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化第二组实验中τdx的变化

温度变化第二组实验中τdx的变化

一、温度变化第二组试验τdx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鲁霞[1](2021)在《低渗透油藏耐温性泡沫驱研究》文中提出

姚当[2](2021)在《基于13米宽带VLBI系统的UT1自主测定研究》文中认为世界时UT1是以地球自转定义的时间尺度,是构成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航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地球不规则自转等诸多因素,世界时UT1难以准确建模,需要通过VLBI/GNSS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来维持。目前,我国使用的UT1依赖于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IERS)所提供的产品。为实现我国自主高精度UT1测量及产品服务,国家授时中心研制了13米宽带VLBI系统(NTSC-VLBI系统)。本文基于NTSC-VLBI系统在世界时UT1自主测定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系统性地开展了世界时UT1自主测定技术研究,并基于国家授时中心初步建成的13米宽带VLBI系统开展了试验验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UT1数据处理流程。参与研制了国家授时中心新一代13米天测与测地VLBI系统,该系统参考VLBI2010规范,具有口径小、快速换源、馈源致冷和宽带观测等技术特点。结合实际站址环境和天线特性等因素,设计并优化了UT1观测纲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UT1数据处理流程,开展了大量的实际试验验证,相比于IERS C04序列,UT1测量偏差为14.5微秒,标准差为58.8微秒。2)开展了VLBI测定UT1的误差分析,并通过精化台站坐标和改进VLBI设备时延校准技术,有效提升了UT1测量精度。分析了各项误差源对UT1测量精度的影响,从长期试验结果中发现喀什站和吉林站站址坐标的长期变化导致了UT1测量精度下降,进而对两站站坐标进行精化。开展了VLBI设备时延的强源校准方法试验研究,在UT1观测时段前后半小时设计了强源观测,在数据处理时采用强源的残余时延作为系统差对其它射电源观测进行修正,有效提升了UT1测量精度。3)面向UT1例行服务的需求,提出了在基本不影响UT1精度情况下,可有效减少原始数据量的数据采集方法。针对NTSC-VLBI系统采集得到的数据量相比老一代VLBI系统急剧增大的问题,对数据采集进行优化设计,基于带宽综合原理,提出了8通道256 MHz的采集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8通道采集记录下的UT1测量精度接近16通道512 MHz的UT1测量精度,且记录的数据量较少50%。4)提出了基于NTSC-VLBI测量的UT1和i GMAS测量的日长变化融合处理算法,获得连续高精度的UT1产品。NTSC-VLBI系统可高精度测量UT1,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 GMAS)可提供连续的日长变化产品,结合二者优势发展了融合处理算法。利用2018年观测数据,开展实际试验,结果表明经融合后,在获得连续的UT1产品的同时,UT1产品的精度得到提高,相比于IERS C04序列,UT1测量偏差为-7.8微秒,标准差为33.4微秒。5)初步实现了UT1例行服务,为深空探测提供了备份的UT1产品支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UT1测定流程,实现了观测纲要的自动生成与下发、观测数据的自动回传,实现了相关处理、后处理和UT1解算等的自动化,并实现了地球定性参数(EOP)预报,当前UT1产品已作为深空探测的备份产品。

沈凤娇[3](2021)在《潮白河地区饱和粉细砂真三轴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体的形成原因、环境、以往的受力特点和受力方式都会对它的力学特性产生影响。饱和砂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与粘土不同的重要特性,即:剪胀性。比如:松砂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体积不断收缩,表现为应力硬化的特点;而密砂随着剪切应力的作用,开始会发生剪缩,由于砂土颗粒相互翻滚、移动,慢慢地出现剪胀的特点。为了更深入地探究砂土的真实受力情况,真三轴仪器的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真三轴仪器对饱和粉细砂开展了多组不同围压和不同中主应力系数的试验,得到了如下研究成果:(1)针对中主应力系数b对饱和粉细砂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当围压不变的时候,随着中主应力系数b的增大,饱和粉细砂的峰值偏应力逐渐增大。(2)基于真三轴试验结果,系统地分析了饱和粉细砂的体应变εv-大主应变ε1,剪应力q-大主应变ε1及剪应力q-球应力p等关系变化特点。(3)为了分析围压对饱和粉细砂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围压为100k Pa、150k Pa和200k Pa的真三轴试验,可知:当b不变时,初始围压越大,砂土的剪缩变形越大;反之,当初始围压越小,剪胀变形越大。(4)试验结果表明:当围压一定的时候,不同中主应力系数b的有效球应力与偏应力的曲线接近为一条直线,且随着中主应力系数b的增加,曲线的倾斜度越小,即:斜率越小。(5)通过引入中主应力系数b修正剪胀方程,并建立一种基于相变状态的状态参量的本构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饱和粉细砂的主要力学特性并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黄恒[4](2020)在《基于两相流的大型柴油机尾气净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仿真计算、模拟实验和台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型柴油机的尾气颗粒净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两相流理论的波形面水膜吸附柴油机尾气颗粒的分离净化理论与方法。论文建立了尾气在直管和弯管装置中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尾气颗粒的分离与捕集效率。同时,通过ANSYS仿真分析了弯管装置的不同结构参数(管径、螺距、螺旋角度)对于排气阻力及捕集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排气阻力更小、捕集效率更高的波形吸附板单元组对颗粒物净化的创新理论与方法。论文研究了水膜吸附理论,并分别建立了水平水膜与竖直水膜对颗粒物的吸附模型。论文研究了水膜的形成机理,通过在波形吸附板上设计微孔使水渗出形成连续性水膜,建立了等压差水膜的形成与运动模型。论文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台架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柴油机尾气颗粒净化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建立了尾气颗粒在直管和弯管中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颗粒物在沉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及台架实验对比了二者对尾气颗粒沉降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弯管各结构参数对颗粒物的捕捉效率以及排气阻力的影响。其次,论文研究了水膜对颗粒的吸附理论及方法。从水平水膜及竖直水膜两种情况分析了对尾气颗粒的碰撞吸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吸附模型,得出水膜厚度与对尾气颗粒的吸附作用之间的关系。并针对被吸附的颗粒物,对其在在液体中的沉降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针对尾气颗粒与雾滴的碰撞分离过程建立模型,分析二者在碰撞后对于颗粒物沉降过程的影响。再次,论文提出并研究了波形吸附单元组对尾气颗粒净化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等压差水膜的形成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液滴在竖直板面的扩散过程,为形成连续性水膜提供了微孔排列方式的依据。此外,针对净化装置的再生需求,即水膜的再生,建立了水膜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流体边界层对微孔内水流流动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温度对再生过程的影响。最后,论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水膜吸附的尾气颗粒净化装置。通过对尾气颗粒的浓度及组成成分、尾气流速进行对比的模拟实验和柴油机台架实验验证了该装置对于尾气颗粒的分离净化的有效性。

张赟[5](2020)在《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将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进而影响到建筑的能耗。传热系数是建筑围护结构热工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通常情况下,为了判断建筑在运行阶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进行现场检测。现阶段用于现场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最常见的方法是热流计法和热箱法,但鉴于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较长以及对检测环境的要求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解的用于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的新方法。首先,本文阐述了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的原理,并推导出该解析解的具体形式。其次,以单层建筑材料墙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模拟出单层建筑材料墙体在理想工况下的传热过程以替代具体的实验操作,并利用推导出的解析解求解出单层建筑材料墙体的传热系数,从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再对解析解中的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解析解求解出实际工况下多层建筑材料墙体的传热系数,证明了该方法是可以应用于实际检测过程中的。最后设计出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设备并简述了其使用方法。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能够不受季节地点的限制,能用来检测多种工况下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具有检测结果精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本研究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前期理论基础,并将进一步充实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领域的研究。全文字数:49000余字图片:22幅表格:12张

王涛[6](2020)在《卧式TMR搅拌机关键部件磨损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卧式全混日粮搅拌机是全混日粮饲喂技术中的关键设备,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劳动时间、提高切碎效果,但是由于搅拌机的工作条件恶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功耗大、梅花刀片易磨损、轴承润滑性能低与轴承密封效果差等问题,故在工作过程中极易造成卧式全混日粮搅拌机发生损坏。因此,如何提高卧式全混日粮搅拌机梅花刀片与轴承等关键部件的耐磨性能,降低磨损量,是提高搅拌机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卧式全混日粮搅拌机关键部件梅花刀片与轴承等的磨损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材质、转速与元素等因素对梅花刀片摩擦磨损特性(摩擦系数、磨损量、磨损率及磨痕形貌)的影响;搭建轴承润滑脂试验平台,研究锂基润滑脂中添加纳米粒子的润滑特性,并明确纳米粒子最佳添加配比;通过梅花刀片磨损失效的分析,对刀片材质特性进行优化选型,以提高刀片的耐磨性能;依据轴承的理论计算分析,对轴承密封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与润滑脂的优化筛选,并对改进优化后的轴承进行温升试验以及急加速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的部分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材质、转速与元素的试验条件下梅花刀片试样的磨损试验表明,65Mn材质刀片具有最优异的耐磨性能,同时刀片试样磨损程度随着转速升高而增大。此外由于锰、氮的固溶强化和合金渗碳体的强化作用使刀片试样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增强,从而改善刀片试样耐磨性。磨损试验后,使用ANSYS对磨损过程进行仿真,得出T10、65Mn与60Si2Mn材质的磨损区域的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0.04198、0.04182与0.04208 MPa,将仿真结果带入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中,计算出65Mn、60Si2Mn与T10材质有限元法的总磨损深度依次为6.963、5.906与9.269μm,与磨损试验后试样的平均磨损深度进行对比,发现仿真与试验结果的磨损深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这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靠性较高,同时也证明利用有限元方法可用于计算干摩擦工况下试样表面的磨损深度。(2)通过研究不同BN含量对润滑脂磨损性能的影响,发现含0.60wt%BN润滑脂的平均摩擦系数最低(0.096),平均磨痕半径最低(261.524μm),分别比基础润滑脂低19.5%和8.3%。此外,在该含量条件下,磨损表面光滑,表现出最佳的抗摩擦性能,这是由于氮化硼沉积形成的润滑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摩擦副的直接接触,提高润滑脂的抗摩擦性能;同时氮化硼纳米颗粒的层状结构使得层与层之间容易滑动,摩擦系数低,抗摩擦性能好。(3)优化后刀片材质的验证试验表明,65Mn材质梅花刀片磨损表面较为平整,出现较少数量的犁沟与剥落凹坑,并结合磨损质量可知优化后的梅花刀片材质表现出更好的耐磨损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卧式搅拌机梅花刀片的使用寿命,验证改进方案有效。改进优化后的轴承的温升试验及急加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轴承密封结构与添加纳米添加剂润滑脂在性能验证试验中均表现出较为稳定且可靠的性能,因此改进后的轴承密封结构与润滑脂中添加纳米氮化硼均可有效提高轴承的减摩性能,证明改进方案有效可以避免故障发生。

吕再捷[7](2020)在《Ti含量对Fe-Cr-Ni-Al-Mn系铁素体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沉淀强化铁素体合金具有力学性能较好、密度低、成本低等综合性能优势,因而在航天航空、核工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单一B2-Ni Al相强化铁素体合金在600oC以上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引入其他种类析出相进行复合强化是目前的一个研究思路。本论文以Fe-Cr-Ni-Al-Mn系铁素体基合金为研究对象,以Ti H2粉末、纳米Y2O3粉末和预合金雾化粉末为原料,使用机械合金化(mechanical alloying,MA)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工艺制备了Fe-5Ni-1Al-2Mn-10Cr-x Ti和Fe-5Ni-1Al-2Mn-10Cr-x Ti-0.6Y2O3(x=0、0.5、1、1.5、2)(质量分数,%)两种粉末冶金铁素体合金,研究Ti含量和纳米Y2O3对铁素体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显微硬度测试和室、高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对粉末、合金的显微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不同Ti含量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合金在900oC固溶后进行550oC时效,均在0.5 h时硬度达到峰值。此外,Ti含量对合金硬度影响较大,Ti含量越高,合金的峰时效硬度越高。2Ti样品的屈服强度最高,为1748 MPa,但韧性较差,在拉伸的时候发生了脆断。1.5Ti峰时效样品的屈服强度为1472 MPa,延伸率约为1.4%,强度和延伸率可以通过时效工艺进行调整。1.5Ti峰时效样品的强度随着拉伸实验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但延伸率从9.2%增长至53.6%。在实验温度为873 K时,1.5Ti峰时效样品的屈服强度为394 MPa,延伸率约为25.0%。TEM结果显示1.5Ti峰时效样品中同时存在B2-Ni Al型析出相和L21-Ni2Al Ti型析出相。B2-Ni Al型析出相尺寸为2-5 nm,数量密度较大,L21-Ni2Al Ti型析出相尺寸为5-10 nm,数量密度较小。纳米Y2O3的加入使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获得了提升,且Ti含量的提升同样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2Ti-0.6Y2O3样品峰时效硬度值达到了557 HV,但拉伸时发生了脆断。1.5Ti-0.6Y2O3峰时效样品时效0.5 h强度最高,屈服强度达到为1719MPa,延伸率约为1.2%。高温拉伸测试结果显示1.5Ti-0.6Y2O3峰时效样品的强度随着拉伸实验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但延伸率从5.8%增长至86.0%。在实验温度为873 K时,1.5Ti-0.6Y2O3峰时效样品的屈服强度为259 MPa,延伸率约为52.0%。

段敏克[8](2020)在《真三轴采动影响下结构异性煤岩多场耦合响应机制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差异大,地质构造复杂,煤岩内部结构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伴随多场耦合作用的开采扰动效应更加明显,在构造应力与采动应力综合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真三轴采动应力状态(σ1>σ2>σ3),即外部应力也呈现各向异性特征。煤岩渗透率的各向异性是由煤岩内部结构和外部应力双重异性耦合的结果,研究煤岩渗透率和力学行为的各向异性特征是煤层瓦斯安全高效精准抽采的关键。本文运用重庆大学自主研制的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实验系统,循序渐进的进行了不同真三轴采动应力路径下、不同层理倾角煤岩的力学行为及渗流特征实验,分析了不同真三轴采动应力路径或应力状态、主应力、层理结构或倾角及瓦斯流动方向等因素,对煤岩力学行为和渗透特性的影响;基于真三轴应力条件下含层理煤岩的渗流实验结果,结合平板裂隙流理论,将煤岩简化为立方体模型,构建了基于层理效应的真三轴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将煤岩看作双孔介质模型,由真三轴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及动态孔隙率模型、应力平衡方程、基质和裂隙内瓦斯质量守恒方程,构建了煤岩多场耦合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平台进行了各向异性渗透率煤层多场耦合作用下的瓦斯抽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结果以期为瓦斯抽采钻孔精准布置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真三轴简单应力路径下,对正交层理煤岩开展了不同真三轴应力状态、不同气体流向的渗透特性研究。探讨了σ2、层理与主应力或瓦斯流动方向对煤岩渗透率和变形的影响。随σ2的增加,煤岩渗透率逐渐减小。本实验中平行层理方向的渗透率约为垂直层理方向渗透率的2倍,而两平行层理方向的渗透率总体相差不大。当气体渗流方向平行煤岩层理面时,σ3垂直层理面时的渗透率最大,σ2次之,σ1最小。渗透率各向异性比随应力的变化而动态变化,随着σ2的增加,渗透率各向异性比减小。(2)在真三轴采动应力路径下,对不同层理角度煤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进行了真三轴加卸载渗流实验,探讨了不同层理角度与真三轴应力状态耦合作用对煤岩变形、渗透率、能量及破坏形态的影响。随着层理角度的增大,煤岩的峰值强度降低,破坏失稳前耗散能增加,弹性应变能减小,渗透率也增加。真三轴应力状态A组的ε2出现反转效应,而B组破坏后出现ε2<ε3的现象。真三轴应力状态A组的峰值强度明显比B组的要低,而耗散能恰恰相反。(3)在真三轴循环扰动作用下,循环主应力方向对应的主应变为主导变形,其变形量相对较大。分级循环σ1与σ3过程中,ε2都相对较小,且产生的残余应变变化趋势相同,即随分级循环σ1与σ3载荷幅度的增加,累积残余最大主应变和最小主应变分别呈指数型、二次抛物线型函数增加,相对残余最大主应变与最小主应变分别呈U型、∩型先减小后增加,而累积及相对残余中间主应变的变化量都较小。分级循环加或卸载σ2都可能引起煤岩的失稳破坏,且产生的残余中间主应变明显增加,临界破坏急剧增大。随着分级循环载荷幅度的增加,煤岩的总耗散能呈指数函数增加,损伤变量也呈“S”型增加。(4)基于立方体模型及平板裂隙流理论,构建了各向异性单元体渗流模型,定义了煤岩初始结构各向异性系数,推导了考虑煤岩自身结构和应力变化的真三轴动态各向异性(D-A)渗透率模型,用真三轴实验数据和经典渗透率模型W-Z(各向异性)、C-B和S-D渗透率模型对基于层理效应的真三轴动态各向异性(D-A)渗透率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基于层理效应真三轴动态各向异性(D-A)渗透率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优越性。(5)将煤岩视为双孔介质模型,基于真三轴应力场控制方程和瓦斯流动场控制方程,再结合真三轴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及动态孔隙率模型,构建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结构异性煤层多场耦合数学模型,此模型考虑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的有效应力、煤岩结构各向异性特征、煤岩动态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扩散系数动态变化特性、基质收缩和层理效应等多重因素交叉耦合影响。开展了各向异性煤层单孔干式瓦斯抽采的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多抽采钻孔群优化布置方案。

胡传俊[9](2020)在《液力减振器阻尼特性分析及其匹配设计和优化》文中认为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与悬架系统的匹配设计对整车平顺性有重要影响。目前,国产减振器的开发和设计大多停留在仿真设计、经验设计和测试修正阶段,减振器缺乏先进的设计理论,异响、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开发周期长等问题成为困扰行业自主研发减振器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因此,对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故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减振器设计,提升工作性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从提升整车驾乘舒适性的目标出发,以减振器的阀系和橡胶衬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减振器节流特性的分析,发现了在速度梯度变化大的区域粘性应力起主要作用,开阀前主要是薄壁孔节流,开阀后主要是平行平板缝隙节流,提出了节流阀片变形能力系数的概念,推导得到阀片弹性模量、厚度、内径尺寸对阀片变形成正相关,外径尺寸对阀片变形成负相关。通过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悬架系统振动方程,计算得出橡胶弹性元件在不损害悬架系统的平顺性的前提下,对悬架高频段的隔振能力有较明显的优化,且路面激振频率越高,优化效果越好。应用减振器MTS试验台架进行减振器单体示功试验和速度特性试验,证实了阀系弹片灵敏度差会导致示功图曲线的偏移和速度特性曲线的分离现象,阀系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示功图曲线的空程现象,根据减振器防空程畸变的设计准则,可规避空程现象,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在大冲击行程下减振器示功图局部优化,可以解决车辆过巴西坎异响问题。通过橡胶元件MTS弹性体试验台,进行减振器上衬套静动特性试验,将上衬套结构优化,降低静、动刚度,将刚度高的衬套A和刚度低的衬套B分别搭载整车上路试,试验得出上衬套静、动刚度减小,对车内噪声和车身振动均有改善效果,对悬架隔振性能和整车驾乘舒适性能具有积极作用。

杨晓菊[10](2020)在《关于各向异性的抛物方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各向异性的抛物方程的研究,在各向异性变指数Sobolev空间框架下讨论局部解的存在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再模化方法证明了带有对流项的各向异性的非线性抛物方程弱解的存在性,讨论了各向异性变指数方程解的熄灭性,正性以及爆破性.第一章,介绍各向异性的偏微分方程的一些背景和研究现状,给出拟利用空间的基本定义和性质,并列出本文结构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如下各向异性变指数抛物方程在假设2<pi(z)<N,u0 ∈ C(Ω),f(s)∈ C(R),存在非负函数h(s)∈C1(R),使得在|f(s)|≤h(s)的条件下,证明了带有齐次狄利克雷边界条件的该方程局部解的存在性.此外,利用能量泛函的方法证明了初始能量为正时弱解的爆破准则.第三章,主要考虑方程解的熄灭性,正性.同时考虑下面方程解的爆破性假设2<pi<N,m≥1,f(s)∈ C(R),且存在非负函数h(s)∈C1(R),使得|mum-1f(u)|≤h(um).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一类各向异性变指数非线性抛物方程在Bi(x,t),pi(x)(i=1,2,…,N),F和δ取适当条件下,利用De Giorgi迭代技术,建立了一个L∞先验估计,从而证明了在各向异性变指数空间中该问题弱解的存在性.

二、温度变化第二组试验τdx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变化第二组试验τdx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13米宽带VLBI系统的UT1自主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世界时UT1等地球定向参数概述
    1.2 国外站址与研究现状
    1.3 国内站址与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时间与坐标系统
    2.1 时间
        2.1.1 世界时
        2.1.2 历书时
        2.1.3 原子时
        2.1.4 协调世界时
    2.2 天球参考系与天球参考架
    2.3 地球参考系与地球参考架
    2.4 地球定向参数
        2.4.1章动改正项
        2.4.2 极移
        2.4.3 世界时UT1
    2.5 地球参考系与地心天球参考系转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NTSC-VLBI系统研制及UT1 测定方法
    3.1 NTSC-VLBI系统研制
        3.1.1 天线系统
        3.1.2 时频系统
        3.1.3 数据处理中心
    3.2 UT1 测定方法研究
        3.2.1 时延模型
        3.2.2 参数解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NTSC-VLBI系统的UT1 观测纲要及数据处理方法设计
    4.1 NTSC-VLBI系统的UT1 观测纲要设计
        4.1.1 射电源选取
        4.1.2 天线遮挡
        4.1.3 天线转动
        4.1.4 天区覆盖
        4.1.5 观测纲要设计
        4.1.6 仿真研究
    4.2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4.3 地心时延与站心时延转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UT1 测量的误差分析与试验研究
    5.1 UT1 测量的误差分析
        5.1.1 站钟影响
        5.1.2 大气影响
        5.1.3 电离层影响
        5.1.4 站坐标影响
        5.1.5章动改正项影响
        5.1.6 极移误差影响
    5.2 UT1 测定试验分析
        5.2.1 2018和2020 年测量分析
        5.2.2 站坐标误差的修正方法
        5.2.3 基于i GMAS的对流层改正方法
    5.3 数据采集策略的优化
        5.3.1 优化准则
        5.3.2 数据采集通道选取
        5.3.3 不同策略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NTSC-VLBI与 i GMAS联合测定UT1 研究
    6.1 UT1 与日长变化数据融合处理研究
        6.1.1 Vondark平滑算法
        6.1.2 基于Vondrak算法的融合处理试验
    6.2 EOP参数预报
        6.2.1 精度评定标准
        6.2.2 ARMA模型
        6.2.3 极移预报
        6.2.4 世界时预报
        6.2.5 章动改正项预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潮白河地区饱和粉细砂真三轴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 相变状态的研究现状
        1.3.1 相变状态的发展状况
        1.3.2 相变线的概念
    1.4 真三轴试验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饱和砂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2.1 砂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2.1.1 单调荷载下砂土的力学特性
        2.1.2 中主应力系数b对砂土的影响
    2.2 砂土的剪胀机理
    2.3 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2.3.1 弹性模型
        2.3.2 弹塑性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种基于状态参量的砂土剪胀性本构模型
    3.1 概述
    3.2 与中主应力系数b相关的修正剪胀方程
        3.2.1 基于相变状态的状态相关型剪胀比一般表达式
        3.2.2 代入中主应力系数b的修正剪胀方程
    3.3 p-q平面上砂土的本构模型
        3.3.1 弹塑性矩阵
        3.3.2 确定模型参数
        3.3.3 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饱和砂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4.1 试验仪器
        4.1.1 概述
        4.1.2 仪器组成部分
        4.1.3 真三轴常见故障及排除
    4.2 试验目的
    4.3 试验方案
    4.4 试验步骤
        4.4.1 制作试样
        4.4.2 试样安装
        4.4.3 试样饱和
        4.4.4 试样固结
        4.4.5 试样剪切
        4.4.6 试验结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饱和砂土本构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5.1 不同中主应力系数对真三轴试验的影响
        5.1.1 偏应力与大主应变的曲线关系
        5.1.2 体应变与大主应变的曲线关系
        5.1.3 偏应力与有效球应力的曲线关系
    5.2 不同围压对真三轴试验的影响
        5.2.1 偏应力与有效球应力的曲线关系
        5.2.2 应力比与大主应变的曲线关系
        5.2.3 体应变与大主应变的曲线关系
    5.3 模型验证
        5.3.1 体应变-大主应变曲线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
        5.3.2 应力比-大主应变曲线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
        5.3.3 有效球应力-偏应力曲线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两相流的大型柴油机尾气净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尾气处理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尾气净化技术发展现状
        1.2.2 尾气颗粒过滤捕集技术现状
        1.2.3 基于两相流的尾气颗粒净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柴油机尾气的两相流理论
    2.1 引言
    2.2 流体的分析及计算模型
        2.2.1 流体的流动状态研究
        2.2.2 气固两相流的分类及参数分析
        2.2.3 两相流的研究方法
    2.3 柴油机尾气的组成和形成机理研究
    2.4 柴油机尾气的两相流分析
        2.4.1 尾气的动力学特征方程
        2.4.2 两相流条件下尾气颗粒的受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相流的尾气颗粒弯管分离研究
    3.1 引言
    3.2 尾气颗粒的形态观测
        3.2.1 试验仪器和材料
        3.2.2 尾气颗粒的取样
        3.2.3 显微镜下的颗粒物形态研究
    3.3 尾气颗粒的动力学模型
        3.3.1 尾气颗粒的受力分析
        3.3.2 尾气两相流在管道中的沉降模型
        3.3.3 直管颗粒的动力学模型
        3.3.4 弯管颗粒的动力学模型
        3.3.5 弯管颗粒的碰撞效率优化
    3.4 尾气颗粒运动过程的仿真分析
        3.4.1 管道几何模型的建立
        3.4.2 管道网格划分
        3.4.3 初始条件的设置
        3.4.4 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
    3.5 弯管颗粒的碰撞分离实验
        3.5.1 试验台架的搭建
        3.5.2 试验过程与方法
        3.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柴油机尾气颗粒的水膜吸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吸附作用的性质及特点
        4.2.1 吸附的分类及特点
        4.2.2 物理吸附的计算
        4.2.3 水对颗粒的吸附研究
    4.3 水膜对尾气颗粒的吸附过程与模型研究
        4.3.1 水平水膜与颗粒的碰撞-吸附模型
        4.3.2 垂直水膜与尾气颗粒的碰撞吸附过程
        4.3.3 垂直水膜与颗粒的吸附模型
        4.3.4 颗粒在液体中沉降的动力学模型
    4.4 颗粒物-雾滴混合分离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孔渗透吸附水膜的形成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等压差水膜形成的理论模型
        5.2.1 等压差水膜吸附方法的提出
        5.2.2 小孔渗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5.2.3 等压差水膜的形成模型
    5.3 等压差水膜形成的仿真分析
        5.3.1 曲面板吸附单元几何模型的建立
        5.3.2 初始条件的设置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 等压差水膜的形成及特点
    5.5 等压差水膜的再生模型
        5.5.1 水膜的受力分析
        5.5.2 水膜的动力学模型
        5.5.3 边界层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5.5.4 温度对水膜运动的影响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尾气净化装置研制与试验分析
    6.1 引言
    6.2 水膜吸附净化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6.3 净化装置模拟尾气实验
        6.3.1 模拟试验台架的搭建
        6.3.2 试验方案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柴油机台架实验
        6.4.1 试验台架的搭建
        6.4.2 试验方法与步骤
        6.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主要工作与结论
    2 创新点
    3 工作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
        1.1.2 我国建筑能耗以及建筑节能现状
        1.1.3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1.2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国内外探究发展现状
        1.2.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有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法特点与问题分析
    2.1 热流计法
        2.1.1 热流计法的原理
        2.1.2 热流计法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2.2 热箱法
        2.2.1 热箱法的原理
        2.2.2 热箱法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2.3 控温箱-热流计法
        2.3.1 控温箱-热流计法的原理
        2.3.2 控温箱-热流计法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2.4 非稳态法(常功率平面热源法)
        2.4.1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的原理
        2.4.2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2.5 红外热像仪法
        2.5.1 红外热像仪法的原理
        2.5.2 红外热像仪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的基础原理
    3.1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研究方法
    3.2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
        3.2.1 基本原理介绍
        3.2.2 求解传热偏微分方程解析解常用方法
        3.2.3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解析解求解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的验证与参数分析
    4.1 新方法的验证
        4.1.1 特征值β_n的处理
        4.1.2 案例验证
    4.2 参数分析与优化
        4.2.1 辅助测试材料板的选择
        4.2.2 温度取值精度
        4.2.3 检测时间的选择
    4.3 多层建筑材料墙体案例分析
        4.3.1 多层建筑材料墙体传热系数验证
        4.3.2 室外边界条件对传热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
        4.3.3 建筑围护结构初始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4.3.4 室内侧温度对传热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
    4.4 基于新方法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4.4.1 设备介绍
        4.4.2 设备较现有设备的改进及其优势
        4.4.3 基于新方法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设备使用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作者简介

(6)卧式TMR搅拌机关键部件磨损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摩擦学研究现状
        1.2.2 刀片磨损试验与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2.3 轴承润滑试验及密封结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卧式TMR搅拌机梅花刀片磨损试验研究
    2.1 材质对刀片磨损特性试验
        2.1.1 试验材料及制备
        2.1.2 试验装置及方法
        2.1.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2.1.4 刀片的磨损性能分析
        2.1.5 结果分析
    2.2 转速对刀片磨损特性试验
        2.2.1 试验装置及方法
        2.2.2 EBSD分析
        2.2.3 磨损性能分析
        2.2.4 结果分析
    2.3 元素对刀片磨损特性试验
        2.3.1 试验装置及参数
        2.3.2 元素分析
        2.3.3 摩擦系数分析
        2.3.4 磨损形貌分析
        2.3.5 结果分析
    2.4 刀片有限元磨损分析
        2.4.1 理论基础与公式计算
        2.4.2 基于有限元法的磨损深度计算
        2.4.3 刀片磨损有限元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卧式TMR搅拌机轴承润滑脂磨损试验研究
    3.1 润滑脂的摩擦学理论研究
    3.2 试验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3.3 磨损试验与表征方法
    3.4 纳米颗粒样品与润滑脂表征分析
        3.4.1 纳米颗粒样品表征分析
        3.4.2 润滑脂微观结构显微镜表征分析
    3.5 轴承润滑脂磨损特性分析
        3.5.1 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分析
        3.5.2 磨损表面分析
        3.5.3 磨损特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卧式TMR搅拌机关键部件磨损性能试验与结构优化
    4.1 搅拌机内部梅花刀片耐磨性能优化与磨损性能试验
        4.1.1 梅花刀片磨损失效分析
        4.1.2 梅花刀片材质的选取优化与验证试验
        4.1.3 结果分析
    4.2 搅拌机轴承改进设计与试验分析
        4.2.1 轴承性能的理论分析
        4.2.2 轴承密封结构改进设计
        4.2.3 轴承密润滑脂选型优化
        4.2.4 轴承验证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Ti含量对Fe-Cr-Ni-Al-Mn系铁素体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合金
        1.2.1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合金的发展及应用
        1.2.2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合金的特点
        1.2.3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合金的制备
    1.3 Ti和Mn对铁素体合金的作用
        1.3.1 Ti对铁素体合金的作用
        1.3.2 Mn对铁素体合金的作用
    1.4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合金的强化机理
        1.4.1 弥散强化
        1.4.2 固溶强化
        1.4.3 晶界强化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实验原料和设备
    2.3 主要分析检测方法
        2.3.1 物相分析
        2.3.2 硬度测试
        2.3.3 室、高温拉伸性能测试
        2.3.4 光学显微镜(OM)观察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2.3.6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
第3章 Ti含量对NiAl/Ni_2AlMn共强化铁素体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流程
    3.3 含Ti铁素体基合金的制备
    3.4 Ti含量及时效时间对铁素体基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4.1 显微硬度
        3.4.2 室温拉伸试验
        3.4.3 高温拉伸试验
    3.5 时效样品析出相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Ti含量对NiAl/Ni_2AlMn共强化ODS铁素体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流程
    4.3 含TiODS铁素体合金的制备
    4.4 Ti含量及时效时间对ODS铁素体基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显微硬度
        4.4.2 室温拉伸试验
        4.4.3 高温拉伸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论文

(8)真三轴采动影响下结构异性煤岩多场耦合响应机制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岩采动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研究现状
        1.2.2 含瓦斯煤岩渗透率模型及多场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1.2.3 煤岩结构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现状
        1.2.4 真三轴应力下煤岩力学及渗流特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真三轴应力条件下正交层理煤岩变形及渗流特征研究
    2.1 概述
    2.2 煤样参数测定及制备
        2.2.1 煤层地质及煤岩基本特征
        2.2.2 煤岩孔裂隙结构特征
        2.2.3 正交层理煤样制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实验系统
        2.3.2 实验方案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真三轴应力作用下正交层理煤岩变形各向异性特征
        2.4.2 真三轴应力作用下正交层理煤岩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
        2.4.3 真三轴应力作用下正交层理煤岩渗透率各向异性比
    2.5 本章小结
3 真三轴采动应力下结构异性煤岩力学及渗流特性研究
    3.1 实验方法
        3.1.1 煤样制备
        3.1.2 实验方案设计
        3.1.3 真三轴加卸载路径
    3.2 真三轴采动应力下结构异性煤岩应力-应变-渗透率特征分析
        3.2.1 真三轴采动应力下煤岩应力-应变-渗透率对应演化特征
        3.2.2 真三轴采动应力状态对中间和最小主应变的影响分析
        3.2.3 层理角度和真三轴采动应力状态对煤样渗透率及强度影响分析
    3.3 真三轴采动应力下结构异性煤岩能量演化特征分析
        3.3.1 真三轴采动应力条件下含瓦斯煤岩能量计算原理
        3.3.2 真三轴采动应力下结构异性煤岩应力-应变-能量演化特征
        3.3.3 层理角度与真三轴采动应力状态对煤岩能量演化的影响
    3.4 真三轴采动应力下结构异性煤岩破坏形态及受力原理分析
        3.4.1 层理角度和真三轴采动应力状态对煤岩破坏形态的影响
        3.4.2 不同层理角度煤岩破坏滑移面特征分析
        3.4.3 应力状态A和B组的受力原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真三轴循环扰动作用下煤岩力学及损伤特性研究
    4.1 概述
    4.2 真三轴循环扰动实验方案
        4.2.1 煤样制备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方案及循环路径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真三轴分级循环载荷下煤岩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4.3.2 真三轴分级循环载荷下煤岩残余应变特征
        4.3.3 真三轴分级循环载荷下煤岩能耗及损伤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煤岩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建立
    5.1 概述
    5.2 煤岩渗透率模型研究现状
        5.2.1 煤岩经典渗透率模型概述
        5.2.2 煤岩各向同性渗透率模型
        5.2.3 煤岩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
    5.3 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煤岩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建立
        5.3.1 真三轴应力条件下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推导
        5.3.2 基于层理效应的真三轴应力条件下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
    5.4 基于层理效应的煤岩真三轴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验证
        5.4.1 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5.4.2 动态各向异性渗透率模型与经典渗透率模型对比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真三维结构异性煤层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建立及应用
    6.1 概述
    6.2 真三维结构异性煤层多场耦合数学模型构建
        6.2.1 煤岩体简化物理模型及模型基本假设
        6.2.2 煤层应力场(或变形场)控制方程
        6.2.3 煤基质瓦斯运移场控制方程
        6.2.4 煤裂隙瓦斯渗流场控制方程
        6.2.5 煤层多场耦合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组
    6.3 真三维结构异性煤层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应用
        6.3.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6.3.2 数值模拟工程背景介绍
        6.3.3 单孔顺层渗透各向异性煤层瓦斯抽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3.4 渗透率各向异性煤层多抽采孔优化布置探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B.作为共同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C.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奖励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液力减振器阻尼特性分析及其匹配设计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悬架系统结构与原理
    2.1 减振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液压双筒式减振器结构分析
        2.1.2 液压双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2.2 减振器节流特性分析
        2.2.1 流体运动控制原理
        2.2.2 开阀前孔口节流特性分析
        2.2.3 开阀后缝隙节流特性分析
    2.3 减振器阀片变形
        2.3.1 节流阀片力学模型
        2.3.2 节流阀片变形方程
        2.3.3 关键参数对阀片变形的影响
    2.4 悬架系统声振传递特性分析
        2.4.1 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2.4.2 橡胶元件对悬架声振传递特性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减振器单体阻尼特性研究
    3.1 减振器台架试验设计
        3.1.1 试验样件
        3.1.2 试验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示功图偏斜研究
        3.2.1 示功图偏斜现象
        3.2.2 示功图偏斜原因
        3.2.3 阀系灵敏度的优化
    3.3 示功图空程畸变研究
        3.3.1 示功图空程畸变现象
        3.3.2 示功图空程畸变原理
        3.3.3 示功图空程畸变预防
    3.4 大冲击行程下减振器示功图优化设计
        3.4.1 大冲击行程下异响问题描述
        3.4.2 大冲击行程下异响原因分析
        3.4.3 减振器结构优化设计
        3.4.4 结构优化前后示功图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减振器橡胶衬套静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4.1 试验介绍
        4.1.1 试验样件
        4.1.2 试验夹具
        4.1.3 试验设备
    4.2 减振器橡胶上衬套静态特性试验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条件
        4.2.3 试验方法
        4.2.4 试验结果
    4.3 减振器橡胶上衬套动态特性试验
        4.3.1 试验目的
        4.3.2 试验条件
        4.3.3 试验方法
        4.3.4 试验结果
    4.4 减振器上衬套对悬架舒适性能的影响研究
        4.4.0 试验研究对象
        4.4.1 试验研究工况
        4.4.2 试验测试设备
        4.4.3 试验测点布置
        4.4.4 试验主观评价
        4.4.5 试验客观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某车型减振器异响成因分析与试验研究
    5.1 悬架异响问题统计
    5.2 悬架异响问题影响因素
    5.3 制造工艺的因素排查与质量改进
        5.3.1 制造工艺的因素排查
        5.3.2 制造工艺的质量改进
    5.4 减振器异响原因的整车试验研究
        5.4.1 试验方案设计
        5.4.2 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5.4.3 减振器上衬套优化验证
    5.5 减振器异响原因的台架试验研究
        5.5.1 减振器异响的路况研究
        5.5.2 减振器异响的凹凸路谱采集
        5.5.3 减振器高速阻尼力特性试验
        5.5.4 减振器阀系结构优化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工作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减振器橡胶上衬套静刚度单向加载数据
    附录2 减振器橡胶上衬套动刚度轴向测试数据

(10)关于各向异性的抛物方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各向异性抛物方程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2 各向异性Sobolve空间一些预备知识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主要安排
第2章 各向异性非线性抛物方程的爆破准则
    2.1 问题提出
    2.2 局部解的存在性
    2.3 解的爆破准则
第3章 各向异性的非牛顿多方渗流方程解的熄灭性、正性和爆破性
    3.1 问题提出
    3.2 熄灭性
    3.3 一类各项异性抛物方程解的正性
    3.4 解的爆破性
第4章 带有对流项的各向异性的非线性抛物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4.1 问题提出
    4.2 L~∞估计
    4.3 弱解的存在性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四、温度变化第二组试验τdx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渗透油藏耐温性泡沫驱研究[D]. 张鲁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13米宽带VLBI系统的UT1自主测定研究[D]. 姚当.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1
  • [3]潮白河地区饱和粉细砂真三轴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 沈凤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两相流的大型柴油机尾气净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黄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解析解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新方法研究[D]. 张赟. 东南大学, 2020
  • [6]卧式TMR搅拌机关键部件磨损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D]. 王涛.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Ti含量对Fe-Cr-Ni-Al-Mn系铁素体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D]. 吕再捷. 湘潭大学, 2020(02)
  • [8]真三轴采动影响下结构异性煤岩多场耦合响应机制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 段敏克. 重庆大学, 2020
  • [9]液力减振器阻尼特性分析及其匹配设计和优化[D]. 胡传俊.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关于各向异性的抛物方程的研究[D]. 杨晓菊. 集美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温度变化第二组实验中τdx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