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邮电建设投资的边际效应

浅谈邮电建设投资的边际效应

一、漫谈邮电通信建设投资边际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曼军[1](1996)在《漫谈邮电通信建设投资边际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邮电通信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在1990年后,建设速度是超常规的。本文借助计算机统计资料,纵观1975年后邮电通信建设投资发展历程,漫谈邮电通信建设投资边际效益的变化规律并预测今后建设投资的趋向。

宋朝阳[2](2005)在《西藏产业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没有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没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自12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一直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大部分地区生产工具原始、简陋,缺乏铁质工具,有的地方还在使用木犁、木锄,个别地区还实行刀耕火种,基本上是靠天种地、望天收成;畜牧业生产仍然采用原始的自然放牧方式,草场和畜牧品种逐年退化,牲畜疫病严重、兽害猖獗、雪灾频繁,基本上是靠天养畜:由于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力不能自由流动,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还没有从家庭副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产业;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的比重极小,农畜产品的交换,还仅限于以物易物的方式;基本没有工业。 和平解放以后,经过平叛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的建设和发展,西藏经济逐渐在单一、落后的农牧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国民生产总值由1951年的1.29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184.5亿元,人均6871元。在党的领导下,在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跨越,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1年的97.7:0:2.3,发展到2003年的22:26:52,产业门类不断丰富,规模逐渐扩大,日趋合理化和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已经初见雏形。但是西藏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距离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 新世纪初,西藏制订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力争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道进入现代化打好基础。由于西藏的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实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在经济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对西减

谢立新[3](2003)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三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三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三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邬民乐[4](2008)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根据联合国预测,本世纪上半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1.1%,届时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未富先老”特征。“未富”中国固然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然而,人口的“先老”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经并将继续显现出来。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且实现人口老龄化特征由“未富先老”向“又富又老”的转变,是社会各界热议的问题,也是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本文将通过叠代模型,说明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红利的产生机制,以及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过渡的必然性。随着人口总抚养比的上升,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没有人口红利的老龄化”(或者是“人口负债的老龄化”)。而在人口负债阶段,为确保经济持续性发展,迫切要求劳动生产率不断的提高。养老保险制度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支柱。本文的现收现付养老金财务平衡模型,也说明了劳动生产率增长对提高老年人养老金水平的重要意义。本文对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分析表明,尽管劳动生产效率改进已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其长期增长仍然面临一些制约因素:1)从结构分析来看,首先,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推动,第一、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其次,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以及城市化发展不足,使得劳动生产率增长中就业结构转移效应并不明显。2)从要素分析来看,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由物质资本推动。但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物质资本。人口老龄化社会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在于能够使相对较少的劳动人口创造出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的社会财富。因此,只有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劳动生产率长期增长,才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准备充足的物质基础,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可以为中国社会所承受。

段瀚[5](2016)在《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乡镇企业已逐步从社区式的范围经济转化形成为国际、区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从农村地区演化形成的新产业区,其内生性的柔性特质与外部性的嵌入发展共同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工深化与网络组织。但是,受制于县域经济地区传统的“二元”结构,尤其是西部后发县域地区的发展引擎动力不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亟需通过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路径锁定,形成基于城乡一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论文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性、可行性与地域性为逻辑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整体的组织结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文认为分工与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统一体,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产业分工的演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从分离、协同到融合的状态。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农村地域形成的产业区,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其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的累积效应提高交易效率与分工水平。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然后,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研判。当前,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的典型类型主要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类产业园区;以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涉农类产业园区;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但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薄弱,导致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运用AHP法,分析得出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成型期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部分初步迈入了成熟发展期。其次,论文以融合目标—发展阶段(AHP)—地域现实的逻辑,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实证测度。总体上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基本属于临近融合失调、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严重融合失调以及极度融合失调等类型,主要集中于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的区间。而不同典型类型的工业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工业类产业园区存在以上所述各种类型;涉农类产业园区,主要为轻度融合失调型,且产业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基本属于轻度融合失调与中度融合失调等类型。同时,通过结合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不同典型类型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了适宜的产业路径选择,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工业类产业园区应当分别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升级路径,并形成相应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涉农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关键路径,并形成以“农”为核的城乡产业融合机制;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生态园区为转型路径,并形成多元构成的城乡产业联动机制。最后,论文认为县域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是融入全球、国内以及区域价值链的重要优势。作为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会不断促动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更会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整个县域地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单元的产城空间群落,并根据与核心单元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的不同,形成相应的关联单元、协调单元。而基于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产城的动力转换,论文针对关中不同类型典型园区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尝试性的从空间规划目标、空间规划路径及规划编制重点三个方面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框架,同时对典型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张爱美[6](2008)在《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林业是一个具有产业和事业双重使命的部门,它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又承担着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我们在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林业产业的发展,因为林业产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发挥。而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所谓合理,具有相对性,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贯穿于一个产业发展的始终。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就是提高效益的过程,反之,要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则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结构优化的课题是永远存在的。既然这样,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一个平衡走向另一个平衡的过程。该文从产业结构的视角来研究产业,即从林业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在借鉴前人对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上,对当前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推动吉林省林业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该文主要研究结论:(1)吉林省林业产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有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以木材采运、木制品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木浆造纸业、林化产品加工业为主要产业的产业体系。但是先天的发育和后天的发展不足,“独木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仍在继续,致使森林资源过度消耗。(2)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不合理,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偏差,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少,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总体效益水平低。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基础不牢,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水平低,可利用森林资源不足;第二产业素质不高,整个产业及其经营企业竞争力低、经济效益差,没能发挥主导产业应有的作用;第三产业相对较弱,处于低水平发展。(3)影响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因素有森林资源、需求、劳动力供给、资本供给、技术供给、林业产业政策、区域经济环境等。(4)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市场、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创新、林业产业政策五大支撑体系。(5)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具体方向是加强森林资源基础产业的培育、选择主导产业和发展森林旅游业。

彭文慧[7](2012)在《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和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传统的研究思路一般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展开,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以揭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或者是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出发,提出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这些结论对于解决区域发展差异而言效果并不突出,因为不论是以政府手段来替代市场还是运用政策来改变资源要素配置,易于招致较大的发展机会成本,也导致新的区域利益矛盾产生。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细致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现实后发现,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不能排除在模型外的社会因素,当区域间的差距是系统性时,即使它们具有相似的技术和偏好也难以收敛到相同的稳态,这要求重新审视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学家最早关注此类现象,并运用社会资本这一工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在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社会资本结构,人们从社会资本中获得资源的能力及其结果也有不同。外国学者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了很多区域如意大利、坦桑尼亚以及中东欧和拉美的比较研究等,基本揭示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内在关联。相较而言,国内文献主要集中于特定区域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而且多是基于案例分析的理论推演,缺乏对社会资本进行度量的详细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精确的模型估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各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要素流动和经济联系,这些都通过空间近邻作用对其它区域带来影响。则强调经济发展嵌入社会网络的角度,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问题,探求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分析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对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社会资本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析,提出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总体思路和结构。认为由于经济运行并非是线性的独立过程,而与社会结构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区域经济增长不但依赖于地方资源要素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也同时依赖于相邻区域的增长性质,这要求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能够纳入社会因素和空间作用的经济模型,以期得到更符合经济运行的结论。本项研究的主题内容有如下五点:(1)社会资本与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关系研究。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探讨促进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意义重大。运用生产偏离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工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考察其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并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资本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机理。选择教育结构、体制结构、产学研结构来代表工业部门的社会资本结构及水平,并控制经济集聚、地区等变量,运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实证研究社会资本与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发现,职工受教育结构和产学研结构对工业劳动生产率影响较大。(2)社会资本与区域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特征,这也体现出研究农民收入增长对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对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描述,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研究了农民家庭社会资本的结构与性质,空间计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而社会层面的社会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大,这表明农民收入增长及其空间结构仍然受国家体制改革进程的制约。(3)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吸引外资已被证明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差异的重要力量,在理论上论证了社会资本因素对外资企业经济增长绩效影响的基础上,分类选取外资企业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三类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空间差异是导致外资行为的重要因素,而这又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三类社会资本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也存在差异。结构性社会资本中的就业结构社会资本最为显着,而认知性社会资本的影响并不显着。(4)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趋同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趋同在实证研究文献中存在不同的研究结论,但多数研究并没有将空间相互作用纳入模型,所得到的结论是不稳健的。通过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对1985到2009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增长数据按每12年划分了14个滚动时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σ趋同,非条件β趋同只在一定时期存在,这与用方差分解法和基尼系数法研究得到的σ趋同结果基本一致。而在加入社会资本变量后14个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条件β趋同现象,这暗示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和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差别化的开发开放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5)社会资本视角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研究。回顾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政策的过程及其效果评价,并从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转变、评价体系转变和区域协同发展要求转变三方面论述了区域经济增长对社会结构环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社会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本项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其政策意义在于:(1)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不论是从工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还是区域人均收入等指标来看均是如此。即经济增长水平高的省份其周围省份的经济增长水平也高,表明区域经济单元的经济现象受其相邻地区的影响。其政策意义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以联系的观点看待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将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结合起来。(2)社会资本强烈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需要审慎处理社会因素。通过研究经济行为主体所嵌入的社会结构及其性质,在经济模型中纳入社会资本变量,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更符合经济运行的现实。其政策意义是制订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要将促进社会结构变动、经济主体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等纳入进来。(3)社会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存在复杂性特征,而不同结构的社会资本其区域经济增长绩效也存在差异。总体而言,营建促进社会资本产生的良好的社会结构是制订政策的出发点,但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目标而言需要具体分析,根据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来制订相关政策。(4)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总体而言不存在绝对趋同,但存在时段的条件β趋同现象,在1985年到2009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放慢,表明随改革开放进程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社会制度环境,特别是我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长期实施的结果导致区域增长的差异越来越显着。

崔裴[8](2008)在《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其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担忧和争议。关于中国是否应当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争论持续不断。争论源于缺乏充足的理论研究作为依据。国内外有关房地产业本质的研究显示,关于房地产业的内涵、属性、经济与社会功能,尚存在着诸多的不明确,而且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本文对中国和美国两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者虽然都是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产业群体,而且房地产开发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行业。但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主体部分——以开发、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住宅开发业,本质上属于非服务业,美国房地产业的主体——房地产出租业(包含以开发、租赁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商用房地产开发业)和房地产经纪业属于服务业。此外,两者在主要关联产业类型、产业波动频率、产业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程度、企业利润水平诸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中美两国房地产业虽然都具有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功能,并对本国的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贡献。但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强度均有差异。两者在提供就业岗位类型、对社会财富的作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等方面也存在种种不同。对中美房地产业外部环境的分析显示,中美两国在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法律体系、房地产相关法律体系、政府对房地产业的管理(干预)制度(特别是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乃至房地产业自我管理制度,以及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状况、房地产金融市场方面的种种差异是造成两者上述差异的主要外生因素。而两国房地产业发展、演进轨迹以及所处阶段的不同,是差异形成的内生因素。由房地产流通模式演进路径所规定的房地产业发展、演进规律启示,中国应对房地产业的经济与社会功能进行前瞻性定位,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房地产会融体系,通过加强房地产法制建设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公开透明等途径完善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干预,从而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杨明强[9](2013)在《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的今天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国际上很多城市都因会展业的发展而更加繁荣,例如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法国的巴黎,中国的上海、香港以及新加坡等,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企业和游客慕名而来。中国会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大型化,日益成为引导生产、拓展市场、扩大消费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在收集国内外有关会展产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首先依次介绍了会展产业的发展史,概念以及会展产业的五大功能,然后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第三章则从产业关联和增长极理论的角度阐述会展业的综合经济效应,其中从产业关联性上来看会展业不仅可以带来区域经济量的增长还能优化产业结构,对相关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从增长极的角度看会展业有助于形成会展产业带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第四章选取上海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采用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上海会展活动展出面积与上海经济产值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会展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并阐述了上海会展业的经济辐射效应,从而得出发展上海会展业能促进上海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并形成长三角会展产业带,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论。最后提出促进发展我国会展业的建议。本文将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从理论上用产业关联和增长极理论阐述会展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并运用线性回归、灰色关联模型结合上海具体的实例解释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用理论加实证的方式论述了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对于正确看待和发展我国会展业有重要意义。

苏苗[10](2017)在《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会展业是社会第三产业发展日渐成熟的产物,以其高效益、无污染的优势与房地产业、旅游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现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会展业也乘着改革的东风愈来愈趋向多元化、专业化、大型化和国际化,并以年均超20%的增长速度不断发展壮大,在扩大消费、开拓市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西安会展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展馆建设、展会数量规模等稳步提升。现已形成了欧亚经济论坛、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洽会)、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农高会)、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博览会(制博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博会)等一系列知名展会,并成功举办了2013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性知名展会。大型品牌展会的比重不断增加,会展业发展质量、经济效益等进一步提升。为了考察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取西北地区中心城市西安作为研究对象。文章首先介绍了会展的概念、会展业的起源和发展、会展功能以及会展新业态的相关概述。然后以产业关联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平台经济理论阐述了会展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量的增长,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并且有助于形成会展产业带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了进一步说明会展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对博鳌亚洲论坛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从中获取一些启示。文章第四章选用西安市2004-2015年生产总值和会展活动展览面积等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西安市会展活动展览总面积与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说明了会展业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其次,为了进一步说明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本文选取了西安市2010-2015年之间住宿餐饮、旅游、航空客运、物流等8个关联行业的生产值为比较样本,通过计算其与会展业之间的关联度发现:在这八个行业中,旅游业与会展业的关联程度最高,会展活动的举办能够明显促进旅游发展。最后,文章为区域会展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二、漫谈邮电通信建设投资边际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邮电通信建设投资边际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2)西藏产业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一、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理论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 西藏产业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章 西藏产业发展历史
    第一节 第一产业发展历史
        一、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起源
        二、和平解放前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三、和平解放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四、林业和渔业的发展
    第二节 第二产业发展历史
        一、起源与辉煌
        二、崩溃、复苏与衰退
        三、和平解放后第二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第三产业发展历史
        一、起源与发展
        二、崩溃与复苏
        三、衰退与停滞
        四、和平解放后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 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产业结构的演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二节 第一产业结构分析
        一、第一产业结构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第二产业结构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
        三、简要评析
    第四节 第三产业结构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
        三、简要评析
    附录一 西藏历年GDP及产业结构
    附录二 关于西藏第一产业增速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西藏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市场
    第一节 产业政策与西藏产业结构调整
        一、产业政策及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二、西藏产业政策的历史分析
        三、对西藏产业政策的评价及建议
    第二节 市场化与西藏产业结构调整
        一、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二、西藏经济市场化的历史与现状
        三、西藏经济市场化的不利因素
        四、加快西藏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思考
第五章 西藏产业结构调整:资本要素的考察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与西藏产业结构调整
        一、西藏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发展
        二、西藏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特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与西藏产业结构调整
        四、基本建设投资与西藏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节 国家财政支持与西藏产业结构调整
        一、西藏的财政收入结构
        二、西藏的财政支出结构
        三、国家财政补助的效益分析
    附录一 西藏历年财政收支结构及国家补助情况
    附录二 有关回归分析过程
第六章 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劳动要素的考察
    一、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变迁
    二、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劳动力成长:规模的扩大
    三、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劳动力成长:素质的提高
    四、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劳动力配置
    附录 西藏劳动力结构及素质情况
第七章 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要素贡献
    一、模型
    二、计算结果及主要数据
    三、对西藏TFP的简单分析
    四、诸要素贡献率的分析与对策
    附录一 有关数据来源
    附录二 关于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α_K、α_L)的计算过程
第八章 西藏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选择
    一、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二、西藏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选择的原则
    三、西藏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3)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1. 选题的意义
    2. 选定特定对象的依据
    3. 研究方法
    4. 结构和体系
    5. 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第1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1.1.1 地区竞争的本质
        1.1.2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1.1.3 地区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
    第2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
        1.2.1 地区竞争力源泉:研究回顾
        1.2.2 比较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分工
        1.2.3 竞争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发展
        1.2.4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
    第3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1.3.1 国家(地区)竞争力分析模型
        1.3.2 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1.3.3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再研究
    第4节 小结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第1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理论分析
        2.1.1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2.1.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分析构件
    第2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宏观面分析
        2.2.1 产业结构转换的路径分析
        2.2.2 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分析
        2.2.3 产业结构转换的绩效分析
        2.2.4 产业结构转换的偏差分析
        2.2.5 小结:以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绩效
    第3节 农业产业结构转换
        2.3.1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2.3.2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战略重点
        2.3.3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转换
        2.3.4 小结: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转换
    第4节 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换
        2.4.1 工业化及其结构转换
        2.4.2 工业化进程及其结构转换
        2.4.3 工业化模式及其结构转换
        2.4.4 小结: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化绩效
    第5节 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
        2.5.1 第三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力量
        2.5.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2.5.3 引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差异的成因分析
        2.5.4 小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章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第1节 产业空间聚集能力的理论分析
        3.1.1 产业空间聚散理论和类型
        3.1.2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的分析构件
    第2节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3.2.1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现状
        3.2.2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的成因
        3.2.3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带动能力
        3.2.4 小结
    第3节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
        3.3.1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现状
        3.3.2 城乡协作发展工业,推动区域工业化
        3.3.3 以工建农,缩小工业和农业收益差距
        3.3.4 建设小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
        3.3.5 小结
    第4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3.4.1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3.4.2 示范带动效应:以工业化为导向的落后地区自主展
        3.4.3 行政驱动效应:政府强制性区域间配置资源
        3.4.4 市场引导效应:从互惠互利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4.5 小结(投入产出效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第5节 开发区带动能力
        3.5.1 开发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
        3.5.2 开发区建设的成功之路
        3.5.3 小结
第四章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
    第1节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理论分析
        4.1.1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及研究构件
        4.1.2 产业组织成长的内涵与功能
        4.1.3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分析指标
    第2节 企业组织:产业组织成长的微观基础
        4.2.1 企业组织成长的逻辑起点:准古典企业
        4.2.2 企业组织成长的重要节点:古典企业和准现代企业
        4.2.3 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成长:企业集团化和股份制
        4.2.4 小结:以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企业组织创新
    第3节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成长的高级形态
        4.3.1 产业集群经济效应
        4.3.2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群
        4.3.3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4.3.4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
        4.3.5 小结:实施集群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
    第4节 产业营销:产业组织成长的关键环节
        4.4.1 传统营销方式的兴衰
        4.4.2 现代营销方式的成长
        4.4.3 区域营销的流行
        4.4.4 小结:多轮驱动,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第5节 政府管理:产业组织成长的外部环境
        4.5.1 政府管理能力及其分析构件
        4.5.2 产业组织成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4.5.3 小结:增强产业组织成长的政府推动能力
第五章 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第1节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结构升级
        5.1.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1.2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1.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升级
        5.1.4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5.1.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第2节 不断增强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5.2.1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5.2.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5.2.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5.2.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2.5 增强开发区带动能力
    第3节 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竞争力
        5.3.1 增强企业组织成长能力
        5.3.2 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5.3.3 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第4节 以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5.4.1 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5.4.2 以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5.4.3 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第5节 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5.5.1 界定和保护产权
        5.5.2 大力发展行业中介组织
        5.5.3 加强诚信系统工程建设
        5.5.4 建设责任政府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内容安排
    1.6 研究创新和不足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不足和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2.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2 人口老龄化经济影响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关于"未富先老"的讨论
第3章 中国的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
    3.1 中国人口转变的历程
        3.1.1 自然增长
        3.1.2 生育水平
        3.1.3 年龄结构
    3.2 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
    3.3 未来中国人口发展:展望与国际比较
        3.3.1 人口总量
        3.3.2 劳动年龄人口
        3.3.3 老年人口
        3.3.4 人口抚养比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后果: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负债
    4.1 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数量与结构
    4.2 年龄结构变动的增长效应:理论模型
    4.3 人口红利的实证考察
        4.3.1 东亚奇迹与人口红利
        4.3.2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口红利
    4.4 人口老龄化发展与人口负债:兼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性
        4.4.1 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出增长
        4.4.2 劳动生产率与养老金财务平衡
        4.4.2.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简述
        4.4.2.2 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金财务平衡模型
        4.4.2.3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之争与劳动生产率增长
    4.5 小结
第5章 改革以来的中国劳动生产率:结构分析
    5.1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与贡献
        5.1.1 劳动生产率增长轨迹:1978-2006
        5.1.2 经济增长中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5.2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产业特征
        5.2.1 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
        5.2.2 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分析与国际比较
        5.2.3 第三产业部门结构差异与相对劳动生产率
    5.3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分解:指数方法
    5.4 小结
第6章 改革以来的中国劳动生产率:要素分析
    6.1 增长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6.1.1 索洛模型和有效劳动模型
        6.1.2 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与完善
    6.2 中国物质资本存量估计
    6.3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计
        6.3.1 人力资本概念
        6.3.2 人力资本估计方法述评
        6.3.3 估计说明与结果
    6.4 增长模型的实证计量分析:1978—2006
        6.4.1 使用数据说明
        6.4.2 经济基本特征描述分析
        6.4.3 实证计量结果与分析
    6.5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要素贡献
    6.6 小结
第7章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劳动力供给预测与分析
    7.1 中国劳动参与率:历史变动与未来趋势
        7.1.1 历史变动:1990-2005
        7.1.2 未来趋势:2010-2050
    7.2 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与年龄结构预测
    7.3 中国未来实际抚养比变动及与理论抚养比的偏离
    7.4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需求分析:2005—2020年
    7.5 小结
第8章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生产率长期增长
    8.1 两种工业化道路之争与中国的选择
        8.1.1 两种工业化道路的争论
        8.1.2 物质资本投资的"过度"特征
        8.1.3 善用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投资
    8.2 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短缺现状
    8.3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证考察
    8.4 思路与对策
    8.5 小结
第9章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区域发展理论
        2.1.2 产业集群理论
        2.1.3 空间组织理论
        2.1.4 城乡发展理论
        2.1.5 城乡规划理论
    2.2 县域经济及“农三化”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2.2.2 县域经济的类型与特征
        2.2.3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2.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2.3.1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
        2.3.2 城市与工业组织关系的相关研究
        2.3.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
        2.3.4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2.4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2.4.1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2.4.2 相关研究对象的“多个类型”
        2.4.3 产城空间研究的“基本视角”
    2.5 本章小结
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经验
    3.1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3.1.1 分工的思想与逻辑
        3.1.2 分工与融合的辨析
        3.1.3 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诉求
        3.1.4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
    3.2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
        3.2.1 分工细化、深化与产业集群
        3.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区重构
        3.2.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产业化
        3.2.4 区域多样化与地方网络效应
    3.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
        3.3.1 政策制度
        3.3.2 社会协同
        3.3.3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设施
    3.4 国内外典型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3.4.1 日本筑波科学城
        3.4.2 寿光农业科技园
        3.4.3 德国鲁尔工业区
    3.5 本章小结
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审视
    4.1 研究区域本底概况
    4.2 关中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4.2.1 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末
        4.2.3 进入新世纪以来
    4.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
        4.3.1 产业发展
        4.3.2 空间特征
        4.3.3 基本类型
        4.3.4 阶段判识
    4.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审视
        4.4.1 产业规模效应
        4.4.2 社会发展水平
        4.4.3 相关困境制约
    4.5 本章小结
5 产城融合视域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评价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流程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流程
    5.2 指标体系设计与原则
        5.2.1 相关文献梳理
        5.2.2 指标设计原则
        5.2.3 指标体系构建
    5.3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5.3.1 评价方法
        5.3.2 评价标准
    5.4 产城融合发展评价
        5.4.1 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评价
        5.4.2 工业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5.4.3 涉农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5.4.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评价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6.1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机遇与目标导向
        6.1.1 区域发展机遇
        6.1.2 区域产业网络
        6.1.3 产业空间结构
    6.2 工业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2.1 产业升级路径
        6.2.2 产业互动机制
        6.2.3 典型实践研究
    6.3 涉农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3.1 产业发展路径
        6.3.2 产业融合机制
        6.3.3 典型实践研究
    6.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4.1 产业转型路径
        6.4.2 产业联动机制
        6.4.3 典型实践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模式
    7.1 工业集中区规划实践及范式转变
        7.1.1 规划发展与实践
        7.1.2 规划认识的更新
        7.1.4 规划转型的机制
    7.2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7.2.1 空间布局与形态
        7.2.2 产城空间的组织群落
        7.2.3 典型类型的空间模式
    7.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7.3.1 空间规划目标
        7.3.2 空间规划路径
        7.3.3 典型类型探讨
    7.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7.4.1 加强协同发展
        7.4.2 统筹产业政策
        7.4.3 完善服务平台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致谢
附件1 陕西省开发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一览表
附件2 功效函数计算数据
图表目录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6)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选取吉林省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林业产业及林业产业结构涵义
        2.1.1 产业、产业结构涵义及其基本内容
        2.1.2 林业产业及林业产业结构涵义、范围及特征
    2.2 产业结构理论
        2.2.1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理论
        2.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3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2.3.1 主导产业涵义和性质
        2.3.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2.4 区域经济理论
    2.5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历程评析
    3.1 吉林省的自然条件与森林资源
        3.1.1 吉林省的自然条件
        3.1.2 吉林省的森林资源
    3.2 吉林省林业产业不同阶段发展特点评析
        3.2.1 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初期,以木材利用为主的阶段
        3.2.2 20世纪80年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培育和利用并重阶段
        3.2.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进入了建设与保护并重的阶段
    3.3 木材采运业、木材加工业、林产化工及多种经营发展历程评析
        3.3.1 木材采运业
        3.3.2 木材加工业
        3.3.3 林产化学工业
        3.3.4 多种经营
    3.4 本章小结
4 吉林省林业产业及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1 吉林省林业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变动分析
        4.1.1 吉林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与全国比较分析
        4.1.2 吉林省林业产业增长趋势与全国比较分析
        4.1.3 吉林省林业产业对全国的贡献分析
    4.2 吉林省林业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动分析
        4.2.1 吉林省林业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
        4.2.2 吉林省林业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比重变动分析
        4.2.3 吉林省林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动分析
    4.3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4.3.1 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变动分析
        4.3.2 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变动分析
        4.3.3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4.4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森林资源消耗控制的贡献分析
        4.4.1 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森林资源消耗的影响
        4.4.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森林资源消耗控制的贡献分析
    4.5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4.5.1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5.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动态关联分析
    5.1 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选择
    5.2 模型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
    5.3 吉林省林业产业总产出与三次产业动态关联分析
        5.3.1 总产出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计算
        5.3.2 总产出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5.3.3 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5.4.1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的计算
        5.4.2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的分析
        5.4.3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5.5 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5.5.1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的计算
        5.5.2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的分析
        5.5.3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5.6 吉林省林业第三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5.6.1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的计算
        5.6.2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的分析
        5.6.3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5.7 本章小结
6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产业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6.1.1 自然资源禀赋
        6.1.2 供给
        6.1.3 需求
        6.1.4 产业政策
    6.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2.1 森林资源
        6.2.2 供给
        6.2.3 需求
        6.2.4 林业产业政策
        6.2.5 区域环境
    6.3 本章小结
7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原则、指导思想及支撑体系的建立
    7.1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7.1.1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7.1.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
    7.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7.2.1 协调发展、系统稳定的原则
        7.2.2 重点发展、兼顾一般的原则
        7.2.3 明确阶段、持续发展的原则
        7.2.4 调整机制、适应环境的原则
    7.3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7.3.1 以市场为导向
        7.3.2 以主导产业的选择为核心
        7.3.3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7.3.4 以提高林业产业整体素质为基点
        7.3.5 以发挥区域优势为支点
    7.4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建立五大支撑体系
        7.4.1 市场支撑
        7.4.2 人力资源支撑
        7.4.3 技术创新支撑
        7.4.4 资本支撑
        7.4.5 林业产业政策支撑
    7.5 本章小结
8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具体方向
    8.1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具体方向的提出
    8.2 加强吉林省森林资源基础产业的培育,形成合理的地域布局
        8.2.1 在东部长白山林区,培育国有林区速生丰产林
        8.2.2 在中部丘陵地区,改造农田防护林
    8.3 选择吉林省林业产业的主导产业
        8.3.1 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8.3.2 选择吉林省林业主导产业的现实意义
        8.3.3 选择吉林省林业主导产业应遵循的原则
        8.3.4 选择吉林省林业主导产业的基准
        8.3.5 选择吉林省林业主导产业一人造板制造业
    8.4 加快吉林省森林旅游新兴产业的发展
        8.4.1 吉林省森林旅游业的SWOT分析
        8.4.2 加快吉林省森林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8.4.3 实证分析:培育以长白山旅游为依托的森林旅游公司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9.1 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本文中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及社会资本度量指标的选取
    1.4 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结构安排
2 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新经济社会学理论
    2.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 新制度经济学
3 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与估计方法
    3.1 空间数据及其性质
    3.2 空间相关性的识别与检验
    3.3 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
4 社会资本、产业集聚与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差异
    4.1 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
    4.2 劳动生产率增长:社会资本与产业集聚的作用
    4.3 模型与数据
    4.4 实证研究
5 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
    5.1 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
    5.2 社会资本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
    5.3 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民收入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
6 社会资本、外资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差异
    6.1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
    6.2 社会资本与外资行为:研究假设
    6.3 模型与数据
    6.4 实证研究
7 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趋同实证研究
    7.1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及研究方法
    7.2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与σ趋同
    7.3 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β趋同
8 社会资本视角下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8.1 区域经济增长政策及其效果
    8.2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思路转变
    8.3 投资社会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内容
    9.2 主要结论
    9.3 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篇章结构
    1.5 特色与创新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渊源
    2.1 经济学研究方法
    2.2 产业经济理论
    2.3 服务经济理论
    2.4 房地产经济学理论
    2.5 房地产业发展“倒 U曲线”模型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美房地产业界定与发展沿革的比较分析
    3.1 中美房地产业的界定及比较分析
    3.2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沿革
    3.3 美国房地产业发展沿革
    3.4 中美房地产业发展沿革的比较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美房地产业现状的比较分析
    4.1 中美房地产业的内部构成及其比较分析
    4.2 中美房地产业的产业属性及其比较分析
    4.3 中美房地产业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及其比较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美房地产业差异的外生因素分析
    5.1 中美房地产业外生因素的分析框架
    5.2 中美经济体制与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5.3 中美房地产业管理制度比较分析
    5.4 中美土地制度的比较分析
    5.5 中美房地产税收制度比较分析
    5.6 中美社会经济环境比较分析
    5.7 中美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美房地产业差异的内生因素分析
    6.1 分工与房地产流通模式演进
    6.2 房地产业的发展、演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进一步研究思路
    7.1 基本结论
    7.2 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启示
    7.3 进一步研究思路
    本章参考文献
表、图目录
附录
后记

(9)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会展业与区域经济概述
    2.1 会展业概述
        2.1.1 会展业的发展史
        2.1.2 会展的含义
        2.1.3 会展业的功能
    2.2 区域经济概述
        2.2.1 区域经济的涵义
        2.2.2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
    2.3 产业关联相关理论
        2.3.1 产业链的概念
        2.3.2 会展产业链的形成与构建
    2.4 增长极理论
        2.4.1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2.4.2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第3章 会展业的综合经济效应分析
    3.1 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3.1.1 会展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1.2 会展业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3.2 会展业的经济辐射作用
        3.2.1 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理
        3.2.2 会展业促进形成会展产业带
        3.2.3 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3.2.4 会展业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第4章 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4.1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
    4.2 上海会展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4.2.0 定义变量
        4.2.1 线性回归分析
        4.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4.3 上海会展业的经济辐射效应
    4.4 结论
第5章 促进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5.1 大力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5.2 加强会展品牌建设
    5.3 注重展馆的规划建设
    5.4 完善会展产业配套设施
    5.5 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
第6章 总结与不足之处
    6.1 总结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10)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会展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会展业概述
        2.1.1 会展业的基本概念
        2.1.2 会展业的起源与发展
        2.1.3 会展业的功能作用
    2.2 会展业态的形成与发展
        2.2.1 会展业态的内涵
        2.2.2 会展业态的分类
        2.2.3 经济发展新趋势催生会展新业态
        2.2.3.1 政策理论
        2.2.3.2 产业融合升级催生会展新业态
        2.2.3.3 互联网技术发展催生会展新业态
    2.3 会展业相关理论
        2.3.1 产业链理论
        2.3.1.1 产业链的概念
        2.3.1.2 会展产业链的形成与构建
        2.3.2 增长极理论
        2.3.2.1 增长极的涵义
        2.3.2.2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2.3.3 平台经济理论
        2.3.3.1 平台经济的概念
        2.3.3.2 平台经济下的会展业
第三章 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3.1 会展业的形成机理
    3.2 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3.2.1 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2.2 会展业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3.3 会展业的经济辐射作用
        3.3.1 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3.2 会展业促进会展产业带的形成
        3.3.3 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3.4 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解读
        3.4.1 博鳌亚洲论坛的概况
        3.4.2 博鳌亚洲论坛与海南的互动发展
        3.4.2.1 海南大力支持论坛发展
        3.4.2.2 论坛全面拉动了海南的经济发展
        3.4.3 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启示
第四章 西安市会展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4.1 西安会展业的发展概况
    4.2 西安会展业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4.3 西安市会展业实证分析
        4.3.1 线性回归分析
        4.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4.3.3 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促进区域内会展业发展对策
    5.1 注重开展教育培训,充实会展人才队伍
    5.2 开发特色会展项目,做强知名会展品牌
    5.3 紧跟网络数据时代,打造智慧会展平台
    5.4 提升政府服务功能,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5.5 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增强品牌会展辐射力
    5.6 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优化城市会展资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漫谈邮电通信建设投资边际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漫谈邮电通信建设投资边际效应[J]. 张曼军.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6(01)
  • [2]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 宋朝阳. 武汉大学, 2005(05)
  • [3]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4]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 邬民乐. 复旦大学, 2008(08)
  • [5]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D]. 段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6]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爱美.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7]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D]. 彭文慧.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8]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D]. 崔裴.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9]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杨明强. 天津财经大学, 2013(07)
  • [10]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苏苗. 兰州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浅谈邮电建设投资的边际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