验教学上的误区,指出中学化学实验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深入分析了增加分析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分析化学实验对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分析化学实验的广泛应用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增加分析化学实验应该成为今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杜丽斐[2](2021)在《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素养的百年演进研究(1919-2019)》文中提出

胡忠山[3](2021)在《2000年以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特点与变化趋势研究 ——以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卷为例》文中提出

李琦[4](2021)在《中学化学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批判性思维作为理性开放的高阶思维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抓手。教师发展批判性思维可以保持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热情,探索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从而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研究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研究以中学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方法。首先,运用调查问卷了解目前中学化学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水平,并且分析教师之间倾向的差异性。其次,运用概念图构建和教师访谈,全面了解目前中学化学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洞察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和教学实践。从而发现不同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认识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分析认识的优势和不足。为提高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水平,丰富中学化学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以及应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策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一、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确定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对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创新点进行简要概述。二、对国内外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地综述。首先,对国外的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历程、相关理论以及批判性思维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简要地分析和概括。其次,通过一次文献检索和两次高级检索概述国内研究的主要趋势,对国内关于批判性思维以及教师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进行简要地概括和分析。最后,进行综述小结分析目前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现状以及本研究的可行性。三、界定批判性思维和概念图等核心概念,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确保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四、采用调查问卷对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在彭美慈、汪国成等人修订和改编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TDI-CV)的基础上,依据教师自身特点和教学实践改编形成《中学化学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结果了解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水平以及教师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五、基于构建概念图和教师访谈,整体评估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洞察中学化学教师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和教学实践。此外,将访谈结果与概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认识的差异性。六、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整体地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和启示,了解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为促进中学化学教师批判性思维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策略。最后,分析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并说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研究发现:目前中学化学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表现为明显的积极水平。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发展受到教龄、学历、职称的影响。中学化学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认识水平较高,与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多数教师对批判性思维都有较为广泛和丰富的认识,但是部分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较为表面,需要发展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周永豪[5](2021)在《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系统思维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思维,当今教育改革需要系统思维,化学教育也离不开系统思维。化学教育中渗透系统思维,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从整体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联系外部世界的系统思维能力,优化知识建构体系。因此,探讨基于系统思维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思维的概念界定,概述了系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与系统思维相关的理论。依据上述理论基础,构建了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型(系统概念图),继而,以模型为指导,开发了“碳的循环”、“硫的转化”和“氮的循环”教学设计案例。以“碳的循环”教学设计为例在中学展开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让学生绘制系统概念图和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系统思维的认识情况;同时,通过教师访谈来探测教师对系统思维的认识情况以及应用系统思维进行教学的情况。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和启示。具体地,本研究共由六部分组成,研究内容如下:一、整体分析国内外系统思维的研究现状,逐步深入到系统思维在教育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最后将视线聚焦到化学教育领域,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研究系统思维在当前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二、概述与系统思维相关的概念以及系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从产生子系统、海洋相互作用子系统、环境气候变化子系统和人为缓解子系统四个角度构建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型(系统概念图),为教师进行系统思维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三、依据构建的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型(系统概念图),开发“碳的循环”、“硫的转化”和“氮的循环”教学设计案例。四、将“碳的循环”教学设计案例应用于中学进行实践研究。通过绘制系统概念图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学生对系统思维及其教学的认识情况。五、对中学化学教师进行系统思维认识的访谈调查,了解教师对系统思维的认识情况以及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系统思维的情况。六、在理论建构和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得出研究结论与展望,为系统思维在中学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化学学习上提供启示与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启示与建议: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方面,(1)教师应加强系统思维教学的意识,不断加强对学生系统思维教学的指导。(2)教师应积极进行基于系统思维教学的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提升自我。(3)教师应借助信息化工具不断提高自身的系统思维能力。(4)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系统思维建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观念,发展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对学生化学学习方面,(1)学生要养成系统化思维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系统思维能力发展水平。(2)学生应积极关注化学与海洋、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从整体角度学习化学,促进知识的有意义建构。(3)学生要更新自身学习方式,培养模型建构的能力。

孙金凤[6](2021)在《高中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化学平衡”为例》文中认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对高中生形成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并全方位实现核心素养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建立化学平衡思维是高中化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困难所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推行,已有部分关于探索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对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哪些知识可用于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发展、这些知识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安排以及如何知道这些知识是否真正使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得到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说明,是探索的新方向。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试图寻找前人研究的价值,并确定研究的新目标:提炼出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中能够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习内容,达成该素养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分布分析和权重分析。使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设计“化学平衡运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并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的测评验证了在化学平衡主题利用软件设计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构建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其研究案例能够给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论文总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自新课程标准发布以来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相关研究的现状,包括研究方法和成果案例等;再根据相关文献和新课程标准明确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内涵。第二部分,根据研究现状设计出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并得出研究思路框架。第三部分,整理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有关内容,分析该素养在整理出的相关教材内容中的权重,得出最能发展该素养的知识内容。第四部分,利用交互式教学软件平台,设计《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的移动》两课时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案例。第五部分,进行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选取高二年级水平层次相似的两个平行班作为教学实验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的教学使用创新的交互式软件教学设计进行,对照班则仍然采用实践学校化学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在教学结束之后,设计测试卷以考查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第六部分,对实践测评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分析、测试卷整体分析、一级和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以及实验班素养发展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第七部分,进行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化学平衡主题的教学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构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软件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水平。同时,本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史晓旭[7](2021)在《高中化学学科价值认同状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以《铁金属材料》单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生对化学学科的价值认同水平直接影响后续的高考科目选择和专业职业选择。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铁金属材料》为载体,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天津市11位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与渗透情况;其次,以304名天津市某公立高中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这一单元所体现的化学学科价值理解和认同程度。最后,依据问卷和访谈数据本文以学科价值为导向进行该单元的教学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为后续的化学课程设计提供思路。本研究得出以下了结论:(1)研究设想中将化学学科价值分为认知价值、情意价值、社会价值、应用价值。其中高中教师关注最多的是认知价值,其次是化学的应用价值和情意价值,最后是化学的社会价值。(2)根据学生对问卷的回答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将化学学科价值分为认知价值、社会生活价值、问题解决价值和职业选择价值四类。而学生对认知价值的认同度最高,对社会生活价值的认同度较高,对问题解决价值的认同度较低,对职业选择价值的认同度最低。(3)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认知价值、社会生活价值、问题解决价值的认同度上无显着性差异,但是男生在职业选择价值的认同度上明显高于女生。(4)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认知价值、问题解决价值、职业选择价值的认同度上均显着高于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在社会生活价值维度两组学生无显着差异。

马洋[8](2021)在《化学绘本的开发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发展迅猛,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即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绘本教学要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绘本一直被视为幼儿阅读的首选,对建构精神世界有重要作用。随着绘本的发展,绘本的受众扩展到高年级学生甚至成人。知识型绘本的出现更是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目前的应用研究主要停留在幼儿和小学阶段,收效甚佳,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高中阶段化学学习难度增大,让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下降,本研究尝试将绘本引入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第一个难点也是研究的创新之处,即化学绘本的开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践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开展研究工作,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内容及方法作了介绍,利用文献分析法对绘本、绘本教学、美育等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梳理。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化学绘本、化学绘本教学、美育、化学美育作了概念界定,介绍了理论基础:双重编码理论、审美心理结构以及高中生心理特点。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与实施,结合教学实际,选取人教版必修2中与化学史相关的内容,自主开发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化学绘本,以两种方式在高一开展实践教学:化学绘本融入课堂全程的整节课式化学绘本教学、化学绘本应用于某些教学环节的片段式化学绘本教学,并且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创作故事、模型、化学绘本以进行审美模仿和审美表现。实践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第四部分是实践效果分析,对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数据、学生自创作品、学习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化学绘本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化学美育、学业成绩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化学绘本教学受到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化学美育培养有一定帮助,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成绩。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研究自主开发的化学绘本适用于现在的高中生,鼓励中学教师深入挖掘素材,自主开发绘本;化学绘本教学是一种有趣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化学绘本教学对学生化学美育的培养有一定帮助,但效果不显着,还需深入研究。自主开发化学绘本并将其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是有益的尝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学生审美观、文化观的建构,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持续推广。

党慧[9](202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的思考与探究 ——以新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化学学科自诞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体现着一定的哲学思想或规律,化学教学同样不例外。在新版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后,明确提出要落实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增了蕴含哲学思想的课程目标,诸如:能用对立统一、联系与发展等观点考察化学反应等。继而,高考评价体系考察内容“核心价值”里也明确提出要求,即将进入高校的学习者,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要求。与其他学科一样,化学教学承担着落实核心素养、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任,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化学与哲学结合的本质联系,尝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这对中学教师更好开展教学和学生深化理解知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以上,本研究分为以下三部分展开:第一,理论研究阶段。结合文献研究法,将搜集到的资料做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了解现今所处研究现状,发现众多相关研究仍是期刊类文章,深入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结合以上资料对“哲学”、“化学哲学”进行概念界定,并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学理论、研究方法、哲学理论作以阐述,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第二,分析调查部分。首先,结合已有哲学理论知识,选取应用较为广泛的高中新人教版化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其内在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规律,并做相应的梳理,以及在选修教材中的部分体现;其次,使用访谈法对研究者的教育实习学校的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一线化学教师对哲学相关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哲学思想的现状,以及教师对此种渗透的想法与建议,明晰实际教学中此问题的潜在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实施此种做法可行的建议;再次使用问卷法随机选取实习学校的8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发放前测和后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平时的化学课堂中自身已有的哲学思维的现状,并通过后测试题的反馈情况,分析学生理解认知能力的变化。第三,案例研究部分。从对访谈教师的结果整理,和发放给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必修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结合具体的哲学选点,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等,进行教学案例预设计,以及分析化学平衡移动中的哲学思想,以期在将哲学的思维方法与中学化学教学的结合上,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些许有用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构建辩证的思维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实践效果。本论文以期使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的研究变得更为系统化,并能对学生产生切实的帮助和提升。

周艳琼[10](2021)在《高一化学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关注学生”、“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重视,这要求教师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考查,促使知识为本转向素养为本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学习情况。学情诊断是研究和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进行学情诊断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缺乏科学性。如何科学的进行学情诊断,将诊断结果清晰的呈现尤为重要,对于提高课堂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高一化学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的教学研究课题并开展实践研究,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学情诊断内容及方法的参考。本文分析了学情、教学手段可视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学情、学情诊断、可视化等概念进行界定,以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视觉思维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导。对高中化学学情诊断的依据、内容和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三个方面对学情诊断内容进行论述,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已有的关于化学学科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特点相关的知识构建了学情诊断内容框架,研究将诊断结果可视化呈现的方式,提出基于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发展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教学策略:(1)以可视化的诊断结果为依据,科学制定教学目标;(2)以可视化的教学目标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活动;(3)以已学内容测试结果为导向,及时调整监控机制。为检验研究所提出的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和基于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提出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桂林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采用纸笔测验法分析教学效果与不足,重点分析知识、能力、素养维度以及学习成绩方面的发展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将诊断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可以帮助教师直观掌握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水平的达成情况,加深教师对学情诊断结果的印象,准确了解学生的疑点和盲点,有针对的进行教学设计,促使教学高效进行。(2)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不同教学内容知识、能力、素养发展的维度有所差异,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内容表现在概念理解能力、符号表征能力、定量计算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化学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实验班成绩整体优于对照班。由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中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性,本研究提出的学情诊断的内容、诊断结果可视化呈现的方式、教学策略仍有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空间,所得的结论仍需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二、中学化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化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分析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的现状
    1.1 认知脱节,重视不够
    1.2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1.3 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在课堂实际教学方面
        2.1.1 在“量”的确立方面
        2.1.2 在引起学生兴趣方面
        2.1.3 在高考方面
    2.2 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2.2.1 在实验技能培养方面的作用
        2.2.2 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
        2.2.3 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
    2.3 在中学和大学的衔接方面的作用
    2.4 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
3 结语

(4)中学化学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二、促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三、化学教学及师生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对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一、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历程
        二、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三、批判性思维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一、批判性思维相关研究趋势的概述
        二、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三、教师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节 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概念
        一、批判性思维
        二、批判性思维倾向
        三、批判性思维技能
    第二节 概念图的相关概念
        一、概念图的结构和功能
        二、概念图的构建方法及题型类别
        三、概念图评价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四章 中学化学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样本
        二、研究工具
    第二节 初测研究及分析
        一、初测问卷的编制
        二、初测问卷的实施
        三、初测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第三节 正式研究及分析
        一、正式研究的实施
        二、正式研究的结果
        三、正式研究的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学化学教师批判性思维认识的质性研究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样本的选择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的实施
    第二节 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一、定量分析
        二、定性分析
    第三节 研究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系统思维的时代背景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系统思维教学
        三、化学学科与系统思维教学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对系统思维的相关研究
        一、整体研究概述
        二、系统思维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三、系统思维在化学教育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国外对系统思维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系统思维概念界定
        二、化学系统思维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与本研究相关的学习理论
        一、系统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型的建构
        一、模型建构的理论依据
        二、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型的建构
第四章 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开发
    第一节 “碳的循环”教学设计案例
    第二节 “硫的转化”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节 “氮的循环”教学设计案例
第五章 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第一节 “碳的循环”教学前测研究
        一、前测目的及对象
        二、前测工具
        三、前测实施
        四、前测结果分析
    第二节 教学设计实施
    第三节 “碳的循环”教学后测研究
        一、后测目的及对象
        二、后测工具
        三、后测实施
        四、后测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系统思维的教师访谈研究
    第一节 访谈目的及对象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第二节 访谈提纲的编制
    第三节 访谈实施
    第四节 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对中学化学教师的启示
        二、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6)高中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化学平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研究现状
        1.2.1 内涵研究
        1.2.2 教学研究
    1.3 教学现状观察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框架
3 教材内容分析
    3.1 课标解读
        3.1.1 内涵解析
        3.1.2 课程目标
        3.1.3 水平划分
    3.2 素养解构
    3.3 教材分析
        3.3.1 知识内容
        3.3.2 知识内容中各素养的权重分析
    3.4 研究总结
4 教学设计研究
    4.1 “化学平衡”教学研究现状
        4.1.1 国内研究
        4.1.2 国外研究
        4.1.3 对教学现状研究的思考
    4.2 教学设计流程
        4.2.1 理论基础
        4.2.2 确定教学主题
        4.2.3 确定学习目标
        4.2.4 制定教学计划
        4.2.5 教学实施策略建构
        4.2.6 开展教学评价
        4.2.7 教学反思
    4.3 具体教学设计案例
    4.4 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5 实践测评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测评工具
        5.3.1 素养发展情况测试卷
        5.3.2 素养发展影响因素问卷
    5.4 测评工具的质量分析
        5.4.1 测评工具发放及回收情况
        5.4.2 测试卷的质量分析
        5.4.3 问卷的质量分析
        5.4.4 测评工具质量分析小结
    5.5 测评研究思路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分析
    6.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分析
        6.2.1 测试卷整体分析
        6.2.2 一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6.2.3 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6.3 实验班素养发展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6.3.1 学习兴趣的影响
        6.3.2 学习方法的影响
        6.3.3 教师教学的影响
        6.3.4 实验班素养发展影响因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维度分类及对应化学示例
    附录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版)对化学平衡的要求
    附录3 对照班教学设计
    附录4 测试卷——专家意见汇总表
    附录5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测试卷
    附录6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发展影响因素问卷
    附录7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7)高中化学学科价值认同状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以《铁金属材料》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3 研究流程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
    1.6 研究难点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科学学科价值国外研究现状
    2.2 学科价值国内研究现状
    2.3 已有研究成果及不足
3 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
    3.1 理论基础
    3.2 核心概念界定:化学学科价值
4 课标与教材中的化学学科价值
5 化学学科价值的教师访谈
    5.1 高中教师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
    5.2 《铁金属元素》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科价值
6 高中生化学学科价值认同感问卷调查
    6.1 高中生化学学科价值认同调查问卷设计
    6.2 调查对象与实施
    6.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6.4 因子分析
    6.5 四个因子的描述性和相关性统计数据
    6.6 性别、成绩与各个价值维度之间关系的分析
    6.7 调查结论
7 基于凸显化学学科价值的教学设计——《铁金属材料》
    7.1 教学目标
    7.2 教学重难点
    7.3 教学思路
    7.4 教学过程
8 基于凸显化学学科价值的教学建议
    8.1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8.2 合理使用情境素材,渗透化学学科的社会生活价值
    8.3 关注学生未来,指引职业方向
9 研究总结与反思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化学绘本的开发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理论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设计
    3.2 开发化学绘本
    3.3 应用化学绘本
4 实践效果分析
    4.1 对学习兴趣影响分析
    4.2 对化学美育影响分析
    4.3 对学业成绩影响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的思考与探究 ——以新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标准新增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变化
        1.1.2 高考评价体系考察内容中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1.1.3 化学与哲学本身具有的内在联系
    1.2 研究现状
        1.2.1 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1.2.2 哲学思想融入高中化学教材的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的研究目的
        1.3.2 化学教学与哲学思想结合的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访谈法
        1.4.4 问卷调查法
第2 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哲学”的概念
        2.1.2 “化学哲学”的概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教育学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第3 章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哲学思想及方法论的结合与体现
    3.1 高中必修教材中相关知识点与哲学思想的对应
        3.1.1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哲学思想的体现
        3.1.2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哲学思想的体现
    3.2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选修教材中的部分体现
第4 章 访谈与调查结果分析
    4.1 当前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的调查
        4.1.1 访谈结果统计
        4.1.2 访谈结果分析
    4.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3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第5 章 基于哲学理论选点的教学设计案例
    5.1 从对立统一规律看“氧化还原反应”
    5.2 基于质量互变规律学习“离子反应”
    5.3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现象与本质
    5.4 “化学平衡的移动”中哲学思想的综合渗透解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高一化学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1.1.2 课堂教学实践的需求
    1.2 研究现状
        1.2.1 学情研究现状
        1.2.2 教学手段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情
        2.1.2 学情诊断
        2.1.3 可视化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2 有效教学理论
        2.2.3 视觉思维理论
3 学情诊断的设计
    3.1 学情诊断的依据
        3.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3.1.2 教材内容的安排
        3.1.3 学生发展的需求
    3.2 学情诊断的内容
        3.2.1 学习新内容应掌握的知识
        3.2.2 学习新内容应具备的能力
        3.2.3 学习新内容应具有的素养
        3.2.4 学情诊断内容框架
    3.3 学情诊断的方法
    3.4 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
    3.5 基于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3.5.1 以可视化的诊断结果为依据,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3.5.2 以可视化的教学目标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3.5.3 以已学内容测试结果为导向,及时调整监控机制
4 教学实践研究
    4.1 实践目的
    4.2 实践时间与对象
    4.3 实验变量及控制
    4.4 学情诊断及教学实施
        4.4.1 离子反应
        4.4.2 氧化还原反应
    4.5 实施效果与分析
        4.5.1 知识、能力、素养发展情况分析
        4.5.2 教学实践前后成绩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学情诊断内容框架
    附录 2 前测试题
    附录 3 离子反应诊断题
    附录 4 离子反应测试题
    附录 5 氧化还原反应诊断题
    附录 6 氧化还原反应测试题
    附录 7
    附录 8
致谢

四、中学化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分析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 姜松,刘畅,战瑞瑞,杨博婷. 科技风, 2021(27)
  • [2]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素养的百年演进研究(1919-2019)[D]. 杜丽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2000年以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特点与变化趋势研究 ——以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卷为例[D]. 胡忠山.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中学化学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研究[D]. 李琦. 青岛大学, 2021
  • [5]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 周永豪. 青岛大学, 2021
  • [6]高中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化学平衡”为例[D]. 孙金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高中化学学科价值认同状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以《铁金属材料》单元为例[D]. 史晓旭.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8]化学绘本的开发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洋.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的思考与探究 ——以新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D]. 党慧.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10]高一化学学情诊断结果可视化的教学研究[D]. 周艳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如何实施中学化学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