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孟一[1](2010)在《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文中研究指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物质生活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邓小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本论文拟从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入手,深入分析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从而推进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心。本论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简要地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总体上概括了该课题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包括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本章主要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挫折给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在总结“文化大革命”中的失误及国内政治风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事实上从1975年的“全面整顿”已经开始了,通过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好了思想准备,这是酝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正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移,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组织路线,这是萌芽阶段。党的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规划。在此期间,邓小平还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并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这是初步形成阶段。党的十三大首次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且全面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轮廓。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新观点,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揭示,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这是深入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系统地概括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正式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此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邓小平理论发展成熟。第三章着重探讨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作用。本章分别从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和党的建设道路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第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第二,在经济发展方面,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此外,邓小平还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第三,在政治发展方面,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民主的重要作用,提出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确定了“一国两制”的指导方针。第四,在文化发展方面,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并且深刻论证了其战略地位;阐明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指导党中央科学地制订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实施方法。第五,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主张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确保党始终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最后,邓小平主张通过从严治党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四章着重分析了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第一,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发展。首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征以及对外开放的思想。其次,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思想和有益经验。同时,竭力避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创新。通过系统地分析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功绩与失误。最后,分析了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第三,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奠基作用。首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执政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其次,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基础。最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并且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精髓。邓小平理论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构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结束语,客观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用事实来证明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世界影响。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鲜经验。中国的发展经验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走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并要在改革中坚持循序渐进的方针,同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与活力,坚定了各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对整个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世界发展并且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尹杰钦,唐姿慧,黎力[2](2014)在《2000年以来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比较研究综论》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党建思想体系完整,内容完备,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诸多方面。邓小平党建理论,不仅是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继承和坚持,而且在很多方面以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2000年以来,学术界围绕"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比较研究"作了多层面、多角

余清[3](2019)在《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文中提出政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在政党组织结构中,政党领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政党组织者、引领者、代言者等多种重要角色,发挥着政党普通成员无法比拟的作用,是领导政党开展政治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现政党纲领及奋斗目标的“灵魂式”人物。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也充分说明,科学认识领袖在政党组织结构中的角色与功能,正确处理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生死存亡,事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使命型政党。在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既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中,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光辉岁月里,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审视处理政党领袖问题。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文革”结束后,针对不少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教条、僵化,深陷领袖个人迷信崇拜之泥潭的现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党内外干部群众中率先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反对过分宣传领袖个人和制造新的领袖崇拜,支持并领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起草工作,引领党内外干部群众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评价问题,使党内外干部群众在政党领袖问题上的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统一了思想,为继续高举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邓小平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主题,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问题,如何选拔、培养、使用、监督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探索,提出了诸多新判断、新论述,推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学说在中国实现了新发展,生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即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集体观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一个成熟且稳定的领袖核心与领导集体,是判断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仅事关政党自身兴亡,而且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兴衰。鉴于国内外经验教训和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的需要,邓小平一直要求领导集体树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立场形象,坚持改革开放的干事创业形象,清正廉洁的为民公仆形象,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为此,他要求领导集体中的每位领袖,应自觉维护领袖集体中的核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方式,把领袖个人作用与领导集体的作用有效结合起来。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问题上,邓小平认为,这是事关党的干部队伍能否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班子结构能否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治路线能否贯彻落实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及德才兼备的选拔方针和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坚持民主选拔、结构优化、平稳渐进和人民公认的选拔原则。要解放思想,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改革人事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障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选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年轻干部。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不能把领袖权威狭隘地理解为领袖个人权威,而应理解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权威及领袖集体的权威,是领袖个人权威与组织权威、领袖集体权威的统一。影响领袖权威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人民群众拥护与否?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成熟与否?党的纪律严格执行与否?为此,邓小平强调,维护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的权威,领导干部尤其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作为领导集体核心一员的领袖,自己也要正确处理维护领袖集体权威和领袖个人权威的关系,反对个人崇拜,防止领袖专断;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违反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的党内派性活动依规依法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上,邓小平认为,科学准确地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是关系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党生死存亡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邓小平在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及党的其他领袖的功过、历史地位问题上,提出了“实事求是”“宜粗不宜细”及“向前看”三大原则,主张把党内公开讨论与党内政治决议方式结合起来。这不但没有“丢刀子”“砍旗子”,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维护和提升了党的国际形象。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成果。求实的态度,创新的品质,辩证的思维,为民的情怀,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在新时代,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发挥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科学指导功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民族复兴大业、人民幸福伟业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张述周[4](2012)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在久经磨难并饱受屈辱的近百年中,竞能变被动为主动,接连闯过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激流险滩,昂然挺进21世纪,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中华民族的魂魄。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内容是什么?怎样进行中国化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所提供的实证资料和学术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进行了研究。文章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揭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功能以及当代价值。以此为源头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所产生的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分析了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揭示了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在苏俄的创新、发展及贡献。文章对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历史大变迁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中心问题入手,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这一历史及思想进程进行了“史”的回溯和“论”的思考,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在各个时期的进程、内容及成果,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价值取向。即通过对革命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背景、过程的梳理,揭示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过程,邓小平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突破;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的分析,论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针对新时期新阶段对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研究了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战略措施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新发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研究,总结分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在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提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原则和内容以及具体的路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制度化的思想,在本质是实践的,起作用的机理就是感情上的认同,要通过调动激情的方式才能有效。因此,要想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化成人们的观念,信仰,外化成人们的行为,必须通过一定的路径:即在理论创新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在制度建设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力;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凝聚力;在提高国家软实力过程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染力;在加强舆论宣传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召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按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主要内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开拓、突破、创新和发展进行了提炼,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以来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主要的内容及贡献;对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集体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问题的回答、解释及预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炼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面临的热点问题,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提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原则、任务和主要内容,以此为理论支撑和原则指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路径,文章从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文化软实力和营造舆论强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破解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郭晓光[5](2009)在《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文中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已浸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其精华部分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任何一个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不可避免的要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吸吮着中国传统文化乳汁成长起来的一代伟人,他们的思想之根是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的。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等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章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第三章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第四章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第一部分,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重视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不断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创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承者,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从邓小平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娴熟运用,而且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第二部分,中国传统哲学在认识论方面重知行,重实践;在方法论方面则主要围绕对立统一范畴而展开的。这些思维方式上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思想精华主要体现在注重主体实践与注重变易与和谐之关系这两大方面。“实事求是”的“求实”学风在我国历史悠久。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有着共同的理论来源、目标指向,都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但毛泽东是我党历史上最先发扬光大了这种实事求是学风,而邓小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过犹不及是中庸观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和邓小平都继承了中庸观这一方法论,毛泽东的中庸观有着很高的哲学思辩,而邓小平的中庸观更多体现在政治实践中,而且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晚年对中庸观的误用。第三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所有的思想都以其特有的方式与政治密切地纠葛在一起。政治成了全部社会问题的核心,甚至一切社会问题最终都被归结为政治问题。所以,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心。政治思想的内涵包括对于政治哲学的思考、对于政治主体的认识、关于国家与法的设想、以及具体的政治方略和经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围绕着专制主义而展开的,包括君权至上的理论核心,臣辅政治的制约机制,民贵君轻的理性思维,反对专制的思想火花。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追求,高度哲理化的政治之道,以伦理为本位的政治规范,重视治术与策论的政治经验积累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倾向。“民本”主张是内圣外王的思想基础。毛泽东与邓小平都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扬弃、改造和创新,而且邓小平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发展到“使人民满意”。毛泽东、邓小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贤思想,并根据新的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人才思想。在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思想中,有许多思想和中国古代优秀的尚贤思想是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忧患意识是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爱国主义传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形成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毛泽东、邓小平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反映时代现实的忧患意识。中国传统大同思想源远流长,但都带有乌托邦式的空想色彩。毛泽东与邓小平超越了传统大同思想,不同点是二人实现大同思想的途径不同,而且晚年毛泽东陷入了空想。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凝聚力。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首倡的“大一统”思想,在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过程中,始终起到特殊作用。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常态,分裂只是异态。第四部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宏富广博,对毛泽东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深的,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以农为本的农业思想;其二,均平和调的土地思想。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业始终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重农思想一直是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经济思想。从传统的“以农立国”观到毛泽东的“农业为基础”论,再到邓小平的“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的思想,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变化和农业经济的演变不断发展、创新,不仅成为我国农业思想史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指导我们今天农业发展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义利之辩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儒家倡导义利双修。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如何处理公利和私利的关系上是一致的,不同点是毛泽东晚年走向了重义轻利的极端,而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而且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文章的结尾,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传统文化观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且提出了研究两者传统文化观的对现实的启迪。

王琳[6](2014)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梦想,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追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一直都在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而不懈奋斗着。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本文从理论角度,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共同富裕方面的思想加以总结归纳,梳理出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所做的努力。我党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起源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倡导效率优先,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现代化建设实践,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均衡协调发展基础上,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开发战略,缩小贫富差距,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前人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世纪出现的新情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以人为本,重视社会民生问题,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五个统筹”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了共同富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本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让改革成为最大的红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李政敏[7](2011)在《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在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为什么要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教育而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它是由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地位与任务、主体与客体、内容和形式、原则与方法等方而的思想组成的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论。研究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对于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绪论,明确了本文以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与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教育思想之间既联系又区别的相互关系,介绍了近年来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论述了这一选题对于深化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和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与逻辑脉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在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理论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思想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勇于创新的批判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条件。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萌芽、酝酿到形成三个时期。本文第二章,论述了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共性与个性。邓小平同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教育思想,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突出的科学性、强烈的实践性、科学的批判性等共性特征。由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产生、形成于新的时代条件下和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又具有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统一、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务实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等个性特征。本文第三章,论述了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地位与任务的思想。邓小平站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等关于理论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思想。而对新的历史任务,邓小平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本文第四章,论述了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思想。在对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邓小平提出了思想理论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为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邓小平提出要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开展整党整风运动、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媒体宣传教育、开展理论研究等,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本文第五章,论述了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思想。由准对准进行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问题,邓小平将党团组织、工会、社团、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门机构等作为组织形式的教育主体,将党的政工干部、教师、思想战线上的战士等作为群体形式的主体,并提出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思想。对于受教育者,邓小平认为党员干部、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青年、部队官兵等都应该接受思想理论教育,其中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是理论教育的重点对象。本文第六章,论述了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的思想。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是理论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老祖宗不能丢”、“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等原则。将这些原则贯彻到理论教育实践之中,邓小平提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采用理论教育法、说服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等教育方法。本文第七章,论述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贡献与意义。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理论教育思想,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对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第八章,论述了江泽民和胡锦涛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地位、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对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作出了新的贡献。

梁庆周[8](2018)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重要范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更好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范畴体系,规范学科研究范式;实践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的关系,正确对待和科学解决新时期新阶段遇到的困难危机和风险挑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活动始终围绕的共同内核。共同主题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在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形成,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领域的核心观点,表达了新时期各阶段的共同思想。另一方面,它通过对新时期时代背景、阶段特征、主要任务、理论成果等要素的概括抽象而被把握,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化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评价。共同主题是一个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系统,主要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理论要素和实践要素等因素组合而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具有深刻的哲学依据、理论渊源、历史和现实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观点、原理是其根本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题的有关论述是其重要的理论渊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题、毛泽东时代关于中国建设主题的探索是其重要的历史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实践是其主要的现实基础。按照客观性、抽象性、相对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以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前提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确立并得到不断强化。始终坚持这个共同主题,是新时期近四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经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实践和理论两条路径发挥共同主题的作用。实践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阶段性主题,作用于民族复兴、国家治理、党的实践等活动,发挥其作为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理论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几种具体样态,作用于理论创新、理论整合、生成理论主题等理论创新活动,表达其作为共同主题的重要地位。这两条路径综合作用,使新时期的全部实践和理论活动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定力。当前,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一是在思想和理论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侵蚀坚持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二是在社会性质、特征、任务等实践认识上存在一定偏离,动摇坚持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坚持共同主题的力量有所损耗,削弱坚持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和精神力量。以上问题和挑战如得不到有效应对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极易偏离共同主题,进而发生颠覆性错误,最终导致山河变色、江山易主等不可挽回的恶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毫不动摇地坚持共同主题,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一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巩固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的时代特征、主体特征和任务特征,把握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理论创新范式,推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夯实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四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五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进程中,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并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新情况,不断突出和强化共同主题,充分发挥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开辟出宽阔的道路,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汤建[9](2013)在《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命题,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将逐步实现的一个宏伟目标,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事实上,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又是社会发展的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原要义,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做为自己的不懈追求,考察和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对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实践价值。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立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现实背景,在广泛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共产党有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系统论述,系统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主要内涵及其蕴含在其中的深刻的时代变革特征,进而深刻揭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以及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做的新实践新探索新贡献。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中共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阐释和革命性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探讨,以及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索与实践,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第二章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艰辛探索。本章主要以时间发展为考察轨迹,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进行探讨,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上,明确了“三育并重"、“又红又专”等具体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上,强调在中国首先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旧的统治,以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并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探索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政权的观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以及个人的思维,他在探索该问题时,尤其在晚年一直存在人的个性解放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物质利益的诉求与社会主义整体利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困境,以至这一思想因为后期的“左”的思想束缚不可避免存在缺陷。第三章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继承创新。主要论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对人的发展扼杀摧残的基础上,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进行的新的思想探索和社会实践。根据时代主题转换的历史背景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提出了提高全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模式,指出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价值取向,认为在当代中国首先要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还针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青年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提出了实现其全面发展的不同路径和目标。邓小平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的改革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实践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特征。第四章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入推进。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分析了事情、国情以及党情的变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新命题,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两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建设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具体进程中表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第五章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阐释。主要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集体还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和主要经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党的中心任务、历史使命和时代特点,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形成了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认识规律包括: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当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深刻认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与时俱进,也是深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它是一个多维度推进、多管齐下的历史过程。经验主要包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人民性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必须与时代发展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新路径、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互为前提。深刻总结这些经验,有助于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的素质。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美好夙愿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最关键、最深沉、最艰难的工作。要坚持从提升社会生产力,切实夯实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快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而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董聪慧[10](2020)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站在全人类命运的高度,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作为最高奋斗目标,“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将人民思想贯穿到马克思主义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及其人民观诞生于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初步探索和苏维埃社会主义的深入实践,辗转传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人民观,即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新时代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科学阐述,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全人类利益的思考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具体结合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起步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初期,深化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民利益的保障和维护。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集中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和时代变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和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指引社会前进的直接证明。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无疑是思想先驱,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创造性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观。毛泽东人民观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主题,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总基调,经过了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三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形成了以邓小平人民观、江泽民人民观和胡锦涛人民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观体系。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观立足以民为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奋斗目标。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中,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念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人民观;江泽民将人民利益思想纳入改革开放具体过程中,形成了江泽民“三个代表”人民观;胡锦涛将对个人权益的尊重和满足落实到改革开放深入发展阶段,形成了胡锦涛“以人为本”人民观。习近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光辉起点上,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进程向前推进,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观。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予以拓展和深化,注重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获得和满足,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根本遵循,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人民观包含民为邦本的主体观,精准扶贫的民生观,知民情、解民意的爱民观等丰富的内容,将马克思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目标纳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人民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崭新成果,进一步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自由和解放”的奋斗理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了现实,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思想予以拓展和深化,准确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确立了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立足人民现实保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根本。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百年实践成果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思想引领,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得益于人民力量的强大和人民精神的伟大。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各时期的理论成果,为社会主义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继续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向着“强起来”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充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是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而伟大的历史选择。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背景
        (一)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加速推进
        (三)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四)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二、国内背景
        (一) 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二) 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政治风波
第二章 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酝酿阶段
        (一) 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二) 批判"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三)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萌芽阶段
        (一) 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
        (二) 提出转移党的工作重心
        (三) 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三、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初步形成阶段
        (一)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规划
        (三) 首次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命题
    四、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深化发展阶段
        (一)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 初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四) 精辟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五) 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六) 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五、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成熟阶段
        (一) 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 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
第三章 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 初级阶段是制定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二)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科学内涵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三)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
        (四) 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一)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二)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四)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两个文明一起抓"
        (一) 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 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 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道路:"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一) 改善党的领导
        (二) 加强党的建设
        (三) 坚持从严治党
第四章 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基
    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二) 对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 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
        (二) 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
        (一) 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
        (三)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2)2000年以来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比较研究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宏观层面的比较研究
    ( 一)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继承、贡献和丰富
    ( 二)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创新、发展和转换
二、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微观层面的比较研究
    ( 一) 关于党的组织原则
    ( 二)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关于政党关系理论
    ( 四) 关于权力监督思想
    ( 五) 关于反腐倡廉思想
    ( 六) 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

(3)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回击领袖评价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客观需要
        1.1.2 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客观需要
        1.1.3 总结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1.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观的客观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几个问题的说明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相关概念说明
第2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2.1.1 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的必然
        2.1.2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领袖
        2.1.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具备多种能力
    2.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2.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内涵
        2.2.2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素养
        2.2.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3 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与组织、群众的关系
        2.3.2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3.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培养
    2.4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重要性
        2.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评价
        2.4.4 维护领袖地位与反对领袖崇拜
第3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观
    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形象的体现
        3.1.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形象
        3.1.2 坚持改革开放的事业形象
        3.1.3 清廉正直的公仆形象
        3.1.4 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
    3.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的重要性
        3.2.1 是审视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标志
        3.2.2 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3.2.3 事关政党存亡兴衰
    3.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作用的实现路径
        3.3.1 坚持领袖是领导核心与领导成员的统一体
        3.3.2 领袖集体领导与领袖个人分工负责制度相结合
        3.3.3 领袖集体的力量与人民群众的力量相结合
第4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
    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生成的历史背景
        4.1.1 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实需要
        4.1.2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客观要求
        4.1.3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现实要求
    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的主要内容
        4.2.1 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
        4.2.2 领袖选拔的“四化”方针
        4.2.3 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4.2.4 领袖选拔的“四项”原则
    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路径
        4.3.1 提高认识不拘一格选拔领袖型干部
        4.3.2 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
        4.3.3 改革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
        4.3.4 依靠群众选拔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干部
第5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
    5.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的内涵
        5.1.1 领袖要有权威
        5.1.2 领袖权威是侧重于领袖集体的权威
        5.1.3 领袖权威主要体现于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
    5.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生成的条件
        5.2.1 领袖过硬的能力
        5.2.2 人民群众的拥护
        5.2.3 领袖的成熟度
        5.2.4 严格的政党纪律
    5.3 维护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的主要路径
        5.3.1 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
        5.3.2 执行严格的政党纪律
        5.3.3 既要维护领袖核心权威,也要反对领袖个人崇拜
第6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观
    6.1 领袖评价问题的重要性
        6.1.1 科学评价领袖关系政党的生死存亡
        6.1.2 科学评价领袖关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衰成败
    6.2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6.2.1 实事求是原则
        6.2.2 宜粗不宜细原则
        6.2.3 向前看原则
    6.3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主要方式
        6.3.1 党内公开讨论的方式
        6.3.2 制定“历史决议”的方式
    6.4 对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的主要贡献
        6.4.1 在历史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6.4.2 在历史“十字”路口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6.4.3 在国际上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第7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和历史地位
    7.1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
        7.1.1 求实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立论基础
        7.1.2 创新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实践方式
        7.1.3 辩证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认知方式
        7.1.4 为民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价值取向
    7.2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历史地位
        7.2.1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7.2.2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2.3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精神武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及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一)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思
        (二) 在理论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反思
        (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
        (四)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深化和完善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和功能阐述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本质阐述
        (二)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当代价值
        (一)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基础
        (二)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地位
        (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批判当代各种错误思潮
第二章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发展和贡献
    一、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发展
        (一) 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对意识形态的科学理解
        (二) 论述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的党性原则
        (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能动作用
        (四) 阐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理论”
    三、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特点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贡献
        (一)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特点
        (二)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贡献
第三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开拓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一) 思想交锋:“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领域的状况
        (二) 理论纷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三) 理论形成: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二、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
        (二) 在社会结构的总体中把握意识形态理论
        (三) 重视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和作用
        (四) 在树立典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 论述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一) 创造性地发挥了意识形态理论能动作用
        (二) 奠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突破
    一、粉碎“四人帮”后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困惑
        (一) 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困扰
        (二) 意识形态领域精神污染严重
        (三)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
    二、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一) 在批判“两个凡是”过程中解放思想
        (二) 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 在清除精神污染污染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四) 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五)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一) 找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两个突破口
        (二) 从理论上准确、完整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三) 从实践上科学定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工作重点
        (四) 从话语表达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基本话语转变
第五章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创新
    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一)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挑战
        (二)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三) 思想观念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
        (一)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
        (二)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思想工作
        (四) 以先进文化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五)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
    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
        (一) 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决不搞思想多元
        (二) 在理论上创新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三) 在先进文化建设上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四) 在精神上使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六章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发展
    一、国内外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的要求
        (一) 国际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二) 国内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三) 共产党执政环境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一) 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加强党的建设
        (二)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转变发展观念
        (三)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推进哲学和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一)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二) 从干部“四化”到提高“五种能力”防止“四种危险”
        (三) 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四) 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觉和自信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一) 解放思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前提
        (二) 立足中国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基础
        (三) 关注人民群众利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方法
        (四) 对错误倾向的斗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理论导向
        (五)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启示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维护功能和批判功能的统一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统一
        (四)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过程和效果的统一
第八章 当前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一、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时代境遇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代适应不足
        (二) 意识形态工作“软化”和道德“弱化”
        (三) 国情、党情的变化对意识形态认同提出新挑战
        (四) 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对意识形态认同造成新威胁
    二、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原则和内容
        (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原则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内容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路径
        (一) 找准理论创新的突破口,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
        (二) 完善制度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力
        (三)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凝聚力
        (四) 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染力
        (五) 营造舆论强势,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党的文献类
    二、学术着作类
    三、主要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和主持的项目
致谢

(5)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定
    三、研究现状的评述
    四、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毛泽东重视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二)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科学的态度
    二、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二) 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的指导作用
        (二) 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三) 发掘两者相通之处
第二章 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一、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特点
        (一) 传统哲学关于主体实践的思想
        (二) 传统哲学关于变易与和谐的思想
    二、毛泽东、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
        (一) 从中国古代唯实思想到实事求是
        (二) 毛泽东对传统实事求是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 邓小平对传统实事求是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庸观
        (一) “中庸”的历史内涵
        (二) 毛泽东对传统中庸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 邓小平对传统中庸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及其特点
        (一) 传统政治思想的地位与内容
        (二) 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二、毛泽东、邓小平的民本思想
        (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二) 毛泽东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 邓小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尚贤思想
        (一) 中国传统尚贤思想的精华
        (二) 毛泽东对传统尚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 邓小平对传统尚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四、毛泽东邓小平的忧患意识
        (一) 中国传统忧患意识的历史渊源
        (二) 毛泽东的忧患意识
        (三) 邓小平的忧患意识
    五、毛泽东邓小平的大同思想
        (一) 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源远流长
        (二) 毛泽东对传统大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 邓小平对传统大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六、毛泽东邓小平的大一统思想
        (一) 中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及发展
        (二) 毛泽东对传统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 邓小平对传统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 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一、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一) 以农为本的农业思想
        (二) 均平和调的土地思想
    二、毛泽东邓小平的重农思想
        (一) 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的内涵
        (二) 毛泽东对传统重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 邓小平对传统重农思想继承与发展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一) 传统义利观的演变
        (二) 毛泽东对传统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 邓小平对传统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一、毛泽东坚持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二、邓小平用“继承、批判、纠正、发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抓住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点
    1.5 基本概念解析
        1.5.1 共同富裕
        1.5.2 当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
2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形成条件及过程
    2.1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1.2 改革开放成为时代主旋律
    2.2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2.2.1 改革开放成为当代基本国情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2.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2.3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2.3.1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共同富裕思想
        2.3.2 西方空想主义思想家的共同富裕思想
        2.3.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共同富裕思想
    2.4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直接来源
        2.4.1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
        2.4.2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涵
        2.4.3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2.4.4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启示
    2.5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
        2.5.1 由“同步富裕”到“先富”带动“后富”
        2.5.2 由“先富”带动“后富”到走向共同富裕
3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
    3.1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
        3.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3.1.2 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
        3.1.3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
    3.2 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2.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至关重要
        3.2.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共同富裕创造制度前提
        3.2.3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3.3 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3.3.1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3.3.2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3.3 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4 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途径
        3.4.1 “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3.4.2 “两个大局”思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
        3.4.3 “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3.4.4 “消除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
    3.5 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条件
        3.5.1 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3.5.2 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3.5.3 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
    3.6 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3.6.1 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3.6.2 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6.3 提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6.4 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长期的奋斗目标
        3.6.5 提出效率优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
        3.6.6 提出避免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
    4.1 实现共同富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4.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4.1.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共同富裕
    4.2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
        4.2.1 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
        4.2.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
        4.2.3 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
    4.3 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途径
        4.3.1 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根本途径
        4.3.2 新“三步走”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新战略发展模式
        4.3.3 均衡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
        4.3.4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
        4.3.5 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4.3.6 就业和“三条保障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保障
    4.4 实现共同富裕的可靠保障
        4.4.1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4.4.2 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5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共同富裕思想
    5.1 实现共同富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5.1.1 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
        5.1.2 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
        5.1.3 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5.1.4 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
    5.2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5.2.1 社会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
        5.2.2 要在推进社会公平中实现共同富裕
    5.3 实现共同富裕要以和谐社会为根本保证
        5.3.1 共同富裕是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
        5.3.2 社会和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5.4 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
        5.4.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富裕
        5.4.2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
        5.4.3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实现共同富裕
    5.5 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条件
        5.5.1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5.5.2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
6 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比较分析
    6.1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6.1.1 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性质一致
        6.1.2 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一致
        6.1.3 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一致
    6.2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6.2.1 关于共同富裕内涵的创新与发展
        6.2.2 关于实现共同富裕战略布局的创新与发展
        6.2.3 关于实现共同富裕制度保证的创新与发展
        6.2.4 关于实现共同富裕根本途径的创新与发展
        6.2.5 关于实现共同富裕战略步骤的创新与发展
7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意义
    7.1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1.1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7.1.2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当代社会的必要性
    7.2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意义
        7.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7.2.2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境界
    7.3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意义
        7.3.1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7.3.2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坚持所有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7.3.3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7.3.4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防止两极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7.3.5 实现共同富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8 结束语:坚持共同富裕目标,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8.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8.2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
        8.2.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8.2.2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实现共同富裕必要条件
        8.2.3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一) 着作
    (二) 期刊
    (三) 学位论文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与逻辑
    第一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二、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三、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四、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主体条件
        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
        三、勇于创新的批判精神
        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四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萌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二、酝酿: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三、形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第二章 共性与个性
    第一节 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共性
        一、鲜明的阶级性
        二、突出的科学性
        三、强烈的实践性
        四、科学的批判性
        五、有效的"灌输"性
    第二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个性
        一、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统一
        二、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三、理论性与务实性相统一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第三章 地位与目标
    第一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论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第二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论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育"四有"新人
第四章 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
        二、毛泽东思想教育
        三、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第二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
        一、学校课堂教育
        二、整党整风运动
        三、真理标准讨论
        四、媒体宣传教育
        五、开展理论研究
第五章 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的构成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建设
    第二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体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体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体的确定
第六章 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
        三、"老祖宗不能丢"的原则
        四、要"讲新话"的原则
    第二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教育法
        二、说服教育法
        三、自我教育法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
第七章 贡献与意义
    第一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教育思想
        二、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理论
        三、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
    第二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充分认识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二、始终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三、坚决克服理论教育工作中的错误倾向
第八章 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江泽民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要性的新时代阐释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创新
        三、以新时代内涵闸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四、坚持整风教育形式,深化党校教育改革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风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第二节 胡锦涛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推进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添新的内容
        二、强调干部和青年教育,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重点
        三、注重学校和共青团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建设
        四、强调求真务实,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
        五、开展集中学习实践活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途径
        六、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学理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理论渊源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一)历史基础
        (二)现实基础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念界定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主题与共同主题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一)构成结构分析
        (二)构成要素分析
    五、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括表述
        (一)确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原则
        (二)关于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几种观点辨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历史考察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转换的准备
        (一)历史准备
        (二)现实准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形成与确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形成与确立的标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阶段性回答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检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承接与推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跨世纪承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阶段推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时代推进
        (一)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态度、决心和信心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开展新时代的实践变革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形成与推进的经验启示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必须紧密围绕共同主题
        (二)坚持和深化新时期共同主题必须妥善处理多种困难
        (三)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努力回答好一系列基本问题
        (四)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路径
    一、贯穿于新时期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主题
        (一)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一)统一于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
        (二)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三)具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三、贯穿于中国国家治理和改革的实践——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例
        (一)统一于治国理政五年规划(计划)实践
        (二)上升为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三)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三步走‖发展战略
        (四)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五)作用于五年规划(计划)的调控
    四、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实践——以重大会议和报告视角
        (一)通过党代会报告的题目显示出来
        (二)借助党代会的主题展现作用
        (三)通过大会发出的号召发挥力量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理论表达
    一、表现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具体形态
        (一)道路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与创新
        (一)推动对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特征认识的新发展
        (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全面拓展
        (三)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实现理论飞跃
    三、促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成和整合
        (一)贯穿于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生成过程
        (二)促进新时期理论成果的整合
        (三)促进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
    四、促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形成共同的理论主题
        (一)使创新成果保持相同的理论本质
        (二)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围绕着相同的脉络
        (三)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共同的方向
        (四)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一致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原因分析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
        (一)对共同主题的理论认识容易发生偏颇
        (二)对共同主题的实践认识容易发生偏离
        (三)共同主题的坚持力量容易发生损耗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方面的原因
        (二)国际方面的原因
第六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对策思考
    一、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
        (三)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二、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
        (一)准确判断时代特征
        (二)深刻把握主体特征
        (三)准确把握任务特征
    三、夯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
        (一)问题导向是破解实践课题的科学方法
        (二)坚持―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范式开展理论创新
        (三)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中推动实践创新
    四、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二)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手段创新
    五、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
        (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二)改革创新精神是坚持共同主题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界定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中共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阐释
    二、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四、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探讨
第二章 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艰辛探索
    一、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
        1.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2.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成熟
        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曲折历程
    二、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1.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2.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三、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历史评价
        1.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贡献
        2.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局限
第三章 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继承创新
    一、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
        2. 时代主题转换的需要
        3.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现实要求
    二、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1. 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
        2. 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施路径
    三、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意义
        1.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 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3. 明确了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 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第四章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入推进
    一、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背景
        1. 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综合国力中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极大提高
        3. 执政党面临的新任务,需要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二、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 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4.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四位一体”同步建设
    三、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 从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 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性中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3.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彰显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义
第五章 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阐释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内在要求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1. 科学发展的要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2.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与人的全面发展
        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
        4. 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
        1.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2.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维度推进、多管齐下的历史过程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经验
        1.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正确方向
        2.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民性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3.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4.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时代发展和具体国情相结合
        5.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互为前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四、人民观及相关概念的发展变迁
        (一)人民与群众的概念关联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演变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源起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立
        (一)从现实社会角度对人民观进行初步探索
        (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人民观进行深入探索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核心思想
        (一)维护基本人权
        (二)人民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解放
        (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践影响
        (一)争取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情怀
        (二)对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的重视
        (三)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关注
    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传承发展
        (一)通过民族自决保障人民权利
        (二)通过土地革命维护人民权益
        (三)坚持人民民主的基本保障
    注释
第三章 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
    一、毛泽东人民观的创立
        (一)毛泽东人民观产生的社会条件
        (二)毛泽东人民观产生的阶级条件
        (三)毛泽东人民观产生的主体条件
    二、毛泽东人民观的核心思想
        (一)在革命形势下深化对人民的认知
        (二)以人民为主体的武装斗争
        (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力量的体现形式
    三、毛泽东人民观的实践影响
        (一)人民有了更强大的依靠力量
        (二)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三)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民主的实现方式
        (四)人民当家作主及各种权利纳入宪法保障
    注释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
    一、新时期人民观的创立
        (一)新时期人民观的起点
        (二)新时期人民观的发展历程
        (三)新时期人民观的时代进步性
    二、新时期人民观的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人民富裕观
        (二)江泽民人民利益观
        (三)胡锦涛人民本位观
    三、新时期人民观的实践影响
        (一)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打牢发展根基
        (二)为实现人民全面小康开拓发展路径
        (三)为实现人民民主奠定政治保障
    注释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
    一、习近平人民观的创立
        (一)习近平人民观的时代需求
        (二)习近平人民观的思想来源
        (三)习近平人民观的实践探索
    二、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思想
        (一)一切为了人民的人民核心观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主体思想
        (三)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党民关系
        (四)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的“中国梦”愿景
    三、习近平人民观的实践影响
        (一)引领人民坚定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带领人民创造更多彩的现实世界
        (三)率领人民铸就更显赫的时代辉煌
        (四)统领人民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形象
    注释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时代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征程
        (一)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观指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观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富起来”
        (三)习近平人民观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实现“强起来”
        (四)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百年奋斗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
        (二)始终秉承人民至上原则
        (三)始终尊重人民的道路选择
        (四)始终为了人民的复兴梦想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是科学实践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D]. 李孟一. 武汉大学, 2010(05)
  • [2]2000年以来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比较研究综论[J]. 尹杰钦,唐姿慧,黎力.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05)
  • [3]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D]. 余清. 湖南大学, 2019(07)
  •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D]. 张述周.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5]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D]. 郭晓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6]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 王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7]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 李政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8]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D]. 梁庆周.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D]. 汤建. 扬州大学, 2013(04)
  • [10]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研究[D]. 董聪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