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速道岔

国外高速道岔

一、国外高速道岔和渡线(论文文献综述)

陈列,朱颖,谢毅,林晓龙[1](2021)在《400 km/h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设计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设计速度400 km/h,轨距1 520 mm,极端低温-48℃。为提升运输效益,除开行旅客列车外,还开行货运列车。设计面临在国外更低气温环境下建造更高速度客货混运宽轨铁路的诸多挑战,既无可供借鉴的工程先例,也缺乏完善的技术标准。为成功实施该项目,在充分吸收国内外高速铁路特别是中国高速铁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标准研究为牵引,结合俄罗斯特有的国情和铁路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创新运输组织方式和对高速铁路基础理论的分析研究,形成了严寒地区速度400 km/h宽轨高速铁路设计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成套技术。在完成设计并通过俄罗斯国家鉴定的同时,为中国标准国际化,中国高铁技术装备"走出去"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新路,也为我国建造更高速度的高速铁路奠定了基础。

刘睿智[2](2021)在《某车站60kg/m钢轨18号高速道岔典型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铁路发展战略规划要求,高速铁路占据了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速、高效的运输要求对铁路设备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铁路设备中薄弱环节且构造复杂的道岔。这就需要铁路养护维修工作人员加强对岔区的检查、监控,并依据检测数据及时对道岔进行维修。本文针对结构、受力均较为复杂的道岔区,结合道岔区不平顺实际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对道岔的有限元仿真动力学响应计算结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寻道岔区病害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病害整修措施。研究结论对科学制定道岔区养护维修计划,提高道岔区养护维修作业效率、延长道岔设备使用寿命,以及提升铁路运输效率等均具有积极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实测动、静态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合本人现场工作经验,对实测铁路岔区动、静态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出该段岔区的典型病害的类型。在一年时间段的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数据统计中,发现道岔设备常见的病害,包括局部的高低、水平、轨向、轨距、磨耗等及区段的横向、垂向、复合不平顺等,随着运输任务和行车密度的加大,工务系统各部门需要对设备监控数据展开更加细致的分析,提升养护维修效率。(2)车辆-道岔建模和实测不平顺下车辆通过18号道岔动力学分析使用UM软件建立了动车和18号高速道岔模型,并分别施加实测垂向不平顺、横向不平顺、复合不平顺的工况,得到道岔区轮轨系统的振动响应。轨道垂向不平顺主要对轮轨之间垂向作用影响较大,使得钢轨垂向加速度、钢轨垂向位移、轮轨垂向力、车体垂向加速度、轮对垂向加速度等指标变差;轨道横向不平顺主要对轮轨之间横向作用影响较大,使得钢轨横向加速度、钢轨横向位移、轮轨横向力、车体横向加速度、轮对横向加速度、脱轨系数等指标变差;在综合考虑整修前全部不平顺时,道岔区各项动力指标均有所增大,轨道不平顺对轮轨间动力作用的影响明显。(3)道岔典型病害产生原因及其整治措施研究道岔病害类型多且存在叠加复合病害的情况,分析了道岔不同类型病害的原因以及有针对性的养修方法,并结合实例展示了完整的更换道岔施工办法。(4)实测整修后车辆通过18号道岔动力学分析在施加整修后轨道不平顺的工况下,CRH2型动车组通过18号可动心轨式单开道岔,得到道岔区轮轨系统的振动响应。施加整修后轨道不平顺后,道岔区轮轨间各项动力指标与整修前均有所减小;对比单加整修前轨道横向不平顺,轮轨横向力、钢轨横向位移、钢轨横向加速度、车体横向加速度、轮对横向加速度、脱轨系数等指标变小,可以说明整修后轨道不平顺对道岔区影响小于整修前轨道横向不平顺对道岔区的影响;对比单加整修前轨道垂向不平顺,轮轨垂向力、钢轨垂向位移、钢轨垂向加速度、车体垂向加速度、轮对垂向加速度、脱轨系数等指标变小,可以说明整修后轨道不平顺对道岔区影响小于整修前轨道垂向不平顺对道岔区的影响。

朱旭东[3](2020)在《高速铁路岔区轮轨接触特性及其轨件廓形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设备,集成了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与技术特征。列车过岔时,钢轨与车轮直接接触,其几何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列车过岔的平稳性与安全性,若岔区轨件廓形不良,将导致轮轨接触关系不匹配,加剧轮轨间的相互磨耗,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列车脱轨事故。轮轨型面廓形优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减磨措施,一直是轨道结构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磨耗钢轨的廓形优化改进,将理论计算得到的优化廓形作为指导现场钢轨打磨的目标型面,对于新线设计和既有线运维养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岔区轮轨接触及钢轨廓形优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轮轨接触理论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对高速铁路岔区轮轨接触特性及其轨件廓形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根据我国高速铁路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基于轮轨接触理论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以岔区轨件的标准廓形和现场实测的磨耗廓形为例,运用UM软件分别建立了两种廓形工况下的车辆-道岔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与现有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2)基于所建立的车辆-道岔动力学分析模型,针对标准廓形和磨耗廓形,对比分析了列车高速过岔时的轮轨接触动力特性。结果表明:与标准廓形相比,磨耗廓形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计算结果分别增加了30.27%和70.51%,车体横向及垂向振动加速度分别增加了50%和57.69%,列车过岔时的安全性及平稳性均有所下降,工务部门应加强对岔区轨件的打磨作业。(3)以轮轨型面轮廓线一阶导数差异最小为原则,构造了磨耗廓形的优化目标函数,完成了对磨耗廓形的优化设计。针对磨耗廓形和优化廓形,对比分析了列车高速过岔时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与磨耗廓形相比,优化廓形工况下列车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分别降低了8.5%和15.4%,车体的横向及垂向振动加速度分别降低了33.3%和28.4%,列车过岔的安全性及平稳性均得到了有效提高,验证了本文岔区轨件磨耗廓形优化方法的正确性,为我国既有线路岔区轨件廓形的维修打磨提供了理论支持。(4)基于岔区轮轨接触关系及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以18号高速道岔可动辙叉为例,研究分析了翼轨加高值对列车高速过岔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合理的翼轨加高值,可有效解决轮对质心垂向位置降低的问题,从而提高列车过岔平稳性及旅客乘车舒适度。与无加高设计相比,翼轨加高后,列车第一轮对垂向轮轨力及减载率分别降低了18.16%和35.8%,轮对和车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分别降低了48.1%和34.7%,列车过岔时的垂向振动特性得到了有效改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铁路线路道岔可动辙叉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吴天航[4](2020)在《动车组车轮磨耗分析与减缓措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轨道交通事业在我国发展迅猛,现已发展出了多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对于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降低后期养护维修成本、优化和延长检修周期等都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以实际运营的CRH(China Railways High-speed)380B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依照其实际的动力学性能参数和实测车轮、钢轨踏面,分析该列车的动力学性能以及车轮磨耗情况。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首先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包含多个部件和全部悬挂系统的CRH380B型动车组编组列车模型,并计算了非线性失稳速度,与实际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实测的轮对和钢轨踏面廓形,本文采用了较为精确的廓形建模方法。通过多种工况下的列车动力学以及轮轨接触得到了新钢轨采用60N廓形、磨耗钢轨打磨成60D廓形可以提高动力学性能,并且可以优化轮轨接触位置。适当提高踏面硬度、保证线路平顺性均可以降低踏面磨耗,降低养修成本。然后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完整的车轮和钢轨接触有限元模型。为降低计算成本,保证计算精度,本文将车轮和钢轨接触位置进行了局部加密,网格密度较大。最后分析了在四种不同运行里程情况下车轮型面的变化,得到在运行18万公里或相似廓形情况下进行提前镟修,镟修后踏面表面硬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轮磨耗。通过研究,最终期望得到较为合理的减缓车轮磨耗的措施和方法,为动车组列车的检修维护保养提供理论支持,也为优化轮轨型面提供研究方法。证明根据测量分析得到的结论,对动车组列车的养护维修策略进行一定的研究,可以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动车组列车的运营和养护维修提供理论支持。

边奎虹[5](2019)在《既有线工电结合部道岔病害整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提高,在经历六次大提速后,电务信号设备和工务线路设备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给现场日常养护维修工作带来更多的难题。其中,道岔正线通过速度是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的基础,而道岔设备的稳定使用,需要依附工务线路设备的良好维修和养护。因此,工电结合部设备质量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基本条件,也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中之重。道岔设备已成为信号设备运用质量的薄弱点,运输安全的关键点。对此,如何提高道岔整治质量是当前两家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工电结合部病害问题最终体现在影响电务道岔正常转换上,也就是尖轨扳动力及不足位移方面。本文对工电结合部关键构造及关键数据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利于电务、工务作业人员清晰掌握本专业以外设备的技术标准,对提高工电结合部联合整治起到实效作用。本文列举了现场工作中的几种典型道岔结合部病害现象,在理论研究上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道岔结合部病害进行建模分析。主要针对尖轨、心轨与基本轨间的密帖刚度、尖轨跟端扣件刚度、滑床板摩擦系数、尖轨弹性可弯段及道岔开程等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理论分析中得出的相关数据作为指导论点,并应用到现场道岔病害整治中进行评估,验证效果。依据有限元模型分析和实践整治得出密帖刚度、滑床板摩擦系数对尖轨不足位移影响较大。跟端扣件刚度、尖轨弹性可弯段对尖轨不足位移影响较小。道岔开程在不超出技术标准范围内对尖轨不足位移影响较小,反之有较大影响。最后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并以现场相关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效果显着的工电结合部道岔整治方案,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一定指导和参考价值。

董飞飞[6](2019)在《高速铁路道岔表面数字模型生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高速铁路运营期间,高速道岔各部位的尺寸和几何形位极易发生变化,因此道岔病害整治是铁路工务部门日常维护的重要工作,目前道岔检测技术主要是定期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道尺、支距尺、塞尺、检查锤、弦线等传统测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并和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且作业效率低下,已难以满足铁路发展的需求。为提高道岔检测效率和精度,近年来有学者尝试采用非接触式测量进行道岔检测,即通过数字化技术或者机器视觉技术进行非接触测量得到道岔测量数据,通过与标准道岔对比,进而将道岔病害及状态直观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其中标准道岔模型的精度及可靠性将直接影响道岔病害诊断及整治效果,所以通过道岔检测数据判断病害位置及制定整治措施的基础便是道岔的高精度三维建模,寻找精确生成道岔钢轨三维表面模型的方法是建模的前提。为生成高精度的道岔钢轨表面数字模型,需根据道岔设计参数计算道岔区任意位置处直股和曲股左右轨坐标。本文提出一种生成高速铁路道岔表面数字模型的几何法,以客运专线18号道岔为例,利用变截面钢轨轮廓线型几何关系,推算任意位置截面轮廓线型节点列坐标及对应线型属性信息,编程实现道岔钢轨表面数字模型自动化生成,最后使用岔区左右轨工作边坐标将道岔钢轨模型转换至区间线路坐标系下得到整副道岔钢轨表面的数字模型。为验证几何法所得道岔钢轨表面模型的精确性,将几何法所得钢轨表面数字模型和现有的拟合插值法、放样重建法以及对应CAD设计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几何法生成变截面道岔数字模型与设计模型偏差最大值小于0.1mm、标准差小于0.02mm,整体平滑性优于拟合插值法和放样重建方法,模型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病害探测和整治及科学研究的要求。

胡亚帅[7](2017)在《基于三分钟追踪间隔的高速铁路咽喉优化布置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速铁路的高速发展,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快速的出行方式,改变了大家的出行观念。旅客越来越钟爱乘坐高铁旅行,这给高铁建设和运营提出了更多挑战。如今,更短的列车间隔时间成为高速铁路的一致追求,只有更短的列车间隔时间才能满足更多的列车在运行图上的铺画,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客流需求。作为高速铁路旅客运输点线关系中的重点,高铁客运站的能力是制约缩短列车间隔时间的重要因素,而高铁客站咽喉区的能力又是制约客运站能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的布置咽喉区以提高客站能力,以期缩短列车间隔时间?本文以此为研究方向,从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对咽喉长限制角度出发,探讨咽喉优化布置问题。一.介绍了铁路咽喉区的基本概念,咽喉区的基本组成,分析了咽喉区通过能力的限制因素,介绍了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与普速铁路的区别,并归纳了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布设高速铁路咽喉区应考虑的6项影响因素。二.着重讨论了高铁的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虽然与普速间隔时间的种类相同,但确定方法完全不同,本文研究了常规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还讨论了车站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同方向到通间隔时间与通发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与发到间隔时间、敌对进路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与发到间隔时间,最后分析了列车站间间隔时间。通过分析发现了哪些列车间隔时间与车站咽喉区长度存在影响关系。三.根据高速铁路近年来追求的三分钟间隔时间目标推导出了满足间隔时间的咽喉长度上限,比计算了各种高铁列车类型,各种速度等级下的咽喉长度上限,为后文的模型设计提供了约束条件,并介绍了高铁咽喉密集到发条件下需要满足的条件。四.根据前文论述,设计了咽喉区优化布设模型,通过拆解模型,设计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岔心推算模型。同时根据第三章介绍的计算和第四章的推导设计了基于列车间隔时间的咽喉区长度约束模型,最后利用算例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讨论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定义高铁客运站咽喉区由两部分组成——咽喉进路区和咽喉线束区,通过对咽喉长度限制条件、道岔连接关系和安全约束等因素的分析,设计了咽喉区优化模型对咽喉区的布设进行了优化。

杨东升[8](2016)在《提髙42号高速道岔辙叉平顺性的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是目前铁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岔区轮轨关系的研究是轮轨关系的重点课题。优化道岔结构,提高动车组过岔平顺性是高速道岔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以上研究需求,本文分析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通过轮轨动力学计算,分析动车组通过高速道岔辙叉的轮轨动力响应,根据计算结果对高速道岔辙叉结构进行优化。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1.搜集相关文献。文献资料内容包括:目前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高速道岔的发展历史,现阶段使用的主型高速道岔的结构特点与关键技术;轮轨动力学分析手段的发展路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区间、岔区轮轨关系的研究成果。2.利用NUCARS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建立动车组-道岔模型。车辆模型为CRH2系列动车组;道岔模型以客专线42号道岔辙叉结构为基础,用于探究辙叉结构的优化思路。3.心轨结构优化。分析了藏尖结构、降低值、心轨顶面纵坡对车辆通过辙叉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客专线42号道岔辙叉结构的优化方案,在心轨顶宽15mm、35mm、40mm断面设置3.0mm、0.4mm、0.0mm的降低值。4.翼轨结构优化。分析了翼轨最高点位置与抬高值对车辆通过辙叉产生的影响。在原有客专线42号道岔辙叉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心轨宽45mm断面处,将翼轨抬高1.6mm的辙叉优化方案。

王平,陈嵘,徐井芒,马晓川,王健[9](2016)在《高速铁路道岔系统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高速道岔行业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高速铁路道岔领域(包括部件选型与结构设计理念、高速列车/道岔耦合动力分析理论、不同线下基础道岔无缝化设计方法、合理刚度及均匀化设计方法、长大轨件转换计算理论、关键联结部件动静力强度分析、动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道岔侧股平面线型与结构设计、制造与铺设、维护与管理等)的学术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趋势.要适应未来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高速道岔仍面临着严峻的技术挑战,例如,更高速度的下一代高速道岔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全寿命周期设计、轮轨匹配与车/岔动态性能优化、新材料和结构的研发与应用、状态实时获取与性能评估、健康管理及故障预测、能效保持等问题,需要深度融合先进材料与制造、智能与自动化、大数据与云计算、精密测控与效能提升等前沿技术,着力提升我国高速铁路道岔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通过现状剖析、问题导向,以期为铁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王树国[10](2015)在《我国铁路道岔现状与发展》文中指出我国在高速道岔研究、设计、实车试验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道岔制造、铺设和维修方面取得了显着进步。本文系统地介绍我国高速道岔的研发历程、研究成果及创新技术,并基于近10年的运营实践总结了高速道岔在设计、制造和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指出高速道岔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点。此外,介绍近10年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重载道岔和普速道岔的研究现状和创新成果,总结了重载道岔和普速道岔在型号简化统型、创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点。

二、国外高速道岔和渡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高速道岔和渡线(论文提纲范文)

(1)400 km/h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设计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运输组织
2 线形参数
3 冻土特性研究
4 轨道结构
5 路基工程
6 桥梁结构
7 隧道结构
8 站场设计
9 结束语

(2)某车站60kg/m钢轨18号高速道岔典型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2 某车站高速道岔岔区区段动态数据及静态数据分析
    2.1 某车站高速道岔岔区区段线路情况简介
    2.2 轨检车数据分析汇总
        2.2.1 轨检车超限数据采集
        2.2.2 重点病害分析
    2.3 静态检查数据分析汇总
        2.3.1 静态检查数据采集
        2.3.2 重点病害分析
    2.4 该岔区区段整体分析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1 车辆模型
        3.1.1 车辆模型的原理
        3.1.2 车辆振动方程的建立
        3.1.3 在UM软件中的建立车辆模型
    3.2 道岔模型
        3.2.1 道岔模型的建模原理
        3.2.2 道岔振动方程的建立
        3.2.3 在UM软件中建立道岔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整修前车辆-道岔系统动态耦合作用
    4.1 轮轨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4.2 车辆侧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无轨道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4.2.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4.2.2 轮轨力
        4.2.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4.3 车辆直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无轨道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4.3.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4.3.2 轮轨力
        4.3.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4.4 车辆侧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施加横向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4.4.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4.4.2 轮轨力
        4.4.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4.5 车辆直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施加横向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4.5.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4.5.2 轮轨力
        4.5.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4.6 车辆侧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施加垂向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4.6.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4.6.2 轮轨力
        4.6.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4.7 车辆直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施加垂向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4.7.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4.7.2 轮轨力
        4.7.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4.8 车辆侧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施加全部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4.8.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4.8.2 轮轨力
        4.8.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4.9 车辆直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施加全部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4.9.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4.9.2 轮轨力
        4.9.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4.10 四种工况下动力学响应数据对比
        4.10.1 车辆侧逆向通过时的动力学响应数据对比
        4.10.2 车辆直逆向通过时的动力学响应数据对比
    4.11 本章小结
5 道岔典型病害产生原因及其整治措施研究
    5.1 原因分析
        5.1.1 水平、高低
        5.1.2 方向
        5.1.3 轨距
        5.1.4 不平顺
    5.2 整修措施
        5.2.1 精调作业
        5.2.2 改道作业
        5.2.3 起道捣固作业
        5.2.4 小型机械打磨道岔
        5.2.5 大型机械打磨道岔
        5.2.6 精准捣固
        5.2.7 对不平顺的控制
        5.2.8 更换道岔作业
    5.3 本章小结
6 整修后车辆-道岔系统动态耦合作用
    6.1 车辆侧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施加全部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6.1.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6.1.2 轮轨力
        6.1.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6.1.4 整修前后动力学响应数据对比
    6.2 车辆直逆向通过18 号道岔(施加全部不平顺)的动态响应
        6.2.1 道岔系统振动特性
        6.2.2 轮轨力
        6.2.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
        6.2.4 整修前后动力学响应数据对比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高速铁路岔区轮轨接触特性及其轨件廓形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速铁路轮轨接触特性及轨件廓形优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速铁路道岔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高速铁路轮轨接触特性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高速道岔轨件廓形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总体思路
第二章 基于UM的车辆-道岔动力学分析模型
    2.1 车辆-道岔系统几何、物理模型的简化
        2.1.1 道岔系统模型的简化
        2.1.2 车辆系统模型的简化
    2.2 道岔分析模型的建立
        2.2.1 道岔平面线型
        2.2.2 道岔力学参数
        2.2.3 岔区钢轨断面廓形
        2.2.4 道岔模型的生成
        2.2.5 轨道不平顺
    2.3 车辆分析模型的建立
        2.3.1 车辆模型简化
        2.3.2 车辆系统主要计算参数
        2.3.3 车辆部件及整车模型的生成
    2.4 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铁路岔区轮轨接触及动力特性研究
    3.1 列车运行安全平稳性指标及其评估标准
        3.1.1 安全性指标限值
        3.1.2 轮轨间最大横向力限制标准
        3.1.3 其它动力学判定准则
    3.2 列车过岔的轮轨接触及动力特性分析
        3.2.1 安全性分析
        3.2.2 轮轨力分析
        3.2.3 车辆振动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铁路岔区轨件廓形优化研究
    4.1 岔区轨件廓形优化
        4.1.1 钢轨型面优化目标
        4.1.2 钢轨型面优化模型
        4.1.3 钢轨型面优化结果
    4.2 岔区轨件优化设计前后列车过岔动力特性分析
        4.2.1 安全性分析
        4.2.2 轮轨力分析
        4.2.3 车辆振动特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铁路岔区翼轨加高值优化研究
    5.1 翼轨加高优化方案设计
    5.2 车辆道岔动力学分析模型
        5.2.1 车辆子模型
        5.2.2 辙叉子模型
        5.2.3 模型验证
    5.3 翼轨加高值对高速列车过岔动力特性影响分析
        5.3.1 安全性分析
        5.3.2 轮轨力分析
        5.3.3 车辆振动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回顾
    6.2 本课题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动车组车轮磨耗分析与减缓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车轮磨耗研究现状
        1.2.3 轮轨接触有限元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CRH380B型动车组车轮廓形跟踪测量与磨耗分析
    2.1 动车组踏面实测
        2.1.1 动车组检修基地
        2.1.2 实测车轮踏面
    2.2 车轮踏面选取与分析
        2.2.1 车轮踏面磨耗分析
        2.2.2 不同轮位车轮磨耗深度的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车组动力学模型建立
    3.1 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及软件介绍
        3.1.1 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3.1.2 轮轨接触理论
        3.1.3 SIMPACK软件介绍
    3.2 动车组列车动力学模型
        3.2.1 动车组列车结构分析及简化
        3.2.2 车辆模型建立
        3.2.3 非线性临界速度分析与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轮踏面磨耗对列车动力学影响分析
    4.1 列车动力学计算工况
        4.1.1 踏面廓形影响
        4.1.2 踏面硬度影响
        4.1.3 钢轨廓形影响
        4.1.4 轨道激励影响
        4.1.5 运行线路影响
    4.2 运行里程对车轮磨耗影响分析
        4.2.1 失稳速度
        4.2.2 平稳性指标
        4.2.3 脱轨系数
        4.2.4 轮重减载率
        4.2.5 磨耗指数
    4.3 轮对踏面硬度对车轮磨耗影响分析
    4.4 列车通过曲线的动力学分析
        4.4.1 曲线线路设置
        4.4.2 动力学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钢轨廓形对车轮磨耗影响分析
    5.1 钢轨标准廓形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5.1.1 直线工况
        5.1.2 18号道岔工况
        5.1.3 42号道岔工况
    5.2 钢轨磨耗廓形对车轮磨耗影响分析
        5.2.1 直线工况
        5.2.2 18号道岔工况
        5.2.3 42号道岔工况
    5.3 车轮磨耗减缓措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动车组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建立
    6.1 有限元理论及软件介绍
        6.1.1 可变形体的描述
        6.1.2 应力计算
        6.1.3 ABAQUS软件介绍
    6.2 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建立
        6.2.1 轮轨三维模型建立
        6.2.2 轮对及钢轨有限元模型建立
        6.2.3 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动车组轮轨接触分析
    7.1 轮轨接触计算工况
    7.2 不同轴重情况下轮轨接触状态分析
        7.2.1 等效应力分析
        7.2.2 接触斑分析
        7.2.3 接触法向压力分析
    7.3 不同轮对横移量情况下轮轨接触状态分析
        7.3.1 等效应力分析
        7.3.2 接触斑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既有线工电结合部道岔病害整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道岔概述
        1.2.1 道岔基本功能
        1.2.2 国外道岔发展
        1.2.3 我国道岔发展
        1.2.4 道岔的分类
        1.2.5 国内外工电整治道岔研究及现状
2 道岔转换计算理论
    2.1 道岔牵引转换机理
        2.1.1 最小势能原理力学方程
        2.1.2 尖轨尖端扳动力
    2.2 线路曲线机理
        2.2.1 导曲线支距计算
        2.2.2 连接曲线整正
3 单开道岔工电结合部概况
    3.1 道岔结合部关键部位的构造
        3.1.1 尖轨区域
        3.1.2 牵引点
        3.1.3 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段
        3.1.4 曲基本轨的弯折
        3.1.5 刨切点
        3.1.6 尖轨的跟端
        3.1.7 限位器
        3.1.8 心轨区域
        3.1.9 心尖部位的翼轨咽喉开档
        3.1.10 翼轨曲折点
        3.1.11 心尖轨的动程
        3.1.12 锁闭量
        3.1.13 尖轨顶铁
    3.2 尖轨区域关键数据与测量
        3.2.1 轨距测量
        3.2.2 道岔大框架的测量
        3.2.3 道岔开程的测量
        3.2.4 锁闭量测量
        3.2.5 密贴测量、密贴力检查
        3.2.6 道岔顶铁、限位铁缝隙检查测量
    3.3 心轨区域关键数据与测量
        3.3.1 心尖轨框架数据的测量
        3.3.2 牵引点翼轨框架测量
        3.3.3 翼轨的曲折点框架测量
        3.3.4 道岔基本轨、翼轨爬行测量
4 基于有限元不足位移模型分析
    4.1 弹性可弯尖轨扳动力计算理论
        4.1.1 尖轨扳动力计算模型假定
        4.1.2 求解方法
    4.2 尖轨扳动力不足位移模型建立
        4.2.1 尖轨计算模型
        4.2.2 心轨计算模型
    4.3 尖轨扳动力不足位移模型验证
        4.3.1 密贴段刚度对尖轨扳动力的影响
        4.3.2 密贴段刚度对心轨扳动力的影响
        4.3.3 尖轨跟端扣件刚度对扳动力的影响
        4.3.4 滑床台摩擦系数的影响
        4.3.5 弹性可弯段的影响
        4.3.6 动程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现场整治对模型效果的验证
    5.1 病害的查找及分析手段
        5.1.1 看
        5.1.2 听
        5.1.3 测
        5.1.4 试
    5.2 病害的整治效果分析
        5.2.1 道岔爬行
        5.2.2 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5.2.3 尖轨头部不密贴
        5.2.4 尖轨密贴段后部不密贴
        5.2.5 尖轨假开程
6 结合部道岔整治方案及整治实例
    6.1 结合部道岔整治措施
        6.1.1 结合部道岔设备维护分工
        6.1.2 结合部道岔整治资料
        6.1.3 结合部道岔整治有关要求
        6.1.4 结合部道岔整治流程
    6.2 现场结合部道岔整治实例
        6.2.1 道岔框架不方正案例
        6.2.2 道岔心轨反位到定位不解锁案例
        6.2.3 道岔心轨过车时突然失去表示案例
        6.2.4 道岔一次扳动不到位案例
        6.2.5 某站道岔定位到反位转换不到底案例
        6.2.6 某站道岔静态失表案例
        6.2.7 某站4号道岔别卡案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高速铁路道岔表面数字模型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速铁路道岔发展现状
        1.2.1 国外高速道岔发展情况
        1.2.2 国内高速道岔发展情况
    1.3 高速铁路道岔模型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第2章 高速道岔平面坐标计算
    2.1 高速道岔线形组成及基本特征
        2.1.1 道岔尖轨平面线形
        2.1.2 道岔连接部分平面线形
    2.2 尖轨不同切削方式计算
        2.2.1 半切线形尖轨
        2.2.2 相离半切线形尖轨
    2.3 主要特征点参数计算模型
        2.3.1 特征点里程和平面坐标计算
        2.3.2 特征点高程计算
    2.4 岔区任意位置处设计坐标的计算
        2.4.1 给定里程处于道岔直线段
        2.4.2 给定里程处于道岔圆曲线
        2.4.3 给定里程处于道岔缓和曲线
    2.5 轨道设计坐标计算原理
    2.6 实测数据横垂偏差计算
第3章 高速道岔三维表面模型生成
    3.1 高速道岔模型特征
    3.2 拟合插值法
    3.3 几何法
        3.3.1 直股和曲股基本轨
        3.3.2 直尖轨和曲尖轨
        3.3.3 长心轨和短心轨
        3.3.4 特种断面翼轨
        3.3.5 叉跟尖轨
        3.3.6 几何法生成变截面钢轨模型步骤
    3.4 截面坐标系和线路坐标系转化
第4章 软件研制与模型分析
    4.1 软件开发平台、语言及环境介绍
    4.2 软件功能设计及操作流程
        4.2.1 功能设计
        4.2.2 操作流程
    4.3 模型对比分析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基于三分钟追踪间隔的高速铁路咽喉优化布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铁路客站咽喉区概述
    2.1 铁路车站咽喉区相关概念
        2.1.1 车站和车场咽喉
        2.1.2 铁路车站咽喉区的基本组成
        2.1.3 高铁客运站咽喉区的构成要素
    2.2 高速铁路咽喉通过能力分析
        2.2.1 高铁客运站咽喉区通过能力影响因素
        2.2.2 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的查定依据
        2.2.3 高铁客运站通过能力的查定
    2.3 高铁客站作业内容及咽喉区布置影响因素
        2.3.1 高速铁路客运站作业介绍
        2.3.2 高速铁路客运站咽喉区作业特点
        2.3.3 客运站咽喉区布置影响因素
第3章 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布置分析
    3.1 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结构
        3.1.1 道岔辙叉号
        3.1.2 平行进路数量
        3.1.3 线路连接形式
        3.1.4 夹直线
        3.1.5 咽喉区长度
    3.2 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布置原则
        3.2.1 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设备数量
        3.2.2 高速铁路车站运输组织与设备配置协调
        3.2.3 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进路与作业协调
    3.3 高速铁路车站咽喉进路区道岔和渡线选择
        3.3.1 交叉渡线的选择
        3.3.2 “八字”渡线的布置
        3.3.3 单开和交分道岔的布设
        3.3.4 道岔配列形式选择
第4章 高铁列车间隔时间计算分析
    4.1 高速铁路追踪间隔时间分析
        4.1.1 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分析
        4.1.2 通过间隔时间分析
        4.1.3 到达间隔时间分析
        4.1.4 出发间隔时间分析
    4.2 高速铁路车站间隔时间分析
        4.2.1 同方向到达通过和通过出发间隔时间分析
        4.2.2 同方向不同时到达出发和出发到达间隔时间分析
        4.2.3 敌对进路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和发到间隔时间分析
        4.2.4 同方向列车站间间隔时间
    4.3 压缩列车间隔时间的必要性
第5章 列车间隔时间约束下的高铁客站咽喉区布置优化
    5.1 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对咽喉长的限制
        5.1.1 咽喉区设计参数的选取
        5.1.2 对于模型拟定的假设
        5.1.3 高速铁路追踪间隔时间对咽喉区长度的限制
        5.1.4 高速铁路车站间隔时间对咽喉区的限制
    5.2 三分钟间隔对高铁客运站咽喉区的要求
    5.3 三追踪间隔时间约束下高铁客站咽喉区优化设计模型
        5.3.1 相关边界条件及假设
        5.3.2 咽喉区布置优化模型的建立
        5.3.3 咽喉进路区道岔坐标推算模型的建立
        5.3.4 列车间隔时间约束下的的咽喉区长度优化模型
        5.3.5 算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提髙42号高速道岔辙叉平顺性的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高速道岔的发展
    1.3 单开道岔辙叉技术的发展
    1.4 车辆 - 轨道动力学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动车组—道岔模型
    2.1 NUCARS软件简介
    2.2 动车组车辆模型
    2.3 轮轨接触模型
    2.4 高速道岔辙叉模型
    2.5 辙叉结构性能评价指标
3 辙叉心轨结构优化
    3.1 辙叉结构问题分析
    3.2 心轨降低值优化
    3.3 小结
4 辙叉翼轨结构优化
    4.1 翼轨抬高控制断面的设置
    4.2 翼轨抬高值比选
    4.3 优化效果评估
    4.4 优化辙叉结构最终方案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摘要
英文详细摘要

(9)高速铁路道岔系统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道岔选型与设计理念
    1. 1选型原则
    1. 2设计理念
    1. 3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 1 ) 面向LCC ( life cycle cost ) 和RAMS (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maintainability safety) 的高速道岔全寿命周期设计
        ( 2) 复杂运营环境下高速道岔的适应性
        ( 3) 更高速道岔的基础科学问题
        ( 4) 下一代高速道岔结构选型
2高速道岔设计理论与试验技术
    2. 1高速列车/ 道岔耦合动力分析理论
    2. 2高速道岔无缝化设计方法
    2. 3高速道岔合理刚度及均匀化设计方法
    2. 4高速道岔转换计算理论
    2. 5高速道岔部件动静力强度分析
    2. 6高速道岔动力学性能测试技术
3高速道岔平面线型与结构设计
    3. 1道岔平面线型设计
        3. 1. 1高速道岔平面线型设计参数
        3. 1. 2道岔整体线型
        3. 1. 3尖轨平面线型
    3. 2高速道岔结构设计
        3. 2. 1转辙器结构
        3. 2. 2辙叉结构
        3. 2. 3扣件系统
        3. 2. 4轨下基础
        3. 2. 5转换设备
4高速道岔的制造与铺设
    4. 1生产工艺
    4. 2运输与吊装
    4. 3铺设技术
5高速道岔维护与管理
    5. 1检测技术
    5. 2监测系统
    5. 3道岔伤损
    5. 4平顺性管理
    5. 5道岔区钢轨打磨
    5. 6发展趋势
        ( 1) 高效快速的高速道岔检测技术
        ( 2) 高速道岔状态实时获取技术
        ( 3) 高速道岔运营安全评估技术
        ( 4) 基于大数据的高速道岔健康管理及故障预测系统(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
        ( 5) 高速道岔安全保障技术
        ( 6) 高速道岔养修技术
6结束语

(10)我国铁路道岔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道岔现状与发展
    1. 1高速道岔发展现状
        1. 1. 1客专线道岔研发历程及成果
        1. 1. 2客专线道岔的创新技术
        1. 1. 3我国高速道岔技术发展总体评价
    1. 2高速道岔运营中存在问题
        1) 道岔制造方面
        2) 运营实践方面
    1. 3高速道岔未来的发展要点
        1) 深入开展道岔区轮轨关系研究
        2) 道岔设计与使用
        3) 道岔精细化制造
        4) 开展道岔维修技术深化研究
2重载道岔和普速道岔的现状与发展
    2. 1重载道岔和普速道岔发展现状
        1) 轮轨关系
        2) 贝氏体材料
        3) 新型重载道岔研制及其创新技术[8]
        4) 普速可动心轨道岔的优化升级
    2. 2普速道岔和重载道岔存在的问题
    2. 3重载道岔和普速道岔发展要点

四、国外高速道岔和渡线(论文参考文献)

  • [1]400 km/h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设计研究综述[J]. 陈列,朱颖,谢毅,林晓龙. 高速铁路技术, 2021(02)
  • [2]某车站60kg/m钢轨18号高速道岔典型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研究[D]. 刘睿智.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3]高速铁路岔区轮轨接触特性及其轨件廓形优化研究[D]. 朱旭东.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4]动车组车轮磨耗分析与减缓措施研究[D]. 吴天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5]既有线工电结合部道岔病害整治研究[D]. 边奎虹.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6]高速铁路道岔表面数字模型生成方法研究[D]. 董飞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基于三分钟追踪间隔的高速铁路咽喉优化布置研究[D]. 胡亚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8]提髙42号高速道岔辙叉平顺性的结构优化研究[D]. 杨东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01)
  • [9]高速铁路道岔系统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综述[J]. 王平,陈嵘,徐井芒,马晓川,王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6(02)
  • [10]我国铁路道岔现状与发展[J]. 王树国. 铁道建筑, 2015(10)

标签:;  ;  ;  ;  ;  

国外高速道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