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区自然景观

三江地区自然景观

一、三江地区自然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桂[1](2018)在《广西三江风雨桥的审美特征及笔墨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端,与黔、湘两省毗连,东接龙胜县,西接贵州从江县,南靠融水、融安两县。取材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是由于它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内涵。三江风雨桥与鼓楼不仅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代表,也是整个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标志性建筑。风雨桥建筑营造技艺及文化的来源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后经侗族人民的自我深化和改造,逐步形成了侗族风雨桥的独特风貌和文化。三江风雨桥是侗乡人民高超建筑艺术的表现,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目前是我国侗族地区最长的现代结构与侗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大桥[1]。它是一座集桥、廊、亭三者结合的木石结构桥梁建筑,与周围鼓楼相呼应,与自然山水相协调,被誉为侗族建筑艺术的三大瑰宝之一。它独特的审美特征吸引了众多艺术画家,也有许多画家对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艺术描绘,特别是该地区独具特色的三江风雨桥,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都成为了画家们写生与创作的鲜活素材。出于专业研究的需要,笔者对三江风雨桥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文化传承及文化内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同时参考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分析出三江风雨桥的建筑特色与笔墨表现,还有分析自己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写生、创作作品等进行理论总结,深入挖掘写生笔墨语言和艺术表现方式。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范围、研究方法与途径。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三江风雨桥的建筑特色及审美特征。首先从三江风雨桥的历史背景出发,概括其演变与发展过程;其次是三江风雨桥建筑文化与建筑特色的内涵;最后是三江风雨桥的审美特征,主要介绍三江风雨桥审美特征形成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论文的第二章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题材的现代中国山水画分析,从艺术表现方式,布局与章法、笔墨表现、意境营造等出发,对笔墨表现进行着重描写。论文的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题材的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论述,对前辈画家写生作品进行分析;总结自己的写生方法和创作方法,写生过程和创作过程,最后再总结自己写生和创作的实践经验。

赵进国[2](2017)在《区域民族文化景观吸引力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高,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外出旅游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种娱乐方式。而我国各个民族区域其景观的吸引力直接决定了景观的价值,所以其在为区域旅游开发所提供的科学决策,直接为我国民族区域文化的旅游开发找到最佳的路径。而本文通过对三江少数民族区域民族文化进行实证研究,在了解到其区域民族文化景观资源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为期做好文化的创意和策划,以此更好的带动区域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工作进步。

祝招玲,李海燕,史岩[3](2015)在《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赫哲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旅游演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品质低,知名度不高,因此要以创造、创作为手段,创新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提升演艺质量,从而塑造地区旅游形象,推动地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

刘君超[4](2014)在《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程度是检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把重要标尺,也是我国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级阶段迈进不可逾越的阶段。小城镇建设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风起云涌的城镇化建设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垦区小城镇是以我国区域开发初期建立起的国营农场体系为基础发展起的特殊地域类型,具有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特点。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以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驰名中外。建三江垦区下辖15个分局就犹如15颗明珠镶嵌在三江大地上。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2014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强调“注意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结合起来”。建三江垦区小城镇公园绿地景观建设也要坚持生态、特色、人本的基本原则。本文重点探索建三江垦区镇区级公园绿地规划设计。良好的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景观建设对于地方风貌的塑造、地方特色的展示、舒适亲切的城镇氛围的营造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对建三江垦区所属的15个农场小城镇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绿地景观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公园选址不合理增加了人们到达公园的难度、忽视本地自然资源、人文底蕴、地域特色的开发和利用,缺乏对人性化设计的思考导致公园绿地利用率低下,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巨大的浪费。因此,对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对改善垦区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垦区居民生存质量以及探索如何延续垦区特有的地域特征、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建三江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等基本概念界定出发,总结国内外相关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以镇区级公园的功能、类型和影响因素作为引导,从相关的理论研究中提取对本研究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在理论研究和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度开发原则、空间再生原则、经济高效规划原则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垦区文化与创新以及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并以该策略为理论指导,探讨如何在地形、水体、植物设计、建筑小品以及铺装等微观方面加以体现,最终探索出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建三江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规划设计量身打造的应对之策。

杨彦华,姜佳宏[5](2014)在《三江地区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转轨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由粗放到集约的发展,带动和推进了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农民增加收入意义重大。

杨彦华,姜佳[6](2014)在《三江地区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转轨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由粗放到集约的发展,带动和推进了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农民增加收入意义重大。

胡波,王跃思[7](2014)在《三江平原紫外辐射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0052011年共7年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对三江平原紫外辐射的时间变化规律及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与总辐射的变化规律一致,日变化为正午大、早晚小;季节变化规律是夏季高、冬季低。紫外辐射日累积值的7年年平均值为0.53 MJ m–2 d–1。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存在着明显日、季节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为正午大、早晚小,而季节变化与紫外辐射的季节变化一致也是夏季大、冬季小。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7年平均为0.0433。利用2011年观测的总辐射、紫外辐射数据,通过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和大气质量数与晴空指数的相互依赖关系,建立了适合于三江地区紫外辐射估算的方程。利用建立的估算方程估算的紫外辐射瞬时值和日累积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分别为8.5%和6.1%。

李勇[8](2012)在《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钾质岩浆岩年代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滇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沿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及其附近,分布着大量的新生代钾质岩浆岩。本文以滇西大理、剑川、姚安、鹤庆、凤庆等地区为研究工作区,选择区内新生代钾质岩石包括富碱斑岩和基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年代学、矿物学、主微量和同位素组成研究,探讨新生代钾质岩石的时空分布特征、源区特征及岩石成因。滇西地区钾质岩石的年代学研究表明,富碱斑岩的U-Pb年龄范围为40.53Ma~34.17Ma,基性火山岩的年龄范围为34.07Ma~4.9Ma。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认为岩浆作用的高峰期为40Ma~30Ma,其主体成岩时间晚于40Ma,属于青藏高原后碰撞岩浆作用产物。钾质岩浆活动是对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响应。新生代钾质岩石中常见造岩矿物的矿物学研究显示,研究区内钾质岩石所辉石均为透辉石和普通辉石;富碱斑岩中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基性火山岩中云母为金云母;富碱斑岩中长石为富钾的正长石,基性火山岩中长石为拉长石和倍长石。基性火山岩中橄榄石的Fo值较高,多数橄榄石属于贵橄榄石。滇西地区新生代富碱斑岩属于钾玄岩系列,基性火山岩属于钾质岩石系列。富碱斑岩的Mg#值大大低于基性火山岩的Mg#值。富碱斑岩和基性火山岩都具有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同位素组成显示源区具有EM Ⅱ型富集地幔和Dupal同位素异常特征。新生代富碱斑岩具有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滇西地区新生代钾质岩石并非原始岩浆,而是经历了不同程度演化的进化岩浆,岩浆受地壳混染的影响较小。富碱斑岩的起源可能与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有关,基性火山岩的源区可能是受到多次古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使得滇西地区地壳和岩石圈大幅度缩短并加厚,加厚下地壳和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引起软流圈物质上涌,以及沿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发生大规模剪切走滑拉张作用,是引起源区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钾质岩浆的重要原因。

肖静,高艳玲[9](2009)在《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文中指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文章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提出对其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并希望以此为鉴,对侗族乃至其它少数民族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骆银辉[10](2009)在《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江并流区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接触带东南缘,200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极度脆弱,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落后,但又是我国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的富集区。本文根据云南省对三江并流区提出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选择,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三江并流区需要研究的若干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并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专题研究。(1)在分析区域气候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总结了区内的地质生态环境特征,将生态环境划为四个区类。分析了区内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途径。(2)系统论述了区内地质灾害发育机制,即“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主要是各类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害,其发育机制就是区内地形地貌的改造和演化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的动力机制。将促进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类影响因子总和—动力势与减缓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类影响因子总和—抗力势之间的差值,作为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指数,并且用于量化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通过典型地质灾害点的调查分析对各类影响因子赋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求解出的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线性方程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评价模型,评价了区内典型区段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根据地质灾害发育强烈程度和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将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划为四个区类。根据区内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分区特征,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3)在研究地质灾害发育机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具体论述了水电、道路等重大工程的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旅游开发地质环境问题。(4)最后综合所有地质环境要素,选择土地使用条件的优劣性、水资源使用的便程度和水资源保证程度、自然安全保证程度、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性、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大气环境的优劣性等五个地质环境因子作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建立了地质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模型。通过地质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评价了三江并流区典型区段和主要城镇的现状地质环境质量,并选择评价了适宜城镇、村落发展的地质环境区域。论文指出了三江并流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系统分析了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提出工程—经济活动中对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或处理对策。论文成果达到预期目标,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二、三江地区自然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江地区自然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三江风雨桥的审美特征及笔墨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范围
    (三)研究方法与途径
一、三江风雨桥建筑特色及审美特征
    (一)三江风雨桥的历史背景
    (二)三江风雨桥建筑文化与建筑特色
    (三)三江风雨桥的审美特征
        1.三江风雨桥审美特征形成的自然条件
        2.三江风雨桥审美特征形成的人文条件
二、以三江风雨桥为题材的中国山水画分析
    (一)布局与章法
    (二)笔墨表现
    (三)意境营造
三、笔者三江风雨桥写生与创作
    (一)写生作品分析与感悟
        1.素材的收集
        2.作品写生过程分析
        3.写生过程感悟
    (二)创作作品展示与感悟
        1.创作作品展示
        2.作品创作分析
        3.《侗寨高秋》、《风雨桥新气象》创作过程展示
        4.创作感悟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区域民族文化景观吸引力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区域民族文化景观资源与旅游发展
    (一) 区域民族文化景观资源概况
    (二) 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优势
二、民族文化景观吸引力系统分析
三、基于区域民族文化景观吸引力的旅游开发路径
    (一) 景观传承保护, 营造民族差异化
    (二) 文化创意策划, 打造特色品牌
    (三) 总体格局优化, 带动旅游产业
四、结语

(3)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赫哲民族文化资源
    (一) 物质文化资源
    (二) 精神文化资源
二、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现状
三、创新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赫哲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
    (二) 有利于塑造旅游形象, 强化旅游营销
    (三) 有利于促进地区行业间的良性互动
四、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创新策略
    (一) 创新旅游演艺项目消除季节性
    (二) 创新旅游演艺内容增强参与性与互动性
    (三)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创造旅游演艺精品
    (四) 创新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的宣传形式
    (五) 打造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品牌

(4)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
        1.4.2 实地调研
        1.4.3 归纳演绎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建三江垦区
        2.1.2 小城镇
        2.1.3 建三江垦区小城镇
        2.1.4 镇区级公园
    2.2 小城镇镇区级公园的基本功能
        2.2.1 游憩功能
        2.2.2 美化环境
        2.2.3 改善生态
        2.2.4 文化教育
    2.3 影响建三江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因素
        2.3.1 气候资源
        2.3.2 自然地理条件
        2.3.3 人文资源
    2.4 垦区小城镇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2.4.1 环境心理学
        2.4.2 生态设计学
        2.4.3 园林美学
    2.5 本章小结
3 建三江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调查分析
    3.1 建三江垦区小城镇基本概况
    3.2 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概况
    3.3 八五九农场世纪公园调研分析
        3.3.1 概况介绍
        3.3.2 世纪公园问卷调查分析
        3.3.3 世纪公园规划分析和评价
        3.3.4 世纪公园设计分析和评价
    3.4 二道河农场胜利公园调研分析
        3.4.1 概况介绍
        3.4.2 胜利公园问卷调查的分析
        3.4.3 胜利公园规划分析和评价
        3.4.4 胜利公园设计分析和评价
    3.5 七星农场米都公园调研分析
        3.5.1 概况介绍
        3.5.2 米都公园规划分析和评价
        3.5.3 米都公园设计分析和评价
    3.6 调研总结分析
        3.6.1 三个公园规划设计的可取之处
        3.6.2 三个公园规划设计的不足之处
        3.6.3 三个公园的改进建议
    3.7 本章小结
4 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规划对策
    4.1 规划原则
        4.1.1 适度开发原则
        4.1.2 空间再生原则
        4.1.3 经济高效原则
    4.2 规划选址
        4.2.1 具有较好的可达性
        4.2.2 依托自然资源条件
        4.2.3 维护和优化小城镇生态景观形态
    4.3 用地规模
        4.3.1 与小城镇当地规模相适应
        4.3.2 与小城镇当地人口相适应
    4.4 功能分区
    4.5 交通组织
    4.6 本章小结
5 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设计对策
    5.1 设计原则
        5.1.1 坚持以人为本
        5.1.2 垦区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5.1.3 因地制宜
    5.2 地形设计
    5.3 水体及驳岸设计
    5.4 植物设计
        5.4.1 与建三江垦区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
        5.4.2 因地制宜,体现乡土植物景观特色
        5.4.3 营造季节性植物景观
    5.5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
        5.5.1 实用性设计
        5.5.2 特色性设计
    5.6 铺装设计
        5.6.1 满足使用需求的铺装设计
        5.6.2 体现垦区地方特色的铺装设计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5)三江地区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发展
二、三江地区农业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条件
三、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6)三江地区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发展
二、三江地区农业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条件
三、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7)三江平原紫外辐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站点和数据介绍
    2.1站点介绍
    2.2仪器介绍
    2.3数据质量控制
3三江地区紫外辐射变化规律
    3.1紫外辐射时间变化特征
    3.2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的变化特征
        3.2.1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的时间变化特征
        3.2.2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与平均晴空指数Ks的关系
    3.3紫外辐射估算方程的建立
        3.3.1紫外辐射与大气质量数的关系
        3.3.2紫外辐射估算方程的建立
    3.4紫外辐射数据重构
4结论

(8)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钾质岩浆岩年代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和实物工作量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3.5 实物工作量
    1.4 取得的认识和进展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与“三江”造山带演化
    2.4 富碱斑岩与超基性-基性岩火山岩的岩体特征
        2.4.1 剑川甸南—马登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带
        2.4.2 姚安新生代富碱斑岩带
        2.4.3 凤庆火山岩带
        2.4.4 大理—海东-祥云-弥渡岩带
        2.4.5 鹤庆—甸南火山岩带
        2.4.6 哀牢山九甲—墨江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带
        2.4.7 景洪碱性火山岩及富碱斑岩带
        2.4.8 屏边-马关碱性火山岩带
        2.4.9 永平卓潘新生代碱性杂岩
        2.4.10 腾冲火山岩岩带
3 滇西地区新生代钾质岩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
    3.1 岩相学特征
    3.2 矿物学特征
        3.2.1 辉石
        3.2.2 黑云母
        3.2.3 长石
        3.2.4 橄榄石
4 滇西地区新生代钾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
    4.2 稀土和微量元素
    4.3 Sr-Nd-Pb同位素
5 新生代钾质岩石的年代学特征
    5.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5.1.1 锆石LA-ICP-MS U-Pb分析方法
        5.1.2 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
    5.2 激光~(40)Ar/~(39)Ar定年
        5.2.1 激光~(40)Ar/~(39)Ar定年方法
        5.2.2 激光~(40)Ar/~(39)Ar定年结果
    5.3 滇西地区新生代钾质岩浆作用时空分布特征
6 新生代钾质岩石的成因讨论
    6.1 原生岩浆
    6.2 钾质岩浆起源深度
    6.3 新生代钾质岩浆岩源区组成与类型
        6.3.1 源区矿物组成
        6.3.2 源区地球化学特征:EMⅡ富集地幔成因
        6.3.3 源区部分熔融程度
    6.4 新生代钾质岩浆岩的构造环境
    6.5 钾质岩石成因模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0)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1.2 论文选题及研究技术路线
    1.3 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的提出
    2.1 三江并流区基本概况
    2.2 三江并流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选择
    2.3 三江并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
    2.4 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的提出
    2.5 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2.6 开展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研究的意义
    2.7 小结
3 三江并流区区域地质背景特征
    3.1 地层岩性
    3.2 区域地质构造
    3.3 地形地貌
    3.4 构造运动与地貌演化特征
    3.5 现代地壳稳定性特征与地震
    3.6 小结
4 三江并流区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1 怒江流域段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4.2 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段的立体气候
    4.3 三江并流区现代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4.4 小结
5 三江并流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改善途径
    5.1 三江并流区生态环境总体特征
    5.2 三江并流区生态环境类型特征
    5.3 三江并流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途径
    5.4 小结
6 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发育机制与防治对策
    6.1 地质灾害发育机制
    6.2 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评价
    6.3 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区
    6.4 江并流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6.5 小结
7 大型水电站和道路建设等重大工程地质环境问题
    7.1 开发三江水能和建设滇藏公路、铁路的重要意义
    7.2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7.3 道路工程和水电站工程的环境影响效应分析
    7.4 小结
8 三江并流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8.1 开发三江矿产资源是国家资源战略的需要
    8.2 三江并流区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8.3 三江并流区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8.4 实例分析—德钦县江坡铁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8.5 小结
9 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环境问题
    9.1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概况
    9.2 旅游开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9.3 关于典型自然景观保护的探讨
    9.4 小结
10 三江并流区城镇与村落发展地质环境问题
    10.1 城镇与村落发展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10.2 现有城镇建设发展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10.3 城镇与村落发展地质环境选择
    10.4 实例分析—德钦县城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10.5 小结
结论
    1 三江并流区区域地质背景特征
    2 三江并流区气候与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保护和改善途径
    3 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发育机制与防治对策
    4 大型水电站和道路建设等重大工程地质环境问题
    5 三江并流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6 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环境问题和景观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7 三江并流区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及城镇发展区域选择
    8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科研项目情况

四、三江地区自然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三江风雨桥的审美特征及笔墨表现研究[D]. 黄小桂.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2]区域民族文化景观吸引力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J]. 赵进国.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4)
  • [3]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创新研究[J]. 祝招玲,李海燕,史岩.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2)
  • [4]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刘君超.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3)
  • [5]三江地区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J]. 杨彦华,姜佳宏.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1)
  • [6]三江地区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J]. 杨彦华,姜佳. 经济研究导刊, 2014(08)
  • [7]三江平原紫外辐射变化特征[J]. 胡波,王跃思.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01)
  • [8]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钾质岩浆岩年代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 李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1)
  • [9]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J]. 肖静,高艳玲.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 [10]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研究[D]. 骆银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7)

标签:;  ;  ;  ;  ;  

三江地区自然景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