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脑囊虫病片及其制剂治疗脑囊虫病32例

自制脑囊虫病片及其制剂治疗脑囊虫病32例

一、自制脑囊虫片剂治疗脑囊虫病32例及剂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清[1](2018)在《变质与未变质僵蚕毒性物质基础解析与炮制原理炮制减毒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中药炮制是一项古老的制药技术,中药经过炮制后能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应用辅料和加热炮制是传统炮制技术的两大法宝。中药僵蚕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息风止痉、化痰散结之功效,药用历史久远,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但本品为富含蛋白质、多糖和油脂的动物类中药,在贮存和保管的过程中极易发生霉变、虫蛀等质量变异情况。被霉菌污染的僵蚕,如果未经质控和处理,一旦被患者服用,很容易诱发不良反应。不仅如此,即使是未变质的正常僵蚕,临床上也有引发不良反应的诸多报道。但是目前僵蚕引发不良反应的机理尚不明确。为了对僵蚕进行脱毒和阐明僵蚕的毒性物质基础,本研究需要探明几个问题,即僵蚕存放时容易感染哪些霉菌,这些霉菌又会产生哪些毒素,这些毒素作用于人或实验动物时会引起哪些毒性反应,这些毒素是否具有热不稳定性,通过不同加热炮制的方法能否使变质僵蚕快速脱毒等,同样,未变质僵蚕的毒性物质基础是什么,毒性剂量情况如何,这些物质是否也具有热不稳定性,加热炮制能否使其毒性降低等。材料与方法:为了回答上述几个问题,本研究首先对七个产地收集到的十二批僵蚕进行了外观性状检查研究,以发霉的僵蚕作为继生真菌来源,采用固体培养,传代纯化,基因鉴别的方式对变质僵蚕的真菌种属进行了鉴别研究。对鉴定完毕的单一菌种进行固体或液体大规模培养,所得培养基经过有机试剂萃取后,对毒性明显的特定提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和波谱结构分析。鉴定出的毒素,通过医学实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和细胞毒性实验来阐明毒力的大小和对组织及细胞的损伤方式。所获得的化学物质以固体或溶于特定试剂中形成的液体方式进行炮制加热的测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分析技术来测定其加热前后含量的变化,以及表征加热前后离子碎裂方式的差异。变质僵蚕经过特定辅料和加热方式解毒后,采用薄层色谱分析法,对其脂溶性毒性成分和僵蚕本身所含极性较小的化学成分进行轮廓表征和对比,找寻差异物质。对僵蚕的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了毒性筛选。在毒性部位中获得的含量较高的毒性物质,进行结构解析和鉴别。这些毒性物质经过加热炮制后,测定其含量的变化,以判断其是否具有热不稳定性。此外,对僵蚕及其各种炮制品的抗惊厥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查,以验证古人对僵蚕炮制作用的认识--“生品偏于息风止痉,麸炒后偏于化痰散结”是否具有科学性。最后,对僵蚕特异性富集的小分子生物碱1-DNJ对抗小鼠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db/db小鼠为模型来检测糖尿病心肌在初始阶段N-糖基化的变化,并明确1-DNJ治疗前后心肌糖基化的差异。采用亲水色谱固相萃取富集和LC-MS/MS鉴定技术来表征蛋白质糖基化的变化。同时,用LCA凝集素印迹和FITC标记的凝集素亲和组织化学分析N-聚糖α-1,6-岩藻糖基化改变。结果:1.从变质僵蚕中获得的继生真菌,经过纯化和基因鉴别,发现是产黄青霉和黄曲霉。2.产黄青霉经过扩大培养,从其液体培养基当中得到展青霉素、青霉酸、细胞松弛素B和麦角甾醇等物质。文献查阅验证,这些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炮制加热前后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细胞松弛素和麦角甾醇等物质具有热不稳定性,加热炮制可以使其毒性降低。3.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经过特定辅料和加热方式处理后,含量有所降低。4.从球孢白僵菌液体培养基中得到的化学成分白僵菌素和细胞松弛素,同样具有热不稳定性,采用特定加热方式处理后,这两种化合物含量降低的都较为明显。5.对正常僵蚕不同极性部位进行了毒性筛选,发现水提取部位的毒性最为明显。通过对水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发现球孢白僵菌代谢产物草酸盐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和刺激性最为明显,且在水提取物中的含量较高。这些草酸盐同样具有热不稳定性,加热炮制可以使其含量适当降低。6.僵蚕及其不同炮制品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但此作用不及阳性对照药卡马西平、阿普唑仑等明显。僵蚕提取物在对抗硝酸士的宁和青霉素点燃杏仁核惊厥模型作用较为明显,无力对抗戊四氮致惊厥和电惊厥模型。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僵蚕提取物能够降低关键通路分子GRP78,CAP3的表达,提升CHOP10的表达。7.僵蚕中的1-DNJ能够抑制糖尿病小鼠心肌纤维化,降低db/db小鼠心肌蛋白N-糖基化表达和α1,6-岩藻糖基化表达。结论:1.僵蚕变质程度较明显时应弃之不用。2.药材中混有少量变质僵蚕时,应当及时挑拣出去。如果僵蚕表面和外观性状质变不明显,应当及时对僵蚕进行处理。僵蚕极易被黄曲霉污染,此外,产黄青霉等霉菌也会污染僵蚕。通过对比和筛选,采用生姜汁及生姜挥发油,结合麦麸来共同炮制变质僵蚕,可以起到快速脱毒的作用。3.黄曲霉、产黄青霉以及球孢白僵菌,这些真菌菌株产生的某些次生代谢产物都具有一定的热不稳定性,可以采用加热炮制的方法来降低其含量。4.微波加热炮制法对某些真菌次生代谢产物能起到高温破坏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减毒作用。5.僵蚕虽然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但是在对抗某些刺激方式导致的机体惊厥效果不明显。并且本研究的结果与古人对僵蚕炮制作用认识之“生品僵蚕偏于息风止痉,炮制后偏于化痰散结”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古人的理解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实验研究来加以验证。6.僵蚕中的1-DNJ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此化合物对抗小鼠糖尿病心肌病的纤维化作用通过抑制心肌蛋白质N-糖基化和α-1,6-岩藻糖基化来实现,但是对关键糖基转移酶表达量的测定发现,该化合物也许是通过降低关键通路中底物的浓度作用来实现的。

张玉欣[2](2017)在《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制备及溶解性和吸收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对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溶解性和吸收性进行评价,以达到提高阿苯达唑生物利用度的目的,从而为其纳米微粒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的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阿苯达唑纳米微粉水化后的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混悬液离心后上清液阿苯达唑浓度及阿苯达唑纳米微粉水溶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制备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分散剂种类和浓度。首先采用高速剪切技术制备阿苯达唑初混悬液,以阿苯达唑初混悬液的平均粒径与混悬液离心后上清液阿苯达唑浓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筛选最佳的高速剪切工艺参数;其次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以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的平均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最佳的高速均质工艺参数,并对所制备的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进行质量评价;然后分别采用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及冷冻干燥4种干燥工艺制备阿苯达唑纳米微粉,以干燥后的微粉收率、微粉休止角、阿苯达唑回收率、微粉水化后的阿苯达唑平均粒径和阿苯达唑纳米微粉水溶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最佳的干燥工艺及对应的工艺参数与干燥保护剂种类和浓度,并对所制备的阿苯达唑纳米微粉进行质量评价;最后测定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体外溶出速率和体外Ussing Chamber试验,通过与阿苯达唑原料对比,评价其溶解性和吸收性。结果:确定了制备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2种分散剂为泊洛沙姆407和吐温80,其与阿苯达唑的质量比分别为1:1和1:2。高速剪切技术制备阿苯达唑初混悬液的优选工艺:剪切转速为24000 r/min,剪切时间为10min,剪切温度为20℃;高压均质技术制备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的优选工艺:阿苯达唑进样浓度为2%,均质压力和次数为15000Psi15次与20000Psi15次组合,均质温度为20℃,2种分散剂制备出的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平均粒径分别为336.52nm±8.36nm和272.36±7.56nm,且72h内稳定性良好;干燥技术确定为喷雾干燥,干燥保护剂为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为10%,其制备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优选工艺:进风口温度180℃,进料速度20mL/min,喷雾气流速度5000ml·h-1,所制备出的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外观呈白色均匀粉末,休止角小于30°,水化后30秒内均匀分散,透射电镜下观察微粒小且高度分散,2种分散剂制备的阿苯达唑纳米微粉水化后平均粒径分别为362.43nm±3.98nm和359.92±0.94nm。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体外溶出速率及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均比阿苯达唑原料均有所提高或改善。结论:采用高速剪切和高压均质联合喷雾干燥技术制备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所制备的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外观、流动性和水化后再分散性良好,水化后阿苯达唑平均粒径符合《中国药典》“微粒制剂指导原则”所规定的纳米药物尺寸,且粒度分布均匀。阿苯达唑原料经纳米化后,溶解性和吸收性显着提高,为阿苯达唑纳米微粒制剂的后期研究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吴超男,陈娜娜,李玉琴[3](2016)在《阿奇霉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是由红霉素A9-酮基肟后经Beckman重排,N-甲基化等一系列反应所得。1980年被克罗地亚Pliva公司研制,并在世界范围内上市,至今已应用30余年。阿奇霉素为结晶性粉末状,易溶于无水乙醇、丙酮、稀盐酸、甲醇等,一般为类白色或白色,味苦,无臭[1]。阿奇霉素作为第2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仿,具有抗菌谱广的

郜进[4](2016)在《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的研制及其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吡喹酮和芬苯达唑为原料,加入适量的润湿剂、助悬剂、反絮凝剂等,采用正交设计筛选配方,以分散法无菌操作研制出稳定的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剂,并对混悬剂的稳定性及其在犬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采用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对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剂进行稳定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及湿度对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剂的影响不大;但光照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强光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吡喹酮芬苯达唑混悬剂的含量降低,建议避光保存。选用9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采用三药剂三周期三交叉试验设计原则,分别口服自制混悬液(25 mg/kg b.w.,以芬苯达唑计)、口服芬苯达唑片(25 mg/kg b.w)和吡喹酮片(2.5 mg/kg b.w)。每次给药间隔为7 d,根据试验前设定好的时间点采集血样,分离血浆,进行HPLC-MS/MS测定,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Nonlin 5.2.1软件,按照非房室模型处理,计算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口服混悬液中芬苯达唑的药动学参数为AUC0-t 1187.16±383.90 h·ng/mL,Cmax180.57±56.09 ng/mL,Tmax 5.44±1.51 h,MRT 7.90±1.22 h。口服混悬液中吡喹酮的药动学参数为AUC0-t 715.1±180.25 h·ng/mL,Cmax 198.44±74.39 ng/mL,Tmax 2.11±0.78 h,MRT 3.62±0.70 h。口服芬苯达唑片后在犬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t 1017.81±363.07 h·ng/mL,Cmax 207.82±67.68 ng/mL,Tmax 3.00±0.71 h,MRT 4.95±0.74 h。口服吡喹酮片后在犬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t 620.04±157.65 h·ng/mL,Cmax 245.16±68.26 ng/mL,Tmax 1.67±0.50 h,MRT 2.63±0.31 h。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稳定性较好。口服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后与单一口服芬苯达唑片和单一口服吡喹酮片后相比,混悬液中芬苯达唑和吡喹酮达峰时间延迟,平均驻留时间延长,血药达峰浓度有所下降,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这说明该混悬液有一定的缓释作用,有利于两药抗虫作用的发挥;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中相对于口服芬苯达唑片的芬苯达唑的生物利用度为118.27%±13.65%,混悬液中吡喹酮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57%±7.88%,说明该混悬液中药物相对容易吸收。该混悬剂的成功研制为芬苯达唑和吡喹酮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于晶峰[5](2015)在《细粒棘球绦虫及驱虫药—吡喹酮和狂犬病弱毒疫苗复合剂的研究》文中提出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也称包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包虫病的重点防控地区,但对本病的认识与治理一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防控效果一直不理想。本研究对内蒙古地区细粒棘球蚴和细粒棘球绦虫(E 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主要宿主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且对细粒棘球蚴内蒙古株的CO1、ND1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同时研制了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药—吡喹酮与狂犬病弱毒疫苗的复合制剂。研究结果如下:1.终末宿主-犬体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犬细粒棘球绦虫病高发区分别为,乌拉特中旗、东乌旗、西乌旗、四子王旗,锡林浩特市。样品阳性率由高至低分别为20%、13.8%,13.3%、8%、3.8%。2.中间宿主羊,牛,人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西乌旗成年羊细粒棘球蚴感染率低;幼年羊与牛均未发现感染细粒棘球蚴病。6名疑似包虫病患者手术摘取包囊后,寄生虫学检测结果证实为细粒棘球蚴感染。3.中国内蒙古地区人株、羊株CO1基因序列长度均为936bp,通过Blastp同源性比对,发现羊株细粒棘球蚴CO1基因序列与蒙古国细粒棘球蚴的CO1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人株细粒棘球蚴CO1序列与伊朗细粒棘球蚴的CO1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相似性均在99%以上,基因型均是G1型。4.内蒙古地区人株、羊株NDl基因序列长度均为895bp,通过Blastp同源比对,证实羊株细粒棘球蚴ND1序列和人株细粒棘球蚴ND1序列完全相同,内蒙古株ND1基因序列与伊朗细粒棘球ND1基因序列相似性为100%,基因型也均为G1型。5.驱虫药和疫苗复合剂研制过程显示,吡喹酮和狂犬病弱毒疫苗在含1%的吐温-80的乳酸乙酯-异丙醇溶液中比较稳定,后者适宜作为前者的复合溶媒。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药物溶液和吡喹酮-狂犬病弱毒苗复合剂中的吡喹酮含量均在90%以上,符合要求。上述溶液和制剂置于保存狂犬病疫苗的条件下,无沉淀发生,药物含量、pH值、澄明度都符合要求。7.吡喹酮-狂犬病弱毒苗复合剂小鼠异常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健康状况良好,无死亡现象;豚鼠局部刺激实验表明:注射部位无明显红肿和充血现象。8.筛选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吡喹酮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证明,家兔血浆中吡喹酮萃取的理想物质为乙腈;并建立了以乙腈和水对吡喹酮进行梯度洗脱测定吡喹酮含量的HPLC方法。9.实验动物狂犬病弱毒苗-吡喹酮复合剂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血浆中吡喹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单独吡喹酮溶液给药相比,呈现相似的情形,即给吡喹酮药液或复合剂后,15mmin迅速增加,在1h达到峰值,在4h含量达到低值,此后代谢缓慢,在24h仅能检测到微量吡喹酮成分。

邵婷玑[6](2013)在《氟康唑、红霉素和他巴唑对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为苯并咪唑类抗肠虫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临床常用于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的治疗,在体内代谢为阿苯达唑亚砜(albendazole sulfoxide,ABZSO)后发挥作用,进一步代谢为阿苯达唑砜后灭活。是WHO推荐的治疗包虫病的首选药物。阿苯达唑经动物体内肝微粒体酶的催化氧化,生成阿苯达唑亚砜,在体内发挥驱虫活性,该化合物具有1个手性中心,两种对映异构体,即阿苯达唑亚砜左旋体((-)-ABZSO)和右旋体((+)-ABZSO),硫原子为手性原子,研究表明两种异构体的杀虫活性不同。本论文基于上述药物在包虫病防治过程中独特的地位及我国中西部地区人畜高发的现状和包虫病治疗中需要长期大剂量用药的特点,进行了“氟康唑、红霉素和他巴唑对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的影响”的研究,旨在了解上述药物同ABZ及ABZSO联合应用后,大鼠体内ABZSO药动学规律的变化,了解其对疗效及安全性存在的潜在影响。ABZ体内参与代谢的酶不同(主要为细胞色素P450酶的同工酶CYP3A4),生成的(+)-ABZSO和(-)-ABZSO的量并不相等,且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以氟康唑(主要是CYP3A4、 CYP2C9、FMO酶的抑制剂)、红霉素(主要是CYP3A4的抑制剂和底物)及他巴唑(根据用量分别降低CYP2C9、CYP2B6、CYP3A4及CYP1A2酶的活性)为诊断药物,同ABZ、ABZSO、(+)-ABZSO和(一)-ABZSO在大鼠体内的联合使用,通过药动学规律的变化,进一步阐明上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机制,了解合并用药对两种对映体生成的量的影响。同时通过手性单体药动学及代谢规律的研究,为ABZSO手性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ABZSO手性单体的拆分、制备及分析。本论文采用手性多聚物(直链淀粉衍生物)涂层硅胶为手性柱填料,柱温35℃,以正己烷/异丙醇/二乙胺=80/20/0.1(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的HPLC色谱条件对ABZSO消旋体进行手性拆分、制备及手性分析。最终通过测定产物的比旋光度[a]、质谱解析,经文献比较,确定两种对映异构体的绝对构型。药动学研究。本论文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经适应性饲养后将其分为14组,分组见下表:按实验设计,实验前3日,上述各组分别连续口服给予红霉素、氟康唑或他巴唑,服药剂量通过人用剂量进行折算,空白对照组不服药。实验当天,大鼠经口服ABZ.ABZSO或其手性对映体及干预药物后,按设计的采血时间眼眶静脉丛采血,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ABZSO的血药浓度及两种手性对映体各自的血浆药物浓度,DAS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对各组间药时曲线及药动学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ZSO消旋体经上述色谱条件手性拆分,两种对应异构体的保留时分别为15.619 min和24.383 min。用拆分得到的两种异构体做质谱图,两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质荷比均为281,与ABZSO分子量相符,质荷比主要是238和206的为ABZSO脱丙基和脱甲氧甲酰氨基的碎片离子峰,符合ABZSO分子质谱的裂解规律。经旋光度测定,保留时间为15.619 min的化合物旋光度值为+108。,因此,其为(+)-ABZSO,保留时间24.383 min的化合物旋光度值为-105°,因此,其为(-)-ABZSO。SD大鼠按组别服用/ABZ、ABZSO、(-)-ABZSO和(+)-ABZSO及干预药物氟康唑、红霉素和他巴唑后,采集血浆,经血药浓度分析,绘制各自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DAS软件统计分析,得相应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表5ABZ、ABZSO:肖旋体、(+)-ABZSO、(-)-ABZSO和他巴唑联合用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结论:大鼠单次口服ABZ14 mg/kg,ABZSO消旋体10 mg/kg及(-)-ABZSO和(+)-ABZSO 5 mg/kg,结果显示:ABZSO消旋体及单体的AUC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远远大于ABZ的AUC及生物利用度,ABZ体内代谢生成的(-)-ABZSO和(+)-ABZSO其AUC基本相同,比值为1.06。口服ABZSO消旋体后,左旋体AUC值远远大于右旋体,其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ABZSO、(+)-ABZSO单独口服的AUC大于值均大于消旋体组的(-)-ABZSO、(+)-ABZSO的AUC,且(-)-ABZSO的生物利用度更高。上述结论提示:同ABZ相比,ABZSO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ABZSO手性单体药物的研发有显着的科学及临床意义。红霉素能够显着提高口服ABZ后体内ABZSO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且能使体内(+)-ABZSO的AUC值提高1倍,(-)-ABZSO提高0.5倍。相反,红霉素却使却能使ABZSO消旋体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ABZSO、(+)-ABZSO的降低程度基本相同,AUC值约为单独口服时的3/4。提示在包虫病和囊虫病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上述药物和红霉素的联合用问题。红霉素主要抑制CYP3A系列酶,使(-)-ABZSO的生成相对降低,而FMO主要催化ABZ氧化生成(+)-ABZSO,使其含量相对提高,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氟康唑和他巴唑对ABZ口服后体内ABZSO的AUC值无明显的影响。却能使ABZSO消旋体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大幅提高,AUC比分别为1.57和1.69。其中(+)-ABZSO的AUC比值为1.72和1.87,(-)-ABZSO的AUC比值为1.46和1.61。显示(+)-ABZSO的提高比例较大。(-)-ABZSO或(+)-ABZSO单次口服,(-)-ABZSO血药浓度无明显变化,(+)-ABZSO药物浓度略有提高。本次实验说明,红霉素、氟康唑和他巴唑对ABZ.ABZSO及其对映异构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其他药物相比红霉素对ABZ的影响较大(P<0.05)。氟康唑和他巴唑对ABZSO的影响明显(P<0.05),红霉素的影响较小。氟康唑和他巴唑对(+)-ABZSO的影响较小,他巴唑比氟康唑对(-)-ABZSO的影响较大。

刘佳[7](2012)在《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代名词,从金元时期沿用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限制了反药药对的临床应用,但古今又不乏反药配伍同用治疗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的验案。反药到底能否同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有学者遵从古训认为反药同用增毒减效,另有学者认为反药同用“相反相激”,运用得当能够治疗沉疴痼疾。因此反药配伍是否为绝对配伍禁忌,其临床应用主要是针对哪些疾病,应用时又有何宜忌条件,这些问题都是中医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深知中医药的理论来源于临床,以临床应用为指导原则,而“十八反”归根结底是一个临床问题。虽然近年来诸多理论与实验研究初步说明“十八反”是一定条件下的配伍禁忌而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但是存在“一定条件”这样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就不能贸然的在人群中进行临床试验,否则就会违背医学伦理学中的不伤害原则。因此,现阶段在人群中开展“十八反”宜忌条件应用的临床试验还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进行开展下去。所以,我们尝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已经发表的“十八反”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的角度揭示十八反临床应用的情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发展的新方向,循证医学方法用于评价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个国家的普遍接受。[研究目的]本课题将在系统查阅有关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应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研究特点,开展循证医学评价研究工作。通过对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文献特征、反药同用的临床疗效、反药临床同用的安全性三方面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进行评价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特定适用对象及使用条件,为“十八反”反药组合使用宜忌的基础研究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证据。[研究方法]1.文献系统检索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包括中文数据库CNKI、VIP、CMCC、CBM、万方数据库、中国中医药在线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从1911-2012年期间所有使用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严格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所需要的临床研究文献。2. Access数据库建立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文献,为了方便对文献信息的条理提取,我们建立Access数据库。3.统计描述与分析检索出一定量符合要求的文献,再通过所建立的Access数据库对文献中有价值信息进行提取,按照“统计描述与分析”的方法对所提取出的文献信息进行综合、整理,最后根据研究内容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可以说统计描述与分析的方法始终贯穿于课题开展进行当中。[研究内容]1.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的临床研究类型及临床应用文献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所检索到的“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临床文献按循证医学不同临床研究类型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同时对不同反药配伍同用的临床文献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反药同用临床治疗疾病、反药同用临床常用入药剂量、反药同用临床常用入药配伍比例、反药同用临床常用入药剂型及给药途径、反药同用常用入药炮制情况以及记载反药同用的文献质量问题等。2.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疗效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因文献质量差,文献之间异质性太高,不符合进行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基本条件,所以无法通过Meta分析对反药组合的疗效进行评价,我们通过反药同用治疗疾病的有效率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3.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芜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安全性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我们通过对所检索到文献中记载的“不良事件情况”对反药临床同用的安全性情况进行整理分析4.对“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临床文献中出现的多组反药联合同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反药同用治疗疾病有时并不是单一反药组合配伍同用,会出现多组反药组合联合同用的情况,对多组反药联合同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1.文献系统检索结果共检索到“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的临床研究文献1191篇,其中以甘草、海藻配伍同用临床使用最广,共1002篇,占总数的84%(1002/1191);其次是甘草甘遂配伍同用,有119篇,占总数的10%(119/1191);甘草大戟、甘草芫花同用的记载相对较少,仅有36篇和34篇,仅各占总数的3.0%(36/1191)和2.9%(34/1191)。2.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临床研究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在所检索到的1191篇文献中,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129篇,占总数的11%(129/1191),非随机对照试验(CCT)文献38篇,占总数的3%(38/1191),病例系列(CS)文献433篇,占总数的36%(433/1191),病例报告(CR)文献471篇,占总数的40%(471/1191),专家经验(EX)文献120篇,占总数的10%(120/1191)。3.数据库建立结果因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类型不同,针对文献情况进行分类后建立5个专用数据库,分别为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RCT数据库)、非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CCT数据库)、病例系列数据库(CS数据库)、病例报告数据库(CR数据库)和专家经验数据库(EX数据库)。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文献基本信息(包括方法学信息)、病情资料、疗效观察、反药同用情况(反药理论表述、方剂的剂型、疗程,所有药味名称及剂量),和资料提取情况五大方面。4.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文献特征情况4.1“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临床治疗疾病情况4.1.1甘草海藻临床同用主要治疗中、西医外科疾病中医外科方面主要治疗乳房疾病中的乳癖,占乳房疾病总数的85%(134/157);中医内科方面主要治疗肝胆病证中的瘿病,占肝胆病证总数的73%(75/103);妇科方面主要治疗症瘕,占妇科疾病总数的82%(87/106);西医外科方面主要治疗乳房疾病中的乳腺囊性增生病,占乳房疾病总数的89%(154/177),其次是颈部疾病中的甲状腺瘤,占颈部疾病总数的54%(50/93);西医内科方面主要治疗内分泌系统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炎,均占内分泌系统疾病总数的36%(26/73);妇产科方面主要治疗子宫肌瘤(48/148)和卵巢囊肿(41/148),各占妇产科疾病总数的32%和28%。4.1.2甘草甘遂、甘草大戟、甘草芫花三组反药临床同用均主要治疗中、西医内科疾病。中医内科方面均主要治疗气血津液病证和肝胆病证,气血津液病证中主要治疗痰饮证,肝胆病证中主要治疗臌胀。甘草甘遂同用治疗气血津液病证的15篇文献全是记载治疗痰饮证的(15/15),肝胆病证中有75%(15/20)的文献记载治疗臌胀;甘草大戟同用治疗气血津液病证中有50%(3/6)文献记载治疗痰饮证,肝胆病证中有40%(2/5)的文献记载治疗臌胀;甘草芫花同用治疗气血津液病证的5篇文献全是记载治疗痰饮证的(5/5),肝胆病证中有75%(3/4)的文献记载治疗臌胀;西医内科主要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主要治疗胸膜炎,消化系统主要治疗肝硬化腹水。甘草甘遂同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有65%(11/17)的文献记载治疗胸膜炎,消化系统疾病中有57%(16/28)的文献记载治疗肝硬化腹水;甘草大戟同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有67%(4/6)的文献记载治疗胸膜炎,消化系统的3篇文献全是记载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甘草芫花同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有83%(5/6)的文献记载治疗胸膜炎,消化系统疾病中有75%(3/4)的文献记载治疗肝硬化腹水。4.2“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临床用药剂量情况临床反药组合同用时甘草整体上应用剂量文献记载从1g到1000g共出现24种不同入药剂量,以6g和10g记载使用最多,其中6g文献记载数占总数的35%(354/1004),其次是10g,占总数的18%(180/1004);海藻常用剂量文献记载从3g到1500g共出现26种不同剂量,以15g和10g记载使用最多,其中15g文献记载数占总数的28%(211/762),其次是10g,占总数的21%(158/762);甘遂常用剂量文献记载从0.2g到120g共出现21种不同入药剂量,以5g和1g记载使用最多,其中5g文献记载数占总数的16%(13/81),其次是1g,占总数的14%(11/81),其余剂量分布较零散;大戟常用剂量文献记载从1g到50g共出现9种不同入药剂量,以3g和15g、30g记载使用最多,其中3g文献记载数占总数的23%(6/26),其次是15g和30g,均各占总数的19%(5/26);芫花常用剂量文献记载从3g到50g共出现7种不同入药剂量,以10g和30g记载使用最多,其中10g文献记载数占总数的33%(7/21),其次是30g,占总数的24%(5/21)。4.3“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临床用药配伍比例情况临床上甘草海藻配伍同用时,文献记载从1:15到10:3共31种不同配伍比例,以1:2配伍使用出现频数最高,占总数的16%(123/755);甘草甘遂配伍同用时,文献记载从1:1到50:7共25种不同配伍比例,以1:1配伍使用出现频数最高,占总数的39%(31/80);甘草大戟配伍同用时,文献记载从1:1到10:3共7种不同配伍比例,以1:1配伍使用出现频数最高,占总数的61%(16/26);甘草芫花配伍同用时,文献记载从1:1到10:3共8种不同配伍比例,以1:1配伍使用出现频数最高,.占总数的51%(11/21)。4.4“藻戟遂芜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临床用药剂型和给药途径情况临床上“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时四组反药组合均多以“汤剂”剂型,以“口服”给药途径入药。其中甘草海藻同用时“汤剂”占所有剂型总数的94%(902/960),给药途径“口服”占给药途径总数的98%(944/960);甘草甘遂同用时“汤剂”占所有剂型总数的64%(66/103),给药途径“口服”占给药途径总数的66%(68/103);甘草大戟同用时“汤剂”占所有剂型总数的70%(23/33),给药途径“口服”占给药途径总数的64%(21/33);甘草芫花同用时“汤剂”占所有剂型总数的74%(23/31),给药途径“口服”占给药途径总数的55%(17/31)。其中甘草甘遂、甘草大戟和甘草芫花临床同用时除制成“汤剂”口服还有应用“汤剂”、“散剂”外洗以及制成“膏剂”外敷,这三组反药组合同用是“外用”给药途径也有一定的应用。4.5“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临床炮制用药情况临床上“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时,甘草、海藻多以未经炮制加工的生品即“生甘草”、“生海藻”入药。在所检索到的文献中,以“生甘草”入药的情况占总数的88%(1045/1191),以“生海藻”入药的情况占总数的99.9%(1001/1002);甘遂、大戟、芫花常以醋炙(制)加工过的,即“醋炙甘遂”、“醋制大戟”、“醋炙芫花”入药,其中大戟多应用京大戟。以“醋炙甘遂”入药的情况占总数的98%(117/119),以“醋炙大戟”入药的情况占总数的97%(35/36),记载甘草芫花同用的34篇文献全是以“醋炙芫花”入药。4.6“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文献质量评价4.6.1反药同用文献发表年代情况我们对所检索到的文献从1980年到2012年划分为五个等级,综合之后可见“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文献的发表主要集中在近20年期间,即从1990年往后开始逐渐增多,其中甘草海藻、甘草甘遂同用文献的发表主要集中在2006年-2010年间,这期间发表文献数各占总数32%(321/1002)和27%(32/119);甘草大戟、甘草芫花同用的文献均在1996年-2000这5年期间发表的最多,各占发表总数的36%(13/36)和35%(12/34)。4.6.2反药同用文献发表期刊质量情况临床上反药同用文献的发表刊登多以非核心期刊为多,占所检索到文献总量的77%(922/1191),而核心期刊仅占23(269/1191)%。4.6.3反药同用文献发表作者单位情况所检索到的发表“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文献的作者单位以市级医院出现的次数最多,占总数的46%(544/1173)。5.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疗效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因所检索到的文献质量较差,不符合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基本条件,所以无法进行Meta分析,我们对反药同用文献中提及的反药同用治疗疾病有效率情况进行信息提取后发现临床上“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各组反药同用治疗疾病的有效率多在80%以上。6.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安全性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在所检索到的“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文献中,大多数文献均未提及有不良事件发生,仅有部分提及“出现不良事件”,但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不良事件就是由反药同用引起的,相反,有的文章中甚至给出反药同用有效的理论依据。经统计:6.1甘草海藻同用的1002篇文献中有12%的文献(即123篇)文中给出反药同用的理论依据,认为甘草海藻可同用;有4%的文献(即40篇)明确指出甘草海藻可同用且安全有效。6.2在甘草甘遂同用的119篇文献中有19%的文献(即21篇)文中给出反药同用的理论依据,认为甘草甘遂可同用;有2%的文献(即2篇)明确指出甘草甘遂可同用且安全有效。6.3在甘草大戟同用的36篇文献中有9%的文献(即3篇)文中给出反药同用的理论依据,认为甘草大戟可同用。6.4在甘草芫花同用的34篇文献中有21%的文献(即7篇)文中给出反药同用的理论依据,认为甘草芫花可同用;有3%的文献(即1篇)明确指出甘草芫花可同用且安全有效。7.“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文献中多组反药联合同用情况在所检索到的25篇多组反药联合同用临床文献中,以甘草、大戟、芫花和甘遂这4药联合同用应用最多,有40%即10篇文献记载这四药联合同用;其次是甘草、大戟和甘遂联合同用,有28%即7篇文献记载这三药联合同用,且这7篇中有5篇是这三种药配伍后制成汤剂外洗,治疗外伤或骨科疾病,其它多组反药联合同用情况也有少量文献记载。其中甘草、大戟、芫花、甘遂和海藻这五药常联合应用于消核膏,治疗骨伤科疾病。[结论]1.临床上“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同用时以甘草海藻使用最多,其次是甘草甘遂,甘草大戟和甘草芫花,这可能与药物本身药性、临床入药时炮制情况以及临床应用时的使用范围有关。2.临床上记载反药同用的文献中,以CR、CS这两种研究类型出现频率最高,文献质量高且对进行Meta分析有重要作用的RCT文献可检索到的记载较少这种文献发表的现状不利于对十八反内容甚至是整个中医药学内容进行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研究内容的开展。3.对所检索到的文献中涉及不良事件情况即反药组合同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没有文章明确指出“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后会产生不良事件或副作用,相反有一部分文章还明确指出反药同用不会产生不良事件,并给出反药同用的理论依据,同时统计文献中反药同用治疗疾病有效率情况,发现均在80%以上,综合这两点可见临床上确实存在反药同用的情况,是否可以说明反药同用存在一定的潜在疗效呢?关于这一点还要经过更加详细、深入,具体的探讨研究。4.鉴于上述不良事件及有效率情况再结合文献特征分析,可见临床上确实有反药组合同用的情况存在,对这些临床同用情况整理分析发现,反药组合同用是有“一定使用条件”和“一定使用范围”的,这两项具体内容如下:4.1甘草海藻同用主要适用于治疗外科疾病。临床上乳房疾病中的乳癖(对应西医乳腺囊性增生症),中医内科肝胆病证中的瘿病(对应西医内科内分泌系统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妇科中的症瘕(对应西医子宫肌瘤),可见临床上甘草海藻同用主要治疗机体一定部位的增生性疾病。应用剂量方面,甘草海藻同用时甘草应用剂量多在10g以下,如以6g、10g入药;海藻多以大于15g应用,如以15g、30g入药。入药配伍比例方面,甘草海藻同用时常以1:2的比例配伍使用。炮制入药情况,甘草海藻同用两者多以生品为常见。剂型方面,甘草海藻治疗疾病时多制成汤剂,内服。4.2甘草甘遂、甘草大戟和甘草芫花同用主要适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如中医内科气血津液病证中的痰饮证、肝胆病证中的臌胀,相对应西医内科的胸膜炎、肝硬化腹水、泄泻等,通过对上述三组反药同用文献的归纳综合可见,甘草甘遂、甘草大戟和甘草芫花临床同用在治疗一些由水饮、湿邪、痰饮等因素引起的临床病证或是疑难杂症、危急重症有较好疗效。在剂量方面甘草甘遂同用时两者应用剂量均多在10g以下,如甘草多以6g、10g入药甘遂多以5g、1g入药;甘草大戟同用时甘草多以5g、10g入药,大戟多以3g、15g和30g入药;甘草芫花同用时两者应用剂量均多以10g、30g入药。入药配伍比例方面三组反药均常以1:1的比例配伍使用。炮制入药情况,甘草多以生品为佳,甘遂、大戟和芫花多为醋炙。在临床入药剂型和给药途径方面,多制成汤剂,内服和外洗使用。关于“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同用“一定使用条件”中的入药剂量、配伍比例这两项,上述所列仅是根据我们所检索到文献总结出的反药常用剂量和常用配伍比例,具体反药同用时可根据实际具体病情特点辨证加减处之,不必拘泥于此。4.3“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时各反药组合所治疗各科疾病的具体分布不同,但是在骨伤科方面,四组反药组合均常用来治疗中医附骨疽病证,即西医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其中甘草甘遂、甘草大戟同用还可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4.4“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在妇科妊娠疾病方面的应用,甘草海藻、甘草大戟可治疗妇科中的不孕症,虽然作用机理不尽相同,但都可治疗由于输卵管阻塞或炎症所导致的不孕症;甘草芫花则可以催生下胎,用于提前终止妊娠或是治疗终止妊娠后导致的出血病证,可用于产后恶露排出。5.“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时,多组反药联合同用常用于治疗骨伤科或是外科感染性疾病如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膝关节滑膜炎、软组织挫伤等,且多制成膏剂、散剂、洗剂外用,以消核膏应用显着。多组反药联合同用制成汤剂内服时主要治疗胸膜炎,癌性胸水、肝硬化腹水等体内水液性疾病,且多是与甘遂、大戟、芫花与甘草同用的,猜测与这三药的峻下逐水的功效是相关的。6.经过整理分析文献发现,现有的所发表的十八反文献,甚至是整个中医药领域相关文献的文献质量有待提高,很多方面不够严谨,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中药入药的“炮制入药”情况,用药后的“不良事件”情况、治疗疾病病名的规范化情况等方面,有些文章中并未明确提及或是定位不标准,所以许多问题无从考证。这对于从循证医学角度对某些药物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是非常不利的,建议今后科研工作者要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发表出高质量的文献。

庞增园[8](2010)在《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主要包括醒脑静静脉注射、中药辨证论治和抗癫痫西药3个方面,ITWMAECP)治疗综合性医院住院癫痫(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疗效评定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癫痫患者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癫痫患者27例,作为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然后在一般治疗和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癫痫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静脉注射、中药辨证论治和抗癫痫西药治疗,观察疗程为14天。治疗前后通过自拟的临床观察表、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和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来观察及记录癫痫发作次数、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四诊证候资料以及生存质量,结束后,从癫痫发作次数、癫痫中医证素(SF)得分和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3个方面评定癫痫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的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癫痫病因分布、癫痫发作分类的分布和QOLIE-31量表调查的完成率均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并且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以下统计分析:对于计数资料,总体有效率和性别差异使用列联表资料分析,临床疗效百分率使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于年龄、中医证素得分、QOLIE-31评分等计量资料,先使用探索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者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否则使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或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研究结果:在纳入本临床试验的27例受试者中,26例完成了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13例,治疗组14例,脱落1例,两组的年龄和性别相比,差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效差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15.38%、0%、0%以及100%;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效差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0.77%、61.54%、7.69%、0%以及92.31%。治疗组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经Mann-Whitney U检验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中医证素(SF)分布显示,风证(23例)所占的例数最多,痰证(21例)和闭证(20例)所占例数次之,所有受试者心血虚和。肾阳虚的得分都未能达到证素诊断标准。SF得分比较结果显示,经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ITWMAECP)治疗后,两组各基本证素治疗后的SF得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各SF得分均显着降低。治疗前,治疗组闭证SF得分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比较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治疗组火证、瘀证以及肾阴虚证的SFD都大于对照组,治疗组闭证的SFD小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风证、痰证、心血虚、脾气虚证以及肾阳虚的SFD和对照组相比,差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QOLIE-31量表在本院住院癫痫患者调查中的完成情况显示,在合格受试者中,已完成QOLIE-31量表的患者有8例,而未能完成QOLIE-31量表的病人有19例,调查的完成率为30%。本试验发现未能完成调查的原因有:四肢无力而不能写字者4例,文盲者3例,智能障碍而不能完全理解量表内容但尚能完成简单指令者7例,视力障碍而不能看清量表内容者1例,意识模糊而难于理解量表内容者1,观察疗程内因猝死而未能完成量表调查者1例,不愿意接受量表测评者2例。结论: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研究发现,痫病发作期以邪实(风、痰、闭)为主,为标急之证,与临床研究报道相似。癫痫发作次数疗效对比显示,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ITWMAECP)控制发作次数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癫痫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显示,ITWMAECP治疗后,两组各SF得分均显着降低,其中火证、瘀证和肾阴虚证得分的降低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ITWMAECP不但可以减少临床癫痫发作的次数,而且在改善火证、瘀证和肾阴虚证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本研究还探讨了ITWMAECP治疗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中,发作次数疗效评价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实施,实现了中西医结合评价疗效的目的。但是在生存质量评价方面未能良好实施,本试验所采用的QOLIE-31量表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主要用于慢性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本研究探讨了该量表在综合性医院住院癫痫患者中的适用性问题,结果发现该量表的总体适用性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被测量人群特点发生了改变,如本研究发现受试者主要因智能障碍而不能完全理解量表内容、四肢无力而不能自主完成量表、视力障碍而不能看清量表内容和意识模糊而难于理解量表内容等原因而无法完成测评。并且因为完成量表测评的例数太少,而未能得到研究结果。考虑在今后的试验中引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适应范围更广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刘粉[9](2009)在《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吡喹酮作为广谱抗寄生虫药,对日本血吸虫有杀灭作用,口服给药有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本课题研究了吡喹酮注射剂的制备、检测方法及其在兔的刺激性与小鼠的药效学。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研制根据吡喹酮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通过分析和比较各种药用辅料及溶剂特性,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制备了以丙二醇等为主要溶剂、附加少量必要的稳定剂和助溶剂的高浓度吡喹酮非水注射剂,并进行了处方优化,确定了制备工艺,为吡喹酮注射液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2质量标准研究采用不同的色谱条件测定吡喹酮注射剂中吡喹酮的含量,色谱柱为迪马DiamonsilC18(4.6×250,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及乙腈-水,检测波长为263nm及210m,流速1mL/min。结果显示,在两个不同的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分别为r=0.9998/0.9996),吡喹酮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8%和99.90%,RSD=1.13%和1.1%。两种方法简便易行,精密度、回收率、重现性均符合要求。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吡喹酮注射剂的含量测定。吡喹酮注射剂为近无色至浅黄色澄明油状液体,pH值为3.5-4.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定性鉴别:吡喹酮对照品与吡喹酮注射剂供试品最大吸收波长相同。采用HPLC法测定吡喹酮注射剂中吡喹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吡喹酮注射剂的百分标示量为100.51%,RSD为0.303%,符合制剂要求。3吡喹酮注射剂稳定性研究为考察20%吡喹酮非水溶液注射剂的稳定性,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室温留样试验,并依据新兽药申报技术指南要求,将3批次中试样品放置于40℃,湿度75%的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中,连续6个月,每月对样品的外观、含量、pH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制剂的外观性状和澄明度无变化,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下降,pH值基本稳定,制剂稳定性符合要求。4吡喹酮注射剂刺激性与药效学研究研究自制20%吡喹酮注射液对新西兰兔肌肉注射部位的刺激性,主要通过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引起红肿、充血、渗出、变性或坏死等局部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使用该制剂后注射部位肌肉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但病变程度轻微,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不影响临床应用。用研制出的200mg/mL的吡喹酮注射剂,三个剂量水平对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进行了肌肉注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吡喹酮注射剂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的治疗效果良好,减雌率达100%,减虫率可达97.9%,效果明显优于灌胃给药组,说明研制的吡喹酮注射剂在治疗动物血吸虫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郑新生[10](2008)在《吡喹酮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及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治疗》文中研究说明吡喹酮(Praziquantel,PZQ)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人畜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但该药不溶于水,常制成片剂口服,给药途径单一,限制了它的应用。针对PZQ口服给药的弱点,研究一种给药方便,治疗效果好,对人可实行涂擦,对动物可实行浇泼、或喷洒等给药方式的PZQ透皮剂,不仅为治疗血吸虫病提供一种方便的给药形式,而且对提高PZQ的治疗效果,实现人畜同步化疗,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同一种药物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有时可以产生不同的药物疗效,因此利用PZQ的透皮给药系统,对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进行探索性治疗,期望能开辟虫卵肉芽肿治疗的新途径,研究PZQ减退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机理,为PZQ治疗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以PZQ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杀虫机理为基础,设计并制备了PZQ的蒸发透皮给药系统。利用Nicolet evolution 3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PZQ分别在二甲亚砜、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二醇苯醚和油酸5种溶媒中从25℃到45℃间的溶解度,5种PZQ溶液在正丁醇一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利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PZQ的乙二醇苯醚、二氧六环、油酸、二甲亚砜和四氢呋喃5种溶液对新西兰家兔动物模型透皮给药后PZQ的血药浓度,并与PZQ口服给药相比较,研究PZQ透皮给药的透皮效率、代谢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经皮渗透动力学;测定了透皮给药后PZQ在小鼠的肝脏、心脏、脾和肾浓度分布。以乙二醇苯醚为溶媒、乙醇为促透剂制备了PZQ蒸发透皮给药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小鼠血吸虫病动物模型进行了驱虫的药效试验,对新西兰家兔血吸虫病动物模型虫卵肉芽肿进行了试验治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所测试的溶媒中,PZQ在乙二醇苯醚中的溶解度最大,从25℃到45℃间均大于400mg/mL,比文献报道值高3~4倍。其溶液在正辛醇-水两相间的分配系数(logP值)为0.895,接近最佳透皮给药的条件。2.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方法测定PZQ在血清中的药浓度时,在测试中,PZQ和血浆样品中的其他组分获得了良好地分离,保留时间为5.971min。血浆样品中PZQ的回收率平均达到91%以上,日间测定相对误差小于6%。3.PZQ透皮给药后,能快速被吸收。PZQ的乙二醇苯醚、二甲亚砜、油酸溶液透皮给药后达峰时间均在透皮给药后的30min,峰值浓度分别是18.36、11.74、3.02μg/mL,是同剂量灌胃给药的3.28、2.10、0.54倍,生物利用度分别是同剂量灌胃给药的2.85、1.89、1.68倍。4.透皮给药后,PZQ在小鼠肝脏上分布的浓度最大,在脾和肾脏分布的浓度次之,在心脏上分布的浓度最低。PZQ透皮给药在肝脏上的第一个达峰时间是4min,峰值浓度是31.78μg/mL,第二个达峰时间是15min,峰值浓度是27μg/mL。5.在给药剂量200 mg/kg条件下,含乙醇50%的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达峰时间是120min,最高血药浓度是35.93μg/mL,是非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1.96倍,是同等剂量口服给药的6.3倍。6.PZQ蒸发透皮给药系统性能稳定,比较容易保存。透皮给药后受试动物未出现异常现象,药物涂擦处未发现炎症和病理坏死变化。7.利用血吸虫病昆明种小鼠模型,分别用PZQ浓度为70mg/mL、150mg/mL、200mg/mL的蒸发透皮给药系统涂擦不脱毛的小鼠腹部,减虫率分别达到98.55%、100%、100%。8.利用新西兰家兔血吸虫病动物模型,使用PZQ浓度为300mg/mL的蒸发透皮给药系统实施透皮给药,给药剂量每次200mg/kg,连续5d,肝脏血吸虫卵肉芽肿减少率为77%,结肠上肉芽肿减少率几乎为100%。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相比,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肉芽肿病理变化有所减缓。9.根据PZQ经皮扩散动力学、代谢动力学和溶媒的理化性质推断出,PZQ由活性表皮向体循环扩散的速率小于由透皮剂介质向皮肤角质层扩散的速率,因此在皮肤内形成PZQ储库,使得透皮给药具有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恒定速率给药及有效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PZQ蒸发透皮给药系统减退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的可能机理可能是,透皮给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在血液中保持了较高的PZQ原药浓度,杀死成熟虫卵中的毛蚴,减少虫卵释放的可溶性抗原,使肉芽肿对肝组织的损伤减轻,肉芽肿病变减缓;同时血液中高浓度的PZQ,增强了宿主的免疫功能,使肉芽肿可能发生可逆变化,从而显着地减少肉芽肿的数量。

二、自制脑囊虫片剂治疗脑囊虫病32例及剂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脑囊虫片剂治疗脑囊虫病32例及剂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变质与未变质僵蚕毒性物质基础解析与炮制原理炮制减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变质僵蚕继生真菌的培养与纯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第二章 辅料吸附与炮制加热对僵蚕中四种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产黄青霉代谢产物的毒性研究和炮制减毒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第四章 球孢白僵菌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第五章 僵蚕水提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第六章 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抗惊厥作用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第七章 僵蚕提取物的抗惊厥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第八章 自制僵蚕1-DNJ提取物降低心肌蛋白N-糖基化对db/ db小鼠糖尿病心肌病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2)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制备及溶解性和吸收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
    1.纳米阿苯达唑混悬液的制备与评价
        1.1 仪器与试药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2.ABZ纳米微粉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2.1 仪器与试药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ABZ纳米微粉的溶解性和吸收性评价
        3.1 仪器与试药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3)阿奇霉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1.1 抗菌消炎作用
    1.2 药动学研究
    1.3 药效学研究
2 剂型
    2.1 片剂
        2.1.1 缓释片
        2.1.2 分散片
    2.2 干混悬剂
    2.3 新剂型
        2.3.1 栓剂、凝胶
        2.3.2 包合物
        2.3.3 脂质体
        2.3.4 微粉化技术
3 临床应用
    3.1 呼吸系统感染
    3.2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3.3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3.4 胃肠道疾病
        3.4.1 胃肠道感染
        3.4.2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3.4.3 沙门氏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3.5 心血管疾病
    3.6中耳炎
    3.7 眼部感染
    3.8 性病辅助治疗
    3.9 寄生虫疾病
    3.1 0 口腔感染
4 分析测定方法
    4.1 微生物检测法
    4.2 理化检测法
        4.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4.2.2 液质联用法
        4.2.3 分光光度法
    4.3免疫法
    4.4 化学发光法
5 小结

(4)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的研制及其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前言
    1.1 理化性质
        1.1.1 吡喹酮理化性质
        1.1.2 芬苯达唑理化性质
    1.2 抗虫谱及作用机制
        1.2.1 吡喹酮抗虫谱及作用机制
        1.2.2 芬苯达唑抗虫谱及作用机制
    1.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3.1 吡喹酮药动学研究
        1.3.2 芬苯达唑药动学研究
    1.4 毒性及不良反应
        1.4.1 吡喹酮的毒性及不良反应
        1.4.2 芬苯达唑的毒性及不良反应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的研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
        2.1.2 溶液配制
        2.1.3 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处方筛选
        2.2.2 制备工艺
        2.2.3 处方及工艺
    2.3 混悬液质量评价
        2.3.1 沉降体积比
        2.3.2 重分散性试验
        2.3.3 形态观察与粒径分布
        2.3.4 混悬液的含量测定
        2.3.5 制剂稳定性研究
    2.4 小结
        2.4.1 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的研制
        2.4.2 制剂的质量评价
        2.4.3 制剂的稳定性
3 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
        3.2.1 方法学验证
        3.2.2 药动学参数
    3.3 讨论
        3.3.1 前处理方法
        3.3.2 药动学特征
    3.4 结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5)细粒棘球绦虫及驱虫药—吡喹酮和狂犬病弱毒疫苗复合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细粒棘球绦虫概述
        1.1 细粒棘球绦虫形态特征
        1.2 棘球绦虫分类与基因型
        1.3 细粒棘球绦虫病的流行病学
        1.4 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
        1.5 细粒棘球绦虫的致病与危害
        1.5.1 致病作用
        1.5.2 危害性
        1.6 细粒棘球蚴病防治
        1.7 内蒙古地区细粒棘球绦蚴病流行概况
        1.7.1 分布
        1.7.2 流行特征及因素
        1.7.3 防治
    2 狂犬病概况及其在内蒙古地区的流行
        2.1 流行概况
        2.2 流行因素及特征
        2.3 防治措施
    3 吡喹酮研究进展
        3.1 吡喹酮理化性质和结构
        3.2 吡喹酮药理作用机制
        3.3 吡喹酮对机体的作用及检测
        3.3.1 吡喹酮对机体的作用
        3.3.2 体内吡喹酮检测技术
        3.4 吡喹酮的临床应用
        3.5 吡喹酮的剂型
        3.6 吡喹酮的联合用药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硏究内容
    一、细粒棘球绦虫的研究
        研究一 内蒙古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 调查样品
        1.1.1.2 设备与仪器
        1.1.1.3 试剂与药品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结果
        1.2.2 牛羊细粒棘球绦虫感染调查结果
        1.3 讨论与小结
        1.3.1 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流行病学调查
        1.3.2 细粒棘球绦虫中间宿主流行病学调查
        研究二 细粒棘球绦虫CO1基因与ND1基因序列分子遗传学进化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细粒棘球绦虫CO1基因序列相关研究结果
        2.2.2 细粒棘球绦虫ND1基因序列相关研究结果
        2.3 讨论与小结
    二、吡喹酮-狂犬病弱毒苗复合剂的研究
        研究三 吡喹酮溶液的制备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复合剂溶媒筛选结果
        3.2.2 吡喹酮含量测定结果
        3.2.3 吡喹酮溶液稳定性观察结果
        3.3 讨论与小结
        3.3.1 复合剂溶媒的筛选
        3.3.2 HPLC法对吡喹酮含量的测定
        3.3.3 PZQ溶液稳定性的观察
        研究四 吡喹酮-狂犬病弱毒苗复合剂各组分间相互作用及稳定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小鼠体内抗体浓度测定结果
        4.2.2 复合剂中吡喹酮含量测定结果
        4.2.3 复合剂稳定性实验结果
        4.3 讨论与小结
        4.3.1 复合剂给药小鼠体内抗体浓度测定
        4.3.2 吡喹酮-狂犬病弱毒苗复合剂中PZQ含量测定
        4.3.3 复合剂稳定性实验
        研究五 吡喹酮-狂犬病弱毒疫苗复合剂毒理学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小鼠异常毒性试验结果
        5.2.2 豚鼠局部刺激实验结果
        5.3 讨论与小结
        研究六 实验动物血浆中复合剂药物成分含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实验动物血浆中吡喹酮HPLC测定前处理方法筛选结果
        6.2.2 实验动物血浆中吡喹酮HPLC检测方法建立结果
        6.2.3 复合剂实验动物吡喹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6.3 讨论与小结
        6.3.1 吡喹酮HPLC测定前处理方法筛选
        6.3.2 血浆中吡喹酮溶液浓度HPLC检测方法
        6.3.3 实验动物吡喹酮血药浓度测定
结论
本课题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氟康唑、红霉素和他巴唑对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阿苯达唑及其阿苯达唑亚砜的研究概况
    1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1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的结构
        1.2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的理化性质
    2.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的药效学
    3. 阿苯达唑及其阿苯达唑亚砜的临床运用
    4. 阿苯达唑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4.1 阿苯达唑在体内的吸收与分布
        4.2 阿苯达唑在体内的消除
    5 阿苯达唑亚砜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性质
        5.1 口服阿苯达唑后不同动物体内阿苯达唑亚砜对映异构体的含量不同
        5.2 ABZSO对映体在通过胎盘时存在对应选择性
        5.3 大鼠体内左旋体比右旋体更容易吸收进入血液
    6 阿苯达唑及其阿苯达唑亚砜的代谢
        6.1 CYP450酶是(-)-ABZSO的主要代谢酶,而FMO酶是(+)-ABZSO的主要代谢酶
        6.2 西咪替丁、吡喹酮及一些镇痛药影响动物体内的代谢酶
    7 立题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阿苯达唑亚砜对映体的拆分
    1 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色谱条件
        1.4 质谱条件
    2. 实验方法
        2.1 阿苯达唑亚砜外消旋体溶液的配制
        2.2 色谱条件
        2.3 拆分步骤
    3. 实验结果
        3.1 阿苯达唑亚砜拆分的液相色谱图
        3.2 阿苯达唑亚砜结构的确定及左、右旋体的鉴别
        3.3 阿苯达唑亚砜左旋体和右旋体比旋度的测定
    4 讨论
        4.1 阿苯达唑亚砜左、右旋体的拆分的方法及原理
        4.2 直链淀粉—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在对映体分离中手性识别的机理
        4.3 阿苯达唑亚砜溶解度对拆分的影响
        4.4 流动相组成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4.5 拖尾及处理
        4.6 阿苯达唑亚砜左旋体和右旋体的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第一部分 口服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后阿苯达唑亚砜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的分析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各种药物混悬剂的配制
        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2.3 色谱条件
        2.4 方法专属性
        2.5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线性
        2.6 方法回收率
        2.7 精密度试验
        2.8 阿苯达唑亚砜测定的提取回收率
        2.9 样品的冷冻及冻融稳定性
        3 实验设计
        3.1 阿苯达唑药动学实验设计
        3.2 阿苯达唑亚砜药动学实验设计
        3.3 阿苯达唑右旋体((+)-ABZSO)药动学实验设计
        3.4 阿苯达唑左旋体((-)-ABZSO)药动学实验设计
        3.5 大鼠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3.6 收集馏分
    第二部分 阿苯达唑亚砜左旋体及右旋体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同第三章第一部分
        2 研究方法
        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 色谱条件
        2.3 方法专属性
        2.4 阿苯达唑亚砜左旋体标准曲线的建立及线性
        2.5 阿苯达唑亚砜右旋体标准曲线的建立及线性
        2.6 方法回收率
        2.7 精密度实验
        2.8 阿苯达唑亚砜左旋体方法回收率
        2.9 阿苯达唑亚砜左旋体精密度实验
        3 实验方法
    第三部分 ABZSO及其左旋体、右旋体药动学试验研究的结果
        1 大鼠口服ABZ及红霉素、氟康唑、他巴唑后ABZSO及左、右旋体的C-T数据、药时曲线、药动学参数及参数之间的比较
        1.1 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及药时曲线
        1.2 大鼠血浆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1.3 药动学参数的比较
        1.4 各组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的柱状图
        2 大鼠口服ABZSO及红霉素、氟康唑、他巴唑后ABZSO及左、右旋体的C-T数据、药时曲线、药动学参数及参数之间的比较
        2.1 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及药时曲线图
        2.2 大鼠血浆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2.3 药动学参数的比较
        2.4 各组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的柱状图
        3 大鼠口服(+)-ABZSO和(-)-ABZSO及红霉素、氟康唑、他巴唑后左、右旋体的C-T数据、药时曲线、药动学参数及参数之间的比较
        3.1 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及药时曲线
        3.2 大鼠血浆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3.3 药动学参数的比较
        3.4 各组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的柱状图
    第四部分 结果讨论
        1 ABZSO及其左旋体、右旋体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评价
        2 药动学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2.1 ABZ、ABZSO、(+)-ABZSO、(-)-ABZSO药动学参数的比较
        2.2 ABZ及氟康唑、红霉素和他巴唑联合用药组结果的分析
        2.3 ABZSO及氟康唑、红霉素和他巴唑联合用药组结果的分析
        2.4 (+)-ABZSO和(-)-ABZSO及氟康唑、红霉素和他巴唑合用后结果的分析
        2.5 大鼠体内(+)AUC/(-)AUC比值分析及文献比较
        3 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亚砜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3.1 参与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亚砜代谢的主要酶系统
        3.2 药物对酶活性的影响
        3.3 参与氟康唑、红霉素及他巴唑代谢的主要酶系统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
致谢

(7)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循证医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十八反概述
        1. 十八反的历史沿革
        2. 十八反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
        1. 循证医学概况
        2.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联系与结合
        3. 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类型概述
        4. 循证医学与十八反研究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系统检索
        2. 文献筛选标准
        3. Access数据库建立
        4. 文献信息提取与收集
    结果与分析
        1. 文献检索与筛选分类
        2. 数据库的建立
        3. 研究内容
        3.1 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的文献特征进行分析
        3.2 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疗效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
        3.3 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安全性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
        4. 对“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中出现的多组反药联合同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中不良事件记载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况与分析
    1.1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
    1.2 中医治疗癫痫的药理研究
        1.2.1 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
        1.2.2 中药单方的实验研究
    1.3 中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1.3.1 中药方剂治疗癫痫
        1.3.2 中成药治疗癫痫
        1.3.3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
    1.4 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1.5 醒脑静注射液的研究概况
        1.5.1 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研究概况
        1.5.2 醒脑静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1.6 中医治疗癫痫的疗效评定标准现况
        1.6.1 属于主流的癫痫疗效评定标准
        1.6.2 其他癫痫疗效评定标准
    1.7 小结
第2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方案
    2.1 病例选择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脱落标准
    2.2 剂型、生产厂家、规格、给药途径及批号
    2.3 给药方法
        2.3.1 一般治疗和病因治疗
        2.3.2 药物治疗方案
    2.4 观察与记录
        2.4.1 临床观察表
        2.4.2 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
        2.4.3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2.5 疗效评定指标
        2.5.1 癫痫发作次数
        2.5.2 癫痫中医证素(Symptoms factor,SF)得分
        2.5.3 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 Difference,SFD)
        2.5.4 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各项T值及总分T值
    2.6 统计分析
第3部分 实验结果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数据分布特点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无显着性差异
    3.3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无显着性差异
    3.4 癫痫病因的分布特点
    3.5 癫痫发作分类的分布特点
    3.6 QOLIE-31量表在住院癫痫患者调查中的完成情况
    3.7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的疗效比较
    3.8 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特点
    3.9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数据分布的特点
    3.10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对癫痫中医证素(SF)的影响
    3.11 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数据的分布特点
    3.12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对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的影响
第4部分 讨论
    4.1 癫痫的病因分布
    4.2 癫痫的中医证素分布
    4.3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控制发作次数的疗效
    4.4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中医证候疗效
    4.5 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的适用性评价
    4.6 探讨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6.1 西医诊断标准
    6.2 癫痫发作分类标准
    6.3 中医诊断标准
    6.4 中医辨证标准
附录二 英汉索引
附录三 临床观察表
附录四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
附录五 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
附录六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T值表
附录七 癫痫中医证素权重表
致谢

(9)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吡喹酮简介
    2 吡喹酮生物学特性
    3 吡喹酮的临床应用
    4 吡喹酮制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吡喹酮注射剂质量标准研究
    试验一 吡喹酮注射剂分析方法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试验二 吡喹酮注射剂质量检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吡喹酮注射剂稳定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吡喹酮注射剂刺激性与药效学研究
    试验一 吡喹酮注射剂对兔肌肉刺激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试验二 20%吡喹酮注射剂对小鼠血吸虫病治疗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吡喹酮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及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2 透皮给药系统
        2.1 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2.2 药物透皮传输的途径及障碍
        2.3 透皮药物的性质
        2.4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机理和研究重点
        2.5 药物在皮肤内的扩散动力学
        2.6 蒸发传递型透皮给药系统
    3 血吸虫病的防治
        3.1 血吸虫病概况
        3.2 血吸虫病的防治
    4 抗血吸虫药物毗喳酮
        4.1 PZQ的理化性质
        4.2 PZQ的体内过程
        4.3 PZQ杀虫作用机制
        4.4 PZQ对虫卵肉芽肿的作用
        4.5 PZQ的不良反应
        4.6 PZQ的给药途径
    5 研究目标及课题设计
        5.1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5.2 课题设计的科学依据
        5.3 溶媒筛选的实验设计
        5.4 PZQ透皮吸收实验设计
        5.5 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
        5.6 对血吸虫病的治疗试验设计
第二章 吡喹酮溶媒的筛选及其透皮性能预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ZQ在五种溶媒中的溶解度
        2.2 PZQ的不同溶液在正辛醇-水两相间分配系数
    3 讨论
        3.1 药物的溶解度与透皮传输
        3.2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与药物的透皮传输
        3.3 PZQ的溶解度在透皮剂临床应用的意义
    4 小结
第三章 吡喹酮溶液的透皮吸收及代谢动力学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2 透皮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3 讨论
        3.1 PZQ的透皮吸收及代谢动力学
        3.2 PZQ溶媒的性质对透皮吸收的影响
        3.3 PZQ经皮渗透动力学
    4 小结
第四章 透皮给药后PZQ在小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组织分布
        2.2 药代动力学
    3 讨论
        3.1 药-时曲线中双峰的形成
        3.2 PZQ在肝脏的分布和代谢特征及意义
    4 小结
第五章 吡喹酮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ZQ在乙二醇苯醚和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2.2 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吸收与代谢动力学
        2.3 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的观察
    3 讨论
        3.1 PZQ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及主要成分的选择
        3.2 PZQ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特征及意义
    4 小结
第六章 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治疗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杀灭血吸虫的实验方法
        1.4 抑制虫卵肉芽肿的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日本血吸虫病鼠的杀虫效果
        2.2 对日本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的抑制作用
    3 讨论
        3.1 给药时机的选择与治疗效果
        3.2 给药剂量与虫卵肉芽肿的治疗
    4 小结
全文总结
    1 研究工作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2 研究工作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自制脑囊虫片剂治疗脑囊虫病32例及剂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变质与未变质僵蚕毒性物质基础解析与炮制原理炮制减毒机理研究[D]. 赵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2]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的制备及溶解性和吸收性评价[D]. 张玉欣.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5)
  • [3]阿奇霉素研究进展[J]. 吴超男,陈娜娜,李玉琴.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11)
  • [4]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的研制及其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郜进.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5]细粒棘球绦虫及驱虫药—吡喹酮和狂犬病弱毒疫苗复合剂的研究[D]. 于晶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11)
  • [6]氟康唑、红霉素和他巴唑对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的影响[D]. 邵婷玑. 兰州大学, 2013(08)
  • [7]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类反药组合循证医学评价研究[D]. 刘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D]. 庞增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9]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初步研究[D]. 刘粉.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10]吡喹酮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及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治疗[D]. 郑新生.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自制脑囊虫病片及其制剂治疗脑囊虫病3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