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航空业正在重组

意大利航空业正在重组

一、意大利航空航天工业在进行改组(论文文献综述)

[1](1995)在《意大利航空航天工业在进行改组》文中指出 意大利航空航天工业进行体制改革的巨大任务即将完成,以前分散的业务领域在“我们在所有领域走向合作”这一公认的原则下被组合在一起。意大利航空航天工业一大批公司,到1995年初将彻底改组成若干分部,包括航空结构分部,直升机分部,指挥、控制与监视系统分部,航空电子分部,发动机分部及航天无线电通信分部

卢建昊[2](2021)在《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生产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崛起也推动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与中国民航飞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整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与麦道这样的商用客机公司合作进行总装生产,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来自主开发支线飞机,但遗憾的是这两条路径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2002年4月,支线飞机ARJ21项目正式立项。时隔4年后,在ARJ21项目尚未完成之时,干线飞机C919项目于2007年2月得到了立项。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项目为何会先后出台?是哪些国内外因素与力量促使中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何从产业政策制订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重大产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重点回答的问题。论文采用“倡导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或称ACF)对中国民航制造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该框架强调政策子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不同部门的政策联盟的重要性。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将该分析框架运用于中国民航制造业的重大战略调整问题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伴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的日渐全球化,出现了主制造商-国际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开发方式。中国决定利用该系统集成开发方式,推出ARJ21与C919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航空制造业全球化的挑战与系统集成开发方式出现的机遇的战略反应。1990年代以后中国日益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提倡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大国发展战略施行。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2003年新一任领导集体上台以后,将国家再一次设定为发展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新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象征。ARJ21项目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提下,瞄准“缝隙”市场的阶段式发展方式;而C919项目则充分考虑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可能竞争与冲突,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实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在这个方面,论文提出C919项目决策正是中国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策观念调整与上海地区特殊政治地位相互结合的产物。目前呈现出的研究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意义:第一,论文展示了在全球生产网络环境下国家以战略贸易政策为基础形成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过程,并通过C919项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第二,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行为者层位分析,微观地观察了政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系统地考察了作用于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压力,并为此将广泛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关于C919项目的立项过程及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各方的争论过程中呈现出了分散和碎片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方的不同立场,又使得彼此之间的视角和信念有着微妙的差异。本论文以此为基础,通过政策联盟行为对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再现,同时对国际航空制造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商用客机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分析,并对ARJ21和C919之间所产生的发展政策变化脉络进行了结构性的把握。

辛泳[3](2007)在《江西航空工业组织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组织要在动态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自身进行不断地创新,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组织创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开展组织创新,使之成为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实现技术创新、制度创织创新新与组织创新的融合,应该引起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重视。航空工业的制造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生产实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分析航空工业的组织创新活动,将对于促进航空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江西航空工业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和江西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与地方经济腾飞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际航空工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推动江西航空工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使其在江西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成为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命题。而组织创新则正是破解这一命题的极好锲入点。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组织变革及组织创新入手,在对目前主流组织创新理论阐述和发散的基础上,首先介绍并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航空工业和国内主要航空集团的组织变革与组织创新历程,对其创新过程中的特点与问题做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以此为参照,文章对江西两大航空工业集团(洪都集团,昌河集团)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技术、组织结构和管理三方面分析了两大集团的组织创新过程,通过分析,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以上述工作为依据,文章提出了江西航空工业组织创新的原则、思路以及组织结构改革的设想。

C.法兰德,波碧[4](1989)在《欧洲的研究开发计划与政策》文中提出对欧共体及其成员国在信息、航天、超导、电信、材料和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作了广泛的报道与评论.其中提到是中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对IBM 公司在瑞士的一个研究小组所获得的超导性高温转变温度作了“首次验证”,并差不多同时向英特纳肯超导国际会议作了报告。

刘骜扬[5](2015)在《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日趋加剧,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影响企业长久经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服务备件是针对公司客户而言,在维护和修理设备时用来更换已磨损到不能使用或损坏零件的新制件和修复件。服务备件管理在企业售后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库存管理的不可忽视的部分。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来说,服务备件能否及时供应,直接关系到企业售后服务的水平和顾客满意度。如果企业的服务备件储备过少会影响到备件的及时供应,可能会导致企业重大的经济效益损失。但企业持有的服务备件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企业过多地储备服务备件,会造成备件的保管成本过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降低,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服务备件的科学化、合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满足服务备件正常需要的前提下合理的储备、不过多的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是服务备件管理研究的主要课题。国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缺乏科学的服务备件管理策略。一般电子制造企业采用的服务备件库存管理模式原始传统,实质上就是盘点库房、按照经验订货,缺乏规划,没有认识到用科学方法平衡库存水平。如果能结合企业过去服务备件消耗数据,采用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备件未来消耗趋势进行预测,企业的服务备件库存水平一定会更加合理。本文结合电子制造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调查近几年该行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现状,深入分析一般电子制造企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缺乏科学的服务备件需求预测方法”是影响企业服务备件库存科学管理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一缺点,本文构建基于需求预测的服务备件库存控制策略模型。建模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用ABC分类法和CoV.分析法对电子制造企业服务备件进行分类;第二步结合备件分类结果,构建需求预测模型;第三步根据备件分类和需求预测的结果,采用EOQ批量订货法、Min.&Max.最小-最大值法和物料需求计划相结合的库存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企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效率。第五章是案例分析,以QC公司为例,对之前构建的模型进行实例研究。通过收集数据,选取典型服务备件进行计算研究。计算证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需求相近。之后从服务备件缺货率和库存金额两个指标对仓库现场管理改善以及制度执行改善后的预期优化效果进行分析,QC公司库存成本和缺货率明显下降,该模型具有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对于服务备件管理的研究有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从服务备件产品的分类、供应链管理和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等角度,从需求预测的角度进行备件管理的文章较少。本文将针对电子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紧密地与实际情况相连接,提出有实际价值的解决方案。

李栋梁[6](2010)在《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用航空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创新性产业。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民航运输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08年,全民航实现运输总周转量376.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为1.92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407.6万吨,30年间这三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7.5%、15.9%和14.9%。自2005年,我国民航的运输总周转量已处于世界的第二位。尽管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和国际上民航运输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全球民航市场的“天空开放”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中国民航运输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竞争则成为当务之急,而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国际竞争力以及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还未形成相对统一一致的意见,尤其具体到民航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从概念到评价)还不系统、不深入,这也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本文分别从生产要素、企业能力、竞争状况、政府规制和相关产业出发,对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分析,找出了我国民航运输业存在的不足以及同世界先进航空公司之间的差距。结合民航运输业的产特特征,从社会科学研究通用的因果关系出发,构建了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逻辑框架。结合民航运输活动的特殊性,从产品提供者和顾客的角度分别给出了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结合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识别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构建了涵盖生产要素、企业能力、竞争状况、政府规制和相关产业的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定性分析工具——“五要素分析模型”,并进一步阐述了五要素的作用机理和竞争力传导机制。构建了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人、财、物的维度遴选投入指标,从财务和非财务的维度遴选产出指标,构建了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工具——超效率DE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多数航空公司的相对效率值有效,其中阿联酋航空公司、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和大韩航空公司的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最高;中国大陆航空公司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相对效率值均有效,但国际排名靠后。结合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实际,从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五要素模型出发,提出了增强我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生产要素管理,提升基础竞争力;强化企业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竞争环境提升现实竞争力;依托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潜在竞争力;推进政府规制改革提升制度竞争力。通过上述研究,旨在为促进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和参考借鉴。

李隽[7](2013)在《主权财富基金和金砖国家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简称SWF),是由主权国家建立和拥有的,主要用于境内外长期投资的国有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来源于自然资源出口创汇,外汇储备和财政盈余。由政府成立的专门投资机构进行管理和运作。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是近年来随着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日益壮大,在国际金融舞台初露端倪,是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新生力量。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特殊的资金结构、巨大的体量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给其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和猜疑。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巨额外汇盈余导致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1作为同样来源于超剩外汇的主权财富基金,必然会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产生异曲同工的影响。如何解读金砖国家主权基金对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是严肃的政治课题。同时,以在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寻求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与西方国家合作模式,才达到“双赢”效益,是无法避免的课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外交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学说,试图分析和揭示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构建“既竞又合”的合作博弈关系,并为金砖国家积极参与全球金融体系新秩序的建立提供理论上的探索和方法论上的研究。本文创新的观点主要有:(1)用建构主义理论,从文化角度对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进行分析,金砖国家作为市场进入的后来者,必须和当今西方国家为主导的金融机构、监管单位和政治体系进行互动和沟通,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在现在和将来都不是全球金融体系的替代者或破坏者,而是合作者和建设者。(2)目前,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之间信任机制缺失,金砖国家必须主动在公司治理、透明度和投资战略上与西方国家达成共识,同时,构建金砖国家相互之间的互信机制,建立和西方发达国家整体性的对话机制。(3)金砖国家未来的出路在于其相互间内部的紧密合作,减少金砖国家各自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从国家层面、市场层面和游戏规则上展开互补,互惠的协同共进,并将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其对外经济战略升级的一部分,在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二、意大利航空航天工业在进行改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意大利航空航天工业在进行改组(论文提纲范文)

(2)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提出问题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范围
    1.4 本论文的组成
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2.1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形成和变化
    2.2 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
        2.2.1. 倡导联盟框架的核心逻辑
        2.2.2. 倡导联盟框架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衔接
        2.2.3. 国家和宪政体制
    2.3 产业政策倡导联盟的信念基础:发展主义
        2.3.1. 战略产业政策的经济逻辑
        2.3.2. 李斯特的不均衡发展观
        2.3.3. 不均衡发展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3.4. 日本的官僚制
        2.3.5. 中国产业政策体制
    2.4 全球生产网络和战略性产业政策
    2.5 小结
第三章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结构变化
    3.1 航空运输市场“去管制”及其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3.1.1. 轴辐式航线的发展对干线飞机的影响
        3.1.2. 馈线航路的发展与支线飞机
        3.1.3. 航空运输的国际自由化
        3.1.4. 波音和空客双寡头结构形成
    3.2 喷气式支线飞机的出现与小双寡头的新生产组织
    3.3 系统集成的Tier-1开发模式
    3.4 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用飞机制造的发展历程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制造产业变化概述
        4.1.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
        4.1.2. 首个商用客机研制项目:“运-10”
    4.2 学习的开始:MD-80组装生产
    4.3 MPC-75项目
    4.4 三步走战略
        4.4.1. 商用客机干、支之争的苗头
        4.4.2. MD-90
        4.4.3. AE-100 项目
    4.5 小结:存活下来的政策子系统
第五章 经济学者认知共同体的政策信念分化
    5.1 1990 年代经济学家的主流化与思想分化
        5.1.1. 新左派的经济体制构想
        5.1.2. 民族主义情绪的扩散
    5.2 非主流经济学派的出现和成长
    5.3 非主流经济学家与民族主义者的联手
        5.3.1. 大国优势和大国战略
        5.3.2. 战略产业和航空制造
        5.3.3.入世与非主流经济学者的活跃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导向变化
    6.1 “追赶期”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6.2 “入世”前后的改革和产业政策体系
    6.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郎顾之争和反思改革
    6.4 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
        6.4.1. 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
        6.4.2. 高铁建设与集成创新
        6.4.3. 大型飞机项目
    6.5 小结
第七章 从系统集成商的道路到大飞机项目
    7.1 支线飞机项目的推进
        7.1.1. 新舟60
        7.1.2. 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的推进
        7.1.3. ERJ-145合作生产项目
    7.2 大飞机争论的序幕:运-10的神话化
        7.2.1. 大飞机与大型运输机
        7.2.2. 摇摆不定的ARJ21
    7.3 大飞机论证
        7.3.1. 支线道路与大飞机道路
        7.3.2. 第一次论证
        7.3.3. 第二次论证
    7.4 大飞机政策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博弈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江西航空工业组织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
第二章 组织创新的理论基础
    2.1 组织概念
    2.2 组织创新概念
    2.3 组织创新动因
第三章 国际国内航空工业发展及其组织创新现状分析
    3.1 国际航空工业
    3.2 中国航空工业
第四章 昌河集团组织创新研究
    4.1 昌河集团基本概况
    4.2 昌河组织创新实践
    4.3 对昌河集团组织创新的分析
第五章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组织创新研究
    5.1 洪都集团概况
    5.2 洪都组织创新实践
    5.3 对洪都组织创新的分析
第六章 江西省航空工业组织创新的措施
    6.1 江西航空工业组织创新的特点
    6.2 江西航空工业组织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6.3 江西航空工业组织创新策略
    6.4 江西省航空工业组织机构改革设想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1、研究结论
    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备件分类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备件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关于备件库存控制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库存管理理论
        2.1.1 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
        2.1.2 联合库存管理理论
        2.1.3 零库存管理理论
        2.1.4 协同规划、预测与补给理论
    2.2 备件管理理论
    2.3 需求预测基本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的特点
        3.1.1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的需求特点
        3.1.2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管理的特点
    3.2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现状
        3.2.1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职责
        3.2.2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流程
        3.2.3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人员设置及分工
    3.3 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管理的问题分析
        3.3.1 服务备件资金占用及死库存量高
        3.3.2 服务备件需求波动大,需求预测准确率低
        3.3.3 服务备件管理未选定重点目标
        3.3.4 服务备件订货方式单一
        3.3.5 电子制造企业为保证服务质量而放大服务备件库存
    3.4 本章小结
4 构建服务备件库存控制模型
    4.1 服务备件分类模型的构建
    4.2 服务备件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4.2.1 需求间断型服务备件预测模型
        4.2.2 需求连续型服务备件需求模型
        4.2.2.1 需求量波动规律性不强且变化不大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
        4.2.2.2 需求量变动有趋势性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
        4.2.2.3 需求量变动呈周期性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
    4.3 服务备件库存控制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以 QC 公司为例
    5.1 QC 公司背景介绍
        5.1.1 QC 公司简介
        5.1.2 QC 公司备件种类简介
        5.1.3 QC 公司服务备件供应系统的现状与特点
    5.2 QC 公司服务备件库存控制模型的应用
        5.2.1 分类模型的应用
        5.2.1.1 当前 QC 公司备件分类情况
        5.2.1.2 对 QC 公司备件进行分类
        5.2.2 需求预测模型的应用
        5.2.2.1 当前 QC 公司备件预测的方法和问题
        5.2.2.2 对 QC 公司需求间断型服务备件进行需求预测
        5.2.2.3 对 QC 公司需求连续型服务备件进行需求预测
        5.2.3 库存控制模型的应用
        5.2.3.1 当前 QC 公司服务备件库存控制方法
        5.2.3.2 构建 QC 公司服务备件库存控制模型
    5.3 QC 公司服务备件库存优化效果分析
        5.3.1 库存优化措施实施前后库存金额的变化
        5.3.2 库存优化措施实施前后服务备件缺货率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6)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民航运输业现状分析
    2.1 生产要素分析
        2.1.1 机队
        2.1.2 资本
        2.1.3 人力资源
    2.2 企业能力分析
        2.2.1 战略管理
        2.2.2 航线规划
        2.2.3 市场营销
        2.2.4 财务管理
    2.3 竞争状况分析
        2.3.1 市场需求
        2.3.2 市场结构
        2.3.3 市场行为
        2.3.4 替代品竞争
    2.4 政府规制分析
        2.4.1 中国民航运输业的政府规制
        2.4.2 发达国家民运输业规制改革
    2.5 相关产业分析
        2.5.1 民航机制造业
        2.5.2 机场业
        2.5.3 旅游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航运输业产业特征
    3.1 民航运输业的产业特殊性
        3.1.1 公共性
        3.1.2 准军事性
        3.1.3 政府规制性
        3.1.4 产品特殊性
    3.2 民航运输业的经济属性
        3.2.1 民航运输业的网络经济性
        3.2.2 民航运输业的经济效应
    3.3 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3.3.1 管理政策趋向自由化
        3.3.2 航空公司趋向联盟化
        3.3.3 产权制度趋向私有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4.1 基于因果关系的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分析逻辑框架
    4.2 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4.2.1 界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顾客选择视角
        4.2.2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内涵
    4.3 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识别
    4.4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五要素模型
        4.4.1 生产要素
        4.4.2 企业能力
        4.4.3 竞争状况
        4.4.4 政府规制
        4.4.5 相关产业
    4.5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五要素关联
        4.5.1 五要素递进影响关系
        4.5.2 五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4.5.3 五要素的竞争力传导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5.1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5.2.1 评价方法与模型的比较选择
        5.2.2 国际竞争力评价的DEA模型
    5.3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5.3.1 样本数据来源
        5.3.2 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确定
        5.3.3 描述性统计
        5.3.4 评价结果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6.1 强化生产要素管理提升基础竞争力
    6.2 强化企业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6.3 创造良好竞争环境提升现实竞争力
    6.4 依托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潜在竞争力
    6.5 推进政府规制改革 提升制度竞争力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主权财富基金和金砖国家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政治属性
        (二) 主权基金对金砖国家的政治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研究具有的理论意义
        (二)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研究与国际博弈的新工具
    第三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 主权财富基金的概念界定
        (二) 主权基金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三) 主权财富基金资金的来源、分类、规模
        (四) 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和对经济的影响
        (五) 国内外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一) 篇章结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主权财富基金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界定、特点和类型
        (一) 主权财富基金的界定和特点
        (二) 主权财富基金的类型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历史发展
        (一) 主权财富基金产生的原因
        (二) 主权基金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 金砖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
        (一)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基本概况
        (二) 巴西的国家财富主权基金介绍
        (三) 中国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介绍
        (四) 俄罗斯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
第二章 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
        (一) 中国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市场表现
        (二) 俄罗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市场表现
        (三) 巴西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市场表现
        (四) 印度、南非建立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可能性
        (五)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特点
    第二节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与国际监管
        (一) 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的讨论
        (二) 来自于投资对象国的监管
        (三) 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基金监管的内容与特点
    第三节 西方国家对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疑虑
    第四节 西方国家抵制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原因
        (一) 对金砖国家综合国力的担忧
        (二) 金砖国家主权基金威胁美元霸权
        (三)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阻碍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四) 责疑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经营弊端
第三章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第一节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成长潜力和发展机遇
        (一)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伴随着金砖国家共同成长
        (二) 金砖国家主权基金未来在金砖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促进金砖国家金融合作
    第二节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的国际压力
        (一) 国际金融市场经营风险
        (二) 国际金融产品复杂性和资源性资产的不稳定性
        (三) 极为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三节 信用评级是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重大风险
        (一) 全球信用机构评级的现状
        (二) 信用评级机构在全球市场和价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 信用评级机构掌握着全球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
        (四) 美国利用本国信用评级公司谋取国家利益
        (五) 信用评级机构使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面临战略考验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中投公司面临的内外挑战
第四章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及影响
        (一)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二) 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背景对建构主义的影响
        (一) 不同文化对博弈的解读
        (二) 不同文化对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看法
        (三) 冷战意识形态强化了对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负面看法
    第三节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博弈对策分析
        (一) 应对霍布斯文化环境的博弈对策
        (二)应对洛克文化环境的博弈策略
        (三) 应对康德文化环境的博弈策略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
    第五节 谋求与西方国家的良性互动
        (一) 金砖国家与西方国家相互认同
        (二) 认同是金砖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双赢”的可能性
        (三)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在互动中的角色
第五章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与金砖国家合作
    第一节 从中俄投资基金看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合作的兴起
        (一) 中俄两国主权财富基金联合投资的意义
        (二) 主权财富基金增强中俄经济合作向广度进军
        (三) 主权财富基金促进中俄两国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
    第二节 市场层面的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合作
        (一) 金砖国家拥有的庞大的市场
        (二) 金砖国家市场的互补性
        (三)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市场合作
    第三节 国家层面的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合作
        (一) 借助国家力量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二) 借助国家力量减少资金跨境流动障碍
        (三) 借助国家力量实现项目的开发与推进
    第四节 游戏规则层面的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合作
        (一) 现有国际金融体制对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限制
        (二)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应该争取金融话语权
        (三)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应该争取资产定价权
    第五节 在互动中建构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新机制
        (一) 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 探索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体制和机制
        (三) 探索金砖国家人员自由流动的体制和机制
结语
    (一) 谋求建立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西方国家的互动机制
    (二) 构建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在金砖国家之间的互动机制
    (三) 金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促进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意大利航空航天工业在进行改组(论文参考文献)

  • [1]意大利航空航天工业在进行改组[J]. 松. 国际航空, 1995(01)
  • [2]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D]. 卢建昊. 北京大学, 2021(09)
  • [3]江西航空工业组织创新研究[D]. 辛泳. 南昌大学, 2007(06)
  • [4]欧洲的研究开发计划与政策[J]. C.法兰德,波碧. 世界研究与开发报导, 1989(04)
  • [5]电子制造业服务备件库存控制研究[D]. 刘骜扬.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6]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李栋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7)
  • [7]主权财富基金和金砖国家合作[D]. 李隽. 复旦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意大利航空业正在重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