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邮电部北京设计院获奖项目

1997年邮电部北京设计院获奖项目

一、邮电部北京设计院1997年度获奖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邵靖[1](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彭洋[2](2012)在《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文中指出后信息化时代内的主要特征是突出信息的利用、应用价值及其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作用。本研究在分析和评价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教育心理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揭示出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对后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提出了思路,并进行了行性论证和分析。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后信息化时代与物联网”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描述,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后信息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此外,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第二章对全球信息化浪潮及其在中国的演进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而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第二个方面是新中国的信息化发展回顾。第三个方面是后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与诉求。第三章主要阐述我国邮电高校发展轨迹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课题。描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历史发展沿革、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面临的机遇和选择;通过国内本科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评述,在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社会评价访谈的基础上,对我国邮电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梳理出了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国内外高校信息学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通过以知识基比较研究方法和指导原理比较研究法为主的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方法,对我国邮电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和美国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得出比较分析与结论。第五章是后信息化时代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了不同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差异性要求,阐述了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要求,明确了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因子。从课程体系入手,描述了交往行动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与方法。第六章是后信息化时代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阐述并分析了面向人才潜在能力创新的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潜在能力培养方法创新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教育环境创新的创业发展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原始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描述了冰川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法。第七章是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了客观社会合理化过程对信息技术个性化交往行动能力的需求,提出个性化能力培养的基本属性是尊重自我。描述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体系与方法。

余姝颖[3](2019)在《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程泰宁作为当代中国标杆性的建筑师之一,始终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在60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程泰宁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并立足本土,建构了一套富含东方文化内涵的建筑理论体系。系统、深入地对程泰宁的建筑思想、作品、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国建筑理论发展和对年轻建筑师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在大量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人物访谈、案例实地调研和量化分析等多种方式,从时间、空间、思想三个维度对程泰宁进行研究。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并确定了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从三个维度对程泰宁展开研究。第二章是从时间维度上梳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和人物访谈,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划分为求学、素养积累、思想成熟、多元开拓四个阶段。在求学阶段,主要分析了布扎体系和杨廷宝、刘敦桢等名师对程泰宁今后建筑创作发展的影响;在素养积累、思想成熟和多元开拓等执业阶段,笔者主要从实践活动、理论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三章是从空间维度上分析程泰宁建筑作品。以对1956-2018年间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统计为切入点,初步分析了程泰宁建筑作品中的规模、类型和地域分布特征。基于人物访谈、文献研究和部分案例的实地调研,进一步对程泰宁具体建筑作品的空间特征进行解析。笔者在收集程泰宁本人发表论文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类文献的基础上,借助词频统计和人物访谈等方式,分析程泰宁的设计思想和教育思想特征。第四章是从思想的维度上研究程泰宁对建筑创作和教育的思考。本章以文献词频统计为基础,结合人物访谈和文本解读,深入分析程泰宁的创作思想和教育思想。关于程泰宁的创作思想,主要是从文化观、环境观和审美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关于程泰宁的教育思想,主要从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第五章,总结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和思想对中国建筑师执业的启示。本文共计约72000万字,图表共127张。

王子明[4](2013)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当代中国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从理论上分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对理解和改进当代中国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决策是一系列的“选择一决定”行为和事件,决策过程更应关注的是决策作为一系列行动、一系列事件的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状态。考虑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系统性、层级性、长周期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区别于政府日常的、临机的、突发性决策,因此,本文认为科恩等人提出的“垃圾桶”决策模型以及金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溪流理论既关注到决策主体的行为,又关注到与组织特性紧密相联的决策进程,因而提供了总体性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理论启示。从总体性考察决策过程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分析框架。以“决策溪流”一语指称决策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及其变化,决策过程中存在三条溪流: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基于此进行新的理论性拓展,既分析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三条溪流本身,又考察决策溪流行进所依凭的更为宏观的时空条件,并从决策要素的角度定义并分析决策渠、决策溪流、决策动力,考察议题构建和决策时机。最后提出“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概念性框架的结论性观点,并建议通过扩大决策渠的开放性以提高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以改进决策过程。决策溪流的行进由特定的时空条件作为支持,本文把支持决策溪流存续的时空条件视作决策语境,即决策溪流的行进是由决策语境所塑造的。参照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提出决策语境是由结构性力量、局势性力量和事件性力量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面的结构,每一层面对决策溪流的存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语境的结构性力量和局势性力量的重要内容,分别重点考察了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结构和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决策溪流行进在一条有限开放的决策渠之中,决策渠由有形构件和无形构件所构筑。决策渠由堤和坝构成,堤承担着束流与导流的功能,坝承担着阻滞与疏导的功能:决策渠的有限开放是通过决策渠各个层级的控制阀实现的。决策溪流行进到某个控制阀时,会积累自身的能量,形成决策势能,一旦某种因素作用于决策主体,迫使控制阀快速打开,势能就会转变为溪流继续行进的动能。一般情况是,各层级执政部门在决策渠中可能既履行着控制阀的功能,又发挥着决策坝的作用,而且决策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执政部门才能被编码并纳入决策溪流。决策溪流的行进具体体现为决策主体的行为,即若干决策主体的“一组”行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溪流行进中承担的角色存在很大差别,诸如决策者、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表明了不同的角色功能。决策主体间的行为互动反映了决策主体间关系,包括有限博弈、民主协商、利益综合等,这些行为互动也体现了决策溪流的行进实质。因为进入决策渠的议题并不是纯粹的关于问题的讨论与酝酿,而是反映着讨论酝酿问题与讨论深化政策建议的一种结合。三条溪流可以辨识,但是它们也是相互转化的,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转化为政治溪流的表达形式。三条溪流又是相互作用的,政治溪流的行进会促进或阻滞议题溪流、政策溪流的行进,同样,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的行进又可能“逼迫”政治溪流行进得更快些。因此,就议题进行的政治性评估、经济性评估和技术性评估,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溪流行进的主要方式。决策溪流的行进需要推动力,推动力直接来源于决策主体。决策溪流能够通过决策渠诸多控制阀的关键在于决策时机带来的动力。决策时机是溪流的行进状态与决策主体主动作为的相互契合。每条溪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决策时机”在前进的方向上等待。决策时机的形成有赖于决策诱因,决策诱因激发决策主体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决策势能快速地转化为决策动能,决策动能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决策溪流顺决策愿景方向行进,也可能逆决策愿景方向行进。如果是逆愿景方向行进,那么就可能出现决策中止的状态。如果决策中止后无法恢复,那么就可以确定为决策终止了,反之,则可确定这种中止状态为决策“冬眠”。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选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案例进行决策过程理论分析,并且将例证分析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分析框架具有创新性,在约翰· W ·金登的“过程溪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性分析视角,构建起决策溪流论的概念性框架,并讨论了决策语境、决策要素、决策渠、决策堤坝、决策势能、决策主体、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议题、决策时机、决策诱因、决策中止、决策“冬眠”等概念;三是提出适用于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作为评判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优劣的重要标尺,从而为改善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提供政策建议方向。

卢向前[5](2008)在《中国通信发展启示录》文中研究表明引子1969年1月28日深夜,北京,北风凛冽,万木肃杀,天,出奇得冷。中南海西花厅,忙碌了一天的周恩来总理看着邮电部刚刚送到的《关于因冻雨中断有线通信,拟开放无线通讯的请示报告》,陷入了深

肖瀚[6](2017)在《重庆现代建筑研究(1978-199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鲜有系统性的研究。一方面,它反映了从改革开放开始至重庆直辖20年左右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重庆本地建筑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链条,链接了共和国早期与当代建筑发展;另一方面,它亦反映了重庆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地域特征,是现代山地建筑在内地发展的典型。国外,特别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欧洲,探究现代建筑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渐渐为学者们所认识,成为了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较前沿的课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作为中国进行空前规模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见证,也应被认定为中国建筑遗产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与古代、近代、当代建筑共同组合成了中国现有城市历史景观。同时,作为最年轻的建筑留存,也是我们最容易遗漏的。但是,其遗产价值已经逐渐浮现,对它的研究还显得薄弱与不足。当前,建筑遗产保护思潮兴起,但重点均在于古、近代建筑,整体呈现“厚古薄今”之势,导致现代建筑地位尴尬,陷入更加濒危的境地。改革开放后,重庆现代建筑反映了重庆本时期建筑发展的时代性、地域性特征,是重庆本地建筑发展史中的重要链条和重庆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物质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在对重庆本时期现代建筑进行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实地调研、整体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背景与发展、案例、特征、价值进行了相对深入、较为系统的探索与研究。第一,以重庆改革开放以来,至重庆直辖期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师及建筑师教育的变迁与影响为建筑发展背景,以对重庆现代建筑的考察为依据,对重庆现代建筑的发展进程进行了阶段划分((1978-1992)开端与发展、(1992-1997)多元与交融),并分析了各个发展阶段变化及重点。第二,对重庆现代建筑典型案例分类研究。以功能类别划分,对各类建筑的发展、特征以及历史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来自于建筑类型的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本时期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各种建筑类型呈现各自主流特征,为后文建筑特征研究与规律总结提供了基础。第三,对重庆现代建筑,在环境、形式、功能、技术等方面的特征表现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同重庆传统建筑、重庆当代建筑和改革开放桥头堡地区现代建筑特征进行对比,通过纵横两方面的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重庆现代建筑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第四,在对现有建筑遗产评估框架和重庆现代建筑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评论框架”及“建筑遗产价值框架”建立本文价值初判框架。通过对重庆现代建筑进行价值评估,尽可能地提前发掘重庆现代建筑所特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再利用价值,明确其地位以及意义。

孙跃杰[7](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认为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陶爱民[8](2009)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优秀代表,是保障中国工程科学事业健康发展和培养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一支主力军,在我国的科技领域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分析样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计量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现有783名工程院院士建立了以学部分类的数据库,主要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国内毕业院校、留学国别、留学院校、留学所获学位、获奖情况等属性项,在此基础上,对一定的属性项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研究了院士的出生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关系、留学状况、所获学位、出生年份与当选年份及当选年龄、女性院士群体、院士成长依赖的环境、学术兼职等状况,获得了如下若干规律性的认识:一、院士们的出生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院士们往往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在今后的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我们应立足于整个民族的繁荣进步,更多地强调地区平衡。二、获得博士文凭的院士大多具有留学背景,国内只培养了具有博士学位的工程院院士中的17%。这一方面警示我们我国高科技人才本土化的培养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另一方面,我们也可看到派遣留学人员到西方发达国家访问学习在今天仍然是一条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三、院士们当选年龄普遍较大,年龄结构老化影响了我国科技界的活力。四、女性院士不仅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弱势,在某些领域与男性院士相比依然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五、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兼职过多。我们提倡智力资源共享,但不合理、过多的兼职则会影响院士们的日常科研活动,对院士兼职应加以合理限制。通过本文的工作,希望能够对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量化评估,深入探究主观、客观条件对工程院院士成才的重要影响,进而为我国人才培养和院士体制的完善提供研究参考。

罗梅燕[9](2014)在《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提出面对通信及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作为技术服务支撑的设计单位,广东电信设计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应对口益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从而成为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领先者。因此,分析和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和战略管理等基础理论,针对性研究了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等。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广东电信设计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研究。最后,结合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核心竞争力现状,提出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相应对策。首先,提出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分析我国通信设计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广东电信设计院的整体市场环境和核心竞争力现状。接着,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结合广东电信设计院的企业实际情况及特点,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标准及设计原则,确定评价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六个方面的能力即资质实力、产品与服务竞争力、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力、企业运营能力、企业文化聚合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要素作为广东电信设计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准则,并将六个评价准则分解成22个评价指标,建立起广东电信设计院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通过收集专家评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通过综合评价得出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得分,且评价分析结果基本能反映出广东电信设计院的发展现状。基于广东电信设计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结合企业的现状,分别提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广东电信设计院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的六项措施:一是持续提升公司资质实力,保持业内的竞争地位;二是提高产品与服务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三是重视技术创新,树立专家的服务支撑形象;四是加大市场竞争力,建立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五是优化企业运营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坚持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聚合力。本文研究方法具有说服力,研究成果可操作性强。采用专家评价打分法,数据资料的收集范围广,通过互联网信息、相关文献、公司年鉴、报刊书籍、专家访谈、员工调查等形式大量搜集查阅公司的相关资料和信息,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得整体研究过程更具说服力。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运用的评价分析实用性强,这一套评价方法可“复制”应用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帮助企业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认识自身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提升途径,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获得竞争优势。本文有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有:第一、对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有影响的因素很多,本文只选取六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保证评价结果的价值和实用性,还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指标。第二,采用专家评分法确立的指标权重值可能结果会有所偏差,主要是专家的评分尺度不同。为使得评价结果更趋于真实、准确,在往后的研究中,可先找出和分析指标权重的敏感因素,也可寻求更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如何更有效地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从而使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赵小平[10](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二、邮电部北京设计院1997年度获奖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邮电部北京设计院1997年度获奖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二、后信息化时代带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变革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有关概念诠释
        一、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后信息化时代与物联网
    第三节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评述
        一、关于后信息化的研究
        二、关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全球信息化浪潮及其在中国的演进
    第一节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第二节 新中国的信息化发展回顾
    第三节 后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与诉求
        一、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战略转向
        二、信息技术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三、后信息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后信息化与制度转型
        五、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诉求
第三章 我国邮电高校发展轨迹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课题
    第一节 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历史发展沿革
    第二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面临的机遇和选择
        一、邮电高校人才培养进入大众化阶段
        二、邮电高校积极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
    第三节 我国邮电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国内本科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
        三、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信息学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第一节 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概述
    第二节 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方法
        一、知识基比较研究方法
        二、指导原理比较研究法
    第三节 我国邮电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第四节 美国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第五节 比较分析与结论
        一、知识基比较
        二、指导原理比较
        三、比较结论
第五章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提升
    第一节 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一、不同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差异性要求
        二、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
        三、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全而发展的教育理念
    第二节 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理论依据与核心因子
        一、综合素质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综合素质培养与交往行动理论
        三、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因子
    第三节 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方法
        一、丰富教学内容长见识
        二、改进教学手段开眼界
        三、提高人文素质重交流
        四、调整师生关系促提升
    第四节 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
        一、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二、目标与需求相结合,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三、抓好课外实践教育,培养通信特色人才
        四、依托信息行业优势,构建交往行动培养环境
        五、对社会交往行动创新实践教育的认识与总结
第六章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第一节 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第二节 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依据与关键要素
        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与冰川理论
        二、人才的潜在能力与原始创新能力
        三、原始创新是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
    第三节 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面向潜在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培养方法
        二、面向创业创新发展能力的教育环境建设方法
    第四节 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一、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完善实践教育教学环境
        二、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丰富科技学术活动内涵
        三、打造科研创新团队苗圃,培育科技创新领头人才
第七章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第一节 发展面向社会服务需求的个性化特征
    第二节 人才的个性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属性
        一、个性化能力培养与建构主义
        二、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属性是尊重自我
    第三节 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方法
        一、“意义建构”要素下信息学科的专业教学目标与特点
        二、“会话”要素下的多层次、自适应动态管理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三、“情境”要素下的创新教学平台设计与实施方案
        四、“协作”要素下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方案优化
    第四节 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实践
        一、依托邮电传统优势,突出行业特色办学
        二、坚持专业实践教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三、完善创新实践基地,优化专业体系建设
        四、建立创新实践综合平台,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五、个性化培养的成功案例——爱科工作室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国外文献
    二、国内文献
致谢
附录一: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件1-1:邮电高校本科通信人才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件1-2:用人单位对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件1-3:访谈提纲
附录二、MIT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附录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课程优化改革方案
附录四、南京邮电大学创新实践教改部分项目一览表
附录五、爱科工作室的创新理念及其培育的部分成员
附录六、爱科工作室本科成员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清单
附录七、爱科工作室成员课外科技活动获奖目录
附录八、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10年创新项目立项一览表
附录九、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创新项目立项汇总表

(3)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程泰宁出版论着
        1.3.2 其他学者的研究
        1.3.3 人物类研究的一般视角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时间维度下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
    2.1 划分依据
    2.2 求学阶段:(1952—1956)
        2.2.1 布扎体系的影响
        2.2.2 名师影响
    2.3 素养积累阶段(1956—1980)
        2.3.1 时代背景
        2.3.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3.3 理论积累
    2.4 思想成熟阶段(1981—2002)
        2.4.1 时代背景
        2.4.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4.3 理论建构
    2.5 多元开拓阶段(2003至今)
        2.5.1 时代背景
        2.5.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5.3 理论完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程泰宁的建筑作品探析
    3.1 本章研究方法
        3.1.1 统计分析法
        3.1.2 人物访谈法
    3.2 程泰宁建筑作品一般特征
        3.2.1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规模特征
        3.2.2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类型特征
    3.3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地域分布特征
        3.3.1 江浙一带的开拓
        3.3.2 地方特色的萃取
    3.4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空间特征
        3.4.1 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
        3.4.2 空间的运动性体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程泰宁建筑思想分析
    4.1 本章研究方法
        4.1.1 文献统计范围
        4.1.2 统计方法
        4.1.3 初步分析
    4.2 比较与融合:以文化观贯穿始终
        4.2.1 互为参照的中西文化
        4.2.2 立足本土的当代理论体系建构
    4.3 融入与表现:以整体思维塑造环境
        4.3.1 多维语境下的整体思维
        4.3.2 “克制比张扬更难”
    4.4 意境与通感:以“情景合一”拓展审美维度
        4.4.1 “情景合一”的审美主导
        4.4.2 “通感”的审美方法
    4.5 职业教育与公民教育:程泰宁的教育思想
        4.5.1 以实践触发思考
        4.5.2 力行公民教育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1.1 时代的见证者
        5.1.2 潮流的批判者
        5.1.3 中国建筑话语体系的建构责任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
作者简介

(4)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的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定位
        1.3 核心概念
    2 研究文献综述
        2.1 关于决策过程的一般性研究
        2.2 关于政府过程的研究
        2.3 关于当代中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研究
        2.4 综合评价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案例选择
        3.5 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决策溪流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分析的新框架
    1 四种理论资源
        1.1 着眼于决策主体行为的理论
        1.2 关注决策主体与决策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
        1.3 着眼于决策“过程”性特征的理论
        1.4 立足于决策系统组织特性的理论
    2 “过程溪流论”的启示
        2.1 “过程溪流论”概述
        2.2 “过程溪流论”的优点
        2.3 “过程溪流论”的借鉴意义
    3 决策溪流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3.1 理论构想的思考基点
        3.2 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
        3.3 决策溪流论与过程溪流论的区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背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语境
    1 决策语境的涵义及其构成
        1.1 语境与决策语境
        1.2 决策语境的构成
        1.3 决策语境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2 结构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
        2.1 政治~行政权力结构
        2.2 制度:规则与规范
        2.3 重点建设项目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一般过程
    3 局势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3.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3.2 发展与经济发展
        3.3 “五年计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决策溪流的构建单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要素
    1 决策要素概述
        1.1 已有的关于决策要素的观点及分类
        1.2 本文对决策要素的界定
        1.3 决策溪流视角下的决策要素类型
    2 决策渠
        2.1 决策堤坝
        2.2 决策堤坝的构成
        2.3 决策堤坝的功能
    3 决策溪流
        3.1 溪流与决策溪流
        3.2 决策溪流的构成
        3.3 决策溪流的行进
    4 决策动力
        4.1 决策动力的构成因素
        4.2 决策势能
        4.3 决策势能与决策动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决策溪流中的行动角色: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主体
    1 决策主体的概念与辨析
        1.1 决策主体的概念
        1.2 决策者
        1.3 决策主体辨析
    2 决策关键人
        2.1 决策关键人的涵义
        2.2 决策关键人的角色定位
        2.3 决策关键人的功能
    3 决策利益相关者
        3.1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3.2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3.3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4 决策主体间关系
        4.1 决策主体间的有限博弈
        4.2 决策主体间的民主协商
        4.3 利益综合:竞争均衡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方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议题构建
    1 议题的范畴构建
        1.1 政策问题与议题
        1.2 议题与政策议程
        1.3 议题构建
    2 议题的政治性构建
        2.1 经济社会发展与项目建设必要性
        2.2 官员压力与政府回应
        2.3 议题的政治性评估
    3 议题的经济性构建
        3.1 成本与收益
        3.2 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及其缺陷
        3.3 议题的经济性评估
    4 议题的技术性构建
        4.1 决策中议题的技术性
        4.2 议题的技术性与技术专家
        4.3 议题的技术性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决策溪流行进的关键节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时机
    1 决策时机的形成
        1.1 决策时机的概念
        1.2 决策时机的形成
        1.3 决策时机与决策窗口
    2 决策诱因与决策事件
        2.1 决策诱因的概念
        2.2 决策诱因的类型
        2.3 决策事件
    3 触发机制
        3.1 触发机制的概念
        3.2 触发机制与决策时机
        3.3 决策中断
        3.4 决策“冬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前瞻
    1 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
    2 决策渠的开放性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3 非支持联盟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4 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6)重庆现代建筑研究(1978-199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重庆建筑遗产保护思潮兴起
        1.1.2 为什么探讨重庆现代建筑的遗产价值
        1.1.3 重庆现代建筑现状堪忧
        1.1.4 重庆现代建筑研究亟待补充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重庆本时期现代建筑
        1.3.2 时间界定
        1.3.3 空间界定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1.4.2 中国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4.3 重庆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对象、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2 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背景及发展
    2.1 发展背景
        2.1.1 政治背景
        2.1.2 经济背景
        2.1.3 文化背景
        2.1.4 建筑师及建筑教育
    2.2 建筑发展
        2.2.1 (1978-1992)开端与发展
        2.2.2 (1992-1997)多元与交融
    2.3 本章小结
3 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案例研究
    3.1 案例分类及依据
    3.2 案例研究
        3.2.1 居住建筑
        3.2.2 宾馆建筑
        3.2.3 办公建筑
        3.2.4 文教建筑
        3.2.5 商业建筑
        3.2.6 交通建筑
        3.2.7 文娱建筑
        3.2.8 医疗建筑
        3.2.9 景观建筑
        3.2.10 工业建筑
    3.3 本章小结
4 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特征评价
    4.1 特征评价框架建立
        4.1.1 现有特征评价框架
        4.1.2 本文评价框架建立
    4.2 环境方面
        4.2.1 注重山水协调
        4.2.2 注重城市协调
        4.2.3 注重新旧协调
    4.3 形式方面
        4.3.1 建筑风格
        4.3.2 造型艺术
        4.3.3 细节装饰
        4.3.4 空间艺术
    4.4 功能方面
        4.4.1 注重功能档次
        4.4.2 注重功能综合
        4.4.3 注重建筑本质
        4.4.4 注重山地适应
    4.5 技术方面
        4.5.1 建筑构造
        4.5.2 建筑结构
        4.5.3 施工技术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价值、地位及意义
    5.1 建筑价值评估框架的完善
        5.1.1 为什么引入建筑遗产价值评估框架
        5.1.2 现有遗产价值评估框架
        5.1.3 本文评估体系建立
    5.2 建筑价值初判断
        5.2.1 历史价值
        5.2.2 艺术价值
        5.2.3 科学价值
        5.2.4 社会价值
        5.2.5 文化价值
        5.2.6 再利用价值
    5.3 地位及意义
        5.3.1 时代性——“现代建筑一次有意义的起步”
        5.3.2 地域性——“现代山地建筑珍贵样本”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说明及后续研究展望
        6.3.1 存在问题说明
        6.3.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访谈纪要
    C. 重点调研建筑名录

(7)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数据库数据来源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中数据库的数据来源
第2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工作地分析
    2.1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域分析
    2.2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地分析
    小结
第3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留学背景、学位分析
    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留学背景分析
    3.2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位分析
    小结
第4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当选年份及当选年龄分析
    4.1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年份分析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年龄分析
    小结
第5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分析
    5.1 工程院女性院士总体概况
    5.2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工作领域的差异分析
    5.3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职业成就的差异分析
    5.4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当选年龄的差异分析
    小结
第6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因素初探
    6.1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人文环境因素分析
    6.2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地理环境因素分析
    6.3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小结
第7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情况分析
    7.1 中国工程院院士政治职务兼职状况
    7.2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职务兼职状况
    7.3 中国工程院院士社会职务兼职状况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三) 论文框架与内容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轨迹
        1、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竞争理论阶段
        2、以市场结构为中心的竞争理论阶段
        3、以企业素质为中心的竞争理论阶段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1、国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
        2、本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
    (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1、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特性
        2、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特性
三、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 我国通信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1、通信建设市场规范化,设计业务市场潜力大
        2、行业内的设计单位势均力敌,全业务发展是趋势
        3、开放性的通信设计市场,各设计单位业务相互渗透,竞争激烈
    (二) 广东电信设计院竞争环境分析
        1、当前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2、潜在竞争对手(新的竞争者)
        3、供应商的威胁
        4、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
        5、替代品的威胁
    (三) 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1、竞争优势
        2、竞争劣势
四、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 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2、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分析
    (二) 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1、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思路
        2、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3、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三) 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分析
        1、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
        2、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五、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 制定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
        1、广东电信设计院现有的企业发展战略
        2、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
    (二) 持续提升公司资质实力,保持业内的竞争地位
        1、及时申报具备资格条件的资质
        2、确保员工的“再学习”落到实处
        3、打造有战斗力的专业技术团队
    (三) 提高产品与服务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1、以有效的方法提高客户满意度
        2、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四) 重视技术创新,树立业界的“专家”形象
        1、推动创新研发,积淀深厚的技术积累
        2、激发员工潜能,保障技术创新的持续性
    (五) 加大市场竞争力,建立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
        1、继续精耕细作国内运营商市场
        2、系统集成业务争取市场渗透和效益增长两兼得
        3、在保证效益的基础上加快海外业务的拓展速度和覆盖面
    (六) 优化企业运营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持续优化公司组织架构
        2、加强企业组织与管理能力建设
        3、优化“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机制
        4、深入推进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精确化管理能力
    (七)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聚合力
        1、发挥企业文化对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导航作用
        2、加大核心价值观在广东电信设计院经营理念中的渗透力度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 论文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10)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邮电部北京设计院1997年度获奖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2]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D]. 彭洋. 南京大学, 2012(06)
  • [3]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 余姝颖. 东南大学, 2019(01)
  • [4]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D]. 王子明. 南京大学, 2013(12)
  • [5]中国通信发展启示录[J]. 卢向前. 中国作家, 2008(23)
  • [6]重庆现代建筑研究(1978-1997)[D]. 肖瀚. 重庆大学, 2017(06)
  • [7]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8]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D]. 陶爱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7)
  • [9]广东电信设计院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罗梅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1)
  • [10]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1997年邮电部北京设计院获奖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