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六国政局简介

东欧六国政局简介

一、东欧六国政情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董洁[1](2014)在《中苏分裂后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1961—1965)》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中苏同盟走向破裂,中国、苏联和朝鲜三角关系亦处于变动之中。这一时期,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可划分为中苏朝三角平衡时期、中朝蜜月时期、苏朝关系改善时期三个阶段。在中苏分裂的背景下,中国出于政治和地缘等因素的考量,十分重视来自朝鲜的支持。中国对朝鲜的援助呈现出尽己所能和"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鲜明特点。然而,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看,中国援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中苏分裂后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作为中国与邻国交往的一个案例,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陶海洋[2](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认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殷昭鲁[3](2015)在《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向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贪欲和历史原因,钓鱼岛从一个没有争议的岛屿变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岛屿。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它是战后遗留的领土争端;从国际法来看,它是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从海洋开发来看,它涉及未来东海石油与海洋资源的开发问题。”近年来,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争端频仍。此争端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外交及战略布局,而且也牵动了东亚,乃至世界的神经。诚然钓鱼岛问题表面上是中日两国的领土主权之争,而其内里却充斥着大国间的战略选择与利益博弈。因此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的价值,更有对国家利益现实的关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籍可以证明。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有关钓鱼岛岛名记载的最早的文献,这足以体现中国对钓鱼岛最早的发现和“命名权”。并且明清两朝历届册封使的使录对钓鱼岛等岛屿的记载则更为翔实,这些使录不仅把钓鱼岛等岛屿作为中琉航道的航标,而且也明确指出中琉之间的界线为“黑水沟”,或是琉球姑米山。不仅如此,钓鱼岛在明清两朝还被纳入到中国海防的范围之内,《筹海图编》、《台海使槎录》等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所以从钓鱼岛的发现、命名及使用和管辖上来看,钓鱼岛属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日本、琉球与西方等国的古文献和地图也对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历史事实给予了佐证。因此,对这些事关钓鱼岛历史文本的梳理与解读,是我们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主权诉求的源流。晚清以降,由于中国国运式微,激发了日本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之心。早在1885年,日本政府就指使冲绳县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进行窥伺和调查。通过对该时期日本与冲绳县之间往来文书的梳理和解读,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窥伺经过了最初的迟疑、搁浅,而甲午战场的胜利,使得日本最终有恃无恐,假胜利之威,乘胜追击,窃占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日本窃占钓鱼岛经纬的分析,也可以显示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之下清日两国的衰兴与实力消长。因此把钓鱼岛问题放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和考察,从源头上寻觅日本窥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径,使我们更能有力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领有”主张。钓鱼岛问题的产生,不仅事关中日两国,还与美国息息相关。钓鱼岛问题的美国因素集中体现在美国战时及战后对东亚的战略布局,尤其与美国的琉球战略密切相关。无论是战时对琉球地理情报的搜集,还是战后旧金山会议上寻求对琉球的排他性托管,抑或是20世纪70年代的冲绳“归还”无不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安排。但是美国这种战略利益安排却因对琉球的地理界域错误性认知以及对本国利益的考量把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挟裹其中,到冲绳“归还”时与日本私相授受而终于酿成中日间的钓鱼岛问题纠葛。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所谓的“行政权归还不涉及主权”的“中立立场”,这实际上是美国假“中立之名”,而行逃脱历史责任之实。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引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愤怒和抗议。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由于中国大陆同美日两国还没有改善和建立外交关系,再加上联合国的席位还被台湾当局霸占,所以在对外交涉上面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在此期间仍积极地与相关学者研讨应对钓鱼岛争端策略,并向外发表声明,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在中日建交前后,中国领导人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提出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想法,得到了日本领导人的赞同。《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前后,发生“钓鱼岛渔船”事件,在中国领导人的妥善处理之下,很快平息下去。随之,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再次表达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并与日本的领导人达成共识。钓鱼岛争端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其附近海域发现了潜在的石油资源。琉球政府在美国和日本政府怂恿和支持之下,在战后首次发声,坚持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并在钓鱼岛上设立界碑等标志物。作为对美琉当局举措的反制,台湾当局也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不过此时台湾当局的着重点在于对钓鱼岛海域附近大陆架石油资源开发问题,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石油。但当钓鱼岛争端表面化后,在强大的保钓运动压力之下,台湾当局开始在钓鱼岛主权诉求立场上日趋坚定,开始与美日交涉,但是由于台湾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有求于美日,最后还是没有改变美日对钓鱼岛“私相授受”的事实。钓鱼岛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搁置争议”的默契以来,中间虽有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行为,但是总体发展还算良性。但是新世纪以来,日本部分领导人和右翼势力为了政治上的考虑,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特别是2012年的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使钓鱼岛争端陡然升级。中国以强硬的战略布局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单独管控”局面,实现了“交叉管控”,而日本也采取战略应对,同时美国也加强对亚太的战略资源投递,以获得更多权益。在这场中美日的战略博弈中,使得钓鱼岛问题更趋复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孤悬于东海上的几座岛礁,钓鱼岛问题已经由一个事件变成了一个符号。这种符号凸显的是中日之间领土主权的争执、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对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以及东亚场域中大国利益的博弈。总之,钓鱼岛问题的研究要以宏观的视野进行看待,以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纵的方面来看,以历史的长时段来了解其因果延承;从横的方面看,把其放在国际格局变动下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中把握其脉动。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仍在继续,从目前来看解决的前景虽不甚明朗,但是我们应有未雨绸缪的精神,为此在钓鱼岛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展望:两岸合作乃维护领土主权之幸;中日应寻求和平解决以破解零和博弈之殇;而中国自身应大力提升国力以应不时之需。

洪镰德[4](1994)在《从经济统合到政治联盟──析论欧洲共同体整合的流程》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欧共体的历史背景,它的形成、发展和对它的展望以及欧共体统合的流程。在结论中作者认为,由于欧洲经济衰退和欧共体各成员国自1990年以来遭遇的严重的失业问题,欧洲联盟可能仍旧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官员的理想。

孙壮志,王海媚[5](2019)在《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进展与不足——孙壮志研究员访谈》文中提出一、中国的中亚研究状况王海媚(以下简称王):孙老师您好!请问您如何理解中国的中亚研究的缘起?孙壮志(以下简称孙):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1991年,中亚国家独立以后,我国学者才把中亚五国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严格意义上的中亚研究由此诞生。1991年之前,中亚是苏联的一个行政区域,因其是苏联与中国的邻近地区受到较多关注,国内学界更多从地区发展、民族文化等角度研究该地区。当时,有几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比如,196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成立的苏联远东

尚新丽[6](2003)在《西汉人口研究》文中指出人口问题,是举世瞩目的社会大问题。人口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该国家或地区社会的稳定。从人类历史长河看,历史人口是现实人口发展的基础,现实人口是历史人口的延续;现实人口问题是历史人口问题的扩展。研究历史人口,探讨历史人口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对于探索和制定解决现实人口问题的方略,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传世文献、考古资料,运用历史学实证方法、制度史、经济史方法,以及人口统计学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西汉人口有关方面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研究。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对西汉人口史研究状况进行回顾,肯定成就,指出不足,并对本文的资料的运用、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介绍。该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二章探讨人口数量的意义及其变化规律、人口数量规模及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国家统治的基础;人口数量变化规律,是认识人口数量规模的前提。西汉时期,只有末年一个全国性的人口数字,汉初、武帝时期的人口数量,成为史学界争论的焦点。该章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并对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分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对西汉各时期及整个西汉一代的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进行了研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表现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它可以反映人口数量增减变化。研究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看到人口增减速度的快慢,确定人口总量的变化,同时还可以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向,以便事先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第四章探讨西汉人口的分布概况、人口分布重心、人口密度及影响人口分布的诸多因素,侧重反映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即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和人口分布的经济法则。第五章探讨西汉的人口构成,即人口的各种组合状况。人口构成不仅可以反映人口的一般性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第六章人口统计与管理。从制度上论述西汉户口统计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的内容,对户口统计与户籍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释。第七章探讨西汉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西汉时,中国境内除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外,周边还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如南方的越族,北方的匈奴族,西方的西域各族等。这些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人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章对此时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和数量进行分析探讨。

李文红[7](2019)在《德国对“16+1合作”的若干疑虑探讨》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启动后取得丰硕成果,中东欧国家包括欧盟许多国家从中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欧盟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对其也存在许多疑虑,担心"16+1合作"会增加中国对中东欧的影响,影响德国地缘政治利益,削弱甚至"分裂欧盟"。结合理论分析和外交决策实践,以及德国政府、外交部、执政党和其他党派的文件报告,综合欧盟政策研究学者的观点,深入研究德国对"16+1合作"疑虑的表现及引发疑虑的深层原因,提出应对建议,希望通过各种努力有效大幅减少德国的担忧,助力"16+1合作"成为中欧、中德双赢的典范。

杨大韬[8](1990)在《苏联东欧问题研究资料索引(1991.1~2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良[9](2015)在《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研究(1949-1965)》文中提出随着东西方冷战格局的形成,贸易出口管制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经济上遏止东方阵营的重要工具。英国是西方阵营中仅次于美国的重要一员,二战后与美国保持特殊伙伴关系,美国所倡导的对东方阵营实行贸易管制的政策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国是否配合。但是,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美国的战略政策有积极配合,也有消极执行,其中分歧较大的就是对华政策。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英国于1950年1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出发,美国在朝鲜战争之后对台湾当局提供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这让英国政府的处境十分微妙,从战略上要坚定的维持美英同盟,但从经济利益上又不能得罪中国政府。因此,英国在执行西方阵营对亚洲的政策上就有了多重考虑,其中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文认为,自从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贸易手段对东方阵营实行战略遏制,英国即对整个中国(包括台湾)采取贸易管制政策,这是英国对台湾贸易管制政策的起源。朝鲜战争爆发后,英国在贸易管制政策上开始区别对待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并于1952年10月专门制定了对台湾的贸易管制政策,即禁止对台湾出口军需用品,这一管制政策一直延续到1965年。1965年后,英国放宽对台湾的管制政策,允许出口防御性的军需用品。此外,自1957年废除“中国差别”后,英国首次对台湾实行出口信贷政策。在此期间,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缓和,考虑到自身贸易需求及台湾经济的蓬勃发展,英国于1958年和1960年两次修改对台湾的出口信贷条件,在支付额度和信贷期限上予以放宽。由于1949至1965年间先后经历了朝鲜战争和两次台海危机,因此,在讨论对台湾的贸易管制或信贷政策时,出于政治和经济因素的综合考虑,英国首先需顾及盟友美国和中国政府的态度,再根据英台贸易的实际需求做出决策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钟奕诚[10](2017)在《台湾当局对在美台独分子发动美国国会内“人权攻势”的应对 ——基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视角下的分析(1977-1980)》文中指出美国卡特总统的对外政策带有相当的理想主义成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人权基本原则的扞卫。受此外交趋势鼓舞,在美台独分子积极挥舞人权大棒,利用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对台湾人权状况的不满,掀起旨在从美国对台军售层面上重创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人权攻势",企图为其台独理念寻求国际支持。本文将国民党当局对在美台独分子美国国会内"人权攻势"的应对置于其阻滞19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总体格局之下,考察腹背受敌的国民党当局的对美思维是如何走向异化和极端化的。通过对三方互动往来的分析,不仅呈现出美台间所谓"同盟关系"的多重面相,而且也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台独分子"挟洋自重"的恶劣本质提供历史经验。本文在探究上述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依时序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有关台独操弄之下"王幸男邮包炸弹案"的发酵,以及国民党当局对台独"人权攻势"系所谓"中共国际统战"的性质误判所造成的最初的轻视;第二章有关美国国会对台独"人权攻势"的积极响应,侧重于美台军事关系的降格与1977年"台湾人权听证会"召开前后所展开的四方博弈;第三章有关"台湾人权听证会"举行之后国民党当局为遏制台独"人权攻势"的继续蔓延而采取的诸项应对措施,亦涉及此间国民党当局落实政治自由化进程的决心之反复;第四章有关台独游说之下美国国会《台湾关系法》人权条款的制定过程,以及国民党当局在反击前的暂时蛰伏与隐忍;第五章有关新形势下国民党当局应对策略的改进,以及其在1979年高雄美丽岛事件中的具体运用与成效。本文结论部分认为:首先,从维持美台"同盟关系"的角度来看,虽然台湾国民党当局无法对中美建交的谈判进程施加任何影响,但其通过人权运作,成功地防止了缺少体制保障的美台关系在断交后走向自然衰败和落入低谷,从而为自身不断趋向恶化与孤立的国际处境起到了一定的"托底"作用;其次,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应对台独"人权攻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卡特人权外交之初衷与目的的歪曲与夸大则暴露出其对美国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伴随着台独分化美台互信的"人权攻势""的持续加大、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台湾对美高层联络机制的失灵、以及突如其来的美台断交而逐渐于1970年代末达到顶峰;再次,台湾国民党当局对美"斗而不破"的政策取向则凸显出美台"同盟关系"向"准同盟关系"转变过程中弱国(地区)对强国依附性进一步强化的特点;最后,蒋经国对美人权认知偏差也表明,台独分子"挟洋自重"是阻碍1970年代台湾民主化进程,或至少是影响此一进程实施步伐快慢的重要外部原因之一。

二、东欧六国政情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欧六国政情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中苏分裂后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1961—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苏朝三角平衡时期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 1961 年)
二、中朝蜜月时期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 1962—1964. 10)
三、苏朝关系改善时期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 1964. 10—1965)
四、简短的结语

(2)《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3)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现状
        (一) 中国方面的学术研究现状
        (二) 日本方面研究现状
        (三) 中日之外其他国家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解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
        (三) 解决途径与创新
    四、研究架构之说明
        (一) 论文结构
        (二) 相关问题与概念之说明
第一章 钓鱼岛地理、历史与主权溯源
    第一节 钓鱼岛的地理生态与地缘战略价值
        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谓演变
        二、钓鱼岛群岛的地理与生态
        三、钓鱼岛的地缘战略价值
    第二节 历史文本中的钓鱼岛记述
        一、中国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述:中国主权诉求的源流
        二、日琉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载:中国主权诉求的佐证
第二章 近代东亚变局及日本对钓鱼岛的窥伺与窃占
    第一节 近代世界变局与中日东亚权力再分配
        一、近代西方冲击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二、日本“并吞”琉球与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
    第二节 明治政府早期“领有”钓鱼岛的企图及搁浅
        一、甲午战争前冲绳县对钓鱼岛的秘密调查
        二、日本政府内部对窃占钓鱼岛的讨论与企图的搁浅
    第三节 日本假战场优势窃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一、日本“并吞”钓鱼岛顾虑消除与秘密占有
        二、日本“领有”钓鱼岛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章 战后美国琉球战略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战时美国对琉球的调查与归属讨论
        一、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地理情报搜集
        二、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归属讨论
    第二节 战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政策的形成
        一、冷战升级与美国内部托管琉球的讨论
        二、旧金山会议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的实现
    第三节 旧金山会议后的美国琉球政策
        一、利益权衡下的奄美群岛归还
        二、台湾当局对美日奄美归还的对策
        三、奄美群岛归还与钓鱼岛问题的勾连
    第四节 冲绳“归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
        一、日本寻求冲绳“归还”下的美国琉球政策
        二、美日冲绳“归还”交涉与钓鱼岛问题跃上台面
        三、尼克松政府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处理
第四章 钓鱼岛问题与中国大陆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大陆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的态度及举措
        一、钓鱼岛争端初期中国政府与学者间的互动
        二、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政府外交战略与钓鱼岛政策
    第二节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形成
        一、中日建交前后的钓鱼岛交涉
        二、“钓鱼岛渔船”事件始末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识的达成
第五章 钓鱼岛问题与台湾当局的因应
    第一节 钓鱼岛争端初期与台湾当局内部讨论与应对
        一、钓鱼岛海域石油发现与美台琉的反应
        二、钓鱼岛争端升级与台湾当局主权诉求的强化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外交涉及对保钓运动的处理
        一、台湾当局与美国就钓鱼岛问题的交涉
        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及台湾当局的对策
        三、台湾当局对留美学人与学生保钓运动的因应
第六章 21世纪钓鱼岛问题与大国间的战略性博弈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权益诉求与国内外战略性动员
        一、日本“购岛”闹剧与中国态度的强烈性反弹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与国内的战略性动员
        三、海外钓鱼岛话语权的争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
    第二节 日本“实控”钓鱼岛遭到挑战与战略性应对
        一、日本进行战略性应对的动因
        二、日本国内外的战略性应对举措
    第三节 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与其钓鱼岛“中立”政策的再检讨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亚太政治生态的影响
        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再检讨
第七章 钓鱼岛的政治意蕴与研究的多维性
    第一节 从“事件”的钓鱼岛到“景物”的钓鱼岛
        一、国家领土主权的诉求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
        三、东亚“场域”中的大国利益博弈
    第二节 从历史遗留问题到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
        一、中日民族情感的催化剂
        二、对二战后战胜国共识的挑战
    第三节 钓鱼岛研究的多维性
        一、以历史的长时段来审视钓鱼岛问题
        二、以宏观的战略视野来统筹钓鱼岛问题
        三、以符号学的视角来透视钓鱼岛问题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地图资料
    附录二: 相关条约和协定
    附录三: 钓鱼岛名称表
    附录四: 钓鱼岛问题大事记
    附录五: 相关中外文人名、地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古文献及资料汇编
    三、报刊资料
    四、着作
    五、论文
    六、网络资源
后记

(5)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进展与不足——孙壮志研究员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的中亚研究状况
二、 中国的中亚研究取得的进展
三、 我国中亚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 中国的中亚研究的发展前景

(6)西汉人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西汉人口研究状况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 资料运用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人口数量规模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意义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一、 人口数量的意义
        二、 人口数量发展变化规律
    第二节 人口数量变化
        一、 汉初至武帝前期的人口
        二、 武帝中、后期的人口
        三、 昭帝至平帝元始二年的人口
        四、 西汉末全国实际人口数
    第三节 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一、 社会因素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一) 封建土地制度对人口的影响
        (二) 赋税制度对人口的影响
        (三) 人口政策的影响
        (四) 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对人口的影响
        (五) 战乱对人口的影响
        (六) 奴隶制残余对人口的影响
        二、 自然灾害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第三章 人口自然增长率
    第一节 从部分侯国人口推测西汉初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第二节 部分地区西汉中、后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 真定国
        二、 泗水国
    第三节 部分地区西汉后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 营平侯国
        二、 扶阳侯国
        三、 山阳郡
        四、 东海郡
    第四节 部分地区整个西汉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 汉初长沙国地区
        二、 汉初吴国地区
    第五节 宗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第六节 西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第四章 人口分布
    第一节 人口分布概况
        一、 研究现状
        二、 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统计
        三、 人口分布格局
    第二节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 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二、 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三、 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四、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 人口构成
    第一节 人口自然构成
        一、 年龄构成
        二、 性别构成
    第二节 人口社会构成
        一、 阶级构成
        二、 职业构成
        三、 民族构成
第六章 人口统计与管理
    第一节 户口统计与调查制度
    第二节 户籍制度的内容与户籍管理
    第三节 户口统计与户籍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第七章 民族人口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族人口
        一、 西域各族人口
        二、 匈奴人口
        三、 大月氏人口
        四、 乌孙人口
        五、 羌、氐人口
    第二节 西南地区民族人口
    第三节 东南地区民族人口
    第四节 东北地区民族人口
    第五节 民族人口变动的特点及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7)德国对“16+1合作”的若干疑虑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担忧“16+1合作”影响德国在中东欧利益
    (一) 担心影响德传统影响力
    (二) 担心影响德经济利益
二、担忧“16+1合作”影响中东欧利益
    (一) 担心增加中东欧债务负担
    (二) 担心中东欧国家输入中国模式
三、担忧“16+1合作”影响欧洲建设
    (一) 担心破坏欧盟基建规则
    (二) 担心分裂欧洲
    (三) 担心影响欧洲治理
    (四) 担心中国模式影响欧洲制度自信
四、对减轻和弱化德国担忧的几点建议
    (一) 充分增信释疑
    (二) 严格遵循欧盟法律和公开性、竞争性的市场规则
        1. 加强对欧盟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认识和了解
        2. 正确看待欧盟审查
    (三) 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多边合作
        1. 公开化、透明化合作
        2. 有意识与欧盟合作框架更紧密结合
    (四) 调整对“16+1合作”布局
        1. 注重合作的实效性和示范性
        2. 淡化政治合作, 加强文化交流
        3. 创新合作体制, 推动地方合作
五、小结

(9)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根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与主要内容
第—章 英国对台湾贸易管制政策的缘起(1949-1953)
    第一节 朝鲜战争与英国对华贸易管制政策
    第二节 英国单独放松对台湾的贸易管制程度
    第三节 英台贸易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小结
第二章 英国对台湾贸易信贷政策的开端(1954-1957)
    第一节 第一次台海危机与英台关系的缓和
    第二节 英国废除“中国差别”与对台湾实行贸易信贷政策
    第三节 信贷政策的影响及英台贸易
    小结
第三章 英国对台湾信贷政策的逐步放宽(1958-1962)
    第一节 英国议员蒂林访台及各方反应
    第二节 英国政府关于涉台问题的三项原则
    第三节 英国两次放宽对台湾的信贷政策
    第四节 英台贸易的显着发展
    小结
第四章 英国对台湾贸易管制政策的质变(1963-1965)
    第一节 英台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英国允许对台湾出口防御性军用品
    第三节 英台贸易的全面发展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台湾当局对在美台独分子发动美国国会内“人权攻势”的应对 ——基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视角下的分析(1977-1980)(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论文构思及史料来源
    (二) 若干重要问题研究述评
第一章: 在美台独分子"人权攻势"的兴起
    (一)" 王幸男邮包炸弹案"的发酵
    (二) 国民党当局对台独"人权攻势"的性质误判
第二章: 美国国会对台独"人权攻势"的响应
    (一) 美台军事关系的降格与围绕此间的四方博弈
    (二) 美国国会"台湾人权听证会"的召开
第三章: 国民党当局对台独"人权攻势"的逐步重视
    (一) 矮化中共人权、改善台湾国际形象的双重努力
    (二) 中坜事件后国民党当局政治自由化进程的停滞
第四章: 美台断交与台独"人权攻势"的扩大
    (一) 美国国会《与台湾关系法》人权条款的出台
    (二) 国民党当局反击前的暂时蛰伏与隐忍
第五章: 新形势下国民党当局应对策略的改进
    (一) 应对策略在高雄美丽岛事件中的运用
    (二) 美国国会对售台武器态度的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东欧六国政情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苏分裂后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1961—1965)[J]. 董洁.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4)
  • [2]《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3]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D]. 殷昭鲁. 南京大学, 2015(01)
  • [4]从经济统合到政治联盟──析论欧洲共同体整合的流程[J]. 洪镰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 [5]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进展与不足——孙壮志研究员访谈[J]. 孙壮志,王海媚. 国际政治研究, 2019(02)
  • [6]西汉人口研究[D]. 尚新丽. 郑州大学, 2003(04)
  • [7]德国对“16+1合作”的若干疑虑探讨[J]. 李文红. 黑河学刊, 2019(03)
  • [8]苏联东欧问题研究资料索引(1991.1~2月)[J]. 杨大韬. 今日苏联东欧, 1990(03)
  • [9]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研究(1949-1965)[D]. 宋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1)
  • [10]台湾当局对在美台独分子发动美国国会内“人权攻势”的应对 ——基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视角下的分析(1977-1980)[D]. 钟奕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东欧六国政局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