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一、制度创新模式选择: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实践及其理论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郭寒玉[1](2020)在《社会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研究 ——以D养老院为例》文中认为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养老观念及选择也逐渐多样化,机构养老这一正式养老形式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加上养老观念落后、经济负担重、养老机构少、融资困难、服务单一等问题,农村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机构养老情况并不乐观。与传统的公办或者民营的养老机构相比,公办民营模式相对较为新颖,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需要对其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探讨。本文是以河南省D养老院这家公办民营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种方法对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养老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经研究发现,D养老院的发展受到自身问题及外部问题的影响,自身问题具体表现为资金短缺、专业人员不足、养老服务有待提高等;外部问题则主要是农村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的限制、政府职责不清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因此笔者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针对这些问题,以社会治理视角提出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业人员水平、扩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监管等对策。

董宁辉[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米林县羌纳乡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和命脉,“三农”工作历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党中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这一历史政治任务,是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必然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深远的影响。2017年中央提出,鼓励和支持乡村结合各自实际建设和发展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农业综合利用的一种探索和发展,是现代“三农”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有效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拓展农业综合开发市场和领域,发展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中国梦、进入社会主义发达阶段非常重要的举措和办法。西藏作为全国深度连片贫困地区,从2016年实施脱贫攻坚以来,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农村社会发展问题,解决好“三农”工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所有工作的关键。米林县羌纳乡作为西藏具有典型代表的一个乡镇,具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优势资源,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新阶段西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具有着十分深远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swot分析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田园综合体发展的背景,以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发展案例为切入点,总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羌纳乡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从而对羌纳乡田园综合体发展进行设计规划,并提出保障措施和展望。通过具有典型代表的乡村羌纳乡为例进行田园综合体规划和设计,为西藏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发展旅游,实现产业融合,提高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和现实发展模板,开创了西藏进行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的先河。

吴彦彤[3](2019)在《师生冲突的社会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小学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不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也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困扰。师生冲突不仅在教师与学生的情绪、角色和文化等因素的互动中酝酿,也在集合了感知、构想和想象等要义的学校空间中孕育。研究立足作为社会空间的学校空间,从四个层面展开师生冲突研究:一是“现象层面”,藉由空间社会学认识学校空间及其中发生的师生冲突“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原因层面”,从空间的实践和空间的表征两个维度探寻师生冲突相应的“为什么”的问题;三是“过程层面”,从表征的空间维度呈现日常教学生活中师生冲突参与者的空间体验“怎么样”的问题;四是“发展层面”,探寻师生冲突解决和课堂教学空间社会学研究“将如何”的问题。具体而言,第一章在梳理空间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反思社会空间视阈下的师生冲突在结构与行动上的结合点。第二章立足空间的实践维度,学校空间通过其分类、实践和统合等特性,既保证了学校组织的正常运行,也加剧并掩盖了学生与学校间的二元对立。第三章从空间的表征维度出发,在分析学校空间中教师、学生和班级的基础上,揭示社会构建的学校制度与教师行动实则使得学生处于被隔离、被言说的客位。第四章从表征的空间维度展开,选取结构和行动强度各异的四个案例,以“过程-事件分析”分析框架呈现冲突亲历者的空间体验,发现师生冲突存在平衡化、权威化、情感化和隔离化的四向运作机制。第五章在厘清师生冲突中教师与学生的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完成植根于空间和空间生产的正义诉求的“第三空间”构建。传统教学理论研究中对教学的概念化、抽象化和普遍化,使得理论研究与鲜活的、丰富的教学实践渐行渐远。以社会空间为依据划分学校空间坐标,揭示和解释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师生冲突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理解真实教学实践的一种可行路径。空间社会学分析注重多维的、局部的、实然的日常生活,不仅避免了时序性所致的逻辑困境,同时也防止了琐碎日常生活的断裂,可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一种弥合理论与实践的新路径。

王蛟[4](2018)在《珠三角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管理机制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珠三角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部分区域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的自主改革探索。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使农民由传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变为股东,理顺了成员和集体的产权关系,保障了农民在集体经济中可实现的财产权,提高了农民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关切度,增强了其集体归宿感,完善了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激励机制。从而建立起以产权联结为核心,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发展集体经济,保障成果共享的治理机制。对珠三角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股权流转管理机制进行探究,有助于丰富与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完善对股权流转管理,能够实现农民带股进城、促进农村劳动力流转,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能够避免因股权频繁调整产生的矛盾,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谐。通过改革可以保障农民切身利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劳动力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大量农村土地征用成为城市用地,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农村人口流动、户籍迁移日趋宽松,城中村、城郊村等社区居民构成日趋复杂,导致作为集体成员的股东资格界定模糊不清、股权设置的单一、产权界定模糊、股权不能社会化流转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各个地区采用不同措施进行相应的改革探索,其中包括因地制宜有序的推行农村股份制改革及其优化举措。文章立足于珠三角地区改革实践,从制度变迁理论出发,运用股份合作制理论,分析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股权流转管理。从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改革着手,探讨改革中股权流转管理机制。对珠三角地区在股东资格界定、股权固化改革、股权种类设置、股东权益及股权流转态势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他们在股权流转管理机制方面值得借鉴的政策,分析股权流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及突破路径,积极探索完善股权流转管理机制的对策措施。通过对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流转管理改革探讨表明,优化股份制改革,首先要明确股东资格。股东资格的界定应当遵守有关法律原则和现行政策,当法律政策规定不够明确时,应当基于适度灵活从宽的原则,尽可能覆盖较多成员;其次,要加快完成集体资产权属认定、清产核资,按照股权份额量化每股价值,确定固化时间点,采取一定固化模式进行固化;再就是明晰股东权益、探索农村股权流转的有效实现形式及完善管理办法,构建“流转顺畅、规范操作、监管有力”的实现机制,使农村股份合作社股东真正拥有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同时对股权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的处置权。

张娜娜[5](2017)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配是人类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收入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人类获取经济收益的基本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个人进行现实生产生活的直接物质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的鲜明表征。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收入分配实践的意识反映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回应,它的形成发展不仅描绘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的动态变革实况,而且还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程度和进步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巨幅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思想财富。当前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公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的新的历史阶段,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特征和经验,以期更好地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对合理控制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分配正义、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分配实践中所形成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思想体系。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脉络,需要追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思想渊源,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分配思想。其一,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配思想的形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而构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包括圣西门的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思想、傅立叶的“按比例分配”思想以及欧文的劳动券和按需分配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要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直接和重要来源,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其二,在吸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论述了分配与生产的关系问题、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非正义问题的基础上,构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人消费品公平分配的原则,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分配正义所追求的最终价值旨归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分配思想为中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渊源和基础。其三,前苏联作为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他们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分配思想首次对如何开展分配活动、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做了思想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留下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实践在主观思想认识中的动态反映,从思想主体来看,它既包含了领袖人物和高层决策者的重要思想探索,又包含了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各种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们的贡献,还包含了众多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发展演进来看,在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全面梳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就是要明晰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变革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发展脉络和图景。从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这一时期,毛泽东、陈云、周恩来、李富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蒋学模、薛暮桥、恽希良、于光远、苏星、乌家培等为代表的着名经济学者,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中对按劳分配内涵、性质、具体实现形式的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思想基调;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这一时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等几代领导集体和以蔡继明、刘国光、李松龄、程恩富、刘润葵、周新城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顺应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围绕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分配目标等问题而进行的思想探究和思维调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全方位突破与发展。第三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正义性、继续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消除贫困和共享发展等一系列新主张和新理念,同时,理论界也就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讨论。新时期关于分配问题所形成的这些新的思想认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思想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梳理和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回溯和考察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路,最终的落脚点或目的是为了对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向着更高理论层面升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历经60多年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经济学家们持续而深入的思想探讨与辨析中,已经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分配理念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知,而且在与实践掘进的辩证互动中也逐渐迸发出了巨大的物质能量,获得了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居民收入增加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实践印证。从实践到思想再到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在向着更高阶段进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主导性、包容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从初步孕生到突破发展再到深化完善,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观点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内在演变逻辑,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始终以维护劳动者利益为主线、以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为基本遵循、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诉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依托、相适应,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内在规律,也是蕴藏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背后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分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审视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经验,立足于客观现实,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要继续强调和深化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主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主张、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和追求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主张。总结和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特征和经验,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实现更科学的发展。

刘宗涛[6](2017)在《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类型的发展观。在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分别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发展观、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改革开放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等几种类型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这些发展理论都汲取了前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并以前人发展实践为基础,对前人发展理论进行积极扬弃,体现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在继承、改革和发展上的统一。新常态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在内外主客观条件变化下,产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主要是体现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一个过渡转化阶段。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必须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针对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集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常态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新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五大发展理念立论的基础,新常态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五大发展理念使发展的涵义更加丰富,使发展的内涵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人成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核心思想的复归和坚持。五大理念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牢牢扭住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经济基础上的破解之法。五大发展理念简单明了,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概括性,彰显了我们党的理论风格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具有了新的涵义、风格和力量。五大发展理念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内在统一、内外呼应的有机系统。五大发展理念既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又指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发展方向。创新针对发展动力问题,创新驱动、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然途径;协调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强调抓薄弱环节和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平衡性和持续性,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绿色针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坚持和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够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开放针对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发展是中国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基础;共享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必须共建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发展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共性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个性和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具体表现。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般原理:体现了人民既是发展主体又是发展目的原理;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及其创新的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原理等等。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有机统一性、人民至上性、现实针对性和时代趋势性。坚持和实现五大发展理念,需要有领导力量、体制机制改革、法治等方面的战略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也不例外。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养和能力。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说到底就是制度改革,改变旧制度、旧体制,破除一切不利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才能保障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胡斌[7](2015)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金融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多种问题,诸如经济结构不够科学、内生动力体系不够健全、收入分配机制不够合理等,其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障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农"领域的发展相对较慢,而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比较,在促进"三农"发展中作用又显得更为欠缺。由此,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与"三农"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引领带动作用,创新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选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金融政策研究"为题,试图以理清金融政策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机理为主要脉络,横向总结国外相关经验得失,纵向吸取中华三千年治国理政思想、金融发展精要,努力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民情,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出"以金融政策推动、以财政资金引导",构建倾斜"三农"的普惠金融体系,以此解决城乡二元经济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综合论述,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政策治理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进行了归纳。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状况与金融政策相关概念,将支撑本文研究的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排斥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进行了扼要概述。第三章对形成城乡收入差距中的金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论述了二元经济结构下金融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所具有的关联性及相互作用。分别从储蓄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信贷约束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金融危机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农村金融市场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初步分析金融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联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第四章重点对金融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作用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研究居民高储蓄、资本市场改革、投资结构优化、财税体制改革四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关系及作用,最终得出金融政策对城乡收入产生影响的运行机理。第五章结合国内外金融体系治理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与教训,总结了主要以OECD国家为例的成功经验,列举了以拉美国家为例的失败教训,分析了国内已有金融政策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的得与失,以此为基础对我国运用金融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第六章是针对上述论断提出治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建议,分别从中央层面、地方层面和金融机构层面的政策制定以及优化外部政策环境等方面探讨未来政策的构建方向。最后,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主要结论。本文是关于金融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内在联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金融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对效率、差距和公平的权衡决定了金融政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程度。基于理论研究与对相关学术成果的借鉴,构建了金融政策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相互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了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表现;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掲示了金融政策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设计了金融政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的城乡协调发展是实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但在现实条件与当前发展阶段下,城乡发展差距表现出多阶段动态依存与多样性动态适应过程,当前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常态。而这种非均衡性恰恰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动态最优路径。第二,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将遵循基于动态效率和跨期公平的规律,大体服从于两阶段模型,也即第一阶段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第二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其路径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对于发展中的大国,不能从当期、静止的角度来理解公平,要从动态最优化的跨期视角来看,追求公平的即时性可能反而导致城市与农村陷入发展困境,使城市与农村都得不到发展,这将是最大的不公平。动态最优路径上的公平是一种跨期公平,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第三,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走过的是城乡协调发展两阶段模型的第一阶段,即主要由农村支持城市,从而形成了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状态。正是这种"二元"结构才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当前中国已经历史性地迈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第二阶段,其阶段目标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第四,当前应当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金融政策取向,而这些金融政策的实施虽总体上应基于市场机制为主、行政方式为辅的原则,但先期应强化行政引导的作用,逐步构建起市场机制正向作用于缓解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渠道和方法。第五,金融政策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于制度抑制与城市化倾向。第六,各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实践以及本文的实证分析均表明,以财政资金引导构建倾斜农村的普惠金融体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金融政策会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城乡人口流动以及引导居民储蓄与投资行为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由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使得农户资产增值的投资渠道匮乏,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马太效应"非常显着且短期内影响力巨大。因此,要打破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反馈效应,需要以金融政策创新为基础、以财政支农资金金融化运作为手段,利用新一轮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契机,通过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从根本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将金融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化,则须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调运行机制,构建基于市场机制和行政调控有机结合的金融政策实施平台。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能够有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实施模式,即高效的政府管理模式、有效的市场运行模式、有机的产业配合模式和可持续的企业发展模式,且这一模式应以有效的市场机制、一体化市场结构和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基础;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工业反哺农业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综合配套机制及运作体系;需要建立健全能够有效推进城市带动农村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综合配套机制及运行体制。通过研究金融政策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机理,从而制定有利于改善城乡二元收入分配的金融政策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金融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及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本文研究之初即着眼于理论研究的开拓性和成果应用的可能性,根据金融政策对社会整体经济运行、收入分配调节的运行机理分析,推导出两者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对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丰富与创新,为今后金融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政策建议。

林霞[8](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构成的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但是不通过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消费需求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由社会总产品形成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就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分配得当,就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分配不当,就会影响和阻碍生产的发展。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传统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总结了分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及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对制度形成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改革开放前,我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借鉴苏联的传统分配方式,试图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但是,由于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造成了改革前三十年经济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对传统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现在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幅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是,不足与问题也难以避免。理论上,如何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如何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实践中,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严重是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中国特色是相对于传统的苏联模式和西方资本主义而言的,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就是已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具体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一特色体现为:一是我国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这是与传统按劳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二是我国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而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形成过程中有三点经验:一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道路;三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本文认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们群众的利益。为此需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三是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对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认为,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其他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入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具体制度体系。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国有企业资本收益制度:要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加强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指导线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再分配领域,要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均等的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增加收入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改革的配套进行,以缓解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的问题。

杨志芳[9](2011)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出路。现代农业的明显特点是产业经营一体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要素投入集约化。在经营形式上通过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经过专业化分工和资金、技术的投入,大大提升了农业的产出效率,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农业产业化虽然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具体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农业产业化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国外发达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比较深入,美国、法国、日本通过建立适合自身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确立了本国农业在国内及世界经济界的地位。目前,我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继承和初步深入研究的阶段,对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发展对策为研究主题,在对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组织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点的小农户、分散化经营与市场化需求脱节的矛盾,通过对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成功之处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议,提供了一个可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选择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模式。详尽分析了超大集团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时,站在产业化的高度,通过土地及雇佣为纽带建立与农民的新型关系,以及运用资本运作手段增强自身实力、打造产业链,从而扩大和提高对农户的带动力和影响力。不仅总结出了一个可供现阶段我国进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选择模式,还得出了我国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各地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区位优势,进行合作关系、规模化基地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等的创新。这样,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以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从而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真正意义上解决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

聂火云[10](2011)在《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是全国最着名的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确有一部分老区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区农村发展缓慢,农村社会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还比较贫困,民生问题突出。这与老区人民巨大的历史贡献不相称,有悖于科学发展的本质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本文立足于老区农村民生改善,从农村社会事业所具有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农村社会发展理论,在广泛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农业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也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要慷慨地对待农民,维护农民的利益”等重要思想,阐明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方向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兴邦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三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用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对农业实行保护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思想;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改善农村民生的思想,”把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事业发展如果要使农民真正受益,就必须建立体现农民意愿与诉求的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而这正是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披露机制,帮助老区农民增强需求表达的意识,提高需求表达的能力。需求偏好是农民意愿与利益诉求的反映,老区农民对于社会事业具有明显的需求偏好。调查发现,老区农村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意愿程度从强到弱呈现出清晰的优先序,即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养老、社会救助——文化、体育,在教育事业中,老区农民最关心的仍然是义务教育。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长期滞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优质教育资源明显不足: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薄弱,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素质不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管理、运行等机制仍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突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标准低、范围窄,失地农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老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群众需要。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使得农民丧失了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选择权分享权,民生改善受到限制;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消费需求不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牵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长期供给不足,成为被社会公共事业遗忘的角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受到制约。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在于老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长期被边缘化的历史条件;深层的原因在于保守的“亚文化”的禁锢、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人才短缺;根本的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制度因素;而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是长期存在的责任主体缺位、错位和投入不足。加快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政府的第一责任主体地位,加大投入力度。对老区农村义务教育要实行特殊的扶助政策,将责任主体的重心适度上移,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均衡发展;加强老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与服务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着力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着力构建老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发展老区农村特色文化。加快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建立覆盖老区农村的城乡公共财政体制;建立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供给机制;建立有效的扶贫开发机制;建立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二、制度创新模式选择: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实践及其理论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度创新模式选择: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实践及其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研究 ——以D养老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第2章 国内外关于养老机构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办民营养老机构
        2.1.2 机构养老
    2.2 关于养老机构发展的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2.1 理论回顾
        2.2.2 关于农村养老现状的研究
        2.2.3 关于养老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2.2.4 关于农村机构养老健康发展的路径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农村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现状与挑战
    3.1 河南省D养老院的概况
        3.1.1 D养老院的基本状况
        3.1.2 D养老院的服务内容
    3.2 D养老院的发展状况
        3.2.1 D养老院的组织结构
        3.2.2 D养老院的运行机制
        3.2.3 D养老院执行国家政策情况
    3.3 D养老院入住老人基本情况
    3.4 D养老院面临的挑战
        3.4.1 缺少运营资金
        3.4.2 专业人才短缺
        3.4.3 服务提供有待改善
        3.4.4 资源未得以充分利用
        3.4.5 农村传统养老思想限制
        3.4.6 当地政府职责不清
第4章 推进D养老院发展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4.1 加大资金投入
        4.1.1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4.1.2 倡导社会力量进行资金投入
    4.2 提高机构服务水平
        4.2.1 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待遇
        4.2.2 提升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
        4.2.3 利用当地资源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
    4.3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4.4 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4.4.1 完善落实政策
        4.4.2 加强对养老院的监督管理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政府报告
    (五)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被访者相关信息
致谢

(2)乡村振兴战略下米林县羌纳乡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文章特色与不足
        1.5.1 研究的特色
        1.5.2 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借鉴
    2.1 国内田园综合体发展案例
        2.1.1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2.1.2 成都多利农庄
        2.1.3 黑龙江富锦市“稻”梦空间
    2.2 国外田园综合体发展案例
        2.2.1 欧美田园综合体
        2.2.2 亚洲田园综合体
    2.3 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借鉴
第三章 羌纳乡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区域概况
    3.1 区域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土地利用现状
        3.1.3 交通现状
    3.2 经济发展
        3.2.1 自然资源
        3.2.2 产业发展
    3.3 基础设施
    3.4 社会科技
第四章 羌纳乡田园综合体发展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4.1.2 自然资源禀赋良好
        4.1.3 农牧产业多元化特色明显
        4.1.4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4.2 劣势分析
        4.2.1 农牧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4.2.2 有产品无商品特征突出
        4.2.3 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4.2.4 村班子管理能力不足
        4.2.5 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4.3 机遇分析
        4.3.1 西藏自治区(省级层面)
        4.3.2 林芝市(市级层面)
        4.3.3 米林县(县级层面)
    4.4 威胁分析
第五章 羌纳乡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
    5.1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任务
        5.1.1 指导思想
        5.1.2 发展目标
        5.1.3 发展任务
    5.2 规划定位
        5.2.1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
        5.2.2 西藏田园综合体建设先行区
        5.2.3 高原农牧产业创新发展区
    5.3 规划设计
        5.3.1 总体布局
        5.3.2 功能分区规划
    5.4 保障措施
        5.4.1 产业扶持
        5.4.2 招商引资
        5.4.3 建设标准
        5.4.4 监督考核
    5.5 效益分析
        5.5.1 经济效益
        5.5.2 社会效益
        5.5.3 生态效益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师生冲突的社会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师生冲突的空间向度
    一、研究缘起
        (一) 现实背景与研究志趣
        (二) 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
    二、空间转向中的师生冲突
        (一) 进路:学校空间研究的流变
        (二) 缺场:学校空间中的师生冲突
    三、概念澄清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框架生成路径:社会空间视阈下的师生冲突
    一、入场:空间与社会
        (一) 空间论说的浮现
        (二) 二元结构的显现
        (三) 后现代的转向
    二、并置:师生冲突的空间关系
        (一) 师生冲突的结构之维
        (二) 师生冲突的行动之思
        (三) 结构与行动相遇的师生冲突
    三、反思:师生冲突的空间假设
        (一) 师生冲突的空间关系假设
        (二) 师生冲突的空间分布假设
第二章 秩序与冲突:师生冲突的空间实践基础
    一、陈设布局:学校建筑空间的隔离特性
        (一) 排斥:外在异质化
        (二) 同化:内在同质化
        (三) 界限:“内”与“外”的昭示
    二、功能分区:学校建筑空间的分类特性
        (一) 体化:身体的操练
        (二) 刻写:灵魂的目睹
        (三) 分类:“灵”与“肉”的围困
    三、关系纽带:学校建筑空间的统合特性
        (一) 祛魅:个体的理性化
        (二) 仪式:团体的权威化
        (三) 尺度:“一”与“多”的勾连
第三章 构建与凌驾:师生冲突及其学校空间的表征
    一、身份:“教师”的活动
        (一) 分离:办公室小史
        (二) 结合:潜在的舞台
        (三) 共存:“分”与“合”的交织
    二、地位:“学生”的划分
        (一) 一致:有教无“类”
        (二) 区别:因“材”施教
        (三) 距离:“远”与“近”的考量
    三、规则:“班级”的运作
        (一) 书面:管理与惩戒的法则
        (二) 口头:两任男班长的故事
        (三) 改革:“松”与“紧”的张力
第四章 回归与超越:师生冲突的空间体验
    一、强结构与强行动空间:平衡化
        (一) 案例:“记名字”
        (二) 晓理动情
    二、强结构与弱行动空间:权威化
        (一) 案例:乐队的诞生
        (二) 以理服人
    三、弱结构与强行动空间:情感化
        (一) 案例:作弊风波
        (二) 以情感人
    四、弱结构与弱行动空间:距离化
        (一) 案例:考场插曲
        (二) 置之不理
第五章 探寻“空间正义”:师生冲突再反思及其可能进路
    一、起点: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
        (一) 酝酿:结构遮蔽的空间体验
        (二) 运作:社会空间的四向分布
    二、过程:师生冲突的空间逻辑
        (一) 情与理:教师的行动逻辑
        (二) 公与私:学生的行动逻辑
    三、共享:可能的“第三空间”
        (一) 公共化:学生空间的安放
        (二) 专业化:教师空间的限度
        (三) 正义化:学校空间的再认
结语 课堂教学空间社会学的可能
    一、走入日常教学生活
    二、坚守课堂教学社会
    三、秉持空间正义关怀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主要人物概况
    附录二: 田野纪实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珠三角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管理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内涵及相关范畴
        1.2.2 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缘起及其演变发展
        1.2.3 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管理研究
        1.2.4 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珠三角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基本特征及股权管理模式
    2.1 农村股份合作制相关概念阐述
        2.1.1 股份制的概念
        2.1.2 合作制的概念
        2.1.3 股份合作制的概念
        2.1.4 对集体产权的基本认识
    2.2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2.3 珠三角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演变历程
    2.4 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的基本趋向
    2.5 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管理的现状
3 珠三角地区股权管理现状及流转态势
    3.1 珠三角地区股权管理现状
        3.1.1 股东资格界定
        3.1.2 股权固化改革
        3.1.3 股权种类设置
        3.1.4 股东股权设置
        3.1.5 股权管理模式
    3.2 珠三角地区股权流转态势
        3.2.1 股权继承
        3.2.2 股权转让和赠与
        3.2.3 有偿够股、项目入股
4 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管理的障碍因素及突破路径
    4.1 股东资格界定纠纷多
    4.2 股权固化后矛盾凸显
    4.3 股东股权残缺不稳定
    4.4 股权流转机制不健全
5 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管理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5.1 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管理的原则
    5.2 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管理的意义
    5.3 完善农村股份制股权流转规范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5.3.1 依法指引明确股东资格界定
        5.3.2 有序推进股权固化模式
        5.3.3 指导完善股权种类设置
        5.3.4 完善股权流转管理服务机制
        5.3.5 构建相应的配套规范制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性认识
    6.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分配及相关概念
        (一)生产的分配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二)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
        (三)个人收入分配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关系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溯源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一、圣西门的分配思想
        二、傅立叶的分配思想
        三、欧文的分配思想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配思想
        一、威廉·配第的分配思想
        二、亚当·斯密的分配思想
        三、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思想
        一、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二、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
        四、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配
        五、分配正义思想
    第四节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思想
        一、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
        二、对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全面的认识
        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利益观
        四、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一、“公私兼顾”的思想
        二、“劳资两利”的思想
        三、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统一调拨思想
        四、消费资料的统购统销思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一、按劳分配原则的确立
        二、初次分配中的相关思想
        三、二次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更加注重公平的思想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学界围绕分配问题的探讨
        一、建国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研究历程
        二、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性质与内涵的认识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第一节 市场经济改革中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分配思想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三、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第二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
        一、反思平均主义,重新强调按劳分配(1978-1987)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87-1997)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997-2002)
        四、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2002-2012)
    第三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一、分配方式的突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思想的形成
        二、分配理念的创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思维
        三、分配关系的调整:统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分配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多角度探索
        一、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认识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的认识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认识
        四、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论述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愿景
        二、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三、消除贫困的论述
        四、共享发展的论述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的分配思想
        一、社会主义的分配思路:推进共建共享
        二、社会主义的分配侧重:缩小收入差距
        三、社会主义的分配调整:分配体制改革
        四、社会主义的分配理念:促进公平正义
        五、社会主义的分配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新突破
        一、在分配理念上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
        二、在分配思路上具有更加明确的改革规划
        三、在分配机制上注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的协同
        四、在分配领域里更多地惠及民生领域
        五、在分配战略上提出为人民造福事业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二、关于劳动报酬份额降低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
        四、关于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成就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二、初步健全了社会主义分配机制
        三、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四、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五、深化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六、共建共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主导性
        二、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包容性
        三、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实践性
        四、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渐进性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主线
        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是分配思想演进的基本遵循
        三、分配制度的演变与所有制改革相依托
        四、分配规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联
        五、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展望
        一、坚持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
        二、体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三、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的思想
        四、体现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论文构思及框架
    五、论文的重难点、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及演变
    第一节 发展及发展观基本涵义
        一、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一、经济增长论
        二、经济社会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观
        四、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背景
    第一节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发展观
    第二节 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际背景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二、世界经济呈现“新常态”
        三、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与温和复苏
    第三节 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内背景
        一、危机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减速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三、经济新常态是中国发展新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发展的涵义
        一、创新与创新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创新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创新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市场化改革是破局关键
        二、发挥好政府作用
        三、确立企业真正的创新主体地位
        四、发挥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创新作用
        五、营造创新友好环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调发展
    第一节 协调与协调发展的涵义
        一、协调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协调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区域发展差距大
        二、城乡二元结构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元分离
    第三节 我国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二、城乡发展失衡原因分析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的原因分析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元分离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我国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统筹区域协同发展
        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发展
    第一节 绿色与绿色发展的涵义
        一、绿色与绿色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绿色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第二节 我国绿色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绿色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发展理念,促进政策制度绿色化
        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三、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五、实施专项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计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放发展
    第一节 开放与开放发展的涵义
        一、开放与开放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开放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开放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开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实现开放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二、推动体制改革,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四、继续发挥港澳台地区的独特优势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享发展
    第一节 共享与共享发展的涵义
        一、共享与共享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共享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共享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共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共享发展的路径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发展观
    第一节 五大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与发展
        一、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知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特点
    第二节 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难度加大
        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应对发展新挑战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一、发展目标:五大理念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
        二、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
        三、发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四、发展保证:全面从严治党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金融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 化 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与本文研究主题
        1.2.1 文献综述
        1.2.2 本文研究主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径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径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概念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2.1.2 金融政策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金融发展理论
        2.2.2 金融排斥理论
        2.2.3 普惠金融理论
3 金融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形成中的金融因素
    3.1 金融政策与金融资源分布
        3.1.1 金融资源分布
        3.1.2 金融政策对金融资源分布的影响
        3.1.3 金融资源分布与产业聚集
        3.1.4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金融资源约束
    3.2 金融政策与要素市场
        3.2.1 金融政策与劳动力转移
        3.2.2 金融政策与土地流转
        3.2.3 金融政策与资本积累
    3.3 金融体系运行与城乡收入差距
        3.3.1 储蓄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3.3.2 信贷约束与城乡收入差距
        3.3.3 金融危机与城乡收入差距
        3.3.4 农村金融市场与城乡收入差距
4 金融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
    4.1 金融政策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营造公平社会环境
    4.2 金融体系内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分析
        4.2.1 基于供给需求理论的分析
        4.2.2 金融危机对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机理
    4.3 金融政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
        4.3.1 金融政策、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4.3.2 金融政策、居民高储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4.3.3 金融政策、资本市场改革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4.3.4 金融政策、投资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4.3.5 金融政策、财政体制改革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5 金融政策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验与实证
    5.1 以金融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
        5.1.1 主要OECD国家金融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5.1.2 拉美国家治理城乡收入差距中金融政策缺位
    5.2 我国以金融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践做法
        5.2.1 以金融政策治理城乡收入差距的国内实践
        5.2.2 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角度简析我国金融政策问题
    5.3 我国运用金融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设定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3.3 计量检验与协整分析
        5.3.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6 以金融政策推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6.1 我国以金融政策推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6.1.1 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支农需要依托普惠金融体系
        6.1.2 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需要普惠金融体系支持
        6.1.3 监管形势和金融实践需要加快完善普惠金融体系
        6.1.4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
    6.2 我国以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顶层设计原则
    6.3 以金融政策推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建议
        6.3.1 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3.2 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与中小微企业
        6.3.3 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普惠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
        6.3.4 理顺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6.3.5 多措并举完善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研究结论
        7.1.2 重要观点
    7.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恩格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三、列宁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四、毛泽东的收入分配思想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对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析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成因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现实条件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前提的矛盾
        三、对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十四大以来党的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收入分配
        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与完善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就
        一、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加强了物质利益观念和激励机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提高了劳动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四、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要素合理流动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原因
        一、突出问题: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二、造成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制度原因
第四章 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
        一、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一、坚持和加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分配制度体系
        一、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次分配制度
        二、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
        三、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和政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现状
        1.2.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模式
    1.3 对比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模式
        1.3.1 没有健全的制度
        1.3.2 主导产业不明显
        1.3.3 残缺的市场机制
        1.3.4 柔弱的扶持力度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2.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2.2 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原因
        2.2.1 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
        2.2.2 反映了经济内部的必然联系
        2.2.3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产生
    2.3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2.3.1 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2.3.2 促使农民收入得到有效增加
        2.3.3 提高农业综合市场竞争能力
    2.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评价理论与方法评述
        2.4.1 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2.4.2 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设置
        2.4.3 考核指标的运用
第三章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3.1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简介
    3.2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3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基本运作方式
        3.3.1 基地的建造
        3.3.2 种植生产
        3.3.3 农产品的采收
        3.3.4 物流配送
        3.3.5 产品的销售
        3.3.6 超大集团进行资本经营与品牌经营相结合
    3.4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其他经营模式的对比
        3.4.1 从产前、产中、产后对比
        3.4.2 从经济学的要素对比
    3.5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存在要解决的问题
        3.5.1 政府的干预,导致政策的失衡
        3.5.2 集约的模式,欠缺推广的现实
        3.5.3 缺失的机制,影响农民的利益
        3.5.4 土地的集中,冲击基本的制度
    3.6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完善
        3.6.1 改进土地流转方式,其他途径扶持龙头
        3.6.2 主要经营模式为主,多种形式进行补充
        3.6.3 建立有效运营机制,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3.6.4 抓好主导农业产业,合理布局优化结构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概念解析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二、列宁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社会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社会发展重要思想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章 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第一节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表达机制
        一、需求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的措施
    第二节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偏好分析
        一、老区农民需求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老区农民对社会事业的需求偏好分析
    第三节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需求量的测定
第三章 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老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一、财政投入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仍然较低
        二、基础设施落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三、师资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流失严重
        四、留守儿童多、贫困生多、对后义务教育的升学期望不高
    第二节 老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问题突出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
    第三节 老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农民养老问题突出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低
        三、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短缺、供养标准难以落实
        四、失地农民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有待解决
    第四节 老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
        二、农村文化队伍薄弱、基层文化人才匾乏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四、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文化监管尚待加强
第四章 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 负面效应与成因分析
    第一节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负面效应
        一、老区农村民生改善受到制约
        二、严重影响老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成因分析
        一、老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因素与历史条件
        二、老区农村的人文和人才因素
        三、城乡分割的制度因素
        四、责任主体与投入因素
第五章 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路径与保障机制
    第一节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路径
        一、老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路径
        二、老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路径
        三、老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路径
        四、老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路径
    第二节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机制
        一、建立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
        二、建立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供给机制
        三、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建立有效的扶贫开发机制
        四、建立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结束语
附录一: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二: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民生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制度创新模式选择: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实践及其理论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研究 ——以D养老院为例[D]. 郭寒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2]乡村振兴战略下米林县羌纳乡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D]. 董宁辉. 西藏大学, 2020
  • [3]师生冲突的社会空间研究[D]. 吴彦彤.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4]珠三角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流转管理机制探究[D]. 王蛟.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 张娜娜. 兰州大学, 2017(01)
  • [6]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D]. 刘宗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金融政策研究[D]. 胡斌.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6)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 林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5)
  • [9]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实践为例[D]. 杨志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10]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D]. 聂火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