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资料(一)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资料(一)

一、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资料(一)(论文文献综述)

耿春亮[1](2015)在《《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民国初年的“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副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理清它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它各流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状况,对于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理论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晨报副刊》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却付之阙如。有鉴于此,为真实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本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1918年至1926年间《晨报副刊》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部分代表性文本的清理研析,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人事谱系、思想理论资源以及在面对现实的对苏关系等重大问题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理论资源来展开辩驳。本文首先对《晨报副刊》的人事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中窥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本人在《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中处在关键地位,该副刊上所刊发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书写者几乎都与李大钊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会晤等方式对共产主义研究产生兴趣,因同校同学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凭借学会的渠道而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本文进一步对《晨报副刊》上所发表的若干典型文本进行了研讨分析,初步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思想理论资源。在欧洲社会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安部矶雄的著作成为书写者的范本;他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理解,不少来源于同一时期日本学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阐释;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解读,离不开河上肇等日本学者对《资本论》的简明解读,甚至对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领袖的认识也受到日本学者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唯一的影响源,考茨基、柯尔、Ensor等欧美理论家、学者的作品,也是他们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1925年10月至1926年初,《晨报副刊》上演了“联俄与仇俄”之争。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其纳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视域,进行了独到的历史考辨。通过系统解读参与“联俄与仇俄”之争的各派政治势力的言论,本文发现随着争论的深入,自由主义者、研究系逐渐倾向于国家主义派,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苏联是帝国主义国家,中国不应与之联合;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则认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应与苏联联合,应以共产主义作为中国的出路。

王刚[2](200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 ——20世纪3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借用语境这一语用学常用的概念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研究中,并在两个方面上使用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历程中内外环境的总和,在狭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语境(或话语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并非主要是语用学意义上的,也代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政治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时代背景等诸因素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是内外语境的统一。相对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的,是要进入中国社会的外在语境,其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因其学科属性、内在要求、理论品质以及功能要求等需要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相对于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国社会是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语境,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革命环境、思想文化、民族心理、时代主题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语境,确保了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有日本、欧洲(法国)、苏俄以及美国四条路径。每条路径的社会主义者部依据其特定的语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解读,形成了日本语境“学理的”马克思主义、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苏俄语境“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美国语境“空想的和基督教的”社会主义,这些存在着语境差异并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有所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对其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选择性传播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普遍性。通过清政府派赴国外一些外交人员的日记以及当时的报刊等渠道,中国人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初识了社会主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维新的语境下,对社会主义建立的依据、理想社会的设计以及建立的具体路径等进行了解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给三民主义寻找依据,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语境下,选择性地传播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唯物史观以及政治经济学等内容。无政府主义者在所胃“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有共同的“神髓”的认知基础上,以无政府主义解读了社会主义。早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求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在无产阶级革命语境下,选择性地传播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以及阶级和国家理论等。这种选择性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的某一部分理论被优先传播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步,传播者选择的主观性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具体实践上的偏差,对马克思主义的“梯次灌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间上交错,马克思主义文本来源的多样化使多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空间上并存,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中国传统式解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烙上中国传统色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想交锋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三次对话:笫一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其路向沿着对“西器”、“西制”、“西学”、“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肯定这样一条逻辑路径延伸,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对话。问题与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三次大论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对话。通过与工读互助主义、新三民主义、自由主义等当时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对话,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许多启示。通过思想交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视界与马克思主义理解者视界之间的“视界融合”,这使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范畴,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阶级斗争、国家、革命、人民群众、理论、意识形态等与中国语词实现了对接或语义的转换,进而提出了诸如中国革命的思想路线、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道路、革命的同盟军以及革命的军事路线等中国革命主要的问题域。1938年前后,在中国的革命环境、社会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环境以及当时国际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新语境,在这种新语境的氛围下,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对该命题的内涵与旨趣、必要与可能以及方法与理路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不等式,即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决这两个不等式,从不等式变成等式,语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刘红[3](20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领导权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具有精神凝聚和价值导向的双重作用,它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石,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各种思潮纷呈迭起、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历史境遇中,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文化领导权的建设置于审视中国社会革命的视野之内,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阐释、运用与创新,获得了民众的思想认同,实现了政治动员、精神凝聚和价值引领,促使革命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革命行动,最终实现了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及精神文化的巨大变迁。今天,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给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带来了严峻挑战。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始于思想领域防线的失防与坍塌。面对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趋势的现实境遇,如何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捍卫执政合法性基础?如何获得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凝聚思想共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背景,从思想和实践双重纬度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展开研究,系统梳理其思想的发展脉络,呈现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的演进过程,探究不同领域构建文化领导权的实践路径,凝炼经验、提升规律,为今天多元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历史和思想的经验借鉴。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绪论部分:界定相关概念,阐明选题缘由,揭示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阐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探讨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呈现出不同国度和不同历史语境下对于文化领导权的共同关注。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奠定了立论基石。列宁、葛兰西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独创性的发展,开辟了阐释与运作的新途径。第二章梳理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其思想演进的过程和特点。首先,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陈独秀、李大钊对思想文化领导的关注以及思想的根本转变,这些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萌芽。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和领导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并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教育,由此开始了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伟大实践。但党对“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认识还未上升到“权”的高度。其次,探讨党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认识以及党的实践。本文认为,瞿秋白是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先行者,他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概念,阐明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进行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的必要性,构建了革命文艺“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去领导各种文化团体,并在文化战线的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现实路径,但对无产阶级领导权却缺乏整体、系统的认识。最后,阐明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奠基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必然性,形成了系统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框架。《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基础,从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呈现出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整体把握,同时党开展了从各个领域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争夺和建设的实践历程。第三章全面考察以争夺知识分子为途径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斗争实践。通过国共两党对知识分子的抢夺凸显文化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重要作用,揭示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中的地位,通过呈现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发展轨迹以及重要影响彰显中国共产党话语主导权和文化领导权的获得,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大作用。第四章从思想论战角度考察学术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实践。在当时学术多元化的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学者秉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治学态度并以其科学方法为指导,在学术思想领域开始了争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独特实践,通过科玄论战、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新儒学运动、“学术中国化”思潮的论争,批判了学术上的各种错误观点,辨明了事物的真理性,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获得实现了对学术思潮的引领,并为中国社会变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学理依据和价值共识。第五章从政治思想领域考察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斗争实践。通过与国民党“中国之命运”的论战、中共对民盟的民主建国方案的批评引导以及三民主义论战,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体现政治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的必要性。第六章阐明和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以及现实启示。本文认为,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前提;同时,理论创新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是文化领导权的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文化领导权的旨归;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主干力量。这些革命斗争中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经验也为新形势下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提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即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夯实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坚实基础;把握社会、学术、政治思想等领域文化建设的不同规律,形成合力推动文化领导权的整体建设;在学术领域把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成为主干工程;创新宣传方式,引导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

漆调兰[4](2018)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话语,如何巩固其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引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的思考。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引起更多学界的高度关注,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出回答。延安时期,各种主义、思潮涌动,各种建国方案不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中国最终成功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本论文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为题,拟深入挖掘其建构的理论基础,全面梳理建构背景和建构历程,系统总结其基本要素和建构途径,科学总结其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以期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专题性研究。研究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深入挖掘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理论基础。充分借鉴巴赫金和福柯对话语的理解,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的丰富思想,对话语、话语权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概念明晰的基础上,分别深入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思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根基;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形态。列宁在其丰富的话语理论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概念;提出了著名的“灌输论”,使俄国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背景。围绕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早期遇到的挑战,主要梳理了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自由主义,张东荪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早期三民主义四种话语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对早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初建进行了肯定。最后全面梳理了 1920-1935年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历程。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到王明“左”倾错误的长期统治,致使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缓慢向前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实事求是”派在革命实践中的探索,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奠定了初步基础。需要补充的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及其左翼文化群体,也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大力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三章详细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历程。以延安时期中共发生的政治话语事件为标志,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历程划分了三个阶段,从1935年10月到1938年10月前,党内话语权建构以中国革命问题为导向的话语创新与方法论的产生;到1945年4月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形成与影响力的拓展;最后到1945年4月到1948年3月以党内话语共识的达成及话语体系形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政治口号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最终建构。第四章全面透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要素。认为主要由主体、核心话语以及基本方法构成。主体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对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以及政党职责、个人身份的科学定位,实现了主体自身的科学建构。在核心话语的建构方面,将其主要归结为三个:由“无产阶级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建构,由“社会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话语建构,由“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话语建构,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最后深入挖掘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一系列方法论。第五章系统总结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要途径。从党内与社会两个角度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不同面相。党内建构主要包括三种途径,加强党内教育,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统一全党思想;坚信马克思主义,以学术话语权引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注重“民族形式”建构,致力于中国革命话语的通识性表达。社会建构主要有四种途径,在对国民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分化与批判中凸显话语的科学性;在对中间党派政治话语的批判中强化话语的引导力;在新闻舆论领域努力掌握话语的主导权;在国际领域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第六章科学总结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并指出了其建构的局限性。基本经验共分为四点,分别是: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高度重视和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根本前提;学理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灵魂;表达上,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民族和生活语言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巨大力量;传播中,始终掌握报刊媒体舆论阵地的主导权是实现话语权的基本方式。最后将这一时期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启示总结为五点: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紧跟时代主题,进行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的创新;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注重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引领作用;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胡春阳[5](2016)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历程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使无产阶级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改造世界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革命实践过程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早期探索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1842年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在革命实践中唤醒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结合起来等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获得初步认同;从1848年欧洲革命至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革命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在无产阶级中得到进一步认同的阶段;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全面认同。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的兴起、第二国际的成立以及第二国际思想家的理论宣传都对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早期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奠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基础;诉诸经验事实的实践验证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根基;长期的理论斗争提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早期探索的经验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帮助我们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信心,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前提、历史依据和方法借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苏联历经坎坷。十月革命前夕,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必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十月革命后不久,苏维埃政权就面临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危机。为此,列宁积极推行新经济政策重新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合格主体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灌输论,初步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问题。斯大林时期由于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卫国战争的胜利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但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很大程度是对斯大林模式的认同,并把这种模式绝对化和神圣化。在认同方式上趋于单一化,致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效果中包含着严重扭曲的成分,表面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已经暗藏着认同危机的潜流。后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危机逐步显现,先后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动摇、勃列日涅夫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困顿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崩溃,全面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和亡党亡国的悲剧性结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中国也经历过多次波折,但时至今日社会主义事业依然蓬勃向前。19世纪末随着西学东渐,社会主义学说同西方其他思潮一起在中国开始传播并在20世纪初达到了高潮。到五四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思想流派进行了论争,其中代表性的有“问题与主义”之争、“社会主义论战”、“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三次论战。论战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逐步获得国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新民主义革命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上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其认同度的提升历经由少数先进知识分子的精英认同逐步演变为民众的普遍认同。建国后,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重思想和文化建设和强化旧社会的“负面合法性”效应的引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同和积极的支持。但到1956——1978年期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逐渐背离其建构的物质基础,被人格化为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导致出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畸变。文革结束以后,在未来政治建设的道路上如何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从个人崇拜转向主流意识形态上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历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重启、巩固和发展时期,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性回归。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基于不同利益基础的多元价值观易引发价值冲突甚至可能出现价值认同危机。重构价值认同是价值认同危机消解的内在诉求,这是由价值认同危机的性质、价值选择的同一性和价值认同过程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当代中国价值认同重构的根本就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认知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增强情感认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行为认同,从而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导作用,形成一种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价值生活秩序。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整个时代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并呈现认同弱化的趋势,其凸显出来亟待破解的问题主要有:认同主体教育的虚化;大众权益的实现仍有差距;认同客体的解释力下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宣传中存在着空泛化的趋向;多样化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等。为此,在基本方法上我们必须要处理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理想化与世俗化、泛化与淡化、批判与包容的关系,并通过实施分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主体塑造;推进理论创新,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文本权威;畅通利益表达,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动力基础;注重大众传媒,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传播途径;优化社会生态环境,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外部条件等途径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欧阳询[6](2015)在《启蒙·民主·新儒学: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历史开展》文中认为张君劢是一个“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哲学家与政治家,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深刻而全面地影响了他对于“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探寻历程。这主要表现为:在新文化运动、九一八事变与新中国成立三大历史事件发生后,亦即在20世纪20年代、30-40年代与50-60年代三个不同时期,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相应地发生了三次转向,分别以思想启蒙、民主建国、复兴儒学为其主题。本文即依此思路,从历史开展的视域探讨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文中各章安排如下:第一章探析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的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初步成型。1918年初,在“政治固不可为”的情况下,张君劢与唐规严、蒋百里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了“松社”,希望借助讲学之业来提倡改良社会风气。如果说这蕴含了张君劢启蒙思想的萌芽的话,那么张君劢启蒙思想的真正成熟和完善,则无疑是以他“从社会科学跳到哲学”之后“决心探求一民族所以立国之最基本的力量”为标志。从本质上说,张君劢的启蒙思想与柏格森、倭伊铿哲学一样,属于非理性主义的人文主义,亦即新人文主义。它在反对科学主义、主智主义的同时,也严厉反对历史唯物主义。与此相应,在政治及社会制度上,张君劢主张实行民主社会主义,而反对欧洲自由资本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君劢将知识解放、政权解放、生计解放三者同时并行,确立为“中国新文化之趋向”。第二章论述20世纪30-40年代张君劢的民主建国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全面展开。九一八事变之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张君劢大力倡扬“国家民族本位”。然而,“国家民族”一词,在他那里具有政治与文化的双层涵义,即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旨在实现民族独立与民族建国,故以之为本位,就必然要求国家利益至上,具体落实到政治制度设计上就是要求:在旧有的议会政治框架内,向以苏联和德、意为代表的集权制修正,从而克服议会权力过重、政府权力过轻的弊端。至于文化民族主义,其旨趣在于振奋民族信心、强化民族意识与凝聚民族力量,并为建立民主政治、保障基本人权提供思想基础。为此,张君劢把包括政治自由在内的自由精神纳入了民族性范畴之中,进而作为国民知识和道德的基本内容。显然,这种文化民族主义正是耶尔·塔米尔所谓的“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第三章探讨20世纪50--60年代张君劢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文化观的完善。二战后的“世界文化之危机”与1949年初离开大陆后的流亡生活,使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从民族主义本位转向世界主义本位,从以政治为重心转向以文化(观念文化)为重心。可见,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历经了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简言之,这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张君劢不再像人生观论战时期仅仅提出“新宋学”的口号,而是创造性诠释了儒家哲学、儒家伦理思想与儒家政治思想,深入阐发了儒学复兴的基础、途径与先例,甚而建立起现代新儒学的“自力更生中之多形结构”;另一方面,关于现代化理论,张君劢不止停留在对西方现代化模式及其弊病的批判上,而是着重于正面发掘传统与现代的内在一致性,梳理和分析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及其失败原因,以及竭力阐明复兴儒家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途径。结语根据唯物史观的原则和方法对张君劢中国文化观予以批判总结。作为一种中国现代化理论,张君劢中国文化观在20世纪不同时代分别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中华民族的民主建国、现代新儒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同时,它在社会历史观、思想启蒙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方法论等方面,又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偏失,这正是它不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所选择、所接受的根本原因。

孔晓菲[7](2021)在《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文中指出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大激荡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再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前进一步都要同中国近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开展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一思想斗争经历了一个“交锋碰撞——批判斗争——引领发展”的矛盾交织运动过程。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是贯穿这一思想斗争的主线,更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和攻击的基本遵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应对和回答当前意识形态冲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思想史视角,着眼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际为现实依据,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思想斗争为主要线索,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科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发展过程中同各种社会思潮开展的思想斗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从而揭示不同阶段思想斗争的核心主题、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在思想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为新时代辨识、批判、破除各种反动社会思潮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引言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第一章是理论前提性研究;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主体部分,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围绕阶段性主题同社会思潮展开的思想斗争,以及在思想斗争中获得的进一步发展。第六章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对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做出理论总结。引言主要说明研究问题的缘起,述评当前学术界关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研究现状,呈现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指出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一核心论题,厘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社会思潮展开思想斗争的主线,并确立了不同阶段的论争主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和中国问题的研究及其在中国近代的早期传入,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时代主题相适应,促使我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觉醒,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做出新的文化抉择。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初步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早期共产主义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将马克思主义初步运用于中国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中国近代不断涌动的各种社会思潮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不同维度的攻击。中国共产党在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的积极回应中,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社会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界限,批驳了科学派和玄学派、戴季陶主义、国家主义派的错误思想主张。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系统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土地革命初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提出,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在党内的初步确立。中国思想界,以“新生命派”、“动力派”、“中国经济派”、“全盘西化派”、“本位文化派”为主要代表,同共产党人组成的“新思潮派”,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思想大论战。中国共产党在回应和批驳这些思想派别中,提出并深入论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提出,引发国民党新专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烈攻击和对三民主义的重新阐释。为此,国共两党间展开关于“三民主义”的思想论战。中国共产党在对“伪三民主义”的批判中,划清了新旧三民主义的界限,厘清了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最后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确立的思想文化背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党内已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成基本共识,并提出了毛泽东思想,但党外各政治派别围绕抗战胜利后国家政权如何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形式各异的政治主张。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对国民党“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和中间党派“中间路线”建国主张的批判中,创造性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第六章,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而且是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创新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时代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应当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展开斗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黄徐平[8](2012)在《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概念》文中研究表明卡尔-马克思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结束了启蒙运动以来哲学家们形而上学地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历史,把哲学转入了对于历史社会现实的理解、批判和斗争。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转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是,马克思每次深刻的思想转变和认识革命,都离不开对于"社会"概念内涵的重新考察和重新把握。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概念是马克思哲学社会历史观的一个高层次理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元概念,同时也是我们批判性地审视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现实和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入口和切入点。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交代了关于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基本逻辑线索,并且指出,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即历史发生学的方法去把握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生成和嬗变,即用马克思的方法来面对马克思的文本。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到第三章,主要是关于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思想史铺陈。第一章是探讨近代西欧社会哲学思潮中的"社会"概念,主要论及了康德哲学和费希特哲学中的"社会"规定,黑格尔的历史--社会哲学中的社会结构论和社会动力论,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学说中的"社会"概念,以及从霍布斯、洛克到卢梭的社会历史观。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理中的"社会"观,其中主要考察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社会"观。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社会"概念,其中主要考察了法国一般唯物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英国李嘉图式社会主义思潮和德国哲学共产主义思想对于"社会"概念的指认。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四、第五和第六章,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从中学毕业时期到《资本论》这个漫长的阶段中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生成和嬗变的轨迹。研究中的经典文本包括:博士论文、《莱茵报》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的政论文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评李斯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致安年科夫》、《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等等。从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生成与嬗变的轨迹中,我们可以把握到"社会"概念从如何从"社会一般"到"社会特殊"到"社会个别"转化的,这也与马克思哲学对于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批判逻辑思路从人本学现象学到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再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现象学是相互匹配的。第四部分是结语,主要探讨了马克思关于"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学说,指出,这是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理论归宿。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建构和内涵的不断嬗变,马克思揭示人在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实际地位,一切的理论努力,都只有一个目标,一个归宿:把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找到通向自由王国的现实途径。

郑小伟[9](2018)在《马克思权利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途。权利问题作为法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不仅关系人民的切身权益,而且关乎法治的成败。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是解答权利问题的科学理论和钥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是建构法治中国、推进国家现代化和促进人民权利事业发展的重要遵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研究承载这样的使命:既要梳理权利学说的思想资源与前沿理论,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引,从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视界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中国问题”与世俗基础,从而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权利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研究的思想源点。马克思著写的经典文本是马克思权利理论的原始载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研究应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及其撰写的历史时代,追根溯源,探寻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的本原。马克思权利理论不是凭空的臆想,而是对已有权利学说的批判性超越。自然法与实证法权利学说是西方问答权利的主要流派,也是马克思权利理论的思想渊源。自然法权利学说源远流长,在西方,古希腊人早已开始从理性、正义、自然法的向度问答权利。在以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一些古希腊学者看来,宇宙万物都有个规则或秩序,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应有一个原初性的整合秩序,即“自然法”或“理性”。古罗马人在对商品经济生活中各种具体权利的概括与抽象中形成了一套理性化的权利观念系统。古罗马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具体权利,以抽象的方式概括权利观念,使权利从古希腊时期作为道德的一部分,具体化为法律上的规范内容。经过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理性自然法权利学说走向它的全盛时代,成为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理论先导。荷兰的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德国的康德、黑格尔,都曾问答理性自然法权利。自然法权利学说片面强调天赋人权观和自由主义,疏忽社会责任、义务和秩序,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19世纪下半叶起,经验哲学与实证主义渗入政治、法律、伦理等学科,以实在法为研究对象、更注重实在法律秩序建构的实证法权利学说悄然兴起。实证法权利学说以实证主义、功利主义以及经验哲学为基础,主张经验的事实研究与分析,反对自然法权利学说那种超验的假设与思辨。从实证法权利学说的视界来看,只有实在法这—存在,而根本就没有自然法这东西;法的规定只能山经验上可以观察到的立法、判例或习惯等标准确认,法律定义中不可渗入任何的道德价值因素;法律与道义是两码事,“恶法亦法”;对权利的阐释只能根据实在的法律规范而不能依据抽象的道德、理性或正义理念。实证法权利学说片面强调权利法定,喧嚣“恶法亦法”、“去价值化”,给人类历史和社会风俗带来了消极影响。马克思权利理论在回答时代问题中形成,并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现实中,扬弃了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理论支撑的自然法与实证法权利学说,逐渐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权利理论。马克思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劳动创造历史和价值的劳动人民权利观,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在生产力普遍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彻底实现“人的权利”,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公正、平等和自由的劳动权利关系。人的解放与“人的权利”实现是同一历史进程。为劳动人民的权利和解放而奋斗,是马克思一生的旨趣和追求。马克思以资产阶级社会为典型,通过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解放造成“人的权利”分裂、二重化等局限性的批判分析,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不平等、不自由的异化社会现象和权利关系进行批判揭示;提出通过人的解放克服市民社会和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实现“公民权”与“人权”的有机统一,实现实有权利、法定权利与应有权利的有机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推进着人民权利事业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中国化,带领和依靠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着人民权利。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强调权利的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和社会性,认为权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集体性与个体性、应有性与实有性、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统一。权利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随同人类历史而产生、嬗变,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会有不同的权利界定。权利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以正当利益为内核的历史现象。权利既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形式,又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李瑞德[10](2016)在《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当代审视》文中认为拜物教批判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称之“蕴含着全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的当代意义既体现在它自身所特有的理论价值之中,也体现在它直面新的时代和问题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阐释力。作为一种关照现实的理论形态,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欧洲文艺作品中反映的资本主义拜物教现实,以及黑格尔、费尔巴哈、赫斯等关于异化的理论或思想,都对该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就其形成发展过程而言,它的理论内涵不仅是商品拜物教批判,而且包括货币和资本拜物教;这种批判方式不仅体现在《资本论》第一章中,而且波及到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它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批判、共产主义学说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以整体性的视野把握其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和东欧学者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分别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拜物教问题进行了探索,但他们都没有超出马克思所做的贡献。以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审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我们发现,资本拜物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重要推手,而以市场拜物教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则把市场加以神圣化、神秘化、万能化,给资本主义世界乃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以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审视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拜物教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拜物教现象在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这一现象的产生或存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拜物教有着根本区别。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遏制拜物教现象的现实可能性,而有效遏制当前的拜物教现象则必须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导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抓手,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保证。此外,论文还对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前景进行了简要展望。

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资料(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资料(一)(论文提纲范文)

(1)《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1.1.1 “晨报副刊”称谓的由来
        1.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释义
        1.1.3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2.1 1920—194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步
        1.2.2 1950—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开始
        1.2.3 1980—19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进展
        1.2.4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新进展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主要内容、创新之处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2章 人事谱系: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社会关系
    2.1《晨钟》创办及《副刊》的设置
        2.1.1 《晨钟》的创刊
        2.1.2 《晨报》副刊的设置
    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群体分析
        2.2.1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年龄构成
        2.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地域分布
        2.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学缘结构
    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聚合路径
        2.3.1 以会晤的形式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兴趣
        2.3.2 以同校的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
        2.3.3 以学会的关系而关注世界社会主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本群分析
    3.1 关于欧洲社会党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文本
        3.1.1 安部矶雄的《最近欧洲社会党之运动》
        3.1.2 安部矶雄的《战争中社会党的态度》
        3.1.3 Ensor的《各国社会党之情形及社会主义概论》
        3.1.4 托洛茨基的《新共产党宣言》
    3.2 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文本
        3.2.1 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3.2.2 堺利彦的《马氏唯物史观概要》
        3.2.3 贺川丰彦的《马氏唯物史观的批评》
        3.2.4 高列夫的《无产阶级的哲学》
    3.3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本
        3.3.1 河上肇与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
        3.3.2 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
    3.4 关于无产阶级领袖生平的文本
        3.4.1 河上肇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
        3.4.2 尾崎士郎、茂木久平的《西洋社会运动者评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政与外交: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联互动
    4.1 赤白对立: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分歧
    4.2 仇友之别:苏联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4.3 余论:时人评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回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
    5.1 历史回眸:对《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几点认识
    5.2 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仍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 ——20世纪3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语境:一个从语用学借用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方法与意义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外语境
    第一节 "何以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外在语境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的语境
        二、原生态语境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语境下的基本原理何以需要中国化
    第二节"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在语境
        一、政治经济环境:变迁与转型的十字路口
        二、革命环境: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三、思想文化: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
        四、民族心理:从对资本主义的"认异"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五、时代主题:革命与战争的历史拐点
第二章 文本互动(上):不同路径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差异
    第一节 "以日解马":日本语境"学理的"马克思主义
        一、因缘相机:日本成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渠道
        二、学理解读:日本语境的马克思主义
        三、取径东洋:马克思主义从日本语境来到中国
        四、效果向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
    第二节 "以欧解马":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什么是法国?
        二、从原生态到中国态: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
        三、欧洲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第三节 "以美解马":美国语境"空想的和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
        一、留美学生为什么没有成为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体
        二、美国语境的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来到中国的
    第四节 "以苏解马":苏俄语境"革命的"马克思主义
        一、革命感召:苏俄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引力
        二、以苏解马:俄国人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
        三、以俄为师:苏俄语境的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
        四、语境变换:革命的成功经验也可能会"水土不服"
    第五节 语境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营造适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接受的宽松政治环境
        二、营造适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接受的文化环境
        三、把"觅马"与语境建设结合起米
第三章 文本互动(下):早期中国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选择性传播
        一、只鳞片爪:西学东渐语境下中国人初知社会主义
        二、海外借力:维新语境下资产阶级改良派对社会主义的解读
        三、国内使力:资产阶级革命语境下革命派给三民主义寻找依据
        四、共同神髓:以无政府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
        五、改造社会:无产阶级革命语境下初步寻求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
    第二节 选择性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某一部分理论被优先选择传播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步
        二、传播者选择的主观性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实践上的差异性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梯次灌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间上交错
        四、马克思主义文本来源的多路径使多种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空间上并存
        五、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中国式的解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烙上中国传统色彩
第四章 思想交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的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的文化进路
        一、西学科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二、西学制度:"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三、西学观念:"文化启蒙"
        四、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论争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一、思想灵魂:"问题"抑或"主义"
        二、道路抉择:"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
        三、改造方略:马克思主义抑或无政府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对话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一、"中国式……主义"的空想与实践
        二、三民主义的变异与升华
        三、自由主义的潮起与潮落
第五章 视界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范畴形成和问题域的提出
    第一节 文本与解读者互动中的视界融合
        一、同质文化互动中的视界融合
        二、异质文化互动中的视界融合
        三、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理解者的视界融合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重要范畴与中国语词的对接和语义的转换
        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三、资产者、资产阶级;无产者、无产阶级
        四、阶级、阶级斗争、国家、革命
        五、人民、群众、人民群众
        六、思想、理论、意识、意识形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域的提出
        一、中国革命的思想路线问题
        二、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
        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中国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五、中国革命的军事路线问题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语境动因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新语境
        一、中国的革命环境
        二、社会政治环境
        三、国际环境
        四、思想文化环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一、内涵与旨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必要与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证
        三、方法与理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后续展开与前瞻
        一、六中全会到七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成为全党的共识
        二、七大到改革开放前:马列主义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第二次结合在曲折中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结语 从两个不等式到两个等式:语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二、列宁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三、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第二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文化领导权的实践
        一、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
        二、西欧共产党的实践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建党初期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萌芽
        一、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领导权认识的历史背景
        二、陈独秀、李大钊对于思想文化领导的重视
        三、中国共产党争取思想文化战线领导权的初步实践
        四、中国共产党争取思想文化战线领导权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初步提出
        一、大革命失败后思想文化战线的形势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概念的提出
        三、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时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
        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特点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系统形成
        一、延安时期文化领导权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争夺文化领导权问题上的特点
第三章 以争夺知识分子为途径实现文化领导权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教训
        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
        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导致的后果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争夺与培养
        一、建立左翼文化团体
        二、建立文化统一战线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一、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争夺
        二、谁抢到知识分子,谁就抢到天下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第四节 知识分子在争夺文化领导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作用
第四章 学术领域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引领与导向
    第一节 学术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意义
        一、学术领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
        二、学术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特点
        三、确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 在学术论战中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
        一、科玄论战中唯物史观派的引领导向
        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历史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新儒学运动的批判及影响
        四、“学术中国化”思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及主导
第五章 政治思想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与博弈
    第一节 政治思想领域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意义
        一、政治思想是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核心领域
        二、政治思想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 国共两党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论战
        一、“中国之命运”提出的背景
        二、国共两党的思想交锋
        三、中国共产党批判《中国之命运》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民盟建国方案的引导
        一、民盟的“民主统一和平建国”方案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国方案
    第四节 三民主义论战
        一、国民党将三民主义儒学化
        二、汪精卫对三民主义的歪曲
        三、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践行以及对歪曲三民主义的批判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一、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前提
        二、实现理论创新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核心
        三、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旨归
        五、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主干力量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现实启示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夯实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坚实基础
        三、把握不同领域的文化建设规律,合力推动文化领导权的整体建设
        四、在学术领域把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成为主干工程
        五、创新宣传方式,引导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四、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概念
        一、话语
        二、话语权
        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根基
        二、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形态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话语权建构路径的思考
    第三节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列宁的话语理论
        二、列宁明确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概念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路径的思考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的历史境遇
        一、以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二、以张东荪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三、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四、早期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初建
        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
        二、马克思主义重要范畴与中国语词的对接
        三、马克思主义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内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跌宕起伏
        一、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消极影响
        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消极影响
        三、党内“实事求是”派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中的初步探索
        四、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性质论战”中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贡献
        五、左翼文化群体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传播与贡献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历程
    第一节 以革命问题为导向的党内话语创新与方法论的产生(1935.10-1938.10)
        一、党内话语论争焦点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
        二、党内话语论争焦点之二:游击战争战略地位问题
        三、《两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形成与影响力的拓展(1938.10-1945.4)
        一、建构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诞生:新民主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影响力的拓展:对《中国之命运》的大力批判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共识达成及话语体系的形成(1945.4-1948.3)
        一、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冲突结束与共识达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形成: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最终成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体
        一、中国共产党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建构的主要内容
        一、由“无产阶级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建构
        二、由“社会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话语建构
        三、由“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是话语建构的根本方法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话语建构的民族化基础
        三、对外来话语批判借鉴是话语建构的重要方法
        四、提炼中国经验,创新理论成果是话语建构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体系内部建构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党内教育,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统一全党思想
        二、坚信马克思主义,以学术话语权引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
        三、注重“民族形式”建构,致力于中国革命话语的通识性表达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社会建构的主要途径
        一、在对国民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分化与批判中凸显话语的科学性
        二、在对中间党派话语的政治批判中强化话语的引导力
        三、在新闻舆论领域中努力掌握话语的主导权
        四、在国际领域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
第六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
        一、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高度重视和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根本前提
        二、学理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灵魂
        三、表达上: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民族和生活语言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巨大力量
        四、传播中:始终掌握报刊媒体舆论阵地主导权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方式
        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局限性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启示
        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
        二、紧跟时代主题,进行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的创新
        三、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
        四、注重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引领作用
        五、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概述
        一、意识形态理论溯源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认同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内涵
        一、认同: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
    第三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与实质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质
第二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过程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和在无产阶级中的初步认同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得以验证和认同巩固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和全面认同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奠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基础
        二、诉诸经验事实的实践验证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根基
        三、长期的理论斗争提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动力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探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意义
        一、提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前提
        二、提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方法借鉴
        三、提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依据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苏联的形成与丧失
    第一节 列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
        一、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资源的不足
        二、列宁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举措
    第二节 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一、斯大林模式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
        二、卫国战争的胜利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
        三、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特点
    第三节 后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
        一、赫鲁晓夫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动摇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困顿
        三、戈尔巴乔夫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崩溃
        四、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历程回顾
    第一节 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认同
        一、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传播
        二、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论战中获得认同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精英认同到民众认同的演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畸变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8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性回归
        一、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重启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巩固
        三、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发展
第五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第一节 价值冲突与当代中国价值认同危机
        一、当代中国价值冲突的社会场景
        二、当代中国价值冲突的焦点
        三、多元价值冲突引发价值认同危机
    第二节 价值认同危机的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一、价值认同危机的消解需要价值认同重构
        二、价值认同重构的根本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选择
        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认知认同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增强情感认同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行为认同
第六章 当前我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亟待破解的问题
        一、认同主体教育的虚化
        二、大众权益的实现仍有差距
        三、认同客体的解释力下降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宣传空泛化的趋向
        五、多样化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
    第二节 当前我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方法
        一、正确处理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想化与世俗化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泛化与淡化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批判与包容的关系
    第三节 当前我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实施分层教育,注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主体塑造
        二、推进理论创新,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文本权威
        三、畅通利益表达,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动力基础
        四、注重大众传媒,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传播途径
        五、优化社会生态环境,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外部条件
结语:以“中国梦”提出为契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启蒙·民主·新儒学: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历史开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走进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
    一、作为哲学家的张君劢
    二、作为哲学问题的张君劢中国文化观
    三、本文研究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方法
    四、本文阐释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框架
第一章 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的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初步成型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的启蒙思想
        一、张君劢启蒙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张君劢启蒙思想的基本内涵
        三、张君劢启蒙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初步成型
        一、欧洲文化之危机与中国新文化之自主
        二、“知识之解放、政权之解放与生计之解放,三者同时并行”
        三、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性质考辨
    第三节 张君劢中国文化观初步成型的精神层面:“知识解放”
        一、倡导自然科学,批驳科学主义
        二、译介西方现代思潮,打破各种偶像
    第四节 张君劢中国文化观初步成型的政治层面:“政权解放”
        一、主张“联省自治”,反对“军阀割据”
        二、主张“理性政治”,反对“武力政治”
        三、主张“内的政治”,反对“外的政治”
    第五节 张君劢中国文化观初步成型的经济层面:“生计解放”
        一、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社会所有”
        二、张君劢的社会主义选择:“左德右俄”
        三、社会主义实现的根本动力:自由意志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张君劢的民主建国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转向
    第二节 张君劢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哲学
        一、张君劢对英德政治哲学的调和与吸收
        二、张君劢的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观念
        三、张君劢对中国传统“天下”观念及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念的批判
    第三节 张君劢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
        一、张君劢关于权力与自由的论述
        二、张君劢关于自由与民主的论述
        三、张君劢关于自由与平等的论述
    第四节 张君劢的新政治制度设计
        一、“修正的民主政治”
        二、《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中的政制方案
        三、两次新政治制度设计之比较
第三章 20世纪50—60年代:张君劢的现代新儒学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完善
    第一节 1948年与1949年之交: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再转向
        一、张君劢中国文化观转向的原因
        二、张君劢中国文化观转向的四个维度
    第二节 世界文化危机背景下的儒家思想价值
        一、“知识危机”与儒家思想的价值
        二、“共产主义危机”与儒家思想的价值
    第三节 张君劢复兴儒家思想之努力
        一、张君劢复兴儒家哲学之努力
        二、张君劢复兴儒家伦理学之努力
        三、张君劢复兴儒家政治哲学之努力
    第四节 张君劢论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复兴
        一、“现代化的意义和中国对现代化的尝试”
        二、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民主与科学
        三、复兴儒家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途径
结语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贡献与偏失
    一、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贡献
    二、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偏失
参考文献
    一、张君劢相关论著
    二、张君劢研究文献
    三、有关参考文献
附录一 张君劢思想研究综述
附录二 张君劢、倭伊铿:《中国和欧洲的人生观问题》(节译)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一)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和发展
        (二)西方国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三)马克思对西方国家古典思想的批判性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和中国问题的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入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三)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觉醒与文化抉择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初步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初步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
    二、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涌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二)社会主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三)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四)“科玄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五)戴季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六)国家主义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三、马克思主义对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回应与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对实用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改良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四)马克思主义对“科玄论战”的回应与批判
        (五)马克思主义对戴季陶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六)马克思主义对国家主义派的回应与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系统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初步探索与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提出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在党内的初步确立
    二、社会思想流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一)“新生命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历史的认识
        (二)“动力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三)“中国经济派”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认识
        (四)“全盘西化派”对中国文化发展出路的认识
    三、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对各种思想流派错误观点的理论批判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化革命运动的实践回应
        (三)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一)新启蒙运动的兴起与“中国化”思潮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与初步阐释
    二、国民党的新专制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攻击
        (一)国民党的新专制主义倾向及其思想文化宣传
        (二)新专制主义对“三民主义”的篡改与重新阐释
        (三)新专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责难和攻击
    三、“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对“伪三民主义”实质的揭示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论证
        (三)学术中国化运动开展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确立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的确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共识在党内的形成
        (二)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提出及其在党内的确立
    二、中国各政治党派关于抗日建国主张的思想分歧
        (一)国民党关于“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
        (二)中间党派关于“中间路线”的建国主张
    三、政治党派思想主张的破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新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争取与“中间路线”的破产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系统提出与全面阐释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现实重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时代发展性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复杂艰巨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现实启示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准确把握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与思想实质
        (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社会思潮斗争的原则和方法
        (四)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8)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历史发生学地、饱满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概念
    一 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概念、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其研究方法
    三 论文基本框架和基本逻辑线索
第一章 近代西欧社会哲学思潮的"社会"概念考察:—德国古典哲学和从霍布斯、洛克到卢梭的社会历史观
    一 康德哲学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二 费希特哲学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三 黑格尔历史-社会学说中的"社会"结构论和"社会"动力论
    四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五 从霍布斯、洛克到卢梭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章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理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一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社会"观的形成和发展:一个简明的小史
    二 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社会"观考察
    三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社会"观考察
第三章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一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面向
    二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
    三 法国一般唯物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社会"观
    四 英国的李嘉图式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观
    五 以赫斯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共产主义思潮的"社会"观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概念—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一节 "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和"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马克思中学毕业时期和《博士论文》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一 启蒙主义的人生理想和普罗米修斯式的主体意识:中学毕业时马克思的"社会"取向
        二 必然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第二节 从"理性国家的阳光"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社会"概念的巨大转变
        一 "理性精神的阳光"批判"下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政论文章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二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社会"概念考察
    第三节 人本学异化劳动史观统摄下的思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一 第一笔记本中的"社会"概念考察:人本主义社会现象学
        二 第三笔记本中的"社会"概念考察:人与人之间本真的非异化的社会共在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概念—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节 先验性实践活动思考线索的最后残余《神圣家族》和《评李斯特》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一 《神圣家族》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第二节 "人,现实性上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革命性转捩
        一 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社会"概念的本质
        二 人的本质的生成—现实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一 "有生命的个人":"社会"概念的理论前提和历史前提
        二 人类历史性存在的社会关系—"社会"概念的关系学的历史发生说明
        三 交往活动、交往形式—"社会"概念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建构机制和生成机制及其理论局限性
        四 人类自身的自主活动和有个性的人的塑造—"社会概念"的现实价值指向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概念—从《致安年科夫》到《资本论》
    第一节 《致安年科夫》和《哲学的贫困》中"社会"概念的考察
        一 "社会":一定的暂时的历史的形式—《致安年科夫》中的"社会"概念
        二 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对抗性质:《哲学的贫困》中的"社会"概念
    第二节 "资本——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雇佣劳动与资本》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一 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的奴役地位—"雇佣劳动"与"工资"
        二 资本——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
    第三节 "三大社会形态"和"商品-货币-资本"三大拜物教—《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概念考察
        一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生学方法论研究"社会"概念
        二 "三大社会形态":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重构式反映
        三 "商品--货币--资本"三大拜物教: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意识形态去魅
结语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理论归宿
参考文献
后记

(9)马克思权利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与目的
    二、研究进路与方法
    三、研究综述
    四、权利概念的科学界定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马克思权利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自然法权利学说
        一、古代自然法权利思想传统
        二、近代古典自然法权利学说
        三、德国哲理权利学说
        四、新自然法权利学说
    第二节 实证法权利学说
        一、分析实证法权利学说
        二、经验实证法权利学说
        三、新实证法权利学说
第二章 马克思对权利理论的早期探索与思考
    第一节 大学时期对权利问题的探索
        一、“按费希特的那一套”设计法的形而上学
        二、对萨维尼历史法学研究方法的兴趣
        三、康德先验权利学说的影响
        四、转向黑格尔权利学说
    第二节 《博士论文》对自由权利的宣示
        一、与青年黑格尔派打成一片
        二、述评伊壁鸠鲁自我意识自由观
    第三节 《莱茵报》时期理性权利观的动摇
        一、法律应随时代演进
        二、秉持自由理性的法律
        三、捍卫劳动人民的权利
        四、遇到物质利益的难事
第三章 马克思对权利理论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对黑格尔法权理论的超越
        一、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和法权
        二、私有财产支配政治国家和法权
        三、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利的统一
        四、人的权利的社会现实性
    第二节 对费尔巴哈权利观的超越
        一、“人的权利”二重化嬗变逻辑及其实质
        二、政治解放局限性与“人的权利”二重化之原因
        三、人的解放与“人的权利”实现
    第三节 异化劳动视界下历史唯物主义权利观的萌发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二、异化劳动导致权利异化
        三、共产主义实现人的权利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权利观的初步确立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二、市民社会与国家、法、权利的关系
        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及其实现方式
第四章 马克思权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权利理论的正式形成
        一、权利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二、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的解放与权利的前提
        三、真正的共同体中实现人的解放与权利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权利理论的发展与超越
        一、权利的起源
        二、权利的发展形态
        三、权利的属性
    第三节 马克思权利理论的科学蕴含
        一、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相统一
        二、权利合理性与合法性相统一
        三、权利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四、社会权利与社会义务相统一
        五、应有权利与实有权利相统一
        六、权利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统一
第五章 马克思权利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及启示
    第一节 党领导人民实现权利
        一、通过政治革命创建人民主权的国家
        二、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人民主权的国家
        三、通过宪法法律保障和实现人民权利
    第二节 与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的权利
        一、基本国情的限定
        二、历史经验的启示
    第三节 德法结合实现权利
        一、德法分离的弊病
        二、德法辩证统一的科学性
    第四节 在共同体中实现权利
        一、文本中的权利共同体理论
        二、中国化的权利共同体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10)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当代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
    四、主要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历史源流
    第一节 “拜物教”概念考辨
        一、对“拜物教”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二、“拜物教”研究学术史清理
        三、“拜物教”与“异化”“物化”概念辨析
    第二节 16-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拜物教现象考察——以欧洲文学作品为视角
        一、16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
        二、17-18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
        三、19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
    第三节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一、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
        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
        三、赫斯的货币异化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酝酿准备阶段
        一、马克思对“拜物教”概念的初始应用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拜物教批判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拜物教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第二节 19世纪50年代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拜物教的论述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关于拜物教的论述
    第三节 19世纪60年代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完成发展阶段
        一、商品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
        二、货币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中间环节
        三、资本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形态
    第四节 以整体性的视野把握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
        一、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二、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
第三章 国外学者关于拜物教问题的新探索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批判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的局限
        三、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前苏联和东欧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
        一、前苏联学者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
        二、东欧学者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
第四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浪潮
        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
    第二节 资本拜物教: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重要推手
        一、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膨胀化
        二、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投机化
        三、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泡沫化
        四、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五、后果与启示
    第三节 市场拜物教: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
        一、新自由主义的市场拜物教性质
        二、马克思对市场拜物教的批判
        三、新自由主义市场拜物教的后果及启示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透视
    第一节 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拜物教现象
        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二、拜物教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产物
    第二节 我国市场经济中拜物教现象的表现形式
        一、我国生产领域的拜物教现象
        二、我国流通(交换)领域的拜物教现象
        三、我国分配领域的拜物教现象
        四、我国消费领域的拜物教现象
    第三节 正确认识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
        一、我国市场经济中产生拜物教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二、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与资本主义具有明显区别
        三、不能因为拜物教现象而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六章 有效遏制我国市场经济中拜物教现象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拜物教现象的现实可能性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制度保证
        二、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道路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物质基础
        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内在依据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精神支撑
    第二节 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拜物教现象的具体途径
        一、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导向
        二、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
        三、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
        四、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五、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抓手
        六、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保证
    第三节 关于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前景展望
        一、拜物教现象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日趋减少
        二、遏制拜物教现象将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消除拜物教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资料(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D]. 耿春亮. 清华大学, 2015(07)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 ——20世纪3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D]. 王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与实践研究[D]. 刘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D]. 漆调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历程研究[D]. 胡春阳. 安徽大学, 2016(08)
  • [6]启蒙·民主·新儒学: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历史开展[D]. 欧阳询. 武汉大学, 2015(01)
  • [7]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D]. 孔晓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概念[D]. 黄徐平. 南京大学, 2012(07)
  • [9]马克思权利理论研究[D]. 郑小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4)
  • [10]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当代审视[D]. 李瑞德.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资料(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