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的一个例子——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课程介绍

启发式教学法的一个例子——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课程介绍

一、启发式教学法一例——介绍一门以解题为主的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存[1](2013)在《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学习负迁移和教学诊断两大理论基础上,以中学一线问卷调查和班级实验为平台,以“负迁移评价量表”和“学习负迁移诊断模型”为工具,对高中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尝试找到矫正不同类型知识化学学习负迁移的方法。根据这种构想,文章将每个章节的内容作如下安排:导言。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然后在分析了大量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对核心概念(迁移、负迁移、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教学诊断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框架和理论创新点。第一章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是开展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和条件支撑。首先对迁移的涵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指出了迁移的方向、迁移的方式、迁移的效果等特征。其次,文章对诊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迁移的表征观、认知观和学习观等理论支撑。再者,本部分的重点是就化学学习负迁移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归纳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具有广泛性、肤浅性、顽固性、自发性、特异性、表象性、隐蔽性、重叠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并对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拓展,提出了“负迁移度”的概念,构建了“负迁移诊断模型”,把它作为工具,对实证部分不同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量上的比对和分析。第二章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本部分主要是对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了梳理,主要叙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载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把化学学习负迁移和化学教学诊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分析了针对研究对象实施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工具。二是介绍了作为本文研究载体的河南某中学的具体情况、对比试验选择的过程、以及实验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本部分还就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班级试验、出声思维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特点(高度的概括性、有效的思维促成性和良好的科学教育性)。二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对。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四章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基础性、生活化和繁杂性)。二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五章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特点(抽象性、探究性和方法性)。二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等方面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六章化学问题解决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四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理解的多元化、类型的多样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二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七章研究总结。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文章研究的结论: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在研究反思部分,文章指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今后努力的4个方向: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的心里层面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尚待进一步开展。

李海[2](2019)在《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知能是上海“青浦经验”发展到今天最核心的概念,是顾泠沅先生、鲍建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经过青浦实验、教师行动教育模式和教师发展指导者三个阶段40年左右的实践研究所形成的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顾泠沅先生、鲍建生教授及其团队关于实践知能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词源学、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与实践知能有关的词语“知识”、“能力”、“实践”的生活来源及其发展,分析了与这些词语相关的哲学观点以及各个不同哲学观点的共同之处。然后结合相关理论尤其是结合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四个问题,进一步探寻了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基础,重新界定了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概念。在鲍建生教授关于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框架进行了细化。在这个细化了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下,以《数学教育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研究》为主要干预性课程,选择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内容中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教学对某高校的2015级44名职前数学教师、2016级76名职前数学教师在2017年秋季学期和2018年秋季学期分别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干预性教学。本文以设计研究为研究的方法论,在细化了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基础上,编制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讨论等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对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主要解决四个研究问题:(1)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是怎样的?(2)职前数学教师在学习干预课程中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证明的教学进行了什么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对他们理解这三个定理的教学有什么帮助?(3)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模型框架之下,职前数学教师对研究者提供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文本案例的学习、思考和研讨,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的教学有什么作用?(4)经过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干预性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产生了哪些变化?经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知能现状不容乐观,但同时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知能并非空白,虽然职前数学教师没有真正做数学教师的经验,但他们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知识基础、教学过程和支持系统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积累,这些积累来自于他们受教育的过程,包括中小学的教育过程和大学教育过程和部分职前数学教师做中小学数学家教的过程;职前数学教师通过接受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他们在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数学素养和信息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经验尤其是课堂把控能力还比较薄弱;2.通过运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模型进行教学干预,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得到很大的发展,表现为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存在显著性差异;3.实践知能模型应用于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在应用过程中需做好设计,即需要一个科学的教学干预过程;4.在实践知能干预性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的教和学,也要注重随时将理论与三个定理证明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这一结合过程中,组织、引导职前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理论的学习、思考、分析和研讨,不但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教学理论,也有利于理解具体数学教学内容的教学;5.为职前数学教师提供比较成熟的三个定理证明教学的教学案例,并且组织他们对案例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讨论、交流,对他们理解三个定理的证明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6.通过数学教学理论学习、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设计教学、讨论和信心宣告,职前数学教师在实践知能的支持系统(信念与态度)得到提高。7.本研究设计的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干预性教学,对提高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具有明显的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研究、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最后,结合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对高校数学教师教育数学专业任课教师和数学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给出了一些建议。并且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相信,为开拓新的数学教育研究广阔天地,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做出了些许的进展工作。

王敏[3](2014)在《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期间在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下最终与世界数学教育接轨。自1902年中国新学制颁布之后,在欧美数学教育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下,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迈进了现代化的道路。欧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自明末至清末,欧美的数学著作直接或间接地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走向。1902年新学制颁布实施后,中国数学教育在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在数学教育制度、数学课程设置与实施、数学教学法研究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从发生这些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环境出发,以研究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内容、过程及相关影响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为主,以其他研究法为辅,深入而系统地分析了1902-1949年欧美数学教育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论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第2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概述。基于对1902年新学制颁布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育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分析学习欧美数学教育每一阶段所呈现的形式和特点。另外,通过梳理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中提出的数学教育改革思想的要点,阐明《壬戌学制》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受欧美数学教育的影响。第3章,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制定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是中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文中从数学教育制度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它所产生的影响。1.在中小学各阶段数学教学总体目标方面的影响。从数学观的养成、数学学习心理的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数学教育尤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影响。2.在中小学各阶段数学教育理念方面的影响。从数学教育联系生活、数学问题解决理论、数学态度与习惯三个方面剖析了受美国数学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数学教育的变革。3.关于民国时期数学教学法要求方面受美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设置数学游戏、教学联系生活经验、数学教学使用发现式、启发式教学和归纳法与演绎法并注重理论思维的培养。第4章,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国时期欧美数学教科书由起先的通过日本传入到从欧美直接翻译引进,在中国经历了使用外文原版书到翻译编译的过程,最终经过众多研究者的融合改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1.概述清末和民国时期对欧美数学教科书译介背景的基础上,对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使用的外文原版书及翻译版的情况进行分析,考察数学教科书的译介团体与出版机构,同时通过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讨论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使用的优点与缺点。2.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中规定初中实施混合数学教学,数学教科书也在以往分科的基础上从欧美翻译引进混合数学教科书,并在混合数学理念指导下,国人编写了三套混合数学教科书。文中分析了分科数学与混合数学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归结了分科到混合数学教科书过渡的过程。3.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提倡实验几何教学,使得实验几何学教科书一度成为20世纪初几何学改革的重点,文中从实验几何教学以及与论证几何教学的区别入手,论述了实验几何教学在中国的实施过程。4.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在内容方面的转化,该过程是翻译和编译的内容与课程纲要规定内容逐渐相符最终实现自编的过程。另外,从欧美数学教科书的翻译目的、使用范围及自身特点的角度分析其特点。以此阐明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转化过程。第5章,欧美数学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中国自清末实施新教育制度后,学校采用的数学教学法大多模仿欧美,中国在借鉴欧美教学法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现了自主创新。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转化:1.清末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学法,即通过日本学习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以及单级教授法。文中通过算术科单级教授法的具体实施情况的介绍阐明中国在清末对赫尔巴特教学法的借鉴。2.论述了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此分析欧美教学法在中国的探讨与转化。3.阐述了数学教学实验,从借鉴欧美的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情况及相关实验结果直至自主实施教学实验的过程,并以民国时期算术科教学实验中具体的几种类型及特点分析,总结中国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情况。第6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通过蔡元培、黄炎培、庄俞等学者的观点,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2.基于实用主义的倡导者杜威、孟禄关于数学教育的观点,摭取黄炎培在算术科中实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应用,从教材的选择、教学设施的制定及教学方案的选取等方面论述实用主义与数学教育的联系。3.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及数学教学法的选择方面的回响。第7章,结论。阐明欧美数学教育的影响下中国数学教育的走向,同时提炼这一演变过程中的经验对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高天明[4](2001)在《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文中提出研究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就会知道我国有着悠久的教学方法实验传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则主要借鉴西方,起步晚,时间短。既有的相关研究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能就教学方法进行历史的深入考察,这在教育史及教学论史的研究中都是一个不足。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作者以20世纪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为线索,重点就二三十年代我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进行了历史的剖析。在我国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在解放前,西方的教学理论极大地影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欧美教学方法的输入,为中国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参照模式,驱动中国教育界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反思。20世纪初西方教学方法的引进及实验对我国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教授法到教学法,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到活教育,大体反映了中国教育界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运行轨迹。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些有时代历史感的教育家通过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如俞子夷、李廉方、陶行知等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法思想渗透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们的教法改革本身又是人类教育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陶行知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我国整个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揭示了陶行知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也就显示出了他的教学方法的时代差异性。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教育界天暇顾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在这一时期,全国教育事业处于瘫痪状态。作者除了介绍解放前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外,且就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实验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评叙。就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的课程等因素进行了历史的分析。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就我国教学方法的在近20年来的方法改革与实验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从所涉到的教学方法的总体状况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我国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探索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教学方法的“名”与“实”在这一时期方才显现出其“人文”特征性。教学方法改革的时代特性在这时更加突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注意到了实验的“规范”和“科学”特性。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统计数据及教法改革现状说明: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技能的教法模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下教法改革的主旋律。在这一部分,作者还就教学方法的改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 革与实验进行了个案分析。作者主要选择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和邱学化的尝 试教学法的实验为例。通过研究,作者发现20世纪后期中国有成效的教学方 法实验,多在50年代末起步,十年浩劫被迫中止,但文革后,大都立即着手 原有实验。邱学华50年代即致力于小学数学教改实验,80年代提出尝试教学 法,90年代才积淀出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法己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沙 塔洛夫经40年实验,才提炼出“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赞科夫由1个实验 班发展到1200多个,二十年如一日,方浓缩出教学的五原则,提出“教学要 走在发展前面”的命题。根深才能叶茂,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理论都经过了 艰难曲折的漫长探索。急功近利、应时即景的教学法实验,既不会有明显的 实验效果,也不可能提出面向末来的教学理论。 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作者主要就教学方法变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 讨。这些内容包括影响教学方法变革的几个相关因素、教学方法变革特点、 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矛盾及方法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科 学化等。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几点研究性结论。作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 教学制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教学方法在西方经历的明显变化,清晰地显示 出教与学、师与生的矛盾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师生关系是教学方法 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师生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质就是课堂教学中教 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学。交流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精髓。教学方法研究重“教 法”还是重“内容”?因此如何对待教学方法与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是教学 法改革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作者也进行了初 步的探讨。关于我国教学方法体系的科学化问题,在论文的最后作者进行了 理论上的探讨。作者认为由于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沿用前苏联五。 六十年代的划分标准,即把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知识来源作为划分标准。 因而,我国许多学者及教学论教材上的分类基本上仍未跳出这一“标尺”。对 于当代我国教学方法体系的科学化构建,作者试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既以启发式教学法为基础,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

宋敏[5](2019)在《TPACK视域下高中物理优质教学案例分析》文中认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正处在飞速的发展之中。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育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另外,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强调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呢?由Mishra和Koehler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TPACK是教师整合技术进行教学时所需的知识。为了促进物理教师TPACK水平的提升以及丰富TPACK在物理学科中的研究,本篇论文在TPACK视域下,对高中物理优质教学案例展开了研究。论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文献研究法对TPACK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了物理学科中TPACK的研究现状。(2)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本篇论文中TPACK的概念、内涵以及构成要素。(3)从TPACK的五个构成要素维度出发,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优质教学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视频和文本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着重研究教师是如何应用TPACK进行物理教学的,并总结TPACK的五个构成要素的特点。此外,对优质教学案例进行质性分析,诠释本篇论文所提出的TPACK的新内涵。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物理优质教学案例中教师TPACK的五个构成要素知识的特点分别是:(1)整合技术讲授物理的统领性观念的特点是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内容知识,教学目的知识符合课程标准中的规定,重视技术在物理教学中作用的发挥。(2)整合技术的课程知识的特点是教师的课程资源知识非常丰富,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具有创新性。(3)整合技术的学生理解的知识的特点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全面而深刻。(4)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的特点是丰富而灵活。(5)整合技术的教学评价知识的特点是教师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能够选择恰当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工具。除此之外,研究还表明TPACK是一种体现教学艺术性的知识。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提出了夯实教师的基础知识,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丰富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建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等建议。本研究旨在促进物理教师TPACK水平的提升,提升整合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董玉成[6](2018)在《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文中认为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活动,我国基础教育有着庞大的解题活动累积起来的解题知识,不少国际学者亦称中国是一个解题大国,对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充满好奇。但我国学界以解题知识作为研究对象的讨论却并不多,并且研究主要集中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题研究内容的描述和某些特征的简略介绍。本研究试图对我国解题进行一个有历史纵深的探讨,即从源头开始把数学解题放在一个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视察。尤其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对解题知识的生产和制造机制、传播、影响、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研究。同时考察外部要素与解题知识生产、制造、传播、影响、局限性的关系。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1)我国有关题和解题的基本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自1904年现代学校建立以来,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求解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有一些什么重要变化?谁是它的主要生产者?如何制造与传播?动力机制怎样?(2)我国社会变革、中西方数学及教育传统、国际问题解决等因素对我国数学解题知识有何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历史的文献分析的方法。文献来源包括读秀、中国知网、万方学位、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总平台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现代题-解(答、证明)是西方数学东渐并在数学及教育“西化”后而出现,但有关解题的叙述系统要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才趋于稳定。第二、我国数学解题知识在数量和范围的巨大增长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不仅针对各年级,各种考试的习题集大增,各种题型研究,习题理论,解题理论也不断出现。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从心理学视角研究解题的开始增多。第三、在解题知识的制造生产和传播上,我国解题知识生产经历了五个阶段,明末到甲午战争前,解题知识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传教士及国内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助手的翻译和编译,此时的机构主要是传教士内在编译部门和我国自己成立的翻译机构。甲午战争后到四十年代末,大量日本、欧美国家的解题知识被翻译或编译,其生产者主要是留学生,三十年代后本土生产解题知识则开始占据主流,这段时间有大量的一线教师和大学教师参与了生产,其制造和传播主要依赖于象商务印书馆等私营出版机构。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解题知识主要分布于期刊、教学法、解题指导、自学丛书、习题集及教材,使问题和题解得到了极大丰富,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苏联,出版发行则主要由国有机构承担。第四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一个内容、面向极为丰富繁杂的时期,解题知识来源广泛,大部分出版社参与其中,是被批评为“题海战术”的时代。第五个阶段是本世纪近二十年。本世纪解题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数学教育博士,研究所和工作室等新的学术职位和研究机构已经出现,正促进解题知识的生产和制造。第四、在知识类型上,我国绝大部分解题知识属于经验性知识,很少部分是实证性知识。而经验性知识和一些实证得到的知识又可称之为方法类知识,即其目的或价值是为了如何解决某种数学问题,这类知识我们又可称之为解释性知识,它们是伴随解释和传播已有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而出现。第五、社会思潮、中西方数学和教育及西方解题知识对我国解题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学的东渐是西方传教士传教不可得的副产物,西方宗教之所以难以在中国传播是因为中国并没有宗教传统,利玛窦挟伽利略、开普勒在使用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转而向徐光启等高层知识分子推销数学,但由于我国数学从未进入传统主流思想只被认为是小艺且传统数学精华的传承已中断,所以这些送来的数学均未能传播开来。再加《几何原本》这种演绎结构的数学大异于中国问答术草结构的数学著作,显然演绎结构的数学是不利于教学的,其作为教材必须做进一步解释和添加例题,而中国式数学著作是可以直接作为教材的,在没有对其做进一步加工的前提下自然不利于传播。我国后来的解题辅导类出版物显然是回归了问答术草的传统。到清,传教士显然认识到中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于是兴办学校,数学作为教会学校的课程终于得到传播。由于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逐渐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开始主动拿来数学,并在考试文化的深刻影响下现代数学知识最终被广泛生产和传播。而传统数学在改良、革命和改革的语境里若隐若现。第六、就解题研究来说,我国数学解题研究即使在49年后,其主题仍然主要源自国外,但显然,不管是否倡导传统,其底色被中国传统教育、数学及考试文化打下了深沉烙印,解题知识表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用数学以外的视角来对解题进行研究较少见到。对problem solving的翻译、理解在不同时代我们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涵义。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胡晋宾[8](2015)在《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知识毫无疑问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而从历史上来看,知识观决定着课程观和教学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影响下展开的,知识观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分歧焦点。对于课程物化载体的教科书来说,它的编写也是知识观指导下的创作活动。基于当下的高中数学课改现实,研究教科书编写策略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数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3个视角来透视知识观发现:数学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宏观的数学知识发生、确证、发展、结构、属性、应用等方面的反思和追问,心理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微观的认知过程与机制、知识分类与传递等方面的解析和实证,教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学校中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筛选、组织、传递、教授、习得等方面的关切和侧重。数学知识观是隐藏在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背后的前提性根源,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观和数学知识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本文认为,前者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研究,隶属于“数学哲学”;后者是关照数学教育的“知识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教育,隶属于“数学教育哲学”。如果把数学教育当作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并从知识的角度来考察和反思数学教育的话,那么形成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就是数学知识观。而数学课程知识观是数学知识观的一个子集,就是指关于数学课程知识的观念,它是立足数学课程、关照数学课程、服务数学课程的一种数学知识观。数学教科书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知识不同于数学科学知识,不同于生活数学知识,而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它是以客观的、共同的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整合了同龄人中的生活情境、个人知识中的共性成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形态,揉进了教学法加工和编辑技术等元素,预设教学方式并以纸质文本呈现出来的整合知识。数学教科书知识的特点是,它假借以静态陈述的数学知识为躯壳,负载了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预设有知识获得的教学方式。借鉴有关知识观的理论框架研究,我们赋予数学学科含义,认为数学课程知识观有3个维度,即数学知识本质观、数学知识价值观和数学知识获得观。理想的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是:数学知识本质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创造,数学知识价值是一种辩证性的复杂谱系,数学知识获得是一种参与式的社会建构。特别地,我们指出,应该强调借助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去引导师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现代的数学知识观。基于上述三维框架,对历史上数学教科书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进行了考察,对现实中教科书作者和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以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无论是从历史上6个版本教科书的文本考察来看,还是从现实中26名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和515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来看,知识观都影响了教科书编写策略;反过来,教科书编写策略中预设了不同的知识本质、知识价值和知识获得观念,从而又导致教学中不同数学知识观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对于教科书作者来说,不同知识观导致了编写策略的不同认同,这种认同直接影响了编写策略,从而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式,间接影响了使用教科书的广大师生的数学知识观。正因为编写策略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案,因此优质的教科书编写应该寻求或者采用先进的数学课程知识观来做为指导。数学教科书编写是教科书作者在数学课程知识观显性或者隐性影响下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持有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知识、结果、显性、学科、传授、内部等);持有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文化、过程、隐性、活动、建构、外部等)。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以3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微型实证和验证反思。首先,本文认为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视角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有3个,即: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6条具体的编写设想。第一条,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过程与结果样态。第二条,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和内敛价值。第三条,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第四条,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第五条,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第六条,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对于我国实际来说,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前主要是国家行为,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现在教科书多元化以后,编写策略是教科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主张高中数学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结果、显性、逻辑、内部、传授维度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过程、隐性、心理、外部和建构维度,把它们辩证地平衡起来,防止矫枉过正的简单化和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教育价值和最佳育人效果。

陈梦馨[9](2019)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21世纪的中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能力来适应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2017年教育部最新推出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中强调,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而,从本世纪初我国推行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立德树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作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因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的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方式仍倡导以知识本位为原则,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主角,力求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容和涵义的现象。针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如今的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亟需寻找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概念和规律的来源、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使他们顺理成章地形成并熟练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一系列“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再现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与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由此,笔者认为开展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方面的研究,是一个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在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在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后,对教学任务的定义和分类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界定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并扼要介绍了对本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为了了解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现状,笔者自编了学生和教师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角度归纳出现阶段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汇总高中物理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看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密切联系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探索出了一系列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在校外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本研究提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笔者设计了部分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提供了两节物理概念和规律课的教学实例,为高中一线物理教师更好地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的最后,笔者对本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反思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李春兰[10](2010)在《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文中研究说明1902年,中国新学制的颁布,开辟了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从明末开始,西方的数学著作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推动中国数学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却没能够改变中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新学制的颁布,使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传统数学教育思想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现代数学教育的中国化过程及其动力等究竟如何呢?本文主要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文献研究方法为主,其他研究方法为辅,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了1902-1952年间近5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思想发展历史经纬。一、在中国传统数学教育发展史的概述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来论述中国传统数学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等文化特征;通过《周髀算经》中荣方与陈子的对话以及南宋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杨辉的“习算纲目”中有关内容的介绍来阐述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思想方法,与此同时亦阐明了中国传统数学教育的优点和缺点;借助学堂章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的数学教育目的及教学法,论述1902-1952年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二、在对中国新学制下的数学教育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日本数学教育及其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近代化的影响。1.经过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后,中国引进和模仿日本数学教育制度。2.明确了王国维翻译的藤泽利喜太郎《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在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地位,并指出了《算术条目及教授法》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的数学教育理论著作,首次领会“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以及数学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形态等思想。3.清末、民国时期,日本的数学教育从制度、教科书、教学法等全方位地影响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这里详述了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小仓金之助的《算学教育的根本问题》中的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学校数学的融合主义、数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等数学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刘亦珩在“北平师范大学全国暑期理科教师讲习班”上的系列讲座和数学家陈建功的数学教育论著,深入地阐述了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阐明了刘亦珩和陈建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说明了日本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影响的程度。4.在论述日本数学教育对中国的影响时,阐述了赫尔巴特教授法思想经日本传入中国的经过,并且着重论述了赫尔巴特的数学认识论、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三、在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通过Arthur Schultze的《中等学校算学教授法》、D.E.Smith的《初等算学教学法》、George Polya的《怎样解题》等论著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来论述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3.借助俞子夷和廖世承等教育家在较发达的上海、南京等地区分别进行的由美国传入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法的教学实验,来说明美国的教学法对中国的影响。四、以数学教育目的、数学教科书和教学法的发展为视角,论述了中国使西方数学教育中国化的曲折历程。1.中国中小学所使用的数学教科书经历了翻译、编译、自编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些中小学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数学教科书。在这种情形下,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2.中国的现代数学教育理论的引进是从王国维翻译藤泽利喜太郎的《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逐步地翻译、编译和编写普通教学法、各科教学法、单科教学法和专门教学法等方面的论著。数学教学法经过这样的途径实现了数学教育思想中国化和自主创新的目标。3.通过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吴在渊、余介石等人编写的数学教科书和相关论著的简单介绍,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对西方数学教育的中国化的紧迫感和思想认识。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虽然亦有关于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思想方面的内容。另外,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宏观或微观上的教育制度(学堂章程、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那么,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是从何时开始的,如何发展的,以及其特点如何,还没有人给予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首次从数学教育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1902—1952年间中国的数学教育史。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特点、形式和成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以史学史(或学术史)为研究视角,从理论上进行阐述。第二,通过挖掘、研究第一手资料,探寻中国数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根源,即思想根源和文化根源,进而概括出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数学教育思想为什么会有其不同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历史特点有哪些。第三,系统研究了国外数学教育思想的中国化过程,主要从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研究,这对中国今后的数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中国化角度研究数学教育思想史这也尚属首次。第四,阐明了一些数学名词术语的演变情况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法一例——介绍一门以解题为主的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启发式教学法一例——介绍一门以解题为主的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一) 有助于达成《纲要》陈述的学习能力目标
        (二) 有助于深层剖析应试教育的原因
        (三) 有助于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三、文献综述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 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一) 研究的目标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与比较
        (二) 问卷调查
        (三) 诊断测验法
        (四) 出声思维法
        (五) 作品分析法
        (六) 实验法
        (七) 统计法
    六、研究框架与理论创新
第一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特征
        (一) 广泛性
        (二) 肤浅性
        (三) 顽固性
        (四) 自发性
        (五) 特异性
        (六) 表象性
        (七) 隐蔽性
        (八) 重叠性
        (九) 复杂性
    二、化学学习负迁移的诊断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涵义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原则
第二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与载体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研究载体的选取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整体研究思路
        (二) 具体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 平行班级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原因统计
第三章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一) 高度的概括性
        (二) 有效的思维促成性
        (三) 良好的科学教育性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 教学方式
        (二) 训练因素
        (三) 学业成绩
        (四) 性别因素
    三、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 学生元认知结构缺失
        (二) 学生前概念的误导
        (三) 学生需要诱因异化
        (四) 学生记忆定势干扰
        (五) 学生迷思概念影响
        (六) 学习概括能力欠缺
        (七) 教学迁移知识匮乏
        (八) 师生过度情境化
        (九) 学科特征取向繁杂
    四、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四章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
        (一) 基础性
        (二) 生活化
        (三) 繁杂性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 教学方式
        (二) 训练因素
        (三) 学业成绩
        (四) 性别因素
    三、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 学生思维阶段局限
        (二) 学生学习习惯不良
        (三) 学生理解定势诱发
        (四) 学生简单认知差异
        (五) 学生类比定势引起
        (六) 学生近因现象影响
        (七) 师生“法蒂玛法则”
        (八) 教师情感教育缺失
        (九) 教师教材处理不当
        (十) 教师教导方法呆板
        (十一) 教材内容抽象难懂
    四、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五章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
        (一) 抽象性
        (二) 探究性
        (三) 方法性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 教学方式
        (二) 训练因素
        (三) 学业成绩
        (四) 性别因素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 学生认知风格差异
        (二) 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三) 学生知识理解错误
        (四) 学生操作定势固化
        (五) 学生图示定势固化
        (六) 教师迁移意识淡薄
        (七)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八) 教学功利主义明显
        (九) 教材呈现顺序不妥
        (十) 学生实验技能固化
        (十一) 学校实验条件简陋
    四、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六章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
        (一) 理解的多元化
        (二) 类型的多样性
        (三) 机制的复杂性
    二、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 教学方式
        (二) 训练因素
        (三) 学业成绩
        (四) 性别因素
    三、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 学生表征能力欠缺
        (二) 学生思维定势趋向
        (三) 过度训练导致僵化
        (四) 学生分析能力欠缺
        (五) 学生直觉定势困扰
        (六) 学生心理状态不佳
        (七) 学生解题方法缺失
        (八) 化学反应阶段隐喻
        (九) 思维“相似块”膨胀
        (十) 试题设置“陷阱”所致
    四、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七章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一) 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
        (二) 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
        (三) 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
        (四) 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
    二、研究反思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心理层面的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
        (四)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尚待进一步开展
附录
    附录一:关于迁移规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化学理论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附录三:化学事实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附录四:化学技能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附录五: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附录六:常见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案例
    附录七:作者读博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参考文献

(2)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到教师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1.1.2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重要转型
        1.1.3 我国职前数学教师培养概要及其主要问题
        1.1.4 初中几何证明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教学困难
        1.1.5 重视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职前数学教师
        1.2.2 实践知能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了解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1.3.2 优化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数学教师培养的方式
        1.3.3 为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研究问题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实践知能
        2.1.1 实践知能相关词语的词源分析
        2.1.2 知识的哲学理论概览
        2.1.3 知识及其分类
        2.1.4 实践的哲学理论概览
        2.1.5 教师知识及其分类
        2.1.6 教师知识的实践取向
        2.1.7 已有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研究
    2.2 发展职前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模式、方法与措施
    2.3 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推理与证明教学知识研究
    2.4 几何证明教学研究
        2.4.1 什么是推理与证明
        2.4.2 数学推理与证明历史发展的简要轮廓
        2.4.3 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框架
    3.1 已有“知能”研究文献述评
    3.2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概念和结构
        3.2.1 顾泠沅先生和鲍建生教授关注实践知能的缘起及基本研究思路
        3.2.2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概念及其结构发展的简要脉络
        3.2.3 已有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概念及其结构述评
        3.2.4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研究的展望
        3.2.5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基础
        3.2.6 本研究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定义及其框架
        3.2.7 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的进一步细化
第4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4.2 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三个定理的选定
    4.3 实践知能发展干预性课程的教学
        4.3.1 干预课程的教学目标
        4.3.2 干预课程的教学内容
        4.3.3 干预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措施
    4.4 研究方法
        4.4.1 设计研究概述及其与本研究的关系
        4.4.2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及其子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
    4.5 研究流程
        4.5.1 设计研究的研究流程
        4.5.2 第一轮、第二轮研究研究流程
    4.6 研究工具
        4.6.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前后测)的形成
        4.6.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变化情况访谈提纲的形成
    4.7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具体实施
        4.7.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的实施
        4.7.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访谈的实施
    4.8 研究数据的收集
    4.9 研究数据的分析方式
    4.10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4.10.1 研究的信度
        4.10.2 研究的效度
        4.10.3 研究的伦理
第5章 第一轮研究结果
    5.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5.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三个定理及其证明的掌握
        5.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知识基础的现状
        5.1.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教学过程的现状
        5.1.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支持系统的现状
    5.2 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5.2.1 职前数学教师对青浦经验的四条数学教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5.2.2 职前数学教师应用脚手架理论对三个证明教学的分析
        5.2.3 职前数学教师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5.2.4 小结
    5.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5.3.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5.3.2 职前数学教师在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5.3.3 通过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访谈看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第6章 第二轮研究结果
    6.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6.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三个定理及其证明的掌握
        6.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知识基础的现状
        6.1.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教学过程的现状
        6.1.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支持系统的现状
    6.2 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中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6.2.1 职前数学教师对青浦经验的四条数学教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6.2.2 职前数学教师应用脚手架理论对三个证明教学的分析
        6.2.3 职前数学教师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6.3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个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6.3.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6.3.2 职前数学教师对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6.3.3 职前数学教师对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6.3.4 案例学习、思考和研讨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教学的意义
    6.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6.4.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6.4.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6.4.3 通过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访谈看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第7章 对两轮研究的总结
    7.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7.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个定理内容及其证明掌握的现状
        7.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7.2 教学理论的学习、讨论和分析对掌握三个定理教学的价值
    7.3 教学案例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教学的意义
    7.4 两轮研究问卷数据合并后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7.4.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7.4.2 两轮问卷调查数据合并后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7.4.3 从两轮研究中访谈个别研究对象而发现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启示与建议
        8.2.1 研究启示
        8.2.2 建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4 研究的主要贡献
    8.5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职前数学教师对其他同学三个定理证明的讨论提纲
    附录2 :研究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变化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3 :职前数学教师从业信心宣告书
    附录4 :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
    附录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2.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3.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附录6 :职前数学教师三个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案例学习思考提纲
    附录7 :职前数学教师三个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案例研讨讨论提纲
    附录8 :职前数学教师干预性课程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个人简历
    2.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
    3.发表论文
致谢

(3)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个案分析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概述
    2.1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过程及其特点
        2.1.1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背景
        2.1.2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过程
    2.2 欧美数学教育思想的影响概述
        2.2.1 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
        2.2.2 《壬戌学制》下数学教育的建立
第3章 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3.1 民国时期各阶段数学教学总体目标分析
        3.1.1 数学观的养成
        3.1.2 数学学习心理
        3.1.3 数学能力培养
    3.2 民国时期各阶段数学教育理念分析
        3.2.1 数学教育联系生活
        3.2.2 数学问题解决
        3.2.3 数学态度与习惯
    3.3 民国时期数学教学法要求分析
        3.3.1 设置数学游戏
        3.3.2 联系生活经验
        3.3.3 应用发现、启发式教学
        3.3.4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取舍
第4章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传播
    4.1 欧美数学教科书的译介及使用
        4.1.1 译介背景概述
        4.1.2 使用情况分析
        4.1.3 译介团体与出版机构
        4.1.4 典型数学教科书分析—以《实用主义数学教科书》为例
    4.2 分科数学向混合数学过渡
        4.2.1 混合数学的诞生
        4.2.2 分科数学的特点
        4.2.3 混合数学的特点
        4.2.4 分科与混合数学的争论
        4.2.5 混合数学在中国的发展
    4.3 实验几何教科书的传播
        4.3.1 实验几何的产生
        4.3.2 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
        4.3.3 实验几何教学的讨论
        4.3.4 实验几何教科书在中国
    4.4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
        4.4.1 通过日本翻译欧美数学教科书
        4.4.2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
第5章 欧美数学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
    5.1 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学法
        5.1.1 五段教学法的传入与影响
        5.1.2 数学单级教学法的实施
    5.2 欧美数学教学法的探讨与转化
        5.2.1 民国时期的数学设计教学法
        5.2.2 道尔顿制下的数学教学法
        5.2.3 文纳特卡制下的数学个别教学法
    5.3 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
        5.3.1 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兴起
        5.3.2 数学教学实验的实施
        5.3.3 数学教学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第6章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6.1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6.2 实用主义与数学教育
        6.2.1 杜威的数学教育思想
        6.2.2 孟禄的数学教育思想
        6.2.3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算术教学中的体现
    6.3 实用主义在中国数学教育界的回响
第7章 结论
    7.1 欧美数学教育影响下中国数学教育的走向
    7.2 启示与借鉴
    7.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中国翻译编译的欧美数学教科书概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4)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第一部分 20世纪上半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及发展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及方法实验
        第一节 解放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教学方法实验及几种典型教学方法实验介绍
        第三节 教学方法实验中课程等因素的分析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及实验的评价
        第一节 西方教学理论对新教学方法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新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的局限性
        第三节 中小学实验新教学方法的意义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的“中国化”问题
        第二节 教学法研究的“中国化”
        第三节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推广问题
    第四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与实验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俞子夷与单级教授法研究
        第二节 李廉方与廉方教学法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启示
第二部分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的变革及发展
    第五章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第六章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将爱心交给孩子的孩子王:李吉林与“情景教学法”
        第二节 从乡村教师到教学法专家:邱学华与创新的尝试教学法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启示
第三部分 教学方法变革的若干理论问题
    第七章 影响教学方法变革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一节 “双基论”与教学方法
        第二节 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方法
        第四节 教师个性与教学方法
        第五节 文化传统与教学方法
    第八章 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矛盾及关系分析
        第一节 教与学及师与生的矛盾,始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三节 教学方法研究重“教法”还是重“内容”
    第九章 教学方法变革的特点及所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教学方法变革的特点
        第二节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原则
    第十章 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与现代化
        第一节 科学化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实践基础
        第二节 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方向及原则
        第三节 以启发式教学法为基础,建立我国教学方法理论体系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TPACK视域下高中物理优质教学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1.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
        1.1.3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实施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TPACK的源起
    2.2 TPACK的国外研究现状
        2.2.1 TPACK的构成研究
        2.2.2 TPACK的测量研究
        2.2.3 TPACK的发展策略研究
        2.2.4 物理学科中TPACK的研究
    2.3 TPACK的国内研究现状
        2.3.1 TPACK的理论研究
        2.3.2 TPACK的实证研究
        2.3.3 物理学科中TPACK的研究
    2.4 研究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学科内容知识
        3.1.2 教学法知识
        3.1.3 技术知识
        3.1.4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3.2 TPACK构成要素
        3.2.1 整合技术讲授物理的统领性观念
        3.2.2 整合技术的课程知识
        3.2.3 整合技术的学生理解的知识
        3.2.4 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
        3.2.5 整合技术的教学评价知识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3.3.1 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
        3.3.2 具体研究对象的选取
    3.4 研究数据的处理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整合技术讲授物理的统领性观念分析
        4.1.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案例分析
        4.1.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案例分析
        4.1.3 小结
    4.2 整合技术的课程知识分析
        4.2.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案例分析
        4.2.2 《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
        4.2.3 小结
    4.3 整合技术的学生理解的知识分析
        4.3.1 《弹力》教学案例分析
        4.3.2 《力的分解》教学案例分析
        4.3.3 小结
    4.4 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分析
        4.4.1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教学案例分析
        4.4.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案例分析
        4.4.3 小结
    4.5 整合技术的教学评价知识分析
        4.5.1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分析
        4.5.2 《欧姆定律》教学案例分析
        4.5.3 小结
    4.6 TPACK的教学艺术性分析
        4.6.1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案例分析
        4.6.2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教学案例分析
        4.6.3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建议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题记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概念与方法
    2.1 概念及界定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3.1 知识的社会视角
    3.2 我国数学解题知识研究综述
第四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源流
    4.1 数学解题概念体系的形成
    4.2 解题知识内容的演进
第五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5.1 明、清至民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5.2 新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第六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性质和特征
    6.1 数学解题知识的性质
    6.2 数学解题知识的特征
第七章 中西方数学及教育交汇中的数学解题知识
    7.1 中国传统数学和送来的数学
    7.2 拿来的数学及教育与传统
    7.3 改良革命改革语境中的数学解题知识
第八章 国际视野里的数学解题研究
    8.1 主流数学解题研究:从经验到理论
    8.2 数学解题知识的国际交流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历和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8)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缘起和目标: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课程知识观
        1.3.2 高中数学教科书
        1.3.3 编写策略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综述和评论: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2.1 关于知识观及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2.1.1 关于知识观的研究
        2.1.2 关于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2.2 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功能目标和编写原则的研究
        2.2.2 关于内容素材和组织呈现的研究
        2.2.3 关于语言图表和教材评价的研究
        2.2.4 关于编辑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2.3 关于知识观、数学(知识)观和课程教材关系的研究
        2.3.1 课程和教材对数学(知识)观形成的影响
        2.3.2 课程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观前提及其体现
        2.3.3 利用课程和教材去培养数学(知识)观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梳理和考察:多维视角的知识观审视及其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影响
    3.1 知识与知识观
        3.1.1 知识
        3.1.2 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论
    3.2 多维视角下的知识观审视
        3.2.1 数学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2.2 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2.3 教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3 知识观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3.3.1 从数学哲学视角来看
        3.3.2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3.3.3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厘清和界定:数学课程知识观涵义、图景及其观照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
    4.1 数学观与数学知识观辨析
        4.1.1 数学观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
        4.1.2 数学知识观是面向数学教育的知识观
    4.2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提出及其图景
        4.2.1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4.2.2 数学课程知识观是知识教育立场的价值综合
        4.2.3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图景概述
    4.3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透视
        4.3.1 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精选的学科知识
        4.3.2 作为编写策略加工过的课程知识
        4.3.3 借助教科书编写引导数学(知识)观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视和辩驳:数学课程知识观及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历史存在和现实认同
    5.1 中外教科书里隐匿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1.1 以《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为例:1949年以前的典型
        5.1.2 以SMP版和人教大纲版为例:1970年前后的典型
        5.1.3 以CPMP版和苏教课标版为例:2000年以来的典型
    5.2 数学课程知识观及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问卷设计
        5.2.1 理论维度设计
        5.2.2 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5.3 对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的调查
        5.3.1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3.2 教科书作者的编写策略认同
        5.3.3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5.4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
        5.4.1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4.2 高中数学教师的编写策略认同
        5.4.3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思和建构: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设想
    6.1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
        6.1.1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
        6.1.2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
        6.1.3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
    6.2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具体设想
        6.2.1 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样态
        6.2.2 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与内敛价值
        6.2.3 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
        6.2.4 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
        6.2.5 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
        6.2.6 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尝试和探索:基于策略设想编写的3个微型实证研究案例
    7.1 微型实验1:棱柱、棱锥和棱台(课时)
        7.1.1 实验设计
        7.1.2 信息处理
        7.1.3 研究启示
    7.2 微型实验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时)
        7.2.1 实验设计
        7.2.2 信息处理
        7.2.3 研究启示
    7.3 微型实验3:基本不等式(课时)
        7.3.1 调查设计
        7.3.2 信息处理
        7.3.3 研究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结论、不足及前景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数学课程知识观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调查问卷
    附录3 棱柱、棱锥和棱台(静态陈述式)
    附录4 棱柱、棱锥和棱台(动态发生式)
    附录5 棱柱、棱锥和棱台(测试问卷)
    附录6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旁观式)
    附录7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参与式)
    附录8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测试问卷)
    附录9 基本不等式(孤立式)
    附录10 基本不等式(关联式)
    附录11 基本不等式(访谈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物理概念
        2.1.2 物理规律
        2.1.3 教学中的任务
        2.1.4 任务驱动教学法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学习动机理论
3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1 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学生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3.1.3 学生问卷的调查样本与回收情况
    3.2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2.1 第一个维度: 学生物理课的预习情况
        3.2.2 第二个维度: 学生的学习情况
        3.2.3 第三个维度: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情况
        3.2.4 第四个维度: 学生在物理概念、规律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情况
    3.3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3.1 教师调查问卷的编制
        3.3.2 教师问卷的调查样本与回收情况
    3.4 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5 调查的总结
        3.5.1 学生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5.2 教师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5.3 学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5.4 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看法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 任务的设计
        4.1.1 任务的设计原则
        4.1.2 任务的设计流程
    4.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4.2.1 概念引入阶段:创设物理情境,呈现概念教学任务
        4.2.2 概念建立阶段:分析、完成任务,实现概念建构
        4.2.3 概念应用阶段:以相应类型任务为载体,促进学生强化和巩固物理概念
    4.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4.3.1 提出问题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展示物理规律探究任务
        4.3.2 探索规律阶段:经历探究过程,完成系列任务,建立物理规律
        4.3.3 运用规律阶段:紧密联系实际,合理设置任务,进行规律应用
5 教学案例
    5.1 《碰撞》教学案例
    5.2 《动量》教学案例
6 结束语
    6.1 本课题研究的总结
    6.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现状调查(学生卷)
    附录Ⅱ 关于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通史性研究
        1.3.2 断代史研究
        1.3.3 专门史的研究
        1.3.4 学术史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数学教育思想发展概述
    2.1 1862年之前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1.1 中国数学教育发展概述
        2.1.2 数学教科书的特点——以《九章算术》为例
        2.1.3 数学教学法——以杨辉的"习算纲目"为例
        2.1.4 数学家关于数学实用价值的论述
        2.1.5 1862年之前的中国数学教育思想
    2.2 1862-1901年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2.1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数学教育
        2.2.2 1862-1901年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
    2.3 1902-1952年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3.1 数学教育目标和数学教学法
        2.3.2 1902-1952年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
第3章 日本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1 中国近代数学教育诞生的历史背景
        3.1.1 社会背景
        3.1.2 教育背景
        3.1.3 清末商务印书馆翻译日本教科书鲜为人知的历史背景
    3.2 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2.1 藤泽利喜太郎的生平简介
        3.2.2 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数学认识论
        3.2.3 藤泽利喜太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3.3 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3.3.1 赫尔巴特生平简介
        3.3.2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
        3.3.3 赫尔巴特的数学教学思想
        3.3.4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对中国的影响
    3.4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4.1 小仓金之助的生平简介
        3.4.2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
        3.4.3 小仓金之助与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关系
        3.4.4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4.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1.1 杜威生平简介
        4.1.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4.1.3 杜威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认识
        4.1.4 杜威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1.5 实用主义在中国数学教学中被实施的实际情况
    4.2 史密斯的数学教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4.2.1 史密斯生平简介
        4.2.2 史密斯的数学教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2.3 史密斯的代数教科书编写原则在中国的流传
    4.3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4.3.1 波利亚生平简介
        4.3.2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4.3.3 波利亚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以《怎样解题》为例
    4.4 美国的教学法及其他数学教学法著作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4.1 设计教学法的传入及其影响
        4.4.2 道尔顿制的传入及其影响
        4.4.3 中学数学教学法专著的传入
    4.5 小结
第5章 数学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5.1 数学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意义
    5.2 数学教育目的的中国化
    5.3 数学教科书的中国化
        5.3.1 外文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直接使用
        5.3.2 数学教科书中国化的历程
        5.3.3 数学教科书编写原则的探讨
    5.4 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的中国化
        5.4.1 50年来中国数学教学法的变迁
        5.4.2 举例分析数学教学法论著
        5.4.3 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国数学教学法研究的特点
第6章 结束语
    6.1 中国数学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
    6.2 启示与借鉴
        6.2.1 数学教育制度的制定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6.2.2 数学教科书编写的时代性与多元性
        6.2.3 数学教学法的非单一性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数学教育史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启发式教学法一例——介绍一门以解题为主的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D]. 王世存.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2]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D]. 李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D]. 王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11)
  • [4]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 高天明. 西北师范大学, 2001(01)
  • [5]TPACK视域下高中物理优质教学案例分析[D]. 宋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D]. 董玉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D]. 胡晋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9]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梦馨. 扬州大学, 2019(02)
  • [10]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D]. 李春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启发式教学法的一个例子——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课程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