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倍灵敏的热量计

1000 倍灵敏的热量计

一、敏感1000倍的量热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1](2021)在《南宁地区绿色屋顶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早,高房龄建筑楼板承载力不足,绿色屋顶大多使用轻质人造基质。我国城镇化起步晚,有条件使用成本经济、环境友好的天然土基质。但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绿色屋顶建设不应侵占农业用土,宜对当地非农用土改性利用。生物炭是一种碱性的土壤改性剂,对环境相对友好且成本低廉。因此,本研究针对广西南宁当地膨胀土,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绿色屋顶生物炭改性土的工程性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宏观角度出发,在未种植植被的情况下,研究了生物炭改性前后基质土的持水性、渗透性、隔热能力、蓄热能力与裂隙发育等性质。研究表明:5%改性土持水性在4种基质土中最佳,其兼顾了短期储水与长期保水。在不同干密度、饱和度条件下,5%改性土的渗透性均强于素土。生物炭降低了土壤导热系数,因此增强了基质土的隔热能力;而生物炭对基质土蓄热能力的提升很有限。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生物炭有助于抑制土壤裂隙生成与发育。定量化地评价了生物炭的改性作用,分析了生物炭改性土应用于绿色屋顶的可行性与优势。(2)从微观角度出发,对比了素土与改性土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化学组分。结果表明:改性土中存在更多的颗粒接触点间化学键与化学胶结物质,这有助于抑制土壤开裂。热重分析发现生物炭与素土热稳定性良好,且生物炭存在老化现象。生物炭表面孔隙多为介孔与微孔,而素土则多为介孔与大孔。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接近膨胀土的3倍,有更多的接触面吸附水分。阐述了生物炭对土壤改性的物理、化学机理,搭建了微观理化性质与宏观工程性质之间的“桥梁”。(3)开展种植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包括:监控气象参数与蒸散发量、评价植物长势、实测不同深度的渗透系数,以及基于实测数据模拟分析降雨量与降雨历时的影响性。研究表明:蒸散发量主要受控于空气湿度与光照强度。5%改性土培植的植物长势最佳,过量生物炭反而不利于植物生长。生物炭主要通过影响根系发育,间接改变基质土渗透性。素土种植组深层土渗透性极差,而5%改性土整体渗透性优良。对于绝大多数降雨,5%改性土基质可有效削减径流峰值,并延缓峰值出现的时间。揭示了植被-生物炭-土壤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生物炭改良型绿色屋顶在南宁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郭珍[2](2021)在《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具有对抗外界病原体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细菌、病毒、真菌、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抗菌肽特殊的杀菌机制使得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因而在多个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抗菌分子或者抗菌添加剂。设计和研究抗菌性能好、稳定性好、靶向性好的抗菌肽,是开发绿色抗菌药物的前提,但是目前关于抗菌肽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活性、稳定性、生物毒性等,关于这些方向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本论文主要提出了基于多肽自组装的策略,以提高抗菌肽的稳定性和抗菌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与慢性胃炎、胃黏膜、消化性溃疡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癌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相关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胃部特殊的生理环境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导致药物的药效降低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前期研究发现的一些天然的抗菌肽,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望被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在天然抗菌肽的基础上,设计了四种自组装抗菌肽。研究发现,这四种抗菌肽均对幽门螺杆菌具有高效抗菌作用。其中,多肽GE33具有最强的抗菌作用,并且其自组装性能具有p H响应性。在中性条件下,GE33能自组装成稳定的多肽纤维;而在酸性条件下,GE33自组装体将分解成寡聚体,从而发挥杀菌性能。体内实验也发现,GE33在进入小鼠的胃部环境后仍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有望被开发成一种新型的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分子。第二部分: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广泛涉及人类的生活,如医学感染、环境修复和工业过程。然而,由于其显着的耐药性,控制生物被膜仍然是一个挑战。在这部分研究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由D-型氨基酸(DAAs)组成的两亲性抗菌肽:Ac-DKDHDHDQDKDLDVDFDFDADK-NH2(KKd-11)。与由L-型氨基酸(LAAs)形成的抗菌肽(Ac-LKLHLHLQLKLLLVLFLFLA LK-NH2(KK-11))进行各方面性能的对比,发现KKd-11能自组装成具有更强的长期抗微生物能力和更好的抗蛋白酶活性的水凝胶。研究结果表明,KKd-11不仅能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而且还可以有效破坏成熟的生物被膜并杀死生物被膜内的细菌。此外,细胞活力分析表明KKd-11肽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我们认为D-肽水凝胶在生物被膜诱导感染的治疗中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力。另外,还发现这两种序列相同、手性相反的短肽在一定的相同条件下自组装会产生不一样的手性现象,而在混合体系中时,手性现象会消失,这说明多肽的手性会影响其自组装行为。这一组装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中手性复杂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理解一些复杂的生物现象提供了参考。

王永伟[3](2020)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关产业初具规模。拉挤成型技术作为最成熟和普及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快速的生产效率和极高的原料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纤维沿轴向方向上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几年逐步形成一系列标准的工业化产品,尤其是在能源、建筑领域,出现了用于电力输送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油田开采用的碳纤维抽油杆,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加强筋梁等制品。这些应用领域均为连续长度使用,少则数十米,多则成百上千米,甚至是要求高达数千米而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接头,因此对拉挤制品在轴向方向上各项性能的连续和稳定性上有极为严苛的要求。本文对能源领域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油田用抽油杆和风电叶片加强筋板的轴向拉挤-环向缠绕-玻纤带包覆一体化成型技术和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上开展了研究。对影响复合材料连续拉挤成型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因素及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树脂特性变化以及固化反应的差异性对拉挤产品微观组织结构及宏观性能的影响形式;研究了拉挤产品裂纹、形变等缺陷产生的机理及消除方法;对连续拉挤中、高温树脂体系反应动力学与拉挤工艺控制关系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树脂体系在连续拉挤过程中均一、连续稳定固化;研究了影响连续拉挤稳定成型的各项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各关键因素实现了可调可控,有效抑制了各种产品制备过程中内部缺陷的产生,实现了拉挤制品的连续稳定化制备。对多层功能复合型碳纤维增强光纤探测杆和电信号缆开展了研制工作。以环向缠绕层对内芯功能部位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居中定位,以环向包覆高强玻璃纤维带层实现对制品径向的保护和性能的提升。开发了轴向拉挤-环向纤维缠绕-包覆玻纤带一体化成型技术。通过优化成型工艺,改进生产装备,配套各项保障体系,实现生产过程中制品内外结构稳定,高温树脂体系均一固化,并进一步验证制品性能的连续稳定,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两个系列产品超长距离连续稳定化制备。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和抽油杆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包括实现长距离力学性能传递的连接金具及配套安装技术,安全施工用的导向装置,连续长度应用所需的抗扭转、防偏磨、断裂保护以及临时夹持装置。根据纤维材料的各项异性以及径向方向性能的差异,对抽油杆施工作业车进行了设计,并在实际现场验证了设备的各项功能,实现了稳定的施工作业工序。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胜利油田以及延长油田开展科研项目并对碳纤维抽油杆进行推广应用,对现场各项采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杆柱设计和采油工艺优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合理化的应用和设计方案,以提高采油效益和并实现能耗控制。在连续拉挤制品施工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即是连接金具的制作,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性以及产品的综合寿命。而在施工放线作业各项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杆体径向造成挤压、扭转、弯折或冲击损伤,但此类产品通常表面被包覆金属绞线或有油污,难以通过肉眼发现内部损伤;另一方面在系列产品服役周期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判定产品质量并预测寿命。因此施工质量验收和产品运营维护均需要专业配套的无损检测技术。本文基于X射线成像机理,开发了一款便携式无损探伤仪,系统研究了不同成像手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图像增强技术,实现了对绞合拉挤产品复合材料芯棒以及关键连接部位缺陷的清晰识别;基于振动频谱响应原理,开发了一款长距离拉挤复合产品缺陷识别便携装备,通过振动扫频和频谱识别,建立了复合拉挤产品缺陷探测和谱图识别方法;实现了拉挤产品施工以及运营维护过程中损伤局部检测和长距离缺陷探测,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朱军锋[4](2019)在《KTX等离子体中的光学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科大一环(KTX)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建的一个反场箍缩实验装置,其大半径为1.4米,小半径0.4米。目前,KTX实现的最大等离子体电流为205kA,最长放电时间为21ms,并且实现了反场放电,反场持续时间为2ms。一些基础诊断已经应用在KTX上,像Hα、Bolometer、朗缪尔探针等。我们已经设计了一个10通道的Hα诊断系统,其时间响应带宽为300 kHz,空间分辨率约为40毫米,相邻通道的重叠率约3%,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在KTX上。在KTX初始运行阶段,Hα诊断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狭缝取代传统光学透镜使得系统变得紧凑,弯曲滤光片的设计是为了防止通道随着入射角变大其透过的中心波长偏移太大。为了消除杂散光,系统的内壁覆盖着有很高吸收率的黑铝箔,并且构造了一个二维模型来估算Hα信号中反射信号的比例。利用Hα数据和朗缪尔探针测得的电子温度和密度的分布,可以计算KTX等离子体中性氢密度的分布。Hα诊断快速的时间响应和良好的空间分布有利于RFP等离子体的许多物理研究。我们也通过一个20通道的AXUV bolometer测量了 KTX等离子体的辐射功率,bolometer的频率响应带宽为40 kHz,空间分辨率优于40 mm,相邻通道的重叠率约20%。20个通道的相对校准系数可以消除空间几何对于信号强度的影响。对于KTX上的超低q放电,当等离子体电流约60 kA时,通过bolometer测得的辐射功率约占欧姆加热功率的10.0%,并且我们已经对等离子体系数和总辐射功率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分析,也讨论了 KTX上超低q放电和tokamak放电的辐射功率剖面。还有,利用Hα和bolometer数据计算了 Zeff的分布,它的值与通过等离子体电阻率算得的值吻合的很好,Zeff在等离子体小截面上是中空分布的。另外,我们发展了一套高分辨的离子多普勒光谱诊断测量KTX等离子体流速和离子温度,该系统包括一个一米焦距的Cherny-Turner光谱仪,它衍射光栅的线密度为24001/mm,一阶光谱的范围为270 nm-640 nm。光谱仪出射狭缝处的光经过一个直径为2 mm的柱面镜分散后被一个32通道的多阳极光电倍增管接收。我们选择464.742 nm的CIII谱线去测量多普勒展宽和频移,这条谱线是通过USB2000+的微型光纤光谱仪选出的,其可测量的光谱范围为340 nm-1024 nm。

李洋[5](2019)在《丙烯酸树脂—正十二烷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表征、改性及热能储存特性》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约关注新型节能与储能技术。相变材料具有高储能密度、相变温度近似恒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调温控温、太阳能利用等领域。相变微胶囊技术是将相变材料微胶囊化,隔绝相变材料对外界的影响,发挥其储能优势的新兴储能技术。基于此,论文就无甲醛相变微胶囊的制备,表征,改性以及定型复合建材的储能调温特性开展了研究工作。对实现相变微胶囊的绿色化,高性能化,环保化以及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采用悬浮聚合法辅以超声辐照的手段制备了以丙烯酸树脂为壳材,正十二烷醇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并通过添加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对相变微胶囊颗粒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设备进行测试研究了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含量对改性微胶囊物性参数的影响。通过微胶囊化法和直接添加法分别制备了含有相变微胶囊及相变材料的水泥基复合定型建材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包覆行为明确,相变微胶囊芯材不与壳材发生反应。高速乳化以及超声辐照的辅助使得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呈较为完整的球形,颗粒均匀,表面光滑,且粒径较小,直径约1μm。微胶囊相变潜热达到93.31kJ/kg,微胶囊实际包覆效率为43%,相变过冷度低至2.13℃。在0-100℃范围内该微胶囊可以保持稳定不发生破裂和泄漏,具有较高的储能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微胶囊制备过程中,随着乳化剂含量的上升,微胶囊趋于球状,微胶囊间的粘连减小。(2)石墨烯改性相变微胶囊时,石墨烯的加入未对微胶囊的微观形貌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以粘连的形式与相变微胶囊连接,微胶囊直径约为0.7-1μm;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对相变微胶囊形貌影响较大,微胶囊直径增至10-20μm。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并未对相变微胶囊的基本化学结构产生影响。(3)石墨烯-相变微胶囊、氧化石墨烯-相变微胶囊的起始相变温度分别较相变微胶囊提前2.4℃和4℃,表明改性后微胶囊的导热性有所提高。石墨烯-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潜热为56.85 kJ/kg,较相变微胶囊降低约39%,而氧化石墨烯-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潜热为135.6 kJ/kg,较相变微胶囊提升约45%。石墨烯-相变微胶囊及氧化石墨烯-相变微胶囊的初始分解温度达到140°C,高于相变微胶囊。石墨烯添加量对微胶囊的机械强度影响较小,微胶囊破损率均为10.1%左右。氧化石墨烯添加量与微胶囊的机械强度成正相关,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为2.5%(相对相变材料)时,氧化石墨烯改性微胶囊破损率降至5.2%。(4)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用量均影响复合建材成型过程。常温下复合改性后的水泥基建材内部有效储能成分相变材料的散失较少,热稳定性高,且添加相变微胶囊后的效果最好。复合成分质量分数相同时,相变材料-水泥试块强度略低于相变微胶囊-水泥试块,复合建材的密度随掺混物含量的提高而降低。(5)相变微胶囊-水泥及相变材料-水泥复合建材其添加物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均具有储能调温效果,可明显降低水泥基建材的温度在相变温度附近的波动。在添加物含量为4%-12%的范围内,相变微胶囊-水泥最佳含量为4%,相变材料-水泥最佳含量为12%。当复合成分质量含量同为4%时,相变材料-水泥复合建材尽管具有较好的调温性能,但可循环性较差,内部相变材料含量随热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流失,伴有刺激性气味逸出,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张殷华[6](2019)在《低吸收红外薄膜制备及其环境稳定性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红外光学系统的发展,红外探测、红外成像等红外光学系统,特别是高能激光系统,要求红外薄膜吸收低。低吸收红外薄膜有利于降低红外光学元件的吸收,从而降低其红外发射率,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和稳定性。在红外激光器系统中,反射镜、分光镜等红外薄膜的吸收会导致光学元件的热畸变,导致光束质量的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激光系统不能正常振荡输出激光。低吸收红外薄膜的薄膜材料通常为硫化物、氟化物等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的材料,且厚度厚,通常达到十几微米,这对低吸收红外薄膜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挑战,因而开展低吸收红外薄膜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低吸收红外薄膜的理论与方法、薄膜参数的测试、镀膜工艺优化、薄膜的环境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给出了低吸收薄膜的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采用势透射率分析了光学薄膜的吸收,得出了吸收低的高反射膜和窄带滤光片的膜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种膜系结构的高反射膜的吸收,提出了一种精确测量光学薄膜消光系数的方法,并测量了几种薄膜材料的消光系数,可精确到10-6量级。2.采用椭圆偏振法和全光谱拟合法测量了莱宝高级离子源(APS)不同偏置电压沉积的氟化镱薄膜在可见短波的折射率,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差异不大。使用Sellmeier色散模型,通过拟合氟化镱/硫化锌双层膜的透射率获得了包裹在膜层内部的氟化镱薄膜在2.5μm-11μm波段的折射率,与椭圆偏振法测量的暴露在大气中的单层氟化镱薄膜的折射率的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氟化镱薄膜吸附空气中的水汽导致的。3.实验研究了基板温度和APS偏置电压对氟化镱薄膜光学性能、应力、晶体结构、粗糙度和散射的影响,为低吸收红外薄膜的设计和制备奠定了基础。4.实验探索了低缺陷密度红外薄膜制备工艺,重点研究了沉积速率、基板温度和沉积方式对氟化镱、硫化锌和硒化锌薄膜缺陷的影响,得到了缺陷密度较少的制备工艺参数,并对多层膜的缺陷与吸收进行了分析。5.讨论了红外薄膜水吸收及减少水吸收的方法,实验研究了硫化锌保护层技术和氧化铪保护层技术对水汽保护性及对薄膜环境稳定性的改善作用。6.采用非钍氟化物研制出了低吸收中波反射膜,反射率可达99.99%以上,吸收低于30ppm。通过膜系的优化设计和对膜层厚度的校正及精确控制,用石英晶振控制方式研制出了六波长硫化锌窗口,实现了从0.5μm10μm波段范围内的六个波长的高透射。

邵玲[7](2019)在《基于环境卫生指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评价医院环境微生态方法的建立和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解医院病房环境质量对医疗过程可能产生的特殊影响以及对各评估指标进行优化,我们综合了PM2.5、PM10、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ATP生物荧光检测和微生物培养等方法,对医院病房复杂环境进行评估。同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病房环境微生物进行鉴定,评估病房菌落组成,对医院病房微生物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并与临床细菌感染进行分析,评估环境因素与细菌易感性的关系,为改善医院环境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及科学依据。方法:1.对辽宁省人民医院的两栋住院楼(1号楼和9号楼)的病房进行PM10检测,并从1号楼选取PM10浓度最高的3个科室及PM10浓度最低的2个科室,从9号楼选取PM10浓度最高的2个科室及PM10浓度最低的2个科室,从这9个科室分别选取2个病房(共18个病房)进行PM2.5检测。同时,对选取的18个病房,分别进行自然沉降法培养细菌及粉尘样本采集,对于粉尘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其中细菌和真菌含量进行检测,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病房的生物荧光含量,同时,以东北大学2个学生宿舍作为自然环境参考,分别在同时期进行以上环境指标检测。通过对以上各指标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评价病房环境质量的方法,并筛选出优化指标。2.对于自然沉降法培养的细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菌落进行鉴定,评价病房环境微生物生态是否存在失衡。3.对于微生物实验室检出的三种常见革兰阴性菌和四种常见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所在的病房进行PM2.5检测,分析病房环境PM2.5与常见细菌易感性的关系。4.对近一年该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进行检测,分析生物膜与耐药情况的关系。以住院患者为对象,调查常见的7种抗菌药物在该院使用量和常见的7种致病菌的耐药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宽度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及用药频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除PM2.5指标之外,不同卫生指标之间相对独立,但是PM2.5与PM10、自然沉降法细菌计数、实时定量PCR检测的细菌与真菌检测值及ATP检测值均相关(p<0.05)。2.医院病房空气中的微生物组成与学生宿舍环境微生物组成有所差异,医院病房环境的主导菌属依次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库克菌属(Kocuria)、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莫拉菌属(Morax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呼吸三科与其他科室的微生态环境也有所不同。学生宿舍的主导菌属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及莫拉菌属(Moraxella)。另外,医院未鉴定出的菌属占11.1%,学生宿舍未鉴定出的菌属占27.3%。在ICU在床头桌物体表面采样样本中分离到了5株铜绿假单胞菌。3.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性在不同浓度PM2.5的环境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易感性在不同浓度PM2.5的环境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生成能力高于非耐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生成能力与其耐药宽度成正相关(P<0.001)。三种革兰阴性菌感染者中,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三种抗菌药物,细菌耐药宽度明显增加(p<0.05)。使用左氧氟沙星可以引起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宽度增加,使用替加环素、莫西沙星、美洛培南及头孢噻利钠使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宽度明显增加(p<0.05),哌他西林他唑巴坦导致会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宽度(p<0.05),头孢地嗪会增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宽度(p<0.01),然而,头孢地嗪同时会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宽度(p<0.01);阿米卡星及万古霉素的使用会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宽度增加(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的用量成正相关(p<0.05),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的用量成负相关(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美洛培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与亚胺培南的用量成正相关(p<0.0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的用量成正相关,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的用量成负相关(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与哌他西林/他唑巴坦的用量成正相关(P<0.05),与阿米卡星的用量成负相关(p<0.05),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阿米卡星的用量成负相关(p<0.05)。结论:1.综合PM2.5、PM10、实时定量PCR、ATP生物荧光检测和微生物培养的方法,发现不同指标相对独立,因此评估医院普通病房环境质量应该采用多项指标综合分析。同时还发现,PM2.5与其他大多数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PM2.5可以间接的反映病房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并且可以作为综合评价病房环境质量的简易高效的检测指标。2.医院病房细菌多样性趋向于减少,可能存在微生物环境失衡情况,可能与院内感染关系密切。在ICU可能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或者定植。3.在医院病房中,患者在不同浓度的PM2.5暴露下,对革兰阴性菌的易感性不同,PM2.5浓度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性增加,鲍曼不动杆菌易感性降低,未发现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易感性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4.抗生素的使用构成影响细菌耐药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影响和机制不同。

张顺德[8](2018)在《光学窗口及泡沫材料的高温光谱辐射性质的实验测量研究》文中认为热辐射传输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能量传递,同时也是一种热光学信号传递方式。一些参与热辐射能量传递、热光学信号传输的半透明材料的热光学特性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半透明材料内热辐射传输具有容积性和方向性的特点,所以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测量和定量分析来揭示材料内部的热辐射行为。研究半透明材料的介质热辐射特性,实质上是热辐射反问题研究。该类热辐射反问题研究涉及半透明试件的表观热辐射特性测量、实验的模拟计算、以及介质热辐射参数的反演辨识。研究过程是一个融合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的热辐射领域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课题。研究结果可以广泛的支撑涉及能量容积式分布、热光学信号传输的技术应用和科学研究领域。针对典型的半透明材料,熔融SiO2,Al2O3单晶和Al2O3多晶泡沫陶瓷,本文进行了表观特性的测量方法、高温热辐射测量装置、透射和反射特性的测量及不确定度分析,以及介质热辐射物性的反演辨识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半透明介质的表观辐射特性具有容积性和方向性的特点,针对窗口类纯吸收性材料,提出了多厚度测量法和叠层界面测量方法,解决了同时在高透光谱区和半透明光谱区获取各种不同高温透射、反射特性的问题。针对高孔隙开孔泡沫材料,提出了多厚度测量法和多维几何效应测量法,实现了在强散射光谱区获取各种具有较高信噪比的高温透射、反射特性的目的。讨论了多厚度测量法和叠层界面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圆柱型、圆球型、圆锥型试件对方向-方向透射和反射特性的三维几何效应。研制了高温红外连续光谱方向-方向透射和反射特性实验系统,测量温度范围300-1800K,光谱范围0.85-25?m。设计了预真空-氩气高温加热装置,可以形成最大温差小于10K的均温区。采用均温区对试件进行加热,克服了试件温度梯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开发了可热态旋转的试件支架,该支架由步进电机和计算机控制,旋转范围±180o,旋转精度0.01o。试件旋转,配合加热室侧壁上固定位置的测量孔,可以实现高温方向-方向透射和反射特性的测量。基于傅立叶光学原理,以及对高温杂光的产生和传输的分析,推导了高温方向-方向透射和反射特性的测量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小“杂光噪声”和“零漂噪声”对FTIR光谱仪输出的光谱图的污染。采用绝对标定法,利用Thorlabs提供的标准ZnSe试件对测量模型中的仪器函数进行了标定,并分析了仪器函数的光谱分布特点。测量了熔融SiO2、Al2O3单晶窗口材料和Al2O3多晶泡沫陶瓷材料,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005。分析了典型试件的各种高温方向-方向透射和反射特性测量数据,其中,SiO2窗口材料的光谱测试范围为0.85-5.0?m,温度测试范围300-1800K;Al2O3单晶窗口的光谱测试范围0.85-7.0?m,温度测试范围300-1800K;Al2O3多晶泡沫材料的光谱测试范围0.85-3.0?m,温度测试范围300-1200K。开发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反演辨识程序,加入了指数编码、小生境遗传、最优保存策略等高级遗传技术。反演获得了测试材料的折射率、吸收指数、衰减系数、散射反照率等高温光谱介质热辐射物性参数。发现了SiO2窗口材料在1.4?m、2.2?m和2.75?m附近的吸收带随温度升高的非单调变化规律。发现了Al2O3单晶窗口的高透射截止波长随温度升高向短波方向移动的规律。发现了Al2O3多孔泡沫材料在0.85-3.0?m的散射反照率接近于1的强散射特点。

罗磊[9](2018)在《C/SiC及其改性复合材料在等离子风洞中的烧蚀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速度高,气动加热显着,热防护系统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热防护材料是其成功的保证。C/SiC及其改性复合材料综合了C/C复合材料和陶瓷的优点,具有比强高、比模量高、抗烧蚀、耐高温、低密度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可以获得综合性能优势,满足苛刻的服役环境,是目前最具潜力的热防护系统材料之一。热防护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依赖于热防护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响应特征和失效机理,地面实验考核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手段。在众多的模拟方法中,高频等离子体风洞由于具有流场纯净、运行时间长、模拟能力强、试验效率高等优点,能够提供高焓、高速等离子环境,是进行模拟服役环境响应和机理研究的主要方法。本文针对C/SiC及其改性热防护材料,采用高频等离子体风洞,研究其在模拟服役环境的响应特征和烧蚀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CVI法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在等离子体风洞中的烧蚀行为。结果表明:在低热流密度和压力条件下,C/SiC试样的主要控制反应为SiC的原子氧氧化,包括SiC原子氧氧化生成SiO2和原子氧对SiO2的侵蚀,二者的协同作用促使试样表面SiC层出现微量消耗。在高热流密度和压力条件下,试样烧蚀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SiC的分解或升华。当C/SiC复合材料表面SiC层耗尽时,碳纤维的燃烧和催化反应导致试样发生表面温度跃升现象。(2)研究对比不同制备方法(RMI、PIP和CVI法)对C/SiC复合材料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烧蚀机理一致,1850oC是C/SiC材料烧蚀机理从原子氧氧化到SiC分解/升华的转变点。不同制备方法导致C/SiC材料在相同烧蚀条件下表面稳定温度不同,PIP法制备的C/SiC表面稳定温度最低,RMI法制备的C/SiC次之,CVI法制备的C/SiC最高。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C/SiC表面SiC层的消耗速度不同,RMI法和PIP法制备试样表面SiC层消耗速度是CVI法制备试样的23倍。(3)研究了超高温陶瓷改性C/SiC复合材料在等离子体风洞中的烧蚀行为。结果表明:在烧蚀过程中,C/SiC-ZrB2-ZrC复合材料表面陶瓷层中SiC-ZrB2-ZrC氧化形成以ZrO2为骨架,熔融态SiO2填充并覆盖表面的氧化层结构。在低热流密度和压力条件下,类似于C/SiC试样,材料表面存在着SiC原子氧氧化生成SiO2和原子氧对SiO2的侵蚀。随着氧化层中SiO2的不断侵蚀消耗,陶瓷层中的SiC也不断被氧化补充,氧化层厚度不断增长。当氧化层厚度较厚时,SiO2补充速度不足以弥补消耗速度,导致表面ZrO2的部分裸露。由于ZrO2的高催化系数,试样表面温度波动上升。ZrO2颗粒的脱落和SiC的氧化补充SiO2又会降低表面的催化影响。在这个动态平衡中,试样表面温度波动上升,但不会出现温度跃升现象。在高热流密度和压力条件下,试样表面SiC的消耗机理从原子氧氧化转变为SiC的分解或升华,材料表面陶瓷层中的SiC快速耗尽。氧化层中SiO2无法从陶瓷层中获得补充,被原子氧快速侵蚀。在表面SiO2耗尽前,试样表面温度呈波动上升,但不会出现表面温度跃升现象。当材料表面氧化层中SiO2耗尽后,试样表面ZrO2大面积暴露于高焓气流中。在ZrO2高催化系数作用下,试样表面温度出现跃升现象。C/SiC-HfC复合材料在等离子体风洞中的烧蚀机理类似于C/SiC-ZrB2-ZrC复合材料。但由于HfO2比ZrO2更高的催化系数,使C/SiC-HfC材料在较低烧蚀状态下更早出现了表面温度跃升现象。(4)研究了C/SiC及C/SiC-ZrB2-ZrC复合材料在等离子体风洞中的原子氧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烧蚀过程中原子氧氧化生成SiO2和原子氧侵蚀消耗SiO2速率达到平衡时,试样表面氧化层厚度不再变化,该平衡厚度随烧蚀状态的上升而降低。C/SiC-ZrB2-ZrC复合材料烧蚀过程中的原子氧氧化行为不仅包括原子氧氧化生成SiO2和原子氧侵蚀消耗SiO层,还包括原子氧氧化ZrB2-ZrC陶瓷生成ZrO2及气流对ZrO2的冲刷剥蚀。当原子氧氧化生成ZrO2和气流对ZrO2的冲刷剥蚀速度达到平衡时,试样表面原子氧氧化行为进入平衡态。

汤忠毅[10](2017)在《低熔点液态合金激活铝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由于具有无污染、资源丰富、储能密度高等优点,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传统制氢技术具有成本较高、产氢效率低或者会产生温室气体等缺点,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还存在着储氢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关键问题,因此开发出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现场制氢技术已成为迫切需求。然而,目前采用球磨法制备的铝合金粉虽然产氢量高且产氢速率快,但由于其制备成本高、效率低,限制了铝合金水解制氢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本论文采用13种低熔点液态合金为活化剂,利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成分的铝合金铸锭,系统地研究了低熔点液态合金的成分及含量对铝合金在室温自来水中水解产氢性能的影响。为了优化铝合金的产氢性能,分别研究了激活剂含量、水解温度、水的种类及铝水比例等影响因素对三种具有量良好产氢性能的铝合金铸锭的水解产氢性能的影响,然后再对其进行性能优化。为了分析铝在水中的活化机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综合分析测试手段对三种铝合金的显微组织、相组成、相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采用铸造法制备的含适量低熔点液态合金的Al合金铸锭与球磨法制备的Al合金粉具有相近的优异制氢性能,并且铸造法具有制备效率高、成本低廉、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因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2)低熔点液态合金的成分及含量对铝合金铸锭的水解产氢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成分的影响更大。随着低熔点合金的组元数从二元逐渐增加到五元,铝合金的水解产氢性能总体上也随之逐渐改善。随液态合金含量的升高,水解产氢量先增加后降低,而最大产氢速率则持续增加,当其含量为15wt.%时,综合产氢性能最好。(3)提高水解温度对铝合金在自来水中的水解产氢量没有太大影响,但能明显提高水解产氢速率,缩短反应时间。水中的微量离子能促进金属铝参与水解反应,在25°C的自来水和0.9wt.%的盐水中的产氢量均明显高于去离子水,但在去离子水中的产氢速率最高。减少水的体积以利用铝水反应热来对铝水反应系统升温能显着提高产氢速率、大幅缩短反应时间。在优化后的水解条件下,铝合金铸锭的产氢量在约6分钟内即达到理论值,产氢性能得到显着改善。

二、敏感1000倍的量热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敏感1000倍的量热计(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宁地区绿色屋顶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色屋顶的研究现状
        1.2.2 生物炭改性土的研究现状
        1.2.3 绿色屋顶生物炭改性基质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物炭改性土宏观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三相多孔介质水热性质的理论分析
        2.2.1 水分质量守恒
        2.2.2 空气质量守恒
        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试验方案与准备工作
        2.3.1 试验材料
        2.3.2 土壤持水性试验
        2.3.3 土壤渗透性试验
        2.3.4 土壤导热性试验
        2.3.5 土壤比热容试验
        2.3.6 土壤裂隙发育试验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4.2 饱和渗透系数与非饱和渗透系数
        2.4.3 导热系数
        2.4.4 比热容
        2.4.5 开裂机理与裂隙发育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改性土微观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
        3.2.1 化学性质
        3.2.2 微观结构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化学官能团与元素分析
        3.3.2 热稳定性与生物炭老化
        3.3.3 孔径分布与微观形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种植试验与降雨入渗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与准备工作
        4.2.1 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
        4.2.2 渗透试验与生化试验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蒸散发量的统计分析
        4.3.2 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
        4.3.3 不同深度含根土的渗透系数
        4.3.4 根系分泌活性与菌落丰富度
        4.3.5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养分淋失
    4.4 降雨入渗数值模拟
        4.4.1 南宁降雨数据与模型参数
        4.4.2 降雨量对雨水截留的影响
        4.4.3 降雨历时对雨水截留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组装的定义
    1.2 生物大分子的自组装
    1.3 多肽生物材料的优点
    1.4 多肽自组装生物材料的应用
        1.4.1 药物递送
        1.4.2 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
        1.4.3 生物传感器
        1.4.4 生物催化
        1.4.5 免疫反应
        1.4.6 肿瘤治疗
        1.4.7 抗菌材料
    1.5 抗菌肽
        1.5.1 定义
        1.5.2 抗菌机理
        1.5.2.1 细胞膜损伤机理
        1.5.2.2 胞内损伤机理
        1.5.3 研究现状
    1.6 抗菌肽的设计
        1.6.1 增加正电荷的含量
        1.6.2 疏水氨基酸残基的引入
        1.6.3 保留天然抗菌肽的核心序列
        1.6.4 环肽及其衍生物
        1.6.5 非天然氨基酸的引入及化学修饰
    1.7 多肽自组装纳米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
        1.7.1 原子力显微镜
        1.7.2 扫描电子显微镜
        1.7.3 透射电子显微镜
        1.7.4 ThT荧光
        1.7.5 傅里叶红外光谱
        1.7.6 圆二色光谱
    1.8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8.1 本文的选题依据
        1.8.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抗幽门螺杆菌的p H响应型强效抗菌肽
    2.1 引言
    2.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
    2.3 抗菌肽对细菌的影响
        2.3.1 实验目的
        2.3.2 材料与方法
        2.3.2.1 幽门螺杆菌抗菌曲线的测定
        2.3.2.2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曲线的测定
        2.3.2.3 洁净硅片的制备
        2.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细菌样品的制备
        2.3.3 结果与分析
        2.3.3.1 抗菌肽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2.3.3.2 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2.3.3.3 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
    2.4 磷脂膜与抗菌肽的相互作用研究
        2.4.1 实验目的
        2.4.2 材料与方法
        2.4.3 结果与分析
    2.5 抗菌肽对细菌内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2.5.1 实验目的
        2.5.2 材料与方法
        2.5.2.1 外膜渗透性测定
        2.5.2.2 内膜渗透性测定
        2.5.3 结果与分析
    2.6 幽门螺杆菌的SYTO9/PI染色流式检测实验
        2.6.1 实验目的
        2.6.2 材料与方法
        2.6.3 结果与分析
    2.7 抗菌肽用于治疗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小鼠
        2.7.1 实验目的
        2.7.2 材料与方法
        2.7.2.1 Hp的培养
        2.7.2.2 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
        2.7.2.3 胃部组织收集
        2.7.2.4 切片染色
        2.7.3 结果与分析
        2.7.3.1 胃部细菌定值量检测
        2.7.3.2 胃部组织HE染色分析
    2.8 抗菌肽的pH响应性及组装体纳米结构的表征
        2.8.1 实验目的
        2.8.2 材料与方法
        2.8.2.1 肽溶液的制备
        2.8.2.2 圆二色光谱
        2.8.2.3 FTIR光谱学
        2.8.2.3 Th T荧光光谱
        2.8.3 结果与分析
        2.8.3.1 抗菌肽的p H响应性
        2.8.3.2 抗菌肽组装体二级结构的表征
    2.9 抗菌肽的细胞毒性测试
        2.9.1 实验目的
        2.9.2 材料与方法
        2.9.2.1 细胞毒性检测实验
        2.9.2.2 细胞凋亡检测实验
        2.9.3 结果与分析
    2.10 小结
第3章 D-型多肽抗菌水凝胶
    3.1 引言
    3.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
    3.3 抗菌肽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3.3.1 实验目的
        3.3.2 材料与方法
        3.3.2.1 KKd-11 最低自组装浓度的测定
        3.3.2.2 KKd-11 或KK-11 自组装行为研究
        3.3.2.3 KKd-11 和KK-11 共组装的行为研究
        3.3.2.4 KKd-11 自组装制备D-型多肽水凝胶
        3.3.2.5 显微镜观察组装体形貌
        3.3.3 结果与分析
        3.3.3.1 KKd-11 最低自组装浓度的测定
        3.3.3.2 KKd-11 或KK-11 自组装行为研究
        3.3.3.3 KKd-11 和KK-11 共组装行为研究
        3.3.3.4 KKd-11 自组装形成D-型多肽水凝胶
    3.4 二级结构表征
        3.4.1 实验目的
        3.4.2 材料与方法
        3.4.2.1 圆二色光谱
        3.4.2.2 FTIR光谱
        3.4.3 结果与分析
        3.4.3.1 纳米纤维的二级结构
        3.4.3.2 凝胶的二级结构
    3.5 KKd-11 水凝胶的性质表征
        3.5.1 实验目的
        3.5.2 材料与方法
        3.5.2.1 流变学实验
        3.5.2.2 差示扫描量热(DSC)实验
        3.5.3 结果与分析
        3.5.3.1 流变力学性质
        3.5.3.2 热力学性质
    3.6 分子动力学模拟
        3.6.1 实验目的
        3.6.2 材料与方法
        3.6.3 结果与分析
    3.7 抗菌能力测定
        3.7.1 实验目的
        3.7.2 材料与方法
        3.7.2.1 MIC值测定
        3.7.2.2 SEM表征
        3.7.2.3 共聚焦显微成像
        3.7.2.4 KKd-11 水凝胶抑制生物被膜的生长
        3.7.2.5 KKd-11 对成熟生物被膜的破坏
        3.7.3 结果与分析
        3.7.3.1 MIC值测定
        3.7.3.2 荧光染色分析KKd-11 和KK-11 对细菌的作用效果
        3.7.3.3 KKd-11 水凝胶抑制生物被膜的生长
        3.7.3.4 KKd-11 对成熟生物被膜的作用效果
    3.8 KKd-11 水凝胶的蛋白酶降解作用
        3.8.1 实验目的
        3.8.2 材料与方法
        3.8.3 结果与分析
    3.9 KKd-11 对大肠杆菌内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3.9.1 实验目的
        3.9.2 材料与方法
        3.9.2.1 外膜渗透性测定
        3.9.2.2 内膜渗透性测定
        3.9.3 结果与分析
    3.10 抗菌肽的细胞毒性实验
        3.10.1 实验目的
        3.10.2 材料与方法
        3.10.2.1 MTT试验
        3.10.2.2 细胞活性分析实验
        3.10.3 结果与分析
    3.11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0种常见氨基酸名称及简称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PAN基碳纤维发展现状
    1.2 连续拉挤成型工艺
    1.3 拉挤工艺发展现状
        1.3.1 工艺控制
        1.3.2 拉挤工艺国内外现状
    1.4 新型拉挤工艺介绍
        1.4.1 在线编织拉挤成型法
        1.4.2 反应注射拉挤
        1.4.3 曲面拉挤
    1.5 碳纤维拉挤制品应用现状
        1.5.1 电力
        1.5.2 石油
        1.5.3 风力发电
        1.5.4 汽车轻量化
        1.5.5 建筑加固领域
    1.6 拉挤制品生产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1.3 技术路线
    2.2 连续拉挤成型
    2.3 工程应用研究
        2.3.1 连接金具
        2.3.2 辅助配件
        2.3.3 工程化应用评测
    2.4 无损检测研究
        2.4.1 X射线检测
        2.4.2 振动检测
    2.5 测试与表征
        2.5.1 碳纤维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2.5.2 拉挤制品外观
        2.5.3 直径公差及f值
        2.5.4 抗拉强度
        2.5.5 径向耐压性能实验(圆杆)
        2.5.6 玻璃化转变温度
        2.5.7 卷绕
        2.5.8 扭转实验
        2.5.9 线密度
        2.5.10 固化度测试
        2.5.11 热分析
        2.5.12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2.5.13 耐水压性能测试
        2.5.14 碳纤维抽油杆杆冲程损失
        2.5.15 杆体磨损性能评测
第3章 连续稳定拉挤成型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3.1 增强纤维性能对连续拉挤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3.1.1 碳纤维离散性
        3.1.2 摩擦磨损性能
    3.2 树脂性能对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3.2.1 酸酐吸湿
        3.2.2 树脂老化
    3.3 稳定成型工艺研究
        3.3.1 大直径杆体内部裂纹产生和消除
        3.3.2 风电叶片板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研究
        3.3.3 轴向形变
    3.4 加热温度失稳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层功能型复合连续拉挤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4.1 高T_g树脂连续拉挤成型稳定化研究
        4.1.1 树脂固化性能研究
        4.1.2 固化工艺研究
        4.1.3 树脂老化
    4.2 功能复合线缆性能指标
    4.3 多功能复合杆体的结构
    4.4 成型工艺控制及验证
        4.4.1 光纤复合缆
        4.4.2 电信号复合缆
        4.4.3 信号缆耐温性验证
        4.4.4 配套金具
        4.4.5 耐压性能评测
        4.4.6 连续稳定性生产验证
        4.4.7 设备稳定性改进和配套
    4.5 功能型复合线缆的连续生产制备
    4.6 结论
第5章 连续拉挤制品工程化应用配套技术研究
    5.1 拉挤制品连接及握着效果研究
        5.1.1 压接式连接
        5.1.2 楔形金具
        5.1.3 胶接金具
    5.2 工程化应用系统配套
        5.2.1 导向滑轮
        5.2.2 安全保险接头
        5.2.3 自锁防扭接头
        5.2.4 井口悬挂器
        5.2.5 扶正器
    5.3 连续拉挤制品耐磨性研究及防护
    5.4 混杂纤维杆体的工程化应用
        5.4.1 弯曲性能
        5.4.2 拉伸和扭转性能
        5.4.3 混杂纤维界面
    5.5 抽油杆施工作业装备设计和应用
        5.5.1 早期作业装备
        5.5.2 新型高效作业车
    5.6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工程化应用及效果评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连续拉挤制品无损探伤技术研究
    6.1 前言
    6.2 弯曲卷绕法
    6.3 外形尺寸监测
    6.4 X射线检测技术
        6.4.1 显影效果
        6.4.2 表面涂敷显影剂
        6.4.3 树脂改性
        6.4.4 新型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
        6.4.5 红外热成像
    6.5 微振动频谱分析
        6.5.1 振动检测原理
        6.5.2 检测装置
        6.5.3 振动检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奖项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KTX等离子体中的光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核聚变
    1.2 磁约束聚变装置
        1.2.1 托卡马克
        1.2.2 仿星器
        1.2.3 反场箍缩
    1.3 KTX装置
    1.4 等离子体的光谱
    1.5 本论文内容架构
第2章 KTX装置上H_a诊断
    2.1 背景介绍
        2.1.1 等离子体中粒子速度分布
        2.1.2 粒子在热平衡时的状态分布
        2.1.3 等离子体的简化模型
    2.2 H_a辐射
    2.3 H_a诊断系统
        2.3.1 滤光片
        2.3.2 光电二极管
        2.3.3 前置放大器
        2.3.4 黑铝箔膜
    2.4 H_a诊断系统的校准
    2.5 H_a诊断系统的实验布局
    2.6 光反射比例的模拟分析
    2.7 KTX装置上H_a诊断数据
    2.8 中性氢密度的估算
        2.8.1 动量约束
        2.8.2 中性氢的密度与H_a数据的关系
        2.8.3 H_a辐射发射率密度的计算
        2.8.4 KTX上中性氢的密度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KTX装置上的Bolometer诊断
    3.1 背景介绍
    3.2 等离子体中的辐射
        3.2.1 轫致辐射
        3.2.2 复合辐射
        3.2.3 线辐射
        3.2.4 回旋辐射
        3.2.5 等离子体的总辐射功率
    3.3 热辐射探测器的种类
        3.3.1 热电堆
        3.3.2 热释电探测器
        3.3.3 热敏电阻测辐射热计
        3.3.4 半导体箔测辐射热计
        3.3.5 金属箔测辐射热计
        3.3.6 AXUV探测器
        3.3.7 红外相机测辐射热计
    3.4 Bolometer诊断系统
        3.4.1 磁传动系统
        3.4.2 AXUV光电二极管
        3.4.3 前置放大器
        3.4.4 Bolometer系统的校准
    3.5 等离子体总辐射功率的估算
        3.5.1 KTX上等离子体的总辐射功率
    3.6 等离子体辐射功率剖面的模拟[1]
        3.6.1 有限元方法
        3.6.2 解析法
    3.7 KTX等离子体参数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3.7.1 等离子体电流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3.7.2 等离子体环电压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3.7.3 等离子体密度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3.7.4 等离子体温度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3.7.5 等离子体参数与热辐射的定标关系
    3.8 KTX等离子体辐射功率剖面
    3.9 利用等离子体的辐射功率密度计算Z_(eff)
        3.9.1 KTX上等离子体的Z_(eff)的分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KTX装置上的Ion Doppler Spectrometer诊断
    4.1 背景介绍
        4.1.1 自然展宽
        4.1.2 多普勒效应
        4.1.3 斯塔克效应
        4.1.4 塞曼效应
    4.2 多普勒光谱的原理
    4.3 IDS诊断系统
        4.3.1 光收集系统
        4.3.2 MSDD1004i光谱仪
        4.3.3 分光系统
        4.3.4 光谱探测系统
        4.3.5 EMCCD
    4.4 海洋光学微型光谱仪
    4.5 离子谱线的选定
    4.6 IDS诊断系统的校准
    4.7 KTX上IDS光谱实验数据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欧姆加热功率的计算
    A.1 KTX欧姆加热功率
附录B MSDD1004i光谱仪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C 光学移动平台技术指标
附录D 滨松H7260-03型号光电倍增管技术参数
附录E ANDOR DU970P-BVF型EMCCD技术规格
附录F 海洋光学微型光纤光谱仪规格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5)丙烯酸树脂—正十二烷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表征、改性及热能储存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变材料
        1.2.1 有机相变材料
        1.2.2 无机相变材料
        1.2.3 共晶混合物
    1.3 微胶囊化相变材料
        1.3.1 微胶囊化的定义
        1.3.2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1.4 相变微胶囊的应用
        1.4.1 相变微胶囊的主动式应用
        1.4.2 相变微胶囊的被动式应用
    1.5 相变微胶囊改性材料
        1.5.1 石墨烯
        1.5.2 氧化石墨烯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及目的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丙烯酸树脂-十二烷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SMA溶液制备方法
        2.1.4 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
        2.1.5 测试与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形貌分析
        2.2.2 热性能分析
        2.2.3 相变微胶囊囊芯含量及包覆效率
        2.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2.5 热重分析
        2.2.6 相变微胶囊密度表征
        2.2.7 相变微胶囊粒度分布表征
        2.2.8 乳化剂含量对相变微胶囊形貌的影响
        2.2.9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稳定性测试
    2.3 结论
第三章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石墨烯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3.1.4 氧化石墨烯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3.1.5 测试与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分散性实验分析
        3.2.2 物相分析
        3.2.3 形貌分析
        3.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2.5 热性能分析
        3.2.6 热重-差热分析
        3.2.7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含量对相变微胶囊形貌的影响
        3.2.8 机械强度分析
        3.2.9 相变微胶囊不同温度下的宏观形貌
        3.2.10 蓄热调温特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相变材料的定型复合建材性能表征及储能调温特性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含正十二烷醇相变微胶囊制备
        4.1.4 纯水泥建材制备流程
        4.1.5 含相变微胶囊水泥基复合建材制备流程
        4.1.6 直接添加法制备含相变材料水泥基复合建材制备流程
        4.1.7 测试与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相变复合建材养护过程分析
        4.2.2 各复合建材试块热负载能力分析
        4.2.3 相变复合建材热重-差热分析
        4.2.4 相变复合建材力学性能测试
        4.2.5 相变复合建材密度测试
        4.2.6 相变复合建材控温调温性能分析
        4.2.7 相变复合建材热循环测试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6)低吸收红外薄膜制备及其环境稳定性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低吸收红外薄膜的应用及研究背景
    1.2 红外薄膜制备技术
        1.2.1 基板材料选取和清洗工艺
        1.2.2 薄膜材料的选取
        1.2.3 薄膜制备方法
        1.2.4 工艺参数的确定
    1.3 薄膜吸收检测技术
        1.3.1 分光光度计法
        1.3.2 激光量热法
        1.3.3 光热法
    1.4 红外薄膜的水吸收
        1.4.1 红外薄膜水吸收分析方法
        1.4.2 减少红外薄膜水吸收的方法
    1.5 低吸收红外薄膜国内外发展现状
        1.5.1 低吸收红外激光薄膜
        1.5.2 红外增透膜及其环境稳定性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低吸收薄膜的设计理论
    2.1 光学薄膜的光学特性计算方法
    2.2 用势透射率分析光学薄膜的吸收
    2.3 高反射膜的吸收
    2.4 增透膜的吸收
    2.5 窄带滤光片的吸收
    2.6 薄膜消光系数的精确测量
        2.6.1 三种膜系结构的高反射膜的吸收
        2.6.2 基于高反射膜吸收确定薄膜的消光系数
        2.6.3 消光系数测量结果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氟化镱薄膜的折射率测量与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3.1 薄膜光学常数的主要测量方法
        3.1.1 椭圆偏振法
        3.1.2 全光谱拟合法
        3.1.3 两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3.2 包裹在薄膜内层氟化镱薄膜的红外折射率
        3.2.1 基底的折射率
        3.2.2 硫化锌薄膜的折射率
        3.2.3 包裹在膜层内的氟化镱薄膜的折射率
    3.3 基板温度对氟化镱薄膜性能的影响
        3.3.1 基板温度对氟化镱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3.3.2 基板温度对氟化镱薄膜应力的影响
        3.3.3 基板温度对氟化镱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
        3.3.4 基板温度对氟化镱薄膜粗糙度的影响
        3.3.5 基板温度对氟化镱薄膜散射的影响
    3.4 APS离子源偏置电压对氟化镱薄膜性能的影响
        3.4.1 偏置电压对氟化镱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3.4.2 偏置电压对氟化镱薄膜应力的影响
        3.4.3 偏置电压对氟化镱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
        3.4.4 偏置电压对氟化镱薄膜粗糙度的影响
        3.4.5 偏置电压对氟化镱薄膜散射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缺陷密度红外薄膜制备工艺
    4.1 薄膜缺陷的观测与表征
    4.2 制备工艺对薄膜缺陷的影响
        4.2.1 沉积速率对薄膜缺陷的影响
        4.2.2 基板温度对薄膜缺陷的影响
        4.2.3 沉积方式对薄膜缺陷的影响
    4.3 多层薄膜的缺陷
        4.3.1 不同工艺沉积多层膜的缺陷比较
        4.3.2 不同工艺沉积多层膜的吸收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保护层技术改善红外薄膜环境稳定性
    5.1 氟化镱薄膜的水吸收分析
    5.2 硫化锌保护层技术
        5.2.1 不同厚度硫化锌保护层对水汽的保护作用
        5.2.2 硫化锌保护层的环境稳定性
    5.3 氧化铪保护层技术
        5.3.1 不同厚度氧化铪保护层对水汽的保护作用
        5.3.2 氧化铪保护层的环境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吸收红外薄膜的研制
    6.1 低吸收中波红外反射镜的研制
        6.1.1 膜系优化设计与分析
        6.1.2 膜系制备与测试结果
    6.2 六波长硫化锌窗口膜系的研制
        6.2.1 膜系优化设计与分析
        6.2.2 膜层厚度校正
        6.2.3 膜系制备与测试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环境卫生指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评价医院环境微生态方法的建立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基于PM2.5、实时定量PCR、ATP和微生物培养对医院病房空气环境复杂性分析以及评估指标优化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研究地点
        2.材料
        2.1 试剂
        2.2 仪器
        3.实验方法
        3.1 PM2.5及PM10 检测
        3.2 细菌培养及粉尘样本采集
        3.3 实时定量PCR
        3.4 ATP生物荧光检测
        3.5 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各环境指标检测结果
        2.实时定量PCR
        3.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细菌及真菌生物量估计
        4.各环境指标相关性分析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Real-time PCR及 MALDI-TOF MS的方法对医院环境微生态评估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研究地点
        2.材料
        2.1 试剂
        2.2 仪器
        3.实验方法
        3.1 MALDI-TOF MS鉴定细菌
        3.2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
        3.3 计算公式
        3.4 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空气微生物浓度
        2.真菌生物量评估
        3.微生态比例评估
        4.细菌分类鉴定
        5.主导菌分析
        6.不同菌属及菌种的比较
        7.ICU环境评估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环境PM2.5与常见细菌感染易感性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 样本来源
        2.材料
        2.1 仪器
        3.实验方法
        3.1 PM2.5 检测
        3.2 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样本基本情况
        2.PM2.5 与三种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关系
        3.PM2.5 与四种常见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关系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第四章 抗生素用量与细菌耐药宽度及耐药率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 样本来源
        2.材料
        2.1 试剂
        2.2 仪器
        3.实验方法
        3.1 菌株鉴定方法
        3.2 药物敏感试验
        3.3 细菌生物膜形成
        3.4 患者的耐药宽度的计算
        3.5 各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的计算
        3.6 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样本基本情况
        2.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情况分析
        3.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与耐药宽度的相关性
        4.细菌耐药宽度与所用抗生素的关系
        5.革兰阴性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分析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工作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8)光学窗口及泡沫材料的高温光谱辐射性质的实验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半透明材料热辐射物性的特点
    1.3 表观热辐射特性的实验研究现状
        1.3.1 透射法
        1.3.2 反射法
        1.3.3 发射法
        1.3.4 透射、反射、发射组合法
        1.3.5 辐射-导热耦合法
        1.3.6 高温热辐射实验的关键问题
    1.4 表观热辐射特性的预测研究现状
    1.5 热辐射反问题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窗口及泡沫材料的高温透射和反射特性的测量方法
    2.1 双向透射比和反射比的测量原理
    2.2 试件透射/反射比与介质辐射性质的关系
        2.2.1 纯吸收性平板的透射比和反射比
        2.2.2 吸收散射性平板的透射比和反射比
    2.3 多厚度测量法
        2.3.1 光学窗口材料的多厚度测量法
        2.3.2 泡沫材料的多厚度测量法
    2.4 叠层界面测量法
    2.5 多维几何效应测量法
        2.5.1 圆柱型试件的多维几何效应分析
        2.5.2 圆球型试件的多维几何效应分析
        2.5.3 圆锥型试件的多维几何效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温连续光谱透射和反射特性的测量装置
    3.1 试件的加热控温系统及温度特性
        3.1.1 加热室的设计
        3.1.2 加热室的温度特性
        3.1.3 加热室的黑腔效应
    3.2 试件姿态调整系统
    3.3 光谱及光谱调制探测系统
        3.3.1 干涉调频分光系统
        3.3.2 光谱检测原理
    3.4 高温透射与反射测量的检测信号分析模型
    3.5 提高信噪比的方法
        3.5.1 抑制杂散光
        3.5.2 多次扫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窗口及泡沫材料的光谱透射和反射特性测量及不确定度分析
    4.1 实验系统的校准
    4.2 红外窗口的光谱透射和反射特性
        4.2.1 熔融SiO_2 窗口
        4.2.2 Al_2O_3 单晶窗口
    4.3 Al_2O_3 泡沫的光谱透射和反射特性
    4.4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4.4.1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模型
        4.4.2 透射和反射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窗口及泡沫材料的介质热辐射参数的反演辨识
    5.1 MCRT法计算程序的检验
    5.2 基于透射和反射特性测量数据的介质辐射物性反演方法
        5.2.1 介质热辐射物性的反演模型
        5.2.2 实验的透射和反射特性的理论预测
        5.2.3 反问题的灵敏度分析
    5.3 反演辨识算法
    5.4 窗口及泡沫材料的介质热辐射参数
        5.4.1 SiO_2 窗口的介质热辐射物性
        5.4.2 Al_2O_3 窗口的介质热辐射物性
        5.4.3 Al_2O_3 泡沫的介质热辐射物性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蒙特卡洛光线跟踪(MCRT)方法的概率模型
附录B 半透明界面的反射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C/SiC及其改性复合材料在等离子风洞中的烧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主要创新与贡献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热防护系统材料的发展
    1.3 C/SiC热防护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1.3.1 CVI法制备C/SiC
        1.3.2 PIP法制备C/SiC
        1.3.3 RMI法制备C/SiC
    1.4 C/SiC热防护材料的改性
    1.5 模拟热防护材料服役环境的方法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的制备与分析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材料的制备
        2.2.1 碳纤维
        2.2.2 三维针刺C/SiC复合材料多孔预制体
    2.3 实验原料
    2.4 实验设备
        2.4.1 真空压力浸渍装置
        2.4.2 高温真空管式炉
        2.4.3 反应熔体渗透炉
    2.5 测试分析方法
        2.5.1 材料的体积密度及开气孔率
        2.5.2 微观组织结构及相成分分析
        2.5.3 热扩散系数测试
    2.6 高频等离子体风洞
        2.6.1 高频等离子体风洞组成
        2.6.2 高频等离子体风洞烧蚀状态的测定
        2.6.3 等离子体风洞烧蚀量的测定
第3章 CVI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在等离子风洞中的烧蚀
    3.1 引言
    3.2 试样的烧蚀
        3.2.1 试样的制备
        3.2.2 烧蚀结果
    3.3 CVI法制备C/SiC试样烧蚀分析
        3.3.1 CVI法制备C/SiC试样在低状态下的烧蚀
        3.3.2 CVI法制备C/SiC试样在高状态下的烧蚀
    3.4 C/SiC试样烧蚀机理分析
        3.4.1 C/SiC试样在低状态下的烧蚀机理
        3.4.2 C/SiC试样在高状态下的烧蚀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制备方法对C/SiC材料烧蚀的影响
    4.1 引言
    4.2 CVI制备C/SiC表面SiC消耗速率与烧蚀机理转变点
    4.3 RMI法制备C/SiC试样烧蚀机理
        4.3.1 RMI法制备C/SiC试样烧蚀结果
        4.3.2 RMI法制备C/SiC材料烧蚀表面分析
        4.3.3 RMI法制备C/SiC材料烧蚀截面分析
    4.4 不同制备方法对C/SiC材料烧蚀的影响
        4.4.1 不同制备方法对C/SiC试样表面稳态温度的影响
        4.4.2 不同制备方法对C/SiC试样SiC消耗速度的影响
        4.4.3 不同制备方法对C/SiC试样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高温陶瓷改性C/SiC在等离子风洞中的烧蚀
    5.1 引言
    5.2 C/SiC-ZrB_2-ZrC试样的烧蚀
        5.2.2 烧蚀结果
        5.2.3 C/SiC-ZrB_2-ZrC试样在低状态下的烧蚀
        5.2.4 C/SiC-ZrB_2-ZrC试样在高状态下的烧蚀
        5.2.5 C/SiC-ZrB_2-ZrC试样在低状态下的烧蚀机理
        5.2.6 C/SiC-ZrB_2-ZrC试样在高状态下的烧蚀机理
        5.2.7 C/SiC-ZrB_2-ZrC由低状态向高状态的烧蚀机理转变
    5.3 La2O3 改性C/SiC-ZrC复合材料烧蚀
    5.4 HfC改性C/SiC复合材料烧蚀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C/SiC及 C/SiC-ZrB_2-ZrC的原子氧氧化行为
    6.1 引言
    6.2 C/SiC材料的原子氧氧化
    6.3 C/SiC-ZrB_2-ZrC材料的原子氧氧化
        6.3.1 C/SiC-ZrB_2-ZrC材料氧化层结构
        6.3.2 C/SiC-ZrB_2-ZrC材料氧化层厚度演变
    6.4 C/SiC和 C/SiC-ZrB_2-ZrC原子氧氧化行为对比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情况
致谢

(10)低熔点液态合金激活铝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铝合金水解制氢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铝合金水解制氢原理
    1.3 铝合金水解制氢方法
        1.3.1 湿切割、湿研磨法
        1.3.2 机械球磨法
        1.3.3 低熔点金属合金化法
        1.3.4 高温液态铝与水蒸汽反应
    1.4 铝合金活化及水解制氢机理
        1.4.1 溶解-再沉积机理
        1.4.2 第二相优先溶解机理
        1.4.3 微型腐蚀电池原理
        1.4.4 其它机理
    1.5 铝合金铸锭水解制氢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铝合金铸锭的成分设计
    2.3 铝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
    2.4 铝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试验及相关性能参数
    2.5 铝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机理研究
        2.5.1 X射线衍射分析
        2.5.2 显微观组织观察与微区成分分析
        2.5.3 铝合金铸锭的热分析
3 低熔点液态合金激活铝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1 引言
    3.2 低熔点液态合金激活Al85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2.1 二元液态合金激活Al85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2.2 三元液态合金激活Al85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2.3 多元液态合金激活Al85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3 低熔点液态合金激活Al90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3.1 二元液态合金激活Al90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3.2 三元液态合金激活Al90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3.3 多元液态合金激活Al90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4 低熔点液态合金激活Al95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4.1 三元液态合金激活Al95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4.2 多元液态合金激活Al95wt.%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
    3.5 本章小结
4 液态合金激活铝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液态合金含量对铝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2.1 Ga_(68.5)In_(21.5)Sn_(10)合金含量对铝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2.2 Ga_(62)In_(25)Sn_(13)合金含量对铝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2.3 Ga_(60)In_(25)Sn_(10)Zn_5合金含量对铝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3 水温对铝合金铸锭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3.1 水温对Al85wt.%-Ga_(68.5)In_(21.5)Sn_(10)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3.2 水温对Al85wt.%-Ga_(62)In_(25)Sn_(13)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3.3 水温对Al85wt.%-Ga_(60)In_(25)Sn_(10)Zn_5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4 水质对铝合金铸锭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4.1 水质对Al85wt.%-Ga_(68.5)In_(21.5)Sn_(10)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4.2 水质对Al85wt.%-Ga_(62)In_(25)Sn_(13)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4.3 水质对Al85wt.%-Ga_(60)In_(25)Sn_(10)Zn_5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5 水含量对铝合金铸锭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5.1 水含量对Al85wt.%-Ga_(68.5)In_(21.5)Sn_(10)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5.2 水含量对Al85wt.%-Ga_(62)In_(25)Sn_(13)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5.3 水含量对Al85wt.%-Ga_(60)In_(25)Sn_(10)Zn_5合金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4.6 铝合金铸锭水解制氢性能的优化
    4.7 本章小结
5 液态合金激活铝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铝合金铸锭的显微组织及微区成分分析
        5.2.1 Al85wt.%-Ga_(68.5)In_(21.5)Sn_(10)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微区成分分析
        5.2.2 Al85wt.%-Ga_(62)In_(25)Sn_(13)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微区成分分析
        5.2.3 Al85wt.%-Ga_(60)In_(25)Sn_(10)Zn_5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微区成分分析
    5.3 铝合金铸锭及其水解产物的XRD分析
        5.3.1 铝合金铸锭的XRD分析
        5.3.2 铝合金铸锭水解产物的XRD分析
    5.4 液态合金激活铝合金铸锭的DSC析
        5.4.1 Al85wt.%-Ga_(68.5)In_(21.5)Sn_(10)合金的DSC分析
        5.4.2 Al85wt.%-Ga_(62)In_(25)Sn_(13)合金的DSC分析
        5.4.3 Al85wt.%-Ga_(60)In_(25)Sn_(10)Zn_5合金的DSC分析
    5.5 铝合金水解制氢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敏感1000倍的量热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宁地区绿色屋顶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应用研究[D]. 王浩. 广西大学, 2021(12)
  • [2]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郭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D]. 王永伟. 山东大学, 2020(04)
  • [4]KTX等离子体中的光学诊断[D]. 朱军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5]丙烯酸树脂—正十二烷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表征、改性及热能储存特性[D]. 李洋.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6]低吸收红外薄膜制备及其环境稳定性可靠性研究[D]. 张殷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19(08)
  • [7]基于环境卫生指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评价医院环境微生态方法的建立和临床意义[D]. 邵玲.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8]光学窗口及泡沫材料的高温光谱辐射性质的实验测量研究[D]. 张顺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9]C/SiC及其改性复合材料在等离子风洞中的烧蚀行为研究[D]. 罗磊.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10]低熔点液态合金激活铝合金铸锭的水解制氢性能研究[D]. 汤忠毅.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1000 倍灵敏的热量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