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方正无膜雕刻系统介绍

北大方正无膜雕刻系统介绍

一、北大方正无软片雕刻系统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樊航利[1](2021)在《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摄影是不是艺术?这一命题在西方摄影术发明不久就已经提出,但若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寻找回应,需要定位到20世纪初叶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当时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中,关于摄影艺术的理论发问,只是时代强音中的微弱回响。“光社”是研究中国摄影艺术早期发展的研究范本。它成立于1923年,以与北大相关的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团体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并展开实践,是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本文从对光社的本源研究为切入点,把以刘半农、陈万里为代表的光社人物摄影观考察与其身份相结合,挖掘二者在文化、思想上的一致性或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对二人摄影作品的分析,总结他们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贡献。此外,从不同个体、不同团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维视域对光社人物摄影观进行考察,进而提炼出光社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影响。刘半农、陈万里的摄影实践分别从艺术、科学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基本方向,这也正好是摄影作为媒介的的两个发展方向。在传承与创新、进步与局限并存中,光社完成了它从孕育到淡出的发展历程,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启蒙与本体建构。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相比,历史注定是减法,但历史研究中主体地位的漂移则需要引起警惕。在21世纪的摄影实践中,这样的漂移来自我们以西方标准为参照的自我否定,也来自对中国自身摄影发展的间或搁浅。对光社人物摄影观的考察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启蒙阶段的关注与研究,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脉络的溯源与梳理,是对中国摄影文化品性的深度认知与考察,是在摄影这一独立艺术门类中寻找文化自信,这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摄影理论体系的基础工作与必要一环。

王金磊[2](2020)在《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的实践成就》文中提出字体设计在信息交流异常频繁的当下显得愈加重要。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为中心的活字设计部门拉开了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的序幕,成为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和研究的肇始,在当时时代变革和新旧技术更迭之际,扮演了承上启下的角色。确切地说,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代表了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印刷字体设计行业,为中国的铅印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广泛影响了中国大众的阅读习惯。近年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的作用被业界逐渐所重视,但对其印刷字体设计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本文从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历史学、图像学、文字学、视觉心理学、印刷制版工艺等相关学科,通过整理相关的史料、访谈、字稿、图片等文献,对字体研究室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文章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厘清字体研究室字体设计方法体系完善的脉络;(2)尝试建构字体研究室字体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3)对字体研究室印刷字体设计流程进行尝试性还原。在绪论和结论之外,本文以技术发展、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以及理论在实践中的反映为逻辑指引,建构了文章的四个部分。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的发端,助推当下的字体设计。研究表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在时代与技术的变迁过程中做出了正面的回应,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策略,通过对中国传统书法理论的继承和对日本字体设计理论的借鉴,在探索、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了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开启了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实践和研究的先河。其设计的字体影响了中国的现当代的字体审美习惯,其设计遗产惠泽了中国电脑字库行业,奠定了中国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的范式基础。

师静[3](2017)在《1949-1999年中国书籍封面的字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49-1999年中国大陆书籍封面的字体为研究对象。文章考察了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1976-1999)三个历史阶段中,政治、文化、技术等社会因素与书籍及字体设计的联系,重点研究分析了这三个时期书籍封面的字体类型、表现形式与设计方法,以及这些历史经验为书籍及字体设计提供的当代借鉴。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了字体设计的概念,论文的选题来源与依据、研究意义与价值、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1949—1966年书籍出版及书籍设计概况,分析了这一时期字体在书籍封面的应用,以及政策、印刷、封面其他元素对字体设计的影响;第三章阐述了1966—1976年间“文革”对书籍出版及书籍设计的影响,分析了“文革”中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状况及特点,以及印刷技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第四章阐述了1976—1999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书籍出版及书籍设计概况,分析了这一时期书籍封面的多元化字体设计,以及西方艺术风格、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对字体设计的影响;第五章梳理总结了建国后五十年书籍封面字体设计的变化与风格特点,封面字体设计方法的变化,以及对当代中国字体设计的思考。本文认为,建国后五十年间,书籍封面字体设计从注重功能的理性化设计逐步转向注重风格和艺术表现的视觉化设计,字体作为视觉元素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与释放。汉字构形所具有的空间性、视觉性特点为字体设计提供了空间及多种可能性。

薛瑞[4](2017)在《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营造法式》是一部由北宋官方颁行的侧重于估工算料的营造类法规,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作者李诫在建立《营造法式》术语体系时,考据先代经史典籍以追溯术语的语源,记录了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方言俗语,对传承和发展营造技术及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当代研究者而言,一些术语因年代久远显得艰涩难懂,对解读该书和古代建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近现代以来,已有数代学者对《营造法式》术语做出了大量不同程度的解读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蔚为可观。但是仍有部分术语因缺乏实物印证或在《营造法式》中记载不详,至今未能明确解读。因此,需要及时整理汇总相关研究中的术语解读成果及有争议、存疑待考的问题,明确学界目前对《营造法式》术语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本文在收集整理现有《营造法式》术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现有术语解读成果及其中所涉及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文献及实物例证。将《营造法式》术语按照目前被解读的程度分为释义已有定论、尚存争议和无法解读三类。并结合建筑学及语言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中一些争议问题作出一定程度的判断,以期为后续《营造法式》术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晓星[5](2016)在《陶冷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西方绘画的不断涌入,中国画在不断的蜕变和革新中艰难前行。由文人画为主体的一元绘画逐渐向新旧消长、中西杂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获得了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充分显示了画家创作思维的灵活性及绘画风格的选择性。这一时期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良、革新的拓荒者除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以外,其他大部分均由于诸因素的影响而被长期湮灭,陶冷月便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中西绘画融合初期“创新型画家原型”的代表,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界,先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人生。本文以陶冷月绘画立足的文化视点和表现形式为中心,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便透过这一典型例证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现象。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陶冷月的人生轨迹及艺术发展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期细化,以进一步明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结合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其绘画理念的形成进行分析,进而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其主张做出全面阐释。将陶冷月艺术表现的范围、题材进行拓展,竭力从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对其艺术类型、造型语言、艺术活动等展开全方位的论述。尤其针对他所涉足的“新中国画”领域,笔者将积极转变思路,利用与国内及日本相关画家绘画思想、技法风格等因素的对比,积极探寻他们之间的碰撞与交汇,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论证体系。对于目前研究中尚未触及或触及较少的写生手稿和摄影艺术,笔者将从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出发,通过写生、摄影、创作三者间关系的建构来予以把握。此外,结合陶冷月受教育的特殊背景及蔡元培美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对其教育理念及教学实践进行剖析,以便为当代美术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通过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以理性的视角对陶冷月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其有生命力的积极因素予以充分肯定,对其过时的、僵死的因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以便为后人借鉴和创新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着力点,并不断为评估自身未来的价值提供新的参照和坐标。本文通过对陶冷月个案的深入研究,对他所处的艺术生态环境进行如实的再现和还原,对其个体发展轨迹及群体发展脉络进行重新梳理。透过外在的表现和特征对其内在的、深层的因素进行触摸,以便更好的予以理解和消化,从而为民国美术史的完善提供必要的补充。不断在传统中探索,在借鉴中发现,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从新的高度、新的视域对其进行多维度、开创性的研究。与此同时,也能为当代广大学者的绘画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田佳佳[6](2016)在《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论述对象,主要采用关联研究、群体研究两大方法,通过沉潜深广的文献爬罗剔抉,辅之以具体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美术人才在布景美术、摄影、表演、编导、卡通等诸多电影领域的积极贡献。所论无意于重写民国电影史,而是从一特殊视角考察民国电影与美术的关联,期以将电影与美术的专题研究切实推进一步。绪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分设六章:第一章“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该章综论电影诞生以来迅速升格为第八类艺术,影像艺术极大地冲击绘画艺术,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在如此形势下,崛起于东南的近代上海,张扬电影文化,成为中国的好莱坞。电影与美术相互激荡,引领上海的时尚文化潮流。由此产生的新兴职业人,托举起电影美术人群体的形成。他们不仅在电影美术领域积极作为,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美术理念在电影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美术人“触电”的职场进展、电影美术人群体概况作了初步的探索。第二章“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该章考述低水平起步的电影布景,在布景美呼声下振兴的历史背景,电影布景美术人才由此兴起。而知名美术家的加入,还是因为中国电影界随着拍摄古装片而抬升影片质量要求所致,由此使“美术”地位高于“布景”。此后,电影布景美术师层出不穷,经历唯美主义、特技奇景、象征主义等追求,国产影片布景走向中华特色、走向现实主义,扩大外景拍摄,都是大势所趋。第三章“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该章通过追溯中国早期电影摄影师的艰难成才之路,彰显了他们的美术功底与照相才艺。在整个民国时期,电影摄影美学呈现出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发展。特技摄影最能体现摄影机摄绘的创作特质。不仅限此,民国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电影光线美学、摄影构图等无不留下美术人的痕迹。第四章“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该章系统梳理演员的艺术修养,除了美专毕业生进场表演,其他电影明星的美术爱好也得以揭示;此外,还将兼擅绘画的导演收入视阈,因为导演负责教戏。银幕上的艺术家不一定由擅绘者主演,然而,多变的艺术造型还是美术人从影的优势,镜头前的美术创作更是一展才华的难得时机。表演贵在触类旁通,本文对美术人在大美术理念下的跨界发展、表演的艺术修养之源、画论启发演艺理论等方面皆有涉及。第五章“电影编导的美与术”。该章聚焦成为编导的电影美术人,探究了他们特有的电影绘画创作思维,以及美术才能在编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恐怖电影、商业电影的代表导演,进行具体个案分析,展示美术人执导下特有的电影美学。最后,回顾电影美术人参与摄制绘画题材影片自然流露的画家意识,进而关注美术人扎堆的民国电影《关不住的春光》。第六章“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该章以万氏兄弟为主论述中国卡通人才的形成,论证绘画才能与电影文化结合,铺设了中国卡通人才的成才之路。通过还原第一部长篇卡通片《铁扇公主》的制作过程,彰显绘画在卡通影业中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此,继后崭露头角的卡通人才佼佼者钱家骏,最终促成“动画”一词取代“卡通”,这理应是中国卡通片人才实现动画理念的自觉。其实,这同时也是电影美术人实现美术意识自觉的又一标志。

孙希燕[7](2010)在《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印刷行业的高速发展及各个艺术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怎样将印刷与计算机图形设计紧密结合已经提上了日程。论文的第一部分先是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印刷的现状,引出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数字印刷工艺以及印刷流程的综合阐述;另外论文的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怎样将图形设计和数字印刷更好的结合,通过对印刷设备、印后工艺以及印刷流程的分析,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第五部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个人观点的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印刷与设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单独就设计专业来说,在社会上用途很广,专业覆盖面很大,涉及领域较为宽泛,并且在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中所占比例很大。针对我国目前印刷行业发展的现状,我们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后期制作的能力,重视专业实践在专业里的特殊作用,完善艺术思想和市场应用的结合,体现前沿的艺术形式。目前的计算机图形设计基本上是走在前端,特别是户外、报刊、杂志等等,印刷设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现在的就业前景如何,不仅要看这个专业的前景如何,更多要靠个人的勤奋努力以及艺术天赋,社会需要的是一些真正懂得设计意蕴和艺术境界的设计师。对于印刷行业来说,由于现在印刷行业的多领域发展,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企业本身的硬件设施要加强投入以外,更应该加强软件方面的投入,例如高水平的设计师、制版人员等等。从而实现计算机图形设计与印刷的完美结合,来满足社会上不同层次的需求。

罗枫[8](2009)在《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近代以后中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中国印刷技术多以西方印刷技术为依托。当前,印刷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只有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而企业成功的技术创新模式,又会带动整个印刷业的发展。印刷业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古往今来,印刷业都是在新技术推动下不断取得发展的。胶印技术的发明推动了彩色印刷的广泛应用;激光照排技术使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数字印刷、CTP制版等新技术,都带动印刷业取得新的突破。在技术快速发展时代,新技术就是生产力,就是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印刷企业之所以对新技术倍加青睐,就是因为新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竞争力,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对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与评价,阐述印刷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的意义。第二章,相关概念的界定,分别介绍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印刷、激光照排的定义以及相关的产业特征。第三章,中国印刷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历史分析,主要研究了古代和近现代中国印刷技术动力机制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第四章,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现实分析,分析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第五章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新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印刷业发展的扩散-细分模式,并运用雅昌企业的发展进行了例证分析。第六章结论。

匡导球[9](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谭俊峤[10](2008)在《从2008德鲁巴展会看印刷新技术、新设备的亮点》文中认为Drupa是德文Druck(印刷)和Papier(纸张)的连写,是"国际印刷与纸业博览会"的代名词,2008年是举办第14届德鲁巴展会。2008德鲁巴刷新了以往记录,共有1971家厂商参展,展出面积达17.5万平方米。

二、北大方正无软片雕刻系统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大方正无软片雕刻系统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材料选择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论文的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光社探源: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
    第一节 混茫中的摄影艺术启蒙
        一、时代孕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的启蒙
        二、技术支撑:摄影成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第二节 光社的运行模式
        一、研究风尚:从时代的科学号召到北大风气改革
        二、团体属性:非职业的摄影艺术团体
        三、主要人物:知识分子的全面介入
        四、运行方式:中国沙龙摄影的滥觞
    第三节 光社的成果梳理
        一、摄影创作
        二、理论着述
        三、技术创新
        四、摄影展览会
    小结
第二章 殊途同归:刘半农、陈万里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探索
    第一节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战士”的摄影理论书写与主张
        一、求美求真:摄影的生活化与革命性
        二、本体探析:摄影分类及本源辨析
        三、视觉思维:摄影创作中二元对立概念的厘清及科学原理的深度解析
        四、意境显现:摄影独立艺术媒介个性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结合
    第二节 陈万里:以科学立场发挥摄影媒介特性的马前卒
        一、一卵共生:摄影艺术性与纪实性的调和
        二、知行互鉴:切磋共勉与门类互通的协同
        三、觉醒时代:人之个性与国之本色的并进
    小结
第三章 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的多维视域考察
    第一节 不同个体视域:陈万里与刘半农
        一、出发点:“消遣”和“兴趣”的微妙差别
        二、着力点: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同步探索
        三、兴趣点:面向自然的自在与实在之分
    第二节 不同团体视域:光社与华社
        一、摄影实践的承继与互补
        二、摄影主张的内在一致
    第三节 不同地域视域:同时期的中美摄影
        一、光社与摄影分离派
        二、光社的“初竟之路”
    第四节 不同文化视域:美术摄影与画意摄影
        一、趋同:向着艺术的摄影
        二、存异:立足本土之方位
        三、匡谬:美术摄影的独立性
    小结
第四章 光社的历史维度考察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为艺术”与“为人生”
        一、光社与黑白影社
        二、光社与四月影会
    第二节 光社摄影观与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美学联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的实践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界定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六、主要研究内容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以来的中文活字技术
    1.1 西方对中文活字的开发与探索
        1.1.1 初期的尝试
        1.1.2 姜别利对字模技术的改进和传播
    1.2 中国对西方活字技术的接受与回应
        1.2.1 对西方活字技术的逐步接受
        1.2.2 对“舶来”字体的回应
    1.3 字体研究室成立之后的汉字字模制作技术变革
        1.3.1 机刻字模技术的引进与发展
        1.3.2 照相制版技术的发展
        1.3.3 计算机技术影响下的字体设计
    小结
第二章 字体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书法相关理论成为印刷字体设计的指导
        2.1.1 楷书作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字体的母型
        2.1.2 字体研究室对书法理论的重视
        2.1.3 字体研究室对古籍刻本字体的承袭
    2.2 日本字体设计理论的影响
        2.2.1 借鉴缘由
        2.2.2 《资料》中的日本字体设计理论
        2.2.3 对佐藤敬之辅的再认识
    小结
第三章 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3.1 比拟论
        3.1.1 比拟自然物
        3.1.2 比拟人造物
        3.1.3 比拟人本身
    3.2 传承论
        3.2.1 笔形特征创承
        3.2.2 结构特征传承
    3.3 知觉论
        3.3.1 视觉习惯
        3.3.2 视错觉的纠正
    3.4 理性论
        3.4.1 整体统筹
        3.4.2 拆分组合
        3.4.3 数理分析
    3.5 设计理论与方法在《规范》中的体现
        3.5.1 汉字印刷字体设计规范
        3.5.2 粗细均匀
        3.5.3 大小一致
        3.5.4 重心一致
        3.5.5 布白均匀
    3.6 字体设计相关理论方法与字形系统之间的内在逻辑
    小结
第四章 设计方案的实施及案例
    4.1 字体研究室管理秩序规范化
        4.1.1 探索期的混乱现象
        4.1.2 工作秩序的初步制定
    4.2 字体设计流程
        4.2.1 字表的制定
        4.2.2 字稿书写流程
        4.2.3 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4.3 代表性字体的设计
        4.3.1 字形的统一
        4.3.2 宋一体
        4.3.3 黑一体
        4.3.4 宋二体
        4.3.5 黑二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3)1949-1999年中国书籍封面的字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汉字及书籍封面字体
    1.2 选题来源与依据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2 外文研究文献综述
        1.4.3 文献综述总结
    1.5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1949-1966 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
    2.1 1949-1966 年书籍出版与书籍设计概况
        2.1.1 1949-1956 年出版业的国有化与“一五”计划下的书籍出版
        2.1.2 1957-1966 年曲折反复的书籍出版
        2.1.3 1949-1966 年书籍设计概况
    2.2 1949-1966 年字体在书籍封面中的应用
        2.2.1 书法体在书籍封面的应用
        2.2.2 印刷体在书籍封面的应用
        2.2.3 美术字在书籍封面的应用
    2.3 政策、书籍封面其他元素、印刷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2.3.1“简化字”影响下的字体设计
        2.3.2 封面字体设计与书籍内涵
        2.3.3 字体设计与书籍封面其他元素
        2.3.4 铅活字、印刷技术与封面字体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66-1976 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
    3.1“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出版界及书籍出版概况
        3.1.1 被批判的出版界及“文革”期间的书籍出版
        3.1.2“文化大革命”对书籍设计及字体设计的影响
    3.2“文革”期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
        3.2.1 书籍封面中的美术字、印刷体和书法体
        3.2.2“红宝书”与“样板戏”书籍的封面字体
        3.2.3 印刷技术影响下的封面字体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76-1999 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
    4.1 1976-1999 年书籍出版与书籍设计概况
        4.1.1 新时期的出版界与书籍出版概况
        4.1.2 书籍设计及封面
        4.1.3 印刷新字体展评会与印刷字体管理座谈会
    4.2 1976-1999 年书籍封面的多元化字体设计
        4.2.1 照相排字技术及封面字体设计
        4.2.2 计算机设计字体及其在书籍封面的应用
        4.2.3 西方艺术风格对封面字体设计的影响
    4.3 印刷技术与书籍封面字体
        4.3.1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4.3.2 以胶印为主的印刷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49-1999 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与当代借鉴
    5.1 封面字体设计的变化与特点:字体类型与表现形式
        5.1.1 封面字体应用类型与封面字体形式的变化与特点
        5.1.2 封面字体的版式与图文关系
    5.2 字体设计方法的变化:从铅铸字到计算机设计
    5.3 对当代字体设计的思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一 1949-1965 年的字体研发
附录二 1966-1976 年的字体研发
附录三 1977-1980 年代的字体研发
附录四 1983年第一届全国印刷新字体评选会获奖作品
附录五 汉文印刷字体与设计一览表
附录六 原湖北丹江文字六零五厂(字模厂) 高级工程师袁朴访谈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建筑史或《营造法式》研究专着
        1.2.2 词典式术语专项解读
        1.2.3 对《营造法式》中个别术语的辨析
        1.2.4 实例考察中的术语解读
        1.2.5 小结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1.6 研究特色之处
第2章 基本释义已有定论的《营造法式》术语
    2.1 名词性术语
        2.1.1 单义术语
        2.1.2 多义术语
    2.2 动词性术语
    2.3 其他
    2.4 兼类现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体释义等尚存争议的《营造法式》术语
    3.1 字形存疑和易被读错的《营造法式》术语
        3.1.1 字形存疑的术语
        3.1.2 易被读错的术语
    3.2 词性尚存争议的术语
    3.3 近义术语辨析
    3.4 具体释义有争议的术语
        3.4.1 所指内容有争议
        3.4.2 做法或用法有争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目前无法明确解读的《营造法式》术语
    4.1 《营造法式》中记述不详的术语
    4.2 缺乏实物、技艺印证的术语
    4.3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推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状小结
        5.1.1 《营造法式》术语解读情况概述
        5.1.2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所涉及的方法及例证
    5.2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存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5.2.1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存的问题
        5.2.2 解决问题的对策
    5.3 本研究未尽的事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营造法式》术语释义汇总
附录B 涉及《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的文献成果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陶冷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
    1.7 未尽事宜
    1.8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及从艺历程
    2.1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
    2.2 陶冷月的从艺历程
第三章 陶冷月的绘画理论与形成
    3.1 时代激变下的美术革命
    3.2 美术活动的区域性及主张的差异性
        3.2.1 绘画三大流派的区域性特点
        3.2.2 美术界的激烈论争及多样化趋势
    3.3 陶冷月的绘画主张
第四章 陶冷月的艺术成就
    4.1 悉守国粹——对传统风格绘画的固守与坚持
        4.1.1 师承的整理及风格的形成
        4.1.2 章法的经营与笔墨的修为
        4.1.3 设色的特点与突破
        4.1.4 画材的选择与使用
    4.2 特采欧风——对西方绘画的学习与研究
        4.2.1 学习西画的背景及条件
        4.2.2 西画的不同形式及艺术特征
        4.2.3 西画的“中国式”表现
    4.3 融合町畦——独树一帜的新中国画
        4.3.1 中西绘画融合的思想转变
        4.3.2 新中国画的命名
        4.3.3 新中国画的风格特征及评论辨析
        4.3.4 新中国画的多维度思考和深层剖析
    4.4 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
        4.4.1 写生手稿中的线性表现
        4.4.2 摄影照片的审美特征及其重要价值
        4.4.3 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与建构
    4.5 陶冷月绘画艺术的审美精神
        4.5.1 缘情畅神的审美特征
        4.5.2 对真、善、美的追求
        4.5.3 传统风神与时代感的体现
    4.6 冷月润格及相关艺术活动
        4.6.1 冷月润格
        4.6.2 相关艺术活动
第五章 陶冷月美术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教学实践
    5.1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美术教育模式及其流变
        5.1.1 中国传统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向新式美术教育模式的转型
        5.1.2 画会社团的教育模式及师范学校美术教育的建立
    5.2 陶冷月美术教育思想形成的关捩
        5.2.1 学堂的教育背景及其影响
        5.2.2 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美术教育实践的影响
        5.2.3 陶冷月的美术教育思想及指导原则
    5.3 陶冷月美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5.3.1 陶冷月与冷月画室
        5.3.2 陶冷月与南京美术专门学校
        5.3.3 陶冷月与暨南大学
        5.3.4 陶冷月与中山大学画学研究会
第六章 陶冷月的人生反思及启示
    6.1 陶冷月人生变化的理性分析
        6.1.1 人生发展直至鼎盛的内外原因
        6.1.2 人生沉寂乃至低谷的潜在因素
        6.1.3 人生复苏以至回转的直接条件
    6.2 对当代绘画及教学的启示
        6.2.1 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启示
        6.2.2 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 1:陶冷月研究各阶段资料统计表
    附录 2:1926 年10月 20 日陶冷月作品及售价目录
    附录 3:1993 年-2014 年陶冷月真品成交一览表
    附录 4:中日相关画家年代对比图
    附录 5:有时间记载的陶冷月印件统计一览表
    附录 6:座谈会及访谈笔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电影与美术的民国叙事
    一、选题旨趣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前史与现状
    三、关键词、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
    第一节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
        一、电影步入艺术殿堂
        二、影像艺术冲击绘画艺术
        三、电影需要美术专才
    第二节 上海城市发展与电影、美术结缘
        一、上海崛起与中国好莱坞的确立
        二、电影、美术引领时尚文化
        三、融和电影与美术的新兴职业人
    第三节 电影美术人在民国的群体起伏
        一、电影美术探索与美术理念的拓展
        二、电影美术人的职场进展
        三、电影美术人的群体概况
第二章 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
    第一节 美术人加盟电影布景美术工作
        一、有关布景美的呼声兴起
        二、电影美术的工作内容
        三、加盟电影界的美术家
    第二节 形式唯美与奇丽幻景
        一、布景美术由欧化趋华风
        二、幻景与象征影像
        三、伟大布景
    第三节 现实主义电影布景的兴起
        一、置景重在真实适当
        二、外景的现实拓展
        三、布景师的艺术反思
第三章 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
    第一节 成为摄影师的难度
        一、闯入欧美技师的专属领地
        二、摄影师的美术功底
        三、照相摄影与电影摄影
    第二节 摄绘影像奇观的群体努力
        一、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
        二、分身双美等特技影像
    第三节 影像美学与画学交相辉映
        一、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
        二、电影光线美学
        三、摄影构图与移动镜头
第四章 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
    第一节 演员的艺术修养
        一、美术专业生进场演出
        二、电影明星的美术修养
        三、导演教戏兼通绘事
    第二节 胶片上的艺术创作
        一、银幕上的艺术家
        二、多变的艺术造型
        三、镜头前的美术创作
    第三节 表演贵在触类旁通
        一、大美术理念下跨界发展
        二、电影表演艺术之源
        三、画论启发演艺妙悟
第五章 电影编导的美与术
    第一节 擅绘导演的电影绘画
        一、实现画面活动的冲动
        二、美术在编导中的功用
        三、犹如绘画创作
    第二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A
        一、融画入影唯美影像
        二、影像的浪漫主义诉求
        三、恐怖导演的影像美学
    第三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B
        一、现实主义绘影绘声
        二、布景导演不软不硬商业风
        三、画家意识“关不住”
第六章 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
    第一节 卡通电影人才的孳育
        一、万氏兄弟转向卡通片
        二、上海影业托举万氏卡通
        三、早期卡通人的成才模式
    第二节 绘制《铁扇公主》的成功
        一、由渝返沪致力长片的契机
        二、仿效迪斯尼的绘制模式
        三、竟成民国卡通长片的绝唱
    第三节 动画片的理念自觉
        一、钱家骏在动画片领域的崛起
        二、“活动画”对垒“卡而不通”
        三、实现动画理念自觉的言行
结语:电影美术人的历史归结与当代启示
    一、电影美术人走向新中国
    二、电影美术人在新时期的复起
    三、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插图汇总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全文框架
第2章 数字印刷的发展历程及现代印刷工艺的现状
    2.1 数字印刷的概念
    2.2 数字印刷的分类及设备
    2.3 国外数字印刷工艺发展状况
    2.4 中国数字印刷工艺发展现状
第3章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结合元素的系统分析
    3.1 计算机图形设计
        3.1.1 计算机图形设计的概念
        3.1.2 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比较优势
    3.2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传统印刷工艺的设计系统元素分析
        3.2.1 传统的印刷工艺流程
        3.2.2 印刷的基本知识
        3.2.3 数字印刷工艺流程
        3.2.4 印刷后期加工工艺介绍分析
        3.2.5 计算机图形设计分析
        3.2.6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的结合
第4章 现代数字印刷及后期印刷工艺的市场调研与印刷过程分析
    4.1 现代数字印刷及工艺的问卷调研
        4.1.1 问卷的设计
        4.1.2 问卷调研的最终反馈结果的分析和统计
    4.2 数字印刷行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4.2.1 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
        4.2.2 数字印刷行业的客户群
        4.2.3 数字印刷设计的质量保障
第5章 计算机图形设计(印刷图像设计)和现代数字印刷的发展趋势
    5.1 计算机图形设计(印刷图像设计)的发展趋势
    5.2 现代数字印刷应用和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3 论文写作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及评价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及评价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总体思路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1 分析视角的创新
        1.4.2 新模型的提出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内涵
        2.1.1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定义和组成
        2.1.2 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别和联系
    2.2 印刷业的构成及特征
        2.2.1 印刷的定义和技术构成
        2.2.2 印刷行业的产业特征
    2.3 激光照排技术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2.3.1 激光照排技术的定义
        2.3.2 激光照排技术工作原理
第3章 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历史分析
    3.1 古代中国印刷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萌芽
        3.1.1 实用需求动力下的刻铸印刷
        3.1.2 印刷材料技术改变推动的写本印刷
    3.2 古代中国印刷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
        3.2.1 印刷理论发展引发的雕版印刷
        3.2.2 多元动力作用下成熟的古代印刷技术
    3.3 近现代中国印刷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发展
        3.3.1 外来技术推动下的机械印刷
        3.3.2 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双向推进的冷排胶印
第4章 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现状分析
    4.1 现代技术的巨大推动——激光照排机的出现
        4.1.1 国外照排技术的发展
        4.1.2 铅字印刷与激光照排的对比
    4.2 技术与本土文化市场的契合——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成功
        4.2.1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4.2.2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新成功的动力因素
        4.2.3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成功的启示
    4.3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扩散与细分——照排技术的新发展
        4.3.1 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
        4.3.2 印刷应用领域的扩展
        4.3.3 绿色环保印刷技术的发展
第5章 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新模式
    5.1 扩散-细分型印刷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式产生的理论基础
        5.1.1 技术创新体系论
        5.1.2 技术体系完善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5.1.3 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
    5.2 扩散-细分型印刷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式
    5.3 扩散-细分型印刷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式的应用
        5.3.1 扩散-细分模式在雅昌发展过程中的体现
        5.3.2 扩散-细分模式在雅昌发展过程中的二次应用
        5.3.3 扩散-细分模式下雅昌的突破式发展路径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从2008德鲁巴展会看印刷新技术、新设备的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印前系统及数码印刷机
    ◆北大方正展示最新硬件设备
    ◆英国赛尔集团 (XAAR) 展示卓越的喷墨技术
    ◆纽博泰 (Nilpeter) 展出的四色数码喷墨印刷机
    ◆大日本网屏公司展出CTP系统和按需印刷设备
    ◆杜邦成像技术部发布针对瓦楞纸箱行业的两套数字化柔印制版流程
    ◆Nipson创新解决方案
    ◆“雷霸”热敏CTP技术优势
    ◆龙马铝业集团推出第一代蓝激光CTd P
二、印刷机械
    ◆高宝 (KBA)
    ◆日本RYOBI (利优比)
    ◆欧米特公司在Drupa展会上的技术展示
    ◆台湾罗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展出标签印刷机
    ◆赛鲁迪集团 (Cerutti)
    ◆印后加工设备的新技术
三、标签及RFID技术
    ◆德国妙莎 (MELZER) 公司
    ◆德国碧罗马蒂公司 (Bielomatik)
四、检测设备
    ◆艾威特 (AVT) 公司发布了一整套全新的印刷控制解决方案

四、北大方正无软片雕刻系统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D]. 樊航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的实践成就[D]. 王金磊. 上海大学, 2020
  • [3]1949-1999年中国书籍封面的字体研究[D]. 师静. 北京印刷学院, 2017(04)
  • [4]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D]. 薛瑞. 华侨大学, 2017(01)
  • [5]陶冷月研究[D]. 王晓星. 天津大学, 2016(12)
  • [6]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D]. 田佳佳. 上海大学, 2016(09)
  • [7]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D]. 孙希燕.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0(04)
  • [8]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D]. 罗枫. 东北大学, 2009(06)
  • [9]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10]从2008德鲁巴展会看印刷新技术、新设备的亮点[J]. 谭俊峤. 印刷工业, 2008(04)

标签:;  ;  ;  ;  ;  

北大方正无膜雕刻系统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