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I无线寻呼系统研发成功

GCI无线寻呼系统研发成功

一、GCI无线传呼系统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吴绍聪[1](2021)在《人体输液智能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

姚明书[2](2021)在《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发展以及水电厂扩建,水资源得到广泛使用,人们对水资源重视进一步提高。水电厂为减少水污染,对设备排放加强治理。水电厂下游水资源由于电厂干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例如漏油事故严重影响下游水质,危害居民健康。上游水质直接影响本厂安全、环保运行和下游水质质量。因此水电厂要对本厂上下游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水质指标控制在国家安全标准规定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电厂下游用户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障水电厂经济环保运行手段。本课题以水电厂上下游水质PH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水中油为研究对象,结合水电厂现场实际工况,为实现上下游水质监测多点分散的监测预警功能,保证远程数据多信道接入传输的实时性及定位的准确性,应用最新传感技术及无线组网方法,提出基于Lo Ra WAN无线自组网水质监测方法,并开发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针对水质微弱信号采集因工频干扰和传感器极化电压或传感器附近气泡等因素受到影响,存在数据偏差较大等问题,为优化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信号采集的精确性,以水电厂水质信号中的氨氮和PH局部信号波形为特征量,建立以小波分析算法为基础的软阈值数据去噪处理及故障判别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小波变换的水质异常信号奇异性检测方法,有效实现减小噪声对采样数据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实现软硬阈值处理后的小波重构,确定采用db4下的软阈值进行水电厂的水质在线监测的软阈值处理。基于以上所开发的系统及研究方法,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操作员的实时观测,从而准确获得水电厂上下水质PH、氨氮、COD和水中油四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及变化趋势,并与国家针对水电厂的工业排水国标参数进行对比,在上位机实现故障报警,能使水电厂及时掌握上下游水质情况,对水电厂的环保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马国涛[3](2020)在《基于ARM Cortex的机场引导车车载信息交互平台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来源于哈尔滨某机场应用项目,研究对象为机场飞机引导车。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机场数量和吞吐量越来越大,飞机起飞和降落越来越频繁,机场引导车地面引导任务随之变重。而传统的引导车运营模式主要利用音频通话传播指令,以人工签单的方式,引导效率低下,导致事故率偏高及飞机延误问题频发。机场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机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针对机场引导车管理现有弊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引导车车载信息交互平台,结合机场应用背景,确定技术方案,运用嵌入式技术、Android系统、GPS定位技术以及4G无线通信技术,搭建完整的硬件平台,并结合软件设计,实现引导车车载下位机与服务器之间信息交互的功能。硬件平台部分应用以ARM Cortex系列Broadcom BCM2837(B0)芯片为内核的“树莓派3代b+型”为主板,搭载ATK-NEO-6M GPS定位模块、ZTE ME3760_V2 4G通信模块、12V转5V电源模块、SD卡存储模块以及液晶触摸屏。软件设计部分包括利用Ubuntu系统,构建交叉编译环境,对Android操作系统内核进行配置和编译,生成镜像文件并烧写到“树莓派3b+”开发板,采用uboot启动Android操作系统,配置GPS串口驱动程序,设置4G模块联网。论文制作了引导车车载信息交互APP,设计了本地My SQL数据库用于数据存储和调用,通过socket编程TCP/IP传输协议与服务器相连,实时获取终端GPS定位数据并上传服务器。同时接收服务器信息,存储、显示并反馈,包括引导任务、道口提示、危险预警和规划路径。驾驶员在注册登录后,选择引导任务,调用第三方地图软件API实时定位,获取路径点经纬度解析并显示,实现导航功能。本平台具有实用性强、可移植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设备安装在机场引导车中控台处,实现信息交互的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李亚旋[4](2019)在《一种基于二线制的医护通讯系统中继器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和人们对自身护理的重视,医疗护理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很多医院、看护中心或养老院都安装有医疗护理通讯设备。但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分机数量不断增多,通讯距离也在不断延长,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整体走线和布局,甚至还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传输,现有的通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分机数量的增多和通讯距离的延长。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基于二线制的医疗护理通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中继器,主要完成分机与主机或两种不同分机之间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该中继器与分机和主机相连的总线采用双绞线,采用二线制编码技术,实现控制信号与语音信号共线传输,同时给分机供电,并且该设计有极性矫正电路,两根线不分正反。通过中继器对主机或分机传来的命令和音频信号进行复制、调整、放大和转换,同时向分机提供电源,使得主机配装分机的数量不受主机硬件电路的限制,通讯距离也可通过级联加以延长。工作过程中,中继器对分机传来的信号进行选频、调制后发送给主机或另一种分机,对主机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后发送给分机端的分机或直接发送给主机端的分机,对电话机传来的信号经滤波放大后发送到中继器的分机端,以此完成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另外,因两种分机音频信号频率相差较小,设计过程中在信号选频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解决办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中继器的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过程,对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与问题解决过程进行了系统性地阐述。采用的二线制技术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解决了施工困难、维修不便的问题。通过中继器的接入,从根本上解决了主机可配装的分机数量少,通讯距离短的问题。

雷威[5](2019)在《一种磁导式AGV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大型仓库、生产车间、码头等场所的无人自动搬运车,是物流设备重要的一员,是企业自动化装备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AGV多采用磁带导引、电磁导引、激光导航、惯性导航等导航方式,而磁带导引因其具有铺设灵活性高、可靠性强、施工方式简单等诸多优点,成为了应用最多、市场份额最大的导航方式。因此,对磁带导引AGV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基于LabVIEW与Arduino平台,充分利用LabVIEW平台简明的图形化编程方式以及Arduino平台的开放性、易用性与交流性等特点,降低了AGV的开发门槛,使得AGV从硬体设计到软体开发整个过程便利而高效。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参考目前主流AGV的机械与控制系统组成设计制造AGV验证模型车,对AGV的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机械行走部分采用了六轮系差数驱动的方式,控制系统部分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完成AGV小车平台的搭建。(2)采用磁轨与RFID标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AGV多站点下的速度与方向控制,将离散PD算法移植到Arduino单片机上实现了Arduino单片机对差速驱动AGV的稳定循迹控制。在特定路径下布置RFID站点标签,车载控制系统通过读取标签并执行标签指令信息实现对AGV的速度切换控制、方向控制与站点定位。(3)结合目前主流的AGV系统局域无线网络结构,对多种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采用美国DIGI公司Zigbee Xbee S2C模块搭建无线局域网,使用XCTU软件对监控电脑、呼叫装置、AGV小车进行多点通信配网,并实现了监控电脑对AGV小车监控功能,呼叫装置对AGV小车的远程呼叫功能。(4)在LabVIEW及Arduino软件平台上,对监控电脑、AGV小车、呼叫装置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软件程序编写。通过实验完成对PD算法稳定性验证、RFID指令算法正确性验证、远程监控功能及远程呼叫的功能性验证。

张优[6](2019)在《基于NB-IOT技术的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出行交通更加便利,然而交通问题也越发凸显,尤其是城镇道路交通问题更为严重,由道路湿滑引起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多,因此研究一种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系统意义重大。已有的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系统存在检测覆盖范围小,部署成本高,数据传输距离短、稳定性差等的缺陷,并且现有的湿滑状况检测设备精度低、抗干扰性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并且设计了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的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系统,系统主要由可以网状部署的终端湿滑状况影响因素采集模块、NB-IOT管理云平台和Web应用软件组成,通过NB-IOT无线通信技术建立起这三部分之间的通信网络,实现了对影响道路湿滑的关键因素的实时检测,并且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传感器设计。通过分析总结出影响道路湿滑状况的关键因素为雨雪天气道路积水深度、积水面积、积雪厚度和温度。针对这四个因素分别设计积雪检测传感器、积水检测传感器和温度检测传感器。积雪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探针式的检测装置;积水深度检测方面设计了基于CAV444的筒式雨天积水深度检测传感器和基于74HC165的积水面积检测传感器,积水面积检测传感器的设计又可以用来辅助检测积水深度以提高检测精度;温度检测采用传统的DS18B20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通过实验测试,设计的四种传感器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实现了数据的精确高效采集。2.NB-IOT系统的设计。设计了基于NB-IOT技术的道路湿滑检测系统,系统硬件设计由基于MSP430系列的微控制器搭载传感器、NB-IOT无线通信模块及外围电路构成,实现了低功耗、高性能、高效率的目标。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硬件驱动软件和应用层软件,应用层软件完成了数据库设计和可视化网页设计。3.采用径向基(RBF)神经网路算法对积水深度检测传感器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检测误差。

颜君志[7](2018)在《基于蓝牙技术触发呼叫转移的话机及方法》文中指出文章以通信行业发展为背景,针对蓝牙技术触发呼叫转移话机展开了叙述。首先对带有蓝牙技术的固定通话终端进行了介绍,其次阐述了蓝牙技术与固定话机连接流程,再次分析了蓝牙技术特点,最后则重点论述了如何利用蓝牙技术自动触发呼叫转移功能,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通信领域发展。

邢奕鹏[8](2018)在《医用便携式数据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为实现医学生理数据的无线传输,建立医学数据的无线采集网络和系统,针对适用ZigBee技术的医学数字终端与基于蓝牙和WiFi技术的PC或手持终端之间的通信障碍,本文专门设计开发了一款医用便携式数据网关,在解决两端通信障碍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存储和部分数据的显示。在硬件设计上,本文在保证通信速率的前提下,格外注重器件的体积和续航能力,采用小封装和低功耗的芯片和器件。在软件设计上,主控程序方面采用FreeRTOS嵌入式实时任务操作系统,其有效的解决了非实时操作系统易死机的弊端,并且利用任务调度体系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移植性。在ZigBee通信组网方面,本设计采用成熟的Z-Stack协议栈,其全面的功能和优异的特性为ZigBee通信网络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WiFi和蓝牙通信上利用成熟的模块化产品实现了串口透明传输的功能并且根据TCP/IP协议利用网关已有功能设计了一套可靠稳定的WiFi网络通信机制。在通信协议的设计上,本文通过调查学习掌握了一般情景下的医学数据特点以及医学应用场景的情况,开发了一套广泛适用、可扩展性强的简单通信协议,可以适用于多种医学应用场景,方便后期移植和二次开发。为了验证网关原理样机的医疗实用性,本文还搭建了便携式生理数据采集系统和医用无线输液监测系统。以无线网关为枢纽,便携式生理数据采集系统可满足长时程、多参数、多频次获取生理数据的需求,随时随地无线监测病患的生理状态,也可进一步实现远程医疗。针对输液监测需求开发了医用无线输液监测系统,以无线网关为中心,实现了输液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有效预警,极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完成网关功能和系统总体测试后,本文对网关进行了性能测试,在常规的通信性能和功耗测试中网关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朱云乐[9](2018)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家居已发展近数十载,逐渐取代了普通家居产品,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制造技术是构建智能家居世界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是构建大数据网络平台的基本要素。智能化的系统能够带给人们更美好的居家生活方式和出行体验,传统意义上的智能家居让人们从机械控制转换为手动控制,而随着各种先进科技和智能设备的问世,智能控制的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对人为的手动控制方式提出了质疑。跟随时代的浪潮,本文以家居生活为背景,设计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并将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中,改进了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达到了较好的使用效果。首先,论文研究了国内外智能家居的研发现状,分析了对智能家居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现代人类生活习惯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各功能化模块进行具体设计。其次,针对智能家居系统中需用到的关键技术和理论知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技术、LTE通信、ZigBee无线组网技术及Android系统架构等,结合本系统特点,将遗传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运用到数据处理部分,设计具有自主学习、自适应能力的家居控制方式。然后,根据方案完成系统的软、硬件功能设计与实现,硬件子系统有STM32主控芯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4G模块及各类家庭传感器设备,软件子系统实现对智能家居APP的开发,包括数据库创建、登录页面、主页面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设计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家居APP控制方式。最后,搭建系统测试平台,硬件子系统完成传感器数据采集,在数据处理模块引入GA-BP算法,利用Matlab软件仿真测试系统预测数据的能力;软件子系统实现对家庭数据的监控和控制命令下达。经测试,系统能较好实现设计功能,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黄俊杰[10](2018)在《eMTC系统下终端协议栈空闲模式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接入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无所不在的“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物联网要求低复杂度,低成本,更长的电池寿命,基于此第三代合作伙伴(3rd G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13版本的标准中提出了新的蜂窝无线网接入技术:扩展的机器类通信(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eMTC)。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终端,而终端协议栈空闲模式又直接关系到终端的接入成功率、服务质量以及电量消耗。因此,研究满足用户体验和产品性能要求的终端协议栈空闲模式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重大专项“R13 LTE机器通信基带芯片研发”,项目的目标是“开发支持LTE R13标准的MTC终端基带芯片,能够满足LTE R13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商用芯片”。本人基于该项目参与了R13版本的高层协议的开发,负责终端协议栈空闲模式的研究和实现。在对eMTC高层协议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论文首先介绍了eMTC系统的特点和该系统下协议栈架构以及eMTC主要新增功能,梳理了空闲模式下的主要流程,阐述了这些流程在空闲模式中的作用以及空闲模式实现的重难点。然后在终端空闲状态实现部分,提出了层一控制层(Layer 1 control,L1C)用来控制协议栈与物理层的交互。定义了L1C与无线控制子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子层的接口原语,设计了L1C与RRC的状态机方案。根据原语与状态机方案本文实现了空闲模式的主要流程:终端加速选网;具有健壮性的小区选择;非连续接收机制(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eDRX)流程;并设计eDRX周期的选取策略;考虑到现实场景中小区重选容易产生“乒乓”重选以及重选延迟,本文提出了三个重选方案并通过比较选取了一个最优方案。最后基于visual studio工作平台,搭建测试平台,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脚本构建测试例,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通过检查测试日志里信令的交互流程以及接口原语的关键参数,从而验证eMTC单模终端空闲状态下各个功能的设计和实现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GCI无线传呼系统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CI无线传呼系统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2)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质在线监测技术与系统研究现状
        1.2.2 无线组网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1.2.3 水质信号分析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水电厂上下游在线监测组网方法研究
    2.1 水电厂水质监测无线自组网优势
    2.2 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框架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3.1 水电厂水质故障信号的奇异性
        3.1.1 函数的奇异性
        3.1.2 Lipschitz指数分析
    3.2 水质监测故障信号检测分析
    3.3 小波分析对污染信号去噪处理
        3.3.1 阈值去噪方法
        3.3.2 阈值风险
        3.3.3 水电厂水质信号小波分解
        3.3.4 水电厂水质信号阈值选择与处理
        3.3.5 水电厂水质信号小波重构
    3.4 本章小节
4 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硬件研制及应用
    4.1 水电厂水质在线监测硬件系统结构
    4.2 水电厂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采样平台研制
        4.2.1 传感器数据采集
        4.2.2 A/D转换电路设计
        4.2.3 直流斩波电路设计
        4.2.4 EEPROM电路设计
        4.2.5 DC/DC电路设计
        4.2.6 LoRa/GPRS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4.3 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传输平台研制
    4.4 水电厂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处理平台研制
    4.5 本章小结
5 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系统开发及应用
    5.1 数据采样与传输策略
        5.1.1 无线传输模块工作模式
        5.1.2 规避通信冲突策略设计
        5.1.3 无线传输模块通信指令设计
    5.2 数据处理策略
    5.3 水质信号的数据预处理
    5.4 数据传输性能及数据二次处理
        5.4.1 水电厂水质组网界面显示
        5.4.2 水电厂水质在线监测波形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摘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主机硬件原理图纸
附录B 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从机硬件原理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ARM Cortex的机场引导车车载信息交互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车载信息交互平台总体方案分析和设计
    2.1 需求分析
        2.1.1 数据采集
        2.1.2 数据传输
        2.1.3 数据存储
        2.1.4 数据显示
    2.2 整体架构
    2.3 关键技术分析
        2.3.1 GPS定位技术在车载信息交互平台的应用
        2.3.2 4G通信技术在车载信息交互平台的应用
        2.3.3 嵌入式系统在车载信息交互平台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载信息交互平台硬件设计
    3.1 硬件整体结构
    3.2 硬件平台构建
    3.3 功能模块设计
        3.3.1 车载终端GPS定位模块
        3.3.2 车载终端4G通信模块
        3.3.3 车载终端显示模块
        3.3.4 车载终端存储模块
        3.3.5 车载终端电源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载信息交互平台软件设计
    4.1 软件平台搭建
        4.1.1 软件平台整体结构
        4.1.2 软件平台开发环境构建
        4.1.3 Android系统移植
        4.1.4 驱动程序移植
    4.2 GPS定位功能的实现
        4.2.1 GPS数据传输协议
        4.2.2 GPS数据接收
    4.3 4G通信功能的实现
        4.3.1 4G联网功能
        4.3.2 TCP/IP协议
        4.3.3 socket编程
    4.4 MySQL数据库设计
    4.5 车载信息交互APP设计
        4.5.1 APP开发环境构建
        4.5.2 用户注册与登录
        4.5.3 任务信息查询
        4.5.4 地图定位导航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载信息交互平台测试
    5.1 嵌入式平台测试
        5.1.1 硬件平台实现
        5.1.2 软件平台实现
    5.2 GPS定位功能测试
    5.3 4G联网功能测试
    5.4 整体性能测试
    5.5 车载信息交互APP功能实现
        5.5.1 用户注册和登录界面
        5.5.2 任务信息显示和查询界面
        5.5.3 任务执行和导航界面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一种基于二线制的医护通讯系统中继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医疗护理通讯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
2 二线制中继器的整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2.1 二线制中继器总体设计方案
    2.2 二线制中继器的工作原理
3 二线制中继器硬件设计
    3.1 信号隔离电路
    3.2 信号矫正电路
    3.3 分机发码与音频转发电路
    3.4 主机发码转发电路
    3.5 主机音频转发电路
    3.6 电源电路
    3.7 控制电路
    3.8 地址编码电路
    3.9 保护电路
4 二线制中继器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4.2 总线启动子程序
    4.3 实时监测拨码子程序设计
    4.4 A/D转换子程序设计
    4.5 分机音频通信子程序设计
    4.6 信息发送程序设计
    4.7 中断子程序设计
5 系统调试
    5.1 硬件调试
    5.2 软件调试
    5.3 整机调试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一种磁导式AGV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AGV研究现状
        1.2.1 国外AGV研究现状
        1.2.2 国内AGV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AGV实验平台硬件系统设计
    2.1 AGV总体设计要求
    2.2 AGV机械部分设计
        2.2.1 驱动方式及轮系的选择
        2.2.2 小车行走机构的设计
        2.2.3 小车整体机械框架
    2.3 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2.3.1 AGV主控板的选择
        2.3.2 副控板的选择
        2.3.3 AGV单元模块的选择
        2.3.4 控制系统硬件框图
        2.3.5 车载端电路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RFID与AGV运动控制
    3.1 磁导航AGV运动学模型
    3.2 AGV站点与偏差量信息的获取
        3.2.1 RFID传感器站点信息的获取
        3.2.2 磁导航传感器对AGV偏差量采集
    3.3 Arduino单片机与PD循迹控制算法
        3.3.1 Arduino控制直流伺服电机
        3.3.2 AGV循迹方式的确认
        3.3.3 PID控制算法
        3.3.4 Arduino下的PD控制器
        3.3.5 AGV循迹过程中变速控制
    3.4 RFID动作指令控制
        3.4.1 AGV路径类型
        3.4.2 环形路径下的站点信息设置
        3.4.3 AGV运动指令集的生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AGV无线网络及远程控制
    4.1 AGV无线通信系统组成
    4.2 无线通信技术
    4.3 XBee无线网
        4.3.1 XBee模块简介
        4.3.2 XBee通信模式
    4.4 AGV小型网络搭建
        4.4.1 XCTU配网
        4.4.2 AGV监控信息的获取
        4.4.3 AGV远程呼叫功能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件编写与实验验证
    5.1 软件开发平台
        5.1.1 Arduino平台
        5.1.2 Lab VIEW平台
    5.2 AGV车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2.1 车载控制系统Arduino软件设计
        5.2.2 车载控制系统Lab VIEW软件设计
    5.3 远程监控电脑软件设计
    5.4 传呼系统软件设计
    5.5 运行场地布置
        5.5.1 轨道尺寸与站点位置的确认
        5.5.2 轨道站点铺设与传呼系统的安装
    5.6 AGV实验验证
        5.6.1 PD算法稳定性验证
        5.6.2 RFID动作指令算法验证
        5.6.3 远程监控功能验证
        5.6.4 远程呼叫功能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NB-IOT技术的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1.1 NB-IOT技术的内容、应用背景和趋势
        1.1.2 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的背景及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NB-IOT研究现状
        1.2.2 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安排
第2章 道路湿滑状况分析及系统技术基础
    2.1 道路湿滑状况理论分析
        2.1.1 道路湿滑状况影响因素
        2.1.2 道路湿滑状况检测方案
    2.2 系统设计需求及分析
        2.2.1 技术需求分析
        2.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NB-IOT技术
        2.3.1 物联网(IOT)技术
        2.3.2 NB-IOT技术原理
        2.3.3 NB-IOT传输协议
    2.4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
        2.4.1 径向基函数
        2.4.2 RBF神经网络结构
        2.4.3 RBF神经网络训练方法
    2.5 NB-IOT平台管理技术
        2.5.1 NB-IOT管理平台开发流程
        2.5.2 NB-IOT管理平台的通信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终端设计
    3.1 检测终端总体设计方案
        3.1.1 设计需求分析
        3.1.2 检测终端总体结构规划
    3.2 微控制器设计
        3.2.1 微控制器芯片选择
        3.2.2 微控制器核心电路设计
    3.3 实时时钟模块
    3.4 积水检测传感器设计
        3.4.1 技术要求
        3.4.2 积水面积检测设计
        3.4.3 积水深度检测设计
    3.5 积雪厚度检测传感器设计
        3.5.1 技术要求
        3.5.2 设计实现
    3.6 温度采集模块
    3.7 NB-IOT无线通信模块
        3.7.1 NB-IOT通信模组选择
        3.7.2 NB-IOT通信模组电路图
        3.7.3 模组外围电源电路设计
        3.7.4 模组外围复位电路设计
        3.7.5 模组外围USIM卡接口电路设计
        3.7.6 模组外围射频天线电路设计
        3.7.7 模组外围网络状态指示电路设计
        3.7.8 模组外围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系统软件设计及优化
    4.1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4.1.1 需求分析
        4.1.2 软件整体结构
    4.2 检测终端软件设计
        4.2.1 开发环境介绍
        4.2.2 温度采集软件设计
        4.2.3 实时时钟采集软件设计
        4.2.4 积水采集软件设计
        4.2.5 积雪采集软件设计
        4.2.6 NB-IOT无线通信软件设计
    4.3 NB-IOT管理平台设计
        4.3.1 软件开发关键资源
        4.3.2 NB-IOT管理平台具体设计
    4.4 应用层软件设计
        4.4.1 设计需求
        4.4.2 软件开发用到的工具
        4.4.3 数据库设计
        4.4.4 软件各模块具体设计过程
    4.5 基于RBF神经网络对采集设备的优化
        4.5.1 RBF网络拟合模型
        4.5.2 RBF神经网络样本训练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测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5.1 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5.1.1 终端采集模块独立调试
        5.1.2 NB-IOT通信模块调试
        5.1.3 应运层管理软件功能调试
        5.1.4 道路湿滑状况分析
    5.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蓝牙技术触发呼叫转移的话机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蓝牙技术的固定通话终端
2 蓝牙技术与固定话机连接流程
3 蓝牙技术特点
    3.1 传输范围小
    3.2 应用调频扩频技术
4 基于蓝牙技术触发呼叫转移的话机及方法
5 结束语

(8)医用便携式数据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
    1.1 系统基本原理与结构
    1.2 三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介绍与比较
        1.2.1 三种通信技术的介绍
        1.2.2 三种通信技术的比较
    1.3 微内核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比较
2 硬件设计与实现
    2.1 网关总体控制模块
    2.2 无线通信模块
        2.2.1 ZigBee网络模块
        2.2.2 WiFi与蓝牙模块
    2.3 电源、显示及存储模块
        2.3.1 电源部分
        2.3.2 显示部分
        2.3.3 存储部分
3 软件设计与实现
    3.1 基于FreeRTOS的系统任务调度设计
    3.2 基于Z-Stack的ZigBee网络软件系统和通信协议设计
    3.3 WiFi和蓝牙通信软件设计
4 基于无线智能网关的多种医用监测系统的实现
    4.1 便携式生理数据采集系统
        4.1.1 心电监护仪
        4.1.2 电子体温计
        4.1.3 血氧仪
    4.2 无线输液监测系统
        4.2.1 输液监测系统结构
        4.2.2 输液监测的原理及实现
        4.2.3 输液监测系统无线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4.2.4 输液监测系统实验结果
5 系统测试
    5.1 通信性能测试
        5.1.1 通信距离测试
        5.1.2 通信速率测试
    5.2 功耗测试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穿戴式生理信息监测设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论文内容结构安排
2 系统关键技术
    2.1 神经网络
        2.1.1 BP神经网络
        2.1.2 GA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
    2.2 LTE通信
        2.2.1 系统架构
        2.2.2 通信协议
        2.2.3 关键技术
    2.3 ZIGBEE通信技术
        2.3.1 ZigBee技术
        2.3.2 协议栈与网络拓扑
        2.3.3 ZigBee无线网络通信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理想模型
    3.2 需求分析
    3.3 总体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整体开发
    4.1 系统硬件设计
        4.1.1 STM32 模块
        4.1.2 ZigBee模块
        4.1.3 4G模块
        4.1.4 电源模块
        4.1.5 状态显示模块
        4.1.6 传感器子系统
        4.1.7 智能控制子系统
    4.2 系统软件设计
        4.2.1 系统程序设计流程
        4.2.2 智能控制子程序
    4.3 应用程序开发
        4.3.1 创建数据库
        4.3.2 登录模块
        4.3.3 系统主界面
        4.3.4 各功能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平台搭建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10)eMTC系统下终端协议栈空闲模式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eMTC的演进与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2章 eMTC系统协议栈概述
    2.1 eMTC终端特性和目标
    2.2 eMTC关键技术
    2.3 eMTC网络架构框图
    2.4 eMTC系统空口协议栈架构
        2.4.1 用户平面
        2.4.2 控制平面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eMTC系统空闲模式协议研究
    3.1 选网协议分析
        3.1.1 PLMN介绍
        3.1.2 PLMN选择触发条件
        3.1.3 选网过程
    3.2 小区选择
        3.2.1 小区选择触发条件
        3.2.2 eMTC小区选择标准
        3.2.3 eMTC小区选择流程
    3.3 eMTC终端系统消息读取
        3.3.1 系统消息分类
        3.3.2 系统消息的接收与修改
    3.4 空闲下的eDRX与 PSM机制
        3.4.1 LTE下的DRX机制
        3.4.2 eMTC下的eDRX机制
        3.4.3 eDRX下的测量与重选
        3.4.4 PSM机制
    3.5 协议实现的重点和难点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eMTC空闲模式流程设计
    4.1 eMTC终端空闲模式软件架构
    4.2 eMTC终端层间接口原语设计
        4.2.1 MMC层与RRC层接口
        4.2.2 RRC与 L1C层接口
        4.2.3 L1C_PHY层接口
    4.3 eMTC终端空闲模式状态机设计
        4.3.1 RRC状态机设计
        4.3.2 L1C状态机设计
        4.3.3 L1C状态机函数设计
    4.4 eMTC终端空闲模式下流程设计
        4.4.1 空闲模式下的快速选网
        4.4.2 小区选择的设计
        4.4.3 空闲模式下eDRX机制的设计
        4.4.4 eDRX最优周期的选取
        4.4.5 小区重选流程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eMTC终端空闲模式的测试与验证
    5.1 协议测试简介
    5.2 eMTC协议栈测试环境搭建
        5.2.1 测试架构搭建
        5.2.2 XML测试脚本
    5.3 测试例设计
        5.3.1 小区选择流程
        5.3.2 空闲下eDRX复杂环境流程设计
        5.3.3 选网过程测试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健壮性小区选择代码设计
附录B eDRX机制代码设计
附录C 小区重选代码设计
附录D 编译生成的MAP文件
致谢
攻硕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GCI无线传呼系统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体输液智能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吴绍聪. 济南大学, 2021
  • [2]水电厂上下游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D]. 姚明书. 沈阳工程学院, 2021
  • [3]基于ARM Cortex的机场引导车车载信息交互平台设计[D]. 马国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4]一种基于二线制的医护通讯系统中继器的设计[D]. 李亚旋.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一种磁导式AGV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D]. 雷威. 湘潭大学, 2019(02)
  • [6]基于NB-IOT技术的道路湿滑状况检测系统研究[D]. 张优.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7]基于蓝牙技术触发呼叫转移的话机及方法[J]. 颜君志. 数字通信世界, 2018(08)
  • [8]医用便携式数据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 邢奕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8(09)
  • [9]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D]. 朱云乐.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3)
  • [10]eMTC系统下终端协议栈空闲模式的研究与实现[D]. 黄俊杰.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标签:;  ;  ;  ;  

GCI无线寻呼系统研发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