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与中国地理

土地整理与中国地理

一、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铮,朱艳硕[1](2014)在《《地理学报》80年载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并且评述了过去80年《地理学报》的载文历史,发现它刻画了中国地理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即:1934-1948年的艰难探索的近现代地理学的形成阶段,1949-1966年的地理学发展中的科学化和应用化兴起阶段,1978-2000年的地理学繁荣的百花齐放阶段,2000年后的地理学自主创新突出的大发展阶段。《地理学报》当前的载文反映,中国地理学日益国际化,今后的发展是不仅需要融入世界地理学的发展,而且应该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引导国际地理学发展的期刊。

陆大道,郭来喜[2](1998)在《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文中研究指明吴传钧院士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同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为地理学的国际多维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概括了他对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地理学、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定向、开拓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新领域,全力倡导并组织实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组织我国地理学界联合与合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领域的重大贡献。还着力探讨了吴传钧地理学思想的精髓-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产生背景、理论思想和内涵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等。吴传钧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科学术语,并认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始终贯彻地理学的各个阶段。主张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形成过程、结构和发展理论;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人地系统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地域人口承载力分析;动态仿真模型建造;地域分异和地域类型分析;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筛选等。他对人才的培养则一贯面向全国地理事业,进行多系统?

吴传钧[3](1994)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文中提出回顾中国地理研究的发展,兼论地理学为国开发整治服务。阐述国土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国土规划、区域开发战略等。

刘小鹏,米文宝,赵小勇,王亚娟,黄越,赵莹[4](2014)在《汪一鸣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文中认为汪一鸣先生是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并坚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地理学家。他的学术思想集中表现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的发展中地区人地关系地理时空观,对解释和揭示发展中地区(发展中国家、区域,或更微观领域如乡村)地理过程规律和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是对当今地理学理论的重要补充。从事地理学研究60年来,先生始终将发展中地区人地关系地理时空观思想和地理学的应用性特征始终贯穿于区域PRED系统研究、区域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研究、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区域人文地理学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等4个方面,并长期致力于地理学科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与决策过程之中。汪先生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与实践,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对中国民族地区地理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更是贡献卓着。他的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他对中国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作出的突出贡献,必将载入地理学发展的史册。

顾朝林[5](2008)在《吴传钧先生区域与城市研究学术思想》文中指出 2008年4月2日是我国杰出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的开拓者和组织者、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前任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先生的90华诞。从1936年进入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地理系开始,他从事地理工作已逾70年。半个世纪以来,他怀着对发展中国地理学事业的高度热情和责任感,踏遍了祖国大地,远涉重洋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拓了我国当代地理学一系列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论述吴传钧先生的区域与城市研究的学术贡献。

任美锷[6](1983)在《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文中认为 国土整治是我国一个很重要问题,我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讲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什么是国土整治;第二部分,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的关系。

陈明星,龙花楼,王成金,黄金川[7](2016)在《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1月22-23日,"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的30余位专家就近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进展、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面临的发展机遇、学科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发展的主要重点方向与前景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研讨。近年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蓬勃发展,当前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发展有着广阔空间。建立学术共同体,针对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兼容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化道路,促进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走向世界;推动各系列人才梯队建设和中青年人才成长。

樊杰[8](2019)在《中国人文地理学70年创新发展与学术特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国外人文地理学社会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中国的学术特色;强化了中国地理学的统一性综合性,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应用基础与服务决策相结合的学科特点与"Future Earth"倡导的基本理念相向而行,作出了一系列先导性探索.新中国成立前人文地理学全面起步、缓慢发展,形成了自然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特征,以服务国土空间利用的学科发展应用导向,为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70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创新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改革开放前的践行"苏联模式"、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的发展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显着提升了学科的定量化水平;(2)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文地理学全面复兴、快速壮大的发展阶段——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并重的学科格局基本成形,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成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石;(3)进入21世纪以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逐渐形成具有全球影响的学术特色的发展阶段——研究地球人文圈层和自然圈层相互作用、解决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领域的可持续过程与格局问题.

郭来喜[9](2009)在《人地学泰斗 仙逝西远游——深切怀念吴传钧院士》文中研究表明人地学泰斗、当代地理学大师、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2009年3月13日仙逝,享年91岁。中国地学界失去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让人深深地怀念,诉不完道不尽先生的高

郭来喜[10](2009)在《人地学泰斗 仙逝西远游——深深怀念吴传钧院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学泰斗、当代地理学大师、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2009年3月13日仙逝,享年91岁,中国地学界失去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让人深深地怀念,诉不完道不尽先生的高尚品德、丰功伟业、巨大贡献和对晚辈的恩泽!

二、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1)《地理学报》80年载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第一阶段:近现代地理学的形成
2 第二阶段:地理学的科学化和应用化兴起
3 第三阶段:地理学的百花齐放 (1978-2000年)
4 第四阶段:地理学的大发展 (2001年至今)
5 结语

(4)汪一鸣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 PRED 系统研究
2 区域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研究
3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4 区域人文地理学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
5 结论

(7)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近年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回顾
    2.1 全球化变革中的经济地理学研究
    2.2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决策咨询研究
    2.3 至2050年我国区域发展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研究
    2.4 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研究
    2.5 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的新发展
    2.6 交通地理研究
    2.7 地缘政治研究
    2.8 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9 新兴研究方向
3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团队的研究回顾
    3.1 地域空间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模拟决策研究
    3.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研制与省级技术规程
    3.3 区域发展新因素研究与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系列成果
    3.4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机理与动态仿真模拟研究及应用
    3.5 乡村可持续发展与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及示范
    3.6 玉树、舟曲、芦山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4 西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变化与中国的国际化道路
    4.1 西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变化
    4.2 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化道路
5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挑战与面临机遇
    5.1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地理学一级学科评估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制约与挑战
    5.3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期
6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6.1 建立学术共同体,针对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
    6.2 兼容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化道路,引领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走向世界
    6.3 积极争取基金委等支持,推动各系列人才梯队建设和中青年人才成长

(8)中国人文地理学70年创新发展与学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创新发展的基础
    2.1 人地关系研究的主题
    2.2 服务需求的研究导向
    2.3 综合交叉的学科属性
3 70年创新发展的第一个阶段(1949~1977年):践行“苏联模式”的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
    3.1 服务社会主义生产布局
    3.2 突出自然、运输和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
    3.3 注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
4 70年创新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78~2000年):现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全面复兴
    4.1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架构形成
    4.2 城市地理、旅游地理等新兴学科的长足进展
    4.3 农业区划、土地利用图和“T”字形结构的重大贡献
5 70年创新发展的第三个阶段(2001年以来):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学术特色和影响
    5.1 共同理论基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确立
    5.2 主要分支学科的重大学术进展
    5.3 重大系列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
6 未来人文地理学发展机遇、挑战和应对

(9)人地学泰斗 仙逝西远游——深切怀念吴传钧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1 书香门第学业出众
2 不断探索拓展领域
3 成果丰硕巨图领先
4 整治国土服务建设
5 复兴人文倡导和谐
6 融入国际走向世界
7 精心育人褒掖后学

(10)人地学泰斗 仙逝西远游——深深怀念吴传钧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1 书香门第学业出众
2 不断探索拓展领域
3 成果丰硕巨图领先
4 整治国土服务建设
5 复兴人文倡导和谐
6 融入国际走向世界
7 精心育人褒掖后学

四、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理学报》80年载文分析[J]. 王铮,朱艳硕. 地理学报, 2014(08)
  • [2]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J]. 陆大道,郭来喜. 地理学报, 1998(02)
  • [3]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J]. 吴传钧.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4(03)
  • [4]汪一鸣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J]. 刘小鹏,米文宝,赵小勇,王亚娟,黄越,赵莹. 地理学报, 2014(12)
  • [5]吴传钧先生区域与城市研究学术思想[J]. 顾朝林.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1)
  • [6]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J]. 任美锷. 地理研究, 1983(04)
  • [7]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 陈明星,龙花楼,王成金,黄金川. 地理学报, 2016(08)
  • [8]中国人文地理学70年创新发展与学术特色[J]. 樊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9]人地学泰斗 仙逝西远游——深切怀念吴传钧院士[J]. 郭来喜. 经济地理, 2009(05)
  • [10]人地学泰斗 仙逝西远游——深深怀念吴传钧院士[J]. 郭来喜. 人文地理, 2009(03)

标签:;  ;  ;  ;  ;  

土地整理与中国地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