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概念和表示的基本方法

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概念和表示的基本方法

一、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构思与表现的基本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琦,郑高华,王毓华,卢东方,郑霞裕[1](2021)在《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选矿厂设计过程涉及大量数据计算、图形绘制以及设计规范和设计经验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无疑能显着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通过对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设计过程模块化、设计规范和经验处理不成熟、设备配置自主化和可视化程度低以及沉浸感缺乏等。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VR)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将VR技术应用于选矿厂设计中,可有效提升设计过程的自主化、可视化、沉浸感以及人机交互性与设计员的想象创造力,是未来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于露,沈辛怡[2](2021)在《VR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研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三维可视化建筑空间创作方法的同时,以某厂厂区改造项目为例,总结VR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设计决策的实践经验和应用方法,将传统建筑方案设计模式从二维平面转变为三维立体,使设计成果在建成前可视、可交互,并能通过VR三维体验进行沟通、汇报和修改。

刘永红,黎文广,季铁,肖懿,尤立思,赵云彦[3](2021)在《国外生成式产品设计研究综述》文中认为目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求解过程,合适的方法对开发新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计算的进步可能促使机器从传统的辅助角色转变为设计内容的生成器。通过回顾国外1998年至今的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指出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为产品设计师及相关的技术与应用研究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从生成式设计的定义出发,给出生成式设计的定义;整理归纳生成式产品设计的主要步骤及优势;通过综述的形式,将典型的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和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类;从技术因素和设计因素两个角度总结,对比分析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结论数据驱动的生成式产品设计将会更好地为设计师带来全新的视角。生成式产品设计的革命性影响能否实现,将取决于设计界和业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生成式产品设计未来研究的影响,将取决于学术发展和行业研究之间的融合。

卢亚娟[4](2021)在《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类蒙古包在延承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土木类、或其他新型材料及建造逻辑,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满足当代牧民对空间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可发现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传统住居,以哈那、乌尼、套脑等小构件装配式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而呈现滞后性。现代类蒙古包采用混凝土、砖混、钢结构等建筑材料,使地域性文化减弱,同时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使传统蒙古包的现代传承被失语性表达。在当今注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居环境与地域性文化更为关注与重视,而木材在材料特性、空间感受及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与适宜性,深受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呼吁回归地域性,以木结构对其现代结构形式进行更新替换,创造出新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将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适宜性木结构相结合,以期解决当下存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改善类蒙古包的存在现状,拓展其空间适用范围,对传统进行延承与再现。论文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调研与对国内外案例解析,对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整理与归纳,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了解木材特性与结构形式,探究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再通过对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对历史同源范例中的向心收分式与穹窿式的空间形态进行转译尝试,以期对现有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通过将适宜性木结构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性转译设计呈现,从而为木结构类蒙古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张文霞[5](2021)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动态表现研究》文中认为

刘瑞松[6](2021)在《动力学装置的数字设计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井泽林[7](2021)在《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报靶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工业设计是越来越备受全球重视的学科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在专用型仪器设备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过去掌握着技术和设计的前沿思维,因此在这一类型的市场上如鱼得水。我国的专用型仪器设备在设计研发上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巨大,近年来虽然技术支持上的差距迅速缩小,但在整体的设计上仍有欠缺和发展空间。整体外观造型的结构设计合理性不足,设备的宜人性和舒适性缺乏,人机界面中操纵器的排布没有一套规范高效的设计方法,导致仪器设备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都有欠缺。本课题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分析研究,为专用型仪器设备的整体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方法,推动专用仪器设备的设计进步。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专用仪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对专用仪器设备的设计要素、原则等进行了梳理归纳。调查人机工程学的文献资料,以课题的研究方向为目的分析了市场现有同类型仪器的设计现状。通过和操作人员、专家的访谈调查得出了报靶设备的设计指标。最后总结映射出设计要素。包括人机尺寸,外观语义倾向和造型结构,人机界面、材质和色彩等,最后提出设计方案,在物理样机完成之后做了评价探讨,对外观造型和人机界面着手优化改良,借助启发式算法理论运用和人机界面结合设计,得出优化后的改良产品。本文将相关理论知识贯穿到文章设计研究的每个环节,探讨了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要素,以军用报靶机的课题设计为例做了设计实践,构建出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专用仪器设计思路,促进了人机工程学和工业设计上的学科交叉应用发展。

张译匀[8](2021)在《数字技术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文中认为当代社会,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信息的迅速传播,丰富的信息和图像资源,为绘画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题材和素材,展现形式也日益多样化。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在这个数字时代随处可见,已经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并成为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视觉媒体新技术的快速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视觉体验模式。本课题从数字绘画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进行梳理,以油画和水墨画为例,探讨数字技术在绘画创作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数字绘画创作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绘画技术对绘画创作产生的影响,探究数字时代下绘画创作的多样性,为当代绘画创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随着现代社会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软硬件技术的提高,数字技术在绘画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数字技术成为了能够提升绘画创作效率的工具,同时也在逐渐形成一种基于数字媒介的特有的艺术语言。本课题从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数字绘画的角度出发,分析归纳数字时代下数字绘画创作的主要特点,同时探讨数字技术背景下包含绘画创作创新、绘画教育变革、绘画作品市场等在内的当代绘画创作环境出现的新变化,对于理解数字时代下数字绘画创作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市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王璐瑶[9](2021)在《社区参与式设计中可视化工具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晨[10](2021)在《3D打印支持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形成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二、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构思与表现的基本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构思与表现的基本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进展
    1.1 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计算软件开发
        (1)工艺流程计算软件开发
        (2)设备选型计算软件开发
        (3)设计规范及经验的处理
    1.2 二维图形设计软件的开发
    1.3 三维图形设计的应用与软件开发
    1.4 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问题与展望
2 虚拟现实技术与选矿厂设计
    2.1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基本特点
    2.2 VR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
    2.3 选矿厂VR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途径
3 结语

(2)VR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建筑方案设计模式面临困境
2 VR三维可视化技术带来了建筑方案的设计创新
3 以VR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现有建筑整合
4 以VR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建筑单体改造和环境塑造
    4.1 建筑单体改造
    4.2 建筑环境塑造
5 以VR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建筑比选和细节推敲
    5.1 建筑立面对比
    5.2 建筑空间尺度推敲
6 以VR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方案汇报
    6.1 成果输出
    6.2 多样化汇报

(3)国外生成式产品设计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成式产品设计概述
    1.1 生成式设计定义
    1.2 生成式产品设计主要步骤及优势
2 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主要类
    2.1 基于形状文法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2.1.1 形状文法概述
        2.1.2 基于形状文法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2.2 基于CAD参数化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2.2.1 基于CAD参数化的生成式产品设计概述
        2.2.2 基于CAD的参数化生成式产品设计
    2.3 基于进化计算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2.3.1 进化计算相关概述
        2.3.2 基于进化计算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2.5 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2.5.1 数据驱动相关概述
        2.5.2 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2.6 其他方法
        2.6.1 L-系统
        2.6.2 传统机器学习
        2.6.3 A级表面处理
        2.6.4 动态形状表示
3 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比较
    3.1 技术因素
    3.2 设计因素
4 趋势与挑战
    4.1 设计范式的转变
    4.2 更先进的人机交互
    4.3 生成式产品设计专家
5 结语

(4)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木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类蒙古包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空间形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类蒙古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2.1 类蒙古包建筑发展沿革
    2.2 传统蒙古包空间原型解析
        2.2.1 传统蒙古包空间秩序
        2.2.2 传统蒙古包平面形态
        2.2.3 传统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
    2.3 类蒙古包平面形态解析
        2.3.1 类蒙古包空间秩序
        2.3.2 传统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2.3.3 现代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2.4 类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解析
        2.4.1 单层竖向空间形态
        2.4.2 复式竖向空间形态
        2.4.3 多层竖向空间形态
    2.5 类蒙古包外显空间形态解析
        2.5.1 基于材料差异的形态变化
        2.5.2 基于空间功能的形态变化
    2.6 类蒙古包建筑的前沿探索解析
        2.6.1 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2.6.2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
    3.1 木结构特性解析
        3.1.1 材料特性
        3.1.2 结构特性
    3.2 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3.2.1 抬梁式结构体系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3.3.1 杆件结构体系
        3.3.2 板壳结构体系
        3.3.3 块材结构体系
    3.4 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
        3.4.1 传统工程节点
        3.4.2 现代工程节点
    3.5 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木结构的适宜性
        3.5.1 圆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3.5.2 矩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3.5.3 多空间组合的适宜性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
    4.1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转译
        4.1.1 类蒙古包的象征性内涵
        4.1.2 类蒙古包的仪式化空间
        4.1.3 类蒙古包的场所感
    4.2 历史同源范例空间形态类比解析及补充转译
        4.2.1 向心收分式空间形态
        4.2.2 穹窿式空间形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研究性设计
    5.1 方案设计一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类蒙古包转译
        5.1.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1.2 空间组织形态
        5.1.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1.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2 方案设计二快速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类蒙古包
        5.2.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2.2 空间组织形态
        5.2.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2.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3 方案设计三多空间组合式木结构类蒙古包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3.2 空间组织形态
        5.3.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3.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毕业设计图纸

(7)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报靶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人机工程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设计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2 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在仪器中的设计原则
    2.1 人机工程学概念及定义
    2.2 人机工程学的产品与理论体系
        2.2.1 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2.2.2 人机工程学理论体系
    2.3 专用仪器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2.4 专用仪器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分析
        2.4.1 人机界面的编码原则
        2.4.2 人机界面的相合性原则
        2.4.3 人机界面的视觉特征原则
        2.4.4 人机设计的重要性原则
        2.4.5 人机设计的频率性原则
        2.4.6 人机设计的功能性原则
    2.5 本章小结
3 报靶机的功能需求与调研分析
    3.1 报靶机的设计背景
    3.2 报靶机的功能需求确定
        3.2.1 人机需求分析
        3.2.2 功能指标的设计映射
    3.3 同类仪器的造型设计分析
        3.3.1 专用仪器设备的分类
        3.3.2 专用型仪器设备的外观造型分析
    3.4 同类仪器的人机界面设计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报靶机的设计与人机工效评价
    4.1 设计内容分析
    4.2 报靶机内部布置设计
    4.3 报靶机关键尺寸设计
        4.3.1 内部重要部件尺寸
        4.3.2 外观造型尺寸确定
    4.4 草图
        4.4.1 报靶机外观造型的设计草图
        4.4.2 报靶机外把手设计草图
        4.4.3 报靶机补光灯设计
        4.4.4 人机界面排布设计
    4.5 三维模型和渲染
        4.5.1 报靶机的调节机构设计要点
        4.5.2 色彩分析与渲染
    4.6 物理样机制作实现
    4.7 基于人机工效的设计评价
        4.7.1 评价方法
        4.7.2 工效评价的内容
        4.7.3 评价对象与评价设备
        4.7.4 实验评价的过程与结果
        4.7.5 基于人机工效的设计评价结论
    4.8 本章小结
5 报靶机造型的优化改良
    5.1 第一代报靶机的设计问题分析
        5.1.1 外观造型设计问题分析
        5.1.2 人机界面设计问题分析
    5.2 报靶机的人机界面结合优化设计
        5.2.1 界面排布设计计算
        5.2.2 基于最优操作距离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界面的结合优化设计
    5.3 报靶机优化改良的设计要素分析
        5.3.1 形态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3.2 材质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3.3 色彩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4 报靶机优化设计实践过程与结果
        5.4.1 优化的草图方案
        5.4.2 三维建模和效果图
        5.4.3 最终方案优化设计的具体解析
        5.4.4 配色方案选择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数字技术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1、研究计划及预期结果
        2、研究重点
        3、研究难点
        4、研究方法
        5、研究创新点
    (五)论文组织结构
一、数字绘画创作与油画创作的关系
    (一)数字绘画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数字绘画技术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三)数字绘画创作的主要特点
    (四)数字绘画对于传统绘画的传承与创新
二、数字绘画技术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素材资源的丰富化
        2、艺术构思的多样化
    (二)消极影响
        1、忽视色彩感知
        2、主动创造性的丧失
        3、对写生素描的轻视
三、数字技术背景下当代油画创作的启示
    (一)尝试运用新的数字技术
    (二)符合当代社会的精神内涵
四、数字时代下绘画创作环境的变化
    (一)数字技术增强绘画创作的创新性
    (二)数字时代下绘画教育的变革
    (三)数字时代下绘画作品市场的发展
        1、绘画作品市场的传播和消费的多样化
        2、数字时代下绘画创作的商业应用
        3、3D打印技术在绘画作品市场的应用
        4、数字时代下绘画作品交易的新探索
结语
    (一)总结
    (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构思与表现的基本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J]. 王雨琦,郑高华,王毓华,卢东方,郑霞裕. 黄金科学技术, 2021(05)
  • [2]VR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 于露,沈辛怡.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21(03)
  • [3]国外生成式产品设计研究综述[J]. 刘永红,黎文广,季铁,肖懿,尤立思,赵云彦. 包装工程, 2021(14)
  • [4]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D]. 卢亚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5]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动态表现研究[D]. 张文霞. 西南大学, 2021
  • [6]动力学装置的数字设计实验研究[D]. 刘瑞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7]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报靶机设计研究[D]. 井泽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数字技术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影响[D]. 张译匀.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9]社区参与式设计中可视化工具优化策略研究[D]. 王璐瑶. 江南大学, 2021
  • [10]3D打印支持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形成的设计研究[D]. 杨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概念和表示的基本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