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排放含氟废气污染参数的测定

铝电解排放含氟废气污染参数的测定

一、铝电解排放含氟废气污染参数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方锦波[1](2021)在《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研究(1964-1990)》文中研究表明

肖晓丹[2](2021)在《“光辉三十年”期间法国工业环境监管模式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以来,通过强制性的《设施分类法》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工业污染和预防工业公害是法国工业环境政策的典型特征。"二战"结束后,步入"光辉三十年"(1946—1975)的法国工业在急剧扩张的同时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公共治理趋于民主化的政治气候下,工业利益集团发展壮大,传统的威权管制模式显得不合时宜,政府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财税激励、推动合作、谈判协商的方式促使污染者加强自我监管。1961年《反大气污染法》、1964年《用水法》,以及1976年《设备分类法》的立法均由政府发起,但在法案起草阶段、实施细则的制定乃至执行过程中却浸润着新合作主义的原则。费赞炼油厂爆炸事故推动了法国工业环境督察体制向专业化变革,20世纪70年代环境部和工业界针对污染物限制排放所缔结的合同标志着新合作主义的制度化。

李文昊[3](2020)在《基于案例推理的铝电解烟气净化脉冲喷吹控制系统研发》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力、钢铁、铝电解等行业的日新月异,烟气排放造成多地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对铝电解烟气的净化主要采用干法净化方式,并使用袋式除尘器进行清灰处理。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与其他除尘设备相比,在除尘效率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它作为一种高效的除尘装置,被广泛使用。然而,脉冲喷吹除尘器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电磁脉冲阀对喷吹气体的喷吹间隔进行控制。当前,铝电解厂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定时、定压差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喷吹间隔。但这种方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场工况条件,并且可能还会带来污染物的排放超标和增加新鲜氧化铝的用量等问题。在当今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控制方式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研发一种可以根据除尘运行工况实时自动调节脉冲喷吹间隔的控制系统尤其重要。本文以国内某铝电解厂烟气净化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为依托,建立了脉冲喷吹间隔控制模型,设计和开发了基于案例推理的脉冲喷吹间隔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及应用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烟气净化脉冲喷吹间隔的控制模型。在分析了脉冲喷吹运行过程和其数学建模难点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建立了铝电解烟气净化脉冲喷吹控制模型。由于喷吹间隔是脉冲喷吹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控制变量,因此对它的准确控制对于脉冲喷吹除尘过程至关重要。在分析了传统的定时和定压差控制方式喷吹频率无法改变的弊端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推理的脉冲喷吹间隔控制算法。通过实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权重分配方法和案例修正方式在脉冲喷吹间隔控制上具有良好的性能。(2)设计和开发了脉冲喷吹间隔控制系统。根据脉冲喷吹净化工艺,设计了包含电气执行层、集散控制层和智能监控管理层的三层架构的喷吹控制系统。其中,智能监控管理层实现了脉冲喷吹除尘过程的喷吹间隔智能控制和关键参数的采集显示;集散控制层采用AB系列PLC,环形以太网结构,其主要功能有数据处理、网络通讯、执行设备的逻辑控制等,是执行层与监控层之间的纽带;电气执行层为智能监控管理层、集散控制层提供不同工况下的实时数据和执行控制命令。喷吹控制系统采用MATLAB、Eclipse(Java语言开发平台)、Factory Talk View Studio上位机软件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等软件平台实现系统的开发。(3)实验测试及应用分析。采用从国内某铝厂采集到的现场工况数据对案例推理喷吹控制系统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其净化效果比传统的定频率控制方式更加有效。通过与传统的定频率方法的对比,证明案例推理喷吹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HF气体、粉尘的排放浓度,并可以稳定除尘器的进出口压差。系统操作方便,能够实时地计算出最佳喷吹间隔时间,并通过OPC通讯方式传到上位机中,实现喷吹的智能控制。综上所述,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袁帅[4](2018)在《含混合型稀土尾矿钙剂固氟配煤焙烧—酸浸出的工艺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稀土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的战略资源,对每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及供应量均居世界首位,是稀土资源大国。包头的白云鄂博矿作为我国最大的稀土资源矿床,自投产以来一直采用“以铁为主,稀土为辅”的工艺流程回收利用,导致大量的稀土资源随选铁尾矿进入尾矿坝,不仅造成了稀土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固氟浸出新工艺对尾矿中的稀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以白云鄂博含混合型稀土尾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不同钙剂配工业煤的方法固氟焙烧含混合型稀土尾矿,以达到四个目的:①使氟碳铈矿和独居石有效分解;②使氟留在焙烧矿中,减少环境污染,以达到固氟的目的;③避免三价铈被氧化成四价铈,更有利于铈的进一步回收;④选出最适合钙剂作为焙烧混合型稀土矿物的活化剂。然后,采用不同种类的酸浸出焙烧矿,找到最适合浸出焙烧矿的酸试剂。最终,获得一种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清洁回收利用工艺。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以氧化钙(CaO)作为钙剂配工业煤固氟焙烧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结果表明:CaO分解稀土矿物的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氟碳铈矿(REFCO3)的分解,分解温度在380~431℃之间,REFCO3经过两步骤反应分解为稀土氧化物(REO);第二阶段是独居石(REPO4)的分解,分解温度在605~716℃之间,CaO和氟化钙(CaF2)共同作用分解REPO4得到REO。REFCO3中的氟以CaF2和氟磷酸钙(Ca5F(PO4)3)的形式留在焙烧矿中。分解前后稀土矿物的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反应前光滑致密的矿物表面变成了反应后粗糙并伴有裂缝的矿物表面。CaO固氟焙烧分解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时间60min,焙烧温度750℃,CaO添加量20%,最佳工艺条件下的稀土矿物分解率高达99.87%。并且在稀土矿物分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aO的固氟率可以达到94.35%。(2)碳酸钙(CaCO3)作为钙剂配工业煤固氟焙烧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研究结果表明:CaCO3分解稀土矿物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REFCO3发生第一步分解反应,分解温度在454~495℃之间,REFCO3分解为稀土氟氧化物(REOF);然后,在CaCO3的作用下,REOF和REPO4发生分解,分解温度在669~755℃之间,其中,REOF被直接分解为REO,而REPO4需要CaCO3和CaF2共同作用分解得到REO。氟以CaF2和Ca5F(PO4)3的形式留在焙烧矿中。分解前后稀土矿物的形貌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反应前光滑致密的矿物表面变成了反应后粗糙并伴有裂缝的矿物表面。CaCO3固氟焙烧分解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时间60min,焙烧温度750℃,CaCO3添加量30%,最佳工艺条件下的稀土矿物分解率高达98.01%。并且在稀土矿物分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aCO3的固氟率可以达到94.75%。(3)氢氧化钙(Ca(OH)2)作为钙剂配工业煤固氟焙烧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研究结果表明:Ca(OH)2分解稀土矿物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REFCO3的分解,分解温度在380~441℃之间,经过两步分解反应REFCO3被完全分解为REO;然后,在Ca(OH)2和CaF2的共同作用下,REPO4发生分解,分解温度在605~705℃之间。焙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时间60min,焙烧温度700℃,Ca(OH)2添加量30%,最佳工艺条件下的稀土矿物分解率高达97.85%。并且在稀土矿物分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a(OH)2的固氟率为96.57%。(4)CaO、CaCO3和Ca(OH)2分别作为钙剂固氟焙烧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a(OH)2和CaO是更适合的钙剂活化剂。(5)盐酸作为浸出剂浸出焙烧矿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时间60min,浸出温度80℃,盐酸浓度3 mol·L-1,液固比16:1,搅拌速度300 r·min-1,最佳工艺条件下REO的浸出率为98.68%。(6)硝酸作为浸出剂浸出焙烧矿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时间70min,浸出温度80℃,硝酸浓度3 mol·L-1,液固比20:1,搅拌速度300 r·min-1,最佳工艺条件下REO的浸出率为96.98%。(7)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硫酸浸出稀土氧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时间60min,浸出温度80℃,硫酸浓度1 mol/L,液固比20:1,搅拌速度300 r·min-1,最佳工艺条件下REO的浸出率为85.43%。(8)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硫酸浸出稀土同时蒸馏脱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时间90min,硫酸浓度9 mol·L-1,液固比16:1,搅拌速度900 r·min-1,最佳工艺条件下REO的浸出率为91.27%,而此条件下的脱氟率可以达到98.52%。(9)盐酸、硝酸和硫酸分别作为浸出剂浸出焙烧矿中的REO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盐酸是首选的稀土氧化物浸出剂,硝酸次之,而硫酸不适合浸出白云鄂博尾矿焙烧后的矿样。

蒙绍祥[5](2017)在《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和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电铝一体化经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仍然没有成熟、公认的绩效评价方法。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建立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提升的基础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概述了煤电铝一体化经营、循环经济和企业绩效评价的概念,介绍了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循环经济与现有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的耦合以及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分析企业绩效提升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和提升的发展趋势。(2)分析了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的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给出了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了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的绩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共有4个,分别为经济效益、循环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案层则由20个具体的评价指标构成,充分体现了“3R原则”和“3B原则”,为开展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3)在专家打分法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为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赋予了权重和评价标准,采用加权法建立了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型,并建立了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标准。(4)提出了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提升的基本策略。按照“3R+3B原则”和层次性原则,根据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循环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针对具体指标体系,提出针对性的绩效提升策略,为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提升提供理论依据。(5)以BK集团为例进行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和提升研究。结果表明,BK集团煤电铝一体化经营绩效综合得分4.01分,达标率为80.2%,其中经济效益、循环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标率分别为93.8%、67.7%、52.6%和78.5%。BK集团煤电铝一体化经营绩效良好,但是准则层之间的绩效的差异较大。给出了BK集团煤电铝一体化经营绩效提升的具体对策,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循环效益的绩效提升策略,也为类似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李汉奇[6](2016)在《铝电解极距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铝电解产业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规模。目前,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企业亏损,作为高能耗工业,降低电力资源的成本是市场竞争的关键。东北大学直流负载半实物仿真及负荷检测与综合控制装置以工业铝电解槽为背景,由“负荷监测与综合控制单元”(综合控制柜)和“直流负载半实物仿真平台”(微型电解槽)两部分组成,为在实验室中对铝电解过程进行研究、建模、仿真、监控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对铝电解过程的工艺、控制进行调研和文献检索,对铝电解的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总结,深入研究了铝电解生产过程的原理,认真分析了铝电解各个工艺参数与工艺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受电流波动影响较小的电解槽等效电阻作为被控对象,分析了槽电压的构成,建立了槽电阻与极距间的控制模型。电解铝过程是一个具有参数时变、时滞、惯性和非线性的复杂对象,恒定参数的传统PID控制器无法满足需求,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的单神经元学习算法的PID极距控制器,针对传统PID控制器的缺点进行改善,对多变的对象参数有了更好的适应性,减少了控制器参数调节的工作量。最后,基于东北大学直流负载半实物仿真及负荷检测与综合控制装置,对电解铝极距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和实现,采用LAD语言编写了改进的单神经元PID算法的程序,通过WinCC实现对控制系统的监控。

李振宇[7](2015)在《干法净化系统在电解铝企业中的应用及维护管理》文中研究指明电解铝工业是高污染产业,其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巨大。随着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国内外不同的电解铝烟气净化技术以低污染为目标争先恐后地被推出,并应用于各大铝厂,企业从降本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对净化系统的工作效果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对在国内外电解铝行业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干法净化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烟气净化系统的技术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在电解铝企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电解铝生产所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氟化物,该气体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对企业的排放指标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对电解烟气进行处理,回收烟气中的氟化物,保证排放指标达到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解铝烟气干法净化是有效而又比较实用的净化技术,是解决电解铝行业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净化系统在投产初期工作效果比较好,但随着运行年限的加长,系统中一些设备逐渐老化,系统故障率增高,造成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偏低,系统的净化效率、除尘效率、集气效率逐年下降,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利用率降低,电解生产中氟化盐单耗增高,同时也破坏了生产车间内的工作环境。因此,要深入研究烟气净化系统,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好铝电解生产流程中净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加强日常管理,提高系统运行效果,降低颗粒物的飞扬损失,降低电解生产中的氟化盐单耗,确保系统实现达标排放,是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文章通过对企业现场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分析和总结,对提高净化系统的运行效果的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改进净化系统的建议,为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创造了条件。

杨勇[8](2015)在《基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的气尘协同控制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和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突显,电解铝工业对除尘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解铝工业用袋式除尘器是电解铝烟气干法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常规袋式除尘器,而是具有协同控制功能的袋式除尘器。电解铝工艺用袋式除尘器一方面要促使氧化铝吸附含氟烟气,另一方面还要过滤含氟氧化铝粉尘,所以电解铝工艺用袋式除尘器既是干法净化系统中的吸附反应容器的一部分,也是气固分离设备,在整个干法净化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过滤特性直接影响到干法净化系统的性能。研究电解铝工艺协同控制用袋式除尘器的流场特性,从而得到电解铝工艺用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和滤袋上流场的分布规律,来进一步分析影响电解铝工艺用袋式除尘器滤袋过滤特性的因素,对提高电解铝工艺用袋式除尘器对电解铝烟气净化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课题以基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为对象,研究具有协同控制功能的袋式除尘器的相关技术,包括滤袋过滤特性和内部流场构造特性。课题滤袋缝合工艺对颗粒物过滤特性的影响、袋笼和滤袋的匹配及滤袋内支撑袋笼结构参数的确定、气尘协同控制用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模拟及与常规袋式除尘器的主要区别、滤袋边界条件试验四个方面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法分析对电解铝工艺协同控制用袋式除尘器流场、浓度场和滤袋技术进行研究。对于具有协同控制功能的袋式除尘器与常规袋式除尘器的对比研究,本课题从电解铝烟气协同控制功能的需求出发,对比分析了两类除尘器在设备构造进气方式、滤料滤袋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进一步对采用灰斗进风为固定形式的电解铝气尘协同控制用袋式除尘器二次扬尘对含氟烟气的吸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于滤袋缝合工艺对颗粒物过滤特性的影响,本课题选用电解铝常用的普通涤纶、涤纶覆膜两种滤袋在三种不同的缝合工艺下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的影响,试验分析了同种滤料在不同的缝合工艺下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分级过滤效率,不同风速下滤料的阻力。试验结果表明,同种滤料不同工艺下的过滤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热熔缝合、细针粗线、粗针细线,滤料在热熔缝合工艺下的过滤效率要比在细针粗线缝合工艺下的过滤效率高1%~2%,比在粗针细线缝合工艺下的过滤效率高3%~4%。不同风速下,同种滤料不同工艺下的过滤阻力从高到低依次是热熔缝合、细针粗线、粗针细线,滤料在热熔缝合工艺下的过滤阻力要比在细针粗线缝合工艺下的过滤阻力高1~2Pa,比在粗针细线缝合工艺下的过滤阻力高3~4Pa。

李纪伟[9](2015)在《基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的脉冲清灰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日益严格,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强盛,工业生产所排放污染物的比重持续增加。袋式除尘器由于清灰效率高,是环保领域高效除尘设备之一,在工业除尘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目前除尘器的日益大型化,清灰技术主要采用的是脉冲喷吹清灰,这就对除尘器的清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课题针对袋式除尘器脉冲清灰装置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清灰系统是脉冲袋式除尘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喷吹压力,喷管直径,喷吹系统中喷管到花板的距离,滤袋的长度以及文丘里管抬起的高度等又直接影响清灰效果。本文在一定的喷吹压力下,改变喷吹距离和滤袋长度对袋式除尘器脉冲清灰过程进行细致的试验研究,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滤袋侧壁压力峰值曲线,探讨分析喷吹距离、滤袋长度对滤袋清灰效果的影响,确定各因素对清灰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出,滤袋过长时可能会导致滤袋中下游部位清灰不力,脉冲袋式除尘器有最佳的喷吹距离。改变喷吹压力,做脉冲清灰试验,得出适当提高喷吹压力有助于提高除尘器的清灰性能。考虑到电解铝工艺用除尘器肩负对烟尘的过滤和对HF气体的吸附,本文搭建袋式除尘器试验台,利用热线风速仪测试仪器,对袋式除尘器的内部流场气流分布进行测试,对除尘器的气流分布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试验研究分析。含尘气流进入袋式除尘箱体时的分布状况是影响除尘器除尘效率和滤袋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气流分布进行分析,进而优化袋式除尘器的结构设计参数,提高脉冲清灰效果。本试验得出除尘器局部气流速度过大,滤袋粉尘负荷过高,可能会造成滤袋破损,导致气体短路现象发生。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之前必须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某些不合理的因素会影响到除尘器的清灰效果,因此,进行一些试验性的操作具有很强的实际性指导意义,为袋式除尘器的设计提供优化的结构参数,提高系统运行的效果和可靠性,增强袋式除尘器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以后的进一步试验提供相应的试验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本文章试验的价值所在。

刘兴成[10](2014)在《具有Al2O3-HF协同控制功能的袋式除尘器流场构造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是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常规袋式除尘器,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在过滤氧化铝粉尘的同时,还要承担含氟烟气吸附净化的协同控制功能。研究具有Al2O3—HF协同控制功能的袋式除尘器流场特性,从而得到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流场分布的规律,进一步地分析影响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流场特性的因素,对改进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提高铝电解烟气净化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课题以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为对象,研究具有协同控制功能的袋式除尘器的流场构造特性。课题从协同控制功能袋式除尘器与常规袋式除尘器的对比研究、均流装置对协同控制功能袋式除尘器流场分布的影响、清灰机制对协同控制功能袋式除尘器流场气流均匀性的影响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分析电解铝袋式除尘器流场分布规律。对于协同控制功能袋式除尘器与常规袋式除尘器的对比研究,本课题从铝电解烟气协同控制功能的需求出发,对比分析了两类除尘器在设备构造、清灰装置和滤料滤袋技术条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进一步对采用灰斗进风为固定形式的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二次扬尘对含氟烟气的吸附作用进行了分析。针对入口均流装置对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流均匀分布影响的问题,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建立不同均流装置结构的袋式除尘器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得到了入口均流装置安装位置、结构参数对除尘器内速度均匀性影响的主次顺序和优水平,其结果为:均流板板间距>均流板宽>均流板安装个数>第一块均流板距U型烟道距离,正交试验的优水平是均流板个数为2块,第一块均流板的安装位置距U型烟道距离为225mm,均流板宽为200mm,板间距为100mm时,入口均流装置能够取得较好的均流效果。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还分析了入口均流装置对各排滤袋处理烟气负荷均匀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均流装置对各排滤袋处理烟气负荷的分配不具有显着性。对于清灰机制对袋式除尘器流场的影响,本课题设计了顺序清灰、逆序清灰、跨排清灰、跨气包清灰和跨区清灰共5种清灰形式,并以气流速度均匀性、返混流量比,各排滤袋处理烟气负荷的情况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清灰机制对除尘器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袋式除尘器清灰时宜采用顺序跨排、跨气包、跨区域的清灰形式。

二、铝电解排放含氟废气污染参数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铝电解排放含氟废气污染参数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2)“光辉三十年”期间法国工业环境监管模式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 《用水法》与《反大气污染法》:新合作主义的雏形
二、 “引导式合作”与环境督察体制改革:新合作主义的深化
三、 “行业合同”与“纲领性合同”:新合作主义的制度化
结 语

(3)基于案例推理的铝电解烟气净化脉冲喷吹控制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袋式除尘技术的发展
    1.3 脉冲喷吹控制技术的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4.1 主要工作
        1.4.2 结构安排
第2章 脉冲喷吹系统动态过程分析
    2.1 铝电解烟气净化工艺流程
    2.2 脉冲喷吹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3 脉冲喷吹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动态分析
    2.4 脉冲喷吹的传统控制与问题分析
        2.4.1 传统控制
        2.4.2 问题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脉冲喷吹的案例推理算法模型
    3.1 引言
    3.2 案例推理简介
    3.3 CBR脉冲喷吹间隔控制模型
        3.3.1 控制方案设计
        3.3.2 算法实现
        3.3.3 算法步骤
    3.4 实验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脉冲喷吹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 引言
    4.2 系统设计
        4.2.1 系统结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设计
    4.3 系统开发
        4.3.1 系统开发平台
        4.3.2 喷吹控制系统开发
    4.4 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
    5.1 实验方案设计
    5.2 喷吹系统调试
    5.3 系统功能测试
    5.4 喷吹系统运行效果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含混合型稀土尾矿钙剂固氟配煤焙烧—酸浸出的工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稀土元素概述
    1.3 稀土资源的概况
        1.3.1 世界稀土资源的分布
        1.3.2 中国稀土资源的特点
        1.3.3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具体情况
    1.4 稀土应用
        1.4.1 稀土在冶金工业领域的应用
        1.4.2 稀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1.4.3 稀土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
        1.4.4 稀土在玻璃陶瓷领域的应用
        1.4.5 稀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4.6 稀土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
        1.4.7 其他应用
    1.5 稀土矿的分解方法及工艺
        1.5.1 浓硫酸焙烧分解法
        1.5.2 烧碱法
        1.5.3 碳酸钠焙烧法
        1.5.4 氯化铵焙烧法
        1.5.5 碳热氯化法
        1.5.6 氧化钙-氯化钠焙烧法
    1.6 白云鄂博矿产资源概述
    1.7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回收利用情况
        1.7.1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概述
        1.7.2 稀土尾矿回收利用情况
    1.8 氟资源及氟的回收利用
        1.8.1 氟元素概述
        1.8.2 氟的影响
        1.8.3 氟污染控制方法
        1.8.4 氟的回收利用
    1.9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主要内容
        1.9.1 本文研究背景
        1.9.2 本文研究目的
        1.9.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
        2.1.1 白云鄂博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分析
        2.1.2 实验用还原剂
        2.1.3 实验用试剂
    2.2 实验步骤
        2.2.1 混料
        2.2.2 压块成型
        2.2.3 焙烧
        2.2.4 焙烧矿分析
        2.2.5 酸浸出
    2.3 实验中所用仪器设备
    2.4 实验流程图
第3章 CaO配煤固氟焙烧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工艺探索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设备
        3.2.3 研究分析方法
    3.3 焙烧过程中稀土矿物的热分解过程分析
        3.3.1 焙烧矿的XRD分析
        3.3.2 差热-热重分析
        3.3.3 热力学分析
        3.3.4 SEM-EDS分析
        3.3.5 小结
    3.4 最佳焙烧工艺研究
        3.4.1 焙烧时间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3.4.2 焙烧温度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3.4.3 CaO添加量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3.4.4 CaO焙烧过程的固氟效果分析
        3.4.5 小结
    3.5 稀土矿物分解的反应过程分析
        3.5.1 反应过程分析
        3.5.2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CaCO_3配煤固氟焙烧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工艺探索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设备
        4.2.3 研究分析方法
    4.3 焙烧过程稀土矿物的热分解过程分析
        4.3.1 焙烧矿的XRD分析
        4.3.2 差热-热重分析
        4.3.3 热力学分析
        4.3.4 SEM-EDS分析
        4.3.5 小结
    4.4 最佳焙烧工艺研究
        4.4.1 焙烧时间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4.4.2 焙烧温度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4.4.3 CaCO_3添加量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4.4.4 CaCO_3焙烧过程的固氟效果分析
        4.4.5 小结
    4.5 CaCO_3作为添加剂时稀土矿物分解的反应过程分析
        4.5.1 反应过程分析
        4.5.2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Ca(OH)_2配煤固氟焙烧含混合型稀土尾矿的工艺探索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设备
        5.2.3 研究分析方法
    5.3 焙烧过程稀土矿物的热分解过程分析
        5.3.1 焙烧矿的XRD分析
        5.3.2 差热-热重分析
        5.3.3 热力学分析
        5.3.4 SEM-EDS分析
        5.3.5 小结
    5.4 最佳焙烧工艺研究
        5.4.1 焙烧时间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5.4.2 焙烧温度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5.4.3 Ca(OH)_2添加量对稀土矿物分解率的影响
        5.4.4 Ca(OH)_2焙烧过程的固氟效果分析
        5.4.5 小结
    5.5 Ca(OH)_2作为添加剂时稀土矿物分解的反应过程分析
        5.5.1 反应过程分析
        5.5.2 小结
    5.6 Ca(OH)_2、CaO和CaCO_3分别作为添加剂时的对比分析
        5.6.1 热分解过程的对比
        5.6.2 工艺条件的对比
        5.6.3 反应过程分析的对比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盐酸浸出焙烧矿的工艺过程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设备
        6.2.3 实验过程及研究分析方法
    6.3 盐酸浸出焙烧矿的最佳工艺条件
        6.3.1 浸出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3.2 浸出温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3.3 盐酸浓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3.4 液固比对盐酸浸出率的影响
        6.3.5 搅拌速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6.3.6 盐酸浸出稀土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
        6.3.7 小结
    6.4 盐酸浸出稀土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分析
        6.4.1 反应过程分析
        6.4.2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硝酸浸出焙烧矿的工艺过程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7.2.1 实验试剂
        7.2.2 实验仪器设备
        7.2.3 实验过程及研究分析方法
    7.3 硝酸浸出焙烧矿的最佳工艺条件
        7.3.1 浸出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7.3.2 浸出温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7.3.3 硝酸浓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7.3.4 液固比对盐酸浸出率的影响
        7.3.5 搅拌速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7.3.6 硝酸浸出稀土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
        7.3.7 小结
    7.4 硝酸浸出稀土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分析
        7.4.1 反应过程分析
        7.4.2 小结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硫酸浸出焙烧矿的工艺过程
    8.1 引言
    8.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8.2.1 实验试剂
        8.2.2 实验仪器设备
        8.2.3 实验过程及研究分析方法
    8.3 硫酸浸出焙烧矿的最佳工艺条件
        8.3.1 浸出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8.3.2 浸出温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8.3.3 硫酸浓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8.3.4 液固比对盐酸浸出率的影响
        8.3.5 搅拌速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
        8.3.6 硫酸浸出稀土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
    8.4 高温硫酸浸出稀土氧化物的工艺研究
        8.4.1 浸出时间对稀土浸出率和脱氟率的影响
        8.4.2 硫酸浓度对稀土浸出率和脱氟率的影响
        8.4.3 液固比对稀土浸出率和脱氟率的影响
        8.4.4 搅拌速度对稀土浸出率和脱氟率的影响
        8.4.5 高温硫酸浸出稀土脱氟最佳工艺条件分析
        8.4.6 小结
    8.5 三种酸分别作为焙烧矿浸出剂时的对比
        8.5.1 浸出工艺条件的对比
        8.5.2 浸出反应过程分析的对比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和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的界定
        2.1.2 循环经济的界定
        2.1.3 企业绩效评价与提升的界定
    2.2 企业绩效评价与提升相关理论介绍
        2.2.1 循环经济理论
        2.2.2 循环经济与现有绩效评价与提升理论和方法的耦合
        2.2.3 循环经济理论与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及其提升
    2.3 企业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4 企业绩效提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建立
    3.1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
    3.2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3.2.2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3.2.3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3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赋值与赋权
        3.3.1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赋值
        3.3.2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赋权
第四章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提升的基本策略
    4.1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
        4.1.1 控制发电厂发电成本
        4.1.2 控制电解铝用电成本
        4.1.3 控制氧化铝成本
    4.2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环境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
        4.2.1 提升电解铝板块环境效益
        4.2.2 提升火电板块环境效益
    4.3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社会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
        4.3.1 提高员工工资及福利
        4.3.2 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
        4.3.3 提高环保投资比例
        4.3.4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4.4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循环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
        4.4.1 降低生产过程能耗
        4.4.2 降低生产过程物耗
        4.4.3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BK集团为例
    5.1 BK集团简介
    5.2 BK集团煤电铝一体化经营绩效评价
    5.3 BK集团煤电铝一体化经营绩效提升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贡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铝电解极距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我国电解铝行业现状
    1.3 我国电解铝技术与自动化水平现状
    1.4 电解铝控制技术综述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电解铝生产工艺与控制模型
    2.1 金属铝的概况与冶炼历史
    2.2 电解铝生产工艺
        2.2.1 电解铝过程基本原理
        2.2.2 电解槽
        2.2.3 电解铝生产工艺参数
        2.2.4 电解铝生产技术指标和控制目标
    2.3 电解铝过程的控制模型
        2.3.1 槽电压的构成与分配
        2.3.2 槽电阻控制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极距控制策略的研究与设计
    3.1 传统PID控制算法
    3.2 人工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
        3.2.1 神经网络概述
        3.2.2 神经网络函数及其学习方法
        3.2.3 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的结合
    3.3 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改进与仿真
        3.3.1 改进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
        3.3.2 改进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极距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4.1 控制系统设计
        4.1.1 极距控制器设计
        4.1.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4.1.3 硬件设计与I/O配置
    4.2 软件程序设计
        4.2.1 软件配置
        4.2.2 结构化程序设计
        4.2.3 人机界面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干法净化系统在电解铝企业中的应用及维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电解铝工业简述
        1.1.2 电解铝工业环境保护
    1.2 铝电解烟气净化系统的应用现状
        1.2.1 国际上铝电解烟气净化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内铝电解烟气净化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解铝含氟烟气的产生及危害
    2.1 电解铝含氟烟气的产生
        2.1.1 电解铝含氟烟气的主要成分
        2.1.2 电解铝含氟烟气产生机理
    2.2 电解铝含氟烟气的危害
        2.2.1 氟对植物的影响机理
        2.2.2 含氟烟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2.2.3 氟化物对人体健康和动物的影响
第3章 干法净化技术在电解铝企业的应用实践
    3.1 干法净化原理
        3.1.1 吸附反应原理
        3.1.2 氧化铝对HF的吸附
        3.1.3 吸附反应的影响因素
    3.2 干法净化的工艺流程
        3.2.1 电解槽集气(氟化氢气体的收集)
        3.2.2 氟化氢气体的化学反应(吸附反应)
        3.2.3 气固分离
        3.2.4 氧化铝输送
        3.2.5 机械排风
    3.3 净化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3.3.1 主排烟风机
        3.3.2 反吹风袋式除尘器
        3.3.3 吸附反应装置(VRI反应器)
        3.3.4 排烟管道及电解槽集气罩
        3.3.5 其它动力设备
    3.4 干法净化系统中的物料输送
        3.4.1 新鲜氧化铝的加入载氟氧化铝的输出
        3.4.2 载氟氧化铝从除尘器灰斗中的输出
    3.5 净化系统中的反吹清灰
        3.5.1 反吹清灰机理
        3.5.2 反吹清灰主要设备
    3.6 干法净化系统的运行效果
        3.6.1 抚顺铝业公司的实践应用情况
        3.6.2 抚顺铝业电解一厂车间内部实景
第4章 净化系统运行中的维护与管理
    4.1 干法净化系统后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4.1.1 净化系统集气效率下降
        4.1.2 净化系统净化效率下降
        4.1.3 净化系统除尘效率下降
    4.2 烟气净化系统集气效率下降的研究及解决措施
        4.2.1 电解车间管理上影响
        4.2.2 排烟管道中软连接破损的影响
        4.2.3 烟气净化系统中除尘器的运行差压影响
        4.2.4 除尘器漏风率的影响
    4.3 烟气净化系统净化效率下降的研究及解决措施
        4.3.1 烟气净化系统新鲜氧化铝的加入
        4.3.2 循环氧化铝系统
        4.3.3 烟气净化系统除尘器风量分配
        4.3.4 保证反应器工作状态
    4.4 烟气净化系统除尘效率下降的研究及解决措施
        4.4.1 除尘布袋的破损
        4.4.2 除尘器内钢板破损
    4.5 烟气净化系统运行中的管理
        4.5.1 动力设备管理
        4.5.2 系统运行中的管理
        4.5.3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工艺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4.6 结束语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烟气净化系统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的气尘协同控制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主要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解铝烟气危害及净化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袋式除尘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课题来源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滤袋接口缝合工艺对颗粒物过滤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试验方法
        2.2.4 实验条件及要求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缝纫线道数对过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与分析
        2.3.2 不同粗细针线搭配对过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袋笼结构参数的确定和袋笼与滤袋的匹配研究
    3.1 引言
    3.2 袋笼结构参数的分析
        3.2.1 假设条件
        3.2.2 袋笼受力简化
        3.2.3 数学分析
        3.2.4 结果与分析
    3.3 袋笼和滤袋的尺寸匹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滤袋边界条件的确定
    4.1 引言
    4.2 物理模型及控制方程
        4.2.1 物理模型
        4.2.2 物理模型简化
        4.2.3 控制方程选择
    4.3 边界条件设置和网格划分
        4.3.1 边界条件设置
        4.3.2 网格划分和模型求解
    4.4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滤层边界条件的确定
        4.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3 渗透率结果分析
    4.5 多孔跳跃介质及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模型验证
        4.5.1 多孔跳跃介质模型验证
        4.5.2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模型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解铝气尘协同控制用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的模拟分析
    5.1 前言
    5.2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和常规袋式除尘器的部分差异性对比分析
        5.2.1 两类袋式除尘器的功能差异
        5.2.2 两类袋式除尘器的进气方式的差异
        5.2.3 两类袋式除尘器滤料滤袋技术条件的差异
    5.3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流场的模拟分析
        5.3.1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流场的模拟分析
        5.3.2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流场分布
        5.3.3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装气流均匀装置后的流场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引言
    6.2 结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的脉冲清灰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粉尘
        1.1.1 粉尘的概念和来源
        1.1.2 粉尘的危害
    1.2 袋式除尘技术的发展
    1.3 脉冲喷吹清灰技术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电解铝烟气净化技术
        1.4.1 电解铝烟气净化工艺
        1.4.2 电解铝烟气排放标准
        1.4.3 电解铝烟气净化技术现状
    1.5 课题研究背景
    1.6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清灰状态下滤袋受压分布测试
    2.1 前言
    2.2 脉冲喷吹清灰装置简介
    2.5 试验方案
        2.5.1 正交试验
        2.5.2 确定试验方案
        2.5.3 设计试验步骤
    2.6 试验装置
        2.6.1 脉冲喷吹系统
        2.6.2 数据采集系统
        2.6.3 滤袋和袋笼
    2.7 清灰状态时滤袋内受压分布测试
        2.7.1 6000mm 长滤袋受压分布
        2.7.2 8000mm 长滤袋受压分布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灰装置构件都清灰效果影响分析
    3.1 影响脉冲清灰效果的因素
    3.2 清灰效果的评价指标
    3.3 喷吹距离对清灰效果的影响
        3.3.1 喷吹距离对长 6000mm 滤袋清灰效果的影响
        3.3.2 喷吹距离对长 8000mm 滤袋清灰效果的影响
    3.4 滤袋长度对清灰效果的试验测试
        3.4.1 滤袋长度对喷吹效果的影响
        3.4.2 对长 6000mm、8000mm 的喷吹清灰效果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粉尘分布特性试验
    4.1 袋式除尘器气流均匀性影响因素
    4.2 试验测试
        4.2.1 测试现状
        4.2.2 理论分析
        4.2.3 试验装置
        4.2.4 测量仪器
    4.3 测试目的
    4.4 测试方法
        4.4.1 试验方案
        4.4.2 试验步骤
    4.5 测试结果
        4.5.1 数据分析
        4.5.2 试验情况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脉冲喷吹清灰试验
    5.1 前言
    5.2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
    5.3 清灰机制对除尘器的的影响
    5.4 喷吹清灰试验方案
    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附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和获奖情况
致谢

(10)具有Al2O3-HF协同控制功能的袋式除尘器流场构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电解铝烟气净化技术现状
    1.3 袋式除尘器发展现状
    1.4 课题来源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的模型建立
    2.1 前言
    2.2 物理模型及控制方程
        2.2.1 物理模型
        2.2.2 物理模型简化
        2.2.3 控制方程选择
    2.3 边界条件设置和网格划分
        2.3.1 边界条件设置
        2.3.2 网格划分和模型求解
    2.4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滤层边界条件的确定
        2.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3 渗透率结果分析
    2.5 多孔跳跃介质及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模型验证
        2.5.1 多孔跳跃介质模型验证
        2.5.2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模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与常规袋式除尘器的对比研究
    3.1 前言
    3.2 两类袋式除尘器差异性的对比分析
        3.2.1 进气方式
        3.2.2 功能需求
        3.2.3 清灰装置与滤料滤袋技术条件
        3.2.4 运行管理机制
    3.3 电解铝袋式除尘器流场的模拟分析
        3.3.1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的流场模拟分析
        3.3.2 有进气均流装置的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流场模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入口均流板对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气流均匀性影响分析
    4.1 前言
    4.2 无交互作用下的正交试验设计
    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4 入口均流板对滤袋处理烟气量的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灰机制对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流场影响的模拟研究
    5.1 前言
    5.2 清灰形式对袋式除尘器流场的影响
    5.3 不同清灰工况下的流场分布特性
        5.3.1 模型建立和简化
        5.3.2 不同清灰工况对袋式除尘器流场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致谢

四、铝电解排放含氟废气污染参数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研究(1964-1990)[D]. 方锦波. 兰州大学, 2021
  • [2]“光辉三十年”期间法国工业环境监管模式的转型[J]. 肖晓丹. 世界历史, 2021(02)
  • [3]基于案例推理的铝电解烟气净化脉冲喷吹控制系统研发[D]. 李文昊. 北京工业大学, 2020
  • [4]含混合型稀土尾矿钙剂固氟配煤焙烧—酸浸出的工艺探索[D]. 袁帅. 东北大学, 2018(12)
  • [5]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和提升策略研究[D]. 蒙绍祥. 广西大学, 2017(01)
  • [6]铝电解极距控制方法的研究[D]. 李汉奇. 东北大学, 2016(06)
  • [7]干法净化系统在电解铝企业中的应用及维护管理[D]. 李振宇. 东北大学, 2015(07)
  • [8]基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的气尘协同控制相关技术研究[D]. 杨勇. 东华大学, 2015(12)
  • [9]基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的脉冲清灰相关技术研究[D]. 李纪伟. 东华大学, 2015(12)
  • [10]具有Al2O3-HF协同控制功能的袋式除尘器流场构造特性研究[D]. 刘兴成. 东华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铝电解排放含氟废气污染参数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