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

小麦品种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

一、小麦品种间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秀领[1](2006)在《小麦木质部导管气栓塞发生特性及节水抗旱生理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超声波(AE)技术,分别在大田自然条件和室内盆栽条件下对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叶片木质部空穴化和气栓塞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叶片气栓塞发生的影响,以及大田控水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叶片气栓塞发生的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气栓塞发生和小麦节水抗旱生理基础的关系,对叶片气栓塞发生和气孔气体交换能力的关系、及其他相关植株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叶片水势和木质部AE信号日变化模型小麦叶水势(Ψl)昼夜变化一般类似“U”型,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分别为“快速下降期”,“低谷平稳期”,“快速回升期”和“缓慢回升期”。大田小麦叶片木质部AE信号按昼夜节律发生,其24 h变化模型和Ψl的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早晨6:00-8:00随Ψl的下降AE信号开始发生,8:00-13:00Ψl处于下降期时常出现AE频率高峰,中午前后Ψl处于“低谷平稳期”时AE速率一般较低,傍晚前后Ψl快速回升期的过程中也往往出现AE频率峰值。一般夜间9:00-3:00叶片水分状况得到较好恢复后,AE信号停止。不同日间AE信号模型有较大变异,但生育期平均呈现较稳定的模型,处理间及年度间差异较小。AE信号平均日发生模型中,17:00-22:00时段AE发生数量最多,每小时发生量占24 h AEs发生总量的7.0% ,其次为10:00-17:00,占4.2%,5:00-10:00及22:00-3:00相近,占3.0-3.5%,3:00-5:00仅占1.4%。叶水势下降期AE信号占24 h AEs总量的比率不同测定日间变异较大,2004年平均为55%,2005年平均为36%。室内盆栽小麦足水条件下叶片基本不发射AE信号,土壤干旱时AE信号的日发生模型和田间相近。小麦叶片木质部发射的AE信号的多数波形特征参数分布范围极广,一般呈指数分布。控水条件下AE信号强度有高于足水的明显趋势,复水后信号强度显着下降。2.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曲线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曲线表示随木质部水流张力增加导管气栓塞发生增加的数量关系,是表示导管对气栓塞防御能力的重要参数。本研究用AE技术在田间活体小麦叶片上建立了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曲线,确定随Ψl的降低AE信号累积量按Logistic曲线方程增长。不同生育期内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性受土壤水分含量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足水条件下变化较小,控水条件下变化较大。土壤水分胁迫增加木质部脆弱性,显着降低木质部导管的安全性。小麦叶片木质部脆弱性不仅受叶片结构的影响,

郝卫平[2](2013)在《干旱复水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补偿效应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是作物在缺水条件下实现抗旱节水和高产的重要机制,揭示干旱胁迫和复水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是生物性节水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问题。全球农业用水日趋紧张,已成为粮食增产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且干旱缺水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已成为突破水资源短缺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实现粮食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系统研究作物产量形成过程对干旱复水的响应规律,揭示干旱复水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于完善和丰富生物性节水理论和指导农业高效用水管理,发展节水灌溉和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针对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作物WUE的问题,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2009-2010年采用抗旱棚池栽水分控制试验,从耗水动态、玉米生长、生理代谢和产量形成等多个角度入手,系统研究了不同生育期、不同胁迫时间长度的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对产量形成过程和WUE的影响,明确了WUE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玉米耗水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耗水量、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光合和蒸腾作用以及氮素吸收积累和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等对干旱胁迫复水的响应规律,综合分析了需水关键期干旱复水的补偿效应,揭示了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复水对玉米WUE影响机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耗水过程、生长和产量响应等多角度入手,系统揭示了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和复水对玉米WUE的影响,明确了抽雄-乳熟阶段是干旱显着影响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需水关键期,为作物节水增产的水分调控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拔节期是生长干旱敏感期,干旱胁迫造成株高和叶面积等玉米生长指标显着降低,但复水后在生长中后期的生长和生理补偿效应促进了WUE的提高;抽雄—乳熟阶段是需水分关键期,干旱对生长、产量和WUE都产生显着影响,复水后的补偿效应不足是导致最终WUE降低原因之一。所以拔节期适度的水分调控、抽雄—乳熟阶段水分供应的充分保障是玉米实现高产节水的关键。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玉米生长影响程度的次序为:抽雄—灌浆初期>拔节期>灌浆初期—乳熟期>成熟期;对产量影响程度的次序为:抽雄—灌浆初期>灌浆初期—乳熟期>拔节期>成熟期,其中穗粒数、粒重、穗长是导致差异显着的主要因素;对玉米WUE影响程度的次序为:抽雄—乳熟期>成熟期>拔节期,成熟期和拔节期之间差异不显着。可见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生长、产量和WUE的影响存在一定错位现象,这为进一步研究水分调控技术实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提高目标提供了可能。(2)分析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生长、产量构成、干物质转移率以及耗水规律的影响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需水关键期干旱复水条件下对玉米WUE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影响WUE的因素与其关联度次序为穗长>穗粒数>生物量>叶面积>耗水量>株高>百粒重>花前营养器官贮存物质转运率。其中,穗粒数、穗长等产量因素对WUE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等生长因素,然后是耗水量因素,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的干旱胁迫后复水补偿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难以量化其对WUE的影响,但光合作用几乎贯穿玉米整个生育期,其主要通过影响生长和产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影响WUE。可见在干旱条件下,调控关键期干物质积累即维持较高的光合同化能力提高籽粒数和粒重对提高WUE最为关键,其次保障花前营养生长功能和复水补偿能力,然后是适度亏水优化调控耗水量,实现抗旱节水和高产高WUE。(3)揭示了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耗水规律以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为耗水过程中优化调控供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水利用率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发现,玉米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本阶段的耗水强度,从而改变了整个生育期耗水变化的峰值和实际耗水量,但并不改变耗水过程的变化趋势。从胁迫时期看,抽雄—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和复水不仅显着降低同期耗水量,还导致后续生育期的阶段耗水量明显降低。在农田自然干早过程中,随胁迫时间延长,胁迫程度增加,对耗水量的影响也明显增大。干旱胁迫导致土壤水分干湿交替动态变化明显加剧,生育期内整体呈现明显的波动下降变化趋势,且随干旱程度增加下降越明显;干旱胁迫导致土壤剖面水分变动活跃层不断加深,短期的干旱胁迫后复水使土壤水分得到及时补充,可以促进玉米对土壤深层储水利用,从而提高水分利用率;但长期的干旱胁迫导致土壤深层储水过度消耗,复水后深层土壤水分得不到完全恢复,土壤水分处于负平衡状态,如果此状况长期持续容易造成土壤深层干燥。这些结果为农田优化调控供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4)揭示了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机制,为干旱缺水条件下获得节水高产目标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针对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复水对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等因素决定着玉米产量的大小。从抽雄到乳熟期的需水关键阶段的干旱胁迫复水处理对穗粒数、粒重和穗长均产生显着影响,其中抽雄—灌浆初期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导致穗粒数减少11.1%—24.1%,灌浆初期—乳熟期减少2.7%—6.5%,均达显着水平(P<0.05)。通径分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系数明显大于籽粒重的直接作用系数,而且籽粒重通过影响穗粒数而对产量影响的间接作用较大。可见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干旱导致穗粒数的减少,其次是籽粒重的降低,干旱胁迫对穗长和穗粗的显着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穗粒数减少。由此可推断,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对雌雄穗发育、授粉等过程均产生不利影响,直接造成玉米花期败育,穗粒数减少,是导致最终产量降低的主要机制;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导致籽粒库容减小,灌浆速率降低,造成粒重降低是最终产量降低的可能机制。研究还发现郑单958和户单4号品种间在干旱胁迫下主要在穗长和穗粒数上差异显着,这两个指标是引起两个品种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5)系统研究了需水关键期玉米对干旱胁迫和复水的生理响应特征,揭示了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和复水的生理补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两个需水关键阶段抽雄—灌浆初期和灌浆初期—乳熟期,干旱胁迫均导致光合和蒸腾速率降低,随着胁迫持续时间延长,胁迫程度增加,Pn和Tr受到影响越明显,长期干旱胁迫处理造成Pn下降22.6%—36.2%,Tr下降38.5%—52.1%。复水后光合速率恢复程度较低,仅恢复到充分灌水对照处理的62%-89.6%,明显低于短期干旱胁迫处理的85.3%-96.5%,需水关键期的短期轻度水分胁迫后具有部分补偿效应,长期胁迫后复水补偿效应不足,导致最终产量和WUE降低。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的生理过程影响不同,灌浆初期—乳熟期水分胁迫对光合和蒸腾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影响显着,灌浆初期—乳熟期干旱胁迫对光合和蒸腾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影响显着,干旱胁迫导致Pn下降38.8%—-45.7%,明显高于抽雄-灌浆初期的11.2%—36.2%;Tr下降了45.6-55.9%,大于抽雄—灌浆初期的29.7%—52.1%:叶绿素含量下降7.15%—10.27%,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灌浆初期—乳熟期干旱胁迫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程度高,复水后的补偿效应较低,尤其是长期的干旱胁迫补偿效应明显降低。Pn复水后恢复到对照的62.0%—80.0%,低于抽雄-灌浆初期的75.6%—89.6%;Tr复水后恢复到对照的78.1%—842%,低于抽雄—灌浆初期的82.1%—92.1%;叶绿素含量在短期干旱胁迫后复水可恢复到对照的95%,但长期胁迫后复水的恢复程度始终与充分灌水处理存在较明显差异。灌浆—乳熟阶段是玉米籽粒库容建成和扩大的关键时期,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严重影响,造成光合同化产物供应不足,是导致产量减产严重,WUE下降的可能原因之—。抽雄-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后,冠层温度和叶水势都显着低于充分灌水处理,并随胁迫持续时间延长冠层温度升高和叶水势下降的程度增加,复水后均产生—定程度的补偿效应,冠层温度降低,叶水势恢复,其中短期干旱胁迫处理复水后,叶水势产生超补偿效应;灌浆初期—乳熟期的干旱胁迫复水对叶水势和冠层温度影响相对不明显,复水后仅短期干旱胁迫处理表现出部分补偿效应,长期干旱胁迫处理的补偿效应不足。(6)揭示了干旱胁迫和复水对两个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的生长、产量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差异和原因,为进—步揭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自身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依据。研究发现,灌浆初期—乳熟期户单4号的产量水分亏缺响应系数Ky值大于郑单958,而在抽雄-灌浆初期两个品种间的Ky差异不大,表明抗旱性弱WUE较低的户单4号品种对需水关键期的干旱胁迫较郑单958品种更敏感。在生理特征方面,冠层温度和叶水势受水分胁迫的影响程度大于郑单958,光合速率受水分胁迫抑制程度高,复水补偿效应低于郑单958,光合效率降低明显。在生长和产量方面,长时间的水分胁迫导致户单4号的生物量显着降低,穗长和穗粒数与郑单958差异显着,造成其产量与郑单958差距明显,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其WUE较低。(7)从补偿效应角度综合比较分析了玉米生长期间各过程的干旱胁迫复水补偿效应,揭示出干旱胁迫时期和胁迫程度是决定干旱胁迫复水补偿效应的关键。研究发现,玉米对抽雄—灌浆初期的干旱胁迫十分敏感,干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仅起到部分补偿效果,该阶段干旱胁迫复水处理(T7和T14)对株高、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等均产生显着影响,短期胁迫后复水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正补偿效应,长期干旱胁迫后复水补偿效应不足,最终导致产量和WUE明显降低。相对来说,灌浆初期-乳熟期的干旱胁迫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等过程影响小于抽雄—灌浆初期。从需水关键期和非关键期的比较看这种补偿效益差异更明显,拔节期干旱胁迫造成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等玉米生长因素显着降低,但复水后在生长中后期的生长补偿和生理补偿效应以及产量形成阶段的补偿效应促进最终的WUE显着提高。可见,干旱胁迫复水的时期对补偿效应的影响是WUE提高的重要机制。这对于生产实际中进行亏缺灌溉和农田水分管理把握补水时期有重要启示。

朱元刚[3](2019)在《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穗花发育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4-2015和2015-2016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东武村试验田进行,选用大穗型冬小麦品种泰农18(T18)和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济麦22(J22)为供试材料,设置9月24日、10月1日、10月8日、10月15日和10月22日五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推迟播期对小麦小花发育及结实成粒的调控效应,探讨了小花发育过程中小花发育成粒与同化物积累分配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不同茎蘖穗和茎秆内源激素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与同化物积累和分配的关系,明确内源激素变化对同化物积累和分配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推迟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相关构成因素的影响推迟播期显着降低了单位面积穗数,但提高了穗粒数,而籽粒粒重在播期处理间无显着差异,由于单位面积穗数降低幅度与穗粒数增加幅度基本一致,两者相互弥补从而保持了高产。而高产的保持主要是通过穗粒数的增加来实现的。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拔节期之前较为显着,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播期间差异逐渐减小。其中,拔节期之前各播期处理的群体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存在显着差异,拔节期之后随着晚播处理生育进程的加快,各处理的群体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差距明显缩小。播期变化改变了冬小麦的群体结构,推迟播期减少了冬前分蘖数量,但是提高了春季分蘖数量,冬前分蘖与春季分蘖比值明显降低;各处理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数量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但无效分蘖数量降低明显,因此提高了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数量比值;冬前分蘖和全生育期分蘖成穗率均随播期的推迟明显提高,其中冬前分蘖成穗率提高更加明显,推迟播期提高了成熟期主茎在群体中的比重,而降低了有效分蘖在群体中的比重。推迟播期提高了小麦植株开花期储藏在营养器官中的干物质在花后的转移量和转移率以及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但小麦植株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降低。推迟播期减少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从而导致了氮素吸收效率的降低,但氮素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各处理间的氮素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无明显差异;籽粒含氮量有所降低,但是氮素生产效率随播期推迟明显提高,表明晚播处理提高了冬小麦利用所吸收的氮素进行籽粒生产的能力,并且减少了生产单位质量的籽粒产量所需要的吸氮量。推迟播期显着降低了开花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吸收量,但是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效率提高以及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明显提升,表明推迟播期冬小麦具有较强的氮素转运和再分配能力。2.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穗部小花分化特征的影响推迟播期导致每穗最大小花分化数均减少,而每穗可孕小花数与最终穗粒数均呈增加趋势,小花结实率和小花存活率得到明显提高,可孕花结实率未发生明显变化。随播期的推迟,平均分化速率明显提升,而平均退化速率表现与之相反,播期通过影响小花分化速率与分化持续时间而使最大小花分化数未发生显着差异;平均退化速率的降低是小花退化数量减少的原因,也是小花存活率提高的保证。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可孕花数、小花存活率和小花结实率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总小穗数和最大分化小花数与穗粒数的相关性未达显着水平,说明穗粒数的增加是由于可孕花数的增加和小花存活率、小花结实率的提高来实现的。3.推迟播期对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开花期可孕花数与开花期穗干重、干物质穗茎比和氮素穗茎比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这表明开花期可孕花数的存活数量不仅与穗器官干物质供给总量有关,而且与干物质在穗部和茎秆的分配比例密切相关。推迟播期显着提高了穗部13C同化物、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的分配比例以及相应穗茎比。在小花分化过程中,播期推迟导致穗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C/N比值下降,而氮素含量提高;而在小花退化阶段,推迟播期显着提高了穗部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C/N比值,而氮素含量明显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期可孕花数、平均小花分化速率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的分配比例以及相应穗茎比呈正相关,与小花分化过程中穗部氮素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氮代谢有利于小花分化;而可孕花数与小花退化过程中穗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C/N比值呈正相关,而平均退化速率与小花退化过程中穗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C/N比值呈负相关,说明碳代谢有利于小花发育和减少小花退化,而且较高的C/N比值有利于小花的存活。4.推迟播期对穗茎内源激素水平及平衡的影响随播期的推迟,穗内源激素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ABA含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穗内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均随播期推迟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推迟播期有利于穗内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的提高。此外,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穗茎比值也随播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而ABA表现相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期可孕花数与穗内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以及相应的穗茎比值,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均达到显着正相关,与穗内ABA含量以及相应穗茎比值呈负相关。这说明,播期推迟条件下,穗内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越高,ABA含量越低,结实粒数越多。穗内较高的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和较低的ABA含量是形成较多结实粒数的重要生理基础。而且,较高的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有利于可孕花的存活。此外,穗内13C同化物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IAA,GA3,ZR+zeatin水平呈正相关,相应的穗茎比值和IAA/ABA,GA3/ABA,(ZR+zeatin)/ABA比率也呈正相关。然而,穗内ABA含量与13C同化物的分配比例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相应的穗茎比值之间呈负相关。这说明,穗内较高的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和较高的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有利于促使更多的同化物转运到穗中,而较低的ABA含量以及相应的穗茎比可缓解对同化物进入穗的抑制,为更多可孕小花的存活提供有利条件。

赵春[4](2006)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及其生理基础》文中认为本研究选用山东省的8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13个不同环境条件的试验点进行两年试验,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研究了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并设计不同的氮肥和水分试验,采用优质小麦品种济麦20,以大田与盆栽相结合,在不同氮肥条件下控水,探讨不同肥水状况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相关品质的形成;提出了小麦高产优质肥水措施。主要结论如下: 1 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变化 1.1 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蛋白质与淀粉品质的影响 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种植区域的产量变化较大,小麦产量与其气候状况关系密切。胶东地区的气候适于小麦生长,小麦产量潜力能更好发挥,因此小麦产量高于其他种植区。以龙口和泰安两地而论,小麦各品质指标均表现为龙口试点显着优于泰安试点,并以优质强筋小麦济麦20表现最好,弱筋小麦表现较差,表明龙口试点生态环境适于强筋小麦的生产,提高小麦品质;而泰安试点强筋小麦优势较小。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成熟时,强筋小麦品种籽粒中氮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小麦,且强筋小麦在龙口试点表现优于泰安试点,而中筋、弱筋小麦则在泰安试点表现优于龙口试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不同,强筋小麦籽粒中球蛋白含量分别比中筋和弱筋小麦低18.86%~37.51%,但谷蛋白含量分别比中筋和弱筋小麦高5.49%~29.60%。不同类型小麦麦谷/醇溶蛋白的比值存在差异,强筋小麦济麦20麦谷/醇溶蛋白的比值显着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小麦,两不同试验点间小麦籽粒谷/醇溶蛋白的比值表现为龙口试点优于泰安试点,说明龙口试点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强、中筋小麦品质的提高,而不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提高。 品种与环境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均有显着影响:蛋白质和面筋百分含量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差异,作用力分别为45.76%,22.60%,远远大于品种的作用3.39%

李俊[5](2014)在《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菜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但近二十年来,栽培技术的改进对油菜单产提升的贡献很小,利用传统的育种资源和栽培措施如通过施肥、密度等栽培措施的改进以提高油菜单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因此,积极寻求新的提高油菜单产的途径是我国当前油菜产业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植物干物质90%~95%来自光合作用,光能利用率的强弱决定了作物产量的高低。目前大田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均很低,主要作物稻、麦高产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仅为1.0~1.5%,而研究表明理想的光能利用率可达3%以上。Austin等(2008)认为,现阶段在生产中许多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都已发挥了作用,只剩下光合作用的增产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因此,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打破当前作物产量瓶颈、提高油菜效益的理想途径。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油菜的产量瓶颈问题,从油菜光合速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入手,开展光合速率与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比较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光合特性、叶片和非叶器官光合衰退进程,探讨油菜光合及生理生化指标对不同光合调控剂的响应,探索建立油菜高光效特征体系,创新提高油菜光合效率和产量的新途径。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油菜品种间的光合速率存在广泛遗传变异。分析了不同年份育成的代表性品种14个,发现中油98D(苗期,蕾薹期和花期)、中油杂8号(苗期)、大地55(蕾薹期)、华油杂5号(花期)等品种的光合速率较高。苗期和花期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而蕾薹期的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不显着。苗期干重、苗期SPAD值、花期总节数、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数等与苗期光合速率显着相关;含油量、油酸、亚油酸和蛋白等与蕾薹期光合速率相关性显着。苗期光合速率对植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艺性状和产量上;花期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影响单株有效角果数进而影响产量;蕾薹期的光合速率则对品质相关性状影响较大。(2)高光效油菜具有高光合速率和高产并存的特点。以3个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品种(系)(S116,S017和中双9号)为材料,研究发现高光效基因型油菜具有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较高的表观光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较低的光补偿点和适中的光呼吸速率,对高温、高光强的耐受性更强。其高光效的光合特征可能与其具有较高的RuBP羧化酶活性及较高的C4途径酶活性有关。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来看,高光效品种(系)在产量、千粒重、单株角果数等指标上显着高于低光效品种(系);其他指标如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以及每角粒数等与低光效品种(系)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3)RuBP羧化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可以作为高光效油菜筛选指标。以生育期基本一致的3个油菜品种(中双9号、中油杂11号和华油杂14号)为材料研究叶片和角果皮光合速率与其生理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菜叶片光合衰退与RuBP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存在显着二次抛物线关系,与CAT活性和MDA含量相关性不显着。油菜角果皮光合速率随角果皮生长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角果生长发育进程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在角果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含量逐渐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uBPcase活性对角果皮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以及MDA含量等呈与角果光合速率呈现显着或极显着二次抛物线相关关系。(4)不同油菜品种光氧化胁迫后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中双11号苗前期叶片光氧化处理后的净光合速率与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以及O2-产生速率等生理生化指标间均达到了显着相关关系,其中CAT是油菜叶片受光氧化胁迫后最主要的效应因子。在光氧化响应上,叶绿素a比叶绿素b更先响应这种短期光氧化的伤害。中双11号、中油821、中双9号、湘油15号、中油杂12号等5个油菜品种花期叶片对光氧化的生理响应具有品种特异性,不同品种间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等受光氧化胁迫后表现并不一致。这可能由于不同品种所依赖的抗光氧化机制不同,即油菜叶片光氧化胁迫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所致。(5)低浓度光合促进齐NaHSO3可有效促进油菜的光合效率。苗期用低浓度NaHSO3处理中双11号后株高、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着增加;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也显着增加,光呼吸速率显着降低;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实际光能转化率(ΦPSH)增加,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不同NaHSO3浓度处理均能增加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其中对NR的促进作用在0.02 mmol·L-1达到最高。NaHSO3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与光呼吸抑制无关,而是主要通过促进油菜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进而提高了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因此光合速率提高。(6)应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处理油菜植株可有效缓解抗旱。外施AM1和ABA均有利于油菜干旱的缓解,其中AM1对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ABA。苗期干旱胁迫后AM1处理对每角粒数影响最大,每角粒数显着增多;花期干旱胁迫后用AM1处理对千粒重影响最大。花期AM1处理可能促进了干旱胁迫后的油菜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了千粒重。而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可能是一种综合的缓解效应,因此表现出包括每角粒数在内的产量减缓效用。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干旱处理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但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指标仍然显着下降,并未发现诱导的显着迹象,这可能与本研究设置的干旱胁迫程度较重和环境条件有关。综上所述,苗期和花期的光合速率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高光效油菜具有高光合速率和高产并存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长的光合高值持续期,较高的表观光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以及较低的光补偿点和适中的光呼吸速率,对高温、高光强的耐受性较强等特点。苗期干重、花期总节数和绿叶数、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以及单株有效角果数等可以作为高光效筛选的生物学特性指标;而RuBP羧化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等可以作为高光效油菜筛选的生理生化指标。不同光合调控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光氧化胁迫时不同油菜品种对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并不相同;而低浓度NaHS03促进油菜光合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其促进了油菜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进而提高了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应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处理油菜植株可有效缓解抗旱,苗期干旱胁迫后AM1处理对每角粒数影响较大;花期干旱胁迫后AM1的缓解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上。

黄宁,王朝辉,王丽,马清霞,张悦悦,张欣欣,王瑞[6](2020)在《我国主要麦区主栽高产品种产量差异及其与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主栽高产品种产量差异与产量构成、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对于通过选育优良品种,进一步优化养分管理和栽培措施,缩小产量差,以指导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的高产优质生产。【方法】于2016—2017年度在我国黄淮北片、黄淮南片和长江中下游3个主要冬麦区进行田间试验,种植各麦区主栽高产品种,研究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差异及其与干物质累积、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黄淮北片、黄淮南片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籽粒产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分别介于7 751—8 702 kg·hm-2、7 302—8 413 kg·hm-2、5 554—到6 294 kg·hm-2。各麦区品种高产的原因不同,黄淮北片麦区,高产品种具有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穗数也是高产的原因;黄淮南片麦区高的收获指数和穗粒数是高产的关键;长江中下游麦区高产的主要原因是高的收获指数和千粒重。黄淮北片麦区,高产品种有低的籽粒含氮量和需氮量以及高的氮生理效率;黄淮南片麦区,高产品种茎叶含磷量和需磷量较低,但磷生理效率和茎叶含钾量较高;长江中下游麦区,高产品种的籽粒含钾量低,籽粒含磷量和茎叶含磷钾量高,地上部氮磷吸收量高,磷生理效率低于而需磷量高于对照品种。【结论】总体来看,黄淮北片麦区鲁原118、黄淮南片濮麦168、长江中下游麦区华麦7号等具有较好的产量表现;在我国主要麦区,地上部生物量和收获指数仍是高产的关键,同时提高地上部养分吸收利用和养分收获指数,才能提高生理效率,降低养分需求量,实现小麦高产优质。

黄芳,韩晓宇,王峥,杨学云,张树兰[7](2016)在《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和磷生理效率对土壤肥力水平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利用长期施肥定位试验构建的不同土壤肥力梯度,探索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磷生理效率的变化,以期了解品种演替对土壤肥力水平以及磷效率的响应,为今后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长期试验包括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CK)、单施两个水平有机肥处理(M1和M2)、两个水平有机肥与两个水平无机肥配施处理(M1N1P1、M1N2P2、M2N1P1、M2N2P2)。小麦品种为小偃6号(80年代)、小偃22(90年代末)以及西农979(当前品种)。【结果】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单产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小麦产量随着土壤肥力水平提高呈显着增加趋势;品种更替的增产效应主要反映在高肥力土壤上(有机无机配施的4个处理),而在低肥力(CK、M1、M2)土壤上品种更替产量差异不显着。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在低肥力情况下穗数表现为90年代末的小偃22低于80年代的小偃6号,而当前品种西农979又高于小偃6号的趋势;但在高肥力情况下随品种演替穗数基本呈现为增加的趋势。在低肥力情况下随品种演替穗粒数的变化不一致,而在高肥力情况下穗粒数随品种演替基本呈增加的趋势。随着品种演替,无论在高肥力还是低肥力情况下,千粒重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三个品种的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随土壤肥力水平提高以及养分投入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随着品种更替,无论高肥力还是低肥力土壤100 kg小麦需磷量均呈下降趋势,具体为小偃6号>西农979>小偃22号;不过低肥力土壤的100 kg需磷量高于高肥力土壤。随品种的演替,无论高肥力土壤还是低肥力土壤磷生理效率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是高肥力土壤的磷生理效率高于低肥力土壤。【结论】陕西关中地区随品种更替小麦单产逐渐提高,其中西农979单产的提升是由于穗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小偃22号单产的提升则由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品种更替在低肥力土壤上并没有表现出产量及磷效率的优势,在高肥力土壤上表现出产量及磷效率的协同提高。因此,品种更替对土壤肥力水平的要求更高,土壤培肥以及定向育种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陕西关中小麦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略。

刘宏岩[8](2017)在《旱直播水稻在不同水分管理下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力短缺和水资源匮乏严重限制着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在耕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为保证水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在努力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同时,积极提高对现有耕地的利用效率。在此背景下,具有节水、省工特点,符合轻简化栽培需求的旱直播水稻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国际上关于旱直播水稻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在我国华中地区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很难根据已有的研究来评价华中地区旱直播水稻种植的可行性。为此,本研究选取四个代表性的品种,抗旱品种:绿旱1号(LH1)和旱优3号(HY3),当地主推品种:黄华占(HHZ)和扬两优6号(YLY6)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4年进行大田试验,旨在明确华中地区旱直播水稻在产量、米质、资源利用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表现,同时阐明旱直播水稻在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并明确适宜旱直播的品种特征。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旱播水管模式下的产量(8.60 t ha-1)与移栽稻(8.68 t ha-1)相当,而旱播旱管模式下的产量较低(7.99 t ha-1)。旱播旱管和旱播水管模式下的单位面积穗数均较高,而每穗颖花数相对较低。相对于移栽稻而言,旱播旱管和旱播水管模式下营养生长期分蘖发生早且多,株高、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积累较慢;旱播水管模式下,花后功能叶片衰老较快,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少,对产量贡献率较低。(2)旱播旱管和旱播水管模式下的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移栽水管模式高出50.0%和14.5%。水分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由于旱播旱管和旱播水管模式均减少了灌溉次数,降低了灌溉量,而二者中前者的灌溉次数和灌溉量降幅更大。旱播水管模式下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比移栽水管模式高12.4%,因此在氮素吸收量低于移栽水管模式时仍能达到与之相当的产量。旱播旱管与移栽水管模式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品种和年际间无一致性差异.(3)与移栽水管模式相比,旱播旱管和旱播水管模式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精米中的Cd含量而降低了精米中的As含量。移栽水管模式下精米中As含量为0.3 mg kg-1(超标),旱播旱管模式下精米中Cd含量为0.44 mg kg-1(超标),而旱播水管模式下精米中的Cd和As含量均未超出国家标准的规定。与移栽水管模式相比,旱播旱管和旱播水管模式下精米中As和Mo的含量显着低于移栽水管模式,而Zn、Mn、Ni、Cu、Cd和Co元素的含却普遍高于移栽水管模式。旱播水管与移栽稻间在常规稻米品质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旱播旱管模式下稻米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垩白度)都优于移栽水管模式,但是蒸煮食味品质有所下降。(4)与移栽水管模式相比,旱播旱管和旱播水管模式下的稻田甲烷的排放量分别降低了97%和67%,而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则分别增加了310%和84%。综合二者的温室效应来看,旱播旱管和旱播水管模式下的全球变暖潜势均显着降低,两者的降幅分别为71.4%和94.8%。(5)YLY6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积累、较大的每穗颖花数和适中的千粒重,因此其产量(9.7-10.5 t ha-1)远高于其它三个品种;与之相反LH1的产量(6.4-8.2 t ha-1)通常较低,则是由于其总生物量积累不足,每穗颖花数过小所致;在生育期接近的情况下,HHZ的产量高于HY3,这与HHZ具有较大的库容和收获指数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华中地区,旱播水管模式能够达到与移栽水管模式相当的产量,同时具有较高的水、氮利用效率,较低的精米中潜在毒性元素积累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这表明旱播水管模式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水稻生产模式。因此,在华中地区当移栽稻种植受到水分和劳动力的限制时,旱播水管模式可以作为传统移栽稻的替代种植模式。而具有较高水分生产效率的旱播旱管模式,能够起到有效控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在某些因为灌溉设施不完备而易使农作物受到旱涝灾害反复影响的水稻种植区,旱播旱管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拓展当前水稻的种植面积。本研究还发现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水稻品种(YLY6)在旱直播稻中同样能够取得高产。穗型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小的大穗型品种有利于旱直播稻在高密度条件下增大库容,进而提高产量潜力。同时,选择具有一定持绿性的品种有助于缓解旱播水管模式下因功能叶片早衰而引起的花后干物质积累不足。

付捷[9](2014)在《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差异及其机理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提高小麦的氮效率对于保持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小麦的氮效率,除加强氮肥的科学施用和管理外,通过选用氮高效的小麦品种也是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不同基因型小麦在氮效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然而,其差异机理并不清楚。揭示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差异的内在机理对选育氮高效小麦品种,最终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土培盆栽试验,设置了低氮(不施氮)和高氮(0.3gN/kg土)两个氮水平,以洛麦1号、小偃107、郑麦9023、豫麦18、小偃22和小偃6号等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分蘖期(F3)、拔节期(F7)、抽穗期(F10)、灌浆期(F11)和成熟期(MA)收获采样,研究了:(1)不同小麦品种氮吸收和氮利用效率差异的生育期变化及其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2)氮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氮吸收和利用效率小麦品种间的表达模式差异。通过对6个小麦品种氮效率和氮效率差异机制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本试验所用的6个小麦品种不论在氮吸收效率还是利用效率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氮吸收方面,低氮条件下,洛麦1号为高效品种,小偃6号为低效品种;高氮条件下,小偃107和豫麦18为高效品种,小偃6号为低效品种。氮利用方面,低氮条件下,豫麦18为高效品种,洛麦1号和小偃6号为低效品种;高氮条件下,洛麦1号为高效品种,小偃6号为低效品种。造成小麦氮吸收或者利用效率差异的主要时期为灌浆期到成熟期的籽粒产量形成阶段。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生物量、根系活力及叶片NR活性等生理指标相比,叶片GS活性与小麦氮效率关系更为密切。2、以氮吸收高效品种小偃107和氮吸收低效品种小偃6号为材料,研究其根内氮转运蛋白基因在不同生育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氮吸收高效或者低效品种中,所有NRT和AMT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出显着的生育期变化。小麦根内氮转运蛋白基因生育期的表达模式同氮素吸收模式基本一致,表明NO3-和NH4+转运蛋白在调节氮素吸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抽穗期以后能够维持较高的氮吸收活性是氮吸收高效小麦品种的重要生理特征,此阶段几乎所有NRT和AMT基因均参与了对氮素吸收的调控。NRT和AMT基因在决定小麦氮吸收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TaNRT2.1相比其他基因可能发挥的更为重要的作用。3、以氮利用高效品种豫麦18和氮利用低效品种小偃6号为材料,研究其叶片中氮利用相关基因在不同生育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豫麦18较高的籽粒氮利用效率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氮转移效率。氮高效小麦品种地上部TaGS1、TaAlaAT和TaPPDK等三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低氮或高氮条件下显着高于氮低效品种,表明这三个基因在决定小麦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小麦氮利用效率的重要备选基因。

董玉新[10](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二、小麦品种间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品种间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木质部导管气栓塞发生特性及节水抗旱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和综述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SPAC 的概念
        2.1.1 土-根界面系统
        2.1.2 叶-气界面系统
        2.1.3 维管束输水系统
        2.2 植物木质部“空穴化”与“气栓塞”
        2.2.1 植物吸水的“内聚力理论”
        2.2.2 植物木质部空穴化与气栓塞
        2.2.3 木质部空穴化和气栓塞的研究方法
        2.3 木本植物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性研究进展
        2.3.1 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曲线
        2.3.2 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性和木质部结构的关系
        2.3.3 植株不同部位气栓塞脆弱性的差异
        2.3.4 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对植物生态型分布的影响
        2.3.5 植物木质部“空穴化疲劳”现象
        2.3.6 气栓塞的修复
        2.3.7 木质部气栓塞与植物抗旱性
        2.3.8 木质部气栓塞与叶片气体交换的关系
        2.4 作物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性研究现状
        2.5 作物木质部气栓塞与作物节水高产机制的关系
    3 研究目的
第二章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
        1.1.1 试验设计
        1.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 室内试验
        1.2.1 试验设计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试验
        2.1.1 叶水势日变化
        2.1.2 AE 信号日变化模型
        2.1.3 气栓塞和叶水势的定量关系-“气栓塞脆弱曲线”
        2.1.4 主要生育期24 h AEs 发生量变化及和土壤水分状况的关系
        2.1.5 午后最低叶水势、黎明前叶水势变化及和24 h AEs 发生量的关系
        2.1.6 24 h AEs、午后叶水势和气象参数的关系
        2.1.7 AE 信号波形特征参数
        2.1.8 叶片气体(CO_2.H_2O)交换参数
        2.1.9 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和叶水势及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关系
        2.1.10 叶片及茎节间维管束解剖结构
        2.1.11 产量及产量结构
        2.2 室内试验
        2.2.1 AE 信号发生及植株蒸腾速率变化过程
        2.2.2 AE 信号波形特征参数变化
第三章 不同小麦品种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不同品种叶片超声波信号的连续检测
        1.2.2 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日变化
        1.2.3 午后叶水势、午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黎明前叶水势
        1.2.4 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
        1.2.5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
        1.2.6 叶片渗透调节能力
        1.2.7 叶片相对含水量
        1.2.8 土壤相对含水量
        1.2.9 气象参数监测
        1.2.10 籽粒灌浆过程
        1.2.11 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麦品种叶水势日变化模型
        2.2 不同小麦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日变化模型
        2.3 不同小麦品种 AE 信号日变化模型
        2.4 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及AE 信号日变化模型和气象因子日变化模型关系
        2.5 不同小麦品种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
        2.6 不同小麦品种24 h AEs 发生量
        2.7 24 h AEs、午后叶水势、午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气象因子相关关系
        2.8 不同品种小麦叶片气栓塞和叶水势定量关系-“气栓塞脆弱曲线-Ⅰ”..
        2.8.1 “气栓塞脆弱曲线-Ⅰ”的建立
        2.8.2 叶水势下降过程中建立的“气栓塞脆弱曲线-Ⅰ”
        2.8.3 叶水势回升过程中建立的“气栓塞脆弱曲线-Ⅰ”
        2.9 不同品种小麦叶片气栓塞和叶片RWC 定量关系-“气栓塞脆弱曲线-Ⅱ”
        2.9.1 “气栓塞脆弱曲线-Ⅱ”的建立
        2.9.2 RWC 下降过程中建立的“气栓塞脆弱曲线-Ⅱ”
        2.9.3 RWC 回升过程中建立的“气栓塞脆弱曲线-Ⅱ”
        2.10 AE 信号波形参数分析
        2.11 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效率及胞间C02浓度
        2.12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
        2.13 叶片渗透调节能力
        2.14 籽粒灌浆速率
        2.15 土壤含水量
        2.16 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及抗旱指数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小麦叶片水势和木质部AE 信号日变化模型
        1.2 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曲线
        1.2.1 叶水势下降期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曲线
        1.2.2 叶水势回升期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曲线
        1.3 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
        1.4 不同小麦品种叶片气栓塞、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差异
        1.5 小麦叶片气栓塞和午后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气象因素的关系
        1.6 小麦叶片AE 信号波形特征参数
        1.7 小麦叶片气栓塞发生与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关系
        1.8 小麦叶片气栓塞发生特性与节水抗旱生理基础的关系
    2 结论
        2.1 小麦叶片木质部AE 信号日变化模型
        2.2 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脆弱曲线
        2.3 灌水对叶片气栓塞发生的影响
        2.4 气栓塞发生和气象条件的关系
        2.5 不同小麦品种叶片气栓塞、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差异
        2.6 小麦叶片气栓塞发生与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关系
        2.7 小麦叶片气栓塞发生特性与节水抗旱生理基础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干旱复水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补偿效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1.2.2 干旱复水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干旱复水对玉米生长和生理过程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研究方案与试验设计
        2.3.1 试验方案
        2.3.2 试验设计
    2.4 试验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2.4.1 气象数据
        2.4.2 测定方法
        2.4.3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耗水规律的影响
    3.1 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3.2 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耗水规律的影响
        3.2.1 玉米生育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规律
        3.2.2 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耗水规律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干旱和复水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3.3.2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耗水过程的影响分析
        3.3.3 小结
第四章 干旱胁迫复水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4.1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4.1.1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4.1.2 干旱胁迫对叶片生长的影响
        4.1.3 干旱胁迫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4.2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1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产量和WUE的影响
        4.2.2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4.2.3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复水对玉米WUE的影响分析
        4.3.2 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4.3.3 小结
第五章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5.1.1 抽雄—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1.2 灌浆初期—乳熟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2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叶水势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5.2.1 抽雄—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叶水势的影响
        5.2.2 灌浆初期—乳熟期干旱胁迫复水对玉米叶水势的影响
        5.2.3 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叶绿素的影响
    5.3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冠层温度的影响
        5.3.1 抽雄—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冠层温度的影响
        5.3.2 灌浆初期—乳熟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冠层温度的影响
    5.4 讨论与小结
        5.4.1 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复水对光合特性的影响分析
        5.4.2 小结
第六章 玉米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复水补偿效应和机制
    6.1 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后复水的补偿效应分析
    6.2 玉米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复水的代谢调节机制
        6.2.1 玉米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的渗透调节机制
        6.2.2 玉米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下抗氧化保护机制
    6.3 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氮素吸收和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6.3.1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植株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6.3.2 干旱胁迫复水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转运的影响
    6.4 讨论与小结
        6.4.1 干旱胁迫后复水的补偿效应及其对WUE的影响分析
        6.4.2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穗花发育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麦小花分化与形成
        1.2.2 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对小麦穗花发育的影响
        1.2.3 小麦小花发育的营养调节假说
        1.2.4 小麦小花发育的激素调节
        1.2.5 提高穗粒数的可行性途径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3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播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1.1 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1.2 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总茎蘖数动态的影响
        3.1.3 播期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4 播期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1.5 播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1.5.1 播期对冬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1.5.2 播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1.5.3 播期对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转运及对籽粒氮素贡献的影响
    3.2 播期对冬小麦穗部分化特征指标的影响
        3.2.1 播期对冬小麦小花发育和结实特性的影响
        3.2.2 播期条件下冬小麦小花分化发育动态
        3.2.3 播期对小花发育过程中小花平均分化和退化速率的影响
        3.2.4 开花期可孕花数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及分配的相关性分析
    3.3 播期对冬小麦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1 播期对冬小麦13C同化物分配比例的影响
        3.3.1.1 主茎与分蘖的13C同化物积累量比值差异
        3.3.1.2 不同器官的13C同化物分配率差异
        3.3.2 播期对冬小麦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2.1 分蘖与主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比值差异
        3.3.2.2 播期对小花发育过程中穗和茎内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3.3.2.3 不同植株器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分配比例
        3.3.2.4 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每小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绝对量
        3.3.3 播期对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3.1 分蘖与主茎氮素积累总量比值差异
        3.3.3.2 播期对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穗和茎氮素含量的影响
        3.3.3.3 播期对小花发育过程中不同植株器官氮素积累分配比例的影响
        3.3.3.4 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每小花氮素积累绝对量
        3.3.3.5 播期对小花发育过程中穗C/N比值的影响
        3.3.3.6 小花分化发育特性与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相关分析
    3.4 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穗和茎秆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差异
        3.4.1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4.2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茎秆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4.3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穗内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影响
        3.4.4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茎秆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影响
        3.4.5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各内源激素含量穗茎比值的影响
        3.4.6 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小花发育特性、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及其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研究的目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生态环境因素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2.1.1 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异
        2.1.2 环境条件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1.3 国内外小麦生产区域化情况
        2.2 不同氮肥处理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2.2.1 氮肥供应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氮肥供应对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
        2.2.3 氮肥影响小麦品质的酶学因素
        2.3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2.3.1 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水分影响小麦籽粒物质同化、运转和分配基础
        2.3.3 水分对小麦影响的酶学调控基础的影响
        2.4 旋转回归设计在农业试验上的应用
第二章 生态环境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产量变化
        2.1.1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分析
        2.1.1.1 产量差异性分析
        2.1.1.2 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差异性分析
        2.1.1.3 在不同环境下小麦产量差异性分析
        2.1.2 籽粒灌浆速率差异
        2.1.3 可溶性糖积累差异
        2.1.3.1 小麦营养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2.1.3.2 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2.1.4 两试验点产量比较
        2.2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环境下氮代谢的变化
        2.2.1 蛋白质及蛋白组分的动态变化
        2.2.1.1 小麦籽粒清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2.2.1.2 小麦籽粒球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2.2.1.3 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2.2.1.4 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2.2.1.5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2.2.1.6 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占总蛋白质含量比例的变化
        2.2.2 谷蛋白大聚合体积累的动态变化
        2.2.3 游离氨基酸的积累
        2.2.3.1 营养器官游离氨基酸的积累
        2.2.4 营养器官氮素的积累
        2.2.5 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变化
        2.2.5.1 小麦旗叶中硝酸还原酶(NRase)活力的变化
        2.2.5.2 小麦旗叶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变化
        2.2.6 酶活性与小麦蛋白质的相关分析
        2.3 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在不同环境下品质的变化
        2.3.1 不同环境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品质的影响
        2.3.1.1 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2.3.1.2 对面团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2.3.1.3 对淀粉品质的影响
        2.3.2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质的作用
        2.3.2.1 基因型和环境对蛋白质品质的作用
        2.3.2.2 基因型和环境对淀粉品质的作用
        2.3.3 小麦品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2.3.3.1 与小麦蛋白质品质的关系
        2.3.3.2 与小麦淀粉品质的关系
        2.4 不同地点聚类分析
        2.4.1 依据蛋白质品质指标
        2.4.2 依据淀粉品质指标
        2.4.3 依据土壤气象因子
        2.4.4 依据综合性状区划
第三章 小麦品质形成的肥水效应及生理基础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水处理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2.1.1 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2.1.2 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1.2.1 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2.1.2.2 对面团加工品质的影响
        2.1.2.3 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1.3 对小麦籽粒RVA参数的影响
        2.2 氮水处理对小麦碳素代谢的影响
        2.2.1 小麦旗叶叶绿素的变化
        2.2.2 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2.2.3 小麦旗叶光合电子传递系统的变化
        2.2.3.1 暗反应下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2.2.3.2 光反应下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2.2.4 氮水处理对小麦花后代谢的影响
        2.2.4.1 对小麦花后旗叶糖代谢的影响
        2.2.4.2 对小麦花后籽粒糖代谢的影响
        2.2.5 淀粉含量及组分的变化
        2.3 氮水处理对小麦氮素代谢的影响
        2.3.1 对小麦开花后旗叶氮素代谢的影响
        2.3.1.1 小麦旗叶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2.3.1.2 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2.3.1.3 小麦旗叶氮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2.3.2 氮水处理对小麦开花后籽粒氮素代谢的影响
        2.3.2.1 小麦籽粒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2.3.2.2 对小麦籽粒GS活性的影响
        2.3.3 小麦籽粒品质与花后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2.3.4 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
        2.3.4.1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2.3.4.2 小麦籽粒清蛋白含量的变化
        2.3.4.3 小麦籽粒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2.3.4.4 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的变化
        2.3.4.5 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的变化
        2.3.4.6 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的积累
        2.3.5 蛋白质组分与小麦籽粒品质的关系
        2.4 小麦氮素的吸收和积累
        2.4.1 开花期小麦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
        2.4.2 成熟期小麦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
        2.4.3 开花后营养器官不同来源氮素的转移
        2.5 氮水处理对小麦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2.5.1 对小麦旗叶SOD活性的影响
        2.5.2 对小麦旗叶POD活性的影响
        2.5.3 对小麦旗叶CAT活性的影响
        2.5.4 对小麦旗叶MDA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小麦优质高产水肥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肥互作对产量的影响
        2.1.1 水肥互作与产量的关系
        2.1.2 产量模型的最优解
        2.1.3 模型的优化
        2.1.4 单因子边际效应分析
        2.1.5 各处理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2.2 水肥互作对品质的影响
        2.2.1 水肥互作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2.2.2 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的最优解
        2.2.3 模型的优化
        2.2.4 单因子边际效应分析
        2.2.5 各处理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品质变化规律
        1.2 小麦品质形成的肥水效应研究
        1.3 优质高产高效水肥措施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1.3 油菜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3.1 油菜光合与产量间的关系
        1.3.2 光合速率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间的关系
    1.4 光氧化及其防御机制
    1.5 C_3植物中的C_4途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技术路线
第2章 油菜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测量指标与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特性
        2.2.2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含水率、干鲜重和SPAD值比较
        2.2.3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株型比较
        2.2.4 不同油菜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2.2.5 不同油菜品种的籽粒品质比较
        2.2.6 不同时期光合速率与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2.3 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光合生理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光合日变化特征
        3.2.2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光响应曲线日变化特征
        3.2.3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不同叶位光响应曲线特征
        3.2.4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对CO_2的响应
        3.2.5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3.2.6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角果皮光合速率
        3.2.7 不同生育时期油菜角果皮和C4途径酶活性
        3.2.8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农艺性状
    3.3 讨论
第4章 油菜叶片和角果光合衰退的生理响应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短柄叶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及生理特征
        4.2.2 角果发育过程中角果皮的光合与生理特征
    4.3 讨论
第5章 油菜对光氧化胁迫的生理响应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油菜幼苗叶片对光氧化胁迫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5.2.2 油菜花期叶片对光氧化胁迫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5.3 讨论
第6章 光合促进剂NAHSO_3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6.2.2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光合参数的影响
        6.2.3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的光合响应的影响
        6.2.4 不同浓度NaSHO_3对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6.2.5 不同浓度NaHSO3对植株氮代谢的影响
    6.3 讨论
    6.4 结论
第7章 干旱胁迫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调控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7.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7.2.2 干旱和AM1调控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7.2.3 干旱和AM1调控对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影响
        7.2.4 干旱和AM1调控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2.5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ASA和GSH的影响
        7.2.6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MDA含量的影响
        7.2.7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7.3 讨论
第8章 全文结论
    8.1 油菜苗期和花期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
    8.2 高光效油菜的生物学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特征
        8.2.1 高光效油菜具有较长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较少的光合“午休”次数
        8.2.2 油菜角果皮中存在C_4途径酶
        8.2.3 高光效油菜应具有较高的RuBPCase活性、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
    8.3 油菜的光合调控
        8.3.1 不同油菜品种受光氧化胁迫后响应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
        8.3.2 低浓度NaHSO_3促进油菜光合的原因是促进了叶绿素b含量相对增加
        8.3.3 AM1能够有效缓解油菜干旱胁迫造成的光合速率及产量下降
    8.4 本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6)我国主要麦区主栽高产品种产量差异及其与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分布
    1.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1.2.1 试验设计
        1.2.2 样品采集
        1.2.3 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1.3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1.3.1 产量分组
        1.3.2 相关指标及计算
2 结果
    2.1 各麦区主栽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差异
    2.2 产量差异与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构成的关系
    2.3 产量差异与氮吸收利用的关系
    2.4 产量差异与磷吸收利用的关系
    2.5 产量差异与钾吸收利用的关系
3 讨论
    3.1 不同麦区主栽品种产量差异与干物质累积和产量构成的关系
    3.2 不同麦区主栽品种产量差异与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
4 结论

(8)旱直播水稻在不同水分管理下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1.1.1 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
        1.1.2 现阶段水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3 改变水稻种植模式提高水稻总产
    1.2 直播稻在我国的发展
        1.2.1 直播稻的发展历史
        1.2.2 直播水稻的优点
        1.2.3 直播水稻的推广现状
        1.2.4 直播稻当前发展所面临的限制因素
        1.2.5 不同的直播方式和各自的特点
    1.3 旱直播水稻的相关研究
        1.3.1 旱直播水稻的优点概述
        1.3.2 合理的群体结构和功能对水稻高产的重要性
        1.3.3 旱直播水稻的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研究
        1.3.4 稻米品质与稻米中潜在毒性元素含量的相关研究
        1.3.5 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研究
        1.3.6 旱直播水稻的品种适应性与旱直播适宜性状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管理
    2.4 取样与样品处理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生长季内的气象条件
    3.2 不同种植模式对供试水稻品种物候期的影响
    3.3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群体结构特征的影响
        3.3.1 不同种植模式对不同时期水稻株高的影响
        3.3.2 不同种植模式对不同时期水稻分蘖数/穗数的影响
        3.3.3 不同种植模式对不同时期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4 不同种植模式对不同时期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3.4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冠层功能的影响
    3.5 不同种植模式对花后功能叶片和根系的衰老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1 不同种植模式对花后干物质合成和籽粒重量的影响
        3.5.2 不同种植模式对花后功能叶片SPAD值变化的影响
        3.5.3 不同种植模式对花后根系生长的影响
    3.6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7 不同种植模式对耗水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3.8 不同种植模式对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3.9 不同种植模式对常规稻米品质的影响
    3.10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米RVA谱特征的影响
    3.11 不同种植模式对精米中潜在毒性元素含量的影响
    3.12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 讨论
    4.1 旱播水管(DSF)模式替代移栽水管(TFR)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1.1 从产量角度分析旱播水管(DSF)替代移栽水管(TFR)模式的可行性
        4.1.2 从资源利用效率角度分析旱播水管(DSF)替代移栽水管(TFR)模式的可行性
        4.1.3 从稻米品质的角度分析旱播水管(DSF)替代移栽水管(TFR)模式的可行性
        4.1.4 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分析旱播水管(DSF)替代移栽水管(TFR)模式的可行性
    4.2 旱播旱管(DSA)模式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2.1 旱播旱管(DSA)模式与移栽水管(TFR)模式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4.2.2 旱播旱管(DSA)模式的产量评价
        4.2.3 旱播旱管(DSA)模式应用的意义
    4.3 供试品种间基因型差异分析以及适宜旱直播的品种选择
5 总结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差异及其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作物氮效率及评价指标
        1.2.2 作物品种间氮效率差异的研究现状
        1.2.3 作物品种间氮效率差异的生理原因
        1.2.4 作物品种间氮效率差异可能的分子机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氮素效率差异的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采样方法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计算公式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产量三要素
        2.2.2 不同小麦品种成熟期的氮效率
        2.2.3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重新利用效率
        2.2.4 不同小麦品种氮吸收效率的生育期变化
        2.2.5 不同小麦品种氮利用效率的生育期变化
        2.2.6 不同小麦品种相关生理参数生育期动态变化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氮吸收效率差异小麦品种根中氮转运蛋白基因生育期表达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采样方法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氮吸收效率差异小麦品种的生物量和吸氮量
        3.2.2 低氮条件下氮吸收效率差异小麦品种根中 NRT 和 AMT 基因表达模式
        3.2.3 高氮条件下氮吸收效率差异小麦品种根中 NRT 和 AMT 基因表达模式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氮利用效率差异小麦品种叶片中氮利用相关基因生育期表达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采样方法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利用效率差异小麦品种生物量、氮利用效率和氮重新利用效率
        4.2.2 低氮条件下氮利用效率差异小麦品种氮利用相关基因表达模式
        4.2.3 高氮条件下氮利用效率差异小麦品种氮利用相关基因表达模式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10)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 生育时期记载
        2.3.2 气象资料
        2.3.3 土壤养分测定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2.3.6 土壤温度测定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2.3.13 考种及测产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3.1.8 小结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1 小结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3.3.9 小结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9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2 讨论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5 主要创新点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小麦品种间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木质部导管气栓塞发生特性及节水抗旱生理基础研究[D]. 贾秀领.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2]干旱复水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补偿效应影响研究[D]. 郝卫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3)
  • [3]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穗花发育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 朱元刚.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及其生理基础[D]. 赵春.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5]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D]. 李俊. 湖南农业大学, 2014(10)
  • [6]我国主要麦区主栽高产品种产量差异及其与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J]. 黄宁,王朝辉,王丽,马清霞,张悦悦,张欣欣,王瑞.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1)
  • [7]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和磷生理效率对土壤肥力水平的响应[J]. 黄芳,韩晓宇,王峥,杨学云,张树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5)
  • [8]旱直播水稻在不同水分管理下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研究[D]. 刘宏岩.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1)
  • [9]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差异及其机理初探[D]. 付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小麦品种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