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人口快速增长和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西宁市人口快速增长和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西宁市人口过快增长与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论文文献综述)

陈恒西,曹志林[1](1993)在《西宁市人口过快增长与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文中研究指明 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江泽民同志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农业形势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党把经济搞上去,首先要下功夫加强农业这个基础,重视粮食生产,同时要因地制宜搞好多种经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农业的基础,而粮食的生产又离

冯艳[2](2015)在《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已将其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贫困、污染、人口)之首,因此,如何反贫困也就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难题。然而,直至今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没有能完全彻底地解决这一难题。中国虽然经过长期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已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失衡,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还在逐渐拉大且日益严重,致使彻底消除贫困任务仍然还十分艰巨,它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滋生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消除贫困仍然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加速人们摆脱贫困,为了实现精准扶贫,消除区域发展差距,使人们真正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本文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级、市、县级的区域贫困度的测度、识别,并对区域致贫因素及反贫困战略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区域贫困问题是贫困研究领域中的一全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它可以丰富贫困研究理论,扩大人们对消除贫困研究的视角,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实践上,该课题研究对分析致贫因素,寻找化解贫困直至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我国“四个全面”和对世界承诺的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和理论基础。内容主要有:绪论,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国内外关于区域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区域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发展理论流派与区域发展的阶段理论,贫困和区域贫困的内涵,区域贫困测度方法及区域贫困识别标准等。第二部分是中国区域贫困度识别、测算及贫困区域的空间分布。主要内容有:根据贫困发生率测算方法,测算区域的贫困程度,并根据测算的结果建立区域贫困识别的标准,从贫困深度(收入缺口)和贫困广度(贫困发生率)两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域(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度,并基于地区年人均收入水平对380个地市级区域(333个地级行政区域和47个县级市和自治州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对省、地市级区域的类型(极度贫困、相对贫困、一般区域、相对富裕、富裕)进行了识别,描绘这些区域在中国版图上的空间地理分布。第三部分是贫困区域致贫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有:通过所建立的省级区域贫困发生率与区域致贫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区域贫困与区域自然禀赋(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化程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经济与产业结构、财政收入、投资规模、消费水平、经济外向度)、区域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劳动适龄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教育经费投入)、区域财政与金融发展(财政在社会保障及扶贫专项的投资和经融机构的规模、结构及效率)、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里程数、电话普及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乡低保率、医院人均床位数)等的关系对区域贫困广度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这5个分组要素综合成5个代表性指标分析其和区域贫困广度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中国反贫困政策及其成效分析。主要内容有:对于我国所实施过的和正在实施的反贫困政策及其所产生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条件改善等效果进行分析,找出这些政策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区域反贫困路径的选择提供政策依据。第五部分是中国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根据第三和第四部分对我国贫困问题的分析,重点讨论在新形势和新阶段下制定反贫困战略目标以及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贫困区域反贫困的路径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从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看,尽管如何界定贫困及区域贫困还存在各不同认识,但收入水平与贫困线下贫困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即贫困发生率仍然是绝大多数界定区域贫困内涵的根本,因此,以此为根据对区域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其科学合理性;按照我国所确定的贫困标准,通过本文所构建的区域贫困度测度算法,结合区域贫困发生率和收入缺口,对我国2013年31个省域(台湾、香港和澳门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和380个地市级(333个地级市和47个县级市及自治州)城乡一体的区域贫困度测算识别分析发现,我国仍然有很多省域处于相对贫困或贫困区域水平之下。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确定的贫困标准,情况还要严重。(习近平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讲话中曾指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尚有2亿人口处于贫困水平下)。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在逐渐拉大,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导致区域贫困的因素十分复杂,实证分析表明,贫困区域致贫因素与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禀赋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或体制和政策缺失等众多种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其全部或部分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部分贫困区域的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通过内部驱动使其彻底摆脱贫困状态,必须通过外部作用加以解决;虽然,1994年,我国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2001年又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正在执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建立了农村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攻破了贫困的第一道封锁线,进入扶贫开发的攻坚阶段。但通过对这些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效果分析发现,在制订和落实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需要化解的问题;因此,制定基于贫困程度与贫困类型的差别化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政策,摆脱完全靠政府投入,着力发挥贫困区域内部优势,协调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帮扶力度,大力促进社会化参与程度是区域反贫困路径的根本选择。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区域贫困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以区域为研究单位,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给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区域贫困测度、识别的标准、模型和方法,并对我国省、地市级和部分县乡镇的区域贫困度进行了测算分析,描绘出了它们的空间地理分布;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贫困区域致贫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区域反贫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国所实施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找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的贫困程度和类型,提出了差别化的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政策和路径选择。

王开泳,李苑溪,丁俊,陈妤凡[3](2017)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需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底,我国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势必对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增长态势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的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在采用队列元素法预测全面放开二孩后我国总人口及各省(市、自治区)人口的基础上,运用城乡人口比增长法预测未来城镇化水平,本文依据这两种预测结果系统探讨人口政策变动对我国资源消费、环境污染的定量预测和具体影响。假定未来的人均资源环境消耗量保持现状不变,按照预测的未来人口总量和增量,得出人口增长对我国资源环境的需求变动。通过计算新增的资源环境需求量,对比需求总量与我国的资源环境供给能力,进一步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压力大小。研究发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我国的粮食、生活用能源、生活用水、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和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均逐年递增,但变化速率有所差异。为满足未来人口增长所产生的需求,粮食和能源的自给率明显降低,未来将需要更多地依赖进口。全国的供水能力和保障水平急需提高,其中北京、河南、江苏、青海、四川的现状供水能力与未来生活用水需求差距较大。各省建设用地需求差异明显,吉林、湖北、山东、四川、江苏、湖南、新疆、广东、黑龙江、贵州等省市的城市建设用地新增需求量将快速释放,但已有的建设用地储备无法满足预测需求。生活污染物的治理压力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能力应该继续加强。

朱崇琳[4](2007)在《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文中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境安全的战略举措。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切入点,也是贯穿于西部大开发这一长期历史过程始终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概念和发展战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联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关键的一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复杂的巨系统,具有明显的自组织性和非线性特征,因此用一般的线性方法去研究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功能、目标与特征;揭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运行动力;结合系统分析对广为接受的布伦特兰夫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进行了剖析;严格界定了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其表现,按照一定的科学原则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在详细介绍和探讨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青海省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套基于多个子系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即把可持续发展分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子系统,分别设计出相应的评估指标,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经济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对1990年至2005年间的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关于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崔京浩[5](2004)在《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三部分,Ⅰ地下工程,指出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讨论了地下贮库,地下交通及地下工程的若干典型问题;Ⅱ燃气爆炸,讨论了灾害的严重性、燃爆的机理、燃爆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燃爆的安全性评估等问题;Ⅲ生物力学,讨论了骨骼与脊柱的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

严维青,段继业,孙发平[6](2004)在《青海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认清青海人口形势是研究青海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建设青海小康社会,实现青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前提。本文拟针对青海人口的现状,通过与全国人口形势的比较,分析青海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吕振豫[7](2017)在《黄河上游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性气候变化结合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流域水循环特征产生空前的转变,径流、泥沙量及其时空分布发生剧烈波动。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近几十年来,流域径流、泥沙量表现出显着减少趋势,如何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泥沙变化的作用和贡献,定量化区分其影响大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题。基于此,本文以靖远县以上黄河上游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34个气象站点和兰州水文站1957~2010年实测气象-水文要素数据为支撑,结合研究区土壤类型及4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深入调研,系统分析了过去50年中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发展演变情况,并对其未来变化特征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构建了研究区特有SWAT模型,以此为支撑,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展开系统讨论和研究,旨在量化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大小;同时,预测研究区未来不同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设计情境下,水沙过程的发展演变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实测期内研究区年均降水量呈不显着增加趋势;年内变化,1~6月(4月除外)呈增加趋势,7~11月(10月除外)呈减少趋势,12月无明显变化。降水变化空间分布,实测期研究区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呈递增态势,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则由西北向东南逐步递减,由正转负。突变检验,研究区降水变化在1992年发生突变,突变点前后降水量多年均值不显着减小。周期性检验,降水变化存在4~7a和30a以上两个时间尺度周期震荡。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实测期呈阶梯式上升趋势,显着性水平超过99%。其中,最高气温变化于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点前后多年均值显着增加;最低气温变化突变点同样发生在1997年。周期性检验,实测期研究区最高气温存在4~7a、10~20a和30a以上3个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最低气温存在8~15a和23~30a两个时间尺度。2、研究区土地利用以草地、林地、耕地和裸地为主。1990~2000年,湿地面积增幅最大,草地大面积减少;2000~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幅最为剧烈,转入转出量达31817.9km2。城镇等居民用地大幅增加,草地大量转出;2005~2014年,裸地面积大幅减少,主要转化为草地;整个统计期(1990~2014年),裸地面积大量减少,转化为草地,耕地减少转化为林地。空间变化,整个统计期研究区除西南部存在裸地向草地转化的集中区,中上部及南部部分子流域有少许草地向裸地的转化,其余区域无明显土地转移转化。土地利用年变化率2000~2005年期间达最大值,约为1.26%。3、实测期研究区天然径流多年均值为307.18×108m3,主要集中在5~10月份;输沙量多年均值达0.61×108t,基本集中在7、8月份。整个实测期,径流和输沙量均呈显着减少趋势。M-K检验结果,径流变化分别在1982和1997年发生突变,输沙量变化突变点则位于1968年。通过划分基准期,量化识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径流和输沙量变化的影响大小,结果显示:气象因素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48.61%,人类活动贡献值为51.39%;降水变化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约为16.84%,人类活动影响占83.16%。4、研究区气候变化的未来预测,三种排放情景各预测期降水量多年均值除A1B情境2025s较实测期偏少外,其余均高于实测期。其中,A2情境增幅最大,截止到2085s,降水量多年均值较实测期增加约19.4%。降水变化量空间分布,A1B情境自研究区西南向东北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A2情境自西北向东南先增加后减少;B1情境则基本自研究区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增加。最高、最低气温预估结果,相对于实测期,三种排放情景各预测期基本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A2>A1B>B1。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因排放情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存在较大的季节性特征。5、SWAT模拟结果显示,模拟径流、输沙量过程相对于实测值,R2均在0.7以上,NSE除验证期年尺度较小外,其余均在0.5以上,达到满意效果。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A1B排放情境径流量多年均值相对于基准期减小6.67%,输沙量减小约18.75%;A2排放情境,截止到2090s,径流量多年均值增加约7.54%,输沙量增加13.56%;B1排放情境,径流和输沙量各时段模拟值相对于实测期呈减小趋势。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各设计情境模拟径流和输沙量多年均值均小于基准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各组合情境下,研究区径流和输沙量多年均值相对于基准期整体减小。其中L2-B1减幅最大。

郭连云[8](2017)在《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文中认为青海藏区是青海省的一个特殊区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目前,青海藏区主要世代居住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青海藏区的宗教环境处于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五大宗教并存的宗教基本格局之中。基于在这样的研究场域中,本文从民族宗教的视野下梳理分析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然后破解这些因素障碍及其难题,从而提出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有效建议与路径。青海藏区与西藏在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地理并镶嵌着历史的联系。青海藏区社会的稳定在青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将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透彻并解决好,那么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将必定带动青藏地区乃至整个藏区社会的良性发展趋势。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历史记载中,青海藏区总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段篇章。中国藏区以西藏为中心,青海藏区可以说就是通往这个藏地中心的重要过渡地带。为了客观真实、系统深入的理解和研究。由此,将本文呈现的逻辑理路规整如下:本文包括绪论共计9章。绪论部分,首先将社会稳定的基本概念做了阐释,并将国内外关于中国藏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研究方向,研究层次,研究特点。然后,提出了本文在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上的创新点及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最终,锁定了本文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构建了框架结构,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第1章,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历史演变。青藏高原民族宗教文明的生成演变以及历代王朝国家控制与国家治理层面上论述了民族、宗教对青海藏区社会发展的影响。第2章,首先阐述了当前青海藏区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并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稳定的思想中探求社会稳定的理论,由此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治理青海藏区的基本经验。第3章,这一章主要梳理了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多方面因素,并且对这些多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必要的分析。第(4-6)章,从民族宗教、分裂主义、经济发展这三个主要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上,每个因素各安排一章,对各个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第4章,本章梳理并分析,一是青海藏区面临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它们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二是民族宗教文化以及涵化因素对本区域的影响。三是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就青海藏区多元文化与本区域民族、宗教之间的互动影响为观测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如本区域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情况、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状况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影响社会稳定的效果。第5章,首先陈述分裂主义的定义并明确提出分裂主义的本质,了解其活动手段及其危害性。阐述了青海藏区分裂主义对其社会稳定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和分析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并不是民族宗教问题。第6章,论述了有限的自然客观因素与经济发展滞后是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客观因素。分别以青海藏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与藏区的重要区域三江源生态移民区为个案探索分析了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表现出来的贫困落后的凸出特征进行了分析。(7—8)章,分别从民族宗教维度与经济视角下各安排一章,提出了促进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对策及其建议。第7章,首先高度概括总结了民族宗教领域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多方面问题,然后就其问题一是提出了当前藏区维护稳定的工作应当由应急状态向常态机制转变的建议,二是提出了民族宗教的法制保障机制促进藏区稳定的建议,三是民族教育战略促进藏区社会长远发展的建议。第8章,从经济视角下,阐明了青海藏区农牧民主体在工业化优先战略中受到惠及,并提出农牧民就业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青海藏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度缺陷问题,就上述问题详细地提出了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建议及其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建议。本文从民族宗教视野下,融入了“社会稳定、和谐思想”的理念,理论研究与个案支持相结合,以青海藏区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互动为切入点,围绕政权建设过程中民族宗教以及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稳定发展关系这一重点,结合青海藏区宗教信仰的基本格局现状,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从表象到本质的双重层面去阐释对所谓的“适应文化”的改变进行必要的反思性梳理,即信仰和价值理念在青海藏区民族宗教系统的生成演化中与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呈现出来的内在规律。本文遵循从历史到现实,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由发现并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这一逻辑思路展开论述。一是争取在青海藏区的民族宗教与本区域社会稳定的关系类型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二是争取在青海藏区的空间研究场域中,宗教在此区域中的传播规律研究中有所创新。目前,青海藏区世居的主要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如何解构其特征,对于构建青海藏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贾雁岭[9](2016)在《房地产税与城市扩张》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快速地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大量城市占地面积增长过快的现象,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如何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促进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值得当下我们深度关注和思考。而房地产税具有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并抑制城市过度扩张的功能,但其在我国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此为研究导向,对房地产税和城市扩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详实地探讨,希望能对房地产税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实践提供支撑和参考。本文首先梳理了房地产税和城市扩张的相关文献,比较分析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房地产税的差异,同时对我国城市空间规模扩张的特征和效率进行描述。其次,基于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房地产税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然后,通过构建反映房地产税对城市扩张影响的总效应、建筑物效应和居住面积效应指标,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解释了我国房地产税为何没有发挥抑制城市扩张的作用。最后,以重庆市和上海市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改革为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分析了房产税试点改革对城市扩张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相关结论如下:第一,以城市建成区面积为表征的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特大城市扩张的速度更快。通过计算城市首位度指数、Zipf指数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发现这种快速的扩张使城市间的不平衡在不断加剧。同时,城市扩张的效率较低,存在背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风险,这在西部城市尤为明显。第二,除既定的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城市交通设施便利性和财政分权等促进了城市扩张外,土地出让金对城市扩张的正面作用也较为明显,而房地产税对城市扩张的抑制作用并不显着。然而,不同环节的房地产税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持有环节的房地产税有利于抑制城市扩张,流转环节的影响则不然。同时,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城市扩张也存在着差异化的影响。第三,房地产税的建筑物效应显着为负,居住面积效应显着为正,两者的系数的绝对值较为接近,其综合作用解释了房地产税难以抑制城市扩张,这可能与目前我国重流转轻持有的房地产税相关。第四,重庆市房产税试点改革显着地抑制了城市扩张,其作用机制除了房地产税的居住面积效应之外,可能和重庆市特殊的房产税优惠政策相关。重庆市对100平米以下的新购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采取免税的政策,这促使消费者为避免承担过多的税负而偏好中小型住宅。

吴文恒[10](2007)在《基于消费水平的中国人口对资源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消费是人口作用于资源环境的最终目标,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反映了人口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强度大小。从消费水平的视角开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以中国为研究对象,论文基于人均消费性支出和相关系列统计数据,借助单位人的概念、构建的消费模型以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分别研究1957~2005年人口数量增长与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的影响,1957~2005年城乡两个不同消费群体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时间变化及相对状况,2005年31个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1985年以来不同消费结构的资源环境影响,并比较2005年上海、河南及甘肃区域消费结构差异的影响状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1985~2005年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研究不同消费水平情景的资源环境利用状况,并探讨消费政策的选择。得到以下基本结果和认识:(1)1957~2005年,人口数量呈抛物线式增加,增幅日趋缓和;消费水平呈三次函数型提高,提高幅度日益加大。1980年以前,人口数量增长是资源环境压力的主导因素;1980年以来,消费水平提高是资源环境压力的主导因素。消费水平提高(而人口数量不变)对资源环境压力的贡献率经历了先降低、后上升,并且1980年以后稳定在45%左右的变化过程;人口数量增长(而消费水平不变)对资源环境压力的贡献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并且一直减至2005年8.22%的变化过程。(2)1957~2005年,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强度分别由1957年1.064个单位人和0.343个单位人增加到2005年6.63个单位人和2.347个单位人;1个城镇居民的影响强度平均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影响强度。2005年农村居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强度基本相当于1986年城镇居民影响强度。195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资源环境影响总量为1.0588×108单位人,2005年为37.2691×108单位人,增加了34.2倍;同期农村居民的由1.8752×108单位人整体上增加到2005年17.4962×108单位人,增加了8.33倍。1957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36.09%,农村居民的占63.91%;至1965年,前者比重降到34.37%,后者则上升到整个时段内比重的最大值65.63%;之后,前者对资源环境影响量不断增加到2005年68.05%,而后者的则不断下降到2005年的31.95%。两者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在1993~1996年间基本持平。(3)2005年,中国省(区)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强度可以分为4类地区,多数处于单位人水平。北京和上海人口消费水平最高,人均资源环境影响强度相当于甘肃为单位人的2倍,基本是资源的净流入地;浙江和广东人均影响强度介于1.5~2.0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次影响区;江苏、重庆、福建和天津人均影响强度介于1.0~1.5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第三层次影响区;其余23个省(区)人均影响强度大体在1.0个单位人左右,基本处于同一层次。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较大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也就是说,中国的资源主要是由西向东、由(东)北向南流动,而环境负载却为广大群体分担并有可能由东向西反向加重。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导致的消费水平差异,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对等,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总量的不一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适宜阈值范围的差别应是资源环境压力不平衡的主导原因。2005年,中国省(区)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总量大致分为4类地区,差异明显。广东人口众多且消费水平高,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占全国的10.627%;河北、湖南、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及山东,人口消费水平均高于1个单位人,对资源环境平均影响总量为5.74%;内蒙古、吉林、甘肃等17个省(区)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对资源环境平均影响总量占2.676%;天津、新疆、青海、宁夏、海南及西藏,人口总量和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小,平均仅为0.616%。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较大的省(区)多位于东中部地区,广大的西部省(区)仍是资源环境消费或终端压力的弱影响地区。影响总量较大和较小的省(区)少,而影响总量位居中间的省(区)多。(4)1985年以来,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对资源环境由原来以衣、食消费为主的较小影响已转向教育文化娱乐、行、住消费等多方面为主的较大影响。农村居民早期主要从食品、居住、衣着消费等方面影响资源环境,而现今主要从食品、居住、教育文化娱乐、交通和通讯等方面影响资源环境;结构上有一定变化并趋向多样化发展,但从中看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变化不明显。2005年,上海、河南与甘肃三地城镇居民均表现出了对教育文化娱乐、居住、交通和通信的高消费趋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都较重,而上海更为强烈。上海农村居民主要从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消费方面影响资源环境,程度较重;河南、甘肃农村居民主要从食品、居住、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方面影响资源环境,程度较轻。(5)1985~2005年,人口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后期稍有回落,1998年其指数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8027;资源环境综合状况波动下降,其指数由1985年0.5425一直降到2005年-0.1059;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由极度失调趋向初级协调,后又转向极度失调;1994年协调发展度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6199,但当年我国人均GDP仅有4044元(当年价),与全面小康标准差距较大;资源环境的适宜容量空间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人口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不协同发展贯穿了这一时段,是两者耦合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6)全国人口消费普遍达到上海人口消费水平(2005)的情况下,则将再增加目前利用状况约1倍的资源环境压力总量。此外,从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看,近期(2010年)基本可满足人口一般营养标准消费水平需求,短缺数量不会太大;远期(2020年)由于耕地资源可以在较大幅度范围内调整和适宜空间内回旋,并部分填补耕地资源数量的空缺,使之基本达到一种动态的供需平衡,不过满足人口发展的粮食消费和营养消费需求的耕地总量仍不容乐观。(7)提出了适度消费、转移支付消费、健康消费、可持续消费及合理的消费增长率等五个方面的宏观消费政策。

二、西宁市人口过快增长与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市人口过快增长与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论文提纲范文)

(2)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贫困的概念
        2.1.2 贫困标准与贫困测度
        2.1.3 致贫原因与反贫困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贫困与贫困标准
        2.2.2 反贫困模式与政策绩效研究
第3章 区域贫困相关理论
    3.1 贫困与区域贫困的概念与内涵
        3.1.1 个体(家庭)贫困定义与贫困标准
        3.1.2 区域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3.2 区域发展理论
        3.2.1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3.2.2 区域发展进程
    3.3 区域贫困形成机理与反贫困理论
        3.3.1 区域贫困形成机理
        3.3.2 区域反贫困理论
    3.4 区域贫困测度与识别理论
        3.4.1 区域贫困的测度方法
        3.4.2 区域贫困识别标准与等级划分
第4章 区域贫困的测度、识别与空间分布
    4.1 区域贫困的变化趋势分析
        4.1.1 全国城乡贫困动态
        4.1.2 省域贫困动态
    4.2 省域贫困测度与识别
        4.2.1 省域城乡一体的贫困广度和深度
        4.2.2 省级贫困区域的贫困等级与空间分布
    4.3 地级市区域贫困测度与识别
        4.3.1 地市级区域贫困测度方法
        4.3.2 地市级区域贫困识别标准
第5章 贫困区域致贫因素实证分析
    5.1 贫困区域与区域自然禀赋
        5.1.1 自然禀赋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1.2 区域贫困度与自然禀赋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1.3 区域贫困度与自然禀赋因素的关系分析
    5.2 贫困区域与区域经济基础
        5.2.1 经济基础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2.2 区域贫困度与经济基础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2.3 区域贫困与经济基础因素的关系分析
    5.3 贫困区域与区域人力资本
        5.3.1 人力资本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3.2 区域贫困度与人力资本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3.3 区域贫困与人力资本因素的关系分析
    5.4 贫困区域与区域财政金融
        5.4.1 财政与金融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4.2 区域贫困度与财政金融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5.4.3 区域贫困与区域财政金融的关系
    5.5 贫困区域与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5.5.1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因素的选择与模型设定
        5.5.2 区域贫困度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5.5.3 区域贫困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关系分析
    5.6 区域贫困致贫因素的综合分析
        5.6.1 自然禀赋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2 经济基础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3 人力资本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4 财政金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5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6 区域贫困度致贫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反贫困政策与成效
    6.1 农村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1.1 农村反贫困政策
        6.1.2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
    6.2 城市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2.1 城市反贫困政策
        6.2.2 城市反贫困政策的效果
    6.3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3.1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
        6.3.2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效果
    6.4 反贫困政策存在的问题
        6.4.1 反贫困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健全
        6.4.2 扶贫政策衔接性差,投入和目标相脱节
        6.4.3 以政府扶贫为主,缺乏专业化和社会化参与
        6.4.4 以物质性措施为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
        6.4.5 反贫困可持续性弱,返贫现象控制不力
第7章 贫困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1 区域反贫困总体战略与路径
    7.2 贫困区域反贫困政策措施
        7.2.1 中国扶贫开发现状
        7.2.2 中国反贫困战略的思考
    7.3 扶贫攻坚时期的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1 西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2 中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3 东北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4 贫困区域差别化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4.1 贫困区域反贫困战略与途径
        7.4.2 相对贫困区域的反贫困战略与途径
        7.4.3 一般区域的反贫困战略和途径
第8章 结论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数据与方法
    2.1 人口增长预测
    2.2 城乡人口结构预测
    2.3 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2.4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需求预测方法
3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和需求
    3.1 对粮食资源的需求预测
    3.2 对能源需求预测
    3.3 对水资源的需求
    3.4 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3.4.1 各省(市、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量测算
        3.4.2 城乡建设用地未来供需平衡分析
    3.5 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4 结论与讨论

(4)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评价模式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2.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
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特征
    3.2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目标
    3.3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动力及运行机制
第四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4.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2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内容
    4.3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案例研究
    5.1 青海省PRED 问题分析
    5.2 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5.3 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调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
附录2: 原始数据
后记

(6)青海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 人口数量小, 但增长快,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尤为迅速, 所占比重上升明显
    (三) 人口文化素质低下,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四) 人口年龄构成从年轻型逐步向成年型过渡,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人口年龄构成较轻
    (五) 育龄妇女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人口增长的潜在压力大
    (六) 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人口城镇化水平低下
二、青海人口形势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 人口与资源相互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加剧
    (二) 人口与环境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三) 人口与经济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口增长过快必然延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 青海人口过快增长必然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1、就业问题
        2、文教问题
        3、财政问题
        4、稳定问题
结 论

(7)黄河上游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流域水文模拟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流域水沙效应研究进展
        1.2.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1.2.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水沙效应研究进展
        1.2.6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历史变迁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经济社会概况
        2.1.4 水资源现状及水沙特点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趋势性检验及突变点
        2.2.3 小波分析方法
        2.2.4 统计降尺度模型
        2.2.5 双累积曲线方法
        2.2.6 SWAT模型介绍
第三章 黄河上游区气象因子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1 降水量变化趋势研究
        3.1.2 降水量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3.1.3 降水变化突变点检验
        3.1.4 降水变化周期性检验
    3.2 气温变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2.1 气温变化趋势性研究
        3.2.2 气温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3.2.3 气温变化突变点检验
        3.2.4 气温变化周期性检验
    3.3 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2 土地利用重分类
    4.3 黄河上游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4.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4.3.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4.3.3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4.3.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初析
    5.1 研究区径流、泥沙变化特征分析
        5.1.1 实测期径流、输沙量变化及其月分布情况
        5.1.2 变化趋势分析
        5.1.3 突变点检验
    5.2 研究区气象因子与水沙关系
    5.3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水沙过程影响的定量评估
        5.3.1 基准期的确定
        5.3.2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研究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量化评估
        5.3.3 基于双累积曲线方法的研究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输沙量影响的量化评估
    5.4 小结
第六章 CMIP3模式下研究区气象因子未来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6.1 CMIP3模式各排放情景介绍
    6.2 统计降尺度模型校准与验证
    6.3 不同排放情境下研究区降水变化的未来预测
        6.3.1 预测期各排放情景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情况分析
        6.3.2 不同排放情境下降水变化量空间分布情况
        6.3.3 不同排放情境预测期降水量差值空间分布特征
    6.4 不同排放情境下研究区气温变化的未来预测
        6.4.1 预测期各排放情境最高气温年内年际变化情况
        6.4.2 预测期各排放情景最低气温年内年际变化情况
        6.4.3 不同排放情境最高气温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情况
        6.4.4 不同排放情境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情况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SWAT模型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影响的定量分析及情境模拟
    7.1 研究区水沙模拟模型构建
        7.1.1 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
        7.1.2 流域空间离散
        7.1.3 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7.1.4 SWAT模型率定与验证
    7.2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影响的定量化分离探讨
    7.3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影响的情境模拟
        7.3.1 气候变化情境设置
        7.3.2 气候变化不同情境下研究区径流、泥沙变化的模拟预测
        7.3.3 土地利用变化情境构建
        7.3.4 土地利用不同情境下研究区径流、泥沙变化的模拟预测
        7.3.5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耦合影响下研究区径流、泥沙的变化特征
    7.4 黄河上游区流域管理适应性对策及建议
        7.4.1 充分识别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机理
        7.4.2 主动适应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
    7.5 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一、基本概念阐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问题的缘起
        二、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主要内容、框架结构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框架结构分析与主要内容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青海藏区国家控制民族宗教稳定社会的历史演变与独特路径分析
    第一节 民族宗教解释上明辨的几个问题与国家政权稳固的内层逻辑关系
        一、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权稳定
        二、民族宗教问题上需阐释明辨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青海藏区藏民族和藏传佛教的形成及分布区域
        一、历史上苯教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冲突历程与对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二、11世纪中期后藏传佛教教派的生成发展与社会稳定
    第三节 青海藏区国家控制民族宗教稳定社会的历史演变历程
        一、青藏高原民族的生成演变历程
        二、明朝对青海藏区进行国家控制的历史轨迹和成功之处
        三、清朝年间对青海藏区诸部族的看法和管理方略
        四、民国时期关于青海藏区民族宗教问题的相关事宜及建议、决策
    第四节 历代中央政府推行宗教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的独特路径分析
        一、先秦时期中央政府奉行的宗教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深层意蕴
        二、秦汉时期的宗教政策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路径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政策以媒介和黏合剂的作用维护稳定秩序
        四、隋唐时期以宗教宽容政策促进社会稳定
        五、宋辽夏金时期的宗教政策
        六、元朝的宗教政策和对藏区的治理
        七、明朝实施对宗教信仰适应和利用的宗教政策
        八、清朝刚柔相济和残酷镇压相结合的宗教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九、“中华民国”以宗教平等的政策维护藏区社会安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历史回顾及当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历史回顾
        一、民主改革时期的社会变革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1949年—1955年)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青海藏区稳定(1955年—1958年)
        三、调整时期的青海藏区社会(1959年—1966年)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藏区的社会稳定(1966年—1976年)
        五、改革开放初期的藏区社会稳定(1976年—1999年)
        六、西部大开发后的藏区社会稳定(2000年—至今)
    第二节 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基本态势
        一、社会稳定的内层逻辑关系和显现的基本态势分析
        二、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三、青海藏区社会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以玛沁县的民族教育为个案分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探求社会稳定的思想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一般社会稳定思想分析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演变中探索社会稳定
    第四节 社会稳定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
        一、稳定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
        三、社会稳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第五节 党治理青海藏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从青海藏区的实际出发,指导青海藏区的社会变革必须要与青海藏区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相适应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特点,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方针
        三、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四、要始终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放在藏区工作的头等地位
        五、在制度上必须完善藏区国家政治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青海藏区影响稳定的多重因素与相互关系及社会稳定面临的多重挑战
    第一节 青海藏区影响社会稳定的多重因素
        一、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是诱发青海藏区不稳定的凸出因素
        二、分裂主义势力的干扰及经济发展落后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三、执政能力弱化与民众政治效能感低是社会不稳定的直接诱因
        四、社会结构变化对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五、青海藏区社会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六、青海藏区机会不均等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七、青海藏区社会不和谐因素影响政权稳定
    第二节 青海藏区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因素关系分析
        一、经济发展问题引发为社会冲突问题
        二、影响社会稳定的各因素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目前青海藏区民族宗教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阶层利益分化与民族关系存在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二、民族的文明进步面临严重挑战
        三、民族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
第四章 民族宗教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分析
    第一节 青海藏区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稳定的因素
        一、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实施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二、市场经济中的部分恶性竞争是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挑战
    第二节 青海藏区宗教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稳定的因素
        一、青海藏区宗教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伪宗教影响着青海藏区的社会稳定
        三、宗教信仰多元因素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
    第三节 宗教问题对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一、青海藏区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二、宗教对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四节 青海藏区民族宗教文化涵化因素影响社会稳定
        一、民族宗教文化涵化是影响青海藏区稳定问题的关键
        二、宗教教义相关性规范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青海藏区民族宗教文化环境氛围与社会稳定
    第五节 青海藏区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影响社会稳定的实证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显示
        三、总结分析
第五章 分裂主义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透视
    第一节 分裂主义的由来
        一、分裂主义的内涵及其手段
        二、分裂主义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历代中央政府防范藏区分裂主义问题中的成功案例分析
        一、以“优崇黄教,分而治之”的宗教执政决策防反分裂而推进蒙藏地区社会稳定
        二、以采取“优崇黄教”与惩治不法僧人相结合的民族宗教执政战略决策打击分裂势力
        三、清朝中央政府以成功的民族宗教政策推进社会稳定的历史定制与延续
    第三节 当前青海藏区分裂主义的活动及其影响
        一、青海藏区分裂主义产生的原因
        二、“藏独”等分裂主义势力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节 青海藏区“分裂主义活动”的解读
        一、十四世达赖集团提出所谓的“大藏区”“中间道路”实质是分裂中国
        二、达赖集团的“和平”、“非暴力”假象并且煽动民族仇恨
    第五节 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不是民族、宗教问题
        一、民族分裂主义的方式与产生的缘由
        二、民族宗教问题与民族分裂主义的异同理解
第六章 民族宗教渗入下的经济因素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效应分析
        一、经济发展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二、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三、经济发展对增强社会系统应对外来冲击和挑战的能力水平
        四、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也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
    第二节 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有限的客观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影响青海藏区的发展
        二、青海藏区的民族特点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与反贫困的能力——以藏民族为例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
        一、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现状
        二、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实证研究兼论社会稳定发展的主渠道功能
第七章 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与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第一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在工业化优先战略中受到惠及
        一、工业化与青海藏区农牧民乡村就业增加
        二、城市化与青海藏区农牧民乡村就业增加
    第二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工”就业问题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就业的优势行业
        二、青海藏区“农牧民工”就业模式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离土不离乡”问题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离土必离乡”
        二、乡村工业化的条件
        三、异地就业问题
        四、引导农牧民建立社会流动与建构理性的社会成长机制
    第四节 青海藏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目前青海藏区生态补偿中的突出问题
        二、青海藏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问题分析
    第五节 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与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反贫困的出路
        二、政府主导下发动一切力量加大农牧民反贫困力度
        三、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对策分析
        四、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反贫困的建议
第八章 处理好青海藏区民族宗教问题与社会稳定的建议
    第一节 处理民族宗教等问题与藏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一、民族宗教问题的影响
        二、藏区普通的矛盾纠纷
        三、“藏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渗透活动
    第二节 民族宗教等工作从应急状态向常态建设转变的建议
        一、青海藏区维稳工作应当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的几种情况
        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应当注意的几个节点
        三、搭建好常态化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和载体
        四、构建化解社会危机与建立社会稳定的冲突管理机制
    第三节 民族宗教的法律保障机制与社会稳定的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保障权益逐步落实
        二、加大民族宗教活动法制化管理与发挥乡规民约作用
        三、逐步建立青海藏区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
    第四节 民族教育战略促进社会长远稳定的建议
        一、青海藏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二、发展民族教育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三、青海藏区民族教育政策还需完善的方面
    第五节 宗教治理促进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方略
        一、在制度上保障宗教的健康发展
        二、宗教治理倡导社会文化建设的模式
        三、宗教治理首先倡导“宗教组织的治理”
        四、确立宗教组织的社会性质和法人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房地产税与城市扩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扩张的特征分析
    2.2 城市扩张的影响因素
        2.2.1 经济因素与城市扩张
        2.2.2 财政制度与城市扩张
    2.3 房地产税影响城市扩张的路径分析
        2.3.1 房地产税对城市扩张的影响
        2.3.2 住房投资对城市扩张的影响
        2.3.3 房地产税对住房投资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房地产税国际比较及我国现状分析
    3.1 国外房地产税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1.1 国外房地产税的发展历史
        3.1.2 国外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
        3.1.3 OECD国家房地产税收现状
        3.1.4 OECD转型国家房地产税制度的改革
    3.2 我国房地产税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2.1 我国房地产税的发展历程
        3.2.2 我国房地产税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城市扩张的特征及效率分析
    4.1 统计指标及数据来源
    4.2 我国城市规模的统计性描述
        4.2.1 城市总体规模变化趋势
        4.2.2 城市规模增长速度的变化
        4.2.3 不同规模城市扩张的特征
        4.2.4 城市用地类型分析
    4.3 我国城市规模均衡度特征
        4.3.1 研究方法
        4.3.2 城市首位度指数变化趋势
        4.3.3 基于位序-规模法则我国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4.3.4 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4.4. 我国城市扩张效率
        4.4.1 计算方法
        4.4.2 计算结果
        4.4.3 我国城市扩张效率的聚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税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基于35个大中型城市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假设
        5.1.1 房地产税与城市扩张
        5.1.2 土地出让金与城市扩张
    5.2 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和指标选择
        5.2.2 描述性分析
    5.3 估计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抑制或促进:房地产税效应的分解
    6.1 引言
    6.2 理论机制
        6.2.1 基本理论机制
        6.2.2 我国背景下房地产税效应的分解及理论机制
    6.3 估计方法和数据
    6.4 实证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房产税试点改革对城市扩张的影响
    7.1 重庆市和上海市房产税试点改革政策比较
    7.2 估计方法与数据
        7.2.1 合成控制法
        7.2.2 样本数据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合成控制结果及分析
        7.3.2 稳健性检验及分析
    7.4 作用机制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启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8.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基于消费水平的中国人口对资源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人口、经济、消费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辩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构想与研究结构
    1.5 论文创新
第2章 不同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
    2.1 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2.2 不同地域的影响
    2.3 不同消费结构的影响
    2.4 讨论
第3章 人口数量增长与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
    3.1 研究方法
    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3.3 计算结果和分析
    3.4 小结和讨论
第4章 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4.1 研究步骤
    4.2 数据来源和处理
    4.3 计算结果和分析
    4.4 小结和讨论
第5章 区域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5.1 区域产出水平
    5.2 研究步骤
    5.3 计算结果和分析
    5.4 小结和讨论
第6章 不同消费结构的资源环境影响
    6.1 消费结构变化
    6.2 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6.3 上海、河南、甘肃三省(市)的比较
第7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祸合的演进态势
    7.1 祸合的概念
    7.2 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
    7.3 分析过程
    7.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8章 不同消费水平情景的资源环境利用状况
    8.1 消费水平提高与资源环境压力的相关性
    8.2 上海人口消费水平下的资源环境利用状况
    8.3 一般营养标准消费水平下的资源环境利用状况
    8.4 全面小康消费水平下的资源环境利用状况
第9章 消费政策选择
    9.1 适度消费
    9.2 转移支付消费
    9.3 健康消费
    9.4 可持续消费
    9.5 合理的消费增长率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情况
致谢

四、西宁市人口过快增长与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宁市人口过快增长与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A]. 陈恒西,曹志林. 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 1993
  • [2]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D]. 冯艳. 辽宁大学, 2015(06)
  • [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需求分析[J]. 王开泳,李苑溪,丁俊,陈妤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2)
  • [4]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 朱崇琳. 西北民族大学, 2007(07)
  • [5]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A]. 崔京浩.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4
  • [6]青海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严维青,段继业,孙发平. 青海社会科学, 2004(05)
  • [7]黄河上游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研究[D]. 吕振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7(11)
  • [8]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D]. 郭连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房地产税与城市扩张[D]. 贾雁岭. 厦门大学, 2016(08)
  • [10]基于消费水平的中国人口对资源环境影响研究[D]. 吴文恒. 兰州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西宁市人口快速增长和耕地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