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轴可调式钻孔机

新型多轴可调式钻孔机

一、新式多轴可调钻床(论文文献综述)

贾镜如[1](1975)在《新式多轴可调钻床》文中指出主轴可调钻床是在六十年以前出现的,但是目前它还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机床。通用主轴可调钻床,虽已有了两代的改进,但在传动和调整方面并没有多大改变。到目前为止,通常还是用摆动支架(回转臂)来实现调整,即借助钻模板加以调整和紧固。因此,重新安装调整一台这样的机床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迄今为止,没有一台主轴可调钻床能够不用钻模板就调到某一钻孔分布位置的。 由于上述原因,在小批生产中不采用这种机床。这样就有必要发展可重新调整的多轴可调头。ELHA工厂制造了一台能够完全满足这种要求的机床。在设计构思上参考

Karl Hellmich,Reinhard Kegenhoff,郭连声[2](1979)在《主轴可调式钻床新的结构及系列》文中研究说明1 引言 无论专用还是通用的主轴可调式钻孔、攻丝机床,全都是予先为一定的加工任务,即为适应小至中批量的多轴加工及经常需要更换工件品种的加工而设计的。

张自鹏[3](2012)在《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木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对高质量木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五金件槽孔的加工是木门生产装配工艺流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的加工周期直接影响着木门的生产效率,加工质量与木门整体质量也密切相关。我国木门五金件槽孔加工技术还是以传统手工加工和普通机床加工为主。传统手工加工方法存在生产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木门五金件槽孔的质量不容易控制等问题,同时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而普通机床加工方法是用两台以上镂铣机、钻孔机等设备,分若干道工序加工,手动进给,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并且加工精度不高。这些方法无论是加工精度还是机床的结构形式和生产效率都不能满足现代加工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木工机械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提高我国木工机械的数控化程度。本文以木门五金件槽孔为加工对象,通过对木门五金件槽孔结构特点及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开发设计了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机床采用X、Y、Z三轴联动的悬臂结构形式,主要由切削系统、床身、工作台、夹紧机构、气动系统和数控系统等组成,切削系统又包括传动系统、Y向和Z向进给机构。同时对X向进给机构中齿轮齿条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校核,通过校核计算,验证了该齿轮齿条的重合度能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传动的平稳性。对机床的关键部件床身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床身进行静态分析研究和模态分析研究,得到床身的静态最大应力、最大位移、受力分布情况、床身在低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床身的强度刚度和结构稳定性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在Solid Edge同步建模环境下建立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的运动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Pro/NC环境下模拟木门五金件槽孔的数控加工过程,得出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的G代码,为木门五金件槽孔的实际生产加工奠定了基础。

北京塑料研究所技术情报室[4](1974)在《国外塑料模具和机头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国外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进展概况,着重介绍了注射机模具和挤出机机头的某些典型设计示例。同时,介绍了某些新的模具制造工艺,如电加工及简易模具制造工艺。最后,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塑料模具和机头的一些看法。

郎平[5](2013)在《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数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机械的制造业中,单件以及小批数目生产的零件占零件加工总量的80%左右,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产品零件的自动化生产,一种以嵌入式为基础的数控系统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成为一种灵活的、能适应产品频繁改型的新型开放式数控系统。因此,开发新型嵌入式数控系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数控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数控系统的加工流程、数控插补原理、刀具补偿原理和进给速度控制原理,然后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较成熟的数控方案和嵌入式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MCU和CPLD构架的数控系统,给出了本数控系统的硬件框图,并详细介绍了数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数控系统主板设计、数控接口板设计和数控液晶驱动板设计,并对部分电路原理和接口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其中主板系统采用STM32F13ZET6作为主MCU处理器,为其配备了SRAM和FLASH的存储电路,并通过FSMC总线与控制CPLD相连,实现对两轴伺服电机、主轴变频器、手轮和主轴编码器以及其它辅助设备的协调控制,本系统的X轴精度0.5μm,Z轴精度1μm,切削速度56000mm/min。然后给出了一种基于FSMC总线的STM32和CPLD之间的通讯模式,自定了本系统专用的CPLD寄存器地址协议,实现了数据的高速传输,大大提高了本数控系统的实时性。接着阐述了主控CPLD的逻辑设计,给出了各个模块的核心设计思想和实现流程,对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介绍了本数控系统的调试平台,经过反复地测试和数据比较,本数控系统的精度完全可以达到工业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求,速率方面也能满足当前的机械加工效率,且稳定性较好。该数控系统在经过一年又两个月的研发调试,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地改善,系统运行设置不断地优化,界面操作的人性化程度不断地提高。该构架的数控系统与以前的基于PC机的数控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如果该数控系统得以大范围推广,将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为我国机械加工业做出贡献。

石建国[6](2006)在《东北工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写作按照历史时间发展的线索,从19世纪60年AI写作起,到20世纪50年代结束,描述了东北工业化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分析了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和原因,探讨了东北工业化的历史地位。 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东北工业化”选题的缘起,接下来对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综合当前学术界的几种主要观点后,笔者对于自己的倾向性观点做了说明。这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东北工业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运用的几种方法,具体包括文本研究法、计量式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 本文正文共六章,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章写东北工业化的起步。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轫,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东北地区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西方列强通过商品入侵和资本入侵,强行把东北纳入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之后的被动反应。东北工业化是在外力的冲击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发展先天不足,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本章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地理;接着又分成三个时期对于东北工业化的发轫予以论述,即清末民初东北工业化的发轫、奉张时期的工业发展和日本统治时期东北工业的畸形膨胀;这一章的最后写了日本投降后东北工业化的劫难。 第二章主要写恢复时期的东北工业。东北地区光复后,国共两党随即在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厮杀。中共占据当时的有利条件,抢先进入东北,并由此开始了进行现代化大工业的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东北工业在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的控制范围内艰难的恢复,有的行业还有所发展,但战争对工业的破坏也很严重。待到1948年底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工业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章主要写“一五”时期的东北工业。笔者在这一章当中,首先论证了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情况。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中,东北地区共安排56项,占全部数目的三分之一强。这些重点项目构建了该段时期东北工业建设的主要框架。在东欧国家的援助和支持下,围绕着苏联援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东北地方政府也上马了一批项目,进行了配套建设。“一五”时期,是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所以,对于东北地方私营工业的管理和改造,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最后部分对于“一五”计划在东北地区的实施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第四章是第三章的继续和展开。该章主要写了“一五”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

吴乃珍[7](1982)在《柔性生产系统用的通用部件系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一种为适应柔性生产系统需要而发展的新型通用部件。介绍了此种新型通用部件的特点及用此种通用部件所构成的多品种加工自动线、自动换箱加工系统、具有可变性的数控机床、制造单元等实例,还涉及了柔性制造系统的外围设备、输送、测量、控制及故障诊断等问题。图17幅。

南文虎[8](2010)在《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主轴箱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企业对管子端部的螺纹进行加工时,一般采用工件做旋转运动、刀具做直线进给运动的专用管子车床加工的方式,当遇到被加工的管子口径较大(大于φ200mm)且较长(5000-10000mm)时,由于其外形存在的圆柱度误差,使得管子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振动,导致机床只能在较低的生产效率状态下工作,当管子的圆柱度误差较大时,甚至还会发生伸出在主轴箱外面的管子由于轴线弯曲甩打造成托架损坏的现象,工人在操作这种传统方式的管子车床时劳动强度也比较大。为提高管螺纹机床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本课题提出了研究一种刀具旋转并完成进给运动,工件静止不动,且能多刀按程序工作的数控管螺纹机床的目标。在仔细分析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采用行星轮系机构的运动合成原理,使刀具在承担旋转主运动的同时实现径向进给运动;并利用电子传动链代替机械内联系传动链,实现机床螺纹加工的数字控制;以及采用三条独立的刀具径向进给链,实现机床多刀按程序工作的功能。本论文针对机床主轴箱设计,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普通管螺纹机床加工大口径,大长度管子时存在的缺陷,找出技术难点的制约因素,构想出一台工件静止不动,刀具进行主切削运动同时复合进给运动,并且能够多刀按程序工作的高效率管螺纹机床。(2)按照机床的设计原则,对机床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确定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机床的控制系统方案。(3)围绕机床的设计目标和传动要求,设计出主轴箱的传动零部件:主轴组件、齿轮传动组、进给机构、消隙齿轮。(4)遵循数控机床传动系统的要求,设计出机床的主运动链和进给传动链,并且研究本课题基于电子传动链的运动合成算法。(5)建立主轴和主轴箱的有限元模型,合理的确定载荷和约束条件,选定单元类型。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

张郊[9](2015)在《轴承预紧力对电主轴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加工是以大幅度提高切削速度来达到提高生产率、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现代制造技术。在现代制造技术中,高速切削技术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高速机床是实现高速切削的首要条件,而高速电主轴是高速机床的核心部件,与传统的传动方式相比,高速电主轴使用内装式电机,取消了诸如齿轮、皮带等中间传动环节,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主轴具有高精度、高刚度、抗振能力强、热稳定的优良性能,并针对于典型陶瓷电主轴,进行结构与工作原理上的讲解,对关键部件主轴与轴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当电主轴受到轴承预紧力预紧的情况下,应用赫兹理论计算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应力、接触刚度和接触变形,并予以分析。以150MD24z7.5型钢质电主轴为例,运用ANSYS建立其三维分析模型,分别通过数学计算和仿真对轴承的预紧力所导致的振动和温升进行研究,分析主轴转子的振动、轴承的摩擦生热及温度场分布,并用实验对上述仿真和计算进行验证。同时,应用上述方法,确定170SD30无内圈全陶瓷电主轴合理的预紧力,并对其产生的振动、温升进行实验验证。针对于本课题组设计的170SD30无内圈全陶瓷电主轴,施加根据上文确定的预紧力,利用传递矩阵法进行固有频率计算分析,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主轴的转子进行模态分析,同时建立电主轴的动态测试系统,采用锤击法对电主轴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将三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动态特性,同时表明,ANSYS有限元仿真的可行性和快捷性。在工程实际中,合理的预紧力对提高轴的旋转精度、减少振动噪声和保证轴承寿命都是十分有利的,做这方面的研究能够对优化轴承、轴系刚度的研究领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耿艳梅[10](2010)在《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数控机床维修工作和职业教育远程现场教学的需要出发,以刀库维修作为一点,探索一种远程维修协助PMC、维修现场音视频数据网络即时通讯系统设计。刀库在数控机床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数控机床最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为使刀库可靠运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及时发现故障和预防故障发生,为达到此目标,在系统中装设摄像头和信号转接器,以及实时Internet通讯模块,将整个生产线上的数控设备和机床管理站组成上位监控系统,构成现场维修人员、机床管理站和远程专家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实现高效快捷的机床维修管理。在研究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PMC控制过程的基础上,根据车间数控机床远程维修协助的需要,就实现机床维修的网络监控,提出网络监控层和现场监控层两层结构,以总线结构作为系统现场网络拓扑结构,用工业以太网技术对现场的网络进行了设计研究。利用Web浏览和公用事业internet网络实现数控机床的远程数据传输,实现数控机床刀库远程维修协助工作。论文重点对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方案和视频采集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设计。论文提出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PMC数据采集与网络传输系统结构,并就此进行硬件设计,从而实现PMC数据的网络传输。在刀库维修过程中,有时需要观看刀库动作视频,有时需要定格某个画面,以较高的清晰度观察某个状态。接下来就实现即时通讯远程维修协助系统中采集传输音频和视频,实现现场与远程协助站点数据的互传展开设计。先完成清晰度较高的图片采集与传输,通过对视频传输技术和相关技术分析,通过使用VFW API库函数实现对视频的采集,采用控件嵌入网页的方案设计流程并编程实现基于web的视频远程传输。再利用DirectShow技术,提出即时音频视频实时通讯系统的设计方案,对音视频的实时采集、编码、传输等软件模块进行了设计。最后应用工业以太网将现场数控设备连接,将视频数据通过internet网络上传至远程协助点,从而实现了远程音视频监视与故障协助诊断功能。

二、新式多轴可调钻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式多轴可调钻床(论文提纲范文)

(3)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现状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3 木门的种类和基本特性及五金件槽孔加工的特点
        1.3.1 木门的种类
        1.3.2 木门的基本特性
        1.3.3 木门五金件槽孔加工特点
    1.4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设备的前景展望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木门五金件槽孔结构特点及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2.1 木门五金件槽孔结构特点分析
        2.1.1 合页布置方式及其结构特点
        2.1.2 把手布置方式及其结构特点
        2.1.3 锁具布置方式及其结构特点
    2.2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2.2.1 工艺性分析
        2.2.2 基准点的确定
        2.2.3 走刀路线的确定
        2.2.4 工艺框图的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的总体设计
    3.1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的总体布局
        3.1.1 机床总体布局要求
        3.1.2 机床结构形式分析
        3.1.3 机床坐标系的确定
        3.1.4 机床总体布局方案
    3.2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传动系统的设计
        3.2.1 转速的确定
        3.2.2 铣削时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分析
        3.2.3 铣削组件的结构设计
        3.2.4 钻削组件的结构设计
        3.2.5 传动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3.3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进给机构的设计
        3.3.1 X向进给机构的设计
        3.3.2 Y向、Z向进给机构的设计
    3.4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夹紧机构的设计
    3.5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床身的设计
    3.6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工作台的设计
    3.7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气动系统的设计
    3.8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的润滑
        3.8.1 润滑的作用和要求
        3.8.2 润滑材料和润滑方式的选择
        3.8.3 主要运动部件的润滑
    3.9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数控系统的选择
        3.9.1 数控系统选择的基本原则
        3.9.2 数控系统的选择
    3.10 本章小结
4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床身有限元分析
    4.1 Femap概述
    4.2 Solid Edge Simulation介绍
    4.3 床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床身分析几何模型
        4.3.2 床身模型分析单元设置
        4.3.3 床身模型网络划分
        4.3.4 定义约束条件并添加载荷
    4.4 床身静态分析
        4.4.1 床身强度分析
        4.4.2 床身刚度分析
    4.5 床身模态分析
        4.5.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4.5.2 床身正则模态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的运动仿真分析及编程
    5.1 Solid Edge运动仿真介绍
    5.2 Solid Edge运动仿真基本流程
    5.3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机床运动仿真分析
        5.3.1 Solid Edge同步建模技术简介
        5.3.2 机床零件同步模型建立
        5.3.3 机床模型的装配设计
        5.3.4 机床装配模型的运动仿真
    5.4 基于Pro/NC的槽孔数控加工编程分析
        5.4.1 Pro/NC加工模块功能介绍
        5.4.2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流程
        5.4.3 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代码生成过程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数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数控机床概述
        1.1.1 机床数字控制的基本概念
        1.1.2 数控机床的组成
    1.2 数控机床的分类
    1.3 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国外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数控系统的现状
        1.3.3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1.4 课题的技术指标和论文结构安排
        1.4.1 课题的技术指标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数控系统加工控制原理
    2.1 数控装置的加工流程
    2.2 插补原理
    2.3 刀具补偿原理
    2.4 进给速度控制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数控主板设计
        3.1.1 STM32 核心电路设计
        3.1.2 控制 CPLD 电路设计
        3.1.3 JTAG/SW 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3.1.4 SRAM 和 FLASH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3.1.5 USB(CH376)扩展模块电路设计
        3.1.6 SD 卡接口电路设计
        3.1.7 USART 串口电路设计
    3.2 数控接口板设计
        3.2.1 主轴变频器控制电路设计
        3.2.2 伺服接口电路设计
        3.2.3 手轮接口电路设计
        3.2.4 主轴编码器接口电路设计
    3.3 数控液晶驱动板设计
        3.3.1 液晶驱动 CPLD 电路设计
        3.3.2 电源电路设计
        3.3.3 图像缓存 SRAM 电路设计
        3.3.4 液晶接口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TM32 和 CPLD 的通讯协议
    4.1 静态存储器控制器 FSMC 简介
        4.1.1 FSMC 机制
        4.1.2 FSMC 内部结构
        4.1.3 FSMC 映射地址空间
    4.2 STM32 和 CPLD 的 FSMC 接口
        4.2.1 STM32 的 FSMC 配置
        4.2.2 时序计算
        4.2.3 硬件连接
    4.3 CPLD 的 FSMC 实现和协议寄存器地址
        4.3.1 CPLD 的 FSMC 控制器 Verilog 实现
        4.3.2 CPLD 的寄存器地址协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 CPLD 的逻辑设计
    5.1 EPM1270T144C5 简介
    5.2 伺服控制脉冲模块
    5.3 手轮信号计数模块
    5.4 主轴变频器控制模块
    5.5 主轴编码器计数模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控系统硬件调试与运行
    6.1 硬件实验条件
        6.1.1 数控机械
        6.1.2 数控系统硬件平台
    6.2 数控系统调试与运行
        6.2.1 系统接线
        6.2.2 数控机床系统调试
        6.2.3 数控系统精度测试
        6.2.4 数控系统稳定性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东北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三、东北工业化的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北工业化的起步(1868-1945)
    一、东北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
        (一) 东北领域与行政区域划分的演变
        (二) 东北的自然环境
        (三) 东北的历史沿革
        (四) 东北的人口
    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工业发韧
        (一) 通商开埠与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
        (二) 东北地方政府倡导兴办的工业
        (三)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四)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工业发韧的总体评价
    三、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
        (一)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契机及其前提的确立
        (二)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概况
        (三)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分析
    四、日本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化
        (一) 日本垄断资本控制东北经济命脉与特殊会社的建立
        (二) 两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下的东北工业
        (三) 畸形工业化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五、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劫难
        (一) 日本方面在战败前后对工业有意识的破坏以及其他的损失
        (二) 苏联强占东北工矿企业及大肆拆运机器设备
        (三) 国共双方争夺东北战争的影响和破坏
        (四) 来自民间其他方面的破坏和损失
第二章 东北工业化的曲折发展(1946-1952)
    一、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关于东北问题的认识与举措
        (一) 抗战胜利之前中共高层对东北工业问题的认识及当时的有利条件
        (二) 中共战略举措之一--抢占东北(1945年8月10日-10月上旬)
        (三) 中共战略举措之二—独占东北(1945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
        (四) 中共战略举措之三--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5年11月下旬)
    二、国共争夺东北时期的东北工业
        (一) 中共接管大工业的方针及初步实践
        (二) 国民党接收的工业及其概况
    三、东北解放后的工业恢复与发展
        (一) 东北解放后中共中央的部署与东北工矿企业的全面接管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东北工业的构成及地位
        (三) 东北地区工业的特点及管理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工业的恢复与改造
    四、东北工业迅速恢复与改造的原因分析
        (一) 苏联的大力协助与支援
        (二) 国家对东北的投资与扶持
        (三) 各方面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到来与支持
        (四) 工人阶级的热烈响应
        (五) 东北党和政府的扎实领导
第三章 东北工业化的加速推进(1953-1957)
    一、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一)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过程
        (二)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
        (三)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在东北实施的特点及意义
    二、东北地区其他的工业投资与建设
        (一) 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建的非重点工程项目
        (二) 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上马的工程项目
        (三) 地方中小工业企业的投资与发展
    三、关于东北地方私营工业的管理与改造
    四、东北地区“一五”计划实施的绩效
        (一) 东北重化工业基地的建立
        (二) 东北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三) 管理经验和教训的积累与交流
第四章 “一五”时期东北工业化的发展概况
    一、重化工业体系的完备与发展
        (一) 能源工业建设首当其冲
        (二) 冶金工业与机械工业的重点建设
        (三) 化学工业的发展
    二、森林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一) “一五”时期东北地区的森工发展
        (二) “一五”时期东北轻工业的发展
    三、“一五”时期东北工业化水平及其比较分析
        (一)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整体推进与特征
        (二) 东北工业化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第五章 关于东北工业化的格局分析
    一、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行业分布
        (一) 能源工业的分布
        (二) 冶金工业的分布
        (三) 化学工业的分布
        (四) 机械工业的分布
        (五) 森林工业的分布
        (六) 轻工业的分布
    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一) 东北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分析
        (二) 东北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三、东北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关分析
        (一) 工业化与农业的关系分析
        (二) 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分析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
第六章 关于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及问题
    一、东北工业化的特点
        (一) 从“资本侵略”到“低息贷款”—外资在东北工业化中的重要角色
        (二) 从“机船矿路”到“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的特点
        (三) 从“官商合办”到“计划经济”—政府在东北工业化中的作用
    二、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 资源消耗型工业比重很大
        (二) 民营企业力量发展薄弱
        (三) 政府的相对强大与市场力量的薄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主轴箱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管螺纹概述
    1.3 国外管螺纹加工设备现状
    1.4 国内管螺纹加工设备现状
        1.4.1 管子旋转式管螺纹机床
        1.4.2 管子不旋转式管螺纹机床
    1.5 国内机床加工大口径管螺纹时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总体设计
    2.1 机床方案设计
        2.1.1 机床的布局
        2.1.2 机床的主要部件
    2.2 机床的功能部件尺寸参数
        2.3.1 主要参数
        2.3.2 机床的加工范围
    2.4 机床的工作原理
    2.5 机床的运动形式
    2.6 机床的控制系统
    2.6 本机床的创新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床主轴箱主要结构件设计
    3.1 主轴组件的设计
        3.1.1 对主轴组件性能要求
        3.1.2 主轴组件的类型
        3.1.3 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的主轴组件设计
    3.2 多层空套双联齿轮组的设计
        3.2.1 多层空套双联齿轮组的作用
        3.2.2 多层空套双联齿轮组的结构特点
    3.3 X轴进给机构的设计(差动轮系的变型结构设计)
        3.3.1 差动轮系的运动合成原理
        3.3.2 差动轮系的构件变型设计
        3.3.3 差动轮系的作用
    3.4 消隙齿轮的设计
        3.4.1 数控机床齿轮传动副的消隙措施
        3.4.2 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消隙齿轮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床主轴箱传动系统设计
    4.1 主传动系统分析
        4.1.1 数控机床对主传动系统的要求
        4.1.2 切削速度确定
        4.1.3 机床相关参数的确定
        4.1.4 主轴转速确定
        4.1.5 变速范围的确定
        4.1.6 切削力的计算
        4.1.7 主轴电机的选择
        4.1.8 传动链分析
    4.2 X轴进给系统分析
        4.2.1 进给运动的特点
        4.2.2 传动路线图的拟定
        4.2.3 数控机床对伺服系统的要求
        4.2.4 X轴交流伺服电机的选择
    4.3 主轴箱传动图及运动合成算法
        4.3.1 主轴箱传动图的制定
        4.3.2 运动合成算法的制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的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分析技术
        5.1.1 有限元技术
        5.1.2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概述
    5.2 主轴的静态特性有限元分析
        5.2.1 构建几何模型
        5.2.2 主轴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5.2.3 单元类型的选择和网格的划分
        5.2.4 静态变形分析
    5.3 主轴的动态特性有限元分析
        5.3.1 模态分析
        5.3.2 谐响应分析
    5.4 主轴箱的动态特性分析
        5.4.1 主轴箱的实体建模
        5.4.2 网格划分
        5.4.3 边界约束条件
        5.4.4 模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B 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主轴箱传动关系示意图
附录C 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主轴箱三维图

(9)轴承预紧力对电主轴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主轴技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高速电主轴技术的现状
        1.3.1 国外电主轴技术现状
        1.3.2 国内电主轴技术现状
    1.4 高速电主轴轴承预紧力的现状及发展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主轴的结构及关键部件设计
    2.1 电主轴的基本性能要求
    2.2 电主轴的基本结构
    2.3 电主轴的基本工作原理
    2.4 电主轴的关键部件
        2.4.1 主轴设计分析
        2.4.2 轴承设计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轴承预紧力对轴承的接触分析及刚度理论计算
    3.1 角接触轴承的接触力和变形
    3.2 轴承内部的几何关系和预紧力分析
    3.3 离心力和陀螺力矩
    3.4 刚度矩阵的求解
    3.5 高速轴承内圈的弹性变形
    3.6 预紧力对陶瓷轴承接触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轴承预紧力对电主轴特性的影响分析
    4.1 轴承预紧力与振动和温升之间的关系
    4.2 钢质电主轴轴承预紧力与振动关系分析
        4.2.1 电主轴振动的来源
        4.2.2 电主轴系统谐响应分析
    4.3 钢质电主轴轴承预紧力与摩擦生热关系分析
        4.3.1 摩擦生热计算分析
        4.3.2 摩擦生热仿真分析
        4.3.3 温度场分布
    4.4 轴承预紧力对钢质电主轴轴承使用寿命分析
    4.5 轴承预紧力对钢质电主轴性能影响实验分析
    4.6 陶瓷电主轴合理预紧力的确定
        4.6.1 陶瓷电主轴轴承预紧力与振动关系分析
        4.6.2 陶瓷电主轴轴承预紧力与摩擦生热关系分析
        4.6.3 轴承预紧力对陶瓷电主轴系统的实验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主轴动态特性分析
    5.1 电主轴的动态特性
    5.2 传递矩阵法
        5.2.1 计算模型
        5.2.2 单元传递矩阵
    5.3 ANSYS有限元仿真法
        5.3.1 有限元模态分析
        5.3.2 主轴部件的结构简化及ANSYS求解
    5.4 主轴-轴承单元自由模态实验及分析
        5.4.1 实验装置及结构
        5.4.2 实验原理及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1.1 自动换刀装置研究现状
        1.1.2 机床与故障管理现状
        1.1.3 数控机床网络技术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 课题的提出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及PMC控制
    2.1 数控机床概述
        2.1.1 数控机床种类与特点
        2.1.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2.2 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的类型与特点
        2.2.1 转塔式自动换刀装置
        2.2.2 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
    2.3 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换刀过程
        2.3.1 刀库的形式与选刀方式
        2.3.2 刀具交换装置
    2.4 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PMC控制过程
        2.4.1 PMC简介
        2.4.2 自动换刀过程
        2.4.3 刀库换刀电气控制系统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技术研究
    3.1 数控机床维修的网络监控结构研究
        3.1.1 现场网络拓扑结构
        3.1.2 车间数控机床维修的网络监控结构
    3.2 现场总线技术应用研究
        3.2.1 现场总线技术与特点
        3.2.2 以太网技术应用研究
    3.3 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方案研究
        3.3.1 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3.3.2 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方案比较
        3.3.3 视频传输对网络的要求
        3.3.4 视频压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3.5 视频采集方案研究
    3.4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4.1 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PMC数据采集与网络传输
        4.1.1 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PMC数据采集与网络传输系统结构
        4.1.2 PMC数据采集与网络传输硬件设计
    4.2 视频图片式通讯的设计
        4.2.1 视频采集控件设计
        4.2.2 视频传输页面设计
    4.3 视音频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
        4.3.1 设计概述
        4.3.2 DirectShow体系结构
        4.3.3 基于DirectShow的功能模块设计方案
        4.3.4 采集模块设计
        4.3.5 MPEG编码、解码技术
        4.3.6 编码模块设计
        4.3.7 解码模块设计
        4.3.8 视频发送模块设计
        4.3.9 视频接收播放模块设计
    4.4 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4.4.1 音视频实时传输要求
        4.4.2 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硬件选型
        4.4.3 现场监控上位机与internet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新式多轴可调钻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式多轴可调钻床[J]. 贾镜如. 国外组合机床, 1975(S2)
  • [2]主轴可调式钻床新的结构及系列[J]. Karl Hellmich,Reinhard Kegenhoff,郭连声. 组合机床通讯, 1979(04)
  • [3]木门五金件槽孔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研究[D]. 张自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4]国外塑料模具和机头发展概况[J]. 北京塑料研究所技术情报室. 塑料, 1974(04)
  • [5]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数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D]. 郎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3(07)
  • [6]东北工业化研究[D]. 石建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7]柔性生产系统用的通用部件系列[J]. 吴乃珍. 组合机床, 1982(06)
  • [8]数控多刀管螺纹机床主轴箱的设计与研究[D]. 南文虎. 兰州理工大学, 2010(04)
  • [9]轴承预紧力对电主轴特性的影响研究[D]. 张郊.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6)
  • [10]数控机床刀库即时通讯故障诊断系统设计[D]. 耿艳梅. 山东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新型多轴可调式钻孔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