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冲击径流抑制技术的作用与应用

低冲击径流抑制技术的作用与应用

一、低度冲击径流抑制技术之功能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倩[1](2021)在《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文中指出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国家主要粮油生产基地,灌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葵花、小麦,作物呈插花斑状分布,典型作物长势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表征,其作物长势分布变化复杂。灌区水土环境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掌握水土环境因子与农作物NDVI的关系与确定灌区最优灌溉制度具有重大意义。节水是灌区必不可少的研究目标,灌水量是水土环境关键因子,灌溉制度的优化尤为重要。当前农业种植区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演变关系研究尚少。值得开展干旱半干旱灌区作物长势-水土环境的演变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研究。本文利用遥感提取灌区不同作物类型NDVI时序曲线建立决策树划分灌区种植结构并分析典型作物葵花、玉米、小麦、瓜类作物长势变化特点;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克里金插值法分析灌区水土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作物-水土环境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在平原灌区运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通过提高DEM栅格像元精度(水平分辨率提高至10 m×10 m)和栅格像元值的Fortran编码方法、预定义子流域及河网方法解决平原灌区渠道(河网)提取断裂和末端渠系提取不足的问题,并利用预定义子流域及河网方法确定了模拟研究区,添加地下水补给项ETk,解决了模型对浅埋深灌区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不足的关键性问题。完成了河套灌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并将改进后的SWAT模型结合河套灌区优选的作物水模型寻求最优灌溉制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RS、GIS手段得到不同作物种植结构及生育期NDVI变化趋势:葵花、玉米、小麦、瓜类在各自生育期的变化随各类作物物候特征的不同而不同。葵花在苗期(6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玉米在拔节期(5月中旬以后)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小麦在分蘖期(4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瓜类在苗期(5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明显增大。(2)在区域监测基础上,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得到作物种植区土壤水盐变化特征: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在区域尺度以过量状态(θ?>67.31%)为主,在整个生育期均偏大。7月底至8月因蒸发和作物耗水出现水分亏缺区。最大轻度盐渍化区域在5月初、6月中旬出现,受地表蒸发和作物耗水影响,该时段盐渍化分级最明显。地下水埋深分布西浅东深,井灌区埋深较大,在3.05 m~6.5 m之间。(3)构建了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度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用在灌区来明确不同类型的作物长势与灌区水土环境因子之间协同作用的度量程度。其优势在于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彼此影响的程度,可以反映区域作物-土壤环境-地下水-气候之间的作用强度和贡献程度。提出了提升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方法。各类作物长势与水土环境因子年内的变化与生育期发展过程联系紧密。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度时序特征在试验年表现为波动性和平稳性。波动性的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以相互颉颃为主,未达到良性耦合,有待进一步提升。平稳性的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以良性耦合为主,表明水土环境与作物生长协调发展。(4)改进了平原灌区建立的SWAT模型,并运用改进的SWAT模型与作物水模型结合优化了作物灌溉制度。解决了平原灌区SWAT模型渠道(河网)提取断裂和末端渠系提取不足的问题。从SWAT模型外添加地下水补给项弥补了模型对浅地下水埋深灌区潜水蒸发刻画的不足。最终,模型径流量率定期的精度系数分别为R2:0.85,NS:0.73,PBIAS:-24,验证期的精度系数分别为R2:0.67,NS:0.67,PBIAS:-2.6,达到了模型模拟的基本要求。模型改进后目标变量腾发量ET在典型区域的精度为率定期81.53~99.12%,验证期77.29~97.04%,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WAT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解放闸灌域的实际腾发量ET,解决了模型模拟实际腾发量精度不够的问题。可以进行灌域灌溉制度的优化。最终得到现状条件下优化的灌溉制度结果:葵花最优的灌溉制度为平水年、丰水年、枯水年播前灌130 mm,提前现蕾期5d配水时间灌水80 mm,开花期、灌浆期不灌水。玉米最优的灌溉制度为丰水年、枯水年提前拔节期3d配水时间灌水90 mm,喇叭口期提前3d配水时间灌水83 mm,抽雄期90 mm,灌浆期75 mm。平水年不改变配水时间,灌溉处理同丰水年、枯水年一致。Minhas模型为最优的玉米作物水模型。小麦最优的灌溉制度为枯水年、丰水年分蘖期90 mm,拔节期82.5 mm,灌浆期90 mm。平水年提前抽穗期5d配水时间,灌溉处理同枯水年、丰水年一致。Minhas模型为小麦最优作物水模型。

王燕[2](2020)在《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选线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大西安绿道体系规划》提出的“两山、八水、五环、十廊”规划,将全面助力西安的绿道建设,以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秦岭北麓西安段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如能科学合理的利用,既可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也可为绿道增添生机、注入活力。然而,此区域正位于生态敏感区,生态一旦被破坏,则很难恢复。因此,绿道建设应在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基础下科学合理的进行。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游憩需求,也才能实现城市快速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良好格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为研究对象,以规划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绿道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研究总结,结合实地调研,从生态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的诉求出发,对影响绿道建设的相关因素和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构建一套符合秦岭北麓西安段实际的绿道选线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绿道相关理论及选线方法的梳理,明确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选线所用的工具及基础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特征、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现状以及此区域绿道现状的梳理,通过与其它类型绿道的比较,明确此区域绿道规划的特殊性;第三部分为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选线方法的构建。通过对影响绿道适宜范围相关因素和区域内节点分析评价,获取适宜范围及关键点,初步进行绿道选线,并对初选路线进行修正,分析对比后选出最佳路线;第四部分为绿道选线方法实践研究。通过对示范段内影响绿道选线要素分析评价,运用所构建的方法确定示范段绿道选线布局。本研究立足于生态适宜性分析,以解决生态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为目标,为生态敏感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规划提出选线方法。主要结论有:一、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构建了适合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选线范围评价体系和关键点评价体系,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重力模型等进行路线选择与修正,最终提出符合此区域实际的绿道选线方法。二、以高冠峪——沣峪转盘口为例,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及信息,结合区域实际进行绿道选线实证研究,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实践验证。

文连阳[3](2020)在《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湘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区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矛盾,迫切需要寻求森林生态效益与旅游经济的耦合-贡献机理,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特征与时空维度,评价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与旅游经济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本文以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旅游经济学和价值成长理论为指导,基于大湘西各县域的森林资源和旅游经济数据,通过构建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货币价值法、耦合分析法、旅游经济贡献模型和旅游经济绩效估算方法,系统开展大湘西各县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指标合理、内容全面。基于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人地关系”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由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等7个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旅游收入占GDP比重、旅游人次、住宿餐饮零售额、旅游通景公路、旅游信息传播等8个旅游经济指标所构成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体系,基于该体系进一步建立耦合模型、贡献度模型和绩效模型,系统评价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2)主要林分类型、森林管理单位类型与面积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评价了大湘西24个县域的10种林分类型、7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类型、7种341个森林管理单位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发现,杉木林、马尾松、三杉林、其他阔叶林、经济林和灌木林是主要的贡献林分,灌木林、其他阔叶林、杉木林的服务功能价值较大,并在不同时段和县域发挥了不同的服务功能。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均总价值为725.45亿元,县均30.23亿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依次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森林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积累营养物质、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中龄林、幼龄林的价值较大,天然林价值大于人工林。不同森林管理单位年均功能价值排序依次为: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国家森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物保护单位。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和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分布面积较大的县域,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也较大。1995-2015年,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170.54万元/hm2,年均增长8.53万元/hm2,县均增加7.11万元/hm2。价值增加县域有20个,但在不同时段和县域价值增幅不均衡。因此,加大县域林分经营协作、分类指导,是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高价值区、中高价值区的全局化转移的重要措施。(3)大湘西不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与时空维度的功能差异影响二者耦合分布。耦合模型有效模拟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影响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各县域二者耦合价值差异较大。耦合度指数从0.34上升到0.49,耦合协调度系数由0.19上升为0.50,表明大湘西二者耦合趋向强化与稳定。其中,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功能类型和成熟林、天然林发挥的较大旅游景观功能,对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影响较大。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异影响,耦合度很显着县域达18个,有20个县域由低度协调区转变为高度协调区,耦合格局由全局化向“南北部高、中部低”演变。(4)森林与旅游的耦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旅游经济贡献模型表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是森林的主要旅游经济贡献功能。各龄组的旅游经济贡献存在县域差异。天然林的旅游经济贡献大于人工林,以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贡献为最大。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值平均为1︰8.91元。县域地理区位、二者耦合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开发程度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贡献的重要因素。(5)旅游经济绩效模型表明,林分类型丰富、森林管理单位多样、耦合协调度高、旅游经济贡献大和旅游经济绩效明显的县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较大。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估算大湘西各县域森林的旅游经济绩效对GDP增长的偏离程度,发现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是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而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森林景观价值重点突出了森林的旅游经济影响功能。构建偏离度指数与梯度指数,划分出不同旅游经济绩效优势和梯度的各类型县域。在森林的旅游经济贡献较大县域,其旅游经济绩效较为稳定。因此,对县域森林与旅游应分类指导、因县施策,科学经营天然林、成熟林和主要森林管理单位,以缩小森林的旅游经济绩效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颜意蓉[4](2020)在《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桂阳县莲花谷农场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田园综合体是依托乡村当地自然资源,进行农业资源建设发展的多功能复合模式。本文以桂阳县莲花谷农场为例,运用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基本理论,对农场进行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将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实践相结合,并对莲花谷农场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构建进行策略分析,最后进行了莲花谷农场的规划设计实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构建田园综合体模式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讨论分析“三生”、田园综合体三大板块、特征及运行模式,为莲花谷农场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2)构建农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库,在评价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与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得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对农场规划设计中主导产业的确定、功能区划等具有重要意义。(3)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综合模型将五个评价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水源灌溉率和道路通达度专题数据进行叠加,得出现有的耕地资源94.30%是适宜耕作的,仅5.7%耕地资源不太适宜,且主要分布在丘陵地。95.57%的园地均适宜,只有4.43%的园地需要进行调整,林地中无有条件适宜的林地,从总体上看莲花谷农场的农用地适宜性相对较好。(4)构建策略阐述了田园综合体模式规划设计的理念和原则,从“三生”及田园综合体三大板块提出了规划建设策略,并论述了农场规划设计内容,从而指导莲花谷农场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建设。(5)以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以及田园综合体模式构建策略为结论,从结构、功能、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将莲花谷农场划分为农业产业发展区、田园生态体验区、养生休闲游赏区、特色文化生活区、综合服务管理区五大功能区。并对主要项目、基础设施和项目专项等进行规划,进一步完善了莲花谷农场规划。

李越[5](2020)在《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无节制的对河流进行开发导致河流天然水沙情势发生改变,引起生态的严重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因此,认识河流水资源的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河流水沙过程与河流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对于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持续开发,维护河流系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以长江为研究对象,选取屏山、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实测水沙数据,讨论河流水沙情势理论及其生态影响;分析近几十年来长江干流水沙时空变化特征,评价长江水沙情势的改变程度;以长江中重要鱼类—中华鲟和四大家鱼为目标种群,评价长江水沙变化对鱼类的影响。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理论,探讨河流水沙情势及生态效应理论,阐明天然水文情势理论,概括了河流水文特征变量与泥沙变量改变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响应关系,以及河流水沙情势变化对于河流系统中重要鱼类的影响。(2)长江年径流量总体无明显变化,中下游输沙量下降趋势显着;突变点主要出现在水利工程建成蓄水的节点,以三峡水库蓄水最为集中;各水文站年径流量主要存在着14年-18年的主周期变化,输沙量主要存在着20年-24年的主周期变化;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而输沙量显着减少主要受水库蓄水拦沙、河道采沙和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因素共同影响。(3)通过RVA法、DHRAM法和RI法定量评价可得,二滩水电站造成屏山站流量发生中度改变,水土保持工作造成寸滩站流量发生低度改变,三峡蓄水后宜昌、汉口和大通站流量均为低度改变。二滩水电站造成屏山站输沙量发生中度改变,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造成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站输沙量发生中高度改变,2000年后长江各水文站输沙量基本上发生高度、严重改变。(4)采用逐步回归法识别出影响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的水沙指标主要为流量的逆转次数和年最大值出现时间、输沙量6月份均值;影响中华鲟繁殖群体的水沙指标为流量的1月份均值、年均3日最小值、年最大值出现时间和逆转次数、输沙量的高脉冲次数、年均90日最小值和基流指数。

冯晓青[6](2019)在《城市韧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及作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集聚作用骤显,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而紧密的个体。伴随城市化水平的逐渐加深,外在的风险与冲击也日渐扩大,极端气候、自然灾害以及城市病等问题逐渐出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的危机,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城市韧性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划导向,如何将城市韧性理念深入渗透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成为当前城市发展规划与执行的重要方向。2019年全国两会进一步指出城市发展要从高速度转为高质量,这一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提质增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创新机制的引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全方位推进城市系统的精细化治理,严格控制城市脆弱度,增强抵御外界风险的水平,实现城市韧性的稳步提升,这符合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指出本文对于城市韧性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是对于国内外关于城市韧性发展的研究文献的简要梳理和总结,再次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作简单介绍,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首先阐述本文对韧性、生态韧性及城市韧性的理解,其次从韧性理论、生态理论、城市发展战略理论三个角度梳理相关经典理论,从而为提升城市韧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城市韧性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阐述了城市韧性的基本特征,其次从城市生态环境韧性、城市经济水平韧性、城市社会环境韧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对城市韧性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最后归纳出了城市韧性化目标以及阶段进程。第四部分是城市韧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韧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评价,并据此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我国城市韧性总体上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其中2008年出现显着波动,各省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成为近十年最低值;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自东向西递减的变化趋势,形成“东强西弱”空间分布格局。第五部分是城市韧性的作用因素分析。通过建立面板模型,探索影响城市韧性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实证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我国30个省市(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韧性主要受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城市集聚水平、城市维护建设水平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城市韧性度存在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各区域的作用因素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对策建议。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推进经济韧性动态平衡;创新生态系统管理机制;构建韧性公共管理系统;激发市场系统自身活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对城市韧性内涵的深入解读以及对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意义,从城市韧性的内在构成要素出发,按照生态、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四大维度构建了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韧性水平,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类型的划分,明确我国城市韧性发展水平的层级差异;其次,本文进一步对城市韧性的全国分布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我国城市韧性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自东向西递减的变化趋势,形成“东强西弱”空间分布格局,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各区域的城市韧性类型均处于动态变化。同时本文对城市韧性的内在作用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研究时段内我国城市韧性度主要受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城市集聚水平、城市维护建设水平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而全国四大区域的城市韧性的内在作用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综合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城市韧性的发展及城市质量的提升提供实证参考,对于我国城市的良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薛蕾[7](2019)在《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政策,农业生产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就。但与此同时,受制于科技水平、基础设施等条件,我国农业生产也面临着生产方式总体粗放、产出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推动农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成为了我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的基础上,综合马歇尔的产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主要理论,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6年的农业产业集聚度进行刻画,并着重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时空分异;其次,本文构建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两个指标来衡量农业产出增长,将农业产业集聚纳入经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采用系统GMM和面板OLS、FGLS估计法,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弱内生性子样本检验和半参数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本文选择相关指标、运用MAXDEA7.0软件、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以环境规制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回归估计、OLS估计以及FGLS估计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用变换门限变量后的面板门限回归和半参数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根据现有学术成果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并构建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矩阵,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全国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变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换空间矩阵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如下:第一,受地理区位、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产业集聚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分异特征。在农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差异方面,海南、广西、贵州、新疆、四川5个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高度集聚状态。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15个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中度集聚状态,其余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低度集聚状态。我国农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出较严重的区域间不平衡态势,农业产业高度集中在我国中部、西部地区。在农业产业集聚的时序差异方面,海南、广西、贵州、新疆、四川在较高集聚程度上还保持了大幅度增长,黑龙江、云南、甘肃、湖北、吉林、陕西、青海、河北、陕西、青海、河北、辽宁、山西的农业产业集聚规模上增长幅度有限,其余各省市的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均下降趋势。第二,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所有区域和省市自治区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农业产业强度方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043、0.132、0.066、0.028亿元/千公顷,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026、0.068、0.036、0.015亿元/千公顷;在人均农业产出方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431、0.344、0.236、0.246万元/人,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876、0.599、0.494、0.526万元/人。实证检验表明:(1)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会对当期农业生产状况产生能动的影响;(2)在全国层面,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均将呈现出先增长、再降低、再增长的趋势,二者之间呈N型关系;(3)在区域层面,农业产出两个指标和农业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呈N型,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将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趋势,与全国保持一致,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则呈现倒U型,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将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第三,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效率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312、0.456、0.319、0.341,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293、0.529、0.396、0.358;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距较大,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门限回归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确实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二重门限的非线性关系,农业产业集聚最初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抑制作用,随着环境规制力度的不断提升,这种抑制作用不断减少直至为0,之后则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开始显现并不断变强;(2)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二重门限的非线性关系,中部、西部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单一门限的非线性关系,东部则不存在门限效应。(3)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全国层面、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长、再降低的倒N型,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则表现为先增长、后降低、再增长的N型。第四,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普遍经历了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污染排放量平均值分别为208.528万吨、561.418万吨、384.941万吨、486.335万吨,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4.412万吨、-0.849万吨、76.897万吨、139.032万吨。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2)在全国层面,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而呈现出先降低、再增长、之后再降低的趋势,二者之间呈“倒N”型关系。(3)在区域层面,上述现象在四大区域中也普遍将存在,即在所有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产业集聚之间都存在“倒N”型关系,但拐点不同。与现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重点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第一,本文从农业产业集聚视角出发,研究其对农业绿色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就现有研究来看,现有文献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关注度较少,农业产业集聚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与效应值得我们展开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农业绿色发展这一热点问题,现有文献则重点研究了意义、内涵、政策建议等内容,缺乏从农业产业集聚这一视角展开的研究。因此,研究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相关理论。第二,本文构建了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综合现有文献,本文将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定义为产出增加、绿色生产效率提升、环境友好三个方面,并根据现有的产业集聚理论,提出农业产业集聚具有提高交易效率、生产效率、创新效率和竞争效率等优势,进而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方面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三,本文借助计量方法来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现有文献大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导致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下降。本文采用1990-2016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动态面板模型、面板门限模型、空间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是否产生了理论分析中应有的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四,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总结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在探讨推动农业产业集聚良好发展、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的分析中,基于前文中分析得出的结论,从健全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合理发展、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转变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约日古丽卡斯木[8](2019)在《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好背景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已接近上限,因此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提倡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评估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并探讨其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也可为实现绿色GDP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艾比湖流域1990、2000、2006、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技术,首先分别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研究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并探索其变化规律;然后引入耦合协调模型,揭示耦合协调过程的空间分异过程,再采用GIS冷热点分析法,对流域经济-生态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集特征分析;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驱动因素进行回归建模,进一步揭示其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异规律,探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艾比湖流域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如下:(1)1990-2016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总体特征为:1990-2000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2000-2006年间,也呈现持续恶化的变化趋势,2006-2016年间,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逐步改善的变化趋势;整体上,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在58分以上,按《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适合人类生存。(2)以10km×10km格网为单元,对艾比湖流域26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时空评估,应用格网化方法对经济发展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上对包括GDP数据等统计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格网化GIS的应用范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研究可知,艾比湖流域1990-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空间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从1990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独山子区,扩展到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博乐、乌苏等区域。(3)以1990-2016年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与经济发展现状评估的栅格数据为基础,再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进行时空评估。从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1990-2000年,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一直处在一般耦合状态,到2006年两者之间的耦合表现为良好耦合,2006年之后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好转趋势,一直处于良好耦合状态,到2016年两者处在极度耦合状态,总的来说这26年来流域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4)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和经济较落后的区域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比经济较落后的区域要好一些。从GIS空间冷热点分析上来看,在1990-2016年,艾比湖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冷点减少,热点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变化特征与以上分析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基本保持一致。(5)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而且在空间上呈现出强影响区和弱影响区的交叉分布格局。林业对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整体性的正面影响,在对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区及其周围的影响程度比平原区域的更为明显。第二产业的发展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具有正面影响,从其在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和奎屯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强影响区分布较明显。城镇化对艾比湖流域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博乐市,奎屯市,独山子区及乌苏市的影响呈逐年显着的变化趋势,而且其影响是正面影响。海拔高度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负面影响,而且,在总体上呈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它的影响力就越小。河流距离因素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具有一定影响,然而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本质上还是海拔高程因素。因此,河流距离因素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实际上并非是决定性的。污水处理率对生态敏感型地区的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会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

陈家琦[9](2019)在《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河岸带作为城乡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价值,还是统筹城乡的关键纽带,对促进城乡共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现状河岸带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生态保护乏力、生态功能与外在利用诉求的不匹配、管控混乱等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暴露。在新型城镇化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对河岸带进行妥善生态保护,建立生态保护与功能利用的内在联系,挖掘河岸带深层次经济、环境增值效益,是在城乡规划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内容分支。相较于平原城市,浅丘型城市地形起伏,生态资源丰富,水文过程复杂,水系格局纵横交错,河岸带作为河流廊道空间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浅丘型城市河岸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探索适应于浅丘地形特征,匹配内在保护和外在利用诉求的河岸带生态保护方法与内容。基于相关研究文献以及实践案例的收集和阅读以及实地勘察调研,结合实践研究《桐柏县城乡总体规划》,对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路径与方法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1.通过现状认知与梳理,识别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的生态特征与自然过程规律,并甄别出生态保护的主要对象;2.借鉴城乡样条分区,依据河岸带关联用地属性特征,对规划区河岸带进行了分区体系构建,并匹配了相应分区的主要矛盾、诉求和保护对象;3.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法体系,形成由上至下、联系紧密、目的明确的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对河岸带总体空间结构体系和功能进行优化和设定,在中观层面对关联土地利用布局进行调整,在微观层面对具体河段空间进行场地设计;4.最后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明确了管控重点内容和措施,并基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管控问题,对河岸带管理和实施模式提出了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以浅丘型城市河岸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现状认知与分析,提出了本文针对的四大问题,即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保护与利用脱节和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同时明确了本次研究相关概念和空间范围。此外,本章还概述了研究重点、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等内容。第二章:对河岸带现状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对问题的表征和成因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梳理了规划实践案例,总结相关经验,作为研究的基础。第三章:主要以桐柏规划区为例,对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识别了其中与生态系统稳定紧密相关的自然水文过程、干扰活动以及主要生态保护对象。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导向为激发河岸带价值、保护与利用相匹配以及建立多层级的生态保护体系。第四、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从分区体系构建、生态保护对象与目标匹配、总体功能与结构设定、关联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场地空间设计来搭建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体系。第四章首先依据河岸带关联地区用地特征,对规划区进行了分区,并在此基础之上明确了各分区下主要的生态保护对象和目标。同时在宏观层面对总体空间格局体系进行了优化,包括自身结构体系构建、水绿网络互联互通、缺口修复与优化、自然地表径流恢复和城市汇水单元组织重构,并对河岸带功能进行了设定。第五章首先根据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容度关系,在中观层面结合分区特征与诉求差异,针对各分区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布局进行了调整。其次在微观层面提出应通过植被配置、护岸形式、生态维护设施和排水过程生态化四个层面对河段场地空间设计进行生态保护与优化,并选取特征河段进行了具体的场地改造与设计。第六章首先明确了河岸带生态保护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阶段中的管控内容与措施。其次构建了以流域单元为基础的河岸带管理和实施模式,以保障规划的落地实施,提高生态保护效能。

彭勃[10](2019)在《灾后重建对芦山县景观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水质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12”汶川大地震和“4·20”芦山大地震后两次灾后重建对芦山县景观生态格局造成巨大影响,是一种典型人为干扰类型。灾后重建干扰类型主要包括居民点建设、耕地复耕、基础设施建设与防护工程建设等,灾后重建干扰过程对芦山县地震灾区的生态恢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特别在小范围尺度上表现特别明显,并对景观结构中的三大要素斑块、廊道和基质造成持续影响。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接壤地带,龙门山地质断裂带穿境而过,地形坡度大、地质构造复杂,全县91.25%区域为高山区域,境内河流密布,植被覆盖率高,生物资源量丰富,芦山河贯穿全境汇入青衣江并进入岷江流域,属于长江流域上游支流,是我国长江上游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壁垒,能够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芦山县境内的岷山与邛崃山系还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属于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基于此特殊背景,论文选取了芦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情况与灾后重建的相关性,揭示灾后重建对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存在的正负效应,同时引入人为干扰度模型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模型(LC)探索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之后采用PSR评价体系,引用多种生态因子计算模型对灾后重建影响下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得出灾后重建影响下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再对灾后重建影响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水质响应机理进行详细分析,探索灾后重建对整个芦山县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征;最后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从土地利用扩张、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生态阻力模拟分析,根据生态阻力面分布情况对芦山县景观生态格局进行优化并提出芦山县未来发展空间拓展建议,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灾后重建对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及驱动机理灾后重建导致芦山县土地利用形态发生变化,大量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转移,建设用地和耕地增长幅度最大,林地和草地景观一直在减少,多数转变为耕地,耕地向芦山县北部明显转移,裸露山体景观被工程建设加固修复,以人工植被替代,转化成新的景观类型,城镇为其他景观格局变化提供源动力。土地利用动态度(LC)在2008年和2013年最高,随着灾后重建逐渐完成,逐年下降,整体变化呈“波浪型”规律;裸露山体、耕地、建设用地和居住用地等四类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与人为干扰度呈正相关性,其他用地与人为干扰度呈负相关性。人为干扰度越强,与之相关的景观指数PD和LPI越高,反之越低;FN和SHDI的变动趋势与人为干扰度变化趋势一致,DI、CONNECT、CONTAG和SHEI的变动趋势与人为干扰度变化相反,说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人为干扰度变化强烈相关。2008至2012年,人为干扰度空间分布从重度干扰区占主导演变为低度干扰区占主导;2013至2017年,人为干扰度空间分布从极重度干扰区占主导演变为中低度干扰区占主导,两次人为干扰度变化趋势一致,劣质景观呈现被逐渐“包围”和“分解”的趋势,说明人为干扰对地震灾区生态恢复具有正效应。但从芦山县整个空间区域来看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说明也存在一定负效应。(2)灾后重建影响下的芦山县生态环境质量恢复与变化特征建设用地、居住用地、耕地、河流和裸露山体是影响芦山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变化的核心因子。两次灾后重建之后,芦山县生态环境质量恢复总体较好,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次级和差级的区域在2008年和2013年比例最高,分别达到29.84%和41.25%,总体上沿芦山河和其支流以及道路两侧分布,特别在芦山县西部芦山河支流和芦山县南部的县城区附近这种现象非常明显,而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级的区域仍然占据主导,在2012年和2017年分别达到60.76%和63.07%,芦山县北部的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影响较小。不同的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变化呈现差异化特征。总体上看沿芦山河流域两侧坡度<10°的区域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覆盖率在40%-80%;坡度在10°-30°区域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植被覆盖率在20%-40%;坡度>30°地区水土流失量最多,植被覆盖率在10%-20%。坡向为西向和西北向的区域植被覆盖率为10%-20%;北向和东北向的区域植被覆盖率为20%-40%;东向和东南向的区域植被覆盖率为40%-60%;南向和西南向的区域植被覆盖率为60-80%。芦山河流域两侧海拔2400-4000m的区域水土流失量最少,植被覆盖率多为60%-80%;海拔800m-2400m的区域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植被覆盖率多为20%-40%;海拔<800m的区域水土流失量最多,植被覆盖率为10%-20%;海拔>4000m的区域植被覆盖率多数<10%,但由于地处高海拔区域,降雨量和河谷平原相比很少,水土流失量适中。不同影响源距离上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变化呈现差异化特征。距离震中附近河流两侧越远的地区,裸露山体面积越少,生态环境质量越好,越近的地区裸露山体越多,生态环境质量越差;特别在震中附近距河流小于200m范围内的区域这类现象越明显;距离人为建设迹地和居住用地越近的区域,植被覆盖越低,多数已经转变为耕地和草地,林地覆盖率较低,越远的区域植被覆盖率越高,生态环境质量越好,并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呈现以R=200m的等距递增,而当R>1000m时,生态环境质量最好。2012年相对2008年,共有25.02%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优良,2017年相对2013年共有27.75%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优良,芦山地震后生态恢复状况优于汶川地震后的生态恢复状况;通过两次灾后重建,芦山县生态环境质量恢复明显,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次级和差级的区域所占面积减少,次生灾害得到有效抑制,植被覆盖率提升。(3)灾后重建影响下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水质响应机理芦山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质有显着影响。以林地、湿地和草地为代表的“汇”景观类型与各水质污染物浓度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而耕地、建设用地为代表的“源”景观类型和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LC)的变化与各水质指标存在正相关性,即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比例越高,污染物指标越低,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比例越高,污染物指标越高,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LC)指数越高,污染物指标越高;林地、湿地、草地面积的增加和土地的合理利用,对提升芦山河水质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对水质有负面影响,芦山县芦山河流域下游4#、5#和6#区域对于这类相关性表现最显着。芦山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河流水质有显着影响。从流域景观格局看,流域斑块数量越多、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越大,河流水体污染物浓度越高,PD、FN和SHDI与河流水质指标呈正相关性;LPI和CONTAG与河流水质指标呈负相关性;3#、4#、5#和6#区域都不同程度存在SHDI和CONTAG与河流水质既有正相关性也有负相关性芦山河流域不同时空尺度上河流水质有显着变化。枯水期和丰水期芦山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较平水期明显,丰水期以4#、5#和6#三个区域为代表的下游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对河流水质影响明显,枯水期5#和6#区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与河流水质相关性最大,平水期只在2008年和2013年表现出显着相关性。2008年至2017年,丰水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质污染的相关性最大最显着,其次是枯水期和平水期,而丰水期以CODMn、NH3-N和TP最明显;从空间分布上看,上游的1#、2#和3#区域与水质相关性明显弱于下游4#、5#和6#区域,特别是在2013年和2017年这类现象很明显,其中以5#和6#区域表现极为显着,说明人为干扰越强芦山河流域在下游4#、5#和6#区域的水质越差,人为干扰与河流水质变差存在正相关性,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面积变动对水质变好有显着负相关性。(4)芦山县景观格局优化与空间拓展探索论文基于灾后重建对芦山县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ArcGIS10.2对芦山县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水体等生态因子进行分类,运用AHP法对其进行赋值,基于MCR模型从土地利用扩张、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最小生态阻力分析,研究发现芦山县土地扩张的主要阻力在与地形地貌限制和地质灾害隐患阻碍,水土保持生态阻力主要在芦山县中西部和南部区域,而水环境保护阻力则主要在芦山县南部的县城区和周边区域,论文在此研究基础上对芦山县景观生态格局进行优化并对芦山县未来空间拓展及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参考。本次研究既能探寻灾后重建人为干扰对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了如何优化及破坏,还能发现灾后重建影响下的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特征和生态环境响应机理,能针对性地避免和解决灾后重建人为干扰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在地震灾区局部范围内,可以对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对未来发生地震破坏的区域进行灾后重建提供一定技术参考,在具有典型代表性同时还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低度冲击径流抑制技术之功能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度冲击径流抑制技术之功能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1.2.1 植被与水土环境演变关系研究进展
        1.2.2 灌溉制度优化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与地质地貌
        2.1.1 研究区概述
        2.1.2 地质地貌
    2.2 试验设计
        2.2.1 气象采集
        2.2.2 引水量、排水量、种植结构面积来源
        2.2.3 地下水埋深资料
        2.2.4 土壤样本点及作物生长指标的野外采集与试验
        2.2.5 遥感影像的来源与验证样本点的野外采集
3 灌区作物长势-水土环境变化特征
    3.1 理论与方法介绍
        3.1.1 决策树分类方法
        3.1.2 变异结构分析与克里金插值分析法
    3.2 灌区典型作物长势及种植结构的提取
        3.2.1 解放闸灌域典型农作物长势分析
        3.2.2 解放闸灌域种植结构提取
    3.3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典型农作物主要生育阶段NDVI时空变化特点
        3.3.1 葵花NDVI变化特征
        3.3.2 玉米NDVI时空变化特征
        3.3.3 小麦NDVI时空变化特征
        3.3.4 瓜类NDVI时空变化特征
    3.4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农田水土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点
        3.4.1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3.4.2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3.4.3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
        3.4.4 作物种植区引水量、排水量变化特征
        3.4.5 作物主要生育期气候因子(降雨、ET)变化特征
    3.5 讨论
    3.6 小结
4 解放闸灌域作物系统与水土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4.1 耦合度模型理论与构建方法
    4.2 作物系统与水土环境系统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4.3 解放闸灌域作物系统-水土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4.3.1 作物长势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度分析
        4.3.2 作物长势-水土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5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平原灌区的构建
    5.1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简介与灌区应用的普适性
        5.1.1 模型简介
        5.1.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灌区水文过程的模拟及应用普适性
    5.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的构建
        5.2.1 基础资料的调查搜集与数据库构建
        5.2.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解放闸灌域的构建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SWAT模型的率定、改进与校准
    6.1 SWAT模型对径流量的率定与校准
    6.2 SWAT模型中腾发量的计算原理与改进、校准过程
        6.2.1 SWAT模型中ET的计算原理
        6.2.2 SWAT模型改进-潜水蒸发项的添加
    6.3 模型改进后对ET目标变量的率定与验证
    6.4 讨论
    6.5 小结
7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灌溉制度的优化
    7.1 不同灌溉情景的设置
        7.1.1 第一种灌溉情景
        7.1.2 第二种灌溉情景
    7.2 作物水模型的优选
        7.2.1 河套灌区典型作物的作物水模型
    7.3 灌溉制度的寻优
        7.3.1 第一种灌溉情景模拟结果
        7.3.2 第二种灌溉情景模拟结果
        7.3.3 灌溉制度优化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选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概述
        1.2.2 示范段选择原由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2.相关基础研究
    2.1 核心概念解析
        2.1.1 绿道与相关概念解析
        2.1.2 山麓绿道
        2.1.3 绿道选线
        2.1.4 生态适宜性
        2.1.5 生态敏感性
        2.1.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2 绿道研究综述
        2.2.1 国外绿道研究综述
        2.2.2 国内绿道研究综述
        2.2.3 相关研究评述
    2.3 生态适宜性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相关研究评述
    2.4 绿道选线基础技术及模型
        2.4.1 GIS技术
        2.4.2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2.4.3 重力模型
        2.4.4 层次分析法
    2.5 相关基础理论
        2.5.1 城乡空间生态耦合理论
        2.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5.3 “反规划”理论
        2.5.4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2.5.5 基础理论应用
    2.6 本章小结
3.秦岭北麓西安段及其绿道现状分析
    3.1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特征及矛盾现状
        3.1.1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特征
        3.1.2 秦岭北麓西安段矛盾现状
        3.1.3 秦岭北麓西安段现状矛盾成因
    3.2 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现状及需求分析
        3.2.1 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现状调研
        3.2.2 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建设意义
    3.3 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的特殊性
        3.3.1 空间环境特殊性
        3.3.2 绿道功能特殊性
        3.3.3 选线方法特殊性
    3.4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规划及绿道选线特点
        3.4.1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规划特点
        3.4.2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绿道选线特点
    3.5 本章小结
4.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选线方法构建
    4.1 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选线方法
    4.2 生态适宜的绿道建设范围要素分析与评价
        4.2.1 生态适宜范围要素分析与评价
        4.2.2 建设适宜范围要素分析与评价
        4.2.3 生态适宜的绿道建设范围评价
    4.3 关键点要素分析与评价
        4.3.1 供给点分析与评价
        4.3.2 需求点分析与评价
        4.3.3 确定关键点
    4.4 绿道路线选取
        4.4.1 绿道路线初步识别
        4.4.2 绿道路线简化修正
        4.4.3 绿道路线对比选取
    4.5 本章小结
5.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秦岭北麓示范段选线实践
    5.1 区位概况
    5.2 示范段生态适宜的绿道建设范围要素分析与评价
        5.2.1 水文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5.2.2 生物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5.2.3 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5.2.4 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5.2.5 建设限制因子分析与评价
        5.2.6 资源利用因子分析与评价
        5.2.7 社会需求因子分析与评价
        5.2.8 生态适宜的绿道建设范围评价
    5.3 示范段关键点要素分析与评价
        5.3.1 自然资源点分析与评价
        5.3.2 人文资源点分析与评价
        5.3.3 服务点分析与评价
        5.3.4 居民点分析与评价
        5.3.5 交通站点分析与评价
        5.3.6 确定关键点
    5.4 示范段绿道路线识别、修正与最佳路线选取
        5.4.1 示范段路线初步识别
        5.4.2 示范段路线简化修正
        5.4.3 示范段路线比较选取
    5.5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目录
附录-Ⅲ 表目录
附录-Ⅳ 相关公式
附录-Ⅴ 相关推算过程
附录-Ⅵ 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Ⅶ 游客调查问卷

(3)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辨析
        1.2.2 理论基础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1.3.2 旅游空间分异与旅游经济影响
        1.3.3 总体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总体环境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人文社会环境
        2.1.3 森林资源状况
        2.1.4 旅游经济发展
    2.2 主要林分类型
        2.2.1 总体分布
        2.2.2 林分面积
    2.3 森林管理单位概况
        2.3.1 森林管理单位主要类型
        2.3.2 森林管理单位分布与面积
    2.4 本章小结
3 材料与方法
    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3.1.1 资料来源
        3.1.2 评价方法
    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
        3.2.1 资料来源
        3.2.2 指标构建
        3.2.3 评价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4.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4.1.1 公共数据估算
        4.1.2 主要核算方法
        4.1.3 核算面积分布
        4.1.4 核算结果与分析
    4.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评价
        4.2.1 不同森林功能类型的功能价值评价
        4.2.2 不同龄组的功能价值评价
        4.2.3 不同起源的功能价值评价
        4.2.4 不同森林管理单位的功能价值评价
    4.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时空评价
        4.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时间过程评价
        4.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
    5.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机理
        5.1.1 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人地”框架
        5.1.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作用机制
    5.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耦合评价
        5.2.1 耦合指标构建
        5.2.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与旅游经济耦合估算
        5.2.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
        5.2.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耦合价值的县域分析
    5.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评价
        5.3.1 旅游贡献指标构建
        5.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的旅游经济贡献测算
        5.3.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贡献的时空特征
        5.3.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耦合价值与贡献价值的县域分析
    5.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绩效评价
        5.4.1 旅游经济绩效描述与变量说明
        5.4.2 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5.4.3 旅游经济绩效梯度划分
        5.4.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影响的县域分析
    5.5 对策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相关讨论
        6.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讨论
        6.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桂阳县莲花谷农场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1.3.2 国内田园综合体相关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业综合体
        2.1.2 农旅综合体
    2.2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述
        2.2.1 田园综合体概念
        2.2.2 田园综合体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2.2.3 田园综合体的组成要素
        2.2.4 田园综合体的运行模式
    2.3 规划理论基础
        2.3.1 现代农业
        2.3.2 产业融合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4 循环经济理论
        2.3.5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3 桂阳县莲花谷农场概况
    3.1 区位与交通
        3.1.1 地理区位
        3.1.2 交通条件
    3.2 生态环境分析
        3.2.1 气候条件
        3.2.2 水文资源
        3.2.3 地形地貌
        3.2.4 植被现状
        3.2.5 土地利用现状
    3.3 建设现状概况
        3.3.1 建设现状
        3.3.2 存在问题
    3.4 社会文化经济条件
        3.4.1 经济发展
        3.4.2 农业生产
        3.4.3 文化资源
4 桂阳县莲花谷农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4.1 分析方法
    4.2 桂阳县莲花谷农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体系构建
        4.2.1 确定评价目标及适宜性等级
        4.2.2 评价原则
        4.2.3 构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
        4.2.4 评价因子分级和量化处理
        4.2.5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值
        4.2.6 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处理
    4.3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4.3.1 评价模型分析
        4.3.2 农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4.4 小结
5 田园综合体模式构建策略
    5.1 规划理念
    5.2 规划原则
    5.3 规划建设策略
        5.3.1 产业发展策略
        5.3.2 文旅打造策略
        5.3.3 人居环境策略
    5.4 规划内容
        5.4.1 总体定位
        5.4.2 功能分区
        5.4.3 基础设施规划
        5.4.4 植物景观规划
6 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桂阳县莲花谷农场规划设计
    6.1 规划范围和期限
    6.2 规划目标及定位
        6.2.1 规划目标
        6.2.2 项目定位
    6.3 规划设计方法
        6.3.1 现代农业板块
        6.3.2 休闲文旅板块
        6.3.3 田园社区板块
    6.4 总体布局
    6.5 功能分区
        6.5.1 农业产业发展区
        6.5.2 田园生态体验区
        6.5.3 养生休闲游赏区
        6.5.4 特色文化生活区
        6.5.5 综合服务管理区
    6.6 主要项目规划
        6.6.1 田园生产
        6.6.2 田园生态
        6.6.3 田园生活
    6.7 基础设施规划
        6.7.1 道路交通规划
        6.7.2 给排水工程规划
        6.7.3 服务设施规划
    6.8 专项规划
        6.8.1 滨水景观规划
        6.8.2 建筑更新改造
        6.8.3 旅游项目规划
        6.8.4 植物景观规划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莲花谷农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致谢

(5)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系统及其特点研究
        1.2.2 河流水沙情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2.3 水沙情势变化后河流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河流水沙情势及生态效应理论
    2.1 天然河流水文情势理论
        2.1.1 天然水文情势
        2.1.2 天然水文情势决定河流生态系统
        2.1.3 人类改变水文情势
    2.2 河流水沙情势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响应
        2.2.1 水文变量与河流生态系统效应
        2.2.2 泥沙变量引起的生态响应
    2.3 河流水沙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2.3.1 水文变量对鱼类的影响
        2.3.2 泥沙变量对鱼类的影响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3.3 鱼类资源概况
    3.4 水文站点概况
    本章小结
4 长江水沙情势时空演变特征
    4.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4.1.1 数据分析
        4.1.2 研究方法分析
    4.2 长江水沙时空分布特征
        4.2.1 水沙地区分布特征
        4.2.2 水沙年内及年际分布特征
    4.3 长江流域水沙变化特征
        4.3.1 水沙趋势性变化分析
        4.3.2 水沙突变性变化分析
        4.3.3 水沙周期性变化分析
        4.3.4 水沙关系变化分析
    4.4 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4.1 水沙变化阶段划分
        4.4.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产流贡献率分析
        4.4.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产沙贡献率分析
        4.4.4 人类活动对长江水沙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5 长江水沙情势改变度分析
    5.1 水沙情势改变度研究方法
    5.2 水沙情势变化阶段划分
    5.3 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5.3.1 RVA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5.3.2 DHRAM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5.3.3 RI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5.4 长江水沙综合改变度评价
        5.4.1 屏山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5.4.2 寸滩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5.4.3 宜昌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5.4.4 汉口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5.4.5 大通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本章小结
6 长江水沙情势变异对鱼类影响
    6.1 长江流域重要鱼类变化状况
        6.1.1 长江鱼类及资源现状
        6.1.2 三峡下游“四大家鱼”鱼苗丰度变化状况
        6.1.3 中华鲟产卵繁殖变化状况
    6.2 水沙情势变异对鱼类影响
        6.2.1 研究方法介绍—逐步回归法
        6.2.2 对长江中下游“四大家鱼”鱼苗丰度的影响
        6.2.3 对中华鲟产卵繁殖的影响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城市韧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及作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评
    1.4 论文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韧性
        2.1.2 社会生态韧性
        2.1.3 城市韧性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韧性理论
        2.2.2 生态理论
        2.2.3 城市发展战略理论
        2.2.4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韧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城市韧性的基本特征
        3.1.1 多元性
        3.1.2 冗余性
        3.1.3 适应性
    3.2 城市韧性的构成要素
        3.2.1 城市生态环境韧性
        3.2.2 城市经济水平韧性
        3.2.3 城市社会环境韧性
        3.2.4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3.3 城市韧性化的目标
        3.3.1 最大限度保障国家社会安全
        3.3.2 实现公共设施系统功能健全
        3.3.3 建立超强防御能力助推发展
        3.3.4 提升风险监测意识弥补漏洞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韧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数据来源
    4.2 城市韧性的空间格局特征
        4.2.1 城市韧性的总体特征
        4.2.2 城市韧性的四大板块区域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韧性的作用因素分析
    5.1 理论模型的设定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2.2 全国层面的回归分析
        5.2.3 四大板块的回归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推进经济韧性动态平衡
        6.2.2 创新生态系统管理机制
        6.2.3 构建韧性公共管理系统
        6.2.4 激发市场系统自身活力
参考文献
后记

(7)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产业集聚
        2.1.2 农业绿色发展
    2.2 文献综述
        2.2.1 农业产业集聚的研究现状
        2.2.2 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现状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农业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2.3.2 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3.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
    3.1 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3.1.1 农业产出增长
        3.1.2 绿色生产效率提高
        3.1.3 生态环境良好
    3.2 农业产业集聚的作用
        3.2.1 促进市场交易
        3.2.2 推动农业生产
        3.2.3 优化市场竞争
        3.2.4 加快科技创新
    3.3 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
        3.3.1 规模经济效应
        3.3.2 设施共享效应
        3.3.3 中间投入品共享效应
        3.3.4 人力资源共享效应
        3.3.5 知识溢出效应
        3.3.6 外部性效应
        3.3.7 社会网络效应
        3.3.8 累积效应
    3.4 本章小结
4.我国农业产业集聚的测度与时空分异
    4.1 农业产业集聚指标选择
    4.2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4.3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空间差异
    4.4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时序差异
    4.5 本章小结
5.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3.1 研究假说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4.1 实证方法
        5.4.2 变量说明
        5.4.3 数据来源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1 我国农业产出的发展现状
        5.5.2 全国层面分析
        5.5.3 区域层面分析
        5.5.4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6.1 引言
    6.2 文献综述
    6.3 研究假说
    6.4 实证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4.1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测算方法
        6.4.2 面板门限回归
        6.4.3 变量说明
        6.4.4 数据来源
    6.5 实证结果分析
        6.5.1 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发展现状
        6.5.2 全国层面分析
        6.5.3 区域层面分析
        6.5.4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分析
    7.1 引言
    7.2 文献综述
    7.3 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说
    7.4 实证方法与数据来源
        7.4.1 农业面源污染的测度
        7.4.2 空间相关性的测度
        7.4.3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7.4.4 变量说明
        7.4.5 数据来源
    7.5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1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
        7.5.2 空间相关性分析
        7.5.3 全国层面分析
        7.5.4 区域层面分析
        7.5.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8.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健全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8.2.2 促进农业产业绿色高效集聚
        8.2.3 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8.2.4 推进农业生产实现绿色转型
9.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1.2.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研究
        1.2.2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研究
        1.2.3 流域经济-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1.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数据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数据资料的介绍
        1.5.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河流水系条件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概况
        2.2.2 农业发展水平
        2.2.3 工业发展水平
        2.2.4 旅游业发展水平
    2.3 生态环境状况
        2.3.1 土地资源概况
        2.3.2 水土资源开发格局与主要绿洲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估
    3.1 研究思路
    3.2 主要数据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遥感信息的提取
    3.3 数据预处理
    3.4 环境质量评估各指标的提取
        3.4.1 坡度的提取
        3.4.2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3.4.3 植被覆盖度信息
        3.4.4 土壤侵蚀信息提取
        3.4.5 水网密度信息的提取
        3.4.6 各指标数据标准化
        3.4.7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3.5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3.5.1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
        3.5.2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结果分析
        3.5.3 综合评估结果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研究思路
    4.2 数据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数据来源
        4.2.2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确立
        4.2.3 数据标准化
        4.2.4 权重的计算
    4.3 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4.3.1 数据制备
        4.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格网化
    4.4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5.1 研究思路
    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方法
    5.3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结果定性与定量分析
        5.3.1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5.3.2 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度定量分析
    5.4 协调耦合度冷/热点分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思路
    6.2 数据与方法
        6.2.1 数据制备
        6.2.2 GWR模型
    6.3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6.4 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因素建模
        6.4.1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机理
        6.4.2 数据制备
        6.4.3 自变量的选择
        6.4.4 地理加权回归建模
    6.5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驱动力时空分异特征
        6.5.1 基于GWR的农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2 基于GWR的林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3 基于GWR的植被覆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4 基于GWR的河流距离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5 基于GWR的DEM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6 基于GWR的城镇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7 基于GWR的第二产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8 基于GWR的污水处理率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9)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观念由“GDP至上”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1.1.2 河岸带环境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1.1.3 河岸带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1.2 相关概念与空间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空间范围界定
    1.3 针对问题
        1.3.1 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
        1.3.2 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
        1.3.3 保护与利用脱节
        1.3.4 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重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重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问题与相关研究
    2.1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主要问题
        2.1.1 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视角局限
        2.1.2 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河岸带生态系统规律与自然过程认知缺失
        2.1.3 保护与利用脱节——河岸带保护与环境景观资源利用匹配措施不足
        2.1.4 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河岸带生态保护管控低效乏力
    2.2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相关理论
        2.2.2 河岸带多尺度研究的必要性
        2.2.3 河岸带与关联土地使用研究
        2.2.4 河岸带生态功能影响因子研究
        2.2.5 河岸带生态保护技术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案例
    2.4 规划借鉴与不足
        2.4.1 规划借鉴
        2.4.2 规划不足
    2.5 本章小结
3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现状认知与规划导向
    3.1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特征认知
        3.1.1 河岸带整体特征认知
        3.1.2 河岸带主要自然过程
        3.1.3 河岸带生态系统特征
        3.1.4 河岸带主要干扰过程
        3.1.5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特征
    3.2 河岸带生态保护现状认知
        3.2.1 调研范围与总体认知
        3.2.2 自然地区
        3.2.3 农业地区
        3.2.4 城市建设区
        3.2.5 现状总结
    3.3 河岸带生态保护对象甄别
        3.3.1 要素系统保护
        3.3.2 空间模式保护
        3.3.3 关联过程保护
    3.4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导向
        3.4.1 激发河岸带价值
        3.4.2 生态保护与功能利用相匹配
        3.4.3 多层级的生态保护体系
    3.5 本章小结
4 河岸带生态保护分区系统构建
    4.1 河岸带生态保护多层级体系构建
        4.1.1 河岸带纵向分区设定
        4.1.2 河岸带横向分区设定
        4.1.3 河岸带多层级规划体系构建
    4.2 河岸带生态保护目标设定与策略构建
        4.2.1 生态保护要素匹配
        4.2.2 生态保护规划目标设定
    4.3 河岸带生态保护结构构建与优化
        4.3.1 总体空间体系构建
        4.3.2 结构优化与重构
    4.4 河岸带分区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4.1 河岸带功能
        4.4.2 纵向分区总体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4.3 基于河流的纵向分区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5 本章小结
5 促进生态保护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布局与场地设计
    5.1 河岸带生态服务功能与关联土地利用响应
        5.1.1 关联土地利用对河岸带的生态影响
        5.1.2 关联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保护相容度分析
        5.1.3 匹配规划区纵向分区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相容度构建
    5.2 关联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2.1 关联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原则
        5.2.2 城区外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2.3 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3 河岸带横向场地设计
        5.3.1 设计要素识别
        5.3.2 生态保护建设引导
        5.3.3 典型横向场地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控与实施
    6.1 河岸带生态保护各层次规划管控
        6.1.1 总规层面
        6.1.2 控规层面
        6.1.3 修规层面
    6.2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理与实施
        6.2.1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理模式
        6.2.2 河岸带生态保护实施体系构建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桐柏规划区主要河岸带现状调研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 参与规划项目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灾后重建对芦山县景观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水质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人为干扰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进展
        1.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
        1.2.4 景观生态格局优化与区域空间拓展研究进展
        1.2.5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方法
    1.8 论文主要创新点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区位概况
        2.1.2 地形地貌概况
        2.1.3 自然资源概况
        2.1.4 气候水文概况
        2.1.5 经济基础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基础数据来源
        2.2.2 基础数据处理
        2.2.3 流域边界划分及处理
        2.2.4 相关性分析方法
        2.2.5 生态阻力因子选取模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灾后重建对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
    3.1 指标选择及处理
        3.1.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计算
        3.1.2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与计算
        3.1.3 人为干扰度指数计算
        3.1.4 景观生态要素叠加分析
    3.2 灾后重建对芦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3.2.1 灾后重建影响下的芦山县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特征
        3.2.2 灾后重建影响下的芦山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3.3 灾后重建对芦山县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3.3.1 灾后重建影响下的芦山县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3.3.2 灾后重建对芦山县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特征分析
    3.4 讨论
        3.4.1 灾后重建对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
        3.4.2 灾后重建影响下芦山县景观格局空间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灾后重建对芦山县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4.1 评价指标选择及处理
        4.1.1 指标选择
        4.1.2 指标详情及处理
        4.1.3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4.2 评价方法与计算
        4.2.1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4.2.2 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4.2.3 评价方法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1 芦山县生态环境质量分级特征分析
        4.3.2 芦山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变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灾后重建影响下芦山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水质响应
    5.1 数据选择与计算
        5.1.1 数据计算方法
        5.1.2 相关性分析
    5.2 2008 -2017 年芦山河流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分析
        5.2.1 2008 -2017 年芦山河流域土地利用特征
        5.2.2 2008 -2017 年芦山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
    5.3 2008 -2017 年芦山河流域水质指标时空分析
        5.3.1 2008 年芦山河流域不同区域水质情况
        5.3.2 2012 年芦山河流域不同区域水质情况
        5.3.3 2013 年芦山河流域不同区域水质情况
        5.3.4 2017 年芦山河流域不同区域水质情况
    5.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
        5.4.1 土地利用变化与河流水质相关性
        5.4.2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河流水质相关性
    5.5 讨论
        5.5.1 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5.5.2 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灾后重建影响的芦山县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6.1 基础数据来源与处理
        6.1.1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构建
        6.1.2 生态阻力因子提取与赋值
    6.2 基于不同指标体系的芦山县最小累计阻力模拟
        6.2.1 芦山县土地利用扩张生态阻力分布
        6.2.2 芦山县水土保持生态阻力分布
        6.2.3 芦山县水环境保护生态阻力分布
    6.3 基于不同指标体系的芦山县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6.3.1 芦山县景观生态格局优化布局
        6.3.2 芦山县空间拓展优化探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低度冲击径流抑制技术之功能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D]. 郑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绿道选线方法研究[D]. 王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D]. 文连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4]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桂阳县莲花谷农场规划设计研究[D]. 颜意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5]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D]. 李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城市韧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及作用因素研究[D]. 冯晓青.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7]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D]. 薛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8]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约日古丽卡斯木. 新疆大学, 2019(12)
  • [9]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 陈家琦. 重庆大学, 2019(01)
  • [10]灾后重建对芦山县景观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水质响应[D]. 彭勃.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低冲击径流抑制技术的作用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