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杂交小麦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生理特性研究

T型杂交小麦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生理特性研究

一、T型杂种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的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杰[1](2021)在《“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8—2019年在江苏省姜堰区沈高镇稻麦科技综合示范试验基地进行,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质地黏性,试验地前茬为小麦,产量约7.16thm-2,供试材料为南粳9108,迟熟中粳。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N)为主区,追肥叶龄期(L)为裂区,设置2个氮肥水平,纯氮分别为180kg hm-2(N1)和225 kg hm-2(N2),各氮肥水平下设置5个追肥叶龄期,为六叶期(L6),七叶期(L7),八叶期(L8),九叶期(L9)和十叶期(L10)。N1处理在各叶龄期一次性施用尿素150 kg hm-2和45%复合肥750 kg hm-2,N2处理在N1施肥的基础上7 d后追施尿素98 kg hm-2。N1和N2处理基肥施用过磷酸钙37kghm-2和氯化钾179.5kghm-2,各小区基肥肥料于机械作业前撒施。系统比较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和不同追肥叶龄期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稻麦两熟制地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械旱直播水稻减氮优质丰产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更新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条件下,随追施叶龄的延后,水稻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八叶期追施氮肥水稻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且追施量增加,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与2组对照相比,在纯氮180kghm-2,氮肥减量33.3%情况下,不施氮素基肥配合八叶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可显着提高水稻产量5.10%和8.65%;在纯氮225 kghm-2,氮肥减量16.7%情况下,不施氮素基肥配合八叶期及7d后二次追肥可显着提高水稻产量7.46%和11.09%。不施氮素基肥配合八叶期追施氮肥水稻产量提高的原因是,保障较大穗型的基础上增加有效穗数,显着提高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随追肥叶龄延后,水稻整精米率呈增加趋势,垩白度呈增大趋势,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下降,食味值呈降低趋势。与2组对照相比,不施氮素基肥配合八叶期追施氮肥的水稻,加工品质提高,整精米率提高0.67%~2.23%;外观品质变好,垩白度降低3.6%~14.5%;营养品质提升,蛋白质含量增加3.03%~14.08%;蒸煮食味品质呈变优趋势,直链淀粉含量下降4.23%~10.95%;食味值无显着差异。2.本研究条件下,L8叶龄期施用氮肥,水稻抽穗至成熟期能保持较高且稳定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期)拥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及占比、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且抽穗后仍保持高水平的光合势。同时,L8处理抽穗期的高效叶面积显着增加,粒叶比增大(颖花/叶、实粒/叶),上三叶比叶重、倒二叶叶长和披垂度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L8处理抽穗至乳熟期、乳熟至成熟期茎鞘光合物质均保持较高的转运量,其最大输出率也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基肥不施氮肥配合L8处理施用氮肥,能够显着控制水稻生育前期(播种至拔节期)物质生产,壮“小个体”实现水稻生育中后期高质量的“小群体”,且显着提高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期)光合物质生产,形成抽穗期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质群体,保持高水平的光合生产特征,显着提高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形成“源库”协调的群体结构,从而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3.本研究表明,基肥不施氮肥配合全程氮肥在L8叶龄期施用,能够使水稻在抽穗、成熟期均保持高水平的氮素积累量,且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增加;另外,L8处理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氮素利用率方面,L8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偏生产力均为最高,但,随施氮量增加N2处理显着低于N1处理,氮素吸收利用率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随施氮量增加显着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则随施氮量增加而显着下降。因此,在L8叶龄期施用氮肥可保证水稻生育前期氮素稳定吸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生育中、后期氮素吸收,形成“前稳、中足、后优”的氮素积累特征,有利于水稻高产的形成。

徐良瑜[2](2021)在《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及产量的调控及生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和种植密度会影响小麦群体结构。其中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分蘖特性、光能利用能力的差异,以及不同栽培密度下小麦群体内环境因素的改变,两者共同引起小麦内源激素、生长发育和荧光特性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分蘖成穗能力和产量形成。本试验于2018年-2020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实验站进行,选择多穗型品种山农20(SN20)和大穗型品种山农11(SN11)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设置为75(D1)、150(D2)、225(D3)、300(D4)、375(D5)、450(D6)万株/hm2。分析比较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期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在根、分蘖节和叶片中的分布及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冠层光截获、光化学效率、光合有效辐射以及穗茎发育的影响,明确了两种穗型小麦群体光能利用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差异。以上研究旨在阐明种植密度调控小麦分蘖及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构建高质量的小麦群体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期根、分蘖节和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群体总茎数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下,SN11仅在越冬期群体数大于SN20,在小麦分蘖期SN20群体总茎数在高于300万株/hm2和低于225万株/hm2处理之间差异显着,这与各处理分蘖节中赤霉素含量之间的差异一致。赤霉素含量在分蘖节中最高,而细胞分裂素在叶片中含量最高。SN11赤霉素含量高于SN20而细胞分裂素低于SN20,是影响SN20群体数随密度变化差异显着的可能原因。SN20和SN11在分蘖期,叶片中脱落酸含量在各个处理下均低于根系和分蘖节中的含量,并与之差异显着。SN20根系中的脱落酸含量在D2处理下含量最高,比叶片中高80.78%。2.种植密度对穗茎发育和物质积累的影响SN20各处理之间的穗茎长度差异比SN11的各处理之间更为显着,其中SN20在开花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差异逐渐增大,表明多穗型品种穗部的生长对密度等栽培因子的响应较为敏感,低密度处理更有助于穗部长度的增加。开花后20天时SN11穗鲜重小于SN20而茎鲜重大于SN20,且密度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同时SN11各处理的穗鲜重和茎鲜重要早于SN20表现出显着差异,由此可见密度差异对SN11后期穗茎发育影响要大于SN20,导致SN11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产量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多穗型品种SN20和大穗型品种SN11的单茎干物重均在开花后30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D1和D3处理,SN11的D3处理比SN20的D1处理高19.46%。3.开花后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小麦生育后期,两个穗型小麦品种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SPAD变化趋势一致,但是SN20在开花后0~20天时,D1、D2、D3处理都要显着高于D4、D5、D6处理,且D3处理下SPAD值最大。SN20开花后20天时荧光参数在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冠层光截获在开花后20天时处理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而SN11则在开花后30天时表现出显着差异性,开花后30天时SN20低密度处理下的光截获率要高于SN11。各处理的PSⅡ最大光合量子产量均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四个时期SN20的D6处理比D1处理分别高2.64%、1.76%、0.97%、1.57%。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N20光系统Ⅱ最大光合量子产量逐渐降低,SN11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表明大穗型品种相对于多穗型品种而言,在生育后期PSⅡ反应中心可以获得更高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4.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多穗型品种SN20和大穗型品种SN11均随密度的增加穗数呈现出升高的趋势,相反,穗粒数和千粒重则表现为下降趋势。SN20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整体小于SN11。二者的产量随着密度的提高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N20的D5处理产量最高,与D4处理差异显着。SN11的D4处理产量最高,与D3、D5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因此可以得出,SN20的高产适宜密度为375万株/hm2,SN11为300万株/hm2。一定范围内增加小麦在播种时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实现最终产量的提高,大穗型品种SN11在较低种植密度下具有更加突出的群体产量优势,而多穗型品种SN20则在相对较高的种植密度下群体产量优势更加明显。

吕士凯[3](2021)在《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条锈病和白粉病均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病害。小麦杂种衰亡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过早衰老或过早死亡表型,是优良基因转移及品种改良的障碍。杂种衰亡可能是由植物响应病原菌胁迫相关基因进化出多效性的叠加导致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衰老和生物胁迫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小麦抗病研究,挖掘抗病TaNAC基因并探究其抗病机制,对保证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丰富对小麦抗病机制的理解。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的遗传规律分析验证、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有助于克隆杂种衰亡调控基因并解析其分子基础和调控机理,有助于消除杂种衰亡基因对育种选择造成的障碍,促进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同时开展小麦真菌胁迫响应、杂种衰亡及相关NAC转录因子调控的研究,明确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对植物抗病基因功能与机制的理解,促进小麦聚合抗病基因杂交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兼抗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优异种质N9134为材料,在两种病菌胁迫下对TaNAC基因进行系统性克隆。按照从N9134得到和从小麦参考基因组提取两类,对TaNAC转录本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分析克隆得到TaNAC转录本的特征,研究它们结构变异与真菌胁迫的关系,进一步探究TaNAC基因可变剪切在小麦真菌胁迫响应中的调控规律。基于多种不同遗传群体,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研究,分析并完善Ne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剂量效应等理论。创制杂种衰亡回交分离群体并结合开发的SNP标记,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于杂交测验和分子标记检测,系统分析Ne1和Ne2在我国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此外,基于背景一致的性状分离遗传群体(两种表型4种基因型),借助转录组(2+3)、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开展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NAC基因家族被重新鉴定为包括460个基因位点的559个转录本(IWGSC Ref Seq v1.1);发现N9134中约1/3(54/154)的TaNAC基因在苗期参与白粉菌和条锈菌胁迫的响应过程。从两种真菌胁迫的N9134中,获得186个TaNAC转录本(167个为克隆得到),其中180个为新转录本并上传到Gen Bank。发现真菌胁迫的N9134中,差异表达TaNAC基因转录的“非正常”编码转录本的比例更高(p=0.0098),TaNAC MTFs编码序列的比例相对参考基因中的比例更高(p=0.003);发现紧随NAM结构域、且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基序(WV[L/V]CR)可能与TaNAC转录因子响应真菌胁迫有关。结果表明,小麦TaNAC基因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异转录本的方式响应真菌胁迫。发现并整理的响应条锈病和(或)白粉病胁迫的TaNAC及其结构变异转录本,为解析TaNAC参与小麦对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丰富资源。2、选取由13个基因可变剪切形成的35个TaNAC转录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变剪切事件通过改变转录本的序列结构,进而改变其编码产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等,最终影响其亚细胞定位和转录调控活性等。通过分析TaNAC基因及其编码区的靶标taemi RNAs,发现具有可变剪切转录本的TaNAC基因与tae-mi RNA的结合位点均位于非可变剪切区域。综合上述结果推断,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小麦响应真菌胁迫的过程;靶定位点在TaNAC基因编码区的tae-mi RNA可以独立于可变剪切行使转录后调控功能。3、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其中,Ne1位于5BL上的标记NWU5B4137(383.40 Mb)和NWU5B5114(388.01 Mb)之间(IWGSC Ref Seq v1.0),两标记相距0.50 c M;Ne2与2BS上的标记Lseq102(156.59 Mb)和TC67744(157.76Mb)共分离。系统遗传分析发现,N9134的Ne1不同于Spica和Ta4152-60的Ne1,周麦22的Ne2不同于Manitou、WL711和Pan555的Ne2;Ne基因的剂量效应也存在于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杂种衰亡的症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1364种小麦品种(系)中Ne1和Ne2的基因型频率,明确了二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中呈现离散分布的特征及比例;发现我国现代小麦品种(系)Ne基因型频率的现状应该由地方品种(系)(贡献Ne1)和现代引进品种(系)(贡献Ne2)共同作用形成。根据本研究的材料及其系谱分析推断,冬小麦的Ne1可以直接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而Ne2可能起源于黑麦。本研究为图位克隆Ne1和Ne2打下了坚实基础,向更好地理解小麦杂种衰亡迈出了重要一步。4、利用衰亡表型且基因型为Ne1Ne2的样本与正常表型基因型分别为Ne1ne2ne2、ne1ne1Ne2、ne1ne1ne2ne2的样本,通过转录组(2+3)、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杂种衰亡过程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ko0462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ko04141)、氨基酸的生物合成(ko01230)、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ko00940)、α-亚麻酸代谢(ko00592)等KEGG途径。推断:植株防御系统失调引起在没有病菌侵染时防御反应仍被激活,产生最初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而Ne1和Ne2协同表达,导致前述产物代谢途径失调,使其持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作为反应底物或信号物质,激活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介导的衰老和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继续产生并积累各种氨基酸,循环往复持续进行,导致Ne1Ne2基因型植株从一定发育阶段开始,表现细胞死亡加速的杂种衰亡性状;NAC转录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的调控,且茉莉酸起关键信号转导作用。由防御系统失调引起的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既是杂种衰亡性状的启动因素,也是杂种衰亡表型的主要形式。

王娜[4](2021)在《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绿豆抗旱耐贫瘠、生育期短、适应性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籽粒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药食同源的特点,是现代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重要资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的形成影响,本试验以绿豆品种“冀0816毛-3”和“安绿7号”为材料,在始花期(R1)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比较分析了绿豆叶片、荚壳和籽粒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植株干物质积累状况,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生育性状、同化物积累、源库器官生理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S3307处理降低了绿豆植株株高,DTA-6处理增加了绿豆植株株高,两者均可缩短主茎节间长,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S3307和DTA-6处理促进了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各器官干物质转运能力,干物质向主茎叶片的分配比例增加,向分枝叶片和茎秆的分配比例下降,后期干物质向荚壳和籽粒的分配比例增大。(2)S3307和DTA-6处理显着增加了绿豆叶片叶绿素含量,S3307对叶绿素的调控效果优于DTA-6。与不喷调节剂的对照相比,调节剂处理的绿豆叶片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鼓粒中期有所降低,鼓粒后期有所升高。调节剂处理的安绿7号叶片淀粉和总糖含量增加,而调节剂处理的冀0816毛-3叶片淀粉和总糖含量在鼓粒前期降低,后期升高。调节剂处理后两品种叶片总氮含量均高于对照。S3307和DTA-6处理增加了绿豆鼓粒后期荚壳叶绿素含量,增加了荚壳蔗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调节剂处理后绿豆荚壳可溶性糖、淀粉和总糖含量在鼓粒中期低于对照,后期高于对照。(3)S3307处理增加了绿豆多数测定时期籽粒蔗糖含量,DTA-6处理增加了鼓粒后期籽粒蔗糖含量,降低了中期蔗糖含量。S3307和DTA-6处理增加了籽粒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总氮含量,降低了鼓粒中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增加了冀0816毛-3还原糖含量,降低了安绿7号籽粒还原糖含量。(4)S3307和DTA-6处理提高了绿豆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各处理单株荚数均显着高于对照。在两年试验中,S3307和DTA-6处理后绿豆产量均较对照显着增加,2019年DTA-6的增产效果优于S3307,2020年S3307的增产效果优于DTA-6。S3307和DTA-6提高了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了籽粒粗脂肪含量,提高了籽粒功能营养成分黄酮和总酚含量,其中S3307处理的籽粒粗蛋白含量与对照差异显着,各处理籽粒粗脂肪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DTA-6对绿豆籽粒功能营养成分的调控效果优于S3307。综合分析表明,始花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绿豆株型,缩短节间长,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强干物质运输和分配能力。S3307处理显着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增加叶片同化物生产能力,扩大了“源”;DTA-6处理显着增加了单株荚数和荚粒数,扩大了“库”容,提高了库活力。可见,植株生长调节剂通过扩源增库,增强源库间的物质运输与分配,进而实现增产提质。

梁翠丽[5](2021)在《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西农805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究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研究于2018-2020年小麦生长季以冬小麦西农80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播量为主区,播种方式为副区。播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D1(112.5kg·hm-2)、D2(150 kg·hm-2)、D3(187.5 kg·hm-2)、D4(225 kg·hm-2);播种方式设穴播(X)、宽幅播(K)、条播(T)3个处理。研究了播量和播种方式及其互作对冬小麦品种西农805的群体结构、农艺性状、穗部结实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小麦群体茎蘖数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3种播种方式下,基本苗和总穗数随播量的增大显着增加。而返青期的茎蘖数随播量的增大,在宽幅播处理下,依然表现为增加的趋势,而在穴播处理下,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并于D3播量达到最大。播种方式对不同生育期的小麦群体茎蘖数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条播大于穴播、宽幅播,年际间的结果略有不同。总体而言,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茎蘖数的影响小于播量对其的影响,高播量(D3、D4)有利于小麦群体茎蘖数的增加。2.高播量(D3、D4)处理的株高、穗下节长度、旗叶鞘长度、芒长大于低播量(D1、D2)处理的,但低播量处理的旗叶面积和穗长大于高播量处理的。穴播处理的株高、穗下节长度、旗叶面积、芒长大于宽幅播、条播处理的,而宽幅播处理的旗叶鞘长度则大于穴播、条播处理的,但均未达显着性差异水平。3.不同穗位的结实小穗数和小花数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随播量增大,不同穗位的小花数、粒数、粒重总体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穴播处理有利于不同穗位小穗结实率和小花结实率的提高。高播量(D3、D4)水平下穴播处理的穗部结实性好,尤其是对于下部穗位和上部穗位结实性的提升效果更显着。4.D4播量处理的小麦产量显着高于其他播量,宽幅播处理的增产稳产效果优于穴播、条播处理。高播量(D3、D4)水平下采用宽幅播、条播处理显着增加了有效穗数,高播量(D4)穴播处理和低播量(D1)宽幅播处理有利于穗粒数的增多,低播量(D1)宽幅播处理的千粒重最大。年际间结果表明,D4K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9529.11 kg·hm-2和10057.67 kg·hm-2。5.高播量(D3、D4)处理的小麦籽粒淀粉含量显着增加,而粗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包体积、延伸性减少。不同播种方式对粗蛋白、谷蛋白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的影响总体表现为:X>K>T,而对醇溶蛋白含量、面包体积、延伸性的影响表现为:K>X>T,但不同播种方式对其影响均未达显着性差异水平。低播量(D1、D2)穴播处理有利于粗蛋白、谷蛋白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提高;低播量(D1、D2)宽幅播处理有利于醇溶蛋白含量增加、面包体积增大和延伸性改良;低播量(D1、D2)条播处理有利于清蛋白含量提高;而高播量(D3、D4)条播处理则有利于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增加。综上所述,高播量(187.5 kg·hm-2-225 kg·hm-2)水平下,采用宽幅播或者穴播方式,可以优化小麦群体结构、改良穗部性状、提高产量水平;而低播量(112.5kg·hm-2-150 kg·hm-2)水平则有利于除淀粉含量之外其他品质的改善。

韦一昊[6](2020)在《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氮肥的使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却普遍存在氮素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引起环境污染。因此,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是实现小麦生产“减氮增效”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同化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GS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而GS的表达受到多水平的严格调控,因此在蛋白水平对GS功能进行研究应该更能反映其功能。为了研究小麦四种TaGS同工酶(TaGS1;1、TaGS1;2、TaGS1;3和TaGS2)在蛋白水平的定位、表达和功能,我们首先利用三代测序技术对小麦TaGS同工酶的转录概况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表达的TaGS同工酶转录本;然后分析了Ta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并且利用制备的TaGS同工酶特异性抗体系统分析了不同氮处理下TaGS同工酶的定位和表达特点;另外,还分析了籽粒灌浆期小麦源流库中碳氮同化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最后详细研究了TaGS同工酶在籽粒中的分布、表达与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GS基因共有3个可变剪接转录本,其中转录本TaGS1;1-6B-4是新发现TaGS1;1可变剪接形式。同时,通过比较不同TaGS转录本的CPM值,发现TaGS1;1、TaGS1;2、TaGS1;3和TaGS2主要表达的转录本分别为:Traes CS6B02G327500.1、Traes CS4D02G240700.1、Traes CS4D02G047400.1和Traes CS2B02G528300.2。2.TaGS2是小麦叶片主要GS同工酶,定位于叶肉细胞,外源氮可促进其表达;叶肉细胞还分布有高亲和力的TaGS1;1和高催化活性的TaGS1;3,协同参与细胞质基质中的NH4+同化;TaGS1;2定位于叶片木质部。在根中,TaGS1是主要的GS同工酶,NH4+可显着激活其活性;尽管TaGS1;1的转录水平是TaGS1;2的数百倍,但是TaGS1;1的蛋白量并没有显着高于TaGS1;2;NH4+可显着抑制TaGS1;1蛋白的翻译,但却促进了TaGS1;3蛋白的翻译。在根尖分生区,NO3-诱导TaGS1;1、TaGS1;3及TaGS2在分生组织中表达;NH4+促进根尖组织分化,诱导TaGS1;2在皮层和维管组织中大量表达,极大地促进了根系对NH4+的同化和运输。只有TaGS1.2分布于叶片及根系的输导组织,又能被产物Gln激活,是参与有机氮转运的主要GS同工酶。可见,氮显着影响TaGS同工酶的表达、活性及其在根系中定位,不同TaGS同工酶具有不同的酶学特性、定位和表达,协同完成小麦的氮素同化与转运。3.在花后16天之前,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主要在穗下节中积累;之后,大量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经穗下节韧皮部向籽粒中运输,用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在韧皮部浸出液中除了有机氮之外,还存在无机氮。经旗叶和穗下节韧皮部输出的NO3-都是在花后24天达到最大随后快速降低,但是穗下节韧皮部输出的NH4+却是旗叶韧皮部输出NH4+的8-100倍。同时,旗叶和穗下节的维管束中都只分布有TaGS1;2,其中在旗叶中TaGS1;2主要分布于木质部,但是在穗下节中TaGS1;2主要分布在韧皮部。表明当NH4+经穗下节韧皮部向籽粒运输时,定位于穗下节韧皮部的TaGS1;2参与了将NH4+同化为Gln。在籽粒中,随着穗梗韧皮部NH4+的输入,籽粒的NH4+含量远高于旗叶和穗下节,说明籽粒对NH4+具有更高的耐受性。4.在籽粒胚中,TaGS;1,TaGS1;3和TaGS2分布于胚的不同部位;在籽粒输导组织中,TaGS1;2分布于维管束,TaGS1;1和TaGS1;2分布于胎座合点和合点区域,TaGS1;1和TaGS1;3定位于胚乳传递细胞,TaGS1;3和TaGS2分布于糊粉层细胞。灌浆过程中,籽粒GS活性和表达于8DAF达最大值,Gln含量高;伴随籽粒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NO3-含量降低,NH4+含量显着升高,谷氨酸脱氢酶的氨化活性持续升高,GS活性显着降低,除TaGS1;3外,TaGS同工酶表达量显着降低。由此可见,灌浆前期籽粒低浓度NH4+主要被GS同化;灌浆后期高浓度NH4+主要被GDH同化为Glu,籽粒GS通过催化Glu合成Gln,促进有机氮进入胚乳用于谷蛋白的合成,定位于胚乳传递细胞和糊粉层稳定表达的TaGS1;3在有机氮向胚乳转运中起主要作用。总之,从蛋白水平上对TaGS同工酶定位、表达和功能的研究,更能反映其在氮同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TaGS同工酶在籽粒中的定位与功能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籽粒的氮同化过程,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方向。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7](2020)在《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文中提出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常见不同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根系特性、光合效应、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加强对耕作方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今后农业生产中应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注重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土壤属性、作物种类及茬口类型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试图为中国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更加合理的选择与运用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王思宇[8](2020)在《不同穗型水稻淀粉和相关基因表达对外源调控因子响应》文中认为籽粒灌浆过程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之一。该过程中籽粒淀粉组分含量、比例和涉及的一系列酶活性反应及相关基因转录表达量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稻米品质改良具有深远意义。另一方面,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基因型品种控制的性状或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品种控制的性状差异较大。6-苄氨基嘌呤(6-BA)、脱落酸(ABA)、硫酸镁、氮素营养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外源激素和营养元素,对生物性状表型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穗数型国标一级优质米中晚熟品种龙稻18号和穗重型超级稻晚熟品种松粳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系统比较分析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灌浆过程中产量相关性状、淀粉组分积累特性、品质相关性状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酶基因转录表达量的变异及其对外源调控因子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响应,并分析相互间的关系,旨在为阐明水稻籽粒淀粉品质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及优质高产水稻育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穗型品种间产量相关性状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在每穗粒数上表现更显着,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在结实率和单株粒重上表现更显着。ABA调控后的稻米各产量性状有提高但未达到显着水平,各产量性状对硫酸镁、6-BA的响应虽不及氮素营养的调控,但均有促进作用。在每穗粒数和单株产量方面不同穗型品种和不同外源调控因子间存在互作。(2)在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因子调控下,不同穗型品种间直链淀粉、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调控后的稻米各淀粉组分含量提高,促进籽粒灌浆。(3)不同穗型品种间品质相关性状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与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相比,最高粘度、崩解值大、消减值小,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其表现具有更好的食味品质;硫酸镁、6-BA、ABA调控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氮素营养调控后稻米品质降低。(4)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GS活性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对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显着高于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不同穗型品种和外源调控间存在互作,各外源调控因子可调节籽粒GS活性的变异幅度,灌浆中后期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对籽粒GS活性变异的调控效果不如氮素营养。(5)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SBE活性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在灌浆中后期对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显着高于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不同穗型品种和外源调控因子间存在互作,各外源调控因子可调节籽粒SBE活性的变异幅度,整个灌浆过程中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对籽粒SBE活性变异的调控效果显着高于氮素营养,均高于空白对照。(6)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基因转录表达量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穗型品种和外源调控因子间存在互作,既有反应强的品种,又有反应弱的品种。在各外源调因子控下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GS1:3、GBSS1、AGPL2、SSS?、SBEПb和ISA1转录表达量均上调,转录因子RSR1基因转录表达量下调,硫酸镁的上调或下调效果大于6-BA和ABA。

吴敏[9](2020)在《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麦田肥料施用不合理,利用率低,土壤耕层质量差等问题,本文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的冬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茬玉米进行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和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处理后,在冬小麦季采用裂区分别设置无机配方肥+秸秆不还田(F1)、无机配方肥+秸秆还田(F2)、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F3)、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F4)4个处理,研究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性状、旗叶光合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利用、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物理性状、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等内容。探寻基于玉米季两种耕作方式下小麦季培育土壤耕层和提高小麦产量和养分效率的施肥模式,为实现小麦安全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季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下,与F2相比,施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处理分别提升0-20 cm 土层小麦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25%左右。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下的20-40 cm 土层小麦根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分别增加13.5%、43.5%、52.3%。说明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与小麦季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搭配可提升0-40 cm 土层小麦根系特性。2.玉米季相同耕作方式下,与F1相比,其他施肥处理的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0.2%,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平均降低7.2%。相同施肥处理比较,玉米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方式显着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 7.9%。3.同一耕作方式下,各施肥处理的成熟期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积累量,籽粒产量均为F3>F2>F1,作物纯收益为F4>F3>F2>F1,其中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小麦纯效益增幅最高为15.5%;同一施肥处理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的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积累量高于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技术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4.同一耕作方式下,与F1比,F2、F3、F4处理平均降低土壤容重4.1%,平均提升成熟期土壤有机质11.3%,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24.3%。同一施肥处理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耕作方式降低小麦季10-40 cm 土壤容重4.6%,提升小麦季成熟期土壤有机质7.1%,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56.7%。综上,前茬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20%化肥、添加土壤调理剂均可增强小麦根系,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增加小麦产量,提升纯收益,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其中两种耕作方式下的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均为较佳。综合玉米季耕作与小麦季施肥措施,确定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配合小麦季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为推荐搭配。

董玉新[10](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二、T型杂种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的生理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型杂种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的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直播稻发展概况
        2.2 直播稻的生育特性
        2.3 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4 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的影响
        2.5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的影响
        2.6 氮素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研究进展
    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3.1 目的意义
        3.2 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构成总体变异
        2.2 产量及构成因子
        2.3 穗型结构
        2.4 主要生育期茎蘖数和成穗率
        2.5 稻米品质
    3 讨论
        3.1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米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和转运特性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叶面积动态特征差异
        2.2 干物质生产积累特征的差异
        2.3 生育前、中期光合物质生产与冠层结构差异
        2.4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与运输特征的差异
    3 讨论
        3.1 全程氮肥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生物学产量及阶段形成特征的差异
        3.2 全程氮肥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干物质光合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期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2.2 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比例和氮素吸收速率的差异
        2.3 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的差异
        2.4 抽穗期后茎鞘叶氮素转运的差异
        2.5 氮素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3.2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氮转运和吸收利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1.3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 本研究创新点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及产量的调控及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分蘖的发生及意义
        1.2.2 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
        1.2.2.1 遗传因素对小麦分蘖发生、成穗特性的影响
        1.2.2.2 种植时期对小麦分蘖发生、成穗特性的影响
        1.2.2.3 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1.2.2.4 群体空间结构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1.2.2.5 矿质营养的差异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1.2.2.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1.2.3 植物内源激素与分蘖的关系
        1.2.3.1 细胞分裂素
        1.2.3.2 赤霉素
        1.2.3.3 脱落酸
        1.2.3.4 不同激素相互作用对分蘖的调控效应
        1.2.4 种植密度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2.5 小麦花后穗茎发育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不同时期小麦群体动态数量
        2.3.2 小麦分蘖成穗率的测定
        2.3.3 内源激素的提取与测定
        2.3.4 冠层光截获
        2.3.5 SPAD值
        2.3.6 叶绿素荧光参数
        2.3.7 干物质积累量
        2.3.8 冬小麦成熟期田间测产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密度密度对小麦群体总茎数变化的影响
        3.1.1 不同时期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3.1.2 小麦群体分蘖发育动态变化
    3.2 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期根、叶及分蘖节激素含量的影响
        3.2.1 细胞分裂素含量(ZR+ZT)
        3.2.2 赤霉素(GA_7)含量
        3.2.3 脱落酸(ABA)含量
        3.2.4 分蘖期内源激素比值的变化
        3.2.4.1 GA_7/(ZR+ZT)
        3.2.4.2 GA_7/ABA
        3.2.5 分蘖期群体总茎数与激素含量的关系
        3.2.6 不同部位激素含量的关系
    3.3 种植密度对小麦光利用能力的影响
        3.3.1 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3.3.2 冠层光截获(IPAR)
        3.3.3 冠层光截获率
    3.4 种植密度对小麦荧光特性的影响
        3.4.1 初始荧光(Fo)
        3.4.2 最大荧光(Fm)
        3.4.3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3.4.4 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
        3.4.5 光化学猝灭系数(qP)
        3.4.6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
    3.5 种植密度对穗、茎发育动态变化的影响
        3.5.1 穗、茎长度
        3.5.2 穗、茎鲜重
        3.5.3 穗、茎比值
        3.5.4 单茎干物质积累量
    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 讨论
    4.1 分蘖期小麦各部位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及其对分蘖发育的影响
    4.2 种植密度对不同穗型小麦花后叶片功能与荧光特性的调控
    4.3 种植密度对小麦花后穗、茎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 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
        1.1.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1.1.2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其他研究
    1.2 植物NAC转录因子
        1.2.1 植物NAC转录因子简介
        1.2.2 植物激素参与的NAC转录因子调控
        1.2.3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1.2.4 小麦NAC转录因子(TaNAC)的研究现状
    1.3 植物中的杂种衰亡
        1.3.1 植物中杂种衰亡的简介
        1.3.2 杂种衰亡的可能原因和调控机制
        1.3.3 远缘杂交与基因互作
        1.3.4 小麦中的杂种衰亡
    1.4 分子标记开发及多组学研究方法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分子标记开发
        1.4.2 多组学研究方法
    1.5 研究方案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和方案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TaNAC TFs参与调节小麦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和处理
        2.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2.2.3 筛选真菌胁迫响应相关的TaNAC基因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2.5 普通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和序列分析
        2.2.6 TaNAC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及蛋白序列特征分析
        2.2.7 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于IWGSC Ref Seq v1.1 对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
        2.3.2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分析真菌胁迫响应的TaNAC基因
        2.3.3 从真菌胁迫后的N9134 中克隆TaNAC基因并重命名新转录本
        2.3.4 获得的TaNAC转录本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分析
        2.3.5 白粉菌和条锈菌侵染下小麦TaNAC基因的表达分析
        2.3.6 真菌胁迫下N9134中TaNAC转录本的结构变体
        2.3.7 真菌胁迫下差异表达Ta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2.3.8 TaNAC膜结合转录因子(Membrane-bound TFs,MTFs)的比较分析
    2.4 讨论
        2.4.1 时空特异表达和可变剪切表明:TaNAC转录本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4.2 小规模复制或删除事件有助于丰富TaNAC基因及其转录本序列结构变异的多样性
        2.4.3 膜结合TaNAC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体的调控方式发挥不同的功能
    2.5 小结
第三章 TaNAC基因基于可变剪切和miRNA的转录后调控参与真菌胁迫响应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3.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差异表达
        3.2.4 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3.2.5 转录调控活性分析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一对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在白粉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3.3.2 克隆得到TaNAC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序列结构分析
        3.3.3 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分析
        3.3.4 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
        3.3.5 比对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
        3.3.6 比较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转录调控活性
        3.3.7 结合于小麦TaNAC基因编码区的mi RNA的预测分析
    3.4 讨论
        3.4.1 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胁迫响应
        3.4.2 TaNAC基因可变剪切和mi RNA耦联的转录后调控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与演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材料
        4.2.2 等位性测验
        4.2.3 表型调查和数据分析
        4.2.4 取样和提取基因组DNA
        4.2.5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
        4.2.6 绘制遗传图谱
        4.2.7 杂种衰亡相关小麦材料的系谱分析和基因型检测
        4.2.8 荧光原位杂交(FISH)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分析验证本研究冬小麦群体中存在的杂种衰亡
        4.3.2 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中也存在Ne基因的剂量效应
        4.3.3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复等位基因确实分别存在不同
        4.3.4 构建冬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4.3.5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在中国各麦区离散的分布特征
        4.3.6 N9134 和周麦22 中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来源
    4.4 讨论
        4.4.1 F_1 与亲本的千粒重百分比更适合为杂种衰亡分级标准之一
        4.4.2 遗传背景应该是杂种衰亡表型差异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4.4.3 普通小麦的Ne1 和Ne2 可能分别直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和黑麦
        4.4.4 N9134 的Ne1 和周麦22 的Ne2 可能是杂种衰亡调控新基因
        4.4.5 引进品种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品种杂种衰亡基因频率(尤其Ne2)
        4.4.6 导致杂种衰亡的基因位点也可以对小麦育种起积极作用
    4.5 小结
第五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多组学分析的植物材料
        5.2.2 基于BSA的转录组测序(BSR)
        5.2.3 基于PacBio三代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
        5.2.4 iTRAQ定量蛋白质组测序
        5.2.5 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5.2.6 多组学联合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杂种衰亡的BSR分析
        5.3.2 小麦杂种衰亡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5.3.3 小麦杂种衰亡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5.3.4 小麦杂种衰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5.3.5 基于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多组学联合分析
    5.4 讨论
        5.4.1 各组学分析结果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的问题与不足
        5.4.2 小麦中杂种衰亡、真菌病害抗性、TaNAC转录因子三者的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文
附录B 附表
附录C 附图
致谢
博士毕业有感
作者简介

(4)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作物源库关系研究
        1.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源的调控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的调控
        1.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2.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田间调查项目
        2.3.2 干物质测定
        2.3.3 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2.3.4 籽粒品质测定
    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及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植株株高
        3.1.2 主茎茎粗
        3.1.3 其他农艺性状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2.1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3.3.2 茎秆干物质积累
        3.2.3 叶片干物质积累
        3.2.4 荚壳干物质积累
        3.2.5 籽粒干物质积累
        3.2.6 干物质分配规律
        3.2.7 干物质转运规律
    3.3 小结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源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4.1.1 叶片叶绿素含量
        4.1.2 叶片蔗糖含量
        4.1.3 叶片还原糖含量
        4.1.4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4.1.5 叶片淀粉含量
        4.1.6 叶片总糖含量
        4.1.7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4.1.8 叶片总氮含量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荚壳生理特性的影响
        4.2.1 荚壳叶绿素含量
        4.2.2 荚壳蔗糖含量
        4.2.3 荚壳还原糖含量
        4.2.4 荚壳可溶性糖含量
        4.2.5 荚壳淀粉含量
        4.2.6 荚壳总糖含量
        4.2.7 荚壳可溶性蛋白含量
        4.2.8 荚壳总氮含量
    4.3 小结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库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籽粒蔗糖含量
    5.2 籽粒还原糖含量
    5.3 籽粒可溶性糖含量
    5.4 籽粒淀粉含量
    5.5 籽粒总糖含量
    5.6 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
    5.7 籽粒总氮含量
    5.8 小结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1 产量
    6.2 籽粒品质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及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7.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源库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7.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西农805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1.2.2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1.2.3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1.2.4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5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群体茎蘖数
        2.3.2 农艺性状
        2.3.3 穗部结实特性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5 籽粒品质
    2.4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3.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3.2.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芒长的影响
        3.2.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穗长的影响
        3.2.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穗下节长度的影响
        3.2.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旗叶面积的影响
        3.2.5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旗叶鞘长度的影响
        3.2.6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株高的影响
    3.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3.3.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结实小穗数的影响
        3.3.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小穗结实率的影响
        3.3.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小花数的影响
        3.3.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小花结实率的影响
        3.3.5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穗粒数的影响
        3.3.6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粒重的影响
        3.3.7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穗鲜重的影响
    3.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3.4.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3.5.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3.5.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籽粒中四种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3.5.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3.5.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4.1.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4.1.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4.1.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1.5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生产与氮素利用
        1.1.1 小麦生产现状
        1.1.2 氮素利用现状
    1.2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
    1.3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同化和转运
    1.4 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研究进展
        1.4.1 GS的分类
        1.4.2 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
        1.4.3 GS同工酶在氮素同化和转运中的作用
    1.5 GS同工酶的表达调控
        1.5.1 转录水平调控
        1.5.2 转录后调控
        1.5.3 翻译后调控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TaGS基因的全长转录本测序及可变剪接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2.1 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
        2.2.2.2 小麦GS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2.2.2.3 小麦GS转录本的提取与分析
        2.2.2.4 可变剪接的基因结构分析
        2.2.2.5 蛋白功能分析
        2.2.2.6 RNA的提取与逆转录
        2.2.2.7 TaGS1;1-6A-1和TaGS1;1-6B-4 转录本的克隆与鉴定
        2.2.2.8 TaGS1;1可变剪接转录本的半定量表达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ONT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2.3.2 TaGS同工酶的种类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
        2.3.3 IWGSC数据库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中GS转录本的差异分析
        2.3.4 不同GS转录本对应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域分析
        2.3.5 不同氮处理对TaGS1;1可变剪接体表达的影响
    2.4 结语与讨论
第三章 TaGS同工酶的特异性抗体制备和酶促动力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2.1 TaGS同工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2.2.2 TaGS同工酶抗体的设计和制备
        3.2.2.3 TaGS同工酶的原核表达
        3.2.2.4 原核表达的TaGS同工酶酶促动力学特性测定
        3.2.2.5 Western blot
    3.3 结果与分析
        3.3.1 TaGS同工酶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分析
        3.3.2 TaGS同工酶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3.3.3 原核表达的TaGS同工酶酶促动力学特性
    3.4 结语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氮水平对TaGS同工酶定位与表达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2.1 RNA的提取及荧光定量PCR
        4.2.2.2 GS活性分析
        4.2.2.3 Western blot
        4.2.2.4 石蜡包埋与切片
        4.2.2.5 切片的免疫荧光
        4.2.2.6 氮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4.2.2.7 氨基酸的薄层层析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氮素对TaGS同工酶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影响
        4.3.2 氮素对TaGS同工酶在蛋白水平上细胞定位的影响
        4.3.3 不同氮水平下的GS活性分析
        4.3.4 不同氮水平下小麦碳氮代谢特点分析
    4.4 结语与讨论
        4.4.1 氮素水平对TaGS同工酶蛋白积累的调节
        4.4.2 TaGS同工酶的新功能
        4.4.3 不同氮水平下TaGS同工酶对氮素同化和转运的影响
第五章 籽粒灌浆期小麦源流库中碳氮同化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2.1 韧皮部汁液收集
        5.2.2.2 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5.2.2.3 籽粒总蛋白含量测定
        5.2.2.4 铵态氮含量测定
        5.2.2.5 硝态氮含量测定
        5.2.2.6 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测定
        5.2.2.7 组织中可溶蛋白含量测定
        5.2.2.8 样品的石蜡包埋与切片
        5.2.2.9 切片的免疫荧光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籽粒灌浆期源流库中糖和淀粉的动态变化
        5.3.2 小麦籽粒灌浆期其源流库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5.3.3 小麦籽粒灌浆期源流库中NO_3~-和NH_4~+的动态变化
        5.3.4 TaGS同工酶在小麦叶片和穗下节中的分布
    5.4 结语与讨论
第六章 TaGS同工酶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表达与功能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设计
        6.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2.1 穗梗韧皮部汁液采取
        6.2.2.2 籽粒中NH_4~+、NO_3~-、可溶性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6.2.2.3 NR、GS、GOGAT和 GDH的活性测定
        6.2.2.4 HPLC检测方法
        6.2.2.5 样品的石蜡包埋与切片
        6.2.2.6 切片的免疫荧光
        6.2.2.7 籽粒RNA的提取与荧光定量PCR
        6.2.2.8 Western bolt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小麦籽粒TaGS同工酶的定位
        6.3.2 小麦籽粒TaGS同工酶的表达动态
        6.3.3 小麦籽粒碳氮代谢变化动态
    6.4 结语与讨论
        6.4.1 TaGS同工酶的细胞定位、表达特性及功能
        6.4.2 小麦籽粒NH_4~+同化中GDH与GS的协同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小麦TaGS基因的转录概况
        7.1.2 Ta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
        7.1.3 TaGS同工酶在氮素同化和转运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7.1.4 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氮同化产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及TaGS同工酶的功能
        7.1.5 籽粒中TaGS同工酶的定位、表达和功能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7)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根系的影响
    1.1 对根系性状的影响
    1.2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2 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光合效应的影响
    2.1 对叶面积的影响
    2.2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3 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籽粒品质的影响
    3.1 对籽粒蛋白的影响
    3.2 对籽粒蛋白外其他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4 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 展望
    5.1 未来农业生产中对耕作方式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5.2 如何选择适宜于中国的耕作方式

(8)不同穗型水稻淀粉和相关基因表达对外源调控因子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产量性状遗传及环境变异
        1.2.2 籽粒淀粉组分含量遗传及环境变异
        1.2.3 稻米品质性状遗传及环境变异
        1.2.4 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遗传及环境变异
        1.2.5 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异及外源调控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盆栽试验及取样方法
        2.2.1 盆栽试验方案
        2.2.2 取样方法
    2.3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2.3.1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2.3.2 籽粒总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2.3.3 籽粒支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2.4 稻米蛋白质含量测定
    2.5 稻米粘特性(RVA谱)测定方法
    2.6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测定
    2.7 淀粉分支酶(SBE)活性测定
    2.8 基因转录表达量测定
        2.8.1 序列获取和引物设计
        2.8.2 籽粒Total RNA提取方法
        2.8.3 逆转录
        2.8.4 qRT-PCR反应程序
    2.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性状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2 水稻淀粉组分含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2.1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2.2 水稻总淀粉含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2.3 水稻支链淀粉含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3 稻米品质性状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4 灌浆过程中GS和SBE活性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4.1 灌浆过程中GS活性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4.2 灌浆过程中SBE活性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 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1 灌浆不同时期GBSS1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2 灌浆不同时期AGPL2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3 灌浆不同时期SSSⅠ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4 灌浆不同时期SBEПb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5 灌浆不同时期ISA1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6 灌浆过程中RSR1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7 灌浆过程中GS1:3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8 相关分析
        3.8.1 淀粉组分含量与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间相关分析
        3.8.2 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间相关分析
        3.8.3 转录因子RSR1与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间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产量性状表型变异与外源调控
    4.2 关于淀粉品质性状表型变异与外源调控
    4.3 关于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外源调控
    4.4 关于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转录表达量与外源调控
    4.5 关于稻米品质形成的外源调控机理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耕层培育技术及其作用机理和效果研究
        1.2.2 冬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和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1.2.3 小麦光合特性和根系特性研究
        1.2.4 小麦肥料利用现状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2.1.1 供试土壤
        2.1.2 供试作物
        2.1.3 供试肥料
        2.1.4 供试农机
        2.1.5 试验期间的气温和降水动态变化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2.3 田间采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2.3.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4 其他相关指标
        2.4.1 与养分效率相关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2.4.2 经济效益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前茬玉米深松两肥异位分层精量播种的主要作用效应研究
    3.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3.2.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长度垂直分布研究
        3.2.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长度及其比例
        3.2.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表面积
        3.2.4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体积
    3.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3.3.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3.3.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3.4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3.4.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3.4.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3.4.3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两季小麦的干物质积累研究
    3.5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3.5.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3.5.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3.5.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籽粒产量比较研究
        3.5.4 不同耕作方式下两季小麦籽粒产量比较研究
    3.6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养分动态吸收积累和利用研究
        3.6.1 小麦体内氮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3.6.2 小麦体内磷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3.6.3 小麦体内钾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3.6.4 小麦季各种养分效率
    3.7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经济效益分析
    3.8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土壤性状变化分析
        3.8.1 土壤容重变化
        3.8.2 土壤化学性状
        3.8.3 土壤生物学性状
4 讨论
    4.1 调理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4.2 调理措施对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4.3 调理措施对麦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致谢

(10)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 生育时期记载
        2.3.2 气象资料
        2.3.3 土壤养分测定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2.3.6 土壤温度测定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2.3.13 考种及测产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3.1.8 小结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1 小结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3.3.9 小结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9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2 讨论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5 主要创新点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T型杂种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的生理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赵杰. 扬州大学, 2021
  • [2]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及产量的调控及生理机制[D]. 徐良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D]. 吕士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王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西农805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梁翠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D]. 韦一昊.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7]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J].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农学学报, 2020(08)
  • [8]不同穗型水稻淀粉和相关基因表达对外源调控因子响应[D]. 王思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9]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D]. 吴敏.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10]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T型杂交小麦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生理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